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案(精选4篇)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重视“情境”、“合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升华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
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主要史实,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把握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合作与分享的乐趣;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分析自主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政治文明发展历史,分享这一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邦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 难点:如何看待美国的两党政治
4、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创设情境、材料解析、自主讨论、对比概括、归纳总结、分享成果等,引导学生在参与、思考、讨论中得出认识。
二、教具准备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以西方政坛精英——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现任政府首脑及其称谓的不同(学生讨论确认),从政治制度角度引入新课。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探究学习】
一、新体制的确立——1787年联邦宪法
1、背景:美国的建立与邦联制的弊端
创设情境:美国的前身是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1776年,随着《独立宣言》 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不过,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还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州际联盟)。利用课件解读“邦联”概念,通过解析材料明确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州际联盟无法稳定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制。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吸取了法国启蒙思想中的精髓来组织政权。根据孟德斯鸠对政府权力分配的主张解析材料,找到解决邦联制弊端的可行方案。
2、标志:1787联邦宪法的制定(1)费城制宪会议
(2)联邦宪法的基本原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8——P39,明确联邦宪法的基本原则,分步理解。①联邦制原则(美国新的国家结构)
设问引导思路:联邦制下,中央政府地位如何,怎样构成?各地方政府有没有权利? 分享成果:统一的中央政府,州保留较大自主权。A.中央政府是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总统——行政权、全部军权;
全国性的议会——立法权、财政权;
联邦司法体系——司法权,权力居于各州司法体系之上。B.地方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联邦制原则使得中央政府强有力,保证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而地方各州有较大的自主权,又可以促进各州的发展。②分权制衡原则
展示“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结合实例解析,小组讨论得出对权力制衡关系的认识。分享成果: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通过分权制衡原则,可以保证防止专制的出现。进而认识到美国的新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③民主原则——人民有选举权
归纳总结: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新的国家结构:联邦制;新政体:总统共和制。
·联邦制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地方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总统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并且通过政府内部三权分立和制衡,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保证了民主。
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理解美国的新政体新在何处。梳理认识,发现: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①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② 留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3、宪法的发展、完善
新体制的弊端教师简要讲述:宪法明文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和穷人排除在人权保护之外。
1789年,国会制定出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为美国人权的保障提供了宪法基石。
二、联邦制的维护与巩固——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请学生结合教材P39——40正文相关内容,找出联邦制的特征、经受了怎样的考验,最后是怎样得到巩固的?
·联邦制的特征:中央与州分权;
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联邦的考验:南北战争(1861—1865年)
·联邦制的巩固: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分享成果:
南北战争是一场联邦至上和还是州权至上的较量,是一场国家的统一还是陷于分裂的抉择。
林肯领导废除了奴隶制度,同时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北战争使美国深刻体会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宪法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为国家统一和联邦制的巩固提供了宪法的保障。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政治动荡,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由此可见,南北战争使美国饱受分裂威胁之苦,又深得国家统一之益。
通过温家宝总理访美演讲表达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我想你们一定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会充分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台湾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
一段相通的历史就这样拉近了我们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任何政治体制的建立都会伴随矛盾和纷争,不同的利益、政见集团组成了不同的政党。随着历史的发展,民主党和共和党构成了美国政党政治的两大支柱。(过渡标题)
三、总统共和制的发展(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 1787年在制定联邦宪法过程中形成了联邦派和反联邦派。后来,几经分化组合,1828年成立了民主党,1854年建立了共和党。华盛顿后,两党制逐渐成为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建时期,两党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现在已差别不大。
2、特点
两党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遍及美国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他们争夺最激烈的大战还是表现在政治大选方面。展示问自己图片资料,学生讨论概括资料中的信息,得出对两党制特点的认识。分享成果:
(1)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3)美国的政治选举都受两党控制。
3、作用
通过三则关于美国政治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关于两党制的作用信息。分享成果:
(1)两党通过竞争,可以互相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执政党滥用权力。(2)在竞争中,为了争取更高支持率,两党会实行更多的利民政策。
(3)两党奉行的政策路线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
归纳总结:两党制的竞争可以保证美国的民主,巩固和发展了总统共和制。【意义建构】
民主优于专制,法治优于人治这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的国家应该敏锐地捕捉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条件跟上历史的潮流。解决政治难题还有更加先进的方法,那就是——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文明的建设,这就是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图之所在,也是这们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用意之所在。【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强化对本节课双基的落实,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作业】
1. 课标: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 分析:
(1)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2)本课的核心内容是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通过这部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该政体是美国迅速崛起的政治前提,也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代表。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应从宪法体现的原则把握和理解。
(3)美国和英国政体异同,相同点应从其阶级性和政体基础两方面进行分析;不同点应从两国国家元首、政府及其与议会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1. 学习资源:美国对世界影响深广,各种资料丰富易得。
2. 学生兴趣:学生对美国时事比较关注。
3. 学习能力: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积极主动性较易被调动起来。
4. 学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相关美国史知识已有一定涉及(学过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美国的民主政治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美国政体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其特点、本质并不了解,缺乏理性的认识。高一以来,已经学过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等与本课相关的学科知识。
三、教学策略
1. 教学思路:兼顾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把原来课本结构“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制的斗争——两党制”调整为“新体制的确立——新体制的巩固——新体制的完善”。 重点是“新体制的确立”,其他两部分略讲。
2. 教学方法:学案制下的问题驱动教学。即学生通过学案的问题引导,自主学习落实基础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现实社会中寻找历史例证,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历史的价值。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自主预习和合作探究,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 通过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强化用科学史观评价历史事物能力。
3. 通过对美、英两国政体异同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体会“分权与制衡”这一政治智慧,使学生认识政府的管理科学化和决策民主化对社会正常运行的作用。
2. 通过对英国和美国政体的比较,使学生认识民主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787年宪法的主要原则和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尤其三权分立原则是本课的精华所在,影响也最为深远。)
2. 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因为高一学生政治常识一般比较匮乏,可以找到部分的比较项,但难以找全。)
六、教学过程
1.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教师:制作学案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提出疑问。
教师:检查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352”学案制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学案自主预习,并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逐渐培养学生 “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52”学案制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之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通过学案能在课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存在疑问之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在课堂上重复。教师要解决的是大部分学生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学案这个载体反馈给教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提问:一个只有二百年历史的国家,从独立到发展壮大成今天为世界强国,是什么使得它有如此的勃勃生机呢?
学生:计算美国建国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探知兴趣。)
3. 落实基础,答疑解惑
学生:展示学案预习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学案制的理念是先学后教,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具有针对性,能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
4.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教师:展示材料,请学生根据《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选取“国会议员、总统、最高法院”任一角色,模拟美国计划制定《禁枪法案》却遭到否决的几种可能情况?并请谈谈你对“分权制衡”原则的看法。
展示表格,思考: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并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352”学案制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之三和之四分别是开展合作学习和实施问题驱动的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解决本课的重点知识。)
5. 课堂评价,调动热情
教师:制作合作学习评价表,组织学生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352”学案制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之五是采取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通过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6. 课堂练习,反馈教学
学生:完成学案中提供的客观题练习。
教师:公布答案。
学生:存在疑问的题目小组内部解决,仍有疑问的由其他做对的小组回答。
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学,通过学生现行答疑,教师总结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7. 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导入新课】
图片及设疑导入: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图片为切入点,结合美国国旗的含义,设疑:开国元勋们是怎样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为美国后来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导入课题。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明确目标】
解析课程结构,指出学习重点。
【探究学习】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新体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的建立与邦联制的弊端
创设情境:1776年,随着《独立宣言》 的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通过解析材料明确:美国独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邦联制的弊端。
2、标志:1787年宪法的制定
(1)费城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内容,明确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分组分步理解、层层深入。①联邦制原则
统一的中央政府,州保留较大自主权。②分权制衡原则
展示“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结合实例解析,分小组讨论,得出对分权制衡关系的认识。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③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
归纳总结: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是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理解美国的新政体新在何处。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联邦制的维护与巩固
学生结合教材正文相关内容,自主学习,找出联邦制经受的考验以及最终得到巩固的史实,进而体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通过温家宝总理访美演讲摘录,再现中美两国一段相通的历史的交流,感受中国人民反对台湾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
三、两党制——促进了新体制的发展
两党制的竞争保障美国的民主,促进了总统制共和制的发展。
【意义建构】
民主优于专制,法治优于人治这是不争的事实,发展中的国家应该敏锐地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创造条件跟上历史潮流。解决政治难题更为先进的方法是——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
【课堂小结】
通过整合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识记、理解课程体系。
【课堂练习】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强化对本节课双基的落实,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02~103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美国、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大西洋的西海岸,还有两个大国——美国和加拿大。那里的轻快怎样呢?让我们和小文一起,从她表姐的来信里了解一下北美大陆。”
2.识图练习。在世界的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北美大陆美国和加拿大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6~47页小文的表姐——玲华的来信,欣赏教科书46~47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大城市纽约的情况。(2)美国的农业有什么特点?(3)从玲华表姐的学校情况是否可以看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4)加拿大有什么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阅读教科书第47页的“资料标识”的内容,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有关美国历史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北美大陆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俱到;只要侧重于比较简单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读图练习:在世界地图或两半球图上熟悉查找“环绕地球看世界”中的世界
评价建议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教案】推荐阅读:
北美教案10-19
北美教学目标11-24
大陆蔡英文07-21
大陆漂移说06-25
大陆现代爱情故事11-26
中国大陆汽车产业分析06-26
中国大陆炊具市场分析11-17
斗罗大陆的读后感作文07-20
哈密大陆桥酒店安全月活动总结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