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选13篇)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价值,要有树立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诚然,我们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也许不能做到像杜红英大姐那样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但我们不能甘于平庸,安于现状,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不能忍受着百分之五的痛苦,而错过百分之五的精彩,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践行,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我们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从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 从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从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前提,是有一颗积极思考的赤诚之心和敢于质疑的谦虚之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凝练,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比如,24字里法治为什么是治理的 “治”而非制度的 “制”? 还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那么法治是否应该放置于国家层面,为什么将其放置在社会层面? 笔者认为,这其中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就是要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努力把握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涵义。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大学生而言,想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途径是加强学习,深刻领悟。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感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着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融入。特别是高年级的大学生, 更应该静下心来,经常阅读相关书籍,认真反思,深刻领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途径是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在人的道德意识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道路上,大学时期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人的一生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做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时刻牢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道德、知荣辱,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做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而在社会生活中,应当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公共秩序,做社会公德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大学时期,我们将要面对许多人生问题,面临许多重大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拥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奋斗志向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只有我们每一个人不断朝着理想前进,才有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遵循之后,便要外化为切实行动,即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期是一个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假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大学生们可以自发组建暑期实践队伍,去农村、社区、街道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生活,寻找其落地生根的土壤,通过政策宣讲、 参加论坛、支教实习、走访先辈、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贴近生活实际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参与理论研讨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理论研习论坛,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以及老师对同学的言传身教,不断深化挖掘,积极创新,逐渐凝练成自己的理解,并付诸亲身实践去予以验证。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网络的力量,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三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群体,应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带去心灵上的安慰。同时,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会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老人群体的关爱,会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深化,它是我们党和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凝练而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

四、结语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经过程就是总结和思考。参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活动,并不意味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已经完成。作为一名大学生,还要具备总结和思考的能力,这是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更高要求,也是青年一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树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入理解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撰写心得体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真正形成成果,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兼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J].探索,2013,(2):171-173.

[2]张伟娟.刍论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导刊,2014,(8):16-19.

[3]余林,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6-93.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共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及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深刻认识领悟这重大决策,重点是要加强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具体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和强有力的精神力量。而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生中的一个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还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90后高职学生受国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他们主要在价值取向、主观意识、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文明礼节、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明显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职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 高职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由

1.1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高职院校通过课堂教育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急迫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探索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关联性,为人们描绘中国梦未来在物质、精神生活等方面提供目标归宿。目前来说,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是高职学生成人成才面向成功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发展提高保障。

1.2 社会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念的要求

根据当前国内形势,我国社会正处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关键期。社会新常态转型是指社会发展过程由一种社会类型向另一种社会类型的转变和发展,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转变。一方面表现出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面临着文化和价值冲突等新的问题。针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取向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的制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对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要求

高职学生是我国现代大学生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是各个行业生产线的技能、应用等高技能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随自己的条件、信念和选择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状态。价值观念也收到各种程度的打击,从而使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社会主义作为对封建资本主义的否定,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整个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光明前途而奋斗的价值观念。为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和经验,从而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满足当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求。

2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的路径

2.1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应是全院、全员的多方参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教学中。大学社团同样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相对来说学习任务较为轻松,课余时间充裕,社团可以为大学生锻炼技能,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各类社团活动中,将会取得比灌输式说教更好的效果。高校还应规范社团管理建设,明确社团宗旨和章程,指导社团成员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署。一是从国家层面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从社会层面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从个人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将24字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团的宗旨和章程中,使社团活动围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付出有效行动。

2.2 高职要切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中,进一步丰富思政理论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人类灵魂工程、一项社会文明进步的工程,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目标。因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志愿相整合,这不仅是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了有效的影响力。

2.3 高职通过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提供重要的保障。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协调领导管理机制、组织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基地建设机制、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也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健康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爱国教育的作用。

3 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3.1 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认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向全球化发展,高职学生的人生观目前又正处于一个不完全成熟的时期,价值判断有时可能也处在一个感性的阶段,这就会使高职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当前高校面临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净化校园风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3.2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实现“三观”教育的认同感。高职学生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祖国,深刻地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科学内涵,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才能培养起自己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更有动力、更有目标。高职学生积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增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情感和时间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身体力行地为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各方面实践加油鼓劲,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积极的宣传家和宣传队伍。高职学生只有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风尚和要求,才能使自己很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工作,更好地与朋友、同事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促使他们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成为时代的骄子。

3.3 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落实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积极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将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健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J].德育工作研究,2008(7):151.

[2]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37.

[3]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杂志,2012(23):32.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对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来说,探索和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国家软实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素,必须必须要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良好的塑造体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小学到现在的大学,我们都一直在了解和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喊空的口号,究竟什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都没有认真的了解过,更谈不上说如何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其重要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的大学生要立足于社会的大学之上,学会通过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掌握分析实际的方法。关注国家时事,努力参与献策建议,深刻领会当前形势,拥护国家政策,科学定位自己的人生。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培养自己的理想,确立目标。为此,我们更要学会抵制各种诱惑,拒绝不良思想上的侵蚀,坚定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而奋斗。“中国梦”是大家心中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每个人的梦立于未来之上,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理想信念作为价值观的精髓。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我们都知道要爱国,可我们并不都是会爱国。实实在在地行动比任何响亮的空口号都有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要在当代大学生上得到培育和弘扬。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学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参与时事的能力。大学生立于时代的浪潮,要负起国家发展与繁荣的重责。并学会勇于创新,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祖国未来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我们应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习近平主席在北大同老师同学说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的我们更加应该了解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勤学。知识的地位,人才的地位,决定着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所以更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为国家的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要修德。深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做到真正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再次,要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最后,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将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把青春和智慧贡献给我们的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强盛、人民的幸福紧紧相联,努力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他的那个时代,生命才有意义,青春的岁月才会更显生动、精彩。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6

八(1)班 王景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难,不在树身,而在树心。对人来说,身心俱健方为满意情形。而核心价值观,便是这“心”的重要部分,也是决定性因素。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神形兼备才是理想状态。造“形”不易,塑“神”也难。这个“神”,便是精神文化,其内核与基础,便是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积极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高度契合,也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使这一共同愿望成为共同信念,特别是成为行动准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最重要的行为指南,价值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力,也不是三年两载之功,是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的过程。在行动中始终遵循价值观,比接受、形成价值观更为重要,也更加艰巨。现实生活中,既不乏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而没有走上正道的例子,也有本来正道直行,却因种种干扰、诱惑与“心魔”作用而使价值观发生偏移,从而在行为上偏离正轨的情形。人如此,国家亦然。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需要坚持不懈。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要积极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圆梦之后,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否则,这中国梦便可能失了色彩,缺了内涵,少了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时间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 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是国家的储备人才, 当今国际竞争愈来愈倚重人才的质量, 为此高校应该全方位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 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立德树人是十八大确立的育人目标, “德”是评估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核心指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围绕培育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 具体有如下几条实施路径。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高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主体互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两个课堂以及学生工作者平时的辅导教育, 具体可以有以下探索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多个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开设实践课程, 把课堂搬到社会上, 如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复兴之路”展览等等, 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在具体的课下辅导教育过程中要更多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对话模式, 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 培养价值追求需要, 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不论在课堂教学、课下辅导还是实践课程中, 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意激发其主体需要, 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教育践行活动的正确方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督促落实, 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文件精神, 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领导机构, 并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机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院宣传协调、规划作用, 结合上级党组织的精神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推动培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培育践行活动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 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做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继续启用“1+1”活动模式, 做好传帮带, 引领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在保证指导方向的同时, 要注意使用“柔性”原则, 少使用命令性语句, 加强人文关怀, 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 多方论证, 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保证培育践行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第三, 注重宣传教育, 拓宽宣传渠道。文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 纳入经常性的宣讲内容,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做好两方面工作——合理组织学习教育内容与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合理组织学习内容指要科学设置宣传教育的内容,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接受心理;要接地气, 分阶段设置具体的内容体系, 使得学生易于掌握且经过实践能够达现。如诚信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诚信待人、诚信应考、诚信就业”, 可以从生活、学习、就业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及实施步骤, 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践行之, 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拓宽教育渠道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场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活动。要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让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组织宣讲团, 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就某个专题进行剖析、解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所有能利用的实体空间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画、宣传册;要充分利用好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题网站, 开辟理论区与讨论区, 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思辨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践行。

第四, 抓好示范引领, 树立榜样的感召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 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是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学生是好奇心和模仿性极强的群体, 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 榜样示范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的榜样要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榜样和典型是真实存在的, 避免“高大全”地任意拔高, 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榜样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 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是广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高度, 这样的榜样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在学校中可以评选“师德标兵”、“诚信标兵”、“团员标兵”等, 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征求学生的意见, 经过他们亲自投票选出的标兵在现身说法时才更具有说服力。总之, 典型榜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宁缺毋滥, 要做好真实性和生活化的结合;榜样的宣传也要坚持真实, 避免无限拔高, 遥不可及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 落实实践养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对“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做了大篇幅的说明, 从学雷锋志愿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重要节日的纪念活动、公益广告的运用、全民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等几个方面指明了实践活动路径。作为大学生群体,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向榜样接近。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具体学习、生活、就业规则的习得是实践养成的一个基础环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熏陶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 开展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汉服展示、古代诚信探源活动等等。三是多方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开展主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初步掌握社会规则;藉由学雷锋活动, 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的志愿服务。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大学生品尝到了团结、助人的甜美, 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 多方开拓宣传渠道与媒介, 利用好榜样的力量, 重视实践养成, 引导大学生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积极践行之。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226.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8

关键词:新闻媒体;文化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69-01

一、多元文化渗透环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离不开新闻媒体

自世界历史跨入21世纪门槛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对社会意识的冲击和渗透性巨大,不仅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形态和交往方式,并且仍在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延展到全部现实生活。人成为了网络中的人,网络成为了人的“生活世界”。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喻为“创造性的毁灭力量”,一方面引起世界各国对互联网传播的重视,引领主流传播形式由“意见领袖--追随者”的两级流动转向分散化、全景化、扩展化和一体化的“泛传播”时代[1],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

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人的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易动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信息传播难以通过传统管理手段控制,各种新问题的出现缺乏详尽的法律法规作为判断依据,网络传播的虚拟隐匿性和高度自由、免审核的平台助长了虚假信息、谣言的扩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作风等非主流意识形态会动摇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信仰,过度依赖社交网络削弱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世界各国都把新闻宣传喻为国家“喉舌”和“生命线”,正是看到了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大众普遍意识的巨大影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新闻媒体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双重任务,任重而道远。新形势下各新闻传播媒介如何通过合理路径广泛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并自愿地、共同地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研究者必须正视和关注的问题。[3]

二、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不断得到推进,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新闻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宪法》明确提出的公民的名誉、隐私、新闻言论自由等权利在现实中往往会发生冲突。而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缺乏详细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条文依据,往往参照《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单行法规,行政性和指令性较强,给予执行部门较大自行决断权。

就新闻媒体自身而言,党政新闻媒体虽能保持党性,但一种声音,一种形式的论调却易引发受众的排异反应,话语模式较为刻板,单向度的灌输模式在媒介选择丰富多样的今天传播效果不够理想,往往版面宣传热热闹闹,受众反映清清冷冷。市民媒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受到“无限干预”到“有限干预”,自身独立性增强,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4] 在市场规律和商业利益的侵蚀下,部分媒体忽视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要求,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具体体现在媒体广告泛滥、新闻选材"三俗"化、部分从业人员有偿刊发新闻、自主虚化新闻等方面。

就新闻受众自身而言,在接受舆论信息时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就极其容易被负面舆论影响。同时用户出于猎奇、图刺激心态的信息搜索也会动摇某些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的立场。

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宣传是有目的的传播活动,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通过传播活动影响受者的行为,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提升新闻宣传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效果,“唤起并维持它的正当性的信仰”,使之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普遍意识,是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最终旨归。

胡锦涛同志就新闻宣传工作的讲话为改变党政新闻媒体独白式、抽象式、单一式的格局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工作范式,他指出新闻宣传不仅要保持党性,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 “三贴近”原则",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 [5]。

作为市民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因在自身新闻报道活动中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主旋律,坚持新闻宣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而工作。

专业领域新闻媒体方面,可以通过典型报道,正面宣扬行业内先进的人和事,充分挖掘领域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运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让百姓喜闻乐见,提振老百姓的精气神。

新媒介环境下,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应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频次、幅度和覆盖面,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遵循的价值规范。

参考文献:

[1]杜骏飞. 弥漫的传播[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2.

[2]陈富清. 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M]. 新华出版社:陈富清, 2003.26-27

[3]康军. 新闻舆论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 理论学习,2008,03:6.

[4]林枫.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184-185

[5]陈力丹. 胡锦涛同志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论述和新思维[EB/OL]. 2006. 7.27,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4633009.html.

作者简介:吴尚(1988—),男,汉族,湖北黃石市人,研究生,硕士在读,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9

这一学年以来,学校为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了很多相关的活动,我自己也举办并且参加了许多相关的活动。比如:团日活动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主题团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和校园明辨会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等等,不光校园里是这样,社会上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地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坐在公交车上,走在市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样随处可见。事业单位、公交站台、出租车后面都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字幕。

我们不禁要认真思考一番:为何到处都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它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又该怎样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向前发展的导向。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像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需要这样一种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它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三个倡导”包含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党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们个人的价值取向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让我们对社会主义价值和本质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不仅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它的更高追求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民主、法治、文明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名扬海外。和谐、文明、诚信、友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中,我国弘扬这种核心价值观,一定会很有力地宣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获得世界更多文明国家的认同。这无疑会大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利于让很多人抵制一些消极腐败的思想。当今社会很多人自私自利,大肆追求各种奢靡生活,变得自私贪婪、腐败堕落,不断做出有害于人民、有害于社会、有害于国家的事情。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宣传和教育人民,在全社会上下形成“文明之风”,营造起“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社会风气和氛围,让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和腐败的思想没有产生和发展的空间。

对于如此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该如何去弘扬和践行呢?大力宣传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弘扬和传播的力量,积极稳定地鼓动大家,给大家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观点,正确地把握舆论的导向,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宣传,要让大家都知道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通过网络用好的事例和文化来宣扬,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当然弘扬得再美妙动听,不用行动来落实也无济于事。因此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这个首先要从学校抓起。在学校里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在学校里开展各种特色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让同学们去了解,去学习,去践行。另外多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真正体会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回报社会的精神。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最后,要带领和动员全社会成员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来,积极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并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一个人的行为去感化和带动另一部分人,这远比宣传和弘扬要有力的多。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0

新天学区钱寨小学 赵文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去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总书记分别在北师大和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青少年儿童抓起。学校要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在着力开发教育资源,搭建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做足做细做好文章,让青少年学生学得其所,知之乐之且行之,最终使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根植于心的基本素养和如影随形终身践行的良好习惯。

突出“形象化”,着力开发学习资源,使其乐学乐行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往往是言者谆谆,而听者浑浑。怎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更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努力将枯燥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小故事、小事例,这样,学生才更易于和乐于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学校要花大力气开发多样化、形象化的教育素材和学习资源,让核心价值观“活”起来,让青少年有所学、乐于学、学得到。

一是要在传统文学经典中萃取学习素材。传统文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经典诗文书画中蕴含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操,历经千百年而熠熠生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富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认真教好教材中的古诗文的基础上,组织骨干力量,萃取更多的富含道德教育养分的经典诗文,让核心价值观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媒介,通过学生的诵读、吟咏、体味、铭记、传播,入眼、入耳、入心,最终积淀内化成一代青少年学子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底色。

二是要立足本土开发教育资源。

中华大地处处蕴含丰富鲜活的传统文化特质,这种地域文化资源因其本土亲缘和地域独特性,成为当地青少年易于接受、乐于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开发本土教育资源方面下功夫。

三是着眼身边发掘示范典型。“有样学样”是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学校要注重发挥榜样的道德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感召和引领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用好历史上少年英雄的故事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涌现的大批少年英雄的事迹教育、感染、引导青少年;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和创树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好榜样,激励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生活化”,着力搭建活动载体,使其善学善行

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善于“修渠”、搭载体,力求让青少年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一、是用好传统教育活动载体。我们长期开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和经典诵读、书香校园、行为规范教育、学雷锋见行动、青年志愿者、亲子义工、缅怀先烈、国旗下讲话等主题教育,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活动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成的活动平台,使之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二是开发更多生活化的新载体。

首先,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主阵地成为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其次,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国学讲堂、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厚重底色,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第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家庭、社会扩展,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第四,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网络文化优质资源,搭建青少年网络生活的新载体。

突出“日常化”,着力建设长效机制,使其常学常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而知之、行而践之是核心,常学、常行是关键。要避免抓抓停停“一阵风”和“雨过地皮湿”的浅短效应。

一是切入点要小,使其易于实践。

育德入心,成德于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切入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无处不在,学习感知它可以是一句诗词,一笔书写,一幅图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时不有,见面点头致意、随手关门、按时到校、讲卫生、言语文明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切入点越小,就越易于实践,就越有实效。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其勤于实践。学校要充分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构建和完善评估激励机制,为鼓励青少年不断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障。一方面,要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榜样”,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优秀集体创建和校歌、班歌征集与宣传活动。一方面,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凝聚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形成常态化、生活化教育模式,增加践行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素质综合评测中的比重。

三是着眼点要远,促其养成习惯。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习近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生活,对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国梦的实现将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归结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那么高度地重视,理由可以说出很多条,但在这里主要强调以下三条。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我们现在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曲折地探索,也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仍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鲜明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更好地解除人们的思想顾虑和困惑,进一步坚定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世界在不断变化、变革,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流、碰撞。我们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怎么引领社会风尚,怎么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起这个作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更要重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全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及活力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迅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者,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列宁曾说过:“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四个方面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高职高专院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我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重点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形势与政策》课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重点加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点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党的十八大从个人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要丰富活动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证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的隐性课程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校要积极设计、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活动,注重用身边的凡人善举温暖人心、感化心灵。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开展演讲比赛、主题征文、文艺创作、经典诵读、道德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对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要精心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四)要高度重视实习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们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习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医学类学生实习时间长,最后一年都在单位顶岗实习,若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当前社会上医患纠纷较多,发生医患矛盾的原因,除了部分病患者素质低以外,还有我们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应有的医德,一切向钱看。我们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应在实习前的相关培训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建议实习医院选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带教。指导老师在实习期间对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熏陶,对他们步入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因此,学校和实习医院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这样才有利于当代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很快,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怎么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润入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A]//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网.

[3]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网 .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05-29.新华网 .

[5] 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 光明日报,2014-01-15.

[6]刘 力.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N].光明日报,2013-03-23.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2

关键词:基层党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基层党校承担着培训轮训全旗党员干部的重任, 是党的理论队伍建设的主要阵地, 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大熔炉。而党校教师是党校的灵魂, 是正确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的政治翻译。如果党校没有一个称职的马克思理论教师就好像一座庙装饰的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党校教师的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政治高度、理论高度和思维深度。当前我们党内蔓延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一根烟二两油, 一顿饭一头牛, 屁股一坐一栋楼”也成为了官员的真实写照。[1]党培养的领导干部都属于有领导力、接受过组织考验的优秀人才, 如果我党我党8000 多万党员都失去马克思信仰, 信仰缺失的现象愈演愈烈, 后果将不堪设想必然亡党亡国。

二、基层党校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 基层党校教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校教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做到“透、准、实、深”。“透”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思想体系掌握透彻。搞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使之具有系统性。“准”就是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 接地气不能空泛教育, 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24 个字的含义;“实”就是指在教育的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只是空谈理论, 而是要根据当前的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进行教育。“深”就是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横向与纵向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穿针引线, 避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割裂开。

(二) 基层党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校是培养党员干部的主要渠道, 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党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从“党”这个根本出发, 在授课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历史进程, 进一步凝聚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客观公正地梳理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期待, 激励党员干部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客观公正地分析人们对切身利益的关注, 把社会成员的利益期待引导到正确的价值目标中来, 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好品德。作为一名称职的党校教师必须旗帜鲜明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角度出发, 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自觉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用纯洁的党性修养教育学员,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召学员, 用过硬的职业素养引导学员,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升。[2]

三、党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包含在文化的范畴中, 也是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内容。因此只有将只有在主流意识形态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才能真正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人民论坛, 9月上.

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3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面临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的技能、学会学习的潜力、学会创造与创新、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要求我们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爱国情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民族的传统精神,向先进文明人士学习发扬他们的爱国情怀。第二,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需要努力做到的。我们一定要鉴定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力求做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第三,为人民服务;一句话,应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四,树立远大理想;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实现梦想必须付出。人生如潮起潮落,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风险;在潮底时候则要有着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第五,注重集体;我们大学生应密切联系集体,增加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感,从而使集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第六,诚实守信;随着现在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不管是企业还是普通的人们对诚实守信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第七,注重实际行动;一句话: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第八,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我们不要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然而人应当追求更加高尚的品格,星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职责管理答案下一篇:行车工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