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精选7篇)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篇1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档;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简历及任命(聘任)文件复印件,资质标准中对主要技术负责人有业绩要求的应提供《技术骨干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4.《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及《技术骨干基本情况和业绩表》;

5.在国家实行有关执业注册制度后,应提供《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执业印章的注册证书复印件或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初始注册),申请变更注册的人员,还应提供原注册单位和申请资质单位以及原省级注册管理部门盖章的注册变更表。初始注册人员,还应提供企业注册地省级注册管理部门盖章的初始注册表;

6.《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技术人员及注册执业人员原聘用单位的解聘证明或地方人才中心(或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复印件,现申报单位的聘用合同复印件;

7.固定办公场所证明[自有的:提供产权证复印件;租用的:提供出租方产权证及租用合同(协议)复印件];

8.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9.《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的企业工程项目业绩证明材料(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业绩基本情况表);

10.是否需要提交本项资料在资质增项、转正、改制、重组等内容中,以及以往申报材料中均未要求提交本项材料;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篇2

关键词:铁路,质量安全,因素,对策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时速200 km以上的高等级铁路,由于建设标准高、运行速度快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控制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的源头。近年来,中铁二院多次组织开展了铁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质量安全大检查,笔者从设计质量控制的角度,对复杂山区高等级铁路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主要专业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以下对策与措施。

1 线路专业控制因素及对策

线路是铁路勘察设计的总体专业,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控制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的源头。在复杂山区铁路选线时,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1)铁路选线应进一步贯彻规避风险的理念,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对于各种不良地质地段线路选线,尽量进行绕避;对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存在高填深挖路基工程地段,采用以桥代路或以隧代路方案;在选择设置隧道工程的可溶岩地段,尽量规避高压岩溶水,线路高程宁高勿低,尽量选择岩溶垂直循环带通过;对于长大浅埋隧道,在查清覆盖层厚度后,调整线路高度使隧道位于覆盖层以下;对于危岩落石地段进出口考虑设置明洞或棚洞;为防止人为活动及危石影响,线路尽量远离陡峭山坡,或移入山内设置隧道、明洞或棚洞;为防止公路行车事故及人为活动影响,线路尽量远离;在与既有道路交叉及在道路改移中尽量选择铁路上跨公路。

2)针对线路距危险品场所的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取了改移线路方案,或实施迁改工程、增加防护措施。

3)道路与铁路并行地段。当道路路面高于铁路轨面或低于铁路但在1.5 m以内的地段,其主要措施为:采用改移道路措施,使改移道路边沟外缘距离铁路线路边沟20 m以上;改移道路困难的工点,在邻近铁路的一侧沿公路路肩设置刚性防护网。

4)道路与铁路交叉地段。道路位于铁路隧道洞门顶的地段,在铁路隧道洞门顶的道路靠铁路隧道洞门侧,设钢轨防护栏等防护措施;道路下穿铁路桥梁的地段,在铁路桥下道路双侧设置钢轨防护栏;在上跨桥桥头两侧道路边设钢轨护栏。

2 路基专业控制因素及对策

复杂山区铁路的路基工程由于受环境、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针对山区铁路勘察设计检查发现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2.1 高路堤、深路堑问题

在山区修建客运专线不可避免遇到高填深挖路基,结合线路平剖面优化,分别采取以桥代路或改设隧道、接长明洞(棚洞)等方式,在区间路基范围已经取消了绝大多数高路堤和深路堑,对车站范围内无法避免的高填深挖路基,采取以下加强措施。

2.1.1 高路堤

1)选用优质填料,提高路堤本体填料及压实标准;2)路堤填筑压实采用冲击碾压进行追密压实;3)边坡铺设土工格栅加筋。

2.1.2 道岔区高路堤

1)线路选线、站场平面布置时首先应尽量避免道岔区设置在路涵、路隧、堤堑等过渡段上;2)设置涵洞地段,执行现行规范关于桥路过渡段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并严格控制不均匀沉降;3)道岔区布置沉降观测断面,铺设道岔前进行沉降评估工作。

2.1.3 深路堑

1)加强边坡稳定检算,对复杂工点采取多种计算方法对比验证;2)地形平缓地段,放缓边坡分级开挖,分级防护;3)地形较陡地段,坡脚设支挡收坡,上方分级防护。

2.2 边坡防护、防排水工程及地基处理的耐久性问题

把边坡防护和防排水工程提升到与主体工程同等地位,根据铁路建设有关规定,对于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及客运专线铁路,所有截水骨架护坡、空窗式护墙、排水沟、天沟等原设计采用浆砌片石的均采用混凝土,严格执行有关边坡防护和防排水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60年和30年的有关规定,根据环境作用类型及等级,合理确定其(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3 崩塌、危岩落石及异物侵入问题

1)对崩塌、危岩落石严重地段,选线时予以绕避,无法绕避时以隧道、明洞等安全可靠的工程结构形式通过,并对洞口采取防护措施。对必须以路基通过地段,以及桥隧相连、对隧道洞口、桥梁有危害的崩塌、落石隐患地段,采取清除、支顶、嵌补、拦截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护。

2)对单面坡路堑边坡,特别注意对路堑堑顶以外的自然边坡稳定性进行排查,需要时采取锚杆(索)框架梁等措施防护,同时在堑顶、边坡平台及坡脚设置多级防异物侵入的刚性(柔性)防护网。

3)对于崩塌、危岩落石及异物侵入,除了工程防护措施外,结合有视频、传感器等,布置了防灾监控系统,以确保行车安全。

2.4 特殊岩土检算指标问题

对于膨胀土、松软土等特殊土和页岩等极软岩路基工程设计,在稳定检算时,充分考虑暴雨等极端条件下有关指标下降问题,对抗剪强度进行打折处理,或者考虑其饱和容重。

3 隧道专业控制因素及对策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是铁道工程安全事故主要类型之一,是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点,针对检查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以下对策与措施:

1)提高隧道设计措施的针对性,根据工点的具体地形、地质条件,结合隧道工期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确定隧道辅助坑道方案、支护体系、防排水系统等具体措施,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工程投资。

2)对于复杂地质隧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隧道穿越地层岩性、产状、构造带及埋深的影响,相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对于地质特别复杂的隧道,设计考虑设置施工试验段,根据施工揭示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以提高设计措施的针对性,确保施工安全、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

3)加深地质工作,细分隧道围岩级别,充分考虑隧道通过地层的岩性、产状、构造及埋深的影响,提高隧道围岩级别判释的准确性。

4)加强隧道风险评估及超前预报工作,对隧道风险评估及超前地质预报开展专项设计,设计文件中明确隧道风险等级,并根据具体的风险源,采取适当措施以降低风险,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降低隧道施工导致的第三方影响及环境影响;设计文件中明确隧道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要求、施作参数,提高超前地质预报设计的可操作性。

5)严格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综合考虑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并考虑边仰坡稳定性确定隧道洞口位置。一般情况采用“无仰坡临界点”进洞,必要时考虑接长明洞、棚洞。根据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条件,按照建设“绿色通道”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取锚杆框架梁、骨架护坡等措施进行洞口边仰坡防护。对洞口排水系统开展专项设计,确保洞口排水系统畅通。

4 桥涵专业控制因素及对策

桥涵设计存在重主体结构轻附属结构的现象,由于对部分桥涵沉降控制不一致,排水无明确通路,构成对主体工程长期的安全隐患;由于对跨铁路桥梁的安全防护措施重视不够、针对性不强,将对运输安全带来长期的安全隐患。针对桥涵专业质量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1)对于纵横坡度较陡的桥梁,设计采用M10浆砌片石铺面、挂网锚喷、设置挡墙、防护桩等措施,对于特别陡峭的纵横坡、岩堆、滑坡区域则提交路基专业设计,桥梁设计中交代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

2)桥位处有危岩落石的桥梁,设计采用清理、嵌补、支挡及旧钢轨栅栏等防护处理。

3)对于岩溶地区桥梁桩基,若基底距溶洞顶板距离较大(结合基岩基本承载力、极限抗压强度等因素,一般按10 m考虑),桩基可不穿过溶洞,对溶洞亦不处理,其他的桩穿过溶洞,较大空洞或填充物较差的大溶洞,采用钢套筒下底(套筒厚度10 mm),较小溶洞或充填物较好的溶洞,采用填充黄泥夹片石处理(或压浆处理)。

4)对于跨越既有铁路、高等级铁路、各种公(道)路、重要管线的桥梁,设计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对于跨越既有铁路、高等级铁路、各种公(道)路的桥梁,除满足桥下净空并适当留有余地外,特别检查工程对既有铁路、高等级铁路、各种公(道)路边坡和基础的影响。b.跨越既有公路的桥梁,在梁部施工时设置防护棚架,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的桥梁,在梁部施工时设置防电屏蔽棚。c.与公路平行段或跨越既有公路的桥梁,公路边桥墩设防撞块(墙),桥墩设计按规范要求考虑撞击力。铁路桥桥墩均设置护面钢筋,桥墩下部均为实体桥墩。d.跨越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的桥梁,孔跨布置时应尽量跨越,当基坑开挖距离较近时,采取带挡开挖等防护措施,并强调施工时应进一步探明地下管线准确位置,对于无法跨越的地下管线,及时提交机务专业进行迁改。如西成客专、贵广线等项目。

5)公路上跨高等级铁路时,公路桥面设防撞墙、防护网,防撞墙外设水平遮板,为防止公路上跨桥上异物侵入客运专线,在全桥范围人行道外侧设置了3 m高防护网,并在台尾处与线路防护栅栏连接,实现客运专线全封闭。

5 结论与建议

1)在铁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实施过程中,针对勘察设计产品特性和要求,采取专项质量安全检查的方式,验证产品的符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勘察设计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是持续改进勘察设计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2)开展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检查,认真核实设计文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深细度,充分识别项目实施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一步验证施工及运输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及时制定质量安全事故防范指导意见,并纳入设计文件,是规避质量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3)根据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特点,为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检查活动落到实处,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解决质量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协调勘察设计与建设、施工、监理、地方的关系,是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活动的组织保证措施。4)以勘察设计项目为单位,以专业为基础,由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组织各专业设计负责人,采取勘察设计文件复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回访等形式,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分专业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是勘察设计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的重要方式。5)质量安全检查的关键是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为确保检查项目全覆盖,检查内容不漏,检查结果可追溯。各项目应建立质量安全问题库,实施质量安全问题销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实现勘察设计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TB 1062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2]铁建设[2007]200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S].

[3]中铁二院.质量手册报告[R].2009.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篇3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应用

当前,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所采用的勘察技术种类较多,有传统类的勘察技术,也有数字化勘察技术等等,不同的勘察技术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适宜的工程项目也不完全相同。而通过综合勘察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满足工程项目勘察的需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效,为工程的建设设计与施工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

1.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特征。作为一个地质灾害频繁、特殊性岩土种类众多的国家,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才能运用工程地质学的方法和理论,充分掌握所在区域的岩土工程情况,然后提前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采取防治办法,避免发生地质灾害。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用可为建设项目的没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数据,及时避免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不利条件,避免或节約项目施工中的处理费用,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进度。因此,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虽然所占比率不大,但其作用和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2.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物探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各类岩土工程勘察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传统的钻探方法在单点揭示地层的直观性及精准性方面,目前尚未有其他勘察手段可以完全替代。可以说,各种的勘察手段各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因此,为满足勘察更细化、更深入、更精准的要求,全面评价相关地质体的性质,综合勘察手段在勘察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通过介绍某工程的详细勘察情况,初步介绍综合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1工程实况

2.1.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场区位于乌江支流三岔河下游-鸭池河与猫跳河夹持的河间地块部位,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碳酸盐岩类基岩岩溶、裂隙水。拟建场区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与基岩裂隙、岩溶管道水,并整体向西侧百花湖排泄。

2.1.2地球物理特征

地层波速岩土介质的岩性、物性、成分和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构造和地表条件的不同,都会使得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岩石越致密,其波速越高,而不良地质现象如岩溶发育、溶洞,断层破碎带等,均会导致波速、频率、振幅的明显变化。针对本场区的地质勘探,在钻孔中进行声波测试,岩样声波测试,以及地表进行的折射波,面波等测试,综合推算本场区的地震有关参数。岩土电性本次勘探目的主要是初步查明场区布设测线范围内隐伏的不明岩溶构造,如隐伏断裂、岩溶空洞或溶蚀破碎、地下暗河、充水溶洞及老旧窑形成的采空区等异常。本次高密度电法测试采用的物性参数为电阻率值。通过对场区岩石和部分异常体的电性测试,结合贵阳地区同类型场地电性参数综合归纳本场区岩土电性特性。

2.2综合物探

2.2.1地震映像法

地震映像属浅层地震勘查方法范畴,其原理是利用不同地层结构和不同类别岩土存在的波阻抗差异。当存在地层界面和不良地质现象(如溶洞、断层等)时,将形成波阻抗界面,利用人工震源在地表产生的地震波,其向下传播遇到岩土物理界面(波阻抗界面)将产生波的反射等,利用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计算机控制的接收仪器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将接收到向上反射的地震波,根据地震波所携带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地下地层结构、基岩起伏形态、隐伏煤巷、溶洞断层破碎带等地下地质现象。

2.2.2高密度电法

电法勘探是研究地层电学性质及电场、电磁场变化规律,根据研究地质对象的电性差异,通过仪器测量电场情况,进而研究电场的分布规律,以了解地下构筑物或地质体的状况,从而达到勘探目的。

2.3物探资料的数据处理

2.3.1地震映像

地震映像的数据处理:地震反射波的数据处理采用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物化探研究中心的CSP6浅层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和加拿大骄佳公司的Geogiga软件进行。主要处理内容为:预处理、编辑、频谱分析、速度分析、参数筛选、速度滤波、频率滤波、均衡、动静校正、偏移归位等,经过处理的成果即为供推断解释的时间剖面图。

2.3.2高密度电法

对采集得到的数据,使用二维电阻率反演成像软件中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预处理,同时输入测线地面高程数据,作地形校正,再据经验在软件中合理设置解释所必须的参数。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运行软件进行反演解释。在解释过程中,随时调整参数,以便使结果真实合理,计算结果用ρs等值线图和电阻率色度图表现,两者结合,综合解释。

2.4物探勘察的结果分析

根据各剖面上的异常分布,结合走向趋势,进行分析,圈绘出岩溶发育在平面上的分布。现以第9测线相同平面位置地震映像剖面与高密度电法剖面的比对分析为例说明。在地震时深剖面的3处明显异常,分别在平面上位于10~14m、26~28m、42~45m,埋深范围大致在12~14m、7~10m、20~22m,表现为波绕射,多次反射,同相轴错断,振幅降低、相位畸变等。而对应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剖面上相对应的平面位置和埋深范围,则表现为一处低阻异常和两处高阻异常。二者在平面位置和深度范围基本一致,据此推断为溶洞(高阻:3000~4000Ω·m)和岩溶发育破碎带(低阻:400~500Ω·m)。事实上在高密度视电阻率剖面上,平面22m为中心,埋深4~6m的位置,还有一高阻异常,其值约为3000Ω*m,在对应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波形杂乱、振幅陡降,推断为岩溶崩塌堆积。

2.5开挖验证

据钻探资料结合物探勘察成果,B-6号桩位进行开挖,发现宽度0.5m,深度1.3m,长度2.7m的泥槽;C-7桩位也发现泥质半充填的溶洞。经开挖,物探推断的不良地质现象得了证实,施工单位进行了揭穿,回填、夯实等工程处理。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言,本次勘察采用钻探与物探的结合,以综合勘察技术快速、全面、准确可靠地查明拟建物场地上的岩溶分布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在岩溶发育地区,有必要先采用物探初勘,若发现异常,再施以钻探验证,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其发现岩溶的几率应该更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隐患。■

【参考文献】

[1]郑红波,邢玉清.地震横波勘探与联合剖面法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综合应用[J].工程勘察,2011(12):72-76.

[2]刘宏岳,林朝旭,林孝城,黄佳坤.综合物探方法在某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隧道建设,2012.6(3):275-280.

[3]李大虎,李才明,邵昌盛.多道瞬态面波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6):123-124.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篇4

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与要求如下:

1.1对建筑物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做出评价。

1.2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有无暗浜、暗塘、墓穴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建筑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

1.3地下水埋深情况、类型、水位幅度和规律,以及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设计抗渗水位及抗浮水位,提出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和有关技术参数。

1.4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场地地震安全性做出评价。

1.5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1.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

1.7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道路岩土工程勘察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概要

道路岩土勘查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助工程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思想,采用正确有效的科学方法,对道路岩土工程开展前期进行相关数据进行检测,提前找出相关问题并解决问题。道路岩土工程勘察的前提是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对地质学内容有较为清楚地认识,并且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能够辨认出各种道路通过的不同地带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能够为道路后期的设计、施工等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或者见解,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地理状况合理处理道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道路岩土勘察作业人员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建筑工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合理利用已有条件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切忌或尽量避免去改变不良环境条件,并且要记住修筑道路的目的是要尽量实现多快好省的目的。

1道路岩土工程的基本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篇6

1.1 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工程地质绘测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一项非常基本的工作, 分析地貌地形特征与地层、不良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查岩土层的年代、成因、性质以及其分布情况, 划分地貌单元等是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基本的任务, 之后, 我们可以根据工程地质测绘的结果来推断出地质情况, 再根据特定的对精度的要求将地质情况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 为之配上工程地质勘察及相关实验得出的数据信息, 一幅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就编制完成了, 它将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某些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工程地段来说是特别必需的, 工程建设人员应该给予工程地质测绘以充分的重视。

1.2 数字化勘察技术

数字化勘察技术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数字化建模方法和地形建模方法。目前, 对于我国的岩土工程来说, 比较广泛的使用的是数字化建模方法, 它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地质区域的情况。用精确的方式展现地形表面的情况是它的原理的简单表述。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要求, 连接起性质相同的各个点使之形成一个面, 即一个网格状的表面图。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状表面图, 我们就能够清楚该地区的区域属性。收集和整理数据信息是数字化建模技术所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属性特征、几何形状等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广泛的途径来获取数据信息, 通常是通过集中和整理从比较分散的资料中获得的数据信息来获取。在搜集到一定程度的数据信息之后, 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该地的地质构造, 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工程实施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特征。与呈现平面图的数字化建模方法相比, 以OEM数据信息为前提基础的地形建模方法则是借助叠加遥感影像给我们呈现出立体的地形图像。

1.3 勘探与取样技术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 勘探技术主要包括物探、钻探及坑探等, 它能够探查出地下地质情况, 同时原位测试和监测工作也可以通过勘探工程取样来实现。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根据岩土层的特性和我们的勘察目的合理有效的选取勘探技术。一定要严格的遵守相应的规范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4 现场检验与监测

主要在施工过程和运营期间进行的现场检验与监测是勘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检验与监测一般是在高级开勘察工作阶段开始进行。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提高工程在经济方面所具的性能是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标。要在施工时实施这一方法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个是审查勘察结果, 第二个是检测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根据该方法得出的数据推算出与工程技术的相关参数, 用这个作为施工设计方案及依据, 并优化提升设计方案的目的在于让它能够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性。一般情况下这项工作是安排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的, 但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来说, 此项工作也会被安排在项目竣工的时候。

2 岩土勘察工程的改进措施

2.1 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对技术人员的录用单位要进行重点调查, 对于不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立相应的制度, 并严格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管理就必须拥有一套完整全面的管理条例, 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 一切的监管源于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监督管理的执行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从而达到使各个企业和用人单位做到安全第一、操作规范, 同时也要监督各勘察单位注重基础选型论证及场地稳定性等内容, 以确保我国勘察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2.2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勘察技术人员在勘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勘察人员的专业要求又比较高, 一些地区相关技术人员相对过少的情况对该地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阻碍的作用, 因此, 加强培养与选拔勘察技术人员就十分必要了。如今随勘察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 勘察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有了较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敬业的态度、攻关的精神。

2.3 使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

近年来, 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很多应用于岩土勘察的设备和仪器也就随之诞生了。比如说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波速测试等的应用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突破, 这些先进的设备仪器的使用可以使为勘察工作提供的数据信息更加精准、精确、完善, 以及通过联合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 为实际的勘察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勘察中较难获取的问题, 比如花岗岩残积土等。

3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基础、重要前提, 因此做好勘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存在相关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将准备工作做好, 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不断解决出现的新难题, 从而保证勘察质量, 提高勘察水平, 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减少施工过程因勘察数据不精确出现的工程事故。

参考文献

[1]伊鹏, 牛玲.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技术的发展现状[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22) :18.

[2]丁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民用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5 (2) 92, 9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相关问题;新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主要建立在地质学、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上。

一、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岩土工程试验。其中勘探主要分为钻探、坑探、物探和触探。岩土工程试验分为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技术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有载荷试验、旁压试验、动力触探、静力触探、直剪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波速测试等。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界面划分和地质形态问题:划分岩石风化程度和岩土界面,判断地质构造、软弱结构面,查明地质的形态,确定空洞、孤石等埋藏的位置深度、不明地下物体的实际分布情况。第二,岩土参数问题: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不规范,离散性大,难以取得室外原状岩土样,使岩土设计参数难以确定。第三,综合能力问题:一些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野外原始资料的利用能力、缺乏建筑方面的知识,导致勘察目的不明确,或者其所提供的资料无法满足设计的多种需求。 勘察人员要正视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三、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对策

(一)借助连续加密测点法来获取地质界面

通常情况下,借助工程物探,采用连续加密测点的方法了解到地质界面的实际情况。连续加密测点法不仅可以将传统钻探的问题解决掉,还可以避免地层划分不准确的缺点。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运用综合工程物探法,可以解决很多岩土工程的问题。

(二)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式,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三)定期培训勘察技术人员

对于勘察技术人员,其应该定期学习,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勘察单位要实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勘察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加强勘察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另外,勘察单位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参加学术活动或者聘请专业人士来开展讲座,以此来拓宽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除了要掌握专业技术之后,勘察技术人员要掌握专业技术软件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勘察单位的勘察技术人员仅仅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却不会利用现有的专业软件,那么他们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勘察技术人员自身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来丰富自身的学识,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

(一)数字化勘察技术

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数字化勘察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化建模方法。现阶段,数字表面模型法是建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切实表现出地面的起伏情况。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是准确将工程地质体外表面情况表示出来,换句话来说依据相关的规则来将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进一步还可以将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确定下来。离散的测点资料是表明模型法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中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成为该数据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数据来对地质体界面进行分析。地形建模方法往往以该地域的DEM数据为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叠加遥感影像来显示三维地形。在投影变换正射影响时,往往会用到地质三维数字化这一重要技术。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了一些原始数据,具体来说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了地理信息方面的非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然而基础地理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建筑场地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二)发展测试新技术

在整个勘察工作中,测试技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在测试新技术的研究远远少于国外。当前虽然测试新技术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障碍,即:不成熟的参数测试技术。要想进一步完善测试技术,这就要以传统测试手段为基础来运用电子技术等现代物理技术。例如:在土工测试过程中,要从点向着面、体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土工测试也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无损测试技术发展。在发展测试新技术的时候,往往要将硬件作为支撑,因此设计仪器者、设计设备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一些研发者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及时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真正推动本行业的长远发展。

五、总结

不管是在设计各项工程时还是在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越来越重要,是准确的勘探数据为工程施工建设的进行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由于岩土工程本身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如果仅仅想要借助直接法来调查地基岩土的状况、获取相关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岩土工程勘察传统模式变革,逐步实现其信息化和数字化运行,是现代社会建设工程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岩土工程勘察未来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上海大学生村官考试下一篇:感恩演讲稿: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与感恩演讲稿: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