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的魅力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诵读的魅力(精选8篇)

诵读的魅力 篇1

---《与朱元思书》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化州市平定中学谢凤球

古人说得好,“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无疑,这些理论不仅在思想上进一步成熟,而且在行动上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领悟:在诵读中能很好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在不断的探讨与实践中,我找到了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可行途径。文言文教学应从诵读开始,贯穿语文课堂,现在就以《与朱元思书》朗读教学片断为例来阐述我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案例描述

一、自由放声朗读。

初读课文,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浅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于是学生饶有兴趣的放声地朗读。在朗朗书声中,我走进学生,帮助学生解读不认识的字词,注意聆听学生朗读的节奏与停顿,并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帮助学生划分节奏与停顿。如: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二、听读课文录音

上面通过自由朗读已让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下面我让学生听读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听出节奏和停顿,听懂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格外仔细。听完录音后,对一些难读的字词和句子进一步落实,对有些在停顿方面产生质疑的句子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

三、仿读和译读

听读课文的读音以后,我要求学生仿读课文,即模仿课文录音有感情地朗读。于是学生摇头晃脑的开始仿读。虽然感情不是十分投入,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停顿已初见成败。仿读完毕,于是我便引导学生下一个环节——译读课文。即结合课文注释译读全文,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我则走进学生的行列,个别辅导学生。学生们有的看注释,有的查工具书,有的相互讨论,有的举手问我······通过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或重点句翻译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于是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四、品读

语言品读不仅是现代教学的难点,更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两道品味语言的题目:

(一)采用“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说说你对课文美点的品味。没有想到的是,我刚提出问题,同学们就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李小军说:“山水之美,美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清皆缥碧,水深若千丈,水急甚箭,浪高若奔。”

(二)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

(提示: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表现手法、表达作用、修辞方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同学们看到这个问题,就立即拿起笔,点点划划起来,思考五

分钟后,语文科代表黄小花说:“第二自然段写”异水“时写了水碧、水清、水急,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语文代表刚发表完,学习委员黄珊胸有成竹地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化静为动,通过听觉来写奇山,有水声、鸟鸣声、蝉叫声、猿啼声,喧闹、嘈杂,实际表现的却是一种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上、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是一种天籁之声,非常洁净的声音。学习委员刚发表完,黄国生同学抢着说:“第三段大量使用了四字或六字的对偶修辞方法,作者从景物的形状、光线、声响和给人的感觉等多方面描绘两岸的山景,景色写得生机勃勃,富于动感,富于生命力。通过上面对句子的精彩赏析,同学们对文章的写法就有了很好的理解了。

五、想象美读

美读,是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朗读。要美读,就要字正

腔圆,节奏舒缓,音调悠扬,感情起伏。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让人感受到文言文的音乐美、情感美、形式美、图画美。

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好句子的节奏、停顿和重音,或铿锵有力,或浅吟低唱,能给人一种音乐美。二是品味情感美。《与朱元思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该文的情感显露于字里行间,通过朗读把这些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三是品味形式美。《与朱元思书》一文长短句交错,表现出参差美,适当的节奏和准确的停顿,能更清晰地让人感受到该文的形式美。四是品味图画美,本文写到富春江的山水确是很美,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富春江的美景图,美读时指导学生读出诗情画意。

反复美读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的全部,就无法走进作者创设的意境,无法表达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中去。

六、朗读挑战赛

上面经过反复朗读之后,我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该环节设计新颖,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的斗志昂扬,热情高涨,把朗读推向了高潮。两分钟准备时,我看着一个个学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朗读挺有感情的,我的心掠过一丝惊喜。学生准备后,男女生各挑选一名代表挑战老师。比赛开始,男生蔡运生同学

虽有点紧张、拘谨,但不一会儿,便进入佳境.朗读不仅流畅,而且蛮有感情。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女生王小丽的朗读可谓是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她不仅声音婉转悦耳,流畅自然,而且声情并茂。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印证了学生对她的佩服与赞美。

轮到我出场了,我有一些心跳,有一点紧张,我知道要超越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深呼吸,开始诵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在我觉得有点拗口,顿时掐住了,学生们高兴地笑了,说道:“老师您背错了!”看着他们兴奋的笑脸,能比老师优秀,他们是多么高兴、多么自豪啊!我故意顿了顿嗓音,笑着说:“老师可以再来一次吗?”于是我又重新融入文本,开始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课堂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很感谢学生给我的鼓励。

点评开始,董小娟同学说:“老师和同学都读得很有感情,只是蔡运生同学声音有点低,而老师第一次背诵时背错一处,只有王小丽同学不仅朗读得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我认为王小丽同学最好,运生和老师并列第二。”

学生能胜过老师,我并没有觉得尴尬,相反我是多么高兴,我当场宣布王小丽为本课的朗读之星。

七、诵读比赛

背诵课文,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检查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途径。背诵课文也是本节课最后一个朗读环节。我听着学生那琅琅的读书声,看着学生努力背书和欲试的样子,我会记住:通

过反复诵读,能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课堂反思

一、从朗读教学设计上的反思

我把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设计了自由朗读、听读、仿读、译读。在精读课文時,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师生比赛朗读和学生背诵归结。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走出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朗读教学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一个“书声课堂”,学生不但在朗读中快乐地走进了文本,而且很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从学生的角度反思

无论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感悟,无论是课堂氛围的营造,还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可惜的是:对于班上平时比较胆小、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对于老师设置的各个课堂环节不敢参与或不想参与。

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在给学生提供锻炼空间的同时,也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让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诵读的魅力 篇2

作为诗的初学者, 要想创作出诗歌的意境美与流畅的画面感, 可以尝试五步诵读。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 诵读是诗歌学习的突破口之一。朗读能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 变成听得清、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形象画面, 让我们有跨越时空之感。

一是要读得流畅响亮。一首诗初稿完成, 把它拿在手中大声地读出来, 感觉一下是否能读得流畅响亮。一首诗歌如何才能读得流畅呢?首先要注意一些现代诗歌的内在节拍问题。现代诗歌大多舍弃了唐诗宋词的格律, 但还是要注重内在节拍的。内在节拍即诗句的停顿, 读出来要抑扬顿挫。诗歌语言是否凝练, 是否具有音乐美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句内节奏是否鲜明。许多诗读来觉得很散漫, 不大像诗, 句内节奏不明显便是一个主要原因。句中出现一字时, 容易损害诗句的节拍。如, “老人的/牛/归来了”。我们可以用一种办法解决, 即把单音词改写成双音词, 如, “老人的/黄牛/归来了”。 (引自孙逐明诗论) 所以, 我们写完一个句子、一首诗歌, 要大声地读出来, 适当地增加与舍弃字词, 这样才能读得响亮, 读得顺畅。

二是要读得字正腔圆。这里的字正腔圆指的是文中的气氛。气氛指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对于一首诗, 最能定准感情基调的是作者自己。第二次读的时候去读那些最能体现强烈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以及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词语, 读出欢喜读出悲伤, 或轻读或重读。这时的修剪很重要, 所以, 一定要读得字正腔圆, 而且是以心读之。如,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情基调是忧郁深沉的, 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稍慢舒缓的。用所要表现的情感去读, 就能体会到, 一些词语的选择是否适合整首诗的调子, 不适合就换掉, 选择更准确的。这里最能体现的就是名词与形容词的选用。名词与形容词的词性色彩所带来的诗歌张力能在诵读中感觉出来, 并得以妥当地替换与选择。

三是读得层次分明。把各节间要表达的情感捋出清晰的脉络, 通俗地说就是要读出写了什么。有时诗写完了, 只注意到个别之处的处理, 而放弃了节与节、意与意的衔接。诗人不管选用多少物象、分多少层次, 都要为一个诗旨服务, 这是很重要的。还是以《乡愁》为例。这首诗中, 诗人将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出来, 也就是节与节之间的感情在诵读中得到强化, 从而体现出诗歌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修改自己的诗歌的时候, 切记诗歌节与节转承的感情基调要做到自然无痕, 上下浑然一体, 层层递进。

四是读得有情有境。诵读时要把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朱自清论语文教育》中说:“吟诵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 变成活的语气。”对能充分表达感情的句子, 要重点突破, 要像戏剧演员念台词那样, 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如, 余光中的《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在朗读时要以低沉、缓慢的语调加以强调, 突出漂流在孤岛上千千万万人的思乡之情。突破这些重点后, 诗歌的画面自然就勾勒出来了。在读出情境的过程中, 有效地润色增强诗歌感染力的方式, 如虚实、正侧结合等。也可以对篇章结构稍作调整: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这些都能通过诵读而出, 从而进行调试, 达到最佳表现效果。

五是读得入情入境。整体回顾, 这首诗感动自己了吗?一首诗要感动读者, 首先要感动作者自己。诗歌落脚点就是入情入境, 体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主观与客观融合在一起, 诗人借助它们表达出对整个世界理性的态度, 抒发至善至美的情感。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 六年级学生写的《童年的歌》:我的童年是一首歌/我赤着脚淋着雨/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口中不断地默念可爱的小蘑菇啊/别再捉迷藏了我一定能找到你/雨中你打着红色的小伞我却淋着雨。

这首诗运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与人物融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 感人至深。也就是诗歌理论上所说的以意象来着力描写一种山中雨色, 一群孩子采蘑菇, 天真无邪的情景。这样的诗歌才能让人入情入境, 在读的过程中体现感知, 激发情感, 深层次地体现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悟, 渐渐将这种独特的表达方法内化。所以说, 成功的诗歌, 要让人入情入境, 有读的欲望, 有美的欲望, 有读了想创作的欲望。

总之, 通过以上五步, 一首至情至美的诗歌就呈现出来了。闭上眼, 是否能勾勒出一个画面, 是否能感到有东西在撞击心头, 是否有某种情感表达出来后的快感?如果这些都有了, 这首诗就能带给作者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感, 呈现给读者时, 一定会使读者感受到一首诗带来的心灵内涵与精神高度。

诵读的魅力 篇3

【关键词】诵读 美感 想象 创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06-01

无论是普通话课程、语文教学,还是国学课程,哪一科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纵使教学这么多年,我对诵读的钟爱从未削减。在此,我仅对诵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阐发我的看法。

注重课文的诵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所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诵读的运用。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但是,当今的语文教育,教文言文重讲解轻诵读,仍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也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诵读这一优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诵读的作用:

一、在诵读中唤起美感 、引发兴趣

巴班斯基曾指出:“有的教师上课非常努力,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另一些教师好像并没有特别努力,但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后者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都符合学生心理,很协调,一切活动都考虑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考虑到他们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后者教法能激起学生美感而引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诵读法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编入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诵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同时,.教师在布置诵读前对课文的讲析尽量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 对诵读的要求也不宜太苛刻,使学生在诵读前没有什么思想包袱,诵读的整个过程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此外,诵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诵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诵读效果。同时通过学生涵泳诵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学习兴趣。在美感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兴趣呢?教师诵读课文后,就是对学生不作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诵读中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诵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和生动形象地描述,从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既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鸿门宴》中对樊哙与项羽的对话的诵读就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

三、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语言,可以说文言文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文言文诵读教学则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诵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可以用昂扬急促的语调诵读樊哙闯帐的一番话,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樊哙忠诚与耿直,坚毅与勇敢。

学生诵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诵读多少篇之后,多少次诵读之后,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万地难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达到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四、在诵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诵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诵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例如课文《师说》通过对文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语言对比来表达韩愈对当时人们耻于学师风气的批判。这要通过反复诵读来表现这种情感。这样运用诵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不用照搬教参说明,无须进行要点的罗列或过渡,它完全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领略。

诵读诵读主持词 篇4

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诵中华经典,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恩察镇王洼明德小学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现-在-开-始。

结束语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愿中华经典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串词

太阳是大家的 三年级一班

太阳不仅带给了我们光明,还带给了我们温暖和快乐。不论你身处何处,我们都拥有一个太阳,让我们分享地球上属于大家的一切,分享和平、安宁的生活。请大家欣赏由三年级一班带来的诵读《太阳是大家的》。表演者:闫佳瑶、王灵悦。

我和我的祖国 六年级一班

有一种花,叫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生长;我的名字也叫向日葵,我心中的太阳就是祖国,我爱我的祖国。有请欣赏由六年级一班同学为家带来的诵读节目《我和我的祖国》。表演者:冯新茹等。

荷塘里 一年级一班

诗一样的文字述说出了美丽的荷塘月色,在这个炎炎夏日给我们带来了淡淡的清凉,泉水叮咚响起,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让我们共同凝神欣赏这如梦的景象。有请大家欣赏由一年级一班同学们为大家带来的诵读节目《荷塘里》。表演者:杨红昆等。

三字经 四年级三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教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仪。有请欣赏由四年级三班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诵读节目《三字经》。表演者:尤兴天等。

毛泽东诗词 六年级二班

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军事家,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哲学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毛泽东。有请六年级二班同学为大家带来诵读节目《毛泽东诗词》。表演者:李真、徐琳琳等。

春之韵 二年级一班 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有请欣赏二一班同学带来的诵读节目《春之韵》。

我的祖国 五年级三班

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在这美好日子里,我们最真诚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有请欣赏由五年级三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的诵读节目《我的祖国》。表演者:李福至等。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一年级二班

花是大地的女儿,是动人的少女,鲜艳的花美得让人入迷,香得让人陶醉。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花春天最早开吗?下面就由一年二班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请大家欣赏尤佳诺小朋友为大家带来的诵读节目《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三年级二班

我相信在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秘密,那是一个不可令人触摸的地方,里面藏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谁也别问是为什么。请大家有三年级二班王庆阳为大家带来的朗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想 五年级二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伟大的、幸福的、遥远的。梦想带我们去想想要去的每一个地方。有请欣赏由五年级二班同学们带来的诵读表演《我想》。表演者:马文文等。

我们去看海 二年级二班

我看见过静清绿的漓江,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大海的壮阔。下面有请二年级二班同学为大家表演诵读节目《我们去看海》。表演者:王雅真、赵文哲。

诵读古诗文,铸我中华魂 四年级一班

纵观古今历史,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才思泉涌,挥毫泼墨,最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传诵的名诗。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诗文经典,犹如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请欣赏四年级一班的诵读表演《诵读古诗文,铸我中华魂》。

纸船寄母亲 五年级一班

儿童的心灵最单纯,儿童的期冀最单一,这单纯的心灵、单一的希冀中包容着孩子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有请欣赏由五年级一班常心怡为大家带来的诵读节目《纸船寄母亲》。

孩子们的衷心话 四年级二班

我与经典诵读的故事 篇5

诵读古诗文经典时,我们小学生只要耳朵听,嘴里放松跟着念就行了。这种直觉的学习方法,能让大脑的压力得到舒解,身心达到安定和平衡,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自然变好。而且让学生反复训练诵读一篇文章,能训练小朋友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儿童经过5-15分钟的诵读后,情绪明显稳定下来。我校利用每周固定一节校本课程时间和每天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沉浸在美诗美文之中,这些经典的古诗文及童谣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众所公认是最有价值的,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文化精品,从小让孩子接触,诵读这些经典对孩子进行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德育智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0-13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孩提时代孩子的理解力发展缓慢,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只鼓励孩子背诵,不强求理解,这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背诵是孩子的专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中意义就不去教他,儿童的潜力是超出我们大人的想象的,我们越早去开发它,越能激发儿童内在的智力潜能。当然,如果有老师的讲解,加上孩子的诵读,其效果会更好,为将来长大以后活学活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针对我们203班的情况我采取了下列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果。

1、规定底线背诵数量,提高诵读效果。

在诵读之初调动学生诵读背诵的兴趣,开展比一比活动看水背诵背得多,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动,大家利用早读时间、课前三种分时间背诵。同时由专人负责早读的内容,由班干部带头诵读并背诵。争取做到能每周三首诗、每周两句的底线背诵。但是上不封顶,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并用表格进行记载评选背诵小英雄。

2、我给大家讲美文

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在阅读经典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后,同学们就将自己看过的神话故事讲述出来。同学们在讲故事之中又得到了提高。

3、我给经典配图

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以行白鹭上青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再给学生讲述了“听取蛙声一片”,“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绘画故事,引发了学生给古诗文配图的兴致。学生在认真诵读的基础上,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在为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配画中,一位同学就画出了在清晨,太阳升起,花落了一地,而花草树木叶尖而滴淌着昨夜的雨滴。让人一下感到了昨夜的风声。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了他们思维力,想象力。

4、经典大家谈

很多经典诗词、谚语、对联等学生不是很清楚,这是如果能适当的讲一讲,让学生能了解一部分内容,对于他们背诵经典非常有帮助。因此我利用每周的诵读课,让学生自己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学生之间能解答的由学生解答,学生不能解答的我来帮助解答,这样理解意思后,学生背诵的效果就更好。

5、经典我能行

当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我们便鼓励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喜欢的寓言、童话、古诗、宋词、百家姓、三字经进行表演、讲述,并将各个节目串起来,由学生自己写串词。这就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一台节目。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去演、去画、去讲、去欣赏,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而且对经典文章又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有些同学还能对经典进行再创作。

6、编写经典选篇

学生将自己诵读的经典分类,如分成学习方面,为人交友,励志人生,绚丽自然等等。并由此自己编成一个小册子,配上精美的插图,写上序言,标上自己主编的字样。看着自己的成果,学生诵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使他们乐于诵读。

7、运用经典

学生诵读经典,能在实际中运用,更能让他们乐于好于诵读。这也是我们诵读的一个目标。在实际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经典。如春天到了,教师就引导学生吟出自己诵读过的与春天有关的句子,看谁说得多,说得好,用得当。在作文中,也经常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经典句子。如有的同学在描写春雨时,就用上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8、家乡配合读经典

难忘的诵读比赛作文 篇6

老师精心地帮我们选好了五首古诗,从贺知章的《咏柳》到翁卷的《乡村四月》再到志南的《绝句》,都是非常经典的诗词。然后,我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开始训练:选拔了领诵人,加了“头”和“尾”。同学们都很认真准备着,回家的时候还读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意见呢。我们班以前在各种比赛中是常常得第一的,说真话,这次,我们也不想输给别的班级。

今天一早,我们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穿上了整齐的服装:绿色的上衣显示着我们无限的生命力,白色的短裤和迷彩裤看出我们的纯洁和坚强。在教室里,老师还给我们画了妆,虽然我们男孩子觉得有点不自然,“但是,为了为班级争取荣誉,我们难过一点也没有什么的啦”我心里暗暗这样想着。

我们班是第一个节目,班级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激动。我们一直静不下来,从等候室到朗诵台。等到好不容易坐在了体育馆的看台下面,有的玩起拍手游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的掂着脚,好像很急;有的说着话,越说越响,可能整幢楼都听得到他的声音了。我心里也像有一只调皮捣蛋的小兔子蹦上蹦下:时而高过喉咙,时而低于“水平线”;时而静止不动,时而狂撞我心......

该上场了,我更加着急了,但是我牢牢记住上场前老师交代过的话:“不要紧张,要放松。可以把下面的观众看成一株株发育过头的大白菜。”我照做了,眼前似乎真的出现了不知几株白菜,心里的恐惧真的减少了一些。我想象自己成为了一片轻飘飘的羽毛,十分十分轻松。

当音乐声响起,“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这句开场白从领诵人嘴里吐出,我们就热血沸腾,把恐惧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我们声音比平时更响亮,动作比平时更卖力了,好似要把平生的劲儿全部用在这次演出上。

可惜的是“好运女神”不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饶思忆因为太紧张,所以少说了一句台词,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个着急啊,真是没的说了。紧接着,陈敏也跟着说错了,我想:这下完蛋了,第一名跟我们说“拜拜”了。我们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所措。幸亏饶思忆急中生智,转说了一句话,勉强把我们带到了结束。

从台上下来,楼佳楠对我们说:“我们一定会赢(银)吧?”我们悻悻地说:“那是一定的”。有几个同学还双手合十,默默祈求奇迹的发生。可惜的是,如我们所料,奇迹并没有出现,我们果然只得了银奖。

我们心里有点自责和难过,饶思忆和陈敏更加了,两个女孩子都哭起来。我们虽然开始也有点责怪她们,但是想想我们这些在后排的人都那样害怕;她们要领诵,肯定比我们更加紧张。所以,我们大家都围过去安慰她们,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算了算了,哭也不会把金奖拿回来了。下次我们再努力一点,练得更加熟练一点好了。”“反正我们学校活动很多的,以后机会多的是呢!”

诵读的魅力 篇7

什么是“经典诵读”呢?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 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 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 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 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 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精髓, 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 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 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 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其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一、诵读经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 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学生诵读经典, 能加深其对祖国源远流长文化的认识, 体验和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 座椅很合适“熟读”成诵。时间长了, 相信他们势必会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文言与白话, 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培养语感是小学阅读之关键。比如诵读历史故事, 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之源远流长, 体会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 了解中华文明对全世界的深刻影响, 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诵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篇章, 可以让学生体会古人的“仁爱”思想;诵读《老子》《庄子》, 又可让学生体会古人的博学和深邃;诵读唐诗宋词, 可让学生在体悟古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同时, 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通过诵读经典, 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对人生进行定位, 建立个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与社会的联系, 从小树立要通过从事某种事业为祖国、为社会民众服务的思想, 明白奉献社会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职责, 懂得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这既是国家对自己的要求, 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诵读经典,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污染前, 善言易入, 先入为主, 待其长大而不易变, 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质须在幼小时培养。纵观历史上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 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饱经磨难?孔老夫子自幼失怙, 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教育成人, 最终成为至圣先师;文天祥从小刻苦研读, 历经艰辛, 最终高中状元, 成为国家栋梁, 舍身救国的美誉流传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更加富裕, 多种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选择经典名篇让学生诵读, 引导学生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交流, 从字里行间体会古人的成长历程,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与熏陶, 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敢于成功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气馁、适度表现不自负、学会宽容不嫉妒的优秀品质, 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树立坚定信念, 立志做一个追求真善美、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三、诵读经典,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在长久的感悟和熏陶中逐步形成的。一方面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 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 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诵读经典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还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实践证明, 诵读经典可以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逐渐感悟“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四、诵读经典,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经典诗文所具有的大境界、高品位, 无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还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类似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再者, 传统的经典诗文, 穿越时空, 却历久弥新, 其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在朗诵中既能感受其语言之美, 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审美情趣自然会生成。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推进,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是复古, 而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诵读经典, 以多种形式引领儿童在轻松愉悦、和谐温馨的氛围下唱念背诵, 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识、陶冶情操, 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学生的纯洁心灵、开发学生的心智, 让学生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完美人格, 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育人工程。我们坚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 中华古代的圣贤品格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复活,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将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开花结果。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 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 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 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珍贵的文化精髓, 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 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 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 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诵读经典,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裴丽丽.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21) .

诵读的价值与诵读的实施 篇8

一、诵读概念内涵辨析

何谓诵读?从词义学的角度解释,有认为是“念(诗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默读”的(《辞源》),有认为是“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仅此解释,对理解诵读的真正内涵,乃至指导诵读教学是不够的。

“诵”和“读”在词源上是有区别的。许慎《说文》说:“诵,讽也”。“讽,诵也”,讽诵互训,但二者实则有别。《周礼·春官·大司乐》言:“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郏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日诵。”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对“诵”和“读”又作了独到的辨析,他说:“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因此,“诵”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诵书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诵”为“籀”,认为“读”与“籀”能互训,“籀书”即抽绎理解书的意义,进而又说“讽诵亦为读”。可见,“读”既是感知言语的声音形态,又是抽绎意蕴。从词源上看,诵读应该能在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以上是从词义、词源这一静态层面对诵读的阐释,在现实动态实践中人们对诵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宋人张横渠言:“读书要成诵。吾人读书的目的,是在借书中的内容以解释自己的疑难,开通自己的心思,但非潜心玩索,不能达到这一步。但潜心玩索时,又需离开书本,或于半夜中,或于静坐时才能办到。但所读之书不能记忆,如何能离开书本潜心玩索呢?所以凡关于有益身心的书,须读得成诵。”《朱子大全·读书之要》云:“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编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诵数。但百编时自是强五十编时,二百编时自是强一百编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这里的诵读就是指背诵。王守仁《传习录》中说: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这里的“读”指的是吟咏。“吟咏”是对诗赋歌词的吟唱,尤其在先秦至隋唐时期,汉语文学强烈的音乐性,使吟咏成为一种以口语为准、重韵味的表达方式。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强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编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王守仁《传习录》中又说: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抽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这里的诵读就是指朗读,讲究口诵心惟,也是最接近诵读本义的读法。由此可见诵读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包括了背诵、吟咏、朗读三个要素。

“五四”之后,诵读渐废,这跟文言地位的变化有联系。到了上个世纪30、40年代,“诵读教学”受到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夏口尊、叶圣陶就主张朗读、念诵,朱自清主张加强朗读、诵读教学,黎锦熙、魏建功也积极主张诵读教学。到20世纪80年代,与诵读有关的教学活动,由相应的“朗读”、“背诵”、“熟读背诵”等词语来表述。诵读的复苏在20世纪90年代后。如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对诵读提出了要求,在实施建议里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熟读能诵是诵读的自然结果,但能背出不等于“诵读”。吟咏在实践中事实上的缺失,已不会有人把它作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了。我们现今所谓的“诵读”,其声音表现技巧与“朗读”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区别。正如《语文课标》研制者的意见:“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调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诵读”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朗读”。当用于指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和文言文等特殊文体的阅读时,我们根据习惯更多地采用“诵读”的名称。之所以称“诵读”而不是“朗读”,还有一层原因,是因为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诵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感知话语声音,读声可大可小,对一个不熟练的阅读者来说,揣摩体味之时,尚未完全浸润其中,若一味“朗声”、“响亮”地读,并不是适宜的读法。

概言之,对诵读的理解,要在秉承诵读本义的基础上,明确其要义,诸如:它是一种以适切的言语声音形态,走进文本,读者与文本实现融合的过程;它重在“味”、重在“玩”,“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它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不仅得其声音,又得其滋味的一种“声读法”。简言之,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间,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

二、诵读在文本阅读中的价值

为什么诵读?当前诵读教学的根本性缺憾还在于对其价值认识不足。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必备环节”。有的教师被动地安插诵读是为着填补空白的初衷借以搪塞,缺乏对其深层价值的悟解,或只是把诵读作为展示特长的领地,没有情感的真正渗透,没有对学生心理的关照。这种诵读不可避免地成了“走过场”、“讲形式”。

诵读在文本阅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汉语言自身特点来看,诵读是最切合汉语文本的一种阅读法。

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除却儿化音节等特殊情况,音节与文字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经历史的积淀。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

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这已是语文常识。如声母舌音和齿音发音时受阻较多,显得较为低沉、细腻;韵母,按韵腹的开口度的大小分为洪亮级、柔和级、细腻级,分别与豪迈、欢快、热烈的感情,平静、安详、舒适的心境,以及低沉、忧伤、缠绵的思绪对应;声调中的人声常表局促压抑之感等等。音节是处于特定语流之中的,是文本作者的独特的声音,只有通过诵读才可能将其中的情感意蕴传达出来。李清照的《声声慢》,历代论者均认为其“用字之功,炼音之奇”。词中绝大多数是舌音齿音字:这类字常带有较低沉、纤细的感情色彩,宜于表现凄凉悲哀之情;韵脚全是入声字:给人压抑迫蹙之感;九对叠音词:细腻哀婉,将人引进了一种凄切的气氛中。特别就汉字的声调来说,“世界上的声调语言虽然很多,但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声调,不但有高低之分,还有升降曲折之别,却是不多的。可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语言材料。”在汉语音节结构中,如果我们把声调不同的音节有机的配置、组合起来,那就能生成波澜起伏,跌宕有致,韵律和谐的语音流。由于汉字语素间组合成词的能力强,通过语音修辞,如“响字”、“叠字”、“叠音”、“同韵呼应”、“同声或同韵字复叠”等,产生了对偶、互文、顶真等修辞形式,使汉语充满了音乐的律动和节奏的灵性。这些特点使得汉语文本更适合诵读,学生在诵读中既可以获得音乐的快感,又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了汉语的规则。

另外,由于现代汉语大量网音字、多音字、多义字的存在,只有结合语境,经过反复的诵读,才易于把握这些多音多义字。

(二)就古诗文而言,诵读将古文和人的感官重新联结起来。

《语文课标》(2001年版)和《高中语文课标》(2003年版)中,“诵读”的对象基本上限定于特殊的文本类型。例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等。这里的古诗词、文言文等,均涉及到学习“文言”,即古人的语言。所谓文言,“是与白话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从上古一直沿用到‘五四以前。”“文言起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后来它越来越同口语脱节”。如王力先生所说的,“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像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的困难”。这表明,古人(秦汉以后)学习文言,与今人学习文言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在口语、书面语言距离很大的条件下学习。就学习的方法而言,郭绍虞先生有一段论述:“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所以重视诵读的倾向,越到后来就越显著。“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不像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能了解欣赏,用不着看。吟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琢磨着。”出声诵读就是把已经脱离的这种联系建立起来的重要途径。“作用于眼睛的文字。经过大脑和口变成声音,再作用于耳,只有这样自己建立起来的古代语言环境,反过来全方位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加速语言和感官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三)依“因声求气”之说,诵读是走向文本内容的必要路径。

中国语言文学向来重视“文气”。“如果要从文章体裁上找一个贯通今古的特征,其实就是历代古文家都提到的‘气或‘文气”。这种“气”使得作品艺术风格灵通变幻,又无不蕴含创作主体流动丰沛的内在情愫。那么“气”究竟是什么呢?徐梵澄先生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生命力之充沛,在语言易见,因为声音本身有种种可格调,而发言时更有种种姿态或手势随之,皆所谓生命力的表现,所以传情达意。在文章较难见,因为要使无声之文字化为有声之语言,在心思上增加一番工事。比较间接,如前已说。然熟于文字的人,依然是一看即知;不能,则一诵读即知:某文有气或无气。或文气通顺不通顺。——以写作的技巧而言。这包括意思之连贯与变化与起伏与曲折等,其所用之文词之采择,句之长短及其配合,字之声与调,因而成就之抑扬顿挫,以及分段,成章……一言以蔽之,主旨是使‘气或‘生命力贯彻,弥漫其间。其办法不一,故曰无定法。”

这就是说人们在讲话时,可以借许多动作、手势、面部的表情等帮助完成表达情意的效果,在语言本身就是抑扬顿挫,轻重急徐的语气。把语气体现到文章里,就要借章法、句法、修辞等去安顿它,总括起来说,便是“文气”,“气”是文章的音节。表情达意是离不了它的。从文章角度说,气势是文章凝聚剂,气即作者的风骨;从读者角度说,气势是文章赏读的向导。这种“因声求气”与诵读教育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清代文论家刘大掘在其《论文偶记》中说得透辟:“凡行文字句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步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着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却在我喉物间:合我喉物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之处,自然铿锵发金石。”文章作为语言的艺术,这种语言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将高低、平仄、急缓、抗坠的音乐表现出来,才能使文章的神气流转无穷。

(四)从阅读实践看,感悟理解和诵读吟咏是共生的。

在阅读实践中,感悟理解和诵读吟咏是共生的。共生之物,若被分离,往往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生存能力。话语形式实现话语内容。话语内容实现于话语形式,这两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诵读的对象是话语的声音形态,理解感悟的对象是话语主体生命之情气,后者实现于前者,理解感悟也就只能与诵读吟咏共生了。诵读是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那么这种感悟理解是如何实现的呢?文本是无声的,但文本的文字结构与意义结构提供了转化为有声话语的坚实基础与巨大空间。而文本话语的声音形态,不是字音的简单拼凑,也不单是词句意义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情气和意味。话语的声音形态对于表现主体生命活动具有直接性。这里的语音不仅指事物的概念,而且重现了事物所引起的感觉,充满着说话者的生气。洪堡特曾说:“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有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

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话语的文字形态与声音形态都能表现主体生命之情气,但对一个阅读学习者来说,其感知的直接性是不如声音来的彻底、深刻与细腻的。

(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看,诵读是书面语阅读理解必要的听觉通道。

阅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不熟练者)、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对于困难的阅读材料,即使要求用默读,也往往包含一个无声话语阶段,阅读者的下唇、喉部都会有肌肉活动,若阻止这些活动,理解就会受妨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朗读训练要先于默读的原因。建国前有人在小学二年级进行默读与朗读的比较心理学研究,有些结论对我们今天思考为什么要朗读(诵读)是值得参考的。

课本中的诗歌、童谣、对话及散文中夹着韵文的,此种材料非用朗读不可。

表演时说白的声调宜先用朗读熟练。

儿童听了故事,内容早已明白,虽然朗读太多,也不至于减低了解。

全用默读,字音不易正确。

全用默读,注意力不易集中。

应用时所用的词,要把原句背诵出来,才易想到。

温熟课文,朗读易熟,默读较难。

儿童语词不自然,尤须朗读练习。

默读组的人易为朗读组的人所干扰。

儿童在教室勉强用默读,自修时或在家时,仍旧是喜欢用朗读。

朗读优良的儿童,讲演也较为优良。

全文已琅琅上口,这时用默读温习,无大阻难。

不常见字及难字,希望儿童牢固认识,非用朗读不可。

三、对诵读教学实施的两点思考

怎样诵读?关于诵读教学的实施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面对具体的文本如何读,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诵读。

(一)文本诵读:语体的把握。

面对具体的文本怎么读,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读什么”,诵读的恰当与否和诵读对象特定文本的文体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曾国藩所言《四书》等诸经、《昭明文选》、李杜汉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诵读”、“密咏恬吟”不可,表达的就是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在实践中所要探讨的也就是哪一首(类)适合“高声朗诵”、还是宜于“密咏恬吟”这样具体的问题。

对此,前人的研讨对我们今天思考这样的问题很有启发。黄仲苏在其《朗诵法》中“审辫文体”,并依据《说文》字义及个人经验确立了四大类“朗诵腔调”:

一日诵读。诵谓读之而有音节者,宜用于读散文。如“四书”、诸子、《左传》、“四史”以及专家文集中之议、论、说、辨、序、跋、传记、表奏、书札,等等。

二日吟读。吟,呻也,哦也。宜用于读绝句、律诗、词曲及其他短篇抒情韵文,如诔、歌之类。

三日咏读。咏者,歌也,与栐通,宜作永。宜用于读长篇韵文,如骈赋、古体诗之类。

四日讲读。讲者,说也,谈也;说乃说话之“说”,谈则谓对话。宜用于读语体文。

目前,从体裁来论诵读基调的较多,但这似乎并没有抓住关键。而话语体式是一个较为适宜的视点。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自由创造的语体主要决定着特定文本的“怎么读”。文体包括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对于特定的文本来说,与“怎么读”最为关切的是语体。语体,即话语的体式。一般地说,一个文本的语体是一个复合体,一种是体裁所要求的规范语体,如与章表奏议匹配的是典雅语体,而赋颂歌诗则必须选择清丽的语体;另一种是作者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所选择的自由语体,这完全是作者的创造。这种属于作者个人的自由语体品格稳定地发挥到一种极致,并与作品的其他因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风格。

(二)教学活动中的诵读:范读、仿读及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仿读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仿读,也是需要的,但应慎用。诵读过程的探究性,决定了阅读学习应以学生自己的诵读为主。教师的示范性吟咏诵读是引领学生开启文本意蕴世界之门的钥匙,它既不能替代学习者自己的探究。也不应是学生的范本,让学生简单地仿读是违背阅读与诵读基本规律的。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贾宝玉,每个学生所理解的文本意义,所体悟的情感态度,总是存在差异的,至少是在分寸上,而情感态度是声音形态的源头,源头不同,怎可求声音之同呢?即便学得好,所学又是什么呢?脱离情感态度的纯技巧的声音又有何意义呢?

一般地说,在以下情景中采用范读、仿读的方式比较合适:学生已经理解了意义,体悟到了情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了,但找不到恰当的声音形态读出来。教师如果认同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这时就可以范读。听完后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他所听到的:形象意境如何,情感态度如何,声音形态如何。然后,学生仿读。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倾听范读还是自己诵读,它仅仅只是阅读基本方法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各种方法的合力作用。体悟文意是读,揣摩语调是读,交流感受是读,琅琅书声也是读,完整的诵读教学体系内,应该涉及这些方面,而且最重要的是看所有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学生“心悟”而后“口诵”。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即使是以诵读为基本方法的阅读,也需要与讲析、提示等其他方法结合运用。如此,诵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对于表现情感相对比较单纯的文本,教师的朗读指导主要在于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的直接指点上,若是情感比较细腻微妙的文本,教师采用引导提示的方式比较合适。提示采用的不是诸如“语气语调是快乐的”、“用比较惊恐的方式阅读”,或者“这几个词是重音”之类的方式,而应该是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情感态度的路标——想象形象与意境,设身处地的行为与体验。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之后,所谓的轻重、高低、快慢等声音表现技巧才能与语气融合,内化为诵读者的能力。

上一篇:管理基础问题下一篇: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