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推荐9篇)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篇1

(一)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裂缝

原因分析:

(1)填充墙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主要是操作不当造成的。如砌块的砌筑高度有偏差,引起高度误差;或砌块刚好嵌进去而上面没有灰缝;或砌到梁底时的水平灰缝过大;或碰到顶上一块不是整块砌块就用黏土砖塞砌;因砌块填充墙一次砌到梁底,加之水平灰缝干缩与沉缩,砌块的干缩下沉,造成框架梁底产生水平裂缝;(2)产生阶梯形裂缝的原因:

1)砌块使用时没有达到 28d 龄期,收缩值偏大; 2)砌块顶端不带砂浆,有的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

3)砌块几何尺寸有误差,加上操作者素质差,砌筑竖缝宽度不一、水平缝厚薄不匀,在干缩和收缩的作用下,产生阶梯形裂缝或沿砌块周边裂缝;(3)门窗顶头的斜裂缝,因为在窗洞口处容易导致各种应力集中,在孔洞转角部位应力迹线呈斜向,孔洞角外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4)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竖直裂缝,由于砌块排列不当、墙交叉处没有咬槎,竖缝过宽、水平灰缝过窄,或纵墙与横墙的收缩方向不同,开凿沟槽的振动、封嵌不实、收缩不同等,均会引起竖向裂缝。

防治措施:

(1)原有裂缝的处理:铲除框架梁底水平裂缝上下各 100mm 宽的抹灰层或装饰层,扫刷干净,冲洗晾干。凡有斜砖松动或灰浆不饱满,必须拆除后重砌。用聚合物砂浆抹灰,埋贴玻璃纤维网格布,压实刮平;(2)阶梯形裂缝、门窗顶头的斜裂缝及竖向裂缝的处理:

1)裂缝宽度小于 0.5mm 时,铲除裂缝处的空鼓脱壳的装饰层,扫刷冲洗干净、晾干,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涂刷范围沿裂缝周边扩大 300mm; 2)裂缝宽度在 0.5~3.0mm 之间时,清扫干净缝内浮灰杂物,用与墙面颜色相同的嵌缝材料嵌填; 3)当墙体裂缝较严重,最大裂缝宽度大于 5mm 时,应查明裂缝原因,制

订处理方案,经有关方认可后,按方案要求加固处理。

(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

原因分析:

(1)柱边、板边的竖向裂缝:因为砌筑时的砌块含水量大,干燥收缩值达 0.5~0.6mm/m,则墙长 3m 的横向收缩值达 1.5mm 左右,即产生竖向裂缝。离板边的竖向裂缝大部分是穿线管的槽没有补好,或塑料管胀缩产生裂缝;(2)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没有掌握好,如吸水性强,导湿性和解湿性差;(3)门窗孔上口的斜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低;钢筋混凝土过梁两头搁置长度不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局部承压力不够而被剪裂;过梁安装两头搁置不平、不实等,造成裂缝。

防治措施:

(1)待干燥收缩基本完成时,将已经开裂的缝隙中脱壳的砂浆刮除,扫刷干净,喷水湿润,隔天用聚合物砂浆嵌填缝隙,并用聚合物砂浆沿缝隙埋贴一层宽度为 200mm 的玻璃纤维网格布;(2)门窗孔上口的斜裂缝的处理方法:如门窗过梁长度不足,需要更换合格的过梁,搁置长度不少于 200mm;如因过梁安装不标准,须拆除后重新安装,确保搁置处平整密实;如过梁底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不足,应拆除后更换合格加气混凝土砌块;(三)悬臂梁上的填充墙裂缝

原因分析:

有的建筑常在外墙设悬臂梁,再用填充墙封闭,以扩大使用面积。但多数填充墙产生斜裂缝。斜裂缝的最大宽度为 0.8~1.0mm,影响外观,造成渗漏; 防治措施:

(1)若悬臂梁下挠已经稳定,填充墙裂缝不再扩大,可采用灌浆法封闭缝隙;(2)若悬臂梁继续下挠,填充墙裂缝还在扩大,则必须请设计单位等共同研究加固方案。

(如图 57、图 58、图 59、图 60)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篇2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年限,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及人防等级等要求的提高,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物由以前的砖木结构转而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转变, 建筑物中用作围护及隔离作用的填充墙, 因施工不当或赶工期等原因, 从而产生了砌体裂缝, 本文将分析归纳几点填充墙砌体裂缝的控制要点, 供读者参考。

1 原材料控制

1.1 砌块。

填充墙砌筑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采用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块砌筑时, 为有效控制砌体自身收缩裂缝和保证砌体强度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d。考虑到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不太高, 碰撞时易碎且吸湿性相对较大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 严禁抛掷和倾倒, 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米, 且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防止雨淋。在块材砌筑前, 为了使其与砌筑砂浆较好的粘结, 应提前2d浇水湿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 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以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及砌体的整体性。

1.2 砌筑砂浆。

填充墙砌筑施工时,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以保证砌体的力学性能。拌制砌筑砂浆用的水泥在进场使用前, 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 (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 时, 应复查试验, 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拌制砌筑砂浆用的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的含泥量也应满足不同强度砂浆的要求;冬期施工时,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拌制砂浆用水, 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脱水硬化的石灰膏和消石灰粉因起不到塑化作用又影响砂浆强度, 故不应使用于砂浆中。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砂浆拌制时, 各组分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采用重量计量法进行机械搅拌, 拌制的时间自投料完算起, 根据不同砂浆品种, 应达到2~5min, 且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 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 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 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

2 施工工艺控制

2.1 墙体底部的处理。

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墙体时, 考虑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强度及耐久性, 又不宜承受剧烈碰撞, 以及吸湿性大等因素, 墙底部应砌筑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 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 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2.2 块材不应混砌。

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墙体时, 因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和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的干缩性较大, 为防止和控制砌体干缩裂缝的产生,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不应与其它块材混砌。但对于因构造需要的墙底部、墙顶部、局部门、窗洞口处, 可酌情采用其它块材补砌。

2.3 砌筑施工。

填充墙砌体砌筑施工时, 应严格控制砌体砂浆的饱满度、砌体灰缝的厚度、砌块搭接长度以及拉结钢筋或钢丝网片的埋置。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虽不影响结构的重大安全, 但直接影响砌体的质量, 其饱满度要求≥80%, 可采用百格网检查块材底面砂浆的粘界痕迹面积来检验。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 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厚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 灰缝过厚和过宽, 不仅浪费砌筑砂浆, 而且砌体灰缝的收缩也将加大, 不利于砌体裂缝的控制。为增强砌体的整体性,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 即上、下皮块体错开摆放,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为保证填充墙砌体与相邻的承重结构 (墙或柱) 有可靠的连接, 应在填充墙与相邻的承重结构 (墙或柱) 间埋置长度符合要求的拉结钢筋或钢丝网片。

2.4 二次砌筑。

填充墙砌筑完成后, 砌体还将产生一定变形, 如果施工不当, 不仅会影响砌体与梁或板底的紧密结合, 还会产生结合部位的水平裂缝。因此,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 应留置一定的空隙, 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 再将其补砌挤紧。补填充物宜选多孔砖并立摆斜放, 砂浆应饱满, 防止顶部托空。

2.5 加加强网片粉刷。

待填充墙砌体干燥后, 墙面粉刷施工时, 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 在砌体表面及砌体和相邻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 张挂加强网 (钢丝网片或玻纤网片) 。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将其覆盖在粉刷的砂浆层以内, 以防止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 因吸水和收缩性不一致、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结合部位裂缝。

3 结语

填充墙砌体产生的裂缝, 虽不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但是, 作为现代建筑物, 不仅要具备其自身的功能, 更要不断的追求整体的美观性。试想, 一幢崭新的房子, 在它雪白的墙体上, 张着几条通透的裂缝, 就像一张漂亮的脸蛋上被划了几道伤疤一样, 你不觉得可惜吗?但是只要我们在填充墙砌体施工时稍加注意, 从砌块、砂浆、墙体底部的处理、块材不应混砌、砌筑施工、二次砌筑、加加强网片粉刷等七点抓起, 就完全可以杜绝产生填充墙砌体裂缝的现象。

摘要:填充墙砌体裂缝的控制, 可从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包含砌块、砂浆、墙体底部的处理、块材不应混砌、砌筑施工、二次砌筑、加强网片粉刷等七点抓起, 从根本杜绝填充墙墙体在日后因砌体干缩等原因产生的砌体裂缝。

关键词:填充墙,砌体裂缝,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社出版.

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篇3

【关键词】填充墙;裂缝;原因;分析;防治

近年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填充墙裂缝的质量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而且不少外墙出现裂缝后都会产生渗水,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填充墙裂缝的质量问题应认真治理。下面就其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谈谈看法:

1.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填充墙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填充墙自身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比较規则,都是在柱边和梁底出现。造成收缩裂缝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砌筑时的砂浆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墙体会不断沉实引起收缩;二是墙体的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时间较长,但砌筑完一个月左右将基本收缩完成。

第二是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这主要是填充墙和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一样,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这种裂缝也是比较规则的。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墙面出现裂缝后难以根治,只能通过治理控制其裂缝宽度,使之成为无害裂缝。

第三是砌体材料干、湿不稳定性产生的裂缝。从我们质量监督的许多工程中发现,有不少填充墙的砌体材料都存在湿胀、干缩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粉刷后的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是墙体粉刷前要充分浇水湿润,这时的墙体含水率较高,体积略有膨胀。粉刷结束后,墙体内的水份才开始逐渐往外排析,随着水份的不断排析与蒸发,墙体就会逐渐干燥和收缩,当墙体的收缩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将墙面的粉刷层拉裂。

第四是沉降不均匀产生的裂缝。

2.防治措施

通过对裂缝原因的分析后,特针对前三个方面的原因采取如下一些防治措施:

(1)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主要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施工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严禁提前大量浇湿润。要在砌筑之前向浇筑面适量浇水,这样既保证砌筑沙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可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部时,留出小于一皮砌块高度的空隙,待砌体再次收缩变型,抹灰前1~2天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补砌梁、板下部空隙时应从建筑物的底层开始向顶层补砌,使上部承重量、板对填充墙有挤压作用,抹灰顺序一般也从底层向上进行。砌块靠紧柱壁时,减少灰缝厚度。沿墙柱、墙梁交界处挂钢网或纤维布防裂进行抹灰。

(2)筑前应根据墙面尺寸设计砌块排列图,设计排列图时要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l/3,并且不小于150mm。当某些部位搭接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可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根直径6mm的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长度不小于500mm。

2.1构造措施

(1)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设置拉结筋。

(2)外墙宜设通长现浇窗台板,内墙设通长过梁板,板厚宜为60-100mm,内配6-10mm通长钢筋,并与框架柱之间拉结起来,用C20混凝土浇捣。这样做即能防止窗角开裂,又能把窗下墙封闭起来形成墙梁,不但增强了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对协调不均匀沉降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门窗洞口边的小尺寸填充墙是最易出现裂缝的地方,由于长期存在震动荷载,一旦出现裂缝,修补难度很大,因此,应重点设防。一是增加墙体拉结筋的道数,即拉结筋的距离应以300-400mm为宜,且拉结筋应露出洞口并弯下,将填充墙扣紧;二是在洞口边竖向布置2Ф6-8mm的钢筋,并与拉结筋焊接在一起,用1:2.5水泥砂浆粉刷洞口边,将填充墙箍起来,这样就能防止裂缝的出现。

(4)对于使用收缩性大、干湿稳定性较差的材料砌填充墙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板带,将面积较大的填充墙分隔成一块块小的填充墙,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缝分散开来,使裂缝宽度变小,小到无害程度(即肉眼不易看见)。构造柱和板带的间距宜控制在1.5-2.5m之间,内配Ф8-12mm的纵向钢筋,用C20混凝土浇捣。

(5)防止温度变化产生裂缝的措施是在填充墙与梁、柱的接合处钉钢丝网或贴麻片。墙体材料的强度较高时应钉钢丝网,强度较低时应贴麻片,其宽度不宜小于150mm。

2.2施工措施

框架结构填充墙施工 ①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②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③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④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⑤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⑥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⑦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⑧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等等。

2.3 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与密封

①门窗安装应先在墙体中预留门窗洞,然后再安装门窗框。②普通木门安装,应在门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带防腐木砖的C15砼块,然后用钉子将木门框与砼块连接固定。③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墙体,按上、中、下位置每边砌入C15砼块,然后用尼龙锚柱或射钉弹将塑钢、铝合金门窗连接铁件与砼块固定。

2.4墙体暗敷管线

①水电管线(包括穿墙套管、线盒、插座等)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开槽或凿洞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镂槽器。凿槽开洞时,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0。开槽及洞口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②敷设管线后的沟槽、穿墙套管和预埋件等,应用1:3水泥砂浆填实,宜比墙面微凹2mm,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边外贴大于100mm宽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

2.5墙面抹灰施工

①外墙抹灰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孔洞堵塞密实。②室内墙面、门洞口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③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如厨房、卫生间应采用防水砂浆。④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舌头灰、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⑤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底灰厚度在8mm以内并压实。找平层及面层应有适当间隔时间。底灰强度不得高于找平层、面层抹灰强度。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等于或大于35mm时,应采用钢丝网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对外墙抹灰应作分格缝处理。

2.6 有关防止墙体裂缝构造与加强措施

①门窗过梁与窗台板做法,墙体洞口、附墙固定件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门窗洞过大时,宜在门窗侧设置防裂构造柱。②当填充墙体超长、超高时,应设置防裂构造柱或配筋带。③在内外墙面的抹灰砂浆中掺杜拉纤维或丹强丝。④当外墙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时,在砂浆中敷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篇4

2011-2-17 点击次数:[160]

关于印发《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技术规定》的通知

盐建科研〔2010〕20号

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大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问题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省有关质量法规政策和《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我局组织制定了《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技术规定》,现予印发,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城乡建设局

二O一O年十月十五日

主题词:工程建设 技术 通知

市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二o一o年十月十五日印发

共印:200份

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治理框架填充墙裂缝问题,改善房屋建筑工程观感,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省有关质量法规政策和《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等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建设(开发)、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单位,应当在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现行技术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将本技术规定内容列为质量工作重点,贯彻执行和实施到位。建设(开发)单位要履行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义务,组织治理框架填充墙裂缝问题,并依法承担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费用。

第三条 本技术规定所称的框架填充墙,是指主要应用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块砌块的框架墙体。应用淤泥烧结保温砖砌筑的自保温墙体,应执行《淤泥烧结保温砖自保温砌体技术规程》,并同时执行本技术规定。

第二章 材 料

第四条 砌块生产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现行产品质量标准。块型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标准规范、标准图集和设计要求。混凝土砌块生产厂家应当配套供应配套块型和混凝土实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厂家应当配套供应配件和砌筑材料。

第五条 原则禁止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出厂。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天,不宜小于45天;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天。

砌块生产厂家应严格实行当日生产当日标注生产日期的制度。应建立专项台帐,准确记载每批产品的生产日期、库存时间、养护记录、出厂时间、交接手续。产品未标注生产日期或台帐记载不清的,龄期一律按0天计算。

第六条 砌块生产应提供有效期内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对分批出厂的砌块应向用户提交出厂合格证书,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砌块等级标号、批量和生产日期,并在产品上显著标识。当用户、监管机构对生产厂家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进行复检。第七条

禁止生产供应混凝土单排孔小型通孔砌块。

第八条 砌筑砂浆宜统一采购使用预拌砂浆或砌块、淤泥烧结保温砖专用砂浆(胶泥),砌筑砂浆生产厂家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第九条 政府投资工程和各级各类创优、创文明工地的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砌块(含配套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淤泥烧结保温砖、预拌砂浆、专用砂浆,应当向按规定获得省以上认定推广证书,并经市城乡建设局备案出具备案证明书的生产厂家采购(以下简称“两证”)。其它工程,应当优先选用“两证”齐全产品;对使用未取得“两证”产品的工程,不予退还墙改基金和散装水泥基金,不得评为各级优质工程。

第十条 镀锌钢丝网,耐碱玻纤网、砌块外加剂、砂浆外加剂等产品,应当优先选用获得“盐城市建设工程备案产品”证书的产品。

第十一条

同一面框架填充墙体,不得设计混用两种墙体材料,配砖应为同一材料,由同一厂家配套供应。

第三章 设 计

第十二条 砌块强度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5.0。

第十三条 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应当设计使用铺浆面封底无空透的双排孔(含双排孔)以上的混凝土砌块,外围护墙应采用封底三排孔砌块。禁止设计使用混凝土单排孔通孔砌块。第十四条 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混凝土砌块墙体可用4皮混凝土砖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且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应不小于250mm。

第十五条 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7.5。当框架顶层填充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第十六条 框架填充墙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或采用耐碱涂覆玻纤网格布防裂技术。第十七条 公共建筑工程与中、高档住宅工程,可优先设计采用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第四章 施 工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于框架填充墙砌筑前45天,与砌块生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应严格执行向同一厂家采购配套材料的质量要求。

第十九条 建设、施工单位采购砌块、淤泥烧结保温砖等材料,应当会同监理单位严格检验生产供应单位“两证”和质保资料是否齐全,杜绝无证劣质产品流入工地。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专项台帐,准确记载每批产品的生产日期、出厂日期、进场日期、砌筑日期。产品未标注生产日期或台帐记载不清的,龄期一律按0天计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当责令暂停使用,按照规范数量双倍标准见证取样送检,检测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对检测不合格的。有关行政部门按照法定处罚标准从重处罚。

第二十条 砌筑前应当进行排块设计,技术人员应当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先做样板墙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第二十一条 严禁采购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严禁使用有竖向裂缝、断裂及外表明显受潮的砌块进行砌筑。严禁将不同砌体材料进行混砌。市区建筑工程,按市政府规定使用预拌砂浆,禁止现场配制搅拌砂浆。

第二十二条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天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预拌砂浆嵌填密实。第二十三条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

第二十四条 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框架柱与墙的交接处宜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高强度等级的预拌砂浆嵌实。

第二十五条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天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天。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第二十六条 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第二十七条 监理单位应当将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编入质量通病防治监理专项规划(方案),并加大旁站、平行检验、巡视力度。要严格检查进场材料“两证”和质保资料,对“两证”、质保资料不全的,要责令施工单位暂停使用,并采取见证取样送检措施。对经检测确定的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清退出场,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质监机构和墙改节能、散装水泥等机构。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墙改节能、散装水泥、图审、质监、城建监察等机构,要将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工作列为重点监管项目,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联动机制,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第二十九条 建立和落实各有关管理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制。

图审机构负责对设计技术措施的审查把关,实施专项审查,督促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材料要求、构造详图和设计深度)。

墙改节能机构要完善新墙材认定制度,持续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公布抽检结果和“黑名单”,联合有关部门整治无证、挂靠、劣质产品,开展新墙材应用技术培训和试验室专项检查,采取措施禁止龄期不足28天的产品流入工地。

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负责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加强预拌砂浆质量抽检。

质监机构要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监管,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和落实框架填充墙裂缝治理措施(施工、监理专项方案),严禁施工单位采购、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和现场拌制普通砂浆,查处擅自取消设计技术措施、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行为,及时发现运用正反典型推动质量通病治理。

城建监察机构负责查处违反质量法规、强制性条文的行为。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要完善 计价办法,指导建设(开发)、施工单位将治理框架填充墙裂缝费用列入工程预决算。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技术规定自2010年11月1日起执行。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篇5

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

产生的裂缝。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

变化而略有变化。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KG-*2]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KG-*2]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KG-*2]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KG-*2〗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臵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叶墙裂缝较内叶墙严重。

1.3 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

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 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砌体裂缝的控制

2.1 裂缝的危害和防裂的迫切性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因为这涉及到新型墙体材

料的顺利推广问题。2.2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但对钢筋砼结构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如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以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性影响。我国到现在为止对外部构件(墙体)最危险的裂缝宽度尚未作过调查和评定。但根据德国资料,当裂缝宽度≤0.2mm时,对外部构件(墙体)的耐久性是不危险的。

对砌体结构来说,墙体的裂缝宽度多大是无害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还涉及到可接受的美学方面的问题。它直接取决于观察人的目的和观察的距离。对钢筋砼结构,裂缝宽度>0.3mm,通常在美学上是不能接受的,这个概念也可用于配筋砌体。而对无筋砌体似乎应比配筋砌体的裂缝宽度标准放宽些。但是对于客户来讲二者是完全一样的。这实际上是直观判别裂缝宽度的安全标准。3 现有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这些构想、措施有的已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体规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砌体结构裂缝仍较严重,纠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3.1 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长期以来住房公有制,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因为裂缝的危险仅为潜在的,尚无结构安问题,不涉及到责任问题。

3.2 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

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砌体规范》GBJ3-88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第5.3.1条:对钢砼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设臵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檩屋盖或瓦材屋盖;控制硅酸盐砖和砌块出厂到砌筑的时间和防止雨淋。未考虑我国幅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湿度的巨大差异和相同措施的适应性。二是第5.3.2条: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臵伸缩缝。从规范的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见,它主要取决于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有无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材料和收缩性能等无直接关系。可见我国的伸缩缝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因建筑过长在结构中出现竖向裂缝,它一般不能防止由于钢砼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由此可见,《砌体规范》的抗裂措施,如温度区段限值,主要是针对干缩小、块体小的粘土砖砌体结构的,而对干缩大、块体尺寸比粘土砖大得多的砼砌块和硅酸盐砌体房屋,基本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按照砼砌块、硅酸盐块体砌体的干缩率0.2~0.4mm/m,无筋砌体的温度区段不能越过10m;对配筋砌体也不能大于30m。在这方面,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预防和控制墙体开裂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较长的墙上设臵控制缝(变形缝),这种控制缝和我国的双墙伸缩缝不同,而是在单墙上设臵的缝。该缝的构造既能允许建筑物墙体的伸缩变形,又能隔声和防风雨,当需要承受平面外水平力时,可通过设臵附加钢筋达到。这种控制缝的间距要比我国规范的伸缩缝区段小得多。如英国规范对粘土砖为10-15m,对砼砌块及硅酸盐砖一般不应大于6m;美国砼协会(ACI)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配筋砌体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二是在砌体中根据材料的干缩性能,配臵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其配筋率各国不尽相同,从0.03%~0.2%,或将砌体设计成配筋砌体,如美国配筋砌体的最小含钢率为0.07%,该配筋率又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

有一定的延性。

关于在砌体内配臵抗裂钢筋的数量(含钢率)和效果,是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用钢量和造价的增幅问

题。

防止墙体开裂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

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砌体结构抗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更具体的抗裂构造措施。它是对“防”、“放”、“抗”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或综合应用。该措施已反映到我院为大庆油田砌块厂编制的《砼砌块建筑构造图集》中。4.1 防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与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4.1.1 屋盖上设臵保温层或隔热层;

4.1.2 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臵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

大于30m;

4.1.3 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臵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

缝;

4.1.4 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臵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4.2 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

列措施之一:

4.2.1 设臵控制缝

4.2.1.1 控制缝的设臵位臵

(1)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臵竖向控制缝;

(2)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臵竖向控制缝;(3)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

臵竖向控制缝;

(4)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臵竖向控制缝;(5)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臵;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

墙体的上述位臵设臵;

(6)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7)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4.2.1.2控制缝的间距

1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

2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 3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4.2.2 设臵灰缝钢筋

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

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

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于600mm;

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小

于600mm;

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纵向钢筋不小于25,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均匀配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上下不小于38;

灰缝钢筋宜通长设臵,当不便通长设臵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不

应小于300mm;

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防腐处理;

10当利用灰缝钢筋作砌体抗剪钢筋时,其配筋量应按计算确定,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尚不应小于75d和300mm; 11不配筋的外叶墙应设控制缝,控制缝间距不宜大于

6m;

12设臵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2.3 在建筑物墙体中设臵配筋带

1.在楼盖处和屋盖处;

2.墙体的顶部;

3.窗台的下部;

4.配筋带的间距不应大于2400mm,也不宜小于800mm; 5.配筋带的钢筋,对19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2,对250~300mm厚墙不应小于2ф16,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

6.配筋带钢筋宜通长设臵,当不能通长设臵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5d和600mm;

7.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

于35d和400mm;

8.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臵;

9.对地震设防裂度≥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190mm×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

08填充墙植筋施工方案 篇6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特征

本工程植筋部位主要为主控通信楼和35kV配电装置室:

1.3结构特征:

结构形式:主控楼为2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6.8米,35kV配电室为单层结构,建筑高度5.5米。抗震等级为7度设防,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基础为C20,主体部分为C25。墙体砌筑砂浆为M5砌筑MU10免烧砖,墙体为180mm厚。

2施工原理及方法

2.1工艺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施工时不进行拉结筋或其埋件的淤埋,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采用植筋法进行拉结筋的后植入(锚固)施工,在墙体拉结筋位置钻孔,注胶并植入拉结筋,利用化学锚固胶作为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粘合剂,保证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可靠粘接,从而减轻对原结构构件的损伤,并保证拉结筋根据砌块模数确定的正确位置。是设计(或构造)拉结筋与原结构柱(墙)混凝土上的粘接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拉结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粘结剂向混凝土柱(墙)中传递。

墙体拉结筋采用Φ6 HPB235级钢筋植筋,构造柱钢筋采用14HRB400级钢筋植筋,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2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配胶——注胶——植筋——验收

2.3施工操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填充墙砌体施工前,进行拉结筋的施工。植筋法施工具体工艺操作如下:

2.3.1弹线定位

对照施工图,在填充墙与柱(墙)相连接的结构面,按设计后构造要

求设置拉结筋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进行弹线,先弹竖线,在弹横线,横竖线相交部位即为拉结筋钻孔位置。

2.3.2钻孔

1)定位钻孔

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用电钻钻孔,孔深和孔径按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孔径按d+2~4mm控制。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直径。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填塞补平。钢筋工程施工时,绑扎钢筋前,如箍筋(墙体水平筋)位置与拉结筋钻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则需要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或墙体水平筋间距,尽可能避开。钻孔时如碰到箍筋或墙体水平筋,可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方法同前面所述进行处理。

2)孔深及孔径

根据规范要求,为使所植钢筋能正常传力,拉墙筋的植筋深度为10D,腰梁及构造柱的植筋深度为200mm,钻孔植筋比钢筋直径大2-4mm。

2.3.3清孔

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配合进行。清孔时用“四吹三刷”的方法,即先吹清孔内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理孔壁,清理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清理干净孔内粉尘。严禁用水冲刷洗孔。

2.3.4配胶

配胶前先进行至今准备工作的检查,保证钻孔、清孔工作已经完成一个施工段,并已经组织验收,做好隐蔽工作验收记录,同时拉结筋已经准备就绪,达到植筋操作的准备工作要求。

配胶根据施工段用量进行配置,配胶比例可按选用的植筋胶说明书进行配置,并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用完。

2.3.5注胶

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具体方法。一般液体胶可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

器进行注胶操作。拉动拉杆,将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吸入内囊,注胶时要注意排除孔内的空气,将注胶咀申入钻好的植筋孔中约8cm左右,推动拉杆使胶料注入孔内,边推边拉杆向孔外拔灌浆器,直至灌浆器注胶咀抽出至离孔1/3孔深(约4cm)时方可停止注胶,以植入拉结筋后胶液略被挤出为度。一次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注胶完成后,把套筒、拉杆等用丙酮清洗干净,以再次利用。

2.3.6植筋

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好的拉结筋植入端蘸少许胶液,缓缓插入孔内。操作时要边插边沿一定方向转动,以使植筋胶与拉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密实。拉结筋在植入前应彻底清除表面浮锈和油污。拉结筋要插入孔道最深处,常温下保证24h不扰动(或可按照说明书时间控制),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填充墙砌筑施工。

3检查验收

按植筋胶说明书介绍的产品胶凝时间和固化时间,一般为15min和1h,植筋到位后,胶凝前要派专人现场看护施工完的拉结筋,严防碰撞;胶体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拉拔试验。采用非破坏性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如设计无要求,可参照《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附录A执行。

植筋过程完成后,专业工长要对所有拉结筋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填写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和检验批记录表,然后请专业质检员进行验收核定,核定无误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在钢筋隐蔽验收记录表和检验批验收记录表上签署意见,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填充墙砌体的砌筑。4材料要求

4.1拉结筋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加工,设计未注明的按构造要求制作。其规格长度端头弯钩符合要求。钢筋要有符合要求的合格证和复试报告,且不的有锈蚀和明显弯曲现象。

4.2植筋胶

植筋胶应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且密封良好,具有产品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中应有其主要成分及性能指标、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等。

4.3丙酮

准备适当数量的丙酮溶液,用于清洗油污和胶体污染。

5机具设备

钢卷尺、黑墨盒、蓝红铅笔、电钻、专用毛刷、吹风机、铁桶(塑料桶)、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等

6注意事项

1)拉结筋位置的定位一定要综合设计(构造)要求与切块模数相结合确定,确定位置后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弹线控制。钻孔时要避免对结构主筋造成损伤。

2)钻孔时一定要先轻钻定位,再用力垂直顶压冲击钻缓缓钻进,并严格控制好孔径、孔深及垂直度。

3)植筋法施工关键在于清孔,孔内不干净或孔内潮湿会严重影响粘结效果;因此,清孔时一定要认真。

4)胶体配制时要计量准确,按施工段计算用量考虑损耗后配制,施工段的划分要考虑施工速度和植筋胶的凝结时间,配胶前要做好注胶植筋各项准备工作,配置完成后,注胶、植筋要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并确保在胶体凝结前施工完毕。

5)向孔内注胶时要掌握注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拉结筋植入后胶液有很多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过少则孔内注胶不饱满影响粘结强度。

6)植入钢筋过程中,钢筋要沿着一个方向慢慢旋转,且要边转边插,以使胶体和钢筋充分粘结。

7)植筋胶固化后,严格防止拉结筋扰动,只有在达到规定时间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质量要求

8.1钻孔质量

8.1.1主控项目

1)钻孔孔径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钻孔内应清理干净、无粉尘,孔道干燥

8.1.2一般项目

1)钻孔位置应符合设计(构造)要求及砌块模数

2)钻孔深度允许偏差(0mm ~ +20mm),水平允许偏差为5mm,位置允许偏差为5mm。

8.2拉结筋“植筋法”施工质量

8.2.1主控项目

1)植筋胶质量应符合要求。拉结筋无锈蚀,表面无杂物。

2)钻孔内植筋胶应当饱满,固化良好,拉结筋要锚牢锚实。

8.2.2一般项目

1)拉结筋的位置、尺寸、弯钩、间距应符合设计或构造要求。

2)拉结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9安全环保措施和文明施工

1)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持电钻时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2)高空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并设置操作平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清孔人员要配套风镜和多面口罩,防止吹出的粉尘进入眼睛和口腔

4)注胶、植筋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防止胶体粘手和皮肤表面,如不慎“触胶”,可立即用丙酮溶液进行清洗。

4)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经常进行施工质量过程检查和安全提醒、教育

5)废弃的灌浆器注胶咀要按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办法进行回收处理,不可在现场随处乱扔。

6)清孔时吹出的浮尘要及时清扫,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齐。

7)施工时要求做到工完场清,每天下班前要检查和清理施工场地,保持现场整洁美观,做到文明施工。

10成品保护

1)加强成品保护交底教育。

2)机构表面拉结筋位置定位弹线后和钻孔、清孔完成后要严禁认为污染。

3)加工好的拉结筋要架起存放,上面要有挡雨设施,存放地要通风防潮良好、避免锈蚀。

4)配胶搅拌时要均匀搅拌,防止胶液从容其中溅出,造成结构成品污染。

5)注胶时要控制好胶液的注入量,防止注多挤出胶液污染结构面

填充墙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篇7

1 框架填充墙裂缝现状

1.1 裂缝形式

1)斜裂缝。斜裂缝多出现在梁柱节点与填充墙交界处、框架梁节点下方和填充墙洞口处。斜裂缝是填充墙上数量较多的一种裂缝,斜裂缝的宽度、长度相对较大,大多数贯穿墙体,裂缝最大宽度可以达到2 mm~3 mm。2)水平裂缝。水平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填充墙顶部和梁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大多数水平裂缝可以沿厚度和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填充墙。填充墙水平裂缝数量与斜裂缝或竖向裂缝相比要少得多。3)竖向裂缝。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中部、填充墙和框架柱连接处以及框架梁相交处下方填充墙中部,有时会出现数条间距接近的竖向裂缝,这些裂缝的延伸长度和最大宽度比较接近。竖向裂缝一般长度较大而宽度较小,数量较多。框架梁相交处下方的填充墙裂缝以及填充墙和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处出现的裂缝一般都贯穿整个墙体,有些裂缝甚至从填充墙顶部延伸到底部。

1.2 框架填充墙裂缝出现的部位

1)填充墙墙体与框架交接处裂缝出现的最多,尤其是墙头的两端部。据分析,墙体的温差应力在房屋两端部形成最大值。因此,在墙体的两端部最容易导致主拉应力破坏。2)门窗洞口四角处也容易开裂。墙体裂缝顶层和次顶层相对较多,端开间尤其严重。由于屋顶梁板热胀或冷缩时,会产生较小的运动,使得顶层横墙或纵墙沿墙顶支座处错动而形成通长水平裂缝。同时,顶板受热膨胀也会对山墙及女儿墙产生水平推力,从而产生水平裂缝。3)在长墙体中间部位,不但边界出现裂缝,墙体中部亦出现竖向通缝。总体上采用烧结砖(如黏土多孔砖、页岩烧结砖)的墙体裂缝比非烧结墙体裂缝少。

2 框架填充墙墙体裂缝成因分析

2.1 砌块强度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目前使用较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普遍强度较低,质量较差。在进行砌块强度检测时,通常只检测抗压强度,对砌体抗裂性影响较大的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却没有受到重视,一般不作为强度检测指标。由这些抗压强度较低、抗裂性较差的砌块砌筑而成的填充墙更容易产生裂缝。

2.2 砌块干燥收缩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砌块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很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养护后由于水分散失,含水量降低,体积缩小,材料就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若养护龄期不够,上墙后砌块本身的干缩容易引起墙面的裂缝。砌块收缩率较大,当砌块的含水率变化时,引起墙体的收缩变形,在墙体内产生收缩应力,易导致墙体的开裂。在砌块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淋雨吸水现象,而且很多工地露天堆放砌块时没有任何防水措施,这些因素都造成砌块上墙时含水率过高,由此产生的收缩应力使填充墙产生裂缝。

2.3 温度变化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温度变化会引起砌块墙体的热胀冷缩,当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达到或超过砌体强度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同时,砌块墙体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墙体与混凝土构件(梁、柱)之间会产生裂缝。

2.4 砌筑砂浆对填充墙裂缝的影响

水泥砂浆保水性及和易性较差、干燥收缩值大,砂浆抗压强度离散性也较大,严重影响砌块与砂浆的粘结,使粘结强度降低。保水性不好的砂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泌水、分层、离析、失水而降低流动性。砌筑填充墙时,由于砌块吸水性较强,砂浆中的水分容易被砌块迅速吸收,影响砂浆的正常硬化,使砂浆的强度降低。

2.5 设计构造和施工不当造成的影响

框架填充墙是框架成型后再砌筑而成的,当选用的砌块或砖外形尺寸不规范或砌筑的规格与墙体尺寸不匹配时,墙体很难被填满,造成砌体与框架结构的梁板柱交接部位空隙过大而开裂;在应力集中区门窗洞等部位如果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墙体容易因撞击振动开裂。设计与施工往往忽略顶层砌体的砂浆强度,误认为顶层墙体受力最小,砂浆强度可以最低,未顾及屋面热胀引起的推力对墙体的作用,因而顶层墙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屋面热胀裂缝。

2.6 主体结构变形造成的影响

如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建筑物墙体结构内的附加应力,而砌块砌体的抗剪性能较低,是导致墙体产生剪拉斜向开裂或垂直开裂的主要原因。梁、板挠度过大,位于其上的砌块填充墙体变形能力不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就会产生相应的裂缝。

3 填充墙裂缝控制措施

3.1 材料选择

作为框架填充墙的墙体材料,砌块和砂浆本身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外观质量、尺寸和技术性能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一方面选择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高的墙体材料;另一方面选择适应性好,干缩值小的砌块材料,控制块材的含水率,保证砌块的出厂龄期。

3.2 设计、构造方面

砌块填充墙在设计上要保证结构框架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应合理设置变形缝,防止不均匀沉降。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应用拉结筋拉结,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要满足抗震等级设置。当填充墙长度大于3 m时,应在填充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为提高构造柱与墙体间的连接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抱框,抱框生根于框架梁内,用冲击钻打眼,插入主筋,上部锚固于顶部框架梁或配筋带内。同时在易裂的部位采取加强措施,如在门窗洞口两侧增加芯柱,在窗台下墙灰缝中设置水平拉筋,在墙面抹灰中加钢丝网等,以增加其抗裂能力。

3.3 施工方面

3.3.1 材料控制

墙体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等还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试报告。墙体材料的产品龄期都必须超过28 d方可上墙。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应按规格、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且要有防潮湿、防雨雪的设施。砌筑砂浆应使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其各项技术性能与质量要求应符合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3.3.2 施工工艺

多孔砖和小砌块不得浇水砌筑,粉加气块用砂浆砌筑时,如气温高、砌块表面太干燥,宜在砌筑前2 h适量喷水;使用砌筑砂浆砌筑的砌块水平和垂直灰缝砂浆饱和均匀不小于80%。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且应置于灰缝中,埋设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钢筋的握裹力,埋设拉结筋的灰缝应采用M10水泥砂浆。

砌体砌筑时应错缝搭砌,加气块搭砌长度不宜小于被搭砌块长度的1/3,且不得小于100 mm;小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 mm,且竖向通缝不应大于两皮砌块。当某些部位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钢筋网加强。填充墙砌至接近平顶梁或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应至少间隔7 d后,方可继续补砌。同时应尽量避免低温或高温施工,选择适宜的季节施工。

4 结语

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当中遇到的裂缝问题也相应较多,框架填充墙裂缝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此,我们必须从材料选择,设计计算和施工三个方面严格把关,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的产生,使工程质量达到相关质量的要求,解决了填充墙裂缝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摘要:介绍了框架填充墙裂缝的主要形式和常出现部位,对框架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材料选择、设计、施工三方面阐述了控制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填充墙,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铁梦.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贲卫东.框架填充墙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6):167-168.

[4]肖俊涛,杨和礼.混凝土小型砌块填充墙裂缝成因及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05(3):69-70.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原因及预防 篇8

摘 要: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是工程中常见问题,并给外墙面抹灰带来不便。文章重点对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裂缝进行了分析,并对填充墙裂缝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填充墙;裂缝;温度应力

中图分类号:TU7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146-0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框架梁与填充墙之间经常会发生渗水、裂缝现象,常常为外墙面抹灰带来很多麻烦。文章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1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

框架结构填充墙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超长,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下面我们重点分析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产生原因:

①表面裂缝。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很大,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表面裂缝。②贯穿裂缝。填充墙混凝土降温时,由于逐渐降温产生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就会产生贯穿裂缝,成为结构性裂缝,带来很大的危害。表面裂缝是不属于结构性裂缝,但是,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断面削弱而产生应力集中,促使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扩展。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d。这个阶段有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在这个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自生应力和约束应力两类。

3 控制填充墙裂缝产生的预防措施

①填充墙基层准备。在填充墙抹灰前,主要处理基层上施工时遗留下的的灰尘、污垢、油漆及其他杂物。将墙面清理完毕后,在砖墙上充分浇水浸润墙面,并且在砖墙和混凝土墙交界处,使用射钉枪钉牢固定钢丝网,要求钢丝网不小于300 mm宽。

②涂刷界面剂。将108胶水等界面剂以1∶4的比例混合成浓稠的糊状,并要搅拌充分;然后放置约5~10min;掺入少许水加以稀释,用泥板均匀涂到填充墙的基层表面。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界面剂的性能良好,调制而成的界面剂应最好在5 ~6h使用完毕。

③填充墙基层抹灰。在涂刷完界面剂约10~20 min后,应在填充墙的基层进行抹灰施工。抹灰中的底层砂浆保持5 mm的合适厚度。否则,如果砂浆抹得过厚,会因为对水的吸收速度不一致,容易产生裂缝,甚至造成墙面起鼓。

④涂刷第二层界面剂。界面剂的调制大致同前一步骤,即将界面剂以以1∶4的比例混合成浓稠的糊状,在充分搅拌均匀后放置10min,直到界面剂达到施工要求,然后涂刷到已经抹好的底层砂浆上。第二层界面剂应在底层砂浆七八成干的时候进行,可均匀反复涂刷,但不可使界面剂过厚。

⑤防水卷材铺贴。为了防止填充墙出现渗水的现象,可在墙面铺贴防水卷材。用剪刀裁剪防水卷材大小为300 × 1000 mm。其中150 × 1000 mm铺贴在钢筋混凝土梁上,另一半150 × 1000 mm铺贴在砖墙。防水卷材两个部分重叠控制在≥150 mm的范围。在铺设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在铺贴的同时用刮刀将防水卷材同步从一边向另一边刮平,以确保将气泡完全挤压出去,使防水卷材与墙面粘贴致密。

框剪结构填充墙渗漏的成因及防治 篇9

【关键词】渗漏;措施;砌筑质量;外粉刷;沉降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28-787

【Abstract】And learn through relevant technical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ng-standing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for various reasons a common problem caused by water leakage, elaborate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Only to mee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will be able to eradicate common problem of water leakage,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Key words】Leakage;Measures;Masonry quality;Outer stucco;Settlement

目前,大部分建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为了减轻钢筋砼框架、框剪结构楼体的荷载,填充围护墙多采用轻质砌块、砼空心砌块等。这些材料具有容重轻、隔热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且能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因此,在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墙中得到广泛应用。就我们福州地区特点而言,多采用空心粘土砖作为填充墙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常出现外墙渗漏造成质量通病。每当暴风雨或大雨过后,外墙面上出现一片片的湿印迹,使外墙面层脱落开列、空鼓,室内墙面变色、发霉、涂料起皮,面层起粉,地面木地板及地毯浸水、潮湿,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业主对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产生不满情绪,给业主生活带来了烦恼与不便。

以上这些方面的渗漏水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施工技术人员,成为工程质量的通病。多年来,本人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反复探讨、分析,从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步找出渗漏水原因及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学习和借鉴有关技术资料,根据长期以来的施工经验,对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渗漏水通病,阐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满足必要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就能根除渗漏水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1. 质量方面造成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1 原因分析。

1.1.1 外墙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砌块,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块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这样,极易造成抹灰砂浆厚度不一。如厚度大于25mm,则会形成自坠裂缝,墙体底层灰便会造成漏水隐患。

1.1.2 砂浆强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就差,容易滲水。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用泥砂及建筑粉料代替中砂拌制砂浆,粘性大、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砂浆的密实度更差。

1.1.3 饰面砖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存在外形歪斜、掉棱缺角、脱边、翘曲和裂缝现象,有的吸水率和干缩变形大,遇到风吹雨打日晒,容易开裂。

1.2 防治措施。

1.2.1 设计时外墙填充墙应优先考虑采用低吸水率的轻质砌块材料,如粘土空心砖。

1.2.2 轻质砌块的几何尺寸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外填充墙应采用标准的规格砌块,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

1.2.3 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石粉砌墙。有条件的宜采用防水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

1.2.4 饰面砖应向有资质厂家采购,要上等级、质量优的产品,保证表面光洁,四角方正,厚度一致,颜色均匀,边缘整齐,低吸水率,干缩变形小的面料。

2. 砌筑质量方面造成渗水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2.1 原因分析。

2.1.1 施工时贪方便,砌块未经挑选,将缺棱掉角、翘曲变形的砌块用于外填充墙,而且反手砌筑,使外墙平整度差,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使外粉刷厚薄不匀,产生干缩应力,使外粉刷面开裂,有的起壳,雨水极易渗入砌体。

2.1.2 干砖砌墙,砌体质量较差。由于干砖易吸水,砂浆标号降低,造成砂浆与砖体粘结性差,从而在灰缝与砖之间有渗水缝隙,且肉眼看不到,不易修复,造成长期渗水。

2.1.3 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形成通缝。砌体的水平缝,头缝及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在砌体中形成许多空隙,渗水机会多,流向复杂,难以查找。

2.1.4 抹灰前基层处理不当,砌墙脚手洞、模板挑担洞、穿管洞等未按规定嵌补密实;砼墙体与砌块搭接处没有处理好,造成外墙渗水。

2.2 防治措施。

2.2.1 应提前做好砌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材,喷水湿润,砌块表面清污、盘角挂线工作,砌块应提前浇水,水应浸入块体内10~15mm。

2.2.2 应重视砌体质量,把干砖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缝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好后,应经施工员及质检员检查,发现通缝亮点,应修补后,再进行外墙抹底灰。

2.2.3 正确掌握组砌方法,注意砌筑的块型排列,不得产生通缝,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应达到90%。有条件的可在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和易性,提高抗渗性能。

2.2.4 除不允许留有脚手洞等的砌体外,原则上尺量少留洞。抹灰前提前检查外墙面的空头缝和孔、洞并做好记录,要专人负责清除缝、孔、洞的杂物和灰浆,并冲洗干净,然后按要求嵌缝、补洞、检查,把好外墙防水的第一关。

3. 外粉刷处理不当造成渗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3.1 原因分析。

3.1.1 砌体浮灰清理不干净,没有浇水湿润,砌块界面没有“毛化处理”,造成粉刷层空鼓、裂缝、脱落。

3.1.2 突出墙面的腰线、门窗、阳台的滴水线处理不当;外墙饰面分格条采用木制分格条,宽厚不一或分格条变形。起条时间不当,起条方法不对,使分格条边棱受损,缝底没有用水泥砂浆勾平抹光,造成渗水。

3.1.3 穿外墙管道周围砂浆堵塞不严,造成渗水。

3.1.4 外墙抹灰时,两步脚手架接搓处处理不当,擀压不实,亦会留下渗漏隐患。

3.1.5 外墙打底砂浆不管厚薄均为一遍成活,造成开裂,砂浆标号太低,施工马虎。

3.2 防治措施。

3.2.1 在粉刷前应将砌体表面浮灰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并做好砌块界面的“毛化处理”,有条件的可在抹灰前用胶质水泥浆向砌体上刷1~2mm厚,以增强砌体表面与外粉刷的粘结性,随即开始抹灰。

3.2.2 突出墙面的窗台,腰线应预留足够的高度,使流水线的坡度正常;滴水槽嵌条必须拉通施工,深度,宽度不小于10mm,距外墙面不小于20mm。外饰面分格条的规格应为宽度20mm左右,厚度12mm左右,最好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品。采用木条时,要保持不变形、干净、湿润。掌握好起条时间,刮清分格条面的多余砂浆,用小锤轻打分格条,使其与抹灰层分离后取出,注意不要损坏缝口。清除缝内灰浆,清扫干净,灌柔性防水材料,防止沿缝渗水。

3.2.3 穿外墙管道周边宜用干硬性砂浆分层堵实,外饰面做完后沿管周边注上玻璃胶或密封胶。

3.2.4 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应在搓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用尺板压逼再用铁抹子切成反搓。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应向搓口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泼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接搓。这样便于衔接,不易出现斑痕,且接搓处密实,不会有缝隙。当墙体平整度差≥30mm,应分两次或几次预先进行补抹,达到与墙面基本相平后再统一抹灰。

3.2.5 外墙抹灰较厚部位应分2~3层施工,抹灰砂浆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调配成浆,不得偷工减料。

4. 外墙饰面砖施工质量方面造成渗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 原因分析。

4.1.1 外墙面砖镶贴不牢,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

4.1.2 面砖勾缝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或缝隙,遇到台风暴雨会从毛细孔或缝隙渗入。

4.1.3 面砖镶贴时压住门窗框,玻璃胶打得不严密,玻璃胶质量差,不到一年就老化,失去防水功效。

4.2 防治措施。

4.2.1 外墙面砖镶贴要牢固均匀、整齐,面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抹灰层,遇有裂缝和空鼓处必须铲除处理,并修补后方可施工。

4.2.2 面砖勾缝宜用1:1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压光。一般缝宜凹进3mm,形成嵌缝效果。拆架前应全部仔细检查。发现漏勾、压光不匀,立即修整,不留隐患。

4.2.3 外墙面砖镶贴应离开门窗框5mm,缝隙内满打玻璃胶,严禁采用伪劣的玻璃胶。

5. 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造成渗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1 原因分析。

5.1.1 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匀,产生开裂而渗漏。

5.1.2 外墙门窗框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翘曲变形,使窗框与墙体间产生缝隙,造成渗水。

5.1.3 框架、框剪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应力变化,在填充墙阴阳角或门窗洞口、窗下墙体及一些薄弱部位,产生水平或45°方向裂缝而渗漏。

5.1.4 伸缩缝沉降缝未按要求处理,特别是水平缝和竖向缝交接处最易渗水。

5.2 防治措施。

5.2.1 砼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外墙交接处,沿高度方向每600高设2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不小于700mm,当砌块砌至最后一层时,可用填实的空心砌块或用90mm×190mm×190mm的砌块斜砌塞紧。有条件的可在交接处及一些薄弱部位贴一层≥300mm宽的铅丝网片,以避免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均而产生开裂。

5.2.2 外门窗框的安装尽量采用先立框,后砌墙的方法,砌块与门窗框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10~16mm之间,并用干硬性砂浆填实。如采用先砌墙后塞框的方法,则其缝隙应用掺入胶粘剂的水泥砂浆分层嵌实。

5.2.3 伸缩缝、沉降缝应认真处理,做到既能伸缩、沉降自由,又能防水。

6. 建筑构造不当造成的渗水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6.1 原因分析。

6.1.1 框架或框剪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防水未处理好,屋面积水从墙板交接处渗入。

6.1.2 有些框架、框剪结构主裙楼交接处,裙房屋面防水处理不当,裙房屋面积水渗入主楼内。

6.1.3 外墙立面装饰构件,如铝合金幕墙,不锈钢饰件等,与外墙面、女儿墙接触封闭不严造成渗水。

6.1.4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不严密,打得太薄,有气泡、针眼或胶老化失去防水性能而渗漏。

6.2 防治措施。

6.2.1 屋面女儿墙采用砖混结构时,女儿墙与屋面析连接处宜做60°斜嵌砼;屋面防水卷材至挑沿下,做滴水槽;屋面女儿墙,嬉采用现浇砼时,施工缝宜留在屋面板向上300mm,做屋面防水时,防水卷材应卷上女儿墙300~500mm处,使屋面积水渗不出女儿墙。

6.2.2 施工裙房屋面时,防水卷材应卷上主楼外墙外皮300~500mm,不让裙楼屋面积水渗入主楼室内。

6.2.3 铝合多幕墙、不锈钢饰件等一些装饰构件,与外墙面、女儿墙压顶部位的连接,应充分考虑到变形的影响,凡接头及螺栓周边均应打上优质玻璃肢或密封胶,确保接缝的密封。

6.2.4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之间打胶应确保厚度,打胶要严密、顺直,并应选用优质胶,确保使用年限。

7. 其它方面因素造成的渗水原因分析及防水措施

7.1 原因分析。

7.1.1 室内靠外墙的厨房,卫生间地面未作防水或防水不严,室内积水沿楼面与外墙交接处渗出。

7.1.2 外墙脚手架连墙杆,悬挑脚手架拆架时只用氧乙炔割除,有一截留在墙内形成渗水通道。

7.1.3 现浇砼外墙,固定模板用的螺杆孔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

7.1.4 外挑预制空调器洞与墙交接处处理不好及空调洞内泛水不明显。

7.1.5 铝合金门窗框后塞口、窗洞留得太大,窗框 四周塞缝不严,或塞缝时窗台清理不干净甚至未作塞缝处理,窗台未作泛水,窗顶滴水线不明显。

7.1.6 铝合多推拉窗下滑出水口太少,遇到台风暴雨时,形成积水渗入室内。

7.1.7 建筑施工井架口,上人电梯口,塔吊附墙处预留施工洞封闭不严,留下渗水隐患。

7.1.8 住户进行室内装饰时破坏了外墙面,形成渗漏。

7.2 防治措施。

7.2.1 室内厨房、卫生间应做好防水处理,室内地面防水应卷至四周墙面300~500mm。

7.2.2 外墙脚手架连墙杆、悬挑脚手架时,将墙内钢管全部割除再按要求堵洞。

7.2.3 现浇砼外墙拆模后,立即将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孔凿成喇叭口用掺入膨胀的砂浆堵好。

7.2.4 挑出外墙的空调器洞应在抹灰前安装好,与墙交接处蒙上一层300宽铅丝网与墙面同步抹灰,空调洞内按要求做好泛水。

7.2.5 外门窗洞口位置留置应正确,大小适中,一般每边大20mm,窗框塞缝要求定人位,塞缝前应将杂物、浮灰清理干净,窗顶滴水、窗台泛水应明显。

7.2.6 铝合金窗宜优先采用下滑挡水较高的70系列推拉窗或平开窗,推拉窗出水孔宫距宜≤300mm。

7.2.7 建筑施工井架口,上人电梯口等施工洞口处理应严格按程序施工,不留施工隐患。

7.2.8 住户装修应由专业单位施工,严禁在外墙上私自乱凿洞口。

8. 结束语

上一篇:红楼梦的饮食文化下一篇:城乡规划管理局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