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精选12篇)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1

实验 1 1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光屏移到光具座最右端,再把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即为焦点,并测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 f。本实验中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f=

cm 实验 2 2 :探究五种情况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把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处,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3)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4)把蜡烛移到焦点处,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观察光屏移动时,光屏上的光斑大小是否变化(是不是正好和凸透镜的面积等大)。

(5)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拿掉光屏,直接用眼睛代替光屏,从光屏一则,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的性质。

2.设计表格,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表内容(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 f =

cm)

实验 序号 物距 u 物距范围 成像性质 像距 v 像距范围 实际 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①

U >2f

U = 2f

V=2f 无 ①

2f>U>f

U = f 不成像 一束平行光 ①

U < f

3.实验结论:

(1)实像是_____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而成的。虚像是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

(2)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u = f 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点;u = 2f 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点。

实验 3 3 :探究物距变化引起像距及像的变化规律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将蜡烛缓缓靠近透镜(使 u 变小)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光屏直到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将蜡烛缓缓远离透镜(使 u 变大)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光屏直到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距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

(3)通过凸透镜(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时,若适当增大凸透镜(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你看到的像是增大还是缩小? 实验结论:

实验 4 4 :探究用不透明挡板挡住凸透镜一半时,光屏上的像会怎样变化?

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或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然后用一个不透明的挡板遮挡凸透镜,观察像的性质是否变化?像的亮度有无变化?

实验结论:

【友情提醒】

1.移动蜡烛时小心点,不要烫伤,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2.实验完成一个步骤,马上记录数据。以免遗忘。

3.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实验思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该注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活动中,放置好蜡烛和凸透镜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总找不到像,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如下规律:①实像总是______立的,虚像总是______立的。②当物体置于焦点以外时,物距 u 增大,则像距 v_________,像也___________。如: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则要将蜡烛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如果凸透镜破成两半了,选用其中一块,还能观察到成像情况吗?

5.实验过程中,如果有一只苍蝇吸在凸透镜中央,你认为还能完成实验吗?

6.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哪些? 【课后提高练习】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在位置。

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放在离透镜8厘米处,成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12 厘米处,成 像;将物体放在离透镜 30 厘米处,成 像;(指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

3.有一凸透镜焦距在 10-20 厘米之间,当物体距透镜 25 厘米时,所成像一定是()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 40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A、50 厘米

B、40 厘米

C、30 厘米

D、10 厘米 5、一块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 40 厘米处逐渐移到15 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

A、都成放大的像

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B、都成缩小的像

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 40 厘米处向 15 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再变小。

B、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再变大。

C、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小。

D、像变大,像到物之间的距离变大。

7、利用家中的有关器材,按课本所讲的方法尝试 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并完成下列表格: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虚实 正倒 大小 u>2f

u=2f

测量焦距 f

u=f

一束平行光 / u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水平桌面从左向右依次摆放的是、______和_________,并使蜡烛、透镜和光屏在______________;点燃蜡烛,调整_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9、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在时凸透镜成实像 ;在时凸透镜成虚像。

在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在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在时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所成的像中,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凸透镜所成的像中,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距 u 变大时,像的大小变

,像距 v 变

;当物距 u 变小时,像的大小变

,像距 v 变

10、凸透镜焦距为 12 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__cm 的范围内。

11、眼睛透过焦距是 20cm 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时,可以断定蜡烛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20cm.(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2、物体离凸透镜 16cm 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再移动 16cm,移动光屏后,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3、常用的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截面积如右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 E 处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_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____像。

1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 10crn 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5、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看邮票,若看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画面,则邮票与凸透镜的距离是()

A.大于 20cm

B.大于 10cm 小于 20cm

C.等于 10cm

D.小于 10cm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好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它的焦距()

A.小于 12cm

B.大于 12cm

C.等于 12cm

D.小于 24cm 而大于12cm。

17、利用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称为航空摄影,如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cm,则所成清晰像与镜头距离为()

A.约 10cm

B.略大于 5cm

C.略小于 5cm

D.等于 5cm 19、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不断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20、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 21、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

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2

一、光源的不足与改进

按照课本上用蜡烛作为光源, 可以完成实验, 基本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暴露出来的有如下几条:第一, 本次上课由于在录播室上课, 上课期间门要关闭, 再加上录播室没有窗户, 虽然是深秋季节, 但还是要开着空调才能上课, 我发现学生实验时, 烛焰摇曳晃动, 教师曾试图关空调, 比赛期间苦于讲台没有放遥控, 教师只好作罢, 这样导致学生的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影响了规律的总结。第二, 用烛焰作为光源必须在暗室才能效果较好, 而本次上课中由于录播, 不允许关灯, 学生实验时的像明显暗淡, 这也是导致像距误差大的原因之一。第三, 上课期间, 教师没有让学生及时吹灭蜡烛, 导致开始实验时烛焰、透镜和光屏中心是调节在同一高度, 实验全部结束时, 蜡烛已经很短, 像基本都不在光屏中央, 甚至有部分同学的像都不完整。我想即使老师让学生点、熄蜡烛次数增多些, 三心不在同一高度的问题还是存在, 并且还会导致实验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了点和熄灭蜡烛上。第四, 实验中能观察到像是上下颠倒的, 用烛焰左右颠倒的特点不能体现, 上课中教师也避开了这个特点。我想如果要研究这一特点, 只能通过用手煽动或嘴轻吹火焰来完成, 但这样做是无法在光屏上长时间接收的。第五, 由于在密闭的房间内完成教学, 下课时, 教室内已经有浓烈的气味, 并且室内温度相当高。再看学生桌面, 虽然垫了白纸, 但还是有些蜡油滴在了桌面上, 导致桌面不整洁, 有些同学整理时, 还不小心把部分小蜡块掉到了地上, 如果学生踩在上面, 还有可能打滑。

本次上课有些教师用LED灯制作的“F”字样的光源很好地弥补了以上不足。具体制作是:用9 个LED灯并联, 插在5×10cm的塑料板上, 用双面胶先固定住, 然后用焊锡将脚一一焊接, 再在塑料板上焊接一个可以装两节五号电池的电池盒, 接通电路即可完成。最后取实验室光屏的支架, 用热胶将塑料板胶在支架上即可完成一个光源。“F”光源在淘宝网上是有现成的买的, 但至少需二十五元, 而自己自制的成本十元不到。另外网上的光源是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的, 但由于发光二极管是立体的, 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同时自制光源时, 用最小功率的LED灯, 亮度降低, 不会对学生的眼睛有伤害。这样的光源无需在暗室中完成实验, 而且测出数据不仅满足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 还能准确到满足物距和像距倒数和等于焦距倒数的规律 (这一规律初中无需让学生掌握, 但教师可以有所思考) 。

二、光具座的不足与改进

实验室的光具座零刻度线在最左端, 从左向右依次增大, 实验中将透镜固定在40 或50cm处, 学生在实验中读出的物距和像距都是要计算的, 而不少学生忘记计算或计算错误, 导致实验数据整理时, 无法得到成像规律。

这次上课中, 有教师用1cm宽的纸带粘在了光具座上, 利用光具座已有的刻度在纸带上重新标数字, “0”写在了原来的“45”之处, 向两侧数字依次变大, 这样学生观察到的烛焰、光屏所在的刻度就是物距和像距, 只需直接记录数据。该改进在上课中效果非常好。

三、光屏的不足与改进

光屏接收的像是通过目测的方法确定放大和缩小的, 在探究等大时, 学生很难确定。同时学生实验数据只能分析出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对像的大小改变则需通过前后分析或再连续实验才能得出。改进方法是在光屏中央粘一张带刻度的白纸, 每次记录像的高度, 并将高度也记录在物距、像距的表格中, 这样, 学生在分析数据时会发现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规律, 而这一规律的得出, 对下一节照相机内容中拍照时如何根据要求调节物距、像距有一定的帮助。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分析数据, 得出成像规律的方法很多, 引出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的处理上方法也很多, 我个人认为以下这一种方法比较符合教学的一般环节。

学生分组收集倒立放大、倒立缩小的像, 初步观察数据寻找规律, 学生都能看出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根据学生的发现追问“:何时会成倒立等大的像呢?”学生自然会回答物距等于像距, 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这个位置, 学生通过探究会找到这个点, (班内预先发放的透镜有5cm和10cm两种) , 教师引:导“10cm和20cm有什么特殊性呢?请观察透镜上的标签贴找出透镜的焦距”, 学生根据焦距自然发现等大时物距和像距都等于焦距的两倍, 教师的追问“:放大和缩小的像时的物距与像距大小和焦距是否有关系呢?”巧妙地将实验数据与焦距联系了, 完成了焦距的过渡。

接着让学生将收集的数据标在透明胶片上 (教师统一复印了带有一倍和两倍焦距点的透镜图片在胶片上) , 再将10cm透镜的胶片都叠加在一起放在实物展台, 很容易得出成倒立缩小的像的物距都大于两倍焦距, 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 5cm透镜的数据可以加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将学生所有数据快速地整理在一张图片上, 比选取代表板演数据于黑板上数轴更节约时间, 分析的数据也更多。

总之,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课的器材改进、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收获很大, 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摘要:通过对2014年江苏省物理优质课的观摩, 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有了新的认识。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3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稳定;对比;改进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传统的实验器材,学生并不能独立、顺利、高效地得出规律,在反复尝试和摸索之后,我对器材进行了改进。

一、教材实验装置的不足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1,分别是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白屏、火柴。

1.蜡烛火焰作为物体

(1)我们都知道燃烧的火焰会跳动,不稳定,并且不管教师演示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肯定要相互交流甚至走动,越发使得成像的物体不稳定,在像不停跳动的过程中得来的数据,可想而知误差会多大,要想确定出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那就更难了。

(2)蜡烛火焰自身有一定的厚度,物距该从火焰的哪个位置算起呢?这无疑又会产生误差。

(3)学生能明确地判断出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但要区分烛焰的左右就并不容易了,只能凭感觉主观地判断,这和“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就相违背了。

(4)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点燃蜡烛后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此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蜡烛随着燃烧自身高度肯定会变小,这又如何保证“三心等高”?如果实验时间长了,甚至会出现在屏上找不到像的情况,就需要重新调整高度。

(5)光现象的实验通常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更易观察,蜡烛火焰本身亮度并不高,要求有良好的遮光条件,门窗关上倒是便于观察了,但是蜡烛火焰燃烧时会产生刺鼻气味,学生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肯定不利于身心健康。

(6)要点燃蜡烛必然要提供火柴,并且蜡烛火焰是明火,分组实验不像传统授课一样好掌控,学生是活动的个体,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安全隐患。

2.光具座上的刻度尺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记录物距和像距,每次都要经历“读数→计算→记录→比较”这个过程,如图2中:

物距:62cm-50cm=12cm

像距:85cm-62cm=23cm

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f2f。

这样花费了过多时间,淡化了教学的重点,无法实现高效课堂,有的学生甚至会直接把从刻度尺上读出的数误认为是物距和像距,直接记录下来。

二、对器材的改进方案和优点

【改进1】更换成像物体,利用强光手电筒和透明图案组合的方法替代蜡烛火焰。

具体做法:

(1)利用电池盒制作支架,连同强光手电筒固定于光具座左侧。

(2)将毛玻璃板用热熔胶与把手固定好,利用办公软件和红色塑料袋制作“F”图案,粘于毛玻璃板中央,固定到光具座上。

(3)打开手电,使光斑完全覆盖图案。这样就得到一个明亮的物体了,参看图5。

优点:①图案是静态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整个装置可以随意移动到任意方向,尤其在向学生展示时;②可以批量制作不同颜色的不同图案,取材简单,更换也方便;③强光手电的发光强度可以调节,足以使成的像在明亮的环境中也很清晰。④“F”不仅上下好区分,左右也容易分辨,不需要教师过分引导,学生就能指出“左右颠倒”;⑤电筒不是明火,也不会产生不良气味,可谓安全环保。

【改进2】在白屏左侧粘贴与物体一模一样的“F”图案。

优点:能轻松、直观地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倒正关系,便于确定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改进3】增加背景标尺:用家装余料制作而成,正面有刻度线和“游码”,“游码”可以移动,实验前根据凸透镜的焦距将游码拨至O、F、2F处,如图3。

优点:参照明显,不需要通过减法计算物距和像距,一眼就能看出物距、像距与f、2f的关系,“游码”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凸透镜的焦距来自由调节,突破了原器材的空间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改进后需要的器材:光具座、強光手电筒、毛玻璃板、红色塑料袋、凸透镜、白屏、背景标尺。

三、实验现象

1.当u>2f时,f

2.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5。

3.当u

参考文献: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篇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以及生活中的透镜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他们的身边事物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方面目标: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体会如何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实验体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重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在科学探究中收集数据,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采用探究性教学法。

说学法:

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接下来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操作记录

(1)组织讨论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后,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把学生分为三大组,给各大组焦距不同的透镜,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现以四组过去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根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透镜不同,焦距不同,所以分界点不同,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物距大于2f成放大的像,小于2f成缩小的像,则2f处成等大的像。

3、小结、作业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5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认识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就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空间和方法,营造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问情景。在教学中一是可采用学生熟悉图片导入,从熟悉的现象提问;二是利用一些违背思维定势的现象导入,引起学生激情冲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问;三是利用录像片段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从而提问;四是通过演示实验导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

在本节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的将镜头伸向生活,一是利用自制的照相机演示拍照的过程(突出在毛玻璃上所成的像),二是利用投影仪投影图片在天花板上,三是利用放大镜看书导入,这样便于学生体会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实际意义,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都能成像,但是三者成像却都不相同,由此提出问题:1.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物距)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主体性学习的角色。

二、分组讨论大胆猜想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目的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它是以学生既有的整个知识结构和经验为依据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适当点拨。可一边演示一边分析: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使用投影仪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学生猜想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有关;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像和物体究竟在凸透镜两侧还是一侧,猜想出:像的虚实、正倒可能跟像和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等。这样引导学生合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设计实验探究新知

运用几何方法证明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6

关键词:作图法,几何证明,凸透镜成像规律

对初二的学生, 如果仅凭在课堂上做实验而完全清晰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就是非常困难的。许多老师会给学生一个表格帮助记忆, 但容易混淆, 往往效果不佳。我们认为学生不仅应该知道一个知识点“是什么”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这种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数学是物理学习的工具, 恰当地运用数学知识有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几何证明知识, 通过跨学科知识迁移将其运用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上,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1. 凸透镜成像基本原理

凸透镜成像中两条特殊的光线是我们运用几何证明的基础: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过焦点。

明确描述像的几个方面:成像位置, 成虚像或实像, 放大或缩小的像, 正立或倒立的像。

2. 作图与几何证明

为了更好地运用几何知识帮助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我们先处理两个特殊位置。 (f为一倍焦距长)

2.1 一倍焦距

物体放在焦点处, 作图:

证明物体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AB与OF平行且相等

∴四边形ABFO是平行四边形

∴AO∥BF

∴平行光线不汇聚, 即不成像。

2.2 二倍焦距

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 作图:

证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倒立的实像:过B点作BD∥AC交主光轴于点D, 连接CD, 此时我们不知道D点是否在二倍焦距处, CD长是否与物体等大, 下面给出证明。

第一步:证明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处

∵AC∥BD

∴∠AOB=∠DBO

∵BO=BO, ∠ABO=∠DOB=90°

∴△ABO≌△DBO

∴DO=AB=EO=2f

第二步:证明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FO=DF, ∠OFC=∠DFB, ∠FCO=∠FBD

∴△FCO≌△FBD

∴OC=BD

∴四边形OCDB是平行四边形

∴CD∥OB

∴∠CDO=∠DOB=90°

∴CD=OB=AE

通过证明我们得到D点在二倍焦距处, 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

这个数学证明过程相对简单, 初二的学生完全可以理解。通过这样一种严格的逻辑推导证明, 学生对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所成像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 且方便记忆。

2.3 一倍二倍焦距之间

物体放在一两倍焦距之间, 作图:

我们把此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进行对比。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方向不变, 即BD与BC同向;经过光心的光线:AO与主光轴的夹角比A1O与主光轴的夹角大, 那么AO与BC的交点自然会向右移到D点, 所成的像就在二倍焦距以外, 并且是放大倒立的。

2.4 二倍焦距以外

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 作图:

此时的成像情况依然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同2.3, 所成的像就在一倍二倍焦距之间, 并且是缩小倒立的。

2.3和2.4的成像情况都与2.2相比, 当物向右移, 像向右移, 且放大;当物向左移, 像向左移, 且缩小。显然, 二倍焦距是成放大或缩小像的分界点。

2.5 一倍焦距以内

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作图:

由图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显然, 一倍焦距是成正立或倒立, 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3. 总结

本文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知识和严格的逻辑推导, 证明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本身“是什么”, 还知道“为什么”, 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记忆, 有助于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通过跨学科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雷菊元.运用作图帮助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J].数理化学习, 2010.10.

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7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能力和归纳规律的能力都有待加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學,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我们地探究实验先从物距最远处开始,循序渐进地靠近,边做边总结。并做好记录,最后一起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成像规律

1.一焦分虚实,即u=f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当u>f时成实像,u=f时不成像,u

2.二焦分大小,即u=2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u>2f时f2f成倒立、放大实像。总结一句话可以简化为:物远像近像缩小,物近像远像放大。

例题:小明照完一张一寸照片后,要想再照张二寸照片,他应该怎么办?

解析:一寸照片变二寸照片就是将像放大,因此像距也会变大,物距则会变小,所以小明应该靠近照相机,摄影师拉长暗箱。

此题应用了(1)像与像距的变化都是一致的;(2)成实像时像与物的变化是相反的两个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观课报告 篇8

今天我对牛桂琴老师《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作观课报告: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学生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发现性实验,“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载体,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探究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自己发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设计合理有创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生为本

本节的主要物理知识蕴含于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研究方法的习得也与探究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帮助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完成探究活动。缪校长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能力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建构理论中任何知识都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都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背景帮助下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与理论知识相互衔接、同化的过程。

本节课通过意外发现、学生体验,创设了问题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语言具有启发性。本节课主要设计探究两个实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做中学”,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亲身体验透镜规律的奇妙现象,在课堂上做好启发、组织、指导、帮助、和激励工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知识是重要的,然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却是更为重要。

二、引导合理

科学探究处理的比较好。先通过生活中实例,得出凸透镜分别成倒立缩小像、倒立放大像、正立放大像,引导学生提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紧接着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活动:“牛刀小试”,让学生自己在光具座上找一个清晰的像。并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一一分析:如何组装器材便于实验操作?如何调整像落在光屏的中央?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一实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分析所成像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为了比较成像的特点,我们还需要记录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法,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就很顺利的得出实验数据、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由于凸透镜成像规律非常抽象,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直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缪校长利用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再结合学生上黑板把物和像的位置一一对应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使学生很容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让学生认识到物近,像远大,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主动获取知识。并将探究延续到下一堂课----凸透镜虚像的探究。

三、创新设计

主要体现在实验器材上的创新,本节课上,缪校打破传统,变蜡烛为LED小灯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物体,在保证实验现象比较清晰实验效果完好的前提下,同时也减少了蜡烛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这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跟现在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的主题相吻合。四 三高课堂

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你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你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缪校从课堂的引入----凸透镜在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一组图片的播放,就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为了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持之以恒,缪校在学生探究过程又进行阶段性地加以总结。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成绩,会增强自己的学习欲望,逐渐地变成一个勇于研究、富于创新的人。

高思维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的高度思维取决于学生对所学功课的高兴趣,更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煽动,从而使学生主动思维。这节课上,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设计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得出结果,思维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从而大大的提高的课堂的效率。高情感 活动就是情感的载体,而缪校这节课从引入到新课讲授 最后的课堂小结,采用了多种做样的活动形式: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师生共同探讨 老师的提问等等。

教学反思-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篇9

《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学生有学习兴趣,积极性高。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在概念上对物距和像距的理解好像很容易,但是在实际测量使用刻度尺时经常出现错误,所以在这个地方讲得比较多,提问也比较多,而且一般都找最差的提问,因为如果他们都懂了,那绝大部分同学都懂了,后来想想这个问题其实也容易解决。只要两刻度尺合起来,以凸透镜的位置为0点就可以了,这样就方便很多,也可以节省时间留给结论分析。由于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实验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老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个别小组只是好奇地观察成像情况,忽视了物距和像距的测量,使实验流于形式,得不到自主实验的结论。

在归纳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堂只准备了一块焦距f=5cm的凸透镜做分组实验,并要求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中增设一列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能体会到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系,但对于为什么要去找物距与焦距间的关系,学生没有认识。如果教师先让学生用一块凸透镜从远到近观察物体,再让学生同时用两块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并列从远到近观察同一个物体,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还让学生体验了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焦距有关,学生就很自然地提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焦距有关的问题,.

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原理演示器 篇10

1 构造与规格

①长方形木板(80 cm×30 cm),如图,中央画凸透镜符号(直径15 cm);

②铁丝一根(直径4 mm、长70 cm),两端固定在木板上,和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心位置钻一小孔,在透镜两侧木板上的对应位置分别标出一倍焦距(f=10 cm)、二倍焦距点;

③小木棒(直径1 cm、长4 cm),两端分别固定小铁环,下端的铁环套在作为主光轴的铁丝上;

④ 铁丝(直径4 mm、长70 cm),如图固定在木板上,透镜右侧的部分穿过木棒上端的铁环且平行于主光轴,使小木棒垂直于主光轴;透镜左侧的部分过焦点固定,模拟平行于 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

⑤ 铁丝(直径4 mm、长75 cm),中央钻一个小孔,和主光轴铁丝的光心小孔同轴可旋转,铁丝右端穿过木棒上端的鐵环;

⑥ 木板上画虚线,和铁丝④透镜左侧部分在同一条直线上,表示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2 操作方法

(1)让木棒③位于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外一点,此时两根铁丝④和⑤在透镜左侧相交于一点,该点位于主光轴下方、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距主光轴的距离小于木棒的高度,如图,可得到或验证此时的成像规律;

(2)将木棒③向透镜靠近,随时观察透镜左侧铁丝④和⑤的交点位置及交点到主光轴的距离,比较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

(3)演示几个转折点:木棒③位于二倍焦距处时,透镜左侧铁丝④和⑤的交点也恰好位于二倍焦距点下方,且距主光轴的距离和小木棒③的高度相同;木棒③位于焦点处时,透镜左侧铁丝④和⑤平行,没有交点;

(4)木棒③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时,透镜左侧铁丝④和⑤将不会相交,但铁丝⑤和透镜右侧的④的延长线⑥会相交,即成虚像,且交点位于主光轴上方;

该装置简单易操作,对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原理有很大帮助.使用时要注意铁丝的硬度,检查铁丝是否笔直.

3 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也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好,有的学生喜欢运算,有的绘画能力出色,有的喜欢音乐,有的特偏爱自然,有的运动协调能力强……,因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各有异,因此在物理学习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各尽所能,各施其长,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4 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

情感是学习的动力保障系统.开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在对待学习时,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态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表现的心理,利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发现、被人肯定的愿望,转化学生的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因此物理教师要利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探究活动、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途径展示劳动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我能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将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实践,不断奋进.

4.1 多向评价

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更多的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如通过一次物理知识的抢答评出“最佳答辩手”;通过物理实验操作比赛评出“最佳操作手”,通过一次解题比赛评出“最佳答题手”,通过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评出“小小活动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4.2 多层展示

增加途径、扩大展示面,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有场所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步生的作品在小组、班上定期交流、展示;优秀生的作品在学校各走廊展示或张贴;特长生的作品向有关的上级部门推荐.由于各层次的同学都有展示的场所,人人获得成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对于形成理想、增强自信心、激励进取心都产生了正面影响,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的进步又起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11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探究实验, 作者就该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重温旧知识, 进一步建立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前, 教材对实像和虚像已有了初步的介绍, 通过对之前所做实验的重现使学生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 掌握比较实像、虚像的方法, 为凸透镜成像实验奠定知识基础。

如回顾小孔成像实验:在空罐的底部中央钻一个小孔, 空罐口处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利用它观察前面的物体 (如灯丝) , 我们可以看到发光体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此时再用蜡烛代替景物, 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蜡烛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 体会半透明塑料薄膜上可以承接到蜡烛的像。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进一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重温该实验:平面镜前立一蜡烛, 镜中出现蜡烛的像但在镜后的光屏上始终找不到该蜡烛的像。使学生认识到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 得出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学生感性认识的获得, 建立认识基础

感性认识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心理学认为这种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它具有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的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烦琐, 枯燥无味。由于感性认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化感性认识的作用, 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有助于在实验中对规律的把握。例如让学生分组利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使学生体会到凸透镜可成倒立的像, 也可成放大的、缩小的像。随后老师站在白板前手持点燃的蜡烛和凸透镜, 调整彼此与白板间的距离, 使白板上出现大小不同的像。注意强调蜡烛与凸透镜间距离的变化, 使学生意识到成像的不同与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远近有关。再让学生用放大镜 (凸透镜) 观察课本上的字, 体会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像并且像与物在同侧。如此便于帮助学生建立描述像的特点的概念, 如实像或虚像、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等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建立知识基础。

三、巧改光源, 提高实验可行性

在这个实验中选用传统蜡烛作为光源简单易行, 便于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像的特点, 在实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考虑到实际的操作, 蜡烛的选择也存在着诸多的不便:第一, 对蜡烛所成的像, 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是上下相反的, 却不易发现像也存在左右相反的特点。第二, 由于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变短, 在燃烧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使所成像偏离光屏的中心, 对实验观察带来不便。第三, 如果操作不慎还容易引起火灾, 存在安全隐患。所以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排列而成的“F”形做光源来代替蜡烛。

如此一来, 选用“F”形光源, 从光屏上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所成的实像上下、左右都是相反的, 从而避免了学生只认为实像是上下相反的错误观点。另外, 该光源很好的稳定性也避免了烛焰晃动、燃烧变短等因素给实验带来的不利影响, 更消除了火灾等安全隐患, 方便学生对实验结论的总结。

综上所述, 本文对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期准备过程中的重温实像与虚像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巧改光源来提高实验可行性等工作进行了探究, 可以较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提高实验的水平和质量, 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现象和本质。另外, 作为老师, 也需要在实验前精心设计该实验的教案, 全面考虑实验前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实验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以便于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详细的观察, 避免忽略那些重要的方面, 并采用准确合理的方法来记录数据。当然, 除此之外, 对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一节的准备, 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做进一步的完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其中的问题, 努力去探索改进的方向, 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魏志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学) , 2007 (11) .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篇12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

3.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设计。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凸透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元件,用凸透镜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课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呢?将凸透镜慢慢的远离课本上的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呢?可见凸透镜成像是有一定规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97—98P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2.摆放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时应该有什么要求? 3.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

学生自学教材,教师强调课堂常规,目视全体学生,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调查学情,适当调整学习时间。

(二)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光心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像。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三)质疑问难

展示小组自学情况,处理自学检测中的问题

三、后教环节(15分钟)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

1.测量出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cm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

屏上成最清晰的像。4.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5.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量物距与像距,并记录。记录数据:

分析总结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

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3.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4.小刚同学用焦距为250px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500px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875px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050px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会了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希望继续努力。

上一篇:绿色消费演讲稿下一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习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