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高三优秀(共10篇)
首先称赞一下大刘(刘慈欣)的脑洞,三体这本小说太赞了。整个故事大气恢宏,天体物理和小说情节完美的契合,让人大呼过瘾。但不得不承认三体小说里面还是有很多让人不能理解的专业名词,即使如此也掩盖不了这是一部十分棒作品的事实。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当然,除去这些超赞的情节,我更喜欢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在红岸基地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拯救甚至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叶文洁经受过wg的洗礼对人类甚至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wg也想象不了wg,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直至到最终绝望。想到一句经典的话,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这句话,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是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罗辑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避免地球遭受侵占。之后罗辑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侍奉为神灵。可是到了最后,罗辑又被控诉他的多年前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马首是瞻,但当你不再需要了,便形同陌路。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在三体中特别喜欢三体人的一句话“请你们帮助我们消灭人类,最后我们再消灭你们——不会撒谎的三体人”。在这里面三体人的人性就简单了很多,他们没有欺骗、隐瞒、猜忌,三体人就是我们理解上的单纯。突然之间理解了叶文洁向未知文明发送拯救地球时对人性的绝望,以及理解了罗辑在受到控告时的无奈。我们的人性在哪里?
许多读者看过这个桥段之后,产生一些想法,“古筝行动”发起之时,智子已经到达地球,但是为什么三体人没有让智子通知伊文斯呢?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庞大且忠实的一个粉丝团被摧毁而毫无恻隐之心?
那么就让小新在这为您传到授业解惑一下……
纵观《三体》全文,三体世界对人类世界唯一有所忌惮的事是什么呢?答案是黑暗森林法则的相关知识。小说中明确写出的最后悟出黑森林法则的人就是逻辑,那么逻辑真的是地球上第一个知道黑森林法则的人吗?
也许在现在的孩子眼里,小说中展现出的世界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五七干校”,他们没见过大河、草垛、芦苇丛、茅草屋,他们也不能理解什么是贫困、灾害和饥荒。所以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不时地感到疑惑: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吗?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不能理解“苦难”这两个字的含义了,他们也不习惯在小说中看到“苦难”的影子。他们要的是轻松和刺激,是休闲和娱乐;他们喜欢的是漫无边际的玄幻,是重重迷雾的推理。可是,苦难是有力量的,它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直抵人心灵深处的力量。在这种力量之下,人的灵魂会受到震动,人的大脑会试图思考,人的心灵会爆发出一种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异样的感觉。即使这苦难似乎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它仍然是有力量的。现在的孩子应该来了解这曾经真实发生在他们父辈身上的苦难历程,他们应该了解别样的生活与人生,并从中感受到一些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有用的东西。
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在这部小说里,属于那个时代的苦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批的“城里人”由于莫名的原因而背井离乡,无数个像“大麦地”一样的村庄在极度贫瘠的生活里挣扎,还有那不期而至的水灾和蝗灾,以及随之而来的可怕的饥荒……在那些贫困荒芜的岁月里,艰难的生活像一把锤子,一下一下敲打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需要有怎样健壮的身躯和坚强的心灵,才能够对抗这巨大的力量?作者不仅仅是单纯地写苦难,他更想表现的是人们在苦难的重压之下所散发出来的人性*之美。所以,在作者的笔下,苦难总是与希望、善良、美好相伴而行的,苦难得到了一种诗意的、抒情的、唯美的表达。
如果说贫瘠的物质生活是苦难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在这种极度匮乏中创造出“美”,就是对苦难的最好的超越。青铜一家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全家齐心协力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这种用混合着芦花的稻草编成的鞋子,不仅结实、暖和,还具有一种超出了实用价值的、说不出的美感。家里晚上不舍得点油灯,青铜就去芦苇丛里捉了很多又大又亮的萤火虫,把它们装在含苞欲放的南瓜花里,做成了一盏盏“花灯”,照亮了家人惊喜的笑容。葵花要上台演出,所有的人都觉得她如果带一条项链会更好看,于是青铜用冰凌为她做了一条项链,每一颗冰珠上串绳子的小孔都是他用芦管慢慢吹出来的。这串冰项链在灯光下散发出堪比钻石的璀璨光芒,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打动了所有的人。作者就是在这样一些细节的营造中,为粗砺的生活披上了“美”的纱衣,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对苦难的超越。
苦难的最高程度的表现就是“死亡”,而在作者笔下,死亡同样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葵花的爸爸是个雕塑家,他一生最为之骄傲的作品就是用青铜塑成的葵花,它和女儿一样,是爸爸最为珍爱的宝贝。在一个葵花盛开的季节,葵花的爸爸听到了神秘的呼唤,他悄悄来到那片美丽非凡的葵花田,画下了他这一生所见过的最美的葵花,同时也是他最后的作品。当葵花的爸爸乘坐的小船在旋风中覆没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漫天飞舞的葵花……这里的死亡是沉静而高贵的,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人,他的一生都与自己最伟大的作品联系在一起,或者可以说,他用生命诠释了自己深爱的作品。死亡是一种不可超越的宿命,但有时候当人的肉体消失时,他的精神却更加鲜活地存在着。葵花爸爸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人们宁愿相信他是迷失在了一望无际的葵花田中……
除了对苦难生活的诗意展现,这部小说更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塑造出了极为鲜活、富有人性*之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青铜”,简直令人过目不忘,回味良久。青铜是个哑孩,他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声音,却拥有了更为敏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他不能说话,却可以用心灵和世界交流。他是自然之子,聪颖灵巧,善良纯真,坚忍耐劳,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他日复一日地在失语的世界里独自挣扎,内心充满痛苦,但他对自然万物、对亲人却充满了无限的爱恋与温情。他从不怨恨,也不气馁,而是永远默默地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正是由于有了青铜的呵护,失去亲人、一无所有的葵花才能重新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
青铜与葵花两个人之间似乎有种神奇的缘分,从他们俩在大河上不期而遇之时,就注定了这段超乎血缘的兄妹真情。在青铜的坚持之下,一贫如洗的青铜家收养了葵花,从此,青铜就用自己全部的爱来呵护葵花,呵护这个从天而降的妹妹。他带葵花熟悉大麦地的生活,他理解葵花思念爸爸的心情,他保护葵花不受别人的欺负,他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葵花,他给葵花做了照明的萤火虫花灯,他给葵花戴上最美的冰项链,他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马戏,他一夜夜在寒冷的码头上等待葵花的归来……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妹妹,所以当葵花无奈地离开之后,青铜的生活变得苍白了,从此他日复一日地坐在大草垛上,苦苦等待葵花的归来。在亦真亦幻之间,他看到了葵花,汹涌而出的思念打开了一扇神奇的闸门,青铜终于找回了失去的声音……小说就是运用这种有些魔幻的手法,充分展现了心灵的力量。
与青铜相比,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在性*格上更加单纯,也更具有一种悲剧的力量与美感。奶奶是大麦地最受尊敬的老人,她永远那样洁净、那样安详。岁月带给她满头的银发与枯瘦的身体,也让她拥有了超越尘世的悲悯情怀。奶奶具有超越一般人的敏锐感受力,她深刻地了解失语的青铜内心的痛苦,尽力用自己的爱来抚慰青铜受伤的心灵。奶奶对失去所有亲人的葵花视同己出,为了让葵花能够幸福地生活,她与全家人一起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奶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家,为了盖茅草屋,她当掉了陪伴自己一辈子的耳环;为了度过饥荒的年月,她用金戒指换回了一小袋米;而为了让心爱的孙子孙女能穿上新棉衣,她不顾年老体衰去摘棉花,终于累倒在棉花田里,从此一病不起……奶奶的死虽然不像葵花的爸爸那样神奇而绚烂,却自有一种圣洁的静美之感。她像一盏油灯,一生都在为别人燃绕心中无私的爱,虽然最后油尽灯枯,但那微弱却温暖的灯光,却一直陪伴着所爱的人。
这部小说中充满了极为丰富、极为动人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整部作品显得血肉丰满,气韵生动。当青铜与嘎鱼两家为了收养葵花产生争执时,大家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于是,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葵花走向了嘎鱼一家,在那一刻,青铜的失望与嘎鱼的得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葵花将嘎鱼妈妈先前给她的两个鸭蛋送还之后,坚决地回到了青铜一家的身边,此时众人的心情又可想而知。作者用极为简洁的笔墨,表达出相当传神的效果。当葵花从遥远的江南归来的时候,在凌晨迷蒙的黑暗中,她看到了码头上橙色*的灯光,她马上认出这是自家的纸灯笼,并且大喊着“哥哥”,因为她知道这是青铜在等她。心有灵犀的兄妹之情在这一重逢的场景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的内心轻颤不已,久久难以平静。
小说章节的标题也独具特色*,九章的标题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名词词组——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每个词组都是一个鲜活的意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它们也具有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准确地概括出各章的主要内容;而这一连串的词组又组成了一条叙事的线索,让人能够清晰地把握全篇的行文脉络。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意象,整部小说具有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浩荡大河上悠悠飘荡的小木船,漫山遍野迎着太陽怒放的葵花,皑皑雪地里一双双雪白轻盈的芦花鞋,散发着太陽般金色*光芒的茅草屋,在寒冷黑暗中闪耀着橙色*灯光的纸灯笼……苦难与痛苦的重压并没有消磨掉这些美好,反而让它们变得更加纯净、圣洁,更加充满力量。这些意象美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是人性*光辉的物化表现,是苦难中的希望之光。
这部小说的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比如简洁凝炼、富有表现力的叙事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邃的景物描写;个性*鲜明、神采飞扬的人物塑造……这些特质共同造就了这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使之成为一部值得反复阅读与回味的佳作。在片面崇尚轻松阅读的今天,孩子们应该来读这样一部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具有无限力量感的作品。
我算是第二遍看三体了,好书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1.我觉得第二部写完其实就可以终结了,可作者的能力确实非常之强,在黑暗世林法则的基础上,将地球与三体的大背景换成了宇宙。
2.其实三部书的不分高下,而且一部比一部精彩,就像作者所说科幻在于和现实之间连着一条线,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实。在国内科幻题材的作品太少了,如果不是三体获奖,我根本不会去关注和读的。可能大多数人已经在内心里默认中国的科幻处在一个比较低端的水平。庆幸的是三体证明中国还是有好的科幻作品和一个好的科幻未来。
3.三体让我真切的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地球的渺小,恐怕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看完三体那天晚上去打水,不自觉的抬起头看看了黑黑的天空,没有一颗星,无尽的黑更显得孤独,甚至于产生一种自卑感。
4.我觉得作者如果写其他方面的小说,我相信拿个茅盾文学奖肯定没问题[呲牙]。
5.从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人性的方面,其实有时候让我感觉比较心寒。罗辑用黑暗森林法则拯救了人类,可人类可以说是恩将仇报。书中的很多反转将人类丑陋的一面都体现了。
6.书中我唯一不太喜欢的地方是最后程心和关一帆在一起了。作为最后的人类可以理解但是云天明呢?云天明的爱情体现了我爱你与你何干,而且给自己的爱人的礼物很让人羡慕,第一次是一颗星星第二次是一个小宇宙;而罗辑的爱情也让人唏嘘,当一个经历那么多苦难的面壁者、执剑人在末日来临的时候看见那幅《蒙娜丽莎》还是留下了真挚的泪。
7.忠告: 傲慢的人最愚蠢
无知者无畏,然而有时候无知还是谋种意义上的幸福
《三体》第一部中叶文洁经历过文革中的人性的黑暗面,从此对人感到绝望,迫不得已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而三体文明恰好收到,而他们的文明经历了百余次的毁灭与重生,于是人类的命运走上另一条轨道。应该指责叶文洁吗?不,她只是一个经受文革迫害的弱女子而已,在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纷纷暴露那源自本能的对生的的渴望而六亲不认,任谁经历这些之后也不能淡然处之,更何况是一介女流之辈,而这时她又恰好得知有地外文明,这于她而言,就如在黑暗中发现一缕亮光,在荒凉的沙漠中寻到一抔清水,哪怕靠近它会惹火上身,喝下它会因水中有毒而毒发身亡,她也要发射坐标,因为她根本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无知者无畏,所以她才敢,即便她清楚这个后果,我想她也会这样做,因为她至少能拥有那刹那的光明和甘甜。
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智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风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而且正如书中所言“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即便叶文洁她不会这么做,后来者也会有人这么做,因为那是源于人内心中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好奇,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所在,只不过叶文洁将这个时间提前了一点。
文革这个沉重的话题逐渐被主流文学所远离时,作者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哪永远的伤痕,在超越醒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叛。这既幻想又现实的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三体》第一部中的游戏令我瞠目结舌,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作者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作者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游戏中的人物却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格里高利教皇,牛顿,爱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物走马灯似的上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历史,文革,三体又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三体关系,它们之间遥向辉映而又扑朔迷离,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把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借用地球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构三体文明的样貌。在这套游戏中一上来就遇到周文王,他正走在去朝歌的路上,自信已经获得三体恒星运行的规律,乱纪元快要结束,恒纪元马上就要来了。这里隐喻的指向人们熟知的历史材料。差异处在于,三体世界有三颗恒星,运行没有规律,随时会使这个星系中的文明遭遇灭顶之灾。但此处的喻体是中国商朝历史。由此与现实世界之间发生另一种更直接的关系:恒纪元的预测脱胎于周文王倾心向往的太平世界,而乱纪元泽来与史书记载的生灵涂炭的纣王时代。而在接下来的游戏中,秦始皇时代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游戏的隐喻指向三体文明对恒星规则的大规模科学运算。但秦始皇的集权统治是这台计算机的运行前提。由这些历史材料结合作者的构想从而指出更具现实感的道理。
第二部中的章北海,他在书中应该是一个配角,但他这个面对三体人入侵,人类科学研究被阻断,战争基本无胜算的可能,却仍要履行战斗职责的军人,竟然从一开始就抱着必胜的信心,你不得不对他投以尊敬。直到最后你发现其实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人类必败,从一开始就已定好目标做好计划,那就是劫持飞船逃离地球,为人类文明保存希望的火种。
是的,最终他成功了,这时候,你再回头去看他为自己的计划而实施的谋杀,你又如何评价呢?如果谋杀是错,为人类保存希望是对,那他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对错可以相抵吗?我们评判对错都是基于自己对价值观立场的选择,如果你更看重法律,那他肯定是错,如果你更看重意义结果,那他也许是对的。我觉得评判他还得注意最后的一个细节,章北海劫持飞船逃离地球,有两艘飞船追击,在这个过程中,地球舰队全部被被三体人的一颗水滴毁灭,他成了英雄,但是面对逃离地球,三艘飞船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生存,最后时刻他不得不再次做出决定攻击其他两艘飞船,因为他明白,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有延续的可能,但他晚了一步,另一艘飞船率先发动了攻击,死之前他说了一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觉得没什么比延续人类文明更重要的了,总是要有人牺牲的,那谁牺牲都一样,包括他自己。从这一点看,我最终尊敬他,理解他。
第二部中关于“思想钢印”的巧妙设计,正是哲学本身所缺乏的。希恩斯对现实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尝不是文化工业批评理论的表达。对于联合国大会上其他学者的质疑,是对由于思想自由的捍卫,希恩斯给出现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没有说服大家,真正触动每一个人神经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胁,也就是生与死的问题。大家心里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来,思想不自由点也就算了。所以这里根本上还是生存问题,其实三体第二部通篇都在讲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很多原则都可以暂时放弃,只遵循一条生存原则。
由此而延伸的黑暗深林法则则更触目惊心: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每个文明个体在黑暗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但是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们,我还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国家等能够引以为戒,找到一条超出武力威胁的和平之路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将来。理论更多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而不会明显的呈现,深者见之深,浅者见之浅,通过故事性的叙述竟然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给人很多的空间,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观点,因为人物的丰满,这些观点也会显得真实,虽然作者在人物刻画与语言优美程度上确实不那么出色,但之中所表达的观点与看法却是深入人心。
《三体Ⅰ》更具历史感和现实性,《三体Ⅱ黑暗森林》的完成度最高,结构最完整,线索最清晰,也最华丽好看,而《三体Ⅲ死神永生》则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第三部中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体现了人有爱着一可爱的特点,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被打击的机会。
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诚然,有她本身懦弱的性格使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选择是错的,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任何看起来是正确的选择只是相对于一方面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但站在其他的角度上却未必如此,正确与否只是人内心的价值观和于己的利益,说到底就是如何更好的生存下去。有网民对程心的做法作了如此评价:“第一次,程圣母用爱毁灭了地球,这一次,程圣母用爱把整个太阳变成了二次元……”虽然罗辑也曾说过;“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深林。”但他比程心更明智,他知道此时此刻这只是一个梦,现实中充斥着生存的残酷,“斩尽杀绝,这是对一个文明最高的重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实的历史中,爱,从来不是文明的推动力。从秦始皇到十月革命,强力与鲜血一直策动着人类文明艰难地爬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就和亿万年来残酷的自然环境逼迫生物进化一模一样。凯特尼斯显然也不是用爱感染了国会区,血腥的革命,如同星火燎原……但是,爱又是如此毫无疑问的美好。
《三体》无疑具有深切的社会意识,小说中逐渐浮现出的宇宙社会学,实际上也更加直接地将“中国经验”地难题投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上。可以说作者构思的“三体世界”尽管有着上亿光年的时空尺度,但其实并不遥远。正是以现实情景为基点构想出的三体宏大世界,而且明确地建立在两个道德成面上:零道德的宇宙本身——更高智慧的如歌者文明向太阳系抛出二向箔,是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人类从此灭亡,但作者还同时着力描写了有道德的人类世界如何在这样一个宇宙中生存?这两个方面,看似是空想,实则却深深扎根在人被卷入历史困境时的切身境况之中。而本书的情节最终走向是有道德的人类无法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人类虽然一次次凭借理想和理性为保存自己作出的努力,最终歌者文明来临,黑暗深林法则下的打击到来,太阳系变成没有厚度的平面。
作者选取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作为题材并不新鲜,但是当一部讲述如此题材的小说以描写外星人入侵前人类的反应为重心,以天文学和社会学的科学严谨的态度计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家和预言家的眼光回顾展望人类文明几百年间的变迁和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发展道路,并将这一切与有血有肉的个体命运紧密结合,以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写出时,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众通俗读物的意义。
在人物方面上,作者几乎是“残忍”地把作品中的英雄推到那些极端的场景,让他们面对世界的终极困境。从《三体1》中叶文洁面临的难题开始,作者已经走向黑暗的宇宙之心。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他设想的“宇宙社会学”两条公理可以视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宇宙版本,在更加宏观的尺度上,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就其淘汰的规模而言远比达尔文版更加惊心动魄。当宇宙在这些英雄面前徐徐展开,人类一下子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的悲欢离合那么地微不足道。文明层次高于人类的“神”那种“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漫不经心的态度,直刺建立在长期的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自恋情绪,也呼应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东方世界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爱、善、责任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将内在的超越视为一个艰难曲折、甚至是充满失败的过程。《三体3·死神永生》中还有一种信仰的隐秘形象,那就是人类自己,人是人自身的救主。在这里,流浪是向外寻找宇宙,从中发现与拓展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核心象征。
《三体》系列以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情结,描绘出宇宙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自身对于道德的选择困境。作者对所有这些如那种不同维度的世界看似无法言传的景观,毫无保留地以全景细密的“写实”方式加以刻画,他的文字精准而结实,使幻想变得栩栩如生。面对这些壮丽的宇宙景观和精妙的物理设想,那种感觉就像离开池塘见到了大海。另一方面,作者创造的世界有着读者可以认同的鲜活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作者的科幻世界与现实之间的连接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验”。
《三体》这书引发了我颇多感慨,其中在对于如何与环境,与人和平共处上,更加认识到地球村的弊端;许多研究表明,地球村就是毁灭民族多样性的最大杀手。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性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网络与交通的便捷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边缘的文明在不断的毁灭与灭绝,物种的消失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多样性被消灭的最后,整个世界会变成大一统,一种千人一面的无趣的大一统。
高二(7)班 周易吉
最初读到《三体》,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科幻世界》杂志上,微微发黄的纸张,微蜷的页脚,淡淡的墨香,与科幻独特的魅力融合,让我念念不忘。可惜的是杂志并不全,我无法一窥全貌。后来专门去书店购买了这一史诗级巨作,充满科幻气息的封面让人好奇故事的发展与宇宙的命运。
《三体》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国当前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人性与爱情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不禁赞叹作者的文笔之出众,想象力之丰富,逻辑之缜密。文中对于“智子”的描写令人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想象力,微观世界,维度等词语让人似懂非懂。数字倒数,随之而来的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情节一步步快速地跳转,让人心中也一步步地纠紧,又在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后快速转入下一个关键点。作者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着实令人赞叹。人物未知的个性,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捉摸的发展,让这部书充满了看点。
我认为书中以游戏的方式展示的三体世界历史,可谓是精彩。游戏中的人物赫赫有名,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牛顿、爰因斯坦、哥白尼……这看似是一个游戏,而游戏背后是一个遥远外星文明无数次毁灭与重生,扑朔迷离的一个个轮回,将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内容复杂,强大的物理学基础让作者对于细节把握得很好,但让我阅读时略微有些吃力,在进行头脑风暴之时不得不查阅一些资料。全套书我已读过不止三遍,每次阅读似乎都能体会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内涵,引人入胜。
其中关于不同文明相遇后的情形,着实值得令人深思。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生命都是热爱和平的。生命需要生存需要发展,需要资源,然而一颗星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仿佛我们渴望殖民火星,获取资源般,三体人同样渴望掠夺,何况有高科技的武器存在。这时,地球又划分了几个派别,有希望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的,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噩梦;有希望阻止外星文明入侵的,又难以创造更强大的武器„„文明与文明之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整个星空。
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是由于人地关系的恶化,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一步步埋下了难以逾越的沟壑。或许,我们确实应该从这部书看到现实的影子,看到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与最终收获的恶意。然而多说无益,只有行动才能挽回些世界的美好。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人,也许也就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拯救”人类文明的极致了。
我记得第一次看完三体的晚上,想起三体1封面带给我在无人之时的震撼,仰望着夜空,恰好是书中的一句话:“黑,真***黑啊。”恍惚许久,恐惧在心中滋生。
最近买了一本三联书店的《三体的x种读法》,里面有很多对三体所展现的资料的深刻揭示,但我想以完全不学科的方式去漫谈这部令人“心事浩茫如连宇”的小说。
超脱俗世,超脱规则,超脱地球,发现宇宙。我们只是宇宙的一粒尘埃,在太阳笼罩下的政治和人文,几万年与几千年的历史与礼貌都显得那么渺小的无以复加,我的脑子里只浮现了人类产生、发展、灭亡的一个快进图,就如白驹过隙一般。仅有宇宙,无限的宇宙是真实的,无论小说中谈论了多少人文宏大的矛盾,但始终表达的仅此而已。大刘的黑暗森林理论可能不尽然,我们并不知晓这是对或错,可是我明白,这并非是科幻,对于情节和理论的批判先搁置一边,从另一个距离现实很远的层面来说,这也是现实。但悲哀的是,我们在感受完如此宏大之后,还是要理解现实的支配,淡忘以往让自我将自我当做浮尘无穷无尽的关于宇宙的恐惧、震撼、躁动。这可能是一个圈链,在所谓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之间兜兜转转,思绪万千。
缩小无穷个层面,我在想三体中所反映的一个很突出并出现很多次的问题:“真正的恶魔,是无限膨胀的民意。”
我们每一个人,是站在自我的利益上讲话,受外界信息诱导的蒙骗,而当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在一齐,冲动变成了理性,错误变成了正确,放于一事一物一人上,足以改变所有。毕竟,“法不责众”。我们始终站在利益场上,如果没有人触犯自我的利益,就一切安好,礼笑相迎,如果触犯了自我的利益,那么事情的发展就不可遏制了。由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妙处便凸显了出来,仅有领导者强硬,长远的计划与宏观的调控才能够实现。民众是思考眼前的,即便是理解过高等教育的民众,明白长远发展的群众,还是知而犯,因为保护切身及家人的利益是收尾的,没有人愿意或者很少人愿意在和平年代为了所谓的宏观的角度而贡献自我的利益。
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在未知的情景下,便成为了猜疑链,这或许能够放在任何一个黑暗森林里成为通用的法则。那里的黑暗森林能够放在任何一个层面和领域。我需要生存,你也需要生存,可是生存资料并不够我们两个使用,怎样办?这就成为了黑暗森林的法则:一,生存是礼貌的第一需要。二,宇宙中总物质是有限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是恒定的弱肉强食。
可是是否正确?在三体中,大刘用了很多的笔墨来描述人性。其中“善良”“怜悯”“职责”“救赎”不乏其中,我们的社会到底是由兽性造成的,还是人性造成的?我们是否应当出于自身的阴暗而对人性彻底失望?
人类是拥有感情的。《三体》中有一段了此。法则是恒定的,但情感,或称随机扰动都是永远不可操控的,就像三体人永远也不明白人类所想的一样。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人性的闪光点不计其数。是人类对善的趋向,推动了社会的提高。从奴隶到封建,从封建到资本(社会),错误的、钳制的被否决,自由缓慢而坚定。
在叶文洁的思想中,高科技=高礼貌=高道德,于是在红岸基地中选择让三体人清荡被叶文洁认为无可救药的人类,而ETO的最初成员中,也是这个原因加入ETO。
在《三体》最开始的时候,爱因斯坦对绍琳的父亲讲:“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落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可能大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也被证实是正确的思想:思想的解放,是社会提高的前提。在大低谷之后的时代也证实了这一理论。那么,由此我们是否就能够得出:思想的解放是人类趋于善的表现,而由此导致的社会提高也是人类趋善的结果。在历史的反抗、躁动、思潮之中,我隐隐的看见了它。
从另一方面来说,“善”也是底线,对于善并未有同意的标准,它可能是底线,是规则,是根植与思想中,令恶人也遵守的,仿佛由历史所掌控的,所以才有了此刻的社会。
最伟大的,相较于定律、法则、规律的,是无机的扰动,是一刹那突然产生的思想,是我统称为“情感”的事物,它悄然把握着所有。
很多人说三体文笔欠佳,对这方面我个人体会不多,可是对于刘慈欣前辈的想象力,我是真的深深佩服。犹记得四个面壁人提出的躲避三体打击的方法,读一个觉得醍醐灌顶通体透彻,可下一个却又更加出色,让人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自我的结论,能够说,每一个都能够单独写成一本书。可是之后大刘却又亲手把这些又都推翻,再一次刷新读者的认识。也许仅有真正的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人才能够这样毫不吝啬大肆挥霍吧,不像我这样苦心经营细心翼翼,得一点小灵感就欣喜若狂,患得患失却又导致灵感全无。
那场黑暗战争,一个章北海,一个难以忘怀的微笑,他的一声孩子,放佛我就能找到归属感,他对全人类的冷酷和温柔让我感到由衷的心安。网友说,章北海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承担的人,我多想站在他身旁,拍拍他的肩膀,从自然选择号里眺望茫茫宇宙,无言伫立。
还有叶文洁,汪淼,大史,罗辑,云天明,程心,维德,一个个在这场灭绝之战中挣扎的人,像一只只振翅的蝴蝶,呼吸间改变未来,但又仿佛只是时间长河里游动的鱼,改变了流速,却无法改变流向。
我无法用简短的语言去介绍这本书,这本就是一个需要去感受的时空,谁明白自我是第几个哈莫雷特?我人在那里,思想却以光速随蓝色空间号狂飙,感受逃离地球的孤独,永不能再归家,也不再为人。这本书除了科幻,还有其中人物的那种承担的职责感,一个人面壁,孤立全人类,放弃感情,与冰冷的铁壁单方面交流。
当我阅读,走进三体的世界,便完全暴露在那种气氛之下,一种关于全人类全宇宙的感慨。我便对星空充满敬畏,它不再浪漫,而是危机四伏,但实际这也算是一种神秘危险的浪漫。人类对星空对外星礼貌充满遐想,大刘的三体便是讲出了那样一个结局的假设,让我有了一次畅快的阅读体验。
在罗辑掌握了百年三体坐标的执剑人后(执剑人是掌握三体坐标,如果三体世界进攻地球,执剑人则向宇宙发射三体坐标,从而三体星球将收到宇宙其他高级星球的攻击),程心成了第二代执剑人,但刚接受后,三体星球武器,水滴对地球发动了攻击,导致地球沦陷。
根据三体世界的要求,地球的所有人口都将被限制在澳大利亚范围内活动,面临着全世界都大迁移,大部分地球人都被奴役,少部分地球人开始反击,迁移过程导致一系列生存、迁移、人性问题的产生,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纬度世界中的自己,如果高纬度看,那么将都能看到在地球未收到三体世界攻击之前,在警示下继续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受到具有发射引力波能力的“万有引力”号与两个同行的“水滴”追击,其上的人员进入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并占领了“万有引力”号,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星系的坐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三体放弃了地球,因为地球乃至太阳系都已经暴露在宇宙中,同事宣告地球的掩体计划失败。宇宙的高级生物向发射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压缩为二维平面而毁灭。(比三体世界更高级的文明。二向箔,一种维度攻击武器,简单的说就是平时的世界是三维的,直接压缩成二维的,没有任何厚度的空间,换言之,就是把太阳系变成了没有厚度的二维,没有任何星球或者生物存活或者存在)。程心乘坐唯一人类唯一一艘能达到光速的飞船,在冥王星见到了地球文明博物馆的`“守墓人”罗辑,带走人类文明的精华,逃离了太阳系。
宇宙中存在的高级生物,要重启宇宙,将一切归零,在程心生活了1800万年后,从小宇宙(用能量开辟出来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空间),出来后,重新回到了大宇宙。
在这部里面,作者制造了很多矛盾点,发引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拷问。比如,在第二部里认为地球即将灭亡逃离地球的飞船,在地球的欺骗下回到了地球,却接受了以反人类罪的罪名。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去衡量和评论道德,就如人们所说,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你就没资格评价我一样。
我们都习惯于用道德绑架别人,每每谈论时都会将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正如心理学界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个疯子,他把三个人绑到一条轨道上,把一个人绑到另一条轨道上,这时有一列火车向那三个人开来,你手边有一个装置可以改变火车轨道,但会行驶向另一个人的轨道上,火车刹不了车,就会撞另一个人,你会选择救那三个人而改变轨道撞另一个人...
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都一样,但不管怎么选,你仍旧会收到道德上的谴责。因为很简单,那个改变火车轨道的装置不在你手里。
就像这部书里的罗辑一样,为了人类的存亡独守了一百多年,但当卸下肩上的责任时候,在门口等待的确是反人类罪的罪名(当然,最后没有成型)。
Y·Z·J 一时不二
一口气读完三体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我看着窗外的夜空,感觉已然不同。世界再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了。黑夜中充满了重重杀机,那是一个捉摸不透的黑暗森林,而且是一个无比真实的原始丛林。这一瞬间我几十年来关于宇宙的看法都被彻底颠覆了,而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宇宙可能是这样子的。
本书故事概要:人类的科技被三体人锁死,行为被三体人监听,人类社会面对严峻的外星人入侵,决定实施“面壁计划”加以抵御。但面壁计划的执行困难重重,前三位面壁者依次失败。而人类社会在三体人朝地球行进的日子里,经历了全面的大低谷和大繁荣两个时期,最终恢复信心,而且是自信心爆棚,准备迎战,结果2000多艘宇宙级战舰被三体人的一个小小的探测器“水滴”击溃,人类又陷入绝望。主人公罗辑参透黑暗森林法则,拯救世界。
一、面壁者计划
跟前一部一样,本书也有大量炫目的超级科技,一一描述那就太多,重点说说本书的重头戏:面壁者计划。智子能够监视整个地球的一切,唯独不能探知人大脑内部的思想,面壁计划由此诞生:选定4个战略计划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他们完全依靠自已的思维制定战略计划,计划的真实战略思想、完成的步骤和最后目的都只藏在他们的大脑中。面壁者对外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完全的假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伪装、误导和欺骗,面壁者所要误导和欺骗的是包括敌方和己方在内的整个世界。相应的,地球三体组织选定了几个破壁人,就是研究面壁者的真实战略意图并破坏他们的计划。
1.第一位面壁者:美国前国防部部长泰勒
真实战略意图:利用球状闪电武器对人类舰队发动突然攻击使其量子化,用量子舰队来对抗三体。但是他的意图很快被破壁人发现,破壁人破坏这个计划的手段特别简单:把对他的计划详细分析放到互联网上。因为万一球状闪电武器没把人打成量子态,而是直接打死了,这种拿人的性命做实验的技术,违反了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国家和政府不能要求任何人从事这种必死的使命。结果舆论压力扑面而来,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反人类罪。后来他举枪自杀了。
2.第二位面壁者:委内瑞拉前总统雷迪亚兹
真实战略意图:在水星背太阳面地层中埋藏大量宇宙级氢弹,一旦引爆会使水星脱离公转轨道,坠入太阳,太阳对流层会被水星击穿,太阳深处辐射层中巨量的恒星物质将高速射入太空,在太阳的自转中,将形成一个螺旋形大气层,迅速向外扩张,最终会超过其他行星轨道,行星在太阳的螺旋大气层中很快失去速度,最终坠入太阳。引整个太阳系变成比三体更加恶劣的地狱,这是以全人类的生命为筹码要挟三体。
他的破壁人用的还是老方法,把炸水星的计划公之于众。这位总统在送他回国的飞机上说了一句:“现在,人类生存的最大障碍其实来自自身。”下飞机后,他被自己的国民用石头砸死了。早在他成为面壁者之前,他可是成功领导委内瑞拉成为世界瞩目的象征着平等公正和繁荣的山巅之城,并成功领导军队抵挡了美国的入侵,是这个国家的人民英雄。
3.第三位面壁者:英国科学家、政治家希恩斯
真实战略意图:研究大脑对命题判断为真伪的神经回路模式,研发思想钢印机器,并巧妙的设置数学模型,表面上是提升人的必胜信念,实际则是向人类植入绝对失败主义的理念,这样总会有一拨人会坚定不移的想要尽快逃离太阳系以避免与三体的正面接触。
希恩斯的破壁人是他自己的妻子,在进入冬眠的时候破壁人终于识破了真实战略意图,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当他们从冬眠中苏醒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近200年,人类正好是大繁荣时期,应用技术发展新宿,人们自信心爆棚,破壁人在联席会上直接公布了希恩斯的计划,希恩斯最终惨淡收场。
4.第四位面壁者:主人公罗辑(单独再讲)
前面三位人类精英分别想出了不同的对策:第一位选择了打的;第二位选择了谈判的;第三位选择了逃跑的;其实在实力那么悬殊,事关文明生存的情况下,已经是最优的战略安排了。他们毅然决然抛弃了现代社会的基石,而且在整个行动中坚定不移,这太不容易了。其实如果真面对外星人的入侵,最好的方法也只能是把决定权交给少数人,给他极大的权力,天下一盘棋。
二、情境大猜想
这一部比上一部更深刻,因为它着重描述的是人类在面对外星文明危机的行为和思想反应,看完后,读者自己也会对一些虚拟情况进行猜想。
1.如果社会变成一个思维完全透明的世界,这好吗?
看完第一部《地球往事》的时候有个大大的疑问:人类攻破三体组织聚会,进攻红岸第二基的时候,智子已经存在于地球了,为什么他没给地球三体组织提醒。本书开头就解释了原因:三体人害怕人类。三体人的思维是完全透明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脑电波特别强,脑子里想什么周围的人就能接收到他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们的思想里没有计谋,没有欺骗,没有伪装,没有误导。
如果人类社会也变成一个思维完全透明的世界,所有真实的想法和信息都共享,这样好不好呢?从节能的角度来讲,这个技能耗散能量大,我给女朋友讲30分钟的故事就觉得嘴有点累了,那每时每刻发射高频的脑电波,还不累死啊;从社会学的角度讲那就更不好了,这会加大人们协作的难度,比如谈恋爱,男女双方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情投意合,慢慢地相处下来觉得对方真不错,感情逐渐升温,最后结婚生子恩爱到老。但如果双方思想是透明的,女的就是喜欢你的钱,男的就是想要生理需求,那这事就不容易被双方接受。不仅是谈恋爱,公司里的激励政策,提高员工干劲的手段,在思想透明的情况下都失效了,生活会变得很没意思。第一部里向地球发出“不要回复”警告的三体人1379,不就是因为精神世界的匮乏才产生厌世的情绪。所以,这种“想”等于“说”的信息沟通模式,不适合人类社会。
2.如果在理论物理水平上有差距的两个文明作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为了截击一艘三体的先行小探测器,人类派出2000多艘恒星级战舰到太阳系边缘迎战,人类觉得这是三体人派来投降或是谈判的,谁都不愿意错过第一次解除三体文明的机会。令人没想到的是,这艘名叫“水滴”的三体小飞船向人类展示了三体文明的实力。
“水滴”的外壳平滑光洁,可是在放大1000万倍后,表面依旧是绝对光滑的镜面,以地球人类的技术加工的最光滑的表面,在放大数千倍后就显得极为粗糙。三体的这外壳材料,分子就像仪仗队一样整齐的排列着,同时互相固结,分子像被钉子钉死一般,自身振动都消失了,所以它的表面接近于绝对零度。在普通密度的物质里,原子核的间距是很大的,通过强互作用力把它们固定死,这难度可想而知。这外壳的硬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认知。
接着“水滴”开始启动加速,由人类舰队中间对面的位置飞向人类战舰列队的边角,速度达到31.7公里/秒,接着惊人的一刻又发生了,它拐了一个30°的锐角,速度丝毫未减,直冲舰队边角的战舰。“水滴”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以同样的速度撞上一堵铁墙,如果它的内部放着一金属,那这次转向产生的过载会在瞬间把金属块压成薄膜。
太空中上演了一场仅有50分钟的末日之战,“水滴”用很古老的方式:撞击,一艘艘的摧毁人类战舰,2000多艘恒星级战舰就像一挂鞭炮,挨个爆炸。“水滴”在撞击过程中,速度达到60公里/秒,并且还能够精准的撞击战舰的核燃料仓,并完美地解决了邮差问题,攻击路线几乎不重复。人类在这场战斗中,唯一的战果就是击中“水滴”两次,其中一次使它稍稍地减了一下速,而强互作用力构成的材料与普通物质的在强度上的差别,使得“水滴”结束战斗后依旧毫发无损。人类2艘战舰逃出,其他的战舰全军覆没。这场战役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狠的武器的是理论物理,文明间最大的差距是科学层级差距,在低层级下无论应用科学如何发达,都不堪一击。人类所有的荣光,一朝破灭。
3.神一样的存在——大史。
大史是一名经验丰富、头脑敏捷的警察,跟其他的科学家相比在科学知识上差的太远了,而屡次救下男主角那更不在话下,那就是他存在的价值。但在本书中,他却干了一件特别特别了不起的事,就是帮罗辑找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这个人是罗辑之前为了文学创作而假想出来的一个人,结果罗辑疯狂地爱上了这个自己假想出来的人,一起吃饭、聊天、出游。回归现实后,罗辑一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直到当上面壁者。由于面壁者极大的权利,罗辑要求大史帮他找人,找的就是那个他假想出来的人。大史在听完来龙去脉后,淡淡说:“我基本可以保证帮你找到,但不排除极小的可能找不到她。”这回答使罗辑还有捧着书的我大吃一惊。更令人吃惊的是,大史真的很快的就找到了那个人,从外貌到性格都十分吻合罗辑的想象。这应该不属于科幻范围了,而算穿插了些许魔幻玄幻的味道。
三、宇宙是一片黑暗森林
叶文洁在去参加最后一次三体组织聚会的时候,在自己女儿的墓前遇到了罗辑,并引导罗辑去研究宇宙社会学。先设定几条简单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再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叶文洁向罗辑提出了两条宇宙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最后,叶文洁还说了一句:“不管是那种情况,我都尽责了。”说完就在暮色中离去。
1.猜疑链
人类宇宙舰队被“水滴”团灭后,幸存的7艘战舰,2艘飞向一边,5艘在另一边,向不同方向的太空飞去,因为地球肯定是不能回的,它迟早会被三体占领,回去就是送死。这时,问题出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能源及关键部位的配件成了稀缺资源,在到达能够补充能源的合适行星前,谁都不知道自己的能源够不够,而眼前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其他战舰掠夺。这时,猜疑链就出现了。
刚说了,眼前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其他战舰掠夺能源和配件,而战舰空间有限,容不下那么多人,这也代表被掠夺的那艘战舰上的人将全部牺牲。那到底要不要攻击其他战舰呢。就是我们不想干这种事,不想成为魔鬼,可是他们怎么想呢。那好,假设他们也不是魔鬼,可虽然他们不是魔鬼,问题也没有解决,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怎么想。那么,再假设他们也知道我们不是魔鬼。问题仍在。他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想他们的。他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想他们怎样想我们的。再往下,这是一个无限的猜疑链:他们不知道我们是怎样想他们怎样想我们怎样想他们怎样想我们怎样想……
怎么样打断这条猜疑链呢?交流?在地球上可以,一来二去可能也就说清楚了,但在太空中不行,要么一部分人死,要么所有人死。这是太空为他们设定的生存死局,在它面前,交流没有任何意义。只剩一个选择,只是谁来选的问题。最终结局可想而知,人类战舰互相残杀,剩下最后一艘战舰拖着战利品,飞向宇宙。另一边那两艘战舰也是一样的情况。
两个原来并没有主观恶意的个体,只要有一方在想象里出现了一个小恶意,那就会被猜疑链快速放大,这个放大过程只有一个办法中断,就是某一方死了。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上面的推导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太空中的战舰缺少燃料和配件这类资源,但整个宇宙不缺,宇宙太大了。这里就要引入第二条宇宙公理了,就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宇宙是很大,但生命更大!这就是第二条公理所表明的。宇宙的物质总量基本恒定,但生命却以指数增长!指数是数学中的魔鬼,只要文明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某个阈值,生命在宇宙中的扩张是很恐怖的。就按罗辑的计算,人类目前的航行速度,一百万年后地球文明就可以挤满整个银河系。一百万年,按宇宙尺度只是很短的时间啊。所以从长远来看,全宇宙也可能出现战舰上那样的生存死局。
3.技术爆炸
这个概念好理解的多了,人类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而现代技术是在三百年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发展,是爆炸!技术飞跃的可能性是埋藏在每个文明内部的炸药,如果有内部或外部因素点燃了它,轰一下就炸开了!地球是三百年,可能其他文明的技术爆炸更为迅猛。我比你弱小,在收到你的交流信息后得知了你的存在,我们之间的猜疑链就也建立了,这期间我随时都可能发生技术爆炸,一下子远远走在你的前面,变得比你强大。在宇宙尺度上,几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而我得知你的存在和从交流中得到的信息,很可能是技术爆炸最好的导火线。所以,即使我仅仅是婴儿文明,对你来说也是极为危险的。
4.黑暗森林理论
这是本书的最后总结了。在宇宙中,发现新的文明存在后,如果你认为我是善意的,但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不知道我认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进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的,这个逻辑可以一直向前延伸,没完没了。这就是宇宙级的猜疑链。
所以,如果你比我强大,既然我能发现你,那你总有一天能搜寻到我,这样我们之间就出现了猜疑链;如果你比我弱小,但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那我们之间就又出现了猜疑链。总结起来:1.让你知道我的存在;2.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这是一个非常冷酷的战场,就算是其他文明再弱小,但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而且因为猜疑链的存在,所以,一旦发现对方,交流只会暴露自己,使自己也处于危险境地,那么,第一反应就是先把它干掉再说。所以书中把宇宙比喻成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三体读后感高三优秀】推荐阅读:
三体的读后感05-26
高中必读《三体》读后感1000字07-08
三体小说读后感700字01-08
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400字12-02
三体观后感10-11
高三读后感:《平凡的世界》09-09
目送读后感高三800字01-20
高三《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10-27
红楼梦读后感高三800字12-07
高三暑假读后感作文:读《百年孤独》后感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