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共7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1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 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3.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

1.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2. 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

3. 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某种植物的果实;浸泡过的种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黄豆和辣椒的种子。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花盆、透明玻璃杯。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活动1与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3与活动4的教学。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同撒播希望的种子。(板书课题)

二.活动:搜集并认识种子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适当指出。

2、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⑴ 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观看一个过程:一粒小小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香甜的果实。为什么种子如此奇妙? ⑵ 观察大豆的种子。

l 观察大豆种子之前,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剖、观察方法。

l 组织观察并填写记录表:让学生猜想种子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l 观察种子记录表:(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

观察发现(图)

猜想将来它能长成植物的经过观察发现它原来是 哪一部分

植物的哪一部分

l 描述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猜想。⑶ 观察其它植物的种子。

其他种子里面有相同的结构吗?

学生分组观察胚比较大的种子(绿豆、蚕豆)

总结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三、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师:在上一个活动中你们对胚的各部分将发育成植物的哪一种器官进行了猜想,那么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怎么办?(用种植的方法验证)那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方法l 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每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分别具有什么条件?猜想哪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能够萌发?

和学生共同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的种子:一号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但是没有水;二号种子浸在水中但是隔绝了空气;三号、四号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环境中而且都能接触到新鲜的空气,但是三号放置在常温下,四号放置在寒冷的温度下。四种不同的环境暗含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对比实验是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比较只有空气、只有水、又有空气又有水三种环境哪种环境适合种子萌发;第二组对比实验在同时具备空气和水的条件下,比较温度对种子萌发条件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l 布置学生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方法2用于其余班(学生探究法)

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种子的萌发条件;再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组织同学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第2课时

一.复习引疑

种子萌发需要哪三个条件?请依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播种? 二.学习播种

l 看教材第4页提供的图片,补充完善播种过程。l 组织学生亲自把植物种子播种到花盆里。

l 学生讨论播种时我们是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的?

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种子在土壤里发生的变化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育成植物的哪一器官?

学生讨论找到方法:把种子种在透明杯里。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实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完成活动1的记录表格,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待学生观察完过程后要特别提醒:在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本课教学反思: 小苗快快长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管理好自己种植的植物,使其健康成长。

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数据。3.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

通过观察小苗生长数据发现小苗生长规律。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萌发过程的记录。适时提起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有时猜想和事实之间是有差距的。

二.活动 观察小苗的生长

1、课堂指导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教材第6页出示的观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小苗的高度,数叶子的数量,用绘图纸(网格纸)测量叶子的大小、宽窄。最后,提醒大家观察的同时要记录下观察数据。

2、课后观察、记录

注意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同时栽种一盆小苗,当小苗生长到某一阶段后,教师适时提醒同学观察、记录、交流小苗的生长数据。鼓励学生在其余时间保持自由观察的兴趣。注意:整理数据的活动可以在小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开花结果之前,结合本单元第3课内容进行教学。

三.拓展 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活动前讲清安全注意事项,给每个小组安排好观察场地,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观察的角度。

采用晋级制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与激情:发现4个植物生长的“证据”为C级,发现5~7为B级,发现8个以上为A级。本课教学反思:

3,开花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

2、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教学准备:

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法、观察比较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新课

1、花的记录

(1)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2)填写种植记录三。

(3)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4)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

3、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

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三、全课小结

四、课外作业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本课教学反思:

单元总结与评价:一课时 简要过程:教师简要总结本单元学生养植物中的表现,表扬那些能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学生。学生翻看个人或小组记录,完成单元评价页P65 制作变化曲线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植物的一生。学生完成单元自我评价。

教师简要总结,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要能坚持这种中长期的观察。

第2单元 生 生 不 息 花开花落为哪般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借助工具观察花。

2、会使用解剖的方法细致而有序地观察花的构造。

3、能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科学知识

1、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柄、花瓣、雌蕊、雄蕊等。

2、了解完全花的结构特点。

3、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4、知道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教学准备

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

2、放大镜、镊子、白纸。

3、有关解剖花、植物传粉、受精的CD。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教学时间用3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师: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

二.活动 观察花蕾

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

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教师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在交流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花蕾颜色、大小、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花柄、萼片两部分。

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

②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

③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

④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

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蕾,它们在一段时间后,会竞相开放。那么里面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花的构造。二.活动 观察花的构造

1、教师指导。

学生观看CD,学习解剖方法

教师强调解剖时要用镊子尖夹住每一部分的根部,用力拔下,避免学生破坏花的每一部分的完整性。

2、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3、交流总结。

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花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4、后继激趣。

“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励学生继续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拓展 花的传粉

学生观看CD,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

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本课教学反思: 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使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2、关注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2、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易于利用扦插技术繁殖后代的植物的茎(如:大蒜、太阳花、马铃薯)、花盆、枝剪。植物繁殖方式的课件。教学建议

一.教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学生讨论:植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吗?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能有的学生应用过扦插、嫁接技术,可能有的同学从书本上了解过扦插、嫁接技术,还有的同学可能对扦插、嫁接技术一无所知。教师可以根据前测情况导入下面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前测情况 导入对策 亲身经历直接经验

书本间接经验 事?怎么操作呢?

二.活动 植物分身术

1、指导。

在学生操作之前,必须掌握规范的扦插方法。学生观看相关CD。

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实践要求:使用枝剪时应注意安全,要爱护植物。为学生特别讲述:

l 教材图示中,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

l 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提醒学生细心照料所扦插植物。

2、扦插。

无经验

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方法 这些方式是怎么回教师直接介绍 教师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如:大蒜、土豆、太阳花、芦荟)组织学生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

3、介绍。

教师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落叶生根用叶繁殖后代等。

4、阅读。

阅读科技史,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嫁接。感悟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拓展 移花接木

1、活动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践。

2、让学生意识到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本课教学反思: 翩翩雌与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录观察结果。

2、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

3、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3、乐于参与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教学准备

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阅读资料1和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阅读资料2的教学。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小鸡是从哪里来的?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小鸡是怎样出生的。

二.阅读 从蛋到鸡

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或完整讲述: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分裂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告知学生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对小鸡出生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小鸡生活趣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现象的神奇,激励学生观察鸡蛋结构的兴趣。特别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而且它们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

三.活动 观察鸡蛋

1、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②、观察要求

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2、学生观察。

教师提示学生要把观察中的发现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指导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在学生观察记录鸡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讲述鸡蛋的结构和功能。相关资料:

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蛋壳上有小孔可以起到透气的作。鸡蛋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可以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鸡蛋一头大一头小,在鸡蛋大头的一端卵壳膜分开形成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鸡蛋的内部由卵白、卵黄和胚盘等部分组成。卵白能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有关自己出生情况的资料 一.谈话引入

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 二.阅读 人从哪里来

1.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人的孕育过程。学生自行阅读 学生提问教师

提问学生:人的孕育过程与前面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胎生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2.制作成长记录卡。

教师提示:希望大家大胆设计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甚至还可以加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照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付出了许多,请大家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感恩之言。特别提醒:请大家保存好手中的成长记录卡,五年级下册“我们在成长”一课中还需要使用。3.最后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了解动物繁殖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有性繁殖。不同点:卵生、胎生

教师结合教材小狗的图例让学生找到动物有性繁殖的共同点,即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后一代;然后再对比前面小鸡的孵化,了解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不同点:卵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而胎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然后再生出来的,而且刚出生的幼体是靠吸食母乳长大的。

观看其他动物繁殖方式的录像资料,促进学生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的认识。本课教学反思: 科技发展话克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的发展。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关注与克隆技术有关的生物繁殖技术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2、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准备

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学生谈:“克隆技术知多少”?

二.阅读 了解克隆技术

1、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克隆技术

2、组织小型辩论会:主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约20分钟)正方:正面﹥负面 反方:负面﹥正面

要求双方在简要提出本方观点后,进入辩论阶段,用3分钟时间做总结陈词。

3、教师简要评述辩论会学生的表现

4、教师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提出希望: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

本课教学反思: 单元总结与评价:(一课时)1.和学生一道翻阅本单元所学内容,简要回顾,重点强调。2.完成单元评价的指南车竞赛场题目。

3.领学生完成单元的自我评价。

4.组织学生完成小组评价的同时,教师快速完成教师评价。

5.布置学生请家长给出评价,主要针对在家实践完成的部分如:扦插是否成功,克隆资料的查阅情况等。

第3单元 位置与运动 它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用语言、路线图等方式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2. 能利用导游图、路线图寻找物体位置。3. 培养学生辨认位置的生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科学知识

1. 知道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 了解人们确定位置的一些方法。3. 知道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教学准备

石头、彩笔,介绍航海定位及GPS定位的图片。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完成活动

1、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家长要来学校参加座谈会,你怎样为家长介绍你所在教室的位置及进入学校后所走路线。(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活动 它在什么位置 活动进程:

1.认识参照物:

教师选择一个位置站好(如黑板中间位置的前方)请学生描述老师所在位置。

将学生不同的描述板书在黑板上;

寻找不同描述位置的相同点:都相对于某一物体,都描述了老师在这个物体的某个方向上。引导学生总结描述位置的方法,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而这些词语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那么这个物体就是描述选定物体的位置时的参照物。然后可以打开书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参照物的概念。2.学会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分析事例:图中叔叔的怎样为小朋友指路,讲清了什么?

以珍禽馆为参照物,向左走300米描述的是猴山在珍禽馆的什么方位和离珍禽馆的距离。让学生明了如何精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练习:如果校门口一位外地人打听去本地学生熟悉的某处地点(新华书店、中心医院),你将怎样指引路线。

3.利用音像资料介绍其它的定位方法。三.活动 餐厅在哪里 活动按下列环节展开: 1.认识图标。

2.寻找路线,画出路线图。

要求学生先找到餐厅的图标,然后寻找从西门走到餐厅的路线,并用笔标出两条路线。3.描述路线。

首先让学生同桌相互描述自己所选路线,做好相互的补充和言语上的准备。

点兵点将台:任意叫一名同学向大家清晰地描述,其余同学按其描述找到路线。再任意叫一名同学指出路线。正确两人都可或星号一颗。4.比较谁选择的路线最近。

估计活动中学生凭直观判断路线的远近可能会有争议,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学到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即借用棉线、尺子可以准确比较路线的远近。5.交流体会。

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提供导游图,路线指示图,今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体会学到的这些知识,获得的辨识位置的能力在生活中的意义。

第2课时

室外课: 找“地雷”

教师宣布活动目的:在于利用所学,能绘制找“地雷”的路线图,能利用他人绘制的路线图找到“地雷”。

提出活动要求:

1.先阅读书上的活动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活动的帮助信息,如果你担任“埋雷”,你需要按步骤完成哪些任务?如果你担任“找雷”的任务,又怎样才能找到“雷”? 2.学生回答

3.想想:活动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4.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

l 合理安排活动顺序;

先给“地雷”做上标记,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埋下“地雷”,再绘制一张找“地雷”路线图,与他人互换后展开寻找“地雷”的活动。l 合理分配小组、合理人员分工;

组内一半人负责“埋雷”,一半人负责画出线路图,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也可以将一个活动小组分成两个小组,活动就在组内进行。

l 注意安全,注意爱护环境,整个过程中不要踩踏植物等 l 活动结束后的小结。

说一说在寻找的过程中哪些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

帮助找不到“地雷”的同学分析原因,可以让他们和“埋雷”的同学交流,问题出在哪,是路线图有误,还是辨识路线图有误。课后可以由双方共同找到“地雷”。本课教学反思: 谁在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

2. 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与静止的实例。2. 在活动中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知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教学准备

沙盘、模型车、小塑料人、木棒等小物体。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教师板书这两句歌词 提问:你曾见过这种情景吗?或者类似的画面?

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迷。二.活动 谁动过

1.游戏:谁动过。

具体方法是,请四名学生上台,并排站立在讲台的一边,要求其余学生先看并记住这四个同学的位置后转过身去,然后请四名中的一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下面的学生转过身来判断谁动过,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各自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的,小结得出:活动中你们选择的讲台或者某个同学,就是你选定的参照物,某个同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这个同学一定动过。三.活动 运动还是静止

活动分三层展开:

1.场景模拟,判断场景中的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在桌面沙盘上设置旗杆等参照物,用模型车,载两个模型小人在沙盘上活动,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旗杆、车上的人、车后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看教材提供的游乐场场景图,讨论图上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自己的理由。3.师生共同小结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4.判断练习,组织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游船上、电梯上的女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船身、电梯是静止的。

5.判断练习: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6.解释为什么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在后退? 本课教学反思: 谁运动得更快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力:

能合作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进行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曲线图了解物体运动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小车的运动进行定量测量。

教学准备:

课件(含蜗牛、蚂蚁、小汽车、公共汽车的图片及数据;2名学生跑步比赛的视频;2名学生跑步速度变化曲线图)

小车、棉线、秒表、钦尺、线轴、记录表、粉笔头、记录用的水彩笔、磁铁(可以吸在黑板上的)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特殊的运动员,它们要来比一比谁运动得更快,大家来当裁判好吗?(板书:谁运动得更快?)二. 活动:判断不同的物体谁运动得更快

1、判断蚂蚁与蜗牛运动的快慢:

⑴ 现在第一组运动员上场(课件:蚂蚁和蜗牛),大家看,它们是谁?认识吗?

⑵ 蚂蚁和蜗牛是怎么运动的呢?

⑶ 经过测量,蚂蚁爬1米大约用1分钟;蜗牛爬一米大约用11分钟。那么,谁运动得更快呢?

⑷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判断小汽车与公共汽车运动的快慢 ⑴ 现在请第二组队员上场(课件:小汽车与公共汽车)。

⑵ 认识它们吗?

⑶ 有人测量发现,小汽车1小时可以跑80千米;公共汽车1小时可以跑50千米,那么谁运动得更快?

⑷ 你是怎么判断的呢?(真是个聪明的裁判员!)三. 活动:设计跑步比赛(判断同种物体谁运动得更快)

1、谈话:在这两场比赛中,蚂蚁比蜗牛跑得更快;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跑得更快。那我们班上有这么多同学,谁跑得更快呢?

2、看来咱们班跑得快的同学还挺多的,要不这样吧,我们来设计一场跑步比赛,比一比究竟谁跑得更快好吗?请大家先商量商量,看哪能个小组设计的比赛方法又多又好。

3、学生分组讨论。

4、提示:好,时间到,现在,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方案?

5、学生交流,老师板书

(相同时间3分钟,比距离相同时间30秒钟,比距离(里程表)相同距离100米,比时间长短相同距离1圈,比时间)

6、提问:

⑸ 真不错,想出这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来了。那么,你们能不能将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呢?

⑹ 有的是规定相同距离比时间,有的是规定用相同时间比距离。

⑺ 这两类方法都能比较出谁跑得更快,但如果我们要选出一名学生参加100米短跑比赛,用哪种方法比赛会更好些?说说你的理由。

7、学生回答。

四. 活动: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

提出问题:如果要精确知道到底快多少,慢多少呢?需要怎么办?

(出示小车)我这里有一辆小车,它能在桌面上沿直线运动(演示几秒钟)它在运动中每个时刻的快慢都是一样的吗?怎样进行测量呢?

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2、学生提出自己的测量方案。老师板书与追问:

⑴、计时、报时(需要什么工具?多久报一次时?今天我们就10秒钟报一次时吧);

⑵、测量距离(用什么工具量距离?小车在运动的时候好不好测量?怎样做既不会影响小车的连续运动,又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做记号)用什么做记号?做完记号以后再来测量小车到达的位置); ⑶、拉小车; ⑷、做记录

3、演示实验:

⑸、哪个小组先来试试,让小车运动起来,并测量它每运动10秒钟,运动到什么位置。⑹、大家分一下工吧。

⑺、学生进行合作测量。

⑻、评价:你们觉得这一小组的做得怎么样?

学生提出自已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价: 测量进行得怎么样?

计时的同学表现如何?

配合得怎样?记录得好不好?

4、交待实验要求后学生动手实验。

5、师生共同总结交流:

大家来看这些曲线图,你能发现什么吗?(线条都是上扬的)时间与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运动时间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每个10秒钟内运动的距离一样吗?(不一样)哪个时间段运动的距离长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曲线的坡度陡一些 做减法发现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不同)

一个时间段内小车通过的距离长,这就说明小车在这个时间段内运动的速度快。

6、应用速度概念

老师这里有一份A和B同学在比赛中每1秒钟通过多长距离的数据图(出示曲线图),大家来分析一下,你们能判断出他们俩人速度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根据曲线图分析A和B的速度(注:A是匀速运动;B是变速运动,且B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要选一个同学参赛,你们会选谁去呢?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在运动时,速度是变化着的,比如:汽车飞机、火车等等。这就有待同学去用更好的方法,更精准的工具来探索速度的奥秘。

课外作业:搜集一组动物或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按由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好书上的表格。本课教学反思: 它是怎样运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2. 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3. 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科技的先进,激发民族自豪之情。2.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 慢。

2. 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

3. 了解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教学准备

课件或图片、橡皮筋、轮子、(悠悠球)纸。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神舟5号发射升空后的录像,地面控制中心对飞船位置、速度、方向的了解情况。然后可以简单介绍神舟6号在这方面的情况。用教材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下环节的学习。二.活动 小汽车车是怎样运动的 1.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

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2.学生思考并试着自行描述: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

3.组织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注意教学的组织,强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要求学生评价他人的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3点出租车位于路标10千米处,往东北方向行驶3:30到达路标2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30分钟,速度较慢;然后向东行驶,3:45行驶至路标3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15分钟,速度较快;然后在路旁一座红色房顶的屋子处转弯向南行驶,4:00行驶至路标40千米处,此段和第二路段速度相同。

4.师生共同小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三.活动 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

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用轮子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归纳出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

1.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一个用轮子模仿上面物体的运动,另一个在纸上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记录轮子的运动路线。当学生小组合作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时,教师适时指导。2.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用悠悠球模拟物体的运动,然后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也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板书。

教师介绍: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和转动两种。讲述: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这是因为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

四.拓展 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

由于槭树的种子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故而能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安排学生课后制作纸飞翼进行探究。本课教学反思: 单元总结与评价:(一课时)

简要进程:

1.教师组织学生一并回顾单元学习内容。

2.学生复习。

3.单元知识要点及运用抢答赛。4.进入P67页的单元评价 教师领学生一道完成,对于等地的划分标准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做必要补充,让学生的自我评价有清晰的标准。

5.完成指南车竞赛场题目,凡答对的同学可以自己加计星号。

第4单元 力与运动 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想想船受到了哪些力?

师:对,就像你们回答的那样,水的浮力使船只漂浮,风力让船只前行,力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力的作用吧。

二.活动 力的作用

1.体验

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

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思考:“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三.活动 弯道“竞走”

1.明确竞赛规则:蛇形弯道一旦做好,必须用胶带固定保持不变,组内成员可轮流监督;必须预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做好明显标记(可以用画线的方法),终点距起点不能太近;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使用同一个乒乓球;用力时,可以吹、可以弹、可以用笔去推,方法不限,又快又不出界的就是获胜者。2.学生开展活动。

3.竞赛情况交流会:怎样控制乒乓球取得成功。四.指南车信箱

各种各样的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对这两项活动中所获得的力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补充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同时教给学生关于力的单位名称的知识并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分析与谈话:

P68单元评价页中的1和2题:图中物体分别受到了什么力?活动中,力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 本课教学反思: 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

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长短不

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

学生准备: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二.活动 变形的弹簧

1.教师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学生玩弹簧和橡皮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①谁施力了?方向是怎样的?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方向又是怎样的?③结果怎样?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三.活动 使用测力计

1.教方法 教师可以手持弹簧测力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②、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

③在测力过程中,要注意轻拉轻放,以免用力过大使指针与面板下端导板相撞而移位,并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防止由于弹簧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④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差。1. 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

先让学生练习调零,再要求他们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然后在下面的挂钩上先挂1个钩码,全组成员练习读数。

1个50克的钩码挂上去以后怎么读数,是用gf(克力——非国际单位制,是工程单位制)还是N表示(牛顿——国际单位制),教师应适时补充说明:用N表示,1个50克的钩码重量是0.49牛顿,用学生的话说,就是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是0.49牛顿。学生再次练习之前,教师应当再次提醒他们: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2.5牛顿,每个钩码重0.49牛顿,那么测量时最多只能挂5个钩码。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读数并做好记录。2. 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四.拓展活动 制作简易测力计 本活动在课内完成。本课教学反思: 苹果落地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教学准备

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

二.活动 感受重力

1.学生体验:提水、抛石子等

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

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②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 重力的大小

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

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

注意: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

3.学生动手测量: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4.制成统计图

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本课教学反思: 巧推棋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能遵守规则。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科学知识

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DVD。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1颗围棋子,毛巾。学生准备:

得分情况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

二.活动 推棋子游戏 1.介绍材料

2.宣布比赛规则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尽量停在高分区。

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圆弧形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

每人有三次机会,将所得分记入P68页的表格中

3.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4.将第一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5.交流总结

三.活动 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寻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学生自由发言。2.观看DVD 3.设计:抓鱼手套

4.想象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 本课教学反思:

第5单元 物质的变化 “变”来“变”去的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3、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能模仿青铜器的生产方法制作蜡星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初步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利也有弊。

科学知识

1. 知道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变化过程;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2. 知道“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教师演示材料: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和青铜器生产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青铜器的生产”和活动3的教学。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溶解食盐

1、器材介绍与确认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蒸馏水(副板书1:蒸馏水),它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水,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那已经消毒了的筷子蘸一点尝尝。师(学生尝过之后):不但没有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味道,是吗? 师: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一个,看看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板书:盐)

2、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

(1)将盐变“没了”

师: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那纸包里的食盐全都给变“没了”。咱们比比,看哪组变得最快,开始吧。

(2)实验方法交流

师:现在,所有的盐都已经变“没了”,只看见盐水了(板书:盐——盐水)。说说,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加水溶解)请问,这盐是真的没了吗?

二、提取食盐

1、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师:我们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将盐全给变“没了”,请问,这些盐还能再“变”回来吗?如果能,又有哪些方法?

2、实验方法交流

3、第二组器材介绍

师: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器材,就放在你们的实验桌内,请拿出来,小心别碰坏了。师:看看,有不认识的吗?介绍 “蒸发皿”(灯片1:蒸发皿),它是用耐火陶瓷做的,可以直接用来加热,为了防止烫手,应该用一种工具来夹持,咱们就用试管夹吧。

4、根据器材选方法

师: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的器材并不都一样,现在请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课堂上简短的时间里尽快地得到食盐?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5、交待注意事项

师:实验当中,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请看“注意事项”。

(灯片2:①不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盐水快干时要移开酒精灯,熄灭火焰;)

师:明白了吗?请将盐水倒出来,开始加热吧。

6、学生提取食盐

7、填完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确认食盐变回来了

师:现在所有的盐又都变回来了,是吗?(板书:——)再说说,刚才是用的什么方法呀?(板书:将水蒸发)但是,老师有疑问了,怎么证明这些白色粉末就是先前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呢?它是不是在烧的时候产生的新物质呀?

三、建立概念

1、板书课题并建立概念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和发言,可以确定今天的课题就是“„变‟来„变‟去的盐”(板书:变来变去的盐),在变化过程中,盐始终都还是原来的盐,它并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我们还得给这两个“变”字加个引号(添加引号)。

师: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示意图,盐加水溶解变成盐水,盐水去掉水份又变成了原来的盐,像盐……这样既能变过去又能变回来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可逆的变化过程(板书:——可逆的变化过程)

2、认识不可逆变化过程

(请1名学生到前面尝苹果,学生嚼苹果的时候,师再切1个)。

师(对嚼苹果的学生):请稍等,我们刚才学习了可逆的变化过程,现在老师有个要求,麻烦你把正在吃的这半个苹果给变回来。

师(对全班同学):我的那个才切开还没吃呢,你们大家说说,它从一个变成两半,还能再变回来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3、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分成哪两种?

四、演绎应用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灯片3:水的三态变化、种子发芽、热胀冷缩、捏橡皮泥、森林大火、炸鸡蛋、蜡烛熔化)

2、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应用

(课件:煮海为盐,可逆变化,有利)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分析

阅读:了解青铜器及青铜器的生产,教师适当补充介绍。

青铜器的生产包括“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各个过程,分析:判断青铜器的生产过程是否可逆?

“青铜器的生产”是可逆的变化过程(青铜器的生产与青铜的冶炼不同,青铜器被损坏以后还可以再次熔铸),二、活动 制作一个蜡星星

1.从青铜器的生产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怎样制作一个蜡星星? 2.蜡星星的制模:提示可以用厚纸制作。3.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4.学生完成制作。5.评价总结制作情况。本课教学反思: 失去光泽的铜镜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2.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常见的金属与金属上的锈的区别。3.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乐于探究来自生活中的关于金属生锈的原因。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尊重证据。科学知识

1. 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2. 知道在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3. 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图片。学生准备:

查阅关于金属生锈原因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引入:从前一课的青铜器引出铜镜,再到考古挖掘出来的锈迹斑斑的铜镜,引导学生来探究金属生锈的问题——我们能根据埋藏铜镜的环境,推想金属生锈的原因吗? 二.活动 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

1.选定一个研究方向

2.设计对比实验 3.实验探究并观察记录(课后)出示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4.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问题 查阅资料:金属生锈的其它原因。

三.活动 金属与锈

1.对比观察一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指导观察方法:用细砂纸擦铁质部分;比较软硬的办法:刻画,比较刻画后的痕迹深浅。学生观察后汇报,然后讨论:铁锈还是铁吗? 2.对比观察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3.初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判断其它物质变化的类型

引导学生得出: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变化尝试按“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分类,并对前一课的物质变化的例子进行又一次的判断和分类——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剪开布料、木头做成家具、食盐的溶解等都属于形态上的变化(即物理变化);金属生锈、和水泥、泥土烧成砖都会产生新物质(即化学变化)。

4.初步了解防锈的方法

让学生先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到原因后“对症”献策,再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有关资料。

4. 师补充介绍纳米技术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略等于四十五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后来相继问世的有纳米半导体薄膜,纳米陶瓷、纳米瓷性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

四.课后作业

搜集相关防锈的办法,完成单元评价页P69的建议。教学反思: 燃烧的蜡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教学准备

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完后,总重量为什么没有改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活动 蜡烛的变化

1.观察:要求学生按照“蜡烛燃烧前”→“ 蜡烛燃烧中”→“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的顺序来进行:

提示: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要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还要闻一闻燃烧过程中有什么气味,并用自己的方法(语言或者绘画)来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况。2.学生实验观察。

3.鉴别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

4.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烧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滴变成乳白色)

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提供的“拉瓦锡的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到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知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变化。5. 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物质的变化进行总结。本课教学反思:

第6单元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我们怎样整理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够反思整理资料的过程,总结提炼整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2、意识到只有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才能获得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科学知识

知道整理信息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是本学期的总结课,这学期我们知道了整理和正确处理科学信息是科学研究取得新发现的关键环节,那么这节课里我们也一起来探讨和整理信息相关问题。

二.整理信息

1.联系四年级上册初步整理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将零乱的文本资料进行归类、梳理,归档。由此引伸到本学期的训练重点—初步梳理、归类、统计数据信息,使学生知道,必要的梳理归类和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零乱的数据信息逐渐变得条理清晰。

2.在归类、梳理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剔除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选取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的信息和数据,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3.第三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分析、比较数据的基本方法。比如,将对比实验的数据进行罗列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同要素数据进行罗列,寻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

本学期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常见的统计图表的运用。让学生回顾和交流在使用各种统计表、统计图时的感受。比如,这些统计图表的优点和缺点等等。

4.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整理手头的资料或数据。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谈一谈准备怎样整理教师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并讲述如此整理数据的理由。5.生完成书上的统计。

5.汇报:教师可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整理,比较明确地让学生知道: 整理分析数据信息是科学研究最终取得成果的关键步骤; 归类梳理、甄别筛选、分析比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步骤;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它们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统计方法;整理数据的目的是便于从数据中发现规律。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选择和运用所学的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分析并能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数据整理和分析活动。

2、爱思考,能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科学知识

能够通过探究,大体了解本地区天气情况的主要特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注天气状况,能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人类的有关活动同样会影响到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

教学准备

一年的时间段内本地区的气象原始数据资料(最好是学生气象站自己记录积累的数据,如果没有,可以从当地气象部门或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述或用视频介绍气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研究并掌握各地区的气象特征和规律对本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提出测试要求:

当一回小小气象分析师,整理分析当地的气象数据,研究寻找本地气象特征和规律。

1.明确活动目的和任务及记分标准

2.简要讨论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

联系上一节课复习提升的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通过交流,保证数据整理能顺利进行。三.组织测试:

以个人为单位独立自主完成以下两步: 1. 整理数据。2. 分析数据

观察绘制好的统计图表,比较、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科学研究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提醒学生争取更加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试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四.交流与展示

将个人的分析结果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组织同桌之间进行评价。教师利用专用的一节课评价等第。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结构分析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 以“贴近生活”为基础,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为突破点。本节课的教学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这一单元的课题是《Shopping》, 根据课题可以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购物”。通过分析教材, 我设立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说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名称, 能表述如何在商店中购物, 能读懂商品价格, 并将商品价格转化为文字信息, 能制作简单的购物单。本单元共四课, 第一课共三个环节, 分别是Look and listen, Listen and learn, Work with your friend。第一课创设一个商店购物的语境, 使学生能听懂对话, 读懂并会表述商品价格, 能进行购物活动的交流, 能表演课文内容。其中第一环节Look and listen是利用图片展现一个商店购物语境, 学生通过看图, 听对话, 在语言和图片之间建立起意义联系, 从而了解对话所表达的意义, 再通过角色表演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课本的教材结构的分析,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

(2) 能听懂、会说新单词:Walkman、brand、prefer、hundred、test.

(3) 能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和角色表演练习,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能进行小组合作, 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游戏,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听懂对话, 能通过角色表演扩展对话内容。

2、难点:学生运用“Which…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进行口语交际;百位数英语的拼读。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 依据

我面对的学生是11—12周岁的学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占优势, 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依据英语教学直观性、兴趣性、活动性和主体性原则, 这节课我将通过看、听、说、演、练、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采用多媒体、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 使用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1、教法。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因材施教。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 通过倾听、观察、比较、讨论、积极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乐中学”, 又在“学中乐”。

2、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 我将指导学生使用观察法、讨论法、模仿练习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理解对话, 巩固所学语言, 扩展对话内容。培养学生敢于开口, 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

(一) 组织教学, 创设氛围

演唱上单元所教的英文歌曲:“Months and Seasons”。 (既复习了旧知, 又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唱唱做做中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

提问:“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the date today?”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今天是何平的生日, 妈妈和她一起去商店购买生日礼品, 并与售货员展开交谈。引出课题:Shopping。 (由于情境贴近生活, 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 结合生活, 学习新知。多种形式, 练习巩固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何平和妈妈走进一家商店, 与售货员进行交谈) ,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提问:“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对话如何用英语表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设置了悬念, 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播放磁带中的前四句对话, 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先学习几个生词:walkman、brand、prefer。只需听懂、学会发音和理解含义, 下一课时将专门学习。 (主次分明, 着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3、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听懂每句话的意思。

这里, 可用苏格拉底法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重点学习句型“Which…

do you prefer, A or B….?I prefer…”。多媒体演示各种实物:水果、玩具、文具, 让学生练习说“你更喜欢什么?” (利用直观教具, 通过替换练习, 突破了教学难点。)

5、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自读, 互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分小组读, 角色扮演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练习对话。

(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更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保持振奋、饱满的学习情绪, 提高了合作意识, 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6、采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后四句对话。

展示图片, 听磁带, 多媒体展示对话, 学习生词“test、hundred”、理解句子含义, 多种形式练习巩固。

(五) 角色游戏, 巩固知识。运用句型, 扩展对话

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 即五个“商店”, 每组由一名学生当售货员, 其它学生充当顾客。顾客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教师到各组去指导, 同时教师也当顾客, 购买物品。 (通过分组的角色游戏, 学生所学语言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扩展, 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 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展现,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小组分工合作,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3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4

探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玻璃钟罩、电铃、两用气筒、“土电话”。

2.小组准备:水槽、石块。

3.学生准备:制作“土电话”的材料。

教学建议

本课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文艺汇报演时,舞台上的歌声、乐器声,为什么我们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声音是怎样“飞”过来的呢?

2、学生进行推测,并做简单记录。

二、实验验证,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讲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2、教师演示玻璃钟罩的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4、学生讨论、汇报。

三、想办法,验证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1、谈话: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

2、学生讨论、实验。

要注意两点:一是实验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材中提供的形式是有限的,教学中不必给学生讲固定的方法,只需要将液体、固体等材料交给他们,还可以干脆带他们到室外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试一试,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实验,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去帮助他们。二是实验材料的准备要丰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以木板、水代替固体和液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想办法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类材料供学生在实验中使用,以便使学认识到声音能在某类物体中传播而不只是在某种物体中传播。

四、总结。

1、谈话: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请你说说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2、学生整理记录,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能在固定、液体、气体中传播”这一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制作“土电话”,进一步认识声音的产生。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材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土电话”。

二、制作“土电话”.

1、讲述:(出示已经做好的“土电话”)大家看,这是老师自己做的“土电话,同学们可以照样子自己做一个,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土电话“效果最好!

2、学生制作,教师及时指导。

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都不是最根本的目的,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制作和玩“土电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有力得到培养。

放手让学生准备材料。课前的准备应看作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好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前提。

制作过程要展开,不能以既定的方法来约束学生。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制“土电话”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和启发,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基本上也能做成一个“土电话”。尽管学生制作的“土电话”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恰好正是一个教育契机,正是使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的良好时机。

三、玩“土电话”.

1、 讲述:大家的“土电话”都做好了,你准备怎么来打电话呢?

2、学生演示。

3、提问:刚才大家的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

4、学生讨论。

4、带学生到操场做打电话的活动。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5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大同小学 林秀梅 教学资源开发:

“骨骼”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骨作用、骨保健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观察动物的骨,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的骨骼。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评析】在组织学生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骨头数,还应该说出骨头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能不能称一块骨头为骨骼,突出骨骼是一个完整骨架的概念。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10.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评析】通过学生分解骨骼图,再还原骨骼图,力图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观看他人拼的骨骼图,以便进行比较和相互印证。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二、观察骨骼的特点

1、用放大镜观察动物腿骨;

2、用锤子轻轻敲打动物腿骨的表面; 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交流。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人的骨和动物的骨有哪些相同之处? 4.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解剖开的猪筒骨或其他动物的骨头,指导学生认识骨头的内部构造。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学生上网查找自学:了解剖开的骨的内部构造以及人骨构造和特点的有关资料或者说明。【评析】本环节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1)队列训练——运动;

(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运动,让学生发现其中那些骨参加了活动。从而总结出骨骼具有运动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些具体的运动会涉及到许多骨,教师应在学生忽视时给与提醒。

谈话: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有什么作用?(出示颅腔、胸腔图)讲述:头骨里装有人体什么器官?胸骨和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你知道里面装有什么?

3.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4.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5.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

观察: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其他同学观察。

判断:请你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为什么?

讲解:少年儿童的骨比较软,正确的读写姿势能使脊柱健康发育,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脊柱变形,形成驼背或S形脊柱,并且脊柱一旦变形,不但很难看,而且会影响人的活动,影响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身体与书桌距离一拳,握笔手指距笔尖一寸。

讨论: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固,个子长得高吗?

【评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不只是让学生知道骨和骨骼的作用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充分体现科学的价值。

四、拓展:

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3.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 小结:鼻尖中含有软骨。

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教学片断赏析: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那些动物的骨头? 生:有鸡的骨头。

生:我带来的是猪的腿骨。

师: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它们? 生: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师:你们发现动物骨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骨头的表面很光滑。生:动物的骨头很硬。

生:猪的腿骨中间细,两头粗。生:骨和骨之间有个小骨头连接。师:那么骨头里面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用小锤把它敲开,看一看里面的样子。生:骨头内有一些小的管子。生:骨头内有白色的液体。

生:骨头内的软软的东西是骨髓。

师:同学们说的对,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所以骨头是有生命的。

【评析】在学生了解了人体的骨骼系统组成后,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物的骨头之间的异同点,研究动物骨头的特点,然后再借助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教学反思:

一.从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入手,去认识了解骨骼 本课的教学设计先从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开始,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并且通过拼图和观察,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骼的作用。在宏观上认识骨骼。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骨骼。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学习摸各部分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X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要求学生把骨头的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使得学生能充分认识骨骼。

最后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等),借助认识其他动物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二.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

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指导学生熟悉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和数量,知道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的构成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人体骨骼的存在可感却并不可见,属于一个暗盒结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借助X光照片、人体骨骼教学挂图以及一些教学资料片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感受人体的奥妙。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

三.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利用上网查询有关骨骼的结构与特点,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有机的结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比如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等。《骨骼》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主要是由于骨骼在身体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关于骨骼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2、关 节

红岩小学 任秀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在上一课研究骨骼的基础上,重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预期学习结果: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知道什么是关节以及关节的作用。

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学准备:笔、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以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的呢?

2、学生交流。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揭示课题:关节)

(二)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圈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与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1、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会。

2、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四)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关节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你的预测正确吗?课文中有主要的三种关节活动形式的介绍,大家看一看。

5、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关节中的骨是如何连接的。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下跪。

7、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的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教学片段赏析: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老师想知道咱班有没有会打乒乓球的同学?(学生举手,教师随机叫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师:你会打乒乓球吗? 生:会。

师:你能教老师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吗? 生:行。(学生做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的推挡动作。)

师:谢谢你,请你回去。现在,老师就模仿刚才那位同学的动作,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动作跟那位同学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教师关节僵硬地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学生立即举手发言)生:老师的动作太慢。生:老师的动作像木偶。生:老师的动作一断一断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说说,老师和那位同学的动作,谁的动作不灵活?

生:老师的动作不灵活。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不灵活。(学生上前指出教师右臂的肘关节和肩关节。)

(教师边屈伸自己的右臂,边指着自己的肘关节问学生):这个能活动的部位叫什么呢? 生:叫“关节”。

(教师板书“关节”后)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节”。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关节”?

生:身上能活动的地方叫“关节”。师:我们每天都要眨眼几千次,身体内的胃肠都在蠕动,这些运动的部位都叫“关节”吗? 生:不叫。

师:那么,究竟什么部位叫“关节”?

生:“关节”是骨头和骨头之间的地方,还得能活动。

师:是的,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组织有空隙,并能做不同那个程度的活动,这种骨连结,就叫“关节”。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关节吗? 生: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生:手指关节、腕关节。生:腰关节。

师:好的。现在,老师再请刚才那位同学到前面来,(学生上来)你给我们大家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他身上找关节,并用老师给你们的“红色不干胶”,贴在他相应的位置上。一会儿贴的时候,先想想,想好后再贴。注意:别人贴过的地方,你就不要再贴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好,想好后,就可以来贴了。

(学生用不干胶贴关节,教师适时的帮助,并将不干胶不断发给学生。)师;好了,现在,你们说自己贴的关节的名字,老师来找,好吗? 生:好。

生:肩关节。

师;有两个肩关节,具体是哪个呢? 生;是右肩关节。

师;哦,在这儿,我找到了。就这样接着说。生;右肘关节。生;左肩关节。生:右膝关节。生:右腕关节。

(教师在学生的指挥下,逐一找到他们贴的关节。)

师:请你回去,老师请你别把这些不干胶摘掉好吗?一会儿,我们还用得上。生:好。(回到自己的座位)

【评析】通过活动身体和对运动动作的分析,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探究活动的起点和基础,认识关节在哪里,并指出关节的位置,在身体上标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研究关节的能动性。

师:我们人体有206块骨头,有300多个关节,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一样吗?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拿出书桌中的实验记录表。(课前老师将一张实验记录表放到学生的书桌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实 验 记 录 表 1 关节 画 图

图示动作

肩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师:我们以人体的三个常见的关节为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活动这三个关节,并将关节的活动方式画在相应的表格内,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把关节活动的方式找得最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学生边活动关节边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三个关节中,哪个关节最灵活? 生:肩关节。

师:既然肩关节那么灵活,我们把肩关节换到膝关节上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小组交流一下。

生:如果肩关节长在膝盖上,我们就站不稳了,一跑就会跌倒。生:没法踢球了,一踢,膝盖就会打转。

师:看来,每个关节都有个自不同的用处。其实,生物的演变、进化,就是要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难怪科学家说,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就是我们人体,你看,仅仅我们身上小小的关节就有这么多的学问。

那么,我们人体这么多的关节,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什么作用呢?没有关节我们会怎么样呢?做个实验证明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关节可都是活动的呀。小组讨论一下吧。(小组讨论后)

师:怎样才能充分控制住关节的活动呢? 生:绑上。生:把住。

(师拿出准备好的木板和细绳后)说:现在,我如果想控制肘关节,应该将木板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生到前面来进行具体的演示:将木板放在肘关节的内侧。)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关节的活动,更有助于我们来做实验,很好。控制了肘关节后,我们还要干什么呢? 生:做动作。

师:我们控制了肘关节后,做下蹲运动行不行?应该做有关哪个关节的运动? 生:控制哪个关节,就做关于那个关节的动作。

师:我们身上有那么多关节。如果我们都来研究,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老师给大家选了几个比较容易控制,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关节来研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实 验 记 录 表 2 选择关节

做 动 作

实验结果

指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每个组的同学在这三个关节中,任意选择一项来做。实验之前,老师还想知道,你们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得有一个实验者对吧,还要有什么呢? 生:还应该有绑的人、记录的人。师:没有了吗?实验者跟谁对比呀。生:还应该有一个同学跟实验者比。师:比什么?

生:比一比谁能做动作。

师:噢,那我们就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动作最多。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实验结束后,试验者不要解开捆绑,因为我们还要进行实验汇报。好,现在你们就快速商量一下,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前来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学生领试验材料,组内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就让我们找同学来介绍你们的实验。(同学介绍自己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指关节:写字、弹琴、握手、拿东西等动作; 肘关节:戴帽子、吃饭、敬礼、拉拉链等动作; 膝关节:走路、下蹲、踢球、上楼等动作,控制关节的同学都无法顺利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

师:现在,快点解放自己捆绑的关节,让关节自由地活动活动吧。经过刚才的实验,谈谈自己有什么感觉。生:关节真重要。

【评析】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去说、去自我评价,体验关节的作用,不但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师:让我们把打乒乓球的同学再请上来。请你将刚上课时作的打乒乓球的动作再做一遍,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身上的关节,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做动作,身上的红点几乎都在动。)生:很多关节都在动。

师:说得好,为了完成一个动作,往往需要多个关节共同作用。现在,老师说一个你们平常都做过的很平常的动作,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关节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听 好:“下课的时候,你坐在椅子上,拿出矿泉水喝。” 生:有指关节握住瓶子,腕关节扭开瓶盖,肘关节将瓶子放在嘴里。生:肩关节也帮助将水送到嘴里。生:膝关节是我们能坐在椅子上。生:还有嘴得张开,下颌关节。师:没有了吗?有,还有。生:颈关节是我们抬头。

师:没有了吗?有,还有。别忘了我们是“坐在”椅子上。生:还有髋关节。

师:一个最最平常的动作就有这么多的关节参与了活动,这些关节中,不论是哪个关节有了问题,我们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关节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生:适当地运动。

师:体育课上,我们在踢球之前,老师要带领我们干什么? 生:做准备活动。

师;准备活动实际是活动哪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动关节,避免受伤。师:还有哪些保护关节的方法?

生:从高处跳下来应蹲一下,减震。

【评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在体验中发现,在思考中获知不同关节的类型及它们的活动方式,并懂得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分组人数上有时会很不均衡。

2、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3、肌 肉

九三小学 滕杰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骨骼与肌肉》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使用触摸的方法来探究,只不过触摸的对象改为肌肉,来体验肌肉的运动是如何牵引骨运动。关于骨骼肌的作用问题,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触摸、实验和构建,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部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特殊肌肉。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要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知识与技能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教学重点:

了解骨骼运动由骨骼肌引起。教学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师准备: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手臂活动模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学生准备: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

2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还缺少什么?

2、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你了解肌肉么?

3、学生汇报

4、讲述: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甚至占到了我们体重的40%。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5、教师板书:肌肉

二、认识肌肉和功能

1、教师通过谈话提问: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哪里的肌肉比较多?哪里的肌肉比较少?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

【评析】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经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常运动的部位肌肉,为下一个环节铺垫。

3、谈话: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一起来感受一下肌肉的运动。

4、学生活动体验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完成书上的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效果较为明显。)

(2)谈谈你感受到的肌肉是怎么运动的?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3)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5、学生交流活动体验。

6、组织学生观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评析】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从分活动起来,以上臂的屈伸为例,体验肌肉是如何牵引骨头运动的科学教材上没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肌肉的类型这几方面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作为知识的介绍,这些内容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

7、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三、拓展应用

1、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2、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2)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教学片断赏析

师: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生:不能 师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副骨架模型的四肢骨活动起来呢? 生:用手抬一下就可以让四肢骨动起来。

师:要使我们的身体活动起来,还需有身体的其他组织的参与,是谁在帮助骨骼运动呢? 生:肌肉

师:你了解肌肉吗? 生:了解

师:那你了解什么?

生:我们的站立和运动需要肌肉。肌肉里面有血管,肌肉在骨骼上面皮肤的下面„„等 师:讲述: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甚至占到了我们体重的40%。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教师板书:肌肉

【片断评析】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在进行,同时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的知道一些有关人体运动方面的知识。打下了对知识构建的基础,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明确了学习肌肉的目的。师:肌肉的分布在哪里?我们看书中的彩图然后来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生:学生看书中的彩图,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交流汇报)四肢有肌肉、面部有肌肉、臀部有肌肉、好多内脏器官也有肌肉„„

师:我们再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生: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交流汇报)人体肌肉最多的部位的有:大腿部位、肩膀、面部、臀部„„人体肌肉最少的部位的有:手部、脚部„„ 师: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人体的肌肉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生:(交流汇报)经常运动的地方肌肉比较多

师:那么,手部和脚部运动量也不少,为什么肌肉比较少呢? 生:手部和脚部的肌肉多了,那么手脚就不够灵活了

师:说的对,人体的肌肉不但和运动量有关,还和人体生理需求有关联。所以我们要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提高锻炼和保护自己的运动系统。【片断评析】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经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常运动的部位肌肉,为下一个环节铺垫。此外,学生交流汇报不一定正确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这些内容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教学反思

1、有效的科学教学取决于学习材料、科学设备、视听媒体以及教学技术的可以获得与组织安排。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仅要求有特定的探究题目和学习活动所需的专用设备,而且要求有范围广泛的基础科学材料。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教具能调动学生的手、眼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建立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师生的总结,学生的科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上运用了书中的彩图;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手臂活动模型等教学手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重点放在摸一摸和活动体验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常运动部位的肌肉。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广播体操的动作,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让学生认识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人体的各种运动。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腰腹、臂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然后指引学生制作纸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动模型,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显得更直观、更生动。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肌肉和骨骼运动关系的整体认识,4、骨骼、肌肉的保健 新华实验学校 高鹤静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和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预防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相关产品的缺乏使得它在实际的运用中远没有认识中那么广泛。但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这还是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并积极倡导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受伤后如何急救、如何处理的措施。根据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

●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的意识。教学准备:

1.举重、羽毛球体操、游泳、健美操、集体舞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最好是结合奥运年,播放一些奥运会的比赛片段。2.“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

3.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例如轮滑的护膝、头盔等。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1.律动:播放学校新教的集体舞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跳起来。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维持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相当重要。(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评析】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开始一节课的教学,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体育课、间操的镜头)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

你的身体欠缺的是什么?你会选择哪一种体育运动,为什么? 【评析】科学教材提供的阅读资料对学生的认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清晰的表格形式、直观的信息数据记录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训练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与意义,也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于促进自己体质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7.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关节、韧带等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

【评析】广播体操等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并没有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结合科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常见的锻炼活动中挖掘、注入全新的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更加明了。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游泳时腿抽筋;某位同学在轮滑时膝盖摔伤。讨论:我们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5)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

3.活动指导:很多同学喜欢轮滑,轮滑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滑两步,出示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

【说明】轮滑是学生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但大多数人并不太注意活动中的防护。利用模特的形式提供一个完整的防护性装备示范,目的是想指导学生认识各种防护装备的作用,同时也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添置运动的防护性装备。

4.总结:赛前做热身运动后,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此外,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头盔、护膝、垫肩、手套都可以帮助你避免受伤。同时,你还应该穿适合运动的鞋子。另外,运动前应该留意你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在特定的马路或者跑道上滑冰、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你就不大可能被一辆小汽车或其他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如果你确实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这样能把疼痛和肿胀降低到最低程度。当你受伤后,一定要把受伤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如果老师、医生或者护士给你医疗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们,遵照他们所说的去做。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给骨头和关节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你就能够避免旧伤复发。)(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3)防护知识介绍。【评析】学生在生活中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自我救治能力。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镇静地应对事故和伤害,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

玉米,鸡蛋,黄豆,豆腐,花生,肉类(鸽肉,猪肉,兔肉特别推荐)贝类,香菇,菠菜,鱼肉等等 含钙的食物有哪些?(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饮用也要需有选择(2、)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友情提醒:容易对海制品过敏的人们要小心食用哟。(3、)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友情提醒: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友情提醒: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5、)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友情提醒:这些绿叶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6、)补钙药物

如今市场上的补钙药物适合于依靠食物摄入不能满足钙需求的儿童、青少年、孕/哺乳期妇女、老人,甚至于工作紧张、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的白领女性。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并且容易控制补充量。3.拓展:营养与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谷类及核果类中获得。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鱼肝油、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说明】教师课前可以准备部分课外补充阅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营养与人体骨肌肉保健方面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1.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2.延伸:身边的科学

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播放太极拳录像,介绍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益处。

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加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然后与同学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六、板书设计

加强锻炼:举重、体操、游泳„„ 骨骼、肌肉的保健

加强营养:蛋白、脂肪、淀粉„„ 教学片断赏析

师:某位学生运动时骨骼受伤案例(略)。尽管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中像骨折、扭伤和脱臼这类损伤相当普遍,但它们还是可以避免的。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生:我们运动的时候不能够打打吵吵,上次我跳高时站在后面的小明推了我一下,我就摔倒了,手扭了一下,很疼的。

生:是的,上次我在教室里往外面跑时有个同学悄悄地伸出脚绊了我一下,我的脑袋差点撞在桌子上呢!

师: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可不好!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恶作剧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和痛苦呢!以后在运动时、活动中一定要遵守秩序和活动规范,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运动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受伤呢?

生:我参加体育训练时老师经常要我做一些准备活动。师:我们跑步比赛前一般会做哪些准备活动? 生:压压腿,扭扭腰。生:做摆臂的运动。生:运动一下脚踝。

生:有时候还要慢跑一会儿。

师:对啊,做了准备活动以后,我们的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师:(出示橄榄球运动员活动的图片),这些运动员的装束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生:他们都戴着头盔。

生:他们的样子看上去很笨重,衣服里面好像有一个架子。生:他们的膝盖上有护膝。生:他们的手腕上有护腕。

师:他们的防护性装备重达十公斤左右呢!主要由头盔、肩垫、肘垫、臀垫、膝垫、股垫、护手与护胫这八个部分构成。这些装备有什么用处? 生:戴头盔可以避免运动着的球直接伤害头部的各种器官。师:厚厚的肩垫可以减缓他们激烈冲抢时的冲击力。„„

师: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安全的地方运动等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在活动中受伤。【片断评析】运动的安全是现代教育中值得重视的一个话题。其实有很多骨骼与肌肉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可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认识与经验并不明白。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将点滴的认识综合起来,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加强运动的安全。教学反思

保持骨骼与肌肉的健康对儿童的身体至关重要,对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少锻炼的学生们来说,还远远没有认识到骨骼肌肉保健的长远意义。因此,如何使科学内容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便成了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正是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科学入手,让学生关注自己,关注健康,《骨骼、肌肉的保健》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运动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关节,我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做广播操、集体舞来体验,这样不仅使他们认识到了运动要多样化,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广播操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为使自己的骨骼、肌肉健康,每天做好间操很有必要。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运动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我精心挖掘生活题材,设计了案例,让他们准确地学会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及如何急救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经历了从生活问题到科学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第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 观察蚕卵和蚁蚕;

?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

?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3、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 学习抽丝;

?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科学知识: ?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 学会缫丝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教学反思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蚕的一生四种变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交流、总结:

一、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二、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三、小结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教学反思

一切都在运动中 长江路小学 祁晶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1课。

1、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充满运动物体的的场景入手,在向学生描述运动的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使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的概念。

2、在该课中,参照物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材显现了多个活动的例子,指导学生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帮助学生来理解参照物概念的实用价值。在此课文还提供了用滑板车代替汽车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运动判断,列举了乘电梯、拔河和江中竹排三个事例,引发学生自寻标准,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

3、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使学生懂得由于地球在转,地面上的物体每天都随地球的转动而行进,从而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运动判断的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学生讨论、模拟、体验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使学生形成物体的绝对运动概念。让学生感受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

2、科学知识

●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教学重点: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学难点:

理解“参照物”。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出“运动”的话题。

1、谈话:大家都听过《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吗?那你们说说那个丢剑的人为什么就找不到自己丢到水里的剑了呢?怎样才能找到剑呢?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讲解:船是运动的,对于剑来说它是不动的,所以以船上的记号来找剑是找不到的了。对“运动”的常识不了解是多么的可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切都在运动中”。(揭示课题)

【评析】老故事,新思考。这个故事在嘲讽丢剑人无知的同时也揭示了运动的概念,学生知道运动就是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体会到不懂科学是那么的可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

二、认识参照物

1、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两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2、学生观察并填写教材后的记录表。

3、学生相互交流。

4、讲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一个标准,在科学上,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5、提问:你能找出图中的参照物吗?

6、学生讨论并交流。【评析】把很难解释的参照物的概念有趣地渗透给了学生。学生在感受到这个道理之后,在下面的活动中就会自觉地去寻找参照物,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比老师生硬的要求他们去做要好得多。

三、探究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1、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课件,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2、提问: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动了吗?

3、学生讨论

4、讨论交流:为什么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物?

5、小结: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会影响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结论。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不在运动;如果选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车内的乘客在运动;如果选择车为参照物,车外的人就在运动。

6、学生活动: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7、学生交流。

8、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9、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为什么?

10、讲述: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列车车厢的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得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11、学生讨论并交流。

12、提问:两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13、小结:确定参照物是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非常重要的,在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时也是不可缺少的。

14、拓展:认识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影响。

(1)提问: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呢?(2)学生讨论。

(3)提问:课文中介绍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景象,明明是竹排在移动,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4)学生讨论,回答。

(5)交流:你们在判断时选用了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小结:“竹排江中游,青山两岸走”,因为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向前进,而两旁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从而进一步明确判断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揭示出不同标准下运动判断结果是不同的。

【评析】引导学生自寻标准,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来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状态。揭示参照物在判断运动以及速度方面的重要性。

四、探究有没有绝对不动的或静止的物体

1、提问:我们的教室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4、学生回答。

5、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6、学生讨论。

7、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8、学生讨论交流。

9、小结: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地球上所有的物体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运动着。【评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运动判断的较全面的认识。

五、拓展作业。

1、提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请同学们要学以致用,下课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选择同一参照物去判断不同物体的运动,并做好记录。【评析】这里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体会到科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教学片断赏析

教师:给你们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看参照物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教师:你们觉得谁在动?

学生:滑板和滑板上的人在动。

老师:怎么动?学生:在向前运动。教师: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他和黑板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滑板车的人在运动吗? 学生:没有。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和它相比,滑板车上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评析】学生认知上关于“参照物”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糊概念挖掘出来,刺激兴奋点,把平时已经习惯运用但尚未明白道理的判断运动的方法重新建构,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打下基础。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又要突破教学难点。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学难点不攻自破。我在《一切都在运动中》这一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课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展开,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给孩子造成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碰撞和活动,从而产生问题情景,激发孩子思考,引入探究佳境,“逼迫”孩子在活动中养成主动动脑,习惯动脑的状态。通过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和应用中总结知识方法,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组块,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 动 的 快 慢

长青小学 沙丽楠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再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测量与排序,观察与分析,认识运动的两个属性,即速度和方向,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快慢需要用一定的距离中所用的时间多少来进行描述。继而进一步认识到运动是由速度、时间、距离与方向等几个要素来描述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2、能改日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会使用秒表。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以用一定距离所用的多少来描述。

2、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

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运动速度与距离、时间有关。

2、会使用秒表测量走路的速度。

3、会判断或者计算运动缓慢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秒表、卷尺、计算器、活动记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

2、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随机板书)

同学们各抒己见,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授:

1、讲解“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5分钟)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那么,我们就来看一段比赛的录象。(播放刘翔比赛录象)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时间的多少)

(3)讨论:就是说,想要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板书:距离 时间)

(回到导入)那么,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如何比较呢?

(4)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板书:运动速度)【评析】使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2、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6分钟)

(1)引入:(接上文)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选择你感兴趣的介绍几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2)你们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 学生自己开展;汇报结果。

(3)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给这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的?(或你们是怎么看出快慢的?)

(4)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评析】测量运动的速度,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速度单位是相同的,只要比较速度大小即可。

3、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15分钟)

(1)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3)讨论:

A、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00厘米。B、学生示范正常步伐与慢一些的步伐。

C、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教学秒表的用法,学生试用。D、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

E、除了这样测算行走速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出示表格2)。在这张表里,有哪些情况与第一张表相同?哪些不同?

E、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卷尺。如果尺子刻度不够长,可以怎么办?(分两次测量)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将尺子拉直,沿直线测量。

F、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我们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左边这几组进行测量活动 1,右边的几组进行测量活动

2,在室外,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5米的距离,测量活动1可以直接到那个场地测量。活动2的小组,老师有已经标号起点位置了。这样的活动你会做吗?在小组内想想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学生讨论)

G、完成测量和记录后,请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下,正常步伐的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分小组开始测量。(提醒: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室外每块地砖的长度是100厘米)

(5)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距离相同;时间相同)

【评析】安排好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在测量和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慢。

4、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3分钟)

(1)引入:(出示图片)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2)生活中还有很多象指甲生长这样运动缓慢的物体。(出示图片)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评析】引导学生利用参照物发现物体的缓慢运动,然后再启发学生讨论这些方法中用到的物体对观察有什么作用。

5、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6、知道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3分钟)(1)(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2005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出示资料)

(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什么?为什么?

(3)小结: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因素外,还包括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

三、总结提升。(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吗?

教学片断赏析

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

(1)师: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生:选择你感兴趣的介绍几个物体的运动速度(2)师:你们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 生: 学生自己开展;汇报结果。

(3)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给这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的?(或你们是怎么看出快慢的?)

(4)师: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 生: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

【片断评析】测量运动的速度,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速度单位是相同的,只要比较速度大小即可。

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距离

运动速度 时间

方向 教学反思:

本课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搜集证据,并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使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活动多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运 动 的 方 式 五四路小学 姚劲岩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3课。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即使许多表面看起来不在运动的物体,如高山、房屋、树木等也一刻不停地跟随着地球一起转动着。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对运动有了基本了解,认识了运动相对性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会活动的玩具(如:橡皮筋、风车、木块、易拉罐、溜溜球、秋千等),课堂上让学生玩这些会活动的物体,指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并给这些运动方式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引导他们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观察及实践活动对各类物体的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学生的生活资源,将对物体运动的方式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由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延伸到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全体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对它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设置认知的阶梯,化连续、复杂的运动为定格、简单的运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及相关课件由浅人深地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提高对比的效果,可以在实验的物体上用颜色鲜艳的不干胶或者彩色笔做标记。具体标记的位置是:木块的一个侧面的中央和角上各一个;纸风车的中央和一个叶片尖上各一个;易拉罐底部中央和边缘各一个。这样,学生在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时会很明显地看到这些“质点”(红点)在运动过程中的方位和距离的变化,注意力容易集中在这些点上,容易抓住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征。

本课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本课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在简单物体运动方式的图示方面给予示范、指点,指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位移来合理设计、画出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的示意图,为掌握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和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在科学学习中快乐地生活是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的追求。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设置、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课前动员学生一起搜集、准备很多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的玩具,让上课的教室变成一个运动的世界:学生只要一动手,很多玩具都会依照它们的运动方式运动起来,既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对象,更让教学、研究活动充满了乐趣。通过游戏观察活动,还可以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只要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就可以发现许多科学的秘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教学研究的对象比较丰富,在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过程中系统地掌握物体的各种运动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这两种运动方式。●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

●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两种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知识与技能:

●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认识到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教学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风车、易拉罐、飞碟等,有关课件。

学生准备:带自己喜欢的会活动的玩具,如:橡皮筋、风车等。

教学过程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谈话: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干什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能动起来的玩具,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在课堂上玩一玩,看看这些玩具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活动

汇报自带玩具的运动方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运动的方式

【评析】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好玩就是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也是指导儿童学科学的教学特点。玩中会有许多收获,大家交流谈感受,教师善于提升概括――让大家发现“问题的影子”,当然也不一定是问题,就是一条思维的方向,初步感受,给学习定个“方位”。以上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玩的目标:激发兴趣,初步的感受,点出了关键词,本课的重点“运动的方式”,但不纠缠于此,恰当的控制,导入下个环节。

二、自由研究,研究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1、研究滑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谈话: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3)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2、研究青蛙跳

(1)课件出示青蛙跳。

(2)谈话:青蛙是益虫,庄稼离不开它,它可以吃掉很多害虫。我们来看看青蛙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

(3)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青蛙跳的图示:

(4)对比:青蛙跳的运动方式和滑滑梯的小朋友的运动方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评析】学科学是需要学生自己实践的事。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能由别人来代劳,不能要别人做给他看。以上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他们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现象有了非常细致、准确的观察,获取了科学知识,体验到了科学学习的快乐。

3、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他物体运动的方式。

4、分类:将这些物体的运动分成两类,说出理由。直线运动图示: 曲线运动图示:

【评析】此环节中老师有意给孩子们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孩子们的概括越来越科学,从经验提升,这符合孩子们认知的特点。

三、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讨论交流,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除此以外,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它们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评析】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有目的地设计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展示既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氛围与环境,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资源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另外.此环节中,学生们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四、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出示易拉罐,让易拉罐在桌上运动。

2、讨论交流,易拉罐的运动方式。

3、出示课件,直升飞机、玩飞碟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4、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教师抛出问题,而且问题的目标指向明确,让学生“自圆其说”,渐渐完美,不包办代替,这真体现了新课程让孩子成为学习主人的课程思想,既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水平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巩固、拓展

1、按要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和曲线运动)玩自带的玩具,说说你怎样玩?

2、将自带的玩具综合起来玩,说说你怎样玩,其中的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评析】让孩子们把自己带的玩具先按要求然后再综合起来玩,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在探究时有了一定深度,方法多样化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也可以看出培养孩子们探究时的发散思维很重要。

3、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汽车在路面上行使,车轮的主要运动方式是()。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2、荡秋千的主要运动方式,用图示表示应该是()A B C

3、汽车的运动方式有()。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判断题

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皮筋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它们的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教学片断赏析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带一件会动的小玩具,都带来了没有? 生:(知道课上可以玩,高兴地说)带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玩一玩,也可以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学生们情绪高涨地玩着玩具,很开心!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师:玩好了吗? 生:(齐答)好了!

师:刚才同学们玩得真开心!下面谁来说说你玩得是什么玩具,它是怎样动的? 生:我玩得是回力小汽车,把车向后拉动几次,再松开手,小汽车就会自动向前跑动了。

生:我不这样认为,我玩的也是小汽车,但不是回力车,刚才我仔细观察了,应该是车轮转动向前走动的。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像这样运动的玩具还有哪些? 师:谁接着说?

生:我玩的是溜溜球,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大家都喜欢玩。它可以在空中上下移动,也可以在地上滚动,这叫“溜狗”。师:玩得不错嘛!

生:我自己做了个小风车,由于室内没有风,所以我用嘴吹,小风车就转动起来了。

师:哦,这个小风车,其他同学谁还有不同的玩法吗?(一生上来用手拿着风车跑起来,风车也转起来了)生:我觉得用手直接拨动风车的叶子,风车也会转动。生:我玩的是竹蜻蜓,用手搓动后一松,竹蜻蜓会飞起来。

生:我玩的是陀螺,它会转动。它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买现在市场上的那种飞天陀螺,只要朝着桌面,快速抽出其中的扳机,陀螺就会跳到地面自己转动起来。师:(高兴地)真好玩,还有其它吗?

生:我玩得是我们小组同学带来的一个会荡秋千的小娃娃,它会不停地摇动。师:同学们带的玩具真是好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会儿我们再接着玩,好吗?刚才看到同学们的玩具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运动,那你们对它们的运动方式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

【片断评析】材料是孩子们进行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材料大家才有“玩”――探究的东西,所以准备材料很重要。科学探究中的材料可以发动孩子们自己准备,让孩子们养成带材料来上科学课的好习惯,孩子们对自己带的东西“格外珍惜”,有感情。互相交换着玩,更能够增加探究的乐趣,孩子们通常对别人的玩具更加感兴趣,这样探究的气氛更加浓厚。

二、分析复合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易拉罐,你们能使它运动起来吗?说说它是怎么运动的?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生:我能。我把它平放在桌上,用手轻轻一推,易拉罐就向前滚动了,这是直线运动。

生:不对。老师,我认为他说的: 易拉罐向前滚动,是曲线运动。

生:老师,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因为易拉罐向前走了,从一个地方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是直线运动。但是从易拉罐的底部看,它又是在做曲线运动。

生:我也觉得可以这么说!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争论,我们知道了虽然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两种: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但往往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组合起来的复合运动。师: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们能举出来吗?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我让玩具汽车开动起来了。整辆汽车的车体是在做直线运动,汽车的轮子是在曲线运动。

生:老师,我给它补充:汽车的轮子既在做曲线运动,同时也是在做直线运动,不能单独将它分开,因为轮子本身也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师:你们说得真棒,思考问题很全面。

生:足球在草地上向前运动时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组合。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很不错。谁能说说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出示课件:玩具飞碟和直升飞机)认识这是什么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飞碟在从一个地方飞到了另一地方是直线运动,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飞碟也在旋转,做的是曲线运动。

生: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做的是曲线运动。飞机飞行是直线运动。

生:我来给他补充:螺旋桨不仅做了曲线运动,在旋转做曲线运动的同时也随飞机一起上升,这是还存在直线运动。生:我来给他们总结一下,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不是单一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而是两种运动方式的组合。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全面!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科学语言是非常严密的,大家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仔细一点。

【片断评析】科学学习不是告诉,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感悟。抓住学生理解的疑惑之处,找一个问题让学生来辨:认知在行动中提高,思维在辨别中清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真理越辨越明!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了,思考的角度越来越宽了,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另外,在豁然开朗的学习境界之中,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更令人难忘的是发现的快乐和满足!教学反思:

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当许多学生随着移动的脚步摆弄着玩具,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时,我知道:科学学习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古代的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闻——见——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能理解。”科学学习就是要把原本抽象、单一的概念赋予鲜活的生命,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活动。因此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创设具体、生动的研究氛围,让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使之运动的玩具,同时提供丰富多彩的研究材料,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学生对研究物体与现象的关注视野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展,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点拨又将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渐引向深入。

1、本课比较注重“层次性”。本课中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材料准备的层次性、探究深度(思维)展现的层次性、兴趣探索的层次性都得以体现,因此学生学习时不疲惫,时间过得很快,教学效率较高。

2、中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预设目标较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目标的预设也要动态生成,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前,考虑到学生们已经有自己关于运动方式的一些经验,但还是倾向于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程度,重在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一定的探究方法,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3、科学探究课,我认为提怎样的问题、对生成性的问题怎样处理很重要。是有的放矢,还是不切实际;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还是置之不理;问题应该讲究开放性、目的性、生成性,尽可能把问题的“一切权利”――包括问题的开发、分析、思辨、整合、寻找答案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以问题始至问题终”应该成为我们科学探究学习的“常规”。

4、尽量体现探究指导的价值。

新课程提倡让孩子们自主的去学习探究。中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要以指导为主,不能放的太开,探究的根基打不牢,就想“飞”起来自己探究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上老师的必要指导与点拨不能因噎废食。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思考着探究,要有目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尽量科学;要注意培养儿童探究的品质――认真、细致、团结、合作。小车的运动

大连市实验小学 孙友人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通过学生引导学生对“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预测,做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使学生能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会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收集、记录数据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探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课的教学我是通过直接出示载重汽车的图片,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假设,然后进行实验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特别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通过测量收集证据的方法,体会到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第一次让学生填写比较完整的活动记录,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为学生以后能够独立设计实验记录打好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 能过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

● 能够通过测量收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知识与技能

● 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

小车、钩码、垫圈,软尺、秒表、纸、棉布、毛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大屏幕出示一辆载重汽车,这是一辆汽车,同学们能说说在这辆汽车行驶的时候都有哪些运动方式吗?

2.同学们知道这种汽车是做什么用的吗?

3.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小车的 运动》。

(板书课题。)

二、授课:

1.你认为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评析】学生的假设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和罗列,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

3.所有的因素我们今天在课堂上都能够研究吗? 4.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今天准备的实验材料,你知道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能够研究的因素是什么?

5.这些能够研究的因素我们能在一次实验中同时研究吗?(引导学生知道要保持不变量的一致)

6.小组讨论:○1你们组想研究哪一个因素?

○2针对你们选择的因素,结合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你们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学生汇报。【评析】如果学生独立设计实验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后再进行设计。

7.教师出示如下表格: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的越快;拉力越小走的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实验记录:

拉力(垫圈数)实验结果(厘米)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论: ○1你能看懂这张表格吗?通过表格你看懂了什么? ○2在哪里你有疑问?

(为什么每次试验要做3次?)

总结:反复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3我们一起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评析】学生在看表格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每次实验要做3次,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还可以问问学生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来的,总结出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交给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8.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根据你们选择的因素填写好实验记录,然后在班级内交流汇报。

9.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10.学生交流汇报:

○1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2有和他们组研究同样的因素的吗?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补充? ○3通过我们的汇报,你能说说小车运动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吗? 总结: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小车受到的拉力、路面的状况、载重的多少有关。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越快;路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快;小车的载重越少,运动的越快。

三、课后拓展:

1.在黑板上我们还有些没有研究的因素,你想不想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和这些因素到底有没有关系?

2、可以在课下试试,把结果填在活动记录上,下节课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评析】书上给的反例是和轮子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如果学生在假设时没有提到这个因素教师在此时可以补充上去。另外,学生在课下做的不必仅仅只局限于一个反例,只要是课堂上没有条件作的,课下都可以试试。教学片断赏析:

师:你认为这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可能和汽车装载货物的多少有关。师: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关系吗?

生:汽车装载货物越多,汽车行驶的越慢。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可能与路面的状况有关。路面越不光滑,汽车行驶的越慢。

生:可能与汽车受到的动力大小有关,汽车受到的动力越大,汽车行驶的越快。生:还可能与汽车轮子的多少有关,汽车轮子越多,汽车行驶得越快。生:„„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测,这些猜测到底对不对呢,同学们想不想来一起研究一下? 生:想!

师:黑板上这些因素我们在课堂上都能来进行研究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教室里的条件有限。

师:看看桌子上的托盘,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材料。)

师:你知道这些材料都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小车来充当载重汽车。

生:纸、棉布、毛巾可以铺在桌子上充当不同的地面 生:垫圈可以系在小车前面的线上来拉动小车 生:钩码可以放在小车的车厢里改变小车的载重量 生:„„

师:很好,那么根据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你认为今天我们能够研究哪些因素? 生:可以研究载重量对小车的影响。生:路面状况!

师:再想想还可以研究什么?

生:还可以研究小车受到的动力大小对小车的影响。生:„„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车运动的快慢和这些因素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些能研究的因素我们能在一个实验中都研究出来吗? 生:不能。

师:说说为什么不能?

生: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

师:在研究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要注意什么,研究的结果才能准确? 生:要保持一样!

师:对,研究的因素要有变化,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才能使研究的结果准确。【片断评析】

在学生回答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时,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要充分发动学生动脑筋,即使答错了

也没有关系,因为就是要学生明白,假设不一定最终都是正确的,即使假设错误也没有关系,最总要的是学会假

设。另外,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自己设计对比实验,在以前的课堂中虽然对对比实验有所了解,但这里是要求学 生独立对设计出实验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将关键的地方指出让学生注意到,然后再进行设计。教学反思:

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本课从学生常见的载重汽车着手,把学生引导到对小车运动的研究上来。

本课的科学知识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易于接受的,相对于知识的学习本课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动一动,测一测中得出结论,从而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比实验是科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设计对比实验是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学习和掌握的,本课作为初始阶段,教师要做好指导,给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特点,可以不必点明,但要让学生有这个意识,明白对比实验要注意的 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辅助表格,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 的进行实验的设计。让学生独立选取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设计和实验,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

此外,本课也可不必拘泥书上及教参的教学材料的准备,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准备材料,可以比书上的更丰

富,也可以和书上的不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探究的因素的种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使

课堂也不再枯燥,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摆

建设小学 于丽萍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体会反复试验获取测试结果的。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对座钟摆的属于哪种运动形式?一分钟摆动多少次?引入对摆的认识开始。通过问题情境“要知道你们摆的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先让学生学会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并在汇报测量结果时发现问题:各组测量次数不同,而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使生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设计实验时教师以设计摆线长短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实验如何制变量,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最后通过例举生活中的现象,摆钟慢了或快了怎么办?设计一个摆这些活动,应用所学的科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收益。预期学习结果

1、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2、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4、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5、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给定的次数一样 教具准备:秒表、垫圈、量角器、绳、视频教材、支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教材:座钟的摆在摆动

2、提问:它属于哪种运动形式?一分钟摆动多少次?

3、教师讲解:这个装置,叫做摆。(板书课题)

4、认识摆

1)教师讲解:摆是由摆线、摆锤组成。提起一个角度(强调摆线要拉直),摆就运动。这个角度称作摆角(摆的幅度)。

【评析】认识摆的构成,掌握科学术语为进行做假设准备 2)学生操作:使摆摆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再次纠正)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提问:要知道你们的摆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

2、学生交流师生补充完善

3、测量方法:示范:摆线要拉直,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像这样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

4、练数:测量15秒钟摆的次数

【评析】在此示范、练数次数,是让学生明确怎样规范操作实验。否则对研究摆的快慢就会产生许多干扰因素。

5、汇报测量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次数不同,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填写课后记录)

【评析】通过学生比较测量数据,引导发现问、提出问题,学贵有疑

三、猜测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学生分组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从摆的构成考虑

3、归纳猜测: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有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摆角的大小(填写课后记录)

【评析】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十分必要的,猜想、假设包括多种可能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

四、指导设计实验

1、提问:我们怎样能证实猜测是否正确?

2、确定方法: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学生选择问题分组设计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完善: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另外指导: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垫圈数,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板书提示)

【评析】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教材都把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虽然降低为只有三个变化因素,但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想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于是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实验变量: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从而减少了一个因素,剩下的两个因素,学生只要控制好其中一个条件,这样制定计划、收集数据的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从而增添学生探究的信心,让他们人人都有发现,个个都有收获。

五、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1、组内分工明确:数摆、看表、做记录„„

2、鼓励: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具有科学家的实验精神?如果这个实验做完,也可以做另一个。

3、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对于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宏观调控,让每个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研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又合理地共享资源。

六、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汇报实验结果:每种实验选择一个为代表学生填写在黑板上

2、学生根据各组数据比较分析下结论

3、教师引导如何分析判断:比较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发现改变摆线长短平均数差异最大,摆线的长短差异大表明这个条件是影响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

4、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板书)

5、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6、学生交流想法

7、教师引导: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评析】让学生先把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因为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传授分析判断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分析判断。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科学研究要有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知道在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科学研究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七、生活中的现象

1、学生交流经验

2、生活中的现象:荡秋千、吊灯、(介绍伽利略的故事)风铃

3、提问:摆钟慢了或快了怎么办?

4、学生交流意见

5、调整方法:慢了摆线调短,快了摆线调长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6、设计一个摆 1)出示要求:

2)分组进行

3)展示:谈一谈设计这个摆体你的体会。

【评析】知识获取源于生活的需要,更要用获取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团结就是力量。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一个小小的摆就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里面就含着许多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愿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问题,用灵活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灵巧的双手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摆

数摆: 摆往返一回计一次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设计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数垫圈

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

5、摆线要拉直,放摆锤要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摆线长 实验结果(次/15秒)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摆的幅度 实验结果(次/15秒)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5° 30° 45°

摆锤重量(垫圈)实验结果(次/15秒)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个 10个 15个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

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教学教学反思

一、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 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重视科学态度的教育

本节课里学生有多次猜测与预测,每次猜测之后教师都让学生明白“说了不算做了算”、“猜了不算数了算”,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让他们多次验证,知道“真理是经得住多次验证的”,让他们从小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片断赏析

师:要知道你们的摆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 生:数一数。师;会数吗? 生:会

师:那怎样算一次? 生:来回摆,算一次。

师:好,你们计时15秒钟,要说“放”不要说“开始”我数(老师演示操作讲解,提起20°角,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片断评析】帮助老师是学生最愿意干的事情,同时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学会学生怎样规范操作实验,为正确实验,获取准确的数据服务。师:看实验结果,你发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我发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师:你们的意见和他的一样? 生:不一样。

师:说一说你们结论

生: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说一说你们的根据

生:15秒钟5个垫圈摆16次,10垫圈摆17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生:15秒钟15°摆8次,30°角摆9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明白你们的结论是分析数据得出的,这非常好。科学研究就要有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你们再比较这三组数据,哪组摆的快慢差异最大?

生:摆线的长短不同,摆的快慢次数差异最大。师: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因为是摆线的长短不同引起摆动次数差异大,所以摆线的长短是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这是一种分析判断的方法,我们以后学习中也能用到。

师:现在说一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的长短怎样影响摆的快慢。

生: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师:还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那么,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生:测得不准

师: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片断评析】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强调了探究过程,探究的结论也是不可缺少的。面对获取的不同数据,学生们有自己的结论。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如何分析判断数据,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注意发挥教师参与者的作用。得出了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1、力在那里

旅顺口区双岛湾中心小学 左峰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以及“已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是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完成的。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在做中思考分析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经历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力的基本概念。

本课的重点是研究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各种现象,发现力的存在,并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以及力的大小方向。我设计的本课教学是从寻找身边的力开始入手,通过对硬果壳承受了钳子的压力变形后裂开、静止不动的棋子靠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研究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力的存在。同时,对以上现象的探究,也为下一步研究力对物体运动后和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进行了铺垫。之后通过实验,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变化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力有方向以及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基础,只有感受到力在哪里,才能真正知道力的无处不在。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

3、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准备:钳子、核桃、、橡皮泥、弹簧秤、篮球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1、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桌移动吗?

让学生说出方法,并学生上来演示。

2、刚才大家想的办法都使讲桌移动了,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对讲桌施加了一个什么?(先让学生说,学生很快说出“力”后,板书:力)【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经历,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自然的引出本课知识。】

二、自主探究:

(一)、感受力的存在。

1、出示一个篮球,你有没有办法让移动中的篮球停下来?上来试一试。(师生互掷篮球)。

2、你看到力了吗?力是什么样子的?(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1)、(双手轻轻拿住一根粉笔),感受到力了吗?(2)、(用力掰断粉笔),感受到力了吗?

4、学生用钳子夹碎核桃感受力的存在,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

5、打开书40页,看书上的四幅图,小组讨论,感受力的存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活动:试着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来写。

7、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安排讨论)

8、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力无处不在。

(二)、力对物体的影响

1、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力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对物体的其他方面还有影响吗?

3、(出示橡皮泥)拿这块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知道力的存在和感受到力的存在是不同的,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印象才深刻。】

(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1、扳手腕活动

(1)、教师提问:边玩边思考:获胜主要靠什么?为什么扳手腕特别费劲呢?(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2、使用弹簧秤的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练习

3、开关门活动

(1)、让两个学生上来,一个开门,一个关门(2)、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4、总结得出:力有大小;力有方向。【设计意图:根据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会力的大小和方向,特别是学会用仪器去测量,能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回顾和解释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教学片断

教师和学生互掷篮球 师:你刚才有什么感受?

生:我接球的时候没用多少力,投球的时候得用力。师:刚才的同学在接球和投球的时候感受到了力,那么你看到了力了吗?力是什么样的?

生:我感觉有力,可是我看不出来。生:我没看到,我认为力是看不到。

生:老师,我看到了,他在接球和投球的时候都使劲了,但我不知道力是什么样的? „„

师:噢,同学们都注意观察,而且动脑思考的很好,下面我们接着观察感受力的存在,好吗?

教师用双手拿住一根粉笔,然后掰断粉笔。师:你能从中感受力的存在吗?

生:粉笔很轻,不用力就能拿起来,掰粉笔需要用力。生:粉笔轻,也得用力

生:我也认为粉笔轻,也得用力,只是用力小,感觉不到。„„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看来是动脑思考了。下面我们自己感受一下力的存在 学生用钳子夹碎核桃感受力的存在。

【片断评析】本片断是在新授开始部分,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因为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很难感受到力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来认识、感受力的存在,最后再亲自动手体验,加深了对力的理解。教学反思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对力的存在以及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重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带领学生体验力的发生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成功的关键。

2、物体改变形状以后

旅顺口区龙头中心小学 王莉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力在哪里》、《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构成了本册教材的《无处不在的力》的知识单元。在《力在哪里》一课中,学生对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和拉,以及力的种类和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后,《物体改变形状以后》的学习内容就是常见力中的弹力,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本课属于概念学习课。所以对本课概念的形成和表述尤为需要重视。皮亚杰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由此本课的概念形成和表述应建立在课堂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

本课学生的前概念是对弹性和弹力分不清楚,概念混淆。认为软的东西有弹性,硬的东西没有弹性。在平常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学生对于弹力已经有所了解和体验。针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了解,加之学生认知特点——先入为主,并结合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本课重点落在弹力和弹性的认识及应用上,把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删去。这样有助于对弹性弹力概念的深刻理解,让学生们知道弹力和弹性的普遍存在。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知道弹力和弹性的普遍存在 科学知识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 认识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叫会产生弹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对弹力和弹性的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2、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课件(及其使用设备)、海绵、气球、直尺、橡皮泥、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烧瓶(胡克定律),拉力器,握力器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1、由教师演示各种力,让学生说出力的名称:如拉力、推力、压力、挤力等。

2、出示海绵,让学生分组对海绵施加各种力,看看海绵有什么变化?

3、分组操作,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相机提出:对海绵施加力时,海绵有什么变化?去掉力以后海绵又发生什么变化?

5、教师又给学生提供材料:气球、直尺、橡皮泥、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溜溜球等。让学生分类,跟海绵有一样特征一类。和海绵特征不同的一类

6、师生共同总结:物体受力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力又恢复原样。

7、教师让学生给这个现象起个名字 【评析】因为这些材料的弹性不一样,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一类物体具有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即“弹性”这样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点拨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经验,使学生在旧知经验基础上发展了新认知。学生通过活动,使原来关于弹性的经验的、感性的概念发展为比较科学的、理性的概念。

(二)、体会弹力的方向及区别弹力和弹性两个概念

1、(出示拉力器、握力器)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我们来体验一下,用力向外拉时有什么感受?当你拉到一定程度后慢慢停止用力时,你的手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活动,交流感受)

3、体会弹力。教师让学生通过感受拉力器和握力器,学生亲身感受弹力,弹力是与你施加的拉力和握力相反方向的,恢复原来状态的力。

4、认识弹性,从而区别弹力和弹性。弹性是本身具有的,而弹力是弹性的表现形式。【评析】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感受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简单生动的形成弹力概念,避免了死记硬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感受胡克定律,体会弹力的普遍存在

1、教师指导实验操作:按压的部位(大拇指和中指)。注意:不要用双手捂着烧瓶,避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或者用垫隔着操作。

2、教师分发材料。学生实验开始。

3、学生交流实验发现。【评析】在学生建立了溜溜球没有弹性的认知的基础上,展示胡克定律是对弹性、弹力概念的挑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加深对物体弹性和弹力的理解。为了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认识弹性和弹力的应用

1、(课件出示)这儿有两个应用弹性和弹力的现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1)跳板跳水中什么是弹性物体?谁对它施力?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让运动员跳起来的?

(2)撑杆跳高中什么是弹性物体?谁对它施力?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运动员跳起来的?

2、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弹性和弹力?

【评析】:这部分活动是在学生对弹性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的基础上,以两个典型的事例分析和体验什么是弹力。利用课件教学的好处是可以暂停画面,使学生能够很清楚的对活动的步骤细节进行分析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了解到弹性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即弹力。这个弹力是对抗所施加的外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片断赏析:

“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环节

师:教师对脸施加各种力,请同学们说一说都叫什么力。师:双手往两边拉脸 生:拉力

师:双手挤压脸 生:压力 生:挤力

师:用手拧脸 生:拧力 „„

师:好了,就用老师刚才的方法对海绵施加这些力,观察一下海绵会有什么变化呢,去掉力海绵又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观察,组内交流)

师:把你们的观察到的现象跟同学们汇报交流一下。生:我用手握,海绵变小了。

生:我用手压海绵,海绵变的薄薄的。生:用两只手抻着海绵,海绵变长了。„„

师:我们对海绵施加了不同的力,海绵的什么发生了改变? 生:海绵的大小改变了。生:是海绵的形状发生改变了 生:是长短变化了

生:我觉得是面积变化了 生:„„

(教师一边听着,一边板书)

师:好,我们现在看看用那个词准确。生:面积 生:大小 生:形状

师:这样老师在演示一下,你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变化?(教师演示挤、压、拉海绵)

生:我觉得用“形状”一词准确,因为施力时海绵发生了形状的改变。所以应用“形状”一词。

生:我也觉得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挤压时上下两个面面积没有变化 师:那你们都这样认为的,达成共识,那我们就用“形状”这个词。

师:海绵受力时,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去掉力后,海绵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海绵又变回原样 生:海绵有弹回来了 生:海绵又恢复形状了

师:好的我们写在黑板上:海绵(受力)形状改变(去掉力)恢复原样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有十种材料,分别是:气球、直尺、橡皮泥、溜溜球、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等。师:分小组,也在这些材料中施加上面的力,看看他们有没有象海绵一样的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学生进行操作分类)师:把你们实验结果交流一下

生:气球、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是与海绵有同样特点的 生:木头,溜溜球与海绵不同。

师:那你们说橡皮泥有什么特点?与海绵是否有一样的特点?

生:橡皮泥对他施力,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力后,他没有回到原来的形状。生:我觉得橡皮泥不与海绵一样,施力时它的形状是改变了,这与海绵一样;可是去掉力,它就不与海绵一样。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科学探究就需要我们这样。

师小结:物体受力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力又恢复原样,这就是弹性物质的共同特点。

【评析】这一系列思维活动,为概念的建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概括形成概念或一般的原理。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用言语表述它们的发现,如果他们表述的是与探究的事物相关的属性,就更有利于他们进行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从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课后反思

第一、前概念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点 学生在真正学习新概念之前,已经有了对一些概念的朴素的理解,它是学生原有的经验和体验。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的,即学习者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联系,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吸收并固定新知识的过程,把新概念的本质特征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关联起来,并被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便能理解新概念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的概念,进行各种建构活动,寻找证据,归纳分析,并与自己的初始想法做比较,得出科学的概念定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6

第1课时 认识种子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2. 指导种子的萌发条件,了解阳光、空气、水分、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的影响。

3. 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搜集并认识种子一些常见的种子。

2. 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3. 能够利用对比试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的影响。

4. 能够正确播种,是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蚕豆、黄豆等植物的种子、图片、卡片、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搜集并认识种子

1. 搜集各种各样方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2. 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

1) 向学生展示一颗解剖过后的种子,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的是一颗具有完整胚的种子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2) 了解种子的结构,并猜想种子内部每一结构有什么作用?将来会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

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种皮保护种植的内部结构

3) 观察其他植物的种子:

其他种子的结构相同吗?观察后总结种子里面都具有胚。

活动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猜想种子萌发的条件?

1. 教师按照P3准备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2. 学生自己阅读实验后教师进行讲解,明白整个实验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两两对比可以总结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3. 向学生展示教师事先做好的关于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4. 最后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合适的温度等等,然后试着填写P4的表格.

第2课时

活动一:播种

1. 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播一颗种子?请学生起来回答

2. 学生观察书上的播种方法,将自己刚才描述的方法与书上的方法对比,发现有何不同?

3. 教师提出书上播种方法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垫瓦片有什么作用?使盆底的洞不会被里面的泥土堵死,多余的水分能够流出盆内及空气的的流通

4. 联系上一节课种子萌发的条件,思考当我们把种子播下之后,应该为种子的萌发创造哪些条件?

活动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1. 当种子播下去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我们要清楚地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想一些什么办法呢?P5用透明玻璃杯来种一颗种子,从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

2. 将这个观察的作业布置给同学,回家观察这个过程,做好记录; 3. 结合书上的图片,请学生描述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 胚轴→根(胚根)→出土→叶(胚芽)→长大 注意真叶

4. 特别提醒: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要提醒同学们,应该把已经萌发的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第2课 小苗快快长、开花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小苗的生长数据发现小苗的生长规律

2. 通过观察花朵和果实的数量统计图,发现同一株植物花和果实数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种的植物,让其健康成长、开花结果

2. 植物生长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生长数据。

3. 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同样用于花朵的数目以及果实数目的统计

4. 能够利用多种方法、工具搜集有关植物趣闻得资料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探究,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一棵全株植物、直尺、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上指导观察活动

Q1:当植物的种子破土而出之后,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Q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植物确确实实是在生长? 活动一: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数据

教师统一安排观察时间,其余的时间学生自行安排,等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指导总结:这些数据的变化都是小苗生长的“证据” 活动二:观察花朵、果实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1.测量植物的一些基础数据

测量植物的高度

数叶子的数量 测量叶子的大小 测量茎的粗细

观察植物的颜色变化

2.从第一朵花开始,记录一共开了多少朵花?是不是凡是开花都能结出果实?从而引申到结实率,到杂交水稻。

3.观察果实的位置及果实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4.观察种子的数目,了解种子存在的意义 5.教师提出在观察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开花结果的照片,激发学生自己种植植物的兴趣,能够将自己的植物照顾好。

三、布置学生回家种植观察的任务

活动三:一段时间后,整理植物种植记录

四、总结植物的一生及同学交流一些植物趣闻 生根---发芽---成熟---开花---结果

趣闻: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植物的趣闻,引起学生对植物奥秘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回家查找一些植物趣闻,下节课进行成果交流。

第二单元 生生不息 ――繁殖的奥秘

第1课时 花开花落为哪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等等

2. 了解完全花的结构特点

3. 知道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开花之后花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4. 知道什么叫传粉以及花的几种传粉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

1. 会借助工具观察花。

2. 从解剖的角度细致有序的观察花的结构

3. 能用文字或图画的方法表述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在观察花的过程中亲近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 激发学生观察花变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花的构造。

教学准备:

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实物、放大镜、植物传粉受精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这一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个单元,生生不息。从这个单元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这一个单元只要就是来看看动物、植物到底是怎么样繁衍生息的?第一课“花开花落为哪般”从课题上我们就知道这一课我们的学习内容与花有关。呢?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很多种花,玫瑰、向日葵、牡丹、荷花、杜鹃等等,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花。首先我们就要从花的最基本的结构说起。

活动一:观察花蕾,主要是观察花的萼片

1.指导学生认识油菜花或者豌豆花或桃花(因为春天就是这些花的开花的季节)的构造。

我们首先来认识油菜花,请同学们看油菜花,请大家从整体上仔细观察一下,做好12页的观察记录。

Q: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学生认真观察、交流。

让学生说说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花瓣,花芯、小叶。) 教师引导讲解:像小叶的这部分,它的科学名字叫做萼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做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油菜花的雄蕊,花中心的这一部分是油菜花的雌蕊。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接下来由教师解剖一朵油菜花。(解剖白菜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住它,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镊子的松紧,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1)老师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

(2)按照认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

(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然后同学们自己按照老师的方法操作,看哪位同学解剖得最认真、最仔细。解剖之后,各小组填写第14页的表格。 (学生解剖白菜花,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解剖完毕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解剖结果。)通过解剖白菜花,你们发现油菜花的萼

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各是多少个?(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2.以桃花为例认识完全花。(用黑板上画桃花的结构图做讲解)

同学们比较一下,油菜花和桃花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点?(它们都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像油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

Q1:谁能说说完全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回答)

Q2:哪位同学能用完整的话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完全花?(像油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 3.认识不完全花。

课前教师为各组学生准备了构造不同的花如百合花、杨兰花。学生解剖进一步认识不完全花,(注意:用解剖油菜花那样的方法,注意按照从外向里的顺序解剖)

百合花是由花瓣、雄蕊、雌蕊三部分构成的,没有萼片 杨兰花是由花瓣、雌蕊两部分构成的,少了萼片和雄蕊

总结不完全花:对于这些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的花,我们就称为不完全花。

活动二:花的传粉

我们上节课说到并不是每一朵花开之后都能结出果实,必须是受过精及传过粉的花才能结出果实,什么叫传粉?

传粉的概念: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要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顶端,这个过程叫做传粉。

在概念中说到,传粉是需要媒介的,到底花传粉可以依靠哪些媒介呢? 1. 有的是异花传粉,依靠的媒介有风或者是昆虫 2. 有的是自花传粉,如:大豆花、黑麦花

3. 自然条件下无法完成传粉或者想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直接用另一朵花或者用工具传粉

思考:花经过传粉之后花瓣回脱落吗?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展示授粉之后的变化。

第2课时 无心插柳柳成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以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2. 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扦插嫁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能明白扦插、嫁接等食物繁殖的方式是什么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2. 关注科学技术在植物繁殖反面的应用 重难点:扦插嫁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师:黑板上写着“无心插柳柳成萌”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谈谈;除了植物的种子能够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繁殖吗?

植物是可以通过身上其他的一些器官繁殖后代的,如:红苕(块茎)、厚脸皮(落叶生根)、甘薯(根繁殖)

二、探究活动――植物的分身术(植物是怎样运用这些器官来分身的?)

1、出示柳树图片,认识植物用茎如何繁殖后代

引入:柳枝是柳树身体的哪一部分?我们把柳枝插在土壤中,柳枝能发育成新的柳树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扦插?请学生起来描述

对比一下你的方法和书上扦插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一位同学起来精确地描述扦插的过程:

步骤:

(1) 要选择粗壮的柳枝; (2) 柳枝上只留几片叶子; (3) 将枝条下端剪成斜口; (4) 挖一个小坑,把枝条插进去; (5) 注意:记得每天给柳枝浇水。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7

“e课堂”核心的作用在于转变教学方式, 不仅拓展课堂的广度和课堂的参与度,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更重要的是拓展课堂的深度。2012年的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教育范式正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模式转型”等一系列未来教育的趋势。在近期 (12个月) 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程序、平板电脑是新技术。然而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些都是属于硬件技术工具, 他们可以把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真正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深度理解, 同时, 能力得到发展。信息提供并不是硬件学具进入课堂的最核心价值, 转变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是核心追求。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 笔者所在学校也开展了“e学习”的探索实验研究, “e学习”创设了人手一台Ipad的“一对一”的e课堂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试验,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者结合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为例作详细的论述。

《食物的消化》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 (上)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中的第三课。在前面单元中学生了解了食物中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的基础上,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 初步了解消化过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重视对消化器官的保护, 同时, 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笔者将这节课的内容放在了e课堂环境中进行设计, 学生利用Ipad平板电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自主构建科学概念,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可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good notes软件, 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

课上由一首《饮食健康歌》引入到关于饮食的内容上来, 然后根据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测, 启发学生思考并猜测: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去了哪里?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怎样旅行的?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地方?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先验知识, 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流程。学生思考以后利用good notes软件 , 在空白的 人体图上 边思考边 画出自己 的想法。good notes软件里面可以导入教师预先准备的人体空白图, 然后可以选择各种画笔和各种颜色进行画图, 如果画错了还可以选择橡皮擦进行擦除。画完以后, 利用无线网络、苹果电脑、Air service软件搭建的无线投影平台, 让学生把自己画的食物的旅行图投影到大屏幕上,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食物旅行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师鼓励学生的同时暂不去做知识层面上的评价, 避免教师直接讲解的枯燥, 而是在后面留给学生自学纠正的机会, 由于知识不是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的, 而是他们自己通过自学方式主动获得建构的, 这样做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 (如图1) 。

二、巧用学习资源包, 自主学习构建科学概念

1.利用学习资料包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概念的过程,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引导者, 因此, 课堂的教学结构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地位, 学生为主体地位”。在第一个模块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的先前知识经验后, 也就是让学生汇报完自己认为的食物旅行图以后, 教师随机抛出问题:哪一张旅行图才是正确的呢? 这时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吸引学生继续往下学, 此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除了问老师还有很多, 尤其是可以靠自己上网查找资料、阅读文献资料、做科学实验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资料包 (放在360云盘中) , 里面含有一段高清版食物在人体旅行中的视频, 让学生自主点击观看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暂停、播放、回看等操作来自定步调, 自己去学习关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相关知识。

2.反思中主动构建知识概念

学习完视频以后, 学生再返回good notes继续修改自己的人体图, 这个过程学生经历了自学——反思——纠错的过程, 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其实就是完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脑海里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厦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发生改变, 学生修改人体图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重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而是学生利用Ipad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自主学习、自主建构, 不断完善重构修改脑海里原有的知识概念,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学完毕, 修改完自己先前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 教师继续组织学生利用无线投影汇报, 并且这个时候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再完整清晰地梳理总结一下刚才学生自学所得的知识。

三、妙用小游戏进行知识的巩固

传统环境下巩固新知的环节往往都是以纸上作业的方式或者口头检测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种方式一来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 二来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被教师点到。然而在e课堂环境下, 笔者用PPT设计制作了一个类似于选择题的“互动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就会给学生奖励性的反馈, 如果选择错误也会给学生一个反馈。学生自己利用WPS软件自由玩游戏, 游戏会及时给学生做出恰当的反馈和评价,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检测自己是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而且游戏的形式用来巩固知识比传统环境下用作业的形式更为有趣生动, 学生更喜欢这样的形式, 他们可以边玩边学。

四、丰富的拓展材料,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 求

教育的本质应回归到“以人为本”,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转变传统课堂上线性的知识传递过程到自己能自定学习步调去学习, 笔者安排了一个拓展阅读的小环节, 准备了4-5篇关于肝脏、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阅读小材料, 材料是PDF格式的, 里面还有大量的丰富可读性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2-3篇在good notes中打开并阅读, 边读可以边用各种笔进行圈点勾画, 读完以后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通过阅读学习到的消化器官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默读、朗读等) , 然后边阅读边用笔圈点勾画, 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个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都有所不同, 所以,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最后教师点选几个学生进行反馈, 因为最后的拓展材料并不是课标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 但是, 所选择的内容是和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拓展开来的, 笔者想要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

正是由于前面读了很多关于消化器官的资料, 最后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和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所说大部分都是刚刚从拓展小阅读里面学到的知识,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大输入, 所以, 在后面需要输出的时候学生就有话可说了。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其实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自学的内容进行内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学的科学小知识, 这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总结

本节课是笔者在“e课堂”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层面上的尝试和探索。当然, 反思整节课还有可改进的地方, 比如:课堂上还可以融入一些教学平台进行后台数据的搜集, 这样就能让教师第一时间通过数据分析课堂的教学情况, 从而更为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地推动“e学习”的研究, 还需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课堂模式, 除了一线教师可以做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之外, 还需要高校研究专家给予理论层面的深入指导, 教育局等有关教育部门给予各个层面的支持, 要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角度来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实验班级, 进行小规模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合, 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的开展, 才可能真正地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

摘要:《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是在e学习的环境下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深度融合, 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这课进行实践层面的探索, 旨在培养小学科学“e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e课堂,自主学习,小学科学

参考文献

[1]徐靖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是教育变革的核心内容——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1) :26.

[2]陈新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1) :59-60.

[3]刑丽.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整合.[DB/OL].http://kg.ftedu.gov.cn/show.aspx?id=8585&cid=47

上一篇:心理学的学习辅导下一篇:故乡印象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