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体育与健康《高矮与胖瘦》教学设计(精选6篇)
授课老师:吴士林
工作单位:通城县五里镇左港小学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3~4年级体育,第十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高矮与胖瘦”第一课时,肥胖的原因、控制方法及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运动参与则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而教材内容则是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综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本节课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多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身体、心理、社会参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同时,本课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为此,“高矮与胖瘦”这节课结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理、心理特点,吸纳了多种体育文化,并在实践活动中自然渗透。将必要的体育文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不断体验与感受。学习本节课,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身体,注意健康,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水平一向水平二过渡的时期,其身心发展并不完善。不懂得如何注意自身的健康。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有效的控制自身的肥胖。同时,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运用游戏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上互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高矮与胖瘦的原因、危害,及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培养合理饮食,科学、坚持不懈锻炼身体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身体匀称才是最美的、健康的。
六、教学难点:怎样解决肥胖的方法。
七、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观察引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趣味活动—自评互评—师生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问好
2、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左手右手
(二)、我们的身体形态—高矮与胖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明星,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展示姚明、潘长江身高对比图片。师: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一个好高,一个好矮啊!引出疑问:“人为什么会有高矮的区别呢?”带着问题学习。
1、让学生互相观察,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身体特点,选出全班四个之最(高、矮、胖、瘦),请出他们展示自己的体型。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年龄的人(年龄差不多),体型会差距那么大?
引出课题《高矮与胖瘦》,并板书:高矮与胖瘦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3、教师告诉学生影响身高的因素。(种族、性别、遗传、营养与体育锻炼)。种族—— 荷兰人最高,其中男子平均身高185CM;女子平均身高175CM。性别——平均身高,男性高于女性。
遗传——一般情况下,父母都高的孩子也高,父母都矮的孩子也相对矮一些。营养——正常情况下营养均衡的要高于营养不良的和营养过盛的。
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纤维素、维生素和水。(五、六年级再详细介绍)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会高于自身的预测身高。
4、中场活动----照镜子
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身高的原因,也坐累了吧!那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好吗?
(三)、过于肥胖和瘦弱都不健康
从播放《小胖墩的心事》,大家应该认识到人除了高矮的的区别,还有胖瘦的区别。
师:从故事中,我们知道,肥胖影响体育锻炼。小胖子要减肥,节食又不是一个减肥的好方法,不仅仅挨饿,严重的还会造成低血压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胖子解决它的苦恼吧。你们愿意吗?(生:愿意。)既然要帮助小胖子减肥,首先就要知道他是怎么变胖的,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下面,小组讨论一下,肥胖的原因。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肥胖的原因(1)遗传因素
师:父母一方肥胖,子女发胖机率40%;父母双方肥胖,子女发胖机率70%。(2)摄入热量过多,脂肪大量堆积
师:吃肉吃太多,吃太多含有脂肪的食物,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不控制饮食,暴饮暴食从而导致脂肪堆积形成肥胖。(3)运动量不足
师:运动量不足,使体内脂肪大量堆积。有的同学不爱运动,身体摄入的脂肪不能够及时的燃烧排出体外,导致体内脂肪大量堆积引起肥胖。严重者会患有动脉硬化,少年儿童还会患糖尿病。
2、探讨身体过于瘦弱的原因 出示图片:消瘦的人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认为身体过于瘦弱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思考问题,并大胆举手发言。教师归纳出示原因:
(1)没有食欲,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腹部胀满。(2)偏食、挑食、厌食,不按时 进食,吃零食。(3)户外活动少,缺乏身体锻炼。
展示图片(小胖墩和瘦弱图片)师:下面我们分组比赛,分两大组,第一组帮助小胖墩减肥,第二组帮助小瘦子变强壮。先讨论,在推选代表来回答。
老师在作出总结。
3、肥胖的控制方法及措施
(1)控制饮食,在膳食均衡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主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2)科学地、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长跑、跳绳等等,让体内的脂肪充分燃烧排出体外,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4、如何控制瘦弱体形?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不厌食。(2)科学地、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老师提出一道思考题:什么样的身材才是最美最健康?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匀称
(四)、提倡合理膳食、体育锻炼
1、师提问:为了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板书:体育锻炼)那你们现在想不想体验一下运动之后放松的感觉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个愉快放松的运动吧!师生一起做小学生室内减肥操。
2、师:除了体育锻炼,我们一日三餐所摄取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要做到合理膳食。板书:合理膳食
到底怎样才是合理膳食呢?
请同学们看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幻灯片(配乐)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7)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8)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9)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五)、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都很棒,我们了解了高矮胖瘦的很多知识,更明白了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这节课的内容编成了儿歌,我们一起大声朗读一下好不好?
2、幻灯片出示:
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饮食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
最后老师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快乐!
(六)、课后作业:制定你的小周期锻炼计划,以及平衡膳食计划。
九、板书设计:
高矮与胖瘦
匀称
体育锻炼
一、浙教版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师用书中障碍跑教学的安排
二、对表1的统计分析
浙教版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一到水平三中, 障碍跑教学主要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而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每一个水平阶段所要设置的障碍物的具体名称、摆放顺序和障碍物的大小及高低, 这就给教师选用此类教材留下了较大的拓展空间。但同时也给一些新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给学校购置教学器材 (所参考的器材种类和数量)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容易造成一些教师在教学障碍跑时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设置障碍物。笔者在日常教学和公开课中发现, 一般设置的障碍物多为呼啦圈、体操凳、跨栏架、小垫子、不同高度的标志物等。而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设置, 其中一些障碍物的安排是否会影响到学生的练习呢?如利用呼啦圈发展学生套圈能力、投掷能力;类似独木桥的体操凳等, 由于长度有限, 一些学生在凳上跑一步就结束了, 很难培养快速运动中的平衡能力;跨栏架的钻、跨, 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而小垫子的跨越, 比较适合小学生, 可以横放、竖放、立起等;不同高度的标志物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用适合的高度绕过或绕回, 并根据教学需要做出调节。
水平一到水平三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及快速的跑、跳、跨、绕等技术和能力, 该教材中针对各个水平之间的有效衔接并没有很好体现, 如水平一主要发展学生的钻、爬、滚动、绕、套的能力;水平二主要发展学生跳、绕、跨、攀登能力;水平三发展学生过障碍的综合能力。笔者经过课堂实践和研究, 针对各个水平段要设置的障碍物做出了调整 (见表2) 。
三、对修改调整衔接后的统计分析
从表1、表2的对比中不难发现, 教学内容的名称、设置障碍物的名称顺序、主要技术动作、教学目标都有较大的差异。具体差异分析如下:
1. 内容的表述
就表1来讲, 浙教版必学内容一书中对教学内容的表述不是很具体, 障碍跑的3课时在内容的表述上都是障碍跑, 而表2的表述就很具体详尽, 让教师们一看就能很清晰地知道本节课需要教会学生什么技术动作, 便于制定教学目标和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 标志物的具体规定
表1对障碍物的具体高、低、大小形状等没有明确规定, 这样就会造成不同条件的学校教师选用的障碍物标准不同, 学生得到练习的程度不同, 而表2中规定的障碍物的形状、大小、高低是适合学生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障碍物的要求,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便于普遍发展和使用。
3. 主要技术的衔接
表1中对各个技术的衔接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定, 这就势必会给一些教师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是有什么障碍物就用什么障碍物, 导致几年下来都是同一个类型的障碍在跑来跑去。而表2中把各个教学内容所需要的障碍物形状、大小、高低、距离进行简单的规定后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障碍物下得到最大化的锻炼与发展, 也给评价检测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4. 教学目标的明确
有了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技术动作的逻辑安排后,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有据可依, 利于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且与新课程要求目标统领内容也不相矛盾, 在制定好教学目标后, 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中所需要的障碍物。
一、寻找时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人们心目中,职业高中学生都是一些在初中阶段文化课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所谓“差生”。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确实在初中阶段的文化课成绩低于一般水平,他们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在家里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家长批评甚至打骂,这些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所以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感觉不到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和友情。所以进入职业高中以后厌学心理比较严重,觉得前途渺茫,天天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比较差,但是相对于整日埋头学习的学习成绩比较好的普通高中学生来说,与社会的了解和接触比较多,所以社会交往能力一般比较强,思想比较活跃,而且在体育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比较多。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缺少关爱和注重自身形象的心理特点,首先和这些学生建立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在初中阶段所感受不到的爱和温暖;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之处;以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或者所擅长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天赋和特长,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当男生矫健地奔跑在足球运动场上临门一脚踢进漂亮的一球时,在篮球场上一个快速的投球动作把球潇洒地投进球网时,当女生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跳着柔美的健美操时,当男女同学在一起跳起优雅的双人舞时,他们都可以在老师的赞美声中和同学们的喝彩声中,找到以前很少有过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个时候,老师要抓住这些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地强化和鼓励,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纠正他们的审美观。穿衣打扮不是让人感到美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教师还要进一步地鼓励学生,我们既然在体育方面可以成为佼佼者,那么在文化科目的学习和所学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行,学到扎扎实实的真实本领和工作技能,坚持体育锻炼,发现自己的潜能,了解自己的长处,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扬长避短,不断向新的人生高度挑战,以健壮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出类拔粹的人才。
二、提高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不好,而产生很强的自卑感,现在进入了职业高中,看着往日的同学上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而且有的同学由于家里娇生惯养,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惰性心理,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都比较紧张;而有的同学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些同学有的表现为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抗拒和逆反心理,脾气暴躁,压抑着怒火,一有机会就一触即发,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同学表面上看起来不在乎,但是在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表现为阳奉阴违,依然我行我素,持消极抵抗态度。但总的说来,他们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消极状态。
国外曾有心理学家通过体育疗法对13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5个月的时间的观察和治疗,结果使病人从消极抑郁中解脱了出来,情绪大为改观。所以说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欢快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可以行之有效地消除或转移消极情绪,而且是一项体育运动,需要参与者团结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可以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所以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学校客观条件和个人爱好,在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忧愁,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摆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以人际交往方面的消极情绪的困扰,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形成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遇到烦恼和挫折的时候,不乱发脾气,不是压抑在心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从而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只是以上两个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培养学生坚强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任重而道远。总之,体育教师要正视学生的生源现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都得到平衡发展,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和成长。
摘要: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 抓住时机,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新课标下“健康第一”理念
“健康第一”的理念是诸多教学理念中最具体育本质特征、最能引导体育教学向学生健康方向发展, 最能将学校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中, 其理念内涵体现“大体育”意识, 本质在于针对整个学校教育过分追求升学率等功利性效益而忽略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使学生能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且在此过程中达到技能学习与自身健康相统一,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的目的。
二.以多种手段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学校体育教学要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 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一) 从教学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证”, 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并把“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作为新的体育教学目标。所以, 学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 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使其主动从事体育活动,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达到全方位“健康第一”的总目标。
(二) 从教学内容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被动地安排教学, 课堂气氛沉闷。新的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基本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注重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使教和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以增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 从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三) 从教学模式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从系统的观点看, 体育教学模式是“按照某种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程序”。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利用体育教学优势, 制定走班学习, 选项学习, 采用模块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走向体育, 走向健康, 同时根据学生自已的强项、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所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 为他们所喜爱项目的学习提供有利空间, 为体育课的有益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从教学评价体系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长期以来,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往往把评价内容的中心放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考评上, 对教学其它的目标, 如体育态度、体育意识、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少兼顾, 而这些都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对学生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已学校状况, 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教学采用的形式, 制定出自己的评价体系, 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热爱体育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 直至终身体育, 达到“健康第-”的目的。
三.贯彻“健康第一”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一) 思想重视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其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意识,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锻炼”的教学思想, 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适应的新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 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二) 转变观念
教师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健康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 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 建立新型教学结构
新课改理念要求体育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不知不觉学会体育技能, 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趣、大胆表现, 身心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以“健康第一”实施体育课程教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学校体育教学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更好地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 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一) 精选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 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 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 特别是游戏性教材内容。如利用游戏,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 通过游戏, 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 更要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 因为在游戏中, 让学生分成几小组, 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就会互相督促, 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形成好的群体力量, 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 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 形成情感互动, 行为互动, 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 使情感得到升华,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
(二) 精简竞技体育内容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 学生很难掌握, 且易发生运动损伤, 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 降低动作技术难度, 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 易于掌握, 易于开展, 利于终身锻炼, 并且效果明显, 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 适度进行课外延伸
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学生容易接受, 愿意积极参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参加课外活动。同时, 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 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 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 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 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 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 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 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
“健康第一”理念是从体育学科特点出发产生的根本性指导理念。是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提倡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并且能引导学校体育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因此, 以“健康第一”理念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对学校体育领域目标和目的形态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薛雨平, 高风华.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取向[J].《体育与科学》-2002.
[2]王启明.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一、自上而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 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 由各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这种上级领导改革的模式, 是自上而下地领导和推动体育与健康的改革。如果我们一味地只是执行, 就会缺乏创意, 就会违背新课程的精神, 就是被动的执行, 没有创意的东西, 是没有生命力的。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叫”学生做没有问题, 怎样“教”学生做得高效率、有效益、提高快就不是很顺畅。其中, 有些地方已构成这门课程新的误区。当然, 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就是我们“叫”喊出来的结果。又如过去我们倡导的“快乐体育”, 就是因为我们认识上的简单, 造成了在实践中偏离。实际上“快乐”二字, 仔细分析是针对情感而言, 而“快乐体育”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的, 是“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深刻地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 认识课程改革目标的精髓, 才能确保新的课程改革理念, 在你我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信手拈来。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的课程终极目标。目前, 我们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是一本指导性较强的课本, 如果不能领会新课标精神和要求, 只是照本执行, 那肯定会是一头雾水, 其结果就是上面怎么要求, 我就怎么做;课本怎么描述, 我就怎么做;他人怎样教, 我就跟着学。发生很多上下尴尬的局面, 使改革发生偏离, 形成很多的误解, 产生误区。一堂没有创意的课就不能有创新的理念, 没有创新意识的课就会缺乏生气, 其结果是是“教”学变“叫”学, “烦体育课而喜欢体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其了。
二、自下而上
有种情况, 基层组织负责人或体育教师对改革有积极性, 但是由于种种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关怀的原因, 而使改革“流产”或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 大多是对新课标的理解认识不是很明确。如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 就出现学生喜欢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只要学生开心我就怎么组织教学, 这就是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怪论。近几年来, 笔者观摩了很多次的示范课、公开课, 总感觉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 体育教师又做什么呢?室外运动场又能做什么呢?人们赖于生存的三大法宝阳光、空气、水是否有被灯光、空调、饮料取代的趋势?体育科组又是否要配置若干场地器材设置组呢?有新课标、新目标、新理念, 但缺新的人才 (包括笔者) 。2004年,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新课标, 目前, 就我校接纳的部分体育实习生来看, 缺乏有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丰富教学艺术, 提高教学技巧, 大胆创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又要有创新的教育性和艺术性。例如:大家常在准备活动中用的“腹背运动”等, 多数教师都按常规的要求传统的做法, 要求学生两腿伸直、两脚并拢、听口令有节奏地往下压。如果你创新地让学生两腿交叉或两脚外翻等创新下, 同样完成该动作其效果不言而喻。同时, 使学生在心理意向中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操作等连锁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也会告知学生创意是无限的, 是无时无地、无大无小都会存在的。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及气氛之中产生。认知的进行、技能的形成、创造性的开发等, 都会在你的启发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和形成。新“课标”上课, 没有模式, 只有创新。这点我认为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平行班的同一节课, 也会因各种情况有所变化。记得有人说过新“课标”就是改革。如果你不去尝试, 那新课标就会淘汰你。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法都不要了, 而是要你在传统的基础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赋予《体育与健康》新的生命。例如我们现有课本, 就是图文并茂, 五彩缤纷, 最少在视觉上给大家美的感觉, 只有这些点滴上的创意, 才能真正完成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课程总目标。最近我走访一些学校, 与体育教师进行了交谈, 大多数教师都认为: (1) 新课标的教学, 没有可参考的模式, 不知怎么教才好。 (2) 表面上看是进行了合班分项或分性别教学,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因场地, 器材和学习上的断层等是无水平目标的教学体系。 (3) 因教师无模式可参考而形成“三套” (说一套, 做一套, 写一套) 。 (4) 对新课标“防治疾病”的认识不到位, 本人认为防治疾病, 不能简单或片面地认为是身体的疾病, 因重视学生心理的疾病。 (5) 取消各种长跑说明新的轻体重智思想抬头。据统计报道, 目前学校学生自杀现象屡有发生, 主要是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有关。设想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他能健康吗?这一切的形成与我们长期把“防治疾病”变为“防止疾病”有关。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安全”等, 不敢上难度;有危险, 校方不同意, 不敢上“强度”;会影响文化课, 家长不同意;不能严厉地批评学生的错误, 怕伤了学生的自尊;等等。 (6)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方面 (有认为是五个领域) 的目标权重分配不合适, 有些过分强调身体健康而淡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其实, 这五个方面主要是由两条主线构成, 即运动主线和健康主线。由此可以看出, 运动才是健康的基础, 技能是长期运动的前提, 没有运动就根本没有健康, 也印证那句“生命在于适当的运动”的真理。而这两条主线必须通过一定“量”和“强度”才能真正实现“在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感觉”达到“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有了这两点的保证, 其他的应都会很顺理成章的形成。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实践证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必须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既要有自上而下宏观上的指导, 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改革深入, 以及领会上级领导倡导的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世界上没有最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 也没有最优化的教育模式, 只要我们领会思想, 发挥教育的一切优点, 认真学习, 努力钻研, 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 坚持走改革、创新, 但是要做好两者结合。首先, 要相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时代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英明决策, 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业。其次, 要相信体育教师自己, 要依靠体育教师, 他们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动力, 没有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持久战, 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和耐心, 勇于探索, 努力实践, 大胆创新, 在指导中学习, 在实践中完善, 在创新中改革, 走进问题、走出“盲区”, 为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季浏, 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 .
[2]姚蕾, 等.学校体育学习题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4) .
一、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单元教学设计是从关注学生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体育课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 要把学生能否具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考虑在内。
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 是“能力目标”培养, 中职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能力的培养, 需要通过恰当的任务来培养, 能力不能传授, 只能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教师在授课时, 首先应确立任务, 带领学生去完成, 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 训练学生能力,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应用知识, 锻炼出能力。
二、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体育课程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各个环节,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个体差异性, 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 中职体育课程为专业服务设计
中职体育是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身体保障。因此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即要体现出该课程对所有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普遍指导作用, 也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及对身体要求,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出专业特点。
3. 循序渐进
单元教学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相结合, 活动要体现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从基础到提高;另一方面, 中职生年龄段的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能以及运动习惯、技能的养成等方面有待继续强化。因此,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 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单元教学设计, 这样将有助于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1. 体育教学任务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关心“如何教”的问题, 而且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必须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仅是对教科书既定的学习内容的动作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单元教学设计则是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技能本身的价值判断, 设计出更具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单元学习。
2. 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喜欢能突出个人能力的项目。在对具体运动项目教学时, 首先要分析中职学生需求状况, 解决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基础, 为“如何教”寻求依据;三是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为单元教学设计可能采用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设计基础和依据。
3. 教学目标设计
中职教学目标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在制定实施单元教学设计时,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教授认知技能的教育价值基础上的。因此, 体育教学目标就不再是让学生简单的学到知识技能本身, 更要对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在进行学习行为后, 其个人的态度、价值、情感观以及个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订立恰当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但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也有利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制定。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表述上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确定的行为和技能, 二是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所提供的支持和条件, 三是制定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明确标准, 如果可能, 尽量采用定量标准, 以便师生明确目标。
4. 教学策略设计
中职生体育课教学是为了学生今后职业劳动身心素质、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终身受益。所设计的体育教学策略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教学呈现方式上, 要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的定论呈现向以学生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呈现方式转变;二是学习方式上, 应从以机械性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被动接受学习, 向以互助交往、自主体验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三是师生互动方式上, 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活动转变为师生双方通过交流, 协作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5. 教学媒体设计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理念就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媒体也应在教学方法的展开、教学情景创设和教学过程体验等方面起到作用, 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中职体育教学, 要考虑到学生将来职业发展, 要体现娱乐性、生活性的游戏, 如果可能, 要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自制器材锻炼身体, 这些都是职业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体现教学的流程, 通过对教学任务、目标、对象的分析, 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组合与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表示出来, 具体描述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设计出直观的教学设计方案。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 针对中职学生职业培训特点,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 还可以采用“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 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 完善人格。
7. 教学评价设计
单元教学评价是单元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内容、目标及组织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是对教学设计理念及其他因素进行科学的验证和可行性、适应性的诊断, 并根据目标达成情况, 对教学执行情况和实现的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体育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当前较为普遍认同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 在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基础上, 倡导客观、科学的评价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然而, 中职生职业培训特点, 体育课程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 如何使学生今后从事职业与当前体育技能学习完美结合, 这是当前亟待尽快完善与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中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中职教育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 始终应符合“发展性评价”的总体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充实和完善有益于职业活动的运动技能储备以及相关体育知识, 可以提高身体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 让学生在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 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摘要:中职体育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培养人才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形成“教与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单元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陆作生, 伍少利.体育课程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4) :514-516.
【水平二体育与健康《高矮与胖瘦》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教案05-30
水平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11-07
七年级第二学期 体育与健康 教学进度05-28
小学三年级体育水平二说课稿07-25
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07-01
体育与健康课技巧教学设计09-26
初二体育与健康教学学习心得05-29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06-25
体育与健康第一课教学反思05-28
高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工作计划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