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药材市场(精选8篇)

中药材市场 篇1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为认真落实市局《2012年全市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连食药监稽„2012‟67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好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及职工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市局文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就我局如何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作了具体安排和布臵。会后,我局依据市局文件精神,结合辖区及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了某某分局《2012年全区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某某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总体部署集中整治行动,统一调配监管资源,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加强自律

按照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我局在第一时间,将《关于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在局网站上向社会发布,并向全区涉药单位发出提醒短信160余条,传达国家、省、市有关中药饮片整治工作要求,明确了整治工作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要求辖区各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对照整治方案内容进行认真自查自纠,重点自查进货渠道是否合法,从外埠采购中药饮片,是否索要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货款流向是否与相关票据相符,及时提交整改报告。同时利用执法检查、广场、社区、媒体宣传等,开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饮片和鉴别假劣中药饮片宣传,呼吁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各种违法的人和事,提高了管理相对人守法经营、使用的自觉性,激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为专项整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结合我区实际,突出重点,对辖区内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检查,明确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和重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一是加强经营环节的监管。查饮片来源,看购进饮片时索证是否齐全,验收工作是否到位,购货单据与实物是否一致,确保饮片经营企业进货渠道的合法性;查饮片质量,看饮片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虫蛀、霉变、受潮、变质等现象,是否掺有伪劣中药饮片,发现可疑,实施监督抽验;查贮藏条件,看是否具有保证饮片质量的温控、防虫、防鼠、防潮设施,是否进行符合饮片要求的日常管理。其次是强化中药饮片使用环节质量保障。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在储存、运输、调剂过程中的饮片质量。严禁医疗机构从中药材市场或其他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手中违法采购中药饮片。自2012年7月10日起从外埠购用中药饮片,除索要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外,还要按品种逐批确认其符合《中国药典》、《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所规定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

中药材市场 篇2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检测结果

目前市场上中药材 (饮片) 管理较混乱,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1,2]。制剂质量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危, 加强制剂GMP管理, 把制剂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证制剂疗效和临床用药安全的需要, 也是药师的责任, 而制剂原辅料质量是影响制剂质量的关键, 药检室为保证我院制剂的顺利生产、保证制剂质量, 在对西药原辅料进行检测的基础上, 从2007年初对用于制剂生产的中药材 (饮片) 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LC20AT液相色谱仪, 苏州岛津;X·S-205 18 g/200 g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力多;202-2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上海沪南科学仪器厂;Hy-02型高速粉碎机, 北京环亚天元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液、试药、对照品

甲醇:色谱纯, UN1230, 迪马公司;乙腈:色谱纯, UN1648, 迪马公司;乙醇:AR, 060306, 北京化工厂;三氯甲烷:AR, 060926, 北京化工厂;各种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检测方法

分别取各药材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3]规定的方法进行性状鉴别及水分、浸出物和含量测定检查。

2 结果

2.1 测定结果

(1) 24种41批次中药材含量测定、水分、浸出物测定结果见表1; (2) 11种17批次中药材水分、浸出物检查测定结果见表2; (3) 13种中药材性状、鉴别检查结果见表3。

2.2 表格说明

2.2.1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 水分检查28批次, 21批次符合规定, 7批不符合规定, 合格率为75.0% (21/28) ;浸出物检查11批次全部符合规定, 合格率为100.0%;含量测定24种41批次, 有17批次不符合规定, 合格率为58.54% (24/41) 。

2.2.2 从表2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水分测7批次, 有2批次不符合规定, 合格率为71.43% (5/7) ;浸出物检查15批次, 有3批次不符合规定, 合格率为80.00% (12/15) 。

2.2.3 从表3检查结果可以看出, 13批均符合规定, 未发现假药。

3 讨论

从48种71批次中药材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中药材市场管理比较混乱, 中药材质量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但未发现假药材, 检测品种的全项合格率仅为54.93% (39/71) , 含量合格率为58.54% (24/41) , 水分合格率为76.47% (26/34) , 浸出物合格率为88.46% (23/26) , 其中水分不符合规定品种枸杞子、红花、陈皮、射干、白芷、当归 (2批次) 、丹参 (2批次) , 共7种9批次, 浸出物不符合规定品种为竹茹、柴胡 (2批次) 共3批次, 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品种有陈皮、白芷、炙淫羊藿、骨碎补、黄芪、姜黄 (2批次) 、大黄 (3批次) 、丹参 (3批次) 、人工牛黄 (4批次) , 共17批次, 较好的品种黄芩、黄柏、葛根、甘草、金银花、蛇床子、防风 (2批次) 、桔梗 (2批次) 、炒枳壳、蟾酥、血竭、菊花等14批次, 含量、水分、浸出物均符合规定。由于对其进行监控检测, 自2007年1月至9月花费试剂费达1.1万元,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增加了制剂成本。

其中质量最差的品种为姜黄 (2批次) 、人工牛黄 (4批次) 、丹参 (3批次) , 骨碎补 (1批次) 、大黄 (3批次) 等13批次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 而水分不符合规定者有丹参、红花、枸杞子、陈皮、当归 (2批次) 名贵药材, 值得引起思考。

固定中药材进货基地和严把进货渠道[4], 制定采购管理监督措施势在必行, 对中间商的暴利也应高度警惕。

加强中药材市场和上市药材的质量监督, 认真贯彻GAP、GSP制度[5], 保证上市中药材的质量符合药典规定已成为燃眉之急。

国家应加强中药材生产的扶持。给予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新技术, 提高中药材种植、生产规范和质量维护, 按季节采摘、炮制加工[2], 保证中药材质量;按照GAP要求建立道地药材生产基地[6,7,8], 加强道地药材的管理, 保证上市中药材质量。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部分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部分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呈正反应

参考文献

[1]乔明.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6) :37-39.

[2]吴黔江, 王建新, 彭琳, 等.573批不合格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分析[J].中医药导报, 2006, 12 (9) :75-76.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王奉德, 亓军波, 李红, 等.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处理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7) :1355-1356.

[5]刘真不.浅谈中药饮片市场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J].山西中医, 2009, 25 (3) :37-38.

[6]张洁, 赖剑锋.试论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因素及改进对策[J].中国药师, 2006, 9 (11) :1067-1069.

[7]王利华.中药饮片质量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 :90-91.

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 篇3

许多中药材价格接近“冰点”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安徽亳州交易大厅里的中药材价格普遍都在下跌,除了三七和冬虫夏草少数几个品种上涨外,超过80%的中药材都在降价,像白术的价格就下降70%,白术最高的价格在60~70元/公斤左右,目前只要20元。估计新货上市还要跌一点,大概在15元/公斤左右。

另外一种中药材——白芷,价格波动的幅度很大。2011年年初大概17元/公斤左右,现在基本上在10元/公斤左右。

黄连、茯苓、天麻和野菊花是湖北省重要的中药材特色品种。在2009年的中药材涨价潮中,黄连和茯苓身价扶摇直上,分别涨至120元/公斤和30元/公斤,天麻价格曾经高达300元/公斤,野菊花的价格也曾超过20元/公斤。

目前,黄连和茯苓价格已分别跌至50元/公斤和15元/公斤,缩水超过五成,天麻更是跌至18元/公斤,野菊花价格也跌至12元/公斤。

中药材涨价时,太子参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自2009年以来,太子参价格从30元/公斤左右连翻十余倍,其报价一度高达每公斤600元,让采购者望而却步,不仅一度在医院药房消失,甚至以太子参为重要原料生产健胃消食片的江中药业也传出限产的消息。

而今,太子参价格一路回落到180元/公斤左右。此外,价格从10元/公斤左右直接翻至最高点35元/公斤的川芎、从40元/公斤左右一度涨至150元/公斤的麦冬,都在今年被打回“原形”。目前,在中药材市场上,川芎的报价维持在10元/公斤左右,麦冬则回到35元/公斤左右。

导致中药材降价的原因

涨了一哄而上,跌了一哄而下,是造成这些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中药材消化的主渠道首属药企,但是从今年5月医药广交会对外出口来看,中药提取物、中药材、中成药等多个品类的产品成交金额同比上一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成药下降幅度高达69.99%,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颓势难掩。同时,国内生产也出现大幅缩减,药企困境对中药材市场持续疲软有着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价格下滑的状况仍会延续,前期受高价刺激恢复种植的药材今年至明年将迎来产新,目前药材价格小幅上扬对于整体药市起不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市场虽出现短期价格波动,但后市不容乐观。

(安徽省青阳县中正有限公司胡存云邮编:242800)

中药材批发市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篇4

目 录

一、发起单位简介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三、市场功能规划方案

四、近年中药材市场分析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六、财务效益初步预测

七、市场管理

八、效益分析

九、总结

一、发起单位简介

(一)1231546 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 11 日,注册资本 150 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保健品、剂、抗生素、生物制品(除疫苗)保健食品、化妆品;Ⅱ、Ⅲ类医疗器械(详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公司位于某某市沙河小区,现有员工 120 余人其中职业药师 3 人,药师 5 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共计 60 人,占企业员工人数的 55。公司于2009 年 2 月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是一家综合性药品批发企业。

(二)某某市丹甫股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1 月,注册资金 100 万元,是一家以实施农业资源开发为主 中药材种植、农产品种植、金银花饮料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座落于遵义县龙坑镇桂花村,位于贵遵高速公路旁,距贵阳 130 公里、重庆 260 公里、某某市 18 公里、遵义县城 2 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公司现已征地 10589平方米,拟建办公场地、仓库、厂房共计 2687平方米。现有员工 32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2 人,高级农技师 2 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共计 24 人,占企业员工人数的 75。公司下设行政办公室、营销部、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物料部、研发中心等科室。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理由 95 年由国家一部三局批准的全国 17 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分布于国内十几个省市、县及镇、乡,为我国的中医药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作为传统中药资源大国,数以万计的中药物种(据统计中药种类达 11087 种),分布于 960 万平方公里的高山、丘陵、沟河、海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单依靠 17 家原始的中药材市场交易,难以满足日趋膨胀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众所周知,贵州是我国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道地药材闻名遐迩然而在建设专业性中药材市场方面却还是一个空白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出现此状况是很不合理的。因此,为缓解供需矛盾,满足各地市场需求,解决地方中药材买、卖、吃难的问题,1231546 有限公司同某某市丹甫股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出在交通便捷,药品资源丰富的某某市遵义县龙坑镇建设“某某市中药材专业市场”。

(二)专业市场建设必要性

1、贵州省中药材资源丰富 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多矿物药。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 4290 种,蕴藏总量达 6500 万吨,其中植物药 3924 种,隶属 275 科,1384 属;动物药 289 种,矿物药 77 种。全国统一普查的 363 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 326 种,占 89.61,国家收购的中药材贵州有 250 种。“川广云贵地道药材”。贵州省的中药材不仅品种多蕴藏量大而且素有“地道药材”之美誉珍稀名贵药材主要有珠子参、艾纳香、牛黄等地道药材主要有天麻、杜仲、石斛、厚朴、半夏、吴茱萸、黄柏、野党参、何首乌、龙胆草、天冬、黄精、金银花、桔梗、五倍子、朱砂、雄黄等 35 种。我省中药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品种达 100 多种出口品种 90 余种天麻、杜仲、朱砂等在古今中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地道野生中药材引种、家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野生变家种、家养引种成功的地道药材有天麻、杜仲、厚朴、石斛、艾纳香等 70 余种。

2、贵州省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问题

(1)药品储存问题 由于没有专业市场规范管理,一些企业只是将饮片用塑料包装,甚至不封口摆放在货架上,也不分类存放;仓库房设施简陋,无防尘、防虫、防潮、防鼠设施,无通风和温湿度监测调节设备,地面潮湿,卫生条件差,药柜、药橱、药盒上积尘多,导致饮片霉变、虫蛀,降低饮片质量。而大多数个体经销户由于规模小,无能力拥有药品储存仓库,将药品放置于房前,屋后,不根据药品储存特点对应避暑、防潮等管理,更导致药品的药性大幅流失。

(2)买药难问题 贵州虽然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但由于没有专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一些小型的中药材集聚市场品种单一,无法满足药品加工企业生产需求。目前,贵州部分药品加工企业由于贵州药品市场不规范,所需原材料多由重庆和四川进口,无奈放弃本省丰富的药品资源而求其次,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减低了市场竞争力。

(3)卖药难问题 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由 1999 年的 65 万亩发展到 2010 年的 188万亩年均增长 12.5。全省药农约 25 万余户,中药材种植渐渐变成了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贵州省无专业中药材专业市场,小型的中药材集贸市场管理混乱,无法满足大宗交易,且集贸市场内中药材收购价格压得很低,无法保证药农正常的经济收益,若运到其他省市的专业中药材交易市场,运输成本太高,导致很多药农上下两难,面临“卖也不是,不卖也不行”的两难境地。

(4)吃药难问题 由于历史和传统因素,贵州是主要的中药消费地之一,多数家庭都保留饮食中药习惯,但由于贵州无专业交易市场,各小型中药材集聚市场药品种类不齐全,且因缺乏专业管理,经营人员流动频繁,部分中药集贸市场更是变成了假劣中药的销售场地,导致客户难买药,怕买药的局面。

3、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什么选址遵义县

(1)区位优势 中药材专业市场拟建于某某市遵义县龙坑镇,该镇距历史名城遵义 12 公里,南距省城贵阳 130 公里,北距重庆市 260 公里,处于西南出海通道重庆至贵阳黄金分割点上,融入贵阳 1 小时经济圈和重庆 3小时经济圈,有利于各类要素集聚,紧靠川黔铁路和贵遵高等级公路.(2)资源优势 遵义盛产名贵中药材,其中杜仲、黄连、天麻、黄柏、吴萸为贵州五大著名药材。其中项目建设地遵义县中药材种植就很全面,仅列入《药物汇编集》的就有 487 种,且历来是中药材的集散地。近年来,遵义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加大了科技含量和资金投入,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确保农民的经济效益。目前,遵义县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达 6 万多亩,种植品种 50 多个,种植农户近万户。杜仲、银杏、天麻、牡丹、芍药、茯苓、首乌、白术、川贝、当归、桔梗、半夏等,不仅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还受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外国客商的青睐。常年有 1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中药材客商云集该县收购。目前,遵义县年收入在10 万元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大户有 60 多户。

三、专业市场建设方案

(一)主体思想 充分依靠遵义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挥项目投资合作各方在资源、资金、项目运作管理、专业技术、金融、物流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方资源的规划配置整合,经过 2 年左右的建设运作,打造一个集收购、销售、质量检测与一体的贵州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二)建设地地点及规模 遵义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地点选址于遵义县龙坑镇遵南大道东侧(龙坑尖山安置点北侧),总占地约 30 亩,建设完成后预计实现中药材交易金额达 5 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修建 40 ㎡中药材经营门面 150 个;(2)修建 60 个药品库房,面积总计约 6000 ㎡;(3)办公大楼 1200 ㎡×3 层,职工宿舍合计 16000 ㎡;(4)安装现代化的药品电子传输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5)建设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即 GSP 标准)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及药品养护管理系统;(6)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设施设备。

(三)专业市场功能分区规划设想 市场拟划分成 5 大功能区域,其简单描述如下。

1、药品检测区 功能为检测进入市场药品质量,防止假劣药品在专业市场内流通,拟建药品检测区面积约 800 ㎡,地点为专业

市场进口两侧。

2、中药材门面区 功能为销售中药材使用,拟建面积为 40 ㎡专业中药销售门面 150个,该区为主要中药材输出窗口。

3、专业中药材库房 功能为储存市场收购的各类中药材,拟建仓库 120 个,合计面积约 12000 ㎡。

4、办公大楼建设 拟建 1200 ㎡×3 层的办公大楼一栋,为项目建设单位及各地药品加工厂家,药品经销商提供办公地点。

5、职工宿舍 拟建设 16000 ㎡职工宿舍一栋,主要为市场管理人员,质量检测人员,各地药材经营户等提供住宿。

四、近年中药材市场分析

2010 年开春,药市经历了短暂的低迷调整后,在云南干旱天气的影响下,涨价的药材轮番闪亮登场。三七率先大旗高举,价格扶摇直上,短时间内120 头价格从 200 元,一路飙升至 500 元左右。红花、干姜、草果、薏米仁、白扁豆,云木香等也闻风而动,有的涨速之快,涨幅之大,让人瞠目结舌。除受旱灾品种涨价外,白芍、丹皮、麦冬、元胡、白芷、郁金、茯苓、党参、当归、黄芪、桔梗、水蛭等药材价格也强劲上扬,整个药市行情好似“ 满园春色关不住”。当前药市行情呈现出“ 春暖花开”的喜人景象主要因为如下原因:

1、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以及作物的提价,使得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调减近几年大批农民进城打工潮已卷全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不能靠机械化操作的中药材种植陷入困境。

2、库存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一些国营中药材公司因管理经营不善,纷纷宣布破产或改制。这些省级县级药材公司在计划经济年代曾担当着“ 蓄水池”作用,但是,随着国营药材公司的解体,中药材的库存分散转移到市场经营户和产地药农手中。

3、疫情爆发增加新需求 自 2003 年我国爆发“非典”疫情以来,、“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 2009 年全球甲型流感大流行接踵而至。由于中药在防治疫情中发挥了特有的功效,其市场需求激增,尤其清热解毒类药材需求猛增。如:板蓝根、金银花、青翘、牛蒡子、菊花,芦根等。因流感消耗掉大量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自然需求增加。

4、保健品开发及新医改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保健补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以中药为原料生产的保健品应运而生,如:中药养生保健、中药美容保健,中药保健枕,中药保健茶、中药保健酒等系列品。据有关信息报道,我国以中药为原料生产的保健品牌数以千计。中药在保健品领域的开发应用,使得其销量逐年递增。

5、中药出口的递增 随着中学在防治“非典”、甲型流感疫情中发挥了特有功效,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对中医药刮目相看。中药材出口也随着中医药被国外逐渐认可,其原料出口量也将日益增加。

6、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药材减产人气上升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10 年春西南几省区遭遇百年罕 4见的干旱,月中旬中东部出现“倒春寒”霜冻雨雪天气。反常的天气,不但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生长在其产地的相关药材也因灾可能造成减产。综合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医药优惠政策的扶持,中药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市场需求也将与日俱增,中药市场前景依然一片艳阳高照。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根据初步规划方案,估算整个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 2 亿元,其中建设投资 0.8 亿元、流动资金 1.2 亿元。初步估算建设投资 0.8 亿元,其包括:(1)门面、库房、办公大楼和宿舍的建设费用 0.4 亿元;(2)安装现代化的药品电子传输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建设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即 GSP 标准)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及药品养护管理系统费用 0.2 亿元;(3)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检测设备购置费用 0.1 亿元;(4)公共设施建设及其他费用 0.1 亿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拟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筹措,其中:建设投资主要通过项目投资方自有资金及其它方式筹集资金投入、流动资金拟从当地银行借入贷款解决。

六、财务效益初步预测

1、营业收入预测 整个专业市场全部建成达到建设目标纲要后,初步预测正常年年均中药材交易额约为人民币 5 亿元。

2、税收预测 专业中药材市场正常运转后,年上缴税收合计约人民币 0.65 亿元.3、盈利能力分析 专业市场 2014 年建成达到建设目标后,预测年交易总额为 5 亿元、税后利润为 0.75 亿元,项目净利润率为

15、投资利润率为 37.5,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七、市场管理

(一)建立专业市场内部日常管理组织和制度,实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承担对市场的日常管理及安全责任。

(二)对申请进入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上岗前的中药材药性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制度。

(三)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制度,杜绝假冒伪劣中药材进入市场。

(四)建立切实可行的防火、防盗、卫生、治安等措施和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及有关器材设备,确保市场稳定,保证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五)服从药品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八、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市场建设完成后将实现中药材年交易额 5 亿元,增加国家税收0.65 亿元。

(二)社会效益 市场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市场管理人员 80 人,规范中药材经销户150 户,解决遵义地区数万户药农卖药难问题,因市场管理规范,能保证药农经济收益。专业市场的运行对规范贵州中药材销售市场、打击假劣药品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促进了地方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对解决地方富余劳动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九、总结

药材、精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5

由:招商部 李宁;

主题:药材、精油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09-7-2

4根据周一(2009-7-20)会议要求,招商部李宁对昆明的药材、精油市场进行了为期2天的市场调研,现向丁总汇报本次调研结果以供领导参考。

调研市场:药材市场(昆明菊花园药材批发市场、昆明福林堂、东俊药房),精油市场(岔街花市、联盟花市、佳盟花市、七彩云南)。

调研时间:2009-7-22至2009-7-23(共计2天下午时间)

调研结果:

药材市场:昆明菊花园药材市场是云南最大的中药材及饮片销售批发专业市场,中药材品种较全,特别是云南特色中药材田七、三

七、天麻、当归、木香、灵芝、燕窝等几乎每一家都在做,客户也较多,但存在价格较乱,在调研中连问了了数家,药材价格都不一样。经营地点和陈列极乱,脏、乱、差是这个商场的表现,在调研当中了解了一部分购买药材的客户,一部分是省外来昆明旅游或出差的人,都想买一些云南特产的药材回省外。大部分以购买天麻、三

七、灵芝等作为首选。可以看出来昆旅游人士对中药材的需求,天麻、三七的片剂、粉剂购买的较多,但包装简单,制作也是在客户挑选购买后由商家自行用切片机或搅拌器帮客户加工为片剂、粉剂。而昆明其他的药店,如福林堂等销售的中药材较全,包装精美,块、片、粉、中成药齐全。但价格比较高,一般以本地消费者为主,也有部分旅游或出差人士因时间原因就近在这些药店进行采购。

精油市场:昆明销售精油的市场和门店较多,最主要的是几家销售鲜花、干花的专业市场,如岔街花市、联盟花市、佳盟花市等,品种较多,香味品类齐全。除云南本地品牌花之雨、柏妮兰、澳姿源、语留芳、花语香潭等也有进口的品牌汇美舍、家美乐、宝石蓝等,香味也以最近流行的玫瑰、薰衣草、茉莉、百合等香味为主。除销售精油外也经营与精油相关的品项如玫瑰花水、植物化妆品、精油使用杯、炉等。而七彩云南除以上的一些云南品牌外,也有自己品牌七彩云南的精油、花水等销售。

通过对两个市场的调研,可以看出在旅游购物方面这两个品项有很大消费潜力。在我们的项目中建议中药材放在超市板块销售,以包装完美价格较能接受的方式进行销售。而精油建议用一个整层来做陈列和销售,精油现在是小资情调的年轻女性的首选,可以扩大一些经营面积及方法,做一个精油体验式的专业展销馆。

招商 李宁

中药产品市场营销策划书 篇6

一、宗旨。也就是你开展这次中药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为什么开展这次活动等。

二、前期准备。在整个中药产营销活动前,要先制定行动方案,安排好人员,调整好各部门的关系,并且要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

三、方案实施:

1、对中药产市场进行分析。包括过去几年中药市场的总量、总额、不同地区的销售;中药产品过去几年的价格、利润、差额;主要竞争者,它的规模、目标、市场占有略等;中药产品的各个分销渠道,各渠道的相对重要性等。

2、运用SWOT分析法(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对中药产品市场进行分析。

3、指出中药产品市场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的主要假设。

4、设定中药产品企业的目标,包括销量、价位、铺货渠道等。

5、选择营销战略。要注意考虑中药企业的目标市尝核心定位、市场营销组合、活动的预算等。

6、确定活动的方案。必须具体到时间、地点、人员安排、预算费用,要把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不能出错。

7、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控制。保证各个环节进度合理、花费明朗、人员安排合理。

四:活动总结。进行中药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效果评估,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对经验要加以总结。

以上就是个人对重要产品市场营销策划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一、宗旨。也就是你开展这次中药产品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为什么开展这次活动等。

二、前期准备。在整个中药产营销活动前,要先制定行动方案,安排好人员,调整好各部门的关系,并且要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

三、方案实施:

1、对中药产市场进行分析。包括过去几年中药市场的总量、总额、不同地区的销售;中药产品过去几年的价格、利润、差额;主要竞争者,它的规模、目标、市场占有略等;中药产品的各个分销渠道,各渠道的相对重要性等。

2、运用SWOT分析法(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对中药产品市场进行分析。

3、指出中药产品市场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的主要假设。

4、设定中药产品企业的目标,包括销量、价位、铺货渠道等。

5、选择营销战略。要注意考虑中药企业的目标市尝核心定位、市场营销组合、活动的预算等。

6、确定活动的方案。必须具体到时间、地点、人员安排、预算费用,要把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不能出错。

7、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控制。保证各个环节进度合理、花费明朗、人员安排合理。

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策略探讨 篇7

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总数已达12807种, 其中植物11146种, 动物类药物1581种, 矿物类药物80种, 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我国中药目前出口130多个国家或地区, 年出口创汇总额超过6亿美元。但是, 我国中药至今尚未真正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主要原因是我国中药在药效和安全性评价, 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 临床研究等方面发展滞后, 不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此外, 我国中药产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阶段, 中药企业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无竞争实力, 所以中药难以冲出国门;致使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中份额中我国只占5%, 其余被日、韩、印度、泰国“四分天下”[2]。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省了。同时这也说明中药市场潜力很大, 关键看我们有无实力。当前, 如何让中药尽快走向国际, 是摆在医药行业面前头等大事。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1 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

1.1 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中药目前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仅占3%-5%份额, 与我国中医药大国身份极不相称。同时我们作为中医药发源地, 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将中医药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政府应下决心, 将医药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等方面人才组织起来, 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 使我国真正由医药大国变成医药强国。同时, 调整国家产业政策, 全面研究和部署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制订中药出口规划, 在信贷、税收、外汇留成和价格、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优惠。

1.2 发展规模经济, 重点扶植一批中药骨干企业

针对中药企业多、散、小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深化改革, 通过资产运作和结构调整, 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产业集中度, 尽快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广阔, 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

1.3 加强对中药的保护

在国际上尚未完全认识和接纳传统医药的过渡时期, 我们应加强对中药的保护意识[2]。我们完全可以通过WTO要求各方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加强对外的谈判, 要求国际市场加快对我中医中药的准入进程。同时, 参照国际市场对中医中药的准入制度, 调整我国的管理措施, 对中药从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多方面进行充分地研究, 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保护。

1.4 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的人才培养

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国际医药管理和国际医药贸易的人才队伍, 既有扎实的医药专业功底, 又懂国际医药管理规范, 又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应有计划地安排现有专业人员参加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国际法等方面的学习或培训, 政府可考虑送一批骨干企业的干部赴海外制药企业研修, 加快管理人员与国际接轨。

1.5 制订出口中药质量标准, 建立国际中药检测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国际上对植物药要求差距较大, 得不到国际认可[2]。国际上一些生产中药或汉方药的国家和地区, 如日本、韩国、香港等都有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 建立中药质量标准和国际中药检测中心。在今后中药国际市场竞争中, 谁拥有国际权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中心, 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 我们必须组织全国的中药企业和科研单位, 集中攻关, 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能被国际普遍接受的出口中药质量标准, 同时建立国际中药质量检测中心, 此项工作的运营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搭台、科技支持、有的放矢地进行。

2 我国中药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2.1 提高产品质量, 完善卫生管理和技术监督

2.1.1 注意中药材原料精选。

原料质量差, 再好的生产工艺也徒劳。应将注意力放在发展道地药材上, 在解决道地药材的增产增收上下功夫。重点发展道地药材, 既有利于中药原料出口, 也有利提高中成药质量, 稳定疗效。我们要从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入手, 逐步把种植规范、炮制规范、生产规范、经营规范等配套实施, 探索中药现代化发展之路。

2.1.2 加强质量研究和监督管理。

要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 不断改进传统中成药的内在质量和外包装质量, 完善卫生管理和技术监督, 严格控制污染, 加强对中药成份、药理、毒理的研究, 创出安全有效的优质品牌, 加强中药质量的监督管理, 使中药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4]。

2.2 改进产品包装

应采取有效措施, 使包装能确保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因长时间运输流通而降低疗效。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应与国际接轨, 尤其是标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不能模棱两可。国外普遍认为一药治一病, 不可能包治百病, 而我国中成药往往列出众多功能, 似乎“包治百病”, 不易被接受, 所以要注意核准疗效, 去掉疗效不明显的功能内容, 着重强调主要功能。

2.3 努力研究开发新品种、新剂型

企业应强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 加强产学研联合, 致力于开发高效、速效、长效、低剂量、低毒性、副作用小、贮存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优质产品, 并加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此外, 要进一步健全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或部位、药效、质量控制及作用等方面的量化指标, 对复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 对一些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 应在扩大临床适应症方面作进一步研究。根据中药的特点, 中药应在慢性病、疑难杂症及滋补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要侧重于这方面药品的开发, 可以考虑开发一些西药疗效较差, 甚至空白的领域, 如抗肿瘤、乙肝、衰老、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等药物。新品开发的同时, 要加强对名优中成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改造, 阐明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原理, 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技术保障。在剂型方面, 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多研制新剂型, 如口服浓缩丸、冲剂、片剂、胶囊剂等, 外用橡皮剂、膜剂、软膏剂、气雾剂、栓剂、注射剂等, 以弥补传统剂型的不足。

2.4 向国际标准努力

GMP、GLP规范是国际间医药贸易和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法定依据, 也药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全面推行GMP管理、GLP管理, 是我国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也是与国际接轨, 实现中药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要让中药“现代”起来, 走向国际, 就必须下定决心实施GMP、GLP改造。目前, 应根据GMP、GLP的规定, 结合我国国情和中成药生产特点, 有目标、分步骤地实施GMP、GLP。

2.5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如果要占领国际市场, 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要, 名优中成药一定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4]。产品的知识产权包括产品的名称、组份、用途、制备工艺、高标、包装设计等, 这些产权都应该在国内外申请专利。如果一个老药, 处方、用途、制备、工艺都已公开, 我们也可以申请有效部位的组分、用途、制备工艺方面的专利。

3 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建议

3.1 合理选择申报途径

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可以走两条路, 其一是按健康食品或营养补充剂申报, 其二是按药品申报, 前者手续简单, 后者难度很大。如在美国, 按健康食品销售, 只要按FDA要求规范产品标签, 上市后30天内备案即可, 而药品, 必须申报FDA进行临床试验, 全面审查, 难度大、花费高、耗时长。但按药品申报, 才能进入医疗保险, 将来容易开拓市场, 因此, 两种途径都必须进行, 长短结合, 这样中成药才能真正进入国际市场。从目前的国际植物药状况分析, 大部分中成药适合于以健康食品进入国际市场, 因为健康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不需要报批和进行临床试验, 只要标签符合规定即可, 所以按健康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其有短、平、快的特点, 是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捷径。而且健康食品若能成功打开市场, 其销量不亚于药品。按药品申报则非常严格, 必须按国际要求进行规范的临床试验, 进行全面审查, 包括考核药厂是否按照GMP生产, 按照GLP进行安全性试验研究等, 报批难度大、花费高、耗时长。所以选出申报药品的中成药一定要谨慎, 必须对某些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为此, 应动员全国各大中药厂推荐疗效确切的名牌产品, 组织专家进行评议, 筛选, 从中先选出个别中成药申报发达国家药政管理部门, 如美国FDA。对选出的产品, 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 如给予低息货款或以科技基金形式投入, 国家占一定股份。

3.2 在国外建立中成药联合公司

根据我国国内中药企业的实力,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不具备在发达国家市场 (如美国) 的竞争力。美国是国际最大的中药市场, 若欲开发美国市场, 我们应将国内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医药企业联合起来, 在美国成立一个中成药联合公司, 以团队形式攻打外国市场, 同时也可吸收外国的资金。公司可根据各企业资金投入的多少, 实行股份制管理。中成药联合公司可以成为我国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的一个窗口, 国内的中成药都可以通过该公司推向美国和其他国际市场, 同时还可以承担国内药品在美国FDA的申报和注册及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顾海, 雷婷.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战略探析[J].上海医药, 2004;25 (9) :415~417.

[2]王高玲.中药国际化迫切需要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中国药业, 2006;15 (1) :7~9.

[3]张京卫.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障碍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5;10:151~153.

“洋中药”搅动中国市场 篇8

“洋中药”在中国盛行

随着人们对药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天然植物药正备受青睐。而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方是亚洲,特别在中医、中药发源地的中国,是全球天然植物药企业的必争之地。

随着医药市场逐步面向国际开放,中国的中医药产业非但没有走出去的迹象,反而呈现出“引狼入室”的态势。

不久前,诺华中国非处方药(OTC)部总裁江华高调宣布,未来诺华将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中草药,并将有条件并购和销售在5亿以上的本土药企。诺华制药在国际非处方药(OTC)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因其进入中国较晚,目前在华OTC市场的销售份额并不高,因此希望通过中药业务提升在华销售业绩。

其实,觊觎中药以及中国医药市场的不仅仅是诺华,众多的外资药企对于中药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80多家公司和40多个研究机构正在从事天然药物的新药开发。

美国已开始进行中药复方与制剂的临床试验,德国则打算在现行医疗保险法中将中药列入传统疗法范畴,俄罗斯、瑞士等亦看好中药。

过去数年来,外资中药企业正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的中药市场,并将大部分产品销往内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而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在中药制剂年出口仅有1亿美元左右,占其中的3%-5%左右的份额。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每年天然植物药进口已超过6亿美元,中国中成药市场的进口量已远远超过出口量,这种势头还在不断增长。

据广东海关的统计,上半年广东省企业共出口中成药价值747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3%,而广东省进口中成药价值达3817万美元,增长29.6%,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幅,中成药的进口都远远大于出口,进口与出口之比已经扩大至5倍。

中国民间常见的“六神丸”配方,加上地道中药原材料制成的“救心丹”,立即成为“洋中药”畅销国内,为日本某中药企业带来达1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在日本,中药生产原料75%从中国进口。日本一家中药企业以中国中成药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售到中国。

牛黄清心丸,同样是中国传统的中成药,但中国要生产牛黄清心丸的口服液或者胶囊的改进型产品,却必须看韩国人的脸色,因为他们已经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这两项产品的专利。

美国人利用手中8项中药材薄荷的专利,在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上,大把大把地收银子;而作为薄荷之乡的中国,只能靠着薄荷藕、薄荷茶水赚一点小钱。

德国人则干脆把工厂搬到中国,把银杏叶粗加工后运回本国深加工,而后返销到中国市场……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洋中药”竟将中国同类产品打得无还手之力。

事实上,全球性的中医药热正在升温,而在中国,作为国粹的中医药却日渐式微。统计资料也对中医药市场的衰退作了注脚:十年前,中药在中国医药市场上所占比例约为28%-30%,而去年,中国2500亿元左右的医药市场中,中药仅占450亿、约18%的市场份额。

外资疯抢中药配方

近年来,日韩、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从中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再行提炼加工后高价返销中国市场。同时,外商加紧收集研究民间的中药秘方、偏方并申请专利。如牛黄清心丸是中国传统中成药,但若要生产其口服液和微胶囊的改进剂型产品,却要取得韩国人的同意,因为其早就在中国申请了发明专利。

从1994年后,国外制药企业来华申请专利保护的数量逐年增长,包括日、韩、美、德、法、意、英、加等国,体现了他们的专利意识和医药战略的先导性和超前性。

世界治疗糖尿病的龙头老大诺和诺德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已经在中关村生命科学院落成。紧随其后,跨国制药企业罗氏的中国研发中心也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

业内人士一语道破玄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瞄上的不仅是中国“物美价廉”的科研人才,还有中药国自身的科技研发存在的优势和漏洞,更重要的则是盯上中药缺少“专利”这一天然屏障。

作为中国医药的“国粹”,中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所以中国在中药领域本应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据统计,国内大约90%以上的中药都没有申请专利。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药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很难证明其疗效,申请专利的难度较大,并且很多中药都是作为秘方存在,虽然疗效显著,但机理是什么却说不清楚。另一方面,中药尚待标准化,这是打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阻力之一。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国的中药配方大量流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传统医药企业的重要难题。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国生产的青蒿素,作为中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它是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注册的一类新药。虽然中国在复方制剂的研发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却将该项知识产权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权卖给了诺华。即所有中国企业的青蒿素必须通过诺华公司才能变现价值,诺华公司仅用知识产权就卡住了中国药企的脖子。

同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包括日本在中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救心丸,韩国在“牛黄救心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江苏地道的传统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产品,被外国申请了专利后再返销中国市场,而同样的事情每天还在继续。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个别中国中医药企业为了吸引境外资金,不惜将自主知识产权———中药处方拱手交给外商。这种“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做法,只会使中国的中药生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守住防线刻不容缓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门类。但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中药的宝贵财富流失惨重,形成“洋中药”占据主要中药国际市场的局面。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中药走向世界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保卫本土市场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合作、收购、兼并来获得中国中药知识产权,其结果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和祖传秘方被外商以低价掠走。同时,国外企业利用中国申请专利,禁止中国企业生产和销售,将产品返销中国市场,或者通过侵权赔偿打垮中国企业。国外众多的医药企业就是通过无偿侵占中药方剂资源而赚取了巨大的利润。因此,知识产权无疑是民族中药产业面对挑战时必须紧紧抓住的利器,这已成为共识。目前中国中药界应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把中药的资源优势和专利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中药企业而言要抢先申请专利,运用专利把我国传统的中药自然资源保护起来,再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和经济优势。中药在知识产权领域需要保护的内容很多,包括专利、商标、处方、制剂工艺、药物有效成分、文献及信息资源、中药材、饮片等,都要尽可能地采取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尤其是要以专利保护中医药核心技术、地道药材及中医药传统知识。

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要守住中医药大国地位。而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医药已刻不容缓,并且要急起直追。虽说中医是传统、古老的,但从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来看,它也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应该要爱护它、扶持它,多给它投入,多用先进的手段来研究它。否则,传统的中医药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实践证明,实现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中药产业链上应用现代质量控制技术,对于提高现代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大有裨益的。国内有许多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一些药业集团从改变传统的方剂研究入手,在药材种植、生产工艺流程、剂型改革以及控制标准等领域进行全面创新,使传统中药达到了“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和“高效、速效、长效”的现代制剂要求。

(责编 穆 伙)

上一篇:数学教学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论文下一篇:客户投诉工程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