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与猫杂文随笔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先生与猫杂文随笔(精选3篇)

先生与猫杂文随笔 篇1

兴许是因为他写的文章晦涩难懂,所以极少有伯乐懂得他文章里的弦外之音。只是偶有几个同样喜爱写作的作者常邀他出去品茶论文,于是先生便一拎猫脖子跑了出去。

自家先生……是这方圆百里出了名的猫奴。

也真是奇怪了,明知道布偶猫在外很容易受到别的小动物的攻击。可先生却十分乐得带他出去溜达,偶尔一人一猫还会弄得一身狼狈回来,真是令我哭笑不得。只得为一大一小的都清洗了干净,再被大的抱进怀里蹭蹭,再把小的抱进怀里蹭蹭。感觉像是我一人带着一大一小两只布偶猫似的,一人两猫同床共枕的感觉着实有些奇妙。

当然了,大的那只也绝非总是让小的那只粘着我或是他。这只大猫偶尔在我一天都在逗小猫开心的时候,在夜里不知是醋意还是兽意大发,非得在我身上留下什么划痕。像是证明所有权一般极其霸道无理。

“先说好……你只能是我的,”大猫把我搂进怀里,鼻间全都是他的气味,“猫也是我的。”

“是啦……你和一只猫吃什么醋?”

“呼噜噜。”大猫从喉咙里发出声音以示不悦,便对于自己吃自己家猫的醋的事情只字不提。

我和自家先生的相遇,约莫是在大学里,那条一到秋天便落满了银杏叶的羊肠小道,常是我起床失败而抄近路去的地方。

在那里遇到自家先生的时候,他仍是一脸稚气未脱的样子,可修长的身姿已然证明了他是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不过与他轻轻相撞,再加上而后多次相遇,这人生的轨迹便从此重叠合并。

而家中的那只布偶猫也是如此,在我和先生新婚不久重拾旧路时,那双漂亮的眸子就站在路中如此盯着我俩看着。他歪了歪头,对着先生轻轻的一声呼唤。之后,先生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只小妖精。

……早知道我也站在那儿轻轻地叫一声好了,哪儿用得着定点蹲在那儿就是为了等先生跑出来和他相撞。可怜了我那条雪纺的白裙子,若不是被树枝刮坏了,我定现在还穿着。

但是那只布偶猫,是真会讨得人喜欢。温顺乖巧又听话,总是趴在先生肩膀上,用他的小脸蹭蹭先生的耳畔;要么就在他打字的时候,安安静静地蜷缩在他怀里;亦或是待他温酒烹茶的时候,喵喵两声以来衬托先生这副看起来像是隐匿于山林间的隐士生活才有的画面。

好嘛……我承认我也有点点吃醋了,毕竟我又不能趴在先生肩膀上或者是蜷缩在他怀里。只是偶尔和先生对茶,能够尝到来自于先生唇齿间更浓郁的茶香味。那可是那只布偶猫所尝不及的。

说是猫跟人久了会和人长得越来越像。可我无论怎么看都会觉得是先生长得越来越像猫了,特别是那一双眼睛,总感觉跟得了布偶猫那温柔得像是可以沁出水一般。每每布偶猫用那种温柔的眼神看着我,我真的不由得往他碗里倒猫粮的手又抖了两抖。而先生的意思也大致是如此,大概是向我索求亲亲抱抱,或者是更加亲密的动作。

用他的话来说我就是他的猫粮。

是这样没错的,先生虽然看起来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但却是满嘴骚话。最喜欢在逗我脸红了之后哈哈大笑,之后像挠猫脖子一般也挠挠我的脖颈。

我也曾调戏过他,说他这种情话王不写言情小说真是可惜。可先生却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他的偶像是金庸先生。

但是再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总看见先生抓着自己的手机不放。纤长的指节仍然在敲敲打打,身边仍然围绕着袅袅的茶香,布偶猫仍然安静地蜷缩在他怀里。

“喏。”

先生并未说多,只是将手机递给了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夫人与猫》四个大字,下面大概是几千几万字的满分作文

真是难为我一腔武侠情怀的先生肯为我写言情小说了。

于是我,作为这位并不知名的作家和猫奴先生的夫人,写下了这篇《先生与猫》。以纪念他给我写的《夫人与猫》。

谢谢先生。

小先生杂文随笔 篇2

“我亦只有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与我不爱的人!小先生,你可懂?”

懂,怎能不懂,可是,小先生更加怕,血缘亲友的性命。

倘若小先生也有枪,那么今日高头大马上的人便是小先生,可是小先生只有这厚厚的一摞诗词与那风花雪月的回忆。

“这先生生的好看,不是那等糟老头子可比拟的,不如就叫唤他小先生吧!”

春风十里有桃花,花下伊人掩面笑,小先生一时看呆,这世界竟有有如此俏丽女子,真真领悟到那崔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感叹。

“这小先生不会是呆子吧!”

女子半嗔半怒,那般活泼灵动,何时是轿子里哭泣的.这般模样。

对不起,小先生愧对你的信任,他家有权有势,小先生除去这一身青布长褂,小先生不知道还能拿出来什么。

“你这蝼蚁一般的人物怎能与我家爷相提并论,那家小姐自幼娇生惯养,你可能给她锦衣玉食?”

小先生知道此刻你会哭,可是至少日后不会计较柴米油盐的琐事,你会换上精致的旗袍,小巧的高跟鞋踩过琼花巷的青石板,回眸盼兮,只将那年少的记忆留在身后。

“请你珍惜她!”

小先生兜里还有他给的十块大洋和家里的急报。

再见了,当你被他接下轿的那一刻,我已经背起行囊。

“何为情爱?”

“一日三餐,晨暮日常,良辰美景,娶你为妻。”

那么小先生,为何娶我的人又不是你呢?

风飞进,灯光残。忘却茶香独生叹,是梦匆匆,几度烟火黄,纵有时光难消亡。

先生与猫杂文随笔 篇3

我是爱看那些民国先生们的故事的,也爱去深究他们的那些思想,倒不是一定要纠结出个什么所以然来,而是在那探究的过程中,只觉得自己穿越了百年的战火硝烟,跨过了历史废墟中的破败废墟,在那个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找到了精神的坚定。

我最早进行较为仔细地了解的是陈寅恪先生。当时是先看到他那句著名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顿觉气度与风骨,就先去看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并在其中了解到了陈先生中晚年生活经历。在其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代大师的治学的严谨态度与对学术自由的追求。怎么说呢?有些词语若只是平平地放在那,或许不会使人有特别大的触动,但一旦把他们同某些可歌可敬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时,你才会明白那些词语是如此的沉重与可贵,仿佛是瓦砾中沉自发光的金石。在那本书中,我看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那是纪念王国维先生的碑文,结合静安先生在国学方面突出的造诣与他最后选择自沉的结局,再加上陈先生对他”殉文化“的解释,不得不感受其中的悲怆与决绝。有的人真的把一生都放在了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命运同那件事物的命运用最为珍重的态度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对他们而言那就是学术与文化。他们对于真理与知识的追求就像是燃烧在他们心中的簇簇火光,照耀着他们生命里每一段历程,使他们永远都能够问心无愧地直面自己的内心,使他们永远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陈先生晚年几近失明,却仍在助手的帮助下笔耕不辍。

另一位我非常崇拜的人物是胡适先生,起因是看到他这样的一段话“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们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在我看来他把独立与自由的关系陈述的非常恰当,而且十分振奋人心,使人感受其中的凌凌气概。后来通过阅读一系列的资料,了解了胡先生的生平故事,更加体会到他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责任”这四个字在我心中不再只是一个标语,一句空话。且不论他在五四运动中的振臂高呼,就谈他就任民国驻美大使一事就足以看出。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得外部电,说政府今天发表我驻美大使。今天下午王亮畴有电来贺。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他本不愿赴美,不想在抗日的要紧关头被认为是贪生怕死之徒,他愿意“与南京共存亡”,但时局需要他去与美国进行外交活动以争取美方对中国的支持,为了国家,他答应了这个只有他有资格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但也实话实说,对于市面上那些打着“民国风”旗号的大多数文化产品我是厌恶的,因为他们的“卖点”不是独立,民主或是自由的精神,而是些闲碎轶事或是些无关痛痒的风月诗词,令人无奈。

2016年5月25号,骤然听闻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在各大官微,公众号纷纷转载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短小美文时,我呆呆地愣着,久久才回过神来。有人说“民国最后一位先生走了”,在当时我有同感。我不仅伤感“最后一位先生走了”,还觉得属于民国的那一道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对社会抱有深刻责任感与归属感的大门最终还是关上了,没能为后来人留下一丝缝隙。我看着许多人忙碌地转发着各式的文章,发表各样的言论,多为叹息与难过。但我明白,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生活中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消息,他们不会去看先生们的思想也不会去理解其中内涵,更不会用他们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转发过后,他们关心的还是娱乐明星的恩怨情仇,还是五花八门的八卦轶事,这是一个真正“娱乐至死”的年代。他们会在归国科学家的消息下面狂刷“为什么年轻时没回来”的道德绑架,会在恶性社会事件下面评价“与我何关?”,在这个忙碌奔波的时代下,人们的怜悯心,责任感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麻木与极度的自私,“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事件”等充分地证明着一点,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比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更魔幻。我们与民国的那些先生们,似乎只能在永不重现的故人年代相逢。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话,自我看过以后,就再也没能忘记,“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弃自流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与其抱怨今时不同往日,倒不如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里,坚守着自己的准则,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这未尝不是对他人的贡献,未尝不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易卜生曾经说过“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锻造成器”。百年前梁任公发表的《少年中国说》“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穿越时光重重,至今看来,仍旧振聋发聩。倒不是说要灌溉些什么“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鸡汤文学,而是说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若每一个人都抱着“反正我也改变不了别人”“折腾什么,也没什么用”的想法,那么你我只能共沉沦。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民国的先生们凭着书生的意气,靠着伶仃的一杆笔,与探寻真理的无限激情,不也走过了清末民初的动荡不安,军阀混战的硝烟遍地,抗日救国的民族生存危机吗?

生在当下,人应该心中保存有一种气概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一点坚守去捍卫自己的道德准则,有几分义无反顾与社会责任感,而不是浑浑噩噩,空空地浪费生命,那是一种亵渎。乔布斯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什么要为社会付出“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或数学。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没做过。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上一笔。我们只能用这种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达——因为我们不会写鲍勃迪伦的歌或是汤姆斯托帕德的戏剧。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历史长河加上一点什么,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

★ 又是一年粽飘香杂文随笔

★ 那份渐行渐远的记忆杂文随笔

★ 我与世界杯杂文随笔

★ 演戏与感悟杂文随笔

★ 鹰隼与老鼠杂文随笔

★ 洞穴与风杂文随笔

★ 童趣沈复随笔

★ 诗人与歌手的杂文随笔

★ 真好杂文随笔

上一篇:我要做好孩子九年级作文900字下一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