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感(共12篇)
今天,在下班等候公车的时候,偶然看到深圳大运会的灯箱宣传广告;其中引用了《论语》中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全文如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当时感到是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中国做为一个文明古国,《论语》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流传世界,更能体现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作为一个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她的发展速度是中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在今年,马上就要到了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刻,作为承办方,深圳市民用最大的热情和最快的速度建设着公共设施和举办场地,在短暂的时期保障了硬件设施的基础建设;然而在软件方面,作为深圳市民,市民的素质良莠不齐,为了在大运会期间展现深圳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友好的和谐氛围,引用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章中的经典对话再恰当不过了。这段对话中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子夏回答说:人的一生中,生
死、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么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 笔者尝试着就“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番探究, 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点。
一、以拜师为主线, 求学之路无止境
《孔子拜师》从题目入手, 先要解决“拜”字, 拜师是全文的主线。第一步, 我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们弄懂它的音形义。平时的学习中, 有少部分学生老是将“拜”字右边少写一横, 读音和意思学生似乎都知道, 就是错在形上。究其原因, 其实学生还是对“拜”的意思不明白。“拜”字是会意字, 古文“拜” (拜) 字是双手下加“一” (表示地面) 。会意为磕头时双手按地。后来文字在书写时演变, 将“一”并入右边的“手”。本义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学生明白了“拜”的字理, 自然就不会再写错了。第二步, “拜”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拜师前后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 (课文中有三个“拜”字) 就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呢?然后孔子是如何恭敬地去向老子拜师的?最后师生之间又是如何教学相长的?
课文开篇第一段, 学生很容易找出孔子向老子拜师的愿望和原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尽管此时三十岁的孔子既年轻, 又“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还是决意去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
接下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 探寻孔子拜师之路历尽的艰辛。学生自读课文之后, 很快能画出描写孔子旅途之苦的几个重要词语:“相距上千里” (表明路途之遥) , “风餐露宿” (表明途中之艰) , “日夜兼程” (表明求知之切) ;“终于”, 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 仍凭着毅力和信心, 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短短的一句话, 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 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 一个“谦虚好学、志向坚定”的孔子形象就初步建立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了。
二、识字析词品句, 初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我们再细细品味三个“拜”字:1.“……去洛阳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访的老师吧!”3.“学生孔丘, 特地来见老师, 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前面对“拜”用的是字理识字, 现在就用字理析词对“拜访”和“拜见”进行对比分析。“拜访”是敬辞, “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 会见”的意思, 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 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这三个句子, 细细地品味, 学生们再次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谦逊有礼。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促进了对人文性的理解和深化, 人文性通过字词句的工具性得以展现。
同样的例子, 可以再次引导学生们对“迎”和“等”两个词的字理析词:1.“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儿迎。”2.“多谢老师等。”虽然“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 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 “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 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 如果换成“等候”, 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 “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 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教学时, 还可以重点抓住孔子和老子的言行, 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 体会二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孔子的彬彬有礼, 老子爱护晚辈, 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再次感染了学生, 此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师长、同学和朋友如何言行礼让, 自然是水到渠成, 润物无声。
三、询名问姓, 再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孔子和老子的言行, 在初次见面时还是重在对话。询名问姓就很有讲究:1.“老人家, 您就是老聃先生吧?”2“学生孔丘, 特地来拜见老师, 请……”3.“你就是仲尼啊, 听说……”这也体现出他们之间的谦逊有礼。中华民族的姓氏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姓氏至今逾24000个, 姓氏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姓氏、姓名学问大着呢!就孔子而言, “孔子”是后人对“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尊称。学生们不明白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姓名“孔丘”, 而老子却称呼他为“仲尼”?要让学生知晓姓氏文化, 寻根问祖的话, 就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我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孔子、老子的生平介绍以及中华姓氏、名、字、号等方面的知识。很快学生在这个方面就有了重大收获:孔子, 名丘, 字仲尼。老子, 关于他的生平, 史料记载不多, 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 称老子为老聃, 以老为姓, 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 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 名耳, 字聃。”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 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姓作为“远禽兽, 别婚姻”的符号, 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 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中华万姓同根, 根在伏羲氏, 而羲皇故都淮阳, 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名, 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 是男子20岁成年举行冠礼, 及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的, 是人的正式称谓。号, 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 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 有一定的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 自称通常用名, 不能用字, 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 而以字相称。
所以, 他俩分别尊称对方为“老聃”“仲尼”, 而孔子自称“孔丘”就是谦称了。
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主动获取知识, 增进对人物的了解, 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这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又一尝试。
四、综合性学习, 三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前面, 我们师生一起感知了孔子的决意拜师, 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师生见面了, 故事当然还没有完。而孔子的认真求学:“从此, 孔子每天老师。”老子的认真教学:“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给他。”各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却把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 一个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展现在师生面前。课后, 我安排了选做题, 列举了几句孔子的传诵最广的名言。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作了精辟的论述, 和本课孔子拜师求学的内容紧密相关, 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古典文化的精髓。我们完全有条件安排学生继续搜集、背诵一些孔子的名句。结合课后的选做题、资料袋、综合性学习, 我想再来一次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我校“汉字文化教育”不光包括字理识字、析词, 还有经典诵读。前面, 我鼓励学生找资料了解姓名字号, 现在我就再鼓励学生从我们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教材》中的《论语》里面去找找孔子的名言。选做题中的四句孔子名言还不足以体现孔子的学习态度 (老子的教学态度) , 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收集, 在《论语》中我们找出很多句孔子的名言, 学生们认为与“诲人不倦”最相匹配的就是“学而不厌”, 这不正是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所极力提倡的吗?“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正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实践, 也是他对三千弟子的谆谆教诲和期望!同学们都希望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小学语文实验稿再版的时候能把“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收录到书中去, 而且要放在另四句话的前面。这样的综合学习, 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 兴趣更高热情更足, 掌握的知识就更多更深更广了。
郝晓涛
你,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你家境相当贫寒。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你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种种原因,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你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你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你创建了一代老师的楷模。我崇敬你!
你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你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你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你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你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可以看到圣人的你对健康与生命的尊重。你堂堂男子汉!
你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曾屡次受到君王的召见,与你讨论问题,受到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田地封给你。你是一代伟人!
62岁的你,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你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钦佩你!
你品性高洁。你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你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你只求维护道。你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我仰慕你!
你与弟子失散,独自站立在东门。有人告诉你的弟子,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你,并将此话告诉你,你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你的豁达!
你生性正直善良。与人为善的你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你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你坚守做人的准则!仁是你反复探讨的命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你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你非常重视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你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你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你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你的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是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了新儒学。你的追求!
同你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礼施之于民。你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都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你的德治!
在人际交往中,你强调的是忠和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你提倡自爱和爱人。你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你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你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祖先的你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
你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你自己不这样认为,“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你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你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的虚心进取!
你亦有自己的情趣。你喜欢弹琴,《诗》三百篇皆“弦歌之”,儒家师徒喜爱琴瑟“弦歌不辍”的榜样,身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所倾慕,使得琴乐的古老传统代代传习,不断发扬光大。你的高雅!
你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首创私塾,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你是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你从文、行、忠、信四方面教学。学不厌、教不倦。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你的教诲。你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在处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上,你主张全民教育,人人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弟子入室后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学。你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讲授与答疑的关系上,你的教学,采用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你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你在教学上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你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你的弟子代代相传,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教育家能和你相比。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你是我的榜样!
回首一生,你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你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而你临川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你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你的人生境界之高!
你的一生坎坷,但你的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后世。在“道不行”和钟爱的弟子、儿子早逝的打击之下,身体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损害,72岁的你与世长辞。一颗璀璨的明珠坠落了。鲁君为之心痛;弟子为你守墓;人们为之奉祀。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我哀悼你!
被后世尊称为“万圣”、“万世师表”的你,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集中体现了你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你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你的思想及学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盛赞你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我崇拜你!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文化圣人:曾几何时,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主线就是以你为主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你和你的儒学又一次发出了合乎历史发展、合乎人类利益的时代声音。自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你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开;无你,则无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和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因你而骄傲!
人类伟大导师的你所设立的道德原则和进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无人超越。现在,为了我们自身,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生存条件,只有你倡议的伦理原则才能帮助我们这样做。你带来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古老的儒家思想将再一次受到审视、洗礼、发展和创新。在与其他不同思潮的交融中,共同创造出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崇尚的和谐,追求的和睦,坚持的和平,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里,这种民族精神必将在全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你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盲目的批判你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你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你的时代到来了。你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你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你的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你是东方的太阳、思想的长城,我从你的古语精华中获取社会人生的启示:为政治斗争提供制胜谋略,为生产经营提供取胜秘诀,为社会交往提供最佳方法……这是智慧的薪传、东方的经典、理想的管理!
你的号召力来自于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不衰的魅力,让人们切身地体会到了“仁”的精神并不只是被奉为经典的古训,更是可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准则。让世人在巨大效应中汲取营养,“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旷世情怀,更展现了作为“仁”的一面的你。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生动起来,你的欢笑、你的悲伤、你的斗争、你的挣扎、你的落寞和失意,你的黯然神伤或悲愤,我都为之唏嘘动容,被你朴实和诚恳的“人性”所深深感动!
今年暑假,我从网上读完了《孔子传》。读完此书,孔子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孔子是一奇人。其一:相貌奇。孔子出生在山中,因其相貌丑陋,其父误认为怪物,又将其放在山中。孔母思念儿子,来到山中找回孔子,将孔子带回家。相貌的奇特注定其不同于凡人!其二:体格奇。在我的印象中,文人似乎就该是体弱多病的。可孔子并非如此。孔子身高九尺多,长得壮实如牛。少年时的孔子就能与一只公牛对抗,并且战胜了这只公牛。可以想象成年后的孔子是魁梧身材,形如巨人!就是这样外表奇特的人,做成了一件件奇特的事,成为后人世代赞颂不已的圣人!
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件事:
1、孔子十七岁那年独闯季府,义愤填膺地要求参加赴宴。
2、孔子五十几岁时出任鲁国大司寇,将国事处理得紧紧有条,而败在“堕三桓”这一件事上。
3、孔子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重用。结果荒废很多年,无一国家重用他。
4、孔子待学生视如己出。当冉伯牛生重病,他去探望,并且痛苦万分。当他得知齐国发生叛乱时,他心急如焚,他担心子路的安危。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逝世时,他悲痛万分地说:“回呀!为师不久将来陪你。”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孔子常常说颜回最懂他的心,他也将颜回视为第一弟子,可见他对颜回有多喜爱。读了这本书让我最佩服的是:
1、他始终有一颗“仁德”的心。孔子追求的社会是人人平等,人人知礼,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社会安定和睦。可现实是残酷的,“仁德”在社会中很难实现,毕竟人都有私心。
2、他的教育宗旨——有教无类。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可谓三教九流都有。有家财万贯的子贡、孟懿子,有清贫的颜回,有鲁莽的子路,有驾车夫司马牛……
3、孔子编写了许多好书。孔子在其晚年,搜集许多学习资料,与弟子潜心研究,他们共同撰写了:《春秋》、《诗》、《雅》、《颂》、《论语》等书籍,这些书籍成为我国文学的瑰宝!
孔子,不愧为圣人!我由衷地敬仰你!
杨国楚 水东镇文田完小
*** 湖南省洞口县水东镇文田完小
电影由孔子51岁时仕官于鲁国开始,把孔子在鲁国的坎坷仕途、周游列国时种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晚年返乡祖国,直至与世长辞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这部电影就像一阕悠远的古筝曲,把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透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孔子身上那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他渴望鲁国强大,怀有一腔报国热血;他机智勇敢,在夹谷会盟中不战而胜;他关怀弟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理想破灭后,便率领众弟子背井离乡,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征途漫漫,道路坎坷,荆棘丛生。乱世之中,困难重重。
起初,孔子应邀来到卫国,卫灵公答应给他六万粟的俸禄。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召见孔子,孔子不得已而见之,却发出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叹,并深深引以为耻。于是,离开卫国。
在宋国,孔子与弟子们正在一片小树林里休憩闲谈。这时突然涌来一群宋国百姓,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斧子,个个气势汹汹,一言未发就开始肆无忌惮地疯狂砍树。孔子与弟子们惊皇失措,但他们知道宋人是在驱赶他们,于是只好慌忙离开。
他们继续前行,途中,孔子的弟子向几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问路。其中一个农民认出了正正襟危坐在车上看书的孔子,便大声讥笑他枉为“圣人”。孔子面不改色,但也只好忿忿离去。
在郑国,北风呼啸,大雪漫漫,天寒地冻之中,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被困在了山上的茅庐里。在这荒无人烟的地带,他们饥寒交迫地苦苦煎熬了好几日。
就这样,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难地奔走了十四年之久。他们传播“仁”的君子之道,四处游说诸侯实行仁政,赢得民心。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跋山涉水时的足迹,留下了他们侃侃而谈时的声音。可孔子终究是生不逢时,尽管他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那么久,但是诸侯争霸的时代完全不容其主张。
到了晚年,孔子在十四年的风尘苦旅之后,终于又回到了久违的鲁国。但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自己的理想仍不言放弃。他归而不隐,广受弟子,仍不屑于教育弟子众人“仁”的君子之道,力求让每个人都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但最后,孔子还是在失意中逝世了。
尽管孔子的人生处处不如意,但他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的。
一、“孔子布衣”——自强不息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孔子自幼丧父, 和母亲过着孤儿寡母的贫困生活。《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 孔子也自称“吾少也贱” (《论语·八脩》) 。家贫且无靠山迫使年轻的孔子从事当时被认为是鄙贱的职事:“尝为季氏吏, 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息。”有一次, 鲁国大夫季氏“飨士”, 孔子兴冲冲前往, 不料被家臣阳虎当面奚落。阳虎对孔子说:“季氏飨士, 非敢飨子”。这一细节, 说明孔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贱, 充其量也不过只属于“士”这一阶层, 一个不折不扣的平民知识分子。
孔子社会地位的提高是与他坚持不懈、异常勤奋地学习分不开的。他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受到尊重, 在于他是伟大的教育家, 而这正是他在逆境中发奋勤学带来的丰硕成果。“士”在那个时代只是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首, 掌握文化的那个阶层。孔子由勤奋而博学多识, 名声愈来愈大, 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最后部份中, 太史公这样赞道:“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 自于子王候,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这话并非虚美。
二、悲剧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春秋时期, 诸侯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和满足其奢侈私欲, 残酷地压迫人民, 横征暴敛, 社会极为动荡不安。孔子反暴政, 其志向是想救世, 他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立” (《论语·公治长》) 。
首先, 为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 孔子提出“正名”学说, 他把“正名”看得很重要, 认为“夫名不正言不顺”, 而“正名”的内容就是他回答齐景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强调了君臣、人伦关系, 强调君对臣、父对子的绝对统治。
其次, 孔子主张举贤。在回答季氏问政时, 他回答说:“举直错诸枉, 则枉者直。”他对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是这样评价的:“秦, 国虽小, 其志大;处虽辟, 行中正。身举五羖, 爵之大夫, 起缧绁之中, 与语三曰, 授之以政。”不难看出, 孔子在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时, 把穆公举贤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再次, 在对外关系上, 孔子主张“有文事必有武备, 有武事必有文备”, 反对攻占杀伐。在孔子看来, “柔远人”和“怀诸侯”的对外政策能不诉诸武力而使天下归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政策对后世影响很大, 被历代中国统治者奉为处理对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一生进行了积极的政治活动, 对此《孔子世家》有较详细的记载, 这就为我们认识研究孔子的政治悲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纵观孔子一生, 我们就会发现他是积极入世的。但在政治上, 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得志的, 始终都在扮演着悲剧的角色。孔子的悲剧在周游列国漫长坎坷的历程中表现得尤为深刻, 令人同情慨叹。首先, 孔子用十四年时间, 不顾自己已是个花甲老翁、年迈体弱, 来往奔波于卫、陈、宋、蔡、叶、楚等国, 想劝说诸侯, 得到重用, 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每到处无不遭到冷遇, 始终不得志。其次, 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甚至连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孔子世家》详细记载了他居卫受胁、过匡被围、困于陈蔡之野、桓魋拔树加害的史实, 这就使悲剧的情节更加曲折, 内容更加丰富。第三, 孔子受尽了隐士们的冷嘲热讽, 内心十分凄苦, 他甚至无可奈何地以“丧家之狗”自喻自嘲。由此看来, “碰壁——寻求——再碰壁”便成了孔子周游列国这一历程的公式。到处碰壁直至老病而死却又壮志未酬这便是孔子政治悲剧的主旋律。
三、作者倾向性——悲剧形象更为丰满
褚斌杰先生认为:“《史记》在描写人物时不仅禀承着‘实录’精神对人物的生平加以从实记录, 而且也寄寓着自己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 从而达到了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艺术效果。”我想, 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孔子形象的悲剧色彩是很有裨益的。
“盖钟子期死,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 女为悦己者容。”这段话出自司马迁在遭李陵之祸后所写的《报任安书》。此书是一篇血泪控诉书, 司马迁以无限愤懑 (mèn) 的心情, 申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发愤著书的理想。司马迁怀才而遭极刑, 想要建功反而受损, 郁郁而不得知音。可以认为, 这种“士为知己者用”是他对封建统治者残酷性的痛苦而深切的感受, 它无疑会影响《孔子世家》的创作。
司马迁通过颜渊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孔子悲剧的认识和评价——“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它一唱三叹, 颇为感人。“譬使仁者而必信, 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 安有王子比干?”就像伯夷、叔齐、比干那样, 孔子的悲剧向人们显示的不是消极与颓丧, 而是战胜这种悲剧命运的决心和勇气。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司马迁对悲剧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者, 不可胜记, 唯倜傥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可见, 司马迁对孔子悲剧的认识与评价反过来又肯定了孔子这一正面形象, 使之更为丰富高大。
有感于近年来颇为盛极一时的文化经典热, 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所说的“庸俗化阅读”, 孔子形象的悲剧色彩, 也许还需再加一条——对孔子的误读。由于误读人们开始不知道孔子是一个率真本色的人;不知道他是中国社会理想的奠基人;不知道他是宽容的哲学家、伟大的老师, 又是中国的第一位平民学者、一位伟大的民主人士。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孔子学说开始被滥用, 以至于败坏到为专制统治辩护, 这与真孔子全无关系。因此, 司马迁的《孔子世家》对于当今这股“文化热”, 对于我们认识真孔子的意义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与“复兴国学”或“复兴儒学”这样的口号相比, 在中国复兴孔子质朴而本真的思想, 复兴原始儒学的真正精神, 当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而这一切应自读《史记·孔子世家》始。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1982.
[3]朱熹.四书集注.中华书局, 1984.
[4]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 1990.
[5]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 1985.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从前,孔子的母亲在他刚满三岁,就教他读书认字,他四岁时就已经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孔子的母亲来问他:“我昨天教你的字你都已经会背了吗?”孔子对母亲说:“母亲您放心吧,我都已经会背了。”母亲和蔼地说:“那我明天来好好的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会背了。”
就在这天的晚上,他吃完晚饭,就钻入被窝,哥哥来后就悄悄地问哥哥,说:“哥,昨天娘教你的字你都记住了吗?”哥哥胸有成竹的对孔子说:“我都记住了,那你记住了没有?”孔子说:“我已经把娘教的字都练了好几遍了,但还没有把握住,若明天有不会的,那娘肯定会为我伤心的。不行,我要在今天晚上把娘教给我的字都记住。”哥哥说:“天气凉了,不要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认出对错。”
于是,孔子就按哥哥说的在他的肚子上写起字来,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已经昏昏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考孔子时,孔子一遍就通过了,母亲觉得很欣慰,开心的笑了。
记得语文课文里有一篇题目是《孔子拜师》,文中讲述的是关于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研究孔子。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cctv-10科教频道播出《孔子》,我看了两遍,感受颇深!拿起笔想写下观后感,想写的话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孔子生于前551年,去世至今20xx年已经有2568年了,这位早已为全世界认可的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就连外国的老师及教授都对孔子十分有研究。还有许多外国人给自己取中国名字名姓孔,还是自己是孔子的后代!看后让我大开眼界,不做井底之蛙!我要学习孔前辈的懂得孝道、感恩之心、做人、处事言行之道;同时还有学习修身养性、立大志、低调做人,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大海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条小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寻找前行的力量。我要拾起国学,让自己从中找到属于我的闪光点!
关键词:孔子,述而不作,崇古尊圣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混乱的社会秩序, 为潜藏在人们心底的“恶”提供了生长的温床。杀戮, 贪婪, 自私等等诸如此类的人性弱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孔子的视野中。面对这一切, 他的对策不是“创新”, 而是“复古”, “述而不作”则是他的具体做法。那么什么是“述而不作”?“述而不作”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一、句意分析
“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 原句为:“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为了更好地理解句意, 不妨把该句所缺少的成分按照现代汉语将其补充完整, 即“子曰:‘ (我) 述 (古) 而不作, 信 (古) 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这么补的理由是什么呢?
首先“我”, 即孔子应该是该句的主语。那是因为在句末孔子明确地提出把自己比作了“老彭”, 而“老彭”有人说是彭祖, 有人说是彭祖与老聃的合称。然而“老彭”无论是谁,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老”, 甚至有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孔子之所以把他自己比作这两位老人, 恐怕不是因为年龄上的相似, 而是因为经验上的相似。而一个凡人想要获得和彭祖相似的经验, 那么就不得不“述而不作”了, 换句话说“述而不作”是孔子比作“老彭”的手段, 所以可以推断出我 (孔子) 是“述而不作”的主语。
第二, 之所以说“古”是“述”的宾语, 是因为“信而好古”是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因。如果孔子对待“古”的态度是“不信而恶”, 怎么会让孔子心甘情愿地“述而不作”, 而没有丝毫怨言呢?所以“信而好古”是“述而不作”的原因。由此可以推断, “古”是“述”的宾语。
第三, “信”即可以理解为一个带宾语的动词, 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描述主语的形容词。如果考虑到“述而不作”和“信而好古”前后对仗工整, “述”和“不作”需要加宾语, 那么“信”和“好”也应该是一组并列的动词, 虚词“而”则相当于连词“和”。如果将“信”看作一个形容词, 表示孔子自身一种“信”的态度, 虚词“而”相当于一个词尾助词, 那么信后头就不用另外补充“古”了。但是后面加不加“古”对整体句意理解的影响不大, 二者都可以表现出孔子相同的治学态度, 所以我在这里姑且把“信”的后面补上了“古”。
综上所述, “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可以被解释为:“孔子说:‘我只记录古, 而不创作, 那是因为我信古并且好古, 这样我才私自把自己比作老彭’”
二、何为“古”
前文已经提到, “ (我) 述 (古) 而不作 (古) ”的原因是“信 (古) 而好古”。我们知道, 孔子被称作“大成至圣文宣王”, 其儒家思想更是古代思想的正统, 为后世所推崇。然而即便是如此伟大的人物也要对“古”充满着敬意, 仅仅是“述”, 而不敢“作”。那么这个“古”究竟是什么呢?
解答这个问题应该从孔子的“信”和“好”上入手。因为如果知道孔子“信”什么和“好”什么, 那么它们与“古”的交集就是让孔子“述而不作”的“古”了。
“信”在《说文》的解释是“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许慎在《说文·序》中对“会意”下了这样的定义:“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那么“信”可以理解为“人之言”, 特别指“诚”在人说话上的体现。比如说《论语·子路》篇中的“言必信, 行必果”这里的“信”, 就是指“言”。同时《论语·学而》中有“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也可以看出“信”一般是来形容“言”的。因此孔子“信”言。
孔子“好”乐。《论语·述而》有这样的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在古代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 肉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高的享受之一, 它甚至还可以作为区分不同阶层的标志。然而在齐国听到《韶》乐之后, 竟可以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解三个月的馋。这不仅说明《韶》乐的优美, 而且证明了孔子“好”乐。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使孔子“述而不作”的“古”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言”, 二是“乐”, 当然前提二者应该早于孔子。那么这里的“古”应该指的就是诸如尧、舜、禹、周公一类的“古代圣贤”以及其所作所为, 因为只有古代的圣贤才能同时“言”而使人“信”, “乐”而使人“好”。比如说之前提到的《韶》乐, 就是指“舜乐”。也正是因为周公吐哺, 诚信辅幼主, 才让孔子对于《周礼》如此的崇尚。因此我么得出结论, “古”即“古代贤人”。
三、为何“古”
身处春秋战国这个礼崩乐坏的乱世, 孔子希望社会从混乱变为有序, 而有序的前提则是确立一个明确的准则, 这就如同确立一个共同的社会契约。孔子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制定了明确的法律, 而是树立了几个古代的典范。与那冷冰冰的法律条文相比, 那些有血有肉的圣贤更能够起到规范百姓的作用。当听到舜遭到父兄的百般欺凌, 仍能保持孝悌的故事后, 百姓难道不会为之动容, 从而反省自己吗?当听到大禹为了治理洪水, 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后, 百姓难道不会因此振奋, 从而报效国家吗?当听到周公能够鞠躬尽瘁, 辅佐年幼的成王的故事后, 百姓难道不会因他而感动, 从而力行忠义吗?
孔子正是感受到了古代先贤所散发出的温度, 所以他才甘愿做一个传承者, 而不是一个创作者, 因为他生怕自己会阻隔先贤那固有的温度, 所以才在那个冷酷的时代选择了“述而不作”。
参考文献
[1] (宋) 朱熹.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 2006.
[2]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出版社, 2012.
我想到了勤奋好学的童第周。童第周进初中时基础差,学习吃力,考试平均成绩不及格。后来,童第周刻苦好学,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28岁时,他到比利时去留学,成功的做了一项许多人都不敢做的实验,这件事振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他的教师夸奖他说:“童第周你真行!"童第周取得的优秀成绩,就是专心好学,学而不厌的结果。
孔子学而不厌的故事,激励我学好弹电子琴。二年绩的时候,学校开办兴趣小组,我对电子琴很感兴趣,就参加了电子琴兴趣小组。很快,我就知道怎么认五线谱,把五线谱上的乐音和琴键对应起来。单手在琴上反复练习。慢慢的我就能双手配合弹奏出高音谱和低音谱,能弹奏出一些简单的一二三级的曲子了。期末时,我胸有成竹地上台去独奏了一首《草原赞歌》,悦耳的琴声获得了称赞,同学们的掌声使我终生难忘。可是到了三年级,教师让我弹《童谣》这首曲子,这是一首4级的曲子,我觉得这首曲子难度很大,特别是降音和升音我根本不懂。我勉强坚持练习了几天,没什么长进,心想我才9岁,已经会弹好多三级的曲子,四级的曲子留到以后再说吧。我对鲁老师说:“老师给我换一首简单的曲子吧.”教师微笑着说:“你这种知难而退的想法不对,你应该学习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你今后还要学会弹七八九十级的曲子呢!”听了老师的话,我非常惭愧,又坐到琴边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这首曲子弹得滚瓜烂熟了。今年上期,学校举办艺术节,我和几个小伙伴登台演奏了几首歌曲,悠扬的琴声在校园飘荡,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心里乐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一样。我下定决心,明年还要争取电子琴5级达标。
明志小学六(4)班 胡强指导老师:胡勇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孔子的故事》。我认为孔子是一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贤人。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孔子名丘,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他一生虚心求学,不耻下问,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办了私学,他把贵族独占的文化教育传给了一般人。据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名学生,最为出色的有七十二个。他在晚年时把精力都搁在编书上,并通过他的努力,完成了对后人有着巨大影响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
孔子真是名副其实的圣人呀!孔子如此地博古通今,源自于他不耻下问,虚心求学的精神。虽然他一生不得志郁郁死去,但他的思想去对后人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爱因斯坦从小认真学习,不懂就问,最后成为了科学家,并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育思想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 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 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 时至今日, 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 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1 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 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 (愉快教学) 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 要博学, 必须愉快地学, 要学习得好, 必须心情舒畅, 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述而》) 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 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 一层深入一层, 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 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他说:“饭蔬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意思说, 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 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 那么, 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 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 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 学起来轻松愉悦, “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他认为“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 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 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这说明学无常师, 应该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2 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同时,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 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 (《论语·为政》) ;要求学生“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学习要有恒心,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复一篑, 进, 吾往也” (《论语·子罕》) ;重视温习,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 。孔子十分重视学, 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 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 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 二者并重的。
3 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
3.1 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 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
3.2 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 进行不同的教育, 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 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论语集注》中的“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 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
启发式教育, 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 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 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 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 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 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 (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
3.3 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教学的内容使用的是被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私学材料,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多受后人好评。在儒学思想体系中, 《诗经》是重要的文献典籍。他把《诗经》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 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为证》) 是孔子对诗理解的阐述。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孔子儒学思想中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学内容的“六艺”, 涵盖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部分内容。孔子的教学也并不完全按教课书中的知识体系进行, 往往是以其弟子提出的某一特殊问题或其周围实践为话题, 讨论教学内容, 阐发对问题的看法、认识。孔子传“六艺”, 授“六经”符合了他“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的教育思想, 为弟子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4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孔子主张举用“贤才”, 吸收平民中的“士”参与政权。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 必须经由教育培养, 故提倡“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为此而创办私学, 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称“贤才”为“君子” (“士”或“成人”) 规定“君子道者三”,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他说:“政者正也” (《论语·颜渊》) ,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所以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 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总之,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观体现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参与的教育思想, 体现着对个体的发现与尊重, 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 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启迪价值和意义, 也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熹 (宋) .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