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推荐8篇)
(第一张片)谈不上讲座,按要求完成任务。今天下午,结合近期听课跟大家交流,有不当之处,请你指正!开始正题。钻研教材前,我们先知道什么是教材。
一、语文教材是什么?(第二张片)首先,语文教材是材料。
顾名思义,语文教材是用来进行教学的语言文字材料,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既然是材料,我们就应该认定它不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材料无所不在,生活中的对话、教师的课堂语言、同学的习作、报刊上的文章、电影电视、标牌广告等无一不是学习语文的材料。(前几天听三年语文、五年语文教研课时,老师们动手制作的课件,课上的文本的拓展也都是材料。)所以,我们要逐渐引导学生从课本这本单一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这本大教材,将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其次,语文教材是载体。语文教材是编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选编的语言文字材料,是文质优美,语言规范的课堂教学材料。它承载着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但语文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载体,也不是万能的载体。相对于一个人的语文学习来说,语文教材只是载体之一。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文字材料,多途径、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语文教材是工具。语文教材是供教师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培养语文能力和方法,陶冶高尚情操。所以,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仅要用好语文课本这个课内教材,还要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课外教材。以教材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更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打开电脑,搜寻这些,比这具体,比这生动、形象的还有很多。之所以拿出来该大家讲,不是因为老师们不懂教材,就是想通过这些,让我们更好的用好手中的教材,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老师们,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教师各个是名师,各个都是理论专家,各个对教材吃得透透的。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但我们会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因此,我们想真正解决教师在备课时的两个误区:(第三张片)
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 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这两个误区的存在,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尚不明了怎样去钻研教材,也不明了怎样钻研教材才符合备课的要求。钻研教材的步骤和方法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有效快捷地钻研教材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今天,就所教的语文学科,谈谈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第四张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有两个特点:工具性、人文性。首先我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入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语文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对于小学生,教师对语文“双基”的把握,要依据课标中学段知识目标,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听课中,发现个别老师因为对学段要求把握有误,人为的把教材增加难度:比如低年学生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喻体,体会修辞的作用;刚才一个年组研究标点符号的作用时,也超出了学生了理解范围。那么一派文章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第五张片)以中高年的一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包括哪些字是难认的,哪些是字音易混的、难读的,哪些是多音、多义的),掌握哪些词语(新出现的、生僻的、难理解的、与生活密切的),哪些句子(主要是含义深刻的、难读通顺的、有感情色彩的、体现修辞格的);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篇章、段落、结构等);最后要看课文体现的延伸的知识(主要是学生不易读懂的),都要做充分的准备。(第六张片)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可以分三步: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第三,跳出教材,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和学科之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是主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训练,强调积累感悟,但作为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说到这里,我们应该体会出我们用教材,应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感受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性,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分析,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钻研教材。
(第七张片)
一、钻研教材首先要明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对各学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譬如,第一学段中阅读方面的目标有: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认识常用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等。而第二学段中就有所提高,具体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这样要求我们老师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所以每位教师要认真读一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是自己任教的学段目标。
(第八张片)
二、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当一篇文章成为教材,就赋予了两种意图:一是作者意图(写作目的);二是编者意图(训练目标)。作者意图,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落实。编者意图也就是编者在训练达成的目标,他在教材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单元组的“导读”;二是课文前的“连接语”或者“阅读提示”;三是课后练习;四是单元小结(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或“交流平台”等栏目)。每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教材说明》和每个课例的说明中都交代得很具体。值得庆幸的是听课的过程中,听到许多老师在强调:进入第四组课文的学习了,先看导读,你了解到了什么?教学一些略读课文时,也能听到老师们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老师们,作为专家的编者们,在编排教材时,经过字斟句酌地推敲、思考,已经把每篇课文的训练目标做了制定,我们还何苦另辟蹊径呢?所以,我们上课时,千万别忽略了这些。尤其注意在单元导读中的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提示:发现一些老师,在分析导读时,分析透彻,进入课文学习时往往忽略。昨天,很多老师听了五年语文组崔静老师的教研展示,我们不去评判课堂是否精彩,但从本单元的两个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我个人认为,崔老师的课、年组的教研活动是成功的。当然,不管是与作者对话、还是与编者对话,都要有自己的思想,把作者与编者的意图,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第九张片)
三、钻研教材要掌握“四要点”。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点来编排的,承载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钻研。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特点”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风格,包括文体、结构、语言上的特点等;“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即为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疑点”指学生阅读后,仅从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歧义。现以《猫》(人教版第8册)为例,对以上“四点”加以阐述。
(第十张片)《猫》这课的特点:在文体上是状物的记叙文;在结构上是并列结构;在语言文字上简练、逻辑性强;在描述上“入木三分”。课文叙述成年猫的“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通过对猫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来表现猫的可爱。教学的重点应是作者热爱猫的思想感情,而教学的难点自然就落在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站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上。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古怪”、“淘气”一般都属贬议词,作者既然喜爱猫又为什么要说它们“古怪”和“淘气”呢?至于课文学习的疑点是:既然小猫使“院中的花草”遭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为什么还要说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呢? 教师钻研教材若能掌握以上“四点”,也就能正确地提出教学要求,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讲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跟小教部马中华主任曾探讨过,小学阶段究竟需要教点什么?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语文更多的教学生方法。小学阶段,如果你能把知识点为孩子穿成一条线,这老师对学生中学学习该有多大的好处哇!二这种方法,教师老师们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进行的“重锤敲打”,比如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大兴安岭》、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等等,都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段,可把“总分结构” 阅读理解或习作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同样对于过渡段、过渡句很有特色的课文,可以把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作为重点,围绕“过渡段或过渡句”的教学来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某些课文语言相当有特色,语段相当典型,就可以把推敲语例、积累语言、训练语言表达作为教学重点。你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的学生也会一辈子感激你小学阶段对他的穿针引线。(第十一张片)
四、钻研教材要理顺“三思路”。
“三路”是指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学活动中三条思路相辅相成,互动相联。具体可用下图表示:)
(第十二张片)略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源”,其他的两条思路为“流”。教学活动要求三条思路畅通,因而,钻研教材也须达到三条思路有机统一的要求。首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依据。正确的教学思路产生的条件为:一是准确把握课文作者的思路,这是必备的认识基础;二是依据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等因素,融化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作者行文思路的机械重复,而是以作者的行文思路为依据。以《桂林山水》为例
这是一篇写景文章,通过对桂林山水特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简单,作者行文的思路也清晰:(第十三张片)
荡舟漓江 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山水相映 作者行文思路
(观赏)(静、清、绿)(奇、秀、险)(如画卷)
弄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就产生了:(第十四张片)
看图,初读课文 看图,认识山水特点 看图,体会朗读 教师教学思路
(整体感知)(分层理解)(整体升华)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思路并非作者行文思路的“复印件”,而是经历了一个融化和创造过程后的结果。教学思路必须符合课文特点,切合教材重点,体现对课文难点和疑点的解决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备课应该在作者的思路上”,“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思路脉络讲得清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他的话道出了把握作者行文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作者行文的思路也牵制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从阅读理解的意义上讲,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自己动脑筋探索作者思路的来龙去脉,弄清并把握作者思路,才是真正的理解课文。而学生的学习思路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生成!此外,钻研教材还需要优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第十五张片)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选好的方法对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如:
(1)重点明确、难点集中和文理清晰的课文,宜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探究型教法”;
(2)语言生动、情感强烈的课文,可采用“初读感知→细读探索→精读顿悟→熟读涵泳”的“研读型教法”;
(3)拥有典型情景的课文,则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情景型教法”,等等。
(第十六张片)为老师提供于永正的钻研教材的方法,简单、受用!不妨学学。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
老师们,也许这样做是不可能实现一个人的教育理想的,也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慢慢地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最后用我十月份关于学校的教育总结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胡言乱语。没有任何修饰的这段文字,记下的是我看到的老师努力提升专业一点感受。以此,想告诉那些在行走在专业发展路上的同行们:用心的、有创意的经营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一环,有了爱,有了享受,才会绘就美好的蓝图。
一.必须独立钻研教材
在教辅市场繁荣、网络高度发达、集体备课盛行的今天, 抄教案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据某市教育督导部门的一项暗访结果显示, 在被暗访的106所学校中, 教案抄袭率竟然高达60%以上, 有的学校甚至为100%。
语文是个性化极强的学科, 语文教师如果不深入文本, 不在研究揣摩中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就难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不能和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独立钻研教材。
独立钻研, 要求教师备课时首先原汁原味地钻研教材, 倾听文本, 教师以“自我”的角色进入文本, 凭借教师自己的认知结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去研读课文, 弄清课文究竟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么样, 从主题、结构和语言层面了解作者存思之精妙, 运笔之匠心。在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后, 才借鉴教参、教辅、网络所提供的他人经验, 验证自己见解的正确性、得出结论的可靠性, 补充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
支玉恒老师说:“我备课, 决不先看参考书。”名师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独立的才是鲜活的、生动的, 独立的才是成功的。
二.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
“钻研教材深, 沙里出黄金。钻研教材精, 解牛如疱丁。”只有钻得深, 才有可能讲得浅。因此, 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
深钻教材, 就是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广”“高”“深”。“广”指涉及内容要“广”。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不仅要用好现有的课本, 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课本上的知识, 要进行适度必要的拓展延伸, 对教材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教师都要了然于胸。“高”指理解教材要“高”。要用两只眼睛去看, 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深”指挖掘教材要“深”。对教材要仔细揣摩, 透彻理解, 反复琢磨, 问个究竟, 挖掘出教材“不思则无, 深思则远, 远思则宽”的隐蔽性知识能力价值, 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深钻教材, 准确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融入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以及遣辞造句的妙处, 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因此, 反复阅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 不是一遍、两遍地看, 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 必要时还得朗读教材, 甚至背诵所教的课文, 在上面批批划划, 圈圈点点, 真正做到烂熟于心。
三.应以学生的身份钻研教材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 作为教师想把学生教会, 自己至少必须首先学懂。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学是教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 每一篇课文, 只有首先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 才能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 才有可能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教材。
以学生的身份钻研教材, 教师必须俯下身来, 像学生一样, 用学生的流程老老实实地通读教材。教师要像学生学课文一样, 读准每一个字, 推敲每一个词, 琢磨每句话。课文背景要了解明白, 结构要列出提纲, 主题要了解深透。要像学生一样提出问题, 边读边想。要做到“五读三思”:读标题、读作者、读正文、读注释、读练习, 思主题思想、思行文结构、思写作特色, 在此基础上挖掘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教学元素。特别要在自己认识模糊的应知应会的问题上下功夫。如在钻研《爱莲说》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9课) 这篇课文时, 我着重思考研究了下列问题:
为什么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为什么说“莲, 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莲?写莲花品格形状的文字隐含着哪些君子形象?文题为《爱莲说》, 为什么还要写其它花?文章最后一段末尾一句, 落在牡丹而不是落在重点叙述的对象———莲的上面, 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什么叫托物言志?文章采取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为什么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
关键词:研究词法 研究句法 研究段法 研究章法
教材,是精选的语言材料,是人文教育的摇篮。它有极高的读写价值,有丰富的语言训练内容。教材所具有的价值,学生通过自读不能充分掌握,必须依靠教师通过教学行为将其转化为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因此,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能力不强,是难以真正把握语言文字价值,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师必须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研读教材的依据
第一个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课标》规定,钻研不同年级教材,侧重点也要不同。低年段重点研读词语句子,中年级重点研读句群段法,高年级重点研读结构与章法。
第二个依据是语文教材。审视文章的语言、段落,内容、写法、角度等方面的特点,就这些特异之处设计教学,才可能做到用课文教语文。
第三个依据是学情水平。每篇教材都是客观的存在,具体到学情、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思路的灵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都是教师把握学情的主观反映。教学效果是教材形成教学后的体现,是客观和主观合一的体现。
因此,研读教材的基本思路是研究词法、研究句法、研究段法、研究章法。只有一步一步地研究,才能深入到课文语言的骨髓中去。
二、钻研教材如何“钻”
文章在入选教材之前,作为阅读客体存在时都具有原生价值,也就是“信息传播价值”。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原生价值,语文课就会失去语文味。当文章选入教材后便有了一种新的价值—教学价值。而教学价值较原生价值更具有隐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去发现教材的语文价值,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以《日月潭的传说》为课例,教材要实现的大目标是学生能进行复述。在研读教材时,围绕词、句、段、章等方面,教师应有这样一些思考。
课例:《日月潭的传说》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又重新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一)研读词法
(1)描写日月潭美景: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2)描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潜入湖底、激战、砍死、剪开、救出。
(二)研读段法(第4节)
(1)故事情节完整。
(2)多动词描写人物,更显形象。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故事开始—出发)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故事发展—拿到武器)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故事高潮—激战)
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又重新见到了光明。(故事结果—胜利)
(三)研读写法:动人的传说如何“动人”
对比之一:和人们对比:
人们只是商量“怎么办”,英雄却是“挺身而出”。(相机解释:不畏艰险地站出来。)
人们聚在一起商量的结果是“一筹莫展”(相机解释:一点办法都没有。),英雄却是“要去降服恶龙”。
对比之二:和恶龙对比:
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
小结: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降龙英雄的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品质。
(四)研读章法
(1)以“动人的传说”总领全文。
(2)以“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
在此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课后练习,《日月潭的传说》一课的大目标是学生能复述课文。围绕这个大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词、句到段的训练,体现逐层深入,步步强化,最终引导学生实现复述的目标。
(五)板块设计
有了上述对教材的一些思考,在《日月潭的传说》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旨在体现“词语入手,整体把握—抓住重点,研读词句—运用语言,实现复述”这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积累词语,用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类学习词语。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这些词语:
先说出描写日月潭的美景的词语,(青山环抱、树木葱茏),再用这些词语造句描述日月潭。
再说出描写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的词语(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潜入湖底、激战、砍死、剪开、救出),再用上述词语说说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的故事。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实现概括内容的目标。
文章记叙了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历经艰险,取得武器,潜入湖底,降服恶龙,救出日月,化青山守日月潭的动人传说。
设计分析:一般教学中,初读课文都有指名分节读课文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朗读是否通顺。但其实收效甚微。第一板块摒弃了这一教学流程,直接研读词法,找出相关的词语并尝试运用,描述日月潭美景和说说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的故事,实现概括课文内容的目标。第一板块为复述奠定了一个思想基础,学生脑海中对人物的故事有了粗线条的框架。
第二板块:研读重点段,理解人物写法。
(1)这段动人传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
(2)朗读文章主要段落,重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体会英雄的品质。
……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3)分小组、分层次朗读英雄降恶龙的情节,试用四五个字概括层意。
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全体读:要降服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一组读:来到阿里山。)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二组读:拿到金剪刀)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三组读:激战三昼夜)
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又重新见到了光明。(四组读:救出日和月。)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五组读:守卫日月潭)
小结:此处为重点内容,过程完整,层次清楚,情节生动。
4.传说中还有谁?对比之下,突出了英雄的什么品质?
对比之一:和人们对比:
人们只是商量“怎么办”,英雄却是“挺身而出”。(相机解释:不畏艰险地站出来。)
人们商量的结果是“一筹莫展”(相机解释:一点办法都没有。),英雄却是“要去降服恶龙”。
对比之二:和恶龙对比:
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淫威罪恶)
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
小结: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降龙英雄的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品质。
设计分析:第二板块研读重点段,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句法、段法。研读句法时,带领学生朗读主要段落,重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强化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记忆,为复述时运用词句设下伏笔。研读段法时,采用分小组分层次朗读英雄降恶龙的情节,用四五个字概括层意。这一教学,让学生厘清了人物降服恶龙的过程,为有条理的复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研读人物写法时,引导学生纵观全文,从“传说中还有谁?”这一提问入手,感受两位英雄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品质,在对比中凸显强烈效果。第二板块抓住重点段,引领学生积累语言,厘清英雄降服恶龙的五个步骤,带领学生有层次地运用语言,是实现顺利复述的中坚环节。
第三板块:以《英雄降服恶龙》为题,创意复述,练习表达。
(1)用上一连串动词,简要复述《英雄降服恶龙》。
挺身而出,手拿砍刀,高举火把、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纵身潜入、激战、砍死、剪开、救出、守卫。
(2)想象激战恶龙的细节,生动复述《英雄降服恶龙》。
A、先想出大尖哥和水社姐与两条恶龙激战的动词。选用上述动词描述激战的细节。(握、砍、劈、刺、闪、躲、冲、掀、甩、卧、扑、鲜血直流)
B、根据学生回答内容作排序,有条理地复述降服恶龙的过程。
设计分析:复述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难题。很多教师在教学有复述目标和没有复述目标的课文时,教学环节没有什么不同,这其实是钻研教材不到位。在第一、第二板块的基础上,学生积累了语言,主要是人物降服恶龙的词句,特别是动词的积累;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形式,也就是人物降服恶龙的五个步骤。这两个板块为第三板块的复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进行复述时,教师又进行了分层作业的坡度设计,有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逐层深入,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运用语言、拓展语言,有语言运用的思想空间。
三、总结
——听戴建荣老师的《揠苗助长》一课有感
以前只是从杂志上看到戴建荣老师带学生吟诵诗词时歌之舞之,他的课还是第一次听到。因为我刚在二年级时就教过这篇课文,因此在听戴老师上课时有了比较,这样听起来更有感觉。戴老师的课非常洒脱、幽默,这种课堂的幽默是一种智慧,藏匿于无形之中。借着孩子的某个表情给予一句出乎意料的评语,引来的是在坐老师的一阵欢声笑语,形成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抓住孩子的一次错误回答,没有厉声的批评而又是一句活泼的话语,惹得学生们也乐呵呵的,带走了答错的孩子心中的失落和难堪。四十分钟的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整个听课场笑声不断,乐中教、乐中学,学生学,我们听课老师也在学,真好!
戴老师的幽默是一种智慧,他对教材的研读更是一种教育者的大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两个字的处理上。
1.揠
课文《揠苗助长》很多老师应该都知道,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就有这篇课文,但是原来的课文题目是“拔苗助长”,那为什么现在的教材要改成“揠苗助长”呢?还记得我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就问过我:“老师,我妈妈说这个故事是‘拔苗助长’,为什么课文题目是‘揠苗助长’呢?”我记得当时我根本没有对孩子的这个问题认真去研究,这是很直接地告诉他:“‘揠’就是‘拔’的意思,所以‘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是一样的。”一直以来我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听了戴老师的课才让我真正知道了为什么是“揠苗助长”而不是“拔苗助长”。下面是他这个字的课堂教学实录。师:什么叫做“揠”?你说。生:“揠”就是拔的意思。
师:“揠”真的就是拔的意思吗?(生短暂的沉默)师:对,我们要区分清楚,首先来说什么叫“拔”吧? 生:就是把一个东西从一个地方拿出来。
师:拿出来,好的,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出来”。也就是说这样东西经过你一拔之后一定要—— 生:一定要出来
师:看过《水浒传》吗?(生摇头)
师:三年级了,应该可以看了,不要摇头。生:《水浒传》是几频道的?(全场大笑)师:真可爱,《水浒传》它是一本书,是咱们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有个英雄人物叫鲁智深,知道吗? 生:知道
师:鲁智深有一回他倒——,他把根怎么样? 生齐:拔出来
师:叫鲁智深—— 生:倒拔杨柳 师:你说
生:叫鲁智深倒拔杨柳
师:也就是说他把那棵杨柳—— 生:拔出来了
师:从这个“拔“字,从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棵杨柳被鲁智深拔出来了,离开了—
生:是的(大笑)师:什么叫是的? 生:离开了泥土
师:对呀!这叫“拔”,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我们有时候会分成两组玩一种游戏,叫拔—— 生:拔河
师:中间有一条线,你非得把对方拔过这条线才叫做—— 生:才叫做拔河
师:才叫做赢(全场大笑)师:那么“揠”呢?你明白了吗?
生:“揠”就是一样东西不从一样东西里拿出来,就是提起来一点 师:哦,这个“提”字用得好。“揠”呀,就是把一样东西轻轻地提,但是不把它—— 生:但是不把它拔出来
师:对了,明白了,“揠”和“拔”的区别知道了没有? 生齐:知道了。
在这个片段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底蕴,教师的智慧。揠和拔是有区别的,“拔”是指把一样东西拔出一定的位置,如果是植物就是把它拔出土层,但是“揠”是提高的意思,在植物上,只是把他提高而不是拔出土层。而课文中“有个人”自然是知道禾苗不能拔出土层,否则会枯死的,他想做的只是把禾苗揠高一些,所以是“揠苗助长”而不是“拔苗助长”。而在这一点上,戴老师也作为了一个教学的点,在让学生理解“拔”和“揠”的区别中,戴老师用孩子熟悉的“拔河”作为切入口,让孩子说说拔河怎样才是胜利:把小红旗拉到自己这边,超过那条红线才算赢。这样再迁移到植物和土层的关系上,孩子们就不难理解“拔”和“揠”的区别了。一样的篇目,不一样的教法便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因为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细微化的渗透。
2、急
第二个让我耳目一新的字就是“急”。戴老师紧紧抓住“有个人”,让孩子用一个字说说这个人的性格。过去,我会认为这个人很笨,难道这个人不懂要遵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种植吗?不能操之过急。课上,孩子说“笨”,戴老师抓住“揠”与“拔”巧妙地引导孩子这个人不笨。而后,孩子回答出“急”,是个急性子。戴老师抓住这一线索,顺藤摸瓜,和孩子一起去搜寻文本中这个急性子的足迹,从字词的解析一直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孩子就这样在理解中渐渐学会运用。与其说新课改给我们设定了课堂的目标,还不如说,是课堂的实践使我们更好理解了新课改。
两个字,两处精彩的教学,令听课老师时而发出哈哈大笑。而这篇寓言,这两个字,从此也将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再次,一篇寓言故事是要表明一个道理的。《揠苗助长》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否则会把事情搞糟。我记得我在讲这篇课文时,是让学生把这个道理写在书上,然后背下来的。结果测试的时候,做到这道题时,很多学生仍然失了分,有些是回答不完整,有些是错别字连篇,还有的根本不懂意思,瞎写一通。现在我真后悔真惭愧自己那样做。而戴老师就简短地以一句名言“欲速则不达”结束,重点理解了“不达”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理解成“欲速则枯”。学生既真正领悟了这篇寓言的道理,又能很快捷地记住,毕竟只有四五个字啊,好写好记,这样的答案写上去,虽然不是教参上的答案,但是谁又能给他批错呢?
课后,戴建荣老师进行了述课,他主要讲了两点:一是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做到让学生对故事口耳相传。二是他这节课的构思。他主要是对比研究了《刻舟求剑》和《揠苗助长》这两篇寓言,发现这两个故事恰恰一个在讲慢性子,一个在讲急性子,而且在写法上也有所不同。于是,他以“急性子”为焦点,展开对《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这样独特的视角都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刻分析。
一、现场直击。
[案例1]:“设计个什么活动,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呢?
在学校优质课评比时,这是最常见的问题,对话大致如下:
一线教师:“在我们的研讨活动中,我准备上‘小数点搬家’一课。可是我想了很长时间了,到底设计个什么活动让学生探究啊?我找不到合适的活动,您帮我想想吧。”
我接着问:“为什么先思考设计个活动让学生探究呢?”
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学生的探究活动,哪里是新课改的课呀?”
这显然不是个例,在深入教学一线研究的初期,也是老师们经常问的“问题”。似乎在老师们看来,只要有“探究活动”(实际上很多都是低水平的“动手操作活动”而缺少思维上的投入)就是“新课改的课”。
我在想:一线教师这样备课,不首先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学习的现实,进而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才考虑通过什么“活动(情境)”实现教学目标,而是首先考虑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呢?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案例2]:导入课题的“尴尬”
课的开始,老师出示了一瓶罐装可乐。
师:这是什么?喝过吗?全班齐声:喝过,是可乐!
师:那你们平时是怎么喝的?生:把拉环拉开喝喽!倒在杯子里喝!
师:还有不同的喝法吗?生:老师,我是用吸管喝的!
终于听到了想要的答案,老师如获至宝,立刻追问:“用吸管怎么喝啊?”生:吸管插进去就能喝了。
师:是不是要弯一下呢?生:不用的,直直的管子喝起来更爽!
--尴尬!老师这一问题本来就是想引出“吸管弯一下会形成一个角”,可谁知学生偏不配合,偏说直直的也能喝。不过,老师也没有善罢甘休,继续“努力”。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弯一下吸管再喝的?终于有许多双小手举了起来,老师很高兴。
师:那同学们,你们喝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管子弯一下呢?生:这种吸管本来中间就有一个关节可以弯过来。这样喝起来方便。
师:对啊!这样弯一下,管子中间就形成了一个角。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双小手立刻举了起来,说:老师这不是角。你看弯过来是圆的,我知道角是尖尖的!所以它不是!
……
--尴尬!已是第二次。原本老师安排这一环节就是想通过“喝可乐”这一件看似有趣的事引出“角”,并且告诉大家“角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可谁能料到“兜了一个圈子”,花了足足5分钟,还不能引出正题,问题出在哪儿?就出在那罐用了却说明不了问题的可乐上。
为了让课堂与众不同、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对于课的导入部分总是冥思苦想,煞费苦心,希望“招数”能出人意料。
二、深入思考。
上述两则案例使我们看到,“新课改、新教材”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提出问题,给了教师更大的发挥自主性的空间。能够提出问题代表学生有真正的思考,代表学生的学习真正是自主建构,但往往是学生的这些朴素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傻问题”,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挑战,也迫使我们真正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到底欠缺什么?也正是这样,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领会新课程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科教学的本质。
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小学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研究者能从很高的层面对数学有所把握,还需要研究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定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了解。对这一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但限于自己的水平只能有一些零碎的不成熟,不全面地认识。前段时间我拜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对书中刘加霞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感同身受,相见恨晚,受益匪浅。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1.数学学科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所谓“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一个“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制、单位 (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用字母表示数》
首先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你能用一句话就把这首儿歌读完吗?
生思考,师收集学生的典型想法。全班交流时,师有序呈现:
方法一:x只青蛙x张嘴,x只眼睛x条腿。
老师没有做出评价,而是让学生来评价这种方法的优劣。
生1:如果x代表1,就成了1只青蛙1张嘴,1只眼睛1条腿,这是一只残废的青蛙。(众笑)
同学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在同一个情境中,一个字母只能代表同一个数”。
方法二: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师:这种方法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不同的数量,就避免了上面的问题,好不好?
生2:这个方法也不好。我也举个例子:a代表1,b代表3,c代表5,就成了“1只青蛙1张嘴,3只眼睛5条腿”,也是一只残废的青蛙。(众笑)
同学们又一次在笑声中明白了必须用字母表示出数量之间的正确关系。
师:你是说这样的写法没有反映出儿歌中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太好。其实这里的b和c分别表示什么?
生:b表示a×2,c表示a×4。
呈现方法三:a只青蛙a张嘴,a×2只眼睛a×4条腿。
……
学生至此真正理解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真正含义,
2.数学学科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化归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但其却没有明确的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们运用的是数格法,在图形不规则时运用割补法;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除了运用以上方法还渗透了转化思想,在教学应用题用的最多的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3.数学学科本质三: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人们给予数学的美誉也非常不同: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多么美的赞誉啊,让人不知不觉的喜爱数学。我们在运用数学时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概括、不完全归纳等。比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常是先观察、测量,形成猜想,再用不同的方法剪拼求和或分割求和来验证猜想,然后反思提炼,说出结论,最后类比推理求四边形内角和。
案例: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么,现在任意给你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判断出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吗;接着让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说一说,也可以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一起折,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再引导学生 “深入研究”,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最后让学生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对称轴的条数。最后教师小结: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时,既要考虑一般的情况,又要考虑特殊的情形,但圆就不同,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看来数学学习中,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思维的体操中启迪孩子的智慧。
4.数学学科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
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能够把握数学美的本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进程和学习成绩。
数学的基本原则:求真、求简、求美。数学美的核心是:简洁、对称、奇异,其中“对称”是数学美的核心。
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的对称图形感知对称的美;在《找规律》向学生展示自然、生活中各种有规律排列的美丽图形;在《圆的认识》中展示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圆,感受圆的魅力。在《生活中的比》中,让学生感受黄金分割带来的美……
5.数学学科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
可以说,数学的理性精神(对“公理化思想”的信奉)与数学的探究精神(好奇心为基础,对理性的不懈追求)是支撑着数学家研究数学进而研究世界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研究世界的最原始、最永恒、最有效的动力。
例如,我在执教《圆的周长》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它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发现,比欧洲类似的发现早了好几百年呢……”学生听着这样的叙述不禁心驰神往,仰慕不已。接着又介绍了关于圆周率的近代知识。如:有的国外数学家已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几百万位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的数学爱好者能一口气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很多位等等。学生在这样由古至今,由中及外的数学发展史中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懈追求。
再如,在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中涌现出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趣闻轶事适当介绍给学生,效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受数学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在执教《圆柱、圆锥体积》时,我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测皇冠体积的故事。在教学《简便计算》的内容时,向学生说说大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发现“高斯求和公式”的故事。。
总之,追求知识与情感、科学与艺术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中,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数学本质,挺起“数学的脊梁”,真正让每一堂数学课扎扎实实地有实效!为学生一生的数学素养和精神成长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健词:语文的性质 观念 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课程评价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意味着语文观念革新时代的到来,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更新,采用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语丈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紊养。
随着7月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把研究教学教法的目光集中到了对《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解释阐发上,他们的文章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是“人本主义”、“自主、合作、探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这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开始了。的确,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像魏书生、钱梦龙这样的语文教育大家,“主要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属于个人行为,那么《标准》的出台则意味着“教育观念上的变革”是属于政行为。这一转变意义重大,因为它“把语文教育改革由局部的、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尝试,变成有观念引导、有法规可依的行动。这样学校和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就更强了。”把语文课程改变了的观念以《标准》形式规定下来,对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意味着摸着石子过河的结束。但《标准》只是大的框架,只是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如何理解它,进而实践它呢?有人对“人本主义”是这样理解的,学生是有思想的,他们观察敏锐、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要鼓励他们个体的体验。在地位上把学生当作朋友,与学生建立合作关系,倾听学生的观点,而非惟我独尊。这种解释似乎很令人想往,但实践中行不通。原因是,学生既是有思想的人,又是正在成长的人,一方面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却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时会迷失方向,而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之间的不和谐,会令他们产生迷惑心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当然,老师也犯错误,但老师如果思想意识不是与时代背道而驰或道德败坏,那么他所犯的错误是意识或方法不到位的错误。师生平等只是一个粗略的概念,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如果从人格上看,说“师生平等”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从社会角色看,又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特殊的社会职业,社会赋予教师向小学生灌输社会价值、传授社会法则、纠正成长偏差的责任和权利,课堂上的老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拥有相当大的话语霸权和知识霸权,学生很少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师生不可能平等。而从教育目的看,学生又是决定的一方,是上帝,学生学不好可以有许多理由,教师教不好则没有任何理由,在这里,学生和老师又是不平等的。我们理解的平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由此看来,对于《标准》理解还要联系教学实际,联系学生成长的规律进行一番冷思考,然后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才有可能将《标准》落到实处,从而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让我们的教师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教学,与学生一起成长。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广泛涉及到教学以及课程管理与政策的方方面面,如新的培养目标的确立,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教学过程的优化,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基础教育教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完善。语文课程改革自然是整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作为确定一定学段的语文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很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去研究。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的,在理论上有着高屋建领的高度,所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冷静的态度,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实践它,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标准》,联系语文性质、语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语文课程学习方式及语文课程的评价谈点粗浅的看法。
1.关于语文性质
《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规定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争论不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战告一段落。这一规定符合语文这门有突出人文特征的学科的特点。语文之所以成为学科,就是语文学科自身存在着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一“知识性”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掌握了它,都体现了对以上知识应用的准确性。也只有正确应用了语言,才可以交流,发挥语言的基本作用。当然,语言这一工具不同于其他物化的工具,“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语言的行为”。唐诗虽然内容不外乎征戍、滴迁、恨别、伤时、思乡怀国,但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原因是“它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言语形式。”“托尔斯泰是用托尔斯泰式的言语形式照亮了他自己的世界从而标识了他自我的存在”。从来没有什么不借助言语的思想情感的存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接触的语言从来不是死的言语,而是活生生的有着个性特征的言语(应用文例外)。同样,感受语言的师生也是有血有肉的有不同个性的人,于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很容易理解。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我们日常表达,总带有我们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必然不同于讲究逻辑的学科而具有了人文的特征。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就会明白,语文教学中,师生均是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它,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互动,就会有声有色,而不会整齐划一,死水一潭。自然,提高语文素质的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也是有望实现的。
2.关于课程内容
当代国际语文课程内容是多样化的(教材、学习活动,即“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学习经验)。根据我国教育的弊端,如我们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少学校引进了西方“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搞了一些学习活动的试验。但大部分地区依然是统一教材,虽然政已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实行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只就统一教材谈谈看法。《标准》提出“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呢?上海的陆新全先生在《教材改革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一文中,对上海中学语文教材篇目及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篇目做了分类统计,他说:“初中语文课文160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19篇,仅占12%;高中课文136篇,也仅占11.8%,远远低于外国文学作品应占课文总数1/3或1/4的常规。”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如何?初中课本182篇中,外国文学作品只有19篇,高中课文141篇,外国文学作品只有9篇,那么这可怜的篇目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作者认为较为“政治化”。“文学是人学”,这是现在人们的共识。在文学的海洋里徜徉的人们,可以认识美、发现美、享受美,洗涤灵魂中的尘垢,升华心灵的崇高。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所有的中学课程中,惟有语文拥有接纳文学的特权。大多数学生就是借助语文课本涉入文学海洋的。可是,选材不容乐观,作为全面开放的国度,教材却不够开放,“文学是跨国别、跨民族的,文学为全人类共有。”陆文对中学教材吸纳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不够全面,特别是没能采用墨家学说的作品表示遗憾。陆文还对“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大滞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的确,我们大多数的师生就借助这令人尴尬的教材学习知识应付考试。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些例子,我们要用例子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如果例子是远离生活和时代,例子没有用多姿多彩的形式表现永恒的观念,怎能让学生读得进去?没有感何来悟?没有悟便不能将新的`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又怎能谈到用流畅语言进行表达呢?所以课程改革中必不可缺的是有时代特点,有永恒审美价值的内容的文质兼美的教材。当然,“一位优良的课程专家,不但要能解决教材的难易程度,同时也要能分析思考课程的高低层次”。现在,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师生所需要的教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关于课程的实施
课程一旦产生,就要实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教师如何实施新的《标准》呢?《标准》中有“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法、修辞不作为考试内容”。这些建议似乎告诉中学师生,学不好这些死东西不用担心,这些东西可学可不学。其实这是对《标准》的误解。《标准》旨在纠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用交际工具这把尺子比量,用语文知识这把剪刀把一篇篇充满生命活力,富有个性色彩,思想深邃的文章给裁成了碎片这种错误做法,提倡整体把握,重视情感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得到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浸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但语文知识本来就存在,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不可能不讲解,只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章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所谓不考,指的是不把一些死的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这决非不让学生在表达时运用语法、修辞使自己的语言流畅、生动、得体。有时,为了让学生学到语法修辞的知识,教师还必须做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领悟语法和修辞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正确理解“不刻意追求”,摆正教学的准心。不可以由机械的教授知识转向无知识纯感悟的极端。在教学实践还有这样的现象,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完整而言,语文课文教学的特殊性很难保证给学生一次课一个完整的话题,这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很难把一节课的内容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中去,于是语文课很容易给学生一个松散的印象。机械教学又不符合语文人文性的要求,令人生厌,而一味讲人文而无组织,《标准》中新的理念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4.关于语文学习方式
《标准》中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这条建议借鉴了西方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者关心的不是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学习过程,而是学习的起因。“如果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意义不是内在于课程之中的,而是个人赋予其上的”。基于这种认识,这次教育改革,将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就遗忘而言,罗杰斯认为关键是这些知识与学生无关,于是就会出现学完、考完、忘完的情况。所以“课程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这种学习会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的一部分,令他终生难忘”。这其实是理想的认识。有人也用建构主义来解释自主学习的间题,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但这种认识依然理想,毕竟“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才刚刚起步,学生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的,一旦学生有了自主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这也符合叶圣陶先生“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的主张,“自主”不是随心所欲的代名词。“合作”指的是在教学或课外学习中,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实际上,只有生与生合作,才能培养起团队精神,只有师生合作,才能真正融洽师生关系,以利于教学的开展,更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探究”性学习,已被更多的人理解为研究性学习。《标准》14条还提出具体的方法。但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只指学生,也指向老师,而且学生的研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学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需要教师‘导讲’,学生没有兴趣研究时需要教师‘宣讲’,学生遇到自己无法逾越的困难时需要教师‘解讲’,学生的研究成果出来后需要教师‘评讲”。因此,探究性学习中离不了老师的指导。重要的是,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
5.关于课程评价问题
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必然有一个评价,即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一般语文评价多为试卷形式的量化和分数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引起人们的不满。于是西方的一些评价模式被介绍进来。《标准》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毫无疑问《标准》的表述体现了人文关怀,使我们的教育更有人情味,减少学生学习的为难情绪。布卢姆认为“测验不仅仅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内容,而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通过检测还可以了解各个程序在达到预定教育目标方面的效果”。这种对检测的科学的认识,自然会引起我们对较为单一的考试形式的反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犯罪”。这是无奈,也是对分数定等次定终身的反抗。布氏认为一般课堂教学中成绩检测就将学生分了类,学生做完这类检测,教师给个分数,学生就很少有纠正或重检测的机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布氏较看重形成性评价,而且就是形成性评价也不应该给分数或等级,“如果学生在某门学科的一系列测验中常常得3分时,就会使该生承认3分就是他这门课的‘命运”。由此看来,形成性评价可以让我们在教学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改进教学方法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技能方面。我以为(标准》的出台,将指导教师在形成性评价方面做大胆的探索,我们的学生将在教师友好的建议下做出积极的努力,学习将会更加愉快,师生关系将会更加融洽,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性评价也会利于终结性评价的客观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非截然对立的,毕竟学生在学习一个阶段之后,是需要一个分数或等次,以便选择一个目标更进一步。
一、研究教材的整体结构, 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对教材的钻研, 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更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到所教这部分知识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又是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的。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增强意识性, 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 苏教版教材于四、五年级设置了四个“找规律”的独立单元, 先后安排了寻找间隔现象、搭配现象、周期现象、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这些规律是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 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起初, 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我的教学视野只局限于某一册教材, 仅仅是要求学生从基本现象出发, 由表及里逐步揭示规律, 因而总感觉教学没能体现思维的递进发展与探索规律方式的有机融合。
后来, 我从整体结构的视野来观察、分析“探索规律”这部分内容, 发现间隔现象、搭配现象、周期现象、图形覆盖现象这四个内容之间探索规律的心理活动机制是相似的———都是针对具体的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受现象的一些共同点或特殊性, 从而产生探究现象内在规律的愿望。探索规律的思维方法结构是相似的———学生在探索规律时都要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过程。在不同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对于材料的分析大都采用横向类比提炼的方式, 通过不完全归纳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形象到逐步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二、研究教学的阶段特点, 掌握各段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
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系统性, 数学知识的教学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的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但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要求却各不相同。因此, 在钻研教材时, 通过对教学内容深度、广度的研究, 确定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是相当重要的。
在引入商不变规律时, 先出示一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 从这一组特殊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商不变, 归纳出在除法里所有的除法算式一般都具有这个规律的结论, 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在引入比的基本性质时, 教材没有像商不变的规律那样举出实例用不完全归纳法, 而是先阐述了比和分数的关系, 说明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后项相当于分母, 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然后直接从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用的是类比法。而在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前, 虽然教材也阐述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说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值相当于商, 但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却没有用类比法, 而是通过对3/4、6/8、9/12这三个分数大小的比较、剖析, 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只是在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商不变规律是在整数教学阶段中出现的, 所以用了“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整数倍, 这样就不涉及零的问题。而当学生学习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时, 他们对数的认识已经从整数扩展到了小数、分数, 如果再像以前那样用“扩大”或“缩小”整数倍来表述, 就显得不合适了。所以教材对后两个基本性质的文字表述改为“都乘”或者“都除以”相同的“数”。既然是数, 则零也是一个数, 所以要在这两个基本性质中注明“零除外”。
学习商不变规律是在中年级。这时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的经验作支撑, 所以教材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让学生对几个特殊的具体算式进行观察, 再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得出商不变的规律。而学习到比的基本性质时, 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 数学知识不断增长, 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 可以让他们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出来, 这样就可以缩短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
三、研究教材的细枝末节, 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
对教材钻研领会得如何,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教者的教学质量如何。在钻研教材时, 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 还要对各个具体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如对每道例题、每道练习题、每段文字、甚至每幅插图等, 都要仔细观察, 反复琢磨, 多问几个“为什么”, 努力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 使教材的指导作用更好地得到发挥。
细细想来, 教材这样编写习题, 除了变换出题形式, 其实也暗含着训练学生正确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口算要求将数进行分解和重组, 改变运算的次序, 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 是一项比笔算复杂得多的心智活动, 能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而教材中的这些细节, 经常会被老师们忽视, 最终只是计算出结果而已, 至于学生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往往不受关注。
案例1:(《九寨沟》第四自然段的教学)
师;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组织交流。)
生1:作者发现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
(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金丝猴。)
生2:作者发现了善于奔跑的羚羊。
(教师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羚羊。)
生3:作者还发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大熊猫、小熊猫。)
师:你喜欢哪一种动物?读读描写这几种动物的语句,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学生读,教师评价。)
案例2:《少年王冕》
出示: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便坐在树阴下看书。
师:快速阅读,找出这段话中两个相同的词。
生:我找出了两个“舍不得”。
师:读一读,体会两个舍不得,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阅读)
师:谁来读第一个舍不得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读句子)我体会到了王冕的孝顺。
师:谁来读第二个“舍不得”,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生2:(读句子)我体会到了王冕很好学。
师小结:从两个“舍不得”中,我们可以知道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
师:看图,说说王冕看什么这么入神,这样的美景让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学生看图、读课文,交流写王冕勤奋好学的句子。)
师: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王冕孝顺母亲的?
(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王冕的孝顺。)
在案例1中,教者过度依赖多媒体,想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这几种动物形成感性认识。对词句教者缺乏敏感性,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九寨沟的几种珍稀动物,欣赏动物图片,忽视了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教学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品读描写这几种珍稀动物的语句,让学生从词句的描写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没有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组排列整齐的语句,“也许……也许……也许……也许……”,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韵律美的情感熏陶,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没有在朗读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此处的语文教学由于教者的处理不当,等同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在案例2中,教者借助两个“舍不得”,引出了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然后平均用力,引导学生读课文,找重点词,来体会王冕的这两个美德。在教学时,教者没有很好地把握教材,机械地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教学,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思辨能力。没有挖掘出正是由于王冕的勤奋好学,使他懂得了在学画时要奋发自强,要孝敬长辈的道理。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对王冕的勤奋好学感受不深。
【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课09-12
语文教师如何精心备课10-16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10-0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提问11-19
高一语文教材09-18
语文教材分析10-21
四语文教材分析09-26
高中语文教材目录10-17
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09-13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模板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