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共8篇)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篇1

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运动主张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人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实现与人才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强调学校以学生为本位和工作为本位的学习。

生涯规划课程在港澳台地区开展较早,纵观我国生涯规划课程开发存在几点共性:(1)参照国外生涯教育先进理念或做法;(2)参考我国现有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与特点;(3)结合实施学校所处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

随着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职学校也在逐步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家第二批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在中职学校中率先启动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中职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学设计《人生沿途皆风景——透视生涯规划》获2011年浙江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同课异构”创新教案评比一等奖,学校开发的课程《中职生生涯规划》获2015年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A类校本选修教材。

一、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唤醒学生生涯意识,学生在“游戏体验+专业测试”中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进行探索,明确自己喜欢、适合、胜任、看重什么,为中职专业选择提供参考。学生在社会调查与实践中了解家庭、地区、行业,为就业与发展做好准备。分析中职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及其横向、纵向职业群,把握在专业领域的就业面及发展路径探究职业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在专业、升学与就业上作出适合自己的抉择,同时能够进行目标管理、付诸行动以及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规划,进而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创业。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增强生涯规划意识,探索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了解家庭、家乡、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职业、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涯的纸笔练习、幻游体验、游戏、测验、实践调查等活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被选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运用决策平衡单来权衡就业与升学的利弊得失,初步确定或调整自己的升学或就业方向。遵循SMART原则,运用剥洋葱法进行目标管理,搞清行动与措施计划的5W2H要素,运用PDCA循环实施行动方案具体过程,进而制定中职生涯的行动与措施计划书,通过自我评估、同学评估、老师评估、家长评估四种方式对生涯内容、进度及其他因素进行评估、调适,从而重新规划与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形成职业兴趣、培养职业性格、提升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解专业、升学与就业对人生的意义并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作出适合自己的抉择,形成生涯规划意识,对创新创业进行一定的思考,树立阳光、积极、向上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我的终身、可持续、个性化发展。

二、课程内容

课程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环境透视、职业分析、生涯决策、生涯行动,每单元2~4课时,共18个课时(见下表)。

三、课程实施建议

(二)渗透生涯理念

没有理念指导的生涯教育是盲目的、空洞的,在本课程的实施中,时时渗透生涯理念。例如以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Donald E.Super)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依据,学生在绘制“生涯彩虹图”中理清自身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科学合理地来规划自己的生涯。

(二)注重对生涯的体验

课程的实施中,注重学生的生涯体验,例如运用冥想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生涯幻游,畅想未来生活;在冥想音乐和教师冥想语下,通过自创的“人生大风车”纸笔游戏对风车叶子的组合、拆下、换上来体验选择、舍弃、重拾等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顺其自然地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三)发挥心理测验的辅助作用

将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测试、加德纳多元智能测试、生涯价值问卷这些测试作为附录放在《中职生生涯规划》这一教材的后面,在“自我探索”这一单元教学时作辅助教学之用,对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提供一种参考与借鉴。值得注意的是,测试之前要对学生说明,测试结果并不是标准答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避免测验带来的消极心理暗示。

(四)明确生涯规划是持续动态生成的过程

中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一般在高一年级开设,而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程的实施中,不是要为学生做规划,而是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涯规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评估、调适、规划、行动,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篇2

精品课程, 即一流水准的课程, 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全国示范性课程。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重视岗位技能的训练, 在实践中, 其遇到的问题如下。

1. 经费来源问题。

开发精品课程需要经费, 在国家对中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需要学校自行筹措。对一些重点职业学校, 困难较小。但对一些县级小型职业学校, 显然, 精品课程建设经费面临困难。

2.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职精品课程一般是自愿开发设计, 服务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及学生, 设计者拥有知识产权。如果制作者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公布于众, 就失去了推广为精品课程的意义。

3. 网络技术支持问题。

精品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对外公开, 并能有效共享。这需要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顾问对服务器的运行进行跟踪管理、定期维护, 尤其是采用了会员制的网站, 还必须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确保账户密码的安全。

4. 课程特色问题。

要想建设属于中职的精品课程, 首先, 必须要有中职特色, 即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 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其次, 不同的课程也应当有其自身的特色。例如, 我们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机电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是到数控加工企业进行充分调研之后, 围绕企业岗位技能要求, 将数控加工与编程的技术精心设计成项目课例, 以加工产品为主线,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 形成了课程自身的特色。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员。

5. 课程评价问题。

一门精品课程, 应当如何去评价, 由哪些人来评价?仅仅公开, 而没有评价反馈机制, 没有一个封闭的控制回路, 这样的开式控制方式 (图1) 是无法提高质量水平的。而闭式控制方式 (图2) 在两个端口间有一个反馈的回路, 建设者能够获得反馈情况, 并依此去调节、改进课程的建设及运作方式, 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质量。

一门精品课程, 当以三维视角来评价和反馈, 即从建设者的角度、行业专家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来评价它的质量水平。

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们应当跳出“自以为是”的圈子, 可以采取网络征集的方式, 制定出合理的评分表, 然后依据评分表对课程进行中肯的自我评价;行业专家的评审, 可由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来执行, 使用者的反馈则可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然后, 再根据自我评价、专家意见、使用者的反馈情况对精品课程进行改进, 改进过程中尤其注重岗位的针对性、知识的前沿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能反映最新的学科成果。此外, 一个优秀的精品课程网站, 必须要加强互动, 设置意见箱、留言栏、解惑之窗等。

二、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笔者与本课题组成员一起以数控加工与编程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对中职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为笔者建设中职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路。

1. 重组课程内容。

由于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 我们组织力量重新编写教材《数控加工与编程实用指导书》, 该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互融合, 循序渐进编排课程内容, 形成合理的模块单元, 并将培养目标 (应知、应会、应能) 分解到每一模块中。每一模块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 通过创设情境给出项目任务, 然后再编排理实一体的知识点, 最后, 给出理论练习题和实践练习题。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1)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当前, 课改的教育理念便是学中做、做中学, 所以, 绝大多数的知识内容皆基于工作过程而展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认真编写项目课例, 确定项目的学时分配;根据大纲要求, 联系学情, 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考虑好需要的教学资源 (如刀具、量具、夹具、图纸、坯料、评价表、工件互测表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零件加工的具体过程;最后, 通过填写过程评价表、工件互测表, 获取学生的掌握情况。

如葫芦的加工制作, 课前, 教师将图纸发放到学生手中, 布置任务, 教师先加工一个成品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完成任务 (图样分析、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工件坐标系、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编写程序、仿真加工、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等) 。

(2) 采用学案导学法。根据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编写课前学案、课堂学案、课后学案。课前学案, 可以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学案, 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案的引导下, 学生自己可以完成自学;课后学案, 可以让学生有效复习, 巩固所学。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满堂灌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早已不适应现在的能力培养型课堂, 采用“启发式”学习法, 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网页式教学课件授课。网页式教学课件, 是可以像浏览网页一样浏览课件, 新颖的设计让课程知识的框架结构非常明晰, 即使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 学生也可以自学,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 使用好网络资源, 打造自己的精品课程。

由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散乱, 东南大学和天空教室在2006年起便采用云技术解决了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问题, 通过人工提取各个精品课程的资源的方式, 建立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 (http://jpkc.seu.edu.cn lib) , 该资源库收录了2003年至2007年全部国家精品课程信息, 以及超过6000门的省级精品课程信息。虽然这是高校的资源库, 不适用于我们的中职课程, 但是, 它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指引:一是可以建立中职精品课程资源库, 且为了避免课程资源的散乱, 所有中职精品课程皆以统一的Office格式存储;二是可以借鉴高职的精品课程资源库, 开发自己的中职精品课程。

摘要: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其必要性但又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以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阐述了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关键词:中职精品课程,困惑,对策,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光礼, 张文静.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七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1) .

[2]倪伟国.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江苏教育, 2011 (4) .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之我见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素养课程 开发实施

近几年,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需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确立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有的学校还为此开发了职业素养训练校本课程。笔者所在学校从2011年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完成了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总结本校的实践经验、分析他校的实践成果,笔者认为开发职业素养训练校本课程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开发的程序

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要兼具教育性和职业性,所以它的开发环节略有不同,基本为组建开发团队—用人单位调研—职业素养需求分析—编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二、课程开发的主体

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人才需求标准,这是制定职业素养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体现职业性。而学校教师熟悉课程开发的规律,熟悉学生的学习模式,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教育性。所以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师都应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并合理分配他们在课程开发中的职责。

1.用人单位的职责

提出行业(企业)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员工的成长案例,参加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参与学生评价,参与课程评价等。

2.学校教师的职责

负责对学生情况的调研,起草、修改课程标准,负责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编排,提出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案,负责教学设计工作等。

三、课程的内容

职业素养课程既要具备岗位通用性又要兼顾岗位的专业性,其内容体系应该以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合格职业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终生发展能力为目标,在内容设计上处理好以下四方面关系。

1.与德育课的关系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一般包括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三部分,而职业素养课程一般包括职业认知与礼仪、情绪管理、目标管理、自我管理、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感恩意识、爱岗乐业、服务能力、自我推销能力、选择创业道路、调整就业心态、面试技巧等内容。

在内涵方面,德育课程是职业素养课程的基础;在外延方面,职业素养课程是德育课程的补充和扩展;在功能方面,职业素养课程既深化德育课目标,同时根据各学校的培养目标,突出校本特色。

2.与专业课的关系

中职学校要统筹专业课与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通用性与专业性将职业素养目标分解到各门课程,写入课程标准中。

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职业素养”目标,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职业素养课既要作为专业课的延伸,巩固专业课的成果,也要训练通用的职业素养,同时,对于体现专业特色的部分,一定以专业技能训练为载体完成教学目标。

3.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关系

中职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来自于用人单位,服务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需求,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课程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主要岗位,通过访问用人单位职场人士,收集本校毕业生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信息,调研人才市场需求等方式,归纳出学生所需重点发展的职业素养,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能力要求,在职业素养方面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4.与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

学生是职业素养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程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教材的编写、方式的选定等都应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把学生作为职业素养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等方式,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并据此确定职业素养课程内容体系,确定阶梯状的职业素养培养程序,开发职业素养课程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四、课程的实施

1.阶梯状的训练内容

学生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所以职业素养课程应在不同的学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学生刚入学,要过集体生活,要学会照顾自己,要了解自己的专业。由于很多学生不适应,所以这一学期一般安排适应新环境、职业认知、仪容仪表习惯、礼仪习惯、文明用语及行为举止习惯、情绪管理、理财能力等内容。

第二、三学期,学生对职业、专业有了初步了解。该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素养,一般安排目标管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反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诚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主动工作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塑造职业形象等内容。

第四、五、六学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渴望就业。此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一般安排时间管理、感恩意识、爱岗乐业、服务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寻找创业方向、选择创业道路、调整就业心态、了解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内容。

2.训和熏的培养方法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是只靠说教就能做到的。现在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严重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如教育学生要守时、守纪,学生也知道上课迟到,违反纪律是不对的,学生知道说话要文明要有礼貌,但就是经常做不到。这就是教育的偏差。我们认为习惯是靠养成的,而不是讲授的,不能单靠说教,而要让学生去体悟、去经历,使其产生认同感。

在职业素养训练中,教师要利用案例、故事、游戏、视频等资料,采用讨论、调研、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训练方法,贯彻知行统一的训练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增加对职业素养的理解,最终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同时“课堂直接”的“训”要同“环境间接”的“熏”相结合,即把职业素养养成和训练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以常态化、系列化的主题活动及学生社团为平台展示学生成长的风貌;以班级——“公司化”为背景,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将职业素养内化;以“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将职业素养养成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中,使学生在职业素养课程中形成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得到不断强化。

3.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

职业素养训练考核要采用多主体、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第一,职业素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包括:学生在校遵守纪律的情况、卫生情况、奖惩情况、参加各类比赛情况、学习成绩、社团活动、获得项目实施的机会及成绩、德育实践及其他活动表现。第二,职业素养以展示、比赛方式进行评价。围绕学期职业素养训练要点,学校规定展示项目,以班为单位,面对全体在校生进行汇报。第三,在职业化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评价。如会计专业可以给每一位学生设一个虚拟公司账户,学生的各种表现记录在账户中,作为职业素养评定和职工晋级的依据;交通运输专业可以给每个车队、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档案,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作为职业素养评定和评选星级标兵的依据。

五、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跟踪管理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课程的评价策略要遵循一般课程的评价规律,同时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职业素养课程的评价除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外,还应有用人单位的评价,各方评价侧重点不同,但综合起来应该覆盖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及产生的所有成果,包括课程方案、教学情况、课程实施效果等。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职业素养课程的评价既要评价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课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和结果。所以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写教学反思、教学体会;用人单位可以反馈毕业生的变化;学生可以谈个人的收获;家长可以反映学生的表现;学校除收集上述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各种调查问卷、统计量表直接掌握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职业素养课程。

总之,开发职业素养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校情况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胜阳.中职生职业素养能力训练(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原则 篇4

各设区市教育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和《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等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制定教学计划,执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现根据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组织具体教学的重要依据,各地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以下简称原则意见),按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要依据《原则意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考虑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编制。2009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从新学年开始按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明确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公共基础课程含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下同)课等必修课程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约1000至1100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每个专业至少确定3-5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约2000至2200学时,其中实习实训作为必修课必须保证安排1000学时以上。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安排。学校还应根据需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五)实施性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每周为28-30学时,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计约为3000-3300学时。必修课应占总课时的90%,选修课为10%。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总计不得少于170学分。实行招收普通高中的专业,学制一年,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实习实训累计总数不少于500学时。每年9月1日统一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学时间,具体校历由各地或学校编制。

德育课、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各安排2课时。艺术课原则上安排学

生在校学习两学年,每周安排1课时。部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课时比例在公共基础课程总课时的15%以内上下浮动调整。

(六)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专业,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原则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认真组织实施新教学大纲

(一)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和部分基础性强、规范性要求高、覆盖专业面广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

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解把握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掌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终身学习打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选修课含心理健康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已经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与《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执行,总课时为128-144,不得随意删除教学内容和删减教学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均为必修课。文化课新大纲对教学内容设置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语文、数学、英语)或基础模块、职业模块(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是国家规定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可结合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施教学;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学校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自行确定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为必修课,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应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艺术课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有激情、有创意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平台部分,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学习专业课(含实习实践)打基础。专业课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地方特色,课程结束应安排技能训练水平测试和检验。进一步完善学生“双证书”制度,在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实习实训

(一)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8号)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要求,在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根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不同课程教学特点,落实各学科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含顶岗实习)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但第一学年不允许安排顶岗实习。

(三)要认真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学校要健全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选派指导教师到实习单位全程参与实习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同时要求实习单位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推荐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四、加强教材使用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

自2009年秋季新学年一年级新生起,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选用国家已经出版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及国家规划新教材出版单位编写的相关课程的教辅读物,原则上国家已经开发出的课程和教材,省、市以及学校不再另行开发、编写,避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教材质量的降低。

各地和学校可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由教育部审定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必须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立项教材目录》中选用;专业课应在教育部陆续编写发行的国家规划新教材中选用。

五、建立省、市、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各地要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新一轮教学改革目标的落实。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的管理,发挥职教教研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执行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作用,组织开展对所属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工作,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三)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本校实施新教学大纲过程的监测,定期进行有关教育教学质量的数据采集、科学测评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新教材使用的管理,保证教学资源质量,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我厅将在适当的时候,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篇5

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它主要是指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外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方法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职业学校大多对职业业务范围内能力培养十分重视,创造大量条件充分发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获得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情感类的教学目标,用传统的,以内容和教师为中心的显性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是很难实现的,这一点已是无庸质疑的事实。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仍广泛采用学科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它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自身的不足,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它与职业能力要求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学科课程模式下,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课程有很强的科学系统性,内容面面俱到,过于强调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实践技能教学。中职培养的学生将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而生产过程往往对理论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能熟练操作,这样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需求就有了差异。

在我们对毕业后学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研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到汽修厂工作,还是要从学徒干起,而他的同学当年初中毕业后就在厂里当学徒,现在成了他的师傅,这证实了这种差距的存在。(2)学科课程模式培养的学生社会能力与实践能力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科课程模式下要求学生单独学习,通常只重最后结果(考试成绩),因此职校的毕业生社会能力与实践能力有限。用人单位常常要求员工一到位就能顶岗,往往是要求班组化的工作,如在流水线工作的工人就是如此,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协作能力,而这一点是现有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

职高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经常因为与实习师傅、企业员工相处有问题而要求转换实习地,更有甚者,在实习过程中,因为不遵守企业的作息制度,随意上下班,甚至旷工而被企业退回,这也证明了职高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

(3)学科课程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方法能力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较大差距。学科课程模式下,由于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起着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主要是靠教师传授,缺乏方法能力,这与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人们知识更新的要求很不相符。近几年,由于舟山经济的发展,汽车价格下降,私家车越来越多。在舟山道路上新车型时有出现,但一些新型中高档汽车的保养维护都跑到宁波等大城市去进行,究其原因关键是舟山本地的维修人员知识更新不够快,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发法能力十分有限,再好的设备到了手里也只能是大打折扣,导致了上面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这些差距的存在,要求职业教育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一线工人。由于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从事职业活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职业行动(活动)的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某个项目的 图1工作过程分析 获取信息 制定计划 做出决定 实施计划 检查 评定

工作过程中,本身就包含了学习、决策、操作、评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在一个项目结束后,通过评价得出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再进行项目的升级换代,从而又开始了新的工作过程,这样的一个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没有终结点的。它包括了职业教育应有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这样说,典型的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媒体。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要参与到工作过程中的,所以,职业教育最理想的育人方式应该要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为教学模式。

典型的工作过程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项目式课程(系统化的综合性课程)来培养人的职业能力。职业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式课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和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2.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3.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方法。

图2 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关系 项目教学实质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关系图的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是符合人获得的知识及职业成长规律的,其具有如表1的特征。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教师传授知识把教学

感受类保

听 看 听+看 听+看+做 亲身实践 20% 30% 50% 90% 90%

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阶段,可以替代多数专业书籍,同样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传播者,也可以被书本替代。项目式课程教学,教师先提出引导问题,学生借此学习知识,对复杂的课题进行全面理解,教师、同学帮助学生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学生能与同学分组学习进行信息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是不可替代的。表1

项目式课程教学的特征

教学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项目教学在方法上的核心特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职业教育应该开发项目式课程,尤其是机械汽修等专业在这方面有许多自然条件要很好地进行“项目教学”,更应这样做。机械汽修专业许多学科课程并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完成的,需要众多相关的科目共同参与,如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包括《发动机结构与修理》、《电气工作原理与维修》、《钳工工艺》、《技术测量》等等许多课程的综合,又往往是单人很难操作的,因此,机械汽修专业其理想应该是项目教学。事实上依据项目课程的特点来看,目前中职机械汽修专业广泛开设的实践课程具有项目式课程的某些特点,如:机械汽修课程教学中的零件测绘,课程设计,有明确的任务,有确定的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我组织安排学习的时间、空间,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其课程教学形式基本符合了项目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往往是单一,少有跨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其考核往往是由教师进行的,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无法更深地考量自我在本次学习成果,不利于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即对方法能力提高不利。再如钳工、机械加工实习、汽车故障排除实习,虽然涉及到了多门课程,但往往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有些甚至是对理论的再次教学,造成了技能教学效益低下。实践操作缺乏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如图纸是教师制作的,工艺是教师定的,学生身在其中,但实际并没能亲身感受生产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应习惯学生独立学习的工作方式。教师

多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教学方式 学生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组织形式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学生 多为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促进跨学科的学习。教学内容 表现特征 项目

实践的整个过程,甚至不明白做出来的结果(产品)它意味着什么。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现行的实践课程还不是项目教学。我们应该看到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进行项目教学,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原有的实践课程只要克服其不足之处,就能成为项目式课程,如将原先的课程设计与机械加工等课程进行整合,将原本单一的课程实习综合化、系统化,能使学生从选择设计项目,制订技术路线,到最后的产品组装进行全过程参与,教师从中进行指点,并且让学生能亲自参与成果及工作过程的考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教学课程。它综合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和《钳工工艺》等显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要参与评价,进行汇报(如产品的设计目的、思路、工艺过程,产品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等等),因而还包括了语文知识、数学逻辑知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意识。再是在工作中由于通常是小组化进行的,也锻炼了学生责任心,学生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项目教学过程。其次,机械汽修专业学科课程本身就是由许多项目的工作过程,经过了前人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得出来的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一个还原过程。机械汽修本身的职业能力结构内涵给项目教学提供了基础,可以建立起项目课程体系。综上所述,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开发项目课程是可行的。项目课程的开发符合职业学校能力培养要求的,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本地工厂企业的实际要求,应该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大差距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会给中职机械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培训学习新概念》 科学出版社 赵志群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文件汇编》 教育部2004年4月 《中职汽修专业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张裕良 舟山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 编

论文题目:中职机械汽修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论文在何时何处交流或发表:

没有交流和发表

论文主题词:

中等职业教育

机械汽修专业

项目课程

论文内容提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培养,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而现有的学科课程式教育对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天然的缺陷,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与现代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从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出发,提出了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中采用项目式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多个方面论证了采用项目式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专业本身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开发校本课程 打造学校特色 篇6

——****中心小学特色工作汇报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它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中与学校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级课程。是根据学校环境和发展特色的实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使课程校本化,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实施显得尤其重要。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某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突出的和领先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办学特色的概念既有其绝对的一面,也有其相对的一面。

学校特色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点:首先,两者的目标一致。其次,两者都体现一种个性化教育。再次,两者都具有多元培育特色。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特色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学校特色建设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两者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推动。

因此,我们想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建设的实践,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并逐渐合理科学地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互相作用,互相推动,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学校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建设更上新台阶找到科学的依据。

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子孙生生不息,他们将朴素的思想、情感、习俗和技艺隐沉于包括剪纸在内的古老文明之中。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因此,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 1

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开展剪纸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不但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鉴于以上的原因和学校具备的条件,我们选择了手工剪纸,以它为切入点,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同时为了使这项特色活动能够更加普及、持久地开展,我们确立“剪纸艺术以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品行”为指导思想。在全校普及剪纸教学活动,把剪纸艺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的风俗的特点,把“趣味剪纸”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目录下的一个特色课程。通过以日常生活随时可见的内容为题材的剪纸课程的学习,让全校学生知道剪纸的基础知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剪出家乡的风貌,剪出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参加比赛,让师生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多角度、深层次地丰富教与学的经验。

一、剪纸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环境的开发

加强宣传,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把剪纸文化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开辟剪纸文化的专用宣传窗,建立剪纸制作专用教室、学生剪纸作品陈列室,各班级设立剪纸作品专栏,教学楼三楼全部是师生剪纸作品展出,校园内处处充盈了富有乡村特色的剪纸文化韵味,从而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师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感兴趣。

(二)教材的开发

编写剪纸校本教材,利用教材作为载体真正实现剪纸的规范化和普及化。编写校本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校本课程在我校真正开展落实,并有效地进行规范和普及。我校的剪纸教材主要分为低年级段、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教材内容包括:低年级的对剪纸的基本认识、简单的技能技巧;中年级的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和简单的创作;高年级的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基本刀法、作品的创作和集体创作以及对于剪纸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为编写校本教材,我们收集了许多相关材料,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发挥大家的智

慧,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编写教材这一艰巨的任务,编写了第一套适合低年级使用的剪纸校本教材。

(三)师资的开发

发挥本校教师长处,承担教学任务。我校的****老师兴趣广泛,对剪纸艺术情有独衷,所以学校在2009年把校本课程的试验课交给了他。通过半年的教学,效果不错。不但带动了学生的剪纸积极性是,还带动了一批老师的剪纸积极性,使大家认识开设剪纸艺术课程的目的意义,了解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于是我们请王景文老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剪纸的基本知识、剪纸基本技能和剪纸基本创作手法等。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剪纸的方法、技巧和技艺,提高教师剪纸教学的能力。

二、剪纸纳入常规的教学计划管理

1.课时的安排:学校每个星期都固定安排一节剪纸课,一般一学期上十六课时。将剪纸教学活动引入课堂。并列入课程表,专课专用,将剪纸教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每节课40分钟时间,由剪纸教师组织教学管理。学校提出了“备好剪纸课教案,指导好剪纸实践活动,上好剪纸作品讲评课”的要求,保证了剪纸教学持续有序地进行。

2.内容的确定: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剪纸的基本知识,持剪刀的正确方法,练习基本线条的剪刻,摹仿简单的剪纸样式及单色剪纸。三四年级: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剪纸方法,剪纸要领上:先剪刻最细致最要紧的部位,然后由中间向四周扩散,以有效地把握作品整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繁到简,循序而进;五六年级:主要学习分色剪纸、染色剪纸、剪影;学会对要剪制的对象进行必要的夸张变形;能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与集体创作。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剪纸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剪纸特色教学方法,我们将各种较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贯穿于具体形象的操作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剪纸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示范法

为使学生快速学会剪纸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我们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示范有:①对称式,如《贻贝》;②自由式,如《鲳鱼》;③花边式,如《螃蟹》等三种形式的剪纸过程,并强调剪纸艺术的关键在于反复折叠剪刻,图案形象美主要在于“对称”和“连续”,这两个特点几乎全部或分别体现在所有的图案之中。如在学剪“花边式”的《螃蟹》时,我们用比学生大三、四倍的示范纸在黑板上将“说”(方法)、“折”(折纸方法)、“画”(轮廓画法)、“剪”(剪刻方法)、“贴”(贴在对比强烈的纸上)等五个具体操作过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自主发现法

长期以来“灌输法”以教师为中心,而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自我创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剪纸教学活动也同样要还给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提供创造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情地抒发对艺术的感受。教师可以把剪好的作品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自己去发现剪纸的奥秘,因为问题最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剪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

3、游戏贯穿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剪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可以故意创设一些游戏情节,通过游戏这座桥梁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发现折叠剪纸的有趣,孩子们在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鱼类、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在叠叠、折折、剪剪中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剪纸作品。

4.自由组合法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剪纸技能,确定一个主题,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剪、刻相应的作品,如:大海、礁石、海鸥、渔人、各种鱼类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剪贴,拼成一幅幅内容丰富的图案,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成品进行作文小

练笔。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想象,创造出颇具风格的精美的图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四、开展各种剪纸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剪纸作品展览。把标上题目、作者所在班级、作者姓名的作品在学校操场上展出,让全校学生排队观看,学生在比较中,提高了自己的剪刻技能和欣赏水平。

2、现场剪纸比赛。分低、中、高段年级进行,竞赛分限定内容和自由发挥两种,评委当场打分,评出优胜者,并发给奖状;邀请本县区的专家和有剪纸特长的家长到学校进行剪纸指导,让学生了解民间的剪纸艺术,对提高自己的剪纸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上街头。观察体会剪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了解民间剪纸朴素的表现手法、娴熟的剪纸技艺。

4、一年一次的艺术节活动,“剪纸”庆佳节活动。如庆祝劳动节、六一节、元旦、迎世博等,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剪纸作品装点、美化自己的班级。尤其是迎世博活动,让学生通过画、剪、贴,懂得世博知识和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从而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学校自2009年起开设剪纸特色校本课程以来,形成了浓厚的剪纸氛围,使学校在打造自己特色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进行剪纸,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所选择的,则必然会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学生们心里甜滋滋的,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味到了成功的快乐,增添了下一次的剪纸内驱力。

2.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剪纸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剪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学生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意志力。通过反复实践,精心剪纸,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具有一定的好处。

3.促进了学生独立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剪纸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时除了要开动脑筋,学生之间还需互相帮助、学习、共同商量、讨论、互相合作。因此,剪纸过程既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还能练习怎样向别人请教,当两人或几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时,便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友谊的发展。

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刍议 篇7

一.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

课程, 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 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校本课程”的概念, 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校本课程开发, 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现状, 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 选择、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 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教育教学活动。

包括语文校本课程在内的任何课程, 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课程资源, 也就没有课程。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学校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或所依赖的校本课程资源, 有显性的, 也有隐性的。显性的校本课程资源, 主要指物力资源与环境资源。物力资源, 由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组成;环境资源, 又可分为人文文文文环环环环境境境境资资资资源源源源和和和和自自自自然然然然环环环环资资资资源源源源境境境境。。。。隐隐隐隐性性性性的的的的校校校校本本本本课课课课程程程程资资资资源源源源, , , , 主主主主要要要要指指指指包包包包括括学学生生、、教教师师、、学学生生家家长长和和社社会会人人士士等等在在在在内内内内的的的的人人人人本本本本资资资资源源源源。。。。

二.为什么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进方课程而言的, 当前职业高中的国家课程是教育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教育部制定和最新颁布的有关教学大纲编写的, 总体上强调文化基础, 考虑到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可培养学生共同的、全面的素质。就我县而言, 鉴于国家课程一纲多本的情况, 统一规定了所选用的教材, 并编写了体现我县特点的地方课程, 将其纳于中职学校评估、特色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之中。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创新, 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当前的课程体系、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脱节, 人才培养模式与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相吻合程度不够, 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没有深入贯彻。而校本课程则可以弥补上述两类课程的不足, 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可以适合本地需要和自己本校的实际情况。它集中体现了“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理念, 也符合省教育厅“鼓励教师根据专业需要, 及时补充、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要求。

校本课程物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突破教材的局限, 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校本课程人本资源的开发理念, 则是开发出人所具备的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发生联系的知识技能、创新意识、情感和价值观等等。校本课程环境资源中的人文环境资源, 如校园内的师生关系、校纪班风、社团活动等;社区中的民风习俗、人际关系、生产经验等。自然环境资源, 如校容校貌及社区中的地理风貌、文化古迹等。

三.中职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地方的教育要求, 由学校教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针对本校学生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可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的, 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

可见, 开发职业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 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指向人的发展, 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指向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只有在这个宗旨下,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 才能使三者相辅相承, 相互渗透, 有机结合。

中职学校课程开发 篇8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农村中职学校;应用

湖南省永州工贸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中职学校,有两个专业群被列为精品专业,同时就我校农村中职学校的特点,为促进专业建设和持续发展,使其更具有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本文对我校专业课程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进行了探讨,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中职课程开发的框架。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含义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流程的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目的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大部分采用的仍然是忽视了职业学校学生智力结构特征的传统课程。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是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本要素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取向问题,其次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序化结构问题。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编排应是串行结构,要按照典型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在此结构中,要确保实现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组织方式的整合,知识排序方式与知识习得方式的整合,这正是中职课程开发中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目标。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

1、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通过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技巧。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课程内容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

五、关于职业能力定位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知识;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新方法的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

六、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步骤

1、社会需求调查。现有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对课程现状的分析研究,对课程数据的收集整理等。

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针对一个岗位和一个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一一进行排列。

3、分析工作任务,即进一步对工作职责进行分解,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专项能力。

4、进行教学转化分析,将一系列的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

5、确定课程门数,将教学单元归为课程。

6、编写课程标准。

7、制订课程方案。

8、教材的研发。

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我校的应用

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之路,深化教学改革。

1、师资培训。学校要发展,每位教师都要具备最新的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进修,每年均有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今年暑假更是派出8位教师到湖南各个高院进修,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系统地学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课程内容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学习课程的流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我校一方面积极与大企业办班,一方面在县工业园创办“深永发”电子厂,把课堂放进工厂,创造效益的同时,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技能。同时,紧紧抓住农村中职的特点,坚持服务三农,创办了道州灰鹅养殖和加工基地,为涉农类专业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学生一毕业即能成为养殖专家、养殖大户,造福农村,立足我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种模式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

总之,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为社会培养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职业教育者要积极思考与探讨,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以开发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课程,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4。

[3]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10)。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436。

上一篇:爱我校园征文范文下一篇:202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