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共8篇)
1995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既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如何实现两个转变,则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物流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与所有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样,是经济发展从粗放走向集约的必由之路。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问题,物流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条件和动力,因此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息息相关。
一、经济体制的转轨为物流现代化创造了巨大需求
物流现代化的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时序是先有生产的快速发展再有物流的发展,而后才是生产与物流的并行发展。因为物流的现代化需要相应的资金投人、应用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市场压力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增大,迫使生产者转而向提高流通效率寻求经济效益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物流为社会和企业家所重视,从一个方面表明了经济的发展从粗放转向集约。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互8年的改革和开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迅速发展,已经将物流的现代化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收效。
中国物流的特点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日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曾经作过改变这种状况的努力,但是变化并不大。旧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形成物流设施的部门所有,自我封闭体系,使得现有的物流体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化大物流系统,大大浪费了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和民间对物流设施及管理的投人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物流系统基础设施陈旧,科技水平和组织管理落后。物流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历史上无论理论上是否已经引人物流概念,事实是经济发展与物流的相关度一直很高。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产生了对物流新的巨大需求。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0―1995年间,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经济长时期的稳定快速增长为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从社会需求来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产品大量增加,居民收入迅速提高。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同时增加。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518亿元,1995年达到58261亿元。1995年为1980年的近4.3倍。社会总消费1980年为2976亿元,1995年已达到34962亿元,1995年是1980年的11倍还多。其中1986一1991年平均增幅为19.7%,1995年增幅达25.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5年是1980年的近22倍。可见无论是消费品需求,还是投资品需求,都有大幅度的增长。高速增长必然伴随对物流的需求的急剧扩张,首先表现为对改善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改革以来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所加剧,政府对此一直非常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快大物流体系的建设,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的建设,以加速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带动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商品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生产者尽量增加产出品的差别化。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的趋势。出现了市场的细分化,形成不同的消费层次和群体。因此,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现代化的零售方式,如超级市场、方便连锁店、仓储商店等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渐成规模。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无疑会对物流产生新的需求,如配送的需要就日渐紧迫。在生产领域,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计划所建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改革以后大部分要通过市场实现。因此,经济活动对流通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经济的发展既对物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也为物流的迅速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经济增长由粗放转为集约为物流现代化带来强大动力
中国政府之所以要把经济的增长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是针对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高投入、低产出增长模式而言的、这种粗放式经营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而相对于物流的发展来说,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偏重于数量增长,不注重质量,不注重经济效益,因此,长期以来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重生产轻流通,将大量的资源投人生产领域。却忽视了相应的物流发展,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部门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为物流能力不足和物流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经济增长较高的年份,运输能力不足、仓储能力不足等物流环节的供给短缺往往成为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不得不以运力定生产、限消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二是由于大部分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导致管理粗放,在物流管理方面,出现一方面是物流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普遍的浪费。最突出的是“大库存”现象,就是不注重存货管理的经济核算,以尽可能多的存货保证生产对投人品的需要,或者防止商品经营中出现缺货。其次是在供应和销售活动中不重视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物质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物流落后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调整经济结构,克服“瓶颈”制约,保持经济均衡高效增长,是促进政府和经济部门改善社会大物流体系的根本动力。要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的均衡。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一直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的引导和直接投资,积极改善和发展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主要的运输大通道,近几年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设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1995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达1587.5亿元。在全国建成的大中型项目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项目占18%,完成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7.6%,大大加快了物流现代化的步伐。近年来陆续联通和建成了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大的铁路运输通道并对现有铁路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运行速度和质量。公路建设促使汽车运输迅速崛起。仅就建成了高速公路1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58公里,比1990年增加575%。公路营业里程达到118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5%。航空港。水运港口,包括一些大型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都大大改善了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的状况,提高了现代化水平。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特
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对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且也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严密控制下的运输等物流业逐步进入市场,形成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市场机制对今后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逐步实现物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市场需求扩张的吸引力和激烈竞争的压力是企业改善物流状况的内在动力。改革的`逐步推进使市场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市场迅速发展并成熟。随着商品市场由短缺转为过剩,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逐步走向理性。一些生产部门和企业的产品市场迅速饱和,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大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等都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所以,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生产者所面对的再不是为购物而不得不忍受无尽的排队的消费者,生产企业只要完成计划就可以高枕无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所承受的越来越沉重的市场压力迫使它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提高竞争力的可能途径。包括改善物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加速资金的周转、节省资金占用。例如,几年以前,由政府推进发展配送一直进展迟缓,很少为企业所接受。而近一、二年以来,由于各种连锁经营的发展,配送就自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日渐兴盛。可以说配送制约着连锁的发展,连锁带动了配送的普及,两者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共同发展。
三、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课题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的物流理论和实践在最近的十多年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系统化的推进阻力较大,困难比较多。其次,是企业物流现代化推进仍然滞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制原因。我国物流体系的建立,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旧体制的影响和约束。鉴于旧体制下物流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独立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不同的经济和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的“条块分割”状况比其它产业和部门更为严重。要实现系统化,就要打破条块的界限,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管理权限。这当然要涉及权力的重新分配。同时因为物流的社会化往往导致原来生产和流通企业从事同类工作的人员失去传统的工作,成为企业的冗员。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部门和企业宁愿继续自己承担物流职能,而不采用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第二,物流模式转换的普遍问题。从分散的物流到进入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是企业物流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将得到提高,但是对当前或短期的影响却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一方面,企业需要废弃一些不再需要的设备和设施,同时又需要增加适应物流一体化所需要的新的条件,前者是资源的浪费,后者又需要增加新的投人。所以企业往往不选择社会化物流。从物流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在物流业形成的初始阶段,一时达不到经济规模,成本比较高,导致较高的服务价格,使用户难以接受。服务也还不够完善,使用户感到不满意,不放心。也就是说,供求双方要相互接受,相互信任,建立正常的产需关系,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加速中国物流现代化既要遵循物流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解决中国物流发展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第一,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虽然目前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市场远未成熟,经济发展实际上的数量扩张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大多数企业还远没有产生出必须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动力。物流的社会化、系统化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大都来自!日体制、企业机制的转换,物流系统内的部门、条块分割都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加以解决。
第二,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就物流发展的一般进程而言,各国物流的发展都少不了政府的支持,而对于中国来说,政府的推动更是必不可少,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物流模式的尽快转换,都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以及必要的财政支持。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个方面的力度都还很不够。政府在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方面对大物流体系虽然有所倾斜,但是对于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推广则需要进一步推动。
第三,加强物流教育。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界的物流意识还不是非常浓厚。在经济活动中对物流的作用重视不够。例如在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如何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绝大多数意见都集中在生产领域,极少把提高物流现代化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实际上还没有走出重生产。轻流通的误区。在实践中,全面的物流人才也倍感缺乏。
第四,努力提高物流科技和物流管理的水平。在这方面,一要重视研究开发,二要重视推广作用,解决好科研成果的商品化问题。
(三)中国物流发展的前景展望
从各国物流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流通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发展的时序上会相对滞后。中国的物流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实现物流现代化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国家和企业经济实力的积累,以及改革的深化,将为物流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条件。中国物流现代化的过程可能会如同改革一样呈现出渐进的特征。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一段集中快速发展时期。
人类社会的农业发展, 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方式等方面。所谓农业现代化, 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 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管理农业, 把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又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含义的概念。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或者说, 才有了这种可能性。它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准备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完成和相应的社会变革。幻想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短时期内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第二,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是各不相同的,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同时, 它又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含义的概念。从农业现代化的世界性含义看, 它是通过对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进行考察后所得出的一个具有共同性和可比性的概念。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含义看, 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从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含义看, 它是指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土地生产率、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者。农业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不断实现。从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含义看, 它是指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从农业现代化的社会含义看, 它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从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含义看, 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 使得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能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2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2.1 美国模式
美国地广人稀, 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特点使得土地和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 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 使得农场主不得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代替人力, 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类似美国那样地广人稀、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起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国家, 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
2.2 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特征与美国正好相反, 每个农场工人的平均农业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97, 而耕地是美国的1/47。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 化肥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生物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以生物技术为农业技术创新, 缓解土地资源的不足, 提高单产, 增加农产品供给。荷兰也是如此。
2.3 西欧模式
西欧的一些国家, 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 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 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 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实行“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同时并举, 实现农业机械化、电力化、水利化、园林化, 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类国家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为典型。
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
首先,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至关重要。其次,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日本是典型的小农制国家, 他们对农业的保护力度是世界上少见的, 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按照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农业生产。第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农业现代化进程表明, 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 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合作的体系最完善、运作最规范、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发挥作用最大的当属日本。第四, 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五, 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以美国为例, 到1969年, 美国经营一种产品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已达到农场总数的90%以上。据美国专家计算, 仅此一项就使美国农产品大约增产40%, 而成本降低50%~80%。
3 经济学理论分析现代化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 随着产量的增加, 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 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 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 使总成本下降。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 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 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 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主要有3种类型:第一, 规模内部经济。指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收益增加。第二, 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 (生产部门) 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 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 使之获得相应收益。第三, 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 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即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农业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农业产业的经济规模不断优化的过程。从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不论是个体农户还是整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其进程都是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技术的不断改良, 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在生产工具上, 原始农业主要是简陋的石器、骨头和木棒, 传统农业是铁器农具, 以人力、畜力为农业动力, 现代农业则是机器起主要的作用;在生产规模上, 原始农业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传统农业有了一定的规模, 社会分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代农业生产走上了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的道路。农业现代化正是寻求各个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以达到整个农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
4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
我国是一个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耕地和水资源短缺, 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首先, 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和25%。全国70%的人口住在农村, 城市化程度仅为30%左右, 农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约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0%, 而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和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5%。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14.01%,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15%。其次, 我国农业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 机械、物资、科技投入量较少, 农业生产率较低。我国机械率53%, 机播率27%, 机收率14%, 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5%。再者, 经营规模太小, 农业生产手段落后, 农产品成本增加快, 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可见,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 据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估法, 仅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现代化水平的40%。而农业现代化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5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趋向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和科技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农业, 农业的发达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相统一的先进农业发展状态。
从目前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看,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负担能力, 不能急于求成, 只能逐步发展。
5.1 中国要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中, 但是, 由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大, 农业就业人数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还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只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逐步扩大。因此, 短期内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 只能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 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 形成规模经济,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5.2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方针政策
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必须将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组合建设为条件, 产业化组织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软件;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 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 这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以农民投入为主体,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
5.3 技术优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第一, 推进农业机械化。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性调整;因地制宜, 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 即从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粮食主产区→区域特色地区→西部地区推进;大力促进农机进步;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第二, 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第三, 促进生态建设现代化。要以产业化为龙头, 确保农产品环境质量安全, 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要按照“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的原则, 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要重点推进主导产业的生态建设,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第四, 发展农业信息化。第五, 推广应用适用型农业技术;第六, 完善农业科研开发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成就卓然。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却是中国难以承受的高能耗。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能耗较高的重化工业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源自中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2003年,中国GDP达到1.4万亿美元,世界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资源经折合后约为50亿吨,其中,钢材2.7亿吨,石油2.67亿吨,煤炭16.67亿吨,水泥8.62亿吨,分别相当于2003年世界消费量的27%、7.4%、31%和40%。去年中国的GDP增长占世界3%,却消耗了占世界40%的原煤;中国的电解铝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20%~30%,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不少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而二氧化硫排放量则高居世界榜首。
高耗能发展模式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资源禀赋较差,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由于国内资源供给约束性增强,中国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约有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的铜资源、34%的原油依靠进口解决。资本、资源匮乏,却要支撑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支点的快速增长,这样的发展当然难以持续。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缺电”现象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将遭遇资源瓶颈的重要信号。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消费煤炭、钢铁、铜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国。统计显示,中国每创造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造成许多隐忧。从2003年来看,尽管增长速度达到9.1%,但由于消耗大量资源,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煤电油和交通运输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约60亿吨标准煤,2002年这个数字是14.8亿吨。按目前的能力,是难以保障能源供应的。矿产资源保障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中国虽然有些矿产资源储量较大,但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58%。到2010年,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而铁矿石、氧化铝等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矿产资源更将长期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能源翻一番的条件下实现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仅从能源消费来看,如果比2000年翻一番,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就将达到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将达到22亿吨。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虽然国内资源保障不成问题,但也面临精查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等四大压力。目前,煤炭的精查储量只有600多亿吨,要保证年产22亿吨,其精查储量至少应有1250亿吨。要新建100万吨级大型煤矿1000座,新建7条大秦线。此外,环境容量也是大问题。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木材等的国内保障程度将大幅度降低,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中国进口石油大多来自中东和北非,经过马六甲海峡,面临很大的运输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强劲增长,资源约束日渐明显,最突出的是石油资源。尽管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之一,但石油消耗增长过快,产量远远赶不上用量。现在中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原油数千万吨以上,今后依赖程度还会继续加大。石油是一种为国际大资本操纵的具有高度投机性、垄断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若出现剧烈波动,将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产品提出了不断增长的需求,石油化工产品首当其冲。目前,美国、日本、中国GDP规模大致为8万亿美元、4万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而原油消费分别为4.8亿吨、2.4亿吨和2.4亿吨,中国产值能耗相对较高。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2003年,中国乙烯需求量1500万吨,而国内产量只有611万吨;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高消耗带来了产品和原材料的短缺和高价格,而高价格更加剧了各种资源的紧缺,进而引发市场供求的失衡。
特别是作为石油化工最重要资源的石油,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求呈强劲增长态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自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10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同期中国石油的产量年均增速仅为1.75%。国内有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约为3亿吨,石油消耗与生产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巨大的需求缺口,必须通过海外供给获得。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国家间将围绕资源问题展开激烈的竞争。
石油产品的紧迫形势只是国家整个能源高耗与能源紧张状况的一个缩影。石化行业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之一的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有的信息都说明:中国的能源高消耗正使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力”问题迅速凸显,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实施国家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2004年8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学习讲座并发表讲话,强调油气资源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温家宝指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与能源、国内与国外、开发与节约、消费与储备、当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立足国内,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经济、稳定的油气供应渠道和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既要加强石油勘探开发,搞好储量和产量接替,更要注重节约使用油气资源,发展替代能源。三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大力提高油气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效率。
温家宝强调,要正确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努力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大力开展石油天然气节约和合理使用;继续发展国际石油贸易和合作开发;加快发展石化工业,有效利用油气资源;逐步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和风险规避体系;完善石油天然气开发、节约和有效利用的保障措施。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油价的走势,认真研究对策。当前特别是要切实抓好石油天然气的节约和合理使用。要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广泛运用技术手段和加强科学管理,努力降低油气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使用油气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生产、建设和消费等领域都要挖掘节能潜力,全面厉行节约。真正把开发特别是节约能源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经济体系,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全面建设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
所谓石油安全,就是在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保障能力。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课题。面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幻莫测的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探讨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未来将会呈现如下若干基本走向: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控制石油消费量增加的主要途径就是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节约用油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为此,必须积极加快技术进步,节油降耗;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消费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同时,面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高度重视完善石油安全管理体系,有必要建立一个协调能源政策、主管能源的机构,也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协调一致的针对能源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节油,抑制无效、低效的石油消费。这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中国应力争早日推出一部完善的、缜密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石油法》,以克服石油工业监管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实现依法监管石油工业。
积极开发替代能源
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整体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整个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石油与其他能源的比例關系,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其他替代能源(如核能、风能、水能等),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逐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开发替代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减少森林过度开采和植被破坏。
目前,中国替代能源的开发发展还是薄弱环节。中国虽是水力资源大国,但目前的开发率仅为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开发潜力巨大。核能是发达国家重要的替代能源,目前仅占中国能源结构的1.2%,而日本、法国都超过了30%。因此,中国应积极发展核电能源,力争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提高到4%。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基础雄厚,但因成本高、规模小、缺乏激励政策而发展滞后。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远期可以替代石化燃料,近期还可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边远和农村地区的用能问题。
建立石油安全储备战略体系
为减少石油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抵抗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的应对能力,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将是保障中国石油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在起步阶段宜采用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结合的方式,发挥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三方面作用,实施以国家为主、企业共同参与,以国内石油储备为主、以国外石油储备为辅的石油储备战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时间发生时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同时也能起到部分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而企业商业储备则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石油储备的平均库存,还能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缓和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作用,况且,企业商业储备是在自筹资金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能减轻国家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方面的巨额财政负担。
中国的石油安全储备总量,须依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并借鉴各国成功经验,以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式来确定。资料显示,美国实际储备原油的能力已达7.5亿桶,可满足158天的消费。日本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60天的进口量。欧盟国家则建立了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对此目标,可由小到大、分阶段逐步实现。
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组成多元化海外石油供应体系
中国原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和非洲。预计未来几年从中东及非洲地区进口石油的比例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然而,中东和非洲地区正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武装冲突连绵不断,恐怖事件频繁发生,如此等等,不能不对石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中国进口的原油大部分是通过海上运输,海运量占进口量的98%左右。中国必须寻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应市场,把从其他产油国进口能源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应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利用中国的技术、资金到非洲、南美等国家去开发石油,赚取外汇,然而拿这些外汇去购买运输风险比较小的产地的石油。目前,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利用,除由政府指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现货及期货交易外,也应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加强合作。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各位侨领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为侨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这与海外侨胞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真诚地希望与会的各位侨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帮助我们把“为侨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让海外侨胞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
“友谊之花”生根发芽
”。大会以“联谊、团结、发展”为宗旨,就华侨华人社团在21世纪面临的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社团工作的努力方向,取得了广泛共识。这是我们强化联谊交友工作,与海外华社建立有效联系机制的一次成功尝试。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河南、天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市侨办也举办了多次世界性、区域性同乡恳亲活动。各级侨办的热情接待让海外侨胞在分享祖(籍)国日益强盛的喜悦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祖国亲人的真诚关爱。在“请进来”的同时,各级侨务部门也加强了“走出去”开展工作的力度。国务院侨办领导每年出访20多个国家,慰问侨胞、了解侨情、听取意见,进一步密切了与海外侨胞的情谊。地方侨办特别是一些内陆省份侨办,出访活动也明显增加。通过“请进来”特别是“走出去”的工作,各级侨务部门广交、深交了大批朋友,密切了与华侨华人的感情,加强了与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
在广交新朋友的同时,侨务部门也时刻想念着那些对海外华社做出突出贡献,与我们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朋友。去年,国务院侨办专门邀请了两批老侨领偕眷属来华体检、观光,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这项活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在住在国出生的新生代,是华社的未来。为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国务院侨办还于2001和2002年连续举办了“海外华裔中青年企业家华夏行”活动,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延续和深化了其父辈与我们的友谊。
地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促进他们深入认识了解两岸的发展与变革。前往云南进行考察交流,本次交流考察首站就来到了昆明,考察内容“想与昆明市新型志愿者--春城义工座谈、交流,了解春城义工服务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学习春城义工服务的先进经验”。共青团昆明市委本着“互惠互利、互动互补”的原则,不断加强内外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青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接触和联系,组织青年友好访问团进行互访,增进两地青年之间的友谊,在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了各自的青年工作,逐步建立有利于增进各地青年友谊、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双向机制。在召开完交流座谈会后,香港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代表和昆明市春城义工一起参加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派仕敬老院,春城义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义诊、义务理发、电器维修、卫生打扫、陪老人聊天谈心等志愿活动,来自香港的青年朋友们也配合我们的春城义工一起进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交流活动,加强了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春城义工与港澳台和海外青年组织的联络,帮助昆明的团员青年培养世界眼光,学习和借鉴国内和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带动昆明市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各个领域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与香港青年组织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深刻的友谊,以这样的考察交流活动培养了香港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及对祖国的归属感,以及增强了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和服务祖国的责任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途径。衷心希望两岸青年以两岸青少年排球邀请赛为载体,以球会友,切磋球技,加强联系,建立友谊。希望更多的两岸青少年以两岸青年联欢节为桥梁和纽带,加强交流,增进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创造出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繁荣胜景。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漳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通、习俗相同、文化相传。近年来,漳台两地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漳台两地青少年交流更加活跃。尤其是两岸青少年排球邀请赛连续在漳州举办,成为两岸青少年在竞技中加深感情、在交流中扩大共识的特色活动,有效地推动两岸青少年交流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希望漳台两地青少年积极投身两岸大交流、大融合中来,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装饰121班)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自己本身特有的美学特点,主要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水石、建筑、花木等作为造园的物质手段,依照“天人合一、因地制宜、融于自然”的造园原则,对自然神韵,文化氛围特别的讲究。其独特地设计思想,使之一直在世界园林中有着很大的特色,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是由原来的园林设计发展而来的。通过研究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交织点,从而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其意境的营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园林;影响;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1.3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1.4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2.1 抒发情感别具一格
园林建筑从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诗人、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所谓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诗情画意等对园林意境的描绘,都说明园林建筑确实如同凝聚了的诗和画,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2构图原则独树一帜
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可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在进一步将,为了达到诗的境界,自不免要有一些飘忽于物外的东西。
2.3对待环境别有匠心
园林建筑力求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要。在古典园林中,虽然自身的特点诸多,但是运用的造园手法却是有章可循的,其中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
3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段
3.1抑景
先扬后抑,欲扬先抑,采取抑景的办法是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常迎门挡以假山、花木等。这种处理叫做抑景。常采取的方法有山抑、树抑、墙抑、房抑等。
3.2添景
风景点在远方,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植以乔木、花卉作过渡景,这些乔木和花卉便叫做添景。
3.3夹景
风景在远方,视线两侧空荡无物,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蔽起来,使远处风景显得更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3.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3.5框景
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或乔木树枝合抱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美景包框其中,似一幅图画,便是框景。
3.6漏景
园林中常设露窗为装饰,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种叫漏景。
3.7借景
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4中国现代景观园林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基本上沿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思想,积皇家的气势与私家的幽美于一身,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开拓更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服
务最广大人民群众,更具现代理念,更为科学的现代景观园林美学思想.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有着高超的艺术成就。它把大自然的山水、花木移植于有限的空间,通过总体布局、院落组合、山石结构、道路设计、植物配制而再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其总的特点是通过建筑物有规则的形状与山岩、树木等不规则的对比,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以小见大的综合艺术效果。利用自然又顺应自然、高于自然。巧妙而高超的运用建筑、山水、花木、书画艺术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综合艺术体。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景观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中,人们渐渐意识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性,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在喧嚣的城市中,更加呼唤自然,人们都怀着渴望中国文化、山水画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在发展中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多方面影响,去粗取精,探索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特色的发展之路。
5.1古典园林的建筑意境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
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以富于层次的开敞空间面向西湖,建筑物原本生硬的钢材和透明玻璃巧妙组合,黑白灰色调和谐的对比关系,使冰冷的现代建筑材料趋向丰富深厚的传统水墨书画的神韵。
5.2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具体的说就是建筑在园林中位置,由建筑的性质、造型、作用等诸多因素而定,而最主要的则应考虑园林造景的需要。园林建筑不仅要考虑单体建筑如何安排布置还应注意建筑之间的组合和搭配方式,这就要考虑到建筑之间的色彩、造型、尺度、立面形式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处,如果为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则应把二者或多者的相似点强调出来,从而成为建筑群组的一个特征。有时候需要彼此之间的对比,衬托来强调不同建筑之间的个性,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横向衬纵向等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结合国际理念和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典范。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其整体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并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布局与古城风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
5.3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景点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园林景点提供游人一个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意境,给游人一种精神享受。将山林、水体、建筑、地面、声响、天象和气象等因素为素材,巧运匠心、反复推敲,组织成为优美的园林环境。
贝聿铭在北京共设计了两幢建筑,北京香山饭店是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现代建筑进行了完美的嫁接,为此赢得巨大声誉。另一个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它仍然表现出对江南园林的厚爱。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大堂中央,一方明净的水池里金鱼游动,顽石戏水:大堂两侧高达的翠竹使庭院增芳;光线从大堂屋顶的玻璃天窗倾斜而下,厅内圆洞式大门采用简洁手法,使人感到其特有的东方韵味。
5.4古典园林的装饰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多方位延伸,而建筑的艺术完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装饰艺术语言。
台北101在设计中溯源深层文化。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单元.层层相叠,构筑整体。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开创了国际超高层大楼新风格,多节式外观,宛若劲竹节,节节高升,柔韧有余,象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建筑意涵。在建筑外檐的设计上运用了吉祥如意图案,使其更加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
5.5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有很多造园手法和构景手段,以及基本原则。动与静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一大特色,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一脉相承。动静的对比,表现在庭园中人们的活动场所,以及建筑的本身。
6结语
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以岩溶动力学为基本理论的现代岩溶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其主要的科学成果和应用前景.指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引入、全球视野的`研究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持续支持在现代岩溶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作 者:袁道先 YUAN Daoxia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刊 名:地质论评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REVIEW 年,卷(期):2006 52(6) 分类号:P5 关键词:现代岩溶学 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对比★ 五十年诚挚五十年信赖-小松在中国50年
★ 中国发展简报
★ 植物学实习报告
★ 植物学方面实习报告
★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 五十年同学聚会的主持词
★ 毕业五十年聚会感言
★ 五十年初中同学聚会致辞
★ 毕业五十年同学聚会感言
第一, 文化基础。西方文化认为,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罪降临世间, 人性本恶论。因此人类社会必须要有相适制度来约束人性。西方宗教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契约。上帝创造了一切且有绝对的权威。人对上帝来至上帝的旨意, 不得有任何怀疑、推卸, 唯一可做只有服从。这种契约精神可谓深入西方每个人的灵魂骨髓深处, 且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始终。在现代管理上更多的表现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即在管理中依靠法规条例管理办事。
第二, 经济基础。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今天, 其传统的农业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来至这些工业化程度高的企业。西方为了发展工业化的而制定的相应制度, 为了使资本顺利流入社会各个领域, 西方的经济也因此得以飞速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如西方世界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
第三, 政治基础。走上工业文明道路的西方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使政权更加民主, 如三权分立,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资产阶级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各个不同利益团体的冲突, 来防止割据独权。但是其本质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因此必然会忽视广大公众的利益。
中西方的管理模式存在差别原因主要在于, 西方的管理学是建立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 古典经济学在定义生产要素时, 其中人的要素是作为生产资源, 也就是人和机器属同性, 人仅仅只是创造财富的工具。
与西方相比较, 中国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一切管理活动都以调动人的主观动性去开展。可谓适当放权, 这样可以激发一个管理者的潜能, 使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强调, 反而也导致人治的问题出现。一个组织会因为领导者变动而变动, 这样对于组织的发展是波动不稳定的。遇到优秀的领导者, 管理恰当, 则组织的发展猛然飞跃, 越到观念步调不一致的领导者, 组织则面对骤然巨变甚至造成整个组织的混乱和上下的观念乃至行动无法统一协调。管理的重在稳中求变, 而不是邹然巨变。如何保证这样的稳重求变呢?我认为有两种方式。第一, 领导观念传承。更换领导者时, 选择跟前任理念相似的领导者。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组次序稳定避免巨变。但是这样的缺点在于, 组织的发展不能有短期的效果或者更大进步。当然必须要求管理者有与时俱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维。第二, 用制度选人。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用科学的制度, 竞争的手段, 选拔领导者。用组织的成文的规章制度管理组织, 而不是随着领导者的变化而变化的组织规定。当然这个组织的规定是要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的。组织的规章制度不被人大家认可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我们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西方也在学习中国的管理思维。现在西方管理理论开始逐步有了“人本化”的倾向。提出了管理人的思想, 显示西方管理思想向人本管理思想发展的倾向。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现代管理。文化是制度产生的根源。适合中国的管理制度, 我们可以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从中得到启示。中国古代的物质观可以用“五行”来代表, 智慧的古人把五行分为大自然中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要素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变化关系着大自然的盛衰。五种要素组成了大自然的整个系统体。
五行相生相克。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此谓相生, 相生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则表示事物之间制约作用。把五行各要素的原理, 运用到管理中, “金”代表刚健, 在管理中可以解释为裁决的意思;“木”代表发展, 在管理中可以理解为创新的意思;“水”代表灵活变动, 在管理中可以理解为应变意思;“火”代表融合的意思, 在管理中可以解释为协调、的意思;“土”代表统合, 在管理中应用可解释为整合的作用。
“五行”是古人认为的大自然的本源, 因此“五家”思想的根源也跟“五行”相互通融。“五家”有儒家、道家、发家、兵家和墨家。
法家用“金”代表刚强、控制、决策、主动。墨家用“木”代表思想、创新。兵家用“水”代表应变、对策。儒家用“火”代表协调、融合。道家用“土”代表整合。法家特别强调法律法规的制定、遵守和执行。要求领导者要奖惩分明、组织力度强。这可以体现在现代管理中的管理标准化。墨家提倡创新科学研发, 注重生产、经济, 具有务实理性思考的能力。体现在现代企业中应该开发研究核心技术, 注重创新。兵家强调策略、战略, 强调应变的能力。体现在现代管理者应该具有应变市场的能力和策略能力。儒家在人性的引导、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道家强调智慧、无欲无私, 体现着现代决策者的需要提高自己我能力, 并有博爱的思想, 为员工谋福利。
“五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法家做制度, 墨家做创新, 兵家做市场, 儒家做人事, 道家做战略。从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得到关于现代化管理的启示, 将西方理性工具融合在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中。二者融合是更为合理的实践。理性要更完善就不得离开人性。人性要规范, 利于管理就不得离开理性。中国当代现代化管理者需要有世界的、历史的、全面的、实践的看待我国的现代化管理。
摘要:中西方在管理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 其根本原因在于各自文化差异, 西方重视“理性”而东方重视“人性”, 西方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但并不适合中国模式。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管理思维, 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应该是中国西方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现代化管理,东西差异,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兴山《.现代管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1]李兴山《.现代管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2]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版[2]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版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设施栽培是露天种植产量的3.5倍,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工程。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的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我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利用太阳能的工程,绝对数量优势使我国设施农业进入到量变质变转化期,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设施农业是突破传统农业瓶颈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也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抉择和根本出路。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09-29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10-20
浅谈中国法治现代化10-25
社会科学与中国现代化06-20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06-16
中国现代史教案06-25
中国古现代诗歌10-22
中国现代史纲要论文06-17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07-13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鉴赏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