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春天来了》教案(共15篇)
活动目标:
1.从自身及周围环境等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在园地种植等活动中,感知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4)分别是什么?(春夏秋冬)
二、基本部分
一. 出示课件演示稿,请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春天有着什么样的变化"鼓励幼儿从自身及周围环境等的变化中,感受初春的到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1.小鸟飞来了(观察春天的鸟,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爱护小鸟的情感。)
2.小蝌蚪找妈妈(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花开了,小草绿了,大树发芽了。(通过关注植物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感受春天的美。)
4.春天是踏青,放风筝的季节(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春天的气息)
二.通过儿歌《春天在那里》,请幼儿欣赏并牢记春天的特征。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听了这首歌自己还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现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
延伸部分:
孩子肺炎有很多种,从病理学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闻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其中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占肺炎总数的90%。
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春秋气候变化时。肺炎发生时,患儿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继而呼吸增快并伴有呻吟声,呼吸困难易憋,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紫,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凹陷,即所谓“三凹”现象。如果把耳朵紧贴患儿的前胸或后背可听到一些异常的音响,如痰鸣声、哮喘音和水泡音。如有以上表现就可以断定孩子已经患肺炎了,如病情再发展就可出现嗜睡、烦躁、抽风、昏迷等神经症状,还可出现心力衰竭,那就相当危险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得肺炎有的并不发热(约有1/3),有的家长对此不理解,实际上是对“肺炎一定发烧”的误解。年龄越小的孩子由于反应性越差,所以虽有严重的感染但并不一定有发热现象,因此,“发烧才是肺炎”的误解一定要纠正。
怎样预防孩子肺炎呢?
防止急性呼圾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初春季节应尽量避免带孩子串亲访友,更不要到公共场所以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家长患呼吸道感染时,要带上口罩给孩子做饭,不要搂着孩子睡觉,更不要睡眠时和孩子脸对脸。注意防治易并发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麻疹等。
注意营养,合理膳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饭菜的合理搭配,除了主食外,还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让孩子食用各种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素及绿色蔬菜。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家长可以改变烹调方法,以达到让孩子进食的目的,如将蔬菜做成饺子、包子、馅饼。另外,让孩子多晒太阳,以防止营养不良的佝偻病,这是防止重症肺炎的关键。
“要想孩子安,三分饥和寒”。幼儿进食不知节制,造成食积,积则化热,内有实火外感风寒,极易造成“风拍火”,因此家长应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倒春寒季节,家长总怕孩子冻着,不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这使孩子的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因此很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其实,经常开窗通风,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一下,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预防孩子肺炎是最好的措施。
得了肺炎要注意加强护理,环境要安静清洁,对患儿要耐心,使其精神愉快,保证患儿充分休息,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一定温度(20℃左右为宜)和湿度(相对湿度以55~66%为宜)。注意饮食调节,喂食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并经常喂水以补充因发热、呼吸快而丢失的水分。
(程菊珍 天合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教学这个内容决定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认识春天,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教学的最好课堂。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3、学习汉字“来”“燕”。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1、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认识“来”和“燕”两个字。
活动准备
带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
活动过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1、带小朋友们到幼儿园广场晒太阳。
2、鼓励小朋友们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
二、观察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的变化。
1、带领小朋友们观察幼儿园里的桃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已经开了。
2、与小朋友们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柳树长出了绿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了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小朋友到户外游戏。
四、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能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发现花草、树木的变化。
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学会歌曲《小燕子》
活动过程:
⑴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受,感知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
⑵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同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
⑶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a、“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请幼儿一一说出来。
b、引导犹如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c、全班演唱歌曲《小燕子》
⑷带幼儿到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图片不够形象。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1.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愿望。
2. 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协商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 调查表一份。
活动过程:
1. 交流调查结果。
2. ——提问:你采访了谁?他们小时侯在春天里最喜欢干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采访结果。
——将各种活动内容以图示表示出来。
2. 讨论:我们在春天里可以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幼儿分组讨论:在春天里,我最想参加哪些有趣的活动。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愿望。
活动四活动名称:春天他们在看什么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想并探索学习背面人的画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想像、表现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背面娃娃一个,背景画两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背面娃娃,引导幼儿观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总结背面人的画法步骤,教师分步示范(头、身体、上肢、下肢)2.请幼儿做模特,让幼儿观察比较背面人的异同?(发型、衣着、动作、高矮等)3.启发幼儿想像:背面人在春天能看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手上拿什么?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想。
4.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自己的设想的情节画出来。
我不知道如何迎接这个美好的春天,我手忙脚乱了。
父亲在地里吆喝着砸下一根根木桩,他打算让那些习惯攀援而生的庄稼和蔬菜拥有更加稳固的靠山,我呆呆地看着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到地上。父亲也感觉到春天来了,他还计划着铺多少苗圃,租用多少到城市打工的乡亲所抛弃的田地。
说说你今年的打算,父亲终于问到我的心事。
我要挣超过去年一倍的钱,我要打败那个经常给我使绊子的对手,我要天天发一篇稿子,还要被转载无数,我要……
父亲感到热了,他脱下外衣,用力地甩到一邊,说你为什么不打算在老家种一棵树?你为什么不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你为什么不想想每一个春天都是一样的,你在每一个春天都应该平心静气,好好珍惜,好好生活?什么花早开,什么花晚开,什么庄稼早熟,什么庄稼晚熟,什么种子饱满,什么种子干瘪,春天每一次都安排得极有头绪,不像你这么乱,乱即败,败更乱。“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始的计划都乱了,以后的日子还不乱吗?
我羞愧得哑口无言。春天不是让人无限膨胀欲望的季节,更不是让人乱的季节,每一场春雨都应该洗去欲望带给我们的焦灼,搬走物质压在心头的重负,井然有序地开花,幸福美满地结果,和谐长久地分享,这样的春天才值得过。
我离开故乡走了,父亲送我八个字:宁静、祥和、平安、幸福。
我朝父亲鞠了一躬,我也朝春天鞠了一躬。
1.通过观察、谈话、远足等活动,知道春天来了。并能从树、花、草中找出春天来时的特征。
2.根据动植物的特征,学习并创编。
3.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已经观察过春天的景色,春天的背景图、柳树、小草、花儿、燕子、青蛙等图片,文字条、录音带。
过程:语言导人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我们就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好吗?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贴柳树的图片后,教师示范说: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
2.幼儿看图片跟老师学说第一句。
3.在背景图上贴小草的图片,教师示范说:春天来了,小草长高了,对着我们点点头。
4.看着图片学说第二句后,连说2—3遍。
5.出示文字条:春天来了。
教师讲解创编的方法,贴图片示范,如出示花儿的图片,把它贴在(1)处,在(2)处说出花的动作: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对着我们咪咪笑。
6.依次出示燕子、青蛙等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创编,教师给予指导,幼儿创编时可播放春天的音乐,激发幼儿创编的情绪。
7.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生活中的内容。
8.教师记录创编的,幼儿和教师一同说。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会根据部分情节预期故事的发展。
2、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阅读的内容。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大书一本
2、学具:人手一本读本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
1、展示遮蔽书名的封面: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读本有什么不一样?
2、展示书名——《钱鼠来了》。
3、讨论:为什么把老鼠叫成钱鼠了?
二、师幼共同阅读读本P1—P9。
1、师朗读故事P1—P9。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老公公、老婆婆看到他们家的老鼠阿灰被摔倒了表情是怎么样的?
3、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你们觉得老公公、老婆婆会怎么办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三、幼儿自由阅读读本P10—P33,1、幼儿阅读,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阅读的内容。
2、共同交流讨论,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四、师生共同阅读P10-P33。
1、共同阅读读本。
2、讨论:为什么老公公把阿灰阿强叫做钱鼠呢?
五、展开讨论
你喜欢读本里的谁?为什么?自由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RMB 825元
Osprey 在中国拥有为数众多的拥护者。魔爪33是该系列中最多功能的一款,几乎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
2 keviny/科维尼DELTA-5家庭休闲帐篷
RMB258元
这款帐篷为单室结构的单层旅游休闲类帐篷,适用于一般性郊游。
3 GARMONT 中帮登山鞋
-Mountain Guide Gtx GS122
RMB5398元
前后双卡设计,舒适,并提供全天候防护;一整块皮鞋面,更贴合包裹脚部。
4 宾得WG-1
RMB1199元
一款实用性很强的三防相机,具有出色的10米防水拍摄能力,零下10度抗冻性能与1.5米抗摔冲击力。
5 Hasselblad
哈苏503CW金机+60/3.5镜头
RMB118000元(套机)
推荐一款发烧级潮机,哈苏503CW金机。是献给讲究的专业用家,灵活而最为先进的全机械相机,是所有眼光独到摄影师的可靠工具。
6 SONIM XP3300三防手机
RMB1519元
Sonim一直以军事化标准打造三防手机闻名全球,支持多国语言的操作系统,令它赢得了全世界用户的青睐!
7 G-SHOCK 重型战舰双显经典款
RMB1390元
1983年至今,G-SHOCK手表以创新、抗震概念和强大功能设计,在潮人们心目中赢得经典不可取代的地位。
8 THE NORTH FACE男款抓绒衣 A56Q
RMB798元
中间层与内胆的拉链可以相连接,版型经过重新设计,以适应亚洲用户的“亚洲剪裁”,这件衣服还能有效隔离紫外线。
9 THE NORTH FACE女款硬壳夹克/冲锋衣 A56H
RMB898元
防风、防水、透气棉料,无论外界天气如何,都能让穿着者干爽舒适。同样经过“亚洲剪裁”,以区分我们同欧美人种的体格差异。
10 THE NORTH FACE木乃伊型睡袋 AZJG
RMB898元
专有的合成保暖材料,具有极高的保暖重量比,既保暖又相对轻便,是寒冷天气下的理想产品,创新的拱形足仓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为足部弯曲和自由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LOGOS乐格氏户外休闲折叠式金字塔烤炉M号
RMB580元
Dior迪奥桀骜舒缓保湿霜50ml
RMB550元
Demeter-paperback古龙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吗?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二)围绕图片与幼儿展开讨论
1.提问幼儿: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2.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教师小结。
(三)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
2.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五)延伸活动
在汶川县大地震中,我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有关内容。
应对地震口诀:
遇地震,先躲避,安全三角找空隙。
承重墙角曲身体,瞅准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小鱼活动图;
2、尝试观察、画出他人的表演,并续编、绘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
3、体验在游戏中表现绘画作品的快乐。
重点:自由想象小鱼活动图并通过自由绘画表现出来。
难点:基于观察他人表演续编并画出鱼儿的活动情境。
活动准备
物质:游戏音乐、绘画纸、水彩笔、蜡笔、纸盘、雪糕棒、毛球;经验:对鱼的姿态、样貌及游泳方式有所了解,知道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鱼。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在音乐下愉快玩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体验和想象鱼游的活动。
游戏玩法:家长用手相互搭成“拱门”,其余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穿过拱门,在音乐停的.时候,拱门关下抓住正在穿门的小鱼。
2、谈话交流鱼的制作方法。
(1)你想制作什么样的小鱼?
师:我这里也有几幅小鱼的图片,谁知道它是怎么游的?怎么才可以把它制作出来?(用言语引导幼儿说出图中鱼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2)如果是你,你想怎么制作?
3、根据讨论画图。
请幼儿画出游戏中自己的和看到其他幼儿的小鱼活动图,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自由作画。
(1)画出你自己是怎样的一条小鱼,胖的?瘦的?有条纹的?有斑点的?有一双大眼睛……
(2)小鱼生活的地方会有什么?鼓励幼儿丰富背景(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
4、观察发挥。
科林·费斯:工作从来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谁也想不到如今风头无两的奥斯卡新科影帝科林,费斯在小年轻时代是多么迫切地希望变老,以至于“看见魅力无穷的老男人就忍不住想要多长几条皱纹”。科林身上成熟而温厚的布尔乔亚特质,来自于他的童年。父亲是温切斯特大学的讲师,自12岁随父母搬到温切斯特之后,他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深邃与灵气。他爱上了音乐,为温切斯特大教堂内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圣诗班所迷醉。中学时,他尝试学吉他、写歌,还组建过一支名叫“还不算太糟”的乐队。
奥斯卡在科林看来,只是浮云。演戏神马的只是为了维持生计:“比起拍片,我更愿意花时间与爱人、孩子一起。工作从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宁愿以写作来消遣,还出版了两本随笔。
与众不同的性格也让科林有着传奇的感情经历。他与第一任妻子梅格·缇丽在拍摄影片《最毒妇人心》时相识,两人闪婚后,在梅格的提议下,他们来到了加拿大原始森林中定居,过上了喂马、劈柴的生活。科林每天除了做家具无事可干。冬天,森林大雪纷飞,根本出不了门。两年后,费斯终于难以忍受,离开了森林,他和梅格的关系也随之结束。
而费斯的现任妻子是意大利女制片人利维亚·吉吉丽,当初为了娶到利维亚,费斯费尽周折。费斯见利维亚父母第一面时并没有给两人留下好印象,未来的岳父岳母压根没有在费斯脸上看到今天的龙虎之气。相反,两位老人觉得费斯比利维亚大将近10岁,又说英语,离过婚还有个拖油瓶,还是个不靠谱的演员,实在不是好人选。为了博得女友父母的好感,费斯开始狂学意大利语,当再次见到利维亚父母时,费斯的意大利语让二老大吃一惊,虽然蹩脚,但也让二老认识到这是女儿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如今,一生传奇的他,在27年的银幕生涯中已经扮演了66个角色,在《国王的演讲》后,他将与妮可,基德曼合作电影《斯托克》,在其中扮演一个“怪叔叔”。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温厚儒雅的文艺性格,他定可以幻化出万千喜人的角色,掀起文艺中年男的风潮。
强尼·戴普:家人是我生命的灵感之源
无论是《加勒比海盗》中翘着兰花指的杰克船长,还是《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疯帽子,更或者是蒂姆·伯顿那一众散发着哥特气质的影片,让强尼·戴普越发显得像好莱坞中的“异类”。特别是近年来,有限几部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片不甚理想,如《全民公敌》或者是与安吉丽娜,朱莉合作的《旅途》,似乎都与强尼并不那么搭调,这也显现出迈入中年的强尼,就是为艺术而生的。
都说相由心生,用在好莱坞的男星身上再合适不过。同样只同居未领证,同样儿女成群,强尼·戴普与皮特的家庭生活,绝对判若云泥。
瞧瞧强尼家,“尽可能保持在一起,孩子也喜欢这样”“给予对方更多的是尊重,信任對方,感情才不会变质”“秘诀是一起看电影”“每天约好一个时间,一起上网与孩子们享受网络家庭生活”……而皮特家则是“别再像领小动物一样把孩子领回家”,时不时闹出分手传闻,去安妮斯顿家哭诉……于是,曾经迷倒众生的阳光、健康的皮特,沦落成了胡子拉碴、一脸纵欲过度的糟老头,而反观强尼·戴普,即使画上了浓妆,打扮得面目全非,你依旧能够感受到他的深邃、敏感而真诚的内心。
这当然是与生活状态分不开的,而更主要的是,还得有个好太太——“真命天女”。曾经年少轻狂的强尼·戴普,是著名的54俱乐部的常客。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坏小子,曾经让薇诺娜·赖德成为“偷窃癖”,为凯特·摩丝捣毁了纽约一个每晚2000美元的酒店房间。而当他昔日的好朋友瑞凡·菲尼克斯因为吸毒猝死街头时,虽然未曾像影片《我私人的爱荷华》中抽搐地倒在基诺·李维斯怀中,却倒在了强尼·戴普的心里。又恰好在此时,强尼·戴普邂逅了范妮莎·帕丽迪斯,让他自此洗心革面,成为一个文艺好男人。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强尼·戴普在范妮莎·帕丽迪斯手里乖乖成了“奶爸”,还动不动就喷出“家人是我生命的灵感之源”之类的温情话语。难道真是帕丽迪斯的姓氏——Paradis,法语意“天堂”,让强尼·戴普感沐圣恩,而越来越像是一个上帝?我们尚不得而知强尼·戴普是否从妻子的姓氏里感受到了上帝,但至少他们一家住在法国南部的别墅里,如同天堂的伊甸园一般。“我们在那里的生活平淡如水,去市场采购、煮饭、吃喝、看孩子们玩耍。”听起来颇有几分王菲歌词中“陪你看细水长流”的意味。本来么,最浪漫的事也无非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慢慢从一个不羁的坏小子,变成了有腔调的文艺中年男。
姜文:豪爽的背后也有孤独和寂寞
姜文不是国内唯—从演员转向导演的,却一定是演员转向导演中最出众的一个。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再到如今的《让子弹飞》,人们对姜文作为导演的鬼气仙才有目共睹,也为他卓越的演技佩服不已。
从外表上来看,姜文是一个硬朗的爷们儿,在《红高粱》中大口喝酒大声放歌的雄伟男人。他身上有着浓重的雄性烙印,并不需要络腮胡装点,即能通过炯炯的眼神、性感而低沉的声音散发魅力。而生活中的姜文,却是一个文艺男,一如他作品中散发出的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气质,很容易令人揣测他是否饱读了拉美小说。
姜文总是说:“我一直都喜欢慢节奏,从小就喜欢。”问及理想的生活,他也会举出《桃花源记》或是林语堂来作为例子。而谈及和周韵的情感,则可追溯到《天地英雄》时。姜文在片中演被围困的将军,周韵只是在影片末尾演了一个小僧人。匆匆而过的戏份,却让作为影迷的周韵为姜文所吸引:“用某个很简单的词来形容他,我找不出来,我想到一个词,但又觉得不行,那词太简单了。”正是这种感觉,牵引着两人互相靠近,周韵也能够发现姜文雄伟的外表下柔软的内心。某次意外撞见了因思念女儿醉酒的姜文,酒醒后对她敞开心扉,让周韵决定步入姜文的生活。
设计背景
续编故事是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一个难点。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的。城里来了大恐龙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吸引幼儿。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堂课,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庞大、笨重。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故事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恐龙的图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
二、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恐龙的图片,给幼儿讲解恐龙的特征,形态。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老师今天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来了大恐龙》。一直大恐龙来到了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的。
三、形象特征:
1)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2)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那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4)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述一遍故事,可以边讲边请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恐龙的形体特征。
5、“恐龙还想为城里多做好事。请小朋友想想,恐龙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想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结束环节:
请幼儿试着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粘贴在展板上。并请幼儿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创编的故事结尾。
五、活动延伸:
1、在餐前活动中,请个别幼儿将续编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2、回家后请幼儿给父母讲述此故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
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被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笛笛笛”地想起了喇叭声。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在铁路上,它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的“吱哩吱哩”直响,火车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嗒啪嗒”地走进胡同里,它闻到人家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的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难过极力——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孩子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口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的身上、身下开过,它变成了一座立交桥。大恐龙觉得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教学反思
1、语言的发展对幼儿尤为重要,倾听是语言教育的第一步,语言发生必须完成听和说两项作用。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听故事回答问题也完成的很好。
2、在续编故事中,很多孩子能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但是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是很欠缺。需要大量的听说练习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讨论环节,让孩子们多去练,多去说。在部分环节上,多去引导幼儿开口。
(1)大班主题教案《春天的秘密》含反思
主题的产生: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因此对老师来说,能够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说到了神奇,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表现出了他们对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主题目标: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环境设置,家园联系:
1、师生共同布置主题墙饰《春游》。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制作迎春花、桃花、柳条的材料,供幼儿制作。
3、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说说春天的秘密,讲讲春天万物的变化。
4、请家长有机会带孩子去旅游,和孩子一起寻找春天的变化。
5、.让孩子记录自己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协助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春天里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6、让家长一起与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
主题网络图:
打击乐:春天
歌曲:春雨
我们去春游
科学:种植丝瓜
桃树下的小白兔
诗歌:春天
音乐:柳树姑娘
绘画:美丽的春天
体育:植树去
春天的秘密
活动内容安排:
活动一、诗歌《春天》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春天》,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句。
2、根据文学的色彩以及画面提示,了界诗歌的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在活动中,注意安静地倾听同伴发言。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草地上上课
活动过程:
一、幼儿阅读画面,初步了界诗歌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会有什么变化?春天是怎样的呢?请你看图读一读画面。
二、欣赏诗歌,感知春天的色彩和气息。
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观看在实物展示仪中放大的幼儿用书,请幼儿边看画面边倾听诗歌。
三、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师:第一本是怎样的书?书里有什么?
第二本是怎样的书?书里有谁?谁笑了?
第三本是怎样的书?书里又有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
四、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指图,带领幼儿朗诵诗歌;
2、采用轮流念儿歌的形式,例如:每一段的第一句大家一起念,下面的句子师生轮流念。
(2)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春天的秘密》含反思
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循环反复句式的节奏美。
2.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3.理解诗歌,了解周围环境在春天的变化。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春天的秘密
2.音乐:春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去春游了吗?春天有什么变化?
谁想说说自己看到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二、寻找春天的变化,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
1.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在找春天,老师也找了一些春天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
(河水——垂柳——桃花——燕子——麦苗——农民)
2.教师:小朋友都看到了春天那么多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诗歌,说的就是春天的变化。
3.提问: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变化?
它们为什么说“春天在这儿”?
4.播放课件,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朗诵语气。
(1)引导问题:诗歌中每段的开头是怎么问的?有谁小声回答说?有谁微笑地说?
(2)幼儿欣赏诗歌课件,回答问题。
(3)分段欣赏课件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强调“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朗诵春天不同的变化”。
(4)师幼对诵,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诵。
三、跟朗诵并尝试仿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小声地跟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
2.请幼儿仿编。指导语:我们寻找春天时,还发现哪些小秘密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
3.教师帮助幼儿整理仿编内容,把仿编的内容添加到诗歌里朗诵。
教学反思:
春天在小朋友们的期盼中又一次如期而至,春妈妈也带来了她的孩子,小草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杨柳长出了细细地新叶。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学校的周围环境中与冬天相比较有哪些变化。让幼儿讨论寻找出春天的变化,为后面的诗歌做铺垫。
梯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但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梯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我结合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联系生活,初步感知梯形——分类比较,初步认识梯形——动手操作,深入了解梯形”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通过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如何导才到位,是这节课重点需要注意的。
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结合挂图让幼儿发现散文诗中发生变化的事物有哪些?用画笔形象的展现的出来。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散文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散文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散文诗中的优美词汇,例如融化、淅沥淅沥、蔚蓝、唧哩唧哩、绿油油,这些优美的词汇让幼儿尝试性的理解,并感受本诗歌的内容结构,达到学习的主要目标,感受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美语言美以及仿编诗句。语言具有韵律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大班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的积累后,他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所以创编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同时幼儿眼中的春天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有自己的发现,更乐于自己去创造。如:有的幼儿将“春笋”、“蜜蜂”、“迎春花”、“山茶花”、“小草”等仿编到散文中去。孩子们念着自己编的诗歌,特别高兴。
暑假又开始,记得完成暑假作业再开心的玩耍哦!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欢迎参考:
灵活性这一点我认为在整个活动中都有体现,因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幼儿进行回答了,他们回答完之后教师能够接的的上,不会让自己提出的问题绊倒自己。
通过活动,我深深的感到“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兴趣和现有经验的教育活动”是活动成功的一半。孩子更加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了。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与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
(3)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春天的秘密》含反思
活动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征,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尝试简单的描述春天特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丰富词汇,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对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钢琴曲《多瑙河之波》磁带、《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收录机。
3.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春天多美啊,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幼儿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老师带来了春天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春天会有哪些秘密?
3.提问:谁听到了我带来的秘密?(幼儿讲述)是什么秘密?
4.讨论:春天美吗?美在哪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
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欣赏后老师提问:春天在哪里?都是谁告诉你的?
(二)播放录音,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
欣赏后老师提问:它们是怎样告诉你们春天的秘密的?
(三)分段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分段朗诵,逐段引导幼儿学说诗歌中优美的语句,并逐步出示投影图片让幼儿观察。
1.欣赏第一段,理解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怎么样了?(冰融化了)河水是怎样流的?(淅沥淅沥)说了什么话?怎么说的?为什么要小声?(因为是秘密)我们一起来学学。
2.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理解柳树发芽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垂柳有什么变化?(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春天还有什么也是嫩绿色的?春风一吹,垂柳在微风中会怎么样?(轻轻地飘扬)老师当春风,你们当垂柳好吗?(师生边朗诵边表演)
3.欣赏第三段,春天来了,桃花开放。
桃花是怎样告诉我们春天的秘密的?(红花脸,抿着小嘴)怎样说的?(微笑着说)师生一起学抿嘴微笑的样子。
4.欣赏第四段,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来了,谁飞来了?刚才诗歌里怎么描述燕子的?(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怎么叫的?(啁啾啁啾地叫着)也是怎样说的?(小声地)我们一边学燕子,一边学说:春天来了,春天在这儿。
5.欣赏第五段,春天来了,麦苗发芽了。
春天来了,麦苗是什么颜色的?(绿油油的)麦苗从什么地方怎么往上钻的?(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我们一起学学看。
6.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
春天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播种)拖拉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轰隆轰隆)拖拉机也是小声地说得吗?怎么说的?(嚷)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急着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三、分组操作,表现表达
在大一班里,还有许多春天的秘密,你们找一找、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
1.听配乐诗《春天的秘密》:仔细倾听,并操作图片,轻声跟念,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句子编进诗歌里,幼教师记录下来。
2.模仿诗歌中动作,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动作编进诗歌里,教师拍照记录下来。
3.仿编《春天的秘密》: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动、植物、风景等图片材料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教师提示每一段都有的重复句子不编。
4.绘画《春天的秘密》:使用绘画材料,运用观察和想象创造性地画出春天的不同秘密。
5.表演《春天的秘密》:选择头饰、服饰等,进行对诗歌中的角色和场景的创编表演。
四、展示分享 参与评价
1.与同伴合作进行展示、体验、操作的分享。
2.与同伴自评、互评诗歌欣赏活动的发现、喜悦。
五、扩展延伸
1.春天还有很多秘密,在哪里?想一想,找一找。把春天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同伴和老师。
2.跟随《春天在哪里》音乐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活动的时间把控不够好,但幼儿在最后的续编环节,表现得非常投入,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天气转暖,孩子们陆续换下棉衣,穿上了色彩鲜艳、行动轻便的春装。外面的一切欣欣向荣,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小草探出了尖尖的脑袋,花儿也竞相开放,青蛙出来了,蜗牛也躲在了花池周围……孩子们的精神也随之振奋起来,他们谈论外面的太阳,谈论身上的花衣服,谈论爸爸妈妈带他们户外活动,谈论小草小树的变化等。为此,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活动。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春天的美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做事的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细致地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了解春季特征和人们在春天的活动;能用多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
技能目标:提高幼儿绘画、粘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创造力培养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1.整体计划
2.周计划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第二周教育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环境创设。
A.幼儿园整体的环境:
利用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带领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春天,观察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变化、春天的色彩。
B.区域环境:
春风吹过,柳絮飞扬。幼儿园西侧的柳树长出了嫩嫩的小芽,长长的枝条在风中摆动。每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追着、赶着和毛绒绒的柳絮嬉戏、玩耍,兴趣颇大,其乐融融。
C.班级环境:
为了让幼儿感知春天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利用周末到野外采摘了许多迎春花,并放在教室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它鲜亮的花朵、绿绿的叶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2.墙饰。
根据活动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空间,创设了“迎春花开了”、“柳树飞扬”、“大树和小花”、“美丽的蝴蝶”等主题墙饰,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多彩的春天氛围。
3.区域活动。
美工区:为幼儿投放各色蜡光纸、胶水等,让幼儿自由操作。
语言区:提供各种图书、图片、头饰等,让幼儿根据这些材料,讲讲说说。
科学区:种植各种种子,发现植物生长的过程。
表演区:提供各种春天的服饰、玩具等,让幼儿即兴表演。
(二)家庭教育资源
1.请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孩子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等,引导幼儿感知动植物的变化,探索春天的奥妙。
2.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与我们共同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材料。
(三)社区及社会资源
到凤凰广场、黄河大坝等地,感受春天的气息,享受春天的乐趣。
(四)媒体资源
利用《幼儿画报》、动画片、多媒体课件等让幼儿形象化地感受春天的美丽。
七、主题探究活动的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 柳树发芽了(一日活动) 活动二 柳树发芽了
活动三 迎春花开了 活动四 春天
活动五 嫩嫩的小草 活动六 树婆婆和鸟妈妈
活动七 大树和小花 活动八 燕子回来了
活动九 蝌蚪宝宝找妈妈 活动十 美丽的蝴蝶
活动一 柳树发芽了
形式: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到来时柳树发芽变绿。
2.学习词“芽孢”。
3.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对柳树的认识。
活动准备:带幼儿外出参观柳树,相机。
活动过程:
1.和柳树抱抱、亲亲,和柳树做朋友。
2.回忆冬天的柳树。
3.观察春天的柳树,和冬天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树枝等特点。
4.引导幼儿认识“芽孢”,知道芽孢长大以后会变成树叶。
5.舞动柳枝在风中飞舞,感受舞蹈的快乐。
6.教师小结:
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发出的芽叫芽孢,能长出叶子。柳树长出芽孢变绿,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活动二 柳树发芽了
形式:小组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2.引导幼儿用小弧线绘画柳叶。
活动准备:
活动前让幼儿仔细观察春天的柳树;准备每人一张绘画纸,纸上画有各种形态的柳树树干;彩笔。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回忆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柳树。
2.引导幼儿学习绘画柳叶并涂色:
(1)请小朋友两手合拢模仿柳叶的姿态。
(2)讲解示范用小弧线绘画柳叶及涂色方法。(要求幼儿顺着一个方向涂)
3.组织幼儿进行绘画。
(1)要求幼儿仔细绘画,注意柳叶要一上一下依次画。
(2)提醒幼儿注意两条小弧线画柳叶时两端要连接好。
(3)帮助个别幼儿。
4.作品展评。
活动三 迎春花开了
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认识迎春花,知道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
2.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对迎春花的认识。
活动准备:采集开放的迎春花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
nlc202309021316
活动过程:
1.以儿歌导入。
2.观察迎春花:
(1)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
(2)闻一闻迎春花的味道是怎样的?
(3)迎春花的形状像什么?
(4)迎春花的枝条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5)数一数迎春花有几个花瓣?
(6)迎春花有叶子吗?什么样?什么时候长出来?
3.在孩子们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它的花朵黄灿灿的,像只小喇叭,告诉小朋友春天到了。
活动四 春天
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2.带领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活动准备: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背景图、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在《春天》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春天》。
3.学唱歌曲《春天》。
4.播放音乐,请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五 嫩嫩的小草
形式:小组
活动目标:
1.观察春天草地的变化,喜欢小草,爱护小草。
2.喜欢在自然环境中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选好草地;带两条手绢。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小草并提问:
(1)小草摸上去什么感觉?有什么味道?
(2)回想冬天时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3)小朋友可以在草地上打一个滚,感受小草的气味。
(4)找一找长得最高的小草、最矮的小草、开花的小草、不开花的小草。
(5)你喜欢小草吗?怎样保护它?
2.草地上的游戏。
(1)跑一跑,跳一跳,坐一坐,躺一躺。
(2)丢手绢。
3.我的小草粘贴薄。
让幼儿将采集的自己喜欢的小草贴在纸上,装订成册,供幼儿翻阅。
活动六 树婆婆和鸟妈妈
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体谅的真挚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以大树为背景的图片一张,小鸟头饰、大树婆婆头饰。
活动过程:
1.悬念式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引导幼儿思考:大树和小鸟之间会有一种什么关系呢?引出儿歌《大树和小鸟》。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说出听儿歌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一起来说儿歌,大家一起扮演大树和小鸟,一边说儿歌一边表演。
4.延伸到老师是大树,小朋友是小鸟,加深师幼之间的感情。
5.一起欣赏故事《树婆婆和鸟妈妈》,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情节,表达自己对童话的感受,总结树婆婆的情感变化(孤独--快乐--伤心--快乐)。
6.表演故事《树婆婆和鸟妈妈》,教师做树婆婆,幼儿当鸟娃娃。
活动七 大树和小花
形式:小组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2.学习用正方形对折的方法折叠大树和小花。
活动准备:颜色、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纸。
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折叠大树和小花。
(1)教幼儿用对折的方法折叠大树:先把纸平放在桌上,用手摁住纸的一角,把另一角和它对齐,用手摁住,另一只手把折痕压下,然后把三个三角竖排,底下放上准备好的树干,即成一棵大树。
(2)教幼儿用对折的方法折叠小花:对折和以上相同,然后再把三角的底下两个角向上折,呈花瓣状,一朵小花就做成了。
3.分组请幼儿制作大树和小花:重点教幼儿两角对齐的方法,并把折痕压平。
4.作品展评。
活动八 燕子回来了
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帮助幼儿获得保护益鸟的经验。
3.引导幼儿了解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燕子挂图、音乐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说谜语,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思考:
小燕子爱在什么地方造窝?喜欢吃什么?春天,小燕子的家在哪里,冬天呢?
3.请幼儿欣赏,自由表演《小燕子》。
4.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燕子?引导幼儿爱护小燕子。
5.一起做游戏“小燕找窝”。
活动九 蝌蚪宝宝找妈妈
形式:小组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热爱妈妈。
2.初步了解蝌蚪的特征。
活动准备:课件,小蝌蚪、青蛙妈妈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情景表演:小蝌蚪找妈妈。
4.延伸活动:利用周末,到大自然去寻找小蝌蚪。
活动十 美丽的蝴蝶
形式:小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认识蝴蝶,知道蝴蝶的基本结构。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绘制美丽的蝴蝶,感受蝴蝶的花纹美。
活动准备:收集蝴蝶图片、蝴蝶头饰、蝴蝶风筝、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提前一天带幼儿出去放风筝,感受蝴蝶的美。
2.引导幼儿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翅膀、触角、身体。
3.欣赏蝴蝶的美丽花纹。
4.绘画:美丽的蝴蝶。
5.评价作品:
教师评、幼儿自评。
八、主题探究活动的完成网络图
九、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小班的孩子刚刚脱离家庭这个熟悉的环境,来到我们幼儿园。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出发,以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制定了此主题学习网络。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在活动中,我们注意把孩子们的学习放在主体地位,有意识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拓展成生成活动。捉住教育契机,并有计划地让环境与孩子对话,教室内环境创设了春天的墙饰和向上的精神氛围,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了活动。
活动中,我们摆脱单一的绘画表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根据主题发展的需要,将生活、语言、音乐、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机融合到各系列活动中,不仅仅注重知识性的学习,更注重幼儿情感、道德、审美的培养,让幼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另外,除了集体活动,我们还利用小组、个别形式开展活动。幼儿在小范围内有更多空间去研究、去验证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大班《春天来了》教案】推荐阅读:
春天来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02-03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春天来了》11-13
找春天教案幼儿园大班06-0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歌唱春天》12-11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春天07-19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春天》及教学反思12-07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画春天》及教学反思10-25
狼来了幼儿园教案12-02
幼儿园大班国旗讲话稿春天02-1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