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行政服务中心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各项重点工作圆满完成,成效显现。在不断完善日常管理,优化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总体工作业绩迈上了新台阶。
截至11月,大厅共受理业务338940件,日均受理业务约1700件,业务按期办结率达97%。区受理(督办)中心解答群众咨询35711件,受理群众督办投诉8件,办结率100%。12345热线共处理各类投诉和咨询来电共3052例,答复率为100%,群众满意率达96.8%。现将中心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事大厅建设
今年,按照省、市有关建设标准和进度要求,我区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一是完成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XX市XX区分厅改版工作,实现与省网上办事大厅连通对接。二是将各部门审批服务逐步纳入市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平台,实现网上一体化运行管理;在6、7月份组织大量人力对我区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进行重新配置,细化信息要素达74个,进一步明晰群众网上办事指引。三是在区、镇(街道)、村(居)行政服务站点全面布设网上办事自助终端,大力推广网上办事大厅应用,实现网上办事服务区、镇、村三级全覆盖。目前,我区可网上申报事项约1081项,网上可申报事项比例达100%,网上办理率为80%,顺利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优化提升“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今年以来,在三个试点单位(区发展规划统计局、区国土城建水务局和区环境运输城市管理局)顺利开展“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基础上,中心尝试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3月,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积极响应,率先整合局内的审批职能,成立审批服务科整体进驻中心,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进驻至今,96%窗口入件实现即入即办,工作成效显著。除此,中心不断优化提升“三集中三到位”运行机制。4月,根据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分版块办公的要求,中心相应调整窗口设置,实现该局环保板块与交通板块后台分别进驻中心,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优化了“三集中三到位”工作。
(三)全面加强基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XX市XX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今年以来我中心着力强化基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并于2月底和6月底对我区各镇(街道)中心、村(居)服务站建设进行了考核验收。从成果来看,各镇街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三多一少”,分别是进驻单位多,进驻窗口多,办事群众多,不能办的事少,实现了做实做强的预期目标。以“一村(居)一服务站”的模式,建成全区66个村(居)行政服务站,进一步拓展完善了行政服务网络;村居可(代)办理的事项大幅提升至89项,真正实现政府服务延伸到村居,便利群众;网上审批工作开展良好,获群众广泛好评。
(四)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工作步入正轨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区联合验收办在“专人、专职、专章”的制度保障下,各项工作开展顺畅,内部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不断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坚持“一窗进出”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5-5-3工作制度”,即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阅-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勘查-3个工作日内出具竣工验收证明文书,为群众节省时间。截至11月8日,区联合验收办共受理工程联合验收申请159项,受理建筑面积2403166平方米。其中办结项目145项,按时办结率100%。办理时间最短仅为3个工作日,平均办结时间为9.3个工作日。
(五)继续深入开展事权下放“回头看”工作
6月,中心开展事权下放“回头看”工作,就各镇(街道)承接第一批、第二批下放的审批事项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各镇(街道)在实际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中心对需要回收的事项和需要新放权的事项进行收集与分析,梳理出《区向镇(街道)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的目录(2013)》。依照实际,该目录对各镇(街)所承接的事权分别进行动态调整:其中西南街道回收128项、新增放权3项、区、镇(街道)同时受理10项;云东海街道(三水新城管委会)回收109项、新增放权3项、调整区、镇(街道)同时受理5项;白坭镇回收67项;乐平镇(三水工业园区)回收40项;芦苞镇回收45项、新增放权17项;大塘镇回收27项、新增放权2项;南山镇回收事项共63项。
(六)有效实行企业登记联合审批改革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1月中心制定《XX市XX区企业登记联合审批改革实施方案》,通过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企业登记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登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同时,自XX市企业登记联合审批系统于年初投入使用以来,中心积极跟进该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各部门使用系统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市审改办反映,逐步完善系统,确保企业登记联合审批系统的运作能发挥实效。
(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作顺畅、成效明显
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坚持“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方针,努力加强和完善软硬件建设,取得一定工作成绩。在推进市公共资源一体化平台项目建设方面,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为我市首个测试使用单位,并正式启用土地网上挂牌交易和工程交易的预约抽取专家和数据统计功能,不断延伸和优化中心服务。截至10月,共计受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交易申请325宗,完成交易276宗,成交总额657146.94万元,节支增值效果理想。
(八)深化职能清理,全面梳理行政审批管理事项目录
一、当前边海地区心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心理服务工作进入边海地区, 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关注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但从调查情况看, 当前边海地区的心理服务工作已经出现了“瓶颈期”,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对心理服务工作认识模糊。
通过调查发现, 人员普遍对心理科学的知识了解较少, 对心理服务工作的概念也很模糊。部分人员表示对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精神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不清楚。基层心理骨干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 对心理问题把握不准, 有的基层心理骨干认为用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部分心理服务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心理症状研究不深, 在组织实施心理服务时, 往往是看到表象看不到真相。因不同原因引起的相似的心理症状, 用的是同一套心理调适方案, 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2. 对心理服务工作认同度不高。
通过谈话发现, 人员普遍对主动寻求心理服务存在畏难心理, 对心理服务工作缺乏认同感。一方面是不能完全信任心理骨干, 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出去, 对个人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自己与咨询者是下级对上级的关系, 担心上级将自己当成是有思想问题的“个别人”, 从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 心理服务工作在边海地区开展难经常难持续。
心理服务工作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通常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需要多次反复地对服务对象施加心理干预方能奏效。边海地区受地域偏远、连队分散、训练任务重等客观因素限制, 心理服务工作经常性持续性开展难度比较大。从调阅该部士兵心理健康档案情况来看, 士兵在新兵集中训练阶段, 都由新兵营集中建立了心理档案, 记录较为完整。但随着新兵集中训练结束, 士兵分散到各个连队, 士兵的心理档案跟踪记录就不及时、不经常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训练活动开展难以经常、持续地开展, 对心理问题人员的诊治难以做到随访观察, 跟踪问效。
二、分析一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个问题是边海地区心理服务工作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对心理服务工作地位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当前部队对心理服务工作地位作用还普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心理服务工作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是政工干部的事;有的人认为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 用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可以解决;有的人认为心理服务工作就是做几套测试题, 看几段录像片, 没什么太大用处, 等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把心理服务工作地位看轻了、作用看小了、功能看单了, 这直接影响了心理服务工作的成效。
2. 心理服务队伍业务素质有待于提高。
当前部队心理服务队伍主要是由政工干部、思想骨干、安全保卫委员以及兼职心理医生组成。这些人大多数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但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心理服务人员是非专业人员。有的是临时改行的, 有的是兼职从事的,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心理专业出身。而这部分心理专业的人员理论功底较强, 但实践操作能力偏弱。总体来说, 心理服务队伍成分来源复杂, 从业时间短, 素质比较单一。当前, 虽然加大了心理专业培训力度, 但由于培训人次较少, 大多以短训形式进行, 更多的只是依靠自学, 学习不成系统、不够深入。
3. 边海地区具有客观条件的特殊性。
边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所限, 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缺乏必需的物质和环境条件。边海地区通常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执勤训练任务重, 对人员进行集中的心理服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二是部分基层单位远离机关, 独立性强。机关全程指导基层工作难, 对人员进行经常的心理服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三、做好边海地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边海地区远离大陆的现实条件, 造成了人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产生心理疑惑的现状。因此, 在边海地区开展好心理服务工作事关边海地区的稳定, 事关人员的健康成长, 事关能否完成前沿岛屿军事使命的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将这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
1. 要抓好心理知识普及。
要把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摆上日程, 开设经常性心理教育课堂, 重点解决心理问题是什么、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等问题。组织基层分队人员学习总部编印的《心理科学知识读本》、《士兵心理指南》、《军人心理健康常识》等基本教材。同时, 也要采取多种方法, 如:采用心理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军地心理专家授课等形式, 利用政工网、黑板报、灯箱等宣传心理学常识和心理调适技能, 引导基层人员重视心理服务工作, 了解常见心理问题, 利用掌握的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和常见心理问题预防措施, 自我分析、自我开导、自我减压,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 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门科学, 需要有专门人才作保证, 这要求部队一定要重视做好心理工作人才的选调和培养工作。一是选准配强。要健全心理服务工作队伍网络, 配齐配强心理服务工作办公室、心理医生和基层心理工作骨干队伍, 切实把热爱心理工作、安心基层工作、思想好作风实的人员选调到心理工作岗位上来。二是抓好培训。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 鼓励广大人员特别是政治干部和思想骨干踊跃参加网上学习, 提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 要依托军地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加大对心理服务人员送学力度, 可采取多班次短训的方式, 力争2—3年时间轮训一次。三是保留人才。懂心理服务工作的干部骨干是部队的财富, 在他们的成长进步上, 要给予关心和关注, 对优秀的心理干部和骨干, 在职级晋升、士官选取上要优先考虑, 对做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 是心理学专业的要作为专业人才给予保留。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增加大学生士兵、直招士官以及国防生毕业干部中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征招比例, 有力提升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水平。
3. 要用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要解决好边海地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难经常难持续的问题, 就需要利用好信息网络这个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服务平台“非接触”的私密性优势, 进一步拓展网络的服务功能, 利用好各级政工网的心理服务频道, 解决人员与心理服务人员难沟通的问题。要充分发挥网络服务平台“全时段”的连续性优势, 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 将网络作为经常化的心理服务工作主阵地。
摘要:边海地区远离大陆, 信息闭塞, 岛陆反差大, 人员执勤训练任务繁重, 精神生活相对枯燥, 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当前人员心理问题日趋凸显, 心理服务工作亟待加强。在边海地区开展好心理服务工作, 事关边海地区的稳定, 事关人员的健康成长, 事关能否完成前沿岛屿守卫使命的问题, 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关键词:高校行政工作 现代服务理念 服务宗旨 服务目标 服务层次
一、引言
为什么我们的高等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1]众多的教育专家认为,教育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行政化,如何解决教育行政化问题是高校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延续了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行政力量在高校中显示出了很强的作用,然而随之产生的行政机构的复杂多样、行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行政作风的官僚化现象等问题凸显,[2]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师生的活力和创造性。
作为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笔者觉得高校行政体制改革固然是解决行政化问题的关键,但从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出发,着重引入现代服务理念,构建科学的现代行政制度,这对于缓解高校行政化带来的矛盾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現代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一定时期内服务主体对服务活动的理性认识,也是指导服务主体服务的基本思想意识。[3]服务理念是服务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现代服务理念的诠释,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是人本管理理念。[4]人本管理是指单位的管理活动都以人为中心,把人看作是单位的最重要资源,做到面向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要的人性化服务来调动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其次是服务主体意识。这方面主要是要求单位员工在提供服务时,具备主人翁意识,自己是服务主体,也是代表单位的主人,在任何条件下都积极主动参与单位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当然也要求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制度、人性化内部管理等各种方式帮助单位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能以作服务表率的方式来行使服务领导权。
最后是内部服务理念。它要求单位重视内部服务问题,内部员工需体现“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双重角色。因为单位内部服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理顺单位内部关系,调动单位员工积极性,从而在外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因此无论服务对象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访问者,作为行政人员,都应具有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让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感受服务价值。
针对高校行政工作来说,行政的服务对象包括内部教师、学生,也有可能是上级领导、外单位同行或者来自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等,因此,遵循人本管理、提高服务主体意识和内部服务理念对高校的行政工作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高校行政工作的现代服务理念构建
由于高校行政面向的对象和环境的特殊性,高校的行政与国家机关和企业公司等其他机构的行政不同,具有其独特性。在一个学习化社会,高等院校日益被看作是“自组织”系统,存在着众多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这些组织使得高等院校的结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松散性。[5]笔者认为,高校行政工作引入现代服务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服务宗旨、两个服务目标、三个服务层次,试作如下阐述:
1.一个服务宗旨。高校行政工作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工作宗旨,即一切为师生服务。这实际上是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以人即服务对象为中心。
这个宗旨指出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本质特性及服务对象。高校行政工作不同于企业单位的行政工作,纯粹以客户、利润为指导,作为老师的身份,高校行政人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教育职能,同时高校行政工作也不同于中小学的行政工作,中小学的行政工作主要为教育学生服务,但在高校,服务对象多样,工作更杂乱,行政工作必须参考企业单位的做法,更多地引入现代服务理念。所以高校行政工作必须有自己的服务定位,一切为师生服务,不是单纯地一切以师生的利益为中心,在照顾师生利益的同时,还应照顾教育示范的功能。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老师和学生,因此这个工作宗旨要求行政主体在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两者的态度和关系上把握好平衡点,在对待学生时,需在尊重传统师生关系文化的基础上,调整心态,以服务的态度面对学生,同时也以教育的态度示范学生。
2.两个服务目标。高校行政工作千头万绪,教务、科研、人事、财务、思政等工作都非常重要,但总结起来,作为行政人员,把握两个工作目标就能统筹安排日常工作,使得工作节奏有条不紊。这两个目标是:
一要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完成职责范围内及上级交托的工作任务。这是行政人员最基础的本职工作,然而,由于学校里的特殊环境以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松散组织,因此,行政服务尤其需要耐心细致、严谨踏实,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二要以准确中立的态度向上反应学生以及一线教师的各类意见建议,调和各类矛盾。行政人员直接面对高校的主体,也就是学生和一线教师,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矛盾也就最先反映到行政人员这里,如果行政人员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必将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方面的服务目标,那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行政人员应该是联系上、下两方面的纽带,因此要求行政人员摆脱只“对上负责”的工作态度,兼顾上、下两头,协调各方事务。
3.三个服务层次。服务态度是体现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行政工作是坐班制的服务工作,行政人员需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服务态度:
一是身到。即在上班期间保持人在办公室。办公室是教师和学生办事的基本场所,也是师生反映问题,解决突发事件的第一去处,因此保持行政人员在办公室值班是最基本的服务要求,也是第一层次服务态度的体现。比如,上班时间需要外出办事,就在门上挂个纸条,说明去处并留下联系方式,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能极大地方便需要办事的师生,总之,安排尽量多的时间为师生服务,这就是高校里服务理念的第一个要求。
二是行到。行即行动,意思是要有及时为师生服务的实际行动。这里也包含了两层意思,既要有行动,而且是及时的。有师生到办公室办事,行政人员首先站起身打个招呼,然后询问需要什么帮助,这就是最简单的实际行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与访问者的距离。在社会上,经常能听到柜台里办公人员还在玩游戏,柜台外办事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的情况,这样就明显违反了现代服务理念的要求。学校里办事没那么忙,所以行动及时的要求就是即使不是上班时间,即使你个人的事情非常繁杂,也要在第一时间为来访师生服务。
三是心到。如果说身到、行到是服务的实际表现,那么心到就是服务的思想境界。心到了,身到、行到才能做得好,没有用心,即使在替师生解决问题,也会给人懒洋洋、无精打采的印象。用心,表现在最微小的细节,比如真诚的微笑、一杯水、认真地倾听、整洁的办公环境等。服务用心了,我们甚至不用刻意去追求圆满,就能取得最好的服务效果,所以说,会用心的人,更能体会工作的快乐,也更能体会生活的快乐。
四、结束语
本文撇开行政化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和影响等理论性问题不谈,指出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本质特性,并对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引进现代服务理念,改善高校行政服务的功能和效率,从而促进高校行政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矛盾的缓解作了很浅显的探讨。希望借此就高校行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点见解,当然对现代服务理念的理解多种多样,因此,本文中提出的观点仅是对现代服务理念的不完整的阐述,这方面也许值得更深入完整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卜思荣.去“教育行政化”,追求本真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0,(7):42-43.
[2]康翠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弊端及政策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7-151.
[3]消费背后的故事.现代服务理念[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a90110100ncil.html.2010-12-03.
[4]武莉娜.“以人为本”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作家杂志,2007,(12):153.
[5]张丽.高等教育行政的特性及运行机制[J].大学(学术版),2010,(6):37-43.
[6]李太卫.比较视野下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分析与启示[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5):55-58.
今年以来,区行政服务中心围绕省、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重点推进“受办”分离改革,力争实现“一窗通办、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主要特点和做法是:
1、深化“受办”分离改革。
我区作为全市“受办”分离改革试点地区,今年*月*日,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推行“无差别受理”模式,截至目前,*个部门*个事项纳入中心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占比*.*%。
一是大厅布局由“分散”到“四区”转变。
按照定岗定量、忙闲有度、功能区块清晰的原则,对行政服务中心结构布局进行调整,设置收件窗、出件窗和导办区、自助区、网办区、咨询区等功能专区,配备专人负责。特别是在大厅新设置导办台,配备*个导办员,通过合理引导分流,进一步缓解综合窗口受理压力。二是窗口设置由“专窗”到“综窗”转变。
中心二楼新设立的*个综合窗口替代了原先的部门窗口,窗口数量也由原先的*个压缩为*个。窗口数量的精减,带来服务效能的提升,办事群众通过叫号系统自助分流,到任一窗口可以办理所有部门任意事项,群众等候时间大幅缩短。三是窗口人员由“单科”到“全科”转变。
打破部门、专业的限制,首批组建*人的综合受理团队,前台人员从部门人员逐步转为由行政服务中心人员担任。通过开展人员“无差别受理”业务轮训,从高频次、大办件量事项入手,以理论授课和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窗口人员逐步由“专科”受理员向“全科”受理员的升级蜕变。2、优化各类基层服务网点。
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进改革向基层延伸。
一是“受办”分离改革向基层延伸。
依托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公安、市监、社保等基层站所全面进驻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实施“受办”分离改革,实现窗口业务融合,自*月*日起,镇(街道)除人社和公安保留部门专窗外,镇本级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卫计等*个部门的*个事项全部实现“无差别受理”,平均减少窗口*个。二是深化实施“政银联通”工程。
在率先实现“社银联通”全覆盖基础上,深化实施“政银联通”工程,大力推进“无差别受理”向银行服务网点延伸。截至目前,我区共开展“政银联通”事项*项,涵盖医保、社保、商事登记、公积金、不动产、农林、科技等领域,代办业务辐射全区中、农、工、建、交、农商行、浙商行、*银行等*家银行*个银行服务网点。三是健全“政务e站”功能。
率先推出“政务e站”,逐步推进自助终端进镇(街道)、进村(社区)、进银行服务网点,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小时就近办理。比如养老金年检,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点点头、眨眨眼”*秒钟就能完成。截至目前,“政务e站”办件量达*件。3、升级便民服务领域体验。
重点对群众办件量大、关联度大、办事体验感强的办事领域进行优化,着力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一是在不动产登记方面。
整合国土、地税、住建部门的资源,打造全市最彻底的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模式。目前已实现“一手房”商品住房交易登记全流程立等可取和“二手房”税后*分钟领证。二是在殡葬事项改革方面。
为解决死者家属办理殡葬事项程序繁琐、多处跑、多次跑等问题,开展殡葬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优化包括死亡证明、文明治丧、户籍注销、待遇停发等办事流程,由“干部跑”“医生跑”代替“群众跑”,确保在火化前实现死者家属“最多跑一次”。三是在新生儿证件办理方面。
通过再造流程,将新生儿办理出生证明、落户、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申领整合成一件事,相关信息资料全部由网上流转或部门、银行人员代跑,群众只需到综合窗口即能一次性办理,全流程最多*个工作日办结。4、深化党建与重点工作的融合程度。
一、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情况
1、本人学习兴趣浓厚,学以致用,业务熟悉。
2、主动、热情、规范、文明服务。
3、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制定了方便群众办事的具体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窗口作风好,办事效率高。
4、没有违反作风效能建设有关规定。
二、履行职责情况
1、工作中积极履行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责和规定。
2、依法行政、高效施政、没有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现象。
3、工作中有开拓、创新精神,及时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依法行政情况
1、具体行政行为做到合法、依据正确、证据确凿、处理适当、手续完备。
2、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做到以人为本,规范办事,文明执法。
3、不存在滥用职权、多头执法、重复处罚、趋利执法等问题。
4、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和管理使用符合规定,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现象。
四、执行制度情况
1、遵守和执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和销号整改制度认真全面。
2、对本单位窗口的服务承诺落实到位,无违反承诺现象。
3、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服务承诺以及监督投诉办法进行了公开。
推广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二、抓组织建设,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
区‚中心‛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重新修订了区‚中心‛党组议事规则,按照党组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建设的有关要求,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重大问题决策规则程序,明确决策的范围、重点和具体事项,提高了领导班子决策水平。区审批办党组根据自身的实际,按照年初制定的党建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党组书记亲自抓,层层落实。坚持把‚团结、务实、创新、廉洁‛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总要求,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不搞家长制、一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班子内部积极倡导开诚布公、以诚相待、顾忌大局、求大同的风气。每个班子成员互相尊重,在思想上相互沟通,经常交流,互谅互信,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达到了班子成员在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行动上同步。
(二)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民主生活 会。在民主生活会前,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明确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
好谈心活动,沟通思想,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会上按照‚一人
谈、众人帮,逐个进行‛的方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原则性和针对性;会后,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会上检查出的主要问题,能够逐条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事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采取适应方式定期向干部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三)扎实开展党建活动各项工作。按照区委的统一工作部署,认真完善每一个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做好党建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开展建设机关文化塑造机关精神活动。就抓好精神文化建设,提炼文化理念的内容要求,在全办组织文化建设理念征集活动。三是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四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是切实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七是开展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
(四)高度重视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一是把好进口关,在发展党员中重视党员对发展对象的培养,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是实行‚两推一公示‛制度和组织党员谈话制度,严格发展程序。三是党组织经常对发展对象进行思想帮教,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今年共发展一名党员。
三、抓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区审批办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引领,以提供优质服务 为目标,优化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责任制,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党内监督是有效防止和克服党内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一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分工责任,党组成员与党组书记、各科科长与分管领导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从政责任书》。坚持领导干部述职廉制度,有效地增强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制度,推进作风效能建设
区审批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经常组织党组成员,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认真组织抓好各种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了机关的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干部职工有章可循,有效防止了腐败问题的滋生。
(三)创建‚三型‛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全 体干部职工根据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自我、组织讨论、体会交流和参加培训等形式,学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行政许可法》等有关知识。二是结合开展建设‚创新型‛机关活动,成效显著。推进优质文明服务,量化服务标准,细化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措施,健全监督机制,做到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行首批作用,切实提高审批效能。
四、抓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做好党务工作能力
大力推行党务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形成了组织调配和民主选举方式配臵党务干部的有效机制。认真抓好党务干部的培训,积极参加市里举办的培训班,提高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党务干部能够从政治上、工作上关心支持,注意帮助解决党务干部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工作氛围。党务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断强化,勤奋工作,务求实效,圆满完成了党建工作目标。
(二)严格按要求实行窗口业务员a、b岗制度。-1-我办窗口严格按要求设业务员a、b岗,进一步明确规定a岗工作人员和替代岗的b岗工作人员,a岗人员因开会、出差、等缺位时b岗人员就立即补替,确保了窗口天天不缺位。避免日常业务受理工作因某个工作人员个人因素而停滞不前,杜绝办事群众‚找不着人,等不到人,办不了事‛的现象。这一制度,受到办事群众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民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三)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我办要求所有涉及行政审批的项目一律进行政服务大厅受理,所有收费项目全部在大厅办理,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和建设单位,为服务对象耐心解答咨询的问题,并一次性告知其办事程序和申报所需材料。全年不存在超期件和厅外收费现象。来我办窗口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均对我办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表示非常满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两头受理现象
城市规划工作千头万绪,涉及专业规范较多,各项数据要求精确,而且,由于我办成立时间短,人员不足,懂专业人员更少,派驻大厅工作人员对城乡规划情况了解不深,因此,必须通过我办内部业务科室才能办理规划相关业务,有的审批事项甚至要上报县规划委员会进行研究,导致部分审批事项‚两头受理‛、‚两头跑‛,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二)办事效率还不高。
我办所有审批事项均实行四级审批制度,即科室出具审查意见后报主管主任、主任和主管县长审批,有的甚至还要上县规划委员会进行研究,所有审批事项均需拿回单位审核、签字、盖章,致使所有审批项目不能够当场办理,办事效率还不够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围绕‚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目标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规范收费管理,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要求所有审批事项从受理到收费到办结全部进驻窗口,进行办理,杜绝两头受理现象。最大程度的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要求,同时对受理的事项一定按时办结。
(三)完善制度建设,推动窗口工作有序管理。在原来制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做到审批程序运转科学,群众和企业办事时清楚明白。通过相关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栾川县城乡规划办公室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合区纪委自身工作实际,近段时间,我们通过入村走访、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对全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方便企业、百姓办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认真分析总结,结合我区实际,探索我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举措,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全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
我区于5月成立了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陆续建成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86个。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立足搭建平台,着眼长远发展,始终把服务大厅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打造。在建设‚服务型‛、‚阳光型‛、‚高效型‛政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呈现出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新气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区委、区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区长办公会,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要求全区16家行政单位必须进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已进驻9家单位,设立9个服务窗口,行政审批事项63项,分别是区经改局(5项)、区人社局(10项)、区国土分局(8项)、区民政局(11项)、区人口计生局(1项)、区卫生局(4项)、区住建交通(5项)、区文体局(15项)、区安监局(4项)。中心现有窗口工作人员8名,管理人员2名。
镇级行政服务中心中除镇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由于设臵在镇文
化活动中心,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便,加上服务中心空间狭小,硬件基础设施设臵不全,部分群众仍习惯于直接到镇直各部门办理相关事务,致使便民服务中心承办的服务项不多,日常运转强差人意外,其余四个乡镇的镇级服务中心均在正常运转。
东沟镇便民服务中心于底投入使用,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模式,设有司法信访、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财政查询和计划生育等5个窗口。中心现有窗口工作人员5名。目前,镇采取了‚办理+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推行‚六公开‛、‚五规定‛。‚六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请条件公开、申报材料公开、办结时间公开。‚五规定‛,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事项明确答复。
梁子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有政务值班、综合服务、劳动保障、土地城建、计划生育、民政扶贫、综治维稳、农业服务8个服务窗口,服务事项58项,窗口工作人员8人。服务中心实行现代化办公,现代管理手段,各窗口配有电脑及便民服务手册。另外,中心对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的各类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内部动作、上下联运、全程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以便民服务中心的窗口为纽带,形成一条连接市、区、镇与企业、群众之间的办事服务链。去年以来,全镇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计3000余件。
沼山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有民政、城建、综治信访、农业、新农保新医保等5个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8人。中心规定:凡是由自已审批的能够立即审批的就当场审批;需要审核的三日内审批到位;需要
上报区审批的 目并没有在中心进行办理,使中心无法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务‛的宗旨。有些单位没有在中心设立窗口进行集中办公、公开办事。也有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本单位办理。
(二)业务开展不理想
中心业务开展是中心存在的生命线,但我区中心业务情况很不理想,九个入驻部门,目前没有一个部门的窗口开展业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进驻中心集中办理率很低,造成大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无事可干,精神状态死气沉沉,久而久之窗口工作人员对中心发展也持怀疑态度。
(三)办件质量参差不齐
从已办理的业务来看,存在办件质量不高,没有按相关规范要求办理的现象。部分窗口仍然按原来的办理程序办理,或在原单位先行受理、办理,致使中心成为‚收发室‛。如此以来,‚中心‛在办理过程中成了一个摆设,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反而多设了一道门槛,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四)考勤考核举步维艰
中心自运行以来,大多数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能严于律己,自觉遵守中心考勤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但也有个别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衔接不够,造成熟悉业务周期变长。由于‚中心‛没有掌握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权,经济权,造成中心在人员管理上十分被动,仅仅依靠表扬、批评、通报等形式已很难有效
管理。
(五)中心管理的职能不强
行政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座桥梁、一个窗口。中心发展状况令人精神振奋,但是由于项目进驻不到位、授权不到位,实际上中心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行政服务中心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服务的关系,虽然区委、政府赋予了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运用到位。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集中表现:首先是部门审批环节多。有的审批项目既要按地域又要按层次报批,这样的事项很难进‚中心‛按要求一站式集中办理,当事人多头跑的现象难(更多请关注:)以消除。‚中心‛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最多起一个联络沟通的作用。有的部门在‚中心‛所设的服务窗口,基本上只能起到‚收发室‛或‚挂号台‛的作用,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审批链条无法紧密连接。其次是在‚隐藏‛利益上受制。审批项目的背后大都有一系列的收费行为。一些部门靠收费运转或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因此有的部门总是以各种理由婉拒进入‚中心‛。以上现象的实质就是一些部门单位的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部门意识、本位意识、权力意识浓厚。
三、解决我区行政服务工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必须加快机关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坚决克服应付态度、畏难情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局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这项转变机关作风的‚牛鼻子‛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提
速。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是涉及各部门行政管理机制、行政理念及方式、权力调整的一项综合改革,推进的阻力和难度肯定很大。因此,一方面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形成互动合力。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支持和做好‚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实行强势推动。要利用行政、组织及纪律等手段,强化措施、强势推动、强制入轨。要全力服从服务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办事效率‛的工作大局,真正把我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一流的服务品牌、软环境建设的名牌、人民满意工程。
(二)着力抓好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确保审批事项到位。进一步理清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坚持能进则进‚中心‛的原则,杜绝该进中心的项目留在部门搞两头受理,不允许项目进入中心后再擅自撤回,由于客观原因确需撤回或取消的,必须报经区政府审查同意。各职能单位的职能取向从原来的‚审批‛转移到‚监管‛,真正实现管办分离。二是确保业务授权到位。中心窗口要真正实行一站式服务,不能只起‚收发室、传达室‛的作用,要做到授权到位,使接件、审查、签批、制证、盖章与发证均在中心完成,实行一窗式办结,最大限度方便各企事业单位、社会法人和办事群众。三是确保人员到位。各部门要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把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宗旨意识牢的优秀干部放
在‚中心‛窗口工作,要把‚中心‛窗口作为展示部门形象的物质载体和培养、锻炼、选拨干部的重要平台。四是确保办结时限到位。凡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办事时限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时限。对服务对象的申办事项能当场办理的,应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告知办事时限;不予办理的,应说明理由。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五是确保服务质量到位。要组织开展以热心接待群众,规范服务礼仪;耐心回答询问,主动指导申报;细心办理业务,正确把握政策;诚心提供帮助,坚持热情服务;真心为民服务,做到廉洁从政;虚心听取反映,努力改进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六心‛活动。要通过开展‚六心‛活动,使窗口工作人员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仪表整洁在身上,热情微笑在脸上,娴熟业务在手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尽最大努力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和好评。
(三)加快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要按照‚责权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公开透明‛的总体目标要求,抓好经费保障,及时更新窗口设备,加强网站建设,健全网站功能。改进和完善操作流程,为实现网上审批夯实基础,向广大公众全面展示和宣传政务公开和行政服务动态。
(四)创新机制,从求时效向求功能转型
为了更好地突出行政服务中心的集聚优势,提高人民群众办事的舒适感。应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强化功能性服务,放大乘数效应,着力提高行政服务工作的时效性、经济性、便捷性,优化窗口设臵、流程设臵、功能设臵,较好地实现从‚群众找我办‛向‚我为群众办‛
转型。
在办公场所的空间布局上,要紧紧围绕便民、便企、便建的服务宗旨做文章;在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切实履行‚协调、管理、服务、监督‛的职能。
(五)创新手段,从流程化向信息化转型
要积极调整行政服务的理念和思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调整我们的流程,而不是让服务对象根据我们的流程办事。为此,可依托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按照全省统一规范标准和确定固化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功能完善的‚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业务系统和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系统,实现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要加大对行政服务监察监督的力度,在充分强调自我约束的基础上,积极发动和鼓励群众监督。为此,可开发统一的网上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系统,建立行政权力数据库,实现信息采集、流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异常处理以及实时报送等功能,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察,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进行监督,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为我区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全面提速,优
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方便群众并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助推我区‚八型‛政府的建设。推动和实现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调查问卷、电话回访、入户走访、考察学习、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中心服务环境现状、企业的服务需求、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方便企业、居民办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市民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探索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一些举措,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十一五‛期间行政服务工作回顾
XX年8月1日,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顺城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抚顺市率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年历程,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完善和全面提升三个发展阶段。8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效能为中心,以规范行政审批、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投诉为重点,以健全制度体系、整合行政服务资源、加强监督管理为保障,沿着‚从无到有、由粗放运作到集约运行、变单一审批为综合服务‛的轨迹快速发展。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立足搭建平台,着眼长远发展,始终把政务大厅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打造。在建设‚服务型‛、‚阳光型‛、‚高效型‛政府过程中发挥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上,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五个致力于‛:
(一)致力于‚健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是在借鉴兄弟城市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从筹建之初到运行至今,我们始终将制度设计放在核心位臵,运行前,制定出项目进驻、项目审批、人员管理、考勤考核、评优奖励、廉洁自律、投诉处理等17项制度和规定。运行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严格落实已有制度。另一方面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又先后配套完善了……等一系列制度,基本做到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运行,逐步建立起政务大厅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致力于‚规范‛,落实项目集中受理
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审批程序、办理时限是检验中心运行成效的标尺。运行以来,我们不断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申请事项的办理时限。首先对进驻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利用门户网站、公示板、办事须知等形式公开了审批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让行政相对人在办理申请事项时,能够对所办事项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其次,在大厅管理办监督权限范围内,利用多种手段和办法严格控制了每个办件承诺时限,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致力于‚创新‛,全力提高审批效率
为提升‚新型中心‛的服务性、亲民性、务实性和责任性,指导驻场部门以‚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为目标,采取了‚四个创新‛举措,不断探索服务新方式。一是创新硬件设施。XX年投资325万元
扩建了服务大厅,扩建后的大厅安装了宽带,实现了整体入网,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无纸化审批奠定了基础,有利地促进了中心工作良性发展。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行 ‚无假日、导向、即时、主动、优先、延时、承诺、网上‛八项优质服务,形成了便捷、高效、规范的集成‚服务链‛。三是创新审批通道。开设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协调投资500万元以上市、区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审批,并协调区内投资50万元以上新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同时对经‚绿色通道‛协调审批后的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四是创新联办制度。凡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实行联合办理、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建立实施了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并将联席会议办公室与重点投资项目办公室合并办公;制定了‚绿色通道‛联络员制度,做好跟踪服务,切实为引进重点项目创造良好服务环境。
(四)致力于‚扩容‛,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中心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必进‛的原则,积极开拓项目建设新内容,拓展了业务新领域,扩充了中心的审批职能,切实体现了‚新型中心‛的务实性、服务性和亲民性。一是争取审批授权。中心通过争取部门对中心窗口的审批充分授权,新增了督办辐射安全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解除劳动关系等审批、服务事项10项 区行道树缺株补栽工作情况报告
10月28日,区委周书记对我局提出了补栽东山主城区主次干道行道树的工作要求,我局立即行动,对东山主城区主次干道缺株情况进行系统排查,并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现将排查情况及实施计划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我局管辖的东山主城区范围内绿化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现有行道树约5000株,主要树种分别为香樟(金箔路、上元大街、竹山路、鼓山路)、法桐(文靖路、天印大道、北沿路、胜太东路)、银杏(金箔路、外港河),其中,香樟总数占70%,法桐占25%,银杏等占5%。
二、原因分析
1、因人行道下方管线较多无法栽植。主要出现在上元大街段,由于该路路幅有限,上元大街人行道下方埋设了诸多管线,无法栽植行道树。
2、道路沿线门面房蓄意破坏。由于上元大街、金箔路属于东山最繁华的商业街区,门面房较多,部分门面房为了防止行道树长大,影响其生意经营,经常会使用灌开水、倒柴油等方法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死亡。
3、沿线房屋因拆迁未及时栽植。上元大街、金箔路、东新南路等道路近几年拆迁量较大,原先门面房与道路距离太近,无法栽植行道树。现在已拆迁完毕,部分路段已可以实施栽植。
4、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好绿化空间。如,金箔路与天印大道交叉口西北角,金发装饰城的建筑退让达到了二十多米,但开放利用很不
到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效果。
三、实施计划 1、10月28日-11月5日,调查摸底。根据摸底情况,目前缺株数量在200株左右,可补栽完善的数量在800株左右。2、11月5日-11月12日,设计及方案编制。
①对所有缺株的地点进行管辖排查,除了确因管线较多无法栽植外,对人为破坏造成缺株的、房屋拆迁后具备栽植条件的路段立即进行栽植品种、数量、规格的统计。具备栽植条件的,立即按照见缝插针的要求实施补栽。
②对东山老城区的部分已栽植多年,但长势较差的行道树,首先分析影响其生长的原因,并分别实施扩大树池、换土、换树等方案。
③对绿化空间没有充分利用的天印广场、金发装饰城门口、岗山北广场等地块进行规划方案设计,经审核同意后,纳入XX年老城区绿化提升改造项目中。
3、工程实施。
①落叶树种:XX年11月12日-XX年12月30日
主要道路:胜太东路、明月路、北沿路、宏运大道、东新南路 ②常绿树种:XX年4月1日-XX年5月10日 主要道路:金箔路、上元大街、竹山路、鼓山路 缺损死伤的绿化苗木进行了全方位绿化补栽,因补栽地段大多是人流量大的践踏地段,绿化站严格质量要求,对大面积践踏地段重新换土,挖穴后施放底肥。为确保此次补栽绿化苗木的成活率,绿化站管理人员对土壤的挖松、苗木补植、浇水、卫生清理等各环节都严格把关,为巩固绿化效果,绿化管理人员还对吐露新芽的绿化苗木进行了修剪整形。据悉,此次补栽共栽植冬青、女桢、月季、法桐等绿化苗木10万余株,大大提升了县城街道的绿化效果。
20xx年x月x日
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复习不单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着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小学毕业班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课有别于新课和练习课,要避免冷饭重炒。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
复习课的特点一是‚理‛,对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小学毕业班复习的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增强,这些都依赖于施教者要组织好学生复习。依据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我认为小学语文复习内容大体可以划分如下五个版块:①语言基础(字、词、语音等)、②积累运用(四字词语、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古诗词、谚语、名言、对联、歇后语,背诵课文、经典句段以及常用句型、典型句型、典型片段、精彩语段等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积累、感悟、迁移、运用,例如关联词的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的体会、仿写;反问句等句型的语感判断;前后照应等表达方式的感悟等)、③阅读感悟(课内与课外)、④写作表达、⑤综合性学习。教师应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复习课效果的目的。
复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夯实‚双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并在梳理的同时弥补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
2、通过全面、系统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3、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复习方法和形式各不相同,我认为‚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合理、综合性强的复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题海,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知道‚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于小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小学毕业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如何使复习课能
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因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我以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六要‛:
1、目标要明。
2、择例要精。
3、方法要巧。
4、训练要活。
5、评价要准。
6、矫正要快。
一、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复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前题。因此,思想教育应贯穿复习过程始终,不可放松。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节约时间,合理利用
和安排时间,鲁迅先生曾说一个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一个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59倍!他也正是把一些零散的时间‚焊接‛起来,才铸就了令人羡慕的丰碑。只有保持 ‚挤‛的恒心与韧劲,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力量!
二、制订常规,形成习惯。把对学生在上课、作业、考试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成‚规‛,教学活动,依规而行,养成习惯,形成默契。不能因为规制约了我们而不制订规,伟人莱辛说过:‚有些人往往因为担心误入迷途而误入了迷途‛。这里我要说:谁不想落伍,谁就要不断进取。
三、精讲多练,以点带面。复习讲课,应抓住关键知识、薄弱环节、疑难问题讲清、讲透,次要知识,简单问题少讲、不讲。不必面面俱到,以真正体现精讲多练原则。
四、作业面批,及时点拔。课堂布臵的重点作业,当堂面对批改,发现错误,及时点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次要的题目,可由学生自改或互改。
五、重视订正,方有提高。重视错题订正,可免‚屡做屡错‛。错题订正,应讲效率。可让学生用红笔在原题处订正,一来节省时间,二又便于检查。
六、讲评试题,有的放矢。讲评之前,应作错题统计或抽样统计,讲评时,重点题,高错误率题先讲、讲细,可作引伸扩展,次要题,个别错题不讲。
提起复习课,每个人的头脑中总想到卷子。但要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单元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至少占据了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授课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
最后祝大家通过本次活动:缺有所补、学有所得!
建议会后写学习心得、写感悟,做到:取长补短,更进一步!
XX-04-24 与会人员(19人)
规划影响,工业项目发展在一定空间上受到制约,招商所引进的项目难以入驻,中小企业难以融资,规模以上工业压力大。
需市协调解决的问题:
1、在土地规划修编期间开辟项目审批便捷通道,协调解决入驻项目的相关土地手续,如xx工业基地,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是建设用地,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为一般农用地。
2、对xx准备利用龙洞堡农场土地进行担保融资,建立融资平台,希望市里给与完善手续方面的支持。
3、在贴息和中小型企业贷款方面,希望能增加贴息资金额,扩大贴息资金的覆盖面。
4、学习河北经验,把‚强县扩权‛落到实处。
二、关于‚本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集体包括乡镇企业的重组改造,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工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
实际完成情况:
1、我xx一直重视和积极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把发展非公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每年计划报告及相关发展规划中都把非公经济作为重要组成内容。
2、对在非公经济投资项目我局不歧视,只要不违背相关产业政策,都积极予以办理备案。
3、积极配合设在xx局的区非公办,科学合理下达全年非公经济发展任务,努力完成市下达目标。
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
1、非公经济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影响非公经济的发展状大。
2、体制不顺,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难度较大。如在申请中小企业贷款方面。
3、在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上,我们缺乏手段,办法不多。
需市协调解决的问题:
1、国有企业改制方面,非公经济在参与改制后,在税收征管理方面,建议纳入区级征管。
2、为便于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望尽快完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3、科学制定考核非公经济发展的指标。
三、关于‚壮大区街经济,围绕增加就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家政服务、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物业管理、托幼托老、服装加工等社区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中介服务、城市旅游等新兴产业‛部分。
实际完成情况:
1、作为综合经济部门,我局在我区相关发展思路、规划及每年计划经济报告等均把 文、xx特色。开展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突出编制好中心城区、新城区、旧城改造规划和建成区重点地段控制性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加强结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部分。
需市协调解决的问题:
1、希望土地规划能够和城市规划相一致,并尽量把城市控制性规划范围扩大。
2、建议市xx局明确服务南明区的对口工
作部门。
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缺工12958人,其中:普工缺10107人,占缺工总人数的78%。结构性缺工矛盾突出。
二、造成企业缺工的原因
(一)企业数量、规模增速快,导致企业用工量激增。如:三山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用工需求和用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区招商引资企业不断增多,XX年辖区又引进几家大型的重工企业,如玉柴联合动力、大瑞橡胶、君华科技、恒安集团、双汇食品等。虽多举措、常态化开展招聘工作,但仍然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求职观念的偏差,导致部分行业缺工严重。特别是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能正确定位,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了专业知识,到企业就要从事专业技能方面的工作,而不愿从基础工作做起,但企业主要是需要从事技术方面有经验的人,这使得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处处碰壁;还有
(一)加快产业调整,优化用工结构。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扶持 打造特色专业,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采取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用工需求,通过岗位实习、以工代训、‚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一批符合技术要求、熟悉生产流程的熟练工人,充分发挥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一、全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
我区于5月成立了区级行政服务中心,陆续建成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86个。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立足搭建平台,着眼长远发展,始终把服务大厅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打造。在建设“服务型”、“阳光型”、“高效型”政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呈现出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新气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区委、区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区长办公会,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要求全区16家行政单位必须进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已进驻9家单位,设立9个服务窗口,行政审批事项63项,分别是区经改局(5项)、区人社局(10项)、区国土分局(8项)、区民政局(11项)、区人口计生局(1项)、区卫生局(4项)、区住建交通(5项)、区文体局(15项)、区安监局(4项)。中心现有窗口工作人员8名,管理人员2名。
镇级行政服务中心中除镇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由于设置在镇文化活动中心,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加上服务中心空间狭小,硬件基础设施设置不全,部分群众仍习惯于直接到镇直各部门办理相关事务,致使便民服务中心承办的服务项不多,日常运转强差人意外,其余四个乡镇的镇级服务中心均在正常运转。
东沟镇便民服务中心于底投入使用,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模式,设有司法信访、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财政查询和计划生育等5个窗口。中心现有窗口工作人员5名。目前,镇采取了“办理+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推行“六公开”、“五规定”。“六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请条件公开、申报材料公开、办结时间公开。“五规定”,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事项明确答复。
梁子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有政务值班、综合服务、劳动保障、土地城建、计划生育、民政扶贫、综治维稳、农业服务8个服务窗口,服务事项58项,窗口工作人员8人。服务中心实行现代化办公,现代管理手段,各窗口配有电脑及便民服务手册。另外,中心对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的各类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内部动作、上下联运、全程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以便民服务中心的窗口为纽带,形成一条连接市、区、镇与企业、群众之间的办事服务链。去年以来,全镇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计3000余件。
沼山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有民政、城建、综治信访、农业、新农保新医保等5个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8人。中心规定:凡是由自已审批的能够立即审批的就当场审批;需要审核的三日内审批到位;需要上报区审批的第二天就必须送到区有关部门进行审批。
涂家垴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8个,配备服务人员10名,涉及服务项目11类35项。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窗口有:政务值班、综治维稳、计生、财政、新农合农保、民政、土地城建、农业。元——5月,各窗口累计接待办件1100余人次。
村级便民服务室按照市、区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覆盖镇、村两级的行政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上下互动,统一协调的行政服务新模式。主要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服务,负责所办理事项的初步审核工作,将服务内容统一送到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办理。由于村级便民服务室基本没有行政审批权,因此大多数村级便民服务室只能作为“收发室”。其中,镇村级便民服务室除了新城、胡进、朝英、子坛、花贺、柯畈等村的便民服务运转正常,真正达到了便民服务的目的外,镇其它村的便民服务室在便民服务上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既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虽然较为平稳,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区经济发展相比,与投资者、百姓的期望相比,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相比,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改革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进驻不彻底
至目前,中心进驻项目不够,部分窗口单位人员虽已进驻,但项目并没有在中心进行办理,使中心无法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务”的宗旨。有些单位没有在中心设立窗口进行集中办公、公开办事。也有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本单位办理。
(二)业务开展不理想
中心业务开展是中心存在的生命线,但我区中心业务情况很不理想,九个入驻部门,目前没有一个部门的窗口开展业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进驻中心集中办理率很低,造成大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无事可干,精神状态死气沉沉,久而久之窗口工作人员对中心发展也持怀疑态度。
(三)办件质量参差不齐
从已办理的业务来看,存在办件质量不高,没有按相关规范要求办理的现象。部分窗口仍然按原来的办理程序办理,或在原单位先行受理、办理,致使中心成为“收发室”。如此以来,“中心”在办理过程中成了一个摆设,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反而多设了一道门槛,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四)考勤考核举步维艰
中心自运行以来,大多数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能严于律己,自觉遵守中心考勤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但也有个别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衔接不够,造成熟悉业务周期变长。由于“中心”没有掌握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权,经济权,造成中心在人员管理上十分被动,仅仅依靠表扬、批评、通报等形式已很难有效管理。
(五)中心管理的职能不强
行政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座桥梁、一个窗口。中心发展状况令人精神振奋,但是由于项目进驻不到位、授权不到位,实际上中心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行政服务中心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服务的关系,虽然区委、政府赋予了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运用到位。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集中表现:首先是部门审批环节多。有的审批项目既要按地域又要按层次报批,这样的事项很难进“中心”按要求一站式集中办理,当事人多头跑的现象难以消除。“中心”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最多起一个联络沟通的作用。有的部门在“中心”所设的服务窗口,基本上只能起到“收发室”或“挂号台”的作用,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审批链条无法紧密连接。其次是在“隐藏”利益上受制。审批项目的背后大都有一系列的收费行为。一些部门靠收费运转或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因此有的部门总是以各种理由婉拒进入“中心”。以上现象的实质就是一些部门单位的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部门意识、本位意识、权力意识浓厚。
三、解决我区行政服务工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必须加快机关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坚决克服应付态度、畏难情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局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这项转变机关作风的“牛鼻子”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我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提速。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是涉及各部门行政管理机制、行政理念及方式、权力调整的一项综合改革,推进的阻力和难度肯定很大。因此,一方面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形成互动合力。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支持和做好“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实行强势推动。要利用行政、组织及纪律等手段,强化措施、强势推动、强制入轨。要全力服从服务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办事效率”的工作大局,真正把我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一流的服务品牌、软环境建设的名牌、人民满意工程。
(二)着力抓好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确保审批事项到位。进一步理清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坚持能进则进“中心”的原则,杜绝该进中心的项目留在部门搞两头受理,不允许项目进入中心后再擅自撤回,由于客观原因确需撤回或取消的,必须报经区政府审查同意。各职能单位的职能取向从原来的“审批”转移到“监管”,真正实现管办分离。二是确保业务授权到位。中心窗口要真正实行一站式服务,不能只起“收发室、传达室”的作用,要做到授权到位,使接件、审查、签批、制证、盖章与发证均在中心完成,实行一窗式办结,最大限度方便各企事业单位、社会法人和办事群众。三是确保人员到位。各部门要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把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宗旨意识牢的优秀干部放在“中心”窗口工作,要把“中心”窗口作为展示部门形象的物质载体和培养、锻炼、选拨干部的重要平台。四是确保办结时限到位。凡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办事时限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时限。对服务对象的申办事项能当场办理的,应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告知办事时限;不予办理的,应说明理由。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五是确保服务质量到位。要组织开展以热心接待群众,规范服务礼仪;耐心回答询问,主动指导申报;细心办理业务,正确把握政策;诚心提供帮助,坚持热情服务;真心为民服务,做到廉洁从政;虚心听取反映,努力改进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六心”活动。要通过开展“六心”活动,使窗口工作人员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仪表整洁在身上,热情微笑在脸上,娴熟业务在手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尽最大努力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和好评。
(三)加快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要按照“责权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公开透明”的总体目标要求,抓好经费保障,及时更新窗口设备,加强网站建设,健全网站功能。改进和完善操作流程,为实现网上审批夯实基础,向广大公众全面展示和宣传政务公开和行政服务动态。
(四)创新机制,从求时效向求功能转型
为了更好地突出行政服务中心的集聚优势,提高人民群众办事的舒适感。应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强化功能性服务,放大乘数效应,着力提高行政服务工作的时效性、经济性、便捷性,优化窗口设置、流程设置、功能设置,较好地实现从“群众找我办”向“我为群众办”转型。
在办公场所的空间布局上,要紧紧围绕便民、便企、便建的服务宗旨做文章;在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切实履行“协调、管理、服务、监督”的职能。
(五)创新手段,从流程化向信息化转型
要积极调整行政服务的理念和思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调整我们的流程,而不是让服务对象根据我们的流程办事。为此,可依托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按照全省统一规范标准和确定固化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功能完善的“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业务系统和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系统,实现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为什么我们的高等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1]众多的教育专家认为, 教育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行政化, 如何解决教育行政化问题是高校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校延续了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 行政力量在高校中显示出了很强的作用, 然而随之产生的行政机构的复杂多样、行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行政作风的官僚化现象等问题凸显, [2]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师生的活力和创造性。
作为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 笔者觉得高校行政体制改革固然是解决行政化问题的关键, 但从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出发, 着重引入现代服务理念, 构建科学的现代行政制度, 这对于缓解高校行政化带来的矛盾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现代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一定时期内服务主体对服务活动的理性认识, 也是指导服务主体服务的基本思想意识。[3]服务理念是服务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现代服务理念的诠释, 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是人本管理理念。[4]人本管理是指单位的管理活动都以人为中心, 把人看作是单位的最重要资源, 做到面向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 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所需要的人性化服务来调动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其次是服务主体意识。这方面主要是要求单位员工在提供服务时, 具备主人翁意识, 自己是服务主体, 也是代表单位的主人, 在任何条件下都积极主动参与单位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当然也要求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制度、人性化内部管理等各种方式帮助单位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能以作服务表率的方式来行使服务领导权。
最后是内部服务理念。它要求单位重视内部服务问题, 内部员工需体现“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双重角色。因为单位内部服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理顺单位内部关系, 调动单位员工积极性, 从而在外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因此无论服务对象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访问者, 作为行政人员, 都应具有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 让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感受服务价值。
针对高校行政工作来说, 行政的服务对象包括内部教师、学生, 也有可能是上级领导、外单位同行或者来自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等, 因此, 遵循人本管理、提高服务主体意识和内部服务理念对高校的行政工作来说,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高校行政工作的现代服务理念构建
由于高校行政面向的对象和环境的特殊性, 高校的行政与国家机关和企业公司等其他机构的行政不同, 具有其独特性。在一个学习化社会, 高等院校日益被看作是“自组织”系统, 存在着众多非正式组织及其活动, 这些组织使得高等院校的结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松散性。[5]笔者认为, 高校行政工作引入现代服务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服务宗旨、两个服务目标、三个服务层次, 试作如下阐述:
1. 一个服务宗旨。
高校行政工作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工作宗旨, 即一切为师生服务。这实际上是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 以人即服务对象为中心。
这个宗旨指出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本质特性及服务对象。高校行政工作不同于企业单位的行政工作, 纯粹以客户、利润为指导, 作为老师的身份, 高校行政人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教育职能, 同时高校行政工作也不同于中小学的行政工作, 中小学的行政工作主要为教育学生服务, 但在高校, 服务对象多样, 工作更杂乱, 行政工作必须参考企业单位的做法, 更多地引入现代服务理念。所以高校行政工作必须有自己的服务定位, 一切为师生服务, 不是单纯地一切以师生的利益为中心, 在照顾师生利益的同时, 还应照顾教育示范的功能。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老师和学生, 因此这个工作宗旨要求行政主体在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两者的态度和关系上把握好平衡点, 在对待学生时, 需在尊重传统师生关系文化的基础上, 调整心态, 以服务的态度面对学生, 同时也以教育的态度示范学生。
2. 两个服务目标。
高校行政工作千头万绪, 教务、科研、人事、财务、思政等工作都非常重要, 但总结起来, 作为行政人员, 把握两个工作目标就能统筹安排日常工作, 使得工作节奏有条不紊。这两个目标是:
一要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完成职责范围内及上级交托的工作任务。这是行政人员最基础的本职工作, 然而, 由于学校里的特殊环境以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松散组织, 因此, 行政服务尤其需要耐心细致、严谨踏实, 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二要以准确中立的态度向上反应学生以及一线教师的各类意见建议, 调和各类矛盾。行政人员直接面对高校的主体, 也就是学生和一线教师, 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矛盾也就最先反映到行政人员这里, 如果行政人员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 那么必将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方面的服务目标, 那就是“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 行政人员应该是联系上、下两方面的纽带, 因此要求行政人员摆脱只“对上负责”的工作态度, 兼顾上、下两头, 协调各方事务。
3. 三个服务层次。
服务态度是体现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行政工作是坐班制的服务工作, 行政人员需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服务态度:
一是身到。即在上班期间保持人在办公室。办公室是教师和学生办事的基本场所, 也是师生反映问题, 解决突发事件的第一去处, 因此保持行政人员在办公室值班是最基本的服务要求, 也是第一层次服务态度的体现。比如, 上班时间需要外出办事, 就在门上挂个纸条, 说明去处并留下联系方式, 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能极大地方便需要办事的师生, 总之, 安排尽量多的时间为师生服务, 这就是高校里服务理念的第一个要求。
二是行到。行即行动, 意思是要有及时为师生服务的实际行动。这里也包含了两层意思, 既要有行动, 而且是及时的。有师生到办公室办事, 行政人员首先站起身打个招呼, 然后询问需要什么帮助, 这就是最简单的实际行动,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与访问者的距离。在社会上, 经常能听到柜台里办公人员还在玩游戏, 柜台外办事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的情况, 这样就明显违反了现代服务理念的要求。学校里办事没那么忙, 所以行动及时的要求就是即使不是上班时间, 即使你个人的事情非常繁杂, 也要在第一时间为来访师生服务。
三是心到。如果说身到、行到是服务的实际表现, 那么心到就是服务的思想境界。心到了, 身到、行到才能做得好, 没有用心, 即使在替师生解决问题, 也会给人懒洋洋、无精打采的印象。用心, 表现在最微小的细节, 比如真诚的微笑、一杯水、认真地倾听、整洁的办公环境等。服务用心了, 我们甚至不用刻意去追求圆满, 就能取得最好的服务效果, 所以说, 会用心的人, 更能体会工作的快乐, 也更能体会生活的快乐。
四、结束语
本文撇开行政化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和影响等理论性问题不谈, 指出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本质特性, 并对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引进现代服务理念, 改善高校行政服务的功能和效率, 从而促进高校行政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矛盾的缓解作了很浅显的探讨。希望借此就高校行政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点见解, 当然对现代服务理念的理解多种多样, 因此, 本文中提出的观点仅是对现代服务理念的不完整的阐述, 这方面也许值得更深入完整地研究和探讨。
摘要:高校去行政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就高校行政工作的定位和工作方式提出了一些观点, 指出了高校行政工作的服务本质特性, 并从一个服务宗旨、两个服务目标、三个服务层次等角度对高校行政工作如何引入现代服务理念进行了探讨, 希望借此改善高校行政服务的功能和效率。
关键词:高校行政工作,现代服务理念,服务宗旨,服务目标,服务层次
参考文献
[1]卜思荣.去“教育行政化”, 追求本真教育[J].教学与管理, 2010, (7) :42-43.
[2]康翠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弊端及政策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147-151.
[3]消费背后的故事.现代服务理念[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a90110100ncil.html.2010-12-03.
[4]武莉娜.“以人为本”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作家杂志, 2007, (12) :153.
[5]张丽.高等教育行政的特性及运行机制[J].大学 (学术版) , 2010, (6) :37-43.
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工作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2004年7月1日,伴随《行政许可法》施行,我市成立了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初始,中心确立了以“一创六建”(创新审批方式,抓好标准化窗口、制度化管理、队伍素质、党建工作、班子合力和服务环境等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完善“五个机制”(高效办事机制、创新服务机制、政务公开机制、奖惩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为手段,以提高审批服务效能为目标的整体工作思路,按照“百姓至上、企业第一、发展优先”的原则,将多个部门统一在一个行政许可平台、一个行政许可标准、一个政务环境条件下,公开行政许可行为,统一再造了工作流程,实行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
(一)创新行政理念,推动管理型行政许可向服务型行政许可转变。为了建立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原则和和谐社会需要的行政许可服务体系,中心按照现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的公共产品和公众服务”的工作理念,设置了“哈尔滨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政务公开触摸屏,天气预报屏,微机查询台,大屏幕公示板,始终坚持“企业至上”、“百姓第一”、“外商优先”的行政原则,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通过“行政许可说明书”、“办件示范文本”、“办件通知单”和“哈尔滨行政服务中心网站、中心局域网”传递给公众,为公开、公平、公正地办理行政许可服务提供了信息发布与监督管理的平台。制订了57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许可操守行为;坚持“以人为本”、“行政为民”,处处事事以方便群众为目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整合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职能,用“主权在民”、“公民至上”,“宁愿让自己辛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回”的新理念指导工作,坚持每年一次的“千张问卷”调查、“百家客户”走访活动,促进了政府与群众的和谐关系。
2007年10月23日,万达索菲特酒店外方经理到中心卫生局窗口着急申办卫生许可证,窗口即刻派员现场办公发证,从而保证了这个总投资9000余万元的大项目顺利开业。哈尔滨顺迈医院有限公司,是香港与境内合资企业,港方投资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7亿人民币,按规定应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中心工商局窗口为了留住外资,主动派人全程服务,争得国家总局授权,使卫生部允许3年之内办结的资格。于2007年6月22日当天即在中心窗口注册登记,事后,公司派员到中心致谢。
(二)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封闭型行政许可向开放型行政许可转变。中心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按照集中、联合办理的法定规则和“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即在职能部门采取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许可处室向中心大厅集中;行政许可项目进中心到位,行政许可授权到位),将47个委、办、局向中心派驻的157名窗口工作人员组成87个行政许可服务窗口,集中在敞开式“阳光大厅”办公;把全市242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并联行政许可项目和与之配套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窗口集中办理,从而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中心领导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坚持每天早迎晚送干部职工,窗口工作人员过生日,亲自送生日蛋糕,拉近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中心和谐发展,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运行机制,实施控制型行政许可向法治型行政许可转变。中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编制新流程。中心以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科学编制、设定行政许可流程,对入驻中心的268个项目进行了流程再造。把原来沿袭多年的21个部门的59个环节划分4个并联阶段;把原来分散进行的踏查、审图、验收,归并为集中踏查、集中审图、集中验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华联哈尔滨商业有限公司报建49093平方米大项目。2007年6月份申报,中心即刻按照“三集中”原则,快速审批,仅用2天时间办理了开工手续,客商非常满意。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中心利用网络优势,为省(市)重点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和棚改项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具体说,就是接到报建项目申报后,规划局牵头召开审批协调会,建设单位填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项目基础施工承诺书》,对依法建设、费用缴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承诺,即先发《临时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后补全法律手续。这样一来,一些大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上享受了优惠政策。四年中,中心利用“绿色通道”,办结项目369件,其中,最短时限仅用22天。为企业抢占商机赢得了时间。三是加大审批提速力度。新的工作流程和“绿色通道”使行政审批工作驶入了“快车道”。其中,建设项目由原来的80多天,压缩到45天;其他项目的平均时限压缩7—8天。我们在近两年中,还集中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审批提速、优质服务”争先进位活动,使进驻中心的268个项目平均提速3-4天,有20.4%的承诺件改变为即办件。同时,我们取消了一些繁杂的“前置条件”,只要基本要件齐全,到中心窗口审批,立等可取。例如,2008年2月22日上午,中外合资的哈尔滨客运铁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到中心工商局窗口中办公司注册登记,虽然没有外商投资人资格证明的认证文件,但考虑到投资3.44亿元的大项目,中心领导当即批准,“特事特办”,立即办理发证,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四是实行集中管理收费。为了将分散在24个部门的49个收费项目集中统一管理起来,中心于2005年10月向市政府呈报了专题报告、经市长办公会批准,全市从2006年开始对建设项目实行“一口式”收费管理,统由进驻中心的建行窗口收缴。中心在办件程序上设置了“必须交费”的软件“门槛”,有效地解决了减、免、缓的问题,铲除了滋生腐败问题的土壤。两年多,中心共收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49.64亿元。同比增长2.8倍,为我市财政收入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创新监督模式,实现内部监督向社会公众监督的转变。为了从行政许可上优化发展环境,从内容上推行政务公开,从程序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政府建设,中心在规范队伍行政行为和开发窗口内动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将47个窗口划分7个工作区,任命7个工作区长,建立
8个党支部,专门成立了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中心窗口和窗口人员绩效考评实施方案》,设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坚持日巡查,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每季评出15%的“红旗窗口”和“先进个人”,年终评出15%的优秀公务员和5个单项标兵,均在内网予以通报。为了使中心考核公开、公平、公正,中心建立了与考核相配套的内外双重层级监督体系,在中心大厅设置了行政许可监督台和效能监察接待室,对大厅实行专业监督;组建了由25名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对中心实施社会监督;邀请新闻单位到大厅采访、报道,实施舆论监督;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增加了行政审批网上监察功能,起到了“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的作用,使行政许可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有效提高了行政许可服务水平。通过多渠道监督,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一些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创造了中心成立至今“零投诉”的可喜成绩。
为此,省城调队盛赞“行政服务中心摘掉了政府效率低的帽子”。中心窗口人员以“热情、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赢得了“联系群众的纽带、行政服务的平台、政府形象的窗口”的社会赞誉。
哈尔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研究解决的相关问题
行政审批实践证明,,凡是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由于预定网络控制,都能够按照法定流程顺利运行下去,不会出现“中间梗阻”问题。但是,与副省级城市相比,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中心办公场地狭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行政服务中心面积大都在2万平米以上,唯有我市3100平米,狭小的办公大厅仅能容下152项行政许可项目,尚有147个项目未能进驻中心,无法在市政府的监控下全面实现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法定要求。
二是中心之外审批,群众意见很大。全市有14个委办局的办事大厅单设,有的部门除了进驻中心的窗口之外还有另行审批,群众四处奔波,怨声载道。据调查,某局近两年办理项目2700余件,而在中心窗口仅办175件,占6.4%。尤其是一些大项目还在各单位内部运转。如2007年全市审批外资项目144件,只有37件是在中心窗口办理的,仅占总量的25.69%。2008年市政府确定的25个市领导包保重点项目仅有3个在窗口进行前期咨询,88%均在各部门内部运转。
三是审批要件繁杂,企业负担过重。历经几年改革,真正在行政服务中心申办的项目要件备齐即可快速通过。但是,在此之外的经营性单位却不受法定时限约束,任意拖拉。如建筑设计,环境评价,科研论证,交通评估、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等,这些都是审批中必须具备的,可又不在行政机关进行的环节,形成了一个费用高、时间长的困扰链。如果把它统一起来,规范起来,将会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行政许可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结构和以条条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难与国际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了及时解决“服务型政府”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各级党委、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行政机构——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将分散在各个行政机关的审批职能联合集中在一个“窗口”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从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上开辟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绿色通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行政”。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的过渡,其目的是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使政府工作从社会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转变,去繁就简,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使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为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从全国各地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的基本情况来看:首先,是将分散在各部门与群众和企业联系十分紧密的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在一个大厅办理,实行“阳光作业”,并以最短的时间和最简洁的程序办完事情,使办事群众得到最大的方便。对一个部门自身是一种自律、一种创新、一种提升,对社会是一种承诺、一种透明、一种凝聚。对窗口行政许可行为,中心随时督查落实结果,协调解决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政府的管理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重审批、轻监管、轻服务”的思想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到全过程监督、全过程跟踪服务,使群众和企业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少跑一趟路。其次,是通过行政许可的相对集中,把各部门相对分散的行政许可,放在一个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公开办理,最大程度上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增加审批的透明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腐败;有利于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暗箱操作。而且,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更便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促使各部门更规范地行使行政许可权。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地方政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随后,全国各地政府建立的提供“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的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由本世纪初的2600家发展到4500多家。在特定形势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于2004年7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这标志着我市在建设法制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的轨道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心成立以来,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仅在四年的时间里,就办理行政许可服务项目48万余件,收缴费税42亿余元。但是,在具体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机制需要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以分权为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特征的中心组织模式下,一个地方中心能不能办好,取决于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党委、政府的支持,党委、政府决心大,措施硬,行政推动力强,改革的杂音和阻力就小,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效果就比较明显。
二是思想观念需要转变。一些部门对建立中心的意义、对中心的发展认识不完全到位,如:认为中心仅仅是“政务超市”,部门在中心集中设立窗口不过是办公地点的转移;部分单位认为行政许可项目情况复杂,进“中心”办理难度大,退出“中心”或不进“中心”的理由找得多、找得充分,对进入“中心”的意义和便民效果甚至不予考虑,畏难情绪大,抵制情绪多等等。由于认识不到位,对中心建设的支持就不够自觉、有力。三是法律支持不够充分。目前中心的定位缺乏法律依据。它既不是审批业务主体,也不是监督主体。法律依据的缺乏给中心履行职能带来困难。如当项目联办部门之间、窗口和办事者之间意见出现分岐时,不少地、市明确由中心进行协调。但中心不是审批主体,按中心的协调意见办理后,如果出现问题,责任仍由部门承担,因此,中心的协调意见有时难以实施到位。法律障碍还表现为存在法规、文件“打架”的现象,如规定申办条件互为前提,使项目难以办理。再有,中心推出的一些实践证明符合基层实际的改革措施,如“超时默许制”、“绿色通道制”等还不完全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中心进一步发挥作用带来困难。四是行政许可机构体制不健全。首先,中心机构性质不明确。各地中心有的定性为行政单位,有的定性为事业单位,甚至个别地方中心目前还不是正式机构,让没有行政职能和法律授权的中心协调有权力的委、办、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以分权为主,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要涉及多个部门或同一部门内几个处室,有的要经过报省、国家审批,办事者多头跑、重复跑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中心对在中心以外办理的环节难以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市、县级的,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个别地方戏称中心为“没娘的孩子”,加之很多省没有明确哪一个省级部门对中心建设进行研究、指导,各地中心各自为政,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五是部门利益的影响没有消除。审批与权力和利益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由于行政许可的累积,使有的部门形成了一些可见和不可见的利益,特别是在转型时期,由于两种体制并存、各种利益交织,这些部门既以行政管理部门的身份出现,又以一个特定经济领域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因而渐渐地也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可以说,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确定的行政许可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某些部门获取自身利益的依据。行政许可项目和许可权力进入中心实行阳光操作,与之相应的部门利益也将随之消除,必然影响一些部门不应有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部门的抵制。部门利益是项目和环节真正进入中心、许可权限真正授予窗口等工作难以到位的最根本原因。
积极研究探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途径
中心建设与发展事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否不断深化并取得实效必须尽快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机构性质。从全国各地中心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将项目进入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中心对项目进行整合,对办理程序进行优化,这是包括我市在内的各地中心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第二个阶段是政府部门将行政许可职能集中到一个处室,并逐步将行政许可处室成建制地进入中心,初步理顺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目前,四川眉山、河南焦作、信阳等地市已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第三个阶段是把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到中心,将中心改造成具有实质性行政许可权力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目前除我市外,全国其他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的行政服务中心都已确定为行政机构)。通过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形成了政府决策、中心服务、部门监管的格局。《行政许可法》第25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在阐述这一条文时指出:国家在设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力方案时,可以考虑利用现有各地已建立的行政审批中心,将其改造成享有实质性行政许可权力的、统一办理原由各部门分别办理的经济性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实施机构。这样可以解决审批中心与原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中心具有真正的许可权力,避免“前店后厂”现象,大大方便办事群众。目前,就我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来看,虽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但需要进一步明确机构性质(目前中心机构性质仍为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从法律角度来讲,事业单位无权为行政许可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只有进入行政序列,才能使中心真正成为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实施机构。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中央对各地中心建设已经给予了肯定。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探索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和许可工作机制,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即,“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目前,大部分地区市、县两级基本建立了中心,四川、安徽、浙江、吉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中心,从省级政府明确了中心主管机构,强化了对中心建设的研究和具体指导,对中心机构设置、项目办理、运行模式等形成了全省范围的统一规范。鉴于此,作为对俄边贸口岸的重要省份,从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度,我省也应考虑省级中心建设问题,以期形成全省完整的行政许可工作体系。
三是改善办公环境。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现有办公面积3020平方米,有47个单位、87个窗口、242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入驻中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面积是最小的,与一些地、县(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相比,我们在入驻项目数量、审批服务规模和配套功能方面也存在相对滞后问题。由于受办公面积限制,一些贴近群众的行政许可事项,如公安机关的行车执照、驾驶执照、身份证、护照审验发放以及政府招投标、集中采购等目前仍然无法入驻中心集中办理。因此,有必要从中心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认真研究中心环境问题,使中心在整体功能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如何通过中心的运行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为此,我们认为,如果仅仅是把各部门的办事窗口集聚在中心,而办事的手续还是那么多,办事的方法和步骤还是老样子,那么“集中办理”就只是个形式,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再造工作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审批模式的弊端,才能把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市民中心”,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09-27
政务(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考察报告06-13
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工作总结06-21
行政服务中心2014年党委工作计划07-02
总结上半年行政服务窗口09-13
惠东县行政服务中心2012年工作要点10-01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日的工作总结10-20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及其工作人员管理考核暂行办法05-29
行政中心物业服务方案06-23
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指南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