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共8篇)
2010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2010年,宁波市经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公开、公平、便民的原则,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0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概述
一年来,市经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及相关文件规定,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经委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列入党工委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分工,由办公室牵头,各职能处(室)分工负责,由委信息中心协助信息上传、维护、管理并协助做好依申请公开受理工作。
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经委加强管理、提高效能、建立服务型机关的重要抓手,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处室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是加强学习,营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我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作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条例规定的学习列为党工委理论学习和党支部集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了解掌握条例规定有关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公开期限,公开形式,办事流程等,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将相关文件资料放在内网上供大家学习参考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借鉴。利用集中会议的时机,组织全委同志观看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的条例宣讲录相和学习《解答问题》栏目上的有关问题。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在我委上下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
三是落实制度,确保信息公开规范有序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的时限、内容、办事流程公开信息。在实际工作中,我委实行政务信息分类管理,对政策类信息,实行信息审核制度,未经审核的不得公开,确保政策类政务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对一般动态类信息,按照谁上报、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处(室)
负责同志审阅后及时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动态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信息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政府信息依法、全面、及时公开。建立完善了内部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提高各处室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规范性,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数量
对主动公开的信息,我委均能在该信息形成或变更20日内发布或更新。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委2010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99条,自2008年5月1日以来已累积公开信息5110条。2010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信息256条,占2010总主动公开总信息量的13.5%;工作信息1605条,占2010主动公开总信息量的84.5%,人事类信息类23条,占2010主动公开总信息量的1.2%,财务信息类15条,占2010主动公开总信息量的0.8%。
(二)重点公开信息的具体情况
法规公文方面,公开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工业行业协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下达宁波市各县(市)、区2010年9月份用电计划的通知》等。重点工作方面,公开了 《关于下达2010宁波市装备制造产业链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计划的通知》、《关于发布2010年“和
丰奖”工业设计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重点项目方面,公开了《关于公布2010宁波市第二批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的通知》、《关于下达2010宁波市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计划的通知》等;工作信息方面,公开了《市经委2010年11月份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12月份主要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检查组来我委检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等。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
按照《条例》要求,我委建立了以网络公开为主,书面查询为辅的日常公开体系;在委信息中心设立了对外查询服务点,并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发言人制度;完善了与媒体互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办理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委共收到公民要求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的申请2份,2份申请已给予满意答复。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委未涉及到政府信息公开收取费用及减免费用的事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委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
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尽管我委一年来政府信息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大、任务重,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比较大,人力和财政保障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目前经委信息公开系统同日常办公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等数据交互还尚未建成,导致信息有时需要多次发布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经委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的基础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力争服务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能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继续对经委内部持续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培训,从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经委整体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二是进一步明确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我委将继续督促各处室健全和发挥分管领导、责任人员、工作人员组建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落实责任,做好网上公开栏目维护和信息更新工作。继续推动各处室对已公开信息进行整改,并按《条例》要求,及时做好更新工作。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畅通。
四是加强技术支撑,用新技术不断对市经委内外网信息化应用系统加强改造,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能更好地与市经委网络系统互相结合,不断提供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宁波市的个体经济主要是从乡镇私营企业以及农村的集体企业演化改制发展起来的, 宁波市个体经济可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上个世纪改革开放推动了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说, 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有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兴起的阶段, 时间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 (1950-1980) ,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宁波市就开始探索发展农村工业, 当时主要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生产队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后来在1966年底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导致国内大型的工厂停工, 百废待兴, 日常商品十分匮乏, 那段时间宁波市的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得到了机会, 到改革开放之前, 宁波市乡镇企业已经达到了6.5亿的产值, 拥有接近五千四百家社队的企业。改革开放之后, 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 宁波市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批评和质疑。
第二阶段是腾飞阶段 (1982-1992) , 这一段时间乡镇企业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宁波市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先列, 到1985年, 宁波市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就已经接近全市的50%, 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农民提供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促进了农村的工业化进程。
第三阶段 (1993-2000) ,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 宁波市开始乡镇企业的转型改革发展, 这段时间宁波市开始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 宁波市的乡镇企业通过拍卖、股份制改革等方式进行转制, 到了2000年左右, 大部分的乡镇企业都完成改革, 成为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
第四阶段 (2001-至今) , 中央政策正式将私营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使得宁波市的个体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也给广大个体经济私营业主提供更加积极的发展动力, 全心全意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
二、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 个体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选取1996年以及2004年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对比, 可以看到宁波市个体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企业的户数、从业人员以及注册资金几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个体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出现了很多大型的企业, 促进了宁波市经济的发展。
(二) 个体私营企业逐渐树立品牌优势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 拥有非常大的北仑港, 所以说宁波市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外向型为主的模式, 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近些年来, 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充分利用了港口优势, 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这个过程中宁波市的个体私营企业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在目前我们国家商务部支持的一百多个名牌出口商品中, 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占了十多个, 像比较著名的雅戈尔服装、杉杉服装等等, 这样的品牌优势在全国都是处于领先优势地位。
(三)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这个概念有很多年的历史,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经过这些年的演化发展, 现在块状经济也可以被称作是区域特色经济, 主要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特色企业集聚发展, 互相协作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性经济集体, 如今, 宁波市的块状经济就十分的明显。目前宁波市平均每个乡镇就有接近三个综合市场, 比如说慈溪的周巷食品批发市场、余姚的灯具之乡、慈溪横河镇的国际轴承超市和慈溪掌起镇的打火机工业园区等等, 这些都是特色产业的集聚, 形成了块状经济, 对于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 传统文化当中重视商业
中国整体传统思想是“重农抑商”, 但是宁波市很早开始就有着尊重商业的传统, 从古代的文化大家王阳明、黄宗羲开始就有“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思想, 这样的思想传统对于近现代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宁波人经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鼓励宁波人积极参与商业活动, 从而形成了一群头脑精明、诚恳务实的商业巨头, 尤其像雅戈尔集团创办之初, 从最初的礼堂小加工到现在中国男装行业的巨头, 这样的实例都充分证明了重视商业传统文化对于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政策灵活, 体制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发展初期, 宁波市地方政府对于当地个体私营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时很多批评私营企业的声音, 宁波市政府给他们带了一个“红帽子”, 就是说有私人投资企业, 但是都是以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名义注册, 或者直接挂靠在国有企业之下的企业, 通过这样的手段保护个体经济的发展。到了1992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 宁波市就迅速开始了乡镇企业的转型发展, 这比其他地区早了好几年, 宁波市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个体企业迅速转变成为个体私营企业, 成为了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的来源。宁波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早期, 由于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资金投入不够, 而且生产规模不大, 就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后来在宁波市政府的引导支持下, 逐步形成产业的聚集。正是因为宁波市总体政策的宽松灵活, 对于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事情, 政府部门都予以鼓励, 不加以干涉, 这在一定程度上面免去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的政策比较灵活, 大大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 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产业完全取消行政审批。这些灵活政策的运用, 促进了宁波市个体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 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
首先, 宁波市位于长三角地区, 与上海相近, 可以拥有整个长三角技术的支持, 而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通过这些地方的技术、资本以及信息交流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提升宁波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 宁波市拥有全国最好的港口资源, 港口的迅速发展, 给宁波市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尤其是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为宁波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开辟了更大的市场, 同时加深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互动, 促进了外向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最后, 宁波市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起点很低, 技术含量很低, 大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样在发展的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宁波劳动力的丰富资源, 与此同时, 宁波市有一大批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民营企业家, 他们通过准确的分析市场的形式, 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 并且逐步随着社会发展开展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占领国内市场。
四、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结论和启示
(一) 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结论
1. 宁波个体经济的产业分布
宁波市个体经济的产业分布呈以下特征:第一产业在个体私营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最低,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个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餐饮业、零售批发、社会服务等行业。在宁波个体经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第二产业中以制造业为主, 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 而第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在这个三个产业中, 第一产业虽然所占比例最低, 但发展速度却是最快的, 高于第二、第三产业。
2. 宁波个体经济的空间分布
传统而言, 宁波个体经营经济的重心集中于宁波的农村地区, 但是近年来,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缩小, 因此, 经济重心也开始发生转变。具体而言, 城镇的个体经营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而农村的个体经营经济则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核心城区的个体经营经济发展最为薄弱, 而城市的核心边缘区则是城市的个体经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虽然所占比重最大, 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宁波市的个体经济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集中的分布特点, “块状经济”是宁波市的特殊经济模式。
(二) 宁波市个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1.目前, 很多地方的个体经营经济大多集中于第三产业, 这主要是由于, 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 实力弱所造成的, 第三产业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虽然根据佩蒂克拉克定理, 较为成熟的产业分布都应该是第三产业最大。但是对于个体经济的发展却并非如此, 这是由于个体经营经济在第三产业中, 都集中在层次较低的加工制造业中。基于此, 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第二、第一产业的个体私营经济, 通过竞争和整合, 提高第二产业的质量, 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生产性的个体经济。
2.根据对宁波市的个体经济进行探索和总结, 我们发展城市的核心边缘区相对于其它地区, 更有利于与个体经济的发展。核心边缘区相对于其它地区, 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价格、数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发展个体经济。而核心边缘区相对于城市的郊区而言, 有着更靠近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等优势。综上所述, 城市的核心边缘区比核心区和郊区, 在发展个体经济方面, 更具有优势, 可作为重点地区加以扶持培育。
参考文献
[1]蒋伏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内涵的讨论与路径的选择——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例的研究[J].经济学家, 2008 (3) .
[2]邢茂业.取消个体与私营经济属性划分之我见[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6) .
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针对近一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宁波提出海陆联动,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新型海洋产业基地等。
宁波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存在着海洋渔业转向民间借贷、商业银行对海洋经济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资金供需双方矛盾突出等问题。如何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将是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现状
(一)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宁波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
宁波拥有潮间带滩涂面积约10.4万公顷,面积之大居浙江省首位,围涂造地和从事养殖的开发条件优越,是宁波建设沿海工业区的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可直接用于养殖的约1.87万公顷。拥有10米以上的浅海面积约7.67万公顷,其中可直接养殖面积约3300公顷。近年来 ,宁波市海洋经济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海洋渔业、 海洋旅游、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 海水综合利用业等传统和新兴产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80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4位和第6位;实现临港工业产值超7000亿元,进出口总额829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2000亿元,形成了自南而北百里临港产业带。2011年上半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614.4亿元,实现增加值431.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9%;海洋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市经济增速两个百分点。
(二) 宁波市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0年末,仅奉化海洋业信贷资金超过4.2亿元人民币, 主要形式为渔船抵押贷款和农户联保信贷,其中约有440艘渔船进行了抵押贷款,共计达1.9亿元人民币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近年来加大了对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仅向宁波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沿海造船业中的103家企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就达151.98亿元,并为宁波临海、临港开发区等海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1.06亿元。从调查情况看,宁波市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1.海洋经济概念备受追捧,直接投资和境外融资大幅增加。受益于宁波市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看中海洋经济蕴藏的巨大商机,一些风投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投资浙江的海洋经济项目。2011年11月11日,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在宁波成功举行,约有3600亿涉海项目签约。
2.政府扶持海洋经济发展。鉴于发展海洋产业周期长,企业势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目前银根紧缩,企业贷款较难。政府通过私募的方式,从民间募集资金,宁波市将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海洋产业基金,这笔基金将投向好的海洋产业项目,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3.海洋渔业转向民间借贷。一是海水捕捞业萎缩,相关渔户纷纷转型。近年来受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双重影响,作为传统海洋作业模式的海洋捕捞业每况愈下。 渔民从事海洋捕捞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迫使不少渔民或“弃海务农”,或“弃船经商”。二是近海养殖业企业和个体户间民间借贷行为增加。
二、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宁波市海洋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金融业对海洋渔业发展支持总量不大,力度有限,资金供需双方矛盾突出,弱化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效果。
(一)银行信贷存在风险
盲目扩张海水养殖规模,追求短期效益,造成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上世纪90年代末宁波市部分海域海水养殖业规模呈现了膨胀式发展态势,在缺乏科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环境下,刻意追求和索取短期效益,无节制地利用海水资源,在海养面积急剧翻番的同时, 造成了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海水养殖业严重亏损甚至倒闭,银行投入的信贷资金也因此形成风险,与此同时,涉海保险发展不足,降低了贷款的融资保障。
(二)贷款期限和额度与海洋渔业生产需求不相适应
银行贷款一般为1年以内3 万元以下。从海水养殖业来看,生产周期一般在2-5 年,资金需求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或几百万元,养殖户按期归还贷款存在较大压力。
(三)银行贷款利率偏高,抑制了贷款需求,贷款手续较繁琐,效率不高
从事海洋渔业的农户和企业抵押、担保不足,风险程度较高与相关保险业发展滞后并存, 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为保证贷款安全,目前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为担保和质押的方式,由于海区使用权、收益权受到诸多政策法规的约束,抵押融资受到较大限制,其海产品若作为贷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大,又缺乏法律保障,贷款方式的单一严重堵塞了海水养殖户的融资渠道。
三、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要以规划为先导, 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港口城市为依托, 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突破口, 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针对宁波市发展海洋经济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就政府层面而言,应实行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在选择重点开发项目和投入资金时,向海洋油气加工、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产业倾斜;对重点海洋产业立项进行财政补助;对海洋工业集团在资金、用地、项目合作等方面给予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减免税收,以贷款贴息政策大力扶持中小海洋工业企业的发展等;发展政策性保险,针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集中和不可控问题,以政策性保险扶持和推广海洋产业,通过政府的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来分散海洋产业风险。
(二)降低涉海产业融资门槛,增加贷款额度
例如,通过政策性银行向海洋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或提供比正常分期偿还期限长的贷款。建立涉海产业发展基金,为涉海经济提供贷款贴息支持。
(三)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拓宽海洋产业融资渠道
要增加信贷投入,金融机构要增加海洋产业的信贷投入比例,提高海洋开发的中长期贷款额度,特别要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研发资金不足的压力。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继续放宽民间投资范围,改进民间投资的服务环境、审批环境与融资环境,利用民间资本融资速度快、资金调动方便、门槛低、投资风险自我吸收的优势,帮助规模较小但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良好的海洋企业成长。
海洋是21世纪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基地。当前,我国的发达省份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国要想实现21世纪民族复兴的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宁波市作为东部沿海城市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海洋产业发展,保持经济的领先优势。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5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1.9亿元,增长4.9%,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88.7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0.3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之比为3.1∶53.0∶43.9。
一、农业生产延续下降态势,春粮播种面积增幅明显
受到去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和“菲特”超强台风带来的洪涝及禽流感疫情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1.2%。春粮播种面积增幅明显,根据粮食监测数据,今年全市春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7万亩,同比增长15.4%。家禽生产受到重创,一季度家禽存栏1012.8万只,同比下降1.0%,家禽出栏494.6万只,下降35.6%。渔业产量减少,一季度水产品总量22.1万吨,同比减少3.1%,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2.2万吨,减少6.0%。
二、工业经济稳中趋缓,创新转型取得进展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3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35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1%的平均水平,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9.5%和9.4%。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高出规上工业平均增速8.9个百分点,比国有企业(-7.6%)、港澳台投资企业(3.5%)、外商投资企业(2.7%)分别高19.6、8.5和9.3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规模以上小、微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8%,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别比大、中型企业高出14.5个和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家数占到规上工业总数的84.6%。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771.6亿元,增长1.7%,出口交货值630.7亿元,增长1.4%。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6亿元,同比下降9.7%,实现利税总额174.7亿元,下降1.1%。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8.5%和21.0%,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6和0.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趋于收缩,八大高能耗行业工业增加值下降0.2%,增速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创新驱动稳步推进。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20.4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1.7%)高14个百分点。在创新驱动下,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为630.2亿元,同比增长16.1%;新产品产值率为22.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三、消费增速回升,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增大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7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4.1亿元,增长12.2%,乡村实现零售额117.6亿元,增长17.5%,快于城镇5.3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19.8亿元和4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 %和10.5%,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0.0和1.4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但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43.9%。服务业多数行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1-2月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87.9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去年末分别提高4.5和16.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实现营业利润4.51亿元,增长32.1%,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1.3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比1-2月回升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1.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5.5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61.6亿元,增长20.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5%,增幅高于全市投资增幅3.9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233.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9.3%,同比增长20.2%,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2.1%和46.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5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6.2个百分点。重点区域建设有力推进,一季度杭州湾新区、梅山岛产业集聚区分别完成投资52.6亿元和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和22.9%;卫星城镇完成投资54.4亿元,增长29.1%;20个重点园区完成投资360.2亿元,增长15.6%。
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完成民间投资444.5亿元,同比增长20.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5%,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随着我市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如“29条新政策”等的实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行业领域成为民间投资的新兴热土。如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几个行业,民间投资成倍增长,分别增长2.2、1.8、1.3倍,成为行业投资中的新增长点。
五、外贸出口低位徘徊,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21.1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138.6亿美元,下降2.5%;进口82.5亿美元,下降3.6%。出口增速比1-2月回升4.8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9.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下降4.3%和7.8%,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1.3%。
一季度,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6.4%,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增长28.4%,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0.6和4.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合同利用外资9.6亿美元,增长56.6%,其中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
9.4亿美元,增长53.8%;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9.9亿美元,增长37.7%,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79.7%,其中,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增长185.7%,批发和零售业实际利用外资2.0亿元,增长45.8%,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2040万美元,增长117%。
六、财政收支平稳增长,金融保障力度加大
一季度,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0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2.5亿元,增长
6.9%。在地方税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3.3%、13.1%和7.2%。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5.3亿元,同比增长0.5%,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26.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68.1%。民生支出中城乡社区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7.1%和12.0%。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5589.5亿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0%。
七、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57元,同比增长10.3%。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22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城镇居民高出1.2个百分点。
八、CPI温和上涨,PPI继续下滑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与全国城市平均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八大类价格同比“六升一平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
3.2%,涨幅最大;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1%;居住类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交通和通讯下降0.1%。
1-3月,我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7.75%,出厂价格指数为97.44%。其中,3月份当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7%,环比下降0.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24%。
分析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放缓因素,既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亦属本地实体经济结构及企业素质性问题的非偶然反映。宁波经济正处于增长格
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探索创新,强化工作实效,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建设“六个示范区”进程中,切实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监督
推进生态环保“两个决定”落实。常委会对“两个决定”研究处理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听取和审议20“两个决定”办理落实情况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要严格规划红线控制,加快规划红线外化工企业的关闭和搬迁工作;严格环境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继续大力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推动“两个决定”相关要求落到实处等审议意见。区政府认真抓好落实。经过几年努力,“两个决定”得到较好执行,基本实现了化工规划区外无化工企业的目标。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常委会开展代表主题接待活动,汇总梳理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40余条,交由区政府研究处理。开展《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实地视察港区煤尘整治和有机废气治理情况。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工作报告,强调要严格执行条例规定,加大有机废气治理力度,巩固煤尘整治效果。区政府逐项抓好落实。年全区大气环境状况继续得到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82.9%。
深化“五水共治”工作监督。常委会开展以治污水为重点的“五水共治”专项督查,组织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对河道进行巡查,收集意见建议并汇总梳理,交由区政府抓好整改落实。听取和审议全区“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加强已建成管网的维护和改造,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切实提高我区污水入厂处理率等审议意见。区政府认真研究处理。目前,全区“清三河”工作基本完成,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抓紧实施,“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强对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的监督
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工作。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提出了要深化“三大行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狠抓有效投资、项目进度、招商引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等审议意见。常委会关注全区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大要素制约的破解力度,整合现有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等审议意见。常委会组织视察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听取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建设情况专题汇报,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意见。常委会还先后对农村股份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开展了监督,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重大改革工作加快实施。
加强财政预决算审查。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了20财政决算和2016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常委会首次对区属开发园区预算开展监督,要求增强预算可审性,提高预算管理规范性,确保预算严肃性,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主任会议听取政府债务收支计划汇报,提出了加强债务管理,科学编制债务收支计划,积极防范债务风险等意见建议。
强化审计工作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要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等审议意见。区政府和审计部门认真研究落实,将审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基本完成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
三、加强对重大民生问题的监督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常委会在调研视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中心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针对外来危化品运输车辆,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开展集中整治,确保监管到位。区政府认真抓好了落实,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外来危运车辆均实现了有效监管。
关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常委会组织视察检查多所中小学内部食堂、周边餐饮的食品安全情况。听取和审议校园及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强调要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的监管力度,规范学校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食品安全平稳可控。区政府认真研究处理,抓好了工作落实。
重视改善老城交通管理。常委会对招宝山街道老城交通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增加重要交通节点管理力量等询问意见。区政府认真研究处理,老城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
加强对实事工程完成情况和重大民生项目的监督。常委会对本届以来的政府实事工程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实事工程落实到位。常委会组织视察宁波植物园建设和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一步推动了美丽镇海建设。主任会议听取棚户区改造工作汇报,提出了要完善建设规划,重视项目资金的收支平衡,加强建设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等意见建议。主任会议还关注社区建设情况,听取专题汇报。
四、加强对法治镇海建设工作的监督
推动依法治区工作。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七五”普法规划编制情况和年度计划实施情况报告,作出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常委会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的监督指导,提出了创建指导意见。常委会重视发挥立法工作联系点作用,组织代表和相关部门参与了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工作。
强化司法工作监督。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检察院关于预防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报告。主任会议听取司法队伍建设情况专题汇报,就落实司法体制改革要求、稳定法院队伍提出了意见建议。常委会还对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开展跟踪监督,督促抓好审议意见落实。
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城管局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提出了要建立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网格化管理,增加一线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审议意见。区城管部门认真进行研究,逐项抓好落实。常委会加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全年共接收审查规范性文件30件。主任会议还听取侨务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常委会认真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去年,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均实行了宪法宣誓。
五、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和换届选举工作
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大督办力度。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134件代表建议,都已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3%,建议反映问题解决率达到47.8%。同时,常委会对本届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238件B类和39件C类建议转化成A类建议,五年来代表建议反映问题解决率达到48.2%。
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常委会定期向代表寄送会情政情等资料,举行重要情况通报会,组织代表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进一步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协调解决了一批代表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组织驻会委员联系代表,密切了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做好社情民意处理工作。
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常委会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各项履职活动,扩大了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继续开展旁听法院案件庭审、参加“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更加有效。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依法做好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区委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选区划分、名额分配、选民登记和代表候选人资格审查等工作。组织召开动员会和各类培训会,建立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重要情况和工作的协调处理。区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各选举机构周密安排、精心实施。经过共同努力,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区人大代表175名、镇人大代表116名。全区选民参选率96.9%。
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委会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四讲四有”“五个能否”进行专题学习讨论。对照先进典型,开展“五查五看”对标检视,查找存在问题,抓好整改落实。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切实增强了常委会践行“两学一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履职能力建设。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人大履职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常委会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活动。重视人大信访工作,认真做好人大督查和监督公开工作,切实加强人大宣传信息工作。
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常委会重视基层人大组织建设,充实镇(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力量。加强对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指导镇人大依法规范开好人代会,完善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镇人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对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街道人大工委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围绕重大民生问题听取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开展评议街道办事处工作,街道人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坚持邀请镇(街道)人大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检查视察、参加学习培训,定期召开镇(街道)人大例会,加强工作交流,增强了全区人大工作合力。
五年的`工作实践与探索
过去五年,常委会注重能力建设,履职水平不断提升。常委会狠抓思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人大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倡导密切联系群众、从严从实、争先创优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分批分期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培训、各工委专业培训和代表轮训,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夯实常委会履职基础。常委会通过加强调研,提高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密切了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
过去五年,常委会推进制度建设,行权履职更加规范。常委会先后制定和修订各类工作制度21项,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增强监督刚性,常委会制定专题询问试行办法,对涉及我区重大改革、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常委会制定并完善审议意见处理办法,提高了审议意见的处理质量。常委会建立了对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和重点监督议题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的办法,使人大监督更能体现民意,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也进一步扩大了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
过去五年,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依法监督更有深度。一是专题询问实现常态化。以来,常委会先后就生态环境整治、区域污水治理和交通管理等开展了三次专题询问,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专题询问采取当场提问、当面答复的形式,询题不限范围、不预先告知,进一步增强了监督的互动性和约束力。二是把镇(街道)的重大事项纳入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常委会先后对两个街道的重大事项开展专项监督,使人大监督工作的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三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监督。常委会把财政审查从原来以一般公共预算“一本账”为主,拓展到审查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账”;把部门预算监督从区级部门、街道覆盖到园区管委会,初步实现了预算监督“部门全覆盖”“资金全覆盖”的目标。四是人代会实施电子表决。常委会改进人代会表决方式,对大会各项议案、报告实行电子表决。电子表决方式的实行,不仅提高了人代会工作效率,更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过去五年,常委会强化持续监督,工作实效明显增强。一是对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持续监督。、,常委会分别作出生态环保工作“两个决定”,每年听取和审议办理情况报告,并就每年政府安排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常委会先后就消防安全、油气管线监管、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等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题审议,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对经济工作开展持续监督。常委会重视全区经济发展,先后听取和审议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等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大学科技园、旅游业发展情况,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发展。三是对重大民生问题开展持续监督。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先后就区小餐饮行业、校园食品安全情况等开展专项监督。常委会作出优化中小学校教育布局议案办理决定,推动全区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常委会还关注我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促进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过去五年,常委会加强服务保障,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常委会发挥代表联络站平台作用,使得代表联络站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意、为民解难的重要平台。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主题接待活动,面对面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为增强监督实效奠定了基础。常委会建立办理工作考核机制,对重点建议件办理实行主任会议督办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建议办理质量,代表建议问题解决率逐年提升。常委会建立了社情民意收集、分析、流转、办理、反馈工作机制,确保每件社情民意得到规范办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代表,进一步深化了社情民意工作的开展。
五年的实践与探索,饱含了全体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辛勤与努力,体现了全体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勇气与担当,凝结了全体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这些都为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区委的领导之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依法履职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保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紧紧围绕区委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认真履行人大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准确把握人大行权履职的规律特点,积极探索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使人大工作的内容更丰富、方式更灵活、实效更明显。四是必须加强常委会履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培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议事决策水平,确保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得到充分有效行使。五是必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完善代表活动机制,拓宽代表履职方式和途径,充分吸纳代表意见建议,使人大工作更富生机和活力。
今后工作建议
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镇海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我们将朝着“建设成更具竞争力的港口强区、打造成更有幸福感的品质之城”这一战略目标迈进。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区委确立的战略目标,认清人大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工作定位,紧紧围绕区委“一区两带三园”发展战略和“四驱动四提升”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紧紧围绕建设法治镇海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履职,积极有为,为实现区委提出的战略目标提供保障。在此,我们向新一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要强化“四个意识”,始终把牢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科学内涵的认识,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取向,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区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统一行动。要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完善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调查研究、加强监督等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法治意识,切实用宪法和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行政、司法行为,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二、突出工作重点,增强监督实效
要坚持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工作作为监督重点,持续监督,抓出成效。要继续关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危化安全、城市管理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督促政府全面实施区“十三五”规划,加强对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要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开展对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工作监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加强对城乡发展规划执行、新城老城协调发展等情况的专项监督,继续关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要加强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部门依法行政和“两院”公正司法情况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督促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监督指导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推进依法治区建设。
三、注重探索创新,提升履职效能
要加强对审议意见、询问意见、执法检查和视察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跟踪监督,探索建立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评议表决制度。要探索建立对民生实事工程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听证、评议、表决机制。进一步健全社情民意收集处理机制,保障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进一步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建设,完善常委会主要监督议题共同参与机制。探索建立区镇(街道)两级人大对重大事项的联动监督机制,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要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深化对人大任命人员的任后监督。
四、夯实基层基础,发挥代表作用
行动的纲领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
读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区域发展处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纲要》通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一个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规划,也是一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着全球视野的规划,更是一个突出战略性、富于前瞻性、体现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必将对我市“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到纲领性、指导性作用。
第一章
凝聚集体智慧
绘就宏伟蓝图
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和国家、省的总体部署,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03年底正式启动。在2004年初市政府成立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同年8月份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了具体安排。2005年3月,市委召开常 委会,正式启动了《建议》的起草工作,并对“十一五”规划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起草,从前期研究开始,历时两年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前期研究,确定方案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的要求,在环境分析、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32个重大前期课题,对“十一五”时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有关课题首次进行了对外公开招投标,扩大了规划的社会参与度与民主公开度;二是对影响“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水、电力、土地等要素资源进行了分析测算,同时在产业、交通、供排水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梳理、生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力求“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建立在要素支撑和项目支撑基础之上;三是组织力量对我市“十五”计划进行了中期评估,为滚动地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基础;四是在系统内多次召开了理论务虚会和各种座谈会,对基调把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讨论交流。五是2004年9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工作方案》,确定了“1+3+10+X”的规划体系,并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根据这个要求,我们组织启动了3个区域规划(象山港区域、余慈北部区域和北仑地区)和10个专项规划(水资源、能源、港口、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等)前期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为起草《思路》和《纲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重点,形成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为了使“十一五”规划更加反映时代特征,更加体现宁波特色,需要从理清基本思路入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为此,在系统整合各方面观点的基础上,我委组成了专门的工作班子,集中精力进行思路的起草工作,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核心是“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三个转变,确保四个前列”,以此作为整个思路的灵魂,统领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2005年6月中旬,市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了《基本思路》的汇报,原则同意了“十一五”发展思路,强调了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等理念,并对下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市人大、市政协也提前介入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听取了《思路》的汇报,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资源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9月中旬,市四套班子专门赴京征询了北京“宁波帮”人士和老领导的意见。这些意见为修改完善《基本思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路》的形成,为市委起草《建议》和市政府起草《纲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整合,形成《纲要》
自2005年10月初起,正式进入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从工作进度和程序上看,规划《纲要》的形成,既紧跟国家和省里的工作步骤,又与市委《建议》起草密切互动、交叉进行。我委作为《建议》起草小组的重要一员,积极配合、参与了市委《建议》的起草工作。10月下旬,初步形成了《纲要》初稿,11月份中旬到杭州征询了“宁波帮”和有关老领导的意见。11月下旬根据市领导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规划编制的进度。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以后,《纲要》起草小组认真学习了市委《建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了《纲要》的编制工作。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又对我市规划文本的表现形式(穿插专栏)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形成《纲要》的汇报稿。2006年1月份,我委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汇报了《纲要》编制情况,市政府领导还亲自带队征求了各县(市)、区的意见。同时,《纲要》还发给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修改后,我委将《纲要》上报市政府,形成了提交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纲要》(草案)。2月9日,我市开展了“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展,正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月15日,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纲要》(草案)。我委根据人大会议精神,对其中部分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交市政府形成了《纲要》正式文本。《纲要》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个方面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第十二章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综观这次“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有几个特征比较明显:一是体现了公众参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听取群众的呼声,并扩大公众的参与。在规划展过程中,广大市民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对进一步完善规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体 现了程序规范。《思路》于2005年9月中旬听取了北京“宁波帮”和老领导的意见,《纲要》于2005年11月中旬征求了杭州“宁波帮”和老领导的意见。市人大、市政协提前介入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市人大还作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书面材料,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我们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充分体现在《纲要》的编制过程中。三是体现了上下衔接协调。坚持把相互衔接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环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功能定位、发展目标、重大项目等,加强市(县)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协调。2005年11月份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集中开展了规划目标和重大项目的专项衔接。配合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了功能定位和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衔接。通过衔接协调,为我市在国家、省规划中赢得良好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整个《纲要》无论从目标到任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尽可能体现市委、市政府对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意图,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心血。《纲要》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逐步理清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
《纲要》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需要在客观估价当前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发展环境。
(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国内外环境
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发展基础较好。“十五”时期,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前完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新进展。交通集疏运网络进一步完善,港口发展实现新突破。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对内开放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市第十次党代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六大联动”和“平安宁波”两大战略,统筹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是“十一五”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已走出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低迷困境,进入稳步复苏时期,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正从成本战略向市场战略转变。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持续加强。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全面升级,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以科学发展观成为“十一五”时期总的指导方针。广市场、低成本、高储蓄、廉劳力以及区域协调等因素将支撑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沿海地区将继续引领全国经济,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主要增长极。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对我市未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可以使我市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科技进步以及国内消费升级、长三角一体化等带来的机遇,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分工体系,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作为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妥善应对外部经济波动对我市经济影响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矛盾
从我市自身发展来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表现出五个方面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2002年我市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大关,“十一五”时期,人均生产总值将处于4500美元到8000美元的区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整体提升的新阶段。二 是产业结构处于加速升级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转变、消费结构演进以及要素资源环境制约的倒逼机制将推动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三是改革开放处于全面深化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外围到核心、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全面的体制改革正转向完善市场体制和全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我国将结束加入WTO过渡期,加快制度接轨将无可回避。特别是支撑市场经济的若干基础性制度和政府改革将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四是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加快推进期。我市重工业比重由1987年的41%提高到2004年的57%,今后五年,石化、能源、钢铁、造纸等一批资本密集型临港大工业项目将陆续上马投产,以重化工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同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市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城市化进程将进入以加快完善功能和优化空间形态的新阶段。五是人民生活处于快速跃升期。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服务性支出比重迅速上升,主要耐用消费品数量和档次快速提升。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将继续保持快速跃升态势。
同时,也应该看到,“十一五”时期我市将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要素资源制约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面临着要素资源严重短缺和经济粗放增长的双重压力。电力、土地、水资源、人才等要素资源严重短缺。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且也面临着要素资源供给的硬约束。由于经济运行的惯性作用,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要正确处理这一矛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工业化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我市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局部领域、局部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SO2等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宁波已被列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一。垃圾、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更为滞后。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危及长期发展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城市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差距正不断拉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从1982年的1.44:1,上升到1992年的1.65:1,再上升到2004年的2.26:1。城市弱势群体、特困阶层存在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地区发展差异系数已经扩大到0.3以上。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十一五”期间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四是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市目前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供给不足,与全面小康要求差距大。2003年我市每千人医生数1.94人,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我市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36%,低于全省0.5%的水平,更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
综合分析我市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宏观环境,“十一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推进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轨;推进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型。切实转换发展模式,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我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发展思路是规划的灵魂与核心,也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思路,是制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所在。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划基调问题,一个是规划主线问题。在“十一五”前期研究中,我们也重点研究了这两个问题,并在某些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
一是关于规划基调问题。在深入研究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基调仍是加快发展。发展仍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也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条件,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虽然我们现在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相比,我们的总量还很小,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公共财政、人均资本存量更低。与周边城市,与杭州、苏州等同类城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也存在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渐扩大。当前我市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区域差距趋于拉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的速度。所以在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十一五”时期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意 识,抓住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把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搞上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先机。
另一方面,我们所强调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基础上的。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能源的高消耗、高排放。2001—2003年,我市每万元工业产值耗电量由2000年的1275度上升到去年的1407度,上升10.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由0.97上升到1.59。与此同时,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去年SO2总排放量达到19万吨,超过国家下达的13万吨指标。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非常明显,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0%以上,而我国投资每增长1%,GDP可增长0.22个百分点,消费每增长1%,GDP可增长0.87个百分点,消费拉动效果明显要高于投资,发达国家消费比例都在75%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十一五”时期增长方式转变必将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所以,我们既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同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要素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是关于规划主线问题。在深刻分析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当前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以“三个转变”为“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主线,并强调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必须把“三个转变”放在突出的地位,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三个转变”抓住了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增 长方式转变是保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全面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推进经济体制转变是正确应对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努力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迫切要求;推进社会结构转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个转变”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内容,抓住了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充分把握发展基调、规划主线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加快“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并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六项主要原则,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三、我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规划需要发展目标的引导。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既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客观需要,也是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基本依据,更是要素平衡的基本前提。
确定“十一五”时期的战略目标,既要体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奋 斗目标,也要体现“走在前列”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市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从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现状来看,根据省、市有关部门定量分析,到2003年,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8.53%,全省第一位,与目标实现仅一步之遥,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阶段。但从各分项指标实现程度来看,“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3类指标接近全面小康目标,而“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科教文卫”三类指标离全面小康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这反映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存在不平衡、不全面和水平不高的问题。
在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测算的基础上,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并结合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指示,我们选取并强化了结构效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指标,构建了我市“十一五”发展指标体系。并在综合分析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测算。分析预测过程考虑了高、中、低三种方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以及全国及周边城市预定发展目标等因素,《规划纲要》选择了中方案,即“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末将达到4200亿元。这既符合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期望,也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是实现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建立在需求支撑、要素支撑等基础上的。
在此基础上,《纲要》提出,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目标包括: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3.5:53.5:4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港口地位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城乡区域发展基本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东部新城区、北仑 新区、镇海新城、余慈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和科技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文化大市建设成效显著。先进文化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教兴市战略顺利实施,人才资源更加丰富,争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4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社区(村)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90%。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要素配臵市场化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率先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三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点,也是亮点。
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纲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列出了14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4年,粮经种植比例已调整到40:60,基本形成了蔬菜、榨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名优海淡水养殖、生猪、禽蛋等为主的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北部和东南部平原为主,设施化为特征的蔬菜产业带、以杭州湾南岸及东部象山港、三门湾沿海区域为主,名特优水产品为特色的浅海滩涂养殖产业带、以三北平原南部低山地 带、北仑平原和中南部低山丘陵区为主,生态型为特征的林特花卉产业带和以传统养殖地区为主,规模化为特征的畜禽产业带。农业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4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6家,市级172家。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9个,面积48万亩。已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1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49个,国家级有机食品9个,绿色农产品年生产量达到39.2万吨,年销售额40.5亿元,出口创汇7010万美元。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市有各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500余个,其中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有5个。
与此同时,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是:耕地持续减少,土地资源与生产矛盾更加突出。2004年全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0.57亩,影响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大多数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依然偏小,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关系松散,利益关系还不紧密。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低、初级农产品比重大。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加工成品少;大路货多,名牌精品少,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产品加工率2002年仅为35%,低于全国45%和发达国家80%的水平。
因此,“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要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都市化、产业化、外向化、特色化为方向,开发和强化农业在宁波 市城市群落中的生产、生态与生活调节功能,大力改善、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和集约化水平,形成依托都市、服务都市的现代农业新格局,逐步把宁波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布局科学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区。《纲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此做了阐述,即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二、改善农村面貌
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切实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总体上看,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为此,《纲要》提出,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资源”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道路交通、安全用水、电网改造、环境整治等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着手,推进“乡村康庄道路”建设,率先完成“三百”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实施“百万农民饮用 水”工程,初步实现城乡供水联网,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形成比较完善的电网和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二是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教育方面,要高标准普及农村15年教育,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改造。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和质量,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医疗方面,要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进农民合作医疗小病受惠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社会保障方面,要按照“低门槛、多层次、广覆盖、可接轨”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文化方面,要推动“农民小康体育工程”,发展农村通讯,实施千村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建设。三是建设农村新社区,要编制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启动并推广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加快近郊村、园中村等的社区化改造,构建比较规范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建成26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加快城镇社区服务向农村新社区延伸,逐步构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县、镇、社区三级网络,形成以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卫生文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和“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
三、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7810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9平方米,农村电话普及率49.99部/百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和全省都处于前列。但是,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来看,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特别是,我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从1982年的1.44:1,上升到1992年的1.65:1,再上升到2003年的2.3:1。同时,目前我市农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44%,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75%的标准。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按照户均公顷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测算,全市仅需40万农业劳动力,而我市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近90万,需要转移50万劳动力。自1995年以来,我市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年均仅3.86万人。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还非常艰巨。
为此,《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促进农民增收措施。一是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特别是要从发掘农业功能、拓展农业经营方式上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掘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让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要实施“强龙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 长农业产业链,发展连锁经营、“订单农业”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二是增加非农产业收入。非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充分利用我市块状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有利条件,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近郊农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主动承接城区经济辐射;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农村土地整理,盘活各类闲臵用地,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村、特色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30万左右。三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深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农村新增劳动力等的转岗转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每年完成约20万人次的培训。四是建立完善稳定的支农体系。要坚持“少取、多予、放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蓝箱”“绿箱”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配套力度,完善补贴方式。加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
四、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在土地承包、集体产权、税费改革为主农村改革基础上,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保障体系,统一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巩固并完善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缩小城乡低保享受标准差距。同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县、镇职责和权利,进一步增强乡镇基层政权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逐步打破城乡体制性二元结构,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第四章
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提升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我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三大工业板块,规模较大,基础雄厚,层次较高,机制灵活。“十一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将进入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新时期。对此,《纲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一、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要求。《纲要》提出,要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并着重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一是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要以杭州湾产业带建设为载体,实行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入区,引导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园区。“沿海”产业带要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推进临港型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沿湾”产业带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制造业基地。“沿路”产业带要依托中心城区人才集聚高地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园区化率达到75%,以“三沿”为主体的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二是培育产业集群。全面实施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的整合提升,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推进产业融合,增强研发、信息、标准、培训、营销等服务功能;鼓励中小型企业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吸引人才、促进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载体;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向国际产业集群转型;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0大产业集群和一批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培育2-3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10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30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的品牌响、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
二、优化工业结构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三大类优势特色工业,即由服装制造业、棉毛纺织和针织品业、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业、塑料机械制造业、机械基础制造业、日用(家用)电器制造业、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组成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炼油、化学、电力、钢铁、造纸和修造船等六大行业为基础的临港型工业;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临港型工业初具规模,拥有企业500多家;服装、塑料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部分行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从我市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来看,我市十个主要产业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类产业吸引力大,增长速度快,竞争力强。第二类: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该类产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第三类为金属制品业。该类产业市场吸引力不是很强。宁波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不大主要是因为除了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一枝独秀外,其他在该大类行业的细分行业的产值都不是很大。
因此,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选取电气机械制造业、石化、电力、服装纺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作为宁波市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较大、带动性较强、经济效益较好、外向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 重点培育产业。
为此,《纲要》提出,要以科技进步带动工业机构升级,发展壮大临港工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临港大工业要优化工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高的临港制造业,重点是石化产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造纸业和修造船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以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为发展重点,以奉化波导、三星、海天机械、中纬积体、浙大海纳等科技企业为龙头,有选择地发展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产业链的对接和整合,形成上规模、具有国内甚至是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传统优势产业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一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市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宁波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制约,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深化“六大联动”的实际举措,是引领和支撑宁波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为此,《纲要》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实现“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围绕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的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影响面广、关联度大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信息等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同时,要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努力打造品牌大市。
第五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升综合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实施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联动”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当前,我市服务业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05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进入经济发展史上的加速起飞阶段。“工业深度化、产业服务化、社会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我市服务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快速演进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服务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服务业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迅猛发展的港口物流。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大转移,为宁波发展港口物流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依托于港口的资源优势和集散功能,港口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以第三方物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市场。北仑保税物流园区、庄桥物流园区等正有序规划建设。迅猛发展的港口物流业,必将带动宁波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的城市化。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趋于完善。今后一段时期是宁波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东部新城、北仑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将相继启动建设,中心城市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这为宁波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基础。
五是日趋凸显的区位优势。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的开工建设,我市的区位格局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腹地将大大拓宽,对外服 务能力和要素集散能力将大为增强。这为我市加强与区域内兄弟城市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并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2010)和杭州休博会(2006)的机遇,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是,我市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
一是服务业发展总体仍然滞后。我市三产占生产总值较低,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也低于上海和杭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新型业态发展不足。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区域竞争日趋加剧。
二是服务业发展人才严重短缺。2003年我市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人数仅为杭州、大连的1/2,也低于青岛、苏州等兄弟城市。物流、航运、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涉外法律、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才尤为短缺。
三是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银行、保险、电信、铁路、教育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服务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也相应影响了产业化进程。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低。
三、“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只要准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实现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并形成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打造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 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并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三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
“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业总量明显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新型业态比重明显提高;综合功能显著增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功能清晰的空间组织结构基本形成;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发展重点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适应港口开发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奴役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港口和制造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要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社区服务、房地产业、文化传媒等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要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改造,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第六章
优化港口发展环境
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港口是我市的最大资源,是我市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优势所在。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宁波港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多功能、综合性的,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双双超过亿吨的国内外著名深水大港。2005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69亿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0.8万箱,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年平均增长45%以上,增幅连续多年居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第一位。“十一五”时期,港口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点上,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一、港口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主要机遇
宁波港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少有的深水大港,背靠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工工业非常发达、外向度极高而能源、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带,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更多的是发展机遇。
一是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沿海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导下,全国经济继续呈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巨大空间。
二是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对港口建设的要求。当前,港口码头泊位及设施日益大型化,港口与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同步化,港口与城市发 展一体化,积极推行自由港政策,港口管理实现信息化与网络化。港口发展的新态势对宁波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宁波港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实质性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港口的吸引范围,开辟了更大发展空间,为宁波—舟山海域港口联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经济全球化对宁波港的影响和要求。对外经济活动的扩大促使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得以持续快速增长外,国际物流及综合服务等需求也将急剧扩大。经济全球化将带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臵,成为繁荣全球海运和推动港口吞吐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力量。
2、主要挑战
一是近年来适应能源、原材料进口量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和有关地区规划并相继建设了一批为矿石、石油接卸、中装服务的大型深水泊位。沿海地区的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货物的海上运输系统逐步完善,特别是舟山海域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设,将会对宁波港的一些传统货源带来冲击和挑战。
二是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其他港口的发展。大、小洋山修建大型集装箱码头及长江三角洲其他港口的建设给宁波港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同时与周边港口、尤其是上海港的竞争将更加明显化。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我国港口开放度更大,外资将逐步进入港口业务和港口建设,必将以高效率的服务、高水平的管理对包括宁波
港以及沿海其他港口规则、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带来的新挑战。
四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港口法的实施将加快我国港口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港口经营活动将打破垄断,港口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就要求宁波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上。
3、港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港口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港口基础设施总量不足,通过能力落后于需求增长的需要。大型集装箱泊位严重不足各类专业性码头泊位吞吐能力缺口不断扩大。二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港务局所属公用码头泊位总体吞吐能力不足,而大量业主码头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大中小泊位比例失调。大型专用泊位的空间布局比较分散,深水岸线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配臵优化的大型专业化港区。港口以水水中转的格局尚为改变。三是功能比较单一,港城一体化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四是对外开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五是管理体制尚待理顺,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港口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距“一港一政”的目标尚有距离。港口企业尚未完完全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不足。
三、“十一五”时期港口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宁波港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快重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尽快缓解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围绕将宁波港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的目标,《纲要》提出港口吞吐量2010
年达36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市港口发展的重点任务。
1、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扩大吞吐能力
——集装箱运输是目前和今后宁波港最大的增长点,也是宁波港当前最薄弱的环节,作为全港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新建一批新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深水码头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使码头泊位与相关设施达到世界一流大港的规模,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全港集装箱处理能力达到1100万TEU。当前着重抓紧穿山北港区后续泊位的建设,搞好北仑集装箱港区的改造。
——通过港口资源布局的调整和整合,使全港岸线、泊位的利用和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与国际一流大港要求相符合,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体系。港区内部的现代交通体系和港口后方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集疏运系统进一步完善。
——继续强化大宗散货的接卸换装系统。煤炭、石油、铁矿石和液体化工是宁波港多年来的主打货种,形成了一套设备先进、能力强大、作业效率很高的接卸、换装系统。根据目前情况和今后发展需要,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对现有设施不断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作业效率;二是根据港口总体规划,针对目前布局上一些不尽合理的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三是根据腹地经济和临港工业发展需要,增建码头泊位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2、进一步完善集疏运输网络
构筑便捷畅通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
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3、加快港口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港口的服务功能实现质的飞跃,现代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产业中心和现代信息、通信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港口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效率与效益大幅度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大港的水平。
——搞好港区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为适应新型现代化港口发展的需要,宁波港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需具备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通讯服务中心等多项功能。根据宁波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结合宁波市政府六个市级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宁波港物流园区的建设重点是北仑港区附近的主物流园区和镇海港附近的镇海物流园区。
——进一步完善港口信息系统建设。深入实施“大通关”工程,提高通关速度,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港口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港口装卸作业自动化、信息交换电子化、管理手段现代化。
——实施区港联动、加快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十一五”期间,将在穿山北港区(北仑四期)后方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将港区和保税区在空间上联成一片,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产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同时,积极推进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向郭巨方向扩展,最终建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对外开放要求的、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运作、以国际物流
业务为主、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对腹地经济带动作用显著的自由贸易港区。
——创新港口管理体制,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理顺港口的政企关系,推进宁波港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港口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参与港口的建设与经营,加强与国际大型船公司和港口集团公司的合作。
4、继续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
充分发挥宁波、舟山两市港口资源的优势和紧密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宁波与舟山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等的“联建共享”,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第七章
加快推进城市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把它作为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一五”时期,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统筹、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现实选择。
一、明确区域总体功能区
功能区的提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它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原有的以行政区为单元推动经济发展、制定政策及评价标准的方式,虽然有利于调动行政区的积极性,便于区
域政策的操作,但很容易导致发展条件不同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对地区发展不利。宁波境内山地众多,水系发达,各区域间区位条件、资源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模式也应因地制宜,千差万别。划定功能区域,就是要在宁波市9365平方公里的陆域上,既要有开发,更要有保护,引导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适应自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扭转宁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实现“一方水土”与“一方经济”“一方人口”相协调。
为此,《纲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将整个市域空间划分了四大主体功能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开发政策。
但是各功能区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按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功能建设的要求,确定一批“十一五”时期需要重点开发、提升和保护的区域,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及目标,使现阶段区域发展能符合长远发展的需要。这些区域有些是需要重点开发的,如东部新城区、余慈杭州湾新区、北仑临港产业区、宁波化工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有些是需要提升完善的,如三江口区域、鄞州新城区、宁波科技产业区;有些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如象山港区域。
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我市海域辽阔,山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在陆域面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区和海
洋资源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支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统筹南北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1、明确南北区域发展定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市南北区域差距日益明显,并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统筹南北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为了使南部地区达到与北部相同的经济总量,而是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因此,《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将明确南北区域的发展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北部余慈地区应抓住杭州湾大桥建设的契机,以杭州湾新区和姚北工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形成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南部地区,要把象山港区域作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立足“港、渔、涂、岛、景”五大资源优势,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加快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型港湾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2、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宁波海洋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高,整体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我市全面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一大批海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更是增强了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纲要》提出了六项措施,即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施科
技兴海战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统筹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等。
3、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随着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市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区域政策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同时按照功能分区定位,优化配臵要素资源,引导和支持欠发达地区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探索生态环境容量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将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三、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6%。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各类问题也逐步显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体系不健全;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强;基础性设施不完善等。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化水平,已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为了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市域空间资源,引导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到201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基本框架,我们将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扶植和培育副中心城市,加强中心镇建设。
中心城区建设既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建设三江文化长廊、三江六岸绿化等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又要充分利用港口、技术、资本、人才、资金的优势,把发展高科技放在重要位臵,加快
产业创新,适度扩大中心城区规模,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
副中心城市作为片区的中心,应该强化发展特色和优势,鼓励走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增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余姚、慈溪应利用地域优势,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强化对北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南部象山、宁海、奉化县城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中心职能不突出,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等措施,增强集聚功能,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中心镇是联结中心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吸纳农村人口的主要场所,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稳步推进”的要求,重点培育13个中心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对周边乡镇吸引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以城市建设和管理为突破口,坚持“适度超前、统筹规划,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原则,从城市交通、通讯信息、能源设施、排污设施四个方面阐述了“十一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重点。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深化的。在现代经济和历史条件下,一方面,资源和环境如同资本、人力、土地等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存生活资源,而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正是基于对资源和环境的重新理解和对新形势新阶段科学分析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一、我市资源和环境的现状
“九五”“十五”以来,我市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全市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总体质量保持全国领先。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依法淘汰取缔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产业、产品和企业,把好产业和项目准入关;另一方面,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荣获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生态市的决策,组织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决定全社会投资500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些突出问题。2005年以来,我市正从产业、企业、园区三个层面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节能型产业、一
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一批生态化工业园区,努力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20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5万吨,超过国家总量要求40%,成为全国酸雨频发区;全市地表水64个市控站位水质60%左右没有达标。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快速推进,镇海与北仑环境压力加大,象山港海域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近年来因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趋于增多。
我市资源环境问题既与我市的资源禀赋有关,更是长期以来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然。一是我市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2/3,人均耕地不足全国一半,且后备资源有限。二是长期以来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浪费、土地退化、空气质量下降等,要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定位。四是统筹人与自然的意识比较薄弱,保护资源环境尚未成为广大人们自觉的行为,配套性政策法规尚不健全。事实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十一五”时期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处于人均GDP4000美元到7000美元的发
展阶段。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这既是一个工业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人与自然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矛盾凸显期”。作为沿海发达城市,我市将比国内其他城市更早更深刻的遭遇到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等“成长中的烦恼”。如果继续走“高消耗、高污染”、“先排放、后治理”等老路,我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将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将难以为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们的唯一出路,这也是改善人居环境、营造美好家园的客观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内涵上理解,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总体上来讲,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们的生产、消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几届政府、几代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从今后五年来看,必须把握重点:一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42 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型产业体系。二是以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等为重点,开展全社会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高效利用。三是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持续推进“蓝天、碧水、绿色、洁静”等重点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四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绿色GDP核算制度、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着力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期望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下降20%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此外,我们在《纲要》文本中总共列了近30个一级、二级资源环境指标,其中一半以上是约束性指标,作为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是一定要实现的。通过这些指标的完成和实现,使城乡居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九章
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文化大市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切实改变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创新型城市
我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至2004年,我市累计已拥有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05家,其中国家级中心有2家、省级中心有58家;拥有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0家,建设资金总投入5.42亿元,中心孵化场地总面积20.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568家,在孵项目577项,专利数177件。2004年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78%,即达到6.4亿元。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全社会科技投入增加迅速,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
但由于基础薄弱,我市科技创新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科研机构先天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部分传统优势科技指标发展速度有放缓的倾向。2003年,宁波市专利授权量增长26.1%,比各市平均的37.5%低11.4个百分点,增幅在各市中居第七位。由于专利授权量增长速度不到杭州市的50%,每万人口拥有专利授权量与杭州市的差距有所缩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8%,比各市平均的31.1%低24.3个百分点,增幅在各市中居最后一位。科技经费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只相当于各市平均水平的83.5%、86.6%、86.1%,在全省分别居第五
位、第四位、第十一位。同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结合,大多停留在点接触而非面接触,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定。大多数企业本身科技创新观念淡薄,特别是中小企业,长期不求自主创新,习惯于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产品。
为此,《纲要》提出,要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继续实施“一号”工程,初步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并着重从建设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做了阐述,还提出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的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近年来,我市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起一个区域性协调、均衡、高效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基础教育普及化,高校建设园区化,县(市、区)社区学院建设一体化,乡镇中心学校建设集约化的学校建设新思路,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办学规模效益不断提高。但是,与同等城市相比,由于我市历史基础较为薄弱,与科技事业发展水平一样,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市在社会事业领域将重点以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为重点,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提高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市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市已普及从3年学前教育到12年中小学教育,“初升
高”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82%上升为2004年的92%,幼儿教育毛入学率达108%,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以上。“十一五”时期,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条件为主,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免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我市普通高校发展非常迅速,已从2000年的8所普通高校、在校生2.59万人,发展为2004年的15所和9.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2000年的14%提高到2004年的36%,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的地位已初步确定。“十一五”时期,坚持“适度扩大规模,调整优化结构”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和完善高教园区南、北区的建设,并有选择地扶持发展一批体现和服务宁波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高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力争到2010年,建成硕士点25个,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数超过14万人。
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我市职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前几年通过加大对在职人员、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终身教育体系也正在形成。但总体水平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将进一步扩大,应充分借着现有民办教育突起的一大亮点,顺势而为,重点围绕我市优势和主导产业,鼓励各类资金投入职业教育领域,推动建立和拓宽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电大和自考途径,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网络,形成全省职业教育
高地,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四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建立健全教育投入体制,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完善学校考评制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构筑人才高地
近年来,我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有所增强。截止2003年底,宁波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8万人,拥有950多有的一流专家队伍。据统计,全市中级以上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3.3%,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3%。人才集聚能力也逐步增强。从各类园区情况看,2002年,宁波共拥有各类园区15家,其中高新技术园区10家,经济开发区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园区内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00人,其中来甬创业的留学人员就有200多人;园区创办企业9500多家;注册资金总额达300亿元,自1999年以来共投资350亿元。从引进人才方面看,1999年到2003年共引进人才13万人,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6300多人次,引进各类外国专家850多人次。在甬创业留学人员320多名,创办企业已达120多家。宁波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1人。建立了6368人的外地甬籍高级人才信息库。2003年共引进人才25342人,其中博士101人,硕士831人,本专科19488人,中专4491
人。可见宁波集聚人才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
总的来讲,宁波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才增长速度仍偏低,高层次人才缺少,顶尖人才缺少。无论在人才总量上、人才整体素质上,人才结构上都显露出与其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协调的状况。一是高层次人才较少,到2003年末,全市硕士以上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0.92%,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8.6万人左右,占人才总量的22.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约为26.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70%。二是人才的产业分布不合理。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2003年为0.4:27.1:72.5。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7.0:55.3:37.7的比例相比,人才在产业中的结构不够平衡。在行业分布上,文、教、卫人才比重占全部人才比重的32.49%,制造业占17.77%,国家机关占14.25%,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人才比重为8.8%。
《纲要》提出,为了有效克服我市人才结构不合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十一五”时期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开放港、自由港和创业港建设,加快构筑长江三角洲南翼人才高地。应坚持把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造就一批党政人才、教育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4321人才工程”、“名师工程”、公务员“618培训计划”、“优秀企业家培训工程”、“百千万涉外人才培训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统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后五年每年引进人才2.8万
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400人以上。
四、繁荣文化事业
宁波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 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近年来,我市加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仅中心城区先后投入200多亿元。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的三江文化长廊和八大文化设施,有音乐厅、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科技馆、游泳健身中心、群众艺术中心和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等,群众文化设施逐渐完善,文化市场布局更趋合理。二是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2年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5167家,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占GDP比重为4.8%。涉及从业人员20.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5.5%。近年来,我市相继组建了报业、广电和演艺等三大集团,网络文化、文体娱乐、旅游业发展迅速,相关的文体制造业蓬勃发展。三是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改革已初见成效。“十五”期间,我市经过改革整合基本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和报业为主体,电子传媒和印刷传媒相结合的支柱性文化产业。近两年来,我市相继组建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电影公司和演艺集团,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逐步进入市场化运作,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轨。四是文化消费平稳增长,文化需求潜力巨大。2004年我市以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文化产品消费有很大的市场上升空间。旅游、教育、网络、电讯及文化休闲服务开始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
总体上讲,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与宁波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同类城市比较有明显的差距;二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知名文化品牌少,缺乏个性和原创能力;三是文化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之间协作配套程度低,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缺少规模优势;四是体制比较落后,机制不够灵活,文化企业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是文化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监督管理不完善。
关键词:块状经济,第四方物流,联动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块状经济是宁波的特色和优势,对宁波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宁波市块状经济发展模式的粗放和面临其他区域竞争压力的增加,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宁波市已把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而物流活动组织效率的高低对块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薛辉,欧国立)。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是现代物流的新兴业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李成娟)。4PL具有很强的物流整合能力、供应链重构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计国君),是组织管理创新的新模式,因此,宁波市块状经济与4PL联动发展,对于提升其物流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故基于宁波市块状经济的物流特征,探寻适合与第四方物流联动发展模式,对于宁波市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宁波市块状经济物流的特征
1.1 整体物流规模大,但物流运作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
截至2009年底,宁波市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近90个,块状经济的规模日趋庞大。按照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来计算,宁波市近90个块状经济每年的物流费用达到了1.8亿元以上,整体物流规模已相当庞大。
但由于宁波市块状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的物流规模较小,而企业间缺乏合作导致了各个企业物流需求信息和货物的流向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偶尔性,导致物流活动分散化,因此,块状经济物流规模的实现仅仅依赖其地理上的集聚效应,这对于传统的物流功能如运输、仓储,由于一定数量的企业在某个时间同时向某个物流企业购买服务而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但这种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并且由于无法对物流需求进行事先的掌握和规划而导致各物流环节间衔接不畅,也无法针对客户的物流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而产生重复的物流活动和多余的物流环节,因而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更难让物流企业进入块状经济供应链物流的前端环节如生产物流、采购物流环节,这些物流服务的规模经济和效率优化无法实现,因此,由于缺乏合作,通过知识资源对块状经济物流的集成和整合而能够实现的规模经济和高效率还没有真正获得,总体上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
1.2 物流需求的共性强,适合大规模定制物流
宁波市大多数块状经济主要由同一产业领域甚至同一分工环节的众多制造型企业所构成,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性强,生产工艺的模仿性强,供应商和客户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块状经济从单个企业在某一时间的物流需求来看具有个性化,但是从多个企业在某个时间段的物流需求来看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流服务的差异性,从而也降低了物流的定制成本,使物流企业为块状经济提供大规模定制物流奠定了基础。
1.3 物流外包普遍,但外包功能简单,“第三利润源泉”实现难
宁波市块状经济中大量同质企业并存,导致同行的竞争激烈,企业更多地把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发展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而一些非核心的业务则选择外包,以适应集群内这种竞合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块状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其自身的资金和人才的缺乏,导致采取自营物流的资源投资较大、风险大,所以块状经济内的企业也就更愿意采用物流外包的形式。但目前,宁波市块状经济停留在物流基本服务的外包,如运输、仓储等传统的销售物流服务,很少涉及供应链物流环节中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等服务,且外包的传统物流服务又被分散在不同的物流企业,物流活动之间的整合很难实现,这导致了企业主要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或仓储成本来控制总体的物流成本。
这种单纯地从某项物流功能服务来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其本身的空间很小,且跟现代物流 “第三利润源泉”的理念不相符。“第三利润源泉”的基本点是降低物流的总成本,这一方面是通过消除各物流功能之间的内部消耗而控制成本,而不是单独通过控制某项物流功能服务的成本来实现,更主要的是通过消除物流运作的低效率而引起的额外物流成本,甚至是企业经营费用,比如降低合同违约成本、促销成本、过度生产成本等来实现的。但目前,宁波市块状经济的物流外包状况很难为企业创造“第三利润源泉”。
2 宁波市块状经济与第四方物流联动发展模式
宁波市块状经济与4PL的联动发展应根据其物流需求集中、整体物流规模大、物流活动分散但具有相似性的优势,利用4PL对物流需求和物流服务的整合能力及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整合块状经济内部的信息流、物流,克服传统物流信息流向的随机性、偶尔性而导致无法实现物流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问题,重新构建块状经济内部物流系统,并向块状经济两端延伸,重构块状经济与供应商和销售客户之间的供应链物流系统,形成基于块状经济的产业链有机网络,使块状经济形成一个有效的物流系统,最终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系统。块状经济与4PL联动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4PL在服务的块状经济附近通过建立4PL物流园区(随着块状经济产业链网络的形成,4PL园区也将逐步发展成遍布各地的网络结构)的形式,整合各类3PL公司、管理咨询公司、IT技术服务商、金融机构、专业市场等企业、单位主体入驻园区,打造4PL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和实体业务运营平台,形成服务块状经济所需的一站式物流服务能力、产业链重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其他配套服务能力,为实现块状经济内部物流集约化、产业链物流一体化运作,及最终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合一的目标做基础。
块状经济与4PL联动发展是基于4PL对块状经济物流需求的整合能力、产业链重构能力,基于4PL园区(网络)的运营能力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第一阶段为块状经济内部物流的集约化,第二阶段为块状经济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
2.1 块状经济内部物流的集约化
在这个阶段,通过块状经济内部企业联盟把各自企业的整体物流外包给4PL,并与4PL进行及时的物流信息交流,4PL根据联盟企业共同的物流需求特征,利用4PL公共信息网络平台集聚物流需求信息进行重新规划物流系统和运作流程,改变传统的块状经济物流资源分散、功能单一、规模小的经营方式。
块状经济内部物流的集约化通过4PL对联盟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物资进行集中储存于4PL园区。4PL在获取某一时间段联盟企业原材料需求信息后,按各个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及时、准确并共同配送至各自的临时仓库甚至于生产线上,并提供尽可能的生产前对原材料的流通加工准备服务;对产成品采取按各个企业的发货信息规划运输线路,按到货目的地和/或承运的3PL公司进行统一分拣、分类,并做好与3PL的衔接和监控工作。另外,4PL能够根据货物的流动情况做好库存需求预测,及对库存控制的建议和管理。
2.2 块状经济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
块状经济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要充分考虑4PL服务的企业联盟与其销售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由于块状经济中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成品销售客户具有较强的相似性,4PL可以通过整合块状经济与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的物流需求来实现产业链物流的一体化。
对于下游客户而言,通过4PL集聚的各企业的发货或销售信息,能够分析销售客户对块状经济相关企业的物流共性需求,并能够据此进一步从销售客户角度出发研究和规划更适合其实际需求的物流运作模式,如重新设计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商流和物流分离,在完成商流之后,按照销售客户的实际物流需求进行及时准确、多批次、少批量的共同联合送货,以提高对销售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强块状经济的竞争力。
对于上游供应商而言,4PL能够根据块状经济的销售信息和采购信息,整合不同企业的采购需求,采取协同采购方式,增加对某个供应商的单次甚至整体的采购规模,以提高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并依赖采购规模化,要求供应商提供更有效的物流服务模式,如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或联合管理库存模式等。
3 宁波市块状经济与第四方物流联动发展模式应用的实际意义
宁波市块状经济与4PL联动发展,通过4PL对块状经济内部物流及产业链物流的整合和系统重构,把原来块状经济产业链系统各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稳定的、紧密的联系,减少了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了用户使用产业链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放大了各要素的功能,提高了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使块状经济的竞争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联动发展模式应用的具体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1)提高宁波市块状经济供应链物流运作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通过4PL的整合,宁波市块状经济内部及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客户间将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促使块状经济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物流需求集成成为常态化和稳定化,改变了传统块状经济仅仅依赖地理上的集聚而在基本物流功能运作上才会产生的随机性、不稳定性规模经济,而能够实现基于协同采购、集中存储、共同配送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现代物流运作模式下的供应链物流规模效应,并能够通过灵活性的快速响应满足各个企业个性化、差异化的物流需求,从而提高块状经济供应链物流运作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2)促进宁波市块状经济的产业链重构。
宁波市块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流入块状经济所在地,有半成品在内部企业间流通,同时又有大量的最终产品从集聚地流向消费地,从而形成了产业链,但是传统的块状经济内部都是各自为政,每个企业所在产业链基本是独立、分散的,并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导致产业链的效率低下。
而通过4PL对块状经济的整合,把基于单个企业的产业链逐步转化为基于块状经济局部联盟,甚至整体的产业网链,形成更为紧密的、稳定的块状经济内部合作关系及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关系,以促进块状经济的产业链重构;并基于4PL对物流服务资源的整合,及凭借其信息技术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链物流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块状经济的下游销售客户,使块状经济能做出快速的生产反应和得到块状经济供应商有效的供货支持。
(3)推进宁波市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是块状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具有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完善的服务体系、强大的创新能力。块状经济与4PL联动发展能够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集聚服务型企业以完善服务体系、增强组织和管理创新能力等形式推进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
1)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
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认为,经济集聚是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PL通过对块状经济物流需求和物流资源的整合,及对产业链的重构,使块状经济的采购规模效应和销售规模效应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组成要素之间的流动更为有序。这对于块状经济的供应商和销售客户而言,是一个低成本、大规模、稳定的销售市场和采购市场,促进上下游企业在块状经济所在地的集聚,对块状经济延长产业链形成很大的推动作用。
2)集聚服务型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4PL通过整合多方面的服务企业,如第三方物流、咨询企业、IT企业、金融企业、专业市场等为块状经济提供产业链重构和一体化物流服务,因此,4PL的引入会集聚一批服务型企业,完善块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改善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块状经济的运营效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增强组织和管理创新能力。
块状经济与4PL的联动发展,主要特征就是运用4PL的整合能力,改变传统块状经济内部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组织和管理的创新,逐步形成基于块状经济的产业链系统,从而推进宁波市块状经济的组织创新能力,提升块状经济的运作规模和运作效率,控制运作成本。
4 结论
宁波市块状经济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与4PL的联动发展,改善其物流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宁波市块状经济内部物流集约化,推进产业链物流一体化,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的规模效应,提高物流效益,提升产业链效率,是宁波市块状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薛辉,欧国立.产业集群的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0):22-24
[2]李成娟.供应链服务的创新:第四方物流[J].软科学,2004(8):46-48
[3]计国君.基于交易成本的第四物流协调供应链系统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09(6):37-47
[4]高晓红,俞海宏.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与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71-73
[5]谭春平,王烨.基于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式构建[J].财会月刊,2009(8):105-107
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
①光线强。②发光。③(声音)强;响亮。④使声音响亮。⑤(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显露;显示。⑦(颜色)鲜明;有光泽。⑧姓。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章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考场佳作]
亮
浙江宁波市考生
“丫头,放心!我心里亮着呢!”
望望身后的七旬老人,我不觉讶然。
老人姓张,是村里的“百事通”,人们都称呼他为张伯。听爷爷说,张伯本是当兵的,退休之后便到村中担起了“存放包裹”的事儿。这个普通活儿他干得很认真,大家的包裹放在他那儿从来没有丢过。
一大早,初次网购的母亲大人便把我从床上拖起来,让我去给她拿包裹。见到张伯的第一面,我便想:“这真是一个严肃、爱干净的老头儿。”他的满头白发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身上的衣服虽不是西装革履,却洗得干净,熨得平整。
我走上前去,见张伯正在品茶。他半躺在藤椅上,眯着眼睛,腿一颤一颤的,甚是惬意。我心里不禁感到好笑。
“张伯!我来拿包裹!”我开口说道。
老人被惊动,睁开了眼。当他看清来人后,眉开眼笑。
“老褚家的孙女啊!拿包裹是吧?来来来!我帮你拿!”
我心中顿时一惊,张伯居然认得我!可转念一想,他这“百事通”的名号可不是h来的。
只见张伯戴上他的老花镜,弯下腰在墙角那堆大大小小的包裹中仔细翻找着。一个,一个,又一个……
好一会儿,他才拿着一个包裹,直起身,伸手递给我。我定睛一看,果然是我家的,没错!
“谢谢张伯!”
“没事儿!丫头!”
“对了,张伯,为什么放在您这儿的包裹一个都没有丢过啊?”忍了好久,最终我还是没忍住。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这个嘛,、r头,我有我的绝招,不过,张伯还真不好给你说。不是张伯不信任你,这也算是工作秘密,你说,要是被某些有心人听去了,破了我的绝招,那就不好了,是吧?”说完,他还不忘俏皮地朝我眨了眨眼。
“老顽童!”我低下头轻轻念叨了一句。
“你说啥,丫头?”张伯把头凑过来,似乎是想听得更清楚。
看他那架势,我急忙抓紧包裹,向门外冲去。只听见身后张伯冲着我喊道:“丫头,放心!别看我年纪大了,我心里亮着呢!”
[推荐理由]
【宁波市经济委员会】推荐阅读:
宁波市高一期末试卷07-07
宁波市导游词07-07
宁波市人才网07-21
宁波市劳动合同09-30
宁波市文明办10-03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07-28
宁波市鄞州区建设局10-02
宁波市海洋旅游节庆品牌塑造研究07-12
宁波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题报告09-19
宁波市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管理试行办法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