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讲评

2025-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后感讲评(精选6篇)

读后感讲评 篇1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读后感作文讲评。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手段:对比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

同学们,大家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昨天同学之间进行了互批,老师又作了复批。今天我们对本次习作进行讲评。(板书:讲评《读后感》)

二、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本)请大家齐读。

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认真重读几遍,写一篇读后感,注意写出你读后真实的体会和感想。

2、习作要求告诉了我们哪些写好本次作文呢?

(1)必须是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这是习作的限制。

(2)必须是最喜欢的,为什么选最喜欢的?(最喜欢的印象深,感受深。)

(3)必须是写出真实的体会、感想,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

学生:简单概括原文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

老师:总结概括,(板书)读为基础,感为重点,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是什么?

(板书)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三、总结本次习作

从批阅本次作文来看,大多数同学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在认真复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想,读后感《读后感作文讲评》。全班69人,有46人习作比较成功,19人习作非常突出,6人习作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通过欣赏佳作,病文会诊,“开处方”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愿意吗?

四、欣赏佳作

(一)姚蕾雅同学的1、他的习作非常成功。请他朗读,大家注意思考:你认为这篇读后感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可以从文章结构、写法、修辞运用、用词用句等方面考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讨论:

3、谈评语。

(二)刘思琳的1、欣赏了姚蕾雅的作文,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刘思琳同学的习作。请思考:这篇习作,在写法上和前篇习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讨论:

(1)运用了读感交替的写法。(哪些是“读”的内容?两处带引号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内容?)

(2)详略得当。“读”的内容用省略号代替,节省了篇幅,感想重点写。

(3)结尾排比句用得好。是真实体会。

(4)所举事例有说服力:

(5)不足之处:第二小节词语重复;

五、剖析病文:

这次作文,有几位同学在写法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对病文进行会诊。

(一)吴思加

1、读。众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2、讨论:

(1)只有原文内容,没有感想。(板书)这叫“读多感少”。

(2)还有什么不足?原文没有加书名号。

(3)写法上有毛玻

(4)不好,感想、体会和原文中心对不上号。(板书)这叫“读感脱节”。

六、“给病文开处方”:

1、我们分析了几篇习作。现在给病文开处方。分工:四人一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开出处方。办法:用学过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读无感,加“感”;谈感脱节,改写事例;给第三篇的作者提一个重写建议。请大家开始。

2、交流体会:

七、总结本课:(结合板书)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佳作,(板书:评优)进一步明确了写读后感,如何处理一个关系-----“读”与“感”的关系,即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明确了写读后感的两种基本方法-----先读后感,读感交替。通过剖析问题习作,懂得了写读后感应避免四个毛病------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八:作业布置:

希望课下大家认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讲解的内容,并完成两个作业:

1、修改己文,力求把这篇文章改得更好。

读后感讲评 篇2

这位教师的作文讲评课是以“一道菜”为主题展开讨论。上课伊始,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菜名: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白菜豆腐、鸡蛋辣椒、番茄鸡蛋、辣椒鸡蛋、鱼香茄子……于是教师抓住时机引导:“看来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 那你喜欢的这道菜有什么特色?请举手告诉我。”学生纷纷举手, 绘声绘色地说出了菜的色香味, 并提出菜的味道主要在于调料、火候及搭配, 甚至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如何做这道菜的。学生的描绘让人听着馋涎欲滴, 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贪吃模样非常可爱。此时, 教师话锋一转:“一篇好的文章该用什么调料呢?”教室内立刻鸦雀无声。过了3分钟左右有几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战战兢兢地说:“运用好标点符号。”“运用恰当优美的词语。”“内容要丰富, 叙事要完整。”……同时教师把这些一一写在黑板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把上次作文看成你们喜欢吃的那道菜, 想一想你们在里面添加了哪些调料, 再品尝一下, 感觉味道怎么样?好吃的列出添加的调料, 不好吃的列出缺少的调料。”此时, 很多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久, 有的学生做出恶心呕吐的模样, 有的学生表现出赞不绝口的样子。教师看到学生各种表情笑着说:“那什么样的文章又是不好的文章呢?”教室里顿时吵嚷起来:“错别字较多。”“字体不工整, 书面不整洁。”“用词不当, 语句不通顺, 表达不完整。”“文章内容不丰富, 叙事不完整, 重点不突出。”“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

接着, 教师把上一次的作文发给学生, 先让学生自查自纠, 同桌交流, 并请“专家”点评。A学生先站起来说:“我喜欢小英同学的作文, 因为用词优美、内容丰富, 真实、生动、形象, 我不喜欢弄虚作假。”B学生接着站起来说:“我也很欣赏小英的作文, 错别字少, 表达完整, 且标点符号运用恰当。”C学生却说:“我不喜欢小英的作文, 字体不工整, 书面不整洁。”优缺点均有了点评, 教师适时说:“好!刚才三位同学点评得很到位。每篇作文都有优点, 也有缺点, 希望我们认真去吸取别人指出的优缺点。请小组同学对本小组的作文进行互查互评, 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学生进行作文互评时, 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最后学生们自己评出了优秀的作文和失败的作文并在班上品读。在品读过程中, 好的作文学生静心聆听, 差的作文学生掩耳捂鼻。教室内一会儿兴味盎然, 一会儿自责埋怨。最后教师送给学生八个字“仔细推敲, 认真修改”, 结束了这节课。

众所周知, 作文课是比较难教学的一门课, 尤其是小学作文讲评课更难教。但这位老师却教得比较轻松, 我认为他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教师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情境———说说你最喜欢吃的菜,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产生表达自己的冲动, 乐意与他人交流, 进而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为转化为语言文字。最后又评出好差文章, 以此激活学生们的习作兴趣, 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

2. 生活入手, 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这节课教师从“一道菜”开始, 以做菜喻作文,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互查互评, 处处以人为本, 充满生命活力, 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 心智得到启迪, 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观得到初步培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

读后感讲评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词语运用

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课外阅读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真情习作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占51分,阅读理解占24分,真情习作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难度适宜,没有难题、偏题或怪题。18为小朋友90分以上,其中高分(95以上)有4人,最高分98分;17人良好,7人合格,1人待合格。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一)基础部分:

1、第一题看“我读我写”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勇敢”的“敢”(左边部分多加一点),“旅行”的“旅”(右边写成“民族”的“族”的右边。

2、第二题“填成语”学生完成得不错,个别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不够理解。把)“胸”写成“凶”或“修”

3、第三题“照样子,写词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写错别字。

4、第四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同学能熟练背诵,正确填写。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完成朗读和背诵作业,加上上课时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填错或写错别字。其中第1小题,很多学生当然地写成“知识在于学习”。

5、修改病句。这一题只有一个学生没有看清题意,把题目中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音、字、词、标点、查字典、文学常识的考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丰富考察内容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难度。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造成错误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

7、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这道题考察的内容相对比较灵活。有考察辨析同类别词语的题,有常识性的问题,有错别字辨析,还有对课文内容是否透彻理解的考察。题目不难,但做对不容易,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颇高,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二)阅读理解:

1、《奥林匹克旗帜》是一个片段练习式的阅读理解。阅读内容短小精悍,但考察点却非常细腻。三年级的阅读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这与一、二年级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的阅读题来说是上一个层次的。比如,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对奥林匹克旗帜颜色是红、绿、黑、黄、蓝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排列作出判断。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知道要从原文中找答案,于是马上找到原文中谈及奥林匹克旗帜颜色的句子读起来,欣喜地“找到”了答案,早早作出了判断。孰不知这是个“陷阱题”,题目中的颜色顺序是和原文相反的,所以答案也应该与原文相反。这道题只有个别谨慎、仔细,并且有一定辨别和推理能力的学生做对。

2、《小草》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文章。文章看似描写小草的可爱、无私奉献,实质是在颂扬那些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而大多数学生仅仅只能停留在文章表象的内容,无法从深度上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即不能到达文章所指向的中心。其中有两道题我觉得出得特别好,足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联想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一道是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诗。学生根据前后文的联系,很容易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另一道题是文中的小草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同样是想,前一个“想”是给学生一些语言材料,让他们归纳和联想。后一个“想”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从整体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在触及情感的共鸣。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到与之相关且更为深层的含义上去。这个大概是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有关。

3、《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是以篇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的寓言性质的文章。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都不成问题,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针对性和概括性不强,导致扣分。

(三)作文: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和爸爸或者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或一个幸福的回忆,或一个感动的瞬间,或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等。由于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写作提示,对提示中的要求望文生义,以偏概全,造成了审题偏差。很明显,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而部分学生写成了写人的文章。题目都写成“爱我的爸爸”、“辛勤的妈妈”等,这里虽然都写到了爸爸或者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但在开头和结尾没有体现出“这件事”另我难忘、感动或者不愉快,因此还是有偏题的嫌疑。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加强阅读训练,内敛尤其是加强考察联想、想象、推理、概括能力的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1、订正试卷上的错题。

2、修改习作,重新誊写。

蒋燕妮

作文讲评 篇4

佳句欣赏:

1.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is questions.(祝美娜、张尹泽、谭述、徐媛、佟傲雪)

2.As far as I’m concerned, doing voluntary work is meaningful if we are capable of it, in which case it could ……(赵婷君)

3.In my opinion, one can always manage to do more things, no matter how full one’s schedule is in life.As a teenager, we can challenge ourselves by doing voluntary work.4.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may as well do some voluntary work to gain some useful experience which can not be learned from class.(孟兰蕙)

5.More importantly, we can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by volunteering.(马晓宇)

6.Besides,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So we may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time to do what we should do.In opinion, if time permits, it is good for us to do this.(王秋爽)

7.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should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especially respected and welcomed.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han now.Don’t hesitate.Let’s join in it now.(高波)找瑕疵:

1.It is beneficial to build up the sence of responsibility.2.They think that they can help others, for whom life was hard ,in which case it can made our

支部工作讲评 篇5

一季度是制定全年目标计划、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开始,我们机掘一队党支部坚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按照矿党委提出的“主动、务实、精细、严格”的方针。首先,我们机掘一队班子对2011年全年工作认真的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主要对不足之处认真的排查梳理,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计划,为2012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安全生产方面

1、一季度元月、2月份正处于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再加上2011年刚过,个别干部、职工有松一口气的思想,以及大型节假日职工思想情绪比较活跃的特点,认真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一季度职工一般违章下降17%,严重违章下降66%,干部过失、失职下降100%。作为我们煤矿行业,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安全工作时刻处于戒备状态,认真细致的干好每项工作,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为2012年全年工作的开展开好头,起好步。

2、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的基础。

我们牢固树立“不达标、不生产”的理念,对质量标准化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加强工程质量标准化及岗位作业标准化的培训学习,以质量标准化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做到了大事不过天,小事不过班,狠抓现场的基础管理,严格落实责任。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促生产,元月份、2月份被评为质量标准化优胜红旗,2月份掘进进尺527米,是近年来创掘进单进水平较好的月份,同时一季度被矿评为样板化区队。

3、强化安全意识,实现安全意愿,深入安全思想教育。

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先导,俗话说努力干事只能将事干对,用心干事才能将事干好,安全思想教育就是为了打通职工不健康的思想,深入职工心里,为了解决安全的核心问题“安全意愿”。年初,我们支部制定了2012年安全思想教育计划,从职工的安全意愿入手,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每月上两堂安全思想教育课,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讲《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每月录制两个亲情感化电教片,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家属参加的安全例会,向全体家属通报本季度全队安全生产情况,通过算账对比一起违章事故的背后要出钱、要割肉,真正理解除了出钱痛就是割肉痛的深刻含义,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从而使每名职工每一个家庭都能树立起一个安全意愿。让职工都清楚不安全不但挣不来钱,还得出钱,很有可能面临家破人亡的危险。

4、加强安全部放心人的排查、帮教转化工作

我们认真对九种时段、九类不放心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我们还要求各包班组的党员干部和班组长对职工日常生活工作中一些小事加以关注,如受到批评处罚了,家庭矛盾了,家庭遇到什么困难了等现象,都要求加以关注,针对性的做一些工作。利用每月一次班务会听取职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向杜书记讲的那样,将反思当做一种常态。坚持每班班后进行一反思,将班中存在的问题在班后寻找原因,加以整改落实。将安全工作主要放在预防上,将安全管理体现在关心、关爱上,使安全生产向良性方向发展。

二、创先争优

2012年,是创先争优的深化年,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不要把创先争优当做一项活动,要把创先争优当做自己的基本任务,基本工作去做,是自己的职责

所在,责任所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与众不同,要想在前,干在前,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创先争优,在此基础上,支部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要求每名党员干部每人必须搞一项创新,将一人一好事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为安全生产助一臂之力。使创先争优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上述就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季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职工的意愿还差的很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习惯性三违还时有发生,安全的主动权还没有真正掌握。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会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矿党委提出的“主动、务实、精细、严格”的主要工作要求。

机掘一队邢臭和

2012.5.4

支部工作讲评

机掘一队 邢臭和

读后感讲评 篇6

一、做好准备工作

1. 遵循及时性原则, 注意讲评的时效性。

德国心理学家的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存在“先快后慢”的规律。考完试后, 教师应及时批阅并讲评试卷。因为此时学生对试卷内容和解题思路记忆清晰, 并且急于知道分数和答案, 求知欲极强。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印象深刻, 此时的讲评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遵循针对性原则, 明确目标, 认真备课。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 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 (任美琴, 2009) ”。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帮助教师了解、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 讲评课要突出针对性的原则, 即针对英语考试说明或大纲、针对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讲评时教师应做到“三必讲”, 即核心内容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讲评前, 教师自己先做一遍试卷, 认真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各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判断试卷的难易度;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如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错误率等, 以便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确定为讲评的重难点。

二、优化讲评过程

1. 遵循主体性原则, 采取师生互动、灵活多样的讲评方式。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知识是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建立起来的, 而不仅仅靠教师灌输知识构建的。《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应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评、相互讨论、设疑等。

2. 遵循激励性原则, 关注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出好胜性和荣耀性等心理倾向。“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加快信息的组织、加工和储存, 而消极的情感态度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 (鲁子问2006)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 表扬和激励应贯穿整个讲评始终。教师应根据统计情况, 表扬优秀的、进步的同学, 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应寻找其试卷上的“闪光点”, 鼓励其增强自信, 奋起直追。

3. 遵循系统性原则, 善于归纳和拓展知识。

讲评时切忌就题论题, 对试卷中灵活性较大的典型试题应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使之系统化。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图表式、口诀式, 以便学生记忆与理解。例如, 采用“以线串珠法”, 力争通过一道题的讲评来巩固一系列相关知识, 掌握一套解题方法。

4. 遵循指导性原则, 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授人以鱼, 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是古今学者达成的共识。因此, 试卷讲评应把知识讲解与技巧点拨、学习策略培养相结合。例如, 讲评听力题时, 要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主要信息, 舍弃次要信息;讲评单项选择时, 要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解题的突破口是什么;讲解阅读理解题时, 要指导学生注意精读文章段首, 善于从段首句中抓住主要信息。

三、及时巩固反思

1. 用好“纠错本”, 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好“纠错本”, 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 在“错误原因”一栏附上分析、归纳和总结, 以便日后随时复习查阅。比如, 在整理“纠错本”时发现在非谓语动词、从句方面出错率比较高, 就应该重点强化这方面的知识。

2. 设计巩固练习, 重视讲评内容的消化。

讲评后, 教师要针对试卷中的重难点或易错点组合一份“纠错卷”。可变换角度设计题目, 增加知识点的再现率, 使题型多样化, 如填空题、句型转换、汉译英等, 以便检查讲评的成效, 帮助学生消化巩固知识。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进行整理, 载入电子题库, 为以后考试调用。

3. 师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试卷起到的评价反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讲评后, 教师要分析试卷暴露的问题,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便在以后采取更有效的方法,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试卷讲评后写“考后反思”。包括各题型得分、失分情况和原因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下阶段的目标。

总之, 高三英语教师要对试卷讲评课引起足够的重视, 转变教学观念, 在备课、上课、及课后巩固上下功夫。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遵循科学的原则, 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把拓展知识与解题能力的提升相结合, 才能提高讲评课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

[2]魏恒健.高中英语讲评课的探索与实践.英语教师, 2008年第2期.

[3]李斌.高三英语课堂沉闷的原因与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1期.

上一篇:时间想象作文250字下一篇:同学之间的矛盾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