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快乐的(精选16篇)
快乐的暑假作文200字
我的小学第一个暑假就要快结束了,下个星期我们就要开学了,在这个暑假里,我过的.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我学会了游泳,领略到了游泳的乐趣。我画了很多张画,还练了字贴,使我的字有了些进步。我还看了奥运会,其中有位运动员还是我们行知小学毕业的。我要在新的学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快乐的暑假作文200字
这个暑假是我的第一个暑假,学校刚放暑假,我就把我的活动安排的丰富多彩。
在元武道馆,教练每天带领我们练习跆拳道,暑假快结束时,我还考到了跆拳道的绿蓝带呢。
在围棋馆,我学会了对杀、做眼、破眼、抱吃……我从围棋“工兵”当到了“排长”。我还教会了奶奶下“抱吃”。更让我高兴的是,爷爷在部队里曾经是团长,还下不过我这个“排长”。
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时,我看见警察叔叔指挥交通很辛苦,就送了几瓶“红牛”饮料他们喝。
这个暑假我过得真快乐!
快乐的暑假作文200字
暑假是我最盼望的日子,因为暑假我可以有很多时间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还能出去走一走,增长很多见识。
不久前,妈妈带我到苏州的姑姑家去玩,一天,我和妈妈、姑姑、姑父一起去海洋公园去玩。海洋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它们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很多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比如有一种鱼叫电鳗,它全身不时发出阵阵电流,听说被它电一下,轻则昏迷、重则死亡;还有一种章鱼像变色龙一样,可以不停地变幻身上的颜色……
海洋中的动物是多么奇妙啊!海洋动物表演的时间到了,这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节目了,不信,你听听现场小朋友的阵阵欢呼就知道了。
可是,那天很不凑巧,海狮罢工了,无论驯兽员如何用小鱼去引诱,如何对海狮“好言相劝”,海狮始终对他不理不盼,拿出一副大牌明星的架势,最后驯兽员只好妥协了,请出了“二流演员”海豚上场了。
在驯兽员的指挥下,海豚一会腾空跃起,一会又在水中表演舞蹈,一会又充当驯兽员的滑板,表演得精彩极了。我觉得海豚真是又聪明又可爱。我还没看够,动物表演就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海洋公园。
一.从写日记抓起, 为快乐作文铺平道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使我认识到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摆脱作文教学困境的突破口。我首先是让学生从写日记做起, 开始是低要求, 从写一句话、两句话开始, 写通顺、写明白就好。告诉学生日记内容:可写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想到的, 可从一方面写, 也可多方面写。这样学生从写一两句话到写一段话, 越写越多, 克服了没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问题。我经常点评更激励了同学们写日记的热情, 也提高了同学们所写日记的水平。从学写日记到会写日记, 越写越爱写, 到乐于作文是一个自然的过渡。
为了把同学们引导到乐于作文的氛围中, 开始我还帮助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素材, 引导学生去写。例如, 一个同学打热水烫了脚后, 一个同学背起他, 两个同学扶着他, 送往学校医务室, 经医务室处理后, 烫伤包扎好不能走路, 同学们轮流背他上下楼坚持上课, 抢着打饭送到他身边。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友爱, 助人为乐令人感动;这个同学“轻伤不下火热”的学习精神也令人佩服。发生在同学们之中的人和事, 他们写起来就顺手, 没有编造之苦, 老师们经常给学生们这样的指点, 作文的厌烦、怵头情绪也就随之消失, 为学生快乐作文铺平道路。
二.组织学生多读书, 为快乐作文奠定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没有阅读, 学生孤陋寡闻、对事理缺乏认知, 表达起来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读书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 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 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共鸣。为了让学生多读书, 我班建立了图书角, 学生集资订阅5、6种青少年期刊, 并且号召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读物都捐献出来, 聚少成多, 成了班内所有同学的公共读物, 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在做好正常教学的基础上, 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读书, 为学生创造了静心读书的条件和机会。读书往往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很多联想和感悟, 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 为学生快乐作文奠定了基础。
三.组织学生互批自改, 为快乐作文注入生机与活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张志公先生也强调:“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可见自改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可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一人包办的批阅方法,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学生在参与评改作文过程中, 逐渐消除对作文的神秘感和怵头心理, 变得勇于参与, 乐于作文。
互批自改作文首先要明确批改项目, 制定评分细则。常规项一般包括书写、格式、文字、标点、语言、结构、选材、立意等, 另外加上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项。例如, 本次作文训练是写人记叙文, 可把人物语言描写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是否表现人物性格作为要求项。常规项是不变的, 分值也是不变的, 而本次作文要求项根据作文训练点来制定。根据评改项目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
放眼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作文教学的误区,不时地在我的身边重现:不写真实的生活,只是照搬别人的文章;不追求心口一致、情理一致,只是信奉所谓的完美、高尚;心里话只能在心中诉说,呈现于纸张上的多是空话、假话、大人爱听的话。
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说真话”是写作中的第一需要。因为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写真话才能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能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搞乱,孩子们在写作中就会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
为此,让孩子在真实的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成了我不变的追求,那怎样在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心怀纯真的童心真切地感悟生活,我会引导他们用独特的童眼不断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给他们创设最宽松的环境,要求他们把自己的那些特别的认识实话实说地写进自己的作文,并且以欣赏的态度接受这份来自于孩童世界的本色情感。
其次,在作文前的指导和成文后的互评过程中,我会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交流。作文之前,是让他们交流题目、素材和思路;成文之后,是让他们走上讲台真实评价小伙伴的作文,评价的过程中,被评价者和倾听者可以随时从评价内容、语言、动作,甚至是语气、神情等诸多方面和其交流。在前后多次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一边享受着展示了自我的兴奋和喜悦,一边沉浸在被别人欣赏和欣赏别人的激动和幸福中,他们享受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功,而在这享受的过程中,对作文的兴趣会滋生很多很多。
第三,我会鼓励孩子写“现在进行时”。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现在进行着的、刚刚发生的事情,孩子们最容易表达、最善于记叙的也是现在进行着的感情活动。所以,我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写当前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从刚刚经历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引导他们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力求让作文成为孩子们表达生活的需要,让作文与生活一样真实。
快乐是人人都有的,可是,谁又知道快乐的真谛呢?
我想:快乐的真谛是有一颗童心吧!
一个月前,妈妈不小心丢掉了弟弟心爱的玩具,没有给弟弟说,弟弟竟也没有觉察。可是,有一个周末,弟弟竟然觉察到了。星期五放学我回家时,看见弟弟正在屋里翻抄东西,嘴里说:“咋回事嘛!我的玩具呢?妈妈!”。他找遍了所有的房间,还是没有找到。晚上,他还是没有见着他心爱的宝贝玩具,我就走到妈妈面前问:“妈妈,你是不是把我弟弟的玩具扔了?"妈妈说:“好像扔了吧!”。妈妈的话音刚落,客厅里就传出一阵刺耳的哭声。我跑出去,看见弟弟的腮帮鼓鼓的,小脸蛋鼓得通红通红的,像一个已经成熟的小苹果,嘴上挂着一串口水,几滴眼泪挂在眼角,眼睛里还闪着泪花。
他生气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扔掉他的玩具,当他想起玩具被妈妈扔掉,又开始“表演”(其实就是开始哭),从早晨他一睁开眼,就哼哼叽叽的`,一直到中午。
见没人理他,便重找了一个玩具,虽然他对那个扔掉的玩具还是念念不忘,但是还是认真地玩着新玩具,他站在沙发上,手上侍弄着玩具,嘴里还絮叨着什么,好像是在讲故事。过了不久,他又摇头晃脑地唱他自己编的歌,一会儿又下了沙发,在我们面前跳了一支舞,然后又去玩玩具了,显出很快乐的样子,似乎先前玩具的丢失,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原来对于一个孩童,快乐竟是这么的简单!
反观现在的有些人,为了眼前利益,不惜互相攀比,甚而反而以为比就是快乐,殊不知他自己丢失了很多快乐。
我们一起来到了长沙梅溪湖步步高新天地购物广场。我们首先来到了夹娃娃的地方,好多好多漂亮的娃娃在机器里面。买了币,每个人都对着自己喜欢的娃娃动手,看着容易,实际好难啊!我们都没收获,还是一起来的小彭阿姨厉害,她最终帮助我们夹到了6个娃娃。我把最可爱的小猪娃娃送给了我的小舅妈,每个人得到自己喜欢的娃娃,玩了一下午,我们欢天喜地的回长沙的彭阿姨家了。
吃完晚饭,一到彭阿姨家我就看到了一个足球,我建议来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比赛队友一方是小易和他爸爸,我是和小易的叔叔一组。比赛开始,我先来了一个快球,但被小易碰出界,我再次发起进攻,双方你来我往,最终都没进球。中场休息换大人进攻,我们小朋友做守门员,小易爸爸对我发起了猛烈进攻,我防住一个,但还是进来一个球,我和小易叔叔互相传球,终于也进了一个,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我们结束了比赛,比分1比1。
我是学舞蹈的,而舞蹈兴趣班每年的.夏天,冬天都要举行表演,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年夏天表演的茉莉花。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要表演,表演的是茉莉花。”李老师一本正色的说道。
“呵呵,太好了,有表演耶,陈露露,这次应该很好玩。”凌笑笑着用胳膊肘推了推我。
“嗯”我点了点头,心里却暗暗叫苦,这次老师肯定会使劲抠我们的动作,有苦头吃喽。
果然,不出我所料。
“陈露露,手是放在肚子前面的,一个拳头的距离,你肚子都长到天上去啦!”老师严厉地说道。“还有,手指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来,是不是早上没吃早饭呀。”
“知道了”我应到。
开始排队形了,“陈露露,张莹莹,凌笑,你们3个高的排在这,张弛……”老师大声的喊着
开始排练了,老师拿着尺子,往我腰上一拍:“背停止,把脖子给我露出来,不许耸肩。”
“来跟我做。”老师说着,开始做动作,我们跟着做……
终于,下课了,我坐车回到家,已经6:00了,一进门,就直接扑到床上,累死了,腰酸,腿酸,手也酸,唉。慢慢的,我便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来。
总算到了表演的时候,我们都穿上了表演服,画好了妆,开始了表演,我们每个人都露出了花一般的微笑,在灯光的照耀下,升起了许多彩色泡泡与烟雾,而我们则在那雾中出现,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我国有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说没有米, 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来。可见材料的重要性。作文也是如此, 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才能有东西可写。纵观中考, 高考作文高分者, 他们旁征博引, 信手拈来, 这离不开他们平时的积累。因此, 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大技巧。作文的材料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 大地万物, 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 绚丽多彩的。学生的眼睛好比一架录像机, 把见到的事物一一录下来, 经过思考、分析, 记在心里就成为写作的素材。如果不去分析、整理、积累, 就会忘去, 这样学生就把写作的材料都放跑了, 写起作文来往往觉得束手无策。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积累,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善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感知阶段, 多观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智力,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要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 从景物到人物, 从学校到家庭, 从个人到社会等不同层次, 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对于景物, 必须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对于人物要观察他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性格等。比如说教学自然景物的写法, 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观察:
1.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
大自然是美好的, 也是神秘的, 对孩子们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那初升的旭日, 那广阔的原野, 那苍翠的树木, 那晶莹的雪花, 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是孩子们写作的生动素材, 引导学生观察时最主要抓主景物本身特点, 这样才能区别与其他景物, 积累的素材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2.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事物不能跳来跳去, 次序不能颠倒, 这样你记起来有顺序有条理, 一目了然。大自然的阴晴变化, 祖国的山山水水, 田野里的一草一木, 城市里的一街一巷, 都是观察的对象, 只有乐于观察, 勤于观察, 善于观察, 才能获取第一手的写作素材。等到要写作文了才去观察, 只能是匆匆看两眼应付了事, 写不出好作文, 因此, 要做生活中有心人, 广泛地积累写作材料。
二、勤发问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思维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还有很多的疑问,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勤于发问。比如说农村现在仍保留着很多的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习惯非常有趣又有意义。如过年、传统节日、小孩满月、青年结婚、老人逝世, 那场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住在农村的小学生都见过这些场面, 可是他们往往只顾看热闹, 不清楚每个细节和每个细节所代表的含义, 只要引导学生遇到这些现象时把不懂的多向大人们问清楚, 就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果只把看到的记起来, 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不能把它的本质表现出来, 你的作文就没有说服力, 所以说积累材料也要勤发问。
三、持之以恒
积累就意味着一点一滴, 日积月累,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积累素材也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一点一点地积累, 时间长了, 自然就会积累起大量的素材, 这时写作文才能一挥而就, 才能尝到积累素材的甜头, 懂得积累的好处。小学生好动, 自觉性不高, 刚开始可能会不喜欢积累。我们要多向学生介绍积累的好处, 多讲名人积累素材的故事, 多渲染名人成功的经验。刚开始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多督促学生学会积累。要求学生准备积累的本子, 最好是精美的笔记本并给它取个名字, 如采蜜本、浪花集、拾见集……名字越好听, 学生越有兴趣。每天要检查学生的积累内容, 好的要给予表扬肯定, 对积累少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帮助。还可以举行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 如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在班内举行“积累大比拼”游戏, 比比谁积累得多, 谁积累得好, 谁就赢了, 并让赢了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心得体会。让每个学生都尝尝积累材料的甜头, 都能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多积累一些好的作文素材, 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有内容可写, 才能使作文语言出新, 做到典雅清新、生动、质朴、含蓄, 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赶快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起来, 让你的作文库丰富起来。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这时来写作文, 大家都会说:“小菜一碟。”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发现,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得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一次优异的考试成绩会令我们快乐,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令我们快乐,一句来自朋友的鼓励会令我们快乐,一种来自师长的信任会令我们快乐,生活中快乐是无处不在的,而我,因读书而快乐。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大有裨益的事情。
我从小爱看书,小时候看的都是漫画,觉得画中的人物好漂亮,长大后,开始阅读一些名著。《简·爱》《大卫·科波菲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家里的书柜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满,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我会为书中人物的凄惨遭遇而落泪,也会为他们的快乐而高兴,仿佛自己代替了他们一样。
在我的世界中,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我常去图书馆看看,看着那些前来看书的人安静地坐在凳子上或者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图书馆播放的曲子缓缓流淌……往往看着这些人,我的心便会平静下来,无论以往多么闹腾,也不会去打扰这宁静。他们也许来自不同的地区,也许有着不同的身份,家庭背景也都不一样,手里拿的书更是各不相同。可是,他们看书的那份目不转睛,那份认真,却是最打动我内心的情感。
现在,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看书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可我却还是喜欢那种纸质书籍,那种拿在手中的真实感,若有若无散发出的油墨清香,都使我沉醉。有时看书竟是忘了时间,待到一本书看完,才惊觉: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不一会儿,我们坐着车来到了海边,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夹杂着湿气向我们扑来。我们选了一个位子坐下来,把带来的食物拿出来。我们大家去玩了。
我穿着鞋子跑到了海浪旁边,看着这雪白的浪花翻滚着,把沙子冲刷地平平整整。我也忍不住想去感受大海的凉爽。刚开始,我还只是小心翼翼地用脚划划沙子。可是沙子还是一个劲地往我鞋子里钻,我只能用手扫开,于是我的手上粘满了沙子,我将计就计,用手玩起了沙子。当我玩得不想玩干沙子时,我慢慢地向海浪靠近。一个大浪打来,我不由地向后退了一步。当浪退了的时候,我向前走去,弯下腰,一个浪向我打来,我的鞋子和沙子紧紧地合在一起,海水冲走了我手上的沙子。我和海水玩了起来。看别的孩子在那玩沙子,想用沙子把海水填满。而我只想要挖一条水渠,把海水留在沙滩上。我用手把沙子拢在手中,一大把沙子在我手中,当我把手中的沙子撒向大海的那一瞬间,我感到我的压力都随着沙子都被我撒了出去。我把一条水渠挖好后,海浪翻了过来,而水渠里面只有少量的水,水都顺着沙子流了出去,我一个没站稳,我被海水冲得向后倒过去,赶紧用手往后撑地才勉强稳住身子。
【关键词】幸福生活 小学习作 有效提升
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手段。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本文笔者借鉴专家理论研究及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展开有效作文教学探究,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作文的本质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把语文学科从单纯的工具性中解脱出来,它重视和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那么,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同样是学生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它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言为心声,作文是灵魂深处激情的自然爆发,是最具有个性的创造活动。如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把”字造句,第一个小孩说:“把刀举起,把坏人杀死”。第二个小孩说:“这个句子不好,太残忍了,不如这样说:‘把刀拿起,把坏人杀死。’”第三个小孩说:“这个句子还是不好,听起来怪怕人的。应该这样说:‘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简简单单的说话训练表现了一个大道理:造句作文除了表现语汇的积累,章法的掌握外,还渗透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渗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参与了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真实感情,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反之,作文将会是苍白无力,甚至满纸胡言。因此作文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和生命活动,必须伴随真实的思想感情。
作文离不开学生思想感情,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世间万事万物通过多种渠道和感官刺激人们的大脑,形成初步印象,然后通过加工、深化认识,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这种印象和认识用语言文字传达出来,这就叫做作文,可见作文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是见闻的内容,感悟是生活内容的升华,离开生活的作文就是做无米之炊,只能让学生无病呻吟。作文应该是让学生写自得之见,言自在之理,抒自然之情。
作为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任务,应该引导学生积累和丰富词汇,引导学生不断地感受生活,丰富生活,认识生活,成为观察和领悟生活的有心人。在这里,“生活”的外延是宽泛的:世态万象、花草虫鱼,思想愿望,情感意志;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协调交际,审美判断,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家庭锁事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学生作文的材料。引导学生把笔融深入到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要的东西,甚至要让他们写想写而不敢写的东西,把生活的万象作为自己写作的汩汩泉水。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认识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作文中,难免会流露片面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点拨,让他们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想与现实贴近,使认识水平不断地提高。因此,作文的本质特征是反映生活,善完人生,发展学生。
从这一点认识出发,我想谈谈作文的命题和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二、作文的命题
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命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范围、生活阅历。写作是一种释放,是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而输出来又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果命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启发联想,引起共鸣,触发灵感,那么学生就会笔下有物,就有可能下笔如有神,甚至会出现满纸锦绣,美不胜收的好文章。否则,就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拼凑空话套话。命题要打破相对封闭的模式,有些命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组织文章,表达自己的心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不可能千人一面,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既然让学生反映生活,抒发、传达真情,作文题材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因此适当时应给学生自命题目作文,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翅膀,兴之所至,笔之所触,毫无约束,自由自在。
三、作文的评价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要倾听和关注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作文的欣赏者,这是密切师生关系的需要,更是促进作文教学的需要。
评价作文要渗透教师的真情,切忌干巴巴的不带任何感悟色彩的说教式的表述,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做到关爱学生,心中有学生。评价语言要多一些形象启发,多一点情感诱导,切忌居高临下,过于理性甚至呆板的评语。如我的一个学生,文字功夫很好,文章写得秀丽,但写的“龙飞凤舞”,令人不敢恭维,我在文章后的评语是:文笔流畅,内容感人,如果有好的书写,将会使你的作文锦上添花。结果这个学生写字也工整起来,书写有很大的进步。
评语要多褒扬多鼓励。例如:“很高兴看到你语文水平的提高”,“这里真有余章绕梁之妙处”,“妙哉,斯言”,“此地无声胜有声”,“多么巧妙的构思”,“开篇不凡”等等。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足,评语可以用期待性的语言。如:凭你认真作文的态度,我相信会有优美的文章出现。可以用商量性的语言,如指出了不足之后加上“你说呢?”或提出要求后加“行吗?”,“可以吗?”,也可以用委婉性的语言。比如在点评语中随时插进“似乎”、“恐怕”等表商婉的词语。也可以用探讨性的语言,比如用“能不能”、“行不行”、“是不是”等词语放在表达某个观点。如有个老师在一篇进步很大的文章后面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当这篇作文发到您的手中时,也许是11:35时了。快,请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请速到曲池回岸的柳树下,这时,校园广播站将会播送一支非常动人的曲子(什么曲子?是我为您点的,暂时保密)。到了那里,清风徐来,柳枝拂面,碧波荡漾,小鱼欢畅,在那悠悠的乐曲声中,您再打开本子,将您的这篇佳作款款念来,肯定有一番滋味——相信吗?”这富有生活情味、饱含人文关怀的评语,让学生如沐春风,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和欢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尝试过打破常规作文教学形式的做法,就是不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学生的习作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给他们创设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时提醒他们留心实践的过程,各个环节都做些什么。等完成了全过程,再让学生回忆并说说上面做事的过程,然后再议一议这件事中所含的意义。这样,先说后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事情的全过程,为完成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整理了学生的思路使之条理化。二者结合,学生不但能轻松完成作文,更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进而就可以发展为快乐作文了。为此,我班经常组织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生“洗衣服”。我要求学生在家准备好洗衣粉及要洗的衣物等,然后,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开展洗衣活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洗衣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洗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些什么,洗好的衣服怎样处理等。全班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回忆讨论,说说洗衣服的过程。这一下,学生们无拘无束都有话说了。此时我便趁机引导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不费多大功夫就完成了习作训练。一次共同的经历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准备,学生写作文就变得轻松愉快了。由此我认为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只要将习作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
此外,学生日常的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城市、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趁热打铁,课内完成
在学生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体验结束后,我立刻组织他们讨论这次作文的要领、诀窍,或交流各自的素材、题目……我及时发现、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精彩的表达,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等。在训练方法上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3)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在写作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发现有思想怠惰的学生就巧妙提示:“快的同学已经写了快一页,慢的三四行。”过一会儿有的学生又开始发呆,我就支招:“这里实在写不出,就先放一放,写下一处,写心里想写的,等会再回过来。”学生当时没有发觉,下课后常常会很兴奋,他们居然能够在课内写出这么长的作文来,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写作文的乐趣,自信心极大地增强,收获颇丰。
三、集体及时批改,具体指导
学生在作文课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就了自认为还不错的一篇作文,怀着激动的心情交给老师,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肯定。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繁杂的班务、课业掣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文。常常五六天后,才将作文本发给学生,而此时学生已没什么激情了。再则教师经常把批改内容限制在小范围内,对批改的作用估计太低,形式又比较单一,犯了简单化的毛病,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批改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创新了作文批改的方法。我每天都会挑一两篇作文,在早自习念一段,和学生一起点评,然后让学生猜猜作者是谁。学生很喜欢这种集体批改方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由此可见,改变评价方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能力,让学生爱写作文的“火炉”始终保持“适当温度”,是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这样的兴趣活动课收效显著,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创造的积极性。此外,我还把每期的优秀作文、好词佳句,或讲评,或张贴,或推荐到各报纸杂志。我班杨洁茹同学的作文就曾在《中学生作文》上发表。每学期我还为大家编印一份习作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的策略不胜枚举,但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改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要切合学生的作文心理,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自主作文,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地作文。
摘要: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症结,一是缺乏必备的作文材料;二是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集体批改、具体指导等途径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快乐作文的目的。
星期天我们全家去郑州玩,可是在玩的时候居然忘了我的小西瓜,等我们回来的时候都大吃一惊,西瓜藤上结出了一个个绿绿的小西瓜。我的西瓜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圆了,妈妈说:“你种的西瓜比我以前种的都好,因为你给西瓜浇了足够的水、施了足够的肥,所以才长这么快。”
有一天我看到妈妈想摘我的小西瓜却被我看见了,我问妈妈在干什么,她见被我看穿了心思,就找了一个借口说是来看看我的小西瓜。于是我对妈妈说:“你再忍耐几天,到时必须让你吃上又甜又大的西瓜。”
可是,一上课,看着这些同学的积极和老师的热情,我才觉得我已经进入了这个团体。
我们的老师上课比较严厉,她上课绝对不允许别的同学说话,不允许上课吃东西,不允许上课玩手机……
在课堂上除了学习还可以玩一些小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拼图,玩这种拼图,要考验团队合作精神。比赛开始了,我们的团队还比较配合,可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的队员一急,弄得全部乱了,虽然没有得第一名,但是乐在参与吗。后来几局,我们以本队的团队精神得了第一名。
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 按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就必须改变过去出一道作文题让学生头皮发麻、厌烦作呕、面面相觑、无从下笔、胡编乱造的急就状况, 使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的真实自由的写作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一切作文活动中发展创新, 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加强学生对生命过程的体验,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作文是生命过程的体验, 是心灵私语的表达, 是生命之间的沟通。
余秋雨说:“作文训练, 说到底, 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这是说作文应当与健康的生命过程相关联, 是渗透了生命体验与生命理解的活动, 是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生命存在于社会之中的表达与沟通。如果增加学生的生命体验的时间, 加深其对生命过程的关注与理解, 那么学生的表达也将会成为一种需要, 犹如“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再引导为文就容易得多。
调查访问、座谈会、综合性活动课、演讲比赛、观察笔记等方式都是扩大学生生命活动容量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冬雪的清晨, 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 用手触、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与大自然充分的接触之后, 有的同学写出如下观察文字。
“操场上一片雪白, 我看见松树上全是雪冰花, 房子上都积满了雪。”
“我站在操场上, 吸了一口气, 感到很凉, 我数不清雪花的六个瓣。”
“攥一把雪在手里, 一部分化成水, 未化的变小变硬, 手有冻疼的感觉。王东把攥成的雪球扔到楼顶上。”
“雪很白很白的, 一踩泥就变黄。我抓一点雪, 用鼻子闻了闻, 什么味道也没有。”
“我看见田磊说话的时候, 嘴里还在冒热气。”
这些文字尽管很零散、很短小、很简约、很粗糙, 但却很有韵味, 是学生心灵的律动、内心的独白、真情的流露, 是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 是他们生命过程的积累, 只须对这些生命体验的半成品精细加工, 就能写出更好的文字。
在写人记事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对人物的内心感受和事情的外部环境穿插描写, 互为映衬, 互为点缀, 就会有精彩之笔。比如, 一位学生在一次考试之后写道:“惴惴不安地接过那张沉沉的试卷, 熟悉而陌生的纸张似乎很烫手, 刺痛眼球的是血红的大字——58;大脑轰然作响, 机械而木然地回到座位……走出校门, 天空死一般沉寂, 灰色覆盖着大地, 吞没了一切;风冷飕飕的, 吹得我心凉如水。我揣紧怀中的试卷, 在回家的林荫道上踽踽前行。”将环境描写与考试失败后的内心感受巧妙结合, 把自身的细腻的生命体验置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环境描写很好地适应了人物的心情, 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的作用。也只有有了这样真切的生命体验以后才能写出这样饱含感情的文字。
二、在对材料的梳理引导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平时的作文材料, 涵盖面很广, 母亲的一个微笑, 田野的一朵野花, 秋日的一片落叶, 山间的一泓清泉, 街边的补鞋匠, 路旁的拾荒者, 甚至一场海湾战争, 朝鲜半岛的一次谈判, 都是学生作文的内容。
现行教育体制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应试作文能力的培养。过去, 话题作文铺天盖地, 某些话题作文材料虽然在内容上给学生很大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 在思维上给学生一个起点, 作无数条射线并据此要求学生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学生可以自由地解放思想, 虚构故事, 阐发议论, 抒写情怀。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命题作文既要让学生作文, 又要硬加上条条框框去束缚, 如同既要让学生跳舞, 又要硬给学生套上脚镣的状况。但是改变不等于没有, 没有脚镣却仍有鞋子, 要改变学生因缺少思考意识而造成的低分状况, 从根本上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我要写”、“我想写”的问题, 平时作文材料审理中, 必要的引导一定不能少。
一个合适的作文要求, 能触动心弦, 提供展示平台, 但仍需必要的点拨。如作文题: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欢乐……身体的变化, 生活的酸甜苦辣, 世界的纷繁复杂, 有多少事, 有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虑。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此种文题要求宽泛, 那些萦绕心头、久放不下, 又魂牵梦系、难于启齿的内心情感几乎人皆有之。然而此“心事”侧重于“事”而不同于“心情”、“心绪”等。“事”必须明确必须集中, 其内涵包括两方面, “谁的心事?”“什么心事?”可以是自己、老师、同学、亲人、虫鱼花草, 甚至社会、国家,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心事, 从而表现出对成长、贡献、亲情、环境、时代的思考。
这样的点拨一定会让学生勾起对生命过程的回忆或梳理, 从而跃跃欲试, 希望一展身手。
三、在作文的评改中体验生命的快乐, 宣传自我, 展示自我。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在办公室批阅作文, 勾画出学生作文中的一大堆错别字、病句、语法修辞上的毛病, 然后笼统而又含糊地给出几句评语, 学生常常是优点多者高兴, 缺点多者沮丧, 不优不劣者不得要领, 在讲评的时候, 又三言两语夹枪带棒, 裹挟着教师的表扬或愤怒, 这些都脱离了学生这个写作个体, 破坏了师生间原本融洽的关系。到最后吃力不讨好, 学生因无法参与其中, 致使印象淡薄, 教学效果低微。
在作文评改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改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修改, 如何提高对作文的认识, 培养审美情趣。
比如, 在班里成立修改小组,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分配1—2名功底扎实的学生, 每组分发若干篇文章, 规定时间内, 用红笔圈出错别字, 并在笔记本上作阅读记录, 在文章末尾写上一句感受最深的话。再把其中优美的写景句子, 形象的写人句子, 生动的记事句子勾画出来, 最后每组推荐一篇, 各组分头传阅并发表见解, 谈优点与问题。这样的活动生活气息浓, 学生置身其中, 或批评或表扬, 或讨论或阐发, 情感真实。同学间互相讨论,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拓展了自己作文的视野和生命的容量。遇到需要探讨的难题, 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及时讨论, 取得共识。学生始终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愉快自由地参与写作活动。最后还可以挑出一部分好的篇章, 由学生自己制成板报或手抄报, 或电脑打印出来, 以满足心理成长阶段的表现欲望, 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的热情高涨起来, 并把这种生命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而达到宣传自我展示自我的目的。
总之, 让学生在生命体验中作文, 在生命体验中寻找作文的乐趣, 体会作文的严肃性与深刻性, 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大有禆益。
摘要:新课改要求初中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快乐作文。作文是学生心灵私语的表达, 也是生命个体之间的沟通,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使其在作文材料的引导与梳理中, 在作文评改的活动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体会作文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命过程,体验生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作文本来源于生活,而在日益花样翻新的作文教学里,却越来越难看到生活的底蕴。时下流行的新写作,空灵、玄虚,让人看不懂它为什么而写和到底写了些什么,既无法获得审美的陶冶,又感受不到心灵的震撼。这类作文的问题往往在于缺乏生活积累,不善于观察生活,无视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却偏重于对自己心理感受的洋洋自得,呈现出主观化、个人化、甚至私秘化的特点。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特性有关。家人过度的呵护使他们只关心自我,而不懂得热爱生活,体察不到观察生活的乐趣,从而导致生活的贫乏。另外,缺少基本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根本不读,只一味渲染自己的个性风格,故作深沉、无病呻吟、哗众取宠、伤春悲秋,最终堕入作文的迷途。
作文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人的一生中,或许只能写一两次诸如“我的父亲”“可爱的校园”之类的文章,可是每个人几乎一生都要与条据、书信、启事、网页、文件、通知、报告、总结、笔记、自传、说明、电函、规章、会议记录、产品推荐、表扬批评、自我鉴定、公示、公告、文字策划等打交道。因此,作文应“有所为而发”“辞不徒作”,使作文回归到它的本旨,做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强调作文源于生活和为生活服务,这是它的主旨。作为交际性很强的生活作文,泛指处理、参与现实生活的各类文体。生活需要作文,作文依托生活。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向实用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方向发展,使其在写作实践中汲取大量的适合日后发展所需要的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在未来社会实际、职业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确立生活作文的目标是将学生作文导向生活,使学生走进书屋、走进商场、走进公园、走进他们感兴趣的社会领域,把目光投向教师、父母、环卫工人、社会公益活动者,广泛进行“关于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的调查”“关于中国队参加世界杯的调查”“关于超市价格的调查”“关于捐献骨髓的调查”等多方面的实地采访或社会调查,使之在与人交往、感受生活、搜集整理信息、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在调查、写作的过程中,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发其潜能,发挥其创造精神,使他们的思考触角伸向教师意想不到的一些深层问题,表达对他人、社会、自然的深切关怀,从而使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本色作文拒绝污染和套路
学生的作文假、大、空,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够,也不是因为情商的缺乏,而是长期以来所受的“灰色污染”太严重了。所谓“灰色污染”,就是“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秘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开头重要,结尾点题,中间流水”的应考策略;“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可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誓言决心表”的油滑套路。这些灰色的污染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
灰色作文的根源在于唯考是图。为了拿高分,一些教师只好教给学生一些文字编制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要义抛诸作文之外。写作越来越偏离作文的本旨,大家茫然不知为何作文和怎样作文,做出的东西虚假、空洞,失去了作文的本色。
学生作文,需要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用心灵和真情实感去写文章,还学生以心目中对事物最本质的认识。不需要唱高调,更不能误导学生。作文本应出自天然,这就是本色作文。
本色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作文不过是有条理地说话而已。当我们灌输给学生太多条条框框的时候,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蜈蚣研究它的一百条腿怎样走路的时候,反而不会走路了。海明威在回答“什么是最好的写作方式”时说得好,“写作就是从左往右写”,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学生作文中不乏本色作文,而往往是教师的眼光与评判最终毁灭了他的灵性。长春市学生谷阳的一些本色作文就被老师判为不及格,却由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不及格”为题推出。这些作文从考试的角度看,也许不是拿高分的作文,但从写作的角度看,绝对是好作文。本色作文见诸报端的也越来越多,像7岁小学生赵荔的《三(1)班的故事——我们快乐的时光》展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校园生活画面:在没有家长、老师的情况下,孩子们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写得就很“本色”。
三、快乐作文让学生找到写作的兴趣
在课改的过程中,引入“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根据作文题目进行想象,画作文、说作文、讨论作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写成作文,使写作的过程成为“快乐作文”的过程,其效果则将大为改观。
“快乐作文”是老师在提出题目之后,让学生先自己思考、选择。有的同学通过漫画、连环画来表达自己的构思。作文课上,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构思、创意,并在班上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动笔写成作文。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潜力得到挖掘。在动笔之前,自己的思考、准备,他人的指点、评说,矫正了作文的构思,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不再是空洞无物、味同嚼蜡的那种东西了。
在《我发现了……》的作文题目下,有的同学发现了英格兰的男性穿裙子;有的同学发现了水可以往高处流;有的同学发现了鲫鱼总是用尾巴拍打食饵,确证没有危险时,再掉转头来吞食;有的同学甚至发现了一只尖辣椒的不同部位辣度不同;还有的同学发现,一商场挂着“甩卖清仓,最后两天”的横幅,然而过了一个星期,这条横幅依然挂在那里。
“快乐作文”,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后一些同学还经常围着老师争论。这样一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写得也越来越具有真情实感。
【作文快乐的】推荐阅读:
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快乐的一天10-30
追求快乐快乐的成长-初中优秀作文09-12
快乐同行的作文05-26
童年的快乐作文06-21
快乐的周六作文07-01
赚钱的快乐作文07-15
种菜的快乐作文09-09
快乐的小诗作文09-09
心中的快乐作文09-23
快乐的秘密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