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精选8篇)

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1

xxxx年,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发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在支持引导现代农业、推动“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农业农村工作中发挥优势、积极作为。

一、工作总结

1、紧扣主题,申报项目有新突破。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我办深入学习领会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局,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集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围绕以上思路和主题,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申报和建设重点,通过以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结合(药都振兴工程)项目、扶贫基础设施项目、绿色田园乡村项目为载体,全年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xxxx.xx万元。

2、围绕主线,培植产业有新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为契机,集聚产业短板和发展瓶颈,着力提升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中药业发展。全面开展两类结合项目建设,xxxx年项目共扶持药材种植及加工企业x家,扶持财政资金xxxx多万元,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xxxx亩,改扩建药材种植基地xxxx亩,新建药材种植繁育基地xx亩,提升中药饮片加工能力xxx吨、中药材原料仓储能力xxxx吨;在创新试点项目x市考评验收中,江枳壳药材种植、庆仁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受到好评,项目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市药材基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快速提升。

3、唱响主角,打造生态田园新功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按照“绿色”要求、“产村”融合理念,以乡、村为建设单元,大力开展了创建试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店下绿色田园项目。项目重点进行生态田园建设,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针对山区农田面积小、呈梯级零星分布的地势特点,不搞大平整,不推网格化,采取优化提升式建设,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既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又最大限度留住美丽、留住乡愁,打造“养生福地”“樟树绿肺”。二是先行试点绿色乡村创建工作。围绕中药特色产业,将土地治理和产业化发展两类项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共安排xxx万元资金,按照“宜游、宜乐、宜业”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店下xx村、xxx村两个示范点,促进“产村”一体。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做到三结合:与特色产业基地相结合,与增强产业带动能力相结合,与优化人居环境相结合。

4、发扬主业,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升级。一是积极参与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职责,专人驻守刘公庙、大桥两个片区的施工现场,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加紧施工调度、协调指导,力促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二是按照我市张家山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建设暨迎接全国现场会准备工作调度推进会的工作部署和“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xxxx亩瓜萎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协调。

5、承担主力,助力脱贫攻坚新工程。一是大力支持xx乡xx村委集体经济,扶持资金x万元;二是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对x个贫困村进行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扶持资金xxx万元,对其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三是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工程。将两类结合项目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遴选x个产业扶贫项目,安排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脱贫。四是结合帮扶干部坚持定期到贫困户家上门走访,每月不少于x次,传统节日期间专门给予慰问,此外,工作队员按要求常驻西塘,做到情况动态了解。

6、锤炼队伍,推动作风建设新面貌。以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彻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怕、慢、假、庸、散”等问题,查摆自身问题,勇于自我剖析,敢干揭短亮丑,深刻查摆当前我办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务实有效举措,为从更高层次深入贯彻落实______对x工作重要要求、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樟树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二、明年工作安排

1、继续加大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一是将新开工建设xxxx计划项目建设;二是全力推进农xx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沟通,围绕全市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申报项目;三是积极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片区监管职责。

2、继续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做到项目储备资源丰富,项目遴选程序客观公正,项目前期规划科学合理,项目建设管理归范有序。

3、继续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围绕项目质量优、开发效益好、档案资料齐、资金使用规范、项目区群众满意的目标,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式、新任务,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松,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作风建设。

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2

1 规划要处理好点面关系

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规划是项目建设的蓝图, 只有规划做的好, 才能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精品, 建设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要求集中连片, 在规划建设内容时要处理好点面关系, 在同一项目区内, 不能搞所谓的“核心区”和“辐射区”, 即部分地块进行高标准治理 (“核心区”) , 另一部分地块只搞低标准改造 (“辐射区”) 。项目区规划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 根据不同农业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特点, 明确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治理措施。在区域布局上要以高效农业产业带、特色农业示范带和现代农业园区等为重点, 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在产业开发上, 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 适应市场需求, 建立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要以发展高效作物及规模种养为主, 重点培育粮油、棉花、蔬菜等高效种养产业。在治理措施的安排上, 要对照建设标准, 针对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 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农机和科技等措施, 进行综合治理。要注重解决灌溉和土壤改良问题。

2 受益要处理好主次关系

农业综合开发必将会带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这些都与农民息息相关, 与他们有着最密切、最现实、最直接的利害关系, 他们理应是农业开发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也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农业开发的主体。这几年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较快, 农业综合开发要扶持设施农业发展, 扶持设施农业发展, 直接受益的是业主, 间接受益的是农民。所以我们治理的重点还是农民群众期盼的农村基础设施, 对设施农业投入资金的力度不能高于农村基础设施, 否则会影响农民群众参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性, 为此土地治理项目要坚持“以农民为主”进行选项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实施和工程管护利用, 着力通过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促进项目区改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造福项目区的农民群众。产业化经营项目要突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联结农业龙头企业与项目农民, 合作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实行股份合作与订单生产两种形式增加农民收入;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社员, 规范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有效实现农民社员的“按股分红”和“二次分配”;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立企社股份机制, 通过合作社在龙头企业的股份分红促进农民增收。

3 效益要处理好远近关系

农业综合开发的核心是“综合”, 它通过综合治理途径,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 实行综合人力、物力、财力投人, 取得综合效益。这个综合效益就是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简称“三个效益”。经济效益指在农业生产上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 优质高效, 增加产量产值, 对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对社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对国家增强经济实力。生态效益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效益指保持城乡社会稳定, 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实现这个综合效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要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不能急功近利, 不能追求一时的形象和政绩而忽视一些对长远发展有影响的基础投入。

4 实施要处理好上下关系

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3

唐河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全县辖19个乡镇,2个办事处,510个行政村,总人口1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6万人;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上级开发部门的支持下,围绕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做好工程项目的建管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和有效地发挥作用,力打造粮食主产区,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繁荣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科学规划是搞好工程管护的基础

工程能否真正发挥出最大作用,能否符合群众的心愿,关键在于规划。为此,我们及早规划,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广泛了解民意,把科学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及时分类,划出等级,经过详细论证后,确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确保了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美观性、实用性,得到了群众拥护,为管护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标准是搞好工程管护的前提

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工程管护的积极性。我县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确保立项一处,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一是严格选择施工企业。我们组织县有关部门和项目区乡镇参与,对项目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充分体现了招投标的公正、公平性。二是强化质量意识。我县组织涉农部门、项目区乡镇领导和技术人员,到先进县市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三是严把质量标准关。工程标准实行县乡层层负责制,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的工程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做到一天一检查,三天一评比。四是实行工程质量押金制。严格质量检查,对施工质量标准低的施工企业,实行押金制,限期整改,工程达到标准后,再将押金退回。对项目负责干部,实行工资浮动制,奖罚分明。五是落实工程监理制。监理公司常驻工地,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对各项工程进行了全程监理,对不合格工程要求返工重做,损失自负。

三、创新机制为工程管护增加活力

1采取灵活管护形式。一是竞价拍卖,捆绑承包。我们将林、路、井、沟、桥等进行捆绑承包,通过竞价、拍卖,逐路段、逐并与农户签订管护合同。二是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在竞价拍卖之后,我们与农户签订了管护合同,经济收益90%归农户,10%用于所包工程的维修,集体协助农户维护管理环境,落实双方的责权利。目前,全县3200亩林网,324眼机井,176公里道路,85%以上已拍卖(承包)到户。三是为管护工程制订优惠政策。政府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将拍卖承包的林、路、井等工程的相关设施无偿配套到位,承包权长期不变,让农产安心做好管护工程。

2推行“五位一体”管护模式。我们在项目区因地制宜推行了“五位一体”的高效管护模式,形成了管好一处水利设施、建一处房、挖一口塘、养一圈猪、护一片林、种一片高效田的集约经营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各项工程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提高了项目综合效益。

3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灵活经营。①返租倒包。项目区乡镇按一年每亩300元价格租农民的土地,进行农业设施配套,再返包给科技能人。②饮灌结合。对于离村庄较近的机井,通过埋设输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以保证机井的正常使用。③以费养井。根据县物价部门的核定,征得项目区农民的同意,水费计量以抽水浇地用电量为依据,80米的深井,水费按每度电的2倍收取,颇受群众欢迎。

四、强化措施是搞好工程管护的保障

1 建立管护领导组,强化领导职责。我县成立了由县长力组长,农办、农综办、水利、林业等部门参加的工程督查领导小组,成立了农办、农综办主任、水利局长各带10人的监管队伍,分别到项目区乡镇实地监测。实行村组户联动,让群众代表实地监督,为下一步管护出谋划策。2充分宣传发动,创造良好的管护氛围。项目区乡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3全面推行“五护员”制度(即:护农田林网、路沟渠、建筑物、农电线路、机电井)。县开发办统一规定了“两坚持、两严禁、三管、三定、四不准、一查巡”制度,即管护人员坚持不离岗位,县开发办坚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严禁乱砍滥伐树林,严禁在树上折枝、捋叶、刮皮等;管人、管车、管牲畜;定人、定区段、定建筑物;任何人不准损坏渠、井、站等水利设施,不准在渠旁挖坑取土,不准私拉乱接电线,不准在树旁、渠内堆放杂草、秸杆;日查夜巡。在此项制度的约束下,管护人员都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篇4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1、全面完成了··沟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尾留任务。完成新修淤地坝3座,台阶坝100座,机电井5眼,开挖疏浚渠道2公里,改良土壤3000亩,新修和完善生产道路10公里,新修坡改梯1500亩,新栽苹果1000亩,水保林1000亩,高效农业示范推广3000亩,技术培训3000人次。并顺利通过省、市对农综项目的检查验收。

2、超前实施··流域丘陵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截止目前共完成新建淤地坝2座,台阶坝120座,新打机电井5眼。坡改梯1000亩,开挖疏浚渠道2公里,新修生产道路8公里,营造水保林2000亩。技术培训3000人次,示范推广2000亩。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完成计划的98%。

(二)扶贫开发工作

1、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4个村整村推进项目,新建、改造高标准蔬菜大棚680座,硬化村级道路600米、巷道1000米,砌畔1200米、建设果蔬市场1个等,排水渠880米,空花墙1200米,院落硬化2000平方米,公厕3座、垃圾台4座。启动实施庄坪村、官庄乡官庄乡村、3个整村推进项目,目前完成村内巷道硬化2000多米,村庄院落硬化8000平方米,新建围墙140户,绑畔100米,新建公厕6座,垃圾台12座,文化墙1000平方米,广场1个,集雨窖70个,杀虫灯70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5个。

2、移民搬迁项目。全面完成社区和·村2个移民搬迁项目,社区完成住房建设400间,村完成住房建设192间。启动实施社区、村移民搬迁建设项目。目前,移民搬迁完成建房320间,房建工程全部完工;移民搬迁建设项目一号楼已修至四层,二号楼已修至三层;三号楼已修至二层,四号楼至一层;移民搬迁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

3、低收入人口普查。按照市上关于做好低收入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安排,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培训,自愿申请、民主推荐、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复审、建立台账,验收总结,数据录入等,完成全区2500元标准以下22837户5.8万低收入人口普查工作,健全了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和各类档案资料,完善了低收人口识别机制和管理平台,普查录入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4、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协调省、市将计划下达2村的互助资金项目调整到,完成宣传动员、会员入会、注册、登记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发展会员58名,缴纳基准金5.8万元,发放借款17.6万元,惠及农户36户,促进了农村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全面启动度低收入户产业发展补助项目,涉及·5个乡镇6个村574户1927人,其中低收入人群257户783人。共计扶持低收入户77户、专业合作社1家,完成财政投资50万元,安排就业150名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面完成年的小额到户贴息贷款验收。及时下达年小额到户贴息贷款计划245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养殖业、苹果,大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计划任务全部完成。

5、社会扶贫。继续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全面抓好全区37个企业帮扶37个低收入村工作,多方累计协调项目资金160万元,实施了25个帮扶项目,涉及农田治理、人饮工程、道路维修、阵地建设等多个项目。全力抓好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及时召开”两联一包”工作联席会议,配合各参扶单位积极到包扶点调研与对接,突出重点,认真谋划三年包扶规划和实施计划。目前,包扶领导到村调研14次,各级单位确定专职包扶人和包扶联系人22,拟定帮扶项目9个,实施完成项目4个,直接投入包扶资金55万元,物资折合投入1.5万元,资助贫困生4名,技能培训340人次,真心实意地为贫困乡镇百姓办事实、办好事。

6、扶贫培训。继续围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配合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办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分别在产业相对集中的5个乡(镇)举办,培训乡(镇)技术员及农民8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8000份,真正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增加农民收入。

7、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积极与财政、教育招生等部门联系,广泛宣传,严格审核、公示、上报程序,按照残疾人、单亲家庭等优先的条件,共确定资助名(其中本科·,专科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圆满完成2012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同时,全面完成51名(本科生39名、专科生1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第二批辅助资金的发放。

(四)部门领导包抓低收入村工作

包抓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积极与村委会班子成员进行座谈,并与当地农户进行座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包扶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修缮党员活动室7间,人畜饮水1处,沟道造地80亩,扶持10户低收入户发展养殖产业。

二、党建工作

1、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党建责任。年初,我局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对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把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岗双责”的原则。层层分解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认真组织学习,确保学习效果。引导党员干部抓好理论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中、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全区经济形势分析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会精神,认真细致的学习了党的第十八大报告,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学习了习近平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文章等。全年每人累计写学习笔记2万字,心得体会4篇,调研报告4篇。

3、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上街进行政风行风建设宣传活动。发放传单1000多份,解答疑惑20多条;二是扎实开展清理”吃空饷”活动。根据号《关于开展清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的通知》要求,我局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没有”吃空饷”人员;三是积极开展了”正行风、树形象、促和谐”主题教育和”五型”建设活动,促进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认真开展了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通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全局干部职工增强了道德约束力,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思想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五是切实做好收缴党费工作。及时足额收取党费,并按时上交。六是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认真做好党员干部计划生育情况调查和登记工作,按季度进行三查,全年干部职工及家属育龄妇女无1例违反计生政策;七是认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进行了学法用法考试。

4、加强班子建设,发挥领导作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是发挥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作用的关键,是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二是发扬民主,集体决策。遇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三是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在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班子成员能互相支持,坦成相处,团结共事,为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奠定基础。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意识。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员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提高反腐倡廉,艰苦奋斗意识,把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教育纳入党员监管工作,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与违法违纪、赌博、懈怠、不和谐现象作斗争,履行”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承诺,营造文明、和谐、奋进、乐于奉献的机关风尚。通过长期抓,坚持抓,使全体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不断提高,有效抵制了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1、以加强领导为关键,形成两项开发合力。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初制定的各项责任目标,我们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分工,制定了完善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量化细化考核办法,以人为本,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考核强化责任。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主抓领导,有专人负责,有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有工作制度,有考核目标,坚持以奖优罚劣的机制激励每位干部职工,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在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性、实用性,立足少花钱、多办事、高标准、高效益。首先,坚持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两项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不同项目区、不同类型贫困村的特点,在规划项目时,始终坚持”五结合”的工作思路,即开发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与农民自身素质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其次,注重工程的实用性。在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勘测,反复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施工。

3、以完善机制为保证,严格执行规范管理。在项目管理上,我们主要抓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项目工程的管护。为确保两项开发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我们在认真搞好新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原建工程进行了复查,并对损坏的工程进行及时的维修,有力地保证了两项开发工程永久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加强资金管理。全面实行了县级报账制,坚持两项开发资金专人、专户、专帐管理。

四、存在问题

1、项目计划和资金下达较迟,加之跨项目多,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设进度。

2、由于现有贫困地区多地处边远山区,(m.depeat.Com)自然资源匮乏,群众底子薄,项目建设和工程建设投入有限,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这些地方群众的收入比较困难。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措施。

3、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底,思想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抓机遇,给扶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五、年工作要点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省市全会精神和省市农综(扶贫)开发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沟道治理项目任务,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加快移民搬迁村建设步伐,加大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力度,深化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启动实施项目。治理沟道造地0.5万亩。其中,完成沟道造地0.4万亩,坡改梯0.1万亩。

2、节水灌溉项目。实施节水灌溉1.51万亩。

3、整村推进项目。按照集中连片开发的要求,计划启动实施3个村整村推进项目。

4、移民搬迁项目。抓早动快,启动·移民搬迁项目。两个移民搬迁点已开工建设,共计搬迁600户。

5、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对在册的农村贫困家庭大学进行资助,本科生四年补助1.2万元,专科生三年补助0.6万元。

6、信贷扶贫项目。针对贫困群众信贷需求和特点,积极用于扶持产业开发。计划小额到户贷款投放400万元。

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篇5

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总结

___县是沿淮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土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77.54万亩,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9万人。我县自1988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开发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真正成了“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主要成效

自1988年至20xx年17年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25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350万元,省财政投入2028万元,县财政配套998万元,银行专项贷款1741万元,农民自筹3393万元。先后在15个乡镇的247个行政村实施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面积44.16万亩,平整土地14.5万亩,开挖沟渠414公里,兴建电灌站64座,桥、涵、闸等各类建筑物15234座,砂石路93公里,植树690万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9.29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44.87万亩,增加农田林网庇护面积59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24.3万亩。二是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项目带动,组织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农技专家走向田间地头,在项目区培训农民6.5万人次,示范推广了30多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使优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多种形式的间套种和立体农业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据测算,项目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比开发前增加13.06万吨,新增农业产值7284.83万元。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年来,全县共投入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886.8万元,扶持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7家,瓦埠湖大水面开发、皖西白鹅、正达肉鸡等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建立优质粮、油、棉、席草、果菜、水产、畜禽、林木等8大主导产业,10个科技示范园区,基地面积达230万亩次,培育发展了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21家,各种中介组织、经营大户1280家,兴办改建了8个农产品专业市场,6家企业产品分别通过HACCP(国家级)、绿色、无公害、省名优农产品认证,初步形成了以安徽华祥公司为龙头的水产、果菜加工冷冻、保鲜系列,以雨润正达公司为龙头的肉鸡加工系列,以___州富康公司为龙头的大米、面粉、食品加工系列,以板桥草席集团为龙头的草席织品系列,以廷龙瓜子公司为龙头的炒货系列,以丰谷、远翔、庆丰油脂公司为龙头的油料、饼粕加工系列,以八公山泉豆制品公司为龙头的豆制品加工系列,以三祥羽毛公司为龙头的羽毛、羽绒加工系列,以安徽盛华公司为龙头的轧花、纺纱、脱脂梳棉、织布加工系列,以沿淮淠板材加工群为龙头的木业加工系列等10条系列产业链。

四是项目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项目区水利、交通、市场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特别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适应市场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据调查,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非项目区相比净增300元左右,增幅达12。

二、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我县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直将之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来抓,实行目标考核,从县到镇到村层层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县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协助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财政部门积极调度资金,千方百计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水利、农业、林业等业务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参与开发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实施管理和验收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了农业开发的合力。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结合项目区的工程建设、良种良法推广、购机补贴发放等工作,采取画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在项目区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民做实事、为民办好事的目标宣传透彻,使群众都能知道综合开发的作用及好处,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择优立项、规模开发的原则,我县在项目安排上,围绕粮食安全,选择粮油棉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产业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干群开发积极性高、开发成效显著的乡镇,进行重点开发。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围绕十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和名牌产品开发战略,集中产业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

市场、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在项目布局和项目前期论证上,我县根据项目区所处的流域和呈现的水系特点,进行田林路土水综合规划,桥涵闸站渠全面配套。同时注重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含量,把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项目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整体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因地制宜搞规划。根据项目区的供水水系、土壤分类、林网布局、机械构成等多类情况,按照田块方整化、沟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建筑物配套化、田间林网化和灌溉节水化、渠道防渗化、作业机械化进行规划设计,并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如05土地治理项目区为丘岗地形,水源不足,我县规划了5座小型蓄水工程,新建和维修了两座电灌站,从而保证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用水,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广纳民意搞规划。充分听取项目区农民的意见和建议,遵循他们的种植传统,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完成项目初步规划,进行公示后进一步完善。三是邀请专家搞规划。邀请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项目区水系进行系统考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确保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项目区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引进技术科学合理。

(四)强化管理,健全机制。经过多年不断实践,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到项目的建设和管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土地治理项目立项之初,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对项目的范围、治理任务、投资来源、主要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公示,让项目区的干部群众了解项目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咨询,并及时给予答复处理。项目公示结束后,及时召开项目区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说明项目的详细建设方案、农民筹资投劳计划和项目实施的措施及公示期农民所提意见的处理情况,充分进行磋商,形成共识,经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形成农民筹资投劳决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招投标、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推广等进行公示,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项目竣工后,在项目区显要位置建立公示牌,对项目完成的投资及工程量、取得的效益和工程的产权人、管护人进行明确。二是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和政府采购制。从20xx年开始,我县对土地治理项目中的全部土建工程,严格按程序进行公开竞争性招标。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农技设备、良种、化肥、苗木等货物,全部委托县政府采购中心代理采购业务。这样做,既节约了采购成本,又从源头扼制了腐败行为的产生。三是积极推行项目监理制。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择优选定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并制定了详细的监理工作规划,明确了监理内容和监理目标。四是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我县在认真领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帐实施办法》、《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县级报帐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___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无偿资金报帐程序》,对农业综合开发县级报帐管理的主要方式、操作流程、特别要求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五是加强建后工程管护。为了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长久效益,我县把工程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建后工程及时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明确项目所在村的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根据工程类别,分别制定了泵站管护制度、林网管护制度、砂石路管护制度、田间工程管护制度和设备器械管护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我县还积极探索产权拍卖转让、产权委托管理等新形式。

三、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内容不断拓展,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市县筹集配套资金难度大。前几年,我县财政配套资金是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减少其他开支、压缩其他建设项目,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配套的。随着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加大,各方面要求增支的压力加重,地方财政已力不从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越来越难。虽然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土地治理项目中省财政已代县财政予以配套,但市财政配套资金及产业化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仍然无法到位。二是农民筹资投劳任务落实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极大地制约了农户再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综合开发自筹资金的增长。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规定,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应占中央财政资金70,其中筹资20,投劳50。土地治理项目一般都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地方实施,基础条件差,大部分项目区的农民并不富裕。按照现行投资标准每亩500元的配套比例计算,亩均筹资投劳175元。如果在正常年景,不计劳动力成本,扣除种子,肥料、农药、水费、机械作业等生产费用,我县农民耕种一亩田年实际纯收入只在320元左右,筹资投劳占亩均纯收入的43.75。如我县瓦埠镇20xx年土地治理项目,治理面积1万亩,农业人口6848人,农业劳力4575人,总投资400万元,亩均投资400元。总投资中农民筹资投劳127万元,亩均筹资投劳127元,项目区人均筹资185元,按规定,项目区群众自筹127万元中,农民筹集现金要达到36.3万元,人均53元,投劳折资90.7万元,折合4.535万工日(按每工日20元计算),项目区每个劳力达到10个工日。农村税费改革后,安徽省规定农民筹资投劳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且每年每个劳力出工不得超过10个工日,人均筹集现金不得超过15元。因而,农业综合开发的筹资规定与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矛盾难以协调,而随着农村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农业综合开发投劳计划在实际操作上难以完成。三是有偿资金回收难。依照规定,往年土地治理项目的债务不再向农民收取,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5:3:2比例承担,虽然县级只承担20,但对财力匮乏的___县而言,仍然困难重重传身教。特别是省农垦局安徽正达肉鸡公司改制后,债务421.43万元移交___县财政,更加重了___县财政还款负担。20xx-20xx年___县应归还省财政农业开发借款524.687万元,实际归还127.93万元,尚欠396.757万元没有归还。四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设置不统一,就县级而言,机构级别有正科、副科,也有财政局内设股室,人员编制4—10人不等。机构归属,有归口政府的,有归口财政的,有归口农业的。机构归属和分管领导不同,管理的侧重点则有不同。另外农业综合开发属于政府行为,不具有任何经营性质,而在这机构改革中绝大多数县(区)把农业综合开发办定为事业单位,从机关分留人员中予以补充,影响了机构的稳定,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开发队伍。

四、几点建议

1、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安排应考虑贫困地区实际 对财力确有困难的市、县,应适当降低配套比例或者不要求配套,不搞一刀切。

2、降低土地治理项目中筹资投劳的比例

鉴于目前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等实际情况,结合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建议把农业综合开发筹资投劳的比例降低到中央财政投资的20以内为宜。

3、统一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设置

把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列入各级政府系列,以利于开发机构人员稳定,有效加强农业开发队伍建设。

4、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力争项目当年审批当年完工。目前,项目一般于5月份下达计划,10月份完成初步设计审批,第四季度上级资金方可到位,往往错过了秋冬施工的大好季节,以致项目要到下10月份才能竣工。因此建议当年项目于年初下达计划,上半年完成设计审批,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5、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大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 我县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超百万吨,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全县中低产田面积近百万亩,但粮食单产却稳居全省前列;因此,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潜力较大,如上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必将推动___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篇6

其中土地治理项目3个,总投资1677.5万元(财政资金1564.9万元,自筹资金112.6万元);省级科技推广项目2个,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财政资金;损毁修复项目1个,总投资7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产业化财政资金补助项目2个,总投资438万元(财政资金182万元,自筹资金256万元);中央财政贴息项目4个,总投资363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2、项目实施情况

(1)土地治理项目

下符桥镇桃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798.5万元(财政资金744.5万元,自筹资金5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格田成方、平整土地1500亩,修建灌排渠道27.91公里,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3639米,维修加固山塘23口,新建机耕桥6座并配套渠系建筑物431座,修筑机耕路18.85公里,新**土保持林20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工程于2011年9月30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10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5月全面完工,2011年6月上旬完成县级自验。

但家庙镇观音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750万元(财政资金70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修建灌排渠9.095公里,维修新建机耕桥10座,维修加固山塘21座,新建泵站2座,块石浆砌防洪墙及道路挡土墙405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48座,格田成方,平整土地200亩,修筑机耕路9.916公里,新**土保持林3500亩。项目建设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项目于2011年12月27日完成招投标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合同工期140天,2012年1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由于开年以来天气阴雨以及山场清障不到位等原因,目前工程进度比较迟后,截止目前,路渠、山塘、田、桥等基本完工,山场垦复已完成60%,经多次召开调度会,督促各中标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计划于2012年7月上旬完工。

黑石渡镇朱家畈村张传李种粮大户项目。总投资129万元(财政资金120.4万元,自筹资金8.6万元)。工程建设按照”先建后补”建设机制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农业措施中已完成土地平整、良种仓库、良种晒场及机耕路建设,田间渠系工程、机耕桥、渡槽及其他水利建筑物已基本完工,由于该项目区与黑石渡镇政府实施的石斛基地项目部分重叠,故部分建设内容需变更,该项目计划于2012年5月完工。(2)产业化项目

产业化财政补助龙头企业项目。**鹏飞工贸有限公司1000吨百合流通设施新建项目总投资248万元(财政资金112万元,自筹资金136万元)。截止2011年10月工程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储藏保鲜库290平方米,分拣及包装车间726.4平方米,新购储藏保鲜设备一套,检测设备2台,包装设备2台,新建农产品交易网站1个,项目于2011年11月完成县级验收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级于12月23日完成验收,财政补助资金112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产业化财政补助合作社项目。**县青翠园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万吨毛竹制品加工新建项目总投资190万元(财政资金7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已按市级调整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新建新建生产厂房365平方米、维修厂房3000平方米、新建晒场720平方米、配套动力线400米及新建漂白池等附属设施建设,购安毛竹加工设备72台套(包括动力设备)。2012年3月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市农发局于2012年5月10日完成项目初验。

产业化财政贴息项目。省局下达产业化企业财政贴息项目涉及源牌集团、**集团、一隆羽绒、汇佳生物4家企业,项目总投资363万元,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财政资金363万元已于2011年10月份审核拨付到企业。

(3)灾毁项目

**县2011损毁工程修复项目,总投资70万元,已于2012年1月4日完成招投标及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于2012年4月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实施完毕,5月份完成县级自验及社会中介机构审计。

(4)省级科技推广项目

**县2011省级科技推广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全部为省级财政资金。分别是**县鹏飞工贸有限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农业综合开发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25万元。项目已按市级批复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两项目专家技术依托费14.7万元已拔付到位。

二、项目建设经验总结

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做开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基层村、组的意见,围绕群众需要搞开发。

三是项目申报和规划设计实行群众参与、专家论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制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四是对项目实施实行”七制”管理,即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m.depeat.com)监理制、工程决算中介机构审计制、竣工工程评比制、完工工程管护责任制。

五是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积极筹集县级财政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六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三、问题和建议

1、招投标的时间问题。由于项目立项预算指标下达和项目正式批复时间下达较迟,而项目批复后,恰好是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组织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一系列的资料编制、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等最短也得在1个月以上,对工程建设进度影响很大。建议上级能够及早下达项目计划批复,保证招投标工作能够扎实有序开展。

2、低价中标问题。由于农发项目工程点多面广,参与投标的建筑企业多为地方小型企业,诚信不足,在投标时竞相压低价格,在施工时为保证不亏或少亏,千方百计偷工减料、延误工期,给项目管理造成极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为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建议是否能采取复合价中标。

农业科研单位开发工作发展的思考 篇7

1 农业科技开发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开发是科研成果实现其自身价值进行再生产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 才能真正实现科研成果的自身价值。农业科技开发的作用就在于它使科研成果能更快地向农业实践扩散推广。同时通过开发在市场及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推动成果改进与提高, 这也是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 科技开发实质就是将科研单位最新研究的或引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不断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 提高科研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这是两者达到统一、实现同步增长的过程。

甘肃省农科院, “十五”以来, 各类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85%, 累计应用面积1226.6667万hm2, 新增粮食70亿kg, 新增产值117.1亿元, 新增纯收益76.4亿元, 全省农民人均获纯收益434元,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从“十二五”开始, 本院产业开发将为职工收入人均年增收2000元, 量化提高本院的经济效益。

2 科研院所开发的优势

2.1 科研实力强, 科研后劲足

农业科研院所在数十年的发展中, 依托国家投入资金、丰富的科研人才资源、农村基点试验保障, 拥有一大批科研成果, 并且能够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 更新改造老产品。这些科研成果将陆续转化为生产力, 形成科技开发产品, 走向市场, 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每年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社会效益几十亿元。

2.2 享受多种优惠政策, 院所支持, 具有开发先天优势

科研院所开发享受了国家多种优惠政策, 如农业生产资料免增值税、种植业及新品种选育企业免征所得税等。科研院所的开发实体, 在完全进入市场之前, 由国家拨付的科研事业费保证了科研开发人员的基本工资。科研开发即使保本或小亏也有饭吃。如果科研开发能盈利, 那就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奖金、补贴和福利问题。开发实体无偿使用院所的房屋等作为经营场所;检测仪器、车辆、实验室等固定资产院所划拨开发实体无偿使用;水电费、甚至开发人员的差旅费等因为开发与科研人员交叉工作、场地公用, 依托项目资金都进了科研成本, 并未进入开发成本等。开发实体拥有经销商、广大农民可信赖的农科院所品牌优势, 同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出现的科技问题, 院所都有强大的人才后盾指导支撑。这些都使科研院所开发比中小企业开发更有先天优势。

2.3 争取政府补助优势

作为农业高科技企业在争取项目资金上具有优势, 特别是近年来的种子工程项目、农业部新品种补助项目、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和各级政府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等, 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科研院所的开发实体比民营公司有优势。拿制种业举例:农科院所具有较为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 种子从选育到培育成功, 都具有一套严密科学的方法, 这是多数其他种子企业所不具备的。同时, 农业科研机构拥有自己的新品种权, 众多品种通过审 (认) 定, 并有控制新品种原种或亲本种子的能力, 因而也就易于在市场占有主动。

3 科研院所开发的不足

3.1 缺乏开发人才, 人才更换频繁

开发是一个新领域, 涉及生产、流通、工商、税务、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科研人员转向开发, 许多是半路出家, 缺乏开发经验和开发知识, 没有形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开发的思路。在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奖罚制度等方面缺乏通盘考虑和综合运作, 一般是想到什么做什么, 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没有长远计划。开发的科研产品尽管产品质量和效果很好, 但销售面窄、销售量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大。

此外, 开发负责人及骨干更换频繁, 无法形成完善的开发体系。科研院所开发初期一般都是各研究所所长负责, 是开发企业法人代表, 而实际开发负责人又为院、所里选派。制订新的开发政策, 第1年摸着石头过河, 可能亏本, 也可能小赚;第2年总结经验, 再接再厉, 盈利略有增加;第3年有了经验, 励精图治, 准备大干一场。在市场风险与科研开发的稳健相矛盾的前提下, 与职业经理人有法律约束的任期制不同的是, 因出现亏损、或者另有重用, 以及开发人员利益驱动另起门户单干等多方面因素, 人员调整频繁。可能开发政策又要重新制订, 客户资源流失, 市场占有率下滑, 如此循环往复, 科研开发原地踏步。

3.2 大锅饭思想严重, 管理不严

农业科研院所属公益性事业单位, 财政拨款保障, 吃官饭放死骆驼的开发人员还存在。开发任务完成好的人员得不到重奖, 开发经营因人为因素完成不好的人员不会重罚, 更不会下岗。因科研事业单位特殊性质, 很难从社会上招聘优秀的开发业务人员, 无法引入竞争上岗机制。甘肃省农科院, 主营瓜菜的绿星公司坚持节假日经营场所照常营业, 提升公办企业的销售服务质量, 也就取得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及经济效益。打破了中午要休息、单位开会要关门、院里有活动要关门等传统科研单位的工作习惯。本院也逐步像许多经销商一样将产品直接送到农户手里, 有的还送到田间地头, 为市场占有率及好的成果推广尽职尽责。

4 科研院所产业开发的出路

4.1 体制改革

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科研开发的优势条件, 克服其不足, 先要实施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 鼓励成立科研开发股份公司, 管理者按经营业绩配股、职工货币入股, 实行公司化管理, 彻底打破大锅饭, 竞争聘任上岗、奖罚分明。出资方、管理者、职工的年终利润按所占股份分配。债权债务按股份承担, 亏损按比例缩减股份。执行系统全面的清晰股权制度, 有利于出资方监管、经营者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

第二, 农业科技开发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 其发展一靠技术, 二靠资金。科技企业的经济实力是市场竞争的有力保证, 是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开发的后劲。在加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机制的同时还可以争取外部的资助。农业科技开发工作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需要科研院所在政策和资金多方面给以扶持。同时要组建合伙或股份企业集团, 逐步向专业化或集团化发展。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开发可以与生产经营企业、金融企业进行联合, 建立农业科技产业集团, 从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如甘肃亚盛公司控股子公司甘肃亚盛天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由公司、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和李进福共同对天润薯业增资扩股为3000万元。以及闻名中外的隆平高科也正在向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公司看齐。

4.2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产业开发人才

人才是科研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经济竞争最后落实到一点就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产业开发人才。首先, 要勇于从科研和管理岗位分流出优秀产业开发人才, 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科研开发人才。其次, 要制定与鼓励开发相配套的激励政策, 对开发人员的培养也要纳入各单位的人才工程规划。第三, 对开发项目也要进行成果鉴定及奖励申报工作, 而不是单纯地下达开发创收指标。这不仅从管理体制上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 同时也解决了开发骨干人员的职称晋升问题。

实践证明, 必须重视科技成果与开发推广相结合。

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渗透, 改善传统农产品的品质, 加速农业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生态的方向转变, 提高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附加值, 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秦永兴, 王贵寅, 杨章华.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1999 (7) :32-33.

[2]孟铁男.搞好科技开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研院所的当务之急[J].农业科技管理, 1997 (8) :23-24.

[3]路凤银, 卫文星, 明顺利.农业科研单位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1998 (6) :41-42.

[4]卢起建, 李明, 朱根娣.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种子成果转化与开发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 2004 (20) :121-124.

农业开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8

(一)积极探索,推动农业综合开发的机制创新。城步县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增强农民自我开发的主体意识。尊重农民的开发意愿,规范开发行为,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农民开发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整合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变政府开发为社会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做好经营性开发试点工作,主要是为了减少财政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和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要打破开发资金平均分配模式,对综合考评成绩差、验收问题多、存在严重管理问题的项目乡镇核减投资、核减项目,调剂出资金,用于奖励那些领导重视、开发潜力大、管理严、效益好的乡镇。同时,县财政增加投资用于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受益范围。

(二)严格管理,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要紧紧围绕项目和资金管理这一主线,按照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建设。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采取切实措施,把宏观政策与微观管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项目区建设的标准、质量和效益,坚决杜绝出现“形象工程”和“花架子工程”。要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连片、综合治理、规模开发”的原则,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和计划管理,进一步抓好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财政资金报账制,抓好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文档资料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项目的建设一定要突出建设质量,打造精品工程,注意各项工程的整体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全面提高建设标准,强化工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运行管护,杜绝安全隐患,真正把项目做精、做大、做强,把资金用好,花出效益来,实现工程质量最优化,资金效益最大化目标。

(三)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当地党政领导、财政和各涉农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要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业综合开发按计划实施。切实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框架之中,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级财政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农综部门要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尤其是主动汇报现行的政策,争取领导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主动与财政及涉农部门沟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协同服务,协同作战,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做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同心合力,密切配合,把农业综合开发当作我们共同的事业来抓,坚决杜绝出现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和不团结的现象。

(四)勤于学习实干,不断提高农综工作的水平。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着新的形势,工作中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去研究、解决。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勤于钻研,才能够赶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形势的需要。当前,要着重学习好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按照“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多办爱民之事”的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狠抓落实,勇干实干,不懈怠,不浮躁,着力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意识,努力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办)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下一篇:文明交通倡议书-素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