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精选8篇)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1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资源;素质;途径

论文摘要:自主学习是集学生、教师和技术人员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因而要求学习者具备相关的学习素质,要求教师和技术人员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并为学习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提供方便易用的学习资源。

一、学习因素与条件

学习是一个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过程,它既是一种结果,更应理解为一个过程。我们有必要弄懂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应涉及四个因素:1、学习动机(对知识产生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2、做中得学(从实践-尝试――失败――成功的过程中学习);3、从反馈中学习(从他人的评价以及学习结果中学习);4、消化(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我知识并掌握它)。实现学习过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学习进度须使学习者感觉合适;2、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学习;3、经常得到学习支持服务和资源服务;4、得到必要的学习评价。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以及如何构建学生支持性服务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自主学习者必备的素质

自我约束或自律(self-discipline);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自我监控学习进度、自我评估学习成绩;明确目标、积极主动。

三、自主学习的类型

从根本上讲,多数学习属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对象及途径将自主学习者分为以下几类:

1.接受他人知识传授――这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主要来源于“课”后的自主消化过程,这也构成了此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征;2.从实践中学习――这部分学习者通过个人亲自实践或从同事、同学中的学习实践中学习;3.从学习资源或材料中学习――如图书馆、资料中心或家中储存的学习材料,这部分学习者通常以独立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的方式学习;4.借助开放或公共的学习资料学习――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获取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各种学习援助及精神鼓励,得到做中得学的机会以及及时的学习反馈信息;5.学习者之间相互学习――从很多方面讲,这也可被视为自主学习。他们不需要教师的陪伴,这种形式所呈现出的自主学习的特点是最显著的,因为学习者可自由地安排学习活动(包括制订学习时间、地点以及学习节奏)。

四、帮助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1、来自老师的帮助

尽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但这并非否定老师的作用。例如,老师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1)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资源;(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4)帮助学习者更深理解所学知识。

2、来自学习伙伴的帮助

现代教育注重开发学习这个人潜能,激发学习者个人的自觉学习能力和自觉创造能力,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精神,倡导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共享教育资源,小组学习方式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学习小组内,每个个体的学习者被集中在一起,他们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可以陈述观点、向伙伴讨教、交流学习经验、共享他人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活动还包括角色分工,每个成员承担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缺一不可。这样就激发了每个学习者的创造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来自学习资源的帮助

完备的学习资源对于自主学习者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地点和节奏上有较大的特殊性,因而,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可用性。它必须能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服务,如从知识的理论讲授到实践应用,从知识点的介绍到学习者的接受和理解,从重点、难点的剖析到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参考资料的推荐,从学习方法的建议到学习过程的指导,从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信息。

在设计学习系统、安排学习过程以及建立学习资源以便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的同时,应该对以上诸因素给予充分考虑。当学习者的人数远远少于正常水平或为学习者提供的辅助性学习资源较缺乏时,则更应给予学习者一方较多的侧重,而不能只强调教师一方的作用。学习资源应具备以下要素:(1)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2)强调任务学习(task-based);(3)包含自我评估内容(self-assessment);(4)利用方便、质量好(easyaccessandhighquality)。学习资源包括:(1)人文资源,如:老师、学习顾问、学习伙伴;(2)人工资源,如:书籍、资料库、网上信息库、学习包、课堂笔记、学习材料等等。过去,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文字形式的,尤其是书籍、文章、学习辅导材料和学习笔记,这些资源曾一度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最便捷的渠道。同时,这些印刷的文字材料也是学习者做中得学的主要依赖。

如今,科技的发展已将学习媒体这一概念的范畴延伸得更远,基本包括以下几类:(1)交互的、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一整套学习方案,包括交互式影音节目、教学光盘;(2)交互式网上交际媒体,即,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网上信息库以及互联网服务;(3)其他多媒体资源,包括录象带、录音带以及多媒体学习手段如:电话辅导、视频讨论;(4)在学习小组内,除了高科技学习媒体外,还可采用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如何帮助自主学习者

1、对于学习者来说,具备足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独立学习的责任感,学习资源必须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作为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必须是高质量而非粗制滥造的产品。

2、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做中得学,学习者将收效甚微如果他们只是在阅读和探讨学习材料。因此,作为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的学习材料必须包含精选的学习任务和供学习者实践的习题,这样的学习材料才能真正让学习者做中得学。

3、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需要经常得到学习反馈以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这样的反馈信息也是学习资源。

4、自主学习者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他们可以在从事学习任务和获取学习反馈信息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另外一条途径是学习伙伴或学习小组。

六、现状与问题

现代教育为人类提供的教学媒体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可谓纷繁多样。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是不可能的。每一种不同的教学媒体都需要各自独有的专业知识体系,现代教育媒体专家从事媒体的开发研究工作,而他们又远离学科教学领域,所以只能被称为技术专家,他们会专注地探讨所针对的某种媒体,而忽略了如何应用,乃至最高效地应用这种媒体这一初衷。最糟糕的是这种教学与科研的割裂现象,最容易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越来越远离使用多媒体教学,或借助媒体设计教学资源,又不得不返回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传统的面授方式中。

七、解决途径

1、教育技术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明确方向。在当今这个学习技术时代,某个学科的专家应景不能在独立无援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工作,离开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协助,或不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就无法利用到多种媒体为其提供的教学资源。反过来,专业技术人员也需实施接触和了解教学的最新进展情况。

2、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应有必要的相互交流。因为高质量的媒体教学不仅和计算机编程以及良好的屏幕效果有关,更重要地是它应该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援助,使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巩固学习成果。

3、学习资源的设计不应背离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而服务的宗旨,因而,教学媒体的设计也不应脱离这样的精神。媒体的应用对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2)增加做中得学的机会;(3)为学习者提供反馈;(4)提高学习效率。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所有这些优势都必须最终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芸.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的学与教.电化教育研究.(3).

[2]顾曰国.AGuidetoSuccess2:LearningStrategi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

[3]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

[4]姚一平.网络英语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资源的搜索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3).

[5]郑华.英语网络资源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研究.考试周刊,(14).

[6]胡茶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与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0).

[7]何远德.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2).

[8]边玉芳.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5).

[9]张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成功(教育),(3).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资源,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构建

0 引言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能动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进程、评价学习表现的独立的、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实现课外拓展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形成对知识的正确认知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掌握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主动地构建知识和技能。网络化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保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不仅能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也能够及时更新学科知识。因此,网络化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力学理论功底,学习时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仅仅依靠使用单一教材在有限学时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参阅少量参考资料及完成指定量的作业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构建《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课后利用该资源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深入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拓宽知识层面。

1《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平台构建

1.1 网络平台构建原则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江苏科技大学建设精品课程,具有统一的网络平台。本课程在学校统一的网络平台下,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兴趣导向,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充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及时反馈性原则,构建适合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配合课堂教学,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知识关联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1.2 网络平台构成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包括基本知识模块、拓展性学习模块和互动学习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1.2.1 基本知识模块

本模块包括课堂教学课件与教案、教学大纲、习题、讨论题、课堂教学录像等,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课后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课件包含课堂教学每一章节,可在线阅读;教案内容为每一章的教学目的、重点及难点、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学时分配等;习题、思考题内容涵盖了教学大纲中绝大多数知识点;课程设计包含了钢平台、桁架及框架、吊车梁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参考范例及参考图纸;课堂教学录像包括任课教师典型课堂教学录像、实验录像及典型工程录像等。

1.2.2 拓展性学习模块

本模块包括网络资源、在线图书、研究性学习、拓展性学习资料的内容,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及广度,增加对钢结构的感性认识、培养实践能力。网络资源涵盖了国内大多数钢结构相关专业网站,主要有钢结构专业论坛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国内高校钢结构精品课程网等,这些网站各具特色,可提供各类钢结构资料,如规范、图集、工程实例、图纸、课件等下载服务;在线图书是公开出版的经典教材电子版;拓展性学习资料有常用规范、设计手册、图集及动画等,其中动画资源涉及构件的组成、结构组装过程、典型钢结构介绍及构件、节点破坏过程等;研究性学习重点列举国内典型钢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破坏实例,要求会判断分析破坏原因及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这些破坏现象发生。

1.2.3 互动学习模块

本模块包括在线测试、互动交流、作业、论文在线提交等内容。在线测试是从网络平台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套试题,要求学生在在线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解答并提交,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互动交流为师生提供沟通渠道;论文及作业可在线提交。

2 网络资源平台环境下自主学习流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方法,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

2.1 基本知识学习

本模块采用开放式模式,任何人都可进入网站随机访问。学生利用本模块复习课堂知识,预习后续内容。通过在线浏览课件回顾课堂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理论;通过思考题及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强化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参阅课程设计资料,掌握典型构件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2.2 拓展性学习

本模块采用开放式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资源链接访问相关专业网站,了解当前钢结构行业动态,下载所需各种专业资料,同时可通过论坛与全国各地同行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乃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通过在线浏览图书参阅多种版本教材;通过研究性学习资料重点分析钢结构工程典型事故分析其破坏机理,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如何避免其发生;通过拓展性学习资料在线观看动画,直观认识构件构成,典型结构安装过程,感性认识各种构件破坏过程。

2.3 互动学习

本模块配合任课学期课程教学,只有指定班级学生才可进入学习。学生登陆进入班级,通过在线考试提交,而后由教师评阅,评阅完成后学生可查阅到参考答案,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薄弱点;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发布信息,学生可发表各种话题,讨论学习情况,也可提问,教师或其他学生参与回答、讨论等互动活动。

为督促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每位学生自登陆进入网站便开始计时,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同时通过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讨论情况,及通过在线测试方式对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给出合理评价,同时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3 网络资源的应用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平台在建设之初便配合课堂教学投入使用,在任课教师及连续两届10个教学班级300多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使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汇集这些意见及建议,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网络资源平台已日趋完善。通过对学生在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在“网络资源的主体结构是否清晰、导航是否灵活、交互界面是否友好”、“网络资源是否完整涵盖了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且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网络资源是否体现学科前沿知识”、“网络资源中提供的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媒体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网络资源对理解课程内容是否有很大帮助”、“练习、模拟试题对学习和考试是否有帮助”、“网络资源是否有利于钢结构专业知识的拓展”、“网上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是否已经满足了你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多种导学方式是否有利于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及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有效帮助”等调查内容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

4 结束语

《钢结构设计原理》网络资源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校区办学、异地办学,师生地处不同校区、不同地区而带来的直接沟通的不便,同时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育曼.高校网络化自主学习绩效管理探析[J].高教探索,2011(6):104-108.

[2]于佳颖.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2):173-174.

[3]夏艳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研究[J].教育探索,2009(8):37-38.

[4]陈文冠.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站的建构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6):53-56.

[5]茅忠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以《标志设计》课程为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71-73.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3

新课程改革要求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笔者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必须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前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呢?

一、教师的引导要科学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表明了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传道者,它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例如在教生词时,有部分老师怕浪费时间就按单词表顺序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机械地背生词,而是要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或资料,掌握这些单词的含义和具体用法。这样的教学突出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更加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不管,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会迷失在纷繁的信息海洋,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这些信息了。

二、课程开发要有选择性

英语课外课程资源是相当丰富,如网络、报刊、音乐、影片等,然而课程资源并非越多越好。师生们要有选择性开发与教育目标相关的重点资源,如果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充足,那只能是变相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忽视了所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价值。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结束,笔者都会让学生根据本单元话题制作一份英文海报,再经过评比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7B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Outdoor fun, 而本单元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有关“Alice in Wonderland”,海报的主题就出现了两个:一方面学生对描写户外运动经历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细节和语言点又必写不可,为了不给学生增加更多负担,笔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分组,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话题,并且笔者考虑到很多学生还对这段电影原声感兴趣,还增加了电影配音小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取得了非常棒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小组合作交流是最能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之一,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平等、协作、 交流、讨论中,都有发言的机会、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例如课文背诵竞赛、讲故事比赛、小品对话、海报制作等。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并且通过这些活动能真正学有所获。例如在教学谈论兴趣话题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教材内容设立任务:1.记者采访的形式,问对方的能力,以及爱好做什么,然后整理。2.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或者以猜谜的形式,说出采访者的特点然后请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这样可以设计类似的多种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寻找机会练习大胆开口说英语,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了信心,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活动与评价形式要有多样性

1.录影、微视频或电子邮件作业。不定期的让有条件的学生以信息话手段的形式交作业不仅能调动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运用网络的能力。

2.每日英语新闻播报或英文美文朗诵。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搜索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并给他们创设了用英语展示自我的机会;

3.英语辩论比赛。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发相关课程资源,然后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

4.英文影片推介或英文歌曲比赛。此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外挑选感兴趣的英文电影,学唱歌曲,在班上用英语向老师和同学推荐和展示,为的是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

5.通过以上活动,每月表扬自主学习能力强、表现进步大的学生,评选“海报王”、“优秀小记者”、 “**班好声音”、“大影星”等。此活动可以激发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他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典范。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篇4

1.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但不依赖教材,不唯教材是从,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教学材料而非教授材料,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新课程删除了“难、烦、偏、旧”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高质、高效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我通过让学生填写概念图,绘制示意图,解读坐标图,描述模式图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真正能在“做”中“学”。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例如在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利用分组学习,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图表,明确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通过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我大胆放手,支持学生自己鼓励他们动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无定法,教师要探索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高一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时,我让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适时的露田、疏松土壤等措施的实质是为了什么?粮食储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5

──汉语拼音部分教学谈

下木得小学 陶 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汉语拼音的学习提出的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还强调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删除了《教学大纲》中“学会拼音方法”、“学读轻声”、“能默写声、韵母”的要求。把“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做到直呼音节”改为“能准确的拼读音节”。增加了“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从这删、改、增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突出强调了汉语拼音工具性的运用功能。

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同时,在组织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昂的,态度是端正的,加上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训练过程,学生又能运用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汉语拼音的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有实用性的能力。也只有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的掌握学习方法,才会感悟到汉语拼音的实用性。也只有在感悟到汉语拼音的实用性时才会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这股热情才会持久

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为了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

汉语拼音的声母、单韵母是学生在幼儿班已经学习的内容(除未上过幼儿园的)。这部分的学习我设计的教学方式多以“展示型”的为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知的知识告诉他人。比如:教师说:我很高兴迎来了同学们,我愿意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谁愿意把自己以前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让学生介绍幼儿园已经学习的单韵母或声母,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的说:我会读什么,请听我读一读;我会说什么„„在展示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时还要求学生发现他人知识点的缺漏。比如:我发现你读得不对,应该这样读;请听一听,我好像比你读的更好;我和你的说法不一样„„这样既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又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引用到课堂,与新知识巧妙的融为一体,教与学都很轻松。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把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展示、学会展示和倾听习惯的培养上。

二、动静结合的关系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方面进行探讨,一年级学生不宜长时间静听教师讲课,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新知,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如:第9课ai ei ui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我的发现。首先让学生观察本课字母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点真不少:本课字母ai ei ui比原来学习的a e u后面多了一个字母,变成了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i”; 这三个字母在标声调时只有ui是标在后面的,写在i的头上,ai ei是标在a e的头上等等。

2、我会读儿歌,会练表演。学生在欣赏课本中一幅“小朋友在种树,草地上小鸟跳、小兔乐”美丽的画面之后,再朗读“小白兔” 的儿歌,并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又从儿歌的学习中发现“白、嘴、尾、在”这几个字中都带有本课新学的韵母,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随机认识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在这课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是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点的比较,从归纳对比中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虽然教学本课新知识是重点,但是,让学生获取这些新知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今后渐渐形成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标》不要求直呼音节,不默写声母、韵母,从表面上看好像降低了对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但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字母的框框里解放出来,不仅教给汉语拼音的知识,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比如:第一册教材从第3课声母b p m f的学习就开始编排了看图借助拼音学音节、认字(不要求写字,只提供与汉字见面的机会)、练说话、跟读儿歌等拼读练习的内容。通过汉语拼音共13课的学习,有的学生拼读能力很强,不仅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而且会直呼音节,会自读读物,达到了《课标》中对拼音学习的要求。但是个体的差异总是存在的,有的学生可能拼读能力还不够,拼音阶段学习的知识还只是单个的零件,还没有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学习汉字的工具。即使是那些拼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要想真正变汉语拼音成为学习工具也还要相当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用这项工具的机会,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才有可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个运用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运用汉语拼音的实践性活动应该是灵活的、多样的、长期的。如:在拼音集中学习阶段,除了教材中安排的读词、学句、读儿歌等训练,还可以结合每天的新课学习进行“生活中的拼音活动”,让学生将每天学习的拼音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找出自已身边那些人、物、事的名称或说法中含有新学习的字母。比如:在学习完所有的拼音字母以后,我让学生用拼音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不太会的就同伴互助,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名字正确拼出,那份喜悦与激动可以说是学生有生以来第一次尝试。这样,在体验中培养学好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学汉语拼音的信心。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6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校本课程构建的现实要求,从着眼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授课流程;立足学科特色,形成实施内容依托;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自主学习

1.着眼学生实际,创新课堂授课流程

在生物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地追求知识内容的堆积,而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建构与探索,真正成为生物校本课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所以,在生物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教学模式重构,把过往、单向的、机械的知识性、灌输性课堂,转变为师生之间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进行探索、实践的课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照课程标准,明确本节课所设计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将内容、情境与学生认知冲突的结合点进行合理布局,按照内容的认知难度、时空顺序、逻辑结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安排,努力将课堂学习的构成转化为导引学生有层次、有计划、有自主认知的过程,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学习“探究光照强度、光照质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生物基础的差异将其分为甲、乙、丙、丁,分别负责光照强度的控制、光照质量的控制、温度的控制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同任务的.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从不同变量出发对光合作用的条件进行探究,进一步明确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真正将教师之“教”转为学生之“学”,帮助学生积累信心,提升兴趣,更好地开展生物学习。

2.立足学科特色,形成实施内容依托

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注重发挥学生创新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推进特定目标指引与特定任务驱动下的课程内容设置与优化。具体而言,在充分考虑不同题材、课型特点的前提下,制订差异化和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需求,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结合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学科及学生的特点设置差异化的自主学习培养内容过程中,一定要对组织构建、实践方式等进行相应调整,提升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情况的匹配度,增进生物校本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度,实现生物校本课程内容在知、情、意上的充实与完善,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实现激趣质疑、主题探究与情感认知,带动不同学生实现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这部分内容时,生物教师应对照课程标准,突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讲解,将提问的“爆发点”进行合理布局。为激发学生思考冲突,加深对内容的了解,教师可以提问“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去哪了?”“为什么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递减?”等问题,以此问题为导引,激发学生们课堂参与度。当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有所认知时,教师可以提供“关于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的相关素材,引导其运用相关知识,借助互联网、复习资料等工具,在教师指导、同学帮助下,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性分析,并将结果与同学分享。

3.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力

目前,许多生物校本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让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认知学习,而对于由课本外的知识难以实现突破,获得新认知。为了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开展一些开放有趣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虽然在自主性活动中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新问题,但是这些新问题是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获得生成的。通过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与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利用生物校本教材中丰富的校园植物图片,让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对照,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作用,让知识回归生活中去。通过阅读校本教材中关于珠海西部农业的发展和现状,了解本地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学生更加关注珠海农、牧、渔业的发展,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总之,生物校本课程的创设提升对学生主动巩固生物知识,提升生物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实现高中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物情境活动中对生物形成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责任与使命[M].长沙:岳麓书社,.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7

关键词:网络资源,学生自主学习,优化整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指以网络为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 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

一、以网络为载体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的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 学生能够主动地把握学习的方向和进展, 并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网络资源以其丰富、便利和多元化的特点,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

1.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获取自主学习的材料。

这是学生利用网络使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 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 距离现实比较远, 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如在《探索宇宙》教学中, 课前在获取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有关资料时, 有的小组同学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体现了网络查询的快捷性。网络资源是人类至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 教师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资源, 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个体需求,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手段, 这和现在提倡的个性化学习的理念相一致。

2.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创设互动开放的环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都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胆小的、不敢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充当观众或听众的角色。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 创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为了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设计“成果展示”、“七嘴八舌”等栏目。根据教学内容, 将学生探究的问题输入“成果展示”中的“发表作品”一栏, 学生自主学习以后, 只要点击“我要答复”, 就可以输入问题的答案, 对于一致的答案, 可以点击“投票”, 对于不完整的答案, 还可以进行补充。在这个平台上, 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课堂上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动机。

愿意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 而学生是否愿意学取决于有无学习兴趣。如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通过网络为学生实时提供丰富多彩的界面,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声像并茂、音形兼备的特点, 自然会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课的开头, 教师在网页上播放了一段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录像, 震撼的画面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学生不由自主地对地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激起了探究的欲望, 围绕主题形成了很多探究的问题, 激发了对地震奥秘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对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以网络为载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 我们经常感叹学生对于网络的痴迷, 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的存在让很多学生无法专心学业。既然学生都喜欢网络, 那么我们何不利用网络让学生交流学习呢?

1. 学生利用网络平台, 进行自主学习交流。

贴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流平台,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学生建的贴吧, 学生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使用, 因此我们可以把贴吧作为学习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或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到贴吧上, 同学可以互相解答, 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而且学生可以选择公开姓名或匿名, 即使问了自己觉得很傻但确实不知道的问题, 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当在贴吧上答疑时, 学生像聊天一样交流学习的过程、感受、收获, 可以提高学习自主性。

2. 教师参与网络资源教学调控, 确保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自主学习不是无组织主义的纯粹自学, 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化为指导者、组织者。为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教学水平, 促进教学研究改革, 加强网络交流, 强化教学效果。如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兴趣学习小组等, 通过网络合作, 丰富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设立QQ群、电子聊天室、BBS等网络沟通途径, 即时就学习中的问题沟通, 让网络资源教学渗透到自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

3. 师生利用网络环境, 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一节课时间很短, 仅仅靠课堂获取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 而很多的话题我们在课堂上是讨论不完的。如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 讨论的焦点在于怎样保护环境;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的白色污染等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如果讨论被终止了, 则似乎感觉这类教育有如蜻蜓点水, 过于形式化。此时, 网络的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给大家创造了一个无限时间的交流场所。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网址, 进入论坛讨论, 让课堂探究延伸至课外,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

随着网络的开发, 教学的本身特性和学生的个体化特性都决定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赋予了学生和教师新的教学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组织和导航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未来的教育不再是知识的讲授,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 在丰富的网络世界里发现、消化、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21世纪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新宇.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激活[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3) .

[2]毕波.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J].中小学电教, 2003, (3) .

[3]李新华.探析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J].科教文汇, 2007, (4) .

[4]庄岩.在校园网上构建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4) .

[5]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 .

[6]赵跃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 2005, (1) .

课程资源与自主学习 篇8

摘 要:当前教育倡导终身教育,而自主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自主学习型的网络学习平台的研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陷,以资源为中心搭建了一个共享自主学习型的资源库平台,通过该平台满足学生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知识共享,进而实现对学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大教育目标的培养。

关键词:共享;自主学习;资源库系统;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1-0042-04

引言

信息技术催生了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在给教育提供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催生了基于自主学习型的网络课程以及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平台的建设和开发。相对传统的被动学习而言,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和控制学习进程。从这点来看,自主学习与学习的数字化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学习目标的多元化和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决定了自主学习必须以充分的信息资源作为保障,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就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的特殊性给以支持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特殊要求:要协助学习者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要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合理控制学习进程。

但是,反观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常常苦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也烦恼于优秀的授课资源缺乏方便的共享平台,在学习上也无法满足充分的交流。基于此,考虑到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差异较大,为了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去学习,这就需要创造一个适合他们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网络平台。为此,我们设计和开发了共享自主学习型资源库系统。通过该系统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系,从而完成学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这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

一、系统开发背景与目标

1.开发背景

在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识到学生终身教育及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在学校继续保持和发展普通学历教育优势的同时,提供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元化、开放系统的学习基础环境,即:开放的学习平台、自主整合的专业知识和课程学习资源库平台以及知识交流和情感互动平台。

2.总体目标

创建一个共享式的助教、助学、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方便教师教学和发布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环境,为不同区域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学习群提供资源交流平台。全方位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同时系统也关注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成长,通过多层次、多方位、跨区域的平台交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分享学习感悟。

3.具体目标

系统实现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提供辅助教学环境

老师答疑解惑,实时发布最新学习资源,与学习群交流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2)实现辅助学习

学生问疑求难,利用共享资源自主学习,通过开放式平台交流学习情感,度过学习新技术的“困难期和黑暗期”,从而乐学。

(3)师生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开放式的师生间轻松交流、资源共享,使师生共同放下教与学的“硬壳和包袱”,融洽学习气氛,增进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善学。

(4)开放式学习群跨区域学习感悟分享

不同区域的教学群与学习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无碍交流,共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分享学习感悟。

二、系统主要功能

根据系统目标的要求,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为:信息交流、全文检索、个性化推荐和知识与情感分享。

1.信息交流

师生间、学生间、学习群间均可发布信息、浏览信息和回复信息,并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与答复,开放自由地交流信息,获取有益信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上传与下载。

2.全文检索

对用户发布、回复的信息和上传的资源提供了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

随着系统数据量(包括学习交流和优质资源)的不断增多,有时用户为了节省等待回复的时间,可以通过检索引擎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例如,当用户输入“海量数据”关键字的时候,系统就会检索出与“海量数据”相关的信息内容或资源内容。

本系统设计的检索功能与基于数据库的查询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数据库的查询是通过关键字进行简单匹配实现的,不附加任何的语义信息,且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很大时,查询效率会受到很大制约,查询结果不能按照信息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但是,全文检索基于语义信息进行检索,在检索效果上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检索结果精准。

3.个性化推荐

从用户日常登录系统的行为来分析,有时候用户登录系统并不一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比如发布学习信息或检索数据,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使用,系统的数据量会急剧上升,在此条件下我们考虑了设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个性化推荐基于用户注册时的基本信息和日常的操作行为,比如对资源进行评分,评分代表用户对资源的兴趣大小和偏好,以此给用户主动推荐感兴趣的资源。

4.知识与情感分享

各类用户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总结、经验技巧或个人感悟以“用户库”的形式存放起来,撰写日志和文章与他人分享,通过交流分享获得共同成长。如果说交流实现了信息共享,那么通过知识与情感分享将实现思想上的共享。在具体表现上,该模块功能类似于博客,通过该模块使用户共享的信息以它本来的形式,达到非线性的特点,加上其吸引众多持不同观点的人来讨论,使学习者与周围交流群体结合在一起,在分享与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endprint

三、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在架构上,以资源为中心,通过聚集优质资源,形成学生学习的“知识库”。系统架构由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来体现。

1.业务架构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系统业务和体现业务在系统中的层次关系,我们建立了系统的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我们将系统整个业务分为:基础层、作业层、支撑层和扩展层。基础层属于系统后台管理层,各业务构件的功能影响着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等;作业层是系统基本功能的体现,是基础层之上暴露给用户的基本操作,也是系统基本功能的体现;支撑层的主要功能是索引和搜索,是方便用户查询系统中的数据,具体体现为用户发布的信息数据和用户上传的资源数据;扩展层的主要功能是个性化推荐,同时其部分业务构件也是针对系统未来的扩展而考虑的,比如随着系统的不断使用,用户数和资源数也在不断增多,在目前云计算的影响下,结合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向用户推荐更加感兴趣和更丰富的资源。

2.技术架构

系统在技术架构上,遵从J2EE四层模式,如图2所示。

技术架构亦称为软件架构,在该架构中规定系统的软件结构、接口规范、传输协议及实现标准等,通过技术架构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系统基于MVC思想,将整个系统从技术层面分解为:表现层、控制层、业务层和资源层。

四、系统实现

1.环境搭建

(1)开发工具:MyEclipse8.5+Tomcat6.0

(2)Servlet+JSP+Lucene+Mahout+Ajax+XML+MySQL

2.核心技术及实现原理

(1)通过缓存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作为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响应速度成为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首要因素。为此,系统通过缓存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初次访问,通过whirlycache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放入缓存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数据库频繁的I/O操作。

(2)全文检索技术及实现原理

在功能构成上,全文检索由索引网关和搜索引擎两个模块构成,如图3所示。

①索引网关

索引是搜索引擎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开发了索引网关,通过索引网关生成搜索引擎可以识别的索引文件。

②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在索引文件中通过索引数据的标题和索引数据的内容进行匹配,然后按照匹配的权重高低向用户返回搜索结果。同时,为了支持用户搜索到更准确的结果,搜索引擎支持高级搜索,通过“包含全部关键词”、“包含完整关键词”、“包含任意关键词”和“不包含某个关键词”来过滤某些需要或不需要的关键词。

③中文分词

通过索引网关建立索引前,首先要对数据源进行中文分词,同时,搜索引擎对用户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之前也必须要进行中文分词。随着系统用户群的增多和数据量的上升,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所有结果,因为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所有结果没有太多的意义,没有人能看得完,最重要的是把最相关的结果排在最前面,这也称为相关度排序。中文分词的准确与否,常常直接影响到对搜索结果的相关度排序。

(3)个性化推荐的实现

个性化推荐的设计基于协同过滤,从算法实现上目前主要有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 CF)和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 CF)。考虑到系统未来资源会越来越多,而用户的数量在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趋于稳定,所以,基于性能的考虑,系统选择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

(4)关于数据的处理

系统中的业务数据,通过Mysql数据库来进行保存;系统中的全局配置参数以及一些任务数据,通过XML来进行保存,这样,当系统启动时,这些数据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当系统需要时,通过JDOM或DOM4J来进行读取和写入。这样设计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组件的独立性考虑的,同时也是基于系统的效率设计的。

五、系统特点

系统在整个实现过程中,从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遵从MVC模式

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从MVC模式,结构清晰,表现层、业务层和数据库层相对独立。在相互交互过程中,系统通过核心Servlet接收用户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用户请求处理器,用户请求处理器根据用户的不同请求转发给不同的业务逻辑处理器去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操作,其请求处理机制与Struts框架非常相似。

2.系统基于XML文件实现动态可配置

系统对运行过程中一切参数(比如数据源、上传附件大小、拦截器等)未硬编码到程序中,而是通过XML文件进行动态配置和管理。

3.基于组件化

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基于组件化,亦称构件化。比如全文检索、个性化推荐的设计均以组件的方式注入到系统中,而非通过程序代码与系统耦合在一起,组件与系统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组件的更改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

4.面向接口

考虑到系统将来的扩展和升级,系统在设计上面向接口。通过接口保持类与类之间的独立性,而且功能与功能之间的依赖体现为接口的依赖,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比如,系统目前是基于JDBC实现数据库操作的,如果将来环境发生改变,也可通过Hibernate或其他O/R关系对象中间件去实现,因为基于数据库的操作行为是通过面向接口的设计理念去设计的。

5.设计模式的运用

为了设计的规范化和最大程度地复用,系统在设计时,灵活地使用了GoF提出的一些经典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六、结束语

本文是在国家百所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的基础上,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下,借助信息技术,为老师、学生搭建了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在系统投入应用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不限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谭云杰.大象:Thinking in UML[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

[2]John Crupi,Dan Malks,Deepak Alur.Core J2EE patterns:best practices and design strategies[M].Prentice Hall; 2nd Revised edition,2003.6.

[3]Erik Hatcher, Otis Gospodnetic, Mike McCandless.Lucene in Action[M].Manning Publications; 2nd Revised edition,2010.8.

[4]项亮.推荐系统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上一篇: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下一篇:夜色里的灯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