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生的挚爱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陆游一生的挚爱(精选6篇)

陆游一生的挚爱 篇1

关于杜甫我们都知道他是诗圣,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贫穷困苦也不改初心。然而却很少人关注过他的妻子,那个肯与他同甘共苦,贫苦一生的女人。杜甫一生只娶过一人,只结过一次婚,始终只爱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杨氏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成婚于开元二十九年,当时的杜甫29岁,杨氏19岁。婚后感情融洽,琴瑟和谐,30年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自杨氏和杜甫结婚之后,生活日益穷苦,经常受着饥渴的煎熬。直到杜甫去世为止,出身官宦人家的杨氏从未跟着杜甫享受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就连安定的生活也是一种奢望。可以说贫穷、饥饿、疾病、频繁的分别与担惊受怕成了他们婚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多年来,她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丈夫的随时陪伴,没有安定的生活,就连儿子也在自己面前死去。

杜甫是个家庭责任感极强的人。身为人父、人夫,却无法解决全家的温饱安宁问题,反而常常让妻子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支撑全家的生计,这使他心存感激并生出深深的自责,例如:“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杨氏怎么说她也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但她没有一点点娇弱的气息,有的只是一个弱小的朴素的劳动妇女用她小小的肩膀,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之后,在微弱的灯光下补着破了又破的衣裳。

杜甫一生在颠沛流离,,只是在入住成都之后才获得了一段稍为安定平和的日子。杨氏在这里才恢复她作为书香世家小姐的感觉,与丈夫下棋,泛舟,弄文墨棋画,平淡却不失幸福,一生得一知己。

杜甫在一夫多妻盛行的时代,终生只娶了杨氏,并且三十年来非常恩爱,可见他对爱情是专一的,他的专一还可以从他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杜甫为仕途也曾与许多官员,贵人应酬,与歌舞妓乐接触是不可避免,但可贵的是,他并不对这种生活感兴趣,而且对乐于此道,对流连忘返的人还进行善意的规劝。

一生求索 挚爱“连铸” 篇2

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改制而成立的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综合性装备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成套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是这块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连铸技术装备的摇篮。他在这里默默坚守自己的一隅,在我国连铸技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荣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奖的我国著名连铸专家,副总工程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拉道研究员。接下来,我们将带您走进杨拉道和他一生钟爱的连铸事业。

连铸是什么?它是连续铸钢的简称,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杨拉道眼里,连铸技术就像是恋人,他用专注和执着呵护着它,用勤奋、智慧和汗水细心浇注它。几十年来,我国连铸事业终于在杨拉道等一批技术团队的奋斗下,开出了一朵朵娇艳的神奇之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拉道以总设计者的身份参加“1900mm大型板坯连铸机”的国产化可行性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对外技术谈判。在国外长达15个月的技术培训和联合设计中,总体设计和连铸机本体设备的扇形段区域、机械维修区域设计与图纸转化等总图工作全由杨拉道负责,该项目最后获得包括国家重大装备特等奖在内的4次奖励。

90年代初期,美国SITI Steel钢厂决定对原德国设计的2032mm板坯连铸机进行技术改造,在国际上进行招标。尽管美方的技术要求高、工期短、条件苛刻,但杨拉道作为竞标的总设计师,仍然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带领同事们以先进的技术、合理的方案一举中标,并顺利完成项目改造,使我国板坯连铸机技术与装备首次走出国门。中美双方专家联合检验验收认为:“项目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操作运行可靠,浇铸质量超过合同要求。”

该项目共申请4项实用新型专利,攻克14个关键技术(包括国际创新技术4项),其中4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直接应用6项当时的国际先进技术。该项技术为我国创汇161万美元,第二年又给该钢厂增加纯利润432万美元,第三年再创纯利润1600万美元。它的完成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分别获得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1997年间,杨拉道担任“酒钢1350mm板坯连铸机成套设备”总设计师,主持课题工作,完成全部设计。该项目投资3亿多元,立足于国内,涉及机械、自动化、液压等技术,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杨拉道带领同事们精心组织、设计,采用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将二次冷却水数学模型及软件系统应用于连铸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彻底结束了西北地区无大型板坯连铸设备的历史,为开发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杨拉道还及时将重要信息进行整理,主编了《大型板坯连铸机工艺设备与操作》一书,并被作为职工培训教材。

2002年~2005年间,杨拉道执笔编写了《板坯连铸科研工作报告》,提出了利用业余时间搞一批科研项目的计划。此后他作为攻关小组组长,率领同事们对10个连铸成套设备关键单机中的32项关键设备技术、8项软件技术进行攻关。这些项目的完成使板坯连铸技术设备达到了更新换代的目的,单体设备液压振动装置的实验研究以及工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首台国产化液压振动装置在宝钢得以应用,首台工业化液压振动装置在唐钢得以应用,对提升连铸机装备水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次攻关期间,杨拉道不仅完成了实验室试验装置机械部分的草图设计、发现并解决了共振问题以及振幅在频率提高时严重衰减问题,还推动了非正弦振动曲线的更新换代,使振动的加速度变为最小,也推动了板式导向材质及结构的优化,使振动的横向摆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摆动误差达到最小,并获得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内的2项奖励。

目前,杨拉道主持了6项大型科研项目(大型软件项目2项)。其中,“板坯连铸设备动态轻压下数模与应用软件研究”在完成过程中,总共实现14项创新。例如,系统地、创新性地建立了成套设备设计和生产操作模型;针对具备动态轻压下的连铸机,在国内外首次把连铸机的5种运转模式变为13种,提高了生产操作的控制水平;提出了6种扇形段控制方式以及与连铸机运转模式的关系,使之能更好地满足生产和控制要求;为保证每个浇注周期内所有扇形段辊缝都可以调整到位和简化电气液压控制,提出并实现了压下量包括扇形段动作顺序的思想;针对连铸机辊列和扇形段的客观实际结构,分析了在工业生产中用实际测量辊缝来代替理想辊缝的理论依据,并研究了扇形段夹紧缸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和辊缝值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些创新点很好地指导了工业生产并引领了连铸技术的发展。

在“板坯连铸总体设计系统”中,项目主要实现了辊列设计计算时,将原先单一钢种变为输入每个钢种参数的多钢种计算;调整了气水雾化重量比;采用回旋曲线设计辊列,代替三方曲线设计辊列;采用新的计算方法确定连铸机机长、切割区长度、炉机匹配;采用二冷水计算、辊列校核对凝固终点进行控制和科学计算等10个创新点,使我国的连铸技术装备在总体设计上再上一个台阶。据悉,仅上述两个软件项目的研究报告就达190万字。

辛勤奋斗几十载,杨拉道执笔完成了我国重型机械行业板坯连铸企业标准制定,并负责、参与、组织领导了几十项科研、工程设计项目以及涉外技术谈判项目,完成542万字的连续铸钢技术研究报告、技术总结、技术方案论证报告、设备技术方案,收集、装订668本技术资料、366本专业书籍,对我国连铸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本人和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多项,而他也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硕果累累的连铸专家。

杨拉道奋斗30余年的光辉成就,不是几页纸张能够承载完的。从这些数不尽的荣誉中,不难看出他为连铸事业竭尽心血;他就像一位诗人,吟诵出的总是不朽的诗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拉道用30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刻苦努力来诠释求索连铸的真谛,用智慧与魄力开创出震古烁今的连铸奇迹。这都要源于他对连铸的执着,而这种执着,贯穿了他的一生。

挚爱亲情的作文 篇3

父爱如山,母爱却是比父爱更加的勇敢。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是经历了生育之痛后的最珍贵的宝贝。

在孩子面前,柔弱的母亲比坚强的父亲更加的坚强,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他可以为了孩子去死,既然死都不怕了害怕什么吗。

我喜欢小说,看着那唯美的爱情,催人泪下的亲情,我都感动的无以复加。今天看了单身妈咪。我不知掉为什么所有的小说中男人是可以原谅的,即使他们做了不可原谅的事情的时候。为什么为了所谓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爱情还是亲情的女人而毁了事件最让人感动的亲情而且是最伟大的母爱。

看着小说中的母亲,我觉得悲哀,可是又觉得可怜。看着小说中的父亲我觉得可恨又可悲。看着小说中男主角的所谓的深爱的`妻子的时候我觉得她可恶又可笑。

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原谅了那个让自己骨肉分离的男子可悲可怜。父亲没有弄懂亲情和爱情的分别的时候就伤害了最爱的爱人,以一种不可原谅的方式伤害了她。小说中的另一个女人,霸着别人的孩子来困住自己的丈夫,让一个母亲只能用回忆的方式来加捻她的亲生儿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哭泣,没有发现丈夫对她只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对自己妹妹的呵护。

看过这篇小说真的很生气,可是又为那位母亲伤感。想到了生活中的片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挚爱的作文 篇4

我的妈妈,有长长的睫毛,一双透着慈爱的眼睛,一束被染过的短黑发,但细看,还是能看出那丝丝白发。

“来来来,吃饭啦!”老妈喊道,其实我早就闻到厨房里的香味了,老妈就是不让我进去,老说我碍手碍脚,但是,香喷喷的饭菜终于做完啦!还穿着围裙的老妈小心的把菜端在桌上,糖醋排骨、鱼肉、红烧肉……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立刻夹住了一块肉,吃上一口,那滋味!太爱我老妈了!“就知道吃,得慢慢来!”老妈唠叨着“这饭得慢慢吃,不然呐,会噎着!”糟糕,老妈又像唐僧那样说一大堆废话了,“但这菜就是这么好吃嘛!是不是想不让我吃哩!”说着,老妈就被我逗乐了。其实说到底,老妈的饭菜还真是美味到“爆”了呢!

妈妈也是个细心的人。一次深夜,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摸着我的额头,烫的厉害,当时有一阵晕感,之后妈妈也突然醒来,一直说要去医院,但我居然强词夺理的说:“应该病的不是很重,不用去了吧!”说着妈妈发起了脾气,拉着我说,一定要去医院,一路上我坐着大叔的车奔向医院,一阵阵冷风扑面袭来,冷的刺骨,妈妈抱紧着我……一下子,就到了早上,我醒来却发现,妈妈看上去苍老了许多,望着妈妈那憔悴的面容,顿时我百感交集……

书,我的挚爱作文 篇5

这就是我与书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幕。据我不完全统计,几乎每隔2、3天,我都要从家出发以每秒近8.8米的速度骑行约30分钟到书店去把辛辛苦苦攒的零花钱“无私”地“奉献”到书的怀抱中。因为,书是我的挚爱。

书是一个人的终身的良师益友。也许有人会说,这也太夸张了。但就目前我的经历来看,这话是没有一点儿错误的。当我遭受挫折,失去信心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鼓励我振作起来,重拾信心,不怕困难;当我无聊寂寞、闲闷无事时,《哈利·波特》带给我神秘与趣味,让我尽情遨游在魔法梦幻的世界中;当我忧愁烦恼,遭受困惑时,《老人与海》中的渔夫桑提亚戈给我力量,让我学会乐观面对生活,面对烦劳忧愁,笑对每一天……

书也是一个人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最佳平台。通过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我看到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与无能;通过司马迁所着的《史记》,我看到了上至唐尧虞舜,下至汉武大帝近三千年的历史缩影;通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看到了当时三国割据、群雄纷争的混乱局面……

书更是一个人理想与精神的浓缩。高尔基的《海燕》体现了他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对黑恶势力的挑战;鲁迅的《呐喊》表达了鲁迅对有识之士的号召,号召其勇敢地抵抗侵略,保家卫国,是鲁迅热爱祖国的真实表现;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显示了他对战争的憎恶与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处于战争中的人民的同情……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有了书,社会更加和谐,历史更加进步,生活更加美好……

陆游一生的挚爱 篇6

“他应该得到爱情,拥有幸福的家庭”

在1965年8月6日那场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章江”、“剑门”两舰的著名海战中,海军南海舰队某部611护卫艇19岁轮机兵麦贤得,在头部中弹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直至战斗结束胜利返航。战后,麦贤得荣立一等功,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团中央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他的英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人们称赞他不愧是一名“钢铁战士”。

1971年,在医院度过6个寒暑的麦贤得25岁了。他虽然战胜了死神,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外伤性癫痫后遗症,右边肢体萎缩,语言表达和记忆力明显退化。医生认为,他今后只能依靠药物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生活上則需要有专人长期悉心照料。否则,死神将会不时来叩门。

部队组织上出于对英雄的关心,考虑为麦贤得建立一个家庭,并着手为他牵线搭桥。可是一连给他介绍了3位姑娘,都没有成功。因为重伤后的麦贤得,再也不是那个健康英俊、善解人意的小伙子,而是一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由于脑神经受到严重损害,他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在一起长期共同生活,要得到幸福谈何容易。

后来,部队组织上通过地方政府,看中了人品好、身体好、相貌好的李玉枝。时年23岁的李玉枝出生于1948年,她15岁参加工作,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省海丰县公平公社的一名妇联干部。地方领导对李玉枝说:“经过几年治疗,战斗英雄麦贤得的身体基本恢复,组织上考虑替他找一名心地善良、责任心强的姑娘作为终身伴侣,我们都觉得你比较合适。”接着,领导如实相告了麦贤得的身体状况,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只是牵线搭桥,绝不是包办婚姻,一切由你自己拿主意。

当时,李玉枝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不乏追求者。她崇敬麦贤得这位了不起的英雄,但从没有想过会与他结成终身伴侣。现在,领导把这个问题摆在她面前,她既感到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又有些意外和突然。她想,假如麦贤得不伤残,他的婚姻肯定不成问题。他是为谁伤残的?是为人民伤残的。他应该得到爱情,拥有幸福的家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一番思考后,李玉枝提出见一见麦贤得,然后再做最后的抉择。

在海军某部会议室,李玉枝与麦贤得见面了。高高瘦瘦的麦贤得,正在与别人打乒乓球。他那行动笨拙、体力不支和反应迟钝等症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面对面交谈时,李玉枝问:“身体怎么样?”麦贤得答:“吃药。”再问:“工作忙什么?”答:“种菜。”然后就是无言的沉默。李玉枝心里忽然涌出一种强烈的同情感:“贤得,你太需要人照顾了!”

从此,李玉枝与麦贤得建立了恋爱关系。李玉枝后来说,是麦贤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染、教育、鼓舞了她,使她下决心义无反顾地去关心他,爱他。

消息传开,社会上一些人议论纷纷,有的说,“家有三斗粮,不嫁残废郎”。有些亲戚朋友也劝李玉枝想得现实一些,不要拿终身大事冒险。然而,李玉枝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为人忠厚的父亲也支持女儿的选择,对家人说:“麦贤得为国为民负伤,理应得到照顾。”

1972年6月1日,李玉枝和麦贤得在广东汕头海军某部招待所举行了婚礼。

含辛茹苦护理好伤残丈夫,专家称赞她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李玉枝和麦贤得结婚后,从此挑起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重担。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操劳,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承担全部家务,还要担当丈夫保健护士的角色。

常人的新婚是甜蜜浪漫的。但对李玉枝来说,蜜月却是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婚后不久的一天深夜,李玉枝睡得正香。突然,麦贤得大叫一声,随后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脸色憋得铁青。李玉枝顿时吓得六神无主,赶紧找来医生抢救。待麦贤得脱离危险后,医生告诉李玉枝,这是外伤性癫痫后遗症发作,如果救护不当,随时都有大脑缺氧、导致死亡的危险。

此后,李玉枝心里有了底。为了掌握救护丈夫的医学常识,她先后阅读了数百万字的医学书籍,请教了许多专家和病人家属,摸透了麦贤得身体变化的规律,学会了救护癫痫病人的方法步骤和要领。后来,麦贤得再犯病,她就不再惊慌失措了。一年后,她的护理水平,绝不亚于训练有素的护理师。有段时间,李玉枝为防止自己晚上睡得太死,不能及时察觉麦贤得犯病,她干脆用布条系在两人身上,一有情况便一跃而起。每次麦贤得犯病后,李玉枝都要到市场上买些他喜欢吃而且营养高的东西,专门为他开小灶,一天分五六次喂他,为他调养身体,恢复元气。

有了两个孩子后,李玉枝家庭经济一直不宽裕,她本人省吃俭用,没有买过一件高档时装、首饰。但她为麦贤得却舍得花钱。她知道丈夫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对肝脏和血小板都有损害,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增加营养,便把家庭的大部分收入,用在搞好麦贤得伙食和给他购买补品上。为了给麦贤得增加营养,李玉枝还养鸡、养鸽、养兔,种了几畦菜地。最多时,她养了30多只鸡,保证麦贤得每天都能吃上新鲜鸡蛋。

麦贤得对长期每天至少服用7种以上药物很厌烦,李玉枝每次都要备好温开水,把药放在他手上,哄孩子似地劝他吃药:“药一定要吃,吃了以后身体才会好,才能重返战艇。”麦贤得一听能回到战斗岗位,乐了,就痛痛快快地把药吃了。

nlc202309032330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麦贤得每年要到广州、北京等地疗养或开会,如果不是李玉枝陪同,她都要亲自起草一份“医嘱”交给随行人员,上面写明服药时间、服药量、日常起居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的医护措施。末了还会叮嘱:麦贤得的口袋里有零钱,请常给他买些水果吃,以防便秘。

1985年2月,麦贤得要到广州开会。因是第二天清晨从部队动身,当晚他便住进了离家约5公里的部队招待所。已是深夜了,外面电闪雷鸣,正下着暴雨。那时李玉枝家还没有电话,她担心麦贤得忘了把她写的“醫嘱”交给随行人员,便骑着自行车跌跌撞撞赶到招待所提醒麦贤得。麦贤得望着一身透湿的妻子,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结婚几年后,细心的李玉枝发现,麦贤得一看到别人过生日就有些闷闷不乐。后来,她终于解开了这个谜——麦贤得兄弟多,在那苦难的旧社会,多一个孩子多一张嘴,父母记不清楚麦贤得的生日,他更不可能清楚自己生日的确切日期。

李玉枝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好日子——8月6日。这一天是麦贤得为人民立功的日子,也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日子。把这一天作为他的生日,既有纪念意义,又可教育孩子。李玉枝把自己的想法跟麦贤得说了,麦贤得连声称好,夸妻子想得周到。于是,从1981年起,每年的8月6日,李玉枝都要亲自下厨炒上几道好菜,把附近的亲友和麦贤得的战友请到家中,热热闹闹地为麦贤得过生日。

在李玉枝的精心照料下,麦贤得的体重由原来的60多公斤增长到70多公斤。他癫痫后遗症的发作频率,也由刚结婚时最多一天发作3次,好转到至今已20年没再复发。他的思维、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能随口说出家中那8位数的电话号码。近几年来,麦贤得每年都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作全面身体检查。当年曾为他做过3次颅脑手术的我国著名脑外科专家刘明铎教授,对麦贤得的身体能恢复得这样好,既高兴又惊讶,他说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夸李玉枝劳苦功高。

既做贤妻又当良母,用无悔的爱撑起幸福的四口之家

20世纪80年代初,《解放军报》曾报道了一名姑娘自愿嫁给一位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伤残的英雄的事迹。可是没过几年,这段姻缘便黯然结束。

其实,当初李玉枝与麦贤得结婚的时候,许多好心人也曾为她捏了一把汗。毫无疑问,麦贤得是位了不起的战斗英雄。但由于罪恶的弹片严重损害了他的脑神经,造成他经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家庭生活产生了许多矛盾。心地善良、聪明贤惠的李玉枝,总是想方设法化解矛盾,使家庭始终保持着幸福和欢乐。

婚后一段时间,尽管李玉枝小心翼翼地体贴麦贤得,但由于对他的生活习惯不太了解,加上语言交流上有障碍,有时不能很快理解他的意图,麦贤得就急得面红耳赤,性子像炮仗一样一点就着,甚至会打骂李玉枝。每次遇到这种隋况,李玉枝总是和颜悦色地相让,不顶一次嘴,不还一次手。她怕麦贤得生气伤身体,经常明明自己有理也要向丈夫认错,让他息怒。因为她谅解、理解丈夫:丈夫的脑部动过3次大手术,他的反常举动,都是因为病魔缠身引起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结婚第一年,不少人劝李玉枝:“赶快离了,后悔还来得及。”得知实情的父亲开口了:“玉枝,你给我一句真话。”李玉枝泪流满面地回答:“阿爸,女儿不后悔!”父亲哽咽了:“我还是那句老话,英雄需要你照顾,你就照顾好他!”

李玉枝真的无怨无悔。多少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尽艰难,她始终没有动摇过对麦贤得的真挚爱情。她曾对笔者说:“这些年,我忙碌过,辛苦过,也委屈过,但从未后悔过。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流过泪,但从没有想到过离婚。这个家不能没有我,一天也不能没有我,甚至连我病倒也不行。”

李玉枝和麦贤得结婚后生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小家庭因此增添了许多欢乐。但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长大,李玉枝又遇上了棘手的问题。因麦贤得爱子心切,有时对孩子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孩子小的时候不理解,经常与父亲发生冲突。为此,李玉枝把增进两个孩子与父亲之间的感情,作为家庭的重要大事来抓。她一方面教育子女,一方面开导麦贤得,在他们父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首先让孩子了解爸爸。李玉枝捧着《钢铁战士麦贤得》一书,给孩子讲他们爸爸在海战中的英勇事迹;她翻开家庭影集,向孩子讲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接见他们爸爸的往事;她拿出军功章和荣誉证书,跟孩子讲他们爸爸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崇高荣誉……

在麦贤得面前,李玉枝耐心劝说他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鼓励他给孩子以更多的父爱。儿子海彬踢足球把腿摔破了,李玉枝就提示丈夫为海彬敷药;女儿海珊的书包旧了,李玉枝就和丈夫一起给海珊买来了漂亮的新书包。春节到了,正当海彬和海珊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别家孩子燃放烟花炮竹时,李玉枝高兴地对两个孩子说:爸爸早已给你俩准备了……

通过李玉枝耐心细致做工作,两个孩子和父亲的感情越来越深。一次,麦贤得问两个孩子:“你们长大后想干什么?”海彬回答:“当兵接爸爸的班!”海珊回答:“当一名护士护理爸爸。”麦贤得听后乐得合不拢嘴。

后来,两个孩子的愿望都实现了。儿子海彬报考海军后勤学院军需专业,毕业后成为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舰艇大队的一名军官,曾荣立三等功。目前,他已转业到地方工作。女儿海珊报考海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护士专业,毕业后一直在部队某医院工作。他们都已经成家,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现在,麦贤得已步入古稀之年,儿媳、女婿都和儿女一样十分孝敬他。孙子哲源和外孙女茗然都很可爱,跟麦贤得特别亲。逢年过节,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欢声笑语,麦贤得心里美极了。

心美如画堪称模范军嫂,入选“全国最美家庭”荣登“中国好人榜”

英雄妻子亦英雄。许多人说,没有李玉枝,麦贤得恐怕很难有幸福的今天。而李玉枝,并没有把自己的付出,作为索取的资本。结婚之前,有人示意李玉枝,答应这门亲事时,要向部队要些实惠,提些条件。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和麦贤得结婚43年来,她始终奉行这样一个原则:自己能够解决的,就别麻烦别人,更别给部队组织上添麻烦。

nlc202309032330

麦贤得所在部队,每年都轮流派出一名干部或战士协助李玉枝护理麦贤得。按组织上的交代,这名同志的工作包括做一些家务,但只要是李玉枝能做到的,像买煤、买米等,她都是自己去做。

刚结婚那些年,李玉枝没有随军,工作单位在距家数十公里外的汕尾。李玉枝每次往返,都是不辞辛苦乘坐长途客车,从没开口让部队派一次车。1981年,李玉枝从汕尾调到汕头新的工作单位,此后曾搬过几次家。本来这完全可以要求部队派车帮忙,但她没有开过口,而是请来几个亲戚朋友,拉来一辆板车,不声不响就把家搬了。平时,她经常用自行车推着麦贤得,到汕头市医院看病和检查身体。

有人以为,李玉枝的工作职位仅仅是挂名而已。其实不然,熟悉她的同事和领导都说,李玉枝无论是在汕尾,还是在汕头,都是所在单位一名爱岗敬业的好干部。退休前,她除了有时因麦贤得的病情变化,或外出参加社会活动不得不请假外,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因工作出色,她曾受到省里的通报表彰。

1989年8月,李玉枝在由国家民政部、全国妇联和解放苇总政治部组织的“为边海防优秀军人妻子挂奖章”活动中,荣获全国“边海防优秀军人妻子”奖章。1994年7月,广东省首次评选十佳“军人好妻子”,李玉枝以最高票数当选;同年,她还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双拥”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建国45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1993年5月6日,正在駐汕头海军某部视察工作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专门接见了麦贤得和李玉枝。张震深情地对李玉枝说:“你既要照料麦贤得,又要把两个孩子抚养教育大,还做好了本职工作,很不简单。”1995年4月1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在汕头亲切接见了麦贤得夫妇。看到麦贤得身体恢复得很好,迟浩田动情地握着李玉枝的手说:“你全心全意关心照顾麦贤得,使他的身体恢复得这么好。应该说,没有你这样的好妻子,就没有麦贤得的今天,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当日,迟浩田还为李玉枝题词,称赞她:“品德高尚,堪称模范军嫂”。1995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在汕头接见了麦贤得夫妇,对李玉枝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照顾麦贤得表示敬佩,夸她不愧是战斗英雄的好妻子。

2009年10月,麦贤得与李玉枝应邀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胡锦涛看到麦贤得身体恢复得很好,非常高兴,称赞李玉枝劳苦功高。

2014年5月,李玉枝家庭入选“全国最美家庭”;2015年3月,李玉枝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10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评选表彰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李玉枝当选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在颁奖典礼上,李玉枝代表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发言,她动情地说:“我把终身的爱情,奉献给为人民而伤残的战斗英雄是值得的。麦贤得是人民的功臣,他应该得到幸福。能给他带来幸福,我同样很幸福!”

(编者附言:本文配发的部分照片,由李玉枝提供。)

上一篇:乡镇纪委谈话工作制度下一篇: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