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教案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染色体变异教案(通用11篇)

染色体变异教案 篇1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学难点

⑴染色体组的概念。

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⑶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法。教学程序 第1课时

导入: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 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出示投影片:猫叫综合征幼儿照片。

2.让学生观察: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3.投影片放映:病因---染色体缺失图,包括: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 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上图1); ②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上图2);

③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0(上图3);

4.讲述: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病儿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5.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我们已经知 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 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2.前面所说的仅是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

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 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 放 映: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

出示:雄果蝇染色体的活动投影片。

投影玉米体细胞图观察:玉米体细胞中20条染色体,其生殖细胞内有10条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染色体。这10条染色体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同样,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3条染色体。

4.教师讲述:人、果蝇、玉米体细胞中各含两个染色体组,都属于二倍体。在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均是二倍体。那么,该如何给二倍体下定义呢? 回答:二倍体指的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依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该称为三倍体,如香蕉、无籽西瓜等;体细胞中含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被称为四倍体,如马铃薯。

我们把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都属于多倍体。

多倍体个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动物中较少见。

5.多倍体是生物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地增加而致。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仅可以成倍增加,也可以成倍减少。

例如,我们在初中生物中学过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雄蜂由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因此,雄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工蜂 和蜂王的一半。像这样,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玉米是二倍体,20条染色体。由玉米花粉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中含有10条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我们称之为单倍体。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体组。其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而由其配子发育而成的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也叫单倍体,不能被称为三 倍体。因为由配子发育成的小麦,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同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相 同。

教师总结: 可见,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划分依据是不同的。二倍体、多倍体以含染色体组的数目来划分;单倍体则只要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是,与含染色体组的数目多少没有关系。第2课时

提问:多倍体的自然成因是什么? 具有什么特点?(回答:略)投影展示:二倍体草莓、多倍 体草莓的图片。看图可知,多倍体植物各器官均较

二倍体大,果实中含营养物质多。如四倍体水稻的干粒重是二倍体水稻的二倍,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15%,可见多倍体有较高的应 用价值。

下面,我们以“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为例,学习多倍体在实践中的应用。师生根据p49图示学习、讨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板书培育过程

刚才,我们归纳了“多倍体”的有关知识,明确了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来获得多倍体,可以应用在育种上培育新品种。

那么,单倍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单倍体的概念。

(2)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

(3)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 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尽管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但因为是正常的体细胞的配子所形成的物种,因此,只能称为单倍体。)

(5)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对吗?

(答:对,如果本物种是二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本物种是四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6)单倍体植株有何特 点?

2.在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大纲归纳总结单 倍体的有关知识:

染色体变异教案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受进行核型分析遗传咨询者1 024例, 有正常核型926例, 设为正常核型组;有异常核型98例, 其中多态性变异52例, 设为多态性变异组。正常核型组中, 有不孕不育或不良产史的夫妇450对, 有发育异常的未婚者26例, 年龄22~41岁, 平均 (30.1±0.3) 岁。多态性变异组中, 有不孕不育或不良产史的夫妇10对, 有发育异常的未婚者32例, 年龄22~37岁, 平均 (25.3±0.3) 岁。两组咨询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本组遗传咨询者进行核型分析:采集咨询者的外周血细胞在生长刺激因子植物凝集素作用下, 经过72 h培养获分裂细胞, 应用秋水仙素停止细胞于分裂中期便于观察, 之后行低渗膨胀细胞, 降低染色体之间的缠绕, 运用染色体显带分析, 观察染色体结构数量。每例分析核型大于3个, 计数30个分裂相[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生育史、不孕不育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比较,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生育史发生率比较

多态性变异组患者的不良生育史发生率为84.6%, 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的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多态性变异组患者的流产率为36.5%, 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的28.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不孕不育发生率比较

多态性变异组患者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为53.8%, 明显高于高于正常核型组的1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染色体多态变异是人体染色体出现的一些微小变异, 在以往的研究中普遍认为染色体多态变异所携带的基因较少, 不会出现异常和明显的表现效应, 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 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且有遗传性并且会造成相应的异常表现[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多态性变异组患者的不良生育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多态性变异组患者的不孕不育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说明诱发流产的因素有很多, 非遗传因素导致的流产可以运用临床对症治疗的方法解决, 而染色体异常或染色体多态变异所导致的临床流产效应却是不能弥补的, 所以, 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或是存在不良生育史以及不孕不育症的患者应对其染色体进行检查, 考虑是否因遗传因素导致, 做到针对性治疗;针对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应在妊娠时期及时进行产前诊断, 避免出现染色体异常患儿, 做到优生优育。

总之, 有效地预防染色体异常对推进优生优育的实施、增强全民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茜, 谢君梅, 李秀荣, 等.大Y染色体核型与疾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 11 (1) :63-63.

[2]李丽莎, 任洪进, 宁郁玲, 等.138例染色体多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临床表现[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7, 24 (3) :362-362.

"染色体变异"复习策略 篇3

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2)种类:①缺失:染色体 缺失引起的变异②重复:染色体中

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

上引起的变异④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

引起的变异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或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引起的遗传病.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概念:由

而引起的变异(2)类型:①细胞内

的增加或减少②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

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3)结果:使基因的数量增加或减少(4)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等.3.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它们在和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 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 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3)多倍体:①概念:由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或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例如,

是三倍体,

是四倍体. ②分布:在

中常见,在

中极少见.③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

,叶片、果实和种子都

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4)单倍体:①概念:由

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②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

,且.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1)实验原理:低温抑制

的形成,以致影响

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染色体数目改变.(2)方法步骤:洋葱根尖培养→固定→制作装片(解离→

→制片)→观察.(3)试剂及用途:①卡诺氏液: ②改良苯酚品红染液:③解离液[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1∶1)]:[预习反馈]1.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产生的变异类型相同吗?2.人工诱导多倍体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3. 秋水仙素作为一种植物碱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它分别作用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4.原核生物中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什么?二、重难点整合1.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概念因基因的重新组合而发生的变异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类型①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自然突变②人为条件下发生的-诱发突变①染色体结构变异②染色体数目变异适用范围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时在核遗传中发生任何生物均可发生(包括原核、真核生物及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核遗传中发生产生结果只改变基因型,未改变基因的结构,既无“质”的变化,也无“量”的变化产生新的基因,发生基因“种类”的改变或“质”的改变,但量未变可引起基因“数量”上的变化意义形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进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育种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多倍体育种思考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哪一种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2.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1)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的特点①不含同源染色体②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③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2)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①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1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②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几个等位基因就意味着有几条同源染色体.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思考2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有没有区别?3.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1)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的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染色体组2个3个或者3个以上1至多个发育起点受精卵受精卵配子自然成因正常有性生殖未减数的配子受精;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单性生殖(孤雌生殖或孤雄生殖)植物特点正常果实、种子较大,生长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举例几乎全部动物,过半数植物香蕉、普通小麦玉米、小麦的单倍体(2)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的判断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是两个概念系统,主要区别在于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由合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而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单倍体的概念与染色体组无关.思考3一倍体与单倍体有什么区别?思考4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吗?思考5若要研究AaBb杂合子中基因的性质及作用,可用其单倍体为材料有什么优点?4.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示思考6第一年结的西瓜是几倍体?里面的种子是几倍体?思考7第二年结的西瓜是几倍体?有没有种子?思考8第二年提供二倍体普通西瓜的花粉作用是什么?5.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比较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减少,然后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缺点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展开.多倍体植物生长周期延长,结实率降低三、典型例题例1(单选)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图2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即倒位,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乙图中发生的是着丝点分裂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一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只要有染色体的生物,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就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故选C.例2图3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二倍体的山羊草杂交产生甲.甲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由于甲的体细胞中无

,所以甲不育.(2)自然界中不育的甲成为可育的丙的原因可能是

.(3)从图示过程看,自然界形成普通小麦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解析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是:一粒小麦与一种山羊草杂交,形成的下一代是异源二倍体,是不育的,但由于低温等自然恶劣条件的影响,一些植株染色体加倍了,形成了四倍体的小麦,也就可育了,也就是二粒小麦;二粒小麦与另一种山羊草杂交,下一代是三倍体,也是不育的,但由于低温等自然恶劣条件的影响,染色体加倍了,就形成了6个染色体组的小麦,也就是今天的普通小麦.答案:(1)2 同源染色体 (2)低温等自然恶劣条件的影响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染色体变异四、课堂练习1.下列各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A. 果蝇的体细胞

B. 人的卵细胞C. 单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D. 普通小麦的体细胞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单倍体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3.马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4条;驴的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2条.马与驴杂交所生的后代"骡"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

B.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C.两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

D.四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4.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鲤鱼的去核卵细胞中,培育出了克隆鱼.该克隆鱼是().A.是二倍体鱼

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C.高度不育

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5.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6.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下列四组农作物中采用多倍体育种最有经济价值的是().A.玉米和高粱

B .水稻和棉花

C.甘蔗和甜菜

染色体变异教案 篇4

江苏省201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教案

染色体变异

【课标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考向瞭望】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可能会出现大的实验设计题目,考查环境污染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知识梳理】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一)概念:由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二)种类: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如图1。

2、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如图2。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如图3。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如图4。

(三)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四)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概念:由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二)类型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三)结果:使基因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四)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等。

三、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的概念

(一)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二)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三)多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三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四倍体。例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

2、分布:在植物中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3、特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四)单倍体

1、概念: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即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

四、染色体组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一)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的特点

1、不含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3、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二)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单位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也可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有几个等位基因就意味着有几条同源染色体。

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基础训练】

1、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A)A、5个、4个 B、10个、8个

C、5个、2个 D、2.5个、2个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3、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D)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A、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高考模拟】

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C)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5、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B)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亿库教育网

染色体数目变异怎么回事 篇5

染色体数目变异怎么回事:

染色体数量变异也叫做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染色体变异的其中一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量都是稳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生物的染色体数量会发生变异。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往往引起相关性状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也叫做非整倍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以下四种:

1、单体性。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而不是两个的现象,即2n-1。

2、缺体性。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缺失了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现象,即2n-2。

3、三体性。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为三个的现象,即2n 1。

4、多体性。二倍体细胞的某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在三个以上的现象。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也叫做整倍性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单倍体和多倍体,多倍体又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教案 篇6

南宁41中

韦春娥

【复习重难点】

重点: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难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完成资料书P108识记题组填空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分析高考真题,明确考纲要求

二、复习内容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复习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结果 2.通过习题归纳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3.通过习题归纳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典例 2.解图分析染色体组的特点

3.读图归纳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4.表格分析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区别

5.高考模拟题检测(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三)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1.多倍体育种

①方法

②材料

③原理

2.单倍体育种

①方法

②流程

③优点

3.相关高考题训练

(四)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复习实验原理、步骤、现象

2.相应高考题训练

三、总结

四、学生完善思维导图 相关练习:

1.(2015新课标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2.(2014上海单科)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3.(2009年上海卷)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和②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D.②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4.(2015年海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5.(2015河北邯郸摸底)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此幼苗个体属于几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是多少()A.单倍体,48 B.二倍体,24 C.四倍体,48 6.(2014北京东城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2个染色体组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7.(2012海南单科,8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 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

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

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 分裂。

(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

的方法。

染色体变异教案 篇7

(1) 蚕豆种子的浸种与催芽; (2) 染毒与修复培养; (3) 材料固定; (4) 水解分离; (5) 染色和压片; (6) 镜检。

二、实验结果分析

1.在显微镜下观察

用蒸馏水和5g/L的Cu SO4、10g/L的Cu SO4溶液浸泡过的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微核。而用1g/L溶液浸泡过的蚕豆根尖分生区出现了微核。从观察到的微核可以判断出微核的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略浅一些, 其形态接近圆形, 大小在主核的1/3以下。但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 以及在培养蚕豆过程造成的一些误差, 学生无法看到清晰的影像。不过, 可以肯定的是, 即使是用1g/L和5g/L的Cu SO4溶液浸泡过的蚕豆, 其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微核数量也很少。

2.实验结论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到, 对照组没有出现微核, Cu SO4溶液浓度在1g/L的时候, 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 而在10g/L和5g/L的硫酸铜溶液中也没有微核出现。为什么硫酸铜溶液浓度增大时, 反而没有出现呢?

学生再一次查阅了资料。有关资料表明, 微核的形成途径有两条:一条途径是由于前一分裂周期后产生的染色体断片在分裂过程中不能与正常染色体协调活动, 在进入间期时, 即被排斥于核外形成的;另一条途径是由于各种形式的落后染色体、未及中板集合染色体以及染色体分组造成的。当硫酸铜溶液浓度超过一定值时, 重金属离子不仅导致细胞内染色体畸变的产生, 而且有效地阻止了细胞内纺锤体微管的组装, 使细胞分裂器不能形成, 而使细胞周期停留在分裂期, 不能运行到间期, 进而使间期的微核率下降。

由此, 学生猜测, 当硫酸铜溶液 (重金属盐溶液) 浓度过高时, 细胞周期不能正常运转, 细胞得不到更新甚至影响了植物的生命活动。所以在硫酸铜浓度较高的那一组蚕豆根中没有产生微核。

3.实验带来的反思

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有助于考查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也有助于分析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对地理环境质量的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但重金属浓度过高时反而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再加上实验精度不高, 操作麻烦, 实验误差较大, 所以在学生目前的基础上不适合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依靠生物手段来评估地理环境质量有其缺点, 也有其优点。这种不同于物理、化学方法的手段, 拓宽了渠道, 从生物及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 也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研究生物性状, 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种实验不需要借助更高级的仪器, 可行性高, 便于学生探究, 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验思维。

三、指导学生的感言

真实的实验过程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 如知识技能、设备、时间等等。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意识到自己实践经验、技能的不足, 如配置试剂、清洗实验器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还遇到了蚕豆浸种分组不完善 (当时气温太低, 有些蚕豆迟迟不生根) 等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实验操作也有所改动。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 学生最终较圆满地完成了实验, 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

摘要:如今环境重金属污染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实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诱变的影响, 从而从细胞的水平上来研究重金属的毒害机理, 对进一步评价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教案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1 篇8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 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提到“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本节内容可强烈体现这一点,教学难 点较多但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其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获得思考的乐趣。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问题探讨引出问题→根据已学习的知识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 并与科学家的假说比较→ 理解假说的实验支持,对

科学家的精神敬佩→得出结论,对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认识 一.教学基本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轻声读读替 换后的语 句,并思考 问题. 问题探讨, 发现问题 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这个 替换有问题吗?为什么?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这种替换没有问题给出理由. 1.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同源染色体在体 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配子中 也没有同源染色体. 2.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时也是自由组合。 遗传因子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似,所以替换没有问题。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与萨顿的假说比较,对自身分析充满自豪。 这只是假说,证明假说是否成立要拿出实验证据。历史上谁作出 了贡献呢? 阅读摩尔根的相关故事。思考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它 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果蝇 优点: ①个体小易饲养 ②繁殖速度快 ③有各种易于区分的性状 与孟德尔 等 所 用 材 料 摩尔根实验过程及分析: 相对照, 赞 同实验材 料对科学 家研究的 重要性 讲解摩尔 根实验过 程 相对性状:红眼(显性)―白眼(隐性) 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相同。但是 F2 代中白眼为什 么全部是雄性? 当时对果蝇的染色体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学生阅读课 本相关科学 家的故事、相关信息

生物必修 1

高中生物必修二

介绍当时 代的知识 背景 怎样解释 F2 代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这一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 排除该基因在 Y 染色体上:

学生猜测控 制白眼的基 因与 Y 染色 体 若在 Y 染色体上,F2 是白眼,则逆推 F1 雄性应为白眼,与事实 不符。 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呢? 讲解或学生自己分析推理。 与事实相符。 这种解释虽能说明实验事实,但能否能说明其它情况还有待验 证。能否验证此解释。 摩尔根所作的.测交实验: ① F2 中的白眼雄蝇×F1 红眼雌蝇 ② 红眼雄蝇×白眼雌蝇 ③ 白眼雄蝇×白眼雌蝇 测交实验与事

实符合,白眼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通过科学家的工作,很多基因都定位在染色体上。 思考: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小结: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把基因放在染色体上考虑,形成配子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学习孟德 尔的思维 方式解释 ―验证 (假 说―演绎 法)

学生自己推 理白眼基因 在 X 染色体 上 F2 的表 现型是否与 事实相符。 在教师的引 导下,想到 测交方法。

生物必修 2

高中生物必修二

基因分离 定律和基 因自由组 合定律的 实质

孟德尔分离定律―Aa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 或 a, 原因是什么? 由上图可知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那么 AaBb 的生物体产生的配子为什么有 AB、Ab、aB、ab 四种?

或者

小结:形成配子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篇9

1.探究目标:让学生制作模型,模仿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体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2.材料器具:胶水,不同颜色的绳子、橡皮泥、剪刀、白纸等

3.方法和步骤:

(1)提出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绳子做染色体的臂,同色的橡皮泥做着丝点。

(2)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3)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做出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2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

(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点,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5)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①染色体是何时如何进行复制的?学生操作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只表扬,不分好中差。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②初级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明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有无同源染色体?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有多少种类型?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建立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合的物理模型。

模型教学案例的教学反思:

1.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比较复杂,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做模型时要用胶水粘好,如果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可能效果要好。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实验材料

染色游戏教案 篇10

1、学会折叠染纸,然后进行浸染练习。

2、在染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变化。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折叠染纸和浸染的方法。教学难点

用染好的纸做装饰品。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几幅范画。学生:颜料、水、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述:把各种吸水的白纸折叠后放入颜料盘内浸染,通过颜色互相交融,白纸会产生美丽的花纹。这个游戏很有趣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用染好的纸做的装饰品。

师述:这个装饰品很漂亮,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具体做法。

2、教师边讲边演示染纸的折叠方法:

(1)“田”字折叠(2)“井”字折叠(3)“十”字斜角折叠(4)“米”字重叠折叠

3、教师边讲边演示染纸的浸染方法: 折纸成角→一角浸染→换角浸染

4、作品展示。

三、课堂总结。

师述:同学们主要记住两项内容:染纸的折叠方法和染纸的浸染方法。

四、布置作业。用染好的纸做装饰品。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折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浸染。

五、作品展示

生物的变异教案 篇1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类型(重点)

.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难点)

⑷.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多媒体展示】有显著遗传特征的父子的照片:瞧这父子俩

1.房祖名长得像成龙这在生物学上叫什么?

2.房祖名和成龙长得一模一样吗?这种现象又叫做什么呢?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所以亲子间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那变异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回顾旧知思考回答:这种子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在我们生物学上称遗传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显而易见他们长的不一样,这种现象应该叫变异。

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及探究心里。而明星恰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贴合学生的“胃口”。

引出课题

导入目标

2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即将要达成的目标。

通过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将要达到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自主学习

4分钟

过渡:今天我们将要探讨变异的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自学提示:请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时间4分钟)

①什么是变异?

②变异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③可遗传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能否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能否遗传给后代?

④生物变异的意义?并举例

⑤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同学们阅读课本P87---88在课本中找到并思考: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把获得的信息做好标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的得到巩固,不懂得有待认真听讲和理解。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4分钟

过渡:同学们的自学情况怎么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展示一下自学成果。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很多变异现象。什么叫做变异呢?请同学们做一个小结。

(板书一.变异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过渡: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多媒体展示:生物变异图片

.变异存在于同个物种之内:菊花

2.变异存在于同个物种之内:马

3.变异存在于一家三口之内

总结与过渡:从以上图片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的变异和遗传一样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引起这些变异的因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变异的原因

(二)变异的原因

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你们的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假如你是一位育种专家,你将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环境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的组成发生变化引起的?

如果是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将表现为大穗的种子种到土壤条件差的田里。同学们推测一下后代表现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是基因组成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也就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将小穗的种子种到土壤条件好的田里,同学们推测一下,后代表现又会是什么?为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分析的也很透彻。那么你能否根据以上的事例,归纳出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请你来总结: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

变异的 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

给后

给后代,一般只表现在 原因

而引起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____变化而引起的(板书二:变异的类型1.不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

举例:肤色正常的夫妇和他们白化病的孩子这种变异属于哪种类型?

回答正确,人类的白化病就是由于基因的改变引起的 学以致用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分析两个例子

(1)

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

(2)

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昆虫的形态、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思考这种变异有什么意义?

提问:玉米苗中的白化苗有利于生存吗?(提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有叶绿体)

可见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哪两类?

学以致用【多媒体展示材料】

(1)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2)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提问:通过以上的事例,你能说说变异在生物上有什么意义?(提示:从整个种群的生存来说)

(板书

三、变异的意义)

过渡:总结的非常好。下面我检测一下大家对知识应用的情况。

请同学观察课本87页-88页图4.4-13判断下列变异属于哪种类型,说明其判断理由。

很好。可见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及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都属于遗传物质的改变。

【多媒体展示图片:】判断下列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

学生踊跃举手回答:

变异: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现象称为变异。

学生利用平时所见所闻,互相交流变异的现象。之后选一个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1.金鱼有许多种类

学生2.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

学生3.狗有很多品种学生4.不同的土地里结的花生是不一样大

……

观看老师展示的变异图片,认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小组讨论、交流后选代表回答:

生1:我们小组认为可能是土壤条件不同,也就是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

生2:我们小组认为大穗和小穗是一对相对性状,也可能是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引起的变异。

如果我是育种专家,就将大穗和小穗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土壤条件好的田里,它们的后代如果都表现为大穗那就是由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变异。如果小穗的后代表现仍为小穗,那就是由基因组成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生:小穗,因为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生:小穗,因为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学生根据以上的事例,归纳出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学生看图思考,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⑴是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

⑵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学生认真观察昆虫的形态、体色与环境的颜色,回答:螳螂的体色、形态与环境非常相似,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叶片出现白色说明叶片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就意味着它无法生存。

总结: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⑴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有利于生物生存

⑵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生物生存。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因为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积累和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观察、判断、回答:、2、3幅图属于可遗传变异;他们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4幅图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它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

回答:

图1是有利变异

图2是不利变异

通过老师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深入课本,加深对自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体现。而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层层推进得到圆满的解决达到理解的层次。

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加深对变异概念的认识认同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分析与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通过比较和总结,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通过学以致用环节加深学生对变异不同类型的认识,达到理解应用的层次。

通过“火眼金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

在老师的提示下思考生物的这种变异对生物个体而言有什么意义。

在获得新知识后,及时练习应用,加深学生对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理解。

通过一系列的有力变异和不利变异的事例,很自然的得到变异的意义。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8分钟

过渡语:正是因为有了变异,生物才会如此地多姿多彩,我们也可从丰富的生物世界中选择人类所需,加以培育,并为人类服务。这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人工育种工作。请问,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利用的是哪一种变异呢?

对了。怎么利用可遗传变异进行育种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多媒体展示】

对,基因突变可以引起生物的变异。还有染色体的改变也可以引起变异。它们引起的变异类型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一起交流。

出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图片或有关录像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家的伟大和科技造福人类的实例。并向科学家们学习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

【多媒体展示】

学生:利用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学生分组探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A组:讨论人类是怎样从产量不同的奶牛中选育出高产奶牛。

B组:讨论通过杂交怎样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c组:讨论分析太空椒是怎么回事?

D组:讨论分析染色体的加倍的草莓。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分别选一名代表回答

A组代表: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B组代表: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c组代表: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D组代表: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加倍,产生新品种。

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思考、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生物变异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的事例,培养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5分钟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拓展应用

有人说“如果没有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谈谈你的观点。

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求:合上课本,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道理。因为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积累和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强化了知识的识记。w

课堂达标检测

5分钟

比一比,赛一赛

A类试题(面向全体学生)、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

2、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叫做

的变异。

3、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各种________变异通过________不断积累和加强,_______变异被淘汰,使生物群体更_______周围环境。因此有利于物种的_______和________。

4、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

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

5、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6、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7、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A、遗传

B变异

c、可遗传的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

B类试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

2.为了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科学家常用药物或放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其目的是要改变种子里的 A.细胞B.胚c.胚或胚乳D.遗传物质

要求:一快、二准、三脱离课本。

答案:A类

1、变异

2、遗传不遗传

3、有利的 遗传

不利的 适应

发展进化

4、B5、A

6、D7、c

B类1、2、D

通过“比一比,赛一赛”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题目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概念

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二、变异的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三、变异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反思

【染色体变异教案】推荐阅读:

5.2染色体变异教案07-18

习惯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怎么办?06-01

上一篇:新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下一篇:分子热运动习题答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