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反思新课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明文教学反思新课(精选8篇)

说明文教学反思新课 篇1

今天上了一节说关于如何阅读明文的一节复习课

首先导入课文部分,小结近期说明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说明文阅读规律的欲望;引出怎样分析说明文、怎样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等一系列问题。从定义开始——展开了本课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三点:

1.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突出了如何阅读“说明文”这一教学重点。

2.注重学生对答题技巧的掌握,利用课件介绍了说明文的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答题方法。

3.试着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的同时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有下述几方面需要改进:

1.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开展小组内、小组间的讨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是被动,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予以学生恰当的引导。

2.教育要面向全体,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同学看的课件,内容复杂,不知是否理解。只是讲的多提的问少,没用充分的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没有最后总结文学常识有哪些要点。

说明文教学反思新课 篇2

一、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具体实施的矛盾

1.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待在实践中日趋完善,新课标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除了享受新课标理念带来的成果之外,也应看到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如由于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观念和方法继承不够甚至缺失而造成的“泛语文化”和“去语文化”倾向,从而导致语文教学的本体遭遇遮蔽,浮华而时髦的所谓西方国家借鉴来的母语教学经验来势汹汹,完全排挤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甚至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也被当作是“老土”而在无意识中被抛弃。这种现象足够引起我们对新课标语境下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和经验在当代语文课堂中如何运用的反思。

2. 明确新课标要求,转变陈旧观念。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初中语文的背诵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课标还推荐了背诵的篇目,教材中也注意增加了要求背诵的诗词古文的篇目。2009年和2010年的中考题目都有加重默写古诗文内容的倾向,默写分数占10分之多,这都表明对语文积累的强调。但是,不少老师和学生并未引起充分重视,默写成绩差。原因在于对背诵的认识观念陈旧,以为记忆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目的,已不流行;背诵是传统学习的基本方法,只是不问“所以然”的“死记硬背”,只能培养出书呆子,该被摒弃。于是老师谁也不敢主张背书,更不敢主张背古文了。作为学生,则因为缺少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正确的诵读理念,不知为何要背诵,不懂如何背诵,盲目背诵,厌恶背诵,害怕背诵。因而在考试中,由于缺少积累而失分频频。

二、新课标重视语文背诵的意义

1. 背诵作为传统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教学的实践也证明语文教学离不开背诵,即便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背诵也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背诵的过程就是理解记忆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那些一味靠死记硬背读书的学生并不多,而且只靠死记硬背也不能把课文很好的记忆下来,即便勉强记下了,也会很快忘记,不能达到随心而“诵”的地步。我们提倡的背诵,是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熟读成诵,是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的背诵。

2. 背诵可以更好的发展记忆能力。

一方面,人的记忆是在反复的刺激中得到强化的,所谓脑子越用越灵;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背诵训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累,而且记忆的东西越多,新的知识就越容易被记住,因为知识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存在联系。

3. 背诵可以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好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诵读中,记忆的是经过锤炼的、典范的书面语言和文字。通过诵读,学生会对这些优秀的语言范本烂熟于胸,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需要表达时,就会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4. 背诵可以丰富文章范例,提高写作能力。

明代黄宗羲说过:“作文虽不贵模仿,仍要使古今体式完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学作文的一条捷径是仿写,而背诵的文段可以为仿写提供各种丰富的素材。正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新的课改理念下,我们一定要重新审视和认识“背诵”这一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把传统遗留下的好东西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发扬光大。

三、新课标下的背诵教学如何更合理地实施

1. 教学中应该注重诵读。

以诵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一项宝贵的传统经验,这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具有声韵美的语言,大量表意丰富的单音节语素构成整齐的句式,合辙押韵;富于变化的“四声”形成韵律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同时,汉语的句法规则相当灵活,不重形合而注重意合的语言结构特点,使得汉语表达极富神韵美。很多语意的表达都需要依据语境,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悟,去意会那貌似不合法的形式下的丰富意蕴,正如荀子所说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现在一些语文教学,连学生能“读通课文”这一底线都不保,甚至过分注重结构和分析,把文章肢解得四分五裂,然后逐段讲问,课堂看似热闹,其实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文章语言的优美形式和丰富意蕴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感悟。

2. 要注重诵读的技巧。

我们不提倡语文教学中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念经式诵读。我们认为,诵读应有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要分层次不断深入。第一应该是以声引诵。就是把每个字读准,包括其声、韵、调。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第二是以节引诵。钱梦龙先生认为诵读“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词中的停顿、轻重和长短”。言语的节奏既包括语法节奏,也包括情感节奏。语法节奏指在诵读中不能由于节奏的处理不当而造成表意的模糊或歧义;情感节奏则指诵读者要根据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融入个人情感,能表现出文本的真实蕴含。第三是以诵入悟。在读通读顺而且读得有感情的基础上,进入到领悟的阶段。所谓悟,就是要能通文意,明意象,识性情,赏气韵,探意境。如读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感悟这首小令在句式上、句法上、声韵上、表意上的鲜明特点,独特形式,意义表达。

3. 养成背诵的习惯。

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养成背诵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竞赛、表演,使学生能天天诵读,经常复习,乐于积累,从而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相应的积累,达到课标所要求的背诵目标。在考前准备阶段,应注重思维的训练与方法的指导。进入备考阶段,学生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要迎接考试,面对众多的背诵内容,往往心生畏惧,或是脑中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这一阶段的背诵指导和训练必须有针对性,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4.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疑问,展开背诵心理和原理的指导。

在背诵中,学生普遍具有的“背不会”、“忘得快”、“会背不会写”、“考试不会答”等现象,这些都是源于对背默原理的无知。其实记忆分为机械性记忆和理解性记忆,多次的重复可以加强机械性记忆的持久度,而文意的理解则有助于加强记忆的深度。所以,死记硬背只是记忆的一种形式,而语音、字形、文意的掌握则是记忆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背诵问题所在,调节学生的备考心理,提高背诵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5. 要分析、梳理背默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在考试中,对背诵能力的考察依据的是课标的相关要求,反映在试卷中有规定的范围和考点,通过历次考试可以归纳出相对固定的题型,如近年来常见的背诵积累题型主要分为直接续句型、提示填空型、情境背默型、分类积累型、开放运用型,指导学生在训练中熟悉各种题型,明确考试的目标,就能让学生提高训练和考试的效率,减少失误。

6. 要特别重视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阶段,不能只抓背诵积累,不作方法指导,那只会令学生陷入知识的“沙漠”,而无法解决问题,提高考试的能力。教师应该针对背默考试的目标和要求,给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其实,应对背诵考试,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如识记能力是记忆的基础,理解能力是强化记忆的关键,分析归纳能力是积累中必不可少的,而联想和想象能力是运用背诵知识的催化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训练时弥补和提高所需能力,在答题中合理运用各种能力,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语文修养。那么,背诵就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也可以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理念,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所以,背诵教学不是过时的、陈旧的传统教学,要正确认识它的特点和内涵,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要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需要,要让背诵教学在新课标的施行中,发挥其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让更多老师以诵吟带领学生进入语文的天地,让更多学生在背诵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和魅力,从而带动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带来学生语文素质实实在在的提升。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教学 反思

新课标的实施犹如一缕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但面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新形式,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却变了形,主要表现为:将课堂完全放给学生。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怕在课堂上讲多了,于是变“全讲”为“不讲”,完全放手给学生。学生如漂泊在大海上的孤舟,漫无目的的学习,教师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担心自己讲得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太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得不到落实,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实际上这种教师的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新课程改革不是不要教师讲,而是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是要求教师正确把握讲得“度”,该讲得还必须讲。比如,学生在自学课文后,教师就应该及时提示学生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从而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达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重形式轻内容。当前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笔者在听课时,发现许多教师在分组时本着就近原则,让前后两桌学生合作或按一排为一组。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接着便走下讲台到各组巡视,还时不时地参与其中,顿时,学生真的“活跃”起来,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诸多问题:有些学生各忙各的,不会合作;有些学生只是坐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有些小组的同学却在谈论与内容无关的事情。受时间限制,学生合作还未深入,教师就草草收场,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讨论效果,这种“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形式,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其实,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小组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小组角色的定位,如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教师要明确讨论的内容、范围、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小组讨论后要搞好评价等。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使学生全面有序地展开,从而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束缚。目前很多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敢放开手脚,学生也还是束缚在教师、教材和课堂的圈子里,其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仍未得到较好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捕捉探究点,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两点看法:

一、方法习惯最重要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学亦如此。教会学生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既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要指导学生掌握學习方法。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使学生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作者、作者不离时代的语文规律去思考。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交流和总结学习经验,同时教师更要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

二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一定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语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标准;对教师来说,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只有教师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求知、求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创新能力是核心

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首先要指导学生建立广泛的知识来源和渠道,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坚实基础。美国的希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教师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比如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笔者让学生说心灵出最受震动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学生对杜十娘的多才多艺、美丽善良、坚决果敢及对爱情的忠贞深有感触,对李甲的忘恩负义,孙富的卑鄙无耻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叙述中包含着个人强烈的感情倾向。在学生熟悉了内容后,笔者又问:“你读出了哪些疑问?”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杜十娘跳河自尽是不是最好的归宿?”“杜十娘是青楼女子,这会不会影响杜十娘的形象?”等等。这些凝聚着学生认知、情感的问题成了课堂教学的新资源,调节着课堂的积极氛围,补充着教学内容,成为了教学的亮点,丰富着课堂。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敢问、乐问、会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陶行知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因此说,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则是创新学习的起点。

二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力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功能。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讲授诗歌时,尤其是以写景为主的诗,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再现诗的画面,从而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山居秋暝》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想像的开放性话题:“设想一个表现王维幽静、闲适生活得山中美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想象丰富多彩,课堂成了学生驰骋想象、交流思想的大舞台。通过想象,学生真正感觉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特点,走进了王维纯真而又自由的心灵世界。在写作教学中,可运用多种作文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看图作文,让学生触“画”生情,挥笔生文;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故事进行续写或补写;假想科幻作文,如“20年以后的我”“22世纪的中国”等作文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篇4

新课标实施以来,一步步走进新课程,对新课程的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越会感到新课标凝练了教育理念的精髓,揭示了教育理念的真谛,确实让我们领略了教育理念的魅力。

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反思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深层次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们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对今后教学抱有极大的希望。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是反思性教学,是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一.要激发和培养兴趣,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所以教师最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促使他们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增强学习情绪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是把握好启发性、挑战性、新颖性这些特点,就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时,学生对于“象”的知识贫乏,我就在教学开始让学生欣赏一些大象的图片和有关大象的传奇故事,并讲一讲曼谷的风土人情,这样学生从直观上对大象有了一些了解,从感觉上好像和大象亲切了些,这样学生在学习前有了感性的认识,就不会对课文有生疏感,这样接受和学习起来就较自然。

二、要突显教材之精美,让学生在美文与参与中享受

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针织的情感来打动读者。老师这时对经典名篇名诗示范美读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情到深处,先声夺人。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换的语言真实、清晰、明白、情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突显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篇篇课文,段段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回味,就像一把耕犁耘在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的心胸慢慢被一种叫做享受的东西填满。不仅享受文章中显现的美,蕴含的情,更重要的是享受着探索语文真谛乐!

三、要培养勤读勤思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获知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勤阅读、勤思考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全面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地去学、去思、去探,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学法,提高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获知。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变传统的学生学习的指挥者、统治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使自己成为学生求知的伙伴。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创设条件,提供学生间合作交谈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要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我才能,而又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四、张扬个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实践参与,才能促进个性发展,才能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探究,努力寻找与众不同,而又合情合理的答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贝费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探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 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在教师的教学中,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个性,千万不可以以成年人的所谓理智去律令孩子们。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教学《坐井观天》时,教师讲到:“青蛙在井底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即有一顽皮学生抢白:“不对,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敢出来;因为如今有很多人爱捉青蛙下酒,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还是不敢跳出来。”这时教师应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充分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以及实践证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继续把这一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始终,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我静下心来,又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新课程标准,感受颇深,通过《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一次更清晰的知道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的语文课应体现“语文味”的特点。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体现“儿童味”的特点。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五、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故事,山川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全程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现状。学生学习的真谛在于“自悟”。语文教学的体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增强学生的态度、意识和观念,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关注。

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麋鹿》教案设计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8分钟)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12分钟)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习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贝,干吗要让它回来呢?)(15分钟)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4、听说2008奥运会也选中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引导学生说,体会麋鹿的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看起来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不呀。)

三、深化延伸,升华感知(5分钟)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四、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习:

3、同桌练习:

4、班级交流

五:总结课文: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六:作业: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附:阅读材料

麋鹿原产于我国东部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北起辽宁,南到海南,西达山西、湖南,东抵东海滨一带都曾有分布。麋鹿体长约200 cm,体重100 kg(雌)~200 kg(雄),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像”。仅雄麋鹿有角。颈部和背部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腱膜,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的毛橘红色,并有白斑。麋鹿取食多种禾草、苔草和鲜嫩树叶,营群居生活,通常每年7月份开始交配,怀孕期315~350 d,每胎产一仔。我国野生麋鹿种群在18世纪时就已经灭绝,仅在北京南苑圈养着少量专供皇家狩猎用的鹿群,后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并盗运出国。1985年以来,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回麋鹿80多只,饲养在北京南苑和江苏大丰县,在大丰县建立了麋鹿自然保护区,并进行恢复麋鹿在自然界野生种群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初步感受它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精神品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柳树的神奇与顽强。【教学准备】

1.制作PPT。2.搜集作者的资料以及关于“柳树”的古诗及边塞诗。3.布置学生预习:学字词、读课文、理脉络、搜资料、想问题。【课前活动】

吟诵关于“柳树”的古诗。说说诗人笔下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见PPT)【学程预设】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柳树的文章。板书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学生读题目。2.柳树在我们这儿经常能见到。谁来说说你见到的柳树是怎样的?(引导从柳树生长的地方、柳树的形态等方面进行交流)

3.从课题看,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株柳树生长在——(引导生答:青海高原)

二、检查预习

1.读字词:锻铸、抑制、虐杀、摧毁、吟诵、艰苦卓绝、抱怨、韧性 深邃、凝滞、萌发、一茬一茬、胆怯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随机板书:印象(判断)、观察、猜测与想象、联想、赞叹】

3.小结:作者既写了自己的观察,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所以“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形象就显得那样清晰而饱满。

三、感受“神奇”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极其平常”与“神奇”是否矛盾?(结合回答,板书:神奇)理解“望而生畏”。

2.(出示柳树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柳树。找出课文中描写柳树外形的段落。指名读,齐读。通过朗读,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第一句话抓住“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体会柳树的粗壮。

第二句话,引导学生将这株柳树跟我们平时所见的柳树的枝条对比,体会它的坚硬。第三句话:引导学生说说我们这儿的柳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高原上的柳树叶子为什么会这样深,理解“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一句。

第四句话:抓住“巍巍然”、“撑立”,引导学生感悟柳树的高大、充满生命力。

小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株粗壮、坚硬、苍郁、高大的柳树,让我们觉得这株柳树真是神奇!再次朗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浮现这株柳树的样子。设疑:枝繁叶茂的柳树,随处可见,又怎么会“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呢? 3.学生自读课文的三四小节,圈划出写柳树生存环境恶劣的句子。4.交流:

(1)出示词组: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理解“广袤”、“嶙峋”、“深邃”、“凝滞”等词语的意思。感悟青海高原的荒凉。从而体会柳树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让人感到神奇。来到青海高原,一眼望见的便是——(读词组)走了许久许久,看到的依然是——(读词组)所以作者说——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的总是——(读词语)——这个时候,作者的心头就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觉?而且这种“悲壮、苍凉”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2)吟诵边塞诗。

——吟诵边塞诗,我们的心中便也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3)这是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引读课文第4小节)连绵的青山、起伏的原地,那样的开阔,那样的苍茫,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所能看到的就是这——青海高原一株柳!

5.补充青海高原的资料。简介青海高原:(出示地图)青海高原,也就是我国的青海省,它位于被称为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高原的冬季漫长,气温非常低,最冷的时候要达到零下二十几度。高原上长年都是冻土。而夏秋季节又非常干旱,有时接连几个月会持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干燥、多风、缺氧、奇寒,这就是青海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作者所看到的这株柳树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难怪当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瞅见了这棵柳树会不由自主地“哦”了一声。【从这个“哦”字,你读出了什么?(体会作者惊奇、兴奋、震惊的心情)学生自由练读,再齐读这一句。看到这株柳树时,作者心里肯定会怎样想?】

也难怪,当作者举目四顾再也看不到第二棵树的影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引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引导学生理解“一方独立的风景”。再读这个问句,从这里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这是怎样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让我们仔细打量——(齐读课文第5小节)。——难怪作者说青海高原一株柳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理解“畏”:害怕——敬畏)

四、延伸升华

1.出示《悬崖边的树》,指名读。

2.青海高原一株柳同“悬崖边的树”有何相似之处?

五、作业: 1.《练习册》一~三题 2.《补充习题》一~四题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广袤

苍凉

干燥

奇寒

粗壮

坚硬 苍郁

新课标语文教学反思 篇5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乡土情结》时,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想念自己家中的小狗小猫,这叫做什么?”学生答道:“乡思。”“可能是我问得不太好,也可能是你理解上有些偏差,好,我再换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回答道。“不能这样回答。”教师有些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得有些不自信了,甚至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笑声。“我只要求你用四个字回答,实际上就是一种思念家乡的感情啊。”教师继续启发道。“思念故乡。”学生嗫嚅道。好在此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知教师要讲什么内容,接口“乡土情结”,教师才如释重负。然后该教师依照教案一步步地提出问题并请学生一一回答,直至课堂结束。这样的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

第一,教师有必要这样刨根问底吗?一定要答出“乡土情结”这四个字吗?只是由老师发问,学生回答,地位明显不平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为什么一定要一步步按照程序操作?问题是教师设置的,答案也是预设的、唯一的和定型的。

第三,提问的对象只是少部分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

第四,所谓的评价体系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评价,怎么评价,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该如何将这种问答式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改进呢?倪文锦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由“授受”转向“对话”。换句话说,必须将这种师生之间的问答式教学提升为对话式教学。

语文是什么?课程标准作了清楚的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它生动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把语文学习放在大的生活背景之中。只有树立大语文思想,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与古人、今人、自然、社会以及自身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在对话过程中,将优秀的言语作品化为内在的语文素养,最终形成对未知世界、人生、人性、人情、人道、理想、梦想、幻想、思想的自觉关注。语文教学就是以听说读写为依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因此必须按照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提升。

首先是师生观的转变。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不是传递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教学也不再是指导学生去做这做那,教学是师生合作共同进行的主题探究式和问题解决式学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型组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组织中的平等成员。二者在本质上是一体两面的,他们不过是教学组织中存在差异的成员。教师是一位富有经验的伙伴,学生是一位正在成长中的新手。这就规定了师生双方必须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真诚的前提下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师生共同面对学习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具体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思考、有批判、有归纳……因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能平等地接受与理解学生的见解,又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在对话中则更充分、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表自我见解;在批判、借鉴、吸收教师及同学的见解中推翻或强化、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教师。互联身份与互为因果的关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在对话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次是问答形式的转变,提问行为的完善。课堂教学对话是师生或生生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所进行的多重互动活动。可以分为五种类别:

1.师个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2.师群互动,即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3.个个互动,是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4.个群互动,是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5.群群互动,是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这些问答的形式改教师问学生答的单项输出模式为师生间、同学间多边互问互答方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发问的时间和条件,并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对话、思考中发现、捕捉、提炼和表达问题,逐步提高发问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学生善于怀疑和质疑,勇于提出与教师或教材不同的看法来。教师对于学生的怀疑、质疑要放开肚量和眼光,允许争论,不武断地判定是非,不轻易地否定学生。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保证学习过程的充分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越广泛自由,其思维的成果也就越丰硕。

最后是评价体系的改变。在授受式和问答式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知识的多少,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新课改中的评价则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并不是盲目追求花样翻新,或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而是为了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实现程度,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等功能,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负担与保证评价的信度、效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而且要把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方面,把整体性和综合性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

说明文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

说明文阅读是三大文体阅读中考点也不少,难度最浅的现代文阅读。但总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教学设计都是由知识到技能,由浅入深。授课时先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再开始技能训练。在学习中修正学生的答题思路。

首先是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量不大,还不能准确地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对说明对象的特点不能精确地把握。

其次是教师评讲过程中,不能抓住关键环节,特别是涉及到答案的细节积累。如某种考点的提示语,相同的句式,以及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题后的分数的暗示作用,学生在答题技巧上积累不多,得到的答案就不够精确了。

另外,学生对说明文的名词术语理解不透,胡乱写答案。如问说明方法的,学生就不去辨别,不从说明方法的定义上去理解,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心中无底。

还有是说明文的练习量不够,以为简单就可以少训练,在学生记忆中没有形成“定势”,常常会与“议论文”相混淆。

基于以上情况,以后说明文阅读训练可作如下调整:

(一)多读一些典型的说明文,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的感性认识。

(二)一节课只讲一个考点,强化学生对该考点的训练。

(三)让学生积累一些答题技巧。这些技巧知识可在训练前听写,以加深印象。

(四)训练形式要多样化,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作答,以增加趣味性。

新课标下数学例题教学的反思 篇7

一、两种体验式教学实验的对比

△ABO中,C为直线AB上一点,且,求证:. 对学生而言,一接触这道证明题就会想

证明这个有什么意思呢?这道题目的性不太强,需要借助老师的点拨才使学生感到一个向量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何不直接让学生体验用和来表示呢?有了参数无疑增加证明的难生熟悉的中点、 三等分点入手肯定更容易接受。这样,我在两个班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调整,让学生有不同的认知体验。证明这个有什么意思呢?这道题目的性不太强,需要借助老师的点拨才使学生感到一个向量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何不直接让学生体验用和来表示呢?有了参数无疑增加证明的

案例1:多媒体演示。师:△ABO中(篇幅所限,图略),C为直线AB上一点,且,则能否用和来表示。生沉默不语。(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1:.生 2,.师板书解题过程。.师:当 λ=1时,C点的位置在哪里?生:C是AB的中点

案例2:多媒体演示。师:△ABO中(篇幅所限,图略),C为AB的中点。现在我们如何用向量刻画中点?生1。生 2:。生3:……师:如何用和来表示?生:,故。。师:当C为AB中点,即A时,那么,当C为AB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呢?当C为AB靠近B点的四等分点呢?(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生:分别是和.师:那么,当时,如何用和A来表示?(请学生猜测,并将猜测结果写下来,再共同求解得出结论。)

二、同一例题两种体验式教学后的反思

1. 本例题教学的得与失

案例1 把教学重点放在求解上,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但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案例2 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欲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生新知识,让学生体验“玩数学”。

2. 例题处理的必要性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的概念、定理、 公式和具体实践之间的桥梁,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教学,而对例题恰当有效地进行处理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在以后的例题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例题的选择、补充、设计和引导,扩大例题的应用范围,总结例题的不同解答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尽显数学例题“1+n”的优势。此过程中,教会学生迁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上得到不断提升。

3. 例题处理的一点尝试

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发展能力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体验教学无疑有它的优势。因此,在例题处理时也进行了一点体验教学的尝试。体验教学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体验教学的两个主要策略。在例题处理上,要依据所讲授的内容, 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例题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

4. 三星级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三星级学校有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思维能力水平较低, 单纯说教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先要让学生愿意走进数学,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言,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以“跳一跳、够得着”为原则,提供一个有温度和适度的问题情境,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中,不断认知、建构、领悟乃至豁然开朗。

摘要:文章以苏教版数学必修四第66页例4为例,对新课标下的数学例题教学进行反思,以实现让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词汇量;学习效率;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就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而言,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二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记忆、逻辑、想象等综合能力,最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众所周知,英语词汇学习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局限于教材词汇,忽视对词汇的深入挖掘

在初中教学阶段,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教授学生课本上的词汇,而忽视对所学词汇的延伸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欠缺的词汇无法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英语作业,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对单词感到惧怕,对英语学科产生厌恶。

2.词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单词普遍被学生所厌烦。一直以来,英语单词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记忆”,教师详细讲解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和搭配等,反复领读,学生跟读,不厌其烦。这种单一、被动的词汇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点愉悦感,学习情绪低落,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3.重视词汇量的增加,忽视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量的确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但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并不意味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高低。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单词讲解后,留给学生课下巩固,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练习英语教材中的对话情节。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其他方面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低下。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词汇的学习仅局限于单个单词中则无法真正领略英语学习真谛。针对以上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二、词汇学习的方法

1.扩大词汇量,丰富词汇内涵

教师在教材所规定的词汇外,利用已学词汇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将词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或者适当地扩大课外的英语阅读来引申词汇,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丰富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不是孤零零的一个单词,小到一个词组,大到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通过对单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解释,能够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學习欲望。例如,外国人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中国人会谦虚地说“没有,一点也不漂亮。”然而,西方人就会说“Thank you.”这种国内外的文化差异是必须让学生知晓的。

2.丰富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于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就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逻辑、联想、创新等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单一式教学,丰富词汇教学方法,利用生活情境、游戏、比赛等方式来进行词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如购物、借物、问路、邀请等,通过英语对话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一定的词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

3.词汇是被大家广泛重视的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不是单方面地掌握词汇量,而是在掌握词汇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的单词来编写一段情景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来学习和背诵其角色对话,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或者每周安排一组学生,由学生来进行对话的编写和角色的扮演,在课前表演给学生。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熟悉了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解丽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考试周刊,2012(12).

[2]余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和策略初探.新课程学习:中,2011(4).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中学)

上一篇: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东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