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翻译(精选8篇)
在12月11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首发式上,有专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文翻译过来的名词,“英译汉做得不够好”,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并现场发问“能不能翻译得符合中国国情一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是“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可能会发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容易让人产生这一类文化遗产似乎没有物质表现形式,不需要物质的载体加以呈现之类的联想。
一、明确川剧翻译的目的
翻译领域中的目的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翻译理论家威密尔 (Hans Vermeer) 提出的Skops therory, 该理论强调深刻理解文本为什么被翻译, 以及译文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译者来说至关重要[1]79。因此, 在进行川剧翻译之前, 译者应该明确回答“为什么翻译川剧”及“川剧的译文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只有具备清楚的目的及取向的川剧译者, 才能选择与川剧相符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从而使译文达到预设的翻译目的。
川剧翻译应以盈利为目的。川剧的展现形式是以舞台表演为主, 通常在剧院里售票演出。从这个角度看, 川剧与电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部电影上映总是渴望观众去电影院观看, 这样才能获取较高的收益。因此, 成功的川剧和电影一样应该是有很高的票房, 有较多的戏迷追捧, 在各大剧院滚动上映。川剧翻译的目的是体现川剧的商业价值, 尤其要着重关注川剧标题的翻译, 以及剧情的简介翻译, 这对海外观众决定是否买票入院观看川剧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川剧进行译介时要以产生经济效益、吸引海外受众眼球为目的, 通过川剧译本使海外观众像关注电影一样, 积极主动地到剧院排队购票欣赏川剧, 赢得高票房, 最终才能有效缓解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逆差的困境。
川剧翻译应发挥文化强省强国的作用。“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2]8。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对其进行外译最根本的作用在于通过川剧在英语国家的译介, 促进世界其他语种的翻译, 让全球更多的地区分享和了解深厚的中华文化, 以川剧翻译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渠道, 实现文化认同, 以及经济和文化的双向繁荣。因此, 川剧翻译人员应将川剧的翻译放入文化强省和强国的战略高度。
二、加强川剧翻译的实践
目前国内针对川剧翻译的实践并不多, 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 有余郑璟的《翻译目的论视阈中的川剧英译———以〈金子〉为个案研究》[3]和马艺、马勇的《文化视角下川剧英译策略研究初探———以川剧〈滚灯〉为例》[4]。川剧翻译的实践较少体现出以往对川剧的关注度较低, 缺乏长期的川剧翻译专业人员。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翻译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大幅度提高川剧外译的数量、水平和质量。
1. 充分利用西南高校广阔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资源。
他们长期生活在孕育川剧的土地上, 对川剧的文化和精髓有着直接的体验, 为川剧翻译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川剧的翻译要以长期性和合作性的模式在高校和各川演出单位展开。高校可以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 在高校中形成以川剧为代表的地域化翻译课程体系, 培养相关的配套教材, 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开展大量的川剧译介工作, 有新的剧本诞生就有相应的高质量译文出炉。川剧翻译与高校携手, 能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教学理论与方法, 以及翻译理论本土化发展作贡献。
2. 充分利用中国各级翻译协会自身的资源优势与职能特点。
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戏曲翻译研讨会,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翻译的研究, 川剧作为一个专题, 让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川剧外译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寒暑假期间, 翻译协会还可以作为承办单位开展川剧翻译培训班, 提供川剧翻译研修平台, 对相关的演出人员进行培训, 培养一批以演员为主体的川剧翻译人员, 这是加强川剧翻译实践的有效渠道。
3. 发挥文化界、出版界的力量和优势。
积极与海外的出版社联盟, 吸引海外汉学家加入川剧翻译的工作, 利用其海外的优势, 实行跨境合作, 有效减少川剧在海外传播的投资成本。境外的出版社更了解川剧译入国的市场、传播机制和传播流程, 并确保良好的传播效果, 产生更多易传播的川剧译著。
三、突出川剧翻译的特色
1. 川剧翻译要突出川剧艺术美的特色。
川剧对中华戏曲文化的美有着全面的体现, 从演出剧目的内容、声腔、演员的举手投足、衣着服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川剧是以喜剧演悲剧见长, 但常给观众一种悲壮、凄凉之美的心理体验。美的事物更容易走进观众的心灵,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 川剧的翻译要以美的传递为渠道, 延伸川剧传播的受众。川剧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体现川剧剧情的结构和布局美、语言美、演员动作的姿态美、穿着打扮的装饰美。
2. 川剧翻译要突出川剧独有的表演艺术形式。
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有名词较多, 如“变脸”、“吐火”、“滚灯”、“踢慧眼”等, 中英语言之间找不到对应的词汇, 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填补文化之间的语义空缺是川剧译者应关注的问题。在川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可灵活运用增译、反译和改译等翻译策略。译者要时时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效果, 尽量减少译文的汉语拼音, 如果译文中汉语拼音出现的频率过高, 海外受众在理解上就会产生畏惧和陌生感, 不利于川剧艺术的表达和实现读者文化上的认同。
3. 川剧翻译要突出川剧的舞台表演性。
川剧与其他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 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样式, 兼具文学性和舞台表演性, 川剧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舞台表演的制约。因此, 川剧翻译和川剧创作一样, 译文会受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川剧的译文要尽量口语化、即时性和大众性, 语言须干脆利索, 郎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 既要保证川剧的文学性, 又要照顾到舞台表演性。
4. 川剧翻译要突出川剧蕴含的巴蜀地域色彩。
“地理封闭性与人文开放性兼备的生态环境, 使巴蜀文化逐步形成了继承性与开放性并重的特征, 既能使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形态、民风民俗世代相传、极为传统, 又能以开放的胸襟吸纳中外文明成果, 与时俱进,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地域文化体系”[5]5。川剧正是在这种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中下孕育而生的。川剧与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最大的区别在于, 川剧有鲜明的巴蜀地域色彩, 是巴蜀人民生活境遇喜怒哀乐最纯真的反映, 也是巴蜀民间智慧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用巴蜀方言描写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对其进行译介时要凸显川剧方言的幽默和机智, 也要关照川剧浓郁的巴蜀生活气息和巴蜀人乐观通达的人文精神。
四、拓宽川剧翻译的范围
川剧的翻译不能局限于对川剧剧目演出时的文本进行翻译, 川剧的翻译范围在广度上和纵深上也要延伸, 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讨川剧的翻译, 加深川剧翻译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
首先, 川剧翻译文本可以是与川剧有关的网站信息。川剧院、川剧博物馆、中国川剧网等的中文网站都可以翻译成配套的英文网站。翻译内容包括川剧院和博物馆历史的介绍、川剧新闻、剧目梗概、作家演员介绍、演出预告、票务的购买流程和川剧论坛等。在翻译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剧院网页的制作, 突出人性化设计, 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其次, 川剧翻译文本可以是与川剧有关的知识读本。可以将诸如《川剧》、《川剧简史》、《高腔音乐与川剧》、《振兴川剧十年》、《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川剧艺术引论》等优秀著作翻译成对应的中英文读本, 供海外观众和学者购买、参阅。让国外观众和读者在文化宏观层面上了解川剧的来龙去脉, 走进巴蜀文化殿堂、去观察、领悟蕴涵在川剧中的巴蜀文化精神价值。最后, 川剧翻译文本可以是与川剧有关的影视剧作、音像产品的字幕, 如《变脸、《金子》、《绣襦记》、《红梅记》、《死水微澜》、《欲海狂潮》等经典川剧的影片进行字幕翻译, 以电影的方式输送至海外, 打开国外的经济市场。
五、结语
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中, 川剧的翻译未收到应有的重视。明确川剧翻译的目的, 加强川剧翻译实践, 突出川剧翻译的特色, 扩大川剧翻译的范围, 有利于向世界传播推广川剧艺术, 使外国人领略到璀璨的华夏文化的魅力, 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创新途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文化魅力的展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川剧进行的翻译研究相对滞后, 未能充分发挥其文化潜能, 有广阔的研究和改进空间。文章针对研究的不足提出建议, 希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进行系统性的翻译研究提供思路, 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化强省和强国的建设之中。
关键词:川剧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8:79.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8.
[3]余郑璟.翻译目的论视阈中的川剧英译———以《金子》为个案研究[J].四川戏剧, 2009 (4) :44-47.
[4]马艺, 马勇.文化视角下川剧英译策略研究初探———以川剧《滚灯》为例[J].四川戏剧, 2013 (7) :64-67.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以及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临近,南京旅游网络外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南京网络外宣仍然存在内容贫乏,形式单一等问题。尝试从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络外宣着手,分析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改善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英文旅游网站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旅游网络外宣要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英文网络外宣;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01-02
外宣是指“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 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的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 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 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1]当今世界,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手段,网络外宣作为外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借助于互联网能够迅速传播信息文化。
随着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临近,南京将迎来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网页作为外国人了解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活动,对主办城市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2]。借助于英文网络外宣的平台,不仅能够促进南京旅游的大力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也能加深国外游客对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度,扩大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影响力。
一、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现状
(一)南京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一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87项,① 第二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27项,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代表作共7项。②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2项——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秦淮灯会、竹马(高淳东坝大马灯)、南京白局、锡剧、古琴艺术(金陵琴派) 、南京剪纸(金陵剪纸) 、龙舞(溧水县洛山大龙) 、扬剧。在这12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金陵刻金印刷技艺、古琴艺术、南京剪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英文网络外宣现状
官方网站具有权威性,制定力;官方信息也是最具权威,正确的信息。因此课题小组经过对众多有关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外宣的网站进行仔细甄别与筛选后,最终决定以中国南京网—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南京旅游网—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官方网站以及第二届夏季青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为例来浅析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现状。
1.对中国南京网的分析
中国南京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文介绍比较全面,囊括了“名人荟萃”、“书画刻碑”、“民风民俗”、“说唱艺术”等项目,项目之下又有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详细介绍,而相对应的英文翻译却没有。该网站的英文版也没有专门开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外宣介绍板块。
2.对南京旅游网的分析
用英文介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有:南京白局、秦淮灯会、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和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其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做介绍。但在对上述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英文网络外宣时采取了图文结合的形式,图文并茂,有利于国外受众的接受与理解,能够较好地激发国外受众的兴趣与激情。
3.对青奥官网的分析
该网站更加侧重于对青奥会的宣传与介绍,没有对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多的英文网络外宣,只有一张关于“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滚动图片,除此没有其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外宣。
二、南京旅游网络外宣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网站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南京政府在很多方面已经作了努力,但是南京的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外宣问题尤为突出,亟须解决。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外宣不够重视
上述网站对旅游景点英文外宣的工作做得很到位,每个旅游景点不仅有详细的英文介绍,有很多图片以及视频解说,还有地图及路线供参考,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与宣传却少之又少。 大多数网站仅仅介绍了几个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介绍,且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也不是面面俱到,详尽完备。因此得出结论—南京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内容不够全面
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的英文介绍里面有这样一段话:①“Traditionally the lanterns were constructed of thin strips of bamboo to form a skeleton shape for the delicate paper to be stretched over. As an inheritor of the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Qinhuai Lantern, Gu Yeliang states little has changed over the hundreds of years that lantern has been made in the area.”第二句话中出现了人名“Gu Yeliang”, 且该人名在整篇的英文介绍中多次出现,却没有具体介绍其具体身份。 虽然这种处理文字的方法体现了“信息的简洁性”,但会导致外国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不够全面。即使是中国读者在看到“Gu Yeliang”(顾业亮)这个人名时也未必知道其具体身份。因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络外宣内容并不全面。此外,关于秦淮灯会的介绍中有且只有一段介绍“灯彩”的视频,但是却没有关于“秦淮灯会”(比如灯会现场盛况)的宣传视频,因此不能让外国友人更全面地了解秦淮灯会。
(三)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不够丰富
上述网站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形式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网页页面文字加图片的形式。然而利用视频进行宣传的例子并不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涌现出微博,SNS社交网站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介,这些新媒介的追随者众多。从媒介特性上来看,“微博”比传统的网络工具更加具有即时性、精悍短小、“病毒式传播”、亲和力强的优势。但是南京旅游委员会对“官方微博”的应用就显得有些滞后,仅仅开通了中文版的腾讯微博,却没有考虑到风靡国外的“Fancebook”、“Twitter”等外媒微博平台。这可以看出,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过于单一化。
三、关于改善南京旅游网络外宣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当前,南京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络外宣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青奥会的临近,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不仅仅关系到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南京的城市形象,南京政府对旅游英文网络外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政府要组织成立一个独立的外宣机构,招募社会既懂外宣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做好网络外宣翻译的基础工作;再者,政府要从南京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英文网络外宣长期规划;此外,也应该考虑整改和相关奖罚措施,合理分配资金、技术等资源,开展相关立项工作[3] 。只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质量和效果才会真正提高。
(二)英文旅游网站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
很多出现在英文旅游网站上的中国历史名人对普通中文读者尚有不熟悉之处,对不懂中文的一般海外受众可能是闻所未闻[4]。缺少相关的注释介绍很可能会导致国外游客在浏览英文旅游网站时因无法理解而失去兴趣,严重者可能会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错误,产生误会。因此,必要的背景介绍或者注释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为了避免因为篇幅过长而削弱外国游客的兴趣,可以采用超链接技术,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介绍或者注释解释,从而促进他们对相关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三)旅游网络外宣要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和手段
只有单一文字或者图片的旅游网站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而当前南京有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网站就只有文字介绍,这很不利于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网站设计出发。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站,全面的网站宣传形式需要搭配内容的文字介绍、地图、图片、视频、公文等。此外,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网页的外宣,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英文网络外宣的手段。比如国外一些年轻群体,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才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而关于南京旅游的宣传在这些社交媒介上很难看到,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国外常用社交平台宣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更能促进南京旅游的发展;此外,虽然在当下很流行的微博上出现了南京旅游委员会的中文官方微博,但是对应的英文版微博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在青奥会的重要契机下,做好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意义重大。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不仅能够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更能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南京国际形象。尽管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政府加强重视,不断完善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相信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继慧.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9(2):112.
[2]吴国生,王红.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价值意义解析与青奥会展望[J].运动,2011,(21):31.
[3]陶礼春.浅析南京旅游网页外宣的现状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10):119.
[4]林婷婷.互联网对泉州旅游外宣翻译的功能完善[J].华侨大学学报,2011,(3):129.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为深入贯彻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好非遗----“武义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鼓励、支持教育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规定,我们要求批准本校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传承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传承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建立“武义职业技术学校(兰香艺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苍红(副校长)
副组长张穗萍(兰香艺校负责人)
何苏生(武义昆曲代表性传人)
组员徐为(戏曲专业班主任)
胡发亮、郑雅如、胡飞平
二、强化“非遗”传承的意识,加强戏曲专业建设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是昆曲兴起后最先广为传播的地区之一,金华形成通俗的“金昆”,通称“草昆”,而武义是草昆的主要生长地。1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武义岭下汤村最早创办了“太和会昆曲坐唱班”。1909年,原宣平县桃溪镇陶村的一些昆曲爱好者,在陶村建立了“儒琴堂昆曲坐唱班”,1934年成立了“昆曲民生乐社”(演出班社)。解放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武义县昆剧团。随着社会的变迁,在武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昆曲慢慢走向尽头。因此,传承和发展武义昆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更好地做好武义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做好武义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是在艺校招收中,加大招生力度,拓展低龄学生入学,以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适应性;其次是继续将昆曲表演纳入基本功训练课程,以提高戏曲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再次是将加大戏曲专业的投资力度,充实更新戏曲专业教学设备,加强戏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引进的工作,大力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繁荣戏曲事业,抢救和保护武义昆曲,将昆曲表演艺术传承下去。
三、建章立制,加强考核
学校非常重视非遗传承工作,专门建立了各项戏曲专业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并把非遗传承教育、非遗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把非遗创建工作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把非遗传承考评工作纳入班级、教师的考核。
四、编制教材,加强教改
根据本专业的一系列课程安排,非遗项目——“武义昆曲”已作为重点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开设武义昆曲史专修课程,以专著《武义草昆》作为武义昆曲史的历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编著昆曲专业教材,定期为学生教授武义昆曲表演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承活动。
五、办学条件优越,专项经费保障
本校戏曲专业各项条件均有一定规模,各项设施、设备、场地齐全。校内的“艺术楼”为戏曲专业与传承基地共用,现有专业办公室二处,资料室一处(内设非遗专柜);练功房四处,其中设有专科琴房,集体练乐兼教室一处;排练演出小剧场一幢;还有文化课教室、舞台灯光及服装仓库数间。
现有经历年搜集整理的“武义昆曲”折子戏剧本、曲谱和有关非遗的各种音像、图书等资料和电教器材。备有全堂古装传统“行头”包括服装、盔帽、导具和灯光、幕布、软硬布景及音响字幕等演出设备。
学校设有专项经费,作为该专业和非遗保护传承活动保障,且成效显著。
六、师资队伍精良,教学效果显著
我校现有一支良好的“非遗”传承教育师资队伍,在职戏曲专业教师有国家二级演员(中学高级)二名,三级演员(演奏员)三名,四级演员一名,其中武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外聘原武义昆曲著名老艺人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其中有乐队专科教师胡奇之(国家二级作曲)、傅鸿飞(昆曲正吹、副研究馆员)、谢正平(昆曲鼓板,二级演奏员)、演员专科教师陶远升(工“净”,国家二级演员)、周竹芳
(工“生”国家二级演员),以及小生、花旦等多名昆曲艺人进校授课。
几年来,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训练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了“非遗”的保护工作,加大非遗传承工作力度。科研与保护成果多次在省、市级相关竞赛中获奖。按教学计划,不断地由武义昆曲传人为在职的全体老师开展“非遗”培训,参训率达百分之百。通过折子戏的排练(培训)、演出(实践)和相互间的观摩,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在每个学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排练昆曲精品唱段、选段及折子戏,结合本专业演出实践,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非遗”活动和教学活动,成果显著。
七、广泛参与“非遗”传承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中,戏曲专业的学生,百分之百地参加“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课外、校外“非遗”传承演出与纪念活动,以扩大“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影响力。除专业课外,我们还面对全校师生,开办了由戏曲专业老师主讲的“婺(昆)戏剧社”,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我校师生还经常走出校外,面向社会和各中小学开展演出、授课等非遗传承活动。为“非遗”进校园、授课、演出的具体单位有:东干中学、壶山小学、实验小学、熟溪小学和乡镇“非遗”基地——“桃溪镇陶村昆曲延艺社”。学校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周活动和运动会等重大活动,都会将非遗成果向全体师生展演。
与此同时,还积极参加由上级或教育、文化行政部门组织的各
项比赛和展演活动。在戏剧进校园活动中,由我们辅导的昆曲《山门》,于2012年10月18日参加金华市戏曲进校园表演比赛中获表演一等奖;与县文化艺术团合作,专门排练了《狮舞》,于10月21日参加县温泉节演出;由我校教师参加演出的昆曲现代小戏《情系破田坑》在县内展演数十场,并获“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现代戏汇演”银奖,金华市现代小戏(曲艺小品)调演一等奖;11月21日,由全体学生参加演出的《梨园荟萃》节目,参加金华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才艺展示获一等奖,舞台、布景、服装、道具、脸谱展示二等奖;2013年1月8日,参加茭道乡沈家门“百花会”演出;1月9日参加熟溪街道“百花会”演出;1月30日,参加武义县壶山之春文艺晚会(团拜会)演出;6月7日,昆曲《牡丹亭——游园》参加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启动仪式演出。省“非遗”保护项目《花灯花轿》于6月15日参加在岱山举办的,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交流演出。
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
武义兰香艺术学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它见证了人类思想的进步,是人类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它土色土香,展示的是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属于活态的传承,不只是要物质实体的传承,更需要手艺,确切的说是需要人去传承。没有了人这个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传承。在调研的这一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民间艺人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十分精美,但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费时耗力而且没有对等的经济价值——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真正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就在现在,不知道正有多少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民间艺术正在消亡,仅仅因为找不到接班人!像制作宫灯的艺术,这在古代是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甚至生活美满的手艺,但是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消亡了。但按常理来看,这却是情理之中的事。事实上,制作一个宫灯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做工复杂,很需要艺人的精力和时间,做出来的作品也是精美大方,但是又有谁会去买呢?没有人来买的话,制作宫灯的艺人们又靠什么生存呢?而且制作宫灯的手艺复杂难学,就更加使找不到传承人的问题变成了不争的事实。听制作宫灯的老爷爷说,原先他是有两个徒弟的,但是结婚之后因为生计问题都放弃离开了。看着自己这门手艺无人传承,老爷爷的这种难受又能用什么来安慰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是如何保护,保护哪些却也是问题。就徐州而言,徐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2006年成立的,但是2008年徐州市政府才开始批准和资助,主要负责的是整个徐州市项目的申报工作。徐州市目前市级的保护项目有101个项目,省级的有43个项目,国家级的有9个。而说到真正有实质性保护的,只有省级以上保护项目才有资金的资助。这样看来,目前的非物质遗产中只有少之又少的得到了实质性的保护,这就好比冰山的一角,不可能有多大的成效。想宫灯那样失传的民间艺术有多少?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立项,没来得及让大众知道,就已经在某个角落静悄悄的消失了······
且不说这些没有立项的、没有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是保护中心立项保护了的,想要传承下来也不容易。受保护的项目太多,而市级的项目目前还没有资金的资助,只有专门分配的下属的部门去监督有关项目的传承情况。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常去检查是不太实际的,所以相关的传承情况也很难一一帮助到。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张明主任还说道,就全国的形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比较薄弱的,因为政府一直都将经济、教育等作为发展的重点,事实上,文化才是最需要保护的,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人类的历史,民族的成长。它们大多是纯手工制作的,做起来很辛苦,但是价值却不被大多数多接受。单从经济价值上,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民间艺人靠这个养家糊口是很不实际的。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保护方面,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多,上头的保护政策下来,到了下面就实施不起来了。但是相比于全国其他地方,徐州政府比较重视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心的很多硬件设施都是政府直接拨下了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其矛盾的一面,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被时代所淘汰的,比如我们路上见到过的盛馒头的竹篓,这是徐州市级的一个保护项目,编制这个竹篓的艺人需要蹲在一米深的土坑里,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竹子才不容易断,而且编一个竹篓需要一个小时纯手工的制作。即使是这样辛苦的制作,一个竹篓也只能买到三元钱,甚至还没有人买,因为现代的技术已经将其淘汰了,冰箱、保鲜柜,无一不比它更美观、方便、实用。另一方面,不被时代淘汰的手工艺品,一旦有其经济价值就不需要被保护,即使贴上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标签,也丝毫不需要保护,比如我们家喻户晓的“茅台酒”。像“茅台”这样找到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的确存在,但是只是极少数,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了。徐州的曹氏香包算得上是徐州市的文化遗产中发展的比较成功的一个代表,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曹氏香包的第三代传人经常出走于各国的文化交流会中。用曹氏香包第三代传人井秋红女士的话说:“我们的曹氏香包集合了三大中国元素:中国刺绣、中国中药、中国结。民俗的东西不一定最精美最贵重,但是一定是最有地方特色的。他的价值因人而异。我做这一行这么多年,心态一直摆的很正,我就是喜欢,你只要欣赏我的作品我就很开心,至于买不买、赚不赚钱我不太关心。民间艺术哪怕不赚钱,也要想办法传承下去。我现在很重视后代的兴趣培养,国家都重视保护了,我们更要传承下去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需要政府的适当的支持,也需要人们的重视。调研期间,我们很幸运的来到了书画艺廊,这里有一个自发的组织,每月定期举办一次民间艺术展览,书画艺廊的负责人表示,这种自发的组织都是艺人们用自己的工资捐钱举办的,不为任何名誉和金钱,仅仅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艺术展览会的发起人表示,希望通过每月的展览将艺人们聚集在一起,同时也让平时堆积在家里的艺术品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政府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政府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每年要向政府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自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3):10~12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礼仪、民间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其涵盖的范围有: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在山西省,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建立。截止到2012年4月,山西有10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301个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228名。有市级项目593项,县级项目907项。其中,有掌握比欧洲早16个世纪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看火师傅”;有传承记载远古文化遗存的剪纸艺人;有山西省四大梆子中各流派的代表性人物;还有遍布于乡间的传承小剧种的农民。
目前全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0余处、传习所(个人的工作室)200余个,大部分为项目保护单位自建,如东湖老陈醋工业旅游区、晋商文化的各类博物馆等,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山西的一批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也得到不断完善。
2012年4月,笔者因工作的关系,在山西考察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西省的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5个,民间文学类项目2个,民间美术类项目2个。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它们是:山西老陈醋酿造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推光漆器髹饰工艺、黄酒酿造技艺、梨花村白酒酿造技艺。
“山西老陈醋酿造技艺”项目由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地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由该公司进行保护。
山西人以爱吃醋,会做醋闻名天下。所以,有“老西”之绰号,此“西”字就是醋的古字“醯”而来的。
“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其工艺源于自西周以来的制醋工艺。史料记载,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创造出了“熏蒸”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
创立于明洪武元年的“美和居醯坊”,以山西地产高粱、豌豆、大麦、谷糠、麸皮五谷为原料,开创“熏蒸法”、“夏伏晒、冬捞冰”陈酿工艺,完善了“蒸、酵、熏、淋、陈”五步酿造技艺,制造出“绵、酸、香、甜、鲜”的陈醋,负有盛誉。山西老陈醋集团公司及旗下的东湖醋厂生产的“美和居”“东湖”和“益源庆”等品牌的陈醋,秉承传统手工酿造技艺,并对老醋的保健及药用功能进行研究和阐释,还以陈醋为基础,配以蜂蜜、山楂、甘草、红枣、薏米开发出保健产品。虽然说独特的制醋工艺并非这家所独有,但是作为一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非遗保护单位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虽然是第一次参观东湖美和居老陈醋酿造技艺。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世界上有山西人的地方,就有老陈醋,作为生产性保护(老陈醋)这是唯一一家。东湖老陈醋生产性保护技艺应加快保护步伐,下一步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东湖醋业能走出来对全国很多项目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反映山西民间文化习俗的特产,其形制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称于世。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上述地区百姓中秋馈馔之节日佳品。
“郭杜林”晋式月饼精选原料和辅料,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独到,米稀上色时机讲究,吊炉形制独特,烘烤火色温度依赖人工控制,窖圈熟藏而使其香味浓郁,感官特色明显,再加上特有的胡麻油味,口感上佳。
“郭杜林”晋式月饼纯手工制作技艺和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而“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具有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
由于近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麻、白小麦等作物退出农民的种植范围,导致“郭杜林”晋式月饼所需原料来源缺乏;传统的手工制作,使其难以机械化批量生产,使这种工艺的生存空间和生产规模难以扩展。
看双合成制饼及参观过的老陈醋制作技艺,感触颇深,我们进行的非遗保护,目前有些概念还不太准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是活在百姓之中,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联合国文件中也强调,保护文化多样性,我们改革开放这些年,很多东西改变太多。生产性保护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要从一个点切入进去,使企业做大,使百姓品尝到更多的传统美食。我们看到做成这么大的企业,对非遗保护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梨花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山西有汾酒,人人皆知。但在雁北地区以木塔闻名的应县,也有一种地方名酒,那就是山西梨花春酒。应县地处雁门关外,历史上曾先后是匈奴、鲜卑、突厥、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往来活动的地域,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加之该地区气候严寒,酒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由此形成了人们豪饮的习俗,使酿酒业颇为发达,酿酒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
梨花春酒酿造以大麦、豌豆、麸皮为制曲原料,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在纯自然的生态环境下酿造成酒。制曲、酿造、蒸馏、勾兑等许多工序技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这条独特的工艺路线既可以看到以汾酒酿造工艺为代表的清香型蒸馏酒的酿造技艺模式,又可以看到从其它少数民族酿酒技艺中汲取的先进经验。正是这种融合,创造了自身的特色。梨花春系列酒成为享誉山西、内蒙、陕西、河北的美酒佳酿。其传承下来的独特技艺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非物质文化成果。
梨花春传统酿造技艺采取中温制曲,堆积增香,地缸发酵,慢火蒸馏,分级贮藏,精巧勾兑等独树一帜的工艺,许多工序的操作经验都是凭借酿酒师傅辈辈口传身授的经验积累而形成,至今一些关键的工序仍需手工劳作。
平遥推光漆器工艺
平遥古城是世界遗产,这里不仅城市古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推光漆器就是一种。据考,在上古时代,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漆树。而汉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学会提炼漆树的汁液髹饰木制或皮制器皿,漆的使用及漆器的制造,在中国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平遥推光漆器始创年代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平遥漆器已具雏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平遥漆器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
(1)大漆制漆工艺。天然大漆从漆树上采集下来不可直接使用,须采用一套特别的工艺,特别的配方,和特制的设备进行炼制,然后方可使用。
(2)桐油炼制工艺。传统漆器使用的罩漆,是用天然桐油和天然大漆经特殊炼制工艺和一定的配方制成熟漆方可使用。
(3)制灰挂灰工艺。传统漆器髹漆前需在木胎上披麻挂灰,传统工艺用大漆披麻,然后上灰。
(4)漆栓制作工艺。使用天然大漆,用普通的毛刷是不行的,必须用一种特制的髹饰工具,叫漆栓。高档漆栓用少女的头发制作,通常用牛尾和大漆、桐油制成,乍看是约一尺长三寸宽三分厚的一只硬板,使用时须用特制的刀切开一端,叫开栓,一般的漆器艺人制作不了这种工具。
(5)阴房的设置。天然大漆的干燥不纯粹是水分的蒸发,需要特殊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所以漆器在每上一道漆之后要在特制的阴房中让阴干,阴房的设置是传统漆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6)平遥传统漆器工艺表面装饰主要是描金彩绘工艺。其中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擦色、彩绘勾金、三色金、晕金、搜金、三金三彩、沥螺、沥金银、软石镶嵌、蛋壳镶嵌等,前六种是老传统工艺,后面是近十几年来增加的新技法。描金彩绘所用的颜料有银珠、石黄、毛蓝等特殊入漆颜料,是用大漆调配而成的,所以普通的毛笔是不能用的。漆器艺人使用的笔一种是尖子,一种是扁笔,是艺人们用山猫脊背上的鬃毛特制而成,使用的雕刀也是自己制作的。
(7)推光漆工艺。传统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一般所说的推光漆是指最后一道面漆用手掌推磨抛光的工序,通常的作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为了增加漆面的黑度,然后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然后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8)镶嵌、雕刻、罩金、刻灰、堆鼓等工艺技法。这些技法各有妙谛,漆器艺人各有专长,一件上好的漆器制品可以附加金、玉、牙、石、珠、贝、螺等各种材料,因而往往价值连城。
长昇源黄酒制作技艺
同样是在平遥县城,我们来到长昇源黄酒铺,参观了黄酒制作过程,品尝了黄酒。“长昇源”老字号创建于明代崇祯(1624—1644)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初期字号为“聚昇源”,意为顾客盈门。当时定位为炉食铺,制作经营点心、黄酒、醋、人丹等多种物品,尤以黄酒出名,为富豪商贾常饮之酒。
传承介绍到,长昇源”黄酒原料取自本地的作物糜子,俗称黄黏米或大软米,这种作物生长于丘陵地区,日照时间长,不使用化学肥料,产量不高,属纯天然作物。“长昇源”黄酒,香味浓郁醇厚,酒性温和,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黄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营养酒类中所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黄酒还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
长昇源黄酒的起源有段传说。明崇祯年间,平遥城内有个举子,家道殷实,广置良田,喜与文人墨客在家聚会,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年,因秋种违时,举人便将所有的秋地全种上了糜子,结果糜子大丰收。粮仓堆得满满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糜子太多,没法处理,四处兜售,即使价格压到最低,还是卖不出去。举人犯愁了,情急之下,只好将糜子全部研成糯米。经过苦心寻找配制秘方,黄酒终于酿制成功。他将酿好的黄酒装瓮下窖,两年后打开,异香扑鼻。除了招待友人和自家饮用外,仍有剩余,经友人建议,举人决定开一家店铺出售黄酒。清朝时期,长昇源黄酒以其浓、香、甜、绵的口感著称于世。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路经平遥,畅饮“聚昇源”黄酒,膳食长昇源点心后,沉思片刻,说:吾到平遥,饮此美酒,甚感欣慰。询问酒店字号后,特赐一个“长”字,“聚昇源”遂改名为“长昇源”(平遥县志记载)。明清期间多以山西商号绅士官僚、城乡百姓、有名的“日升昌”票号等大户为主顾,流名甚广。
民间文学类项目
1.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祠内清澈见底的难老泉水,难老泉水母娘娘的传说流传千年。晋祠难老泉亭西南有一座水母楼,供奉着晋源水神水母娘娘。她端坐在盖水缸的蒲团上,一身农家妇人的装扮,青丝半垂,衣着朴素,头上别着梳子,一副梳妆未尽的神态。
传说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没有水,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人们苦不堪言。在悬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为久病的儿子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不幸的是春英刚过门,她的丈夫就病逝了。春英的婆母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毒女人,小姑子是一个又懒又馋又刁蛮的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她们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春英把后桶水弄脏了。为了虐待春英,她们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春英挑着满满的水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尽管如此,春英还是悉心照料着恶毒的婆婆和刁蛮的小姑子。
春英以她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白衣大仙下凡考验她。
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老翁。老人牵着马站在路口,见春英挑水过来,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有些为难,但看到老人和马都渴得厉害,就答应了,但老人同样只要前桶水,不要后桶水。于是春英毫不犹豫地把水让给了老翁,又返身去挑水。春英回到家中不仅没有饭吃,而且还挨了婆婆的一顿毒打。
第二天,春英挑水走到那个路口,老翁又等在那里要水喝,春英让他喝了个饱。第三天,老翁喝完水后笑吟吟地对春英说:“大嫂,你的心肠太好了,我是天上的白衣大仙,特来考验你,现在送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去以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水就满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春英回到家后,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春英高兴地把此事告诉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打水,乡亲们万分感激。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气坏了,一天婆婆借故打发春英回娘家,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和小姑子,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小姑子就急不可耐地把马鞭提了出来,顿时大水涌出缸外,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冲跨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冲走了。
此时,春英正在娘家梳头,闻此消息,她连头上的梳子也来不及往下取,飞奔回婆家,冲进厨房,拿起一个蒲团盖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柳氏坐的缸底下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柳氏也从此坐化成仙了。
从此以后,四方百姓尊称柳春英为“水母娘娘”,并集资在泉水源头盖起了水母楼,纪念这位勤劳、简朴、善良、仁慈的农家妇女。
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宣扬了人性的真、善、美,对晋祠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吸引了无数游客,增强了游客游览的趣味性,使游客能够更多地了解晋祠,同时对于宣传晋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晋祠的传说故事是一种口头相传的形式,许多精彩的章节或精彩的小故事,随着时光的流失正在濒临消亡。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影响,使得游人对流传的一些传说故事兴趣已经开始淡化,致使晋祠传说故事的流传受到严重的影响。
2.广武民间传说
旧广武城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辽代古城。城周长1652.94米,为砖石结构,有东、西、南3座城门,内有峰火台1座,城高8米,顶宽3.4米,垛高2米,底宽0.5米,顶宽0.4米,全城比较完整。新广武据考证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屡遭自然灾害的破坏,屡屡复修,明代重建称新广武,因而有新广武不新,旧广武不旧的说法。新、旧广武紧依雁门关,扼守关内勾注经之咽喉,是长城线上的重要军事防卫据点。地处要冲,依塞傍关,同长城紧密地连接在一体。
据史料记载:广武由于历史上战事频泛,形成了庞大的汉墓群,现存封土堆298座;汉长城座落于广武恒山山脉之上,全长约1万米,残高1.2米,宽2.4米,全部用石块无层垒起。城上建有堞楼16座,现有5座保存完整。广武城、汉墓群、长城、六郎城、雁门关形成了典型的军事古战场——广武。
广武独特的地理、漫长的历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斑驳的岁月遗迹,成就了可歌可泣的民间传说。广武传说可分为又几类:人物类包括“刘邦广武押刘敬”“杨业四出雁门关”“六郎点三军”“光武帝续建长城”“程不识率军驻北陲”“毛主席路过广武”等;风物类包括“新广武传说旧广武传说”“马厩变城池章宗帝巧建三门城”等;军事类包括“李广屈死埋汉墓”“卫青广武败匈奴”“汉武帝雁门整军容”“杨业大战契丹”等;神话类包括“晋景公巧捉狐狸”“六郎城夜闻马嘶声”等。《谎粮堆传说》,讲的是杨家将阵守雁门时,在广武汉墓群用芦席遮盖汉墓,假充粮草,宣扬宋军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敌人若敢来侵犯定杀你个片甲不归,辽兵看到宋兵粮草堆积如山,想到宋军的强大立即退兵,不敢来犯。《冯敬忠烈广武》,汉朝初期,匈奴经常南侵搔扰。有一年,匈奴率军十万进攻雁门关,形势十分严峻,太守老将军冯敬镇守雁门关,正值派副将率军出征,城中只留少数军士,老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英勇破敌,无奈,寡不敌众,壮烈献身。还有《杨业四出雁门故事》等等许多故事。这些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和传说,讲述和记录广武历史上发生的战事同时,还传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研究山阴经济、文化和历史渊源的重要史料。
民间美术类
平遥纱阁戏人
平遥古城内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道教宫观——清虚观内的平遥纱阁戏人。讲解员介绍说平遥纱阁戏人的文化渊源,与宋代以后民间丧葬礼仪中的纸扎明器传承、与元代杂剧的空前兴盛以及明清时期民间祈子风俗有关,更与平遥晋商大都会的商贸习俗有关。明清时,平遥是商贾云集之地,当地的纸扎业因丧葬习俗中的攀比之风而兴盛,由于晋商与戏剧票友的推波助澜,纱阁戏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道文化景观。平遥古城街衢中心的市楼成为展出纱阁戏人的重要场所。
纱阁戏人的结构可分为木阁、隔断、戏人和道具四部分。木阁形制规范,每阁高77厘米,宽83厘米,入深44厘米。除去木板厚度,内部空间高64.5厘米,宽74厘米,深36.5厘米。木阁前额装饰雀替,以装成戏台模样。木阁顶部与底部木板前方刻有凹槽,设有锁钥,展出完毕可以插板锁闭。隔断包括纱阁后壁与左右题壁,后壁是戏台前后台的分界,多采用三折七屏形式,省略了上下场门。后壁中间上方挂着题写剧名的横额,七条屏间绘有山石花鸟,书有劝世联文。左右题壁都有题记,或为格言或为诗歌,末尾署以店铺名或年月。戏人用秸秆、谷草根据剧情需要扎成人形骨架,用铁丝或麻线扎牢,固定在木阁底板上。再用当地的红胶泥塑成头与手足,安插在骨架适当位置。头部与足部由石膏模子成型,然后根据剧情需要修改人物表情,待阴干之后施行涂色化妆。裹纸是制作戏人中最精细的一道工序,麻纸或草纸既廉价又柔韧,是包裹戏人的极佳材料,不同姿态的形体全靠草纸裹紧后展示。基本形状完成后,要用胶水刷透、晾干,以保持年久。戏人的最外一层用洒金宣纸精心裹粘,服饰的褶皱层次与轻纱般的质感,全凭艺人匠心与使用材料的技艺。戏人的最后装饰还要经过画脸谱、贴头饰、戴服饰三道工序,主要的工作是上色和贴花。脸谱直接画在脸上,贴花要先在宣纸上画各种图案后剪下粘贴,头饰用草纸制成帽、盔、额巾之类后上色、贴花、簪花而成。制成的戏人,生末净旦丑俱全,个个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光彩照人,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现平遥清虚观内收藏的一组工艺精美、造型生动的纱阁戏人。据纱阁内壁题记,这组纱阁戏人制作于“光绪丙午”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者为“古陶六合斋”以及“五云轩”,“古陶”指平遥(王莽曾改中都县为平陶县,北魏后改作平遥);“六合斋”为当时城内一家纸扎铺的字号,老板名叫许立廷,“五云轩”是家木器行的字号,当是制作纱阁戏人的作坊。这组纱阁戏人原有36阁,现存28阁,“纱阁戏人”每阁表现一个戏曲剧目。在木阁内摆设以稻泥宣纸扎制的戏人,因其衣饰华丽犹如薄纱,民间遂称为“纱阁戏人”。戏人为整个纱阁之灵魂。
平遥纱阁戏人不仅是我国古代丧葬风俗中造型艺术的典型史料,同时也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发展与流变的生动的见证。
在山西一周的考察,对山西的非物质遗产有了大概的认识。山西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非常有特色的。由于有经济实体作支撑,这些可以走向市场的非遗项目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但是,传统的手工艺和机械化生产之间还是有矛盾的。怎么在现代生产中体现现代的精髓,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黑砂文化;幼儿园;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0.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荥经黑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制作历史两千多年,砂器原始古朴,观赏性和实用性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严道古城遗址”的所在地——四川省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是荥经砂器的主产地。早期的荥经黑砂主要是生活用具——砂锅。后来,荥经砂器由单纯生活用具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制品砂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工艺价值已远远超过砂器自身生活用品的价值范围。产品逐步工艺化、艺术化,加上它古朴独特性,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汉族民间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支绚丽奇葩。
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粘土,俗称白善泥,呈黄白色,土质细腻,粘性极强。其化学成份为Al2O3、Fe2O3、CaO、MgO等,无污染,无有毒有害元素,具有生态性。而此粘土仅荥经古城坪特有,具有唯一性。从砂锅到砂器工艺品,主要是指在工艺、造型上的改进,目前,荥经砂器的制作基本沿用历史遗漏下来的汉族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故产品不雷同,件件是绝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坯、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工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坯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原始古朴的手工生产具有产品精致、独特、不重复等特性,同时也具有文物性特点。而且具有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优点。
虽然荥经砂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加快,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荥经黑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了解黑砂的人少之又少,当地人也因为当前荥经砂器较低廉的价格,轻视其所具有的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便抛弃了这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手工艺,转而从事更能赚钱的职业,从而导致年轻一辈中没有人愿意投身到黑砂的传承中去,致使黑砂传承出现断层。
二、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契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②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的生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生活的环境,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其独特的教育内涵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幼儿从小在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本土文化中获得信息,其教育效果是根深蒂固的,容易融入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我园作为荥经黑砂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园开展黑砂文化传承教育与创新研究,可以弥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缺失,丰富幼儿园课程内涵,可以加强幼儿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对我县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黑砂制作工艺技术。
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和创新实践在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
(一)3-6岁幼儿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展萌芽。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③。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比较抽象的东西较难,但是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选择适宜幼儿认知和操作的内容,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游戏、生活来理解、掌握。
(二)幼儿园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设定:
1.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到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些物质性的成果、载体、历史和景点。
2.设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操作性活动,可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方法结合。
3.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引起师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4.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固定生产模式、纯手工的特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想像力的发展,培养师生创新能力。
5.转变幼儿园育人观念,密切与社区的关系。
四、研究适宜的方法手段和活动载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化、课程化
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园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研究,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在幼儿园实施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方法探索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整合,注意内容的生活化、手段的新颖化、教育课程化、形式的普及化(大众化)。
其次,相对于现代文化,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时还要注意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和教育方法,运动生动的现代化展示方法,显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性成果的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吸引幼儿的好奇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自主、自由、放松地思考、制作、美化,能坚持于活动中、喜欢创新突破,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不同于已有成果的作品。比如,在手工活动中,让幼儿用白善泥(也可用橡皮泥)制作砂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捏制出独特的砂器作品,并在游戏中完成刻图、烧窑、上釉、出窑等工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黑砂文化并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三,营造浓郁活动氛围,丰富活动载体,形成园本课程和特色课程。
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能脱离其特有的文化氛围,生存的特殊环境。因此,只有幼儿园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应该与地方政府、相关组织、社区密切配合,共同开发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有的教育价值,扩大或开辟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与社区或黑砂文化传承人共同建立黑砂传承教育基地,为幼儿学习体验黑砂文化提供实践传承场所。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开善寺博物馆、砂器博览园、荥经砂器一条街等资源,带领幼儿参观,帮助他们直观地观察到荥经古代文明和砂器经典,了解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现场制作活动表演、亲身体验等,引发幼儿的兴趣。作为幼儿园,则要构建幼儿园黑砂文化课程体系,科学规划黑砂文化课程建设,合理配置人员、保障研究经费,承担与地方的接洽与联系,提供和寻找合适的场地,把课堂搬到体验馆、搬到砂器窖……
第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紧密结合,让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阳光再现,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的生活。在幼儿园户外环境中放置大、中型成品砂器,或供环境装饰,或种花养鱼,或让幼儿欣赏。同时,设立专门的砂器博览室,并与操作室结合起来,为日常开展砂器制作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在教学楼环境装饰中,统一主题,用相关成品、挂饰、图片等美化环境,丰富幼儿见识。在班级区角活动设置中,开辟“砂器一条街”、“黑砂美食”等区角,展示本地黑砂文化及风土人情,增加幼儿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黑砂文化的感性认识,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
五、充分认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开发的深远意义
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大师说:“我们要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非遗物质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任重而道远。因此,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现象入手,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
1.与幼儿园德育教育、五大领域内容结合,开展丰富的体验式活动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学,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幼儿园课程多元化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法和手段,既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地古代文明,又要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现代气息,将其发展、创新、传承。
3.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传承人,培养更多生力军,让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发扬光大,走出荥经,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①《简析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策研究》论文天下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翻译】推荐阅读:
文化遗产特征09-21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09-26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06-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1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07-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10-0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主持词05-25
朔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09-30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