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精选12篇)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 篇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 篇2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 最初来源于德语, 意指“共同的生活”。德国学者滕尼斯在研究中发现, 个体与个体在一个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中会形成更加强而有力的、结合更加紧密的关系。于是他用“共同体”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特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世界范围内的学校改革使得研究者重新审视学校的组织形式, 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教育领域。美国教育家萨乔万尼于1993年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美国教育界的研究人员开始将学校中的学习型组织称为学习共同体。我国有研究者将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界定为:以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网络为交流平台, 以合作交流为目的,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虚拟共同体。它的建立突破了原有学习体的时空限制, 极大地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2004年开始, 我国全面推行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扩展, 教师面临教书育人和专业发展的双重挑战。教师素质的有效提高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和瓶颈。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研究能力、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 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作为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 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平台, 以促进其实现自我价值、适应时代的更高要求。

二、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一)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起源于美国, 它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模式影响最为广泛。他提出了由组织演变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 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 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它的学习方式为快。”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形式, 它由具有相同兴趣或学习需求的教师组成, 以团队学习、交流的形式为主线, 在团队学习中分享彼此的经验、情感、思想和观念, 从而促进其成员共同成长。

(二)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 (Group Dynamics) 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创建, 用来研究群体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群体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其宗旨是揭示群体行为和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群体的本质是群体成员之间的互依, 与其相一致的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注重的是合作与协作。在合作学习的互依性中, 具有不同教育能力、知识结构、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的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取长补短、互勉互相, 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从而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动力, 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起源于十八世纪, 其先驱人物是哲学家维柯和康德;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瑞士学者皮亚杰使其成为较为成熟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 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尽管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是实质都是互动。教师需要经常性地通过交流、协商、合作、共享进行意义建构和重构, 促进教师反思性学习和知识内化, 激发其主动性和自主性。

三、大学英语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一) 合作性

随着教改工作的开展, 大学英语教学从静态走向动态, 面貌焕然一新。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 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学英语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教学任务繁重, 教师参与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较少, 这些因素都是阻碍教师发展和教改开展的不利因素。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 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下, 为了达到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合作是促进教师共享教与学知识的最佳方式。在线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借助于网络及基于网路的工具支持, 逐步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沟通的合作关系。一是学习共同体与单位领导、指导专家之间的合作。这个层面的合作保障其开展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科研工作。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 而是“并肩作战”———共同确定发展方向, 明确教学目标, 探讨工作中的困惑、难题, 每个成员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 动态性

只有保证教师发展, 才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发展成为可能;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前提。随着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的全面展开, 教师的角色转变迫在眉睫:网络教学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多维度的立体角色转变。教师需要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和自身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审视和判断, 追求更高层次的合理性。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革新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 教师的专业水平、需求、信念等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分享彼此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增加情感交流、调动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线学习共同体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非实时交流互动, 满足其成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三) 建构性

周燕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在教师看来, “没有进修机会” (47%) 和“教学负担过重” (44%) 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 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关注教师个体经验和知识建构, 对于促进教师教育培训真正取得成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线学习共同体中, 网络只是媒介, 共同学习才是其核心所在, 正是共同学习的理念促进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同时为团队学习提供保障。这种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围绕教学实践, 确定教学主题和任务, 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比较、探讨个体之间的看法, 发现个人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不仅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而且推动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从而实现双赢。

四、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是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发展变化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大学英语教师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如果不及时应对这些问题, 会妨碍教师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在线学习共同体所营造的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能够为教师提供直面挑战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在与专家沟通、培训内容、学习目标等方面做出直接贡献, 但是所有成员的地位平等、机会均等, 每个个体的想法都会得到充分探讨和评价。大家不仅分享知识, 而且交流情感, 教学和学习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其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 培养教师的领导力

教师的领导力是指教师在学校群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教学、能力、情感等因素所发挥的综合性影响力。首先, 共同体所提供的和谐氛围和发展方向帮助教师在课堂内明确教学目标, 与学生充分互动, 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共同体是教师的合作组织, 教师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来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将其内化, 此过程正是教师领导力提升并在今后合作和工作中将其自主呈现的过程。再有, 共同体的活动离不开与学校行政领导群体的互动。当教师以团队的形式邀请学校决策者参与其活动时, 也正是教师分享领导权力的过程。这种影响力是当前学校中教师难以彰显的一种能力, 但同时又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三)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美国西南部教育发展实验室对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中的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 教师通过有效学习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并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对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角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的信息更新和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更大了。首先, 教师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交流的工具, 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组织形式。其次, 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学习进度, 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而且需要根据共同体的发展情况, 帮助和发展新的共同体。由此, 教师的凝聚力增强, 共同找寻策略、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目前的条件, 尚不能完全依靠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来提升其专业素养。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互动平台, 但是如何将共同体的发展和完善转化为教师的内在需求,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 从根本上实现“自下而上”的改革才是其关键所在。

摘要: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以合作为核心思想, 以网络为交流平台, 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为最终目标。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为教师创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平台, 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领导力。有助于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校本专业发展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合作,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滕尼斯[德]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马南南, 顾小清.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驱动机制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3]佐藤学.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4]卢敏玲等.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杨馥卿等.网络环境下的反思性教学[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 篇3

一、以提升理念水平为出发点,注重教研培训

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指南》学习研讨,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指南》精神,解读《指南》教育观、学习观、评价观、师幼互动的要求等,并针对《指南》中提出的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幼儿发展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交流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如,我园为了提高教师指导三大游戏的能力,多次召开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三大游戏”开展经验分享和研讨交流活动。通过研讨引发了全体老师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三大游戏”问题的聚焦与更深层的思考,为我园今后三大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而在每次学习研讨中,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每一次活动由不同的教师主持,谈谈自己新学习的文章或培训后的收获与感想,说出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以及自己的见解,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使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体。如,谌老师从厦门培训回来后为全体教师开展了《幼儿园美术——趣味绘画》专题讲座。谌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图文并茂的展示以及现场示范和指导,让大家对创意想象的美术教育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开启了我园幼儿美术教育与环境创设的创新之路。卓老师也结合2014年福建省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系列培训的内容和个人平时的经验积累,为全园教师做了《多媒体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交流,讨论目前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背景,如,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教师如何去应对?一次次这样的教研活动,都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切磋的舞台,也不断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以提高教学能力为落脚点,注重全面培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及业务知识水平,引领教师深入理解《指南》精神内涵,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园组织教师先后两次观看“省级名师优质课网络教研展播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向名师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领略了优秀教师不同的教学特色,学习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观摩课,运用“对话式、交流式、讨论式”的研讨,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与名师教学的相互碰撞,产生精彩的思维火花,让教师在比较与辨析中发现共通的教育规律。在观看名师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为期两周的推门听课及践行《指南》精神教研周活动。为确保听课实效,听课结束后当天将进行听课意见反馈,与上课老师交流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实践与运用,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课例与课后的自我剖析,向参与研讨的园领导与教师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自己对《指南》精神的感悟。教研周活动不仅有助于了解教师课堂的教学情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便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同时也让年轻教师有汲取经验的平台,骨干教师有展示教艺的舞台,在课堂上彰显各自的教学风采,以实现校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活跃幼儿园的教研氛围。活动中涌现出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学能手,老师通过课堂展示、观摩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分享与总结中促使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不仅让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完善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同时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三、以帮扶姐妹园为互助点,引领辐射同发展

为了发挥省优质示范园的带头作用,我园一直致力于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成长共同体”的形式,彼此姐妹互助、共同发展。被帮扶的丰田中心幼儿园、龙山中心幼儿园在我园的帮助指导下,从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及各个功能室的安置摆放的合理性,各个年龄段幼儿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区域活动内容的可行性、环境创设的适宜性与安全性及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幼儿园的食堂管理、保健室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为了提升被帮扶园教师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组织教师参观档案归类整理,从活动主题来源的通知、计划、活动时的照片、活动效果等几个方面去收集整理,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为了带动乡村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我园安排骨干教师准备多节教学示范课及讲座,帮助结对园教师以听课、评课的方式,从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如何体现《指南》里的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结对帮扶的送教、送培下乡活动,与乡镇教师互相交流、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还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研创新的热情,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而我园教师通过这样的帮扶活动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相信,这样的牵手帮扶一定能促进城乡幼儿园的共同进步!

勤能补拙,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每个教师都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我们更应加强学习指导与督促管理,激励教师不断学习进取,克服困难,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园特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叶圣军.《指南》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惑与原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张老师以自身专业成长路程为例,从阅读——安静地成长、培训——主动地成长、磨练——勇敢地生长、研究——快乐地生长四个大方面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成长为一名“有干劲”、“有钻劲”、“有韧劲”的老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张老师告诉我们多读、多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读教育类、专业类书籍还是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学习,都彰显了学习永不停息,成长的脚步才会坚定有力的道理。

一、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

如果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阅读就是扎入土壤的根。读的书越多,根就扎得越深,树就会枝繁叶茂。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改革,根本的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而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捷径只有读书。读书才是教师最好的备课。读什么书呢?张老师在讲座中告诉我们要读语文专业的书。读本专业的书是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奠基,是厚实素养的关键。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这类书读起来虽然有些难,但是这些“磨脑子”的书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真经,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当然前沿语文教学杂志也应该是我们的案头书。最好每年都要订一份相关的语文杂志,因为这些杂志紧扣热点,能帮助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还有一些和语文有关的杂志也应该好好读读,比如《读者》、《意林》等。

除了上面这些白纸黑字的书,还有一种“书”也需要我们用心阅读,那就是读名师。阅读这类“书”,我们成长的脚步会不断加快。语文老师专业成长的巨人就是“名师”,名师的教育理论、教学实录、课堂视频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加速器。拜读名师是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之余,我们应该多亲近名师,拜读名师。张老师还将她经常观看的名师公众号、网络平台,参与的qq研讨交流群都推荐给我们。她告诉我们只有在不断拜读、研究、反思、扬弃、优化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写作是专业成长盛开的花

整场讲座中,张老师还分别从“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和“怎么投稿”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她的写作之路。很佩服张老师笔根不辍的那份坚持,看到她把自己一百四十多篇的作品罗列呈现在大屏幕时,惊叹!这不仅是一份坚持,更是她从心底发出的一份热爱。回想自己平时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写作很是惭愧,其实那都是在为自己的懒惰,自己读书少找理由。只有当我们读的书多了,感悟自然才多,写起来才会水到渠成。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体会 篇5

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中提到:“一视同仁,关爱‘特殊孩子’”,要求幼儿教师要能够平等地对待全体幼儿,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爱是教师的职业天性,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对班中的每一个孩子我们心中需要有个“天枰”,客观、公正的对待他们。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出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师爱该如何的呈现?对于特殊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 的确,怎样去爱孩子是我们的专业素养之一,记得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不能

因为同情而教育,而是要以博爱、哲学、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让我想起了他——小宇。细细回想,对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有了特别的情愫:第一次接触这个孩子时,给我触目惊心的是他的手,长期的吮吸手指,大拇指上的肉凸出来一大块。后来渐渐了解到他是单亲家庭,一直和妈妈生活。为什么他频繁的吃手指?是缺少安全感,用这样的方法来缓解情绪和压力。小宇平时典型的表现就是好动和攻击性,因为他的好动影响了班级孩子的秩序,因为他的“不友好”常常使其他的孩子无缘无故的受到伤害,我几次利用下午孩子离园的时间与他的妈妈进行沟通,向他的妈妈“告状”,但他的妈妈在言语中似乎不是特别理解我们,小宇妈妈觉得既然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老师就应该管好孩子,无时无刻的“盯好”他,几次沟通都没有达到“实质的进展“,小宇还是我行我素,在班级里时时的闯祸,与家长的沟通没有起到积极地效果,反而多次的“告状”,他妈妈觉

得是我们老师的责任,认为我们没有公平的对待小宇,感到委屈的同时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言行:对小宇我们从一开始就很同情,很少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因此我们的关注是肤浅的,只是为了提醒他不吃手指,只是为了不让他去影响别人等等,没有深层的思考为什么他有这样的行为?在班级里,小宇经常是批评的对象,经常有孩子向我告状:“小宇又打我……”,久而久之,其他孩子都认为小宇是个坏榜样,有时班级里孩子哭了,即使不是小宇干的,孩子们也都是先说道:“老师,肯定又是小宇打的吧!”,在家里,由于小宇是离婚的家庭,他跟着妈妈,但妈妈经常上夜班,平时都是由外公接送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对XXX宽容多点、鼓励多点、表扬多点呢?其实小宇这个孩子的情商还是比较高的,对老师有礼貌,也喜欢帮助大家做事情,就这样我改变了以前的方式,对于小宇的犯错我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对于小宇的好的表现我是

小事夸大,并经常请小宇做小老师、小组长,给他戴上“高帽子”,就这样小宇和我建立了信任,我在她的妈妈面前也是尽量说他的好的表现,并希望家长在家里能多多教育。后来,小宇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于班中的“特殊孩子”,我们应该以“博爱的精神”去观察他们的行为;以“哲学的思想” 去分析、解读他们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改掉不良习惯。

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总结 篇6

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把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给了我,让我有了学习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天我都是用心在学,认真在思考,在总结反思,希望自己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并且希望这次培训经历能发挥实效,助我成长。

这次培训有以下几种方式:知名专家讲座学习、观摩课学习和评课研讨、教研员与学员互动研讨等。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怎样走专业成长之路。二是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设计和怎样实施有效课堂。

其实,无论是在北师大的国培还是在网上的国培,提得最多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有位在网上国培的专家说过,一名专业素养较低的教师,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搞好教学的根本。在这次北师大的培训中。华应龙老师临时将他讲座的内容“教学设计金点子的由来”改为了“我是数学”。“我是数学”这个内容主要讲述了他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他说他给我们讲这个内容是因为他经常到贵州,了解到贵州的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很多教师都是在没有评到高级职称前还有点追求,等到拿到高级职称了,下一个职称高高的够不着,所也就不再有任何追求了,由于没有追求,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甚至讨厌教书这个工作。他听说是给贵州的教师讲课,就临时

改课给我们讲了他的专业成长历程。我想他这样做也是想鼓舞我们走专

业成长之路吧!另外一位专家吴忠宪老师也给我们介绍她的专业成长过程。正是吴正宪老师、华应龙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这两位专家都是来自一线教师,都在乡村小学任过教,可是他们却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不懈努力的追求着,最终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知名专家,教育家,并且还带动着周围的教师共同进步。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他们酷爱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的生命。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总结,不断地研讨提升。这种不懈追求专业素养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和敬佩。正是他们的专业成长经历让我有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打算。

在另一位专家鲍传友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及其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中,又让我们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要做一个标准的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是良好的师德,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健全的人格,有良好 的品德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其次,一个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其他相关的通性知识、学生发展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综合起来才能构成教师的专业知识。另外,一名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与人沟通与合作,反思与总结、研讨与改进的发展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专业水准才会越来越高。网上国培中有位专家就讲到,你要想搞好教学,让学生学好你所教的科目,你就必须让学生先喜欢你自己,很多学生会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所以,一个专业的

教师还应该具备合作、民主、仁慈,宽容、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默感、言行一致、对学生问题有研究兴趣、衣着得体等受学生欢迎的个性品质。

当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仅仅有了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知道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有终生学习及勤奋务实地工作的态度,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补充学习各类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通过大家共同研讨改进方法才有可能让自己向更高的专业水准靠近。

其次,各位专家教授们也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讲座,同时我们也观摩了六节北京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现,感受了他们的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课堂调控能力。也观摩了两位勇敢的贵州教师在北京课堂上的展现,让我们找到了贵州教师与北京教师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与北京教师相比,相对与素质教育而言,我们的教学理念落后、对教材的目标要求理解不够通透、对学生了解不够或是上课前根本不去了解学生、对一节课中的预设和生成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对现代化教学手

段使用比较陌生,教学艺术及语言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都相差较远。这些差距都让我有了有立足现实,改变自我的意识和愿望。专家们相应的讲座恰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一堂好的课,包括很多显性和隐性的东西,显性的东西就是你对教材的解读是否通透,对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征是否了解透彻,是否能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程序。能否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产生的问

题。隐性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语言组织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和对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及对课堂的有效掌控。综上所述,其实又回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上,只有有了较高的教学专业水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隐忍而解,否则,将会一切都是空谈。

短短的十天培训虽然不能说让我 的教学能力会有多大的进步,但是这十天快乐而紧张的培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找到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同时激活了自己的思想,有了愿意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动和欲望。

珍贵的培训结束了,我认为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才刚刚起航,感谢专家们给我们引领了起航后要走的方向和路线,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 不懈努力地走下去。

优化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素养 篇7

一、“教学”面

“教学”面是指正常的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课堂,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检测”六个环节,认真落实“三备”、“五点”、“两法”和“两全”四种思想。其中“三备”是指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五点”是指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德育点;“两法”是指教师教法、学生学法;“两全面”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要求,坚持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创设高效课堂。完善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二、“听课”面

年轻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一致。从他人身上较快地获得教学经验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听课。教师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必须理论融入实际,思考三维目标的整合,必须研究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等,关注教学过程中是否形成增长点、构建新旧交融点———阐述时必须以效定性,突出科学性;以理析课,突出指导性;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这样可以让我们学习他人上课时的优点,如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上课的风格、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在听完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如果我在上这节课时,我是怎样处理的?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等等。而实际上有的教师,却把听课当作学校布置的一项差事,以一种应付的态度来完成。在评课时,有的教师却流于形式,怕得罪人,只讲优点,不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甚至听课后就了事,从不参与评课,事实上这都是不应该的。一方面,授课者用了很长的时间准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另一方面,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对授课者和评课者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其实在评课时,授课者不仅在意你的认可,你的称赞,更在意你发现他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以及你对这节课所提出的宝贵建议。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会让我们学得更多,进步得更快。

三、“教研”面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作为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以小学生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工作。语文教师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也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学研究的课题是指语文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任务的题目。所谓普遍意义,是指教学中有规律性的,能解决某一层面的,反映某些本质的;所谓特定问题,是指目标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清晰。具体地讲,真课题就是指贴近教学实际的课题,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的课题,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笔者在去年积极参加由我校承担的“‘一课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能自觉钻研教材教法,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变课堂“主演”为课堂“导演”。通过各自不断地尝试,教师们感受到课题研究只有与课堂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熠熠生辉。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使我有计划地系统学习,让先进的教育理论渗透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改变教师的传统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和发展观。

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勇于在这条路上迈开大步。

四、“展示”面

“展示”面是指积极参加学校、县市等各级单位举办的公开课活动。公开课教学活动与平时的教学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为听课的人不仅有学生,而且还有教师、专家等。很多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或举行校内公开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参与活动的教师也会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认真备课,不断完善、修订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在课中,通过课堂展示,让听课者全面了解自己的正常的教学活动,让同仁、专家对自己的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评析授课者的突出表现,有利于展示教师自己,为其他听课教师提供一次学习机会;还评析授课教师的不足,让授课者发现自己的弱点,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正、完善。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但自己却又很难发现,而作为旁观者的教师、专家却从听众的立场会更容易发现这些不足。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定也应该是一位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教师。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铸就扎实的内功,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活动,让自己呈现出来,走出去。教师要全面修炼内功,提高实施新课程教学实践能力。

五、“写作”面

“写”是教师心底的企盼与教育思维的火花碰撞,也是教师走向教育成功的必经途径。作为一线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教材的分析是最直接的,直接与学生、教材打交道,也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一个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突破陈旧陋习、突破自我,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特色。仅靠埋头苦干、费时耗力、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只有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做“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留意教学的细节、问题,注意把自己所思所想进行积累,再经过精心整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便可成为一篇好的论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写作的内容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类;教案书写类;课件制作类;及课堂知识梳理类等。写出来的文章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投稿发表。投稿的途径也有很多,如参加省市县等举办的各级各类的论文、课件评比活动;也可参加一些专业性杂志报纸的投稿活动。经常写些所思所想,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教学。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章的形式进行体现,用语言表达,不仅和别人进行交流、分享,而且也会更加促进你的研究,促进你更好地教学。

如何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篇8

关键词:体育素质;体育教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51-01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不少地区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就必须先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我认为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广博的知识体系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师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不被改革大潮所淘汰。为此,综合型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掌握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体育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体育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体育运动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体育运动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三、综合能力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只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应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前人获得的成果上徘徊,教育就停滞不前。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体育课程标准》标准中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趣,发展体育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新课程标准还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可见,《体育新课程标准》是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这对体育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体育教师要具有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教得有效就是说一堂课有一堂课的目标,这节课你的目标没有完成,无论你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采取了怎样先进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

一堂课上完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多少人基本学会,老师一定要心中有底。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当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锻炼的方法等,只不过由传统的教师包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其次,学得愉快就是说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是充满兴趣的。

这里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热闹的场面,以为学生笑了、运动了、气氛热烈了就是好课。二是单纯的兴趣观。学习的有趣与学生的思考、探究应有机结合,毕竟体育课不仅仅是玩,它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

四、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

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认为,教育的成功归功到底决定于教师,而不是决定于教科书和方法。

总之,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 征.论当代教师的素养[J].高教研究,2006

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篇9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 循环提升过程。第一 学习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第二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办法,把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理念,进行大胆地创新和实践,让课堂变得既生动又充实。

美术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篇10

我认为美术学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不单单是美术绘画方面的知识含量,教师专业素养应包含着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理想,包括教育理念和健全的专业情意,它解决的是教师专业服务的方向问题。

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是构成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

三是教育智慧。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四是美术教师应具有合作能力,这里包含教师间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首先要学会教师间的合作。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研讨存在于教学的各过程中,在充分合作中才能迸发出新的灵感,获取新的启示、点子与建议是在相互交往中充分和成熟起来的,教学方法是在相互激励中获得完美的,成功的喜悦也正是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分享的。

五是美术教师应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最主要的应是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搜索、网上交流。

六是美术教师应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不仅是承接课程与学生的中介,而且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美术新课程要美术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离不开教材之外的更为广泛、更为生动的美术课程资源,充实或局部替换现有教材,进而整合出适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通过发挥美术教师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对美术或教育相关的课题进行学习、探索、研究,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改革,不但是美术教师科研能力的体验,也是实现创造成果的途径。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篇11

一、借助网络,自主提高

如今网络日趋发达,在校校通、班班通的大背景下,教师上网浏览、博览群书已经成为现实。首先,要提倡教师经常性地上网学习,以此来达到自主提高素质的目的;其次,应充分完成网络学习任务,狠抓过程管理,针对学习内容,以“周”或“月”为时间段,以提纲式、问题化、小步走的形式,对教师提出阶段性的提高目标和要求,引领教师循序渐进点滴积累,通过目标性的积少成多的网络学习来达到提高;再次,要有检验环节——针对学习进行讨论,以说代写,检验学习过程,以写代记;检查掌握能力;最后,将其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中。

二、下放书籍,平时提高

许多学校的图书使用率并不高,图书室、阅览室往往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为了能让教师随时都能“充电”,应该把常用的图书搬到教师办公室、教研组,就像“班级图书角”那样,这样教师看起来就方便、便捷;另外,要根据教师业务需求征订一些杂志,充实到教师办公地点,这样教师就能随时翻阅,促使教师在平时不经意中提高自身素质。

三、定期学习,集体提高

按照国家规定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属于教师的时间就会多一些,教师定期集中学习也就成为可能。学校应该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一两次汇报式提高演讲,可以任意抽取几名教师进行“学习”汇报,以此来检验教师的学习情况,要求教师把这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写成一篇论文进行汇报,并标明所引用论据的出处,以此来考证教师学习的真实性;每个月开展一两次小型教师论坛,针对学习中的困惑、典型教学课例展开讨论,在学习中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课题,加以研究,并进行反复论证,再拿到课堂中进行实践,再论证,这样教师提高就快;每周进行一两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业务性的取长补短,促进教学相长。

四、外派教师,培训提高

外派教师学习培训至关重要,是教师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外出学习大都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层次高、理念新,所以对教师最有影响力,最有借鉴作用。因此,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师外出培训工作,并对外出学习教师提出要求,或要求其回来后上传下达;或要求写成有价值的专业汇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以此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受益之目的。

教师提高的途径很多,只要学校重视,方法得力,教师自身素质定会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证。同时,教师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随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篇12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活动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一、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研究的方法是很多的, 诸如课堂观察、问卷编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同时,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还应熟识和了解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 如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本领等。教师只有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进行教学创新, 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 使天天的教学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而不研则罔, 研而不教则空,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其困, 研然后知其美。研究, 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研究, 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知识的创造与贡献者;研究, 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研究, 将使教师步入一种新的职业生活境界, 会让教师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公开课

公开课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公开课, 一种是到各地参加各级各类的观摩课、比赛课或评优课。通过准备一堂公开课, 新老师必定会有所提高。因为在备课的过程中, 你不得不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内容、时间、教学步骤、节奏、任务设置、教态、板书、课件、教具、仪表等等。有了思考, 就会发现问题, 就会有感悟, 感悟后自然有收获。另外, 通过上公开课, 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教学状态, 特别是可以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虽然平时上课跟公开课相比, 肯定有所不同, 但是精心准备一堂公开课必定会对日后的常态教学有所影响。参与听公开课的老师课后都会对本节课作一个评价, 评价的过程是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 是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场地, 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最直观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活动能总结教学中的许多经验, 对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尖兵”效应能影响周围的一群人, 从而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许多学校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有力武器, 作为打造自身特色的强大阵地。

在目前形势下, 一个教师如果不经过公开课的磨砺, 是不可能快速成长的。公开课之于青年教师, 好比磨刀石, 它会使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好比拐仗, 它会助你快速成长和独立;好比镜子, 它会照见自己的不足, 使你更趋于成熟。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 公开课, 是教师们更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三、开展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 共同提高

教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研讨中, 教师可以通过探讨, 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 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 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 获取专家的引领。教研为老师们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这些都利于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反思, 实现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 实现同伴互助, 共同提高。

四、教学反思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 就如书中所说, 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反思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备课时遇到什么困难, 是否调整教材, 其目的在于显现教师的内隐理论;二是课堂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 是怎样处理的, 其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三是下课后感到有哪些满意的地方, 有哪些困惑, 其目的是通过自我评价, 提升教师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反思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 从而提升自己。当然, 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 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五、师徒结对帮扶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 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 促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以研促教, 共同提高。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或者教龄在三年内的老师要拜师, 由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渊博、业务水平高、敬业乐教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师风师德, 让其掌握当好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骨干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上一篇:医院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自查报告下一篇:班级德育的创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