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精选12篇)

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 篇1

沁源县安全生产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我县关于创建本质安全型县区的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遏制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县安委会有关部署,我中心对2个直属企业和有关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情况检查,检查采取“听、查、看”的方法进行排查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科学发展”的生产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把安全生产抓紧、抓好、抓实,现就我中心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抓,生产企业法人代表具体抓。我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梁国强同志为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的安全监管领导小组。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按照县安委会的要求,督促生产企业,健全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完善了生产工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设备档案,与生产经营 企业落实了企业法人、安全主管、职能科室、班组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和责任范围。坚持谁管的区域谁管理,谁管的责任谁承担。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

三、加强督查,排查隐患。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一季一排查,要求企业运转设备日小查、周中查、月彻查,确保各项运转设备正常使用。6月份以来,我中心共开展了两次安全生产检查,共抽查9个石料厂,每次都由中心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存在的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结果。

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中心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来,所监管的石料生产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伤亡事故。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安全服务工作,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 篇2

本刊讯(通讯员 蔡 兴)走进资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在一楼大堂醒目可见六行大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走到二楼办事大厅外楼梯口处,在该局干部职工工作岗位公开牌上有这么一句话:请把我们做得好的告诉大家,请把您不满意的告诉领导。步入社会保险办事大厅,各类险种业务流程图和办事指南映入眼帘。这是该局带给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的第一感观。“人性化行政”和“开放式服务”一直是该局遵循的行政服务宗旨。该局局长姜交梁同志的一句话基本说出了该局政风行风工作的重点:“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让前来我局办事的群众放心地来、安心地办、满意地走。”

自2008年以来,资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己在本系统开展政风行风自评工作,将局属二层机构、乡镇劳动保险事务所共50多名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纳入年终行风政风考评内容,并作为每位干部职工年终评优选先的主要考察指标。2008年至2009年,该局无一人年度考核为不称职,该单位已连续两年获得县直单位三个文明建设岗责综合评比一等奖。

进入2010年,资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被纳入区、市、县三级联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又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在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一是出台《资源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工作规则(试行)》,内容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会议制度、文明办公制度、考勤制度、绩效制度、惩戒与处罚等6项工作纪律与制度。二是开设政务公开栏,将该局所涉及经办的各项工作内容公布出来,并将全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联系方式和基本资料公布出来。三是开放和疏通办事机关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该局己向社会公布服务监督热线电话、悬挂工作意见信箱,公布网上投诉或申诉电子邮箱。四是通过聘请评议员、召开行评会、发放行评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反馈政风行风测评信息,开拓出符合该局特点的人性化行政和开放式服务工作新思路。

新源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篇3

快发展劳务经济

-------新源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新源县现有人口31.29万,其中农村人口21.3万,有农村劳动力8.7万,农村富余劳动力5.8万。2010年新源县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7万人次,其中稳定转移就业2.23万人,实现劳务创收2.36亿元。

近年来,新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有效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实施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民心工程。通过开展“以进城务工,帮你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采取外出考察,搭建就业平台;开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热线”;建立劳动力转移“回访”制度;开展劳动力转移“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和采取“订单式”转移就业新模式等多项举措,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已基本形成“城乡统筹一体、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服务规范、政策措施到位、内外信息沟通、技能培训配套、数量质量并重”的新格局。

去年,全县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万人次,其中转移稳定就业2.32万人,劳务创收2.36亿元。在转移7万人次中,其中向第一产业转移就业1.2万人次,这部分主要是依托林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等产业实现转移就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2.56万人次,主要依托乡村道路、城镇建设和县域企业的发展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24人次。主要从事交通运输、旅游业、服务业、商业、饮食娱乐业等产业。

目前,我县正在积极组织各用工单位召开劳动力转移工作招聘会,不断拓展劳动力转移新渠道,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稳步推进。

-----新源县劳动力转移工作具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巩固和完善“两个建设”,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努力实现“两个提升”。

“一个主题”就是服务,努力做到劳务人员转移到哪里,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两个建设”就是全面加强各乡镇劳动力转移服务窗口建设和劳务派遣公司等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两个作用”即充分发挥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两个提升”即全力提升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和劳务经济占农牧民增收份额。

------新源县劳动力转移工作主要措施是:

(一)强化责任,抓落实。2010年,新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县委、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来推进,并列入各乡镇年度经济工作考核范畴。县、乡、村均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责任明确,并实行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小结、半年一总结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乡镇劳动力转移办公设施和人员队伍,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务派遣公司,目前全县已发展了4家劳务派遣公司,一家劳动力转移协会,设立了92名专职村级劳动力转移工作信息员队伍和发展了260名劳务经纪人,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完善。

同时,我县还重点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组织建设,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了劳动力转移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一名正科级领导负责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营造氛围,抓宣传。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劳动保障好政策、劳动力转移好典型。例如:新源镇把劳动保障好政策、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典型材料制成光碟进行宣传,阿热勒托别镇举办“劳务巴扎日”宣传活动等,效果显著。二是现身说法。在年初之际,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间,组织劳务输出典型召开座谈会,让劳务输出先进个人上台谈体会、讲收获,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天地宽、外出务工光荣”的新观念。一年来,我县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动员会12场(次),在全县营造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外出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三张订单”,抓转移。“三张订单”是我县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所采取的“政府买单、培训机构接单、用工单位订单”的就业新模式。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签订培训订单,只要把一名农民工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就给培训机构相应的财政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用工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农民工签订培训订单,农牧民不用掏一分钱就可以学技术;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用工订单,农民工通过技能培训,合格后,直接转移就业,避免了就业盲目,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率。今年上半年,我县通过“三张订单”定向转移劳动力15000余人。

(四)强化培训,抓质量。我县积极开展以“抓技能培训为重点、岗位培训为要点”的“双抓”培训,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一是注重岗前引导培训。培训内容选择了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并符合农村劳动力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如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就业岗位选择、劳动权益保护等进城务工方面的基本常识。二是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与企业合作,深入企业,摸清企业用工情况和岗位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训协议。做到先定岗后培训,提高了培训后的就业率。三是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实行以县培训中心为主,各乡镇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四是结合劳务输出品牌建设,抓特色培训。把培训与劳务输出品牌建设结合起来,结合新源县情,重点打造两大劳务输出品牌:一是打造“那拉提旅游服务业”劳务输出品牌。围绕旅游产业优势,结合民族传统特色,开展餐饮、服务及民族特色工艺品制作方面的培训,深挖民族文化,目前,已形成了一支长期、稳定、专业的旅游业服务队伍。每年在旅游服务产业方面实现劳务输出达6000余人,人均劳务创收每年达6000元以上。二是打造“喀拉布拉乡芦苇加工业”劳务输出品牌。依托喀拉布拉乡近10万亩的芦苇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芦苇产业作为农牧民劳务输出增收的重要渠道,制定了芦苇资源开发和保护等多项政策,努力打造芦苇加工业劳务输出品牌。通过技能培训,发展、壮大芦苇加工业队伍,形成规模,形成产业。目前,全县从事芦苇产业的人数每年达到7000余人,人均劳务创收每年达8000元以上。

(五)搭建平台,促就业。为拓宽劳动力转移新渠道,去年,我县组织了两批工作人员赴区内和内地开拓劳动力转移基地。同时我县紧紧抓住江苏省援建新疆的大好机遇,和对口支援我县的江苏省扬州市劳动局建立了劳务合作意向协议,近日,已确定派工作人员前往扬州市等地联系劳务输出事宜。同时也正在和博乐市、兵团农五师81团、90团等用工单位积极联系季节性劳务输出市场,特别一提的是,新源县11个乡镇同农五师81团11个连队建立了长期劳务输出“结对子”合作关系,为我县每年秋季大规模组织拾花工顺利转移增收搭建了平台。

同时,新源县以“工业化致富农牧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起“工业大县、务工富民”现代工农业新格局。在围绕白酒、钢铁、建材、乳制品、肉制品、旅游、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了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使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新源县,形成工业集群,努力打造吸纳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蓄水池”,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为把今年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细、做扎实,我县劳动力转移中心还制订了“二近一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举措。“二近”:首先,就是充分抓住疆内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少政府运行成本,采取长短结合,灵活多样有组织的转移。今年已与奎屯、石河子市、昌吉市、兵团等地均建立了劳务合作联系点,有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其次,抓住县内工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围绕白酒、钢铁、建材、乳制品、肉制品、旅游、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子”工作,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全县11个乡镇都与园区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村企”互动,使劳务基地每年稳定吸纳劳务的数量占到全县输出人数的50%以上。“一远”:就是通过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联系点,通过有组织的向内地企业输出劳务,目前与江苏、广东等地企业建立了劳务联系点,去年已有1000余人在广州、江苏地企业就业。

(六)树立典型,抓示范。为扎实抓好今年劳务输出工作,稳步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我县开展了劳务输出“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在劳务输出“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喀拉布拉乡以实施千亩特色林果业、百座蔬菜大棚建设和移民工程的全面推进、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启动为劳务转移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芦苇加工业,实现就近、就地解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新源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已经形成三大产业(即:房地产业、奶业、城郊副食品店),六大基地(即:蔬菜花卉、苗木、育肥、奶业、生猪养殖、禽类养殖),为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搭建了平台。则克台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服务企业为工作重点,及时做好“镇、企”对接,召开人才招聘会,实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稳定就业,实现了一户转移一人的目标。阿热勒托别镇以商贸业、旅游业的发展和工矿企业的兴起为劳务输出平台,免费为用工单位和农业富余劳动力搭建“劳务巴扎”市场桥梁,同时主动开展劳务对接,邀请企业到当地开展技能培训、招工,极力打造劳务输出大镇。那拉提镇依托地缘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了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增加了农牧民经济收入。去年,那拉提镇还立足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野菜种植、加工业等新型产业,并深度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富民强县壮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喀拉布拉乡、新源镇、则克台镇、阿热勒托别镇等乡镇劳务输出力度大、思路有创新、措施得力、亮点纷呈,被申报为劳务输出“示范乡镇”。喀拉布拉乡开买阿吾孜村、新源镇卡普河阿吾孜村、阿热勒托别镇玉什开普特尔村、坎苏乡库尔乌泽克村等8个村被申报为劳务输出“示范村”。通过开展劳务输出“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县,为整体推进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我县计划年底开展“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对那些吸纳劳动力就业多,待遇好的单位挂牌,确定为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并进行奖励。

(七)以人为本,抓服务。使外出的农牧民实现稳定就业,达到“家里放心、走得出、稳得住”的效果,我们把跟踪服务作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一是对用工单位进行实地回访,详细掌握农牧民在用工单位的工作、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情况,为农牧民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开通劳动力转移服务热线电话,随时解决外出人员一切求助问题。三是定期和不定期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属进行回访,协调解决外出人员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使外出人员安心、放心。

-----2011年新源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新举措: 一是创新宣传,改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逐步引导农牧民树立“要想富,出劳务,要发展,搞劳转”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好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大力开发劳务市场。一方面积极与各用工单位、企业对接,开发劳务市场;另一方面与外出务工人员对接,了解口碑好、服务好的用人单位,进行有选择地开发,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根据我县农民工所需,掌握劳务市场变动方向,及时做好调整工作。

三是着力抓好岗前培训。在原来基础上,继续紧密结合新源县产业特点,全力做好以培训钢铁、白酒、制糖等产业工人为重点的工业产业人才培训,以培训蔬菜、水果、芦苇加工技术能手为重点的农业产业人才培训,以培训厨师、餐厅服务员等人才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人才培训和以培训宾馆服务员、保安等服务行业人才为重点的服务产业人才培训等岗前培训工作。

安全工作汇报(指挥中心) 篇4

我队至2005年11月份进场以来,为确保施工中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和实现安全达国标的目标。根据公司2005年的安全工作方针,结合我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员工安全教育、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进场至今一直保持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在质检站、业主、咨询、监理、经理部和子公司多次的检查下给予好评,具体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队安全管理工作,杜绝重大责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人身与财产的安全,根据我队现行体制和实际的情况,在2005年12月29日组织了有关部门,召开了关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题会议,成立了以第一管理者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 长:队长

副组长:副队长、总工

成 员:各部门主管、各工区负责人、主管领工员以及相关技术干部和相关人员。

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环保室,日常工作由安质主任杨兴负责组织开展。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为保障我队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维护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队工程的情况,依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安全标准工地实施细则》、《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的分项分部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三、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减少施工作业违章违纪行为,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我队认真实施安全教育经常化和制度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规程、制度、措施等为教材,从管理到作业层全面展开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截止至今我队共组织各类安全学习31次。(附安全学习图片)

(2)、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程序和工序流程等,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安全防患措施,入场至今从临时工程到主体工程我队共组织专项安全技术交底5次。

四、加强监督检查

根据我队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每周定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周一安全例会上进行通报,违章违纪根据规定给予50~200元的经济处罚,存在安全隐患的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根据奖惩办法对协作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分管领导和现场负责人负连带责任。

尽管我队安全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检查制度健全,执行情况较好,但是违章违章违纪个人行为依然存在,始终屡禁不止,截至至今我队共组织安全专项检查28次,查处违章违纪32人次,发现安全隐患19起,现场得到整改5起,限期整改14起,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14份,复查时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实现了检查100%整改100%。

监理、经理部和上级单位对我队检查发现违章违纪5次,安全隐患3起,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得到定期整改完毕3起,整改率100%。

五、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安标建设

1、我队投入了专项资金,保证了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到位,并对防尘、防有害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为加强安标建设,我部截止今本部投资近8万余元用于安全标准工地,即:安全警示牌255块、安全操作规程125块、施工公告和施工告示10块、安全生产固定标语两套26块、五牌一图(即:安全纪律、文明施工、工程质量要求和工程概况牌以及施工平面布置图)共计五套25块,安全职责20余块,其他安全用电、防高空坠落、入场须知、施工现场十条禁令等230余块,另外高空坠落分析图、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安全控制程序图、安全事故分析图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框图以及紧急时联络体系图等,安全保证体系早在本年的3月已全部安装就位。

六、制定救援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方针,我队针对工程项目和施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为强化本单位员工在事故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本单位自救和互救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尽可能地给伤病人员以最大生存机会,本队聘请有关专家和组织了有关部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编制了消防应急、触电救援、高空作业和物体打击、起重机械设备及交通应急救援预案,现已全部出台,并组织了学习和交底。

七、“三体系”的运行情况

根据 “三体系”制度,结合我队工程特点,对项目管理文件清单、法律法规清单、组织机构图及职能要素二次分配表已装订成册,部门职责及工作流程已组织学习和上墙,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排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危险源控制,通过排查,对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了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八、下一步安全工作计划

为了巩固安全工作,本队下步工作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再教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与范畴,对有章不循违章违纪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并一如既往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与精神,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促进安全达国标的目标。

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 篇5

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工作汇报

2014年5月28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贯彻落实《细则》,当务之急是抓好学习培训。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学习等形式,确保党员及校委会成员全覆盖。

一、充分认识颁布实施《细则》的重大意义

党员是党的活动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细则》充分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中央对发展党员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集中体现;充分贯彻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是适应发展党员工作新情况新特点的现实需要;充分贯彻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部署,是发展党员工作新经验新做法的科学概括,为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通知》指出,学习贯彻好《细则》,对于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学习贯彻《细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程序意识和纪律意识,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

二、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集中培训 学校党总支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细则》作为当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三会一课”等方式,尽快把《细则》传达到每个党员学习小组,并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逐章逐条学习《细则》,准确把握《细则》的精神实质。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以致用。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务公开栏、校园管理平台等,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细则》,让每位教师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

三、认真执行《细则》,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全校各级党支部要认真执行新的发展党员工作规定,坚持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实行动态监测,控好总量、调优分布,确保中央和省委组织部确定的调控目标落到实处。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政审制度,深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在反分裂斗争上的政治态度和实际表现,确保每名新党员都思想过硬、政治合格。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视从一线教学的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突出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审查把关不严甚至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对洱源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措施对策

1、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至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厘米以上。所以说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劳作活动,如:过度开采林木、矿藏、各类工程建设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洱源县的危害也比较严重,它不仅造成洱源县境内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行业生产的发展。它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县内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力发电、水库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境内江河洪水威脅。此外,因河道淤塞而导致河道防汛能力的下降,其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洱源县经济的发展。它毁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人口环境容量,而且造成阻断交通,淤塞水库,淤高河床,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据统计,洱源县每年水土流失总量为342.2万吨,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为山区、半山地区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如何做好洱源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呢?

2、水土保持是维护江河湖泊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加大洱源县江河湖泊的治理力度,防治水土流失,维持良好生态环境,正成为洱源县整个社会和全体民众的共识。洱源是洱海的源头,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三江(黑惠江、罗时江、永安江),三河(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五湖(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共有大小支流560条。但江河是有其生命的,如果我们不遵循自然规律,进行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违法开垦荒坡地;向江河、湖泊、水库倾倒砂石、废渣;甚至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等违法行为,那江河的生命将被我们提前终止。如果江河湖泊生命系统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势必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水土保持工作是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2.1 从源头控制泥沙下泄,防止江河抬高河床

由于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会产生的大量泥沙,一旦雨季来临大量的泥沙下泄是造成湖库淤塞、河床抬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现在各行业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乱倒、乱弃,在径流的冲刷下,把大小江河阴阻塞得水泄不通。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对泥沙不断进行层层拦蓄和植被的覆盖保护,很大程度的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进行控制,减少江河中泥沙的下泄,达到控制河床抬高,变河床抬高为河床下降的目的。

2.2 采取措施削峰调流,减轻河道的破坏

近年来发生的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泥石流是造成溃堤倒坝、河道淤阻、河道破坏甚至改道的重要原因。2012年8月6日发生在洱源县凤羽镇铁甲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灾害造成铁甲村及附近的电站及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受损,造成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河床淤积抬高又是造成洪水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通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森林植被的林冠截留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拦蓄,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从而抑制洪水的暴涨暴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对江河的河床河道进行较好的保护。

2.3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减少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危害性是难以估量的,冲毁土地,破坏耕田;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淤积水库,堵塞河道;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和沙漠化发展。尤其是水土流失导致的面源污染比工业的点源污染危害要严重得多,治理的难度也要大得多。水土保持通过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物,改善水体的质量,发挥保护水质的作用。

3、水土保持是抗旱防汛保安全的重要屏障

水土流失给洱源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不仅毁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人口环境容量,而且造成阻断交通,淤塞水库,淤高河床,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3.1清淤除障,搞好河道水土保持工作

江河的通畅能确保江河日常的安全运行,减轻江河流域的防汛压力。尤其是流经人群密集区的江河,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在江边河道种植树木、灌木或草皮,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环境。在江河带施工,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3.2综合治理,安全渡汛

我认为,在洱源县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可根据各乡镇水土流失地区的实际,以预防为主,以小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合理配置,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发挥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作用,共同创造水土流失防治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良好效益。用水土保持来减轻抗旱防汛的压力,实现洱源县内大小河流“大流量、低水位、运行好”的良好景象。

4、搞好水土保持,维系生态安全

随着全球环境与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生态安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依然非常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问题突出,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经国家第二次卫生遥感调查测定,洱源县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196.93 km2,而且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4.1长抓共管,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落实水土保持这一基本国策,任务十分繁重。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在人口密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紧迫的区域,按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等措施,以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为建设重点的综合治理。并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4.2多举措实施,创建美好生态环境

面对洱源县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我认为洱源县应当按照水利部确定的水土保持工作六个方面的重点:着力抓好预防监督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着力抓好综合治理的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着力抓好监测评价工作,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着力抓好水源保护工作,维护饮水安全;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5、洱源县水土流失的解决对策

多年以来,洱源县一直特别注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县内各类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洱源县水务部门对此严格把关,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洱源县水务部门参加。

国家把水土保持工作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既是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背景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也说明了开展水土保持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重大任务。

5.1加大投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实处。把水土保持作为扩大内需水利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要不断改革投资机制,调动企业和个人防治水土流失的积极性。要尽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设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各项工程顺利高效地完成。

5.2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就洱源县目前的状况而言,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力量,主要来自水利系统水利水电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水保培训上岗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工作。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洱源县应重视这个现实的存在,应在录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时,考虑选拨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充实水土保持专业技术队伍,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大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技能,为洱源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储备技术力量。

5.3突出重点,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根据洱源县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实际和特点,全面推行按项目区立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了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工程建设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技术线路,调整措施体系;改革补助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治理投入,集中力度,加强治理;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注重实效。

5.4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同时还要借鉴先进的、成功的经验。水土流失防治要大胆应用新的科研成果,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了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好,要定期不定期地送工程技术人员到相关机构培训,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各处去参观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工程现场提高了专业素质。针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各地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不迁就,要不断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强化执法,有效控制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道路。

6、结语

洱源是一个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水土流失是洱源县目前乃至将来首当其冲首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重要的环境和生态修復重建工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水土流失已经给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实施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修复、科技支撑”使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洱源县才能实现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和谐兴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

[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

[3]《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作者:云南省水利厅、水利部天津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心小学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汇报 篇7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形势平稳,坚决遏制和杜绝重大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于5月5日对学校的校园、校舍及附属设施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排查,现将学校安全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

1.通过学校认真自查,学校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1)学校东院北教学楼外墙上及个别教室的电线线盒、开关、插座有损坏现象。(2)学校东院北教学楼二楼栏杆随经过加固,但风刮雨淋锈蚀严重,有脱落现象。(3)连接学校东西两院的育才桥一节栏杆在原有裂纹处断裂脱落,掉入河中,存在安全隐患。(4)西院北教学楼线路铺设凌乱不规范。

整改措施:

1.学校主抓,分工负责,限期整改

由总务处谢春生、岳发钦及电工张晓辉负责于5月6日将教学楼电线线盒、开关、插座修理完毕。

教学楼二楼损坏的栏杆由总务处主任谢春生购置铁并负责组织人员进一步进行加固。

育才桥栏杆及西院线路问题,学校将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上级部门反映,寻求最快和最佳解决方案。同时,用铁丝将栏杆脱落处缠绕加固。

2.学校采取政府支持,自筹资金等办法,对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改造。问题(1)(2)在6日7日两天内改造到位,解决漏电问题。问题(3)桥栏杆已经用铁丝加固。问题(4)待上级批复,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

以上是我校安全排查及整改工作的做法,不当之处,请领导给予指正。

大峪沟中心小学

镇中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篇8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使师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认真遵照上级职能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认真做好安全管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现将我校安全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府保障

加强校园安全领导工作。

1.上级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督导与考核、奖惩。

2.社会鼓励志愿者和个人参与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

3.政府、社会要求学生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管理。

4.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副校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及各班主任任组员,统筹协调工作。

二、安全管理职责明确,相互联动。

1.学校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2.上级机关及机构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学校安全机构负责人等进行安全培训,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3.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对联动机制,上级机关指导学校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

4.学校基本配齐了安全保卫人员和防卫器械。

5.建立了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研判、信息互通共享、联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及时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校园及周边建设警务室;派出所建立健全校园周边日常巡逻防控制度,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校园周边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并且校园内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监控,将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接入公安机关系统监控和报警平台。

6.在学校门前科学设置了交通警示标志、交通标线、减速带和硬质防冲撞设施,划设接送等候区及公共停车区等。

7.学校对特种设备、学生用品、学校食品以及原料等进行重点监管。加强对学生的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的管理,减轻网络、手机等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8.学校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应急和处置工作,督促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和疾病预防等工作,落实晨午检制度。

9.学校加强日常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疏散演练,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开展学校火灾的处置与救援,并依法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开展防溺水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

10.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化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政教领导协同值日干部等负责学校日常的安全保卫和维持正常生活、教学秩序等;主管副校长带领体育组、后勤工作人员注重师生体质健康;总务处负责安全设施建设;教导处、各科任教师等利用学科教学进行“1530”安全教育等等。

11.不遗余力,硬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我们突出了学校安全建设,先后投入资金添置、更换灭火器,更新体育设施,加固大门、栏杆等学校重点部位,在硬件上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三、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1.学校除建立健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外,同时按照规定配备具有保安员资格的安全保卫人员和防卫器械;大力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2.强调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岗位人员履行相应安全管理职责。学校倡导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学校志愿者队伍,协助维护校园秩序。

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人员确需进入校园的,应当经学校允许,并配合进行查验登记和安全、防疫检查方可入校,并做好痕迹留存。

3.校园主要区域和重点场所安装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和一键式报警装置,接入了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的监控和报警平台,并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对接。

4.学校建立学生考勤制度、出入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未按照要求正常到校、非正常缺席、擅自离校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生外出需在家长亲自接走,返校后有销假痕迹留存。

5.学校加强了对校园内道路和通行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设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划停车泊位,限速行驶。日常管理中学生出入高峰期,机动车辆不得进入校园;除教育教学、应急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校园教学区。

6.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行餐具消毒和食品留样;执行物资采购的索证、查验、登记等制度,保证可追溯。

7.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卫生室,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保健教师,落实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制度。

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疏导服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早期干预和危机干预机制;发现学生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异常状况的,要求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时报告学校。

8.学校制定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普及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对知识,做好日常体温监测、通风消毒、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访等工作。建立和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校园内突发传染病或者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时,按照规定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情况采取暂时性隔离、停课等措施。

9.学校建立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宿舍管理,落实巡查责任,并根据不同性别特点加强对宿舍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宿舍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危险物品以及其他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10.学校规定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体育教学和科学实验前,对仪器电路、化学试剂、药品、体育设施、活动场所等进行检查,确保学生安全受教。

11.学校组织校外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提前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12.学校建立健全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和事后干预机制,开展校园巡查;发现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及时制止和处理,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按照规定向教育部门或者其他学校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帮助遭受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等。

13.开设公共安全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举办安全主题教育日(周、月)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如防火、防震演练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暴力、毒品、诈骗、传销、性侵害、溺水、非法贷款、邪教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和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专题教育。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聘请法制副校长和片警,实现学校与公安机关、社区治安联防机制;落实规范学校教师值班职责和工作制度及各项安全保卫措施。

学校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和制度,岗位责任落实,按规定配足消防器材,并确保设施有效;师生生活和教学实验室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规范,无任何消防事故发生。

无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校舍无安全隐患;各项教学活动的安全措施完善,工作落实。

疫情防控安全、传染病(尤其是肺结核)防控做到日讲周统计,实现对疫情的实时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诊治,及时处理。

四、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制度完善。

1.建立与学校联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学校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避险自救,救助受伤学生,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依法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

2.因学校安全事故引起的纠纷,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予以解决,也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学校报请上级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3.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以校长为核心,由分管安全保卫的副校长直接领导,由值日领导负责日常管理,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部门日常安全工作,并逐级签订安全协议书,做到责任分明,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做好日常安全工作,积极排查安全隐患。制订有《##镇中心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镇中心学校学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安全事故汇报制度》,遇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根据《预案》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逐级迅速呈报,做到上下级密切联系,共同协调处理。

五、取得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安全条例》,并深入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搞好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依法治校,认真做好学校内部维稳工作,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1.一年来学校师生犯罪率为零,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斗殴事件。

2.一年来学校没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3.学校获得“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见荣誉室)。

六、存在问题。

1.学校各室门窗质量差,防盗性能低。

2.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问题。学校紧邻交通十字路口,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不便。学校门前也有一条乡镇公路,也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不便

3.镇上有很多网吧接受未成年人上网,希望能得到上级部门加强网吧的管理。

4.每逢放假和学生到校时,有很多麻木来拉客带学生回家,很不安全,希望能得到上级部门的管理。

5.心理教育教师较少,教育资金不能得到保障。

七、整改意见。

1.首先做好自身内部管理,发挥值日领导和教师的作用,值日教师加强值班巡逻,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2.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生排队上下学,教师、领导放学护队,护送学生安全过路。

3.积极向上级反映学校的困难,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捐助。

正村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篇9

一、基本情况

正村镇中心小学位于正村镇址所在地,辖区生源为镇直属、正村村、西沟村、北沟村适龄儿童。在校学生520人,其中女生233人。在校教职工25人,其中门卫3人。

二、安全工作组织建设

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分管校园安全工作,教导主任分管常规教学安全工作,政教主任分管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后勤主任分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德育主任分管思想教育安全工作。办公室主任分管,事故上报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校长同每位分线管理的二线领导、任课教师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三、制度建设

学校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制度④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⑤家长入校制度⑥校产安全管理制度⑦路队管理制度⑧事故报告制度⑨档案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

四、安全工作预案

专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安全事故应急队伍。保证突发事件的专人、专项有序进行。预案涉及防范、防火、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体育课活动课、教室课间活动、交通、流行传染病、大型活动、外来暴力侵害、自然灾害、其他伤害事故等12项校园常见紧急事件。保证在紧急的情况下,专业、高效的组织救援和抢救工作。

五、安全工作排查

学校成立有安全排查小组,坚持每月一次的专项排查,并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各分线领导限期整改。冬季到来,为保障学生能够平安过冬,我们还进行了冬季学生安全工作调查统计,涉及困难学生、路途较远学生家长接送情况、家庭取暖情况。我校在校生520人中有95人(女38人)有家长接送。煤炉取暖家庭50人,电取暖家庭117人。并对以上排查问题,及时的通过面谈、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保障学生往返学校的人身安全,保证温暖安全过冬。

六、安全教育与总结

学校每学年将学校安全工作写入学校工作计划,政教处制定全年安全教育行事历,保证一月一主题。同时学校主管领导每月对学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主题教育,班级依据学校月教育主题,每周2次安全主题教育。内容涉及

等方面,要求教师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总结正面典型,发现隐患与不足,及时补救。

七、安全应急演练

依照安全工作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要求应急小组和应急队伍严格按照预案进行操作,演练结束后及时的进行教育和总结,让学生切实的掌握一定的逃生和自救能力,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切实的做到规范、高效进行救援。

西堡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篇10

——西堡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安全重于泰山”,加强安全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下面就我中心学校安全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校长是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我中心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校校长为组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及各校分别选派专人担任安全员及信息员,并明确了各自职责。这样从中心校到各校建立起安全工作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无死角。并且中心校每学期与各校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学校每学期与家长、学生及班主任签订校园安全责任书及校外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这样从管理体系和责任上实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保证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管理是铁,制度是钢,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各项制度是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为此,我镇中心学校几年来根据学校实际,先后建立健全了《西堡镇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西堡镇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制度》、《西堡镇“警校”“村校”联系制度》、《西堡镇安全排查与月报制度》、《西堡镇安全预案与演练制度》、《学校课间巡视制度》、《体育课安全保障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西堡镇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西堡镇学校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较为完备的制度,保证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逐步形成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二、全力落实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

1、形成并落实了学校安全月查月报活动。

几年来,我中心学校坚定不移地落实月查月报工作。每月各校安全检查小组对校舍、水、电及体育、生活、消防、安全报警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遗余力地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师生安全。同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全面排查学校管理各环节中可能引发的不稳定事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和上报工作。

2、建立并运作了校园周边环境定期排查整治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只要学校周边治安环境良好,教师才能安心教书,学生才能安心读书。近年来,我中心学校在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上有如下作法:

一是认真落实警校联系制度,建立起警方与学校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各校聘请派出所民警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每学期到学校进行一次以上的法制讲座,并不定期深入各校随时掌握校园及周边治安动向,及时制止和查处侵害校园师生的不法行为,增强在校学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学校狠抓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加强对学校教职工、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和上下课、晚自习等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减少精神污染,实现学校周边治安工作的经常化、社会化和群众化,并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二是强化村校联系制度,各学校与当地村委建立联系机制。针对部分社会青年经常到校溜达,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现象,学校抓好劝导工作,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当地村委领导,让他们配合教育,共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三是各学校在派出所、村委的配合下,综合整治网吧、书店、音像店及食品店,与网吧、书店、音像店签定协议书,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扎实开展校内外安全教育活动。

各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力求让教师依法治教,坚决不做法盲教师,坚决不做违法的教学行为,消除体罚学生的现象,让教师努力做依法治教的文明之师。

各校以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依据学校安全预案,定期开展“防火、防震演练”、“突发事件逃生演练”等,提高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如我镇西堡学校,在“防火、防震演练”中,1100多名师生能在2分48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葛家学校400多名师生在49秒内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

各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二次以上,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安全工作,并通过板报、宣传栏、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等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知识,突现安全工作重要性,营造“安全重于泰山”的防范氛围。

严格落实各校的值周巡视工作。如我镇各学校,在课间时间、上下午放学时间,在楼道、教学楼门口、校门、公路边指定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进行专人疏导,确保无拥挤、无践踏。如我镇西堡、两旗、伟青三所学校靠近公路,每天学生在放学时,由教师充当交通指挥员,引导学生安全通过马路。各校严格要求学生排路队回家,并把排路队情况纳入班级值周量化中。

各校加强了体育课、运动会、综合实践课、实验课等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严格了校外活动审批制度。如:登山、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须在活动前拿出具体方案,经中心学校批准后方可开展。

各学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假期值班检查工作,建立顺畅的信息联系网络。在值班期间,各校一丝不苟地进行夜间巡查,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巡查。在宿舍楼、办公楼、教学楼中安装照明灯及防盗报警系统,加强了各校安全保卫措施,4、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我中心校各幼儿园与司机及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幼儿交接制度,重点管理好乘车幼儿的上、下及乘坐安全。如:幼儿无人接送时,跟车值班的教师要负责到底,安全无误地将幼儿送到家。对于未到园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汇报。对幼儿园接送车辆进行限速,明确规定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并对车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严格落实幼儿园食品的采购、存放、使用制度,实行定点采购,分类存放,对所购食品建立台账并进行备案。

加强各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的管理工作。保育员和教师实行分班包干的办法,让幼儿在上课、课间活动、午休、就餐时有专人负责,不留安全死角。

5、加强住校生管理。

我中心学校住校生共有300多名,自理能力较差,住校生管理人员不足。针对上述情况,学校从学生的就餐、就寝、早操、晚自习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由领导带班,专任教师负责,让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就餐、就寝、上早操、上晚自习等活动。

加强公寓安全保卫工作,对公寓进行封闭式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详细登记,学生就寝时,进行夜间巡查。建立住校生家长联系卡,如遇突发事件,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学校要求家长在学生返校和回家时进行接送,保证学生往返安全。进行住校生防震、防火演练,提高住校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存在问题。

1、师生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防震、防火演练的实效性仍然不够,如遇到突发事件,还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安全应急工作,应急预案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

3、学校周边环境仍然存在问题,如个别社会闲散人员、学生家长到校闹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4、值班人员遇到紧急事件后,可能束手无策,盲目处理,会给学校财产及生命安全带来损失。

5、幼儿园接送车辆超载严重。

6、师生的道路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四、今后安全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各校严格落实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

2、加大安全工作考核机制及督察力度,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3、加强宣传教育,与当地政府、派出所、村委会健全联系制度,对广大群众及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4、扎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时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杜绝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一切安全隐患。

5、积极创办幼儿园,合理分布,缩短车辆接送距离,减少接送人数,克服超载现象,消除安全隐患。

张格庄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修改 篇11

为落实省、市安全专题会议和区教体局安全专题会议精神,我校认真组织学习领会《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区局转发的《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并立即部署开展安全专项排查整改活动,现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们张格庄镇三所完小于11月26日正式撤并合校,全镇师生320余人迁入张格庄中心小学新校区,在这样关键节点,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工作再重要,安全也要先行。张格庄中心小学成立了以叶大波校长为组长,赵守成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自查、整改领导小组,责任到人,扎实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二、排查交通隐患,狠抓交通安全

为确保师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万无一失,合校前,我校召开班主任交通安全工作专项会议,统一印发了《致家长一封交通安全公开信》,对全镇267名孩子的上学时间、交通方式、到校需要的时间进行了摸底调查,这也保证了我们能够快速、顺利地完成合校工作。合校后第一天,我校要求所有班级再次对乘坐合租车的学生和车辆的信息进行排查。学校安排政工主任栾金光同志亲自对每位合租车车主进行电话联系,向他们传达上级的安全指示精神,强调不准拉在校的学生,并把合租车车牌号和车主电话记录在案。同时,学校把这些车辆的信息上报门楼交通稽查五中队,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合校第二天,也就是11月27日下午,我们及时召开了全体家长会,参观完校园后,学校重点就交通安全问题与家长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现在清晨,孩子们下了公交,保安及时阻拦过往车辆,学校执勤老师亲临校门口迎接;晚学后,全体老师维持秩序,送孩子出校门,交警封道,保安引导,上下学一切井然有序。

三、抓好饮食、水电安全管理,打造无忧校园

为保证孩子们健康饮水,我校在各个楼层都安装了净化水装置,装置上方,张贴了醒目的安全饮水警示。温馨地提醒孩子注意用水安全。净化水装置设有开水、温水。在安全会议上,要求班主任亲自演示,教会孩子怎样打水,端水,甚至怎样喝热水。除教师管理外,各班级特别设立了生活委员,提醒监督同学饮水;在午餐方面,原材料的采购严格实行索证制,米面油肉菜均定点采购,餐厅工作人员录用都要经过体检,持证上岗,所有餐饮坚持48小时留样制度,确保万无一失,且有据可查;水电安全,不容忽视,合校第二天,总务处人员对全校的水电进行大排查,对于漏水、堵塞的管路进行了修缮,对于孩子们容易触摸的,不常用的电源进行了封闭,并要求班主任对全体学生用水用电安全知识进行讲座,并规定在用电方面,“能自己动手的,坚决不用学生”。

三、严抓学生常规管理,坚决杜绝校园内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靠教育,更要靠纪律约束。我校除了要求各班级加强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课、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校园及周边安全”、“交通安全”和“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外,严格常规管理,从而双管齐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坚决不越线,单行不并行,前停后必停;班级下楼走固定楼梯,固定出口;班级活动固定区域,执勤师生准时到位,餐厅就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亲自带队,打饭有序、清洗餐具手把手的教,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快速、安全的适应新学校的生活,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我校安全无校园事故。

当然,我们仅仅才搬入新校舍几天,面对的安全问题肯定还有很多。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乘坐的公交车能够直接开到学校门口,降低学生穿越马路的危险;学校周边需要设立缓冲带、设立前方是学校等警示标志,这些都需要得到上级政府的协调和帮助。

张格庄中心小学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汇报线维中心 篇12

安保部:

根据市公司的要求,以及省市公司相关文件精神,为了迎接市安监局的检查,我中心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自查工作。要求各维护队认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工作,边查边落实整改,逐步提高和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安全检查通知的要求,对中心范围内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检查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所有通信机房进线室孔洞封堵情况,达到防水、防毒气渗入的标准;检查充气监控机房的值班情况、告警设施的运行情况;外线人员安全作业情况:线路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符合标准;脚扣、保安带、大小竹梯等登高工具完好情况;施工现场安全情况;三线交越保护、拉线反光条的制作情况;班组安全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情况;各队、班组安全资料台帐、会议记录等。

通过检查,安全生产情况良好,安全资料、会议记录齐全,线路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安全操作规范,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维护队仓库工具器材摆放较乱;两副大梯根部未使用胶皮包扎,红白标志不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中心要求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列入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近期我中心将全力投入到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中去。要求全体人员高度重视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抓好安全整改工作。对重

大隐患一时整改不了的,必须要有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快安全隐患的整改进度和整治力度,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采取强硬措施,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坚决遏制事故苗头,确保线路维护安全生产。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密联系本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切实抓好生产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发动员工认真研究分析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业务规范,力争使中心安全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杜绝责任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此次的安全大检查活动,我中心把安全生产的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更趋规范,各项措施更趋完善。

接入维护安装中心

上一篇: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下一篇: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