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讲解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分析讲解

财务分析讲解 篇1

培训讲解材料

(共八类)

目前档案建设问题举例:

1、乱入档。一所学校的档案里边,显示什么什么事,收费多少多少,大家都知道国家是不允许学校收费的,不管是什么性质。小学显示月考什么什么,甚至周考,小学只允许有期末考试的。

2、乱支应。一句话两句话就完成了一次活动的记录。材料随便一放。

3、档案盒标签不规范、存放无序、档案盒三八五样、档案柜东倒西歪。

4、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够熟悉。档案员就是找不到相应的档案,一问就说有有有,查半天也查不到。

第一类:党政工团档案

1、上级下发文件。

凡是各级文件都要放入,校区所辖小学把学区的文字通知等也要入档,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档案盒内的目录逐一按登记;专项事项,可在目录中做相应标记。把近两年来重要的文件尽量收集进去,如果多,可以按年度分盒。可存复印件。

2、向上级反馈的文字材料。

向省、市、县教育局、乡镇政府等部门上报的材料。如对某一文件或某一会议贯彻落实情况汇报、总结。

3、上级审批的材料及批示。包括学校建设审批的程序材料等。

4、领导分工

学校领导成员的基本情况,(职务、任职时间都要有)工作分工,具体负责学校的哪些工作(按照学校实际分工列出,校区和县直各学校的应当有与教育局哪些科室对应,校区成员分包学校等。)。

5、会议记录

大型会议这个不用说,学校必须有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可以是记录本,也可以是活页式的,一次一入档。目录上要有时间和会议主题。

教代会有些学校无内容,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成规模学校是必须建立起来的(教职工在80人以上的)。内容包括教代会的组织机构,教代会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每次会议的议程、过程记录、主持人的主持词、相关人员在会议上的发言、教师提议的答复等。

学校关于研究和安排各种活动的会议记录。

6、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包含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项也说了三年了,估计一些学校还是没有。已经有的,把原有的入档,如果写的规划与实际不符,就修正一下。没有的,可以设计成两份入档,一份是以前的,这份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比如 XX学校中期发展规划: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内都做些什么,学校达到什么样的办学条件和水平;然后再写自今年起三年或五年的规划。每月、周安排各项工作检查指导的记录。

7、教导处、总务处等工作计划、总结。符合于该业务范围内的一切计划、总结。

8、各种规章制度。

有制度目录表,各种制度要整齐装订。

各项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9、学校概况(学校简介和平面图、学校大事记)。简介主要写学校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学校办学特色等。这个简介要和最后迎接评估的简介一致,所以可以积极构思,形成最终的定稿。

如果学校没有新的建设项目,原来的平面图可直接用,有变化的,比如绿化、硬化了,图上最好显示出来。

学校的大事记,至少要从2010年起,每年学校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事项的时间、地点、效果。比如学校在某时间组织了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时间,上级领导来学校对什么事项进行检查等。内容不宜多,精选一部分事项,做好记录即可。

10、学校、班级获奖有关资料。

学校历年来获得的荣誉逐一登记,把相关的证书复印件入档,按年度整理。个人获得的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也可以放到这类档案中。(例如有人获得了学校从来没有过的称号)

11、学校经验材料。

参加集体学习交流活动时的发言稿等内容。也可以是去其他先进学校得到的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12、各种报表

四年来向上级汇报的报表。

13、校务公开

包括学校内的财务、荣誉评选、绩效考核、考勤公示等。校务公开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真实公开体现出来,比如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考核得分,年度考核评优秀的结果,评职称打分排队等,不能只弄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放到档案里。

14、校报校刊。

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没有校报、校刊可以组织学生编辑一些手抄报等同类资料。开展的相关学习和心得体会。

第二类:教师档案

1、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这个表格包括以下各个档案是针对学校的,跟教学档案虽有重叠,但是也要有)

2、教师花名册、基本情况登记表。

3、教师任课情况统计表。

4、教师业绩考核成绩。

5、教师学历证明材料(复印件)

还包括普通话证书、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书等证件的复印件。要有统计表。

6、教师任职资格证书、聘任书(复印件)有所有复印件的统计表。

7、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安排、总结。

教师进修培训计划总结,教师进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8、公开课、观摩课教案。

教师业务档案跟教学档案重叠,可参照教研室要求。

9、考勤记录。

执行上班签到和请假有假条等,请假时限及审批权限按教育局规定进行,请假审批手续要保存完整。

第三类:教育教学档案。

1、德育工作安排、总结、典型材料、升旗活动记录、国旗下的讲话。升旗活动及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次。

广播站资料,班主任计划、总结,主题班会计划、记录,学校的主题活动,团(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家校联系的计划、总结、家长会记录、家访记录。心理健康教育材料,4

好人好事,德育论文及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等。就该项档案的内容较多,可以增加相应的档案盒。

2、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后进生转化情况。

档案盒中装入部分素质评价手册。学校开展后进生转化的具体措施,个体的记录,收到的效果等。

(3---11档案的建设可以按教研室安排教学档案的具体要求建设)

3、总课程表、分年级分班课程表。

4、校长听课记录,检查教学工作的综合分析材料。

5、教研工作计划、总结及经验材料。

6、教研活动记录。

7、期中、期末、毕业会考考试成绩表。

8、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试卷分析。

9、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工作总结、论文和经验材料。

10、课外活动安排、总结。

11领导兼课(学校领导兼课情况统计表及听、评课笔记)。按有关规定兼课,要有兼课的教案。

校区和县办学校所有校级领导成员听、评课记录要真实,每次听、评课要有时间,以前的记录要完善;听、评课的节数达到或超过教育局要求。

(教学管理档案建设具体参照教学评估建档要求。)第四类:学生档案(先建本学期和上学期档案)1、0——17周岁人口花名册。

该项是出生人口的花名册,不是学校的学生花名册。这就需要与村委、计生部门联系。

2、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

入学率100%、巩固率(农村初中98%以上)、毕业率(15周岁90%以上)、完成率100%

3、在校生花名册。

各班级学生名册和统计表。与历年花名册相对应,巩固率基本达标即小学100%、农村初中98%以上

4、在校生学籍表。

5、学年学生人数变更情况统计表。附:休学、复学、转学、流失、辍学学生登记表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6、毕业生花名册及去向统计表(要三年的,要有跟踪回访照片和历届毕业生对毕业学校回访反馈的资料,学校有跟踪回访总结材料,每年最少一份)。

7、在校生奖励情况统计表及有关证明材料。

某个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那么应把优秀学生审批表放入学生档案中,因审批表体现了学生的自然状况,主要事迹,各级审查意见等。而表彰优秀学生的文件应归到行政类档案中保存。

8、学生健康档案

9、家庭困难生档案。

学生家庭状况、学生受资助情况。

10、控辍保学(措施要得力,各种档案要完善,2009年以来的各种数据要符合省定标准、数据要相互吻合)

第五类、安全稳定、食堂宿舍管理。

安全责任最大,安全类的档案学校也很多,可以根据法制办学校安全建档要求或在某个类别下再细分。

1、专项文件。

安全类文件较多,所以专门列了个档案目录。也按101项办法整理。

2、安全目标责任书。

学校每学期都与教育局、与家长签责任书,小学与校区签责任书,单位对单位签的,放到这个档案中,与家长们签的量比较大,可以专门存放。

3、安全保卫制度、各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最好是分开写,不能把所有项目都写在一份材料里。比如防火、防震、防踩踏等要分开写。

4、计划总结。

每学期或学年必须有的材料。

5、安全检查。

是一项常规工作。对隐患的排除等工作内容一定要在档案中体现出来。

6、专项整治。

最好每个专项整治活动组一个盒。

7、应急演练及安全教育等活动。

地震逃生演练、邀请校外法制安全辅导员等召开的教育活动等。

8、学生乘车与家长交接档案。

校车和学生上下学乘车是这两安全工作的重点,单列了这一项。

9、宿舍管理。

10、食堂管理。

第六类:体育卫生、艺术、科学、劳动及第二课堂活动

1、体育活动。

如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会操比赛等活动的方案、总结。

2、运动队训练。(学校如果有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之类的运动队,每学期要有训练计划、方案、每次训练的记录及总结)

3、体检登记表、统计表。

登记表中应有班级、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血压、心率、肺活量等。汇总表指参加体检的男生总数、女生总数、各年龄段基本情况。

4、学生健康档案(先心病筛查等)。该项与408项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

5、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6、文艺活动。

素质教育活动的必要内容,所有的学校及教学点必须有。也要有对应的活动方案和总结。每学期至少一次。

7、兴趣小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初中和完小必须有,且活动项目要丰富。教学点或非完全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自身实际尽量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入档材料的收集整理。每小周最少一次,初中和完全小学五类以上。

8、特长生及获奖情况。建有统计表和证书的复印件。

9、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记录。统计表和获奖的证书复印件。第七类、财会和基建档案。

1、工资改革审批表(校区有,学校可把跟自己有关的复制下来存档)

2、工资改革文件

3、学校财产登记表

4、会计报表

5、预决算统计报表

6、工资花名册

7、财务文件、财务管理制度

8、各年度各类帐本

(农村的学校就以上的8项档案建设可以给校区的会计要。)

9、基本建设档案(平面图、规划、建筑图纸、合同、协议)

10、修缮记录(什么时候校舍的什么部位损坏到什么程度,由谁怎么维修的等)

11、学校占地建筑概况 第八类、专用教室档案

(一)、中小学图书阅览室档案:

1、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本学期有多少图书需要更换,打算购臵多少图书,图书借阅计划怎么借阅,借阅情况如何等);

2、图书分类登记表册(按照中图法讲图书分类登记造册);

3、新书介绍目录索引(新书推荐等);

4、读书活动记录(读书活动计划、方案,总结等,如结合某个节假日开展的某个活动,读哪本书的读后感等);

5、图书购臵计划及购臵记录(与本条第一项有重合的地方);

6、图书购臵有关账目;

7、师生借阅记录(借阅登记、注销登记);

8、有关制度及岗位职责。

(二)、卫生室档案目录:

1、卫生室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2、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纸质、音频、视频资料,可

书写上墙);

3、学生体检记录(参照603)。

(三)、体育器材室档案目录:

1、器材室管理制度;

2、器材分类登记册(分类填写在表中);

3、借用登记薄。

4、器材丢失损坏等情况记录(谁丢失损坏,怎么处理等都要登记清楚)。

(四)、现代教育技术档案目录(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

1、各室的管理制度;

2、学期工作计划、总结;

3、现代教育技术硬件明细账(申请、购臵、验收、维修、保养、报废);

4、使用记录表。

(五)、少先队活动和科技活动室档案目录:

1、组织机构;

2、有关制度;

3、活动记录;

4、活动成果。

(六)、音乐教室档案目录:

1、学校音乐器材登记册。

2、学校音乐课进度表。

3、学校音乐器材借用、使用记录。(七)、美术教室档案目录:

1、学校美术器材登记册。

2、学校美术课进度表。

3、学校美术器材借用、使用记录。

4、学校美术器材损坏、赔偿记录。

5、获奖美术作品。

(八)、中学理化生、小学科学仪器实验室档案资料目录(有准备室的存放在各类准备室专用橱柜里):

1、仪器说明书及索引(装订成册,前面加索引);

2、精密教学仪器技术档案;

3、精密仪器维修保养记录;

4、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药品)存取使用详细记录;

5、仪器借用记录;

6、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7、实验教学通知单、记录单、报告单;

8、仪器账目(仪器器材账、分类账、明细账、自制教具专用账等);

9、化学试剂消耗登记表(入多少,哪个实验每次消耗多少记录清楚);

10、教学仪器验收单;

11、中学理科实验课开出率统计表;(九)、劳动器材室档案目录:

1、劳动器材室管理制度。

2、器材登记册。

财务分析讲解 篇2

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习题点评的重要性, 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提高解题能力.下面笔者针对平常的教学实践针对习题的讲解提出几点建议.

一、习题点评要及时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 教师应该在教授新内容, 学生做完练习后, 及时进行点评, 不能为了追赶课时, 拖延了对习题的评讲时间, 只有及时地指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 才能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在练习中犯的错误, 最好的方法是将作业发给学生后, 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错误的地方由什么原因造成, 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出错率高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二、把握习题讲评的有效程度

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 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要了解到位, 通过批改作业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再针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重点讲解, 针对出错的习题, 教师要认真梳理, 找出原因, 将学生普遍存在错误而且难度适中的题目或涉及到教学重点、难点的习题, 进行重点讲解, 而针对有些学生错误率较高, 但是难度不大的题目, 可以在课外进行个别辅导, 帮助他们走出做题误区, 学会正确的做题方法.

三、习题讲评的具体方法

在进行习题讲评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 只要学生的解题方法得当, 敢于突破传统的解题思路, 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鼓励, 让他们在掌握正确解题思路的基础上, 探索新思路, 找到一道题的多种不同解法,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针对一些题型相同且没有知识点变化的题目只需点拨即可, 但是对于一些形似而实质却相距甚远的题目, 教师要在讲评的过程中找出这些题的异同进行归纳, 加以比较, 让学生在做题中摸准规律避免以后遇到这种题时再犯错误.在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时遇到这样一道题:①已知θ∈ (0, π) , 求函数undefined的最小值.②已知θ∈ (0, π) , 求函数undefined的最小值.初看这两道题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去解答, 但是仔细审题会发现只有第一题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解答, 因为它符合不等式的使用条件, 但是第二道题由于只能在undefined时, 即sin2θ=2时取等号, 但sin2θ≤1, 所以等号取不到, 该题不符合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 自然不能使用不等式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穿插讲解旧知识, 将知识与习题相结合, 有些题目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会做、做对的基础上再进行变形、改变条件将之逐步加深难度, 实现知识的逐层递进, 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而针对一些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 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相似类型的习题巩固练习, 加深这些易错题的印象, 牢固的把握做题的步骤和方法, 争取在反复的练习中学会正确解法.

总之, 教师不要忽视习题讲解的重要性, 同时要及时进行讲解, 切不可错过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刻, 要在学生做完习题有疑惑的时候, 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和纠整学生的错误, 带领学生探索多种习题讲解方法, 做到在课堂教学之外, 利用习题讲解的途径, 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 让学生勇于听取错误之处, 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严谨的做题习惯,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四、小结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做习题, 因为这是检测数学知识是否牢固掌握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与时俱进, 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当然,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将“教”与“学”这个两个环节充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闫勋才.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艺术[M].吉林教育科学, 1995, 6.

[2]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通报, 2003, 3.

财务分析讲解 篇3

[关键词]导游实训;实景讲解;旅游企业

笔者从事旅游专业课教学前,曾在旅行社工作十余年,因此在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中融入自己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在实训讲解及组织,考核标准、操作程序等方面都按照旅行社用人要求进行调整,使实训过程更加系统,成效更加明。

1.实训前的课堂教学和准备

1.1要围绕企业用人要求确定实训课程目的

导游实训实景讲解课程是组织旅游专业学生进入景区景点进行现场模拟导游,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对实训的景点作讲解上的掌握,而且应该使学生在导游程序,导游语言,导游技巧及仪容仪表等方面均加以重视,得到锻炼提高,最终能够达到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基本要求,以便学生进入旅游企业时能更快适应工作。

1.2实训应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始终

导游实训课程不仅包括实景讲解实训,还包括导游程序实训,带团能力、技巧实训以及处理问题等方面的实训,导游实训课程目的的确立要始终围绕旅游企业用人要求,从多方面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非一时之功,需要一个持续性和长期性,故此项训练应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始终,教师也可从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以便为各种省市技能比赛挑选选手,为旅游企业推荐合适人才。

1.3实训景点的选择上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在旅游实训景点的选择上,除了考虑景点本身具有的讲解上的代表性,同时也应关注当地旅行社所推的常规线路见及景点本身所具有的实训可操作性,所选择的景点不仅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且也是旅行社常规景点,在安全性及学生经济承受力上均能达到均衡。

1.4课程设计思路上可以参照旅行社操作线路进行

在进行旅游景点实训课教学时,可以按当地旅行社所推常规线路作为一种教学思路,每学期要求依次按线路进行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紧跟旅行社要求,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在学习中也更加有动力。

1.5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实训景点的讲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因为导游是一个“杂家”,如果仅就景点讲景点,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老师不仅应该对学生进行讲解方法的指导,更应该对学生如何积累讲解的素材,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等方面加以指导,因此在教学中,因不仅授予学生“鱼”,而且更注重授予“渔”,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即便面对一个新的景点,也能够自己掌握方法,写出好的导游词进行讲解。

2.导游实训的组织和进行

2.1在导游实训组织上,应把安全问题摆在首位

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头等问题,实训活动必须向校院领导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因此在实训活动的组织上必须慎之又慎。在实训前应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员应不超过10人,由相关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考核并负责安全,同时每组指定正副组长协助管理,使实训工作做到安全有序,同时要严明纪律,强调团体精神,对自由散漫,个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的学生,要事先作好工作,以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景点较远需要包车,应使用正规旅游车队至少八成新旅游车,以确保路途旅程安全。

2.2实训的过程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一切相关的工作准备就绪以后,就进入实际性的操作阶段了,这就需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上面提到的一般先进行分组,根据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多少,一般6-10人为一组,沿途讲解时每一组同学分别负责实训的某一个具体的环节。当一组的同学在进行讲解时,其它组的同学和老师可以作为游客提出一些问题,甚至可以故意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景区进行实景讲解时,各专业老师再带领各组分别进行讲解考核,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讲解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而这也恰恰是一个导游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2.3实训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带团状态和游客心理,以便使实训效果达到最佳

实训活动是一个学期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关系到学生校外安全问题,所以不可能经常组织,一般一学期1至2次。因此,每次实训都应该精心组织,让学生真正从中有所收获,而不是一次郊游。我认为在实训中让学生能体会真正导游带团的状态和游客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需要从细节做起,如实训车辆最好从旅游车队调用,这样能更加真实模拟带团状态,同时有经验的车队司机也能更好的配合。

2.4实训过程中的考核标准应量化,以便更加公正客观

旅游实训过程中的考核由各相关的专业教师进行打分,由于每位老师侧重的角度和考核时状态不一,仅凭感觉给学生打分会让一些上课用功,准备充分但语言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分低,而有些语言好但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轻易得到高分,以造成考核的不公正客观,故实训前课任教师应制定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内容,使自己上课重点在考核中得到体现,同时兼顾导游语言和仪表仪态,让学生感觉到导游整体水平的提高应从多方面进行。考核结果可与期中或期末考试挂钩,以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3.实训结束后的相关工作

实训过程的组织是一个职业学校教学水平表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每次实训后应将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实训前组织方案,实训时的照片,实训考核结果等都应在收集范围内,以便回来后建立档案,总结经验,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料的储备。同时,每一次实训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认真地做出总结,写出总结报告,对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作一个全面的总结,而且这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依据,只有这样经过不断的总结,学生才可以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导游实训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旅游专业老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锻炼、实践,积累有关导游工作的实践经验,而且需要老师密切关注旅游企业的最新信息,使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按照旅游企业用人的要求进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實际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明亮,刘德兵,导游业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忠武等,江西导游基础知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于可鸿,江西导游词[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财务分析讲解 篇4

(郑庆华 20110421)

目录

第一部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及意义

第二部分:医院财务制度讲解

第三部分:医院会计制度讲解

第四部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讲解

第五部分:医院会计制度新旧对比及衔接

第六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讲解

第七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讲解

第八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对比及衔接

第一部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背景及意义

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概况

1.医疗机构新财务、会计、审计制度的发布情况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对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出了五项制度,具体包括:

(1)2010年12月28日修订印发了《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2010年12月31日修订印发了《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

(3)2010年12月28日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财社

[2010]307号);

(4)2010年12月29日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

[2010]26号);

(5)2011年1月1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会协[2011]3号)。

2.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实施情况

(1)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16个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

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名单

东部地区(6个)

辽宁省鞍山市

上海市

江苏省镇江市

福建省厦门市

山东省潍坊市

广东省深圳市

中部地区(6个)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安徽省芜湖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

河南省洛阳市

湖北省鄂州市

湖南省株洲市

西部地区(4个)

贵州省遵义市

云南省昆明市

陕西省宝鸡市

青海省西宁市

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1998年颁布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于规范体制转轨初期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医疗机构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活动也更加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监督制度,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准确核算反映财务信息,满足各方面管理监督的需要。财务、会计改革的背景是:

1.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是落实医改有关精神的要求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医改意见、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政府卫生投入、公立医院改革等配套文件都对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提出明确要求。适应深化医改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56号)则明确提出,将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因此,出台实施五项制度是落实上述文件规定、规范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

2.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是深化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也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其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3.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方面的管理

医改意见提出要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财会管理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杠杆,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维护公益性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经济核算,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新制度的主要变化 1.权责发生制应用程度大大提升

新制度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并明确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让资产负债更加清晰。以前,修购基金不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是根据医院收入或结余来进行计提的。这样其实就和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脱节了,计提的部分可能已经超过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还计提得不足,对固定资产核算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固定资产此前不计提折旧,在账面上反映的永远是初始成本,这会使医院资产负债表有水分,资产负债率也不准确。

2.一个会计系统同时体现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

新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一个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这也就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因为医院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普通民众。今后国家将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助以提高其公益性,这样一来就涉及到预算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这次出台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就设置了一些和国库集中收付相对应的会计科目。

新会计制度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待冲基金”这一会计科目,以此来解决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兼顾满足预算管理需要。

以前,用财政性资金购买资产时形成支出,它反映的是预算支出的发生,没有办法计提折旧。而现在同时对这部分资产计提折旧,预存到“待冲基金”里。等到资产要被摊销或者存货被领用的时候,不再反映为成本费用,而是冲销待冲基金。这样的话,医院就可以把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区分开来,通过“待冲基金”对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过程性管理。同时,又在一个会计体系中体现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

3.收支更全,会计科目更具实用性

新医院会计制度反映的收支更全、会计科目更具有实用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其实是一个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整体。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科教资金不纳入收支管理,而作为专用基金管理,或挂在往来款中,这就导致医院整体收入数据不全,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

为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了“大收大支”的概念,将医、教、研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并将科教项目纳入了收支管理。

与此同时,随着医院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增、变更、调整了一些科目。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医疗、药品放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这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需要。

4.报表体系更加完整

新制度下的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报表体系比较完整,而且,与企业的会计报表已经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基本上和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报表都对应上了。

报表体系中,一系列的成本报表可以把医院各种各样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成本通过这个成本报表展示出来。同时,公众可以通过成本报表知道医疗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

医院要编制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这张报表将方便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医院监管到位,实际上是兼顾了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

财务分析讲解 篇5

A. for; forB. for; asC. as; asD. as; for

分析:famous + for + n. 的意义是“由于……而闻名”,主要接指事物、成果及风景等的名词。be famous + as + n. 是“以,因……而知名”,通常接指职业、身份等名词。正确答案为B。

2. Can you ______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A. sayB. speakC. tellD. talk

分析:动词say应后接含内容以句子或代词;动词speak 对 difference(between A and B)形成搭配,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3. She, as well as the other students, ______ how to drive a car.

A. has learned B. have learned C. was learned D. were learned

分析:as well as引导的是短语,因此谓语用单数。此句又强调学会了开车,故选项A为正确答案。

4. The pair of shoes ______made in this factory.

A. have beenB. had beenC. areD. is

分析:shoes作主语时,动词用复数形式;若shoes与量词pair连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由量词pair的单、复数决定。D为正确答案。

5. No teacher and no student ______to go in.

A. are allowed B. is allowed C. has allowed D. have allowed

分析:主题句中有两处用到no + 名词单数,所以断定谓语用单数谓语,排除选项A、D。allow的句型是allow sb.to do sth,故B项为正确答案。

6. Two hours _________ enough for us to finish the job.

A. isB. areC. beD. were

分析:基数词 + 名词(复数)作主语表示重量、度量、时间、距离、价值等概念时,当作整体看待,谓语应用单数。故选项A为正确答案。

7.The writer and poet_____ to give us a lecture.

A. are going B. were going C. have been D. is going

分析:The writer和and在意义上是同一人,因为 and后面的名词没有跟冠词,谓语应用单数。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8.Mao Zedong spoke with a strong Hunan ______.

A.voiceB.noiseC.soundD.accent

分析 :voice意为嗓音,noise为噪音,大的嘈杂声,sound为声音,而accent是口音的意思,所以答案为D。

9.Bob, as well as Mary ______ going there.

A.isB.wereC.areD.be

财务分析讲解 篇6

1.故事情节梳理

《祝福》以旧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小镇为背景,主要描写一位农村妇女祥林嫂后半生的悲惨遭遇。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作如下划分:

①序幕(从开头至“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写鲁镇年终祝福的盛况及鲁四老爷其人。

②结局(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至“至此也联成一片了”)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祝福时悲惨地死去。

③开端(从“她不是鲁镇人”至“不久也就忘却了”)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

④发展(从“只有四婶”至“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写祥林嫂被逼改嫁。

⑤高潮(从“但有一年的秋季”至“那我可不知道”)写祥林嫂再到鲁镇做工。

⑥尾声(最后一段)写鲁镇的祝福景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作者把故事的结局放在了开端的前面,这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运用倒叙手法呢?

①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②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凄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③为全文笼罩一种悲凉的氛围。

2.人物形象透视

①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断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出卖、被迫再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地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人,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做人的权利没有争得,就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已破灭。

祥林嫂是一位被“病态社会”摧残致死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如果说善良和光明的毁灭是悲剧,那么祥林嫂正是一个被 毁灭的审美形象,小说深沉而忧郁的悲剧价值在于对旧中国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②鲁四老爷

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为人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轻视、厌恶祥林嫂,冷酷打击、无情摧残祥林嫂,死后还骂她是“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③“我”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灵魂”的有无问题,之所以做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3.环境描写欣赏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这样,通过环境描写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不准沾手“败坏风俗”的告诫后,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利,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这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 4 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另外,小说对鲁四老爷书房中的陈设的描写,也很好地揭示了他肮脏的精神世界。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暗示着鲁四老爷希望自己能长寿,而他对祥林嫂的死活却漠然置之甚至深恶痛绝,怪祥林嫂死得不是时候;墙上的对联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而他在祝福时得知祥林嫂惨死时,却勃然大怒,斥之为“谬种”,一句话就撕下了他伪善的假面具,暴露了他冷酷的心肠;而案头上摆的书籍,又说明他是一个地道的“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

4.描写方法借鉴

本文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其中肖像描写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肖像描写

小说中对祥林嫂主要有三次比较集中的肖像描写,分别是第一次到鲁镇做工,第二次到鲁镇做工和临死前。三次描写反映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的巨大变化,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描写祥林嫂脸色,第一次是青黄;第二次是青黄;第三次是黄中带黑。

描写祥林嫂的两颊,第一次是红的;第二次是消失了血色;第三次是消尽了悲哀的神色。

描写祥林嫂的眼睛,第一次是顺着眼;第二次是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第三次是眼珠间或一轮。

描写祥林嫂的衣着饰物,第一次是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第二次与第一次一模一样;第三次是破竹篮,空的破碗,破竹竿。

三次外貌描写展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写出了她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写出了她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写出了她对生活已经绝望。三次描写鲜明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5.疑难问题精释

①什么是“祝福”?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什么深刻含意?

“祝福”是旧中国江南一带的迷信习俗,在过旧历年时用酒肉和香火供奉、酬谢祖先和天神,祈求来年的幸福,即“答一岁之安,祈新年之福”。其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小说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上了她悲惨一生的足迹。第一次描写的是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保守沉闷、停滞不前的鲁镇是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村的缩影,这样就揭示了产生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第二次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吆喝,使祥林嫂精神崩 溃了,鲁四老爷夫妇凭借着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内容上用“祝福”气氛反衬祥林嫂之死,深化了主题。在结构上做到了首尾呼应,严谨完善。

以“祝福”为题的含意是: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的景象与祥林嫂惨死构成强烈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烘托并深化了主题。

②关于“我”的“说不清”

“我”的回答有三句话:“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第一句在“我”是慰藉的话,在祥林嫂却是似疑实断的答案,这对祥林嫂“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是一个冲击。第二句在“我”已意识到给对方增添了苦恼,于是支吾其辞,而在“祥林嫂”由此想到死后的痛苦,更加深了苦恼。第三句“我”的含混之辞,在祥林嫂心灵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客观上加速了祥林嫂悲剧的发生。总之,“我”的动机是想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然而,相反的结果却表现了“我”的软弱性。

③第一次祭祀时,四婶阻止祥林嫂沾手,说“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二次却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句式的变化表明了什么?

两句话表意相同但情味有区别。第二次用主谓倒装句,“放着罢”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表现出四婶的紧张、慌乱和严厉。这一声呵斥彻底摧毁了祥林嫂,令她精神完全崩溃。这一声呵斥代表封建礼教和迷信,宣判了祥林嫂的死刑。

④祥林嫂沦为乞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为什么作品不用常规的说法“内中一个空的破碗”?

财务分析讲解 篇7

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一篇赏心悦目的导游词虽然只是考试的第一步,但它确实是考试成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在口试中,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惜时如金,立竿见影,其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二,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其三,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题材的选择越具体化越好。

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导游词,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篇具有鲜明主题的好文章一定是精雕细琢而成;一篇精雕细琢的好文章一定兼具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广度。所以,资料和信息是根本,就像一座塔的塔基。要达到提炼主题的高度,首先要立足于信息资料的广度,否则,无法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导游词。考生撰写导游词除了选点正确、善于应用讲解方法、避免书面化、把握导游讲解原则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环节的准备入手。

一、选点准确

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熟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学习选择跟自己驾驭能力相一致的信息。

但考生有时常常步入误区,以为选择一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景区就一定好讲,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考生不掂轻重,也不管青红皂白就选择四姑娘山,结果发现信息确实丰富,但就是不容易凑成一篇像样的导游词。考生忽略了,自然资源题材是最不好驾驭的。尽管如此,这种题材也并非不能涉足。很多考生善于以民间传说为引线,转而寻求讲解嘉荣风情,将自然题材转化为人文题材;反之亦然,难度不同而已。

选择四姑娘山这样的自然风景区作为讲解对象,切忌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导游日志,一番慷慨激昂、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决计替代不了一篇讲解词,而且会让人觉得这种抒情有点无病呻吟。导游不是诗人,导游词不是散文,导游口试就是要让一个考生实事求是地给评委讲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点,要求考生必须把讲解的重心落实到某一个可发挥的具体的点上,不管这个点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某一个景点在某一瞬间展示的某一种意义。

二、精准聚焦所选景点

创作一篇好的导游词至少必须做到:选点有厚度、讲解有力度、讲解有亮点、方法使用得当。

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如果选题为静远堂,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你站在考场中央,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去品尝那美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的时间讲深入、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静远堂”,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没有这“二度”,整个讲解就没有厚度。

三、选点有厚度

一篇导游词是否有厚度,最关键的是选点精确。精确的选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讲解空间范围在可视之内。比如武侯祠是一个景区,但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是一目不能了然的景区,游客视界仅可在可视范围内有一个直观景点。假如选择的讲解点不是眼前这个直观点,反而去讲解不直观的景区,讲解词就很空泛地让游客插上飞翔的翅膀,跳上想象的高空,从空中俯瞰全武侯祠,于是,在讲解内容上就面面俱到,处处空泛。

由此,精确选点的第二个特点随之浮出水面:讲解内容可以深入挖掘或层层建高,也就是有深度或高度这实际上是指选点要选文化底蕴深厚的点。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告诫考生选人文题材,回避自然题材;另一方面又提示考生选择人文题材中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或详而不解的。文化底蕴的深厚有许多表现点,外观上看是古建、碑刻、楹联、横匾、钟鼎,但其内在涵盖了历史事件、名人佳话,比如“三绝碑”,既有三国文化,又有中唐治蜀,所谓汉唐盛世,即使这块碑是它们的一个后续,也仍然能看到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精湛,而文化的内核所表现的思想,其体裁的精妙,以及关联的人物是那么影响深远,一块碑就不能向普通石头那样等闲视之了。

选武侯祠这个点好,还是选类似三绝碑这样的点好?只要我们考虑到4-5分钟的时间概念,毫无疑问,讲解武侯祠是选“三绝碑”好,而不是讲解广义的武侯祠。

就具体的选点而言,如将武侯祠的三绝碑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夫妻石”相比,后者是一种形态的想象,可观性虽强,但因其文化内核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神话或传说,而传说的厚度需要有历史空谷的回音,缺乏这一条件就味同嚼蜡。所以,原则上说,选点除了“小”外,还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选点大,大必泛,泛必浅,浅必平淡,这就是选点出问题了。

四、创作有亮点

考试不外乎两个环节打动或感染评委:一是视觉,一是听觉。

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的关系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之间也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一印象视觉冲击很重要,包括仪表、礼仪、姿态、情态和气质;但听觉冲击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考生的讲解如果能够形成听觉的冲击力,会逐渐地改变其视觉的缺陷和不足。反之,听觉的冲击力不够,或根本没有冲击力,也会使视觉冲击减弱。导游口试最应当注重的还是听觉的冲击能力。考生只要充分地做好文化准备、知识准备、仪表准备、心理准备,基本发挥自己的本色水平,就可以形成听觉冲击力。

听觉效果完全依靠后天的努力。流畅是一个人讲解得好与不好的基本评估标准所以,中断、打嗝、口吃、重复是极其糟糕的应考表现。过去的考试经验是,一个讲解比较流畅的考生会为自己增色一个亮点。流畅不等于一口气背诵到尾,也不等于没有停顿、没有口误、没有错句、没有补充和修正,但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如与中断、口吃、倒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收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收集、消化和运用相关资料是写一篇应试导游词必须的基础准备工作。

只有资料详实,信息充分,考生撰写讲解词才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针对性的讲解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全篇内容才有重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巧,兼顾布局的整体性,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看法,如“卓克基官寨不但是藏汉建筑融合的典范,而且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红色旅游的景点景区,而且是藏汉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等等。

六、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导游口试确实是凭“讲解”评分,但不等于不动笔“撰写”。撰写导游词本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充分准备、提前预制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导游讲解所摄取的内容一般分为固定信息和扩展信息两个部分。

(一)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资源地的历史、文化承继性的稳定信息内容。

如何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是一个考生在创作讲解词时的一个难点。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张大千在夹江所生产的纸有它稳定的固定信息,信息量哪怕很多,很全,但不新,不奇,很难形成听觉冲击;但摒弃稳定的固定信息,则会落入生编硬套、无中生有的窠臼。如讲解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固有信息,但如果通篇都在讲一个神话,讲解必然索然无味。因此,对撰写导游词的考生而言,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作为讲解内容,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一味机械照搬。它体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知”,这个“知”要求考生全面地、完整地、正确地把握资源地信息。

(二)扩展信息

扩展信息是指与固定信息有关联的、至今尚未与固定信息有机组合的新增内容能给你,或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扩展信息表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业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识”,即在原有稳定的固有信息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造纸术就是支持大千纸延伸性的一种扩展信息;由于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为宽泛的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扩展信息。如讲解大禹治水能联系唐家山堰塞湖,就变成扩展信息了。

无论稳定信息还是扩展信息都是资源的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具有隐喻性、陪衬性、引申性、对比性。理解资源所具有的背景信息很重要,它对揭示资源主题能起到认知、对比、聚焦、扩展、挖掘、移情、完善、升华等多种作用。

七、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篇导游词的重点,这要结合导游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

主谓一致讲解 篇8

它通常依据三项原则:

1)语法一致; 2)意义一致; 3)就近一致。

【语法一致原则】

Ⅰ.主语的“人称”决定谓语动词的形式: e.g.

①I love/She loves music. 我/她爱好音乐。

②Are your mother a worker? (误)你母亲是工人吗?

Is your mother a worker? (正)(主语your mother是单数第三人称)e.g.

Ⅱ.主语的“数”决定谓语动词的形式:

1.“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单数、单数代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或“从句”等作主语, 用单数谓语形式。e.g.

①The work is important. 这项工作重要。

②To serve the country is our duty. 为祖国服务是我们的义务。

③How and why he left was a sad story. 他离开的经过和原因是一段伤心的经历。

2.复数的名词、代词一般接复数谓语形式。e.g.

①The children are taken good care of. 孩子们得到很好的照料。

②They have gone to Chengdu. 他们去成都了。

Ⅲ.以“and”或“both…and”连接的并列主语:

1.通常作复数用。e.g.

①Plastics and rubber never rot. 塑料和橡胶从不腐烂。

②What he says and what he does do not agree. 他言行不一致。

③Both Tom and I are fond of medicine. 我和汤姆都喜欢医学。

2.如果并列主语指的是“同一个”人(事、物、抽象概念), 作单数用。e.g.

①The worker and writer has come. 这位工人兼作家来了。

②A cart and horse was seen in the distance. 远处能看见有一套马车。

③Truth and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真诚是最好的策略。

3.“and”前、后的单数词语都有“each, every, many a, no”等修饰时, 仍作单数用。e.g.

①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enjoys equal rights here.

这里每个男孩和每个女孩都享有平等权益。

②No teacher and no student is excused from taking part in the activity.

没有哪个教师或学生可以免于参加这项活动。

Ⅳ.主语前、后加表“数、量”等的修饰语时:

1.1)“many a+单名”接单数谓语;“a good (great) many+复名”接复数谓语。e.g.

①Many a fine man has died for it. 许多优秀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

②A great many parents wer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许多家长出席了会议。

2)“a/an+单名+or two”大多接单数谓语;“one or two+复名”接复数谓语。e.g.

①Only a word or two is (are) needed. 只需说一两句。

②One or two reasons were suggested. 提出一两条理由。

3)“a/an+单名+and a half”常接单数谓语;“one and a half+复名”多接复数谓语。e.g.

①A year and a half has passed. 一年半已过去了。

②One and a half tons of rice are sold. 已卖了一吨半大米。

4)“more than one+单名”大多接单数谓语; e.g.

①More than one person was (were) absent. 不止一个人缺席。

“more+复名+than one”接复数谓语。e.g.

②More students than one have been there. 不止一个学生去过那儿。

“more than two (three,…)+复名”接复数谓语。e.g.

③More than one hundred students have attended the concert.

不止一百名学生听了这场音乐会。

2.主语前加表示“单位、度量”的短语如“a kind (sort/type/form/pair/cup/glass/piece/load/block/box/handful/quantity/ton/metre/…) of”等时, 表示“单位、度量”的这个名词的单复数决定谓语的形式。e.g.

a)①There is only a small quantity of paper (books) left. 只剩下少量的纸(书)了。

②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are needed. 需要大量的水。

b)①This kind of apple is sweet. 这种苹果甜。

②This kind of apples is (are) sweet. (大多依kind, 作单数用)

③These kind(s) of apple(s) are sweet. (总作复数用)

但:Apples of this kind are sweet. (总作复数用)

3.主语后接“with…”等构成的短语修饰成分时:谓语仍须与这类短语前的“主语”一致。可构成这类短语的常有“with, along with, together with, as well as, but, besides, except, added to, including, like, no less than, rather than, more than”等。e.g.

①A woman with two children has come. 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来了。

②I as well as they am ready to help you. 不仅他们, 我也愿帮助你。

4.“one of+复数名词+定语从句”:

1)定语从句的先行词通常是这个“复数名词”, 因此从句的谓语用复数形式。e.g.

①This is one of the best novels that have appeared this year.

这是今年出版的最佳小说之一。(关系词“that”代“novels”)

②He was one of the boys who were praised. 他是受表扬的男孩之一。

2)若“one”前加“this, the, the only”等时, 定语从句的关系词指代one, 作从句主语时, 接单数谓语。e.g.

He was the only one of the boys who was praised.

他是男孩中唯一受到表扬的。(关系词“who”代“the only one”)

【意义一致原则】

Ⅰ. 集合名词作主语时:(参见“名词”部分)

1.有些通常作复数用(不变词形)。如“people, police, cattle(牛,牲口), folk, youth, militia (民兵)”等。e.g.

The police have caught the murderer. 警方已捕获凶手。

2.有些指“整体”时作单数, 指其中的“成员”时作复数(不变词形)。如 “army, audience(听众), class, club(俱乐部), company(公司), committee(委员会), crew, crowd, staff(员工), family, public, government, group, party, union, couple, population, team”等。e.g.

①Our family is a happy one. 我们有个幸福的家庭。

②The family are early risers. 这家人都起得早。

③The public are (is) requested not to litter. 请公众不要乱扔废弃物。

但上述集合名词也可有复数形式。如families, two classes等。有些变复数形式后意义不同。如:peoples多个民族; youths男青年; folks亲友。

Ⅱ.代词作主语时:(参见“代词”部分)

1.不定代词“each, one, much, (a) little, neither, another, the other(+单名)”等常作单数用。它们所修饰的主语也作单数。e.g.

①Each of the girls (Each girl) has a new hat. 每个女孩都有顶新帽子。

②Neither plan suits me.

③Neither of the plans suits/suit me. 两个计划都不适合我。

2.下列复合不定代词一般作单数用:“someone, somebody, something, anybody, anyone, anything, everybody, everyone, eveything, nobody, no one, nothing”等。e.g.

①Is everybody here? 都到齐了吗?

②There was nothing special then. 那时没什么特别情况。

3.下列不定代词作复数用:“(a) few, many, several, both”等。e.g.

①Few (of the guests) were familiar to us. 没几个(客人)是我们熟识的。

②Both (of) these are interesting. 两部影片都有趣。

4.下列代词须视其“具体所指”来决定单、复数:

1)“what, which, who, whose”等。e.g.

①Who is your brother? 你兄弟是谁?

②Who are League Members? 哪些是团员?

2)“all, some, more, most, any, none, a lot (of), lots (of)”等。e.g.

①All (of the students) are working hard. (所有的学生)都在用功。

②All (of the paint) is fine. (这些油漆)都很好。

3)“half (of), plenty (of), the rest (of), (a) part (of), the remainder (of)余下的” 等。e.g.

①Half of the apples are bad. 苹果中有一半是坏的。

②Half of the apple is bad. 这只苹果坏了一半。

Ⅲ.“数词”、“数量、单位”等词语作主语时:(参见“数词”部分)

1.表示“运算”的数词通常作单数。e.g.

Ten times four makes(make) forty. 十乘以四得四十。

2.表“时间、距离、金额、度量衡”等的词语, 作“整体”看时作单数用, 侧重指“若干单位”时作复数用。e.g.

①Twenty years is not a long time. 二十年光阴, 弹指一挥间。

②Twent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he left. 他离开已二十个年头了。

3.“分数、百分数”通常依其“具体所指”来决定单、复数。e.g.

①About 40 percent/two-fifths of the books here are (is) worth reading.

这些书中百分之四十/五分之二值得读。

②Only sixty percent/three-fifths of the work was done yesterday.

昨天只干完了百分之六十/五分之三的工作。

4.“a number of (许多)/a variety of (各式各样)”+复数名词, 常作复数用。e.g.

①A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from Sichuan.

这个班有不少同学来自四川。

②There are a variety of toys in this shop. 这家商店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但是, “the number(数目)/the variety(种类)”+of+复数名词, 作单数。e.g.

①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is college has doubled. 这所大学的学生人数翻了一番。

②The variety of goods in this shop is rich. 这家商店货物品种丰富。

Ⅳ.单、复数同形或易混的词作主语时:(参见“名词”部分)

1.以“-ics”结尾的学科名词:指教育、科研的某一学科, 作单数。e.g.

Mathematics seems easy to me. 我似乎觉得数学不难。

但是, 表“具体的学业、活动”等时, 多用作复数。e.g.

①Her mathematics are weak. 她数学差。(指“学业成绩、能力”)

②What are your politics? 你的政治观点如何?

2.“works工厂, means方法, series系列, species物种, aircraft飞机”等名词单、复数同形, 要从上下文判断其具体意义来决定单、复数。e.g.

①This works was(These works were) built two years ago.

这(几)家工厂是两年前修建的。

②Every means has(All means have) been tried. 各种办法都试过了。

这类名词通常还有“fish, deer, sheep, headquarters(总部驻地), bellows(风箱), plastics, gallows(绞架), manners(礼貌), whereabouts(行踪)”等。(但news是不可数名词, 通常只作单数用。)

Ⅴ.“the+形容词/分词”作主语时:

1.指“一类”人或事物时, 常用作复数用。e.g.

①The English speak English. 英国人讲英语。

②The rejected were heaped in the corner. 废品堆在角落里。

2.指“某一个”人, 或“抽象的”事物时, 作单数用。e.g.

①The deceased was his father. 去世的是他父亲。

②The agreeable is not always the useful. 好看的不一定中用。

③The new and progressive always wins over the old.

新生、进步的事物总是要战胜旧的东西。

Ⅵ.专有名词作主语时:

1.“书名、剧名、报刊名、国家名”等通常作单数用。e.g.

①The United States was founded in 1776. 美国成立于1776年。

②The Arabian Nights is very interesting. 《天方夜谭》很有趣。

2.“书刊名”有时作单数或复数均可, 尤其是编成集子的书。e.g.

Dickens’ American Notes were (was) published in 1842.

狄更斯所著的《美国笔记》出版于1842年。

Ⅶ“what等引导的从句”作主语时:

1.大多作单数用。e.g.

What we need is more practice.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实践。

2.若从句是含复数意义的并列结构、或“表语”是复数时, 谓语动词用单数或复数均可。e.g.

What he bought was/were some books. 他所买的是几本书。

【就近一致原则】

也称“邻近原则”, 即:谓语与靠近的名词、代词(有时不一定是主语)在“人称、数”上一致。

在正式文体中:

1.由下列词语连接的并列主语:“or; either…or; nor; neither…nor; whether…or; not…but; not only…but also”等。e.g.

①What he does or what he says does not concern me. 他的行为或言谈都与我无关。

②Neither you nor I am wrong. 你和我都没错。

③Not you but your father is to blame. 不是你, 而是你父亲该受责备。

④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is wrong. 不仅你错了, 他也错了。

2.在倒装句中:谓语可与后面第一个主语一致。e.g.

①In the distance was heard the clapping of hands and the shouts of the people.

在远处, 能听见鼓掌声和人们的呼喊声。

上一篇:中铁隧道施工安全牌下一篇:《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