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
说起公共关系,没有学习这门课程的我会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企业或组织利用公关手段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与社会各成员搞好关系,我会觉得公共关系就是公关。可是,在接触了一学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之后,我发现,公共关系远不仅仅是公关,它所包含的内涵更加深奥的多。
就像定义中所说的那样,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营管理中自觉运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促使组织与相关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促进、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为本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要与社会公众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作为公共关系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媒介。在各类传播媒介中,我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下发展最为迅速、传播最为广泛且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介。而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内部,相比于较为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因特网和自媒体才真正的提高了大众传播媒体的效率和影响力。这两类传播平台通过高度开放的网络平台,广阔覆盖的范围,高参与度的网民带来的双向互动以及较为低廉的运营成本将信息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并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可。当然,这并不是说大众传播媒介优于其他媒介,在对公共关系媒介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组织也要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对象、传播内容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实际考虑再加以选择。
我们必须承认,公共关系对组织本身乃至社会都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的。对于组织而言,公共关系可以收集信息,检测环境,成为一个良好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能从整体上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有效参与决策过程;公共关系能够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将组织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公众,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协调沟通机制也能成为组织运行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等等。以上所提到的公共关系的几类重要功能无论是对公益性组织、互利性组织还是服务型组织、营利性组织,对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抑或是文化组织、群众组织或者宗教组织都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当然,公共关系对与社会也有着不小的贡献,公共关系中的沟通以及所传播的信息也能够很大程度的优化社会的互动、心理、经济和政治环境。
我认为,在对公共关系的学习过程中,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公共关系意识本身而言,它所包含的尊重公众、塑造形象、真诚互惠、传播沟通、创新审美、立足长远以及危机管理等意识均是有效展开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更利于提高员工素质,使其更加有效地开展专业工作,从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是一个能够实现公共关系工作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而要提高公共关系意识,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对公共关系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经典的成功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说,意识的培养与学习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只学习不实践的知识是不能被实际掌握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策划书作业我也对公共关系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策划书其实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严谨的时间、人力以及资金的安排,活动策划更要考虑到参加人员时间、场地限制、时间限制、流程安排、资金情况、人员数量等实际问题,在种种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达成预期的效果并非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同时,在整个策划化工作中,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沟通协调也显得格外重要,正是在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中,能够高度契合初始目标并最大限度节约资金及人力资源的最优方案才得以产生。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特征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技能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 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体现于“一招一式”之中, 具有以下特征:
讲演练结合, 互补互利讲解、演示是教学之本, 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服务技能的培养关键在于练, 操作演示只是解决了服务的各项程序及质量标准问题, 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服务基本功,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练习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途径。实践经验表明, 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大量的练习, 光学不练是不可能学会动作技能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十分复杂, 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操作练习, 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多次训练到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
启发诱导, 手脑并用技能按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在实践中, 这两种技能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动作技能是以外部动作正确、完善、合理为主要特征, 心智技能则是以内部心理活动正确、完善、合理为主要特征。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心智活动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 在完成比较复杂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动作技能, 而且也需要心智技能。动作技能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 而技巧的获得则要求很高, 必须有较高的智力活动的参与。因此,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 指导教师应考虑不同的操作任务与特点,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技能训练教学方案, 促进学生手脑并用, 同时还要根据所需的不同专项智力, 巧妙地运用一些实际知识训练、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如在铺设台布的训练中, 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比如, 台布怎样才能一次铺就?如何判断台布中心与桌面中心是否重合?在摆台中骨碟如何才能定位准确?圆台面的直径与台布边长有什么关系?台布的折缝与骨碟的定位有什么关系?等等, 让学生思考、领会、体悟。
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动作技能的获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操作训练环境。一般而言, 专业课的实操场地较大, 学生的操作训练较分散, 如果操作用具不足, 无疑会给实操训练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带来困难。在专业操作训练教学中, 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 如根据学生的人数、操作场地、器具情况及班纪班风等进行精心的组织与安排, 为操作训练课的教学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活动, 使其主动与教师合作, 消除操作训练课堂上的各种干扰和冲突, 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努力争取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结构
技能形成的过程是阶段性的, 在不同的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开展餐饮服务技能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需要。从餐饮服务技能教学的过程来看, 学生掌握技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 教师要制定时间表, 规定完成技能目标的时间, 还要向学生强调操作纪律, 做到在训练过程中严格遵守纪律, 操作认真有序, 不坐、不倚、不靠、不闲聊。
形成阶段这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表演, 认识并粗略地掌握动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必须使学生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示范讲解, 以示范为主, 以讲解为辅, 强调操作要求与原理, 同时在讲解时提示观察要点, 使学生了解操作活动的全貌, 并结合模拟练习与实际操作确立基本动作的模式。教师在示范时动作要慢, 要让学生有时间仔细观察, 用心揣摩, 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 同时应注意示范动作力求循序渐进, 由简到难, 可将整个内容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 使学生感觉容易掌握, 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如中餐宴会服务, 当学生分别掌握了托盘、摆台、折花、斟酒、派菜等单项服务技能后, 再进行连贯性的宴会服务训练就变得相当容易了。
熟练阶段这是学生经过反复训练、改进与提高, 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操作训练是由模仿到熟练的过渡阶段, 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关键在于此环节训练的成功与否。因此, 这一阶段的教学, 指导教师要做到“四勤”:腿勤、眼勤、脑勤、嘴勤。腿勤即要不停地走动, 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指导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操作技术的要领与操作技巧;眼勤即在巡回指导时要做到“眼观六路”, 要看准问题, 及时纠正;脑勤即要勤于动脑, 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操作技能的差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嘴勤即发现问题要百问不厌地讲清、讲透, 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要领。
完善阶段这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达到技能巩固与自动化的阶段, 即动作的协调与完善阶段, 也是操作熟练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各种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熟练为基础, 所以如果只练不测试, 一方面不能了解学生训练掌握的实际水平, 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技能训练的效果, 从而影响训练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可以随机抽一名学生进行实地演练, 其余学生在观看后进行现场点评, 当场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 既可让现场操作的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又可加深学生对规范服务的印象,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餐饮服务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技能, 其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专业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训练场所、实习基地、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开展模拟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专业技能。
围绕学情设计教学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惰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其自觉性是相当重要的。
1. 能力构建—评价导向的教学方法。
笔者采取的主要是讲解—示范—设计—模拟—评价五段教学法。讲解就是通过语言描述, 分析并揭示构成技能的理论基础, 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联系及关键。讲解主要可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归纳等形式, 指出技能要点, 紧扣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思考, 配合多种教学媒体,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综合性知识。示范的作用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 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及变化过程, 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示范可以由教师示范为主, 也可以通过录像、学生展示等方式, 还可以拓展示范范围, 开阔学生思路, 使其搞清技能关键, 激发创造意识。设计即通过认知及情感因素对技能的形成发挥作用, 将简单模拟变为依靠智能提高技能掌握的速度和效率。学生参考范例, 可在头脑中构成训练程序, 把握动作组合, 抓住技能关键, 形成技巧。对于复杂的技能组合, 可以预先设计图纸和方案, 使模拟更具准确性和创新性。模拟即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实践, 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在训练中可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现场摄制的录像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质量。评价即对照目标进行反馈, 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一般化的说教, 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 使质量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确定性和广泛性, 适宜于餐饮服务基本技能的教学, 如托盘、斟酒、餐巾折花、铺台布、中餐摆台等, 可以采用实物示教、现场指导等方法。如餐巾折花中的推褶, 很多学生总是学不会。为了加深学生对技能的理解, 可以利用视听教具, 将教师的技能示范重复播放, 帮助学生理解技能要点, 在实践操作中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餐厅服务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 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实践方法、条件和环境, 并要加强观察和指导。对有创造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与创新的自由空间, 使学生在循环反复的操作实践中,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能的要点, 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技能构成—反馈评价的教学方法。
这实际上是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方法的变式, 是示范—模拟—评价的三段教学法。示范是技能训练的必备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 示范有多种类型, 可以形象地展示技能, 使学生对事物的形态、结构及变化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可在示范中插入讲解和提问, 通过及时点拨与设疑解答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规律。模拟是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的实践, 模拟不等于模仿。模拟要注意技能形成时的心理活动, 发展思维、想象、创新等能力。教师应当是观察者、指导者。评价是按照技能标准对模拟效果予以客观评定, 既是反馈, 又是强化, 具体形式有自我评价、学生分组互评、教师讲评等。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和总结。餐饮服务训练中疑难问题处理方法与技能技巧的教学, 可以通过情境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讨论法、设疑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假设几种解决问题的正误方案, 演示正确与错误的服务方式。还可以设置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性提问,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提问,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的讨论性提问, 等等。在情境再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各种客人的心理感受, 在问题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认识、掌握正确的服务方法。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与速度不仅与操作者是否具备良好的知识和能力有关, 而且还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赞美, 少一些批评、指责、训斥,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搭建平台激发情感餐饮服务岗位是直接对客的, 在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敬业的岗位情感。现今的学生大多缺乏吃苦意识, 缺乏苦练精神, 单纯说教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我校近几年采取的实训场所练习与学校实训餐厅对客服务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使学生树立以礼待人、用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我校于2006年12月开办了绿园实训餐厅, 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平台。餐厅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酒店式管理、真实的对客服务模式, 可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技能检验自己的服务水平, 接受客户的评判, 感受工作的竞争环境, 真正地感受到扎实的技能、真诚的服务在工作中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从而激发出勤学苦练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辛劳中享受收获的喜悦。
摘要:《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应从专业技能课的特征、组成结构分析入手, 探索餐饮服务技能教学的方式方法, 贯彻以岗位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位, 用心教学, 用情服务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特征,技能结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敏文.餐饮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伟, 等.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管理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34-02
我讲授的《现代物流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两门课程都属于管理类学科,这门学科是揭示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系统地讲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而且要更多地联系企业的管理实际经验,并通过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管理的策略和技能。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启发教育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而且善用案例教学法。
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本位,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若无积极性,不能全面启发思维,所得的知识只能是教条型的。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介绍课程内容时,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提升的兴趣和能力。通过讲解课程内容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讲课时要把基本理论和原理讲清讲好,揭示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战略管理思维模式,从理论的高度看待和解释企业管理实践,学会将战略落实到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企业竞争的优势。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导出一般的原理和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由于这两门课程信息量大、发展快。要重视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并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如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联盟、平衡记分卡、知识型企业等内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要体现在现代化服务上,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意识和系统思维,树立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理念。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了解中国的现实和企业发展的现状,在掌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根据国情和企业的现状,灵活运用知识。教师与学生要积极地沟通,了解学生的听课心理,讲课时关注学生的表情,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表情反馈安排教学进度。在课堂中要以全身心的投入和满腔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力求讲解生动形象,如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作过程,若按教材逐条讲解,单调枯燥,而采用说理与情景相结合讲解,学生既易于接受,又融会贯通。还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敞开思想,大胆质疑,开创宽松学术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一些学生的错误见解,要正确引导,但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体会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为了学生的提高,做到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听课,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知识。而这个过程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教得好,才能引导学生学得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2 把握启发教育这条主线
启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思考。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个理念应作为主线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启发教育可以从多方面体现:上课时生动讲述引导学生联想,引发问题探究;或有意识提出问题导其解决;或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或在课堂结束时留一些悬念让学生思考。尽管启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发挥、创造知识的能力。而我特别注重应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启发教育方法[1],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或由学生的质疑中提取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解决办法,这是很重要的启发方法。这个方法的效果与设计问题的质量关系很大。设计的问题的内容力求覆盖课程内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能够对问题做出解答,以加深对课程中的基本术语、基本理论和基本流程的理解。因此,问题的深度要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正如加涅在论述“问题解决”学习时指出:“在学生的能力范畴之内,即在先前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之内时,最为有效”[2]。提出的问题既要注重知识涵量,又能洞察能力水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更重要的应富有启发和诱导作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增强创造能力。如案例设计一个企业,包揽包括物流在内的所有的业务,经营结果发现物流业务自已做更不合算的情景。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可以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增加一些解决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寻思过程中全面、准确、深刻地获取知识。如案例设计一个公司只关注生产质量和数量,而不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其发展前景,由此使学生正确理解“市场营销观念”。
3 善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管理学院,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现这已成为西方国家管理类课程通行的教学方法,课时所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3]。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即具体事例教学,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能配合教学知识点的具体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思考案例中的各种情节,提出处理方案的教学过程。管理类课程要善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最关键之处在于事例与概念交织,寓概念于具体事例之中。事例描述引入的情景,能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导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观察问题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教学案例应具备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4个基本特征[4]。因此,选择适合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案例至关重要。案例是真实事例的记录,而事例原始记录的信息,往往是庞杂、琐碎的和不完整的,必须通过信息筛选、分类和整理过程,力求事例的典型化。事例开始收集信息一般很难完整,这就要求充分挖掘潜在信息。而深入挖掘信息,不是凭空想象,必须是基于理论、原理与事实分析的判断,合理地导出更深层次的信息。所以典型案例的要求必须应用专业理论和原理深入发掘信息,使案例隐含较多情节要素,启发性强,并具有应用专业理论的空间,足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宜多采用国内企业的案例,辅以少量国外的知名案例。因为学生对国内企业的案例的相关背景比较熟悉,容易感知,也容易与学习的理论相联系,更易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因而收效较好。适用于管理类课程的案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哈佛式案例,用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分析的基础,细节俱全、资料完备,要求学生从复杂的信息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要素,提出决策方案,这需要有较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德鲁克式案例,摘取的事例较为简单,如企业全貌的缩影或某个侧面的情况,短小精悍,较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可多个侧面掌握所学的基本原理、技能和方法。从学生接受度来看,德鲁克式案例更为合适。案例教学是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其事例情景,学生必须联系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作出分析。因此开始讲课时,先用简单案例,紧宻贴近近期讲授的内容。如列举一个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环境,让学生研讨企业发展战略,加深学生对发展战略的理解。随着课程进展,学生学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组成案例,如战略与计划、控制与绩效管理联系起来构成综合分析案例。待课程快结束时,再选一个覆盖全书主要知识点的教学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随着课程进展,案例由浅及深,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也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宏观把握与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还应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才可能对学生在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研讨对策等方面给予指导。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与实践,提高水平,更好在案例教学中起指导作用。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的答案,而是着眼于启动学生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认真验证,直至解决问题,使其成为解决问题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受教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启发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树立起以学生為主体的教学观,才可能用好这两项教学法。而启发教学又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教学中又蕴藏着启发教学,三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58-62.
[2]宋伟东.研究性学习的PBL模式[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11/10/154035_38216140.shtml,2010-07-11.
[3]马宗国.关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3):83.
对唯唯诺诺的理解 _《管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 《管理课程》 的学习,知道了 唯唯诺诺的行为 可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不情愿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意一些并不赞成的事情,其中可能会包括为了博得他人欢心或者避免显得愚蠢。对于后一点深有体会。以昨天教授来讲课为例,他讲到,如果调节蛋白质的 pH 值至其等电点以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带电性质,使其与多糖等物质静电结合,形成较强的凝胶。当时我并没有听懂,因为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低,当调节 pH 达到其等电点时,蛋白是否应该沉淀下来?虽然有这样的疑问,但我周围的同事并没有人问这个问题,因此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难道是我哪里没有考虑周全吗?为了不显得自己很无知,我并没有提出来向教授请教,而这个问题却一直留在我心里,下来还得自己查资料,或者还得去问同事,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机会,也浪费了同事的时间。由于是发生在 《管理课程》 学习之后,所以,当我正好要写这篇学习心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件事情,这就是典型的唯唯诺诺的表现,因为我的假装明白,不仅错过了向教授学习的机会,还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通过 《管理课程》 的学习,找到了症结之所在,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消化吸收,将能更轻松地处理类似的事情,而不会再表现得唯唯诺诺。
8月9日到10日,我们参加了公司组织的6S管理培训。通过学习,使我们从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6S管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种先进的、实用性极强的现场管理模式,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它能帮助企业消除工作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不良现象,为企业创造一个整洁、规范、优美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对提高企业形象,激励员工士气,促进生产文明,增加企业效益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六个项目,因日语的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6S。6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1、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的习惯
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
4、文明礼貌的习惯
通过学习,完善了我对人,机,环境,工作,管理等6S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体会,下面就是通过这5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人是决定事和物的主导,提高人的思想意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首先必须认识到6S是对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使每个职工都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的大事,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打扫卫生。彻底摒弃以往那种大钱大办,小钱小办,没钱不办的思维。从细节入手,从小处做起,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员工自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加员工的企业向心力,增强团队观念。使每个人都能从思想上树立起一个以厂为家、以厂为荣、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使员工都能做到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思想上养成规范化、标准化做事的良好习惯。
二:机是工作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良好的设备运转状态是品质和效率的基础。而6S是保证设备的最好工具,工厂无尘化,无碎屑、碎块和漏油,经常擦试和保养,机械稼动率高;模具、工装夹具管理良好,调试、寻找时间减少;设备产能、人员效率稳定,综合效率可把握性高;每日进行使用点检,防患于未然。
三: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零事故的软件设备。6S强调的现场管理方法,干净,整洁的工厂,无不给人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得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加,而经过6S的整理、整顿后,通道和休息场所等不会被占用;物品放置、搬运方法和积载高度考虑了安全因素;工作场所宽敞、明亮,使物流一目了然;人车分流,道路通畅;“危险”、“注意”等警示明确;员工正确使用保护器具,不会违规作业;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清洁、检修,标识明确,能预先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消除安全隱患;消防设施齐备,灭火器放置位置、逃生路线明确,万一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员工生命安全有保障。
四:工作的积极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6S可以创造出快乐的工作岗位,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没有浪费、勉强、不均衡等弊端;岗位明亮、干净,无灰尘无垃圾的工作场所让人心情愉快,不会让人厌倦和烦恼;工作已成为一种乐趣,员工不会无故缺勤旷工;6S能给人“只要大家努力,什么都能做到”的信念,让大家都亲自动手进行改善;在有活力的一流工场工作,员工都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
五:管理是企业的工作核心,抓好了管理生产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而全员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从每个部门抓起,从每个人员抓起,从每个环节抓起,从细、从严、从实是抓好管理工作的关键。有了制度就要有落实,要落实就要有监督。要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提高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加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6S精益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在日常工作中,我对仓储的基础工作以6S法做了一定归纳和建议,先总结如下:
库房“6S“工作法推行要点 1.坚持健全物资的收发领用制度。要把好收发关,不做“人情活”物资入库要有入库单,出库要有领用单,签字等手续齐全。2.材料库用公司统一表格建立物资台帐。3.物资入库、出库必须及时核对、登记,要建立定期清点对帐制度,材料库日常管理要做到日清(将每天入库的零件按规定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收入或发出的零件要根据原始凭证当日登上台帐);月结。
4.必须对物资进行合理存放、妥善保管,做好物资的防尘、防霉等五防。要充分利用仓库库容,以现有空间满足公司仓储要求5.库容、库貌整齐、卫生,坚持每天擦扫。随时整理。6.物资要摆放整齐,零散必须上架子,不得散放、混放。7.每一种物资的规格、材质、数量等相关信息必须用卡片进行明确标注,标注必须及时准确,并在日清月结时进行复核,有问题的立即复查,不放过一个可疑问题。8.帐、卡、物必须保持一致,坚决杜绝“差不多,有可能”的思想。9.材料库的周边环境也要保持清洁,不能将物资随意摆放在材料库外边,要求库房周边环境要与厂房整体环境保持协调一致。10.分为达标、合格、未达标三类。按月对各个库房6S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罚措施,将奖罚措施落在实处。鼓励基层员工多提建议,多想办法,对有贡献的进行奖励,激励员工长期有效的将6S制度放在心中,落在实处。
企业管理的成败,缘于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沟通,对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为了实现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应当形成有效的管理沟通制度、建立易于沟通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管理层的沟通能力、构筑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势如破竹,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企业员工之间利益、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管理过程是一个通过发挥各种管理功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机构的效能和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以及情感的共享与交流的过程。在企业中,管理沟通是对沟通的延伸,它不仅涵盖了个体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因此,所谓企业管理沟通,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旨在完成企业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对企业组织有意义的信息发送、接受与反馈的交流全过程。其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
沟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主要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1)沟通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一方面,沟通有利于领导阶层了解属下员工和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掌握最真实、直接的信息。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方式,有助于领导者掌握更真实、全面的信息,有利于他们在决策之间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和判断,进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也有助于员工了解领导者所作出的决策。只有当被领导者真正理解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决策。2)沟通有利于增强凝聚力 感情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情感沟通既体现出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拉近了领导层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情感沟通能够加深沟通双方之间的信任度,体现出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情感尊重,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沟通能有助于增进领导层与下属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和信任,消除冲突,消除误解和情感上的隔阂,使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了凝聚力。
3)沟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沟通可以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一方面,现代企业内部,人员众多、业务繁杂,并且高度专业化,利害冲突、意见分歧、相互制约和摩擦在所难免,而意见和信息交流与沟通可以消除这些弊病,增进组织的效能。另一方面,在庞大的企业中,建立自由交流的信息沟通网络和方式,可以改变文山会海、拖拉作风、官僚主义等恶习,从而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
4)沟通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 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也就是说,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有效管理的焦点在于有效沟通。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利益或效益的最大化,这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大有裨益。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提高管理沟通的效果:
1)形成有效的管理沟通制度 单凭主体的沟通意识,会使沟通工作显得凌乱和随意,也不利于发挥沟通的有效性。只有建立起完备的沟通制度,才会使得企业内部沟通工作有序的开展。完善的沟通工作制度包括:一是以规范的形式确定政策措施。在政策措施制定前,应当征求员工的意见;制定后,应将其传送给所有员工,以求共同理解,统一认识并消除紧张情绪,以求人事上和谐关系的产生。二是参与制度。如建立工作座谈会,交流会等制度,力求让每个员工都参与进来。三是可以建立建议奖励制度。在世界很多国家的知名企业中都采用建议奖励制度,员工所提建议一经采纳就会得到一定的报酬作为奖励。2)建立易于沟通的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机构层级太多,信息传递不仅容易产生失真,还会浪费大量时间。企业的机构越复杂,管理层次越多,职能越不明晰,其沟通的效果就越差,高层指令传达到基层的时候往往已经走样;同样,底层人员的建议与反映在到达管理者之前历经层层扼杀往往已经消失殆尽。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管理者要根据企业战略的实施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减少沟通层级,建立易于沟通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较少层次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可以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避免信息传递链过长而失真,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沟通。
3)提高管理层的沟通能力 管理就是对企业所采取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等一系列的活动。作为管理者,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的构想、使命、期望与绩效等信息准确地传递到员工,并指引和带领他们完成目标。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对员工施加一种影响力,使他们不仅心甘情愿地服从而且乐于工作,为实现本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可见,管理层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有效性。一方面,管理者要学会“倾听”。倾听会使沟通变得全面和深入,有效的倾听既帮助接收者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对方的情感。同时,有效倾听的管理者还发出了一个“他们关心员工”的重要信号。倾听是沟通中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学会“表达”。管理者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要抓住核心思想,措词要清晰、明确,力求准确,使对方能有效接收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表达,如沟通者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目光手势等身体语言,因为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更能打动人。
4)构筑有效的沟通渠道 管理沟通渠道应该使管理沟通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因此,企业应围绕企业文化、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相结合、传统沟通和现代沟通相结合的沟通梁道。传统的沟通方式如面对面的交谈所带来的归属感、信任感对企业的员工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沟通机制 的创新,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沟通效率,拓宽沟通渠道,更可以降低沟通成本。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沟通效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沟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企业进行管理沟通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员工可以通过阅读电子邮件和去公司的内部网页上了解各种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当公司有重大的策略调整和重要事件发生时,领导者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和全体员工沟通,也可以通过网上会议来表达不同的观点。
5)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创造人人能沟通、时时能沟通、事事能沟通的良好氛围,以促进管理沟通的有效性。这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倡导管理沟通文化时关键要注重组织沟通氛围的改善,鼓励工作中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提供上下互动机会,强化组织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相互理解,改善人际关系。在开放的沟通机制中,尤其要注重动员员工参与决策,参与企业管理,引发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员工的投入感、合作性将会不断提高。
一、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 做学生的知心人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 首先就要充分的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树立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初中阶段, 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 争强好胜的特点。因此, 很多班主任往往对他们进行严格“管教”和“约束”, 制订了很多班规班纪, 这样不但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而且和班主任之间往往产生很大的隔阂, 疏远了师生感情。而且, 很多班主任往往把一些班务工作交给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或者是班干部完成, 恐怕其他学生会把事情办砸。殊不知, 这样做的后果会使更多的同学对班级工作不闻不问, 甚至会的抵触情绪。
新时期的班级管理, 更侧重于心灵的沟通, 实现情感的互通互融。因此, 班主任教师应敢于“放手”, 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即使事情的结果不尽人意, 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班级活动的过程, 找到自身的价值感。比如, 在筹备校级运动会时, 我就鼓励大家踊跃参与, 凡参加者一律有奖励, 获得名次者重奖, 以此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虽然有的同学尽了全力, 在百米赛跑中却依旧名落孙山, 但我还是把印有“重在参与, 再接再厉”字样的笔记本作为奖励给了他们, 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以后, 不管是歌咏比赛, 还是拔河比赛, 演讲比赛我们班从来没有“冷场”过。
二、帮助学生, 正视“自我”, 做学生的好朋友
在实现情感沟通的同时, 教师还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 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把他们当成知心朋友, 引导他们敢于正视挫折, 正视自我, 和学生一起共渡难关。例如, 有的同学家境贫寒, 曾一度产生辍学的念头, 课上听讲无精打采, 课下闷闷不乐, 心事重重,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后, 我心急如焚, 寝食难安。为了帮助该学生渡过暂时的难关, 我组织了全班同学通过周末到学校附近的商场做宣传员, 到旅游景区做假日讲解员, 收集学校周边的废品送往废品收购站等形式筹集钱款, 令学生感动的恸哭流泪, 终于放弃了辍学的念头。再如, 有的学生学科基础差, 学习很吃力, 虽然平时很用功, 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时间一长就产生了自暴自弃想法。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我发现了这一情况, 于是采取了分层次教学, 尝试用1+2学习小组模式来提高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效果。首先, 我帮他们制订了短期的学习目标, 降低学习难度, “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 然后通过一帮二的小组学习模式, 进一步激励他们正视自我, 找出差距, 弥补不足。即让一名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与该科的两名后进生结成互助学习小组, 成绩优异的同学担当小组长, 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工作, 及时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 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方法指导,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呵护学生, 学会“感恩”, 做学生的好老师
陶行知先生说,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初步形成, 容易冲动, 做事不考虑后果, 义气用事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爱”去呵护他们, 启发引导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 特别是学会“感恩”。应该强调的是, 班主任教师的呵护不光是无原则的简单“原谅”学生的过错, 该批评的批评, 该表扬的表扬, 该鼓励的鼓励, 要“奖罚分明”, 让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 对待男生、女生, 优生、差生一视同仁, 处理事情要客观公正, 分析事情有理有据。
班主任老师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就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特别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诵读三字经, 我为妈妈做家务, 感恩主题演讲, 亲情、友情伴我行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从内心处感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长辈的呵护, 教师的关怀。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 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 并回归现实生活, 从点滴做起, 在生活中实践感恩。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应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情理交融, 感人心灵”,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最终回报生活。
四、尊重学生, 增强“合力”, 做学生的支持者
为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既要用感情沟通师生心灵, 又要依靠班规班纪来保证执行。首先, 班主任制订的班规规纪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愿, 由学生自己来逐条商榷, 并彼此监督执行;其次, 班主任要加强班委建设。把有真才实学, 品学兼优的学生选作班委成员, 让他们树榜样, 立典型, 在班级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增强班级凝聚力。
营造尊师重教, 谦虚礼让, 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树立“赶、帮、超”的学习意识, 不耻下问, 班主任教师要担当起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和任课教师一起, 对班级出现的不良倾向做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找班委成员和学生代表谈心, 详细了解大家的思想情况, 做到胸有成竹, 知已知彼。班主任要做学生的坚强后盾, 鼓励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勇于尝试和探索, 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困难, 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真心交流力争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并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
总之, 新时期下的班主任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爱护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 体现自我价值, 凝聚班级合力, 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呵护与教导下更好地学习, 快乐地成长。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是实施教学与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工作既琐碎又具体, 既充满艰辛, 又充满挑战。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只有用心“管理”, 用“心”沟通, 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更好地凝聚合力, 共创和谐班级。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沟通,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毕坤.班级的管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成才之路, 2010, (30) .
[2]李洁莉.初中班级管理之我见.新华教育导刊, 2010, (10) .
一、《指南》的含义
《指南》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3~6岁儿童在学习与发展上应遵循的方向与应达到的水平的合理期望;也反映了国家对早期教育应遵循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质量的基本要求。《指南》不仅指出不同年龄幼儿应该学和应该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同时指明怎样支持和指导幼儿的学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指南》能够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引导全社会形成关于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正确认识。
二、《指南》与《3~6岁幼儿发展纲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使用对象不同:《3~6岁幼儿发展纲要》指向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向家庭与幼儿园教育。
2.功能不同:《3~6岁幼儿发展纲要》是较宏观的课程文件,把握教育的大方向,规范幼教机构的教育。《指南》在微观层面上指导,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各个领域上应该达到的学习与发展,并给予具体的教育建议。
(二)联系
1.共同的目标指向:提高我国3~6岁儿童的教育质量。
2.思想一致,功能互补。
3.实施指南应坚持的原则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三、《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
艺术是幼儿的一种语言,也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用绘画、肢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在大量游戏化的表现中会发展起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反思:范画是要教会幼儿画各种事物的形象吗?如果教师不教,幼儿自己会画吗?范画是要教会幼儿绘画的技能吗?这些技能是老师教得会的吗?
当然不是。幼儿画画不是教会的,教师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也是很难迁移的。幼儿的技能是在大量表现表达的机会中自然成熟的。如果没有教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的幼儿天生都会画任何幼儿需要表达的东西,而教师即使教得再形象也不可能把幼儿所需表达的内容完全表达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临摹范画之后,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最后就会说“我不会”。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幼儿的画看不懂究竟意味着什么,看不懂他们是想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情境。他们的作品表面上看“形”不似,但只要听他们解释自己的作品,立即会让人感到一种“神”似,也就是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灵性。我们应支持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如果对儿童进行模式化的训练,将削弱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为写生、美工活动提供创造机会条件,让幼儿自主表现与表达。当幼儿说某种东西不会画时,最好的办法是把这样的东西拿给他看,而不是直接教他如何画。
总之,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给幼儿提供更多让幼儿感受与表现的机会,在感受的基础上表现,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必要时才给予指导,充分理解幼儿艺术的表达功能。
《指南》犹如一盏“指明灯”,它为我们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照亮了孩子人生的起点。这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必读的一本书,有了这本书,幼儿教師就有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以上是我学习《指南》解读的一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以鼓励的方式巧妙的批评,这种方式可以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从侧面绕一绕,巧妙地给予鼓励和提醒,即在批评中饱含着鼓励和鞭策,在鼓励中饱含着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人改掉坏毛病,而且能增强被批评人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
二、以商讨的方式温柔的批评,采取这种方式时应该以诚恳、平和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适时地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心平气和地同他商讨不良行为的后果以及纠正的办法,使他们感到诚恳的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进而改正错误。
三、以提醒的方式善意的批评,这种批评是从善意的立场出发,采用及时提醒和暗示的方法,做到言辞诚恳,以情感人,使被批评人容易接受,并且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错误,要能分清是非,能约束自己,避免继续再犯。
四、以沉默的方式无声的批评,实施这种无声的批评,首先要创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批评者表情要严肃,态度要冷漠,眼神要专注,使被批评人在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批评人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及检查中领悟到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以谴责的方式严厉的批评,在对待个别平时表现极差而又屡教不改的,或者所犯错误性质较严重、影响较坏的。对这些人则不能采取轻松、委婉的批评方法,更不能姑息迁就,而是要进行公开的严厉的批评。批评的态度要愤慨有力,有理有据;表情要严肃认真;批评时不可含糊其辞、目标不明,也不宜威胁鄙夷、讽刺挖苦,更不能嬉皮笑脸、漫不经心,要让犯错误的人及旁人都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理解和体会到批评人的良苦用心。
20xx年x月7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丹寨县教育局在物理小学举行的课堂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期间,每一位老师精彩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难以释怀。例如,在开班仪式上,凯里五小的校长讲话。以及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教务处和各系部精心安排的培训学习研讨内容都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似长又很短的培训中,我收获了许多,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我对教育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教育理念上、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
一如何有效推进教学。
“传承而不保守,创新而不立异”这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如何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如何做到“传承而不保守,创新而不立异”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许多人不了解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我曾也有过一样的经历。这让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总局限于本科教育的框架。所以我认为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特征是前提。职业教育绝不是低成本、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到底看什么?看社会的生存能力,而不是看读书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使学生接受阳光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成为一个职业人,获取社会的生存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①应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依据:既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②以岗位能力分析为入手:征求不同类型人员意见,搞清素质能力、知识目标等;③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为重点:如与企业联合开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怎么教? 落实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生等理念。注重课程设计,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学做导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关于于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反思。在邹助理的讲座中,让我了解了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尤其是关于教学评价活动的解说,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于教学评价能力的提高也是重要部分之一。许多教师可能会不太重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但这一环节恰恰是要有效推进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课程等一系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当然,教学设计活动、课堂组织活动及这些能力的提高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出现形式上的整合――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引导我们如何去挖掘校本课程,如何发挥现有设备器材的作用;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
三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以前我分析评价一门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也很少去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本次培训每上完一堂课都有一个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各位老师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和见解,使我在评课及课后教学反思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素养。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主体性;积极性;教学目标
暑期八月份我参加了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也在积极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下面我将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学校是市里的二类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所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好,也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好,我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影像和图片等手段讲解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也是为了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能看懂、接受。因为有的知识光说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我认为这些是不可取的。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老师又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来呢?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啊!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这样做之后,你会觉得学生看你的眼神在改变,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所以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我教的一届毕业班学生,在毕业时和我说:“老师,我之所以能考上大学,和你在高三时对我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其实我在高三时对这个学生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要努力,时常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时常提问他,在我看来很小的事情,却让他有这么大的改变。所以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救一个人,也可以害一个人。
二、课改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尽量地搜集知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产生共鸣。化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相似相溶原理时,可以给学生讲衣服上有了油渍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这么处理?然后再告诉学生原理,这样学生在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以“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老师不但要教学生科学知识,也要教他们生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面对生活所必需的能力。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地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改革的意义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體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我们教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再次,课改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知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产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通过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最后,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过去的学校是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老师被动地教书,管理者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管理上,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不服老师管教的学生,上课和老师唱反调的学生,都是不能在学校生存的。我外甥的学校里,老师讲课时有个学生总是在老师刚把题出完,问题刚刚问完不久,这个学生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这个老师的做法就是,“你出去,罚站!”可想而知这孩子以后会成长成什么样,而且领导还默许了这件事,所以管理制度不改,学生的前途还是堪忧啊!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改革,注册入学
江苏省自2011年实行注册入学试点以来, 实行注册入学招生录取办法的省内民办高职专科院校的生源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注册入学制度放宽了学生进入高职专科院校的条件, 很多江苏省小高考达不到4C1合格的考生开始涌入高职专科院校。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学习态度不够坚定,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这种新学情的《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教学改革。
一、《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改革的实施目标
《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室场地条件, 一般每个班级分6~8组, 每组4~8人, 每个小组为一个模拟公司, 每个学生要担任不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色。在正式开展企业运营前, 每个团队要制订出企业运营规划, 运行结束后要提交模拟训练总结, 最后以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业绩 (通常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或利润) 作为课程训练的评价依据。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企业运用训练的流程和规则;能够正确开展竞争分析, 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确定企业市场战略和产品、市场的定位;会开展企业计划预算管理;掌握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统筹组织管理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改革紧密围绕专业学生学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专业学生具体就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对课程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开展了科学合理的完善和优化。通过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工作, 课程摆脱了普通教学课程的单调与空洞, 实现了教师引导教学 (主要负责指导点评和控制教学现场秩序) , 学生主导参与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仿真实践中去探索企业经营策略和方法, 在极大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积极性。
二、《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改革的体会
(一) 课程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学情制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建设需要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 制定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重要和关键知识点, 选择合适的教材, 优化设计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编制课程标准、设计项目任务书、设计金蝶物理沙盘演练PPT教案、编制沙盘演练规则详细解释手册等内容) ,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用性好的学生学习手册和相关学生实训过程中所需填写记录的报表。让学生能够有“跳一跳, 够得到”的信心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
(二) 课程自身特点要求本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必须具备连续性。由于课程是以分小组团队进行企业经营角色扮演和分组开展企业经营对抗, 而这种对抗是分年度按季度逐步开展的, 所以在课程教学的时间上需要保证整体性和连续性, 一般4个课时连续开展教学比较适宜。
(三) 课程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应该将企管手工沙盘实验室和电子沙盘实验室建在一起, 跟电子沙盘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另外, 开展本门课程还应该组建教师团队。由于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教学人数的限制性, 因而组建课程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更好实现对小组团队的指导和控制, 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各位教师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策略, 从而提升整个小组的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开展本课程教学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积极与其他兄弟院校通过网络联系开展对抗比赛, 有效提高小组经营对抗水平。
(四) 重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企业经营管理手工沙盘》课程综合运用了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仿真训练、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对抗训练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了充分的师生互动。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态度, 强化能力训练与培养, 弱化纯理论知识考核, 注重过程考核, 实行权重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本课程考核标准为:企业经营所有者权益 (或利润) 排名 (40%) +经营活动记录齐全 (30%) +团队合作 (20%) +交互式总结点评 (10%) 。
(五) 开展课赛结合, 积极组建沙盘兴趣小组。
通过开展课赛结合, 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大赛经验总结来完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另外, 为了保证沙盘课程的教学成果能够顺利传承和持续性发展, 课程负责人应该积极促成院系成立沙盘兴趣小组。沙盘兴趣小组可以通过常规性的课程兴趣活动不断丰富课程教学成果。例如可以通过参加沙盘大赛交流群,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参加网络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 借助网络参加兄弟院校学生组织的各种对抗赛。通过对抗交流, 一方面增强了交流沟通,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可以更好地借鉴和汲取兄弟院校的策略和做法。
(六) 重视小组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和团队协作。
小组团队角色成员的分配必须结合每个成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性格差异来分配。例如CEO需要沉着冷静, 审时度势和掌控全局;营销总监需要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 善于开展市场环境分析并灵活制定广告方案;财务总监需要严谨细心和谨小慎微;生产总监需要立足战略, 系统思考和整体统筹。所有团队成员都必须注重团队合作, 否则很难发展长远。
(七) 重视市场分析。
1. 对市场进行总体分析。
对市场开展总体分析是任何小组团队策略制定的信息基础。小组团队应该对市场预测图重点分析, 对市场预测图所提供的产品需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做到了如指掌, 并能清楚其在不同年度的变化趋势。
2. 制定产品策略。
结合产品策略主要有无差异策略、差异化策略和集中化策略。考虑到产品实际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程度, 企业便采用无差异策略 (只做一种产品) 。差异化策略 (经营多种产品) 在实际模拟经营对抗中也较为常用。集中化策略 (只做1~2种产品) 又可分为常规式集中化策略 (风险较小) 和冒险式集中化策略 (风险较高) 。集中化策略也常有公司选择。例如, 因为P1、P2产品在几个市场中需求量较高, 而且在经营期内发展较为稳定, 所以如果选择主打P1、P2产品, 那么走的就是常规式集中化策略。因为P3、P4产品需求量在后期的几大市场中才逐步增加, 特别P4产品要到最后阶段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所以, 如果选择专营P3、P4产品就属于冒险式集中化策略 (风险较高) 。当然, 产品策略归根到底还要服从于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如果小组团队制定的是稳定发展的战略方案, 那么在产品策略方面也不会使用“出奇制胜”的险招。
3. 选择重点市场。
在几个市场的广告投入上, 需要找出重点市场。因为在无法保证市场产销量的情况下, 分散的市场广告投入容易导致失去成为市场领导者的机会。广告投放不仅要根据市场数据分析, 也要运用博弈思想分析竞争对手的心理战术。切忌忽略市场整体需求, 单纯为了竞争对抗, 盲目加大广告投入。过多的广告投入会引起所有者权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沙盘经营规则, 市场领导者可以给我们带来优先选单的利好, 如果能够持续拥有这种利好, 就会形成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过程,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当然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今后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贯彻下去, 根据专业学生学情的变化不断地吸取各种好的教学经验和措施来进行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黄娇丹, 毛华扬.金蝶ERP沙盘模拟经营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6
[2]王效忠, 薛亚华.企业经营实战教程 (第2版)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1
【公共管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公共管理学院课程表07-14
公共卫生学习心得体会01-07
我学习公共关系的体会07-1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论文07-09
赴清华大学参加党政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07-03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分析09-12
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心得_学习风险管理体会07-01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309-19
公共管理特点12-2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