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旗班制度(精选12篇)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学校周一举行的升旗是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一项严肃有序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的升旗工作,激发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特成立暖泉小学国旗班:
一、对象:
四年级——六年级各班,按班级顺序(年级从高到低),其他年级也可提出申请。
二、成员:
执旗手 1 名 升旗手 2 名 护旗手 6 名 主持人(国旗下讲话)2 名
三、要求:
1、热爱国旗、尊重国旗、爱惜国旗、护卫国旗。
2、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国旗班的规章制度。
3、服从各级组织领导,认真严格对待每次升降旗工作,不可敷衍塞责。
4、国旗班成员要有严格自律心和自戒心,随时随地不忘维护集体荣誉。
5、身体健康,品学兼优,诚实守信,勤俭朴素,严于律己。
6、不做有损国旗班形象及荣誉的事情。
7、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力争做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国旗班形象。
四、训练:
1、精神振作,动作准确有力。训练过程中,所有国旗班成员必须以积极态度、认真、刻苦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达到要求的标准。
2、齐步走、正步走、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训练交叉进行。
3、升旗仪式的规范程序训练,严格要求每一个动作。
五、任务:
1、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国旗法》,宣传《国旗法》。
2、发现不尊重国旗的行为应及时制止,自觉完成国旗班的各项任务。
3、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任务,学校大型活动中的升旗任务。
4、完成校团队临时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六、考核:
1、校行政及值日教师对每一次的升旗进行严格的考核打分,并通报结果。
2、对不认真负责及不合格的班级,根据有关制度进行相应的扣分和处罚。
学校制度的宏观运行包括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实施(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遵守)、制度监督机制、制度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制度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制度、制度意识。制度意识是制度主体关于制度客体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是制度文化最内在的深层因素,在结构上分两个层次:制度心理(感性认识)和制度思想体系(理性认识)。
一、学校的制度建立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制度文化的制度层面应当包括国家或政府机关所颁布的与学校及其成员直接有关的法律、章程、守则和规定,如《教育法》、《教师法》、《教师工作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也应当包括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的规章制度、惯例及仪式等。
1. 就学校的“制定法”而言,从制度程序上讲,要充分发扬师生民主,倾听师生意见
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学生,经过学生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教师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教师,然后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这样师生有了来源自己又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更易于自愿遵守。这个过程是一个充分民主的过程,也是培养师生制度意识的过程。
2. 从制度的原则和内容上看,应当立足服务于每位师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关注每位师生的快乐及相互传递快乐的过程,关注每位师生潜能的挖掘,关注教育教学的细节,重点是细节的深化,体现制度的价值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兼顾创新、全面与开放,体现团队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包括“青蓝工程”、“师德标兵”、“优秀党、团员”、“优秀教师”、“校园之星”、“例会制度”、“优秀教师研究课制度”、“名师工程”、“学生自律手册”、“教职工自律手册”等等。这样的制度,体现着人本价值,有利于制度主体(师生、干部)对制度的遵守,有利于制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实现。
3. 应注意制度的系统化
制度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施行的制度文件进行归类、整理和编纂,使之集中并做一系列整合工作。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制度汇编,二是制度编纂和修订,三是制度清理。前两种是基本方法。制度汇编是把学校已经施行的制度文件按照一定的日期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制度编纂和修订是指对散见于不同制度文件中的属于同一个问题的归类,进行审查修改、修订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统一的制度文件。制度清理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间和范围的制度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制度效力的活动。以上这些活动是制度主体对制度客体的认知,有利于制度主体制度意识的培养。
二、学校制度的实施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1. 学校制度的执行
学校制度的执行要有适合的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需要有制度意识,外部环境是指管理者运用人文精神与被管理者共同创造出的和谐的氛围。
(1)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坚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和教育学生,努力形成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热情关怀,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把教师的关怀送给每一位学生。
(2)在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尊重教师,发扬教师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努力形成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让学校充满生气和活力,充满温情和激情。
(3)在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领导要尊重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使领导干部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形成领导干部读书制,让干部在自我提高中不断“充电”,提高个人素养和领导素质。
(4)在制度执行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个人价值”与“学校价值”融合起来。任何制度的执行只有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真正彰显制度的公正。尤其是在职称评审、聘任、评优树先、助学金发放等师生关心的问题上,要实行回避制度、公示制度等,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学校领导者要积极为每位教师搭设学习、科研和展示的平台,努力为每位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自身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其在这个平台上秀出自己的风采,炫出自己的个性,把教师的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心态关心学校,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寻找公开课的机会,为晋升职称的教师提供机遇,为优秀教师联系教研员,为“充电”提供“电源”为有条件参加各类比赛的教师创造条件,拓宽发展的空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的管理者还要针对教师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特点实现分类指导,注重培训实效,关注教师的真实需要,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个人生活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体验,运用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其内在动机。
(5)制度执行的其他条件———和谐。和谐环境是师生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是师生发展的最佳运行状态,以制度的实施凝聚精神,以精神凝聚风气,抓学习,抓教风,抓思想,抓纪律,提士气,构建学习型学校。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鼓励教职工积极进取,营造和谐氛围。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家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有的只是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循序渐进的有序规程,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2. 学校制度的遵守
(1)“守法”。
管理者要带头“守法”,要深谙“人文管理的艺术”,懂得管理不是简单地用冷冰冰的制度驭人的过程,而是用人去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在制度意识中嵌入人文管理理念,坚持“刚柔相济,目中有人,尊重人格,情感凝聚,注重文化,仁者爱人”的工作原则。被管理者也应有心理回应,学会换位思考,有主动“守法”的制度意识。因此,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术和人格为基础树权威,强调为人服务讲法规,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完善,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平等待人,以理服人,有意识地培养被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违法”。
学校对违反制度者设置“热炉”,以批评教育、谴责、惩罚等方式增加其违反制度的成本,维护了学校制度的权威,教育了制度的主体,使之增强了制度意识。
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不仅发挥了制度的作用,实现了制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制度主体的制度情怀,增强了对制度的理解和自觉,使制度的遵循成为了制度主体的自我意识的要求。
三、学校制度监督机制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制度监督机构,如纪检委或纪检组,监督学校制度的执行,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更重要的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学校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能培养和提高制度主体的制度意识。
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以适合为追求,抓住“法治、分权、共治”三个基点,着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学校管理制度体系,重建家校教育新秩序,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依法管理、民主监督、多元参与的格局,稳妥推进了文艺二校从学校到集团、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校制度;法治;分权;共治
文艺二校始建于1964年。从2009年开始,基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在区内率先告别了“独善其身”的“小日子”,担负起了“兼济区域”的“大责任”。先后与四所相对薄弱的小学合并重组,从一校一部变为一校五址、四部、两园的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的价值如何彰显?如何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教育范例?我们思考,原来文艺二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区内高素质的家长群体,学校、社会、家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适合”关系。集团化办学以后,原有的“适合”并不能推而广之,因此,我们探索着升级版的“适合”。在今天学校转型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学校制度建设及相应管理范式的“适合”是其他相关发展因素走向适合的基础。
因此,学校积极在制度的破与立之间寻找新的适合。希望这种适合,能够有效解决集团连续兼并带来的规模急剧扩张、多校区分散管理、内部机构冗杂、新老教师泾渭分明、文化多元分化等管理和发展问题;希望这种适合,能够有效解放校长,激发学校内部各方活力,达成文化认同、人心归一,推动集团规范、科学、自主发展。
我们理解,以“适合”为追求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关键在于处理好学校各方主体的权力与权利关系,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依法管理、民主监督、多元参与的格局。经过几年探索,我们抓住“法治、分权、共治”三个基点,着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学校管理制度体系,重建家校教育格局,稳妥推进了文艺二校从学校到集团、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发展。
一、法治管理——从“人治”到“法治”
首先是构建适合的集团管理制度。面对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已有的制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通过废、改、立,形成了一套与集团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制度体系。仅集团组织创新层面就新增7项制度,即集团办公室工作职责、执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赴东部交流制度、牵头领导工作职责、集团学期总结展演制度、集团干部例会制度、集团校部互检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激活了集团办学机制,完善了集团组织职能,增强了管理效能,很好地推动了集团新一轮的发展。完善后的学校《岗位职责及制度汇编》,涵盖学校每个工作岗位、每项工作,成为集团所有教师的行动指南。
二是制定学校章程。依法管理更重要的是制定学校章程,就学校的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做出全面规范,学校办学有了自己的“基本法”。
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制度体系的完善,是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自主发展的基础和准绳。其形成和执行的过程,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也是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程度加深的过程,对学校管理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民主管理——从“集权”到“分权”
集团化发展以来,我们感到多层级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当下的需要,新的背景下的校长负责制应该是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校务委员会集体决策、各方治理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共治、共享的管理体制,结构上呈现扁平化,实现“权力放到位、角色定好位、关系理顺位”。
一是构建扁平化管理机构。文艺二校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雁阵管理”模式。根据雁阵原理,我们变“集权”为系统开放式“分权”,构建了有决策层和执行层两个层次的“条块相辅”的管理架构。五个校区,总校长如头雁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各校区(部)配备完整的管理团队,实行集团办公室统一协调下的执行校长负责制。35人的庞大管理团队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大雁阵,各校部又以执行校长为头雁成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四个和谐、高效的小雁阵,其同频共振产生的“向上之风”,极大增强了组织的管理效能。
二是充分授权。执行校长作为校区块上最高管理者,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导权,集团赋予了他们对这一校区内的全部事权,所有干部和教师的聘用、考核、评优推荐权,以及部分财务权限。执行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权限远大于单体学校的副校长。条上的牵头工作又给他们提供了在集团纵向业务方面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授权就有担当,这一运行机制加大了这一管理层的权力控制幅度和深度,使他们能够发挥聪明才智,灵活指挥。
三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引起学校功能的转化,由权力分配转向责任共担。我们在重新梳理界定学校内部各治理主体的位置和权力责任界限,理顺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中,搭建了民主管理平台。建立了集团校务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党总支、教代会、学代会、家长委员会、纪律仲裁委员会等各治理主体职责明确,对学校的重要决策多方参与,共同把关,各自的自主权得到落实。
通过“权力放到位,角色定好位,关系理顺位”形成了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个人工作自觉性、创造性的自主管理方式,改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旧有管理模式,形成了“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的全新动车管理理念。
三、多元参与——从“自治”到“共治”
“自治”是相对于过去单一主体的政府“他治”而言的。集团化办学后,教育行政进一步下放了集团自主管理、自主办学权;在集团内部,则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扩大教师、学生、家长等治理主体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大步走向学校“自治”的同时,向“共同治理”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文艺二校通过与家长、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共有、共享、共管学校的实践探索,来实现“开门办学,教育共治”。
一是还权给家长。集团化发展后,校区多了,离家远了,生源杂了,教师血统变了,家长的担心、质疑随之增多。与其被动接受家长要求、指责、埋怨,不如“把家长请进学校放在办学者的位置上”。我们尝试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甚至“管理权”还给家长,积极构建了“一学校、二讲堂、五途径”多元化家校合作体系。尤其是特色班本课程的开发和家长驻校制的实践更让家长由“校外”走进“校内”,亲眼看到了并参与学校管理。我们把教育的责任和主动权真正交给家长,给教育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二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源。打破学校围墙的壁垒,引进师资和课程。学校构建的“4·8·29”校本课程体系中有80%的课程和师资经家长委员会审核后由校外引进,其中不乏戏曲、曲艺的市内名角;舞蹈、各种乐器、各种球类等专业度很高的高校教师、专业教练员加盟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社会参与、开放办学,让更多的学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实现了个性扬长发展,让适合教育的办学特色得以落地。
正是在制度建设的破立间不断寻求适合,形成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局面,从而大幅提升了集团的管理效能:一加四构成的庞大团队和谐相融了,干群关系民主和谐了,校部发展和谐同步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融洽了。集团组建初期的外界的教师血统论、牛奶稀释论都在学校的稳步发展中悄无声息了,换来的是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家长适位的初步成效。新并入的8个社区内学生大面积返流,每年有近十个班的学区生入学增量,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学校顺利迈过重组磨合期,进入了内涵发展的全新阶段,为沈河区教育的均衡做出了自己的担当。
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自治到共治,是对校长权力的一种限制,又是对校长的一种解放。作为集团总校长,虽然管着“五区两园”5000多人,但也不必再奔波在各个校区,不必再疲于应付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对学校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前瞻性的思考,真正从“管理”走向“领导”。而学校也步向了“从管理走向引领、从制度走向文化、从行政走向学术、从自治走向开放”的转型发展之路。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中观层面,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文艺二校将继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扩大集团办学活力,继续以适合为导向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2012年修订)
石山乡中心学校 2012年4月27日
大通县石山乡中心学校升国旗制度
(2012年修订)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祖国的尊严。升降国旗制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文化教育。为培养我校师生国旗意识,增强爱国情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制定石山中心学校升国旗制度如下:
1、每周一第二节下课举行升旗仪式。全校师生准时参加不得缺勤,学生要求穿校服,团员佩戴团徽(寒暑假除外)。遇到恶劣天气可以不举行。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要升降国旗,要由学校团总支组织升旗,由广播播放国歌。每日升旗降旗时不举行仪式。
2、各教学班级,以班为单位,教职工直接入场,入场后,队伍应保持整齐、安静。不迟到、不缺勤。
3、国旗护卫队。每位队员应做到服装整洁,精神饱满。整个仪式的始终,应按要求准确无误完成每一个动作和内容。
4、仪式开始,护旗队入场时,全体师生应脱帽肃静,不说话、不走动、不相互打闹。
5、升旗开始,全体师生应肃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目送国旗冉冉升起,迟到师生应在奏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时,就地肃立(不再走动)行注目礼,目送国旗升起。等仪式结束后,方可入队。
6、升旗仪式由校领导、团总支书记、老师、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认真、仔细聆听发言,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走动。
7、不升挂破损、污损、退色等不规范国旗,对违反《国旗法》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处。
成立策划
一、组建正式的升旗队伍
目前我校的升旗仪式,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升旗手人员少、动作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出现国旗捆扎不好,升旗速度与国歌不同步等现象,影响了升旗仪式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为了使升降下国旗时能真正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自觉化,我校应建立人员相对稳定的升国旗队伍。由专业师资,对升旗队形、升旗动作、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后,再担负国旗升降任务。
二、国旗班队员的选拔与构成1、国旗班队员的选拔
升旗仪式是学校的大事,为了体现国旗的尊严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国旗班队员应当具备校高的思想素质和队伍素质。选拔一和般原则是:(1)、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品学兼优,纪律意识性强,有吃苦耐劳精神,自愿积极长期担任升降旗任务。(2)、身体健康、身材匀称、五官端正,动作协调美观,队列素质较好。(3)、同等条件下身高者优先。
2、国旗班的构成根据我校实际,我校升旗队伍规模应成立“国旗班”。国旗班一般由16人组成,包括
旗手1名、护旗手2名、带队班长1名、护卫队员10名,另外加替补队员2名。
一、升旗制度
时间:每周一早操时。
组织:由四、五、六年级分别轮流担任升国旗任务。
组织方法:每学期开学时,挑选升旗手和护旗手,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对相关同学进行训练。
要求: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所有在场师生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少先队员应敬队礼,目送国旗上升,其他学生和老师应脱帽行注目礼。
职责:
1、除了寒暑假和双休日,每周应升挂国旗,若遇到恶劣天气,可以不升挂。
2、每周的值周升旗中队负责本周的国旗升降、保管工作。
二、国旗下讲话制度
1、时间:周一升国旗后
2、内容:每学期由少队辅导员根据本学期重大事件、重大节日、节令等制定每周国旗下讲话主题设定,并指定讲话者。然后讲话者根据主题自定题目进行讲话。
经过十几年的“沉淀”, 静下心来想一想, 这些信息有的的确是那么回事, 有的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了。尽管现代学校制度到底什么样, 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 但是, 我们这里的现代学校制度还得有个准“谱儿”, 就是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更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选择“关键词”, 大概可以用“规范”、“民主”、“开放”来概括现代学校制度。
“规范”作为第一个基本要素, 说的是要用规则治理学校。尽管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但是形成一种机制并不容易。谁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可谁又都希望“自己说了算”。尽管由此带来的不良结局亦非个例, 但让有些人放弃这种思维也很困难。这对“天生”的矛盾, 大概只有用“规范”才能破解。有人提出疑问, 市场经济时代搞“管、卡、压”还合适吗?这话真得两说着, 一是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 如果不用规则管着必然要乱套, 大概这就是常说的“市场秩序”;二是靠规则治理, 与过去的“管、卡、压”有着本质区别, “管、卡、压”的病根儿在于“人治”而非“法治”, “人治”会常有变数, “法治”则一视同仁。
当然, 治理学校的规则也有大、中、小之分。“大”的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的就是本地区的地方性规定;“小”的就是学校自己制定的章程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非常重要, 那就是规则的一致性, 而且“下面”的规则还必须服从“上面”的规则。就是再强调结合本校实际, 也不能走了“板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年教育改革的走向已经非常清晰, 学校教育已属政府授权的公共服务。因此, 学校必须在政府规则框架内运行, 才能保证公共服务不会走样, 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近几年, 国家和本市反复强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就是要强化学校的公共服务职能。比如,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乱收费, 不准办重点班等, 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则。重要之处在于, 本来是国家承担的义务教育, 你这一乱收费, 就不“义务”了;本来是国家要求的均衡教育, 你这一办“重点”, 就不“均衡”了。所以, 面对规则你就是不能自觉也要自控, 千万别想“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对策的本质说小了是“对付”, 说大了是“对抗”。有人总想打“擦边球”, 你不让乱收费, 我就收“住校生”、“支教生”;你不让搞“重点班”, 我就搞“实验班”、“质优班”, 凡此种种就是耍小聪明, 想“擦”规则的“边”而过。其实, 真打起球来, “擦边球”成功概率极小, 风险绝对极大。越是想打“擦边球”, 越是输得快。要说“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让政府在公众面前失去公信力。至于学校自己的事情, 无论是管人、管财、管物、管事, 也要用规则来管。比如, 一日活动安排, 就应该考虑课程实施、课间活动、减轻负担等方面的制度。如果这一天有课外活动, 还要考虑课外活动的制度。尽管这些主要是学校内部的规则, 但它体现了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深刻内涵。当然, 不管哪个层面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要不断修订、完善。用规则约束学校、引领学校, 特别是用规则约束校长、引领校长, 应该说是“规范”的重要意义。
“民主”作为第二个基本要素, 说的是学校的事情需要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1991年, 校长负责制写进了《教育法》, 这是我国学校管理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要说校长的这个“负责”, 可非同一般, 因为校长要负责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负责对教师提供工作服务。如果往深处讨论, 学生的家长也在接受学校的服务, 学校所在的社区也在配合学校的服务。至于公众对学校服务的关心和关注, 更是理所应当, 因为他们都是纳税人。在一定意义上, 校长实际是以“公仆”的身份在学校“负责”。但是, “负责”并非“拥有”。学校毕竟是公众的学校, 做好面向公众的教育服务, 自然要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诉求, 所以校长的“负责”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加强民主决策, 决策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实行民主监督, 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当然, 校长肯定是业内的“精英”一族, 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学识能力必然高人一筹。但是, 这些只能增添“负责”的智慧和魄力, 不能替代“负责”的质量和水平。“负责”不是抽象的观念, 应该形成具体的决策, 变为鲜活的工作。这个过程如果只靠校长个人的智慧和魄力, 肯定是难以推进的。“硬盘”容量再大, “运转”速度再快, 也总有极限。俗话说“手大捂不过天来”, 况且我们又面对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显然, 加强民主决策, 决策的科学性才会更有保证;实行民主监督, 工作的规范性才会更有根基。
这些年, 人们对校长负责制确有微词, 一个重要原因是写进了法律却没有细化。本来一个挺好的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至今还停留在探索 (其实是摸索) 阶段。个别学校在“民主”上出现的些许问题 (有人说是“异化”) , 也还可以理解, 但是理解绝不等于放任。校长负责制离开了“民主”, 就失去了“现代化”的特质, 这一点应该是基本常识, 也应该是普遍共识。所以, 一定要把“民主”作为这个制度的根本原则。其实, 这些年不少学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 也在思考和创新, 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完善并发展这个制度。比如, 学校党组织的导向、监督、保证作用更加凸显了, 学校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团队精神更加显现了, 学校教师代表大会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更加突出了, 学校与所在社区互动、互助的崭新局面更加活跃了。有些学校以不同形式广泛、主动地调动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决策和监督。比如, 学校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 并鼓励竞标、奖励胜出;学校对家长公开学生“评优”的名额、条件、时间和程序, 并欢迎家长到场指导监督;学校向所在社区发放问卷征求意见, 并认真梳理、公开答复等。“民主”不仅使学生、家长和社区因为实现了各自的价值, 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而且让学校得到了更富创意的方案、更主动的支持和更好融合的环境。表面上, 民主分散了权力, 实际上, 民主分散的是责任, 凝聚的是人心和智慧。
“开放”作为第三个基本要素, 说的是学校要加强交流、积极合作。有人说, 学校和社会“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两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这种关系更加空前地凸显出来, 而且空前地“必要”起来。这些年, 知识的急剧更新, 信息的快速传播, 正在以强劲之势助推社会进步。本应引领社会观念的教育, 如果关起门来办, 势必会急剧落伍, 而且被快速“边缘化”。学校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怀, 加快“开放”势在必行。
交流与合作是学校“开放”的主要方式, 也是学校“开放”的重要标志。但是, 对于多数学校, 特别是对那些刚刚成形的“发展中”学校来说, 这项工作还很生疏, 因为他们的精力还没有更多地转向交流与合作。认认真真地交流、实实在在地合作, 确实又是“发展中”学校向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 拿出精力做好交流与合作, 并把它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 还是非常值得的。
交流与合作作为学校“开放”的主要方式, 切不可流于形式, 要立足“深度”和“广度”, 不断思考和实践。所谓“深度”, 指的是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在交流的过程中, 如果非常留心, 就会看到各方的经验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拿来”更多正面的经验, 及时用上自然很好;发现一些反面教训, 注意“规避”同样必要。何况彼此还可以通过思想的碰撞, 让经验得以升华, 为教训找到借鉴。总之, 正面的可以让我们多走捷径, 反面的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这些都是珍贵的财富。学校在合作过程中, 如能创新思路, 还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比如, 有些学校的合作教研, 就由“纸上谈兵”变成了“实战演习”。他们各自推出教师, 带着创新成果到合作学校, 用那里的学生“试”自己的成果, 供大家研究。这种真实性的引领、应用性的推广, 其效果可想而知。有些学校合作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 更是令人振奋。学校的合作一下子“深”入到了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 活动中的“对话”, 比活动的本身意义更深远。所谓“广度”, 是指不断扩大学习范围。交流与合作不能限于本片, 应该与本省市、外省市乃至境外的学校积极交流、加强合作, 这一点似乎都容易认可。还要做到不能限于“强势”, 不能限于业内。强势学校固然经验丰富、利于借鉴, 其实弱势学校也有自身优势, 且更多的是潜在优势。比如, 很多农村学校就有一些生动的活动形式、朴实的教学方法、鲜活的教育资源, 需要我们一起开发、共同分享。那里有许多曾经“薄弱”的学校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先进的人物, 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只要真心实意和他们交流、合作, 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至于业内单位固然性质类似、利于融合, 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这绝不是瞎“忽悠”。如今, 各行各业已经全部驶入现代化的“高速公路”, 学校和他们建立交流与合作的机制, 校长、教师和学生才会具备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奔跑的素质。
一、起步与发展
育才学校以体育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早在1986年9月,育才学校就试办体育班,1988年至1989年度先后招收小学和初中一年级体育生,并于1988年5月定名为“东山区育才体育运动实验学校”。连续多年的探索,育才学校根据体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制定整体改革三年规划的目标:德育领先,体育突出,各育并进,愉快乐学,全面发展。坚持“以学为主、以训为辅、以学带训、以训促学、全面发展、各有侧重”的办学特色,调整体育班的课程设置,注意处理学与训关系,采取半训、半读的形式,保证体育班学生的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同步提高。
二、调整与转型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教育招生政策的调整及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理念的提出,育才学校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特色。近年来,育才学校招生地段辖区内新住宅楼盘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生入学的压力。学校原来每年招收体育班每班二十多人的招生模式,已不能适用于周边市民对教育的需求;学校先进的体育训练场馆设施设备,原来主要是为体育班学生体育竞技训练服务,现在已不能适应于周边市民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共享的渴望。因此,越秀区教育局及时调整育才学校招生模式,于2008年秋季开始学校不再招收体育班学生,转而招收更多的普通班学生。这使得学校要在办学特色的探索之路上寻求新的突破口。
“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以及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精神品质。育才学校坚持了20多年的体育办学特色,竞技体育、学训结合教育模式已深入人心。这种深植于学校文化的体育办学特色不能因外部环境变化而放弃,理应继续传承,不断深化。在新形势下,育才学校果断提出“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体促质、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育美,由“竞技”体育转向“群体”体育,坚持“竞技”与“群体”并进,从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三、传承与创新
育才学校“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办学理念,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而提出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育才学校抓住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这一中心,把学校体育有机地融入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传承与创新学校的体育办学特色和制度管理。
1. 以体促质——开展群体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育才学校积极开展具有本土特色、有利于全体学生增强体质的体育校本课程研究。近年来学校师生共同开发出《民间体育活动》《群体体育活动》《武术自编操》等一批体育校本课程,有机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融合于课外活动拓展,应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
育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涵,提高了群体体育工作的水平;也让每个学生掌握增强体格、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全面普及的前提下,育才学校坚持加强校级运动队的训练。学校建立田径、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艺术体操、健美操、棋类等校运动队,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形成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实力雄厚的体育师资队伍、行之有效的体育训练方法,培养一批批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为国家、省、市、区输送大批体育苗子,校运动队连续六年获越秀区小学生田径比赛省一级学校团体总分第一名。
2. 以体辅德——以活动为载体,培养良好品德
育才学校积极探索以体育辅助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的实践。以体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即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育才学校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比赛、校运会等为载体开展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困难情景、障碍情景,要求学生不断挑战个人生理极限,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精神,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的心态,自我约束、服从指挥的行为。把从体育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意志品质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精神上就有了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保障。同时,体育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增进学生人际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安全感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学生养成社会规范行为,即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3. 以体益智——普及围棋运动,人人学弈增智
自2008年起,育才学校新开设少儿围棋培训活动。学校以“普及围棋知识,开发儿童智力”作为开展围棋活动的目标,时时把握“普及”这一支点,使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学弈气氛。学校各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围棋兴趣课,选派围棋业余教师上课,把好普及围棋知识的第一关,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围棋这一传统运动项目的艺术魅力。
4. 以体育美——体育美育结合,感受审美情趣
体育不仅是运动和竞赛的集合,更是体现审美的有效途径。育才学校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例如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吸纳了广播体操、自编操、拳操、功夫扇操、匕首操、体育游戏、集体舞、放松操等,在每一环节的活动中同步编排一些或轻松舒展,或节奏明快的动作,配以或磅礴激昂,或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形体之美、韵律之美、舞蹈之美,从而调节情绪,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美术科举办“运动之美”摄影展,展出学生拍摄的操场上同学们的矫健身影、运动英姿,欣赏运动场上的形体之美、拼搏之美。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使体育的内涵和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
2011.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国家教委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要求,学校每周一早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校国旗下演讲活动由各班团支部轮流承担,以便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参与精神,展示各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全班同学参与组稿,经团支部和班主任审核,校团委通过后,选取优秀学生进行国旗下演讲,从而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的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为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宏远大志打好基础。
升降国旗是一项严肃的、经常性的仪式。为维护国家尊严,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使学生通过升降国旗仪式,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一、升降国旗的时间
1、除寒假、暑假和恶劣天气外,应每周升降国旗。
2、升降国旗具体时间为:早晨早操前升起,傍晚晚饭前降下。
3、升旗仪式在每周一早晨早操时间举行。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
二、升降国旗的过程
1、出旗。由旗手一人肩扛(或手执)国旗在前,旗面不展开,旗角不拖地。两名护旗手,一左一右在后,步伐整齐,走向旗杆。不管是否举行全校性升旗仪式,在出旗时,所有在场师生员工,都应面向国旗,原地肃立。
2、升旗时不管是否举行仪式,升旗手都应郑重地将国旗徐徐升到旗杆顶端,此时,在场的师生员工,都要面向国旗原地肃立,行注目礼,直到升旗完毕。
3、升旗仪式时,指定师生参加。
4、升旗仪式的一般程序是:(l)出旗;(2)升旗奏国歌,唱国歌;(3)国旗下的讲话。
5、降旗。一般不举行仪式,但依然要严肃认真对待。国旗应徐徐降下,不可使旗面着地,并同出旗时一样退旗。降旗或退旗时,在场师生员工都要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直至降旗完毕或退旗后方可自由活动。
三、升降国旗的旗手
护旗手要由各团支部推选轮流担任,并经过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国旗任务。
四、建立升降国旗档案
每周的升降国旗情况由团委负责填写升旗日志,并存档。
五、升降国旗的规格
支点之一:赋予制度“民主”元素
学校作为文明的场所,更应该时时处处渗透一些人性的关怀。在现在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要始终不忘满足人的多元需要,如情感、兴趣、意志、欲望、价值选择等。同时还要确保所有学校成员的基本民主权利,学生、教师以及其他成员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权获得相关校园信息,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过程。
例如我校发挥工会组织和民主生活会的作用。学校的各项制度修订,必须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每学期的民主生活会上,组织金点子的评选活动。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必须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只有教师们群策群力、广泛参与,制度建设的内容才会更健全,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制度实施的过程也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
支点之二:赋予制度“校本”元素
校本教研制度与网络链接。为了突破校本教研的时空限制,我校充分挖掘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成果,在校园网站上开通教师论坛,同时在扬州教育博客上开辟博客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育问题、共享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教研的质态和效能,实现了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的互补。
校本教研制度关注教师主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只有当学校全体教师以钻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力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首先应提高教师的参与水平。教导处会同教科室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并以此为标准,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详实的培训。
校本教研制度与课堂相融。“课堂有效教学”是学校校本教研的关键词。为了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流程规范化,建立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通过听课,参与研讨等途径,比较真实地了解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及工作态度。这样有利于学校制定教学目标和调整工作思路,将校本教研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
为校本教研制度提供平台。“一人一课”、“每月一课”制度,是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校本教研具有现实的意义。
支点之三:赋予制度“特色”元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办出学校特色,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特色的彰显必须以相关的制度作保障,特色建设背景下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为导航尤其重要。
农村中小学无论是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还是外部环境,与城市学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色学校的建设也相对困难些。作为一所农村实验小学,我们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上,确立了“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思路。并且制定了一整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的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全校形成为创建特色积极奋斗,勤奋工作的风气。让数字化校园创建成果服务与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师生成长。
学校立足实际,达成“制度至上,完美执行”的制度文化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现代制度体系。管理的成功源于我们对教师的信任,源于刚柔相济的学校管理模式,源于学校制度文化的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一、新《制度》修订的背景
(一) 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然产物
2000年开始, 公共财政预算体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陆续实施。公共财政拨款是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 从发展教育的角度, 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不断增加, 生均拨款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公共财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推行, 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制度》的修订与出台, 是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然产物。
(二) 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推动
2012年2月7日, 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 , 已于2012年4月1日正式施行。同年3月23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构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框架, 提出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的客观需要。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不以营利为目的, 是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组成部分, 主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规则》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的最高层次, 在新《制度》的修订过程中, 遵循了《规则》的基本框架和规定, 并结合了高校自身财务工作的特点。新《制度》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基本体例与《事业单位规则》保持一致, 并维持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框架体系不变。
(三) 满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需要
2010年, 教育部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从“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管理”三个方面, 对如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 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等。显然, 《纲要》结合新形势, 要求学校强化教育经费管理, 确保经费使用规范、有效。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 应从体制、机构、人员、预算、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基础性工作方面, 抓细抓实, 因此迫切需要对原《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呈现出经费来源多元化、经济业务多样化的局面, 财务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 经费来源多元化。高等教育逐步确立了政府和受教育者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 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然而, 因政府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有限, 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呈现出来。为了解决资金的供求矛盾, 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 走上负债办学的道路, 促进了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此外, 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也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 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也随之更加多元化,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质量和数量存在明显区别。一方面, 高校要接受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信息, 如缴纳学费的学生、贷款银行、提供科研经费的企业等。 (2) 经济业务多样化。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 高校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科研活动, 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高校经济业务的多样化, 要求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而原有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试行) 并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新《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势在必行。
二、新《制度》的主要变化
(一) 调整《制度》的适用范围
根据《制度》规定, 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都必须执行新《制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与高等学校在办学方式、办学理念、办学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不再作为适用主体, 改为执行《中小学财务制度》。
(二) 明确总会计师的权责
总会计师制度是重要的经济管理制度, 总会计师负责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制度》确定了高等学校“校长负责、总会计师协助”的财务领导体制, 确立了总会计师为学校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的地位。同时, 《制度》还明确要求高校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这一专业岗位, 并规定了总会计师的权利和责任。
(三) 确定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办法是开展预算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具有指导性作用。《制度》第六条规定:“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的确定, 适应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 与《规则》的要求完全一致。
(四) 强调预算编制、审批和调整程序
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 规范预算的调整程序, 使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强调了预算编制、审批和调整的程序, 例如:预算建议方案要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审议通过后才能上报, 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才能执行;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 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 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 应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五) 增加决算管理的内容
决算是预算执行结果的年度报告, 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算既是财政部门考核高校、制定政策的基础, 又是高校做出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制度》增加了决算管理的内容, 分别对“决算是什么、如何编制决算、如何加强决算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高校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 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 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此外, 为便于开展决算分析工作, 《制度》还完善了财务分析指标, 主要包括反映高校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支出结构、财务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六) 调整收入分类与口径
高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制度》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调整收入分类与口径。主要表现为: (1) 界定财政补助收入的“同级”口径, 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拨款归入“科研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范畴; (2) 将事业收入划分为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将原“科研事业收入”的口径做了扩大, 并且强调科研事业收入是“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而取得的”这一特性。
(七) 增加财政性资金上缴管理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规定, 所有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 主要财政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 从而切实增强了资金运行透明度。《制度》要求高校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 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 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充分体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要求。
(八) 简化支出分类, 注重效益评价
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财政管理的重心已由收入管理转向支出管理, 合理、合法和有效使用资金是支出管理的重点, 支出管理正由“注重合法、合规, 向注重效益评价”转变。《制度》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 将事业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并规定了各自的开支范围。同时, 《制度》还明确要求高校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并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加强支出管理, 进行支出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九) 执行国库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要求高校按照相关规定, 认真贯彻、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的各项规定, 规范采购行为, 构建高效、合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十) 增加票据管理要求
票据是指经济业务中所使用的单据、凭证, 是记录经济活动的载体。虚假票据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 票据本身不符合规定;二是, 票据是真实票据, 但记载的经济业务是虚构的。虚假票据违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造成财务数据不实, 会计信息失真, 给高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制度》增加票据管理的要求, 高校必须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 确保所有票据来源合法, 列示的内容真实, 坚决杜绝使用虚假票据。
(十一) 完善结转和结余管理制度
结转和结余是指高等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由于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两类资金的性质、来源不同, 对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要求不同, 《制度》在“结转和结余”方面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表现为: (1) 界定“结转”和“结余”。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未完成或未执行, 下一年度继续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目标已完成或终止, 剩余的预算资金。 (2) 区分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 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第一, 明确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 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财政拨款结余不能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也不能转入事业基金。第二, 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原用途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
(十二) 简化专用基金分类
专用基金来源具有特定性, 应当做到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和挪用。《制度》将学生奖贷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合并为学生奖助基金, 不再列修购基金。主要原因是: (1) 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高校已经安排了购置费和维修费, 而且目前高校很少提取修购基金, 没有必要保留修购基金; (2) 我国学生奖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助学贷款由银行向困难学生提供, 即学生向银行申请贷款, 承诺毕业后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此外, 高校奖助力度不断加大, 不仅财政安排专项奖助学资金, 高校也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学生奖励和资助。因此, 高校不再设立贷款基金, 将学生奖贷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合并为学生奖助基金。
(十三) 新增“在建工程”科目
近年来, 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图书馆、体育场、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高校基本建设的特点是校区规模大、投入资金多、时间跨度长, 因此需要单独体现未竣工决算的项目, 以便反映资金投入总额, 使资产管理更加完整、准确。《制度》新增“在建工程”科目, 明确规定: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 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与此同时, 在支出管理中取消了原《制度》中的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的内容。
(十四) 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 进行分类调整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资产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制度》与《规则》保持一致, 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提高, 即:通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此外, 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适当调整, 主要表现为: (1) 将“房屋和建筑物”修改为“房屋及构筑物”; (2) 将“一般设备”修改为“通用设备”; (3) 将“图书”修改为“图书、档案”; (4) 将“其他固定资产”修改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十五) 增加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针对高校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 《制度》引入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要求高校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对无形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反映其实际价值。由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取得时, 已经作为当期支出, 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不能计入当期支出, 而是计入当期费用。
(十六)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购置资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管好、用好资产是一项重要工作, 但目前重复购置、闲置、处置不合规等问题普遍存在。《制度》要求高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合理配置资产, 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 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十七) 严格控制对外投资
高校应当突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强调公益性特征, 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 可以对外投资。但由于对外投资风险较大, 必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制度》严格规范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 主要表现为: (1) 财政拨款不得进行对外投资; (2) 不得从事风险性投资项目, 如购买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 (3) 以实物、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的, 应当执行对外投资评估制度, 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十八)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高校负债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财务风险, 如果负债规模较大、长期负债比例过高, 就会产生巨大的财务压力。针对高校债务负担加重、财务风险加剧的现状, 《制度》明确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加强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 (1)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高校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有效机制控制财务风险。 (2) 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的管理。高校要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控制贷款规模, 优化资金结构, 落实还款渠道和计划, 严格执行相关审批程序。 (3) 不得违规提供担保。担保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高校作为以公益性事业单位, 原则上不允许对外提供担保。
(十九) 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 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管理越来越重要。但限于原《制度》实行“收付实现制”原则, 不能准确核算教育成本, 无法将高校的真实财务状况反映出来。新《制度》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提出高校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 明晰费用归集分配及成本核算方法, 有助于合理分摊教育经费, 准确核算教育成本。
(二十) 完善财务监督制度
目前, 高校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强化财务监督,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制度》完善了财务监督制度, 主要表现为: (1) 细化监督内容, 要求对财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 (2) 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 即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教[2012]488号) 。
[2]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68号) 。
[3]康显荣:《高校财务制度创新与全面预算管理及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学校国旗班制度】推荐阅读:
学校老师国旗下讲话稿10-13
学校升国旗仪式程序及主持12-17
学校期末国旗下教师演讲稿09-09
鹤洲学校第十周国旗下讲话07-23
爱祖国,爱学校 初二七班国旗下演讲11-13
四月份学校领导国旗下讲话稿11-21
升降国旗制度05-24
升国旗制度06-08
升国旗制度范文06-30
学校升旗制度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