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葡萄有什么种植的技术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巨峰葡萄有什么种植的技术(精选6篇)

巨峰葡萄有什么种植的技术 篇1

2、合理施肥:树葡萄种植要根据生长阶段适时追肥,即花果肥、果膨肥、着色肥以及采后催生肥,特别要注意做到N、P、K等各种肥素的合理匹配,确保营养的均衡供给,农家肥与桔秆混合须经高温发酵60天以上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3、适时修剪:树葡萄果生育缓慢,平时无须强剪,但为控制株高及盆栽树型,宜适时修剪顶端生长旺盛的枝条,通常栽培上建议修剪低处及内部细短枝条,以塑造通风且枝干优美之树型,另秋冬季可修剪密生或徒长枝条。

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 篇2

一、园地选择

1、气候条件

要求年平均温度≥20.6℃,年积温6600℃以上,年降雨量≤1600mm。萌芽至成熟所需天数:极早熟品种110天,早熟品种110~125天,中熟品种125~145天,>145天的品种不宜生产二收果。

2、土壤条件

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的地方。同时优先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6.0~-6.5之间的砾质壤土和砂质壤土;粘质红黄壤,PH值较低,排水良好的土壤可进行改良后使用。

二、定植

1、定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2~6月。

2、定植方式及密度

桂南地区一般采用高宽垂直架式,也可用立架、小平棚等架势。种植规格:行距3.3米,株距1~2米,100~200株/亩。

3、定植技术

3.1 备耕要求

用绿肥、甘蔗渣等粗肥10000公斤/亩,腐熟人畜粪等精肥10000公斤/亩,PH值低于5(6)的土壤均匀撒施石灰石粉150~200公斤/亩,或石灰粉100公斤/亩,钙镁磷肥200公斤/亩均匀撒施于地表。用深耕犁两犁两耙,然后用开沟犁按行距3.3米起畦。

3.2 定植方法

按设计的株距,在畦面上挖栽植坑,坑深宽各30、40厘米。每坑施入腐熟人畜粪10公斤,钙镁磷肥1公斤,适量的硼肥,于种植坑与土充分混匀。

定植前将苗木在水中浸半天左右,适当剪掉一些须根促进新根萌发,再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混合600倍45%辛硫磷浸根后用黄泥浆浆根之后再定植。

定植时将苗木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均匀,将定植穴填平,踩实,之后轻轻提起苗木再踩实,灌水时,待水渗下后,再覆一层土。定植后在树盘下覆地膜或覆盖甘蔗叶、稻草等保湿。

二、幼苗管理

1、水肥管理

新苗萌芽并展叶5-6张后,每周注意根外施肥一次,8月份之前宜以淋施氮肥为主。隔周喷施叶面肥:尿素浓度0.1~0.5%、适当加入优质氮磷钾三要素复合肥,总浓度为0.2~0.5%。9月份以后根外追肥主要以复合肥及氮肥为主,促进苗木成长;叶面肥以0.2%磷酸二氢钾混合0.2%硼酸为主,加入0.2%硫酸钾,有利于花芽分化,并提高苗木的抗性。

2、整形修剪

新苗萌芽后,注意每5-6张叶片打顶一次,侧芽全部打完,以利于树型早日形成,同时注意绑枝。苗高1.5米左右时开始整形修剪,视架式不同则修剪方式略有不同。

3、除草

除草应在杂草尚未开花结籽前及时进行。一般采用人工或割草机进行除草。严禁使用草甘膦等对葡萄影响较大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

三、投产果园的周年管理

1、第一收果的管理

1.1 适时破眠催芽

春季于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即可进行药剂催芽,在广西中南部地区2月上中旬左右为宜。

具体方法:

1.1.1清园视结果母枝健壮情况留5-7芽左右进行修剪。修剪后即时清理枯枝残叶,特别是一些病叶,然后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1.1.2破眠催芽:喷石硫合剂药5天后及时用50%单氰胺(荣芽)15-20倍溶液左右(加适量胭脂红,方便检查是否漏涂)均匀涂抹在修剪好的结果母枝芽体上,剪口以下第一、第二个芽不处理,涂抹均匀即可,尽量不要重复涂抹,以防烧芽。处理前后必须及时灌水,至萌芽前畦面保持湿润。

1.2 抹芽定梢

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把不定芽、结果母枝基部1~2个弱芽抹掉;第二次将花穗以下副芽抹掉;第三次在坐稳果后尽快进行,将过密枝、徒长枝、坐果不好的枝条剪掉,并把枝条均匀绑好,保证架面通风透光。

1.3 摘心

在葡萄花期前对结果枝或营养枝摘心,结果枝花序以上留叶6片左右,促进坐果;营养枝留10~12叶摘心。每次摘心后尽早抹除刚萌动的副梢,只留顶端副梢,结果枝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营养枝顶端副梢3~5叶反复摘心。

摘心可以暂时终止该枝的延长生长,减少梢枝幼叶对养分、水分的消耗,促进坐果,促进留下的叶片迅速增大并加强同化作用,使树体内的养分重新分配,对结果枝来说,还可以改善花序(或果穗)的营养,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可以促进枝条和叶片老熟,减少病害发生。

1.4 合理疏花疏果

花序分离后能清楚看出花序形状、花蕾多少时进行疏花,强枝留两穗,中庸枝留一穗,弱枝不留花穗(每亩架面留花2500-3000穗),并摘去过大过长的副穗和歧肩,再掐去全穗的1/5~1/4的穗尖。

在果实坐稳后黄豆大小时进行疏果,将果穗整成圆柱形,疏掉小果、畸形果,每穗留果40~50粒即可,这是调整葡萄产量,达到植株合理负载量(每平方米架面留果5~6穗,第一收果1000~1200kg/亩,第二收果800~1000kg/亩)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疏果还有助于葡萄个体生长均匀,提高葡萄的品质和商品率。

1.5套袋

葡萄果穗套袋可以提高果品外观质量,改善内在品质,减少病虫害和果面机械损伤,还可以防止农药污染和残留,提高食用安全性。

(1)套袋选择 应用专门为葡萄果穗制作的纸袋;

(2)套袋时间 套袋在疏穗疏定后尽快进行。

(3)套袋技术 套袋前要在果穗上喷一次施保克,待药液干后即开始套袋,袋口向穗轴折叠后,撕开袋边细铁丝将袋口绑在穗轴上,使果穗悬空在果袋中。套袋后,在进行田间管理操作时不要碰坏纸袋。

(4)除袋 巨峰葡萄在采收前一周可以把袋除去,以加快果粒着色,也可以不除袋直到采收。

1.6 适时采收

巨峰葡萄应该在浆果成熟的适期采收,这对浆果的产量、品质、用途和贮运有很大的影响。采收过早,浆果尚未充分发育,果粒和果穗较轻,产量减少,糖分积累少,着色差,酸度大,从而影响葡萄的品质,体现不出巨峰葡萄特有的风味。采收过晚,易落果,果皮皱缩,果肉变软,易产生裂果和遭受病虫害,造成丰产不丰收。因此,巨峰葡萄应在果皮色泽由绿色变成紫红色,具有白色果粉,具有香气时采收,此时其糖酸比达到较高,色、香、味俱全。但是即使是同一棵树的果实,其成熟度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分期采收,成熟一批收一批,以减少损失和提高浆果品质。

注意采收期不宜拉得太长,否则影响树势恢复,进而影响第二收果的产量和质量。

2、第二收果的管理

第二收果的栽培管理与第一收的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在第一收果采收完后,应立即清理果园中的残余果,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让树体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恢复期。再用催芽剂对葡萄进行催芽。这是保证第二收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2.1催芽方法

在广西南部第一收果一般在7月中下旬收获完毕。但要注意在第一收果采收完后,应立即清理果园中的残余果以及病黄叶片,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第二收果一般于8月中下旬修剪并涂药催芽。

第二收果和第一收果催芽方法略有不同。第二收果修剪时可适当多留冬芽,视结果母枝健壮情况留8~10芽左右进行全部去叶修剪;涂药时只涂顶芽(最多涂顶芽以及顶芽以下的一个芽),其余基部芽作第二年结果母枝。同样也要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清园,喷药5天后及时催芽。处理前后注意灌水。

2.2拉长花序的方法

待新梢有4片左右叶片展开时用2~2.5ppm奇宝进行叶面喷施即可达到拉长花序的作用,二收果必须拉长花序,因为二次果开花生长时间相对短,因此花序相对比较短,果穗也会偏短,果粒过于紧密,影响果实膨大,因此必须对其花序进行特别处理。

3、水肥管理

由于巨峰葡萄一年结两次果,对树体后期的营养积累有一定影响,负载量越大越明显,势必影响来年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要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雨时注意排水防渍,以免影响葡萄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对养分的吸收。要发挥巨峰葡萄一年两收高产的潜力,开始大量结果的葡萄园要注意增施肥料,保持树体健壮。

3.1 基肥

每亩施3000~5000公斤腐熟有机肥,面施、沟施均可,沟深20~30厘米,在沟施基肥时可以适量施用一些硼砂,以利于开花坐果,在采果后施入。

3.2 追肥技术

分期追肥3~4次,第一次在果实坐稳后施,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以利于新梢生长和幼果增大;第二次在幼果膨大期施,以磷、钾肥为主,配施氮肥,促进果粒膨大;第三次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施磷钾肥以及镁肥,适量施用氮肥,能够提高果实糖度,促进着色和枝蔓成熟。

3.3 叶面喷肥

在新叶展开后,开花前、谢花后叶面喷施0.2~0.3%硼砂、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加快叶片生长,增强同化功能,同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结果率;在果实膨大期喷美果露800倍液、植物补2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氢钾,促进果实的发育。在果实着色喷硫酸镁0.5~1%,在采果后至落叶前,喷0.3%尿素2~3次,推迟落叶期,积累储备养分。

由于两次结果,树体消耗能量较大,必须在全年正常施肥的基础上,重视夏果采后的追肥,一般追施20公斤/亩复合肥,并喷施以0.2%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叶面肥2~3次。

3.4 病虫害防治

防重于治,提早喷药极为重要。抓好清园工作。葡萄落叶后,把地面的残枝枯病叶清理干净,集中烧掉。芽萌发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洒一次。在葡萄芽萌动期再喷洒一次,消灭越冬病菌,减少葡萄病害的发生。

施用农药时,一定要把叶面、叶背、树干全部喷到,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除虫防病的效果。

物候期

主要防治方法

休眠期

1、剪除的病枝,修剪下的枯枝及残干,集中烧毁。

2、田间若有透翅蛾粪便残留的枝条,应找出幼虫予以击杀。

3、介壳虫可用3-5度石硫合剂喷雾。

萌芽至开花

夏果(第一收果)

冬果(第二收果)

用药

时期

主要

防治

病虫

用药配方及使用方法

用药

时期

主要

防治

病虫

用药配方及使用方法

(1)萌芽2-3叶(2月下旬~3月上旬)

霜霉病、蛾类、蚜虫

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4天。

(1)萌芽1~2叶(8月下旬~9月上旬)

霜霉病、蛾类、蚜虫

冠菌乐(37.5%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2.8%敌杀死(溴氰菊酯)乳剂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2)3月中下旬(花穗中期)

霜霉病、穗轴病、蛾类

冠菌乐(37.5%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2.8%敌杀死(溴氰菊酯)乳剂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2)9月中旬(花穗中期)

霜霉病、穗轴病、蚜虫

69%安克(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4.5%绿百事(绿氰菊酯)4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0天。

(3)花

穗后期(3月下中旬)

霜霉病、蚜虫、蓟马

69%安克(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10%安绿宝(绿氰菊酯)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0天。

(3)花

穗后期(开花前)

霜霉病、黑痘病、蓟马

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着果至转色

(4)谢花后幼果前期(4月中下旬)

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

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4)谢花后幼果前期(10月上旬)

霜霉病、锈病、蛾类

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 3%啶虫咪乳油1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4天。

(5)套袋前(5月上旬)

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等

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倍+ 3%啶虫咪乳油1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5)套袋前(10月中旬)

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等

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6)果实初转

色期(5月中旬)

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40%信生(腈菌唑)可湿性粉剂4000倍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6)果实初转色期(10月中下旬)

霜霉病、黑痘病

40%信生(腈菌唑)可湿性粉剂4000倍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成 熟

(7)果实完全

转色期(5月下旬)

霜霉

病、蛾类

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20%速灭杀(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7)果实完全

转色期(11月中旬)

霜霉病、蛾类

75%达科宁(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1500倍+20%速灭杀(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8)采前15天(6月上旬)

霜霉病、酸腐病、白粉病、炭疽病

66.8%霉多克(丙森锌为主)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15%粉锈灵(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混合兑水叶面喷雾,安全间隔期为7天。

(8)采前15天(12月上旬)

霜霉病、酸腐病、白粉病、炭疽病

葡萄种植的技术 篇3

一、栽植前准备工作

1.挖定植沟。按行距挖定植沟,深、宽各在60~80厘米,表土与底土分开放,挖好后在沟底撒一层10~15厘米厚的麦草,与土壤混合,再填入底土10~15厘米厚,放一层5~10厘米厚的含有厩肥、饼肥等有机肥混合的肥土,最后填入表土,浇透水。2.苗木整修和消毒。嫁接苗留接穗3~4个饱满芽,自根苗留根茎以上3~4个饱满芽,对过长的枝根要适当修剪。用50毫克/公斤的萘乙酸液或25毫克/公斤的吲哚丁酸液浸根8~12小时。用5度石硫合剂喷洒苗木以杀菌。

二、栽植时间

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的苗木种植为秋植,2月至清明节前的为春植。秋植先发根,春植先发芽,故秋植优于春植,但秋植的缺点是土壤未经过越冬风化,同时为避免冬寒、冬旱,需加强根际培土和定期浇水。

三、栽植密度 葡萄栽植密度的确定要考虑品种特性、架式、气候因素、立地条件、栽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四、栽植方法

葡萄种植技术培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员掌握葡萄种植技术。

2、教育学生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二、教学重点: 葡萄高产种植技术。

三、教学过程: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全世界葡萄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在各种果树中都占首位。

(一)特点:

1、葡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广大地区均在种植。

2、栽培容易,见效快 葡萄容易栽培,从育苗到栽植,从管理到保鲜贮藏,各项技术都容易掌握和普及,群众形容葡萄栽培是“一学就会,一栽就灵”。

3、营养丰富,用途多。葡萄果实营养成分丰富,不仅含有一般果品所共有的糖、酸、矿物质,而且含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叶酸、维生素等。近来研究表明,葡萄中含有的白黎芦醇和多种维生素,对防治癌症和心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葡萄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保健果品。

4、葡萄花芽容易形成,大部分品种第一年栽植,第二年即可开始结果,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第二年每亩产量可达1500斤以上,第三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量达4000以上。

葡萄栽培二年结果,第四到第六年进入盛果期,结果期长达40-60年,亩产鲜果平均1000-2000公斤,收效之快、收益之高是其他果树远不能比拟的。

(4)花序、果穗的修整。一个结果枝上常有1~3个花序,以留一个发育良好的花序为宜。然后对花序进行适当的修整。对座果率低、果穗疏散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应在开花前2~3天剪去副穗和掐去穗尖一部分,以提高座果率;座果率高的白马拉加、意大利等品种,往往果粒拥护,造成裂果和果粒成熟不一致。对这些品种应该在花后10~20天用尖头小剪子进行疏粒,以增大果粒、提高品质。在日本,对巨峰葡萄进行疏穗疏粒,每个果穗一般留40粒左右,果粒重量可达15~18克。

(四)肥水管理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使树势保持健壮生长和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品质,必须注意合理施肥。

1、葡萄的需肥特点:

(1)需肥量大 :葡萄生长旺盛,结果量大,因此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也明显较多,研究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当每公顷葡萄园生产20吨葡萄时(约相当于每666.7平方米产1350千克),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为氮170千克、磷60千克、钾220千克、镁60千克、硫30千克。

(2)需钾量大: 葡萄也称钾质果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钾的需求和吸收显著超过其他各种果树,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其对氮、磷、钾需求的比例为1:0.5:1.2,若为了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对磷、钾肥的需求比例还会增大,生产上必需重视葡萄这一需肥特点,始终保持钾的充分供应。除钾元素外,葡萄对钙、铁、锌、锰等元素的需求也明显高于其他果树。

芒果的种植需要什么栽培技术 篇5

1、开花枝梢的整理。在花芽分化前约2个月删除过密枝、荫弱枝及病虫枝,每枝只留1~2个梢即可,这样可增加树冠的透光度,利于养分的集中和形成良好的通风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及防止病虫害发生。

2、培养和吸引苍蝇授粉。芒果园在开花前,在果园内堆放垃圾或沤制麸粪、鸡粪、咸鱼碎片、禽畜内脏等,可以培养和吸引苍蝇前来果园繁殖授粉。但利用苍蝇只能起部分传粉传用。

3、微量元素及钙肥的施用。芒果自开花至幼果期可用施石灰的办法来降低土壤酸度和有害铁、铝、锰的含量,提高钙素水平。一般每株施石灰0.6~0.8千克,或在开花至坐果期喷施2%氯化钙溶液。锌和硼的施用,可在开花前10天及盛花和谢花 后喷1次0.2%硫酸锌和0.2%硼砂溶液,以促进授粉及结实。施用时可于病虫害防治时混合于农药内进行叶面施肥,同时配合灌溉。土施时每株100克硫酸锌和50克硼砂,在秋梢萌发前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红提葡萄的种植方法 篇6

2架面的排布:行距4米的果园,每架应设立双排柱,柱间间距5m,(每亩立柱66根);行距3--3.5米的园,可设一排柱,柱间距3--4m,立柱应在葡萄垄的内侧30cm处,柱与柱间应左右成行,便于拉铅丝时设置架面。保留2m。边柱向外倾斜30度并设地锚拉紧。

2.2架面的排布:行距4米的果园,每架应设立双排柱,柱间间距5m,(每亩立柱66根);行距3--3.5米的园,可设一排柱,柱间距3--4m,立柱应在葡萄垄的内侧30cm处,柱与柱间应左右成行,便于拉铅丝时设置架面。

上一篇:二年级教案封面下一篇:写元宵节的六年级作文:元宵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