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共5篇)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篇1

第二课时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南阳市十五中 罗 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合唱练习等学习手段,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正确掌握无伴奏合唱的技巧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合唱歌曲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作品表现能力,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在音准、音量力度上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更深层次的歌唱艺术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听赏练习,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浓郁的乡情,感受民族合唱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加地域了解,增进民族感情,领悟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整体协作能力。★ 重点

合唱各声部的训练 ★ 难点

歌唱中声部的配合与情感的处理;音准、音量及力度控制。★ 教学方法

对比、体验、示范、合作、探究 ★ 教具

多媒体,钢琴,合唱谱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欣赏(多媒体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

几首歌曲的共同点:新疆民歌、王洛宾作曲。(板书)

2、王洛宾简介(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

王洛宾(1913—1996年),被称为“西部歌王”,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创作了大量曲调优美、风格独特的民族歌曲。

/ 3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西部歌王”王洛宾的音乐世界,共同学习改编自他创作的经典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一首优美的无伴奏合唱作品。

板书课题:半个月亮爬上来 无伴奏合唱

二、歌曲赏析

1、聆听感受

聆听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过程中,注意思考几个问题:(1)听着这首歌,大家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场景画面呢?

(静静的夜色,半个月亮慢慢升起来,一对相互爱慕的男女在说悄悄话。)(2)通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优美、甜蜜、舒展,意境深远的感觉。)

2、作品简析

这首无伴奏合唱歌曲短小精练,富有合唱音乐所特有的协调感。歌曲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写成。第一段曲调平稳,充满夜晚的宁静气氛。中段旋律起伏较大,“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示范唱)的句子,表现小伙子的焦急心情。第三段仍回到第一段宁静的气氛中。

三、合唱练习

1、准备练习(1)呼吸练习

深吸气,气沉丹田,发“丝”音。(循环性呼吸,体验声音的位置和气的连绵不断。)

(2)发声练习a、母音练习

b、柱式和声练习

/ 3

2、学唱作品(1)分声部学唱 要求:音准、节奏唱准确。

难点把握:歌曲中变化音构成的小二度。(2)二声部合唱 要求:

a、呼吸要均匀,旋律线要平稳。b、身体立起来,气沉丹田。

c、喉咙打开,声音要唱得自然圆润,带着刚才“wu”的训练感觉去唱。d、看指挥,注意弱起小节的进入。注意:

a、声音要和谐统一。要得到和谐美妙的和声效果,就必须放弃自我的意识,要具有极强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b、注意高潮部分声部的进入一定要紧凑。另外,注意几个地方的咬字吐字。第一乐句第四小节中的“爬”,倒数第一第二乐句中的“扔”,咬字时利用呼吸的弹性,唱成强音头、弱音尾且声断气不断,这样处理一下,更能体现出俏皮意味。

c、要充满感情地来表现作品。在高潮部分时一定要全力爆发,注意强弱和速度变化。

四、评价反馈

老师指挥,学生进行无伴奏合唱。

五、拓展延伸

《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经典的民歌被许多人传唱,彭丽媛、刘欢、宋祖英等著名歌唱家的真情演绎成为经典;张靓颖、周笔畅、李宇春的重唱版展现新的风格,还有莫文蔚演唱的《半个月亮爬上来》里,把民歌和意大利歌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请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欣赏这些作品,然后自己也来尝试着创编一首独特风格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吧!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篇2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童谣童诗诵读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化阅读课。

在中华文化中,月亮早已不再是一个普通星球,而成为人们表达心迹、抒情言志的文化寄托和富于哲学沉思的精神寓所:神秘、含蓄、蕴藉、清逸、宁静、空灵、深远……无以计数的诗词歌赋颂赞月亮,流传世代的神话故事传说月亮,月亮和月亮文化,理应进入孩子的文化阅读视野。

在儿童的眼睛里,月亮就是诗,就是童话,就是传说,是可以对话、交往的,是可以同玩同乐的;月亮充满着游戏色彩和神秘诱惑。这种神奇恰恰在童谣童诗(尤其是童谣)中得到了完整的建构。童谣是儿童的最质朴、最自然、最原始的声音,孩子用童谣这一独特话语建构起了一个有别于成人视野的月亮世界。

为何将教学年段选定在高年级?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反儿童化”时期,心中渴慕着长大,渴慕着“挣脱”。此时的童谣童诗阅读颇具一点“返顾”意味:面对似乎正在远去的童谣童诗,进行一番深度阅读。孩子的语言编织出的月亮世界,其实就是心灵的反映。这种语言的狂欢、自由,魔术般的游戏精神,如此朴素,却又不朽,为我们的生命垫下了最扎实的根基,看不到影子,可在影响着。如许感受的获得驱使着这些大孩子们重新沉浸于童谣的世界,进而愉悦地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重构、编织。

于是,月亮、月亮文化,在儿童的语言中获得了永恒。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月亮的童谣童诗:《月光光》《月亮歌》《月亮婆婆》《月亮姑姑》《拜月亮》《古朗月行》《捞月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切向童年视角与文化视角

1.出示词串:

夜空 圆缺 晶莹

嫦娥 玉兔 吴刚

凝望 沉思 怀想

李白 阿炳 华章

朗读,思考:这组词串说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的?

师:从古到今,从童年到老年,月亮是人类不变的朋友。亿万年来,月亮用她那晶莹的光芒普照着大地。因为月亮,我们的夜晚更加迷人;因为月亮,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2.师:这几天,月亮正牵动着亿万人的目光,知道这一事件吗?(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04年2月,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3.师:这几天,老师在思考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怪怪的问题:月亮究竟有几个?

预测答案:

(1)故乡的、异乡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水是家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

师: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而是神话的世界,是独特的“中国月亮”。有一首歌叫《中国的月亮》,其中有这样两句:“你传说美丽的嫦娥,你讲述勤劳的吴刚。”

(2)科学的、文学的。

(3)天上的、水中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猴子捞月亮。

师: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但映照在不同的山川河流,就有了不同的波光月影,成为各地的独特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平湖秋月、二泉映月)

(4)抒发个人情怀的:多少文人雅士因为月亮而情意绵绵、突发灵感。贝多芬奏响《月光曲》,李白独自《静夜思》。有多少首诗,就有多少轮月,有多少支歌,也就有多少轮月。———可以说,每个人的心头都爬着一轮自己的月亮。

师:今天,我们不读那些流传广远的经典诗文,而是回到小时候,做一回小小孩,来看看孩子眼中的月亮。让那———“童年的月亮爬上来”。

二、趣味诵读,感受韵律,唤醒童真

1.师:(出示课前选好的童诗童谣资料)请大家捧起这些童谣童诗,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尽情地读一读。

通过个别读、领合读、对读、击掌读、叩桌读等方式,学生重温童谣童诗的趣味与韵律。

师:读着这些童谣童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起了什么?

2.师: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那么神秘。看着它,孩子小小的心中一定会飞起无数个问号。当年大诗人屈原面对苍天,一口气问了700多个问题,其中有这样两句: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屈原《天问》)意思是说: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3.师:今天,我们也来一回“月问”。想一想,在你小的时候,或者就把现在的自己当成一个小小孩,看着那神秘的月亮,你会有什么疑问?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月亮月亮我问你:

师:有孩子的疑问,就会有孩子的回答。看看在我们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中,有哪些解答了这些疑问。

4.师:先是孩子的天真问月,后是孩子的有趣幻想,合起来也可以是一首有意思的童谣了。请同学作一下整理,第一节整理刚才的问题,第二节以童谣中的内容为素材作答,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

三、深度阅读,聚焦“儿童视角”

1.师:这些诗句充满了童趣,我们一起透过这些童谣童诗思考,儿童看月亮都有些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出示:文学小研究

分析童谣童诗,我们发现孩子看月亮具有如下特点:

⒈, 比如《》中写道:。

⒉,比如《》中写道:。

……

在孩子眼里,月亮。

2.交流:

(1)月亮是有生命的。

师:童谣童诗中是怎么称呼月亮的?(婆婆、姑姑、姐姐、阿姨、爷爷)

师:一块儿叫一叫,看看这些称呼给人什么感觉。(可亲、温柔、宁静、神秘、可爱、慈祥)

(2)充满想象。

师:儿童眼中的月亮富于幻想色彩。……

(3)交流创编的童谣。

3.总结:在孩子眼里,月亮是有生命的,可以对话的。月亮就是诗,就是童话,就是传说。

4.比较辨别。

(1)师:下面这首诗中的月亮,是不是孩子看到的?请与刚才诵读的童谣童诗作比较。

出示:《月之故乡》(略)

师:在成人眼里,月亮常常跟乡愁、亲情、爱情联系在一起。同样的月亮,小时候的李白“呼作白玉盘”,以为是神仙用的镜子,飞在蓝天之中。而长大后的李白,却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师:当然,成人的月亮与我们孩子的月亮也并不是完全相对的,很多人即使长大了仍会记得童年的时光,记得童年的月亮。大家猜猜,“嫦娥工程”的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的?长大后呢?(童年的幻想成了成年后的动力与资源)

四、“童年月亮”诵读会

师:童谣童诗陪伴着我们的童年。接下来我们举行一个小型“最佳童年月亮”诵读会。

师:其实,爬上童年天空的不光有可爱可亲的月亮,还有什么也会爬上来?(童年的太阳、童年的星星)也许还有那绽放的花朵,那晶莹的水珠,甚至一声蛙鸣。童年的世界是一个奇异的世界,是一个诗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它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创造。

赏析

我确信: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其课堂教学形成独特的风格,具有稳定的节奏及一气贯穿、内在完满的韵律。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节奏和韵律,这应当成为教师群体里每一个不甘平庸者的志向。

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周老师的课,我知道我听了会感觉舒服。但我没有想到,听这节《童年的月亮爬上来》是如此养耳润心。

一、中国的月亮

“请读词串。请读的人边读边想,请听的人边听边想,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于是我听见一个男孩正确流利地念:

夜空 圆缺 晶莹

嫦娥 玉兔 吴刚

凝望 沉思 怀想

李白 阿炳 华章

随着童音,我感觉心中有一大块坚实僵固的东西在松动、在分解。我当然知道这些词语都和什么相关,学生大约也是知道的。然而,周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展示那属于思维和意识层面的“知道”,他的目光似乎盯在答案背后更深的东西,以他一以贯之的从容和悠然。

随后,有一位女生被周老师邀请,再次字正腔圆地读。当我第二次听孩子念出这串词语的时候,已然松动、分解的一块块东西,复又融通起来,流荡起来并且弥漫开去,我的心胸也随之变得开阔清朗。

我知道,那是月光。不是我的思维,而是我的身心,被带到了月下。嫦娥的月亮,李白的月亮,阿炳的月亮,诗歌的月亮,音乐的月亮……古往今来,承载了无数世代的人们那不尽的情思和不尽的凝望的———中国的月亮。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新味,料得少人知。”一首禅诗无端地浮上心头。这是中国人的月亮,这是周老师的月亮。

二、月亮月亮有几个

“这几天,老师在思考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怪怪的问题:月亮月亮究竟有几个?”

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有两个,一个是神话传说中的属于嫦娥和吴刚的月亮,一个是自然界的月亮。”

“对于思乡的人来说,月亮有两个,一个是故乡的月亮,一个是异乡的月亮。”

“对于水边望月的人来说,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月亮有无数个。地上有无数的江河湖泊,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一个月亮。”……

一堂好课好比是一轮明月,一群聪慧秀颖的孩子,就是让那轮明月得以吐出清辉的“夜空”啊。

也许有人会说,恰巧遇到出色的学生,是公开课教师的幸运,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我则认为,这样的美缘、善缘,其实是早就注定了的。只要教师胸中先有了一轮“明月”,何愁不会遇上浩荡的“夜空”。

三、月亮月亮我问你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那么神秘。看着它,小小的心中就会飞起无数个问号……想一想,在小的时候,或者就把现在的自己当成一个小小孩,看着那神秘的月亮,你会有什么疑问?”

学生发现,几乎自己想到的所有的问题, 在前面念到的童诗童谣中都已经提出,并且回答过了。就这样,学生又把童诗童谣读了一遍。

“古往今来皆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啊。这个时候,课堂教学回归的是文本,是月亮,更是古今合一的童心———是童心应有的圆融,是个体生命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融通。

充分提问与回答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着把疑问及答案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我听见这样的个人作品:

月亮月亮我问你,

白天何时下来和我玩?

月亮婆婆笑眯眯,

孩子啊,

白天我在你心里藏。

月亮月亮我问你,

你为什么升得这么高?

月亮婆婆笑嘻嘻,

孩子啊,

夜空把我捧胸前。

……

四、风流蕴藉

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没有音乐,没有画面。“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是月亮的本色,也该是关于月亮的课堂教学的本色。如此本色的月亮,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看见了,听见了。

关于月亮的诗歌太多,然而属于孩子的,真正能够让童心泛起无边的清辉和无边的想象的童年的月亮在哪里呢?童年的月亮,难道不更是孩子应当亲近的纯净、高远和神奇?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学设计 篇3

提起“半个月亮”你能想到这是一家经营火锅的餐饮企业吗?除了独具特色的名字,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人情味”十足。

走进店里,感觉像进入了一座花园,满眼的绿色植物,还充斥着鹦鹉的叫声。“现代社会压力很大,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忙,我们把餐厅布置得鸟语花香,就是要让顾客休息。”半个月亮创始人张锐对《创业家》说,“我们表面卖的是火锅,实际上卖的是人情味,为什么要这么弄?因为现代社会缺少这个东西。”

像著名的海底捞一样,半个月亮除了店员热情的服务,还提供各种人情味的服务。比如免费提供火柴、烟嘴、餐前小食、餐后的哈根达斯冰激凌,以及免费擦鞋、清洗眼镜、美甲,以及给过生日的顾客送果盘等。

张锐做火锅生意源自家庭背景,他父亲是厨师,哥哥就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他从技校钳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拖拉机总厂工作。但他觉得不甘心,于是从19岁那年开始和哥哥张勇一起摆地摊,卖一毛钱一串的麻辣烫,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后来张勇创办了海底捞火锅店,于2004年进入了北京市场,张锐也过来给哥哥帮忙并积累了经验。

2008年,张锐离开海底捞,在北京大兴创办了第一个品牌“028阿锐火锅”,半年后在山西开合作店,阿锐在火锅江湖也成了响当当的名号——这似乎是他公司的特色,在公司内部,高管们都有一个口语化的称呼:公司总厨张礼武(老张),采购总监曾顶富(老曾),028副总经理孙兵(阿兵)等等。

经过初期的试探,2009年12月,阿锐的第二个品牌半个月亮在上海水城路店开业。目前总共有5家店,其中上海2家,北京1家(028阿锐火锅),太原1家,太仓1家。说来很有意思,这5家店中4家都是朋友经营不善后送给他的,比如北京大兴的那家店。

这些店在张锐接手后逐渐都有了起色,原因除了重新定位外,更主要在于半个月亮独特的人情味吸引了顾客。此外,半个月亮注重健康,拒绝使用味精、辣椒精、保鲜剂等添加剂,所有食材均是手工制作。“华北的顾客喜欢涮肉,华东的顾客喜欢虾丸、虾滑,是有差异的,我不会让顾客吃口感一样的东西,但顾客获得的服务是一样的。”

在张锐眼里,他的生产线就是生产合格的服务人员,这才是半个月亮的核心产品。他认为,做餐饮生意一定要站在团队的立场上做,董事长给董事们服务,董事们给高管服务,高管给中管服务,中管给一线战友服务,战友们则给顾客服务。要用服务的观念来考虑问题,而且要说到做到。

为了增强凝聚力,张锐在公司里成立了工会,每个店都建了工会小组,并且将每天营业额的3%直接划拨为工会经费,用于员工不同的福利项目,包括每个月的聚餐、奖励、医疗费,乃至婚丧嫁娶的补贴等。此外,半个月亮24小时营业,员工有加班费,工资也在努力做到行业内最高。张锐认为,这样才会让员工更有尊严。他选择员工的主要标准并非经验、学历,而是诚实、能吃苦和肯学肯干。他的太原分店甚至有一个服务员是聋哑孩子,却很受顾客的欢迎。

正常情况下,火锅生意做好了能有70%的毛利率,而半个月亮由于“人情味”的开销,毛利率为60%左右。但张锐认为,要让顾客吃得健康,不放添加剂,哪怕口感弱一点,损失些毛利率也是值得的。在火锅产品方面,半个月亮的锅底非常丰富,一共有孜然、山珍、水果、酸菜等28个种类,其中15种是每天都有,其余13种每周进行轮换。“锅底品种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厨师团队几天就能推出一个,这就是员工充分发挥能动性的结果。”

虽然服务周到,但半个月亮的消费并不贵,人均在50~60元左右,其上海虹桥路店一共200多平方米,摆了35张桌子,生意一好就要排队。太仓分店刚开业不久,每天销售额1.5万元就能保本,现在好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8万元,张锐估计3个月就能打平。

2010年,半个月亮5家分店总营业额已经将近2000万元,他说总体实现了赢利。但几家店分布在不同城市,来往的费用很大。张锐除了扩大管理部门外,还计划在5年内每年将店铺的数量翻一番,今年再增开5家分店,主要分布在华东的郊区县和卫星城等地,等经营有基础了再进市区,明年就要再增开10家店。

张锐还打算在2011年,最迟2012年再推出一个新品牌,叫快乐海捞坊,在二、三线县域市场杀出一片蓝海。与海底捞、半个月亮小火锅不同的是,快乐海捞坊是大锅,并且会在就餐价格和城市布局上有所区分,目标人均消费额是20~30元。张锐这样形容未来的发展规划:“没有哪个品牌能够一统整个行业,国美之外还有苏宁,洋快餐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还有棒约翰,火锅行业按价格分化和市场布局也大有空间,我们将按照餐饮品牌来做,10年之后各个品牌就会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产生积淀,这样就可以做大了。”

张锐爱交朋友,非常豪爽,朋友中许多也是做餐饮的,比如获得了凯雷投资的巴贝拉西餐,已经上市的潘慰的味干拉面和张钢的小肥羊。有很多资本也来找他,要跟他合作把企业打包上市,但张锐有自己的想法,“企业团队的成长速度就是企业的发展速度,面对资本的诱惑,一定要头脑清醒。那不是你的钱,虚的东西不要去考虑。”

他认为自己还没想清楚上市这个事,因为半个月亮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人需要成长期和磨合期,与资本要求的财务成倍增长有矛盾。“团队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是再熟练的厨师进入一个团队也需要磨合,彼此认识都不认识,怎么可能一起奋斗呢?”

看月亮爬上来 篇4

看月亮爬上来

施 程

小时候,农村里仿佛从没有“宅”这个词,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便是全村的聚会时光。几位年长的爷爷、奶奶会在天刚黑的时候,就拿着蒲扇,搬着竹椅,慢悠悠地走到一块空地上。有时我也会跟着爷爷提前出去,趴在爷爷的腿上,这时爷爷的蒲扇总会带给我最清凉的风。

爷爷和其他长辈总会在一起叨叨家长里短,甚至会谈论新闻,每说到激动时,爷爷总会把竹椅弄得吱吱作响;一说到令人开心的事,大家又会齐声哄笑,仿佛要把夜晚掀翻。月亮似乎也会应景,露出那半遮半掩的`脸。这时,’笑声也会随之而来,那是一群和我一样的孩子,天性爱玩的我们又怎能错过这美好的夜晚!我们在爷爷、奶奶的周围跑着、跳着,捉迷藏,扮鬼脸。这时大家又闹腾开了,月亮也会悄悄地爬过中天。乘着月色,我们会在泥巴地上打弹珠,滑滚滚的弹珠相撞时总会发出最清脆的响声,映衬着我们童真的脸。

听到笑声,爸爸妈妈也会过来。他们一般很晚才来,而且仿佛是无心经过一样,聊聊天就走了。不过,每一个到这个空地来的人总会抬头看看月亮,说说今晚的月亮真圆之类的话。每当看到一个明亮的月亮,他们都会露出欣慰的神色离开。到深夜,月亮完全露出她的脸,或圆或缺,总是那么美。

爷爷的蒲扇也忘记扇动了,偶尔传来婴儿哭声,还有几声狗吠,更显得这夜是那样的静。再过一会儿,大家便会结束这场欢聚。同样的,爷爷奶奶又会搬着竹椅,摇着蒲扇,慢悠悠地往回走,只是旁边多出一两个孩子,一起在月色里走着。小孩回过头看那轮明月,月光给小孩的脸和爷爷奶奶的背镀上一层银辉,静静地,送他们回家。

一个有着明月的夜晚就仿佛一首乐曲、一场电影的盛宴。现在的我学着小时候到那块空地去等月亮,当等到月亮爬上来,刚想露出会心的笑,却发现周围已不见了爷爷奶奶,已不见了那群打弹珠的小孩,只剩下冰冷的水泥建筑与冷清的街灯。回家吧!回到那个水泥房子,然后坐在冰冷的机器旁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

心中不免漫上一层荒凉。

(指导老师:万年红)

编辑絮语

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作文 篇5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了四川,震撼了全球,可它正伤痕累累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告诉我们:人不是生来就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杀死他,但你绝不能打败他!

当战士们奋力扑救,从废墟中挖出了一个小男孩时,他说:解放军叔叔,我要喝可乐!对,他就是可乐男孩,面对这样一场大灾难的时候,他没有放弃,而是坚守住了自己.在被救的那一刻,一句诙谐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不禁为他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鼓舞.虽然我不记得他叫什么名字,但曾经有一位可乐男孩在大灾难面前坚强地活了下来,我永远铭记在心!现在,他依然笑面生活.

勇敢的心总是让人敬畏,可是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灾害下,人们所做的努力常常是微不足道的.

在5.12之前,人们不知道有这样一位老师.可在那之后,潭千秋的名字响彻了大江南北!他以自己的背脊撑起了一片天空,尽管最后,那四名学生依旧未能生还.可是,它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大爱无疆,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抛弃,不放弃,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自己的家人呢?

在大爱面前,人们总是十分感动,可是那真正撼动心灵的是一种永恒的小爱-母爱.

曾经看见过有些母亲对子女又打又骂,可是在体罚结束之后,又有谁知道,偷偷躲在一边哭地最厉害的却也是母亲.十月怀胎啊,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就想身上掉下来的肉啊!那么小心翼翼,抱在手里怕摔着,捧在手里怕化了.面对死亡,母亲不怕,只要你好好活着!

在奋力营救多个小时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有一位母亲双腿跪地,呈桥拱形,建筑的三合板已经压断了母亲的脊背.在那下面,有一个裹着红底黄花的小布袄,里面有一个正酣酣大睡的婴儿,睡相是那么的安详.随后.人们在那小布袄里发现一台手机,上面显示着: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看到新闻的那一刻,酝酿已久的泪水喷涌而出,犹如决堤的海水,咸咸的,涩涩的……

如果我将来也遭遇到这样的事,我相信,我也会如同这位母亲一样,保护我的孩子。

……

上一篇:成品油专项总结下一篇: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