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汇报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处方点评汇报(精选11篇)

处方点评汇报 篇1

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于2012年10月30日州卫生局对我院进行了感染管理的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我院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卫生局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执行情况

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院感科独立设置,专职人员一人。手术备皮均在手术当日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会阴剃毛。内镜洗消设施符合规范化要求,清洗消毒登记本记录规范。口腔精细器械均为物理灭菌。医院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职业防护有培训记录。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转运流程合理。

存在的问题

1.未开展手术部位目标性检测;

2.无现患率调查;

3.口腔器械未使用手柄薄膜;

4.未开展日常手卫生依存性考核;

5.无干手设备;

6.高危血源性职业操作中缺乏使用防护用具;

7.无胎盘病理性医疗废物去向登记本;

8.未开展医院整体网络信息化建设。

整改措施

1.计划下一年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手卫生依存性考核。新的灭菌及消毒设备在按计划引进,消毒室、清洗间的划分也列入手术室建设的日程中。工作已经开展,并落实到后勤部门进行订购。

2.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口腔科手柄的消毒灭菌处理和手柄薄膜的使用。

3.在医疗废物管理上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胎盘的去向,手术室和产房建立了胎盘去向登记本,并按病理性废物进行焚烧处理,并记录。

4.由于我院住院部大楼正在装修期间,有些灭菌及消毒设施在新的病区建设好后投入使用。

处方点评汇报 篇2

1 资料与方法

该院药剂科以卫生部发布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年2月)为依据,设计该院的处方点评系统。第一步:以药剂科具有一定临床用药知识水平的主管药师组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按照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每月对全院门诊处方进行具有代表性随机抽查、点评;第二步: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将处方点评结果和不合理处方提交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最终评议;第三步: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处方合理用药。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2],记录不合理处方医师姓名,及时提醒、指正;处方点评结果和科室绩效奖金挂钩,对出现超常处方的医师进行罚款;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对处方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定期或不定期就处方中出现的突出和共性问题组织相关医师进行教育培训。

1.1 处方点评组织构成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4名具有主管资格的药师组成,其中两名是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的,1名是门诊调剂室专业负责人,1名是住院药房专业负责人。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由医务科科长负责召集,每次召集相关专家5名参与评点或投票。

1.2 处方点评的内容

根据处方点评规范中规定的从三个方面进行点评: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1.3 处方点评的标准和依据

主要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考虑,兼顾资料的权威性来选择参考书籍。包括《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药品说明书;WHO、中华医学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各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用药指南和诊治标准;高等医药院校的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性教材;循证医学的证据;达成专家共识的各项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等[1]。

2 结果

根据2010年3月~2010年10月共8个月的处方点评数据,结合该院情况选择统计指标[4]。

2.1 处方用药情况

见表1。从表1中可见该院3~10月份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维持在2.5左右,且微有下降趋势。处方抗菌使用有较明显下降趋势,且逐步维持在33%左右。处方注射剂使用呈明显下降趋势,逐步维持在7~12%。门诊处方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在略微上升,逐步维持在40%左右。平均每张处方金额维持在100元左右,8个月下来,处方金额并不见有下降趋势,有待进一步评估其合理性。

2.2 处方不合理情况

见图1,2。

从图1中可见该院3-10月份处方合理率整体在提高,维持在84~89%。从图2中可见不规范处方3-6月份下降明显,但随后稍有反弹现象,10月份下降至最低;用药不适宜处方呈下降明显趋势;超常处方3月份较多,从4月份开始始终维持在较低。

比例0~3%,可能与3月份大力宣传学习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加强对超常处方管理处罚有关。

该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比较完善,门诊已推行电子处方,在处方前后记、药品通用名、规格、剂型等均需医师在电脑上规范操作,否则药名打不出来,处方电脑自动过不去,所以这几个指标处方几乎100%合理;同时自07年始该院一直坚持处方点评工作,所以在药师审方、配方签字、医师签名盖章、一般药品用法用量不当等处方不适宜方面错误已有很大改善,这方面的处方基本达到100%。

3~10月份处方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门诊处方疗程过长、适应证不适宜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通过药剂科、医务科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逐月进行处方点评、干预,除联合用药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有时受专业知识所限无法全部找出,其他各项不合理指标都得到了很好控制和改善[5]。

处方点评过程中偶尔发现无适应证用药、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超常处方,经询问医师,均表达不是有意为之,大都由于患者问药开方,但医务处还是结合处方事实给予严厉处罚,医师大都表示理解并承诺以后改过。

3 结论和建议

3.1 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来使得该院处方监督管理有章可循,其中所检查的大多数不合理指标均有很好的控制和下降趋势;个别不合理指标(如通用名、审核签名等)由于电子处方的实行和长期药学部门人员认真履行职能等原因已达0%;门诊处方的总体合理率在逐步提高。

3.2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关于处方点评专家组只是作了人员构成的专业素质严格要求,并没有针对不合理处方具体哪些专业人员必须参加做出明示;专家审核形式,审核标准也未作统一制定。该院具体操作时按处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邀请相关医疗和药剂专家共同讨论或投票决定[6]。这方面可能尚需权威部门提供标准或拟定参考标准,这和不合理处方干预一样也是目前很多医院开展处方点评的瓶颈之一。

3.3 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不合理处方的分类和存在问题代码分类存在具体点评中对号入座不能明确的问题,这方面建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编发此规范的相应专业指导用书为宜。比如代码2-1(适应证不适宜的)和代码3-1(无适应证用药)、代码2-7(重复给药的)和代码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在具体点评中不同点评人员可能出现不同理解,但其不合理归类的严重程度大不一样。该院有一门诊处方,患者皮炎,处方中同时有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和盐酸曲普利啶胶囊,两者抗过敏作用机理均和抗组胺有关。处方点评时将此处方列为3-4,属超常处方类别,后通知医师本人,其申诉应按用药不适宜2-7(重复给药)对待。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使某二甲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并起到规范、监督、审核医师处方的作用,使得医师提高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合理性。方法 本文主要根据卫生部2010年2月发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建立了该二甲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系统。并由处方点评得到的结果对该院的处方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 与结论实施结果提高了该院处方点评管理水平和处方合理率,较好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提出处方点评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吴晓玲,谢奕丹.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2010,29(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2007,02.

[3]文加勇,张万智,秦媛.我院2009年门诊处方点评汇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8~49.

[4]叶志雄,张爱仪,冯柳银.某疗养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结果分析[J].今日药学,2010,20(10):54~55

[5]江飞,张清文,董永华.6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317.

处方点评汇报 篇3

【关键词】 门诊处方;合理性;规范性;点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19-01

我院开始处方点评工作已经三年,这项工作逐渐得到规范,不断完善了点评制度,建立了常态化的处方点评,对处方点评进行量化分析,每周固定抽查处方200张进行分析,结果及时通报,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提高了处方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现将今年1-6月我院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我院门诊处方中,每周随机抽果200张,合计4800张处方。

1.2 方法

1.2.1 处方抽取方法 每周一对上一周的处方进行随机抽取,将一周处方按装订的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抽取200张。

1.2.2 点评方法 以《中国药典》、《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物说明书、药理学教科书等作为点评的参考,以保证点评结论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对不合理性进行描述。

1.2.3 数据分析方法 计算不合理用药率。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情况 每张处方平均药品2.38种;抗菌药吕处方占45.8%;注射剂处方占42.1%;82.3%使用通用名;65.2%为基本药物;平均处方费用为102.8元。

2.2 不规范情况 总不规范处方231张,占全部处方的4.8%,其中一张处方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规范情况者76张,占总不规范处方的32.9%。

2.2.1 书写不规范 药品名称/规格错误153(3.2%)次;用法错误52(1.1%)次,用量错误58(1.2%)次;书写年龄不规范42(0.9%)次;漏填诊断项76(1.6%)次;超过5种药品56(1.2%)次;其他错误52(1.1%)次。

2.2 用药不规范 同类药品重复使用98(2.0%)次;配伍不良51(1.1%)次;抗菌药物无恰当适应症64(1.3%)次;用量用法不规范87(1.8%)次;诊断与用药不符64(1.3%)次;剂型/规格选择不当12(0.3%)次;其他8(0.2%)次。

3 討论

3.1 我院处方总体情况 在我院每张处方平均药品2.38种;抗菌药品处方占45.8%;注射剂处方占42.1%;82.3%使用通用名;65.2%为基本药物;平均处方费用为102.8元。总不规范处方231张,占全部处方的4.8%,其中一张处方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规范情况者76张,占总不规范处方的32.9%。综合起来,有以下特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注射用药率高、单处方费用高、基本药物处方率低、通用名使用率低。这与李建勋的报道[1]有相似之处。在我院抗菌药的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也存在预防用药过度的现象,抗菌药物无恰当适应症者达到1.3%,需要引起重视;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多药联用、不按药代动力学安排药物使用次数、预防用药时间不当等现象较普遍,应成为今后处方点评的重点内容,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仅有65.2%,远低于国家对县级综合医院的要求,这与国家医药政策有关,也是医改的重点内容,只有从政府层面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完善医院补给制度,健全绩效管理措施,才能从根本纠正这一现象。

3.2 不合理现象与对策 在这半年的处方中,不合理现象主要有以下类型:药品名称/规格错误153(3.2%)次;用法错误52(1.1%)次,用量错误58(1.2%)次;书写年龄不规范42(0.9%)次;漏填诊断项76(1.6%)次;超过5种药品56(1.2%)次;其他错误52(1.1%)次。同类药品重复使用98(2.0%)次;配伍不良51(1.1%)次;抗菌药物无恰当适应症64(1.3%)次;用量用法不规范87(1.8%)次;诊断与用药不符64(1.3%)次;剂型/规格选择不当12(0.3%)次;其他8(0.2%)次。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①经常组织学习,提高临床医师的处方规范率;②对新药物要及时宣传,将有关药物知识提供给医师,包括药品说明书及特殊用药注意事项;③药学人员在司药时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修改;④定期通报处方点评结果,对常见、多发的现象,重点提出,引起临床医师重视;⑤对不合格处方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3.3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建议 处方点评是目前医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通过处方点评,可提高临床医师与药师的业务能力,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降低医疗错误行为的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科学、合理、价廉的治疗,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纠纷与医疗风险[2]。在实施处方点评时,要坚持以下原则:①关注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重点宣传教育与通报项目;②考核容易改正的问题,作为经济处罚项目,如缺项、超药品种类等;③不放过常见用药态度问题,如医患嫌麻烦不按药代学安排用药次数等;④严防重大错误问题,如不合理配伍、用法错误、用量错误等绝不放过,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杜广清等[3]提出的“点评共性问题要多下功夫,点评个性问题要举实例,点评重复出现问题要明确到人,点评结果要服务于医院管理”的意见值得我们借鉴,在处方点评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奖惩分明的原则,严肃对待点评工作,不要有畏难情绪,要打开情面,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多沟通解释的方式来进行,取得临床医师的理解与配合,有效提高医院的药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建勋.我院2009年处方点评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26-227.

[2] 邱雄泉,梅全喜,钟希文.“处方点评”制度浅议.中国药业,2008,17(14):56.

处方点评总结 篇4

为了保证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我院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点评工作侧重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合格处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慢性病处方,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开具赖脯胰岛素300ui*6支,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且处方金额为511.15元,为超说明书用药及给药途径不适宜处方,处方号(00035342)。2急诊处方,临床诊断为腹痛待查,该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头孢硫咪,单剂量一次计量2g,每日两次,单剂量过大,为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用药不适宜处方,处方号(00045770)3慢性病处方,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医生开具药品为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替米沙坦片、美托洛尔。该处方中卡托普利和替米沙坦片联合用药不适宜,属于拮抗作用。该处方为用药不适宜处方,处方号(00053536)4门诊处方,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胃炎。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头孢呋辛,3g,qd,该处方单次计量大且每日给药一次不符合药代动力学,为不适宜处方,处方号(00045963)

处方点评、审查制度 篇5

为提高医院处方合格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高效的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制定本院处方点评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处方点评工作由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2、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二、处方点评的实施

1、抽样: 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天全部中西药处方中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100 张处方;病区医嘱单:当月全部出院病历,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然后再分别随机抽取15 份病历。

2、点评: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按照上述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样本,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工作表》完成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小组在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用药合理性界定不清的处方,应当及时汇总,请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协助提出评价意见。

3、点评内容:

(1)处方一般项目的书写是否规范。

(2)、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等是否符合规定。

(3)、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

(4)、处方用药是否合理,是否与临床诊断相符,是否存在潜在相互 作用和配伍禁忌。

(5)贵重药品的用法用量是否具有合理性,并与患者临床诊断吻合。(6)核查处方药品的费用,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三、处方点评标准:(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2、医务科无签名式样及备案记录医师开具的处方;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 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的;

8、未注明或未正确注明用法、用量的;

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0、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3 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1 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 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 定的;

12、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3、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开具的处方。(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适应症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物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症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 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四、处方点评结果: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五、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一)、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每月汇总记录处方点评 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 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 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医务科、门诊部、药剂科提交的质量改进建 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 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处方合格率应≥95%。处方点评结果作为医院评审评价重要指标,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 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六、考核与奖惩:(一)、医院把处方合格率纳入科室目标考核和奖惩范畴,处方合格率低于 95%的科室每降低 1%扣 1 分。

(二)、对不合格处方书写医师,按其违规程度等给予扣发奖金、批评、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以及 吊销处方权等相应处理;对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规定的,依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有关规 定予以处罚。对出现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在给予扣发奖金的同时,限制其处 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 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三)、对不合理处方按其违规程度给予相应处罚:不规范处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10 元,不适宜处 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30 元,超常处方每张扣发当事人奖金50 元。

七、本规定自2015 年1月1 日起执行。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篇6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范门诊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我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1.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查找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干预,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根据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处方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抗菌药物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处方包括门诊、急诊处方及病区用药医嘱单。2.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①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⑴成立由门诊部、医务科、药剂科等部门组成,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全面管理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共同承担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具体分工如下:

门诊部负责对门诊医生处方用药的监管,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责任医生实施行政干预;医务科负责对病区医生处方用药的监管,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责任医生实施行政干预;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同时负责对医务人员合理处方用药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并负责结果公示和处罚执行。

⑵成立由药学、医学、院感、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指导。

②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建立包括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处方点评工作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处方点评工作流程和规范。

③处方点评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类别的药物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⑵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的临床使用需严格遵守相关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3.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说明书等。

4.处方点评的实施办法 ①不合理处方的含义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自己难以辨认的;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五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适应症不适宜的;遴选的药物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

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⑷医院对超常处方高价药的规定:

本办法规定的“高价药”特指单张处方药品金额超过300元;凡病人签字确认单张处方金额超过300元的,不列为“超常处方管理”;单方金额>300元,未与病人沟通的并未经病人签字确认的,视为超常处方。

②处方点评的流程

处方点评包括随机抽取的不合理处方(医嘱单)和药房审方药师日常工作审核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医嘱单),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处方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对不合理处方要进行登记,建立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点评结果报医院领导,适时进行干预。

③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方式

每月将不合理处方在中层会议上由分管院长进行通报,并与科室(个人)指控考核挂钩,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5.处方点评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药剂科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处方点评中的不合理处方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点评处方4880张, 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1.2 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方法, 对4880张处方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评价分析, 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及超常处方;不规范处方包括用法不正确、不合理用药、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未标明理由超量处方、药品剂量书写不规范、年龄缺项;用药不宜处方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用法和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配伍禁忌。

2 结果

2.1 不合理处方指标分析

4880张抽取处方中, 共218张不合理处方, 其抗菌药物利用率为19.3%;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 (3.0±0.3) 种;处方平均价格为 (34.6±2.1) 元。

2.2 不合理处方种类分析218张不合理处方的种类分析结果见表1。

2.3 不规范处方原因分析218张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见表2。

2.4 用药不适宜处方原因分析在218张不合理处方中, 对用药不适宜处方原因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处方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因此应加大对处方的管理力度, 提升处方的质量, 完善合理用药, 进而保障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4]。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本研究中, 用法不明确在不规范处方中占23.2%, 是最常出现的不规范处方[5,6]。

导致出现不合格处方的原因很多, 可能是由于门诊患者数量过多, 医师的工作较为繁重, 加上部分医师对处方规范书缺少重视等。用药不适宜处方具体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本研究结果可见, 适应证不适宜占用药不适宜处方的30.1%, 因此该项严重阻碍了药师对处方的审核, 进而影响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用法、用量方面, 具体表现为不规范使用缓释剂、用量不能及时调整、溶剂选择不当等。联合用药会导致药效降低, 甚至出现毒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联合药物作为处方时, 应当注意配伍禁忌[7,8]。

本研究通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导致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有: (1) 医师缺乏相应的药物知识, 未充分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制剂类型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2) 医师及药师缺乏一定的责任心, 在工作中不认真, 也缺乏相关的处方管理法律知识[9,10]。

综上所述, 为了能够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医师和药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学习, 仔细地掌握处方管理法律, 医院也应对医师和药师定期展开培训, 保障患者接受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其原因, 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进而提升处方质量, 改善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点评处方4880张, 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分析。结果 经分类统计后, 4880张处方中, 不合理处方共218张, 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5%, 其中不规范处方142张, 用药不适宜处方73张, 超常处方3张。造成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 用药过程中, 医护人员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技能、审核处方及合理用药能力, 进而改善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保海燕.1911张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9) :2483-2484.

[2]王永赓, 徐建华.门诊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34) :60-61.

[3]朱爱华.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 (7) :639-640.

[4]胡丽丽, 王爽.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7) :182-183.

[5]黄义刚, 杨蕾.处方点评中门诊不合理用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A01) :171-172.

[6]西娜, 俞发.门急诊用药调查与处方点评实例分析[J].医药导报, 2011, 30 (8) :1103-1106.

[7]张湛.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 :183-184.

[8]赵彦明.调查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8) :282-283.

[9]孙觉.我院综合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工企医刊, 2012, 25 (6) :37-39.

处方点评汇报 篇8

【关键词】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重要性

处方点评工作,本身是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当中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起着理顺规范用药的作用,而且也是安全用药与否的分界线,想要医患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发展,处方的正确点评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当前我国的医院都在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化的变革,想要全面地实现,处方点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工作。我院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要求,在2007年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药剂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经过总结分析之后,对于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的作用有一个认识与评价。现总结如下。

1处方点评工作的坚实后盾是组织落实

在2007年我国正式落实执行《处方管理方法》相关条例之后,我院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后结合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的通知,我院根据上级的指示执行相关任务,也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处方管理方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内容,我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贯彻实行其中相关的具体事项制定了计划,并将其中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工,首先是组织上面明确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了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为方便点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为将来的处方点评工作树立起一个非常坚实的后盾。《处方管理方法》当中有一条明文规定,大致意思如下:医疗机构对于处方的点评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制度,在处方上面实现动态的检测还有超常的预警,对于存在的明显不合理的处方需要登记并且通报,如果发现了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2]。处方点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对我院的医疗行为进行一种事后的监督,这样的工作必然需要通过药剂科来进行和落实。药剂科当中的药师需要对药代动力学还有药效动力学有熟练的掌握,对于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药物联合应用所存在的配伍禁忌也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处方上面的检测有着重要的发言权。所以对于处方的点评,药剂科必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而在很多人看来,处方的点评工作在性质上面有点类似于鸡蛋里挑骨头,所以想要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以及得到预期当的效果,各级领导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我院各个科室也要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处方点评工作的关键是态度端正

所谓的处方点评工作在某个方面来说也就是对于医师所开出的处方当中,存在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干预还有明示,这样的工作必然会存在着得罪人的性质,如果得不到理解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医院的各层工作人员,对于处方点评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着它是否能够顺利的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3]。在我院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曾经对一位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医师处方进行了点评,认为在处方当中“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以及碳酸钙咀嚼片”是一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药方中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时由于在胃肠道中能发生金属螯合作用,碳酸钙咀嚼片会显著降低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了药物疗效,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进行点评工作之后需要进行明示,医师在得知了我们的点评工作之后并没有出现微词,只是对自己的用药方面进行了检讨,而上级领导对于药剂科的处方点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是起到一个带头作用的,需要各个科室有所配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进展,而药剂科想要将点评工作完全落实,需要工作人员还有领导的理解还有肯定,贯彻务实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让处方点评工作的展开可以更加深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需要所有科室的工作人员能够有科学的态度,这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的基础还有保障。

3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标准

在刚开始进行点评工作的时候,我院药剂科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对于衡量处方规范的标准很难有效地拿捏。由于上级的领导也没有明确地给出相关的规范,在经过药剂科工作人员开会讨论还有经过医院上级的同意之后,我院药剂科的规范标准主要以最新的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作为参照,对处方进行点评。为了使得我院医生的用药习惯能够更加规范,药剂科的工作人员经常不定期地对药品说明书当中的配伍禁忌还有最新教科书当中的用药原则通过宣传单的方式,传送到每一个医师的手上,使得医师对于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有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4]。自2010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后,我院及时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规定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查100张处方,认真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上的要求填写,每季度以药讯的形式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且在点评过程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落实处方点评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处方点评工作当中,需要药师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教科书还有药品说明书等规范标准,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处方点评工作深入科学的展开。

4遇到的难题还有挑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方点评工作之后,关于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概念也逐渐地普及到我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观念当中,对于药物之间配伍所存在的禁忌也更加地重视。在展开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有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之间在处方方面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现象直接就导致两个问题:护理部需要按照医师的处方执行与否以及医生的处方如有不妥应该怎么办。我院的药剂科对此经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在这个方面需要小心谨慎,需要通过目前能够获得的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本人在专业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经验,最后综合考虑患者的价值观还有意愿,只有这三者都能结合并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最后的决定。但是有些时候护理部的护师和医生在处方方面都会存在着错误,这样的现象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也有发生,这个时候药剂科就需要做最后的判定工作,要让处方点评工作能够有权威性,药剂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黄复润.浅谈药剂科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作用[J].北方药学,2012,9(6):85.

[3]赵稳华,赵普军,魏娜,李爱娟.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齐鲁药事,2010,29(6):352-354.

简版处方点评制度 篇9

1、目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轻患者负担,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医疗质量

2、范围:药剂科、医务科及临床各科室

3、责任人:院处方质量管理小组

4、内容:

一、医院在处方管理小组,业务院长为组长,组员包括医务科、药剂科负责人、各临床科室主任等;及时对全院处方质量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二、医院每年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规范用药行为,杜绝不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确保用药医疗安全,加强合理用药必要性认识。

三、点评工作内容包括:

(一)发药前对处方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处方和超常处方应联系处方医生进行更正并登记;

(二)每月抽查所有医生门急诊处方30张(总点评处方量不少于门急诊处方总量的1‰),全面点评,计算合格率,并通报公示;

(三)必要时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

四、医务科每月对全院处方进行抽查,对药剂科汇总上报的不合理处方登记进行复查,分析不合理用药及组方,对全院处方进行点评,并在院务公开栏或OA系统中公示,及时向处方管理小组及临床各科主任及医师反馈处方质量,督促医师对不合理用药及时整改。

五、处方监管内容:处方监管内容包括书写质量、用药适宜性、用药经济性、处方合法性等。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违反用药原则、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违反药物配伍禁忌、使用非必要的贵重药、按病人要求开药等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并做登记、汇总、点评、通报公示。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 篇10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

为规范临床用药使用管理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医院处方评价制度,确保处方规范的可持续监管。

医院医务科,药剂科共同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定期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进行评价。将处方点评细则列入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不合格处方进行通报并处罚。处罚以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两个标准。

一、一般缺陷处方,每张扣个人10元,主任20元

1.处方开具应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期有效,需处方医师注明有效期。有效期不得超过3天。

2.处方字迹统一深蓝的笔迹,字迹应当清晰,不能出现潦草,涂改,有修改处需签字及修改日期。同张处方不得出现两种笔迹,或不同颜色的笔迹。

3.处方信息填写栏。信息填写不完整,缺项漏填。4.不得使用药品的商品名的开具处方。

5.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口服药与注射药品同一处方书写,西药与中成药不可同一处方,均属不规范处方

6.外用药不得同口服药,静脉用药同一张处方,需单独开具。7.药品用法用量不准确与常用剂量比较,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时间不合理。

8.开具处方的空白处,下画斜线,以示处方开具完毕。

二、严重缺陷及不合格处方每张处方个人处罚50元,主任100元 1.未经卫生部考核许可通过的医疗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2.未在本医疗机构进行注册和名样登记的医务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

3.按药典要求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的处方。

4.药品的适应症与临床病情诊断明显不符合的处方

5.存在有害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6.抗菌素没有严格按抗菌素合理使用条例的,使用超量,或没有临 床依据的滥用抗菌素的处方。

7麻醉药品有书写错误,或为虚假病情开具处方。

8.西药口服药与中药方剂同一处方的,为不合格处方。

以上条例望各科室严格执行,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同时监督管理。有不规范情况可以现场解决并进行处罚。

医务科

药械科

处方点评汇报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共11653张, 样本覆盖了门诊各科室,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出版的书籍, 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11653张处方中, 抗菌药物处方有3058张占26.24%, 见表1;不合理处方3747张, 占32.15%, 见表2。其具体分类统计见表3。

3 讨 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6.24%, 高于卫生部规定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得超过20%的规定[2], 因此需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在本次处方分析中还发现, 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率仅为67.85%, 不合理处方分类说明如下。

3.1 不规范处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超规定剂量开具处方: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d用量,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d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在本次分析中发现, 超规定剂量开具的处方数为1249张, 位于不合理处方的首位。 (2)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 (745张) :如生理盐水、止血敏、山莨菪碱 (654-2) 及病毒唑等均为不规范药品名称。 (3) 处方的前记 、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 (593张) 。 (4)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 (463张) :本次分析中发现, 部分处方以“#”, “S”代替正规剂量单位“片”、“粒”、“丸”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5)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360张)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 不得涂改, 如需修改, 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6) 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 (57张) 。 (7)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19张) 。

3.2 不适宜处方

主要表现在: (1) 用法、用量不适宜 (119张) :如诊断为“乙肝”的处方, 给予阿德福韦酯片 10mg×14片×3盒, 用法:10mg 每天3次。阿德福韦酯说明书明确指出:成人 (18~65岁) 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1次, 每次10mg, 勿超过推荐剂量使用。并且有研究发现, 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 每天1次给药, 最为合适, 其不良反应较少, 疗效显著, 如果剂量过大, 30mg/d, 带来的疗效并未进一步提高, 但却增加了出现肾损害的危险, 故治疗慢性乙肝的推荐和批准剂量为每次10mg, 每天1次[3]。同时, 该处方药物超过7d用量。另外, 我院门诊在应用各类抗菌药物 (包括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时多采用单次大剂量给药, 但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大部分β-内酰胺类, 采用单次给药不符合其药效学特性, 该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时间, 而与最高血药浓度 (Cmax) 关系不大, 用药原则为缩短间隔时间, 减少每次用量。故此类药物宜采用一日多次给药, 才能使大部分时间的血药浓度大于MIC, 达到满意杀菌效果[4,5]。 (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108张) :如诊断为宫颈肌瘤的处方用药为胆汁槟榔维B1胶囊, 该药主要用于各种便秘以及由于腹腔炎症、肠粘连、肝胆疾病等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 (3) 重复给药 (9张) :如6月龄患儿诊断为急性上感, 处方用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6袋×1盒, 用法:半袋, 口服, 每天3次;安儿宁颗粒 9袋×1盒 , 用法:半袋, 口服, 每天3次。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 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125g, 马来酸氯苯那敏0.5mg, 人工牛黄5mg[6]。安儿宁颗粒亦为复方制剂, 每袋含有人工牛黄15.9mg[7]。处方中人工牛黄成份有重复 , 该处方属于重复给药。

3.3 超常处方

主要表现在: (1)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 (10张) :如诊断为喘支的患儿, 处方用药:赛庚啶片1mg 口服, 每天2次;沙丁胺醇片1.2mg 口服, 每天3次;酮替芬片0.69mg 口服, 每天2次;异丙嗪针50mg与山莨菪碱针10mg同入肺力咳合剂100ml混匀后口服, 每天3次, 一次3ml。该处方同时给予赛庚啶、酮替芬及异丙嗪不合理, 三者均具有阻断组胺H1受体而发挥抗过敏的作用。另外, 异丙嗪针及山莨菪碱针改变用药途径加入肺力咳合剂中服用不合理, 因可能导致药物理化性质改变从而产生药效学方面的影响, 以及可能引起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9张) :如诊断为阴道炎的处方用药即制霉菌素片 50万U×20片, 用法200万U 阴道上药, 每天1次;甲硝唑片, 0.5g×20片, 用法:3片, 阴道上药, 每天1次。栓剂生产中所加的基质的要求是塞入腔道后无刺激, 并与分泌液混合, 逐渐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8]。而普通片剂难以达到类似效果, 因此目前不主张采用普通片剂用腔道塞入的给药途径。此处方属于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甲硝唑片说明书中指明本品用法为口服, 而且我院有甲硝唑栓剂型外用药品。 (3) 无适应证用药 (6张) :如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处方用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天麻素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盐酸普萘洛尔咖啡因片、罗红霉素缓释胶囊, 其中的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的适应证为各种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而血管神经性头痛为非感染性疾病, 因此给该患者开具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属无适应症用药。

通过本次处方分析发现,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以及处方合理率偏低,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同时,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也应充分发挥其在药学监控中的作用, 共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通过门诊处方点评, 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随机抽取的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共11653张进行点评, 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3058张, 使用率为26.24%。不合理处方3747张, 不合理率为32.15%, 主要表现在超规定剂量开具处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和处方内容缺项等。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 可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 2007.

[2]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卫医发, 2012, 32号.

[3]Fisher EJ, Chaloner K, Cohn DL, et al.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defovir dipivoxi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IV disease: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AIDS, 2011, 15 (13) :1695-1700.

[4]乔汗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2, 19 (1) :66-70.

[5]蔡奕.2010年门诊与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3) :27-28.

[6]孙维祎, 姜蕾蕾, 董雅新, 等.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鉴别方法的改进[J].首都医药, 2007, 16:53.

[7]孙雪, 张义智, 李丽, 等.安儿宁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1) :71-72.

上一篇:试用期工作总结-上传下一篇:终极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