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精选8篇)
学业方面。我的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兴趣为三维模型的简化与网络传输。学术思想活跃、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良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在所选的研究生课程中,成绩全部为优良;在国际会议发表了学术论文两篇;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两个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独立负责一个模块,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
工作方面。我曾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副主席、实验室政治协理员。在担任副主席期间,组织了多场晚会、联谊会、弘毅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成功策划了首届“学术科技节”活动、组织了本室的学术之星评比,推荐、协助钟艳飞博士参加校级选举并荣获“十大学术之星”称号。我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作为政治协理员,积极的配合分管党务工作的老师、指导和协调各班党支书开展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其它方面。研究生的确应该视学术为生命,但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我组织和参与了实验室的系列体育赛事,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积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坚持听一些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名家讲座,提高自身的修养。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拍摄工作并负责实验室重大活动的摄影任务;在摄影专业杂志发表文章一篇。
1 职业生涯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主要分成三类:个性与职业匹配、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1 个性与职业匹配理论
最早的职业选择理论“特性——因素”理论是由帕森斯和威廉姆逊提出的, 他们认为, 每种职业对就业者的能力、兴趣等心理特征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通过心理特性测试, 可判断人们的就职方向。人们在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环境里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最好。因而职业选择就是以确定个人的个性类型为主要目标, 选择与其个性类型一致的职业。
1.2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帕森斯和霍兰德的理论。帕森斯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是职业选择最经典理论之一。其三个步骤为: (1) 人员分析; (2) 职业对人要求的分析; (3) 人职匹配。但它忽视了社会因素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霍兰德提出的职业性向理论, 将工作环境分为六种, 不同职业归属不同工作环境。他还设计了职业性向测试和自我导向搜寻量表, 使理论具有了可操作性。但一个人可从六种类型中选三种, 而每种选择里又有许多具体的职业, 则很难说其择职方面的确切性。
1.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除了个性应与职业匹配因素之外, 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对职业选择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就是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的是萨伯、金斯伯格、格林豪斯和施恩的理论。
萨伯以年龄为依据, 将职业生涯阶段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五个阶段。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格林豪斯以不同年龄阶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入手, 将职业生涯划分为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五个阶段。施恩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 将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阶段、进入工作世界、基础培训、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机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退休。
四种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 各有侧重。但共同认可的是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贯穿一生, 应根据职业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方式和内容的指导。该理论为以后蓬勃兴起的职业管理和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2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特点
马新建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提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研究生在进行自我剖析, 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自我定位, 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 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 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通过调查,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年级差异显著
研究生从一年级到毕业班, 职业生涯规划会有显著差异。郝生跃、郑祥江通过1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得出, 从一年级到毕业班, 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逐渐提升。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多数因子都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其中二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一年。
2.2 动态发展特点
调查发现,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呈现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一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在不同年级的发展速率不同;另一方面, 不同硕士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不平衡和差异表明, 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并非线性发展过程, 而是一个多阶段的循环过程。
因此, 根据金斯伯格和萨帕的职业生涯阶段论, 特别是对现实期的阶段划分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可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为了三个阶段, 即试探阶段、具体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并相应地制定阶段性目标和措施, 对研究生进行三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 三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3.1 试探阶段
试探阶段, 主要是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此阶段为研究生入学到研究生开始进行科研项目。个人发展目标的树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切入点,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个人能力需求分析是试探阶段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帮助研究生认清当前能力, 并对个人能力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这些问卷研究生既可以更明确自己已经获得的能力, 又能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需要其它的一些能力以及获得的这些能力的方法。学生个人能力需求分析结果使学生个人发展更具方向性, 最终利于个人发展目标的确定。
3.2 具体化阶段
具体化阶段, 帮助研究生在个人发展目标确定的基础上,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锻炼实用的职业能力。此阶段为研究生开始进行科研项目到研究生开始进行就业相关活动。
个人发展目标确定之后, 研究生需要在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由于研究生设定的个人发展目标可能是多方位、宽领域的, 所以, 职业生涯规划要进一步细化。首先, 需要确定能力发展所属的领域;其次, 要设定一些发展性目标;再次, 需要设想将来最有可能从事的职业, 努力打破单纯的兴趣导向的职业定位;最后, 研究生需要列出各种发展的清单, 启动个人计划, 严格按照规划的安排实施。
3.3 专业化阶段
在此阶段, 主要是帮助研究生调整职业生涯认知, 确立职业选择。此阶段为研究生开始进行就业相关活动到研究生就业成功。
学校通过邀请行业知名人士为研究生指点迷津, 让研究生对自己将从事的领域和工作岗位有更深入的认识, 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 及时地给自己充电;开展“就业形势政策”讲座, 做好“求职技巧”、“就业心理”等辅导, 做好“就业咨询服务”、“就业分类指导”, 使研究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就业信息与帮助。通过这些活动, 使研究生对职业生涯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从而做出科学的职业选择,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4 结语
通过三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不断地完善自我, 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摘要: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 根据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提出了三阶段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彤, 李悦.职业设计与优选人才 (第1版) [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2]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第1版)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3]郝生跃, 郑祥江.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增刊)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6-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将读研作为将来步入社会的“加油站”,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又创新高,约为176万人,较2012年增长了6.28%[1] 。入学后的研究生学习同样值得关注。由于研究生阶段学习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更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本科院校层次、专业背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学习适应性。适应(adap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本质在于获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2]。学习适应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3]。
现有关于学习适应性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极少有人关注研究生学习适应性问题,CNKI几篇关于硕士生学习适应性的文章只是针对研究生特殊群体,比如跨专业研究生(熊勇清,陈江勇,2011),医科及护理硕士新生(尹翔燕,孙红玉,2012;徐学华,宋广文,2011),没有涉及一般硕士研究生。叶章娟(2013)以南京大学为例对综合大学硕士新生学习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没有关注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适应状况。而工科院校学科设置特色鲜明,学生构成、校园文化、教学方式、培养模式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同处一个校园的不同类别硕士研究生学习上能否适应,他们之间适应性是否存在差异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硕士研究生指的是常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含在职、委培、留学生等其他类型。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笔者在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公共课上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问卷采用的量表参照冯廷勇[4]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曹丽[5]的《研究生专业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涉及到5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共33个问题,各维度总分值分别为25分、20分、25分、55分、40分。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即完全符合计5分,比较符合计4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反向问题在数值统计上做逆向处理。各维度量表分数越高,相对应的维度适应性越好;量表总分越高,表明整体适应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结果
1、硕士研究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分析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总体
每题均值3.453.323.363.203.183.27
表1硕士研究生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表
表1显示,量表总体和各维度适应性均值均大于中间值3,说明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各方面以及总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比较而言,学习动机均值最高,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均值较低,师生关系均值最低。表明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动机方面适应状况最好,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方面适应状况低于总体适应水平,其中师生关系适应程度最差。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及如何提高科研能力成为影响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
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分析
表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表
学习动机
(25分)学习态度
(20分)培养模式
(25分)科研能力
(55分)师生关系
(40分)总分
(165分)
男生17.1713.3817.0335.9726.01109.56
女生17.413.1216.4835.2324.5105.03
理工科17.2113.4417.2535.6525.91109.46
文科17.3512.981634.4224.52105.27
农村18.5814.2718.2236.3626.11113.55
城镇16.5112.7216.0334.5925.05104.9
211、985高校17.5413.1217.1835.7325.8109.37
一般本科16.8113.5416.2534.4424.86105.92
一志愿16.712.9516.5134.3124.84105.3
调剂18.7114.1717.6437.6427115.17
(1)对于性别差异来说,男生总体得分高于女生,除学习动机维度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余各维度均值男生均高于女生,说明工科院校中女生学习适应水平低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工科类专业学习条件和学习要求更适合男生,而女生学习目标明确、勤奋认真的性格特点使其在学习动机方面强于男生。
(2)在专业类型上,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均值大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但在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维度上均低于理工科学生。这是由于工科院校中校园文化、教学模式、学科实力等方面更适合理工科学生学习特点,相比之下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学生处于弱势的边缘地位。
(3)来自农村的学生各维度均值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且经显著性检验,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除科研能力外农村与城镇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工科院校中来自农村的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高于来自城镇的研究生,可能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4)在本科院校层次上,本科毕业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院校的学生除学习态度维度外,总体及其他各维度均值均高于本科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即本科毕业于“211、985工程”院校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本科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这是因为本科毕业于一般院校(下接第8页)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S高校152名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总体学习适应水平良好,具体维度上师生关系维度均值最低;生源地及录取志愿对学习适应存在显著性影响,农村学生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城镇学生,调剂生高于一志愿考生。建议学校关注研究生学习适应问题,加强师生交往,关注弱势专业学生,对不同录取志愿学生采取双重培养模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6-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将读研作为将来步入社会的“加油站”,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又创新高,约为176万人,较2012年增长了6.28%[1] 。入学后的研究生学习同样值得关注。由于研究生阶段学习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更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本科院校层次、专业背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学习适应性。适应(adap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本质在于获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2]。学习适应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3]。
现有关于学习适应性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极少有人关注研究生学习适应性问题,CNKI几篇关于硕士生学习适应性的文章只是针对研究生特殊群体,比如跨专业研究生(熊勇清,陈江勇,2011),医科及护理硕士新生(尹翔燕,孙红玉,2012;徐学华,宋广文,2011),没有涉及一般硕士研究生。叶章娟(2013)以南京大学为例对综合大学硕士新生学习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没有关注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适应状况。而工科院校学科设置特色鲜明,学生构成、校园文化、教学方式、培养模式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同处一个校园的不同类别硕士研究生学习上能否适应,他们之间适应性是否存在差异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硕士研究生指的是常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含在职、委培、留学生等其他类型。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笔者在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公共课上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问卷采用的量表参照冯廷勇[4]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曹丽[5]的《研究生专业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涉及到5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共33个问题,各维度总分值分别为25分、20分、25分、55分、40分。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即完全符合计5分,比较符合计4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反向问题在数值统计上做逆向处理。各维度量表分数越高,相对应的维度适应性越好;量表总分越高,表明整体适应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结果
1、硕士研究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分析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总体
每题均值3.453.323.363.203.183.27
表1硕士研究生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表
表1显示,量表总体和各维度适应性均值均大于中间值3,说明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各方面以及总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比较而言,学习动机均值最高,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均值较低,师生关系均值最低。表明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动机方面适应状况最好,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方面适应状况低于总体适应水平,其中师生关系适应程度最差。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及如何提高科研能力成为影响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
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分析
表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表
学习动机
(25分)学习态度
(20分)培养模式
(25分)科研能力
(55分)师生关系
(40分)总分
(165分)
男生17.1713.3817.0335.9726.01109.56
女生17.413.1216.4835.2324.5105.03
理工科17.2113.4417.2535.6525.91109.46
文科17.3512.981634.4224.52105.27
农村18.5814.2718.2236.3626.11113.55
城镇16.5112.7216.0334.5925.05104.9
211、985高校17.5413.1217.1835.7325.8109.37
一般本科16.8113.5416.2534.4424.86105.92
一志愿16.712.9516.5134.3124.84105.3
调剂18.7114.1717.6437.6427115.17
(1)对于性别差异来说,男生总体得分高于女生,除学习动机维度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余各维度均值男生均高于女生,说明工科院校中女生学习适应水平低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工科类专业学习条件和学习要求更适合男生,而女生学习目标明确、勤奋认真的性格特点使其在学习动机方面强于男生。
(2)在专业类型上,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均值大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但在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维度上均低于理工科学生。这是由于工科院校中校园文化、教学模式、学科实力等方面更适合理工科学生学习特点,相比之下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学生处于弱势的边缘地位。
(3)来自农村的学生各维度均值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且经显著性检验,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除科研能力外农村与城镇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工科院校中来自农村的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高于来自城镇的研究生,可能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4)在本科院校层次上,本科毕业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院校的学生除学习态度维度外,总体及其他各维度均值均高于本科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即本科毕业于“211、985工程”院校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本科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这是因为本科毕业于一般院校(下接第8页)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S高校152名硕士研究生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总体学习适应水平良好,具体维度上师生关系维度均值最低;生源地及录取志愿对学习适应存在显著性影响,农村学生学习适应水平高于城镇学生,调剂生高于一志愿考生。建议学校关注研究生学习适应问题,加强师生交往,关注弱势专业学生,对不同录取志愿学生采取双重培养模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工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6-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将读研作为将来步入社会的“加油站”,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又创新高,约为176万人,较2012年增长了6.28%[1] 。入学后的研究生学习同样值得关注。由于研究生阶段学习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更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本科院校层次、专业背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学习适应性。适应(adap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本质在于获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2]。学习适应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3]。
现有关于学习适应性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新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极少有人关注研究生学习适应性问题,CNKI几篇关于硕士生学习适应性的文章只是针对研究生特殊群体,比如跨专业研究生(熊勇清,陈江勇,2011),医科及护理硕士新生(尹翔燕,孙红玉,2012;徐学华,宋广文,2011),没有涉及一般硕士研究生。叶章娟(2013)以南京大学为例对综合大学硕士新生学习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没有关注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适应状况。而工科院校学科设置特色鲜明,学生构成、校园文化、教学方式、培养模式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同处一个校园的不同类别硕士研究生学习上能否适应,他们之间适应性是否存在差异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硕士研究生指的是常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含在职、委培、留学生等其他类型。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笔者在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公共课上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问卷采用的量表参照冯廷勇[4]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曹丽[5]的《研究生专业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涉及到5个维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共33个问题,各维度总分值分别为25分、20分、25分、55分、40分。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即完全符合计5分,比较符合计4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反向问题在数值统计上做逆向处理。各维度量表分数越高,相对应的维度适应性越好;量表总分越高,表明整体适应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结果
1、硕士研究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分析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总体
每题均值3.453.323.363.203.183.27
表1硕士研究生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表
表1显示,量表总体和各维度适应性均值均大于中间值3,说明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各方面以及总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比较而言,学习动机均值最高,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均值较低,师生关系均值最低。表明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动机方面适应状况最好,科研能力及师生关系方面适应状况低于总体适应水平,其中师生关系适应程度最差。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及如何提高科研能力成为影响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
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分析
表2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差异表
学习动机
(25分)学习态度
(20分)培养模式
(25分)科研能力
(55分)师生关系
(40分)总分
(165分)
男生17.1713.3817.0335.9726.01109.56
女生17.413.1216.4835.2324.5105.03
理工科17.2113.4417.2535.6525.91109.46
文科17.3512.981634.4224.52105.27
农村18.5814.2718.2236.3626.11113.55
城镇16.5112.7216.0334.5925.05104.9
211、985高校17.5413.1217.1835.7325.8109.37
一般本科16.8113.5416.2534.4424.86105.92
一志愿16.712.9516.5134.3124.84105.3
调剂18.7114.1717.6437.6427115.17
(1)对于性别差异来说,男生总体得分高于女生,除学习动机维度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余各维度均值男生均高于女生,说明工科院校中女生学习适应水平低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工科院校中工科类专业学习条件和学习要求更适合男生,而女生学习目标明确、勤奋认真的性格特点使其在学习动机方面强于男生。
(2)在专业类型上,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均值大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但在学习态度、培养模式、科研能力、师生关系维度上均低于理工科学生。这是由于工科院校中校园文化、教学模式、学科实力等方面更适合理工科学生学习特点,相比之下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学生处于弱势的边缘地位。
(3)来自农村的学生各维度均值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且经显著性检验,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除科研能力外农村与城镇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工科院校中来自农村的研究生学习适应水平高于来自城镇的研究生,可能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我是青岛理工大学测控专业的学生,我对机械有浓厚的兴趣。2011年大二下学期学院里组织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我带领我们小组积极参加,得到了学院老师的一致肯定。2012年大三下学期,我再次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此次我主持设计的是“多功用智能化水帘窗”,在大赛中我们荣获二等奖。2011年9月参与二级C语言考试,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证书。2012年暑假我曾在青岛白马市场顾问有限公司工作实习一个月,并获得实习证明。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深深的认识到读书生活的宝贵,两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漫长,而该阶段又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时期,有许多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完成。为此,需要制定好自己在本阶段的人生和学业的整体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尽可能好的完成计划中的任务。特此,我就研究生阶段作出如下计划,还望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一)总体愿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尽量广的涉猎机电系统检测及故障诊断专业基本知识,深刻的了解所研究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但是生也有涯,知也有涯,为此我应该在博览的基础上尽可能集中时间和经历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选取学科中一些经典著作仔细研读,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都以此为依托,都可以参照着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经过长期的积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便为未来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者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各种学习工具
一是加强英语的的学习。当今我们处于全球化时代,学生一些前沿知识都是用英语书写,学好英语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熟悉并运用论文写作工具。掌握比如SPSS、Eviews等计量分析软件以及visio等作图软件。同时熟练、精确运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等各种方法,结合计量软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三)阶段性总体安排
第一学年主要是公共课以及专业课的学习。本学年需完成学位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由于两年的工作对专业的一些知识有所遗忘,所以第一年还应该自学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学习时间之外,计划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并且弄清楚文章的精华所在、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文章的经典的表达方法,把认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表达方法摘抄下来,为自己小论文的写作和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以便对这一领域多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了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摘抄,多模仿和练习,争取在研究生阶段发2-4篇文章。第二学年主要是参加专业硕士的校外工作实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在此阶段应该深入企业和工作岗位,积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遇到问题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并积极向工作岗位上的各位前辈请教。在此阶段不能放松文献的阅读以及积累,以便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和灵感。总之,研究生生涯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是我提升自己的最佳时光,有计划地把握好这段光阴,将有利于我今后人生的发展。我将好好利用研究生这个发展舞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实现目标。
基本命题
基本命题的设计是从MBA选拔的标准出发,设计出的用于挖掘考生背景材料和特征的问题。而挖掘背景材料最佳的方法是找出典型素材,典型素材又往往是和“最”字及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转折点等联系最为密切,因此,基本的命题经常涉及下面的问题:
和“最”字有关的,比如,你最大的成功/失败/痛苦/幸福是什么?你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大家可自己构思一些,也可以从一些书中找一找,或采用“头脑风暴法”请朋友们一起想,关键是掌握“最”字的规律。
和工作、学习、生活转折有关的,如你为什么要攻读MBA?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你是否认为你攻读MBA转折太大了点?我们注意到你一年内换了3次工作,为什么?你这样容易变化,是否意味着你现在选择MBA也仅仅是因为冲动呢?
和MBA概念和内涵相关的,如你如何评价中国的MBA教育?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读MBA?你读MBA比其他人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你认为读MBA能给你提供哪些帮助?你最看重哪一点?
定位命题
定位命题一般和个人的自我定位及个人特质相联系。如定位为管理者,就有可能会被问到关于管理风格、激励、沟通等问题;定位为人力资源经理的可能被问及绩效考评、人员培训安排、企业文化等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定位命题呢?有三个原因,首先,MBA面试是一个高度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从总体上控制着面试的节奏和进程,但面试的交互性使得面试官有时会自然地将问题集中在考生的隐含话题中;其次,定位说明了考生的成就、专长、个性等情况,面试官根据定位进行提问检验考生有更强的针对性;第三,根据定位进行提问,可使多数问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过多的生疏问题,影响面试的信度。
其他命题
其他命题是指不便归类于基本命题和定位命题的问题,它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例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道德、经济、文化等范围,近几年由于网络经济和WTO成为焦点,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平时应注意关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有选择地对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又如,压
力性测试问题,面试官可能提出诸如“你工作5年还毫无建树,我怎么能相信你是优秀的人才?”这样令人沮丧的问题,以测验考生的压力反应。其他命题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而是它太广泛,不像前面两类命题那样仅通过归结一定数量的问题就能命中相当的考题。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将精力集中在对基本命题和定位命题的分析和把握上。
接下来我们根据复习时间及内容的安排,分三个阶段来阐述: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词汇语法要牢抓复习时间(6月至8月)
基础复习分为两个部分——词汇和语法。
根据联考英语考试大纲,词汇部分对考生有三点要求:
1.领会式掌握4 50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常用词组:
2.复用式掌握其中1 8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和200个 常用词组;
3.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和语境识别常见的派生词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在职考生来讲,在相对较短的复习期内达到考试要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职考生应该尽早进入备考状态,每天坚持词汇的背诵,每日至少记忆30个词汇,后期注重词汇的复习巩固。
语法的复习可以集中在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等比较简单和常用的语法点。目的是既对试卷中直接考查语法的部分做准备,同时也为今后二卷中的写作打下基础。
同时本阶段可以兼顾口语会话的复习,主要以积累为主,正确理解日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和固定表达。每天学习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第二阶段强化技巧,各种题型要吃透复习时间(8月至10月)
这个阶段复习重点在于对于各考试题型的复习上,了解每个题型出题特点和学习解题技巧,同时进行习题的练习,巩固词汇及语法基础,各个题型逐个击破,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
阅读复习要点是加大阅读的训练,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个单词,并在不认识某些单词的情况下也能较为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抽取并分析一些阅读中典型的长难句可以有助于理解的阶段提升。
完型填空的复习是对词汇和语法点复习的检验,做题不要求速度,但尽量保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的考查不出错。
翻译练习同样不讲求速度,能达到字对字或句对句的翻译即可。
写作继续积累常用单词与成句,重点熟悉开头和结尾句的写作。
这一阶段,每天学习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阅读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第三阶段冲刺模考,把握做题节奏复习时间(10月至考前)
本阶段以模拟演练为主,理想状态是每周做一次,考前第二周可以一周两次。模拟不用过多,但要讲求质量,尤其注意模拟的难度和方向应尽量符合考试要求。通过多次的模拟测试来掌握考试的节奏,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做题的正确率。考前调整心态,不患得患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这一阶段每天学习要在2个小时以上,模拟测试的同时,要注重过往知识的复习及经验总结。
我们相信通过系统明确的复习,广大考生一定会取得明显的进步,我们也将在努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网络课程的同时,加强与考生的沟通与指导,竭尽全力帮助大家通过考试!同时,也希望大家尽早将复习提上日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利用网络资源,预祝各位考生
考试顺利通过!
本文试着分析各种动机与学生专业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 建议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时候, 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2 文献综述
Kuiper (2007) 对20名在新西兰大学读书的中国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新西兰大学, 尽管是英语授课, 但是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是交流工具, 他们并没有兴趣发展这项语言技能。
Yesim Bektes-Cetikaya (2010) 对土耳其一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 并且调查了英语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228名学生参与了这次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或者是增加晋升机会, 他们在课堂外几乎不用英语。
秦晓琴和文秋芳 (2002) 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内在构成, 他们主要研究了13种动机变量和动机行为之间的内在的复杂关系。
周玉曼 (2007)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了92名来自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结果表明, 这些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主要是工具动机, 文化动机和教学情境动机。
总之, 尽管前人做了大量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但是仍然有些领域有研究的意义, 比如工科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研究。
3 研究方法
首先, 该文通过研究动机类型与专业的关系来了解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情况。该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的方法。问卷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性别, 英语四六级成绩等;第二部分是针对英语学习动机设计的29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是从正面涉设计的, 选项也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设定了10个等级。表1说明了5个动机分别是什么以及每个动机包含哪些问卷问题。
问卷第三部分是开放题型, 主要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所提的一些建议。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天津工业大学40名研一工科学生, 分别来自环境化学工程和材料工程, 调查时间是2013年6月, 研一研究生即将结束他们的英语必修课程。数据收集时间是2013年6月15号, 在分发问卷之前, 已经告知学生该项调查的重要性。最后, 40份问卷中, 34份是有效的。统计数据时, 首先将每一份问卷中每一种动机的总分算出来, 然后将该数据输入SPSS17.0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 得出结果。
4 结果讨论
1) 数据描述
以下两个表格是独立样本T检验之后得出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这两个表格来解释动机类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动机1, 即学习情境, 根据表2和表3中的数据, 由于sig.=0.006<0.05, 说明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情境这个动机上有显著性差异, 并且根据表3中均值的比较, 环境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 (均值=58)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比起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 (均值=51) 更加依赖于学习情境。他们对英语老师, 课本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英语老师上课充满活力并且能够提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他们也希望英语课本生动有趣, 课程安排更加合理。
至于动机2—动机行为, 根据表3的sig.=0.232>0.05, 所以表明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在这个动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别。他们并不会像英语专业研究生一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 相反, 他们只是想学习实用性的英语。
对于动机3和动机4, 也就是内在兴趣和个人发展, sig.值分别为0.000和0.002, 均小于0.05, 所以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这两个动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从均值的大小可以看出, 材料工程的学生比起环境化学工程的学生更加对英语文化感兴趣。他们会花费一定的时间阅读英文小说, 观看英文电影, 同时也希望英语能帮助他们赢得比较好的未来。
而最后一个动机的结果显示sig.=0.001<0.05, 所以表明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工具性动机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 根据均值显示, 环境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 (均值=34) 比起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 更愿意学习英语用来读懂自己专业书籍, 写英文摘要,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总之, 研究结果表明, 来自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个人发展, 内在兴趣, 学习情境和工具性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至于动机行为方面, 不存在显著性差别。因此可以看出, 专业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2) 教学建议
(1) 由于在大部分高校中, 会出现一位大学英语老师同时给几个专业的学生上课, 虽然上课内容相同, 但是根据该文的研究结果, 建议老师们在以后的授课中,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促进工科研究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2) 最后, 根据问卷中开放性问题中同学们的建议, 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A, 教师可以选择教授一些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 实用性较高的素材与知识;B,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C, 如果老师对教材足够熟悉, 精心设计讲义并且说一口漂亮的口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5 总结
1) 论文主要发现
本文通过对天津工业大学40名研一工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在四种动机上有所不同:个人发展、内在兴趣、学习情境和工具。至于动机行为, 两个专业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所以, 专业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2) 论文局限性
尽管本文就工科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所发现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 参与者人数有限,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数据搜集方式仅仅是调查问卷和一些访谈, 问卷内容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动机方面, 而且没有访谈老师。
3) 未来研究建议
尽管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仍然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 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探究为何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会有显著差异, 是因为教师还是课程的设置;也可以继续深入探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该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教科方式, 课程应该怎样进行改变。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Arnold, 1985.
[2]Kuiper A.Communication in a Foreign Environment[J].Proceed-ing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7 Asia-Pacific Conference.Copyright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2007.
[3]Yesim Bektas-Cetinkaya.Turkish Students'Motivation toLearn English at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J].20 Jan.2010.http://www.sciencedirect.com>.
[4]高一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一一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5]马广惠.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6]秦晓晴, 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关键词: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63-02
对于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是一种较为难学的语言,而且由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具有类似于各种线条构成的笔画结构,更是让学习汉字的留学生觉得汉语是毫无规律可循的语言,因而许多留学生始终把汉字的学习作为汉语学习的难点。因此,为了帮助留学生学好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尤其是汉字学习的能力。一直以来,汉语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学习策略是汉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促进对外汉字和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目的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汉语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长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因而对外汉语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汉字教学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有什么策略?如何让外国留学生学好汉字?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对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以下几点进行此次研究的目的:第一,结合相关资料,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国外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第二,对外国留学生所采取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解;第三,分析留学生所运用的汉字学习策略的成败情况,为学生提供好的汉语学习策略,并且为教师提供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利参考。
二、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
在对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时,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的角度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学习策略是影响汉语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学习策略,不但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且可以改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汉字、认识汉字。总之,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对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对汉字教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较少的方面进行补充,以促进汉字教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其次,由于以往的语言教学研究大多是面向“教”,而本次对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将学者的目光转向“学”,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平衡;第三,为外国留学生汉字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以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三、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时遇到的困难
一般情况下,对许多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语口语的学习是相对简单的,而由于受到汉字学习的影响,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就相对困难了。汉字学习困难的体现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视觉习惯而造成认知困难。相比于由字母组成英语、法语等语言,汉语不但有拼音,还有汉字,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汉字,在许多外国留学生眼里就是由一些复杂的线条组成的奇怪图形,毫无规律可循。
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汉字处理机制。经心理学实验证明,人脑对语言处理的分工是不同的,对文字的处理机制也会不一样,外国留学生为了学习汉语,就要在头脑中重新建立一套与母语文字处理机制不同的机制。
缺少汉字文化的积淀。如今的汉字是数千年来一点一点演变过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除了读和写以外,还要了解汉字的内涵,这就为汉字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四、提高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水平的建议
(一)对母语为表音文字的汉字初学者来说,先学拼音,后学汉字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字教学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而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认为先学完拼音再学汉字比较合适,这是非常符合以字母为母语背景的留学生的认知习惯的。尤其是通过1998年Everson的一项调查可以发现,美国的汉语初学者在记忆汉字时不只是依赖于汉字的字形,而且还依赖于汉字的发音,汉字的发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汉字。此外,国内学者江新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对于母语为表音文字背景的学生来说,汉字记忆可能依赖汉字的读音观点。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母语为表音文字的汉字初学者来说,应采用先学拼音,后学汉字的教学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拼音教学时不是不能出现汉字教学,只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拼音教学上。总之,在对初级阶段留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提倡先进行拼音教学,,后进行汉字教学,但要注意汉字教学的时间不宜过晚。
(二)将汉字学习与结合中国的文化相结合
经调查显示,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都是因为对中国文化和汉字充满了兴趣,尤其是欧美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是他们学习汉语最大的动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距较大,对于西方学生而言,中国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将汉字学习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汉字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形成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其历史由来也是相当丰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将汉字的形成的背景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造字的原理,并且能根据造字原理对汉字进行记忆。endprint
(三)读写分开学汉字
调查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希望教师将汉字的读和写分开进行教学,而且希望教师要求他们会读的比会写的多。而在现实的汉字教学过程中,汉字的读和写基本上是同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既要求学生会读汉字,也要求学生会写汉字,而且要求学生会写每一课的生词。但是实际上,除了一些日韩等汉字圈国家的学生,几乎没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汉语学习也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外汉字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所改变,采用读写分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认后写、多认少写,将汉字学习的困难降低,减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的正字意识
所谓正字意识,是指对汉字的书写形式的意识,它代表了一种对汉字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构成和书写形式两个方面。调查发现,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由于对汉字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正字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因此,要培养他们的正字意识。正字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汉字记忆的规律,不再认为汉字是一种复杂的图形,进而建立起一系列的汉字记忆体系。当一个学生发现了汉字的特点,能够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清楚认识到汉字之间音、形、义的联系时,就证明了他已经完全具备了汉字的认知能力,其学习汉字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总之,加强学生正字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促进汉字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好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慢慢寻找出来的,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其接触汉字的时间较短,只会用联想记忆等比较普通的记忆方法对汉字进行记忆。此外,由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学习特点或者风格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能导致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会有所不同。但是,基于学习策略的共性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汉字教学时适时地导入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汉字学习策略。
(六)减轻学生汉字记忆的负担
调查显示,许多留学生觉得汉字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但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习的困难而放弃学习汉字。因此,帮助学生减轻汉字学习的负担势在必行。首先,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大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频率,通过让学生一遍遍的看这些生字,渐渐对生字熟悉,进而记忆,提高汉字的学习效果;其次,要注重生字的显著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一些相似、相近的字、词组织到一起来记忆,组成网状的结构,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五、结语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汉字教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汉字还是非常陌生的,教师应对他们多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汉字学习策略。通过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的研究,作者希望能对教师的汉字教学有一些帮助,以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祖奎,胡炯梅.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李春燕.国内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04).
〔3〕曹晓玉.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6).
〔4〕钟燕凤.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的笔画策略使用状况调查——以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中亚留学生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01).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推荐阅读:
硕士研究生答辩提纲07-08
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07-22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手册05-24
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评价鉴定05-31
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06-07
应届硕士研究生求职信06-23
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06-27
硕士研究生毕业自荐信10-03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鉴定10-13
硕士研究生班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