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骨干先进事迹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技术骨干先进事迹(推荐9篇)

技术骨干先进事迹 篇1

平凡中彰显不平凡 ——记金沁公司技术骨干王禄林先进事迹材料 记得**传有首歌唱到:“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历时数载而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也许是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罢了。在金沁公司铆焊组有一位技术骨干,他常说的一句话和**传的歌如出一辙:“我很平凡,但我不平庸”,他奉之为人生信条,这句话让他这么多年来付出了很多,也正是这句话让他这么多年来得到了很多,他,就是金沁公司铆焊组技术骨干——王禄林。王禄林,中等的身材、衣着朴素、略带胡茬的脸始终一副憨厚相,刚过而立之年,却已经取得了“电焊工”高级工技能等级证,并连续三年荣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在矿“小改小革”活动中完成了“整形胎具的改造”、“氧气专用扳的改制”等 20 多个技术创新项目,荣获二等奖 5 个,三等奖 11 个,逐渐成长为金沁公司铆焊组的技术骨干。王禄林自 1996 年技校毕业分配到机加工厂以来,他始终以“爱岗敬业,勤于钻研”为准则,在工作中勤学好问,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技能,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对企业的忠诚,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书写一个平凡人不平庸的人生历程。——任劳任怨,质量为天 2008 年春节临放假的最后一天,他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收拾好工具准备放假过年的时候,突然接到公司的紧急命令,刨煤队溜槽出现故障,需要立即抢修。

技术骨干先进事迹 篇2

先进性是党团组织的生命所系, 力量所在, 是其全部战斗力的基础, 也是青年团员加强自身魅力的永恒主题。共青团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团组织中青年个体的先进性, 具体表现为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意志、性质、宗旨、任务在共青团员的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体现。因此, 团青骨干更是党团组织联系广大员工的桥梁和纽带。

二、提升团青骨干先进性的诉求点

本人认为提升团青骨干先进性的诉求点主要有以下:

1.在精神追求上, 一些团员缺乏理想追求, 信念淡薄, 主要表现为缺少艰苦创业精神, 经受不了挫折, 在员工中形成“没有追求的一代”的不良形象。

2.在团性观念上, 一些团员“团性”不强, 缺乏工作责任感, 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事业心、责任心不强,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 自律不严, 要求不高, 没有体现出先进性。

3.在工作表现上, 一些团员在行为方式上不适应新的形势, 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不紧,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率作用不明显。有的团员奉献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够强, 在企业急难险重任务面前, 团内生产突击活动开展不起来, 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明显, 使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下降。

4.在新技能掌握上, 部分团员有厌学心理, 满足于“学校知识”, 不注重新知识的更新, 或实践知识的学习, 没有体现出在技术、知识上的优势和领先一步。

这些先进性丧失, 影响了团组织在党组织中的助手和后备军地位, 损害了团组织在企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中的形象, 削弱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 在广大团员中加强团青骨干先进性教育引领作用, 切实解决团员在思想上、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增强团员先进性, 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提升团青骨干先进性的途径

1.把好团青骨干教育关, 增强团青骨干的主体意识、主角意识, 培养团青骨干成为员工中的一面旗帜

围绕中心工作, 采用易于接受、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职业教育, 创造机会让团青骨干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 教育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之中。同时通过树立爱企敬业榜样的方式, 大力宣传团员青年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为广大青年员工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 激发他们奉献企业和展示才华的积极性, 依托团青骨干教育和带动身边的员工, 并以团建工作为龙头, 推动团青骨干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 依托团组织和各种活动平台, 形成团青骨干与员工的良好互动机制, 教育团青骨干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 自觉地在各项活动、工作中扮演主角形象, 强化主体意识、主角意识。

2.创设岗位责任制, 强化团青骨干“我是团青骨干, 我是先进青年”的身份认同感与责任意识

在社会分工日趋精细的市场社会, 岗位检验可以提升岗位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出, 青年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 更多的是希望企业能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升自己的价值。从发挥主体性与先进性出发, 企业应通过对团青骨干分任务、压担子, 如公开选拔、集中培训和竞争上岗等, 可以辐射团青骨干影响, 让他们有所为并真正地有所成, 并在自身的党员身份中派生出更加强烈的团青骨干角色意识, 从而使一批又一批青年团青骨干从隐性团员外化为明星团员, 使其成长为专业技能优、综合能力强、能够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3.以团干部为主体, 健全培养考察和发展管理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发挥团青骨干先进性在组织机制上的整体合力

团的干部, 尤其是团的基层干部, 他们整体素质的好坏、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热情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团组织工作能否得以有效落实。作为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企业应关心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落实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进一步调动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在强化团学骨干的先进意识这方面, 本人认为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首先是评议考察机制, 既通过规范组织生活以促进对团青骨干的自我约束。其次建立激励机制, 形成创优争先的局面, 进一步规范“推优入党”工作, 确保“推优”质量, 真正使“推优”工作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渠道, 使团青骨干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从而实现团青骨干先进性层次与内涵的提升。最后, 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当前还应重点强化临时团支部的建设, 扩大基层团建工作覆盖面, 做到团青骨干在哪里, 团学组织就延伸到哪里, 使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锤炼出先进性。

4.坚决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 通过党对团强有力的领导, 以党组织先进性带动团青骨干的先进性

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骨干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近年来,采油六厂在骨干人才建设上做到了年轻化、知识化,建立了岗位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了青年人才队伍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些人才中,能够独挡一面,成为本专业技术领头人的骨干人才还是为数不多。

二、专业技术骨干缺乏的原因

1、骨干人才流失。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至2010年5年间,采油六厂调离或辞职的专业技术干部多达52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31人,占调离或辞职人数的60%,他们的平均年龄38岁,平均从事本专业年限16年。经过调查,造成骨干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六厂远离总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因此造成的子女就读、家庭教育、家庭照顾等现实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随着人才市场的日渐活跃,以及人们对“薪酬是衡量人才价值的尺度”这一观念的认同,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用数倍于我厂职工收入的高额薪酬、甚至高额福利、分配住房、持股等我们难以企及的待遇招揽骨干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手段,联系、撬挖专业技术干部。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的高薪招聘是我厂骨干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三是近年来,黄河南油田进入了后期开发阶段,经营理念也进入了一个重经营、重效益的阶段。无论是老区开发还是滚动勘探的难度都显著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难出成绩或不出成绩的现象也随之增加,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感,也影响了他们绩效工资的兑现,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又一原因;四是采油六厂自建厂以来,两个科研单位的基础建设与其他采油厂比较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能够承担的科研项目有限,限制了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影响到了诸如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又一原因。

2、培养力度不够。六厂在骨干人才培养工作中,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还无法满足黄河南油田的实际需要。反思人才培养工作,造成培养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观念落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基层单位“重生产、轻技术,重生产运行、轻技术研究”的落后观念还普遍存在。基层单位是专业技术干部提升工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平台,是培养骨干人才的前沿阵地。由于基层干部中落后观念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了分工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的状况。比如:采油管理区的工程技术干部主要精力不是关注井况、泵况,细心钻研“五线一图”,地质技术干部主要精力不是读图、看图,耐心钻研地下,而是忙于带班干活、碰泵堵漏、巡线掐电等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日复一日履行着大班班长或是生产调度的职责,而本专业的技术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二是岗位培养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六厂虽然按照《专业技术人才“导师制”暂行办法》的要求,以培养不同层次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为目标,开展了导师带徒等工作,签订了多份导师培养协议,但缺乏对培养效果的跟踪及评价,“导师制”还停留在牵线搭桥的初级阶段。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实用的效果评价体系,更缺乏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培养过程也仅仅依赖导师与培养对象的自觉,缺乏对导师与培养对象的奖惩及激励,削弱了岗位培养的实际效果。

三、骨干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1、打造环境。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继续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正视骨干人才缺乏的矛盾,要站在为六厂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看待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增强选才育人的紧迫感。只有领导干部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才能使培养人才成为单位工作的自觉行为。二是要继续做好解决技术骨干后顾之忧的工作。要在油田宏观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寻找出路,努力解决骨干人才在子女就读、配偶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他们感到为六厂工作放心、安心。

三是要积极为骨干人才寻找、搭建、创造发展平台,敢于给他们压担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遇,让他们看到成长的空间,坚定他们与六厂荣辱与共的决心。四是用好用活人才管理机制,在认真贯彻油田技术专家、优秀人才、职称评审、技术干部聘任与考核等人才管理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厂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机制,不拘一格为有热情、有潜力年轻人才畅通发展通道。五是在无法大幅度提高骨干人才基本薪酬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业绩激励的新方法,发挥好单项奖励、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让真正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骨干人才得到实惠。

2、做好培养与引进工作。一是领导干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骨干人才在企业发展中重要作用。基层领导干部要理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关系,让他们真正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得到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工作能力,为骨干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导师制”培养效果的跟踪评价办法,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发挥好“导师制”在骨干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三是按照立足培养,但不忽视引进的原则,大胆从外单位、外油田引进主干专业的骨干人才,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当前急需,而且可以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拓宽整个专业技术队伍的眼界与视野,对于激活专业技术队伍的活力及骨干人才的培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论

骨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 篇4

陈丽丽老师家住韩村镇张里村,与里村中心小学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她以学校为家,以同事为友,以学生为孩子。她说:“为家做事就要尽心尽力。”她现担任两个年级四个班英语课(将近200多人),这一教就是。她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头上第一节课之前,把四个班的作业看完,然后开始上课,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她采用了游戏课堂教学,学生们都爱上她的课,所以四个班的课上完她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坐到办公桌前,四个班的作业已经把她的办公桌挤满。批完一个班的作业将近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有时放学还没看完,她就加班加点完成,自己的孩子就在另一边写作业,直到看完她才带孩子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在乡里一直名列前茅。

今年20寒假,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孩子们不能正常返校上课,接学校通知要求网上教学。面对全新的教学方式,她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于是她开始学习网上技能,查找资源,制作课件,建群,历尽千辛万苦,准备就绪,信心满满的开始了第一天网课。这一天四个群来回串,每个学生一条英语朗读就将近200条,200份网上作业,听完语音,批完作业,已是下午6点多了,眼疼,颈椎,腰疼,这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伸伸胳膊,放下手机,来到客厅,这时,孩子跑来说:“妈妈,该做饭了不?我饿了。”这时看到茶几上有吃剩的两碗泡面,心里一酸,是啊,自己不仅是200多个孩子的老师,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今天的网课上的怎样?有什么困难,自己全然不知。她的丈夫是一名乡镇工作人员,由于张里村处于三县交界,防控责任重大,疫情就是命令,战斗打响第一天,她的丈夫就一直坚持在防疫第一线,一直没有回家,她心想她的丈夫是不是已经忘了这个家了?想到这她的泪水忍不住流出来,转念一想,不能影响他的工作,他的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再说,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流泪,于是转身把眼泪一擦,说:“妈妈去做饭。”晚上她又总结经验,重新策划方案,现在的网课上的得心应手。

最近几年,里村中心小学连续补充了很多年轻教师,大部分特岗教师来自外地,远离亲人。陈丽丽老师和主动她们谈心,倾听她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她们生活中困难和问题,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的激发她们的从教热情。让她们明确职业要求和职业纪律,增强依法执教意识,树立为人师表观念,用崇高的师德情操去全心投入各自教育教学中。

陈丽丽老师还是学校的安全主任,学校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她负责具体工作,每天统计教职工和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流动情况,统计上报,整理存档。她深知责任重大,上报的每一个数据都要求准确,及时,这些都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她都能在第一时间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夏季来临,孩子依然不能返校,防溺水工作是重中之重,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她吃透每个文件,认真阅读,研究方案和措施。让班主任通过微信群等各种渠道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学生熟记“六个不”并抄写在安全记录本上,家长签字,学校还发放了《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对重点人员进行电话叮嘱以及家访,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加了多少次班。春暖花会开,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终于熬到快开学了,为了复学能顺利进行,她认真研究复学方案,组织复学演练,注重每一个细节,和校领导积极准备防疫物资,每天消毒通风,对教师进行防疫培训,为开学保驾护航。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工作终于泰山,正是由于她的这种理念,工作细心,得到了县教体局和文教室的领导的高度赞扬。里村中心小学赵洪叶校长说,陈丽丽主任做管理工作规范、有条理性、并且能够突出重点。

优秀骨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 篇5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工作中时时处处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着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信念,提高站位,只讲奉献,不图回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培训,向教学能手学习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培养自己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刻苦钻研新课标,苦练基本功。注重教法和学法,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担任体育教师期间,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县、乡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在教育教学中,他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他十分注重示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尤其对待学困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又不失同情心,公平、公正又不失灵活性。

区骨干数学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1994年,她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至今工作已经九年了。九年中,她满怀热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在区教研员的关心指导和校领导、同事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她很快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

一、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深深地懂得“为人师表”的深切含义。无论是在边远山区的下庄中学,还是在满井中学,她都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严格遵守教育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她热爱每一个学生,指导他们的学习,关怀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健康成长。几年中,她屡次获得校级、镇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并在XX年获得昌平区教育局和共青团昌平区委员会颁发的“昌平区中学青年教师师德标兵” 的光荣称号。

二、努力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1996--1999年,她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专业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并被评选为优秀学员。之后,她又通过了英语水平统测,获得了理科学士学位。XX年,她又参加了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已顺利完成学业。

在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她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她购买大量教育教学书籍,订阅教育刊物,认真阅读、学习、研究、积累教育教学理论,并通过 internet网络即时获取教育信息,掌握最新教育动向,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她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已经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她认真钻研powerpoint、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多媒体编辑软件,与初中数学有机的结合,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XX年,她制作的教学课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荣获昌平区三等奖。XX年她撰写的论文《有线网络,无限交流—浅谈网络时代师生的课余交流》获区十四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位出色的教师不但要做到“一专”,还应做到“多能”。这样才能更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为此,从XX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英语教育”专业的二学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学校是地处京城与昌平区之间的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差距甚远,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进哈佛大学,而有一些家长则希望学校只要把孩子看好就可以了。长期的物质给予及对孩子盲目的要求,使得学生缺乏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再加之人的智力、个性、发展水平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若再按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出现了“高又高不上去,低又低不下来”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97年她开始着手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首先,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即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因素往往不是智力方面的,而是动机方面的。而且认知心理学认为长期的外在的奖励很可能会损害学生已有的内在动机,所以解决学习动机问题应启发内在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而且现代教育评价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为人的发展服务,注重“形成性评价”,不再把选拔性考试等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现代认知理论进一步提示了人类认知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即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知识结构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会存在层次差异。这一理论为她认识过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同时也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她的方法是:

(一)分层备课。(二)分层授课。(三)分层训练。(四)分类指导。(五)评价分层。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她在分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7 年,她所教的初三毕业班数学成绩突出,及格率、优秀率全面超过区平均,并且远远高于同届其他班。99年,她接手初二两个班数学,经过两年的分层教学实践,学生成绩取得了显著提高:

项目对比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实验前(接班时)67.658.531实验后(初三毕业时)85.410060

XX年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发挥题组功能走出题海误区》获区十三届论文二等奖,获市级二等奖。

四、以身作则,奋勇争先,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XX年她有幸参加了区进修学校初三数学中心组,成为其中的一员,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得到了数学组组长陈老师的肯定及各校初三数学教师的好评。

XX年初,学校数学教研组申请了国家级课题<分层教学>,在校教导主任佟老师的指导下,学校初中三个年级12个班开始了分层教学的试验与研究.作为数学组的教研组长,她不仅自己进行改革和研究,还积极汲取各位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在数学教研组进行总结和推广.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带领大家集体研究,共同学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她的努力工作,全体数学教师的的团结协作下,学校初中的三个年级的数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单差生,双差生转化很快,厌学的学生大大减少。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与巩固.差生的转变和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称赞,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形成,从而优化了教育环境。

技术骨干先进事迹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其中在教育领域为教育提供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所谓信息技术环境, 它包括硬件的设施如多媒体电脑、投影、音响、网络设备等和与教学活动、管理、交流等相关的软件系统如校园网、局域网、办公软件、课件制作专用软件等。在这种环境下, 教育成本被降低, 能创造出理想的教学环境, 也能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模式等, 使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以及教育虚拟化等。[1]所以无论从时代发展还是从教育的新特征来看, 开展信息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都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的态度、理念、水平等。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说过:教师是变革的动力, 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 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 教师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 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如果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 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科研中都起着核心骨干作用, 他们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教师的表率, 教学的指导, 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也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骨干教师作为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教学骨干, 他们不仅要本身专业发展, 更要引领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他们不仅要善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而且善于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技术。所以,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的成长便是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 另外也对其他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以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快速成长, 就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对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 并使自己适应以及熟练驾驭。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骨干教师的要求

1. 骨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能集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素质, 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 (Paul Zurkouski) 最早提出的, 而且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此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 成为信息时代最流行的用语之一, 但是对它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几乎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定义。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美国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所界定的:信息素养是指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它必须能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检索、评价、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信息素养是关于信息的综合能力系统。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素养如之前的读写算一样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其中, 个人的信息意识强弱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吸收过程, 所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突破发展首先就要具备灵敏的信息意识, 才能迅速吸收信息知识, 熟练掌握信息技能, 并将知识技能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信息知识是指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由于专业、时间的不同, 需要掌握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知识, 如网络应用、相关软件、基本的系统知识等, 这也要与教师所在学校的信息环境密切联系, 要因时因地而宜。无论是信息意识还是信息能力, 最终都要落实到骨干教师的信息能力上, 即获取、处理、生成、运用等能力, 这是衡量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此外, 在信息化条件下, 获得信息的途径更简捷, 内容也更丰富, 也难免出现了如黑客、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的版权、个人隐私、反动信息等等问题, 所以为骨干教师更应该注重信息伦理道德, 以身作则, 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让本组教师以及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2. 骨干教师必须引领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 教师要是终身学习者, 受动者, 合作者与导师。[2]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爆炸及更新的速度加快, 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必备修养, 终身教育成为必然。教师是最先感受到终身教育的, 教师已经不能依赖一次教育而终生受益, 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原来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 主要是作为传播者角色存在的, 他们将课程专家精选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考试也无非是这些内容。这就使得教师的工作简单机械, 教师也容易放松自我继续学习, 教师工作往往被人认为只是重复复述而缺乏创造性, 教师的专业性也一直存在着争议。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 选在教科书中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信息知识的爆炸更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仅凭陈旧的课本知识是很难培养出灵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这样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学习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而自主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 这既切合学生的实际, 也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专业的自主性。骨干教师是本学科教学的权威, 他们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本学科的教师往往以他们马首是瞻, 所以, 在这一方面, 骨干教师当仁不让的要成为倡导者。即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3]。作为传播者时, 教师主要是课堂的主讲者, 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教师只需将所教知识提前准备即可, 这也限制了教师思维的发散及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成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设计与开发的资源也不能仅凭权威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作为导师, 辅导、支持学生, 并与他们交流, 师生间平等的关系加强。

3. 骨干教师要尤其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方法、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师生关系等都要有所改变。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仍是应试教育, 以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是与信息技术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不相匹配的, 不利于教师成长, 也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骨干教师首先要具备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创新性教育的观念, 以现代的教育观来认识教育的信息化[4], 给其他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骨干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兴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只教不研的教学只是原有经验的不断重复, 很难有所升华与突破, 所以, 教研对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骨干教师自己首先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 并能“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保持专业的敏感性”[5], 这就要求骨干教师要具备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课题的能力, 特别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 因此骨干教师必须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 充实自己的理论修养, 让教育教学更符合科学根据。

5. 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实现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信息成为可能, 教学也很难仅仅局限在各个单独的学科内进行, 肯定要跨学科而且是多种学科整合, 因此, 单凭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样, 要想满足教学的需求, 就要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如一个历史教师, 除了要掌握历史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外, 还要涉及地理, 政治, 语文甚至数学, 农业等等知识。此外, 骨干教师要利用网络获取、交流、传递信息,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在教育信息化中, 中学生心理、人际交往、道德规范等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如人际交往的淡化、性格的孤僻、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等, 这些都是教研的重要内容, 这都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教育, 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等。

信息技术环境给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那么骨干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条件更快速的成长呢?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 自我学习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前提

骨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不仅依赖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年累月的勤奋学习与实践, 为他们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底蕴, 才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 成绩斐然, 成为学校中的骨干。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骨干教师仍会坚持自我学习, 不断超越自己, 这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基本前提。

2. 学校要具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前提

信息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需要学校搞好软件、硬件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外部环境, 否则, 教师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便会荒废, 也就谈不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

3. 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突破的主要途径之一

有学者认为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相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体现新型教师独特性的核心职业素养。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 而是互相融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实现信息技术的目标也要实现学科的教学目标, 是“双向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具备学科知识又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 要求是很高的。虽然我们在轰轰烈烈的喊口号要进行整合, 但是在实际中, 大家都在各行其是, 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说明什么是整合, 怎么整合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就是说, 口号虽响但不具备操作性, 仍处在探索阶段, 需要有良好素质与能力的教师来承担这个重任, 骨干教师作为本学科的骨干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挑起这个重担。骨干教师努力在具体操作性问题上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教育等的知识,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骨干教师成长的过程。另外, 骨干教师在探索中自觉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专家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拉近, 不仅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也促进了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会有所增加与提高, 从而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达到最终的全面改革前, 肯定会出现更先进的技术, 这样又会发生某些变化。在这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要根据试验探索, 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4. 信息技术环境下骨干教师成长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是培训

高对改正自己错误动作的信心和果断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小组每位成员也可以相互提供学习建议, 激发他们参与体集体, 积极讨论的主动性。垫上运动的结束部分用小组评价法。

教师要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组内、组间的沟通交流,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这里要指出的是, 在学习新内容时, 教师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对动作学习方法的讨论和评价上, 这时候主要是让每个小组交流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样可以引导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主动性。在一个内容学习的中期, 在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时, 所开展的小组评价法要注重在小组的合作上, 即主动地帮助和保护同学, 尽可能多地创造时间给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后期, 这时候的小组评价法就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 着重引导学生的每一个观念, 在得到了同伴的帮助下, 自己心理上的变化, 安全感增加, 友谊增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自己也学会了去主动帮助别的同学。

参考文献

[1]陈海仲.如何调动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1) .

[2]王为民.体育教学与意志培养[J].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7 (3) .

[3]高平.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4]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杨荣华.意志研究的缺陷和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6]王文芳.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几种途径[J].河北教育.2001.

赵林 (1973—) , 男, 河南省西华县人, 硕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 原来主要是进行技术培训, 而且许多培训重复设置, 又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练习, 以至于培训成了完全的计算机知识的灌输, 不仅没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还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教师培训中技术培训与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并开始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的方式上, 不论是以培训机构为基地还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 只要是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 都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要根据培训内容, 培训所需的条件等合理确定。

总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时空特点、新的途径、新的模式。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如何实现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和谐、高效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下骨干教师的研究既有利于骨干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也有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5]周丽蕊, 黎炳学, 卫发昌.校本教研中骨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塑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 0 0 6, (4) :3 6-3 7.

作者简介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接第293页

市。却有一些城区无法比拟的资源。如能因地制宜, 发动学生, 自己动手, 创造条件, 完全可以变弱势为优势, 保障一些课程的顺利开展。如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 一方面可通过发动学生到野外采集,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余时间创建自己的生物园, 让生物园为生物学实验课提供材料。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经费问题, 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吴济清.把握教育发展走势,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财会研究.2000, 1:51-

[2]郑宏波.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 6:10-

[3]黄正新.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青年教师.2005, 4:54.

[4]许丽英, 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 6:57-62.

[5]胡向东, 曹雪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教育资源配置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作者简介

张璇,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向永.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J].中小学电教.2003, (8) :4-8.

[2]朱永海.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3) :110-112.

[3]黄宇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6) :122-124.

[4]李立新.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信息化.2004, (2) :22-24.

化工院优秀骨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 篇8

“我在吃饭呢,你们先等会儿哈!”电话里传来学生餐厅的嘈杂声。我们站在数理化大楼六楼**老师的教研室门前等待着,只几分钟后,一身休闲装扮、梳着马尾辫的赵老师迎面走来,步履匆匆,面带微笑,简单干练而充满活力,亲切温和一如邻家姐姐。我们惊诧:“您就是赵老师?!”不到40岁就已经是教授职称,还被评为辽宁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和辽宁省优秀骨干教师的**?

引我们进教研室,还没坐定赵老师就直截了当地问我们要问什么问题。这爽快的开场白将我们的拘谨一扫而光。办公室里里外外全是书籍文献,除了墙角的一个大书柜,再引人注目的就是窗台上的三盆花:芦荟,兰花草,君子兰。赵老师说,兰花草快要开的时候,她特别兴奋,使劲地浇水,几天后花开几十朵,心也就跟着怒放了。

正是这单纯而乐观的心态,让她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赵老师所在的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学术梯队一直以来有个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他们选择的研究课题都很具挑战性。作为这一学术梯队的年轻教师,**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一年365天,除了上课,她基本都是在教研室、实验室度过的。熟悉她的人说,**一天的工作时间不是以上、下午计,而是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段。她每天早上七点多就来到实验室,直到晚上九点多才离开。当问及她是否感到累时,她很直率地回答说:“我把化学看作一个你越深入研究越会感兴趣的学科,以前是老师推着走,在开始独立做一些科研项目后,我才对化学有了真正的兴趣,虽然现在还谈不上热爱,但我真的很喜欢,一到实验室就觉得内心特别平静,也就不觉得累了。但有的时候研究停滞不前,这种挫败感让人很难承受,说实话我也哭过很多次。”她还将科研比作一座小花园,“前辈们开拓了一片地,又在地上种了菜,我来到这里时,已经长出了芽儿,我要负责给它们好好浇水,让它们成长起来。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些成果还能保留下来,延续下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所从事的理论和计算化学研究方面,赵老师不仅获得了探索的乐趣,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她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2011年,她所在的学术梯队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XX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她正在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正在执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并在主持一项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

科研中认真钻研的劲头她同样用在了教学中。她为本科生讲授的《物质结构》课,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数学知识。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好的方法,精心备好每一课。课堂上,抽象的概念被具体化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加上她丰富的肢体语言,课程轻松生动起来。再辅之以课后的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硬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平易近人的亲和力,让她受到了同事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喜欢当老师,我特愿讲课。”“读了博士之后,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知道得多了,讲起来有底气了,就想展示一下。”说这话时,她略带着自豪的神色。赵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从不会忽视任何一个人,她认为每个学生其实都很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们也应该得到。她喜欢她的学生们,用她的话说,每天面对着年轻的面孔,自己也会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而他们求知的欲望,也会让她充满热情。言传之外,赵老师更重身教,“大学老师对学生应该起到一种榜样的作用”。第一年教书时,为了鼓励学生们学习,她便答应谁期末考试考得好便给谁买书。课后虽然考虑到这种方式并不十分妥当,可依然买书给几位考得好的学生。“我想要在学生中树立一个诚信的形象,我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不然你的学生们就会说,老师都没有做到,我也不用做到了。”赵老师很认真地说。

她对学生们的关心,不止于学业,更细腻到生活。有学生生病,她会买好吃的去看望,悉心安慰;学生做错了事,她会当场批评指出,但事后一定会打电话谈心和鼓励;课余时间,她会经常组织一些小活动,与学生们一起愉悦身心。性格随和,没有老师架子,不会产生距离感,是学生们对她的一致评价。在同学们眼中,她更是个有爱心又有好奇心的老师,她会以学生的名义捐款,总是乐于观察自然,并与学生分享她单纯的快乐。曾有一次走在北院的桐茵下,她指着树上的鸟窝半是羡慕半是玩笑地对学生说:“瞧,喜鹊也住跃层呢!”

大学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篇9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新党章,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很高政治思想觉悟,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担任机电工程与技术系党总支教工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工作期间,协助总支书记做好总支组织建设,协助书记组织好总支生活、支部的政治学习,并在学习方式不断创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带头做好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捐款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了解群众对支部和党员看法和建议,即时及时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在各项工作中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获湖南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二、扎实完成教学工作,成绩显著

教学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扎实完成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服从上级安排,积极主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年完成近600课时的教学工作量。先后担任《机械制造基础》、《AUTOCAD软件应用》、《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综合实训》、《数控机床与维护》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还承担了《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课的教学,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获得学院领导、师生的充分肯定,多次考核为优秀等级,并在省教育厅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6项。

三、积极进修学习,致力教研教改

任职以来一直坚持培训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拓展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教研教改蓄积能量。7月,参加深圳职业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取得了双师型教师合格证;8月,到湖北襄樊朗润电气有限公司进行了下厂实践,掌握了更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参加清华大学组织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双师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教学中我认真的调查研究,虚心向同仁学习,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通过这些年的培训和学习,进一步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强化了本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参加教研室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共2项;主动积极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大学生完成省项目1项,并获二等奖,主持完成骨干校建设课程2门,参与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立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获得学院“大学城空间建设竞赛”一等奖1项。

教学过程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如在《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中采取项目是教学,用“分析―操作-总结―提高”的四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并通过类似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努力钻研,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教至今,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从未放松科学研究,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成绩突出。主持省教育厅和学院级项目4项,参加完成省、厅和学院级项目4项,并被确定为学院科研骨干成长计划培养对象,在各级科研刊物集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检索2篇,第一作者期刊论文6篇。主编《数控加工实训》校本教材一本。

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育好人。对待每个学生我都耐心细致,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问题,在一个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严格要求、管理学生,在学生的生活、心理方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带着一颗“爱心”工作,对学生思想的形成正确引导,对他们走向社会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指导学习,关心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数控3112班的戴毅同学,其家境较差,多次找其谈话,鼓励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极力推荐其好的就业岗位,成为一名优秀毕业生;多次课外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爱好,创办社团――“数控协会”,并指导协会成员彭雪辉、曹丹等在第九届挑战杯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同时指导何旭银、沈一梅等同学参加第六届高校数控杯友谊赛获团体第一名。被评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先进工作者。

机电工程与技术系

上一篇: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下一篇: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