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语文范文二模(通用2篇)
初三语文试卷 2018.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却疑春色在邻家。(王架《雨晴》)
3、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草色烟光残照里。(柳永《蝶恋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柱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从体裁看,本诗属于()(2分)A.古体诗 B.律诗 C.绝句 D.七言诗
7.诗中“凌”的含义是(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越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待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第 1 页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8.本文的作者是(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降也。
10.节选的两段文字分别着重强调了、的重要性,(3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题(12分)艾子讲道于嬴①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一日讲文王羑里②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基?”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陆灼《艾子后语》)【注释】①嬴博:指“嬴”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②羑里(you li):古地名, 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2)于归必欣然()..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 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那里? 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 D.今天为个什么那么不高兴? 1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4分)A.谦虚谨镇 B.富有同情心 C.迁腐僵化 D.能言善辩
二、现代文(41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第 2 页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 是一种行为, 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它们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室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触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始意义上的人。现代对人的定义是:一种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便是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游戏,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批判。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③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 等等。
⑥但是古代一般的读书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①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血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来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③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14.第①段两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 3 页
A.虽然……但 B.不…而…… C.不仅………还 D.即使……也 15.第③④段中作者提到的三种人分别是:(6分)(1)认为人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的人。(2)。
(3)。第⑤段横线上填写的内容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囊萤映雪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纸上谈兵
17.第⑦段划线句的作用是。(4分)18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阅读和不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B.中国古人很在意读书,但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C.阅读的美感来自于阅读时的审美陶醉。D.阅读的熏陶使人变得更加具有魅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陀螺
①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②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 ,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
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一一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3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④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5叔叔的礼物不错!○⑥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
第 4 页
远不如我幻想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叔叔的礼物,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7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种各样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部位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模样,使我的士气也大受挫折,只好在一旁抽打,不再向任何一方挑战。
8然而世间很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和平”仅只是个人愿望,小伙伴们可不甘寂寞。○他们中的一位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向我做慢地挑衅,大陀摇头晃脑,挺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小心翼翼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到了无法避开的地步,他们狠狠地撞上了。
9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虽然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能照样旋转。加○上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来进行旋转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人仰马翻,十分耻辱地溃败了。
⑩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一一直到现在我还能津津乐道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11我的“冰嗄儿”,一只丑小鸭生出的“丑鸭蛋”方被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就这样以它的○旋转,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予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表的自豪。
12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9.第①段中“顾名思义”的意思是。(2分)20.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 B.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C.在冰面锢头晃脑,杀气腾腾 D.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
21.第③----11段,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懊恼——(1)——(2)沮丧——(3)”的过程.。(6分)
22.分析第8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B.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C.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
第 5 页
D.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新华社近期发表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中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102条禁用词,对六类(时政和社会生活类、法律法规类、民族宗教类,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国际关系类)用词作出了新的规定。
某同学摘录了以下禁用词条: ①通稿报道中,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男神”“女神”等词汇,可使用 “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
2不使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而使用“一带一路”倡议 ○③对各民族,不得使用旧社会流传的带有污辱性的称呼。不能使用“回回”“蛮子”等,而应使用“回族”等,不能随意简称,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朝鲜族”不能简称为“鲜族”等。
④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 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或“智障者”等词汇。
5不得将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不宜将内地与香港、澳门简称为“内○港”“内澳”,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或者“京港(澳)”“沪港(澳)”等。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前苏联",而使用“苏联。
24.该同学对词条的类属有疑问,请告诉他以上禁用词条中属于“国际关系类”的是()(3分)A①③ B.②④ C.②⑥ D.⑤⑥
25.该同学就“新华社发布禁用词”事件对学校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访谈。以下是两段回复。请据此推断,他所提的问题可能是:(4分)甲同学回答:新华社对新闻信息报道的用词作规范很有必要,大家都应该看看。毕竟,说话得体、恰当、准确,能反映出一个人较高的综合素养。
乙同学回答:没必要禁用,历史自然会淘汰那些不好的词语,十年前流行的网络用语现在谁还会去用? 26.该同学要为学校设计一条宣传规范用语的标语,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3分)A.不使用规范汉语,就不是合格的中国人!B.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第 6 页
C.风度在优雅谈吐中体现,文采在规范语言里洋溢。D.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
四、写作(60分)27.题目:我读懂了他(她/它)(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第 7 页
201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2.蜂蝶纷纷过墙去3.病树前头万木春4.山河破碎风飘絮5.无言谁会凭阑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B
7.(2分)登上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8.(2分)诸葛亮(诸葛孔明)9.(3分)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繁荣昌盛的原因。(亲,远,所以)
10.(3分)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亲信贤臣(亲贤臣)【一空2分,2空3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
11.(4分)(1)跟随,跟从(2)返回,归来
12.(4分)D
13.(4分)BC
二、现代文(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14.(3分)C 15.(6分)(2)只知享乐(只被物质金钱娱乐所吸引)(1分)而浑浑噩噩(未曾想过阅读这件事)(1分)的人;(3)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1分)却又禁不住享乐诱惑(1分)而不去阅读(1分)的人。16.(2分)D 17.(4分)运用富有画面感的描写(排比叠加的手法/呈现事实论据)(1分)表现出那些饱学的先生们所具有的非凡魅力(1分),有力地论证了(1分)“阅读使人变得更有气质和魅力”(1分)的观点。18.B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19.(2分)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意义。
20.(3分)B
21.(6分)期盼、兴奋(高兴)、自豪(欢乐、惊喜等)
22.(7分)划线句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和小伙伴斗陀螺的过程(状态)(2分);表现出我因为自己的陀螺其貌不扬而不敢正面抗击对手的心理状态(2分);为后文我的陀螺反败为胜做铺垫(与后文构成欲扬先抑的情节波澜)(2分)。23.(4分)D
三、综合运用(10分)
第 8 页
(3分)C 25.(4分)你认为新华社有必要发布禁用词吗?(你怎么看待新华社发布禁用词这一事件?你对新华社发布禁用词这一事件的态度如何?)【疑问句1分,对象感1分,内容2分】 26.(3分)A
感谢沈老师的供卷:
资源无忧
一、阅 读 80分(一)文本来源:关于“田子坊”的信息拼接。(15分)1.(2分)答案:田子坊街区是上海弄堂工厂和城市生活的历史遗存。(或:田子坊街区是具有上海文化开发价值的资源。)补充答案: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田子坊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遗存,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和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浓缩了近百年上海城市生活的场景,折射出海派市民生活的特点。”也给了2分。这道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案开头用到“田子坊”三个字。
2.(2分)A(“唯一选择”在文章中没有这么说,太绝对。)3.(2分)答案:因为括号内是解释插入的内容(1分),交待取名“田子坊”的缘由(1分)。
补充知识点:标点符号包括标号和点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及冒号等,这些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
错误:(1)括号的作用理解为“烘托、强调、引述……”;(2)将题目理解为括号内字的由来和意思的解释。
第一题和第三题均分2.9分。
4.(4分)田子坊位于卢湾区泰康路210弄(1分),是上海保护历史遗存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要有标题意识)(1分)。这儿有上海老城厢的温暖,有最前沿的视觉艺术,是你在上海休闲、观光的好去处(2分)。
(第七段“上海市井生活的亲切、温暖和嘈杂”)(“旅游推介词”,语言形式)考察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均分2分。
这道题目可以结合黄浦区一模试卷 重庆杨济舟《山阴道上访徐渭》第八题“根据文中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位于绍兴前观巷大乘弄10号;明代“青藤画派”的发源地,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书屋小,墙上有青藤,厅有徐渭像,藏有《黑葡萄藤》摹本。”
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5.(5分)具备文化开发价值的历史遗存;“修旧如旧”保护式的改造;受艺术人士青睐并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出“视觉”产业特色;上海老城厢的“烟火气”成为吸引怀旧或好奇游客的观光资源。(一个要点1分)补充一个答案点:第四段--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错误:(1)不断重复某一个信息;(2)不能分点回答。
均分3.4分
(二)(21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示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被收录在小说集《彷徨》当中,本文有删改。(《祝福》(祥林嫂)也选自《彷徨》中)钱理群不止一次地说:“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
《示众》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整篇小说基本上是不同人物的行为片段在空间关系上的连缀和并置。在同一时间平台上,集聚了难以数计的人物,就其着墨的18个人物而言,他(她)们有年老年少的大致区别,有高矮胖瘦之类的粗略的形象描写,大多可以分辨出男女性别来,但是无一例外的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身份,没有性格刻画,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我们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我们不知道他们是道德高尚的君子,还是人格卑下的小人;我们更不会知道他们任何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因为作者的笔触从来没有伸向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所熟悉的中外小说中的大多数要素被省略了。小说的整篇叙述正是在“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展开的,而中国人的看客心态也正是通过这独特的二元结构得到艺术的显现。
注释:〔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三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二十二期。
〔2〕首善之区指首都。《汉书·儒林传》载:“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这里指北洋军阀时代的首都北京。
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3〕铜盏一种杯状小铜器(文本第四行):旧时北京卖酸梅汤的商贩,常用两个铜盏相击,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以招引顾客。
6.(2分)酷热,寂静错误:(1)审题偏差:描写环境,引出下文。(2)1分:两个特点重合或者侧重一点。
均分1.9分。
7.(3分)第⑹段有意模糊文字内容,淡化“犯事”的具体情节(1分),以此悬念引出下文第⑽段“粗人”好奇的“请教”(必须要有具体内容的展开)(1分),情节发展前呼后应(1分)。
8.(3分)强化看“示众”成了“被示众”,扣题(要有标题意识“示众”)(2分);也强调了“看”的威力:让“被看”者感到无形的精神压力(1分)。
修辞手法可以是反复、借代、夸张,很多同学只是单一从被看的角度理解,只能得1分。
9.(6分)C、E(C,小说主人公是“看客”们;E,小说的线索是“看”,即“示众”。)10.(3分)“该”字揭示了看客对新看点的期待(1分),“惘惘然”是因为车夫“拉了车就走”无戏可看,“好奇心”没能得到满足后的失望(2分)。
这道题目回答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加点字词(该和惘惘然)(心理上的)均分2.1分。
11.(4分)①生活单调、沉闷、没有变化(1分)懒散、不思进取、安于现状(1分);②批判连孩子都习惯了瞒骗的社会现实;批判冷心肠看“热闹”的看客之麻木。(答对其中一点给1分)这道题要抓住关键词:①“重复的叫卖声”、“生存” ②“社会现实”。很多同学两题答案是一样的。
现代文的答题心得:
1、文章难懂,题目易做。不要困惑于文章意思的理解。
2、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2010年徐汇二模《谁正与你擦肩而过》
(三)(6分)(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⑴小人穷斯滥矣; ⑵锦江春色来天地;⑶为伊消得人憔悴;⑷所欲有甚于生者;⑸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⑹等闲识得东风面;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⑺安知鱼之乐?⑻人生得意须尽欢。(错字少字添字均不给分)均分4.1分,6分全区277人,0分全区16人。
(四)(8分)均分3.2分词人介绍:宋祁(998~1062)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湖北安陆人。工部尚书。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
13.(2分)年长才发现年少时蹉跎岁月,不懂得珍惜时光。(文意理解错误,有学生理解为“不服管”,0分)均分1.4分14.(2分)B(宋祁的词不是写年少时的别绪。)15.(4分)此句承接上阕最后一句:如今懂得了珍惜时光,顾惜亲友(1分),过渡到具体描写对亲友离别的不舍(2分)。在结构上,从说理过渡到写景从写景过渡到抒情,似断又连,层层翻出新意(1分)。
这是一道新题型,题干中有提示语,承上--懂得惜时,接下--惜别,新意--从理到景到情,与《雨霖铃》比较,未走时的不舍,或者回答虚实结合也行。
均分1.8分
(五)(18分)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16.(4分)①山的南面(南面);②对着,向着,面对着(朝见,朝拜);③杂,错杂,交错(交杂);④遗留,留下均分 3.9分
17.(2分)C(均是连词,表顺承,不译。)A、因为 认为 B、于是,就 竟然 D、他 一定
18.(6分)①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采分点:钟,于是,遐裔,限,被动句1分)②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长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采分点:遭,湍,修,芜,没,一个分句最多扣1分。)均分3.2分
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19.(3分)马退山风景秀丽却连好游历的人也未曾关注,为下文提出“美因人而彰”观点提供依据,间接揭示仲兄建亭和自己创作的意义。
20.(3分)王羲之及“群贤”们能欣赏兰亭之美; 王写了《兰亭集序》传扬“兰亭”之美;写《兰》文的人是书圣;《兰》文中生死命题引发后人的思考与共鸣;《兰亭集序》书法之美;(后三个要点酌答题情况采分)全区20位同学得3分,得2分的也很少。
〔参考译文〕冬天的十月,在马退山的南面建造了一座新的亭子。因为地处高山峻岭阻隔的环境中,(建造时)没有房梁斗拱的华丽雕饰。没有砍木做屋椽,不修剪(亭子)周边的茅草,不设围墙,把白云当作篱笆,青山当作屏风,彰显它的俭朴。
这座山高耸于群山原野中,奔驰耸立,绵延几十近百里,山尾盘伏于边远偏僻之地,山头伸入大河,周边小山朝向着它,形势就像众星拱月,(山上)树木青绿茂密形状怪异,彼此缠绕错杂。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但因为这儿与荒僻之地接壤,风俗与东部边界之地夹杂,周穆王的远游之马未曾来过,谢灵运的足迹也没到过这,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寻的人也因此而慨叹。
辛卯年,我仲兄获命担任当地长官,来到这个地方试任。因为他实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就政通人和,政通人和就有更多闲暇时间。因此他常常流连于马退山,寄怀于这里的美景。(他)就筑围墙涂泥浆,建造自己安适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完成了。每当风停雨驻,空气清新的时候,(他)就戴上头巾穿上便服,带领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顶登上茅亭。(他们)就手弹着琴,眼望着环绕身边的流云,日落时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怀之中,远处的自然万物,收揽过来还放不满手心。
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了。这座亭子,僻身于岭南偏远之地,是美景但少有人来,(如果我)不写下(我仲兄)在这座山上建造的亭子,会使美好的景观湮没,这将留下愧对山林溪水的遗憾。所以写下这篇记。
(六)(12分)作者介绍:汪琬,清初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熹宗天启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卒於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年六十七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岁.汪氏性情急躁冲动,坦率直言,不能容人过错,以是人多嫉之.然坦率无城府,光明磊落,立志自重,耿介有守.顺治十二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六十余日,撰史稿一百七十五篇,后乞病归.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学者称尧峰先生.他的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的影响,而近於南宋诸家.汪琬亦能诗,以清丽为宗,成就及影响不如其文.本文引用《易经》阴阳相生,刚柔互居的道理来阐扬人世间改过迁善,趋吉避凶的道理。
21.(1分)防过(对过错要防微杜渐)补充答案:言行谨慎;改过;知错就改。
答题关键词:“慎”、“节”
22.(3分)论证“不重犯错误是改过原则”(2分),以名人言行作引证更具说服力(1分)。
答案要点:(1)引用名人名言,(有同学将引用误作对比论证)(2)内容(照抄第二段最后一句),(3)作用(效果)23.(2分)等日后再改;以为小错不改不影响大节。(错误:第三段第二行)24.(2分)A25.(4分)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泯“私仇”而将相和,共同辅国,赵国无恙(2分)。表明知错就改,能和谐人际关系,“人和”则国兴(2分)。
错误:(1)张冠李戴,《秦晋》或者现代社会现象;(2)没有围绕例子展开;(3)“负”字内容较模糊;(4)缺扣题话语,答非所问。
〔参考译文〕从前,聪明通达的人作《易》,有奇数的阳爻(yáo),有偶数的阴爻,它们各自表示的属性有刚健、有柔顺。刚柔相互配合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有吉祥、顺当、有利、无害、灾难、危险、后悔、耻辱等卦象显示出来。这样教人进取或躲避的办法是很周到的了。而且《易》还在颐卦之后,接着设置了大过的卦。它在颐卦象辞上说:“山下有雷,象征着要修养(自己)。有道德的人应当说话慎重、节制饮食。”聪明通达的人认为言语和饮食,不过是生活小事罢了。但如果对这些小事不慎重、不节制,就必定造成大的过失,所以要把大过卦排在颐卦之后。孔子作http://jsbpzx.net.cn
版权所有@蒲中资源网
http://jsbpzx.net.cn 蒲中资源网
资源无忧
《易·系辞》说:“颜路的儿子颜渊,可说大体近道了吧!有了不好的言行没有不认识到的,认识到它没有再犯的。”知道有不好的言行就不做,这就是改正过错的原则呀。
我认为善于改错的人,始于悔悟,而彻底改正在于勇气。白天所做的事,夜间要回想一番;少年、青年时所做的事,壮年、老年要回想一番。所有一切说话的不慎重,饮食的不节制,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啦。自己如不是傲慢固执的人,想到这些难道能不悔悟吗?可是悔悟了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不是说姑且等到以后再改,就必定托词说这些(过错)不足以累及我的名节,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发展到败坏名誉品行也不管了。这难道有别的原因么?毛病就在没有勇气改过罢了。我曾经有过譬喻,错误的发展势态,就像江河一样,当它将要决口时,不过倒一竹筐土、修几尺堤,就足以维持原样并防止它决口。放弃这些事不去做,洪水就会泛滥四溢,而没有止息之时了。天下的人,常常忽视了洪水未决口的时候,而要在无可奈何之后才去补救它,哪知(不好的)势态发展到最后,当然就一败而不可收拾了呀。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我说:“犯了错误,必须乘着悔悟的时候鼓足勇气去改正它,这就是善于改错的人了。”
http://jsbpzx.net.cn
【徐汇语文范文二模】推荐阅读:
徐汇区五年级语文09-26
徐汇区小学排名02-06
二模语文范文07-27
初三语文二模作文范文11-04
朝阳二模语文作文范文03-11
盐城二模语文09-18
语文二模试题11-25
广州二模语文作文12-22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03-19
语文口头表达范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