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计划格式(精选10篇)
以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依法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师生法制意识。
二、加强“法制校园”创建工作领导
加强“法制校园”的制度建设,做到计划务实、落实到位、效果明显,力创特色。加强学校对“法制校园”的领导工作,成立学校“法制校园”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王红霞 校 长
副组长:马小虎 党支部书记
王国庆 副校长
谢海军 副校长
高 梅 副校长
董生雄 万华派出所副所长、学校法制副校长
成 员:牛年平王东峰 康永刚 史红云 郝海莲 冯 峰 贾海娃 薛保利 梁世军 杨保林 杨 龙
三、具体措施
(一)积极开展专题法制教育活动
1、开展“遵纪守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八荣八耻”要求,认真开展“遵纪守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贯彻、领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规范各项办校行为,形成知荣辱、守法律、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及家长的法律修养和公民意识。
1、在校园内积极开展课内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学生法律修养和公民意识。结合实际开展重大节假日5、25交通安全宣传和“6 ·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
2、建立校长、书记信箱,倾诉电话。完善学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家长、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大校园伤害事故防范和处理力度。
3、学校建立健全和完善学生在校安全、健康记录制度。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时间人身心安全健康。
4、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把心理教育作为当前德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本班学生进行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要求教师关注班里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同时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二)加强对教师法律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学校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工会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增强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合同法》、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活动时的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生、家长自觉学法、守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不断增强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三)多渠道开展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宣传画廊、墙报等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及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强他们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1、利用校园电视台对全校师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强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2、利用班级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法律常识教育,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强化法律意识。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特别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学作文明小公民,立志从小做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好孩子。
(四)加强领导,确保“六五”普法全面启动实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学校法制机构建设,确定专门机构管理教育法制工作。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职责。
2、保障普法经费。订阅法律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办好宣传窗。保证普法培训等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3、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法制领导人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立足务实。从安邦治国、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认识出发,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认识出发,把“法制校园”的创建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工作重心要立足于全体师生;工作作风上要立足于务实。
2、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对“法制校园”予以高度重视,统筹考虑,把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建设“法制校园”的重中之重。
3、重在落实,务求实效。“法制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长期抓,经常抓。把“法制校园”的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把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
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21世纪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若实现现代化学校教育的管理目标, 必须确立学校法制化的治校方略, 把学校管理正式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一、我国高校法治化教育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1、2008年“五五”普法活动全面展开的同时, 各学校都相应的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但效果并不显著。
学校在法律相关资源的提供上面稍显匮乏, 在法律宣传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法律文化传播的形式单一, 法制宣传方式存在弊端。
2、学校教职工的法律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系统, 法制观念
和意识相对淡薄, 缺乏应用法律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于法的理解和认识不足, 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 无法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否有为法律规定。
二、导致学校法律知识普及不全面的因素
1、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 学生生活在这个法制时代里并没
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往往把法律看作是一门学习的专业, 而非生活中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保障, 轻视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在学校所接收的法律知识面比较窄, 掌握的内容比较片面。从侧面映出我国对于学校领域的法制建设存在不全面之处。
2、学校对于法律知识的宣传方式和宣传力度不足, 对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视不足, 对于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有所忽视。
依法治教是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忽视了法律对学校法治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缺乏相对便捷的法律援助方式;法律宣传方式单一;法律服务硬件设施不全面。
3、构建学校法制建设的同时, 教师的法律知识掌握的不全面。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 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来来源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对于法学理论和法律常识的掌握非常浅薄, 学生便不可能扎实的掌握法律知识, 更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学校法制建设的目标与发展
1、学校法制建设的实施目的是为了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学
生的人身安全, 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治校, 依靠法律来维护学校周边的环境。新世纪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 而教育应当从学校文化氛围抓起,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来维护, 学校法制建设正事为了更好的维护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和支持。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发源地, 需要良好的法制制度来维护。学校法制建设更应当遵循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 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校园法制,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的利益。
依法治校是学校法制建设的核心。做到有法可依便可妥善解决发展阶段的诸多问题。为建立和谐的校园软环境首先应当全面提高职教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文化素养, 这也是学校法治建设的基础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法治建设的目标正是为健康长远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也为依法治校、建设校园法制制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并搭建了广阔的新平台。
2、着力发展学校内、外相结合的法律服务工作。
第一, 借助于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为学校提供法律援助咨询等工作。第二, 建立专业化的校园法律服务体系。第三, 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机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教育的发展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现代化教育应当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学校法制建设, 提高教工的法制观念, 传授学生更深入、更全面、更具体法律常识, 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使现代化法制教育更好的健康发展。
3、加强教育系统上下联动推行学校法制建设理念。
教育部门作为“学校法制”建设的主管部门, 应当加强与各学校之间的联动交流, 建立信息交换平台, 了解学校法制建设开展的状况, 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为法制校园建设单位提供指导和帮助。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应当惠及全国大中小院校, 多批次的全面展开。着重从中小学时期入手, 以小、中、大学为培养顺序, 逐步是在校学生接受法律相关知识和常识, 全面的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 使学校法制建设能够更加全面、更具体。
4、加强法与科学之间的融合;
法与文化之间的融合;法与道德之间的融合是学校法制建设的重点。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科学文化的同时, 学校法律建设也应当响应文化建设的方针, 着力展开学校法律建设, 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法律相结合, 建设一个法制健全、保障全面的现代化法制校园。只有通过法律的支撑与维护, 才能更好的展现新时期现代化校园的风采, 同样也是法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是相辅相成的, 法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法在本质涵盖了一定的道德因素。法与道德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发展, 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加之法律观念的培养, 二者相结合着教育, 势必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学校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必然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郑永廷.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高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一、强化工会自身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素质,为依法实施维权活动创造条件。企业工会干部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体,他们的法制意识、维护能力、依法办事和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维权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工会干部要把握形势和要求,提高业务能力和法律素质,指导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工会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依法治会,强化民主管理,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及时掌握职工之所想,干好职工之所盼,解决好职工之所需,努力做好法治工会建设的排头兵。
二是增强工会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当前煤炭形势持续低迷,职工思想不稳定的关键时期,工会干部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善于发现热点问题,用好知情权和发言权;二是坚持群众路线,敢于面对热点问题,用好代表权和维护权;三是坚持参政议政,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用好建议权和协商权;四是坚持跟踪督导,推动热点问题的解决,用好监督权和检查权。不断提高自身法制化水平,用办实事好事来扩大影响力,切实落实依法治会方略的实际行动。
三是重视配备法律专业人才和劳动保障队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依法治会,强化民主管理,把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注重配备一定比例的劳动保障法律专家,借助法律专业人才的力量,依法健全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机制,发挥各方面的劳动保障法律专家的作用。创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不断扩大对职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突出依法维权,把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以开展特色工作、建设“职工之家”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基层工会阵地、制度等规范化建设,把维权帮扶、民主管理、职工素质提升等作为职工之家的重要“软实力”,把“职工之家”建设引入一个新的水平,提高工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
二是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对合同的执行、职工获得报酬及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规范帮扶范围,实施动态管理。完善两送一助机制,积极实施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兜底差额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帮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困难职工医疗救助三项重点救助帮扶工程,实现送温暖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促进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三是把落实工资分配、民主管理为建家的重点,组织纪监、劳人等部门坚持对基层工资管理及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规范职代会程序、大力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组织职工代表对职工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用品配发、使用情况,职业危害场点劳动防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好职工代表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巡视和咨询权。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不断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职代会提案管理,提高提案质量,实现提案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更好的反映职工的民情和意愿,做好下情上达工作,确保职工代表提案条条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四是以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发挥文体协会的优势和作用。广泛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带动、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帮助职工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维护好职工的精神文化权利。要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明确“十个一”活动内容,突出“安康杯”竞赛活动实效。通过开展技能竞赛、金牌班组、“巾帼示范标兵岗”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培养造就高技能和创新人才队伍。
五是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政策的制定,主动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使职工的呼声、要求和工会的主张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以体现。重视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反映职工意愿的议案、提案,充分表达职工利益诉求。以一线职工、农协工、劳务派遣工、困难职工等为重点群体,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等为重点内容,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好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员法律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诚信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要让领导干部认识到依法用工、依法保障职工群众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认识到只有依法管理企业、依法治会,依法经营,树立诚信守法理念,才能达到企业的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工会法》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等为重点,大力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工会和劳动法律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引导职工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让法制意识深入人心,让职工养成依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和主张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在合法的基础上,合理、和谐地有序发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主要包括建设内容、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第二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主要股东的概况,在国内及省内同行业所处地位等。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项目在国内外及本地区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本地区经济的贡献;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第四章 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五章 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投资补助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第六章 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筹措
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等;
第八章 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第九章 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一)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二)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自有资金证明及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七)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已开工项目需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以及生产情况证明材料;
2009级社会体育 崔文君 200905074030
摘要:学校体育法制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建国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情况,从学校体育的立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与救济环节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校体育法规与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立法步伐,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学校领导教师加强自身体育法律法规的学习的同时,提出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保驾护航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我国体育法规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建议
前言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要与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相协调,又要与国家法律体系相衔接。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学校体育法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各级各类学校顺利地完成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使我国学校体育有法可依,依法治体。但是,学校体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法制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为了学校体育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建国六十年的学校体育法制工作进行总结,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律保障。
一学校体育法制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法律所规范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执法制度,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表现形态———法律,法律制度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1][2]笔者同意这一观点。那么体育法制则为是法制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是由负责管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用以调整、确立体育活动的法律和制度。包括体育立法、体育执法、体育司法、体育守法和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还指体育活动中依法办事的原则。而学校体育法制则又给体育法制限定了空间,是法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体现。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是进行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和体育本身的需要,“依法治体”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实行“依法治体”,必须具有完备的学校体育法制。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了确保学校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故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小而言之对学校体育参与者体育权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大而言之,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二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建国60年学校体育法制的建设,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日益科学化,法制化。尽管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着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立法方面
建国前后整整60年中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在我国的体育法系还不完善的时期,在当时只能以国家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以及学校为完成教育和体育教育目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当时的学校体育工作。当时法律文本主要以会议摘要、领导人讲话、通知、领导人“指示”、“暂行条例”、“草案”等形式出现,并且在不断规范化。这些政策性文件起到了法律法规的作用,保障了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现行有效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名称还是不规范,沿用着“条例”的名称,这样降低了学校体育法规应有的效力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的对学校体育的规定独设一章,但是对学校体育的指导具有宏观性,法的内容不完善,不能全面的触到方方面面,要达到依法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有些困难。例如学生体育权的问题,在体育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宣言性、原则性、概括性的条款内容占很大的比例,我们只能从其法律原则和精神理念上理解,而可操作性不强。学生的体育参与权就是《体育法》的第二条“参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体现出来的。使得学校伤害事故的处理依据不足。我国的《体育法》在第七章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文中,只对正在进行的体育活动作了如下的规定:“在体育活动中,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并未对有关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方面进行规定和立法。法律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3]同时,也影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拓性进展。故需进一步修订并设立配套法规。
(二)执法方面
这里的执法是指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学校体育包括各类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各种级别的学校体育竞赛等形式。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时发现,文章反映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学生的体育课开展和课堂质量得不到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体育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但是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多发生在中学),全校性的活动占用体育课似乎是应该的(但如果文化课被占了,却可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去补);学校的公益劳动可以占用体育课;复习考试可以占用体育课等等。课堂质量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并且有的学校的器材配备的有很大问题。而在体育法的第二十二条有明文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而上述现象的发生,从侧面也体现了学校有法不依,依法不严。
2.2.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享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早在1955年,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发出了《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1982年,教育部又专门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但是场地设施的不标准甚至缺乏,这就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保证。事实说明,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没有按法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进一步说明对有关于体育经费的明确规定执行不足。
2.2.3 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政策法规的重心已经从单一的竞技目标向教育与竞技并重的复合目标转变。[5]但是,部分学校在执行学校体育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时,依然相对重视金牌战略,并没有完全的依法行事,做到教育与竞技目标相结合。且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开展不足。
2.2.4 体育师资配备水平梯度不和谐。《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体育教师的配备和教师待遇问题都有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有调查表明,相对于整个师资的学历结构来讲,部分学校里的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不符合国家教委对中小学师资水平的要求,高学历的比例偏低,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女教师。这将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实力。近年来,随着对体育教师学历达标要求及职称评定工作开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进行函授、进修、脱产等形式的学习,但各级学校仍有差距。
(三)监督和救济方面
法律监督不完善。法律监督是实现学校体育法制的根本保障,是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监督、纠正和审查。没有惩罚和监督机制的制度是不完善的制度。对学校体育法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渠道、途径可以多层次、多方位,但仍需成立专门的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应纳入学校领导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6]
现行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对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4]首先,“教育法”及实施细则对学生申述制度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简约,仅仅是原则性规定,缺乏操作性[7]。其次,民事诉讼没有把受教育权列入其管辖范围,且行政诉讼所依据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把侵犯受教育权列入其受案范围,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伤害时,诉求无助。第三,各项救济制度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申诉制度功能的发挥。第四,体育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体育保险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是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但起步较晚,在我国保险业中体育保险还只占有很小的比例。体育保险法规、制度还不健全,保险的对象也很单一,国家只对有奥运项目的运动员承保,并且也只对国家运动员制定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等级标准》。[8]
(四)普法方面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体现出来。有调查显示,广大学生、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中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缺乏了解,他们了解体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等途径。维权意识的缺乏,他们就可能
充分运用各项体育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不会自觉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管理者们的执法、守法状况进行监督。这说明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淡薄,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拓展。
三建议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关系到学校体育发展的环境问题,关系到学校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权利的实现与否,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学校体育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备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和体育的战略重点,应制定特别法律对各项基本制度和原则予以确立,学校体育法应将以前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近年来新的制度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加快我国学校体育立法速度。[9]立法时,考虑周全;执法时要公平公正,宽严相济。同时,有必要在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础上,以《宪法》为依据,以《体育法》为核心,制定专门的学校体育法,以提高立法的层次,进而提高学校体育法规的整体效力。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在《体育法》的学校体育内容中明确体育权概念、明确各教育水平层面学生的健康标准等内容,也为迅速建立起学校体育保险制度提供强制保障。完善体育法,制定有效的体育保险法规,可以使体育保险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学校体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二)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国家体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贯彻执行者,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决定着体育法律法规在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否贯彻执行、如何贯彻执行的实际效果。学校体育法制建设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研究,要用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的眼光和法制意识,使得学校体育体育师资配备水平梯度更加和谐。
(三)建立学校体育执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及加强学校体育司法建设。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可以使学校体育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确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出现责任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学校体育改革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最佳化的法律效益。[8]
(四)做好宣传普法工作。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学校体育法制深入民心,增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目前,体育法学课程主要在高等学校开展,笔者认为应该普及体育法学课程,使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这门课,使之不仅是体育学院学生的必修课,也成为学校学生的选修课,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体育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大众媒体是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应加大力度做好开发这方面的资源。
(五)学校体育法制建设需要法律规范外部环境治理行为主体行为,使之发挥正向功能;需要法律惩戒外部环境行为主体不良行为;需要法律保障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有序运行的良好秩序;需要法律引导外部环境行为主体发挥其正向功能。[10]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依法治体”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其法制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教育法、体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构建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学校体
育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执法监督及法律服务体系,做好学校体育法制工作的立法、执法、监督与救济、普及工作,使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更完整、更严谨,使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常规教育”为切入点,构筑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立体网络;注重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强法制教育的实效,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杜绝违法犯罪行为,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身安全防范;加强学生自我教育,遵守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高尚的人生观、社会责任感,敢于同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工作目标
学校依照教育的法制规定,对师生及社会进行法制知识宣传,通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增强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意识,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学以致用,知道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要点
1、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我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年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年度,学校将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行政其他成员和班主任为主要
成员的“学校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2、完善各项制度,不断增强全体教师的法制意识。
(1)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水平,我们首先要强化校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把教师学法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加强全体教职员工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提高认识,依据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的意识。
(3)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强化班风、校风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苗头,防微杜渐,把违法违纪率降到最低限度。
3、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合力。
建立必要激励机制,稳定和扩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加强法律基础知识和新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并从实际出发,开展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知识和管理指导水平。依法维护教师的学生的合法权益。
4、多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1)组织学法,增强法制意识
学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加强学习,是普法工作的基础。为此,我校将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法规搜集整理出来,根据不同的对
象进行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学校教师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依法施教;学校普法工作者要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宣传教育的重点,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法制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二是把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现有思品课、社会课、地方课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运用学校橱窗、板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开展普法教育。四是法制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自护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收集社会中由于无知、愚昧而造成的自我伤害事故或他人伤害事件,分析原因,自我对照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让每个学生能在活动中明白:只有知法懂法,才能进行自我保护,才能健康成长。
花塔中学
2003年成都发展改革系统法制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严谨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一、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法规司后,北京、吉林、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7个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门的法规处;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宁夏、新疆等省区发展改革委也充实了法制机构的力量。
二、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发展改革系统的职能行使和具体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全新挑战。按照国务院部署和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将《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作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精心准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是组织了对全系统干部的培训。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的形式,先后举办了两次《行政许可法》学习讲座。同时,在两个月内举办了9期培训班,对全委干部进行了分层次轮训。各地发展改革委也采取召开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办培训班、编印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培训。
二是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实施机关。共取消11项审批项目,下放4项审批项目。在保留的40项许可项目中,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12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以国务院决定方式公布的17项,与其他部门联合实施的11项;清理出以司局名义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9个,一律改为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名义实施。各地发展改革委都对本委负责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实施机关进行了清理,纠正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做法。
三是清理并完善了行政许可规定。经过清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需要制定和修改的26件与行政许可有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对有关行政许可规定进行清理,提出了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建议,并对本委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四是建立健全了实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行政许可办公制度的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格式文本,确定了行政许可项目相关材料的公示场所和方式,印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研究起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各地发展改革委结合本委实际,制定了行政许可受理、告知、公示、审查与决定、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
三、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立法步伐加快,完成数量增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务院2004年立法计划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条例》、《规划编制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已上报国务院审议。《电力法(修订)》和《政府投资条例》正在抓紧起草。部门规章立法计划完成率大大超过2003年,目前已完成11件。从地方立法看,有关法规性文件数量也明显增加,在以工代赈、项目稽察、项目代建制、创业投资、特许经营、规划编制、价格管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立法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二是政府投资立法取得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投资司共同起草的《政府投资条例》是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主要职能法律依据的一部重要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我们又对《条例》作了重要修改。目前,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有关立法的前期研究开始启动。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能否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如何用法律制度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启动了对这项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
四、《招标投标法》贯彻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加大
一是起草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针对招投标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加强招投标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改革部门在招投标行政监督中的职责和地位以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国务院有关部门也积极研究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二是全国招标投标协会的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招标投标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四是招标投标规定清理取得阶段成效。在前一阶段清理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目录。目录公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废止的13件与上位法相抵触或不符合形势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发展改革委也公布了清理结果。
五是加强了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
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计划实施
按照国务院关于把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近几年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初步摸底,总结了5年来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的初步意见》,就做好《纲要》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部署,目前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六、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增长较快。截至10月,已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4起,行政应诉案件1起,超过2003年全年办理的15件总量。针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我们一是坚持依法办案。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权限。二是加强沟通联系。对于发案率较高的信访、举报、咨询类复议案件,加强了与申请人的沟通,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三是做好分析总结。《行政许可法》颁布后,为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诉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我们及时分析《行政许可法》对我委工作的影响,找出容易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重点领域和环节,提出了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七、“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2004年,我们对“四五”普法以来系统普法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总体上看,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系统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路子,较好地完成了"四五"普法阶段性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全系统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
八、法规协调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办理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有关部门送来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205件,办理委内征求意见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67件,办理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7件。在工作中注意把握三条:一是准确把握征求意见范围。二是严格审核内容。主要从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意见,涉及行政许可,还要从设定和实施许可的规定方面把关。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对于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改革发展方向的意见,及时沟通;对委内不同意见,积极组织协调。
九、法制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立法工作制度。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了《规章制定办法(试行)》,对规章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送审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委内立法程序进一步规范,法规文件的审查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复议和应诉工作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起草颁布了《行政复议规定(试行)》和《应诉工作暂行规定》,对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法规司和有关司局在办案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加强了司局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常年法律顾问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在各项工作中的参谋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聘请了两位知名专家作为常年法律顾问,为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重要文件起草以及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咨询。为了使法律顾问制度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专门起草了《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对法律顾问提供咨询意见的范围、方式、时限等作了规定。
十、系统交流进一步加强
《法制工作与建议》是全系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利用这份刊物,及时反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立法、执法、普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各项法制工作的情况;编发了北京、江苏、云南等部分省市发展改革委法制工作中一些经验材料;刊登了地方有关同志的文章,使这份刊物成为国家和地方、各省市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桥梁。
2005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大局,认真做好各项法制工作,努力使发展改革系统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再上新台阶。从具体工作层面而言,初步考虑概括为:贯穿一条主线,搞好五个结合,着力抓好六项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搞好五个结合,就是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前后结合、左右结合、上下结合,统筹协调,全面做好系统法制工作。一要搞好虚实结合。既要围绕发展改革大局需要,开阔思路,拓展领域,从战略高度上研究思考如何把实践中成熟的作法和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又要扎扎实实地抓住一些有利于我们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实事,使工作有“抓手”,有依托。二要搞好远近结合。既要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又要认识法制工作的规律,考虑法制工作的特点,从长计议,作好工作规划,完善工作制度,使发展改革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有序推进。三要搞好事前事后结合。既要推进立法,也要加强执法;既要抓好立法时的审核把关,又要搞好法律法规规章颁布后的备案审查;既要重视普法,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发展改革系统干部的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为依法行政奠定基础,又要建立事后监督机制,执行好行政复议制度,以案说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四要搞好左右结合。既要立足本委,找准定位,加强与业务司局、处室之间的配合,将法规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法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注重与各级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其他部门和人民法院之间的联系沟通,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要搞好上下结合。既要集中精力履行好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的工作职能,又要增强重视发挥全系统的积极性,集中全系统的智慧,提高全系统法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创造条件,加强合作。
着力抓好六项工作:
我校在上级领导和镇政府的指导之下,法制教育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在全校教师的努力工作下,全校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在这一年以来,我校积极稳定地推进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工作,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创下了良好的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伞镇红岩完小下设两个校点(刷布厂小学和红岩小学),共有14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532人,其中寄宿学生277人,共有教职工33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我校重视法制教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有兼职法制副校长和兼职法制教育辅导员(班主任)。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工作。在完善和落实德育的同时,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为成员。
1、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搞好舆论宣传工作。
2、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集中有序的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制知识。
3、组织各班利用黑板报、班会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4、充分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每天的广播时间,及时对学生传达信息,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
5、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辟公民道德建设栏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中华传统,以抵制不良思想和不法行为。
6、配合“12.4”法制宣传,在校营造普法气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7、加强与村委的合作,利用课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宣传。
(二)、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积极推动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工作。
1、加强法制知识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在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及时的学习了关于依法治校的知识。如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处理问题学生,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同时学习报刊杂志上的相关法制知识。
3、组织教师进行了普法知识考试,及时考察教师的依法执教能力。
4、加强对教育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督促。教导处和校领导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处理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以确保依法执教,推进普法工作。
25、认真做好各种报刊、杂志等普法学习材料的征订工作,为教职员工的学习提供条件。
6、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处理教师和学生问题严格依法办事,逐步从人治走上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三)、注意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1、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经常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各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班主任首先发挥了的“龙头”作用,系统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其次,其他学科老师也结合各学科教学,渗透普法教育。坚持“一事一议”的主题班会制度,发挥班会课阵地作用,这是我校坚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师生讨论、辩论、知识回答、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看法,再由班主任从中归纳、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精神,辨明是非。如一些喜欢上“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的学生都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讨论,很快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3、法制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内
3容和形式。一方面,每学期都请公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学校还定期组织给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图片展》,使学生时刻不忘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阅读法制报观看法制教育图片,举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校园拒绝邪教”签名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活动等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继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并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法制工作长抓不懈,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法制工作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南伞镇红岩完小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以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校实际和“六五”普法工作要求,不断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进程,使全校师生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健全与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以政教处等处室主任、团委书记、年管会、班主任、政治课等任课教师为成员。
组长:张义校长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负责。
副组长:陈洁副校长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具体负责,做好各项协调工作。
政教处: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制宣传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与校团委教育活动相结合。
团委:认真抓好共青团员学习法规、法律文件工作,发挥各班团支部的作用,与政教处配合开展系列化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办公室:对教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组织教职工学习、宣传法律法规文件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杜绝违法犯罪。对教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进行依法执教工作的督导检查。
其他处室:积极配合学校政教处、班级组织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认真实施学校工作计划,做好本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头依法执教、依法管理,促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政治等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组织政治等课任教师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寓法制宣传教育于课堂之中,积极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强对教职工宣传教育,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学
要在原有政治与业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国防教育法》以及与青少年教育及成长、与学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知识的学习列入学校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和教师继续教育之中,健全学法制度,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
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领会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基本知识,强化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倾向,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教学。
(三)加强对中学生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
(1)行为规范教育。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以《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以“与好习惯同行”为养成教育主题,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规定的宣传。还要继续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未成年人禁毒教育、安全上网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坚决防止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2)法律常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的有关法律常识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征文活动,定期出墙报,营造出学法、知法、守法的氛围。召开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座谈会,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教育,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法制宣传教育落在实处,真正能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度。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4)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是一个判断对错、合法违法等情况的基本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不接受外
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教育学生用法律当武器,对周围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保证我们生存环境能够安定团结。
(5)加强问题生管理。对问题生的帮教制订切实措施,反复抓,抓反复。针对不良行为进行分析成因,对症下药,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健康成长。
(6)把法律教育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对师生进行考核评定。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做到“三落实”,即落实教材、落实课时、落实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清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思想、行为实际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1)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坚持用好法制宣传教育教材,将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学期,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目标,实现教育内容的序列化。对学生主要进行法律常识、民主法制观念、防毒禁毒等教育。
(2)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
(3)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意外事故。
(4)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法制宣传教育因素,自觉进行课程渗透。如通过地理课进行《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森林资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五)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建立社会育人网络,拓宽教育渠道
(1)在学校内部,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管理网络,形成法制宣传教育四条线,即政教工作线、团委工作线、教学管理线、后勤服务线,实行全体参与,全员育人。
(2)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育人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形成强大的正向合力。
(3)加强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板报等,充分利用广播、图片等,进行法制宣传,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形象感人,让学生置身校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生带法回家、征文等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5)积极开展包括法制报告会、专题黑板报、主题班会、征文赛等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警
校共建,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现代文明中学生。
(六)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
在法制宣传教育方式上,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联系,邀请法制副校长、有关司法人员到校讲课,做法制报告。所谓“走出去”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而取得良好效果。等等。
2014年,学校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疏勒县八一中学
本学期我校法制、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现将各方面工作总结如下:
一、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我校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在教育法制建设工作理念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由于平时学习到位,学校老师通过参加“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
青少年法制宣传到位。本期,我校全面贯彻全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狠抓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法自护”活动,以演讲、征文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继续坚持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长制度,聘请了派出所的同志为我校学生上法制课。
二、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一个学校,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外,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师生的安全问题。在这方面,我校历来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分工明细,各负其责。校内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学校成立了以冉文波校长为组长的12人的安全文明校园领导小组,闵勇、祁家轩、李学玖、邹伟分片分管所属安全工作,张宏久、徐兵负责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和微机室的安全工作,主任教师负责各村校的安全工作,落实了班主任为教学班学生的安全责任人。采取“上下联动,管理到位,目标明确,各负其责”的办法,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和本校实际,我校制定出了《开县丰乐镇小学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具体指导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组织教师们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开县丰乐镇小学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并在每周的周前会上,学校领导都要组织大家学习有关安全事故的文件,总结本校本周的安全工作,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工作;在学区教职工大会、校会上讲安全;在黑板报上宣传安全工作,在思想上敲响警钟。我校在楼道醒目处张贴了“慢步轻声、右行礼让、举止文明、整齐干净”的标语。每周班队活动、每天晨会各班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早发现、早防患、早教育,警钟长鸣。
积极排除安全隐患。每期开学和放假,学校都要例行校舍安检排危工作。使该维修的校舍得以及时维修,整治。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语。本期,光芒村校就将三楼的两个班级搬迁到底楼,减少学生上下楼梯的不安全的可能。如有不适宜上课的教室做到立即搬离。如中心校六年级二班教室上的横梁有断裂的迹象,学校马上安排该班搬离该教室;与电力部门协商,不在校内安装或少安装电线电杆,如有安装,学校在电闸也张贴了警示标语,减少在校内的不安全隐患。如我校几所村校地处中山地带,近年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附近很多耕地均种上了树木,小树和杂草已长至一米多,极易发生火灾。学校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严禁学生带火种上山,林中玩火,一旦发生火灾,一律不组织学生扑火,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各班还针对本班实际,制定出了安全工作制度,把学生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如夏天,不准私自下河下塘洗澡,冬天早晨雾大,可以带一把小电筒上学,班主任每天要做好缺习学生的记载,把关心学生的安全落实到细微处;不准到高压线下面去玩耍,不满12岁不准骑自行车上学,不攀爬栏杆,不在校园或回家的路上追逐打闹等等。我校三2班在归家途中实行了路段队长管理制度,按学生的住处分布,分成了响水、仁里、丰乐、水东四个路径管理小队,以确保学生途中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由于我校学生地处城郊,生活条件不算太差。一些学生喜欢买零食吃。为了确保安全,我校规定,严禁学生乱吃零食,更不准购买“三无”食品吃。学校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于情,劝解学生不要吃零食,基本上控制了学生在校的食品卫生安全。
2003年5月,一场抗击“非典”的战争也在我校拉开帷幕。我校遵照“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群防群治,战胜非典”的工作方针,和“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总体要求,严防死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力争零感染、使防治工作万无一失。成立了丰乐镇小学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冉文波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后勤主任为副组长,各村校主任教师及各班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各村校及各班的“非典”防治工作。以中心校为龙头,成立了防治“非典”应急小组。多方面宣传“非典”知识,科学预防。力求让每一位师生了解“非典”,预防“非典”。学校专门召开了家长会,向广大家长告知我校防治非典的具体措施,发放防非典的宣传单。向每位家长讲解在家庭中要做到的“防非典”的工作。通过校会、晨会、班队会向广大学生宣传预防知识。少先队大队部还专门办了“防非典”专栏。红领巾督查岗每天检查少先队员的清洁卫生。每班都准备了肥皂,以供师生洗手之用。坚持每周一次的消毒,对教室、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处理。每班准备一支体温计,随时检查发烧学生。为了切实切断传染源,大队部号召全体少先队队员向远方亲友写一封信,告知远方的亲友,家乡的防非典措施,劝慰亲友在外安心工作,不要盲目返乡。健全晨检、午检报告制度。每天对师生进行晨检和午检,晨检在8:20前完成,午检在14:50前完成,每天上午10时前将情况报告中心校。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工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交由留置小队,在10分钟内向村支两委和中心校报告。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能带病上学。建立追踪随访制度。班主任对缺勤学生、学校对缺勤教职工的去向,以及对发热、咳嗽的师生的病情,坚持进行追踪随访、登记,并根据需要及时报告。建立大型活动申报制度。取消校内学生集会、大型会议和活动等可能大量飞沫传播的教学形式;所有师生原则上不得到县外,有特殊情况要到县外必须报学校领导同意批准。到县外的师生返校,要接受学校的追踪调查和医务部门的检查。建立健全进出校园登记制度。
三、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我校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第一位。我校严格实行稳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保稳定保平安”责任书,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满腔热情地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最基层,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了学校不出现违法乱纪事件。
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由于我校没有围墙,周围社员在校门处摆摊设点,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整治这些摊点,我校联系了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到校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强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学校定期召开“法制课”,“家长会”,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落实责任,制定周密系统的规划,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如我校地处城郊,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学生在爷爷奶奶在宠爱下成长,滋生了一些不良习气,我校就针对这些不良习气作了一些规定,防微杜渐,强化“打架斗殴”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力度。有效遏制学生的不法行为。
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已然形成,期望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2004年上海市松隐中学消防安全工作小结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认真研究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党支部、校务会经常开会研究安全工作,明确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学校成立安全检查小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健全安全保卫机构,充实一线保卫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到位。
二、强化目标,责任到人
1、学校党政一把手与校内各处室、各教研组、各班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量化责任要求。
2、强化保卫工作责任制范围,制定分管校长、保卫干部直至门卫的岗位目标及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3、严格安全保卫纪律,出台奖惩措施,全面启动一票否决制,学校对有关安全保卫事故相关责任人、责任处室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突出处室、个人给予奖励。
三、防范第一,预防为主
1、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班会、黑板报、广播、网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安全教育。
2、教导处组织学生观看“中学生骑自行车”的教育宣传片,组织学生分年级观看2004年“十大火灾实录”的警示教育VCD光碟,信息科技教师通过学校的论坛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教育等活动。
3、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稳定教学秩序,外来人员进校联系工作采用登记制度。
4、取得松隐镇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协助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校园。
5、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深入开展“创安”活动,预防刑事犯罪,保障师生及家属安全。
6、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师生法律意识,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施教。
7、建立联防互动网络,经常与周路口街委、公安派出所及学生家长沟通与联系,掌握动态,搞好群防群治。
8、抓好学校食堂卫生和饮食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就餐安全。
9、结合季节特点,抓好汛期防洪工作,发致家长信争取家长配合学校杜绝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事件发生,保护学生安全。
10、重视“禽流感”预防工作。坚持一手抓预防工作,一手抓教学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把“禽流感”拒绝于校园之外。
11、新建的校舍将按消防要求配备设施和器材,学校在专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和“教工之家”添加了2只红外线探测仪,这样专用教学楼地110探头有原来地6只增加到了8只,在门卫和校长室安装了紧急报警系统,并配备了响应的防暴器具。
12、每年的5月份、11月份为学校安全教育宣传月,通过安全月活动,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安全忧患意识,每年的5月和11月举行“消防技能大比拼”活动等。
四、加强检查,整改隐患
1、对学校校舍走廊护栏加注警示标志,杜绝学生攀爬、伤亡事件发生。
2、检查教室、教工宿舍、等用电、用气安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3、加强用电管理,严禁表外用电和超负荷用电,严禁私自接线和改装用电设备。
4、加强用火管理,学校食堂和住户厨房要做到火在人在,人走火灭,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冬季取暖和烘衣物要小心谨慎。
5、学校总务处坚持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及时检查学校中的各项设施,发现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及时作出整改,诸如破损玻璃的更换、围墙护栏脱落的日常维护等。
【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计划格式】推荐阅读:
学校法制建设和“五五”普法工作计划06-04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介绍07-08
学校法制年度工作总结202009-28
学校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10-20
2019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总结10-20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心得体会11-06
学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06-03
学校法制教育简报06-05
学校法制副校长讲稿11-16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