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共8篇)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篇1

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自然风情独特,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开发价值,尤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前景广阔,经济价值较高。据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962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3 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6处。还有大量的馆藏和民间收藏文物、档案文献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开发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项目。

一、结合旅游业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进一步保护好一个地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民俗文化至关重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尽可能不让民俗文化停留在书本中,把内蒙古丰富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对构建民族文化大区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及其不同部族和氏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多彩,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此外,历代之重要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及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其中,内蒙古西部是鄂尔多斯、乌拉特、和硕特以及土尔扈特等蒙古族部族较聚集区域。

这些部族各具独特的部族民俗文化,在其活态文化中至今尚保留着蒙古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其生产、生活、娱乐文化习俗均具独特风采。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地区蒙古族以半农半牧生产方式为主,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则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而不同部族间其餐饮、婚俗、歌舞、游戏和体育活动等在细节上则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都各具特色。

尤其是在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中,至今还较完整地传承和保留着蒙古族祭祀文化之传统,乌拉特文化中始终传承和保留着蒙古族传统手工艺,而和硕特和土尔扈特蒙古人至今则基本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和祭驼等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区其最主要的支撑点,应该是以活生生的土着居民活态民俗文化资源为背景。只有在对活态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才有可能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区的生存与其可持续发展。

有一些人将民俗文化与迷信活动混为一谈,简单地将民俗文化现象看作落后于时代的封建习俗,还有则将民俗文化当作仅是表演性项目,以纯粹商业化的旅游产品来看待,这些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如不加以保护,有可能趋于淡化,甚至渐渐消失,必须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些极具历史意义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

否则,既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又不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有其社会价值,也是一种文化交流。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一方面可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还能开发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并且还能促进其优秀的文化内涵更快更好地得以发扬光大。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项目,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市场价值

内蒙古是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到处是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着重打造具有文化氛围浓郁之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城乡旅游集散中心,依托民族历史文化和蒙古部族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着力突显地域多元文化特色;重点突出西夏历史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与古驿站文化遗产、宗教寺庙文化遗产及蒙古族和硕特并土尔扈特部历史文化资源特点而开发。

继续进行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建设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帝王陵寝类的文化旅游地:抓紧做好元上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争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加大辽文化遗迹、居延文化遗迹、喇嘛教寺庙以及蒙古民族和三少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产品。重视文化内涵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将文化内涵融入城镇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

强化旅游产品科学内涵,配套服务系统、建设景观标示系统,规范导游解说系统。深度挖掘文物古迹观光旅游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改善导游和解说质量,强化解说的历史文化内容:优化成吉思汗陵园等一批重点文物古迹观光景区的游览环境,增加展示内容,创新展示方式;进一步配套重点召庙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改善周边环境,提升景观质量;深入挖掘元上都遗址、辽文化遗址、嘎仙洞、昭君墓等重点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整体开发。根据城镇各自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加强对特色旅游城镇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形成独有旅游吸引物:不盲目效仿热门旅游景区的建设,避免相似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重点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着力打造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旅游特色精品,尽快树立几个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项目。

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大力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全面提升独具内蒙古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建立差异化的旅游形象,根据各自的目标市场,采取不同的旅游形象宣传策略:加快完善网络促销系统、建立现代化旅游促销体系;针对国内客源市场,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建立统一宣传促销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并与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城市构建互动促销合作机制,形成覆盖主要客源城市旅游销售网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内蒙古旅游知名度。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和高端游客。

积极参与世界各主要客源国举办的文化活动、旅游促销与展览活动,适时举办内蒙古旅游推介会和说明会,广泛宣传内蒙古丰富独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鼓励国际旅游中介机构。特别是主要客源国的旅行社整体策划和代理内蒙古旅游国际市场的分国别业务,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旅游中介机构整体策划和代理面向国际旅游市场的旅游线路产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开发具有国际市场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优势

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豪爽热情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尤其与大草原、大森林环境背景结合,可观性强,感受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尤其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带有地方神秘性的旅游资源尤其令游客感兴趣。内蒙古蕴藏着符合这一需求指向的雄厚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内蒙古的旅游开发中,许多成功的案例证明了内蒙古发展民俗旅游的潜力是巨大的,有很多优秀的项目为游客所称道。

民俗文化是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蒙古文化的特色所在,也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其中,最具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是蒙古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鄂温克族文化和鄂伦春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神灵与礼拜祖先的程序,以及节庆与民间演艺。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则是其典型代表。

由于地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民俗文化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形成了鄂尔多斯民俗、科尔沁民俗和察哈尔民俗等地域文化。三少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也是北方森林狩猎文化和渔猎文化特色与魅力的集中展示。

三少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将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亮点。

四、开发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前景

在把民俗文化转变成旅游资源的基本认识的主导下,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现实和未来,全面提升设施配套水平和服务接待能力。加大区域连接公路和通往景区公路的建设力度,尽快建成便捷、畅通的旅游通道:加快旅游中心城市的机场建设,尽快提高等级,使其可以升降较大型飞机;加大主要景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旅游通道的绿化建设。重点完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的布局,提升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建立多层次的住宿接待体系: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内部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垃圾清运与处理、供电、供水、排污,以及景观保护设施的建设:完善主要旅游城镇、旅游交通沿线的公共游览服务系统的建设。

包括交通标示、旅游指示、景物介绍、信息咨询的设置和环保厕所的建设。自治区主体民族蒙古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化内涵深厚。此外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民族的文化及其他各族(如汉、满、回、鲜等)文化与地域文化,都很有特色。不仅如此,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代城镇、工业文化及新农村牧区文化资源均具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将内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推向更高一层。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民俗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以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发展来传承、发扬民俗文化的良性循环。

五、结束语

总之,不仅要客观认识内蒙古独具民族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础,更要在开发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定要处理好旅游市场开发和民俗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在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开发具有世界品牌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结合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点,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 ,(01) .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篇2

关键词:贵州大方,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

居住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凤山彝族蒙古族乡的余姓蒙古族, 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几百年来, 他们通过家谱、墓碑、口授等方式顽强地传承着家族的历史, 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管窥这种文化, 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蒙古族的认识, 因而是一个不得不讨论的问题。

一、贵州大方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内在内涵

自元朝以来六百多年间, 蒙古族一直以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格局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息繁衍, 其中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 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 这一支蒙古族人原来的游牧文化早已发生了变化, 然而, 他们又以其独特的内在内涵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 形成了自己独特不群的民俗风情文化。一方面,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与我国北方典型的蒙古族大不相同。他们不住蒙古包, 没有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祭敖包, 也不举行以蒙古男儿三艺——射箭、博克、赛马为重要内容的那达慕群众性集会, 即使在饮食、服饰、劳动习俗等方面也与自己的北方祖先天差地远。相反, 他们通用汉语汉文, 其生活、丧葬习俗等也基本与当地汉族相同。另一方面,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这种与典型蒙古族相异而与当地主体民族大致相同的概貌并没有隔断他们与自己先祖的联系。数百年来, 他们通过姓俗、节俗等极为强烈地凸显了自己的家族寻根意识和族群认同关怀, 其具体表现主要有六:一是他们都以“余”为姓。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一直流传一个在姓氏渊源上为了藏匿原来真姓, 改“铁”为余姓的传说。即他们原本姓“铁”, 只是后来才将原来的“铁”字拆开去掉“失”改成“金”字然后再去掉“金”字下面的一横改为现在的“余”姓。关于这一改变的详细情况在他们保存下来的嘉靖三年 (1524) 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有清晰的记载:我余氏祖姓奇渥温, 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朔漠, 初号蒙古, 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扰乱天下, 又被奸臣诽谤, 元顺帝听信奸臣之言, 有诛吾九族之意, 统家窃负而逃, 来至四川, 改铁为余, 余字万代不改, 一行来至泸州凤锦桥, 人多影大, 难以一路, 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 四散各处。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 红巾构祸人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 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源无三两姓, 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 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 千朵桃花共树发。自此以后, 几经辗转, 余姓蒙古族先人落籍贵州大方县, 虽然自己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 但是他们以“余”作为自己的姓却“万代不改”。二是传统节日里没有中秋节。在我国民间, 中秋节与反“鞑子”有关。相传元末红巾军起义时, 在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而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先人遁入“西涯”最后落籍大方县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好是由于“红巾构祸”, 因此, 虽然大方县内其他各民族均过八月十五中秋节, 但是唯独余姓蒙古族不过。三是宰杀大牲畜时一般不割颈而是刺胸。内蒙古牧区有刺胸杀羊的习惯, 而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宰杀猪、牛、羊等大牲畜时尽管也有从颈部下刀以割断喉管和颈动脉的杀法, 但主要方式还是几个人一起用力按住待宰的猪或羊使之不能乱动, 再用刀从它们的两只前腿之间直接刺入胸腔破坏心脏和血管使其致死。至于牛, 由于它力气比较大, 一般是先捆绑好四肢将其拖倒在地然后按住再刺胸宰杀。四是在婚俗及其服饰上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也保留有传统蒙古族的习俗痕迹。长期以来, 他们家族的女子未嫁时都梳成大辫子, 到了婚嫁的年龄如要定亲则分三次相议, 期间男方要送镜子、衣服、酒等生活用品给女方。如果女方觉得比较满意男方, 就会收下男方送给自己的礼物并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花腰带回赠给男方。假如女方不同意则不会收礼。婚事成后, 未举行婚礼时, 逢年过节, 男方必须要到女方家里问候女方的长辈。结婚迎娶时新郎新娘或均穿长袍, 扎一丈二尺长的腰带, 头上要缠头巾, 颜色大致有蓝色、青色几种。有钱人家则比较讲究一般缠缎帕, 总之都包得很大, 以稍垂于右耳后三寸许长为好。也有地方新娘穿大襟半长袍, 领口扣子大都分二或三款, 肩肘扣固定有三个, 侧面腋下也有三个扣子, 袖口有花边装饰。至于女方送嫁者, 虽姑、姨、婶均可, 但固定都是女性, 男方参加婚礼者则伯、叔、表兄等均可并无性别限制。婚礼进行过程中新郎新娘要用盘子盛酒盅, 给长辈、客人敬酒二杯, 一般是新娘端盘, 新郎倒酒。五是三月祭祖。蒙古族的圣主成吉思汗死后, 子孙对他的祭祀是月有月祭, 季有季祭, 其中最大的祭日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俗称“三月会”的春祭。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至今也保留着每年在农历三月份进行祭祀祖先的习俗。这种祭祀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也不是年年都举行仪式活动, 但到时他们无论怎样繁忙都会抽出时间全家人聚在一起休息一天以感念先祖的福佑。六是过年时供菩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人都会在过年时供菩萨。据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统家窃负而逃”时共有“九子十进士”, 这种与“十”有关的传承很突出地体现在他们供菩萨的活动中。目前, 在大方县大多数余姓族人供菩萨的做法是从年三十这一天一直到正月初三都在菩萨面前烧大香, 香粗如现在的卷烟大小, 固定都是十根, 同时用水果、糖、鱼、鸡、猪肉等作为供品供给菩萨。

二、贵州大方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外在功能

僻处西南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 除蒙古族外, 世居的少数民族还有苗族等16个民族。千百年来, 这些民族千奇百趣的民俗风情虽然都蕴涵了内涵丰富的意义, 但更多的是承载了他们享受生活的娱乐功能。与此不同, 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与贵州其他世居少数民族相比却是其主要不在娱乐方面发挥影响, 而是一直张扬它的教育功能、维系功能和规范功能。首先, 这种民俗风情文化凸显出了极为强烈的教育功能。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对自己的子女, 自小就向他们宣讲“铁”改“余”姓的具体缘由和经过, 同时将《余氏族谱》中盟誓联诗的诗词教他们背诵以期世代牢记。为此, 现在余姓家族中即使不识字者均可背诵出其铁氏先祖兄弟十人因元末红巾军起义等原因分散避逃前的盟誓诗。其次, 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生成了最为强劲的维系功能。余氏族谱中就记载其先祖子福弟兄在“明主践柞金陵, 文物衣冠一变”时“三人不变元服”, “不著明时衣冠”。近年来, 除了有多人屡次前往内蒙古寻根问祖, 祭祀成吉思汗陵外, 大方县余姓族人还联合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其他余姓蒙古族成立了家族宗谱编修委员会, 整理修订出了《蒙古族铁改余总谱》。最后, 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产生了深沉的规范功能。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受到当地主体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侵蚀的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遗存, 它们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 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 一直都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余姓家族的各种行为。据大方县一中原校长余自生介绍:他儿时每逢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当看到其他非余姓玩伴家庭热热闹闹地过节时, 经常忍不住向父母吵着也要过中秋节、吃月饼, 然而每次二位老人总是态度非常严肃地将自己责骂一顿, 从来没有满足过自己的要求。

三、贵州大方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嬗变的原因及其启示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嬗变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内部原因来看, 余姓蒙古族的先祖在成为统治阶级后在民族政策上实行四等人制, 专门立法规定:“蒙古人扎死汉人, 只需仗刑五十七下, 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 则要处以死刑, 并断付正犯人家产, 余人并征烧埋银。”[1]347这种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使当时蒙古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因此, 随着蒙古族贵族在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丧失统治地位后, 淹留在南方各地的蒙古族担心曾经的被统治者“尽铲主家以自便”[1]372而不敢公开自己的民族身份, 因而改名换姓隐居起来。这在大方县余氏族谱中就曾有提及, 如盟誓联诗“红巾构祸人西涯”说的就有这个意思。从外部原因看, 明太祖朱元璋借助农民大起义的力量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 于洪武元年 (1368) 二月下诏:“不得服两截胡衣, 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 一切禁止。”[2]10这种民族同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包括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 使其在民俗风情文化等方面与当地主体民族相一致。另外, 旧社会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等蔑视、压迫少数民族。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居民就曾提到解放前虽然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 但到了外面不能公开说自己不是汉族人, 如果说了, 那会连书都读不到。毋庸置疑, 这种生活状况也影响到了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文化, 使之出现了嬗变。

当今时代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要被进一步推向前进。一方面, 诸如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需要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民族出版社, 1991.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 篇3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幼儿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98-01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出来的文明成果,是本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体现,又是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民俗文化教育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关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蒙古族特有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下,不断扩充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但复杂难懂的理论观点,让幼儿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幼儿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哪些活动内容、哪些活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必须主动进行研究,认真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大量的资料整理和创编工作,教师在参与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接受教研培训,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把这些深奥的理论改编或创编成浅显易懂,易于幼儿接受的内容,便于幼儿理解、学习和掌握。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案的设计、过程实录、活动反思都进行了具体的培训学习,各年龄班教师都能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定出详细、具体的教研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并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教学活动中的过程中作认真的记录与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使蒙古族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三、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为此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情感,愿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大胆表现与创新。

1、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幼儿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

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起着很大的积极促进作用。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艺术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对幼儿来说,开展趣味性地艺术区域活动更为重要。

3、丰富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加强艺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孩子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首先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按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或把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将蒙古族民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形式进行整合。

四、丰富教研活动形式与内容,加大园所民族教育宣传力度

1、蒙古族幼儿歌曲欣赏活动:在晨间接待中,园所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定时播放蒙古族幼儿歌曲、童谣,营造浓厚的蒙古族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蒙古族歌曲的优美与欢快,从而培养幼儿艺术感受力、欣赏力。

2、开展“家长亲子沙龙”俱乐部活动,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观光游览那达慕、民族艺术品展览、民族文化知识抢答赛活动。结合蒙、回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开展“民族食品一条街”美食文化节品尝交流会。邀请家长、社区、姐妹园所共同参加。

3、组织幼儿参观历史博物馆,通过参观“蒙古族文化展示厅”,了解蒙古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节日活动、传统工艺等内容,让幼儿感知蒙古族文化的多样性、观赏性、艺术性。

4、利用“园所开放日”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教育公开展示活动”,园所大门两侧,两名穿上蒙古族服饰的幼儿与大家问好,丰富幼儿对周围真实生活的体验。幼儿园还邀请家长前来参加,把园所开展的蒙、回民族特色教学活动进行公开展示,让大家随时了解园所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展示幼儿学习成果,让社会各界对园所开展的蒙、回民族文化教育产生认同感。

5、每年开展“民族幼儿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大型系列活动,内容由几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幼儿民族歌舞表演。第二篇章:教师自制民族服饰表演。第三篇章:民族文化知识家园抢答赛。第四篇章:教师、幼儿民族手工美术作品展示会;第五篇章:民族特色食品展示、品尝活动,第六篇章:利用园所宣传栏进行“民族标志性建筑、传统工艺品文字图片展”。通过多种形式、手段,加大园所民族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宣传园所民族文化教育特色,提升园所在社会的美誉度。

对幼儿进行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而且幼儿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周围环境和各民族文化带给他们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幼儿园、社区、教师、家长共同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寻找民俗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方法的结合点,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

内蒙古敕勒川民俗博物馆 篇4

敕勒川民俗博物馆位于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乡达尔架村,1990年7月8日正式开馆。呼和浩特地区自明代中叶以来,逐渐形成蒙汉杂居、农牧并举的经济形态,

资料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 篇5

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的展示。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来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到: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

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惯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聊城,说话几乎方言土语都差不多。但是,从济南望东走,一直到青岛、烟台、威海,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各地方言举例;琴书唱段)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潍坊一些县

市却称为“嫲嫲”。

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民俗源自生活,又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活。山东的民俗发源于齐鲁大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齐鲁文化的产生、传承、弘扬和山东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又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下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主要是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优秀的齐鲁地域文化传

承熏陶的产物。

二、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概况:底蕴深厚、丰富多彩

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同时,齐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圣人贤士、文化名人众多。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早在六七十万年之前,就有与北京周口店地区同期的沂源猿人生活在这里。山东历史上和地理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齐文化、莒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水浒文化、泉文化、海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另外,山东的宗教文化也很丰富。山东受佛教、道教、儒教的影响深远。山东是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在昆嵛山收下马丹阳、邱处机等“北七真人”创教立派,传经布道,倍受推祟被奉为国教,盛极一时,至今香火不断。崂山、昆嵛山等都是道教圣地。道教名山泰山的道教文化为世界公认。

名山除泰山外还有沂山、蒙山、鲁山、崂山、梁山等等。水除黄河还有微山湖、东平湖、趵突泉、百脉泉、黑虎泉等等。历史文化名人就更多了:有思想学术诸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兵学家姜尚、吴起、鬼谷子、孙武、孙膑、司马穰苴、戚继光;贤臣良辅伊尹、管仲、晏婴、东方朔、诸葛亮、房玄龄;科学家鲁班、扁鹊、甘德、刘洪、何承天、王叔和;经学家伏生、郑玄、何休;农学家氾胜之、贾思勰、王祯;文学家艺术家刘勰、王羲之、颜真卿、李清照、辛弃疾、李攀龙、王渔洋(士祯)、张养浩、张择端、蒲松龄、孔尚任,等等。这些文化名人们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不但为全中国的人们所公认,也被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所认可。而且,这些人都是齐鲁文化哺育出来的,更准确地说,他们都是以齐鲁民俗为母体的齐鲁文化所塑造的。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缺少了这一串串名字,中华文化是

不是会逊色不少?

要说山东的历史文化名人,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最大的,是在一个领域开创先河或者达到最高成就的“圣人”。比如,文圣孔子、亚圣孟子、兵圣孙子、商圣管仲、医圣扁鹊、科圣墨子、史圣左丘明、巧圣鲁班、书圣王羲之、农圣贾思勰、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等,我把他们称为“齐鲁十二圣”。

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文化现象。

另外,可以称“圣”的,还有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以及被欧洲一些现代化汽车公司称为“造车鼻祖”、我们称为“车圣”的夏朝主管制造车船的车正奚仲、“孟母三迁”的“母圣”孟母和被孟子称为“和

圣”的柳下惠等。

近现代山东籍的文化名人也灿若星辰,不胜枚举,如傅斯年、何思源、王尽美、季羡林、任继愈、宋健、丁肇中、臧克家、王统照、贺敬之、李苦禅、武中奇、欧阳中石、韩美林、赵丹、乔羽、巩俐、彭

丽媛、吴雁泽、马金凤、成龙、林青霞等等。

山东民俗是长江以北汉民族民俗的典范代表。“风近邹鲁”是其他地方评价当地民俗民风好的最高

标准。

在生产习俗方面,与长江以北汉族大部分地区一样,是按二十四节气春种夏锄秋收冬藏。

在日常生活民俗方面,山东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信奉孔子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与长江以北广大汉族地区大同小异。鲁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堂堂正正,不走偏锋”,“体现中庸之道,五味平和,大味至淡,不追求感官刺激,不走极端,讲究味全意足的舒适口感”。在日常穿着方面,山东人穿着打扮不够洋气,但是讲究端庄、大方、得体。这也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最能表现山东人生活民俗特点的,是在酒文化方面。即使提出很多个“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的孔圣人,对酒也是情有独钟,并谆谆教导我们说:“唯酒无量,不及乱”。

在民众的信仰方面,由于儒家学说的熏陶,多数人不太相信神鬼之说。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孔子也很注意尊重民众的习俗,所以他又说:敬神如神在。在孔子思想影响下,山东人求神拜佛、烧香磕头的相对不如南方多,但也不都是绝对的无神论者。作为宗教信仰,山东人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都有;作为民间信仰,山东许多人对泰山奶奶笃信不移,对观音菩萨笃信不移,对泰山石敢当笃信不移,沿海地区的许多人对海神娘娘(妈祖)笃信不移。

山东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高密扑灰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鲁北地区的剪纸、吕剧,山东梆子,山东柳琴,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济南的相声,泰山皮影,莱芜梆子,临淄蹴鞠,淄川聊斋俚曲,潍坊地区的茂腔,商河、海阳的秧歌,潍坊布老虎,高密、惠民的泥玩具,被称为“鲁锦”的鲁西南彩印花布,聊城工艺葫芦,曲阜楷雕,即墨、胶州、福山等地的果模、面模以及鲁西南的斗蟋蟀、斗羊,郓城、梁山、鲁西北一带的民间武术等。全国有四大民间传说,我们山东就占了3个,包括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这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独一无二的。另外还有我们山东独有的反映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的秃尾巴老李传说。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人人生与社会民俗的影响:深入灵魂,传承久远

1、山东人特别讲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齐鲁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始终对山东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而其中齐家有占主导地位。山东人历来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对生育自己的父母,对生他养他的家乡,对老祖宗传下来的道德文化,都是百依百顺,毕恭毕敬。中国第一本孝道专论《孝经》诞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据说是曾子或者他的学生们写的。大家都知道儒家的经典著述有十三经,其中唯一一部由皇帝(唐玄宗注疏)的是《孝经》。世代相传的“二十四孝”(闵子骞、董永故事图2)中就有十位是山东人,包括孝感动天的虞舜,嚙指心痛的曾参,单衣顺亲的闵损闵子骞,为亲负米的仲由(子路),鹿乳奉亲的郯子,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卖身葬父的董永,行佣供母的江革,卧冰求鲤的王祥,(老莱子是,郭巨是不是有不同说法,如果都算上有十一位)。还有一位女孝星——博山的颜文姜,淄博的孝妇河就是以她的事迹命名的。在山东流传下来的崇尚孝道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济南闵子骞墓,曲阜孝经石刻和曾参涌泉井、邹城市孟母投杼碑、嘉祥武氏祠、博兴董永故里、平阴县孝感乡等等。在现代,以拍摄《俺爹俺娘》著称于全国的摄影作者更是大孝子焦波,是山东淄博人。红遍全国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的作者之一戚建波是山东人,另一个作者车行出生于东北,但据说祖籍也是山东,是闯关东过去的。

2、山东人特别爱家乡。

在央视和众多电视台热播的《闯关东》中,朱家母子闯关东临走前,给故乡深深地磕头,朱开山因为做梦梦见爹娘就要回山东老家。这都是山东人特别热爱家乡的真实写照。

对家的无限眷恋、无限忠诚,使得山东的社会特别稳定。而且,山东人特别讲究父母之命,“糟糠之妻不下堂”,发案率在全国几乎最低,而且据说离婚率在全国也是最低。

3、山东人特别忠诚。

山东人深受儒家“畏天命,畏大人,畏祖宗”思想的影响,特别敬重权威,服从领导,顾全大局。过去是忠君爱国,现在是忠诚于上级,忠诚于国家。有人说,北京人能侃,上海人能抠,广东人能算,东北人能打。那么山东人呢,山东人能跟——跟中央,跟上级。中央不让干的,甚至没有说让干的,山东人绝对不敢干。有时甚至盲从(胡耀邦评价:正确路线、错误路线跟得都很紧)。

山东人深受儒家“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思想的影响,正直忠厚,老实憨厚,而且特别讲中庸,讲厚道。同时,山东人又重义轻利、豪爽仗义、光明正直,信誉第一,不坑不骗,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朋友两肋插刀,像朱开山那样,在邪恶势力面前从来不低头,不退缩。自己的大儿子用马肉当牛肉卖,他逼着儿子挨家挨户登门向客户道歉。古代的秦琼、宋江,现代的王廷江、韩金来等,都是仗义疏财。请客吃饭从不搞AA制,结账争先恐后。一瓢面供来宾,一杯酒端给客人喝。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山东人对国家、对革命的忠诚和奉献是有口皆碑,忠义报国型的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爱国志士蔡公时,鲁南铁道游击队,胶东爆炸大王于化虎、赵守福,沂蒙“红嫂六姐妹”等,都是这样的典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洁”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民兵和武装部干部而英勇牺牲的王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身残志坚的青年楷模张海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王乐义,当代海港装卸工人许振超,感动中国的支教模范徐本禹等,也都是这样的英模人物。

4、山东人特别重节义。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左丘明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在这样的文化观念熏陶下,山东人特别崇尚卓越,追求崇高,讲究忠孝节义、中庸宽恕、克勤克俭、严于律己、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不犯上,不作乱,特别讲信义、讲气节。《闯关东》中的朱开山,从参加义和团杀洋鬼子,到与日本占领者竞争开煤矿,到支持儿子上前线杀敌,无不体现出忠诚报国的精神。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甚至连他的被日本人欺骗拉拢收买的大儿子都不放过。即使像震三江那样拉杆子、占山头当胡子的,也不祸

害那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和老实本分的买卖人。

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山东涌现出数不清的贤臣良将、忠臣义士,但是从来不出皇帝。

据统计,抗日战争打了八年,中国曾出过汉奸、伪军200多万人。但是在山东,当汉奸、伪军的特别少,为人民解放参军和支前的却特别多,革命烈士特别多。新中国成立前,山东总人口4000万,其中男子2000万,却有1100万人次支前,100万人参军参战,22万人牺牲。光是一个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就有20多万青年参军,100多万民工支前,登记在册的烈士有就4万多名。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战死沙场的军衔最高的将领,是山东临清籍的张自忠上将。就连凶残暴虐的日本侵略者,都列队脱帽向他的遗体敬军礼,用上好的棺木盛殓并竖立灵牌。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出兵百万赴朝作战,其中山东将士达28万,有2万名山东将士长眠在朝鲜土地上。

四、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缺憾: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1、思想保守、文化守旧。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保守,价值观念保守,行为方式保守,文化保守。

山东人特别讲中庸,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本分老实,不为人先。正因为中庸,所以山东人前行的道路相对平坦,很少大起大落。但也因为过分讲中庸,山东人往往认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往往办事不抢先,不落后,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当中游,缺乏开拓进取的闯劲、猛劲。

2、观念闭塞、言行土气。主要表现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装饰土气、衣着打扮土气、语言表达土

气。

要说山东人的土,那叫一个土得掉渣,土的全方位、立体化。和山东人打交道,你说山东人抠门,他能和你动拳头;你说山东人不会喝酒,他能和你拼个鱼死网破;唯独说山东人土气,他立即像霜打的茄

子——蔫了。

3、义气至上、不计后果。主要表现为讲义气不怕吃亏,讲义气不怕上当,讲义气不计后果。

山东人讲义气是出了名的,其实这应该说是山东人的一大优点。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山东人太看重老乡关系,讲义气到了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计后果的地步,优点就变成了缺点。为朋友两肋插刀,讲义气不计后果的事例举不胜举。

山东人重然诺,轻契约(三拍:拍肩膀,拍胸脯,拍屁股)。太看重老乡关系。北京人看谁都是部下,上海人看谁都是乡下,广州人看谁都是穷人,山东人看谁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见老乡,万事好商量;只要是老乡,哪怕背后开黑枪。就拿喝酒来说,人家外地人到了山东,我们为了表示热情,死命地灌人家酒,恨不能让人家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甚至把人家闹出大病来。搞得人家一听

说来山东就打怵。

4、讲究排场,死要面子。世界人都知道,中国人要面子;中国人都知道,山东人最要面子;世

界人和中国人都知道,山东人死要面子。

在山东,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男人来说,面子问题是一等一的大事,面子是至高无上的尊严。没有比丢了面子更为耻辱的事情。为了一个面子,即使碰得头破血流,即使身家财产权力等等遭受再大的损失,即使丢了性命,也绝不后悔。

总之,山东人的毛病确实不少,我这里只讲了很少的一部分。我建议我们大家都解放一下思想,自己来给山东人挑一挑刺,找一找毛病,以便于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移风易俗,改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我们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

五、传承弘扬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精华的渠道和对策

(一)1、政府导向

2、社会传播

3、学界垂范

4、学校传授

5、家庭教育

6、立法保护

7、产业发展

(二)1、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3、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主讲人简介:

刘德龙,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常委,中华文化标志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省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山东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主攻传统文化与民俗学、旅游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显著成就。此讲为“齐鲁文化大家走进北京大学百周年

民风民俗:内蒙服饰作文 篇6

内蒙古特色服饰我是汉族女孩可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这里的文化,热爱这里的历史。在美丽的内蒙古,蒙古族是这里最具有特色的民族,具有特色的房子,具有特色的习俗,具有特色的食品……可是最具有特色的还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的讲究。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虫叮咬。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天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

想一想在夏天蒙古女子穿上美丽的蒙古袍站在草原上,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风景线呀!蒙古袍发挥了自身宽大的优点,不但可供白天穿着用,夜间还可以当被子盖。蒙古袍是每位蒙古人最重要的服饰,它显示出蒙古人民的聪明智慧,让美观,实用合二为一铸造成蒙古最具有特色的服饰。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区域划分初探 篇7

在内蒙古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草原文化与草原文明, 孕育了与文化相交融的朴实淳厚的民俗与民俗文化。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 形成了“勤劳勇敢、粗犷睿智、热情豪放”的民俗和“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理念。该地区神秘的民俗及民俗文化因各少数民族生活聚居区的分布而广布于全区各地, 为旅游业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将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是对民俗旅游开发利用, 实现四个核心旅游圈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1 对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的意义

内蒙古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内蒙古旅游业的旅游资源特色与潜力发挥不足;旅游产品建设缺乏创新;产品的趋同化现象较为突出, 尤其是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雷同严重;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 影响了整体优势的发挥。解决民俗旅游产品雷同问题的基础是将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各地区结合本地域情况, 开发划分在本区域内的民俗旅游资源, 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开发, 杜绝产品雷同, 实现区域间客源共享。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 有助于全面认识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内蒙古民俗包罗万象, 极其庞杂。在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广阔的大地上, 常年居住着蒙、汉、回、满等49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 生产、生活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与习惯。这些民族在居住、饮食、语言、服饰、祭祀、礼仪与娱乐、婚丧节庆、信仰禁忌、艺术风貌、故事传说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反映出各民族不同的群体生活方式和心理、意识、情感, 体现了各民族独有的民族特性, 并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首要标志, 也是民俗的重要内容。只有全面理解内蒙古民俗, 才可能将其中可以作为旅游资源的民俗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以充分地开发利用。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 有助于准确把握各地域的旅游资源状况。内蒙古各民族的民俗种类多样, 颇具诱惑力和感召力, 其中草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的资源优势明显。如内蒙古草原的天然草场面积8667万公顷, 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18万公顷, 是中国五大牧场之首, 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如大窑文化、鲜卑北魏文化、红山文化、辽文化、草原丝路文化、蒙元文化构成了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更具特色。将可供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便于各地区摸清本地域的资源状况, 有利于确立明确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充分发挥地域性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 有利于杜绝民俗旅游产品雷同、实现区域间客源的共享。内蒙古地区的各个民族, 因历史发展、生活环境、社会经济、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异彩纷呈的民俗, 可谓是活的社会形态“化石”。这些民俗事项以其神秘的色彩和诱人的魅力愈来愈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游客希望通过旅游, 来对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一种实地体验, 感受另一种风情, 能够通过观赏和参与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活动, 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开阔胸怀。因此, 内蒙古民俗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应对这些民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将各旅游区域间的民俗旅游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 从而有利于杜绝民俗旅游产品雷同, 实现区域间客源的共享。

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 有助于旅游者安排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民俗是劳动人民创造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 既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项 (包括思想和行为) , 而独特的内蒙古民俗, 是该民族文化传统的真实表露, 真实地反映了其悠长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 体现了他们的理想和情感。将民俗旅游资源合理分区, 可以指导旅游者进行旅游产品选择, 使旅游者享受富有特色的旅游活动。

2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从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出发, 尽可能地展示内蒙古民俗的精髓, 将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依据旅游业发展规律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有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对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民俗的民族性与旅游区相结合

内蒙古民俗植根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环境, 积淀厚重, 源远流长。无论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河套人”, 还是土默川平原上的“大窑文化”, 抑或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都显然区别于中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 而这正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所在。独特的马背民族文化会给旅游者一种刚健清新的生命冲击感, 使旅游者得到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迪。或豪放、或威武、或激越、或遒劲、或苍凉、或悲壮的风格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民族艺术活动, 给人一种“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气, 一种粗犷而令人奋发的审美情感。内蒙古民俗不仅向旅游者展示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的形态以及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水平, 而且还可以使旅游者领略到未经现代文明过滤、雕饰的原生态的雄浑与质朴,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旅游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过程中, 必须保证这种民俗的民族性特征, 注重民俗的民族性与旅游区相结合。

2.2 民俗的地域性与旅游区相结合

按照内蒙古民俗资源存在形态及地域性、综合性、永续性、文化性等特征, 内蒙古民俗资源主要为:呼伦贝尔民俗资源、锡林郭勒民俗资源、鄂尔多斯民俗资源、科尔沁民俗资源、阿拉善民俗资源、乌兰察布民俗资源、巴林民俗资源和乌拉特民俗资源等。而此类民俗资源的分布与旅游业的四个核心旅游圈和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有诸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 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区域划分时, 应将民俗资源的地域性与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 在保证民俗的地域性完整的同时, 兼顾旅游区的完整性。也只有如此, 方可实现民俗为旅游服务, 旅游促进民俗的发展。

2.3 旅游区内的民俗资源相似性

内蒙古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强调, 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通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王牌旅游景区, 形成各自的旅游品牌和特色。呼-包-鄂地区, 以及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要以呼和浩特市为主中心, 以包头市为副中心, 以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周边草原, 以及丰富的宗教建筑为资源基础。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要突出草原、森林、温泉的自然生态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通辽市要围绕旅游资源特色和临近京津冀都市圈的区位优势, 面向北京周末度假市场, 建设环北京的旅游发展带。西部的阿拉善盟、乌海市主要依托宗教寺庙、沙漠景观、丝路遗迹、航天科普、贺兰山和黑河胡杨林自然生态景观, 重点发展集沙漠探险旅游、宗教朝圣旅游、丝路访古游以及生态、航天科普游。将成因上具有共同性、形态与特征上具有类似性、功能上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致性的旅游资源, 归并在相同的旅游区内, 使所划分的同一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相似性最大。

2.4 旅游区域间的民俗资源差异性

内蒙古旅游业要强化各个旅游区之间的区域协作和旅游资源整合, 通过地区之间的协作和合理分工, 促进旅游的协调发展。其中, 4条精品旅游线路是实现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的主要框架, 各地应按照四条精品旅游线路的规划思路, 按照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效地组织旅游产业要素, 共同打造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东西部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各旅游区域应开发适合并符合本区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 确保旅游区域间的民俗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3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的区域划分

内蒙古旅游业应发挥优势资源特色, 有重点地引导一部分地区、城市、旅游景区和企业较快地发展起来, 以产生带动、示范和辐射效应, 实现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依托地区优势旅游资源, 构建4大旅游区协作网络, 形成各旅游区间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本文结合4大旅游区构建设想, 遵循民俗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律, 探索性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区域划分, 并界定各区域的民俗文化定位。

呼伦贝尔—兴安民俗旅游资源区。包括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以及兴安盟的部分地域。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俄罗斯民俗、鄂温克民俗、鄂伦春民俗、达斡尔民俗。民俗文化定位在蒙古族朝圣祭祀寻根问祖文化和狩猎文化方面。

锡林郭勒—赤峰旅游区。包括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南部。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锡林郭勒民俗、科尔沁民俗资源。民俗文化定位在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红山文化方面。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旅游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 以及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鄂尔多斯民俗、乌兰察布民俗、土默特民俗。民俗文化定位在圣地朝觐文化、蒙古族文化、黄河文化方面。

阿拉善—乌海旅游区。包括阿拉善盟和乌海市。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有:阿拉善民俗资源。民俗文化定位在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方面。

内蒙古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内蒙古社会与经济全面、快速的发展既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也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蒙古旅游业已经进入了提升产业素质, 全面实现旅游产品转型、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体制创新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个重要机遇期, 深入开展有关于民俗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 是实现内蒙古旅游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内蒙古旅游业核心旅游圈建设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 将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以草原和民族风情为旅游主打品牌的理念将加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 可有效避免民俗旅游产品的重复、雷同, 实现各区域客源共享, 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区域划分的意义、原则及具体划分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意义,原则,划分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3]高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谈民间青花与民俗文化 篇8

民间青花装饰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与其它美术绘画不同,它是在生产工艺过程、颜料性能、适用要求和造型形体中迸行画面装饰或创作,使之在立体造型上达到视觉美。如清代一个缸子,腹部畫一块石头、一组兰草和一枝花卉,三个形象总姿势分别向上,错落有致又与缸子立体形态相吻合;再加上肩部画些整齐而低垂的二方连续图案,构成整个图案的完整性又凸现画面的多样性,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达到移步换境的感受。从古人留下的作品看,古代瓷匠们熟练地把握陶瓷装饰在造型上规律,熟知装饰结合造型所形成立体、多角度视觉美的特征。民间青花尽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但它又与其它美术不同,它的实用性和物化性相当大。因此它必须把它放在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掘其总体特征,探求它对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史的独有贡献,我们常常从人文科学、文化学、民族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得到借鉴。

民间青花的实用价值,它总是与民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等连在一起,从人们生活出发而进行创造。同时,以省工、省料、省时、多产、多销的特点打入市场。在造型上以朴素、单纯、简洁之美取胜。民间青花装饰上结合造型,以型布饰,一般以朴素、简练的装饰风格取胜。如青花大盘里画上几笔简单的线,把鱼儿勾勒出如此生动活泼;又如大碗画上几笔兰草,就和老百姓吃饭的心情融会起来。民间青花的图案都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纹样都是劳动者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它是物质和精神相融一体艺术品,也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和标志。

民间青花包含着深刻的民俗观念。如明代后期青花瓷器,许多都是瓷匠们从日常生活中摄取剪裁出的小景,寥寥几笔的一枝梅花、榴花或牡丹上,添上一只栖息枝头引吭高歌的小鸟;在荷池一角或沙汀一隅,又画上游禽一对,飞雁数只,突使画面充满生气,仿佛听到啾啾鸟鸣,看到游禽嬉戏,情致之中得到享受。青花瓷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由于劳动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是瓷匠们以物寄情以画抒情之使然。瓷匠们有时引“书法”入青花之地,正如人们所向往、寓意吉祥的“福”、“寿”、“喜”等,以书法独有的风格展现出来。如嘉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就是别有一格民伺风俗画。"婴戏"又是民间风俗画表现一个主题。在明清青花画上留下不少从各个角度去描绘儿童生活的作品,画面生动活泼、逗人喜爱,常见有捉迷藏图、放风筝图、斗蛐蛐图、玩花灯图、蹴鞠图、习武图、对奕图等等。画面大都安排在古典园林中,有动有静,章法分明,画面的儿童描绘得极其逼真传神,孩子们行乐玩耍的场面跃然“瓷” 上,纯真自然,亲切感人。再如,“舞宛闲婉、曲有姿态"古代舞也是经常表现的一个主题。每当春种秋收、祭祀天地、婚丧嫁娶,人们都要讴歌起舞、尽情渲泄。如元"翩翩起舞图(杯)”,画面就是一个相貌丰盈的仕女,坦胸束腰,长袖飘舞,跃足轻旋,动态虽不大, 却仪态雍容、富有委婉绰约的女性美,是一幅难得的元代伎乐舞蹈的真实写照。这些画能有这样强的生命力追其根原因,在于瓷匠们蹲在民间,对生活在他周围的人和物的体验较深,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写真能力,将其一笔一划忠实描绘不来,正因为它是原始写真的,所以才真切感人深受喜爱。

民间青花的作品与民俗活动保持深厚联系,题材极其丰富,除花卉、禽鸟、鱼藻、婴戏、人物、山水外,民间喜闻乐见的演义、小说比比皆是。青花瓷用笔工整,花纹繁绔,意境凡俗,讲究吉祥。那时, 土生土长的青花瓷画,大多出自无名的制瓷工匠之手,它的植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并充分吸取了文人画艺术中可借鉴的因素,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技法形式上兼收并畜,更主要是内在气质的交融,在摹拟自然的基础上舍粗取精,进行一番苦心经营的美化,它既注重笔墨,而且亦偏重意境的探索,尽力做到集众家之长,因此它有着无穷的趣味和活力。民间青花和民俗活动有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历史上,就艺术门类来说, 只有民间美术具有这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民间青花艺术吸取民俗文化内涵,使自身具有民俗文化的价值。

民间青花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它研究越深越能显现其文化史上的价值。这里既包含着广大民间群众在历史的理想、愿望、民俗心理、审美情趣和艺术传统,也包含着民族心理与传统生活基础上的文化精神与历史踪迹,只要进行广角的审视和多维探究,民间青花中多方位的文化内涵,必将会得到充分的宏扬和继承,而且能创作出更新的成果。

因此,民间青花与民俗文化总是紧密相联,息息相关。民间青花的发掘和研究,便会对宏扬民俗文化起积极作用,而对民俗的研究往往借助散落民间残留的或刚刚出土的青花瓷。

参考文献:

[1]赵希武,丁 斌.中国青花瓷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J].美化与时代,2006(12).

[2]顾 平.民间青花瓷画和传统写意画之比较[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09).

[3]朱 沙.民间青花瓷的装饰[J].上海工艺美术,2004(03).

上一篇:麻醉药品法律法规下一篇:关于初核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