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精选7篇)
2008年2月
生态,是生命的基本。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从小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全面提高师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我园把创建“绿色幼儿园”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幼儿园”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完善绿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办园品位。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根据江苏省“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与本园实际,研究制定本园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有效实施环境教育。做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怡人,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幼儿生活、学习、有助于陶冶幼儿情操、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
(一)引导师幼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二)培养师幼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将环境教育与行动贯穿于幼儿园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中。
(四)争取在2008年成为无锡市“绿色幼儿园”。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一)构建组织网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绿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保证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我们将“绿色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首先研究成立了创绿工作小组,由园长亲自任组长,同时详细制定了创绿工作远景及近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阶段工作和工作思路,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确保创建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惠亚芳
副组长:高虹郭叶红
成员:许洁华唐晨华江吉芹杭红星钱珂珂吴贤惠
(二)抓好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召开全园创建“绿色幼儿园”动员大会,对照江苏省“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提出创建目标与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和全体教职工的环保培训,并签署环保公约,统一思想,增强教工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通过幼儿园宣传橱窗和班级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以及“小手拉大手”、家长倡议书、家长会等活动载体,将环保教育向家庭、社区渗透,多渠道地进行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等环保宣传,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环境建设
1、创建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
为创建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布局,使日光充足、空气清新优雅的环境,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温馨舒适的感觉。
2、创建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和修德美性育人环境,不仅要营
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以营造良好学风、园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团结敬业、求实创新”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幼儿创造优美如画的绿色摇篮,给幼儿提
供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
营造氛围、创新环境是环境建设又一个力点,结合民族体育特色,增添特色景点,展示特色成果介绍民族体育运动技能,力求构成较为独特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校园中充满浓郁芳香的民族体育文化气息:舞草龙、抖空竹、跳竹竿、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飞绣球、跳花绳„„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独具文化魅力。幼儿园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细节无不洋溢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气息,传递着民族体育精神的信息。
(四)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幼儿园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把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全面开展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实施以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为特征的园本课程,让幼儿参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族体育运动环境、用废旧材料制作运动器材、玩民族特色体育
游戏,不仅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幼儿体质,同时也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增强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五)保障机制
(1)课程保障
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积极探讨环境教育在各领域间的渗透以及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将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相结合,及时调整,促进师幼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把环保教育课程的开设和管理纳入常规督查的范围,加大落实的力度,强化过程管理。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幼儿园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拟将创建经费纳入
学校经费预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保障绿色创建的需要,以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有序、良性发展。
(3)节能减排,控制、处理污染源
崇尚节约,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分钱做起,进行无纸办公,不浪费资源。
控制排污,食堂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一、夯实办学条件,为魅力教育奠基
学校占地1.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61名,教师91名。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三个微机室、一个电子备课室、15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为全校师生的收看录像和同步视频提供方便;红领巾广播站更是师生的最爱,每天的小喇叭都能第一时间播报校园新闻;风雅别致的书法教室,以“墨韵课堂”让学生体会书法之魅,以“墨趣活动”让学生感受书韵之美;学校各类专用教室,如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体育达标测试室等,也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心理咨询室更成了学生吐露心声的地方。2007年,学校还率先建成了自己的网站,并使信息点到每个办公室、每个教室和每个教师的家;班班通,班班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信息的管理化,更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打造品牌教师,让魅力教育闪光
“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这是《教育魅力》开篇的一句话。借用这句话,我们提出了:“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精彩得到绽放,成为一位有魅力品牌的教师吧!”在办学历程中,于洋校长带领班子团队,始终重视营造激励表扬的氛围,把打造教师个人品牌作为奋斗的目标。我们确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学校品牌”的思想,积极去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凸现教师品牌,不断推动学校的发展。
1.树立个人品牌意识。
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自己优势的生命体。一个人的短处是相对,只要善于激活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他就可能爆发出惊人的工作潜能。我校教师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果每位教师都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使用朴素的教具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好;还有的教师用美术来组织教学,效果同样不错……学校通过专家讲座、专题会议、教师培训等方式启发、唤醒、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找准角度,并将力量凝聚于此,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突破。
为了唤醒教师的品牌意识,我们提出了诸多品牌理念,如做“阳光型”“情感型”“学习型”“智慧型”教师等,并在办公室的墙壁和角落里都写上这样的话:“凡和自己名字有联系的东西,都要珍惜,都要让它变成精品。”“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堂堂课精彩,再一般的教师也不会节节课失败,我们要让自己不断追求精彩。”“且行且思,用思考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学校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教师得到自由、和谐、充分的发展,其潜能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发挥,从而完成了自我实现。
2.提供展示魅力舞台。
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风格的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魅力的舞台;定期开展学科带头人课堂开放月、名师精品课、骨干教师的专题研讨课、“示范课”、领导成员推门的“常态课”、青年教师过关的“达标课”和“同课异构大赛”等。通过活动,学校评选出教学魅力教师,并把这些教师教学精彩片断发布在校园网上,供师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博客、主题教研、课改沙龙等,也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学校通过运作分析会、现场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分享经验,共同成长,为打造创新型、科研型、特色风格型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三、打造高效课堂,让魅力教育扬帆远航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应该认识到,“教书”的“现场”在课堂,“育人”的“现场”在学生的生命中。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在教育的“现场”,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去培土、育苗、保墒、抗拒风雨雷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进取热情,会在不断实现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中得到进一步激发,这是一个张扬教育魅力的过程,也是修养和锻炼教育魅力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育魅力,必须绽放在课堂上,潜入到学生的生命中。一个能够把课堂变成学生生命培育场的教师,才是真正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一个能够把学生的生命质量放在自己教育杠杆上的教师,才是真正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今天,当我们回眸学校改革发展之路,展望教育未来的时候,仿佛对于机遇与挑战、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当我们沿着学校发展之路去寻找这一“支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打造高效课堂,给学校魅力教育的实施增添了新的思路。
1.“五步导学法”的魅力,让师生神采飞扬。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在魅力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学校相时而动,结合校情提出了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即课堂教学由“导入、自学、交流、总结、练评”五个部分组成。它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宗旨,其核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自主、交流、合作”,目的是构建高效课堂、活力课堂。“五步导学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习真正落实 到学生自 身行动上 。“五步导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的自学培养,以导促学,最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实施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灵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放飞理想,展示自我。教师从主角变配角,学生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探究。“五步导学法”真正诠释了“师者”的真谛,让学生更加幸福,让他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2.思维导图的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主战场。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走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是我们的共同目标。2012年9月,在“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校在语文课上又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理念。为了避免课改的盲目性,我们制定了初级目标:低年级学生能够认识思维导图,并能结合思维导图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中年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思维导图,并能结合思维导图背诵课文和积累好词佳句;高年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以达到高效阅读。我们的这项课改试验也得以在全县推广,并且已经扩展到数学、英语、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学科领域。
四、改变评价方式,让师生魅力健康成长
改变对教师评价方式。学校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加形成教学风格这样一条要求,能更好地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地追求教学艺术,发挥教学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革不能脱离现实和当前社会的需求,社会畸形的“育分”现象,使多少孩子从小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又使多少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让本来应该快乐、单纯的童年变得沉重而灰暗。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首先由教导处确定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三年内完善评价制度,试行一年。评价采取“考分+特长”的方式,其中,学生文化分数占60%, (体育+艺术+书法) 的考核占40%。学校还设立了加分项,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加分。通过试行一年,学校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使他们的知识、技能、思维、体魄、品格等各方面也得到全面发展。
五、显特色,育特长,让魅力教育绽放
法库县地处辽北,享有“山水法库、小提琴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根据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拓展发展领域,大力实施“五个一”特色工程,即学生三年内学会演奏一种乐器,会画一种国画,会踢足球,会写一手好字,会跳一种舞。我校切实为学生的健康、生活、交际、学习服务。通过对学生特长和各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大发展,最终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1.健身体,享阳光,魅力体魄显阳刚。
学校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二年级开展少儿体操活动,三~六年级开展跳绳、跑步和足球运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定期开展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棋类比赛、跳绳比赛及趣味运动会等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期间,学生跳绳充满精神,趣味往返跑精彩纷呈。学校还提倡学生与家长、同学、邻居、朋友一起参加小型体育锻炼活动、趣味游戏活动,增强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展现自己的活力。
2.练书画,品墨香,传统魅力促成长。
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就是魅力教育。魅力教育有创新,更应该有传统。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我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学校率先实施书法进课堂。每周一节书法课让孩子有充分时间来书写和欣赏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学校规定,对于学生的书法作品,每月展览一次。学校的软笔书法社团有百余学生参加活动。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马玉昌老师自编的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字帖,已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范本。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经成为法库县书法教育基地。
山水画教学已成为美术课的主流,每班每周一节山水画课,每周两次社团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国画的热爱。2013年12月,我校200多幅师生的书画作品,在县里的“三项建设”书画作品展中得到展示,并频频获奖。
3.品经典,韵悠长,国粹魅力得发扬。
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课程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 《千字文》以及古诗词,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学校创办班级《国学报》,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品读国学经典,感悟诗词魅力”古诗文大赛;通过各班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课前2分钟诵读、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和故事演讲比赛启迪学生心灵,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创设书 香环境 ,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漫步校园,你会被教学楼墙壁、廊道的书画和古诗文鉴赏所吸引:“清风无私雅爱我,修竹有节长呼君”“远望寒山祥云升处白鹤舞,放眼东湖玉柳丛中桃花笑”等雅联让你真正领略书法艺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的独到 精神魅力 。《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等诗词的再现,更是让书香溢满校园。
学校把经典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如“书香校园六个一”活动;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之星评比,全校评出“读书之星”60人;进行一次书香班级评选,要求班级有图书角,每名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一本图书,并有读书笔记;师生每人至少阅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体会。
学校还结合传统 美德开展“日行一善、月成习惯”“争做美德之星好少年”等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校还制定了《诵经典·育底蕴·气自华》校本科研课题,集全体教师之力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促使学校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只有不断进行教育科研,才有可能不断吸纳最新教育改革理念和研究成果,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面向个体;教育;卓越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17-1
创建卓越的现代学校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目标。那么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为卓越呢?我认为在现代学校里,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是衡量学校是否卓越的重要标准。过去,我们过多地关注集体的发展和利益,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方式,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和特征,造成了办学的低效能和非人性化。实施面向个体的教育才是建构卓越学校的重要途径。
一、打开沟通渠道,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
建构卓越的学校,首先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在学校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老教师人数远远超过年轻教师,评过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再关注自身专业成长;高级职称评审名额很少,岗位稀缺,导致部分年轻教师对岗位晋级丧失信心;有些教师固守着低头走路的工作模式,满足于做一个墨守成规的教书匠。这些因素一直束缚着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困扰着教师培训管理者。没有人能唤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想醒来。因此,要想让教师持续成长,就要打开沟通渠道,了解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让他自己“想”成为优秀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带着对性格迥异的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尊重走近他们,与他们真诚坦率地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这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沟通提供了及其便捷的途径。电话、电子邮箱、QQ、微信等交流工具都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沟通提供便利条件。当然,面对面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管理者都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与教师交流,引领他们制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了解他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需要,调整学校的师资建设方案,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改革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促使教师产生自主发展持续不断的内驱力。
二、推进生本教育,满足学生个体教育需求
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成长的独特之路。因此,卓越学校的教育一定是以生为本、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放手后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这是李希贵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个性、思想。传统教育理念中统一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个性的忽视和不尊重,不利于激发孩子本身特有的、潜藏的兴趣和才能。因此学校要倡导以人为本,推行生本教育。这要求教育者要具有人文情怀,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学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在尊重与包容中,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表达出来,我们的教育才能找到正确的起点。在爱与欣赏中,学生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我们的教育才能变得温暖有力。
在北京市十一學校,没有班主任,“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学生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力。江南学校自2015年开始尝试推行学生自我管理。课间操、卫生、午餐、午休等管理工作都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参与学校一切与学生有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这些改革措施初现成效,学生在自主性、自信心、自控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接下来我校学生自我管理改革的步伐要更大一些,放手的范围要更广一些。自主成长是最重要的个体教育需求,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他们才能拥有充分的自主成长的空间,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的重要基石。
三、完善课程建设,搭建师生自主成长平台
李希贵说:“教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孩子在同一个舞台上都光彩照人,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机会让不一样的孩子赢得同样的成功,我们能够具有竞争优势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造就一个充满选择的校园。”在学校里,不仅要给学生选择的自主权,老师也需要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力,他就会主动思考:我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给了老师选择的权力,他也要思考: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和行动,体现了师生个体的理想和兴趣。它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未来成长方向,也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师生拥有选择权和自主权的同时,责任心和使命感也随之产生。他们在选择中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必然成就自我。
李希贵在北京市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在为师生成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江南学校的课程改革曾经是非常苍白的。学校课程建设曾是江南学校最薄弱、最深的“痛”。近两年学校从零起步,以校本教材研发为抓手,结合社团及活动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仁智教育”课程体系。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学情调研工作,将课程建设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课程质量,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精品课程,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需求和个性化教育需求。
走向面向个体的教育,创建卓越的现代学校。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这既是我的选择,也是目标和方向。过去这一切都在进行中,如今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我相信,只要能够打开沟通渠道,推进民主办学,以学生自我管理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实施面向个体的教育,一定能够把江南学校创建成一个智慧奔涌、个性夺目的现代学校!
[参考文献]
(2013-2014学年度)
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切实解决我校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巩固和发展全校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特制定本校实施“平安校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出效益”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关爱生命、”为主线,突出“安全伴我在校园”的主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形成维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实现“五无”工作目标,即:无校园内刑事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引发系统恐慌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或社会治安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师生伤害事故。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工作重点
建设“平安校园”涵盖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护师生安全。我们将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以及开展讲座、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安全教育周、119消防日、禁毒宣传教育及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加强对校舍的安全检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加强对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易燃易爆品的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订货关、贮存制售关、餐具消毒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关,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学生饮食中毒事件,要组织做好中毒学生的医疗医治工作,要请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化验取证。要加强食堂的管理,严防投毒事件的发生。
2、全面实施“四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扎实的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预防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二是要拓展法制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图片展、VCD片、多媒体、法制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实现法制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积极倡导“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不
断探索新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力争取得最佳实效;四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发现和纠正师生的违法行为,并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探索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五是要完善学校法制校长制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奠定基础。
3、努力构建法治学校,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积极推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的办学行为等实施监督。设立“校长信箱”,充分听取广大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依法管理教师,既要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又要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行不端、违纪违法和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要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4、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一要务必树立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在安全方面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二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家庭生活安全、户外活动安全等安全常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育面达到100%,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三要重点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做到安全管理不留死角,不出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努力预防和减少学生校外非正常死亡事故,保证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5、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校内综合治理工作力度。重点要落实“六查”:一查安全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情况;二查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和畅通情况;三查学校教学、生活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四查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食品、饮用水、教学用具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五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安全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六查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进一步落实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监控措施,抵制各种有害信息侵蚀,确实筑起一道防淫秽、迷信、反动信息等的“防火墙”;加强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6、不断优化育人手段,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建立“行为不良”学生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多帮一”、“导师制”,帮教效果跟踪等多种方法途径,做好“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加强与特殊学生家庭的联系,落实家访制度,要求一学期的家访率为100%。加强法制教育,努力降低在校生违法犯罪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面向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措施,着力帮助师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已经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帮助。
7、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体系,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制订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应急体系,对群体性中毒事件、意外伤亡事件、台风等恶劣气候事件和不可预测的事件等,制订相应的预案,并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把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严格实行各级岗位责任制和行
政首长负责制,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8、建立联控联防长效机制,深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继续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学生远离网吧”的活动,建立和完善联控联防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成立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肖玉东同志为组长,周圣先、吴梅河同志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等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
2、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学校召开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通过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记者活动、黑板报等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创建“平安校园”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3、明确目标,落实职责。通过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维护学校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校园的稳定。
密山市知一中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加强领导、全校动员、各负其责、集中整治、完善机制、确保长效”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关于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 搞好校园的合理布局规划和绿化工作,建设文明整洁的花园式园林“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实用、经济、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精致打造,达到整个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景色,融花园、学园、乐园为一体,建造绿化美化、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增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营造校园绿色地面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二、工作目标及意义
申报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
(一)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四)通过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彻底改善校园内部环境卫生、一切用具的有序摆放、公共场地的提示标志、外部环境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现象,做到绿化、美化、净化达到标准,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
(五)清除影响校园环境绿化的死树杂树,补种一些树型好,花期长的树木花苗,同时,要求在校园里增放一些盆花,各个班级、办公室也放置一定数量的盆花,使校园内外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校园处处有绿意盎然,鲜花盛开。
实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集中整治学校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和完善学校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善使我校校园环境建设,使教师的
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都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使科学完善的育人环境为广大师生服务。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要求
1.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及评价标准,明确意义。积极参与有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教师要积极攒写有关论文。
2.转变观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要重视环境教育。学校将开展有关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评比。
3.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体要求为:
①各班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出好一期黑板报。②制订并落实师生环保公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③认真组织开展系列环保教育与活动。
④全面禁止一次性泡沫饭盒、塑料袋等易对学校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4.贯彻绿色生活方式
(1)从日常生活节约用电、用水做起,节约资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不吃口香糖、塑料包装小食品,不用易造成污染的产品。
(3)自备水杯,不用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筷子、方便饭盒、塑料袋。(4)分类回收,不乱丢垃圾,垃圾进行分类处理。(5)保护自然,爱护学校的绿化,善待一草一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各处室及班主任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各处室负责人为骨干的教育管理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5、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抓住学科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不改变教材体系,不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各学科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结合点把环境知识寓于其中,适当拓宽、补充或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认识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如初一年级主要是进行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防治污染等内容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环境法制意识,规范环境道德;进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化学、生物、物理、地理等课程完成教材和大纲要求的环境教育教学。各科有1-2次环境教育研讨课并有教案,在学期、学年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学科教师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问题,如地理中人口的问题、大气污染、水质的调查、西部开发对环境影响等;物理中清除噪音的途径,新能源、新材料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化学中的塑料,化肥、农药对环境污染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某些有毒或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三害”处理办法等均是师生共同关注、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培训、探讨、教学,全体教师改变了观念,引导广大同学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健康、关注生活、关注发展、关注未来。
鼓励师生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研究,积极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鼓励广大师生撰写论文认真总结环保工作成果。
(三)多层面开展课外环境活动
1、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学校设立宣传橱窗(带玻璃的),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悬挂宣传标语幅,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爱鸟周”、“水日”等环境有关的重大纪念日,举办主题班会或活动课,举行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辩论赛、征画、小论文等活动。在校园网、宣传橱窗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定期邀请环境部门的负责同志或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加强对学科教材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3、认真开展环保科技和实践活动。订阅与环保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学习环境科普知识,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到一些与环境有关的企业,如知一纸厂等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化学、生物、物理、地理、劳动技术等活动小组有开展环保专题的计划和专门活动内容。
4、发动学生参加各项文明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栽种花草,参加集体劳动,爱护公共绿化地。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并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做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建立良好的风气。
(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设计校徽标志等,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墙上无脏印,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切实实行垃圾分类(分类箱),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4、落实管理责任制。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为了进一步管理好学校已有的树木,学校将绿化地带划分成班级包干,由班级做好花草树木的养护、修剪、整理工作(?),补栽差缺树木(老师负责指导)。为防止病虫和人为损坏,经常对师生进行爱护树木花草、保护校园环境的德育主题教育。同时,在学生会干部中选拔环保督导员,配戴环保督导标志,具体负责校园环境的监督和保护工作。
(1)、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位和质量。学校在进一步抓好学校甬路边树、周边树、校园景点以及成片林的基础上,注重植物的立体绿化;注重乔、灌、草多层次配置。
(2)、加强绿化养护与环境管理。完善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等宣传标牌及植物名称标牌;建立校园绿化档案,重点树木(知一镇百年榆树)统一挂牌命名,榆树周围用砖砌成围一周,用土填平栽花。
(3)、宣传栏的位置、宣传标语的书写要美观。各种宣传标语的书、写、绘、画都要注意“美”,以“美”为标准来执行。
(4)校园内多方式呈现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我校的教育品质。“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主题词醒目、激励性强,能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有广播室、图书馆、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宣传橱窗、国旗升降台等设施,旗台、旗杆标准,国旗鲜艳,师德规范、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醒目上墙;教室、食堂、宿舍、办公室、功能室、楼道走廊、运动场等卫生整洁,布置得体,物品摆放整齐,名言条幅、标语、警示语等富有哲理性、教育性,并赋予时代特征,具有烘托气氛、催人奋进的功能。
(5)建好学校宣传栏。增设校园文明栏、师生作品成果展示栏、教育科研栏、团队宣传栏、心理健康宣传栏。各班黑班报栏、阅报栏、光荣榜、校务公开栏等每学期更新一次。进一步健全、更新宣传栏内容,充分体现人文性、时代性、教育性及学校特色。
统一学校形象标识(已有)。精心设计学校平面示意图,合理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拉煤车等机动车指示标志,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构建数字校园。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及时发布学校发生的事件和师生活动最精彩的故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交流平台。
校园内草坪内竖立爱绿护绿宣传牌,树木有标牌,鱼池边有温馨提示。教学楼前设光荣榜、橱窗宣传栏、学校简介、办学理念展示栏,以展示学校文化,激励师生,促进文化育人。
新楼前有四块橱窗,设有公开栏、安全教育专栏、养成教育专栏、学校活动展示栏(有图片和文字)。
校园花草树木美化,修剪、补种、挂牌、鱼鳞松刷白灰等,创设一个绿色校园。
5、督促与检查。将此工作纳入到值周评比和教师的量化考核中去,与评优接轨。学校坚持定期检查,按计划实施,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保证深入落实。
五、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各部门具体分工和职责
(一)校长室
1、成立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规划创建绿色学校总体工作,创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2、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管理。
3、有计划选派领导和教师参加市以上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学习。
4、继续规范校园布局,使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有安全提示标志)布局日趋合理。
5、加强与社会有关单位特别是密山市环保部门的合作,争取社会各界对我校创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6、每学期初检查各项计划制订情况,期中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期末对工作进行总结,学年结束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二)教务处
1、学校各处室为创建工作职能部门。
2、各科(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劳动技术学科)教学有机地开展环境教育课堂渗透,做到教案有记录,渗透有效果。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班或任教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3、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技活动小组有开展环保专题的计划和专门活动内容,有记录。
4、在学期、学年考试中,各科应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环境教育测试,理、化、生、地组必须在试卷中体现。
5、开展环境教育科研工作,鼓励师生撰写有关环境教育论文,争取每学期有一定数量文章在有关刊物、报纸发表。
(三)总务处
1、做到在校内停止使用塑料袋。
2、制定保护环境、爱护学校绿化有关管理条例。
3、对现有绿化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增强立体绿化感觉,增加绿化艺术性,突出体现美的效果,绿化环境要上档次上水平。
4、加强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完善学校卫生标准及卫生管理条例,做到厕所干净无臭味、食堂符合卫生标准,消灭卫生死角,垃圾袋装化。
5、设计与定做有关绿化宣传设施。
(四)政教处与团委
1、组织师生参加知一街道和校园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向周围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调查、监督社区污染问题。如组织进行环境调查、开展环保小报告、小论文评选、环保知识测验、环保摄影比赛,邀请有关专家讲座、报告,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等。
2、每学年举办一次环境教育活动,以学年为单位,学年组长组织实施。
3、教育学生不乱丢、乱倒垃圾、不大声喧哗,自觉节约能源,领导(接待等)、教师在校内任何场所不得吸烟,发现吸烟者罚款20元,把我校变为无烟学校。
4、设环境教育宣传栏、班级环保专版,在植树节、环境日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5、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模范班级和个人标兵等评比活动。
6、绿化工作采取学校规划管理,划段分班保护,落实责任的做法,开展“美我校园,护我绿化”活动。
7、组织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员对垃圾进行清检,设立环保监督员、自愿者。
(五)、农科教与科研处
1、组织做好实验实习基地的工作:每个学期每个学年至少2次实验实习,与出实训报告,实现大部分学生必须掌握嫁接或果树生产技术。
2、引进新的栽培品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有质量的科研论文。
3、不断优化果树品种:采取嫁接、芽接、压条等技术措施,壮大果树,实现高产。
4、加强对绿化成果的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把抗旱、排涝、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洁、病虫害防治关口,运用科学,艺术手法修剪乔、灌木,提高植物观赏效果,达到树绿,花鲜,草坪及绿地内无杂草,无杂物,无病虫害标准。
六、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学校专栏(板)和班级小黑板开辟“绿色环保”专栏,宣传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学校档案室和各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优秀教案、录像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促进资源节约,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使校园更加清洁优美,文明健康,清新宜人,创设一个真正绿意融融的园林式的“绿色学校”。
创建绿色学校是我校今年的发展目标,优化学生心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应共同努力,多方面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创建”活动的目的也就能达到。我们要按照“绿色学校”申报工作的总体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确保绿色学校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附1:国家级“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附2:设施标志配备表
董明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根据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相关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我们学校把“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作为今后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为己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方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全心全意地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优良的职业态度、优秀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办学质量,使我校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学习型学校!
二、创建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任何人无一例外地理应是学习者,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一方面体现为广大师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学校教育旨在为学生未来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3、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人的学习上升为有组织的学习,使个人知识储备变成团队共享资源。
4、树立全程学习的理念。学习要贯穿于广大师生教学、学习生活的始终,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5、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新思路、新观念、新做法、新成果。
三、基本原则
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边学习、边创建、边提高”的原则,由浅入深、与时俱进,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实效的原则。
(三)坚持团队学习制度,人人参与的学习原则。
(四)坚持循序渐近,步步深化的原则。
(五)坚持提倡自主管理的学习原则。
四、学习内容
(一)政策法规学习
(二)教育新理念的学习
(三)学科知识学习
(四)专业技能学习
结合岗位特点,学习掌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责任的能力。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用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业务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用深入的实践丰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发展自己,实现学习力与工作能力的相互促进。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学生实际,调整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思路及方法,提高实效。
(五)教研科研知识学习
(六)信息技术学习
(七)管理知识方法的学习
管理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营造客观、公正、和谐的人文环境。
五、措施到位,保障实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邓宏赞
副组长:李俊 刘继红 谭太保 周华强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利用领导例会、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校会、班会进行层层宣传发动,宣传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研型学校、学研型团队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师生认清形势、明确自己身上肩上的责任,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广大师生努力学习。引导和组织广大师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起学习教育经常化、学习制度规范化、学习内容科学化、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机制,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健全学习制度,确保创建活力
1、集体学习制度。每周一次教研组学习;每月一次支部学习;每月一次、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每月一次教职工政治和业务学习。
2、个体学习制度。
(1)校长要率先垂范,加强理论学习和相互研讨,做到“四个一”: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反思,每月写一篇教育博客,每期至少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写出书评,每期参加一次学校管理培训或交流会,并
写出收获感言。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政治理论、业务学习,提升校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做到“五个一”:每位班子成员每天学习一小时、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读一本书、每半年讲一次党课、每年组织一次下基层调研。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参加“蒙泉讲坛”等全县性的学习培训活动。
(3)深化教师读书、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做到“四个一”: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反思,每月读一篇教学相关文章,并结合实际写出心得,每期上一节教学研究课,并针对同伴评课意见写出反思,每期呈现一篇研究成果(论文或案例研究);学校教研室及电教中心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的业务知识培训活动,确保人人都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在教育教学的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强化学生读书活动开展,培养读书习惯,做到“四个一”:建立一个个人小书架(至少有20本书),每周背诵一篇课外诗文,每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书评或推荐词,每期参加一次班级读书活动。
3、考核激励制度。每学年评比一次创建学习型先进教研组、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把教师的学习与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评定、评三好学生、评优秀班干部等结合起来。
4、建立档案制度。各项计划、活动记录、学习成果、照片等,均建立档案,确保创争活动落到实处。
5、网络学习制度。发挥信息网络的学习教育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资源与手段,所有教职工都要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利用网络进行自学。
(三)、广泛开展学习型领导、学习型教研组、学研型教师、学习型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等评选活动,切实把活动落到实处。
我校在创建过程中要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人人有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教师还可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主、自由、自愿地形成学习研究小组,定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有研究专题、研究纪实、研究成果
努力营造“学习、反思、成长”的学习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让广大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方法、扩大学习的成果、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全面广大师生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学校领导积极学习提高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知识与方法,以人为本,更新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思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出谋划策,提高管理水平。
(四)、物质保障
学校每期都向教师和学生推荐一部分好书,学校充分订阅党报党刊,学校图书馆向全体师生开放。
尽快实现创建学习型学校目标,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全面学习,使我校成为综合素质好、整体优化、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学校。
宜章县第五中学
我认为,课程领导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是有渐进性、累积性和阶段性特征的。尽管在学校课程中,课程领导是始终存在的,但在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课程领导亦面临不同的难点和问题。因此,与之相应的是,课程领导的阶段性任务和攻坚重点也有不同。特别是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更是要打破以往行政领导的单纯管理任务,向“革新的”“专业的”课程领导转型。
当下“革新的”课程领导最要紧的是要敏锐地捕捉课程改革阶段性动向,寻找有助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效能的路径与实施策略,带领学校课程团队对决定课程改革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的关联性思考、创生和突围,进而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达成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
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问题,需要整体、全局的思考。因此,当下学校阶段性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课程,然后才是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和完善课程等。基于此,在规划层面,笔者尝试提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的实施路径,即关注和统筹课程的“三项顶层设计”:整体建构学校的课程全景,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
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的抓手是规划学校课程,这是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正如学者钟启泉所说:“校长‘转型的课程领导’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唤醒课程意识’。要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首先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整体建构学校课程“全景”,激发学校由内而外的变革,促使学校面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系统思考,准确判断,清晰定位,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举措,从而推动学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学校课程规划要在学校现有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把国家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设计,一般最终以“学校课程计划”的文本形式来呈现,并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依据与参照。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是指导学校所有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校的课程背景、目标设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进行整体规划,其核心是建构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确立了课程内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等,如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规划学校课程时,学校要把课程结构的建构作为重点和核心,因为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
二、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
以往,学校教育一直偏向以学科取向的知识本位,几乎把学科课程视作学校教育的全部。而今,随着课程观、教学观的改变,课程有从分科走向综合的趋势,上海二期课改引入的学习领域概念,就是关注到了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统整,进而架构了由诸多学科课程构成的学习领域。然而,从分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仍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学科课程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上海三类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依然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因此,在倡导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呼声下,对学科课程的领导不能仅依靠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是要对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的系统设计。
正如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需要编制学校课程计划一样,对学科课程的规划,也需要对学科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有的学校把这样的规划称之为学科课程“纲要”或学科课程“图谱”(主要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学科课程“图谱”是学科课程的蓝图,它可以清楚地揭示学校所开设的所有学科科目、类型(基础型学科课程还是拓展型学科课程)、隶属的学习领域,以及学科间的关系。学科课程图谱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在学科课程图谱之下,每门学科又可下设“子图谱”,这样总图谱与子图谱相呼应,形成学科课程的总体架构。学科课程“子图谱(子纲要)”一般包括:学情分析、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内容(主题或单元活动内容)、学科能力指标、课程进度安排、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材使用及改编、资源开发、评价方式等。
在架构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课程“图谱(纲要)”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依据”,即要符合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教师实际和学生实际等;二是要关注统整,包括学科内部的统整、跨学科跨领域的统整和教学实施上的统整;三是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杜威认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直接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学习。经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因此,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就是一种值得不断探索的教育之路。实践证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对学生将产生影响,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价值。
例如,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是当前备受美国中小学校关注的课程形式之一。“服务学习”是指把服务直接地与课程相联系,即融入学校核心任务教育中。“服务学习”课程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其活动来自社区真正需要的具体服务,强调社区服务与学科课程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它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社区真实而非人为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服务实践带给他们的真实体验,发展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三,关注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反思。
不仅国外非常重视在校内外的教育中鼓励学生丰富学习经历和体验,香港正实施的新高中学制,也鼓励每个高中学生获得与一般学科不同的其他学习经历,让学生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之下,享受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概览”,记录和反映自己的学习经历、校外参与等,推动学生的发展,见证成长的历程。
上海一些区域所实施的“快乐拓展日”“创新实践活动日”等活动也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创造性课程实践。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在全市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研究等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拓展。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关注,尤其是创设和不断丰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正成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创设条件和保障。我认为,以下视角值得关注:一是对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全面规划,让每一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旅程”;二是要把重心放在活动的“过程”的设计上,放在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上,因为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学习活动如何展开、学生如何学习最终决定了学生将获得怎样的经验与体验;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意义。比如,课堂学习经历的设计可采用主题交流、课堂辩论、模拟情境、小组学习、案例教学等方式;课外学习经历的设计可考虑社区服务学习、体验学习、观察学习、真实项目等方式。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计划及实施措施doc10-15
胜利小学创建绿色校园三年规划07-03
创建绿色饭店方案11-09
小学绿色校园创建方案09-23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教案10-18
绿色学校创建汇报小结06-06
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10-08
创建绿色学校研究报告09-20
绿色环保社区创建06-06
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