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红色历史(精选18篇)
—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第二个校外德育基地今日挂牌4月4日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第二个校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关防乡太阳凸举行。铭记过去,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该基地的成立,为周边四个乡镇的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便利,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载体。关防乡曾经是革命老区,该基地的建成必将推动我县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也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打造红色教育精品基地提供了条件。以此为契机该基地迎来了第一批瞻仰者,关防乡所有党员干部以及中小学生在该乡党委书记李强的带领下,为长眠在这里的烈士献上了花圈。
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2014年4月4日
展览首次公布了赴俄罗斯国家影像档案馆征集到的1945年8月苏联红军解放旅大时的影片,内容反映了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市民夹道欢迎的场景;接收驻旅大日军投降的场面;释放旅顺大狱政治犯的影像;全市人民集会庆祝解放的情景等。
本次展览从谢海多年珍藏的上千件藏品中精选166件,包括斯大林亲笔签发的苏联红军战士的嘉奖令;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在旅顺口升起的苏联海军军旗;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旗帜;斯大林铁质雕像;苏联红军老战士安德烈挂满军功章的军服;苏联红军不同军种的军服、佩刀、钢盔以及水壶、餐具、熨斗等军用物品;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员证、杂志、书刊等;苏联红军的老照片等。并展出原中苏友好协会成员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维奇·柯瓦利捐赠的有关苏联红军在旅大的老照片20余张。同时还精选9件馆藏档案珍品进行展出,如周恩来总理签发的接收大连财产联系委员会中方代表全权证书、中苏合营企业移交清单及交接证书等。
声像档案记录(沈阳)中日经济合作会议情况
5月31日至6月2日,2010年(沈
阳)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在沈阳万鑫酒店召开。为记录和反映沈阳与日本之间的经贸往来与交流合作,确保全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档案齐全完整,沈阳市档案局派员对会议进行全程跟踪拍摄,用声像档案记录下会议有关情况。中日经济合作会议是由日中经济协会、日本东北地区七县政府、日本东北经济联合会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共同主办,以促进日本和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为目的的高层次经济会议。截至今年,该会议已成功举办十届,沈阳市承办了两届。2010年(沈阳)中日经济合作会议是今年沈阳市一项重大对外经贸活动。对此,市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派出4名同志对会议进行全程跟踪拍摄,为沈阳与日本的交流与合作留存第一手档案资料。(沈阳市档案局)设》、《档案统计》等课程。(鞍山档案信息网)
石首籍在外华人为档案馆捐赠名人档案
近日,石首籍留美奥克拉荷马大学教授、生物科学家刘绍荣在市外侨办主任付静波的陪同下来到市档案馆,将自己在异国他乡获得的国际奖品和证书等相关资料捐赠给市档案馆,这是石首市档案馆对在外成功人士征求建立名人档案库的又一举措。刘绍荣,石首市南口镇人,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后到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就读硕士,1995年在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攻读化学系博士,是2000年湖北省邀请的全球100位湖北籍科学家之一,2006年获世界“纳蓝奖”。
(湖北省石首市档案局方红艳)
南宁市青秀区免费
发放档案装具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标准,规范社区、村档案管理,日前,南宁市青秀区档案局统一购置了一批档案专用盒和防霉杀虫药,免费发放至所辖的58个社区和46个村,共计发放档案盒4050个、防霉杀虫药1410袋。
……
我向那里望去。远远地,我先看到了那一排排漂亮错落有致的新房、看到了高大雄伟的多功能厅、看到了由低往高的入口处那有着浓郁斯里兰卡民族特色的美丽雕塑和刻有“中斯友谊村”几个大字的新村纪念碑。纪念碑上“中斯友谊村”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纪念碑后面刻有用中文、英文和斯里兰卡文字写成的碑文。碑文分别由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和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题写。碑文记录了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给斯里兰卡人民造成的灾难,记录了中国人民与斯里兰卡人民的友情,记录了中斯友谊村的建设过程。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进新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体育场草坪上踢球的一群男孩儿。他们追逐着、奔跑着,铺一地欢快与活力。我听到了笑声,追寻着这欢快的笑声,我又看到儿童乐园荡秋千、打滑梯、坐转椅的儿童和站在一旁年轻的斯里兰卡妇女。
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斯里兰卡少女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迎接中国朋友的到来。友谊村所有房间的跟前、通往各排新房的路上和村外道路那边的小山上也都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升起来了,升旗的是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斯里兰卡的国旗升起来了,升旗的是斯里兰卡城市建设与发展部部长;中华慈善总会的会旗升起来了,升旗的是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升起来了,升旗的是中国红十字会部长蓝军。
人们昂起头,仰望高高升起的四面旗帜。中斯友谊村里到处都有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国旗,到处都有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它们都在同一个蓝天下轻轻地飘扬着。
升旗仪式后,中斯双方领导又庄重地为中斯友谊纪念碑揭幕。当范宝俊会长与斯里兰卡城市建设与发展部长在纪念碑前紧紧握手时,不同肤色的人们不禁共同欢呼起来。
真好啊,中斯友谊村!真好啊,这里的一切!我一直想拍一张这里的全景照片,我想那一定是一副非常壮观的美丽图画,但只有到马路对面的那座山上才能拍到这样的图片,可我实在没有这样的时间,我不能错过记录中斯友谊村一村竣工典礼重要细节的机会。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和斯里兰卡的几位部长是乘直升飞机到现场的。孙大使说从飞机上看这里真漂亮。我特别注意到孙大使这句话,想象着从天空鸟瞰中斯友谊村的情景,想象着绿色地毯上镶嵌着一串串红色宝石的迷人景象。
我不禁想起一年前我来这里所看到的一切,那时这里的山包上还是一片片杂乱的灌木丛。中华慈善总会的同志、中国中水电集团负责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曹安胜秘书和当地负责灾后重建官员的引导下,在杂草灌木中踏出一条条小路,规划着灾民新村的建设。忽然,我看到很远的树丛中有人影在晃动,我用长焦镜头观看,看到几个不同年龄不同着装的斯里兰卡灾民正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我又看到他们美丽的微笑,又看到他们正朝我们招手。不过不是在草丛中,而是在他们漂亮的新房前面。范会长一行同样灿烂地微笑着把手举向他们,高兴地走进了他们的新家。
那一家家的都很漂亮,全新的家具全新的摆设全新的面貌。每一家房厅的明显位置都摆放着一台大电视机,每一家卧室里都有同样舒适的床铺,这也是中国百姓捐赠的。每一家里都有方便、设备齐全的厨房和干净的卫生间。范会长一行与新房的主人亲切交谈,新房的主人则以斯里兰卡最甜美微笑回答,他们都请范会长转达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感激对中国政府无限敬仰的感情。我特别注意到,许多新房里都摆放着他们逝去亲人的照片。照片显然都被精心装饰过,照片上那些在海啸中不幸遇难的大人、孩子正微笑着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范会长一行又来到了新村的幼儿园,看望在这里的小朋友。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玩具齐全的游戏厅。新村的孩子们在这里幸福、愉快、活泼地享受着童年的生活。海啸留给他们那可怕的记忆,早已被幸福愉快的感受淹没了。
范会长已经从幼儿园出来了,几个孩子依旧跟在范会长身边,把小手伸向范会长。范会长高兴地与他们一一握手。斯里兰卡一群可爱的孩子和来自中国的代表,包括无数少年儿童在内的中国百姓的代表用微笑传递着忘年的友情。我的相机没有错过这个珍贵的时刻。
斯里兰卡人民大都信奉佛教。中国的建设者尊重斯里兰卡人民的信仰习惯,在友谊村的最高处修建了庙堂。范会长一行和斯里兰卡的政府部长一起走进庙堂,斯里兰卡佛教高僧为这些贵客作了高规格的法事,祝福人间和睦、天下太平、生活安定幸福。
就在中斯友谊村铺满喜庆的道路上,在灾民新房的旁边,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汗津津的手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部部长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部长一双映着太阳光亮、折射着灾民笑靥的眼睛一直望着中国人民、中国慈善组织的代表,脸上、眼里满是和善后友情的范宝俊会长。
“斯里兰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友好、心胸比印度洋还要宽阔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中国政府说话是算数的”
部长这样说,部长还说了很多。他的每一句话都浸满了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浸漫了对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以及中国水电集团的敬仰之意。
范会长微笑着望着部长,兴奋地转达着中国人民对斯里兰卡人民的深情厚谊,热情地介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就站在他们中间,中国红十字会的代表蓝军、中国民间捐赠者的代表民营企业家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赵治辉等中国慈善代表团的成员就站在范会长的旁边。
范会长一行走入正在建设的工地深入考察,并走到承建中斯友谊村的中国水电集团的职工和斯里兰卡职工中间,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和诚挚的感谢。中水电在斯里兰卡建设工地的职工、工程技术人员一年多来与斯里兰卡工人并肩工作,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精益求精,高质量地完成着建设任务。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祥多次高度赞扬他们的工作,赞扬他们不仅为斯里兰卡灾后重建树立的样板,而且很好地增进了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友谊,每日都在为中斯友谊添砖加瓦。
中国——斯里兰友谊村竣工典礼是在友谊村的多功能厅举行的。近千名灾民和斯里兰卡政府多位部长、斯里兰卡南方省、加勒市的领导、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由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组成的代表团等出席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典礼。
典礼开始时,斯里兰卡政府部长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共同点燃了斯里兰卡象征光明、吉祥、幸福金黄色的雄鸡灯。范宝俊会长和蓝军部长还按亮了会场内的两窜中国特色的红灯笼。
竣工典礼的仪式上,斯里兰卡两位政府部长、斯里兰卡南方省加勒市的领导分别讲话,高度赞扬中国与斯里兰卡两国的友谊,高度赞扬中国人民对斯里兰卡人民的深厚感情,高度赞扬了中斯友谊村的建成。在热烈的掌声中,范宝俊会长讲话,他在回顾了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百姓中发动了旨在援助海啸灾民的大型募捐活动后,说:“今天,中斯友谊村一村和三村终于竣工了。看到这二百套错落有致色彩鲜艳的住宅、崭新的幼儿园、商店、诊所和会堂、以及悦目的体育场和壮观的庙宇,我想,我们向斯里兰卡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向中国的捐赠者做了好的交代。中国和斯里兰卡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当年,周恩来总理关照下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已成为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今天,温家宝总理指导下由中国民间援建的中斯友谊村,将又是两国人民友谊的新象征。中斯友谊村,在这个由爱心浇注的新家园,我们带来中国人民的祝福:让幸福和安宁、和平与进步永远降临在美丽的斯里兰卡土地上,愿中斯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在庄严的历史时刻,在全场与会者热切的目光下,斯里兰卡两位部长、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孙国箱、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郑重地签署了中国民间捐赠者向斯里兰卡海啸灾民捐赠中斯友谊村的文件。
今天的`我们可能无法感受当时战争之残酷,环境之艰难,但每当我们看到今日之辉煌,定不能遗忘过去的牺牲及奉献。那些苍老的面庞,我们绝不能将其遗忘,正是他们,目睹中国在战争中凤凰涅槃。
正是这残酷的战争见证了炎黄子孙的顽强,即使我们贫穷落后,饱受压迫,都始终不离不弃,都始终一如既往!振我国魂!树我国威!粉碎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痴心妄想!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请今天的人们铭记: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发生过最残酷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屠杀,有过先烈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不应遗忘的。
历史用血与泪谱写着一首首赞歌,震荡着山河,巍峨的石碑刻记着他们的伟岸,鲜红的国旗浸满了他们的血泪,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
“落水纷披,凛长松之独之,颓波浩渺,屹砥柱于中流”!那段真实的岁月充满屈辱,也充满抗争,但那更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的壮丽史诗和宏伟画卷。纵观这幅图卷,重温那段岁月里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
——阅兵仪式观后感
1937年7月7日,一声枪响打响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也激起了中华儿女的愤怒。他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国献身,将热血洒在中华大地,洒在五星红旗上!八年!八年抗战!八年来多少和美家庭就此破碎!八年来多少中华民族子女受到迫害!八年来多少革命战士牺牲!这一场战争更是让多少平民百姓死于无辜,死于战争,死于饥饿、寒冷.....这一场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夺去了三千五百多万的人的性命,让多少儿女再也没能踏上故土,没能再看家人一眼,战死沙场!
而今天,是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啊!这一场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这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的纪念;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意志的彰显;这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的宣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今天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当年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突出了中华儿女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让世界所折服、敬佩。“战争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与恶,也照出了和平的可贵”经过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和平的重要。70年前,烈士们打败了日本,洗刷了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也捍卫了世界和平。以此为鉴,我们要拒绝偏见、歧视、仇恨、战争,与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维护国际秩序,以合作为核心共创一片和平的蓝天!阅兵仪式也有许多抗日老战士,他们的烈士英名,响彻历史长空!历史的石碑上镌刻着烈士们用血泪书写的壮丽篇章,英雄不朽,千古永传!
10时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盛典开始!70响礼炮轰鸣,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烧。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习主席的问候如和煦春风,温暖军心。“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山呼海应。10时37分,阅兵分列式开始。在鲜艳的红旗引领下,我国50个方阵和外国17个方阵迈着整齐步伐动地而来。受阅官兵主体是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新一代官兵,显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勃勃生机。
这整齐、铿锵的足音从历史深处走来。人民军队自诞生伊始就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听从党指挥作为建军根本原则,始终坚持,代代相传。铮铮足音,传递着一个共同心声:无论过去现在未来,无论如何艰险困难,我军都是党和人民最可信赖的力量。
在阅兵仪式的结尾,数万只和平白鸽和气球飞向蓝天,飞向和平,飞向世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抗日战争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有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汇集起夺取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805 贺泽婷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一道壮观的绿色长城,沿天安门侧畔绵亘向东。
排列在长街之上的陆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二炮学员方队、三军女兵方队、武警方队、预备役方队、女民兵方队等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似挺立的峰峦,如坚固的城垛,巍然屹立。这三个月来他们一定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心血,为了这次阅兵,当我们在享受空调时,他们在顶酷暑冒烈日;当我们在玩耍休息时,他们在战狂风抗严寒;当我们进入甜美梦乡时,他们还在刻苦训练。他们不怕劳累,任凭汗水浸透衣服,任凭风吹雨打。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大规模烧杀抢掠的开始, 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场灭绝人性的侵略战争, 使得中国各族人民遭遇了空前的劫难:美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 无数的民众惨遭屠戮, 大好河山受到铁蹄的践踏和蹂躏。也就是从这个日子起,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打响了。漫长而伟大的14年的与日本法西斯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 写就了中华民族一段最艰难的岁月, 但是我们最终胜利了。
80多年前,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 在中国抗日战争最紧要的关头, 中国整整一代的英雄儿女肩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 坚持统一抗战、坚持持久抗战的抗战方针, 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抗日战争, 用我们的血肉铸起了新的长城。杀声遍野、血流成河, 14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抗战, 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光复;我们万众一心终于没有亡国灭种, 终于以战胜国的身份站到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前沿。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 中国对二战胜利功不可没, 作为东方主战场,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并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具有世界意义。在这场抗击日寇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中,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抛头颅、洒热血, 成就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杨靖宇、赵一曼、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这些牺牲的烈士和英雄, 以及无数没有留下姓名却为抗日牺牲的无名英雄, 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诗篇。诗歌常在、浩气长存, 抗战的历史千古流传永垂不朽。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 但悲惨壮烈的战争历史却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可令人遗撼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的今天, 少数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 破坏国际互信, 制造地区紧张, 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 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差距严重地伤害着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然而, 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和公理正义的公然藐视, 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蓄意破坏, 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杜涌涛,徐百柯(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定价:32.00元
我们身处在一个被加速的时代里边,所有过往的事物还没待我们看清楚,它们就以时钟刻度两到三倍的速度远离我们。那些被历史碾过后剩下的残垣断壁,即便还倔强地存在着,也被推至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后被不断兴起的新生活一层又一层掩盖起来。假如我没有读到这本书——《永不抵达的列车》,我依然会顺着时代的车轮往前滑行,遗忘那些实际上并不久远的往事。
《永不抵达的列车》分为三辑:伤逝、世相与家国。尽管按照大致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归类,但总的文字气质都是相似的。那些大事件中被我们忽略的小细节,那些滚滚人群中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卑微生命,都是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主角。开篇的文章便是通过电影《钢的琴》热播的契机,带领读者看到了整整一个工人阶层的失落。总会有观众询问导演张猛“那个时代”的道具细节,他无奈地笑着说:“其实那个时代距离今天真的没多远,只有10年而已。”作家吴晓波对此悲情地说:“这一代人就这样被遗弃了。我们今天正在享受的成果,是以消灭了一代40到60岁间的产业工人为代价的,他们彻底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命。一个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人本是第一位的,改革最关键不是保护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太多失落的历史细节让我们在这本书中得以重温。“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里,住着的50多名当年支边的知青,可如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依旧活在语录的时代;温州动车事故中罹难的女孩,在事故发生的前夕还在写微博,安排着接下来的日程;煤矿里苦熬的工人,出井后最喜欢的是玩摇滚乐,寄托他们的愤怒与忧伤;为了国家水利建设,一生三次迁徙的河南移民,没有半个字的抱怨……还有那群退下历史舞台的蒙古铁蹄马,它们贫瘠的生存现状也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些有良知的文字中,我看到了诸多平凡生命迸发出的瞬间灿烂,以及它们陨落进尘埃里的无奈与叹息。
____《观东京审判》有感 影片《东京审判》讲述了二战后由盟国十一位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法庭对东
条英机等28名战犯长达两年零七个月的审判,史称“东京审判”。
影片中有几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法官梅汝璈关于审判座
次的据理力争,法庭上关于皇姑屯事件和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对战犯土肥原贤二和东条英机的审判以及最后对是否处死七名甲级战犯的争论。梅汝璈一句“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让所有中国人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毋庸置疑,在整个审判的过程中,梅汝璈作为中国法官,竭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最让人不齿的是,松井石根居然义正言辞地说,“日本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侵略是出于手足般的爱护,是哥哥对不听话的弟弟教训式的爱护,而弟弟一直不领情”,多么厚颜无耻的谎言啊!姑且不论日本有何资格自称我中华民族的兄长,试问,爱护弟弟的哥哥岂会在他弟弟家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无恶不作?会吗!如果这也叫爱护的话,那么,美国对广岛、长崎的伤害呢,是不是也是一种爱护呢?既然会为日本民众所受的伤害感到悲痛,那么,日本广岛、长崎死去的十万民众是人,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被杀害的两百多万民
众呢,那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季男问东条英机,“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够无罪释放,你们是不是还会继续发动这样的侵略战争”,而东条英机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他的回答“是”!作为中国人,看到此幕,我无法做到不愤怒!然而,最后除了七名战犯被处以极刑外,其他战犯还是被无罪释放了!而被处以极刑的七名战犯的灵位居然被赫然摆在了靖国神社,这难道不是对中国人民莫大的侮辱吗?
影片中穿插了一个日本普通家庭家庭的战后生活,代表右翼分子的日本愤青北野雄一,在战争中由一个纯洁的小孩变成杀人魔王的弘二,响应政府号召从军服
务却成为日本侵华军人泄欲工具的缨子,与《大公报》记者肖男相爱的和田芳子以及战后返日对中国人充满愧疚之情甚至跪地谢罪的山口正夫,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很悲惨。是的,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荼毒中国民众的同时,也给一直爱戴着他们的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岁月无痕,历史永驻。历史承接着未来,照亮着过去。铭记历史不是要我们永远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在回忆中度日,而是要铭记历史中的失败与胜利。缅怀过去的同时,看清现实,脚踏实地,用历史遗留下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特别是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我们要实事求是,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梦”,带给人们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激情!圆梦,是无数中国人追逐的航标。每一个中华儿女拥有梦想,拥有期盼,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圆梦,期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战争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我们屈辱的历史。至今我们虽然早已站起来了,但是却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拥有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我们深爱着她,但却永远不会忘记她那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如今回看历史的长河,一幕幕仍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人们留下了鲜血、随处可见的尸体、战争的硝烟弥漫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不管在哪里都是惊心动魄,害怕哪一天就失去了生命……爱与恨交织在这片土地上,华夏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鲜红色。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大屠杀,从“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桩桩、一件件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面对列强的野蛮暴行,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屈服过,多少英雄的中国人为了驱逐列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不怕流血牺牲,用自己的钢铁意志像列强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放眼现在,历史的风吹开了崭新的中国页。当中华民族挺直腰杆儿,不再受外来列强欺负的时候,中华儿女发出豪迈的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在不断在成长并发展壮大着。自1945年以来,我们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政治、科技、外交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中国神舟八号成功飞天,让那些外国人刮目相看,奥运会的胜利举办让他们赞叹不已......这些成就都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这些成就都证明了中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国家。
对于现在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对于正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圆梦中国。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要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他们宝贵的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繁荣昌盛。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诉抗战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开创未来;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牵扯到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全面战争时间约为8年(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又被称为八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战,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之际,我们铭记烈士的浴血奋战,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政府决定开展纪念活动,其中,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组织实施。
盛大的阅兵仪式彰显的是,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辽宁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抗战时间最久、战争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展览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依托,全景式真实再现了辽宁人民14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辽宁省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 共分为6个主题单元,通过600余份档案史料、图片和实物,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武力入侵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实行法西斯统治的侵略罪行,生动展现了东北抗日武装和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下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的光辉历史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勇抗争 、自强不息的伟大抗战精神。
参观中,省档案局馆长赵焕林特别详细介绍了此展览首次公布的关于日本关东 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档案及东北人民顽强抵 抗日军侵略等内容的上百件档案史料。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就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 满铁档案中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伤亡人 员名册, 其中明确记载了每名伤亡日军姓名、 伤亡时间、 地点及伤亡人员总数。 从1931年到1938年4月,东北人民击毙日本关东军4425人,打伤7700多人,战果巨大。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等省领导对此次展览充分肯定,并指出此次展览作为辽宁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提供了重要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阵地。 同时号召全省党员干部表示要从历史的艰辛奋斗中汲取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为不断夺取新一轮全面振兴新胜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凝聚新的力量。
历史馆二楼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外观精美的印章,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的一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印章上的字古朴典雅,可惜我们一个也不认识,我只隐隐约约地认出了一个林字。
再往里走,就能看见展厅里有模拟战争时期的场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相公殿之战。只见几名威猛的战士手持长枪,身背大刀,以杂草为掩护,虎视眈眈地盯着前方,似乎一有动静,便会扣动板机,和敌人殊死搏斗。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对敌人的憎恨和必胜的信心,这个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战士英勇杀敌场面,令我为之敬畏。
我们接着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幅油画,大概有教室里的一块黑板那么大。油画的名字叫《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上面画的是新四军撤离时的场景,他们一个个都面带微笑,依依不舍地与夹道欢送的老百姓挥手告别。看着这幅画,我想:这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老百姓的安宁。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们后代子孙更不会忘记他们。
继续往前走,我看见了许多以前老式的电风扇、织布机,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再想想我们现在用的先进的家用电器,心里不禁升起一股幸福感,科技的发展真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9月3日的早晨,虽然我不可能飞到北京去观看阅兵式,但我却早早地打开了电视机,在电视机前等待那激动的阅兵式。
9:00,阅兵式开始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重要的纪念日而举行的阅兵式,所以异常隆重。首先是由飞机组成的数字“70”让我们激动无比,还有空中梯队绚丽冲上云霄。鸣礼炮,升国旗时,我感到了自豪,在反法西斯世界大战时,中国经历了六年的腥风血雨,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这里,如今的中国,热闹无比,人山人海,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发展,已经走向了世界的前端。
阅兵式的方阵非常整齐,那些军人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每一步都一模一样,仿佛一切只是镜子中的人影,当主席乘着阅兵车对军人们喊“同志们好”军人们回应“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那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虽然远不及一些海誓山盟,却很是让我们安心。
直到老兵出来了,才真的被感动到了,他们胸前那一块块的徽章,现在是多么光荣,可这些全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鲜血换成的,那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为了保护人民,保护中国,付出了一切,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红军长征胜利距今已经80年,南昌起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更在红军长征之前,要让今天的学生理解近一个世纪前革命者的道路和选择,首先要为学生建构时空观念,让学生明白中国道路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必然选择;其次便是让学生通过有温度的史料去感受当时革命者和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通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体验,理解历史跨越百年。
很多史料本来就是饱满而有情的。譬如讲到反“围剿”的胜利,引用毛泽东的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尤其是那句“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学生耳边犹如响起千军轰然一喏,红军胜利后的轻松喜悦和对敌人的轻蔑戏谑跃然纸上。紧接着引用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指挥者举重若轻,领导红军风卷残云一般击溃敌军的痛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最后引用毛泽东总结反“围剿”胜利经验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至此,学生不仅仅能从理性上去认同反“围剿”作战要立足根据地实际、中国实际,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而且能从感性上去体悟选对了道、走对了路后,那种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轻松和喜悦,从而深化对本课核心主旨——“只有了解中国情况,探索中国道路,才能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认同。
有些史料看似“无情”实则“有情”。一些档案报告的陈述、不会说话的传世文物,经过教师的阐述引导,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犹如缄默火山下涌动的熔岩。譬如,讲到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苏区的农民“或多或少地添置衣服、被子、蚊帐和一些农具,特别是大部分人讨老婆没有困难了”。这是一段赣南特委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纯粹事实描述,几乎不带情感。但是如果教师稍稍点拨,让学生知道红军到来之前边远地区农民是如何家徒四壁、赤贫窘迫,“或多或少地添置衣服、被子、蚊帐和一些农具”和“讨上老婆”对这些曾经赤贫和绝望的农民意味着什么,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便立即不同。
讲到苏区民主建设的时候,我用了传世文物——一张当时苏区的选民证。如果这张选民证只是在PPT上一闪而过的话,学生不会对它留下任何印象。但如果教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发现这张选民证上的每一个细节:顶头是三个大字“选民证”,左边填写着选民大会的时间是“五月十八”,地点是“老某厅”,右边写的是注意事项——“此证只是本人有使用权不得借给他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务要按时到会”,最下面是“瑞金县黄柏区选举委员会制”,边上还盖着黄柏区苏维埃的骑缝大印,正中龙飞凤舞地填写着选民大名“黄日湘”。教师在这里可以提醒学生,千百年来如同尘埃一样活着的中国普通农民,有一天居然可以拿着这样一张在当时堪称印刷精美、郑重其事的选民证去决定“当官的”命运,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赣南闽西的人民虽然闹不清“苏维埃”为何物,但皆亲切地称“苏维埃政府”为“埃政府”(客家话中“我们的政府”),其原因大约就在于此吧。
还有些历史时间、地点、事实的陈述,本似“无情”,但如果巧用史料,也可以使“无情”的叙述变得丰满、立体。“有情”,使整堂课的核心主旨更加凸显。譬如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来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一句纯史实叙述,不夹杂任何感情。在讲到此处时,我用了一段亲历者的回忆来复原当时会师的场景:“主席台是用门板和竹竿搭起的,虽然简陋,但被两旁的红旗和标语板簇拥着,也很成气象……大会司仪高声宣布‘大会开始’时,从树顶垂到地面的长挂鞭炮,霎时炸响,排列在主席台前的司号员一起吹响军号,山应谷鸣。”原先干瘪的叙述一下子就变得有声有色又有情:有声——长挂鞭炮,霎时炸响,吹响军号,山应谷鸣;有色——主席台被两旁的红旗和标语板簇拥着;有情——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两军会师的喜悦之情。最关键的是,这与整堂课的核心主旨和情感基调相呼应。
再如,讲南昌起义创建了革命军队时,笔者提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五位参加了南昌起义。说到此处时,我给学生呈现了五位元帅的照片,照片上的元帅当年只有20出头,30不到,正是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甚至有几位还稚气未脱。这给学生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感和新奇感,同时也隐隐预示革命的前途会如同“少年中国”一般——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前程似海,来日方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已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中外执政者因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而失去政权的例子不胜枚举。辛亥革命满清倒台、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前苏联政权的一夜崩塌、亡党亡国,无一不是不思进取、骄奢淫逸,失去忧患意识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扎实工作,努力奋斗。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要求我们在体制、机制等各个层面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争创优势、克服弊端,破解难题。不断解决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宗旨,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地气”,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切实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疾苦,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爱岗敬业。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改革步伐,艰苦奋斗,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当我们每天沐浴着朝阳,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当我们揽一轮明月,静坐在窗前,沉浸在对未来的梦想中的时候,你可曾想起70多年前,那一场国家的灾难,民族的噩梦?
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苍凉。曾记否,“九一八”东北三省沦为日寇的占领区;“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开始了对我全中华的侵略;惨不忍睹的“南京大屠杀”,六朝古都的繁荣与辉煌灰飞烟灭,30万手无寸铁的同胞惨死在日寇的残暴下。中国大地上一片呜咽,高山在哭泣,江河在流泪„„
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屈的民族精神又一次唤醒人们,为民族的光明而战。忘不了啊,淞沪会战的29军弹尽粮绝,英勇壮烈;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忘不了啊,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平型关的第一场大捷,百团大战的第一次反攻。更忘不了啊,多少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赤诚满腔!八年的峥嵘岁月,伟大的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了,中华民族再一次挺起那不羁的脊梁!
70年,对我们而言,似乎好遥远,我曾经那么不可思议。暑假里,我参观了淞沪会战纪念馆。馆内所展示的那段艰苦、惨烈的历史让我们揪心、握拳。正厅浮雕上,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军的机枪刺刀下,倒在故乡贫瘠的土地上;堆积的鹅卵石掩盖着数百名幼童的尸体,一位母亲的雕像立在一侧。这悲与恨在此凝固了半个多世纪。那70年前发生的一切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着我,不,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历史在这里骤然高大,它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悲与愤,还有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历史也在这里凛然奋臂,高呼出一个时代强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岁月的年轮沉淀了人民呼唤和平的渴望,那一页屈辱将永远警醒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是多么的不易!铭记抗战历史,阅读抗战书籍不是让我们去学会仇恨,而是让我们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铭记为此付出献血与生命的战士,在和平年代牢记战争的残酷与丑恶。7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繁荣强盛;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幸福的00后,享受着和平,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不去爱护!
我珍爱和平,因为我牢记战争的残酷;
我珍爱和平,因为我知道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先辈们的鲜血染红;我珍爱和平,我要和我的同伴们用生命来呵护她的来之不易!
钱塘江学校
402班
宓梓恒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2015年9月3日),我们伟大的祖国举行了一场气势磅礴的阅兵仪式。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孕育着56个民族的巨龙――中国,如今,已经腾空而飞了。但是,在70多年前,它却蒙受着巨大的屈辱,这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
曾经,我国三番五次遭到了日军的大屠杀,其状惨不忍睹。老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还有许多历史性的建筑也都被毁得面目全非。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参观了圆明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以前电视里看到的圆明园的景象和我眼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当时我就非常惊讶的问导游阿姨:“小白阿姨,这里的建筑怎么都是残缺不全的呀?”阿姨稍稍沉思了一会,才慢慢地看着我说:“小朋友呀,你可要仔细听好了哟,在许多年以前,这里可是一处风景优美,建筑独特的皇家园林,但是,由于当时的国家不够强大被八国联军大肆摧毁了,他们能拿走的就拿走,实在拿不动的就放火烧光了,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就只是这么一堆堆的大石头了,有许多爱国人士要出资来重修圆明园,但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圆明园仍维持原貌,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们要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听到这些话,面对此情此景,我暗下决心:“我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
现如今国家强盛,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习爷爷在这次大阅兵上演讲----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铭记红色历史】推荐阅读:
铭记历史主题班会10-19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演讲06-28
402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11-14
铭记历史,肩负使命总结12-24
铭记长征历史 弘扬长征精神11-14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队课12-19
形势与政策——铭记历史,圆梦中华09-21
国旗下讲话:铭记历史 发奋读书10-02
让历史永远铭记(七一演讲)10-05
青年节铭记历史演讲稿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