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精选8篇)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条例》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第三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是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对象为所有孕产妇,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和新生儿。

第四条 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

第二章 服务内容

第五条 孕期保健

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进行孕期检查。孕早期检查一次、孕中期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以后每2-4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有高危因素者根据病情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一)孕早期(孕12周前)

及时发现孕妇,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在孕12周之前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卡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根据孕妇意愿选择分娩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应同时建立产前检查记录单。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仔细询问既往史、家族史、孕产史、计算预产期以及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测量基础血压与体重;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落实到有条件的机构进行血型、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告知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两对半、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检查;必要时进行1次B超检查,确定孕周,排除异位妊娠;

发现高危因素,进行高危评分、专案管理。重度高危孕妇应及时上报辖区内高危孕妇管理中心。

2.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孕7~13周知情选择到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技术机构进行18-三体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遇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经治医师应当催促该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诊断。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

4.填写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合并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医疗保健机构对患有严重疾病、妊娠可能危及孕妇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建议。

(二)孕中期(孕13-28周)

服务重点: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发现高危孕妇及时管理,并转诊有条件的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动员产前筛查、诊断。

1.通过询问、观察孕妇健康状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常规产前检查:测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听胎心,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行骨盆外测量;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含孕24~28周糖尿病筛查)等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识别发现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高危孕妇均应转诊至二级及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前检查,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应立即护送转诊;并跟踪随访转诊结果。

2.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孕15~20+6周知情选择到有资质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机构进行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孕16~24周B超筛查胎儿畸形;孕妇遇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经治医师应当催促该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诊断。

3.无助产技术资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落实孕妇在孕20周后到助产技术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进行孕期卫生、营养、自我监护方法及心理卫生指导,预防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

(三)孕晚期(孕28周后)

服务重点:加强胎儿宫内监测;所有孕妇应在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所有高危孕妇应在二级及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1.常规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防治各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2.辅助检查: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等;B超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开展胎儿监护。

3.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及专案管理,及时转诊。

4.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数胎动)指导;宣传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将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的意义、要求及程序作为产前保健、宣传的重要内容,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庭拟起新生婴儿的姓名,主动、及时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第六条 产时保健

服务重点:产程进展应把握五防,即防滞产、防出血、防窒息、防产伤、防感染。

1.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使用并绘制产程图,及早发现和处理难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早护送转诊。

2.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无菌操作,保护会阴,避免产伤,确保每个新生儿出生现场都有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

3.严格掌握产前使用宫缩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提倡自然分娩,掌握剖宫产、阴道助产和会阴切开指征。5.预防产后出血,准确测量、记录出血量,产后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

6.严格执行产科危急重症抢救常规、流程及抢救制度。7.指导母乳喂养,坚持“三早”(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产后半小时内开奶。

第七条 产褥期保健

服务重点:产妇出院后,助产技术机构及时将孕管卡填写完整并转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得到转来孕管卡后,妇幼保健人员或乡村医生应于出院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加强产褥期保健管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在助产技术机构按规定时间对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动员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2.产后访视及产褥期保健管理

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测血压、体温,检查乳房、子宫复旧、恶露量及性状、会阴或腹部伤口等情况;发现产妇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并追踪随访。

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包括测体温、体重,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和大小便等情况,注意有无畸形、黄疸、脐部感染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注意进行产褥期母乳喂养、卫生、营养、心理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3.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正常产妇做产后42天健康检查,应嘱异常产妇到原住院分娩的医疗保健机构检查,并在2周内随访检查结果。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并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3)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知识指导。

第八条 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

1.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高危孕妇应评分、登记和专案管理。2.高危妊娠应在孕管卡上作出高危标志,每次产前检查应详细填写“异常情况处理”,并预约复查时间。

3.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高危妊娠登记簿”,并上墙管理,定期检查高危孕妇诊疗情况。发现未按预约时间复诊的应电话追访,通知孕产妇所在地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追踪随访。

4.对需要转诊的高危孕产妇应填写“高危妊娠转诊卡”,交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信息收集内容及使用 1.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首次产检的孕妇应填写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一),对未建卡的孕妇应督促到居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卡;定期将收集的孕妇信息反馈到基层医疗机构建卡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孕妇应及时建卡、填写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二),将每次检查的信息按要求记录,了解掌握本辖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

2.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卡:孕妇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免费建卡;孕妇携孕管卡进行产前检查,检查单位认真记录;住院分娩时孕妇将孕管卡交助产技术机构记录分娩情况;出院后,由助产技术机构将孕管卡由妇幼保健机构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孕管卡的运转程序。

3.产前检查记录单:由孕妇自愿选择的助产技术机构建立,每次产前检查医生记录检查情况,分娩前由产科门诊保管,分娩时转入产科病房作为病历归档。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孕妇应及时建立健康档案,每次应将产前检查情况及时填写,做好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检查填写及存档。

5.高危妊娠登记簿:接受产前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发现高危妊娠孕妇应进行登记。

6.高危妊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危孕妇需转诊应填

医疗保健机构对失访的高危孕妇转基层追访。

7.高危孕产妇追访记录本:对未按预约时间就诊的高危孕妇,接受产前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不同的高危因素进行记录、追访。

第三章 分级管理和职责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1.负责统筹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与协调。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与本规范的衔接,制定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保证孕产妇系统保健流程正常运转。

2.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负责辖区内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准入、校验。

3.加强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抓好医疗机构的产科规范化建设。

4.健全围产保健协作组,组织辖区内孕产妇死亡评审和疑难病例的围产儿死亡评审。

5.督促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依法上报住院分娩的活产数、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终止妊娠等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责

1.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与业务指导,按时完成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计划生育相关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与助产技术检查。

3.妇幼保健机构每季度召开妇幼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业务学习,部署工作。

4.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辖区内高危孕妇管理中心,应协调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本地区重度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工作,掌握重度高危孕产妇治疗、监护、转归结局。

5.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第十二条 各级各类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1.执行本省和辖区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

2.建立健全本院孕产妇系统保健信息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各种信息的收集及运转;产科门诊按要求建立并记录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产前检查记录单及高危孕妇管理表簿卡,记录孕管卡;督促未建孕管卡的孕妇到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

接受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助产技术机构应完整记录孕管卡的分娩情况。

3.成立产科急救小组,由院妇产科、内科、外科、医技等有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院内外重症孕产妇的抢救。

参加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协助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助产技术执法检查。

5.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6.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第十三条 乡镇卫生院职责

1.承担辖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提供免费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及42天检查服务。

2.加强与村妇联和计生等部门联系,尽早发现孕妇,免费建立孕管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建立、记录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督促孕妇定期产前检查。负责高危筛查、评分、追踪管理及转诊,建立、记录高危孕妇管理表簿卡。

3.负责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各种信息的回收、核实、结案、统计,定期总结、上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将新生儿访视个案信息转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

孕产妇自愿在各级各类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有偿产前检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及时了解、掌握孕产妇保健的相关信息。

4.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定期参加县级例会;每季度召开村卫生所乡村医生或妇幼保健人员例会。

5.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告知服务内容,使

第十四条 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

1.流动人口孕产妇应与居住地有户籍的孕产妇享有同等的医疗保健服务。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人员应定期与计生服务站、流动人口办公室联系,尽早发现流动人口孕妇,督促建卡、定期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并做好产后访视。

3.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应动员其到暂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孕管卡,并及时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追踪观察 第四章 服务要求

第十六条 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条件。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2

1 加强沟通协调, 充分发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加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 积极行使管理职能, 是保证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1], 并先后出台《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规范的通知》《蕉岭县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蕉岭县0~6岁儿童系统管理实施方案》与《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标准》等政策, 并负责沟通协调, 要求全县使用统一的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 制订分娩单位统一的产妇护送费、访视费等, 每月8号结算费用给各乡镇卫生院, 以保证各乡镇卫生院实施保健工作的经济支柱, 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规范做好蕉岭县妇幼保健管理工作。

2 加强三级保健网络建设“坚持”是特色

2.1 县级管理

(1) 妇幼保健院在三级保健网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 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卫生管理部门间的中心纽带, 外勤科人员按季度下乡, 主要参加保健员例会, 检查和指导妇幼保健管理与九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五项妇幼项目工作, 协助解决镇、村两级保健院存在的问题, 形成督导记录[2]; (2) 妇幼保健院持坚每月8号召开卫生院妇幼干部例会, 传达上级部门的妇幼卫生工作精神和新的工作方向, 并进行各种业务知识培训; (3) 妇幼保健院坚持每季度评审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针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死因进行分析、查找, 提出干预措施, 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4) 外勤科每年坚持走村串户执行村级抽查工作 (即到各村各户抽查孕产妇和儿童若干名, 了解保健实施到位情况) 和年终妇幼卫生检查评比工作, 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2.2 镇级管理

(1) 乡镇卫生院妇幼干部负责该镇两个保健工作的实施。要求妇幼干部坚持每月下乡到村级, 每天1个管理区, 与保健员共同进行孕产妇摸底调查并集中产检, 对孕妇进行五次产前检查 (含早孕检查) 、筛查高危孕妇, 分村级将孕产妇、高危孕妇登记入册、监护管理, 同时对非健康人群, 如地贫基因携带者、唐氏高风险、梅毒、乙型肝炎的孕妇建立专案, 进行追踪随访[3]。要求高危孕妇住院分娩, 严格要求卫生院不得截留高危孕妇住院分娩。妇幼保健院每季度下乡进行抽查考核落实情况, 并将考核成绩上报卫生管理部门。 (2) 按要求对辖区内儿童进行体检和系统管理, 同时给予发育、心理、营养等进行指导, 并对体检有问题的儿童及时进行转诊处理。对辖区内儿童贫血、佝偻病、早产儿等常见多发病及体弱儿专案管理, 对非健康人群, 如新生儿疾病筛查异常者、唐氏高风险儿、梅毒、乙型肝炎孕妇所生的儿童建立专案, 进行追踪随访。妇幼保健院每季度下乡进行抽查考核落实情况, 并将考核成绩上报卫生管理部门。 (3) 卫生院坚持每季度召开保健员例会1次, 听取保健员汇报情况, 反馈群众对保健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保健质量。

2.3 村级管理

(1) 卫生院制订保健员管理制度, 每个村配置1名保健员, 不担任产检和接生工作, 只负责掌握辖区范围内的孕妇和儿童情况, 进行保健宣教、督促检查、护送孕妇住院分娩及做好产后访视工作。在产后访视工作中, 要求保健员必须对母婴完成4次的访视工作 (3、7、14、28 d) , 并及时填写产后访视记录表 (根据孕保册上产后访视记录表制出, 县级医院分娩的产妇出院时一并带回交给保健员) , 访视期满后, 填写访视表上交卫生院, 方可结付访视费。保健员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 熟悉最基层情况, 充分发挥网底的作用, 对协助全县保健工作起重要作用。 (2) 为提高保健员的积极性, 可改善保健员的待遇。即要求卫生院适当补贴保健员参加例会的差旅费, 与乡村医生签订《蕉岭县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责任书》, 规定村医每月补贴适当经费给保健员, 由其代替村医完成保健工作, 以增加保健员收入, 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 信息统计、资料收集工作“统一”是特色

坚持执行统一报表与收集资料制度。以往各镇卫生院独自收集信息数据、各项资料, 可能出现漏报、重报, 资料收集困难、丢失的情况, 导致后续的服务难以跟进。根据这一情况, 通过协调达成共识, 即在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 由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做好其详细信息的登记表, 并保管好孕保册不再交回给产妇, 妇幼保健院外勤科每月月底负责将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登记的住院产妇登记表、婴儿出生名单, 连同孕保册一并收集在妇幼保健院, 统一每月8日在召开卫生院妇幼组长例会时, 将收集的各项信息、数据及孕保册按属地管理原则统计交回各乡镇, 做好月报表或年报表, 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资料的完整性, 避免漏报、重报和资料丢失现象。

4 流动孕产妇和流动儿童管理“沟通、反馈”是特色

乡镇卫生院之间与县级医院之间应加强沟通协作, 互相反馈流动于各乡镇之间的孕妇和儿童情况, 进行常规电话跟踪, 减少漏缺管理情况的发生, 保证妇幼保健工作全面覆盖。县级医院、各镇卫生院对别个乡镇的孕妇进行产后42 d检查, 或对别个乡镇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后, 将检查情况登记于特制的检查表中, 并在每月8日妇幼组长例会时将体检表反馈于各乡镇, 避免因孕妇和儿童的流动而出现漏管现象, 真正做到从细处入手, 一丝不苟, 服务于群众。

5 结束语

蕉岭县在孕产妇保健与儿童保健管理两个方面, 紧紧围绕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为中心, 大胆创新管理模式, 真正将工作做到实处, 为蕉岭县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应继续完善这一特色的管理模式, 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服务, 使母亲更安全、儿童更健康。

参考文献

[1]于保文.妇幼保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外医疗, 2011, 30 (31) :184-185.

[2]黄拱秀.影响农村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89, 3 (10) :31-33.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3

国家给从事妇产专科的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降低剖宫产率事关国计民生。做好孕产妇生殖保健,确保母婴平安,这是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并且刻不容缓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新举措,还必须呼吁和取得整个社会的共同支持方能完成好这一伟大工程。笔者总结临床孕产妇饮食营养和孕产期保健管理以及危急情况处理,谈点滴体会。

1实现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的目标,在未怀孕前就该开始

行动了。在生命的长河中,育龄妇女在最好的年龄段、最佳的身心健康状态孕育宝宝这是先决条件。你和妳准备好了吗?夫妇健康,避开疲劳期,快乐的心态,温馨的环境,情深婴美,千钧一刻,孕育一个新生命的伟大工程开始了。

2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当年结婚当年孩儿,当年没有过三

年。只要具备了生育的必要条件,又正直旺盛的生理生育阶段肯定会有孩子,没怀上的,一定有原因。你要就医呀,你要找名医呀,要早治疗,要正确治疗。一位患有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婚后三年不孕,每次月经来潮如难临头,痛得死去活来,毕秀英教授为她采取国内外最先进的保宫技术,采用“诺雷德”药物保守治疗,每月1针,腹壁皮下注射,5次一个疗程,疗效很显著,免除切除子宫的后患,给了患者实现生育梦想的机会。我院医疗上采取的人流术前、术中、术后,分娩中的,宫颈疾病的,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的,盆地重建的6大保宫技术,使很多来凤凰妇产医院就医的患者受益,像实足年龄42岁的高龄夫妇也欣喜得子,实现了生殖疾病应早治早孕不是梦。

3孕妇营养应该如何吃?照書本吃,科学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不成问题,孕产妇的营养更不成问题。孩童时是小胖孩,独生子女更是想啥吃啥,婚前快速减肥往往不理想,婚后吃出“三高”,孕后吃出难产巨大儿,怀孕期间脂肪全都饱和了,产褥期为了哺乳继续营养,机体代谢负荷过重,血脂各项异常,只好给婴儿断奶,导致母乳喂养障碍。对患有肝胆肾功等异常的孕妇,我们告诫孕产妇在饮食上当选择过“贫民生活”实为上策。因此,临床救治肥胖、高危孕产妇,实施的效措施,应该由孕期的饮食营养埋单,尤其是孕中晚期的过剩营养。我院隆重开办孕妇学校,办月嫂培训班,指导孕产妇围生期科学摄取营养,并与孕期坚持运动相结合,培训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服务于孕产妇和新生儿,对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剖宫产率,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平安实为好举措。

4特殊高危孕产妇到具备国家要求标准的妇产医院生产

主要优势有3,一是具备一定高难手术救治条件和能力,二是高度重视准备充分;三是确实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一位RH(-)性既“熊猫血”(这在国内发生率是1/1000)双胎并高危孕妇由外地转来我院,我们在各级高度重视、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积极妥善应对紧急情况,成功为这位高龄高危“熊猫血”双胎产妇剖宫产出一对龙凤双胎。另一位“镜像人”(国内发生率应该是百万分之一)孕妇,右位心,肝胆胰脾等脏器异位。基于患者对我们的技术信任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强烈要求,经过慎密检查诊断积极准备,良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成功剖宫产出3750克女孩儿,母婴平安。

5对缺乏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孕妇,应汲取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孕期指导

如对早期妊娠的孕妇如果出现见红,有阴道流血过多先兆流产征象,积极接受保胎治疗,严格卧床休息。经医生诊断难免流产时,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精神安慰心理和护理,准备健康身体条件,提高承受应对能力。一位怀孕中晚期孕妇,由于知识缺乏,双手习惯行向下推力摩擦腹部至胎盘早剥来院,由于及时行剖宫产后母婴平安。

6“新生儿病毒性红疹”不少见

北方气候分明,孕妇胎儿易受感冒侵袭,孕妇往往防不胜防。孕妇怀孕期间招致病毒感染的程度与新生儿出生后发生新生儿病毒性红疹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新生儿病毒性红疹与新生儿受热的皮肤发红的疹子不同,新生儿病毒性红疹的中心均有小白点凸出。发生新生儿病毒性红疹可在新生儿沐浴后,擦干皮肤,选用药物芦甘石洗剂涂于红疹皮肤表面即可,可反复涂擦至愈。注意新生儿衣物被服选择竹纤维、精棉等透气好的面料,保持新生儿皮肤与被服等通透性良好,从而减轻症状及痊愈。

7产妇的催乳,在现代国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有专业催乳师催乳

临床中已经证明手法按摩有助催乳,但一定是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催乳和产妇营养进食密切相关,有乳腺炎征兆禁忌继续揉奶,酌情遵医嘱药物抗炎治疗;产妇自然分娩和单纯剖宫产后可不必等到排气后,可先喝萝卜条汤,能促进肠蠕动尽快恢复;产妇大量排泄褥汗,多喝汤水,鲫鱼汤催乳效果很好,也可服加入中药通草的猪蹄汤催乳。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4

孕产妇保健及15-49岁妇女保健管理

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孕产妇保健管理:

1、检查情况:***医院孕产妇保健管理核查报表数字准确,无逻辑性错误。电话畅通,核查服务情况真实,项目人群满意度100%。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均达到要求指标。

2、存在问题 :因系统更新,抽查10份孕产妇电子档案抽查中部分尚未补充完整(未超过三项,非扣分因素)

二、15-49岁妇女保健管理

1、检查情况:有花名册及工作记录。

2、存在问题:工作记录不规范(非扣分因素)。按照要求工作记录是以门诊日志形式表现出15-49岁妇女管理咨询记录为主,健康教育咨询、讲座为辅。***医院提供的工作记录是门诊病人登记,不是咨询记录。健康教育咨询和讲座不规范(如照片缺乏咨询内容主题,缺乏实践等)

三、与医院其他项目工作相关(健康教育项目)的问题 三级妇幼网络培训记录不完整、不规范。

四、其他问题:***医院此次检查不存在的,但在与专家交流中,发现在我县其他医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项目报表数据是否有台账支持,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逻辑性错误。

2、孕产妇联系方式是否畅通。

3、项目人群(孕产妇)是否知道孕产妇保健的内容、流程,(早孕建册、5次体检、产后访视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按规范要求免费进行,服务满意度如何。

4、早孕建册是否纳入孕早期检查常规,是否县内医疗卫生机构都在进行,尤其是综合性医院。

5、早孕建册中孕产妇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孕产史等是否为实际测量和询问,要求的辅助检查是否在本机构进行,是否免费进行。

6、档案中是否有缺项漏项,填写的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是否有化验单支持。

7、产后访视是否由专业人员进行,即是否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已知部分乡镇为男乡医或未经相应培训的女乡医,甚至无医学知识的妇女主任进行访视均不合格。

五、建议文字性归档资料

(一)、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产妇保健管理登记本; 高危妊娠专案管理登记本; 孕产妇死亡登记薄; 辖区孕产妇健康档案;

产后访视登记薄、早孕建册登记薄、产前检查登记薄(excel表格)

(二)、15-49岁妇女系统管理

年度妇女保健工作计划;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方案;辖区内15-49岁妇女花名册;15-49岁妇女保健咨询与指导记录本;

(三)、其他资料

1、妇女保健工作人员登记表(包含村级);

2、例会签到、会议记录(与儿保合用)(县级、乡级)

3、妇保培训资料(参加县级和乡镇为村培训资料)

4、督导资料

5、健康教育宣传及讲座等相关资料。(有相关记录和照片)

6、妇保工作总结;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篇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1年07月08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卫生部日前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教授王临虹介绍,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与原有相关规定相比,新发布的《办法》和《规范》有以下明显不同:强调了孕前保健的内容,要求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规范的孕前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减少出生缺陷;明确提出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等不同时期的保健重点;明确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要求,加强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管理,增加了血糖筛查等相关内容;对母婴传播相关疾病予以关注,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纳入孕期初诊检查的基本辅助检查项目。

王临虹教授说,《办法》还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孕产期保健工作中的管理职能,强调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作为孕产期保健工作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规定提供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并配合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说,制定《办法》和《规范》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使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逐渐从原有的以技术服务和疾病管理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和健康管理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健康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要求。(记者 甘贝贝)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卫生部负责制订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建立孕产期保健工作信息系统,对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

(一)落实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督导、考核;

(二)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和孕产妇危重症急救网络,确定承担孕产妇危重症抢救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确保辖区内至少有一所承担抢救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三)组建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负责孕产期保健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

第七条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受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孕产期保健技术管理的具体组织和信息处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定期组织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评价;

(二)组织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

(三)具体实施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有条件的可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

(四)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上报。

第八条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以及相关诊疗指南、技术规范,提供孕产期保健技术服务,按要求配合做好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定期收集孕产期保健信息,并报送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范围,开展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乡镇(街道)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承担宣传动员孕产妇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进行产后访视等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

第三章 孕产期保健

第九条 孕产期保健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各阶段的系统保健。

第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孕前保健,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等。孕前保健一般在计划受孕前6个月进行。

第十一条 医疗保健机构为怀孕的妇女提供孕期保健,包括建立孕产期保健册(卡)、提供产前检查、筛查危险因素、诊治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提供心理、营养和卫生指导等。

在整个妊娠期间至少提供5次产前检查,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根据不同妊娠时期确定各期保健重点。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危险因素。

第十二条 医疗保健机构为妇女提供分娩期保健,包括对产妇和胎儿进行全产程监护、安全助产及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及处理。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提供以下服务:

(一)对产妇的健康情况及产科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

(二)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绘制产程图,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及时诊治或转诊;

(三)鼓励阴道分娩,在具备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实施剖宫产;

(四)规范应用助产技术,正确使用缩宫素;

(五)加强分娩室的规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

(六)分娩后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预防产后出血;

(七)预防新生儿窒息,对窒息新生儿及时进行复苏;

(八)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评估,做好出生缺陷诊断与报告;

(九)按照规定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

第十三条 提倡住院分娩。对因地理环境等因素不能住院分娩的,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由医疗保健机构派出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家庭接生;无条件的地区,应当由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并进行转诊。

第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对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产褥期保健。包括为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开展母乳喂养、产后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指导,为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

。行正常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至少住院观察24小时,产后3-7天及28天进行家庭访视,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检查。高危产妇及新生儿应当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控制方案、评价指标。

第十六条 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应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建立保障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的自查制度,定期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质量检查。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开展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对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孕产妇产前保健检查须知 篇6

孕产妇产前保健是保障,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道重要防线。孕前保健主要通过产前检查来完成。产前第一次检查应在停经确定怀孕开始,内容包括妇科检查(了解生殖器官及盆腔有无异常),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功能、化验血、尿常规及遗传咨询。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在妊娠28周之前每月1次产前检查,28周—36周每半个月一次产前检查,36周—40周每周1次产前检查。共进行9次产前检查。高危孕产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为了您和孩子的安全请重视产前检查。

孕期常规检查项目及时间:

13周前:B超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肾功、二对半、血糖、梅毒、艾滋病、丙肝、白带常规、心电图、微量元素、优生四项。(意义:排除异位妊娠、心脏病、阴道炎、尿道炎、先天梅毒儿)

14周—20周:产检、产前筛查。(意义:唐氏综合症筛查、神经管缺陷筛查)

20周—24周:产检、彩超、血常规、微量元素、ABO溶血。

24周—28周:产检、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妊高症检测。

(意义:排除糖尿病,了解孕妇有无妊娠高血压倾向)

28周—30周:产检、血常规、尿常规,四维彩超、胎心监护。

(意义:排除胎儿畸形、胎儿缺氧、了解孕妇有无贫血。)

30周—32周:产检、尿常规、胎心监护、微量元素。

32周—34周:产检、血常规、尿常规、胎心监护、彩超。

34周—36周:产检、血常规、心电图、胎心监护。

36周—40周:产检、胎心监护、彩超、血常规、尿常规。

注:

1.产前唐氏筛查孕14—20周(空腹采血)。

2.肝功、肾功、凝血四项、四项病毒检查需空腹采血。

3.畸形儿筛查(彩超)孕18周—24周。

4.母亲血型O型,父亲血型A、B或AB型者要做ABO溶血测定。

5.糖尿病筛查孕24—28周,有高危因素者孕32—34周复查。

6.贫血者每月复查血常规。浮肿、高血压患者随时查尿常规。

7.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于孕28周、32周、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iu。

8.臀位于孕28周矫治。

9.梅毒、艾滋病、丙肝是国家卫生部规定孕妇必须检查的项目。

10.孕36周后每周1次胎心监护。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7

一、孕前保健

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二、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 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对妊娠应当作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及早干预。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一) 孕期保健内容。

孕期保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基本检查项目和建议检查项目。基本检查项目为保证母婴安全基本的、必要的检查项目, 建议检查项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

(二) 孕期检查次数。

孕期应当至少检查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 孕中期至少2次 (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 , 孕晚期至少2次 (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 , 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三) 初诊和复诊内容。

依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期检查的时机, 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 初诊。

(1) 确定妊娠和孕周, 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 (册) , 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 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3) 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 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4) 孕早期进行盆腔检查。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 应当进行阴道检查, 同时进行产科检查。

(5) 辅助检查。

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建议检查项目: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2. 复诊。

(1) 询问孕期健康状况, 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2) 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 (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

(3) 每次复诊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4) 进行相应时期的孕期保健。

(四) 确定保健重点。

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等情况, 确定孕期各阶段保健重点。

【孕早期】 (妊娠12+6周前)

1. 按照初诊要求进行问诊和检查。

2.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讲解孕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给予营养、心理、卫生 (包括口腔卫生等) 和避免致畸因素的指导, 提供疾病预防知识, 告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时间等。

3.筛查孕期危险因素, 发现高危孕妇, 并进行专案管理。对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诊治或转诊,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 评估是否适于继续妊娠。

【孕中期】 (妊娠13~27+6周)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绘制妊娠图。

3.筛查胎儿畸形, 对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应当及时转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

4.特殊辅助检查。

(1) 基本检查项目: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2) 建议检查项目: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5.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提供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 告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等。提倡适量运动, 预防及纠正贫血。有口腔疾病的孕妇, 建议到口腔科治疗。

6.筛查危险因素, 对发现的高危孕妇及高危胎儿应当专案管理, 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必要时转诊。

【孕晚期】 (妊娠28周及以后)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继续绘制妊娠图。妊娠36周前后估计胎儿体重, 进行骨盆测量, 预测分娩方式, 指导其选择分娩医疗保健机构。

3.特殊辅助检查。

(1) 基本检查项目:进行一次肝功能、肾功能复查。

(2) 建议检查项目:妊娠36周后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检查等。

4.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纠正贫血, 提供营养、分娩前心理准备、临产先兆症状、提倡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婴儿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5.筛查危险因素, 发现高危孕妇应当专案管理, 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必要时转诊。

三、分娩期保健

分娩期应当对孕产妇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 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 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 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一) 全面了解孕产妇情况。

1.接诊时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既往史和生育史,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2.进行胎位、胎先露、胎心率、骨盆检查, 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3.辅助检查。

(1) 全面了解孕期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孕期未进行血型、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者, 应进行相应检查。

(3) 建议检查项目:孕期未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者, 入院后应进行检测, 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4.快速评估孕妇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筛查有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以及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因素;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职责及服务能力, 判断能否承担相应处理与抢救, 及时决定是否转诊。

5.及早识别和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监护, 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 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必要时转诊或会诊。

(二) 进行保健指导。

1.产程中应当以产妇及胎儿为中心, 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务。

2.鼓励阴道分娩, 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三) 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全产程监护。

1. 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

(1)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正确绘制和应用产程图, 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无处理难产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转诊。

(2) 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并正确使用。

(3) 正确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 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

2.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 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 应当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 必要时及早转诊。

(2) 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使用缩宫素, 并准确测量出血量。

(3) 正确、积极处理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产道, 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 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 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 发生产后出血时, 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严格执行产后出血的抢救常规及流程。若无处理能力, 应当及时会诊或转诊。

3. 积极预防产褥感染。

(1) 助产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进行产包、产妇外阴、接生者手和手臂、新生儿脐带的消毒。

(2) 对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做好产褥期卫生指导。

4. 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1) 产程中密切监护胎儿, 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并及时处理。

(2) 胎头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

(3) 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 并及时复苏。

(4) 所有助产人员及新生儿科医生, 均应当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每次助产均须有1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

(5) 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应当完备, 并处于功能状态。

5. 积极预防产道裂伤和新生儿产伤。

(1) 正确掌握手术助产的指征, 规范实施助产技术。

(2) 认真检查软产道, 及早发现损伤, 及时修补。

(3) 对新生儿认真查体, 及早发现产伤, 及时处理。

6.在不具备住院分娩条件的地区, 家庭接生应当由医疗保健机构派出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或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助产技术规范, 实施消毒接生, 对分娩后的产妇应当观察2~4小时,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并进行转诊。

四、产褥期保健

(一) 住院期间保健。

1. 产妇保健。

(1) 正常分娩的产妇至少住院观察24小时,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2) 加强对孕产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后病情监测。

(3)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加强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 注意产妇心理健康。

(4) 做好婴儿喂养及营养指导, 提供母乳喂养的条件, 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产后避孕指导。

(5) 产妇出院时, 进行全面健康评估, 对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 应当转交产妇住地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实施高危管理。

2. 新生儿保健。

(1) 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 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胎龄、生长发育评估,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做好出生缺陷的诊断与报告。

(3)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必要时应当转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护及治疗。

(4) 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

(5) 出院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有高危因素者, 应当转交当地医疗保健机构实施高危新生儿管理。

(二) 产后访视。

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家庭访视1次, 出现母婴异常情况应当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指导及时就医。

1. 产妇访视。

(1) 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孕产期有无异常以及诊治过程。

(2) 询问一般情况, 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和恶露情况。

(3) 监测体温、血压、脉搏, 检查子宫复旧、伤口愈合及乳房有无异常。

(4) 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关注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督促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2. 新生儿访视。

(1) 了解新生儿出生、喂养等情况。

(2) 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哭声、肤色、脐部、臀部及四肢活动等。

(3) 听心肺, 测量体温、体重和身长。

(4) 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及预防接种等保健指导。

(三)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 产妇。

(1) 了解产褥期基本情况。

(2) 测量体重、血压, 进行盆腔检查, 了解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

(3) 对孕产期有合并症和并发症者, 应当进行相关检查, 提出诊疗意见。

(4) 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

2. 婴儿。

(1) 了解婴儿基本情况。

(2) 测量体重和身长,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如发现出生缺陷, 应当做好登记、报告与管理。

(3) 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 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4) 提供婴儿喂养和儿童早期发展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 篇8

【中图分类号】R56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06-01

孕产期保健服务是指从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为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提供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包括孕产期卫生指导、基本的孕产妇系统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卫生咨询和疾病防治等一系列系统的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应以提高产科质量为中心,筛选高危孕妇为重点。由于各期都有应做的检查、宣教及处理的特殊内容,因此各期保健都非常重要。

1.孕期查体至少五次,高危孕产妇增加检查次数,至少7次。建议孕期做B超检查不超过3次,孕早期12周以前最好不做B超。

1.1孕产妇应从孕前三个月开始至孕后三个月,每日口服叶酸片0.4mg,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1]。

2.及时识别早孕症状,及早开始保健。

2.1建议在12周以前到辖区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第一次产前检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以便了解孕妇基础的健康状况,尽早识别不宜妊娠的疾病及妊娠高危因素。

2.1.1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测基础血压,确定妊娠月份,推算预产期。

2.1.2作常规化验:血、尿常规包括尿糖、血色素、血型、血红蛋白,肝功、肾功等,发现妊娠禁忌证和严重合并症者,应及时处理。

2.1.3指导孕妇尽量避免接触猫、狗及放射性物质,家庭内避免使用电磁炉、微波炉,避免服用致畸药品,减少电脑、电视的使用[1],并对孕早期常见的妊娠剧吐、先兆流产进行防范常识及护理措施的宣教.

2.2孕16—20周至少检查一次,询问饮食情况,有无阴道出血、水肿等异常,胎动出现时间,建议做产前筛查,预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2.3:在孕20—24周至少检查一次,高危妊娠应增加检查的次数,复查血色素、尿蛋白、查血糖等,有合并症者做特殊检查并及时处理,孕20周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铁补钙。建议做B超筛查胎儿有无畸形,检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

2.4指导自数胎动:胎动计数是指孕妇自己计数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有一定帮助。计数可从7个月开始,直至临产。每日早中晚各计数胎动1次,每次1小时,3次相加总数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若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可能胎儿有宫内缺氧,应即时到医院诊治。如有工作不便,可在晚上8-10点间计数,正常1小时胎动3-5次。

2.5孕28—36周:孕28周后争取每2—4周检查一次,如属高危应当增加检查次数2.5.1孕中期营养指导:此期妊娠反应消失,食欲增加,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重要,在主食

上除了米、面外,还要摄入一定数量的粗粮、豆制品和瘦肉、鱼、蛋、牛奶等含优

质蛋白质的食物。

2.6孕37—40周,每周检查一次,识别高危,重点注意贫血、妊高征、胎位不正、骨盆狭小、头盆不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早产及过期妊娠等[2],进行早期诊断及处理,预定分娩地点和分娩方式。

12.6.1孕晚期教给孕妇有关胎膜早破、早产的防范知识,孕晚期常见症状(便秘、尿频、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的家庭护理方法。

2.6.2指导孕妇自我监护:每日自测胎动、每周自测体重,保持体重以每周增加500g左右速度匀速增长。

2.6.3进行分娩先兆的介绍,以便孕妇识别,并能够及时去医院待产。介绍自然分娩的好处,帮助孕妇缓解对分娩的恐惧,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并进行产前呼吸方法模拟训练。

3:产后访视:

3.1产后常规访视3次,时间分别为出院后7天内,第28天、42天,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3.1.1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時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3.1.2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测体温、脉搏、血压。

3.1.3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乳腺管是否通畅,了解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指导与咨询。对有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特殊问题进行处理。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产褥期家庭护理常识[3]。

3.1.4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产后42天访视

4.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4.1.1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4.1.2对产妇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儿科学喂养等方面的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可减少妊娠合并症、高危因素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减少产褥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了母婴健康,实现了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秦新华主编,《孕产妇保健②》〔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P38,P16-17,P80.

[2]赵克华,徐月萍,孕妇学校在产科门诊中的作用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11

上一篇:外贸主管的英文简历下一篇:登记离婚协议与诉讼离婚协议的区别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