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精选10篇)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1

民勤的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个水的问题,有水就有绿洲,无水就是沙漠。

近年来,民勤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禁开荒、慎用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争取外流域调水,发展沙产业,推进移民搬迁,加快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轻农民对水资源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民勤生态恶化的趋势。青土湖通过每年注入式的生态调水,使干枯近半个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碧波。

第一,把石羊河上中下游之间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民勤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着眼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来解决。为此,民勤走了综合治理的路子,对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天上水)进行全面普查,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区域、产业、城乡和上下游之间的用水关系。并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证制度,充分发挥价格对水资源合理配置起到了调节作用。通过关井压田,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在夹河乡黄案滩出现了自流井,大片的芦苇荡是很好的说明。在东湖镇雨圣村干枯了多年的石井,出现了水的回升。在红纱岗也出现了自流井。

第二,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型工业,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严禁上高耗水的工业项目。加大城市节水力度,推广节水器具,实行集中供水、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减轻了农业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下大决心压缩高耗水作物,积极推广高效节约灌溉技术,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田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阳光农业”,节约了用水,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第三,加大了生态移民、劳务经济和计划生育力度。一是加大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移民收缩和劳动力转移是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民勤县有1.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绿洲只有8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绿洲的人口密度接近400人,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因此,统筹社会和人口两种生产,对民勤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移民减轻人口压力。将目前的30万人口移至20万人。二是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把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结合起来,使零星分散的劳务输出变成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三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从根本上缓解人口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

第四,努力打造“绿色民勤”。首先围绕水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水定耕地、定产业、定人口、定发展规模的原则,制定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规划。大幅度调减高耗水作物种植,大面积退耕还草还牧,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和草食畜牧业。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推进了用水制度改革,形成了节约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生产生活用水的合理机制。缓解了水资源危机,压缩了现有耕地面积、关闭机井、减少种植业规模。并在农区禁牧、县境内禁止开荒打井、绿洲内禁止超采地下水。

第五,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以外流域调水为主,积极争取立项建设引大济西和引黄济民工程。在解决人口压力上,以劳务输出和生态移民为主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为主。在经济发展上,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远期以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2

1 研究区概况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 平均海拔1400m, 介于东经101°49′41″至104°12′10″和北纬38°3′45″至39°27′37″之间,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所包围, 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 是我国较为典型的沙漠绿洲地带和荒漠生态类型区[2]。区域土地总面积16016km2, 以沙漠、绿洲、戈壁为主, 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45208.3hm2。

2 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成因一般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 而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成因中所占比例较大。

2.1 自然因素

2.1.1 气候条件

荒漠化的形成与区域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围绕气候的变化, 荒漠化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民勤县具有较为明显的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强, 昼夜温差较大, 大风多, 风力较强, 多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年平均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127.7mm, 年平均蒸发量2623mm, 昼夜平均温差15.5℃,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自然营力,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使得区域的气候愈加干旱, 荒漠化日益加强。

2.1.2 物质条件

我国西北地区经过历史上漫长的地质变迁, 沙漠多, 以砂粒为主的一些疏松沙质沉积物广泛分布。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 第四纪时期, 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 (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 , 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3]。民勤县处于沙漠腹地, 风沙肆掠, 水资源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度差、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条件。

2.2 人为因素

2.2.1 人地矛盾

民勤县土地总面积为16016km2, 人口平均密度17.2人/km2, 由于荒漠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 随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等原因, 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破坏, 增加了土壤风蚀,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进一步激化了民勤县的人地矛盾。

2.2.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是民勤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地下水的大幅度开采, 使得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不断减少,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涵养能力逐渐减小、地面植被大幅度枯死与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另外,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大量井水灌溉造成盐分集聚, 形成大范围的土地盐渍化;加之当地对水资源的管理欠缺, 民众节水意识薄弱, 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

2.2.3 植被破坏

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加速了荒漠化的产生, 近几年, 由于石羊河流域上游人类的滥砍滥伐、民勤盆地的开荒垦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 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恶化, 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并影响到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 造成民勤防风固沙植被和荒漠绿洲的逐渐萎缩, 自然灾害频发, 荒漠化产生速度加快, 风沙危害加强。

3 民勤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1 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荒漠化治理任重而道远

民勤作为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荒漠区,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植被覆盖度低,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 加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土地承载力持续下降, 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张, 生态危机严重。近几年来, 民勤县人民以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 走生态立县之路, 坚持与荒漠化做斗争, 积极探索荒漠化防治新模式和创新管理机制, 荒漠化防治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根据民勤政府工作网站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年底, 民勤县在408km风沙线上建成防护林带300多km,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5.32万hm2, 工程压沙造林面积2.74万hm2, 其中封育的天然沙生植被面积21.67万hm2, 封育成林面积5.2万hm2, 荒漠化面积从2009年的150万hm2减少到2013年的142.8万hm2, 净减少3万hm2, 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11.21%增加到2013年的12.32%, 提高1.11%。尽管如此, 民勤县仍然是我国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之一, 荒漠化治理的征途依然漫长。

3.2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比例较大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慢, 尤其是民勤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 教育资源欠缺, 大部分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法律意识不足,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 荒漠化治理的社会参与度低, 总体治理能力欠缺, 只顾着追求眼前和片面利益, 忽视生态效益, 违背生态规律, 未能处理好荒漠化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由于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乱砍滥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诸多人类活动的加剧, 造成的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灾害频繁发生, 荒漠化面积扩张并局部逆转, 危害严重, 损失巨大。

3.3 投资和扶持力度不大, 荒漠化防治效率与效果不高

民勤自然生态环境恶劣, 且荒漠化范围广, 因此治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荒漠化及生态环境的治理, 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 也需要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政策扶持。民勤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治理过程的时间周期长, 资金投入的滞后以及政策措施的不健全, 导致治理的效率不高, 效果不显著。

3.4 法律与政策体系不完善, 未形成严格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民勤县在荒漠化的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治理措施, 荒漠化蔓延速度得到了部分缓解, 但是治理的理念和方法缺少创新性和彻底性, 没有从源头和根本上有效遏制荒漠化的产生, 另外, 由于管理机制和防治力度的不完整, 导致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严重落后于荒漠化恶化的速度,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后续的治理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 也带来昂贵的治理费用和代价。

4“生态+”模式的基本原理

4.1“生态+”的概念

“生态+”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是在发展经验中形成的理念升华, 是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及各行各业各元素之中, 以人、自然、社会等方面和谐共生、循环发展为前提、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为基本点, 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 是推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关键和本质。

“生态+”的理念运用到民勤荒漠化治理中, 需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和方式, 是荒漠化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的协同发展。

4.2“生态+”的理论体系

4.2.1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新常态下一种新的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是以生态理念为主线, 贯穿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各个领域的经营管理观念。它与传统的产业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4]。

人类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生产规律, 落实生态生产必须要发挥产业生态优势, 实现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要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 相互促进, 着力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循环经济, 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且严格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扶持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 形成形式多样的生态产业链。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的稀缺性, 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人类的生产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合理范围之内, 形成人、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就是要根据产业自身的发展机理, 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范围, 协同工业、现代农业、三产等方面,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对各类产业系统进行转型优化, 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学习并建立具有生态理念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体系, 提高产业生态化竞争能力[5]。

4.2.2 生态+“现代化建设”

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思维的创新与提升, 是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耦合优化, 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生态转型[6]。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要以生态经济, 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切入点, 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从而有效达到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生态转型。

生态+“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重点围绕绿色发展, 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广泛普及绿色生活, 绿色城镇化和发展绿色经济, 进一步增强和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 努力实现生态现代化建设方式和生态治理机制的转型和创新, 做到科学发展, 从源头扭转自然生态环境对现代化建设的制约, 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 达到现代化建设生态化的互利模式,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

4.2.3 生态+“科技创新”

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 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念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 忽略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今时代, 随着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深化, 各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 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已不再现实, 生态化的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对这一矛盾解决的关键和重点[8]。生态+“科技创新”是将具有生态型的科技创新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 追求和谐的发展关系。其实质是要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的理念, 正确引导科技创新向着有助于资源环境保护, 有利于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等因素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9]。科技创新发展要以生态价值为衡量指标, 有效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改造和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使得科技创新在生态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生态+“科技创新”是要依靠这些有利平台和空间, 落实和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以发展生态化科技创新为契机, 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 构建完善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模式, 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在追求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的同时, 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理念, 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营造良好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环境, 把生态发展提升到新的发展轨道上, 努力实现人—环境—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4.3“生态+”的特征

4.3.1 系统性

“生态+”强调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它把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并依据其自身系统化的生态理念贯穿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 它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 通过各方面深度叠加, 从各个层次及部分之间来对其的发展进行优化及重塑。产生成倍的效果促进发展。

4.3.2 循环性

“生态+”核心在于调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大循环的和谐统一, 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4.3.3 和谐性

和谐是“生态+”的保障, “生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体, 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伦理形态, “生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协同生态制度, 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 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公平高效,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4.3.4 多样性

“生态+”并不是单一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其内容全面涵盖着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 其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各类自然环境生态系统, 还包括各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其目标的多样性, 不仅限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而且还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10]。

5“生态+”模式下的民勤荒漠化治理途径

5.1 加强流域用水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民勤县荒漠化恶化的最主要因素和根源就是水资源的退化, 民勤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解决水资源问题, 荒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政策法规建设作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民勤县的特殊情况, 则应该建立健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制定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规程, 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和调度, 做好流域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和规划, 公平合理处理好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利益。开源节流, 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民勤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 应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形成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和循环型农业, 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坚持封育保护的原则, 依据民勤县荒漠化的不同程度, 划定不同级别的封育保护区, 将造林治沙面积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扩大封育区范围, 对封育区实行严格管理, 禁止一切人类经济活动, 并逐步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治沙与治水并肩齐进, 还要注重市场经济对水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采用经济杠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5.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荒漠区林草植被

民勤县荒漠化程度大, 治理难度较大, 应因地制宜, 协调各部门, 综合多方面规划及治理措施, 积极落实防沙治沙规划, 实施荒漠区和流域生态修复, 使民勤县荒漠化生态修复区林草植被和水土资源得以恢复和保护。通过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和民勤荒漠生态系统, 转变产业结构, 生态移民、生活方式, 采取有效的人工整治的生态修复方式对民勤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 从而减轻荒漠化程度,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5.3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 促进荒漠生态经济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生态+“产业”就是要求努力打造民勤荒漠区特色产业, 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同时也利用好荒漠化自身丰富的资源条件, 大力发展荒漠区特色种植业, 充分利用荒漠区太阳能和风能, 例如民勤绿洲荒漠化地区具有其独特的风景和优势, 打造民勤荒漠绿洲旅游线路, 不仅可以推动荒漠区旅游业不断发展, 带动荒漠区民众经济提升, 而且还可以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民勤县现阶段需要不断创新荒漠化治理新机制, 在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推进沙漠经济的发展, 从而打造一批特色的荒漠区生态经济产业。

5.4 完善荒漠化治理扶持政策和管理机制

民勤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 需要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完善的金融财税体系,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各部门相互协同, 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形态。提高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严格落实责任制, 充分发挥监察监督作用, 限停或整改区域内各类高耗水高污染生产建设项目, 严禁各种弄虚作假及腐败现象发生, 从而保障民勤荒漠化治理顺利实施。

5.5 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推动荒漠化治理

民勤荒漠化的治理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 要按照生态+“科技创新”的具体思路, 在生态领域内进行荒漠化治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增效。需要鼓励区域民众在总结前期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和经验的同时, 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 为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荒漠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扶贫, 将生态环保技术和林苗栽培管理技术深入到区域每村每户, 提升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贫困民众的生活水平,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推动民勤县社会, 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6 结语

解决民勤荒漠化的问题, 提高民勤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本质, 推进民勤荒漠化治理,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荒漠区社会经济发展, 应该坚持“生态为本”的治理理念, 结合“生态+”理论模式, 运用各种荒漠治理措施和治理工程, 遵守自然规律, 遵循科学治理, 循环可持续的原则, 将生态治理作为区域联动发展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完善政策措施, 严格荒漠化治理立法执法, 从根本上改善民勤荒漠区生态环境, 改良区域民生经济, 保障生态安全, 加快促成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光荣, 吴波, 慈龙骏, 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 1999, 19 (4) :318-332.

[2]张学杰.遏制民勤沙漠化趋势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5, 41 (4) :320-321.

[3]魏海燕, 胡方彩.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科学, 2014, (6) :83-87

[4]毛德华, 郭瑞芝.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 26 (3) :90-93.

[5]陈柳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产业生态化[J].未来与发展, 2006 (5) :31-34.

[6]孔繁德, 王连龙, 谭海霞, 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 (3) :1-5.

[7]邓翠华.在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建设生态文明[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 (1) :12-16.

[8]舍娜莉, 何颖利.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举措[J].人民论坛, 2013 (11) :156-158.

[9]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科技创新生态化[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4 (3) :41-44.

民勤县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 篇3

关键词:民勤县;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效益;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051-04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646毫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至2007年,荒漠化面积已经占据全县土地面积的94.5%。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因此,温家宝总理11次牵挂民勤治沙问题,多次说“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1.民勤县生态移民路经创新的原因

1.1 人口规模与绿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加剧

自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兵西征,中原人口随之迁入河西屯垦戍边开始,民勤曾经历了三次人口迁入高峰,到清道光年间人口猛增至18.5万人。此后,由于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民勤绿洲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大大减弱,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境内人口开始大量外迁。至同治年间,全县人口减少2万人;民国5至10年,民勤境内连遭大旱,全县人口减少6万人,到1948年降至10.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外迁人口陆续返乡,1956年达到24.15万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备受天灾与贫困煎熬的民勤人民再次举家外迁,1963年全县人口减少至17.6万人。20世纪90年代,曾被称为“柳林粮仓”的民勤湖区生态急剧恶化,人口大量外迁,约3万人沦为“生态难民”。

2007年,民勤县总人口达31.3万,而全县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1.59万km2的5.5%。县内绿洲地区人口密度达358人/ k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是联合国同类地区人口密度临界指标的51.1倍①;即使按全县平均人口密度19.7人/ km2计算,也高出联合国的临界指标1.81倍。从水资源承载力看,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20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6%。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到1 700m3时,即可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1 000 m3时,就会引致供需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②。民勤县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国际极限标准的52%,水资源实际承载人口规模较极限承载能力17.5万人高出78.86%;即使到2010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的水资源目标落实后,水资源极限承载力也仅为27.4万人,现有人口仍超出3.9万人。庞大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沉重的人口压力让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1.2 传统生态移民模式面临诸多难题

一般来讲,生态移民有本地迁移和异地迁移、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等各种类型。早期,民勤主要是群众自发投亲靠友移民、教育移民等分散型移民,后来政府实施有组织的县内外整体型移民。2003年,组织湖区377户、1 037人向县外移民至新疆军户、芳草湖农场;从2004年开始,依托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先后在本县内的昌宁、夹河、蔡旗、大滩等乡镇建立4个移民点,整村整社推进县内移民385户、1 804人。这些传统的移民模式虽然对缓解民勤绿洲局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它们都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影响生态移民的实质性效果。

1.2.1 移民成本高。无论是县内移民还是县外移民,政府都要在迁入地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就民勤县内而言,以2007年实施的西渠镇煌辉村为例,搬迁一户需在迁入地新建84m2住宅一套,造价4.2万元,发放搬迁费0.1万元,加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户均1.4万元,学校、卫生所、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1.1万元,搬迁一户共需要投入6.8万元。由于涨价因素,2008年的户均搬迁成本达到8万元以上。甘肃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为5 000元,每户平均为2~3万元,与实际搬迁投入相差4~5万元。就县外而言,以2003年新疆移民为例,除上述基本建设费用外,每户还需搬迁运输费0.4万元,再加上承包耕地费用和涨价因素,户均搬迁费则高达9万元;而规划中的移民补助标准仅为人均6 000元,每户大约2.4~3.6万元。

1. 2.2 移民选址难。

就县内而言,由于民勤绿洲整体严重缺水,因此,从长远来看,实施县内易地移民是“剜肉补疮”之举,只能解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固有矛盾。况且,目前已收回的机关农林场大部分面积狭小,布局分散,地力条件差,无法满足移民必需的基本条件;大型国营农林场移民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县政府无法与之协调沟通,移民设想始终无法付诸实施。就县外而言,过去比较理想的迁入地选择为内蒙古和新疆,前者属分散移民,规模较小,近年当地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迁入政策,基本关闭了移民大门;后者经济规模大,对劳动力需求强烈,但其半军事化管理体制与民勤县农村自主经营方式差异很大,群众移民意愿不强烈,2003年组织移民最终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的只有35户。省内适宜移民的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目前也面临生态问题,不允许再进行移民。因此,县外移民基本失去了现实基础。

1. 2.3 收入反差大。

实施生态移民,提高群众收入是首要任务。从民勤已经实施的几次县内外生态移民情况看,迁入地的共同特点是耕地较少,地力条件较差,移民后土地开发整理的周期长、投入大,前期回报率低,影响农民的近期收入水平,从而挫伤了群众移民搬迁的积极性。2007年,民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869元,实施生态移民后群众在迁入地达到这个收入水平十分困难。

1. 2.4 遗留问题多。

对群众而言,实施生态移民是伤筋动骨的大事。由于民勤县生态移民迁出区主要分布在湖区等沿边沿沙地区,当地群众在脱贫解困过程中形成的集体和个人历史债务都比较多。实施生态移民,必然涉及债权债务、二轮土地延包及退耕还林地处置、集体和个人财产处置、子女上学、老人养老等许多遗留问题。这些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引发许多新矛盾,成为移民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生态移民的成效。

2.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及其效益

2.1 实施生态公益型移民的依据

从民勤县的实际来看,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固有矛盾不仅表现为人口总量对环境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削弱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全县93%的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种植业消耗了全县82%的水资源,却仅创造了42%的产值,劳动和资源的产出水平都比较低。因此,民勤绿洲既要走出传统移民模式面临的困境,又要科学破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固有矛盾,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寻找更加符合民勤实际的移民新路径。

有鉴于民勤的县情,若通过结构调整,在减少经济活动对水资源需求量、减小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同时,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岗位,那么,这样的做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而言,如果在生态移民中能将传统的“空间迁移”转变为“产业转移”,不进行人口异地搬迁,而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相应的政策保障,使水、沙、地等生产要素实现功能转换,使劳动者实现身份置转,使沿边沿沙区各类生产要素退出生产领域,进入生态建设领域,从而大力缓解人口压力,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生态移民”的效果。

2.2 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的实践

生态公益型移民,就是政府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动员群众投入生态治理建设,将农民、土地、水资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进入生态建设事业,实现土地耕作林草化、水效利用最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群众收入公益化,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基于上述理念,民勤县于2008年在东湖镇正新村建立了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按照“政府引导、公益支持、项目依托、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农民自建”和“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制订实施方案。一是创新户籍制度,将沿边沿沙区农户的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户口,人口仍在原地居住,耕地全部退出农业耕种,转为生态用地,按照人均2.5亩的标准核定并整体规划,全部种植紫花苜蓿、甘草等饲草作物和中药材,政府对试验区确定的生态农户每年发放一定金额的生态专项补助,以促进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种植业转变为节水和生态效益明显的草畜业,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以增加群众收入;三是进行生态建设,将试验区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防沙治沙协会”,组建专业防沙治沙队伍,按照试验区内确定的人口数量,在青土湖防沙治沙示范区内就近居住地每年人均划分4亩沙地,统一进行工程压沙造林,逐步实现农民向治沙工人转移,促进试验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按照这一方案,由县扶贫办牵头,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东湖镇政府具体实施,全面开展试验区建设。县扶贫办和东湖镇政府与试验区66户、331人签订了事业转移合同书,并办理了享受生态专项补助手续;成立了“东湖镇正新村风沙治理协会”,以正新村至青土湖段农区沿线流沙治理为重点,组织群众在青土湖以东、正新村以北完成了长6km、宽0.2km、面积1 800亩的压沙工程,同时按照每亩83株的标准完成了梭梭栽植工程;并对退出的耕地按标准重新核定、整体规划,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515亩,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312亩,同时以社为单位新建规模养殖小区5个,完成了试验区内5.3km农村二级公路新建工程。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试验区内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的成效初步显现。

2.3 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的效益

2.3.1 生态效益。一是用水量和用水定额下降。沿边沿沙区耕地总面积为12.65万亩,配套使用机井1 207眼,亩均耗水560m3,耗水总量7 082万m3。根据实验区的实施结果,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项目实施后,沿边沿沙区可压减耕地2.6万亩,保留耕地全部转为药草用地,亩均耗水下降到370 m3,耗水总量下降到3 717万m3。二是用水结构更趋优化。沿边沿沙区的种植业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比例为 94∶0.7∶5.3,项目实施后种植业退出生产,生态用水、生活用水比例调整为94∶6,生态用水比例大幅提高。三是用水效益稳步提高。沿边沿沙区农民每百元收入的水资源消耗量一般为50m3,项目实施后降为22m3。四是 “虚拟水”的节水效应充分显现。2008年国家已将民勤列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按规划每年应向民勤调水5亿m3。在绿洲西线全面实施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后,每年节约用水3 365m3;在绿洲内部按重点治理规划实现各项节水目标后,用水总量可由目前的5.8亿m3下降到3.4亿m3,又能节水2.4亿m3,两项合计可实现节水2.7亿m3,相当于以“虚拟水”方式完成西线调水任务的54%。五是植树造林力度加大。目前沿边沿沙区共完成压沙造林面积3.89万亩,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完成压沙造林面积16万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绿洲西线的60万亩流沙4年内就可得到有效治理,并在沿线梯次构建起外围压沙造林、沿线退耕封育、内部种草养畜相配套的绿洲保护体系,形成功能相对完备的生态缓冲区。

2.3.2 经济效益。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项目实施后,沿边沿沙区投入下降,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点转移,结构更趋优化,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必然承受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降低,比较效益提高。一是收入稳定增加、保障程度提高。2008年,试验区内群众的人均收入将从2007年的3 800元达到4 500元,其中,生态专项补助2 200元,低保180元,压沙造林补助1 600元,种草养畜等收入520元。可见,农民收入的主体部分为政策性收入,只要专项补助增长机制得到落实,转移区群众收入可与全县农民平均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二是农民收入差距缩小。根据调查,沿边沿沙区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相差达2 375元,而项目实施后,农民收入来源趋于一致,政策保障更趋公平和均衡,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和谐因素不断增加。三是收入空间拓展。目前沿边沿沙区共有劳动力1.67万人,其中97.3%从事第一产业。项目实施后,压沙造林和草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超过1万人,其余劳动力可全部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从而为转移区增加转移性收入。

2.3.3 社会效益。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的建设,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念的转变,是经营主体、生产方式和农民身份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使群众在治理生态的同时节约了资源(尤其是水资源),抑制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减轻了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通过治理沙漠增加了收入。其次,通过治沙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不仅能拓展增收渠道,而且能够实现农民向治沙工人的职业转换,实现大地增绿、产业增效、经济增速与农民增收的共赢,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第三,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建成后,政府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可以逐步实现沿边沿沙区基础条件的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得到更快发展,群众社会保障能力将明显增强。

2.3.4 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与搬迁移民的成本、收益比较

从安置成本来看,若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项目5年内实现将全县风沙西线

40 157人纳入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计划,政府为转移区群众人均年补助生态专项2 400元,5年共计1.2万元,每户按4口人计算,户均4.8万元;如果将40 157人5年内全部移民搬迁到县外,户均需搬迁费用达9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实施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较向县外移民的安置成本户均低4.2万元。从生产总成本来看,生态公益性事业转移项目人均投入为2万元,其中:年补助生态专项2 400元,5年共计1.2万元,基础设施和暖棚建设一次性投入0.8万元(在项目成本核算中,未计入政府投入的压沙造林补助1 000元/亩,因为,即使不实施该项目,政府也要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生态治理)。从收益来看,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为人均2.608万元,主要源于:①草畜产业发展增加纯收入4 500元/人以上,5年共计2.25万元/人;②项目区年节约水资源3 365万m3(相当于民调输水的斗口水量),按民调水价0.21元/m3计,每年可节省水费706.6万元,5年人均节省水费0.088万元;③节省的水量全部用于绿洲内部发展高效农业,可灌面积达6万亩,按净产值600元/亩计,产值为3 600万元,水效益按60%分滩,节水效益达2 160万元,5年人均节水效益达0.27万元。综合以上的成本和收益分析,项目实施中政府投入资金2万元/人,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为2.608万元/人,项目益本比为1.304,项目可行。

3.推广生态公益型移民模式的政策建议

民勤县绿洲外围沿边沿沙区风沙线长达408km,其中西线达274km,亟待治理流沙面积60万亩,沿线有薛百、大坝、三雷、苏武、大滩、泉山、红沙梁、西渠、东湖等9个乡(镇),涉及沿沙村55个、沿沙社254个,总户数9 689户、40 157人。根据东湖镇正新村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和得到的启示,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落实,民勤县政府计划从2009年起到2013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总结、完善、提升现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在上述区域内全面推行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的新模式,将风沙西线的人口全部纳入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范围,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转移,逐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提升绿洲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条政策建议。

3.1 将民勤沿边沿沙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申报为国家级项目试验区

项目试验区每年为转移群众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落实生态专项补助,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分级负担,并随着民勤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进行动态调整,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形成转移区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机制,确保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08年,东湖镇正新村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为群众落实政策性补助2 380元,相当于试验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以此推算,参照正新试点的标准,将风沙西线的40 157人全部纳入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范围后,以2007年民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869元为基数,人均每年落实生态专项补助2 400元,每年共需补助9 638万元;按国家补贴80%、地方配套20%的分级负担比例,每年国家需补贴7 710万元,并按民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年的平均增幅8%相应增加。

3.2 将民勤县沿边沿沙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区群众全部转为城镇户籍并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针对民勤生态治理的特殊性,直接将民勤县沿边沿沙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区群众全部转为城镇户籍并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政府统一安排剩余劳动力到城镇集中定居,并提供必要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平台,促进受益区群众向城镇聚集,向二、三产业转移,以此加快民勤县城镇化步伐。参照目前民勤县实际执行的平均每人212元/月(低保152元、物价补贴60元)的城市低保标准,将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区群众全部转为城镇户籍并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后,每年共需落实低保金1.02亿元;按中央负担80%、地方配套20%的分级负担比例,每年需中央补贴8 160万元,并按国家有关政策逐年调高补助标准。

注 释:

① 联合国1977年在内罗毕召开的沙漠化会议上制定的干旱地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极限是7人/km2

②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包锐等.民勤的“绿色之战”[J].中国经济周刊,2007,(14).

[2]李并成.人口因素在沙漠化历史过程中作用的考察——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5,(5).

[3]民勤县志编纂委员会.民勤县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刘小强,王立群.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文献评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1).

[作者简介]王成勇(1969—),男,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卢小亨(1972—),男,民勤县人民政府县长。

[收稿日期]2009-06-21

民勤地区供水和生态需水量分析 篇4

当今世界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资源、环境允许范围内,核心问题是生态需水量的确定.通过对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在现状和未来时空间尺度上,一定的生态环境标准条件下,为维持流域或区域特定的天然生态环境功能必须保障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对目前采取的各种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计算了民勤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为了使民勤生态系统不再恶化,每年需要补给2.406×108~2.414×108 m3的水.如果考虑民勤地区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4.263×108~5.458×108 m3,民勤地区的总需水量应为 6.669~7.872亿m3.

作 者:马绍休 王涛 张建民 史贵涛 MA Shao-xiu WANG Tao ZHANG Jian-min SHI Gui-tao 作者单位:马绍休,王涛,MA Shao-xiu,WANG Tao(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

张建民,史贵涛,ZHANG Jian-min,SHI Gui-tao(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甘肃,兰州,730000)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总结 篇5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大同教育局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内容,事关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区教育局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城乡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吧违法违规经营现象还有部分存在。城区本来就不大,在部分城区除学校周边200米以内严禁网吧以外,其它地段到处都有网吧,很多中小学生在回家途中就会路过并进入这些网吧。我们发现有部分数网吧都接纳未成年人,有的“黑网吧”甚至为中小学生提供“吃喝拉撒睡玩”一条龙服务,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交通、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在城内三十二中、三小学等学校周围路段车辆运行频繁,虽然设有交通警示标志,但司机都不减速行驶,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城区每所学校周边也都有不少无证经营饭店、食品店、无证流动食品摊点。有的商店向学生赊销商品、销售散烟和假冒伪劣食品。这些都给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二、原因及其分析

1、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重视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省市多年来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我区从2005年开始努力创办“平安校园”,区委区政府可谓花了很大力气。但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校周边出现的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治安隐患、网吧游戏室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2、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几年来,我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采取了一些较为有力的措施,但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治理不够彻底,跟踪整治不到位,以致出现死灰复燃。

3、缺乏强力处置的工作力度。在执法过程中,掺有人情因素,有的碍于亲朋情面,敷衍了事,较多的是以罚款了事。工作做了不少,但处臵不到位,导致工作反反复复,校园周边环境依然如旧。这都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的严重后果。

4、缺乏适宜青少年活动的网络文化设施。我区青少年活动场所少,适合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吧”就更少。由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的计算机房放学后很难向学生开放,中小学生课外的平面阅读阅读率严重下滑,使相当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经常出入网吧,有的甚至沉湎于网吧而不能自拔。

5、缺乏适当的调控手段。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网吧业主疏于网上信息管理,有的甚至故意以色情、暴力、低级粗俗的游戏来吸引青少年。还有一些“黑网吧”提供食宿,帮助学生逃避老师教育躲避家长监护。“黑网吧”更是屡打不绝。

三、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建议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措施。由区政府牵头,在区教育局设立办公室,协调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依法取缔“黑网吧”、无证照经营的活动室;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认真配合,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做到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每周一突查、每月一专查、每季一普查;食品药监、卫生、工商、教育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学校周边餐馆、饭食摊点、副食店的监管,对违规经营的加大处罚力度,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每月一次以上的不定期检查。公安、交通部门对学校周边相关路段的交通警示标志要及时更换,确实解决学校门口流动摊点乱停乱放问题,消除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教育、公安等加强配合,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建立“一校一警”制度,在中小学设立“警务室”,派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民警驻校,共同管理。各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安全保卫、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值班等各项制度,切实落实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切实担负起保学校平安的责任。

2、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出台规定,保证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制定实施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校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工作条例,而且认真执行,效果显著。为保障学校的清洁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学校关闭了小卖部,引进快餐,并加强了学生管理,现在的学校干净整洁,学生卫生习惯良好,无乱扔乱丢乱吐的现象发生。同时各校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橱窗、校园广播电台,学校网站、“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班队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戒零活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学科教学、“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学习创建“平安校园”有关文件及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等形式努力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平安校园”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师生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规范了师生安全行为。

(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本身就是周边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各学校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他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找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协助综合治理办公室开展工作,并及时同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协同作战。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开展自查活动,每月将校园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上报。另外,同综合治理办公室保持热线联系,随时沟通。同区交通大队、派出所、城管、环卫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各学校定期邀请交通大队民警到学校做交通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为解决校门口的交通问题,交通大队专门制作了上放学时间禁止通行的标志牌等。定期邀请派出所民警到学校做法制教育报告,各学校聘请辖区派出所副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每月到校两次,召开严重违纪学生的座谈会,加强教育。城管、环卫等部门也经常到学校周边治理各种违规行为。

2、严格执法,规范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加大取缔“黑网吧”、无证照游戏室的力度。对“黑网吧”、无证照电子游戏室发现就封,不留死角。加强后续管理,严防死灰复燃。二是严管重罚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持每周不定期检查一次,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对违规或累计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视情节按规定处罚,或责令整改,或吊销其《营业执照》等证照,切断网吧与主网的网线。三是公安部门的网络警察应监管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广电、电信部门应提供网吧经营管理的技术支持,妥善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擅自停止、卸载和干扰网吧经营管理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及时查处。四是有效监督网吧落实入场登记。定期检查网吧落实入场登记制度的情况,切实发挥这一措施对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有效作用。五是建立日常管理公示通报制度。建立网吧日常管理档案,坚持定期检查与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6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的自查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学校领导和每位教师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把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此成立了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职责》,在职责中明确规定: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与当地治安机构的联络和合作,及时对学校周边环境予以整顿和清理;加强学校内部的治安值班工作的检查和落实,积极采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加强门卫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成立了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制定了《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在职责中明确规定:治安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安排好学校的工作和假节日的值班护校工作;及时向学生和教师了解有关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经常性地与派出所互通情况,并在派出所的指导下,做好治安防范工作;收集学生向学校提供的治安状况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机构的成立和职责的制定各领导小组都能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发挥各自的职能,使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整体情况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开学初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全校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安全隐患最大的学校电路,近期内正在进行改造。对小的隐患,及时地进行了排除。校园内没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对校门外的各营业门店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等。

三、整改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了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校长——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班主任——学生安全联络员组成的分布广泛、功能齐全、整体联动、效果明显的综合治理防范体系。

第二、系统深入地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的活动,把交通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

第三、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在学生知法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预防其犯罪。

第四、认真开好家长会,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五、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讲座。加强学校值班护校工作,学校每天派两名教师和一名领导进行值班护校工作。

2012年2月

太山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自查报告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7

民勤县湖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 东、西、北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 是保护武威绿洲不被沙化的前哨阵地, 生态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该区域有4个乡 (镇) , 八万多人口, 总面积110万亩, 其中有效面积41万亩, 其余撂荒沙化。由于地表水资源锐减、地下水质高度矿化、土壤严重盐碱化等原因, 近年来耕地压缩为15万亩左右, 目前粮食平均单产只有188.4公斤。人均口粮230多公斤, 是武威市的低产田区, 也是重点的扶贫片。

1.1土壤盐碱化对农作物的危害。湖区是石羊河流域盐碱积聚的终端区, 其地质构造属盆地型封闭结构。长期以来, 上游大量的盐分随水下泄在下游耕地中入渗、沉积, 盐类有处来无处去, 在土壤中形成了50cm左右的粘土胶化板结层。根据西区镇爱恒村在20亩现耕地中开挖“井”字型槽沟和湖区72个村挖探坑分层采样化验, 土壤中含有CL1-、SO2-为主的易溶盐和可溶盐。从地面0-40cm为轻沙壤土, 质地疏松, 含盐量在0.4%左右;离地面40-90cm层为粘土, 含盐量在0.6-1%之间;离地面90-130cm层为沙壤土, 含盐量在0.3-0.5%之间。以前, 湖区用大定额储灌脱盐, 脱盐后, 盐类又通过土壤毛细管泛到地面, 每年脱、泛数次, 其结果为上脱下积, 使离地面40-90cm之间形成了约50cm厚的粘土胶化板结层, 结果造成了如下危害。

1.2多供淡水求高产得不偿失。为了探索性的解决湖区的洗盐压碱问题, 省、市、县水利部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湖区搞过《苦水灌溉试验及农业综合措施研究》课题, 其核心是用大定额储灌脱盐, 苗灌期用苦、淡水交替灌溉, 从1985年起, 每年从100km以外的红崖山水库调水9200多万m3到湖区, 平均毛灌溉定额高达646m3/亩, 平均单产只有188.4kg, 占总干和湖区两大灌区总产量的17.6%。换言之, 用54%的水量换取17.6%的产量, 其效益可谓得不偿失。又因为湖区大量占用淡水资源, 迫使总干灌区年均开采地下水近2亿m3, 以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还把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搬运至地面滞留于土壤中, 扩大了次生盐碱化面积。

二、老路走不通

要治理湖区15万亩现耕地的盐碱化危害问题, 老办法有三种:淡水脱盐法;换土法;挖槽沟淋洗脱盐法。

三、新对策

3.1迁移部分人口。在湖区最北边的15.8万亩三类耕地区域内选留80-90户 (约300) 人以外, 其余人员由政府统一组织迁往他地, 一方面使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可腾出地皮, 用来营造生态防护林。

3.2组建生态防护林专业建管队伍。在选留的300人中选录200名强壮劳力, 组建成永久性的生态防护林建设管护队伍。由政府负责搞好专管机构的筹建预算, 对管护单位的办公区、生活区建设, 机械设备、生产工具购置, 打井配套、渠道建设费用, 苗木基地建设, 建管队伍的工资待遇等经费列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内支付。其余100名老、幼、妇人员, 可在欲建林带较远的地方就地暂时种植农作物, 享受国家的一切惠农政策待遇。

3.3营造生态防护林。在湖区最北边的15.8万亩三类耕地中, 从西北角起, 沿东西方向偏北350的夹角为起始线, 向南营造宽100m, 间隔为500m的乔、灌混合林带16条。每条林带的中间80m定植以新疆杨为主, 胡杨、沙枣为辅的抗盐耐碱乔木, 两边各10m定植以毛条、桦棒、红柳、梭梭、沙拐枣为辅的沙生灌木。500m宽的林带间隔地上, 有自然植被者就让其自行繁衍, 没有自然植被的地方, 就种植喜碱耐盐的沙生植物和牧草。这样一来, 15.8万亩面积上乔、灌木覆盖率达到17%左右, 加上间隔带的自然植被和人工种植的牧草, 林、灌、草覆盖率可达到90-95%。由于林带与西北风风向相垂直, 就能有效地抵挡风沙南侵。

3.4乔木栽植法。林带的灌木和间隔带上的牧草可以在原地面上种植。林带的乔木栽植必须用开沟机开挖植树槽 (b=1m, h=1.2m) , 并用塑料薄膜把植树树槽两边的粘土胶化板结层与树木隔开。植树时, 不要把挖出的粘土胶化板结层回填到苗木周围, 使树木根系在含盐量较低的深层土壤内发育, 以防盐碱危害。

参考文献

[1]康绍忠.河西羊河流域高效农业节水的途径与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14 (1) .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8

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工程情况汇报

*县位于**盆地东部,北依**,南靠**,**横贯其中,流程84公里,海拔最高3071米,最低390米,县域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238天,年均降水量892.7毫米,年均气温14.5℃。全县辖26个乡镇,367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人口*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13元,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478.28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58.0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4.22%;中度侵蚀面积715.1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48.38%;强度侵蚀面积329.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2.28%;极强度侵蚀面积48.7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29%;剧烈侵蚀面积27.0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83%。年侵蚀量824.63万吨,侵蚀模数5323吨/平方公里·年,属强度侵蚀区。

1999年以来,我们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认真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以人为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建立生态经济型水利水保体系为目标,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尊重自然规律,不断强化生态自然修复功能,坚持兴害除利并举,开发治理同步,突出重点,坚持预防保护,全面推进,做了一定工作。到目前,全县完成国债水保综合治理小流域17条,完成治理面积66.123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0.6%,其中完成基本农田建设344.4公顷;水保林2006.1公顷;经果林1423公顷;种草742.1公顷;封育管护2096公顷;生产道路46.3公里;蓄水池、塘坝7口;谷坊8座;倒虹、渡槽3处;人饮工程及抽水站8座;水窖31口;机井2眼;堤岸110米;渠道44.679公里,完成土石方296.75万立方米,总投工218.85万工日,完成投资750万元;-1-

完成新一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2008、2009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76km2,占上级下达计划的100%,其中:完成坡改粮梯32.43hm2;坡改果梯102.86hm2;植物篱防护306.43 hm2;坡耕地造生态林44.6hm2;坡耕地造经济林397.25hm2;荒山造生态林237.83hm2;退耕还草25.6hm2;整治河堤0.303 km;整治塘堰18座;蓄水池154口、沉沙池154口;沟渠18.835km;田间道路15km;生态修复2129hm2,(其中:落实管护人员25 人,完成蔬林补植111.53 株,建封禁标牌28 个、网围栏

2.83 公里);沼气池299口;省柴灶614口。累计完成土石方量95.39万方,总投工96.2万工日。完成投资1012.65万元。2001年我县夺取全市水利建设“**杯”称号,有7条小流域被省、市验收为优秀工程。其中***小流域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扎实有效地搞好流域治理工作打基础 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从资金、物资供应到组织领导、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明确了责任人,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了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的制度,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抓治理工程,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流域治理机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强有力的小流域治理指挥系统。同时,县政府还和项目区的乡镇签订了治理任务责任书,并把水保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年终进行单项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坚持不懈地探索水保生态工程建设新方向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治理思路。我们从思想观念上入手,认识到保持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在指导思想方面,我们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以流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水保生态建设。

坚持“大封禁、小治理”的治理思路,在量大面广、任务艰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走“大封禁、小治理”的路子是加快**南麓水保生态建设步伐的科学的、必然的选择。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实施大面积封禁保护,严格禁牧禁伐,禁止乱采滥挖,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速生态自我修复的速度。

我们根据本县区域特点,以**为界,**两岸平川段,实施低产田改造;**以南以治理沟道和大面积封禁管护为主;**以北的丘陵区坚持建设以坡面治理和基本农田为重点的水保粮经生态示范区。在措施布局上,坚持“山顶水保林戴帽,山腰退耕经果林缠腰,山下兴水建农田”的做法。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25度以下缓坡大规模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最终达到“治理一条流域,兴修一块农田,退出一面坡地,保持一方水土,推广一项科技,发展一个产业,优化一处环境,富裕一方群众”的综合治理目标。

三、结合实际,注重效益,以水保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实施综合治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水保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在设计中,坚持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预防和治理并举,恢复与发展同步,达到山、水、田、林、路、渠、草综合治理的目的。在解决好农民眼前吃粮、用钱问题后,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配套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好“口粮田”;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药材、梨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建设上档次的水源涵养林,获得持续高效的水保生态效益。经过近几年工作实践,总结全县各地在实施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主要推广了两种治理模式,一是在北部丘陵区**、**、**、**等乡镇,针对荒山面积较大、坡耕地较多的实际,主治坡面,兼治沟道,力争达到“沟台耕地方田化,坡面耕地梯田化,水利设施配套化,防洪工程标准化,封禁管护制度化,整坡建圆规范化,村容村貌整洁化,流域治理公园化。”的标准。**镇作为我县梨园支柱产业的重点镇,我们在所属该镇的三条小流域治理中,大力发展优质梨园1626亩,2002年梨园收入达到二十

多万元,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积极性。二是在南部低山区的**、**等乡镇,针对植被条件相对较好的实际,主治沟道,兼治坡面,提高沟道工程的防洪标准,对部分荒山荒坡进行工程整地,栽植松类或者松栎混交林,封禁管护,强化自然修复能力。经过几年来的综合治理,项目区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控制,拦蓄径流达到75%,保土率达到82%,植被覆盖率达到71%以上,各类效益十分显著。

四、以点带面,树立“精品”意识,全面推动全县水保生态工程建设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抓好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抓特色、抓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和推动作用,以科学、高效、标准的示范工程带动面上工程建设,促进全县生态工程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我们首先抓好“国债”项目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计划、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通力合作,走“水保搭台,政府协调,部门唱戏”的路子,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增强项目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在***小流域治理中,无论是从技术力量的配合,资金的投入使用,责任的落实到部门之间的配合都是做的较好的。从前期的设计,就本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对荒山荒坡进行工程整地,栽植水保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梨、核桃等经济林。对退耕还林措施,林业部门按政策及时进行了兑付。由于措施得力,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治理的积极性。该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6平方公里,占任务的101%,通过一年多的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2%,生态自然修复能力进一步增强,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2.4%,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68公斤增加到750公斤,农民人均收入从1300元增加到1780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把推广科技成果和水保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积极探索沼气池的发展,倡导节柴灶的推广,培植示范区新的能源,以解决预防保护项目封育管护等工程实

施后群众薪柴紧张的矛盾。在**示范区的**村,我们大力发展节柴灶320个,沼气池6口。据调查改灶前每口土灶每天烧柴11.15公斤,每年每户烧柴4015公斤,而改节柴灶后每户用柴3338—1034公斤,取平均值2186公斤,320户节柴灶用柴69.95万公斤,每年可节柴58.53万公斤,相当于营造82.27公顷水保林,若按每公顷造林直接费用525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可节约治理资金43.19万元,而它的成本仅为

5.1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口沼气池容积15立方米,投资1640元,1个农户按半年使用沼气做饭烧水就可以节约薪柴2吨左右,相当于0.3公顷薪炭林的产柴量,示范区6口沼气池,每口沼气池按半年使用,每年可减少1.8公顷水保林的砍伐。随着节柴灶、沼气池的推广,农村的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把节柴灶、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禽畜圈养,畜厕分离,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严格执法,加强宣传,增强全民水保意识以巩固水保生态成果 我们对全县32家砖场和29家采石采矿企业实行了检查,为****等15家生产建设单位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配合市水保站为***电站等3家生产建设单位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对****高速公路***段《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逐合同段进行了监督检查,督促其对弃渣场修建挡土墙或者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减少了人为水土流失,增强了施工单位的水保意识;同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一道,对县域内生产建设单位进行了联合执法,依法对***9处违法采石场进行了查封,责令限期清理固体废弃物8000余方,有效地遏制了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

坚持水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是提高全民水保意识、搞好水保监督执法工作的关键。县政府将每年的6月定为水保法宣传月,同时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及重大节假日的有利时机,争取举办咨询点,播发录音、录像,发放资料,在***国道及预防保护项目区入口处,设立了4个大型水土保持彩色宣传牌,在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管护区、开发建设区显要位置设立各种标志牌、宣传牌30余处,其中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预防保护工程***村设立9个宣传标志碑,上

面书写有各种管护制度及相关公告和工程简介,并在公路沿线和项目区书写标语200余条,印发水保宣传小册子、传单1000余份。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全县干群对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治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9

2013年5月县治理办对我县公路主要干线、中心乡镇的环境治理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发现我镇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查找我镇在综合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对火箭村、红光村等公路沿线村路边的建筑垃圾、悬挂横幅、牛皮

癣进行清理。白镇长亲自带队,安排镇治理办工作人员,火箭村、红光村、九岭村、齐心村的村干部一同到现场,2、对五通村永兴桥头河道垃圾进行清理,白镇长与五通村刘书记反复

查看现场,商量清理事宜。并安排清理人员10多名,挖土机一台,运渣车2台及时对永兴桥头河道垃圾进行清运。

3、在县治理办发现问题后,白塔村李书记也迅速作出反应,对白塔村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篇10

1 研究区概况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所包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1°49′38″~104°11′55″、北纬38°04′07″~39°27′38″之间,沙漠及沙漠化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9.8%,是全国沙尘暴策源区和输送路径之一,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年均气温7.8℃;年均降水113mm,年平均蒸发量2644mm;土壤类型以风沙土、灰棕漠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为主;主风方向为西北风;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

研究区选择在民勤绿洲西线南部的梭梭井(Ⅰ)、中部的红东路(Ⅱ)和北端的青土湖(Ⅲ)两个区域,该区域是本地当前及以后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风沙活动十分活跃。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双眉式”草方格沙沙障材料为稻草,全部为扎草,无发霉腐烂现象,草长30~40cm,秸秆保持相对完整。2013年秋季10~11月在民勤沙区样地Ⅰ、Ⅱ、Ⅲ人工压设草方格沙障。2014年春季3~4月在样地Ⅱ、Ⅲ草方格沙障中人工栽植梭梭。梭梭苗选择民勤县国营邓岔苗圃培育的一年生一级合格实生苗,苗高30~50cm,根系保留完整,无病虫害。

2.2 试验方法

2.2.1“双眉式”草方格沙障设置

设置沙障时,先在沙丘上按横向沙障与主风方向垂直、竖向沙障与主风方向一致的地方预先划定设置线,沿设置线开挖宽25cm,深20cm的沟槽;铺设稻草时,以沟槽为中心线,先均匀无间断地摊铺横向沙障,后均匀无间断地设置竖向沙障,使横、竖向沙障之间紧密衔接;然后将干沙均匀无间断撒压在沙障中心线,使稻草固定在沟槽上;最后用铁锹或刮板将沙障中裸沙向四周刮平,并在沙障四边形成沙垄,使两边翘起的沙障与沙面形成>45°夹角。草方格沙障间距1.5m×1.5m,外露高度15~20cm。

2.2.2 梭梭栽植技术

2014年3~4月,采用1穴3株进行造林试验,样地Ⅱ、Ⅲ采取穴状整地造林,造林密度为3m×3m,栽植深度为根系长度的1.5倍,约40cm,定植穴口宽30cm,回填土壤时时尽量用底部湿土,用脚踏实,栽后马上灌水,每穴灌水30kg(坐根水)。栽后半月内经常检查造林地,掌握苗木被风沙吹出暴露在外的情况,及时补栽。造林后委派专人负责管护,严禁放牧等人为因素对造林地的破坏。

2.2.3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造林前和8月中旬调查各研究区沙障保存情况和造林成活率。在2014年4月8日和8月1日,按照沙障区、造林区特点,在每个不同的试验区中设置有代表性的10m×10m的样方4个,调查样方共计40个。对样方内的梭梭、沙障保存情况进行每木、每格检测,测定植株的树高、生长量、地径,以及沙障凹曲面形成和保存、埋压,同时调查记录每个样地主要的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沙层厚)沙障凹曲面形成高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立地条件下“双眉式”草方格沙障凹曲面的形成

沙面粗糙度是反映沙障防护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粗糙度越大,近地面起沙风速越大,对气流的阻力越大,防护效果越好。根据对样地Ⅰ、Ⅱ、Ⅲ的观测,经过一个东、春两季的风蚀、沙埋,4月造林前,样地Ⅰ沙障保存完好,可看到完成的稻草秸秆裸露在沙表面,沙障内部形成了一定曲度且相对稳定的凹曲面;样地Ⅱ、Ⅲ沙障保存良好,但稻草基本被风沙所填埋,形成了宽约20cm左右的沙埂,沙障内部已形成了的凹曲面。8月造林后,样地Ⅰ沙障保存完好,但稻草已被风沙埋压,可观察到以沙障为棱角形成了稳定的凹曲面;样地Ⅱ沙障保存良好,以梭梭苗木为中心,埋压的沙障边角,形成了稳定的凹曲面;样地Ⅲ沙障保存良好,以梭梭苗木为中心,埋压的沙障边角,形成了稳定的凹曲面。在不同地区,沙障凹曲面的形成是不相同的。据民勤县气象资料显示,青土湖区域年均风速3.0m/s,比基准站偏大15%以上,大风天气的风力、发生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Ⅲ、Ⅱ、Ⅰ,草方格沙障中凹曲面形成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Ⅲ、Ⅱ、Ⅰ,如图1、图2所示。

3.2 梭梭对“双眉式”草方格沙障保存情况的影响

如果只压设沙障,而不配合造林措施,流沙很快就会埋没沙障,并在沙障前后积聚成沙垄。据民勤县气象资料显示,青土湖区域年均降水77.1mm,比基准站偏少30%以上。随着雨雪、风蚀等天气影响,埋压在流沙下的沙障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发霉腐蚀,一般在雨水相对充足的区域沙障可保存1~2年,在干旱区域能保存2~3年。若梭梭林与草方格沙障两者结合,梭梭枯落物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风速的作用;同时,也能减缓沙障腐蚀、促进沙面形成沙结皮,进而改善沙面结构增加1年生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增加了沙障保存时间,在不遭受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可延长2~3年时间。

4 结论

“双眉式”草方格沙障是工程治沙的主要措施之一,主要应用于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草方格沙障通过增加流动沙丘地表粗糙度,以此改变风向,减缓风速,抑制沙粒质汇入风沙流,起到暂时固定流沙、增加沙丘含水量的作用[4,5,6,7]。梭梭是生物固沙先锋树种,多分布于降水量小于150mm的区域,具有固定流沙,改良土壤的作用,在干旱区荒漠化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降水量低于110mm的干旱地区,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措施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梭梭林与草方格沙障两者结合,梭梭枯落物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风速的作用;同时,也能减缓沙障腐蚀,进而改善沙面结构,增加了沙障保存时间。

关键词:梭梭,草方格沙障,影响

参考文献

[1]凌裕泉.草方格沙障的防护效益.腾格里沙坡头地区流沙综合治理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0.

[2]黄子深,刘家琼,鲁作民,等.民勤地区梭梭固沙林衰亡原因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3,19(1):82-87.

[3]屈建军,凌裕泉,俎端平,张克存.半荫蔽格状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观测研究。中国沙漠,2005,25(3)329-335.

[4]刘富春,张军,刘娜.荒漠地区梭梭植苗造林技术[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6(2):47-48.

[5]朱朝云,丁国栋,杨明远.风沙物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6]马全林,王继和,刘虎俊,詹科杰.机械沙障在退化人工梭梭林恢复中的应用.干旱区研究.2005,22(4):527-531.

[7]孙显科,郭志中.沙障固沙原理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9,24(2):7-12.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之离奇案例下一篇:《2013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