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精选7篇)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
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
(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
(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
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
(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
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
(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序 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为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是规划纲要在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各产业和功能区的专项规划具有指导意义。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首都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突出了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品牌带动、改革推动、区域联动五大动力,提出了大力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生活性服务业为保障、都市型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打造“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专业集聚区”多层次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首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八大战略举措。本规划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充分考虑首都资源能源约束瓶颈和生态承载力,统筹规划首都现代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在产业选择方面,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产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等准入政策,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最大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立足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着眼于引导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做强现有高端产业功能区,培育高端产业新区,提升专业集聚区,实现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在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强调内涵式增长路径,并提出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着力缓解首都资源能源及环境压力。
本规划是指导本市各级政府及部门推动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制订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新起点新发展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更趋稳固。
(一)发展成就。
首都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时期,全市GDP总量由6969.3亿元增长至14113.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4%,超出“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期目标2.4个百分点,人均GDP提前一年突破1万美元。
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29.1:69.6调整为2010年的0.9:24:75.1,服务业规模在全国城市中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并实现翻番。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3.2%。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2.3%和19.5%,新兴业态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累计超过20万件和10万件,均比“十五”时期增长1.5倍。签订技术合同25.6万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422.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64%和2.8倍。第三代移动通信、等离子刻蚀机、高性能计算机、闪联标准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标志性突破。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由919.2亿元增长至2353.9亿元,实现翻番。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6.5%,提前一年完成节能目标1全市万元GDP水耗下降39.5%。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十一五“时期,全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以全市7%的平原面积和16%的能源消耗,集聚了全市四成以上的资产,实现了四成多的利润和税金,创造了四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全市一半以上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七成以上的现代制造业、九成以上的高技术产业集中在六大功能区。中关村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占到区域增加值的60%。金融街金融业占到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70%。
产业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颁布实施了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服务业、建筑业、高技术产业、工业、中小企业等11个专项规划。发布落实了促进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 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订实施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都市工业、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等振兴规划。
同时,首都经济服务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辐射半径有待延伸。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产业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力及文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对全市经济带动辐射作用有待增强,其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特征需进一步强化。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相比,竞争性行业实力不强、垄断性行业活力不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整体产业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时期,依靠科技创新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并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取得先机,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产业转移,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首都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出口导向、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任务。首都经济圈的统筹规划,进一步凸显了首都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首都应抓住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进一步强化首都经济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部署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提升首都整体功能和产业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首都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因素的约束。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三)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打造“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两大品牌,突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品牌带动、改革推动、区域联动五大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率先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生活性服务业为保障、都市型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以“六高四新”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群,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相协调,将北京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标杆,实现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企业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实现全市GDP年均增长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更加突出,现代制造业实现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都市型产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超过8件,技术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在高端产业和前沿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国际品牌,推出一批创新型产品。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1万亿元,最终消费率达到60%以上。万元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15%,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
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培育壮大一批“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国际品牌企业,形成若干围绕核心业务,具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跨行业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增加、领域拓宽、排名前移。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150家,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加速提升。
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形成3个万亿元级收入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和若干千亿元级收入的专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百亿元级收入的特色街区和服务业综合体。
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货物、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均突破1%,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实现年均增长20%,达到35亿美元。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0家左右,推动设立1至2个保税物流中心。
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根据首都经济内涵和资源特色,结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彰显首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产业生态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做强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将北京打造成为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完善首都金融服务功能。巩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地位,强化总部金融、特色金融的发展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城市。大力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优化金融制度创新环境,积极吸引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交易所等新兴机构落户。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促进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创投、基金管理等业务发展,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强化债券发行中心和清算中心功能,扩大技术交易所等要素市场的全国影响力,培育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创新,积极培育离岸金融、券商直投、信托租赁等新业态,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兴金融创新发展。
强化信息服务业领先优势。推进通信、互联网技术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应用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发展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业,围绕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通用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各类专用基础软件,加强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传输服务,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数字电视运营服务,强化国家互联网中心地位。巩固IT服务外包产业和软件出口领域全国领先地位,依托总部资源和媒体资源,进一步提升首都信息集聚和发布功能,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服务枢纽城市。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抓住全球研发外包服务转移和国内研发服务市场壮大的机遇,发展第三方研发服务,壮大合同研发组织群体。发挥国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密集优势,大力发展检测认证服务,吸引全球知名检测服务企业落户。面向矿山、石油、煤炭、钢铁、建筑等国家支柱性行业,发展地质勘查、环境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大力发展北京技术市场与知识产权服务,做强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搭建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支持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能力。
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业。有效对接国际先进经验和运营模式,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打造成为全球性商务服务网络的重要节点。鼓励国内外企业总部的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以及国际 组织落户本市。引导法律服务、广告等优势行业并购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城区现有楼宇资源,建设吸引中小专业服务企业、外埠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的专业商务楼宇。在会计、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人力资源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引导培育档案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旅管理等新兴业态。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协作,举办有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吸引国际一流的大型会展机构落户,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综合会展设施,加快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发展区、顺义国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之都。进一步推进总部商务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京西制造业总部集聚区、通州侨资总部集聚区、旅游总部集聚区、民营企业总部基地等新兴总部商务集聚区,加快昌平科技商务区建设发展,提升丰台总部基地、东二环总部商务区、望京研发总部基地等集聚区服务功能,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加快培育密云绿色低碳高端商务区、平谷峪口商务休闲总部基地等。
优化提升流通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金融服务配套等手段,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把北京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商贸中心。加快交通枢纽、大型物流节点和流通网络建设,强化批发业和物流业的营运控制功能。鼓励商业流通企业采取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模式,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贸易企业和品牌代理商。壮大一批物流口岸,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口岸,完善提升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大力建设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加快建设通州马驹桥、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和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探索北京新机场临空型产业群发展。推进商贸集聚区发展,提升王府井、西单、CBD等综合性商圈,发展专业性商圈,在重点新城引导培育新兴商圈。
(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
积极贯彻实施《北京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瞄准国际创新前沿,以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装备研制带动重点领域突破,以重大工程建设和示范应用培育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深化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商业化应用,在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布局。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驻地网建设。发展高世代液晶显示,积极培育三维立体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兴显示产业。攻克物联网高端传感器、核心芯片以及核心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推进超级计算和云计算融合发展,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完善和强化中关村软件园、创新园、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等专业集聚区建设。
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发展。坚持生物高端制造与医药研发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加快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人源化抗体、生物芯片、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作物、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等动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突破酶工程、代谢工程、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等工业生物技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研发外包服务,实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集聚区的产业集聚作用。
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巩固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提升风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核能技术、核安全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提高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工程服务能力。培育发展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中核科技园。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普及运用。发展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产业,加快发展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领域的环保产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等节能环保服务业,推动设备维护、监测认定、安全审查及标准制定等服务发展。大力培育 集工程设计与建造、设备制造、技术服务和运行管理为一体的系统集成商。积极提升环保园,培育发展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
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推进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等三大关键系统及部分关键配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应用力度。
着力提升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适应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形成半导体材料、金属磁性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新型绿色建材、非晶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永丰产业基地等一批集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和集散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打造以发动机、系统控制和航空技术为核心的航空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等空间信息服务。
优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高端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一批成套设备,大幅提升高端装备的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技术服务等系统集成能力。加速建设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丰台轨道交通装备示范基地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和传统制造业升级。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撑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动现代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密集优势,重点在高端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建材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加快高端制造业专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推进建设数字电视产业园、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北京航空产业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三一重工北京制造中心等专业集聚区。
(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
着眼于提升首都文化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首都文化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传播和运营中心。
加快广播影视业高端化发展。构建广播影视节目营销网络,加强国际影视传播平台建设。实施影视剧精品创作工程,加大对精品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创作开发力度。全面推进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应用工程,加快北京卫视全频道高清化建设和城市高清交互网络改造升级。加快电影院线建设和影院数字化进程,打造东方影视之都。重点打造S“;国际现代传媒产业功能区,怀柔影视会展与旅游产业功能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提升文艺演出业影响力。充分利用首都演出资源和市场中心地位,统筹规划场馆设施,继续推动国有经营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打造一批经典演艺品牌,提升文艺演出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集创作、制作、演出、出版、发行、交易为一体的首都核心演艺区,实施北京国际艺术节海外推广计划,进一步提高首都文艺演出的国际影响力。规划建设北京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推进2929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天桥演艺园区、中国乐谷等特色集聚区发展。
强化新闻出版业辐射力。实施出版精品战略,鼓励出版单位进行资本合作与联合重组。支持北京新闻出版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国际知名的大型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打造国家级版权产业要素市场,加快版权交易、版权贸易、版权综合业务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完善版权产业融资和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打造全国出版创意和传播中心。着力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等专业集聚区建设。
提升艺术品交易专业化水平。鼓励艺术品交易经营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发展,繁荣艺术品交易产业。加快建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发展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艺术品交易市场。建设北京美术中心区。探索文物商店管理模式,构建艺术品产业交易平台。
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原创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促进移动电视、手机电影、网络视听节目等新媒体建设,争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北京,推进宽带无线多媒体专网示范工程。完善集研发、产品孵化、展示销售、体验等为一体的动漫游戏链条,鼓励和扶植动漫游戏原创,支持企业开发优秀动漫游戏产品,加快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城。重点打造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功能区、中关村创新创意产业功能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加速创意设计产业品牌建设。实施“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支撑“北京创造”品牌发展,努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提升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化水平,推动建设专业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特色设计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和设计博物馆,成立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文化与体育的结合,积极推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依托北京体育业的现有基础,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体育休闲设施和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积极壮大体育竞赛表演业。推动北京文化体育休闲和消费市场的升级。
(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
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升级,综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整合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康体保健、养老托幼等服务资源,增强旅游业和生活服务业多元化、多层次供给,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
培育壮大旅游业。立足扩大内需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落实大旅游发展理念,完善旅游链条、优化旅游品种、拓展旅游市场。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开发完善都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吸引民营经济、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北京旅游品牌。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积极推进密云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区、八达岭印象长城、古北水镇休闲旅游度假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园博会等一批重点旅游集聚区建设。
强化生活服务保障。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改善公交换乘条件,实现居民便捷出行。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再生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改造、完善城市供热网和城市电网,提升水电气热供应保障能力。完善社区公共体系配套设施,推动文化体育设施面向公众开放。建立和完善基本住房制度。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提升消费服务水平。着眼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优化生活服务环境,扩大消费服务。优化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网上商城等电子商务业态。提升餐饮、酒店业发展水平,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新手机报、手机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等通信增值业务,适应居民不断增长的沟通交流需求。完善就业推介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卫生、保健、家政、托幼、养老、修理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合理引导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业,扩大租房消费服务,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培育新兴消费服务。着眼于国际人才之都建设,增强高端服务供给能力。发展高端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引进专业化、国际化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机构,鼓励医院与外资或民营资本联合成立健康管理机构。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规划建设高端养老基地。发展留学生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高端职业培训服务。发展公司制家政服务业,提供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师、高 级管家等高端服务。举办文化交流会议、高端商务沙龙,加快建设双语幼儿园和国际社区,满足国际文化交流需求。
(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
发展与首都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现代产业,优化发展都市型工业,积极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充分满足首都居民消费和特有的市场需求。
积极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需要,突出首都农业的城市农产品供应和应急保障、生态休闲、科技示范、就业增收等功能,推进“221”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强面向农业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推进农业企业的资本化、规模化、园区化。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打造“一城多园”的空间布局。
优化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强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和供给体系建设,推进食品饮料业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名优特新产品发展。推进服装家纺业向以研发设计为先导的高端业态发展,加快北京“时尚之都”建设。研发高品质、数字化、环保轻型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动印刷包装业高端化发展。以满足首都特大型城市消费升级需求为目的,推动工艺美术、家具家装、文体用品等行业开发新产品和培育壮大品牌。
(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
按照“绿色北京”发展要求,实施更加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等准入政策,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严格控制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行业新建项目在京发展,加快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企业整体搬迁,制定石化、建材、食品等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推进各类散小低端行业的整治与升级。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低端业态的规范管理。
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
立足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坚持内优外拓、梯度布局、专业集聚、区域协同,推进现有高端产业功能区功能提升,积极培育高端产业新区,引导产业对外辐射发展,构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专业集聚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
围绕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以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为目标,以优质、高效、安全的公共设施为基础,积极引导国际高端要素、央企和民企总部集聚,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提升国际辐射力和经济带动力,率先将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先行实践区。
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根据发展需求适度扩大空间规划范围和调整空间布局,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2015年示范区总收入超过3万亿元。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研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的市级统筹和决策。依托“1+6”系列新政策,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科研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等试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计划”,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发挥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优势,有序推进区域拓展,建设成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首都高技术制造业核心区,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形成数字电视产业园、星网工业园、移动硅谷产业园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巩固提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支持培育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都市产业三大支撑产业。引进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引导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引导企业将非核心服务业务从生产制造环节中分离。强化开发区资源能源保障,严格供地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强化金融街的辐射带动功能。注重功能完善与服务提升,推进南北连片和核心区的适度拓展,建设成为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订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和金融总部功能主要承载区。充分发挥国家金融决策、管理、结算、信息中心的优势,强化总部金融功能,大力吸引国际一流的法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商务中介机构入驻。重点提升金融标准制订、金融产品研发和金融信息聚散等高端金融服务功能。全面实施金融街地下交通系统工程,实现金融街内外路网与城市主干路网的有机衔接。完善电力、通讯、会议、餐饮、娱乐等服务配套,高标准打造街区人文景观。
彰显商务中心区国际影响力。基本建成核心区,全面启动东扩区建设,有序推进区域拓展,建设成为双向国际化示范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商务中心。着重发展总部经济、国际金融、商务服务、国际传媒等产业,显著提高区域国际化水平。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设立高层级总部,服务其本土化发展。发挥传媒巨头和国际商务品牌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金融、商务服务、国际传媒等产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开发楼宇,形成各类特色楼宇。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教育资源质量和公共文化设施品质,加大国际化社区建设力度。
完善和丰富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充分利用好现有奥运场馆设施,发展博物馆经济,建设成为国际文化体育商务中心和大型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发挥场馆群的规模化效应,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壮大以文化、体育、会展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艺术品交易等新兴业态。深度开发奥运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奥运遗产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做好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工作,继续完善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文化展示交流功能。积极探索文化体育设施产业化、经营化途径。
增强临空经济区发展承载力。充分利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积极开展保税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增强临空服务功能,建设辐射东北亚、面向全球的国际枢纽空港。着力吸引航空公司以及与航空业发展关联性较强的企业入驻,做强航空物流、特色金融、专业服务等航空型服务业,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大力支持国际顶级专业会展公司入驻,培育新的国际会展品牌。
(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
着眼于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疏散,战略谋划城业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空间,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分时序推进,积极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逐步积聚实力、形成规模、完善功能,到2015年,力争打造2-3个千亿级收入的高端产业新区。
服务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新城建设,加快发展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依托新城开发,以疏解首都中心城区功能、承载世界城市高端服务功能为重点,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康体医疗、文化传媒、会展培训等服务产业,积极吸引侨资总部落户。适应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区域间产业要素的转移与流动。
立足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统筹规划首钢主厂区及周边石景山、门城地区发展,加快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 级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支持首钢、北重等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延伸扩展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等业务,推动大型工业企业向综合性企业集团转型。
突出新兴金融业态和要素交易功能,加快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吸引新兴金融及商务总部等机构集聚,建设成为具有全国辐射力的新兴金融功能区。大力发展金融创新、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中介等新兴金融产业。鼓励开展金融创新综合改革试验,支持设立各类金融创新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创新生态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依托国家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接中央高端资源,探索在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实践试验区。以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中科院科教产业园、中影基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会展业、科技研发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休闲会展产业园、影视文化产业园、科技研发产业园、商贸服务产业园等产业功能园区,逐步形成以产业功能园区为支撑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支持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总部、金融、旅游会展、物流、现代制造业等一批千亿元级收入的专业集聚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百亿元级收入的品牌特色街区,继续提升什刹海、南锣鼓巷、大栅栏V琉璃厂、马连道等特色街区功能,引导科技、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商贸等功能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集研发、办公、商贸、展示、交流、娱乐等多功能融合的百亿元级收入服务业综合体,引导总部商务、文化休闲、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探索商务地产持续经营的模式。加快商务楼宇建设、改造和功能提升,在金融、文化、商务、旅游、信息等领域,在城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三级税收过亿元的品牌商务楼宇。结合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升级与农民就业增收相协调。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浅山区及重点沟域,重点打造北京农业生态谷、妙峰山中芬生态谷、十八湾沟域经济带等生态休闲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发展休闲度假、总部商务、文化博览、会议会展、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的生态型服务经济。
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
强化自主创新,强化北京品牌建设,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激发中央资源、国外资源、民营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加速产业和资本的对接,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与发展,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
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首都科教智力资源密集优势,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为先导,在若干重点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接和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超级计算、云计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领域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实施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蛋白质、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航空遥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综合科学中心。积极承接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项目,掌握一批集成技术、共性技术。
加快转化一批创新成果。组织实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健全重大科技成果发现、筛选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的市区联动机制,支持建设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强对国家重大专项的配套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通过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引导国有资本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引导民营、外资资本参与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双百工程“,围绕城市应急、交通管理、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在电动汽车、物联网应用等领域实施100个以上重点示范应用项目,在自主产权芯片、绿色印刷、激光显示等领域实现100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政府资金支持机制,从支持研发为主向支持研发和培育市场环境并重转变。扩大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和范围,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五年采购总额超过300亿元。
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进一步统筹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搭建中央与北京市创新联动的平台,完善部市会商机制。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完善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流动机制、融合机制。进一步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及高技术创业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源头作用,强化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对协同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广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现代科研院所的运作模式,构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社会组织和政府“六位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
全面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突出龙头企业对品牌发展的主体作用,提高六大高端功能区对品牌发展的承载力,发挥品牌活动的桥梁作用,全面深化“北京服务”、“北京创造”的品牌内涵,提升北京品牌国际影响力。
壮大一批品牌企业。完善并推广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品牌建设的支持模式,认定并支持一批品牌企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水平。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及改制上市,提高自主品牌资产价值,重点打造资本市场北京文化创意、高技术、旅游等板块。加大政府采购及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及国际化发展水平。
打造品牌发展服务联盟、企业国际化商务平台,完善品牌创意设计、广告宣传、国际营销、体系认证、品牌评价等服务。鼓励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行业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推广和宣传北京企业品牌。
打造一批品牌区域。推动高端产业功能区和高端产业功能新区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专业特色集聚区和特色功能载体发展,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专业功能区、特色街区以及十亿级的品牌楼宇、品牌沟谷,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依托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设立中关村创新指数、CBD商务指数、金融街金融指数、奥林匹克文体指数等,构建“北京指数”体系。充分利用金融街、CBD金融中心及总部机构集聚的优势,以天然气、电力、铁矿石等重要战略资源为目标要素,建立国际化的期货交易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整合知识产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碳交易、林权交易、存量房权交易、土地流转等权益类的要素交易平台资源,扩大要素市场影响力。
举办一批品牌活动。搭建集展示、展览、交易、品牌推广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举办好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暨交易会(简称“服交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等服务品牌活动,努力打造两大服务品牌活动,力争在北京形成“春有京交会,秋有服交会”的格局。提升文博会、科博会、金博会、国际电影季、世界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整合“中关村发展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CBD国际商务节”等平台资源,举办或承办一系列性国际高端峰会及重大会议。围绕科技创新、奥运城市、传统文化、影视艺术、体育赛事、旅游会展、时装表演、都市休闲等领域,策划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活动节。
(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依托产业价值链融合与分解,占领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在专业化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融合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引导传统产业实现服务增值。围绕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产品,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向生物育种、加工配送、定向直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挖掘、传承农耕文化和农业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大 对农产品的创意开发,发展花卉租赁、特色农产品展示和交易等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双向延伸产业链,增强大规模定制化产品生产能力,鼓励设备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总承包商方向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业建立直销体系,运用金融、物流等手段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作用。发挥金融服务资源优势,增强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本化能力。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强化研发、检测、勘查、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发挥商务服务业在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打造企业品牌、保障企业核心利益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借助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高产品流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创意设计、数字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向传统行业渗透,提升传统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计算机、手机、网络等电子信息业与影视、动漫、音乐、出版等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促进文化与体育、旅游等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发展实力。
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组织。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跨行业整合资源,不断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强化资本运作与战略投资方式,围绕产业链的整合再造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培育新兴业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的作用,大力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构建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虚拟经营等方式,提高对关键产业链及供应链的整合、管理和分配能力。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依托和服务好中央资源,集聚和利用好国外资源,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地方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设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对接和服务好中央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主动增强为国家机关及在京中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服务的能力。以中央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全国布局为契机,重点促进产业带动性大的产业化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京落地,强化央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国家深化出版、广电、艺术等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承接中央文化服务资源,推动可经营性领域产业化、市场化,提高供给能力和经营活力,在服务中央资源中实现更好发展。
吸引和利用好国外资源。更加重视引入高端资源和国际先进理念,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促进“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继续吸引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北京,重点促进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开展实体经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境外并购以及境外设立研发、营销等机构,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鼓励中关村、CBD等功能区与其他知名区域异地互建“合作投资区”、“高新技术产业共建园”等模式,加强技术、产品、服务、品牌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外贸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出口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支持和培育民营经济。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文化产业等领域。拓宽民营企业的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资产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在产业功能区购置、租赁经营性房产,实现自主创业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服务体。
推进地方国有经济优化发展。加大市属国有企业重组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做专做精核心业务,引入民间资本进行改组改制。围绕重要子企业,推进重点产业的分拆式重组,整合不同企业同类资源,完善重点产业链条。继续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调整和劣势企业整体退出。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 上市,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资源,通过定向增发、优质资产注入等方式,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
(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
强化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金融创新体系,有力支撑现代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基金群,设立以高端产业功能区、新城、品牌行业、产业要素为核心的系列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学安排市政府500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资金。用好市政府已有的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和支持力度。
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报价转让试点,推进建立国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和推动各类创新型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争取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京设立,发挥本市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经验和投资能力的天使投资者队伍。建立支持产业投资基金从注册登记、办公场所、人才服务到项目对接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面向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在京设立和发展。支持银行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信贷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完善“信保贷”、“投保贷”联动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发行集合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进行融资。建立绿色信贷机制,支持银行创新绿色信贷融资模式和信贷产品,开展能效融资项目合作,提供环保专项优惠贷款。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财政有限担保代偿损失制度。
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积极探索以土地储备贷款、保险资金投入、委托贷款、股权投资信托、收益权质押贷款、发行基金等新型融资模式支持土地一级开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积极引导和利用公积金贷款、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信托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进行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拓宽商业办公地产开发融资渠道,鼓励运用银行信贷、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为商业办公地产项目进行融资。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新功能区建设等方面,鼓励运用BT、BOT模式、准市政债券模式和信托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进行融资。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以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为核心,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大量聚集拔尖领军人才,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产业升级的智力支撑。
培养和引进高端领军人才。深入实施中央“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以及“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围绕首都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进和聚集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引领新兴学科发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由高端人才领衔的创业投资、科技中介、产业组织者等创业服务团队。
培养和聚集专业技术人才。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支持大型骨干企 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实验室,开展应用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依托在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央地产业人才联合培养。实施领军企业家培训工程,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一大批技术型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突出企业人才培训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在资本运作、项目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有杰出才能的复合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法律、会计、咨询、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能力、贡献、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畅通高层次人才落户北京的政策渠道,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改进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各类用人单位对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落户需求。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完善人才薪酬、税收、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居留和出入境等配套政策。
(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强化“改革促进发展、品牌引领升级”的理念,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高起点谋划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逐步完善适宜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机制与制度环境,推动服务业“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集成化”发展。全力推进石景山、中关村两大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市级特色试点区的改革实践。
全力打造石景山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厂区联动共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综合体等新兴功能载体。加大土地、投融资、价格、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产业资本规模,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试点。健全央地合作与服务对接体制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等科技金融创新,强化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应用创新,推进新兴服务领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加快实施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会展业等八大主导行业改革试点,提高首都优势资源转化效率,拓展国内外高端服务市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各区县选择功能区试点行业,按照“从实改革、重在培育、多点支撑、特色发展”的思路,开展特色服务业改革试点探索,先期重点推动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临空经济区等特色服务业试点区改革实践,建立中央、市和区县三级联动对接机制,制定投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市场开放与标准化等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培育壮大服务经济新增长点。
(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围绕产业价值链分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配置资源,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及国内其他区域的协作,引导产业价值链条的部分环节区际转移,共同推动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间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
推动首都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各区县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互动发展的格局。鼓励市区丰富的科技、产业资源向郊区县辐射,带动郊区县经济发展,改善郊区县生活条件。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及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推动首都经济圈建设。增强首都科技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般制造业向市外转移。按照区域开发和空间布局需要,积极引导产业沿京津唐、京保石、京唐秦等发展轴向外辐射。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周边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促进科技成果到周边转化,加快首都经济圈高科技园区、开发区协同发展。依托北京新机场等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会展、物流、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加强能源、水资源、大气、生态环境建设、劳动力输出等领域的协作。
加强首都与其他省市的跨区域合作。鼓励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产业园区与其他省市集聚区合作设立投资区、共建产业园。支持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和技术联盟,促进合作区域内企业兼并重组。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推动高端产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在全国合作设立分园。鼓励在京企业、高校院所与其他省市联合兴办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研究。支持总部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和配套服务基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和项目输出,扶持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五、保障规划实施
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产业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
强化区县和功能区在做大做强产业方面的职责,积极争取国家级重要资源、项目和活动落户,市级部门将项目审批、行政管理等权限适度下放。市级综合部门主要围绕重大项目、活动、资源等要素落地,从规划、土地、投资、人才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推行主要行业“一业一策”、重点企业“一企一议”的政策和服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在行业自律、品牌整合、标准制订以及对产品技术创新的研究、交流和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实现各行业协会的转型,加强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联络、信息服务功能。
(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
实施“一松一紧”的导向性政策,鼓励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加快淘汰低端产业。强化产业准入标准,明确不同类型区域单位产值能耗和水耗、单位面积产出等标准,对新落地的项目从投入产出、投资强度、资源能源消耗、吸纳当地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制定并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目录,提出鼓励、限制、退出的产业类别,强化产业退出标准和产品设备淘汰目录约束作用。实施差异化资源价格,引导“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业退出。按照土地、产业、空间、人口、生态“五规衔接”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各类产业、功能区建设规划及配套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研究制定建成区土地资源挖潜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大土地储备计划中产业用地储备比例,建立产业用地储备长效机制。在全市层面统筹安排产业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四大高端产业新区的用地需求。建立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动态评估和考核制度。提高标志性、功能性重大服务项目周边产业用地配套比例。
(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构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良性互动机制。建立政府委托授权机制,加强政府与各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的定期沟通和不定期交流。充分发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完善各类产业功能区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建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范围,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信用监督,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提升信用中介服务质量,推广企业信用产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推广和交易。
(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二五”时期, 能源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预计能源消耗将达到9000万吨标煤, 要更加注重能源供给系统性、安全性、多元性、多向性和清洁性。不可否认的是, “十二五”期间北京能源需求、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总量仍呈上升趋势。国家对北京的要求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7%, 这对北京市来讲压力是非常大的。“十一五”时期能耗下降主要依靠“以退促降”, 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调整退出, 所有能源企业都进行了技术改造, 这方面的空间已经有限。“十二五”需要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标准带动以及价格和利益机制引导, 下更大力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推进资源节约,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节能减排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彰显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精髓, 应该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独一无二的优势。按照《绿色北京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远景目标:到2020年, 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 宜居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
在国外, 节能被形象地称为继煤、油、气、电后的“第五种常规能源”。“节能”已不再是简单意义的节约或少用能源,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举措, 是通过加强管理, 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 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 提高能源效率, 以最小的能源消费得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把“节能优先”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制定节能法律、法规, 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产品竞争力、保证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损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近几年,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国内外能源界的极大关注。北京属于能源匮乏城市, 因此, 控制总量消费,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实行节能优先, 成为必然选择。
第一, 树立广义节能思想, 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位置, 将“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一并作为“十二五”时期应坚持的的基本方针。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的效率是整个产业链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效率, 是狭义上的效率, 考虑到能源现状、工业化、城镇化和人们消费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纯依靠技术不足以解决能源领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一个城市的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输送, 并且以各种不同形式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复杂系统, 即可持续能源系统。
有关部门估计, 如果推行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政策, 到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可减少15%-27%。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和产品应限制发展, 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政府硬指标考核体系之中。发挥价格的利益协调作用, 稳步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 提高节能水平。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用电需求的增长, 应合理引导用电, 大力宣传节电, 推广节能型电器设备,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等。
第二, 着眼于全生命周期节能, 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人们在高能耗的生活模式下养成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在高耗能生活模式下建成的高能耗基础设施, 将形成巨大的惯性, 导致未来难以降低能源需求, 进而可能走向更高能耗的发展道路。如现代化办公大楼的中央空调和分体式空调的使用, 中央空调对其系统本身的运行来说, 可以采用最先进、最高性能的空调系统, 然而它实行的是全时间、全空间的运行模式。实际上, 楼内各房间的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是间歇性的, 从整栋大楼的建筑能耗来说, 中央空调反而比分体式空调高得多。且不说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从资源供应、环境容量、生态退化、能源安全来说, 未来能耗总量将会是无法承受的。经济发展应以财富的精细化生产为导向,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需要有总量“天花板”的约束。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当前必须尽快执行能源需求的“总量控制”, 一方面是通过对各行业、各领域的能源需求进行约束和引导, 避免过度建设, 将发展引导到更低耗能的路径上去;另一方面是长远要定位于一个较低的人均能耗水平。必须果断、迅速地走十分节约、十分勤俭、并且尽可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否则大自然的惩罚会越来越凸显, 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沉重。
第三, 从需求端入手, 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和人的消费行为的放大效应。到达终端用户的有效输出只有原开采能源的15-1/4, 终端设备提高1%的相对效率就相当于能源源头提高4%-5%的相对效率, 终端设备节能具有倍数很大的“放大”效应。终端用户对能源需求多样化, 因而要对终端用户的用能需求进行精细的分解, 按不同的用能需求、需求的不同层次和动态变化, 为能源供应、规划和配置提供指导信息和基础。
进一步降低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 最大限度地挖掘节能潜力, 同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的加工和转换效率, 应当尽可能提高每一个环节的效率。从工业、交通、建筑三大用能部门的增长趋势看, 到2020年, 工业部门占能源总需求的比例将下降, 而交通和建筑两个部门的用能增长明显加快。为此, 需要尽快改变忽视建筑、交通节能的现状, 制定强制性技术标准,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实行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 推动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广泛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限制低效产品生产销售, 激励高效产品占领市场, 为节能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行提供量化指标和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
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到行动上, 成为强烈的社会导向, 引导老百姓改变生活和消费模式。通过经济、道德、制度等“组合”手段, 来引导节俭的生活方式和适中的生活水平。调动城市、农村居民人人自觉, 人人动脑筋、想办法, 人人参与节能, 逐渐使节能成为市民的道德标准, 成为市民觉悟的表现, 成为市民的优秀文化。通过政府和行业指导, 制约企业行为和市场消费行为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强化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 生产规模等准入门槛;对于已有企业, 按生产技术水平 (如能源利用率等) 进行累进税制, 以压缩小型落后产能;以市场配额制, 促进先进大型企业在扩大生产能力时, 优先考虑采用先进技术移植改造小型落后产能;鼓励节能产品推广, 实行政府首台采购, 价值补贴;利用税收政策, 禁止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大量消耗资源而附加值低的产品的出口等。
第四,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降低机动车出行比例, 是减少能源消费的根本途径。北京市机动车数量激增导致石油需求量不断上涨, 对车辆来说, 提高有效载荷比例是节能的关键, 其“放大”效应是几倍到几十倍。北京市私家机动车年平均出行距离在1.5万公里左右, 而东京等城市私家机动车的年出行距离在1万公里左右。如果北京市的私家车年出行距离也下降到1万公里, 机动车的石油消费量将同步下降约40%。控制北京市的机动车总量, 并随着公共交通的发达, 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降低机动车出行比例, 是减少交通能源消费的根本途径。如果将私人小轿车的百公里油耗从10升/百公里降为8升/百公里, 则燃料的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将均减少20%。未来私家轿车还会经历一个较快增长阶段, 鼓励小排放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是在私家轿车总量增长的情况下,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行措施。
第五, 建筑节能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北京市建筑业能耗占能耗消费的比重32% (2009年) , “十二五”时期仍是城市化加快发展、建筑规模扩大的关键时期, 全市年房屋在施面积1.4亿平方米, 竣工面积4000万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应认真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 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融资和技术服务体系, 建议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 并由政府提供适度的财政补贴。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有148家会员企业, 其中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节能服务公司, 促进会将组织他们积极投入本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启动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诊断, 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示范工程, 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
对建筑能耗不能单从运行过程中的照明、采暖、空调计算, 而必须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 把建房的耗能折算进来。通过建筑能耗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可知, 设计规范化、产品质量提高和房屋使用寿命延长, 可以大大减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在建筑采暖方面, 入户取暖热水 (或蒸汽) 分户计量收费、补贴窗户双层玻璃改造、纤维板装修内保温、太阳能蓄热、地热取暖等均为有效的方法。此外, 生物质纤维作为保暖材料节能与生物质作为燃料发电供暖相比, 会有数倍的节能减排功效。建筑的设计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一旦建成, 对节能的技术路线就基本锁定。因此, 需要大力推进绿色建筑, 突出抓好建筑新标准的制定,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以及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 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建筑, 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 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积极推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 具备条件的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 竣工后需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
第六, 实行能源的多元化利用。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时代, 能源种类繁多, 应当有一个各种能源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的战略布局。一个城市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输送, 并且以各种不同形式或产品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庞大且复杂的广义能源系统, 要打破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 按照系统最优原则对发电、化工、冶金等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充分集成与优化, 改变传统的工艺过程, 达到系统的能源、环境、经济效益最优的目的。
为满足精细化的需求, 可以依靠多种形式的能源保障供应, 各种能源更具有自身的特性, 它们应当在整个能源系统中找到各自的合适“位置”, 发挥长处, 各得其所。天然气、煤气化、焦炉煤气、煤层气、可再生能源, 通过不同过程物质、压力、温度等的耦合效率提高的潜力为15%-20%。因此, 能源供给系统中, 需要重点研究各种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应该做什么, 并尽量用较少的能耗代价满足终端用户精细化的需求。在广义能源系统中, 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布式布局, 集中电网、分散电网和离网运行相结合, 通过布局分布化提高系统能效的潜力可达到20%-30%。因为分布式供能系统可以实现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区域性热、电、冷联供, 按功率需求的大小采用模块化布局, 机动灵活, 就地满足用户要求, 减少热源多次转化和输送, 可以把能源利用效率从40%-50%提升到80%-85%。
参考文献
[1]、倪维斗.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控制势在必行[J].能源评论, 2009 (2) .
[2]、罗汉武.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分析及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3]、陈元.能源安全与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档案资源极大丰富。各级国家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接收任务,围绕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广泛开展档案征集和城市记忆工程。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服务,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档案编研作品、档案展览和档案文化讲座,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安全保管全面增强。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的思想,围绕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設施安全、馆室环境安全,构筑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技术防线、设施防线、网络防线、应急防线,建立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
——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各级档案部门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建设世界水平的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化、档案利用网络化。
——档案馆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五位一体”功能的要求,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和现馆改造,建设一批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公共档案馆,馆舍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0%以上区县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
——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档案移交单位为重点,以基层单位、基础工作为着眼点,加强对各区县、各行业、各部门档案工作分类指导,实现业务监督指导工作的全覆盖;健全机关、企业、民生等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全覆盖。
主要任务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市和区县档案馆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档案接收任务,大力开展对境内外反映北京特色的重要档案征集工作,大力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主动拍摄留存反映城乡发展变化的声像档案。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各单位都要制定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进一步完善归档制度,落实归档责任,做好归档工作。列入市和区县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单位,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报审工作。
二、档案利用服务
(一)做好查阅接待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完善接待制度,改善接待条件,进一步深化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假日预约、信函代查、送档上门等多种方式。市和区县档案馆要继续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接待工作。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挖掘馆室藏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编研质量,推出一批史料性、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较强的档案编研精品,加强声像档案的编研工作。完成第二轮《北京志·档案志》编纂工作。
市和区县档案馆要办好具有馆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档案基本陈列展、专题展;要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要继续办好“档案馆日”活动和档案文化讲座,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惠民活动
各级档案部门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将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信息以光盘、汇编、展板等多种形式,送进学校、社区、企业、农村。
三、档案安全建设
(一)构筑思想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保密教育,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
(二)构筑制度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涉及档案安全的规章制度,使安全制度覆盖档案工作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要狠抓制度落实,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三)构筑技术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以数字化档案利用为重点,加强对原件的保护;要制定和采取封存措施,已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力争不动用不出库。市和区县档案馆全面完成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任务,加强破损档案的修复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展档案异质备份工作,市和区县档案馆馆藏电子档案在市容灾备份中心备份,重要档案在陕西省档案馆异地备份。
(四)构筑设施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设符合安全保管需求的档案库房。市和区县档案馆要配齐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馆区周界防护装置和电子巡查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设备设施;完善特藏库建设,进一步加强珍贵档案的保管。各单位档案室要加强安防设施配备,确保档案安全。
(五)构筑网络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严格上网信息的审查,加强移动介质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网络之间的数据交互,防止失泄密现象发生。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做到档案业务专网与政务网、互联网物理隔离。
(六)构筑应急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普及应对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
以市和区县档案馆为主体,整合馆藏数字档案资源,建成分布式、区域性数字档案馆。
(二)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自2011年起,列入市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单位,向市档案馆移交纸质档案的同时,移交齐全完整的数字化副本。“十二五”末,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0%以上,市属单位有条件的要做到室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
(三)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工作
市和区县档案局要指导各单位在新建和改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系统时,纳入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功能;加强与信息化主管部门合作,对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功能建设情况进行审查。市属单位要制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市和区县档案馆要稳步推进电子档案接收工作。
(四)推进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
市和区县档案馆2012年要实现开放档案案卷级目录共享,2015年实现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共享;要深入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2012年建起市、区县、乡镇、村共享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市和区县档案馆要依托互联网和政务网,不断提高数字档案资源的利用服务水平。市档案馆要继续利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开放档案查阅及网上档案展览服务,利用“政务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为委办局提供移交档案查阅服务。
五、档案馆馆舍建设
按照国家档案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档案馆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档案馆建设。按照投资事权财权匹配原则,市档案馆建设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支持,区县档案馆馆舍建设由区县政府负责安排投资。
六、档案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要建立和完善涉及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以制度规范工作。
(二)加大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市和区县档案局要以档案移交单位为重点,加强业务监督指导,使所有移交单位把档案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移交好;以基层单位、基础工作为着眼点,从制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抓起,分类指导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做好档案工作,实现业务指导全覆盖,不存在指导盲点。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市和区县档案局每年要开展主题突出的行政执法检查,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加大工作力度,增强针对性。对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执法能力。要认真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制定《北京市档案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贯彻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档案馆日”、文化讲座、法制宣传教育等各种方式,深入宣传“十二五”规划,为规划的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科学研究
组织开展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世界城市档案工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研究,大力推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有效发挥科研工作对“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的支撑作用。
三、提升队伍素质
围绕事业发展抓培训、强素质,利用网络、面授等形式,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继续把档案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在市委党校举办档案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规划,采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技能展示等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批档案行业领军人才,为“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四、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档案部门要依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序 言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物流规模迅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高端物流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成功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便利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五年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04万亿元,较2006年的2.54万亿元增长98.4%,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中,外省市流入物品和进口货物的占比由2006年的68.3%增长到2010年的76.5%,物流业发展的枢纽地位和服务国内外市场的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见表1-1)。
2010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较2006年增长3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等行业实现增加值382.9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增值性物流业务实现增加值110.8亿元,较2006年增长79.3%,明显高于行业整体增幅(见表1-2)。
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就业。2010年,本市物流从业人员48.6万人,比2006年增长14.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7%,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3%(见表1-3)。
“十一五”时期,本市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 17.7%下降到2010年的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运行效益的普遍提高。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006至2010年,本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03公里,公路线路9833条;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6公里;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3099.9万平方米,增长84.9%;拥有货运车辆4.2万辆,增长55%,其中冷藏车、集装箱运输车等专用车辆1.1万辆,增长29.7%;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3.5万台,增长53.2%(见表1-4)。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线网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点、线、面相互协调的“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设施空间格局基本建立。
(三)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流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等新模式日益成型,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实现基本覆盖,物流服务对城市生活、生产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精益化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大幅提高,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物流服务任务,在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和汶川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
(四)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口岸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关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空港口岸为核心,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朝阳口岸、丰台口岸、北京平谷国际陆港为重要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口岸体系,为提高国际物流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
国际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功能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天竺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营,并与首都机场实现区港一体、无缝对接,成为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重要平台,本市国际分拨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平谷国际陆港积极推动京津两地跨关区快速通关,为本市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新的海运通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为保税物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政策功能优势。
(五)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实力增强。“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有19家总部设在北京,位居前20的有9家。优势企业的进一步聚集,凸显了本市物流业发展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控制等总部型经济特征。
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10年,本市物流业务收入达1686.1亿元,其中,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1260.2亿元,占总量的75%。在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为13.1%,而其物流业务收入占比则达74.4%(见表1-5)。
(六)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7年,首次发布实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建立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物流业发展的推进和协调力度明显加大。扩大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实现物流企业差额纳税。截至“十一五”末,本市已有税收试点物流企业47家。实施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实现物流企业水、电、气、热与工业企业同价,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虽然本市物流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相比,在物流设施建设、运行效率、服务保障以及集聚辐射能力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本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都将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特大型城市为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提供了巨大需求。本市商品市场交易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十二五”时期,北京将以保障和便利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来消费吸引力的增强,也将促进多元化消费方式、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方式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高端现代制造为发展专业化物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产业群,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产品高集成度、高附加值的特点,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运作的精益性和响应的时效性。高端现代制造业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以及企业间战略联盟体的壮大,为以供应链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化物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在加快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深化资源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对接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同市场形成。这些都将加速生产、生活类物资在区域内的流动,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开放型经济为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吸引总部聚集,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积极争取更多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国际活动在京举办;大力发展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建设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这些都将推动跨国经营、全球采购、国际分拨、国际化消费的快速发展,从而对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等相关物流服务产生旺盛需求。
(二)面临挑战
本市的土地资源、交通、人力等物流业发展的投入要素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到物流企业扩张发展的能力;本市服务型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物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物流区的设施、功能以及吸引集聚能力有待加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为目标,发挥物流业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 构调整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物流重点设施布局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相互匹配,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经济发展与城市运行的协调性。整合利用存量物流资源,合理布局新增大型物流项目。建立功能协调、运行顺畅、高效集约的城市物流网络,实现物流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发挥首都信息化水平高、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鼓励物流服务创新,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创新驱动首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引进高能级企业主体,打造物流总部经济聚集地;引导物流企业整合与重组,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新型物流服务业态发展,加强区域与国际物流合作,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四)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加强重要物流节点、物流通道和末端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物流对城市运行的保障作用。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特大型都市运行保障为基础,以物流总部经济和国际物流为特色,以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物流为骨干的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二)预期指标
——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物流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规模以上连锁超市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90%以上,乡镇连锁商业系统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15%左右。
——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到2015年,我市物流基地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积极扶持营业收入百亿元级的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培育发展营业收入十亿元以上的城市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和思路
围绕本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是:1)有利于服务和保障首都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2)有利于服务首都各类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环境优化;3)有利于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有利于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5)统筹考虑与城市交通干道的衔接、以及与未来五年主要交通枢纽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配套。
“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思路是:继续完善 “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发挥各物流节点的设施功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适应未来五年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为着力点,深化内涵、延伸发展,按照城市保障物流、专业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发展主线,强化本市物流业发展“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
二、布局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现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以节点、通道、网络建设为依托,整合设施存量,合理配置增量,完善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系。
(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服务城乡建设和市民生活需要,以满足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活必需品配送体系的发展要求为重点,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的“广覆盖”。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功能和配送能力;鼓励中央批发市场、顺鑫石门市场、昌平水屯市场等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城区周边西郊、黄港、西毓顺、琉璃河等地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承接农产品向城内辐射新的物流节点。
支持连锁经营的商业、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配送中心布局,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调整优化现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功能,支持冷链物流专用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城区既有仓储设施改建现代化的生活必需品配送中心;引导通州、顺义、大兴等城市发展新区及其他郊区县新城发展所需的配送中心建设。
(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本市高端产业功能区、工业开发区以及专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五环和六环周边新建和改造相对集中、功能完善、规模化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专业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东部组团:服务于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机电、都市工业、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潞城、张家湾、宋庄等地重点发展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图书音像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南组团: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马驹桥、十八里店、亦庄、黑庄户等地重点发展电子、医药、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专业物流集聚区;——南部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印刷包装、服装等产业,在大庄、黄村、西红门等地重点发展医药、快速消费品、食品冷链、农产品、纺织服装、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合理规划预留物流发展的设施空间;——西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配件等产业,在房山区燕山、窦店、闫村等地和丰台区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石化、汽车、钢材、医药、图书、服装等专业物流集聚区;——西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南口、马池口、沙河、清河等地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北组团: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临空经济等产业,在首都机场周边、赵全营、高丽营、李桥、庙城等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会展物流及电子、汽车、食品饮料、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依托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节点,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辐射力强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物流基地的设施条件,发挥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继续强化以航空货运枢纽型为特征的空港物流基地功能,加快推动马驹桥、马坊物流基地海陆联运体系建设,提升京南物流基地公铁联运的服务功能。
围绕规划新建的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依托昌平、房山等铁路中心站点,规划建设马池口、窦店等以集装箱运输为特点的公铁联运物流中心;依托东坝、豆各庄、马驹桥等临近六环路的八个新建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布局能实现甩挂运输的公路物流中心,形成城际间干线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
(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口岸和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为构筑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奠定设施基础。
继续优化北京口岸体系。调整口岸功能布局,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国际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物流“高速走廊”。加强入海通道建设,推进通州马驹桥口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朝阳口岸向通州马驹桥平移;继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设施,形成连接天津新港的海运国际物流通道;完善首都机场空港口岸周边综合配套,在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启动新机场口岸建设工作;加强北京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与边境口岸合作,配合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合理规划口岸功能。
推进服务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一期设施建设和二期用地调整、土地一级开发,大力推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形成南北呼应的政策功能区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 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挥物流基地在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在完善一期开发配套设施、优化园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保税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重要功能平台;空港物流基地要发挥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位优势,在拓展一期范围内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重点项目落地,优先发展体现首都产业优势和特色的航空物流、金融物流,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东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吸引高端物流企业入驻;马驹桥物流基地要继续推进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硬件投资环境,加快形成服务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集聚区,重点推进朝阳口岸平移,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马坊物流基地要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开展平谷国际陆港二期建设,在实现京津海陆联运的基础上,推进与京唐港的口岸对接与物流合作;京南物流基地要依托铁路专用线及主要进京公路货运通道承担北京南部货运集散功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和提升,重点发展以展示和交易为特征的商贸物流;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研究规划南部临空物流园区。
根据城市功能区定位,特别是服务新城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相应新建和改造提升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完善物流节点与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顺畅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通道,依托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快速物流集散系统,缓解交通拥堵。
二、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及配送网络,推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构建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全面推进流通领域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按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检测、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设施条件和水平,试点推行农产品物流全程跟踪、监控。
实施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搭建共同配送平台,整合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共同配送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商贸流通配送的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构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集成发展。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以进小区、进校园为试点,实现信息标准化、配送区域化、服务集中化,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
加强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及绿色车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物流快速响应能力。
三、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服务本市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音像图书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和全国市场的辐射能力。
选择关联度强、贡献率大的行业,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试点工程。以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企业为重点,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实施食品冷链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动以信息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冷链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冷链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支持开展资金结算、营运组织、管理控制等高端物流总部业务。鼓励创建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增强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四、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强化区域物流、特别是与津冀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北京市物流产业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物流系统,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继续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区域经济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加强区域物流合作的通道建设,依托京沪、京津等高速公路,加强京津物流主通道建设;依托京哈、京港澳、京开、京藏等高速公路,推动京冀物流合作,全面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网络。调整优化首都经济圈物流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大型物流项目与周边地区加强衔接;发挥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区域物流合作效率。
五、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优化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完善口岸体系,加快“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物流企业聚集,拉动国际物流货量增长。
发挥政策功能,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高端企业入驻,建设国际采购分拨中心、保税维修中心、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实现以保税功能为特色的国际物流发展新突破;建设平谷国际陆港与天津口岸数据交换公共服务平台,引进船代、货代、报关行驻场办公,推行便捷、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扩大以海陆联运为特征的国际物流业务;建设并投入使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本市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
引导国际货代、报关、船运公司等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积极引进拥有全球经营网络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良好配套服务。
六、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励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程度。支持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行业集中度。
依托国家及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推动开展现代物流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物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物流发展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促进物流业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物流业两化融合,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规范物流作业流程,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带动物流行业产业升级。
完善物流产业链条,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原则,鼓励节约用地、用水、用能物流项目建设,支持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发展。以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汽车等为重点,建设逆向物流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城市配送、快递物流等领域,试点组建零排放绿色新能源车队,降低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物流业投入力度
以直接关系民生的城市保障型物流设施、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提升和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物流行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改善物流企业融资环境。
二、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重要物流设施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鼓励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
三、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扩大物流领域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完善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等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四、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研究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五、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以产学研为基础,开展物流信息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物流标准,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启动物联网技术的示范试点,提高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普遍提高全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运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08农机一班 姓名: 王 华 冉 学号:080410702
3推进“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助力
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从十二大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到十三大的“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从十四大的“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十五大的“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十六大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到十七大的“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和决心始终坚定不移,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如一,随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不断推进,而且越来越深入、全面、明确和具体。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主要目标,明确了重要任务,绘就了一幅美好蓝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十二
五”规划建议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给亿万人民带来了新希望。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抓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目标,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有条件的地
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地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坚持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国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蓄积关键性战略实力。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结合国际税收发展新趋势,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以《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为基础,以推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制定本规划,明确未来五年纳税服务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指导全国税务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科学开展。
一、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纳税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时期,我国纳税服务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纳税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坚持把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作为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和纳税服务意识日益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专门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纳税服务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税法宣传不断细化,纳税咨询日益加强,办税服务日趋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切实强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十一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取得的明显进步,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时代发展提出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纳税服务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任务;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对运用税收手段支持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性竞争提出了新考验;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对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展,信息技术在纳税服务工作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纳税服务需求日益拓展;税务干部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纳税服务理念的真正树立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纳税服务工作的对象、手段、主体将呈现新的特点,对税务部门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纳税服务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出了新课题。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内在规律,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使“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3.“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遵循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和服务型税务机关,全面推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4.“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服务。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是基本的税收法律关系,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然要求。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认真履行纳税服务职责,切实尊重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创造有利条件。
——坚持满足正当需求。认真倾听纳税人呼声,准确把握纳税人的正当需求,更多地从纳税人角度考虑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及时解决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
——坚持公正透明。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公平对待所有纳税人,按照公开为常态和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发布政务信息,规范税收执法,优化纳税服务,为纳税人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和谐税收环境。
——坚持信息化支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纳税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建设统一、高效、安全的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的网络服务。
——坚持经济效能。科学统筹规划,优化服务流程,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服务效益,为纳
税人提供操作简便、程序简化、成本节省的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5.“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末,基本形成以理论科学化、制度系统化、平台品牌化、业务标准化、保障健全化、考评规范化为主要特征的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税法更加透明,常态化的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逐步形成,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
——纳税服务平台规范统一。总局、省局两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全面建成,热线接通率持续提升,咨询及时回复率力争达到95%以上;网上办税服务厅基本建成,纳税人足不出户可以办理主要涉税事宜。
——国税局地税局合作有效推进。国税局、地税局实现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联合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联合进行税法宣传、联合实施涉税中介监管,积极推进共建办税服务厅、共同办理涉税事项,积极提倡国税局、地税局在适合的行业实现联合评估和稽查、联合推进服务标准一体化建设。
——纳税服务体制机制有效形成。有效发挥纳税服务职能作用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支撑纳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促进纳税服务绩效提升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
三、创新理论体系建设,指导纳税服务实践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管理理论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理论体系。
6.确立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和谐税收理论为核心,以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明确纳税服务理论在我国税收管理理论中的定位,为税务部门服务职能的界定、服务方法的选择和服务工作目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7.丰富纳税服务理论内涵。深化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为重点的和谐税收理论研究,科学定位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的辩证关系。拓展纳税人需求理论,着力加强纳税人需求分析响应机制研究;拓展税法遵从理论,重点加强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方法论研究。
8.推进纳税服务理论实践。以和谐税收理论指导纳税服务工作实践,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强化全员全程纳税服务意识,科学分析我国纳税人需求层次和遵从状况,探索实施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合理调配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在满足纳税人需求和促进纳税人遵从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纳税服务工作
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强化纳税服务工作行政问责,推动纳税服务制度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在内的层次分明、科学严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
9.积极推动完善纳税服务相关法律。在税收相关法律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确立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基本原则,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探索建立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推动在政务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技术及相关制度建设,确定纳税人涉税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
10.科学编制纳税服务业务规程。梳理纳税服务工作流程,确立各个岗位的纳税服务职责和要求,编制岗责明晰、程序规范、操作标准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突出纳税人关系管理,将纳税服务业务标准融入税收工作每个环节。
11.完善纳税服务单项工作制度。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以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制度为重点的纳税服务单项制度,健全纳税服务协作机制,全面建立纳税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
12.推行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按照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要求,落实纳税服务职责,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
13.推进纳税服务制度创新。建设全国性制度创新交流平台,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措施,定期总结和交流经验。强化纳税服务制度落实情况反馈,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制度。
五、加快平台体系建设,拓宽纳税服务渠道
按照标准统一、功能整合、运转协调的要求打造纳税服务平台,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渠道保障。
14.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在内外识别、功能设置、基本设施、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考核等方面实现全国统一。加强办税服务厅运行管理,科学配置办税服务厅资源,依据办税服务工作量合理调整窗口职能和数量;稳步推进国税局与地税局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大厅、互相委托代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积极推行全职能窗口,加快推进预制推送服务和自助办税,逐步扩大同城(域)通办业务范围;逐步把办税服务厅从侧重办税服务转型为集办税服务、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基础管理、权益保护以及征纳沟通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化综合服务管理场所。
15.建设规范化税务网站群。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标准,以税务总局网站为龙头,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主体,建设基本功能健全、视觉风格统一的税务网站群。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依托搭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实现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等基本服务功能,增强疑难问题在线咨询、意见建议在线收集、投诉举报在线受理等征纳互动功能,拓展网络发票开具、国税局和地税局业务一网通办等功能。
16.建设专业化纳税服务热线。加快省级集中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推进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按照全国统一、两级集中、远程坐席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建设,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形成总局统筹协调、省局集中受理为主、税收知识库有效支撑的热线咨询工作格局。整合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站、短信、面对面咨询服务需求,建立咨询服务需求收集、分析、响应机制。
17.推进品牌化纳税服务建设。推进办税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的资源整合,实现规范统一、运转高效的纳税服务平台,创建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纳税服务品牌形象,打造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品牌,强化纳税服务品牌宣传,发挥纳税服务品牌的外在传导效应和内在激励效应,以良好品牌形象塑造和维护新型税务形象,提高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信息共享、功能互补等手段在各渠道间进行工作量平衡调控,合理引导纳税人选择最优渠道实现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各渠道成本效益最优化。
六、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税法透明度
规范宣传内容,优化宣传渠道,注重分类宣传,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税收权利和义务。
18.规范税法宣传内容。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实现税法宣传内容的准确权威、更新及时、口径统一、指向明确。根据纳税人对宣传内容的需求,突出政策解读、热点难点、办税流程、典型案例、纳税人权益等宣传。对重要税收政策及管理措施实行规范性文件与宣传解读同步起草、同步报审、同步发布。
19.优化税法宣传渠道。发挥互联网易于检索、信息量大的优势,加强互联网宣传;发挥手机信息易于传播、受众明确的优势,加强移动通讯宣传;发挥面对面宣传易于沟通、生动直观的特点,加强培训辅导宣传;发挥税收宣传月影响面大、关注度高的优势,加强集中
式宣传;发挥多渠道组合传播效用,加强立体式宣传。
20.注重分类税法宣传。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针对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开展税法宣传。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指导编写国民教育纳税宣传辅导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普及税法知识。针对特定纳税人的个性需求,开展税法宣传推送和订制服务。
七、规范纳税咨询,推进专业化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咨询渠道,为纳税人提供准确高效的咨询解答,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
21.提供多种选择。通过电话、网站、信函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远程咨询选择。通过设置咨询辅导场所,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整合咨询服务资源,推进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专业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
22.完善咨询知识库。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权威实用的原则,完善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按照谁发文、谁解读、谁负责的原则,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建立知识库分级维护机制。
23.规范咨询运作。完善全国统一的咨询管理办法,建立纳税咨询受理、转办、答复、公开和维护机制。按照定期收集、准确分析、及时反馈的原则,主动推送咨询信息以改进管理措施。推行纳税咨询限时回复公开承诺,逐步缩短回复时限。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和税收业务专家坐席,为纳税人提供统一和权威的解答。
八、优化办税服务,提高纳税服务效率
拓展多元办税,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涉税资料,丰富服务内容,帮助纳税人更便捷高效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4.拓展多元办税。健全网上办税、上门办税、电话办税、短信办税、邮寄办税等多种办税方式。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上,不断完善网上办税功能,加快推进网上办税,使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办理主要涉税事宜。制定全国统一的网上纳税申报标准,适时推广标准化的纳税申报软件。全面实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积极推进场所出具、邮寄投递、网上开具等多种方式的缴税凭证开具工作。
25.优化办税业务流程。进一步清理办税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重复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前移审批事项,逐步从事前审批转为备案并事后核查,合并办理不同税收业务流程中的调查、检查等事项,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办税流程统一。完善办税业务流程内控机制,健全新增办税流程联合发文制度,建立办税业务流程外部监控评议机制,形成有效监督和控管。推行办税成本测算标准模型(SCM),及时评估办税流程的合理性,为持续优化办税流程提供依据。
26.精简涉税资料。对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重复报送的各类资料全面清理并取消,统一涉税表证单书种类和式样。完善纳税人一户式税收档案资料电子化管理,建立纳税人基本信息库,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涉税信息共享。探索研究实行综合纳税申报表。积极推进无纸化办税,在电子资料具备法律效力的前提下取消纸质资料报送。
27.丰富服务内容。全面落实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首问责任制等办税服务制度。根据纳税人的规模、特点及不同需求,完善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等纳税人的办税服务措施,积极开展个性化办税服务。
九、强化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通过健全征纳沟通机制、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争议化解机制、完善国际磋商协调机制,切实保障纳税人税前、税中、税后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
28.健全征纳沟通机制。在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中注意维护纳税人权益,逐步实现税制改革和重大税收政策调整措施出台前的专家论证、公开听证等制度,注重做好税法执行中的意见反馈评估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税法透明度。
持续推进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工作,推动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牵头、税务机关提供支持的纳税人权益保护组织建设,积极响应纳税人集中提出的正当需求。强化需求分析工作,提高需求分析的专业化程度,对税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29.强化税收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政务公开和办税公开等形式,及时公布和更新涉及纳税人权益的环节与事项,健全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异议的处理机制。强化对涉税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的服务质效监控,主动防范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可能造成的风险,推行纳税风险提示,切实帮助纳税人降低税收风险,引导社会对税法的普遍遵从。
30.建立税收争议化解机制。建立健全对纳税人投诉和举报的处理机制,快速有效地处理投诉和举报问题;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积极运用和解、调解手段化解税收争议;积极应诉法院受理的税务行政案件,认真履行法院依法做出的行政判决和裁定;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律制度,保证纳税人受到的损失依法获得赔偿。
31.完善国际磋商协调机制。按照我国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安排)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际税务磋商协调机制,提高通过双边磋商解决跨国税收争议的效率,切实维护和保障我国政府和纳税人的国际税收权益。积极稳妥地开展预约定价谈签工作,促进跨国投资发展。
十、完善信用管理,引导纳税遵从
通过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强化纳税信用评定结果应用,提高纳税服务和税收管理的综合效能。
32.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完善纳税信用分类指标体系,优化评定等级标准,细化评定等级类别,建立信用信息库,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纳税信用的自动生成、客观评价和动态管理。
33.强化信用结果应用。区分不同信用风险级别,合理调配资源,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健全信用激励措施,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探索建立纳税信用评价规则、信用记录公开查询和社会共享制度。健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
十一、开展社会协作,拓展纳税服务资源
规范涉税中介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协作,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和社会组织的服务优势与杠杆作用。
34.发挥涉税中介作用。坚持鼓励、引导、培育和规范、管理、监督相结合,优化涉税中介机构执业环境,健全涉税中介行业制度,大力发展涉税中介专业服务。加强对注册税务师行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注册税务师行业服务能力;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评估监管,严禁指定或强制税务代理;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自律,推进执业质量评估监控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注册税务师行业联合兼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以注册税务师行业为主的涉税中介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5.加强社会组织协作。加强与财政、公安、工商、银行以及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等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支持纳税服务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志愿者税收知识辅导培训,为志愿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创造条件。与咨询、科研等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满意度测评、需求调查和纳税服务课题研究等工作。
十二、推进保障体系建设,增强服务执行能力
依托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科学化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纳税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税务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的形势,确定纳税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健全党组统一领导、纳税服务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纳税服务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协调解决纳税服务全局性问题,统筹部署纳税服务重大工作,督促检查服务措施执行情
况。
37.完善机构设置。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完善纳税服务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按照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与纳税服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原则,确立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纳税服务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探索建立专门的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
38.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纳税服务教育培训,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以提高能力素质为着力点,根据各类干部的不同特点、岗位需求实行分级分类培训,突出抓好办税服务厅人员、12366咨询人员培训。系统编写纳税服务业务教材,加强纳税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按照提高能力素质、激发活力动力原则,以建立健全总局、省局两级纳税服务专业人才库为依托,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纳税服务人才队伍,为纳税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39.加强经费保障。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服务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确保纳税服务所需资金及时到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纳税人需求变化,适时优化投放结构,在优先保障为大多数纳税人提供普遍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保障满足纳税人迫切需求的分类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持续保障网上办税服务厅等基础工程建设,大力支持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切实提高纳税服务资金使用效益。
十三、加强考评体系建设,促进服务效能提高
通过完善优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全面推进绩效考评,持续改进纳税服务,为税务机关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能提供监督保障。
40.完善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原则,完善税务机关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逐步完善纳税服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纳税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纳税服务工作在税务机关业务考核中的比重。
41.开展绩效考评。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税务机关服务绩效考核,客观评价内部纳税服务绩效;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全面掌握外部满意度评价;开展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测算,准确评估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个热词。其实,经济转型升级并不是新的,也不是我国的独特实践和发展路径。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后,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后,也开始进入相似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当前,“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其重要标志是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不仅在社会、政治领域作用突出,而且在经济领域对产业的渗透与融合日益突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十二五”时期,鉴于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更大的外在压力,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更重要的产业角色,成为区域与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和领域。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结果
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日益鲜明的“人脑+电脑+文化”的产业特性,与现代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十分契合,正受到经济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新的历史阶段尤其互联网时代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颗奇葩。文创经济也成为继知识经济、注意力经济之后的又一新经济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天然选择。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伴随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经济发展呈现量变与质变交替、螺旋式转型升级的特征。如学者厉无畏所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理解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所依赖的手段和途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主导要素的差异,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方式。”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资源要素、物质要素的作用逐渐弱化,知识要素、智力要素的作用日益强化。具体表现为,以劳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导要素的农业经济向以机械力和地矿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再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要素的知识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要素的文创经济转型升级。(见图1)
从产业的技术特征看,知识、信息、文化、创意等技术要素对现代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出现了“再结构的过程”,代替传统的土地、资本等物质要素,文化和人的创造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这种核心要素的变迁衍生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以及对新的产业结构通道的建构,从而逐渐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模式或者说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
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看,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美国、英国增速都在10%以上。2004年,七大工业国中,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创意产业,并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比制造业快4倍[2]。另据有关资料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其年均增速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James Purnell,2005)[3]。随着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创意产业如何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Bata2 loyal(2008)等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区域创意资本积累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Michael Piore(2001)认为,创意产业会影响传统产业部门,这些产业主要靠占领设计前沿、应用新技术、形成密集但自由的创新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新网络而保持竞争优势[3]。另外,根据学者对我国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表明我国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为显著。计量结果显示,1991—2006年期间,我国实际GDP与创意要素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其他要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创意要素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产出增加0.128%[3]。在这些数据和实践的背后,可以清晰看到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不仅已经远远超越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业态的产业层面,而且在于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对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资料来源:厉无畏,王慧敏.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在理论逻辑上是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在实践层面也得到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
(一)国外实践与经验
1. 英国:创意产业推动产业转型
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其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具有典型特征(见图2)。英国曾是“世界工厂”,后来失去了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被迫实现经济转型,寻求新的出路。1997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志在使昔日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当今世界的创意中心,全方位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英国政府设立了诸多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部门涉及文化媒体运动部、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贸易与投资局、文化委员会等。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以及支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努力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1997—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英国就业人口的一半。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策略。此外,以伦敦为代表的几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的典型,创意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
2. 美国:培育文创产业增长点促转型升级
美国是较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国家,自1980年代初期至今,美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连续增长态势,其影视产品出口值已超过航空航天工业的产值,典型代表是电影业(见图3)。美国影片产量只占世界的6%—7%,却占据全球影院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如“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全球票房收入超过了26亿美元,而这部影片不过是无数成功的好莱坞商业影片中的一例。美国电影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1)实行积极精确的营销策略。如好莱坞电影营销中包含市场调研、媒体广告和效果跟踪三个有机部门,从目标市场的获得、分析、定位,到后期对投入的追踪调查、总结分析,形成系统的营销策略与手段。(2)赢利模式多元化。美国电影业素来有“火车头”效应,除影片本身利润外,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扩展、延长市场链条,摆脱单纯依靠票房收入的模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盈利模式。(3)投资主体多样化。美国政府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资助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资助。(4)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丰富的人才是美国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域领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全美有30所大学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的高质量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管理已形成专门学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化科学管理的水平。美国还从世界各地搜罗大量优秀艺术人才,这些国外移民对美国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日本:文化促转型
日本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为典型也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战后日本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每隔一定时期,适时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并高度重视文化力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口号,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见图4)。(1)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日本早在1995年即确立“文化立国”战略,政府一直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以动漫、游戏、音乐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1年确立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先后通过《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观光立国战略》,支持振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2)发挥企业的主体力作用。企业是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文化产业项目都通过企业进入市场操作,企业参与和赞助大型文化活动。日本在演出界、电影界、出版界、广告界等拥有一支成熟的知名文化企业队伍,这是日本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0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这是一个关于发展振兴电影、音乐、戏剧、诗歌、小说、漫画、游戏等内容产业的综合性法案。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本又制定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可操作性强是日本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特点,新的法律颁布后,往往还有更为具体的措施与之相配套。(4)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本文化行业协会很多,几乎每个行业都有自律性的组织或机构。这种组织或机构,被看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日本文化产品的审查,通常不是由政府直接负责,而是由行业协会承担。(5)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了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
(二)国内发达地区与城市的实践与经验
1. 北京: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推进经济转型
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城市的特点和优势,打好文化牌和人才牌,在产业层面促进文化与人才的嫁接,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1)政策推动。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对首都经济的引领作用,先后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2)发展文创特色产业。北京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潜能,文化创意产业以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影视广播等四大优势行业为支撑;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行业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新媒体等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新亮点。总体上,形成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3)打造文创产业集聚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规划为引导,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聚集了新浪、百度、腾讯、华旗资讯、联众、光线传媒等百余家创意企业;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798艺术区聚集了时态空间、百年印象摄影画廊等200多家文化机构和个人工作室,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长安街沿线文艺演出聚集区、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北京欢乐谷主题公园等区域的产业聚集效应也逐步显现。这些聚集区的品牌价值和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4)国际化战略。北京十分重视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出口导向,产品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软件、图书、影视等行业的产品出口量居全国前列。北京文创产业的国际化途径日趋多样,初步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合资合作、加工出口、外包出口以及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等多种国际化方式。
2. 上海:打造“创意上海”品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十分注重扬长避短,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和信息化,充分体现和发挥上海的核心竞争力。(1)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形成四行仓库、田子坊等一批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到90年代后期八号桥、张江高科技园等一批新型都市产业园兴起,通过“聚焦张江”、《浦东新区扶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决策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创意设计国际孵化器,与张江集团和上海电影学院组建了动漫研发平台;由市政府注资以文化基金会全额贴息或部分贴息的方式推出“文化项目扶持贷款”项目,此举不仅引入了大量金融资本,而且吸引了全国优秀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真正实现“海纳百川”。(2)注重园区建设。上海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注重吸收国外成功经验,注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时注重与区内传统产业集群相结合,与所在地块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周边环境等资源相结合,清晰自身的产业定位,以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在园区内部强调以产业链的搭建规划集聚区内的企业结构,激励区内各企业互补合作,建立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品牌突出、相互带动、拉动明显的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3)发挥行业推进机构优势。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是国内首家依托政府力量参与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机构。中心充分发挥综合性平台作用,调动各创意产业企业和机构与创意人才的积极性,已成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4)打造创意会展品牌。上海以重要产业、重大设施、重点项目和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为抓手,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力争使“创意上海”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亮丽名片。如上海影视“双节”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影视文化交流平台和中外影视节目交易平台。上海已成为中国动漫游戏会展最密集的城市,每年举办近10个相关会展,“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型游艺产品展示会,“China Joy”中国国际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成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展。上海正从原创、消费市场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动漫产业高地。“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已逐步成为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品牌。(5)集聚人才核心资源。上海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首批《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同时,发挥高校密集的优势,形成创意人才培养高地。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学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一批高校创意人才培育中心先后成立。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广集团和上海实业集团联合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协会,更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实践的有机结合。(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04年率先颁布了《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提出以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体系、保护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核心,提升上海文化创造力和知识生产能力;在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中把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3. 广州: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促转型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毗邻港澳,面临东南亚,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结合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明显。(1)建设多样的创意产业载体。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创意资源集聚发展,对闲置楼宇、旧仓库、老厂房进行改扩建,把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与“退二进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创意产业体验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类、研发类、设计类、咨询类、时尚消费类五大领域创意产业。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建设一批多层次、有特色的产业载体,既规划一批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园,又利用老城区土地资源,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色鲜明的信息服务创意社区。(2)发展多种先进业态。在信息服务方面,发展数字产业,建成内容制作、信息提供等基于有线网络的数字电视增值链,以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在商务会展方面,开发交互性能好、功能强大的网络会展平台;推进国际性商务会展功能区建设,加强与国际展览公司的合作,大力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实现会展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建设集网上展示、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3)运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广州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如岭南画派、广彩、广绣、广东音乐和粤剧等;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家,以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芭蕾舞团、粤剧团、话剧团、歌舞团、杂技团、木偶剧团,通过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品牌,挖掘其产业运作潜力,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4)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包括各类专刊、软件、技术产品在内的各类信息检索,避免侵权和重复创作;加强对创意企业原创产品知识产权的市场保护,建立软件、创意作品的版权登记制度,鼓励创意企业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三、启示及策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化解经济发展中累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的攻坚阶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理应有更大的作为,不仅是产业自身的壮大,而且在区域与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观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以及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需做好以下方面的文章。
1.做好创意战略文章。“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期,也是深化文化与经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认识的重要时期,是创新或深化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各地普遍重视工业经济、现代制造业发展升级的同时,不可忽视经济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和战略作用。借鉴国内外经验,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向其他产业的延伸、渗透,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尤其是产业起步阶段。当前,在宏观层面需要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确立文化产业的战略导向,使创意产业成为一项国家策略——一项以软实力提升增强硬实力的竞争战略。在中观层面,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进入区域或城市“十二五”规划的视野,上升为一项区域性或城市性战略。发挥创意产业对区域、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发展品位及人居环境改善的独特作用,强化对区域、城市产业发展的特色导向作用。在微观层面,立足地方实际,制定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产业规划和行动路线图,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文创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
2.做好创意空间文章。实践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有个空间布局、空间集聚的问题,文创产业发达地区或城市往往都有一个或若干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创意功能区或创意园区。但是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文创产业空间集聚具有较强的弹性,往往依托于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或创意衍生产品形成空间集聚,产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多样性。为此,一方面要促进和引导文创产业的空间集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圈地造园,新增大量的创意产业园或准工业园区。根据实际经验,打造创意空间,有几种模式值得借鉴:一是依托特色产业或工业园区,形成创意产业集聚;二是依托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尤其是产业“退二进三”,通过产业有机更新,促进创意产业集聚;三是依托龙头企业或核心创意企业,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四是与地方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产业整合、嫁接,形成文创产业空间集聚体或创意中心;五是与城市拓展及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
3.做好创意人才文章。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的灵魂,需要多管齐下促进创意人才的培养、集聚,形成创意人才群。借鉴国内外经验,以下方面可以作为地方文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或政策举措:一是结合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创意产品与服务需求,促进产业分工和细化,实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创意、创业,壮大创意阶层。二是用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中心等平台,吸引知识界人士和文化人集聚,依托知识、技术和创意,创新创业。三是结合区域与城市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做好引智文章,积极吸引国内外特别是香港、台湾、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的高端人才、创意团队、科研机构,以及名家大师前来创业。四是实施人才发现和培养专项计划,尤其注重发现、培养民间艺术人才,为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五是注重学生的创意激情和能力培养,尤其是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意创业,这是创意创新人才成长壮大的基础和富矿。六是建立健全创意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如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推行文化创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设立文化创意奖,对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等。
4.做好创意环境文章。创意环境是文创产业发展的背景要素和土壤,影响区域、城市文创产业的长远发展和地区创造力。借鉴国内外经验,核心是要构建文化生态[1]。一方面,要营造适宜文化创意产生、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如学者厉无畏等指出,要着力形成“创意性社会结构”(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reativity)作为支撑,具体包括适合科技创意与企业创新的新体系,能让员工发挥创意、具备弹性生产方式的生产服务新模式,以及有利于创意的社会、文化与地理氛围[1]。另一方面,要重视营造和提高民众的创意意识和创造力。像英国文创产业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培养全民的创造力。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英国今天之所以能够存在与繁荣,得益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再思考的能力和创意的能力——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常常对新想法抱有好奇心,喜欢迎接新的挑战。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不同于单个产业,是个渐进、较长的过程,是“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要软实力工程。关键是要结合区域与城市实际,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为充分地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公民的创意灵感,培养公民的创意兴趣和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好群众基础。
5.做好创意要素整合文章。相比较传统产业,创意产业的要素构成产生质的变化,更加突出智力性、创造性和文化性。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文创产业“人脑+电脑+文化”的产业特点,促进相关要素资源间的互动、整合。整合途径之一是依托当地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尤其是高校资源,推进智力资源与资本要素,以及地(地区、城市)校的战略合作,为文创产业提供原创力支撑。二是依托技术、信息、创意等资源条件,发挥电脑技术、创意设计技术的优势,为城市文创产业提供技术平台支撑。三是整合产业资源。一方面,促进各类文创产业不同环节、节点之间互动和链接,延伸产业的上、下游,构建和拉长文创产业链;另一方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渗透和融合日益增强的趋势,立足地方产业特色,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二产、一产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四是挖掘和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创产业的对接、整合,为区域、城市文创产业发展奠定人文基础。五是加强工业遗产的有效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多半依托城市的旧厂房、旧仓库进行重新利用和开发。像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是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时期遗留的旧厂房、旧遗址,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如位于泰晤士河畔的由发电厂改造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现已成为伦敦的地标性建筑。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工业老厂房、旧建筑遗留和闲置,“十二五”时期将会更多,这既增加了城市产业转型的压力,又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6.做好创意保护文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验,也是促进文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鉴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或城市文创产业刚起步的实际,涉及文创产业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尚待完善。借鉴发达地区或城市的经验,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可评价、可物化、可质押、可交易。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各种资质认证中心、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评价交易中心。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行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健康的知识产权环境。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李茂民.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0,(6).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南京市十二五规划09-22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09-2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07-28
分析北京现代论文07-15
北京市规划委09-19
北京市旅游规划10-24
北京市地铁规划图09-06
北京地铁建设难题06-1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规划10-20
北京物流业的发展趋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