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通用8篇)

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 篇1

合作非常重要,首先合作可以使自己的力量变强。南朝刘宋时北方少数民族吐谷浑的首领阿豺就曾用“单者易折,重则难摧”设喻,告诫他的儿子们要齐心协力,共同把国家治理好。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终究难以独挡一面。而一个人的力量再渺小,但聚在一起都能令人恐惧。不要小瞧合作的力量,这是不容小觑的。如果你小瞧,或许便重了敌人之计。当然你也要学会合作,不要瞧不起一些比你弱小的人。因为人都是有极限的,或许随时可能令你惊讶。

学会与同伴合作,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而懂得合作,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得。缺乏合作精神就可能会失败。追求独立是一件好的事情,但过于关注自我,就造成了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的人,终究不会有太大的成就。鲁迅都曾说过:“天才不是自生自长在深山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培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由此可见合作精神是有多么的重要,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团队合作。你一个人是无法解决和完成的。

成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喜悦和快乐,但是缺乏合作精神,有些成功便是你无法享受的。因为终有一些东西靠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比如运动会上的许多双打项目,就算你想赢那又如何。你不占优势,连和人比的资格都没有。所谓双赢共享,就是双方不断地合作,没有合作何来双赢何来共享。一个缺乏合作的人,他的内心是不平衡的,凡事都太过计较和小心,喜欢算计别人。

若一个人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功,那么合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向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可缺少。若是少了其中的东西,哪怕一样,你都会感到不适应。

作为一个新星人类,更要重视合作的发展。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东西都需要彼此双方的合作,缺少合作势必会损失很多。

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 篇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蓬勃发展, 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目前,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 相关学术研究也主要关注高校合作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较少涉及中等学历教育。

近年来, 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到西方发达国家接受本科教育的中国学生成倍增长。在这种趋势下, 高中学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速, 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扩展国际业务、项目合作与交流、境外教育消费等形式”[1]。“高中国际班 (部) ”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模式之一。 (1) 即, 我国高中 (包括公办和民办高中) 的部分年级或班级同国外教育机构 (包括国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育服务中介机构等) 在课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这类高中国际班以中国公民为招收对象, 在中方教学地点进行主要教学活动, 吸引了大量有留学意愿的学生及家长。尽管高中国际班仅满足我国部分家庭对特色教育资源的需求, 但其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克服普通高中人才培养同质化、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该领域的发展亟须大量学术研究, 尤其是实证研究。

目前, 根据合作对象的性质, 高中国际班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我国高中与某一国外中学的合作; (2) 另一种是我国高中与国外教育行政机构的合作 (简称为“学校—政府”合作高中国际班) 。 (3) 研究者认为, 第二种合作模式更加复杂, 其运行往往涉及作为第三方的社会中介机构, 比较容易发生矛盾与纠纷, 所以更加值得细致、深入地研究。本文正是针对“学校—政府”合作高中国际班的案例研究。研究者通过对案例的“深描”, 力图揭示高中国际班发展的复杂形势, 为广大教师及学校管理者提供经验参考。

高中国际班包含为国外大学输送生源的目的, 带有一定的“留学预备”色彩, 有些项目甚至成为单纯的留学预备班。这种过于功利的办学思路与国家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消化吸收、利用创新”[2]——背道而驰, 也不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认识, 即加深学生的国际理解。在高中国际班的日常教学与管理中, 如果没有充分、深入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则很难将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切实吸引进来, 很难保证项目的教学质量, 更难做到中西融合、发展创新。所以, 我们应深入合作项目内部, 全面、细致地分析中外双方的沟通与合作过程, 探寻阻碍合作的各种因素及改进措施。

在分析高中国际班这类组织的合作机制与效果时, 我们可以借鉴组织学领域的理论进行探讨。根据阎凤桥的观点, 任何组织都具有“两面性”, 既有明确的制度体系, 也包括各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既具有有形的结构, 也包含文化、气氛等无形因素。[3]所以, 研究不但要分析中外双方的权利义务框架与沟通、合作机制, 也要关注双方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传统。此外, 摩根指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流行的“组织有机体”的观点特别突出了组织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4]这就是说, 我们在聚焦组织的内部设计与矛盾纠纷时, 也要关注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 价值理念、合作机制与社会环境被列为本研究的三个分析维度。

二、案例选取与资料收集

本文针对“学校—政府”合作类型的高中国际班展开研究, 重点关注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过程。研究者选取了位于不同省份的两个案例 (以下简称为项目A、项目B) 。这两个项目都是由我国中学与加拿大X省教育部签署协议, 得到后者授权, 举办“中加双文凭国际班”。学生注册中加两国高中学籍, 学习两国高中课程。加方课程由加拿大注册教师用英文讲授, 使用加拿大原版教材。学生毕业时获得中、加两国高中文凭, 可根据平均成绩直接申请进入加拿大大学, 原则上也可报名参加中国高考。为方便沟通与合作, 中加合作双方都与一家中介公司进行合作。该公司是由加籍华人在加拿大注册成立的留学服务公司。

在项目A、B中, 合作三方的权利、义务分别是:中方学校负责提供教学设施、中方课程, 同时负责招生、支付加方教师工资并安排其日常生活;加方政府负责提供教学质量评估方案, 并以此对学校实施加方课程的情况进行年度考查, 同时加方政府还要对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加拿大X省高中毕业证书;中介公司负责招聘加方教师, 订购、运送加方教材, 协调、安排加方政府来华考察事宜。中方学校每年根据一定的生均标准向加方政府缴纳管理费, 并向中介公司支付一定的服务费。这两个项目的学费大体相当, 每年约合人民币10万元。

项目A已有三年办学经验, 其中方合作学校是某省会城市的一所知名公办中学。 (4) 项目A共有四位加方教师 (两位英文教师、一位数学教师和一位科学教师) 参与。项目A的中方学校负责人S主任是普通高中部的原教导主任。为配合加方教学, 项目A从普通高中部抽调来四位中国教师做“助教”, 在学生听不懂英文讲授时进行汉语讲解。项目B只有两年办学经验, 其中方合作学校是一所民办中学,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某地级市。 (5) 除中加项目外, 该校长期与日本某教育集团合作, 拥有六个中日班。项目B目前只有一位加方教师参与, 教授两个年级的英文课程。原先的一位数学教师和一位科学教师因与中方负责人G老师——一位退休的原公办学校校长——发生矛盾而在学期中间辞职。而且, 由于中介机构迟迟未找到适合的替代教师, 高一、高二年级的数学与科学课程被迫停开, 半个月后改为由中国教师代课。

研究者对项目A、B的中方负责人, 加、中两方教师、学生和家长, 以及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多次访谈, 并在加方政府负责人来华考察时, 作为翻译, 参与观察了项目洽谈过程。此外, 研究者还查阅、分析了这两个案例的相关文件, 如合作协议、中方学校与中介机构的宣传资料等。

三.研究发现

围绕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无论是项目A还是项目B, 加方政府负责人、中方学校和中介公司均不满意项目合作效果, 并坚持认为主要责任在另外两方。不少项目参与者在接受访谈的过程中情绪激动, 他们在会面时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根据上文确定的分析维度, 研究者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将从价值与信仰、合作机制和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外双方的合作障碍。

1. 价值与信仰

(1) 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加方教师的描述中, 教师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辅助者, 帮助、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项目B的英文教师提出, 中方负责人G老师根本不能理解这种教育理念, 只知道逼孩子读课本、背单词, 只关心考试成绩。这位教师也指出, 他认为比课程更主要的是告诉学生到了加拿大后该怎样融入那里的生活, 比如怎样在派对上跳舞、交际, 怎样寻找打工机会等。但G老师却总是认为他在教室里和学生玩耍、聊天, 而不是在认真教学。辞职的两位加方教师就是因为这件事和G老师发生了严重争执。

面对这个问题, G老师的看法是:“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 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学生……我知道教育不能只追求高分, 但考试是不可能回避的。这个项目只是让你避开中国的高考, 但仍须参加加拿大省高考和外语考试。加方教师一味地教学生跳舞、唱歌、闲聊。也许我不懂西方教育, 但我非常清楚, 如果学生高三毕业时, 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 那我该怎么向家长交代!”项目A的S老师也一再强调考试的重要性, 她说:“下学期要毕业的高三年级是我们的第一批学生, 如果他们的出路不好, 我们之后就没法招生了。”

(2) 教师的生活态度与处事方式

由于加方教师的生活也由学校照顾, 他们的生活态度也成为价值冲突的重要内容。项目A的加方教师住在校内公寓中, 他们普遍认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 公寓的设施太过简单, 房间太小, 而且没有独立的厨房。项目B为加方教师在学校附近租下一套公寓, 但教师抱怨公寓的条件太差, 室内卫生设施常出问题, 物业维修又很不及时。除此之外, 当学校因运动会等活动挤占周末时, 加方教师也不肯配合。G老师认为加方教师太过挑剔, 个人主义过强, 很少兼顾全局, 而且对生活条件的关注远高于对工作的关注。相比之下, 与项目B常年进行合作的日本教师工作勤恳, 而且从未对住宿条件表示过不满, 受到中方的欢迎。

另一个引发误会的问题是中加双方负责人的交往习惯与交往方式。在项目B中, 面临教师紧缺、课程停滞的严峻形势, G老师认为加方负责人W先生首先应与自己会谈, 然后再共同面对家长, 他也根据这个想法主动安排了W先生的考察活动。但W先生却执意要先单独观察课堂, 然后与加方教师和部分学生交谈, 最后再见G老师。这种做法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 G老师认为加方缺少对中方的信任与尊重。在访谈中, W先生对自己的要求解释如下:“我只是想先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 但中方总试图完全安排我的时间。我丝毫没有冒犯的意思, 你知道, 在中方负责人的陪同下, 学生的表现会有些不自然。如果我不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 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个项目作出评估。”在项目A中, S老师热情地为W先生安排了欢迎宴会和旅游活动, 但都被对方婉拒, S老师感到非常尴尬。

2. 合作机制

作为三方合作, 这两个项目的运作模式相当复杂。一方面, 任何一方的内部问题都会影响其他两方;另一方面, 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会影响

每一方的工作。

(1) 各方的内部问题

就中方学校而言, 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 项目A、B的加方教师在学校中既没有形成自己的组织, 也没有参加中国教师的团体 (如学科教研组等) 。他们大多苦于消息闭塞, 孤立无援。在缺少归属感的情况下, 教师们感觉自己就是学校雇来的教书机器, 得不到中方的关心和尊重。令项目B的英文教师非常不悦的一件事是:“上学期上课时, 我在教室里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学生, 可事先没有一个人通知我。”

在项目A中, 加方教师认为, 中方助教并没有担负起辅助教学的职责。数学教师的描述是:“他们 (助教) 坐

在教室后面做自己的事情, 好像是在判作业……但不可思议的是, 他们很少在课堂上贡献想法, 却常在课下‘指挥’我们, 说校方让你做这个, 不让你做那个。”另一位英文教师指出, 助教既然是来辅助教学的, 在他们工作不尽责时, 加方教师应有权要求更换助教, 但现实中他们根本没法做到这一点。的确, 在这个项目中, 没有任何正式文件对助教的职责作出规定, 学校也没有出台任何助教评价标准与办法。但S老师谈到, 学校曾就助教问题征求过加方的意见, 但他们除了抱怨之外, 从没有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不过是一种情绪宣泄。

中方学校的第三个问题是, 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过于复杂, 办事效率较低, 以致很难及时满足加方教师的需要。S老师指出, 国际部只是学校的一个部门, 在经费使用和人事安排等诸多方面需要和学校的其他部门协调。这个过程相当复杂, 一件小事也需要层层报批。加方教师根本理解不了中国学校内部的复杂体系, 总误认为我们没有尽力。

生源质量也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项目B是与民办学校合作, 在争取优秀生源方面敌不过当地公办学校。项目A的中方学校虽是公办名校, 但因国际班的招生没有纳入该市中招招生计划, 也很难争取到优秀生源。加方政府负责人W先生在观课后指出, 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过大,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 中方学校不是唯一的问题来源。对于W先生来说, 他感到一年一次的学校考察 (通常为一至两天) 时间过于紧张。他既要观课, 又要向学生和加方教师了解情况, 只能抽出一点时间和中方学校负责人及中介公

司负责人商谈改进措施。但考察时间是由加方政府规定的, 可能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G老师认为, 正是由于加方负责人每年只来短短的一两天, 所以对这个项目的问题重视不够, 但作为中方负责人, 自己却要每时每刻面对家长的批评, 非常不公平。

中介公司是中加双方进行沟通的桥梁, 但他们的服务却远未满足另外两方的需要。中加双方均认为主要问题在于中介公司内部工作人员更换频繁, 以至于无法及时招到学校急需的教师, 也无法及时传递加方教师向W先生反映的情况。对此, 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也有些无奈。他指出, 这种中介公司属于新生事物, 大多数员工是在加拿大刚刚拿

到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具备双语能力, 教育背景较好, 所以不安于本职工作, 频繁跳槽。除此之外, 中方学校指出, 该公司近期在加拿大创办了一所高收费的私立大学, 很希望通过B项目为那所私立大学吸引到更多的生源, 以获取更多的学费收入, 所以这家公司只热衷在家长会等场合宣传自己, 并不真正关心B项目的质量。

(2) 三方合作关系

学校、政府与中介公司的负责人都指出, 当初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时本着两个原则:一是权利义务对等, 二是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在实践中, 他们发现这两个原则都出现了问题。

首先, 中方学校深感权利与义务的错位。项目A的S老师认为, 加方教师的工资完全由中方学校支付, 但当加方教师没有按规定履行教职时 (如无故旷课或迟到等) , 学校却不能按照校规扣除他们的工资。这是因为加方教师是与中介公司签订的聘用合同, 学校是基于与中介公司的合作协议支付这项服务费用的。在S老师看来, “学校给他们钱, 却没有管理他们的有效办法。这是办学, 不能采用通过家政公司找小时工的做法”。所以, S老师强烈建议修改与之相关的合同文本。在这一点上, 加方教师也心存不满。项目B的英文教师指出, 由于中介公司是他们的雇主, 他们在中方学校遇到问题时, 学校经常以“有事先找公司”为借口推脱责任。

其次, 三方在合同中规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存在漏洞。目前的三方制约关系是:加方政府负责人在考查项目时, 如发现学校或中介公司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可以限他们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改正, 否则有权取消项目授权。在学校出现问题时, 中介公司有责任协助、督促学校进行整改。而当中介公司出现问题时, 学校也可以向加方政府汇报。G老师认为这种合作关系是不公平的, 因为加方政府基本不受制约。他认为, W先生一年只来一次, 对很多问题的处理都不及时, 但学校却基本没有办法向其施加影响。更棘手的问题是, 由于项目B的问题比较严重, W先生准备同时对中方学校和中介公司给予警告。家长们听说后非常担忧, 他们集体找到W先生, 指责合作项目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因为项目一旦停办, 学生就要回到国内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 再重新备战中国高考, 在成绩上必然吃亏。家长代表要求W先生与学校和中介公司共同赔偿孩子的损失, 否则就会诉诸法律。

3. 社会环境

在追求国际化标准的同时, 国际学校需要满足学校所在地的教育需求, 也要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中国际班也面临同样的挑战, 对项目A、B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两方面。

(1) 顾客需求

由于中加项目的学费高出普通高中数十倍, 家长对项目的期待很高。项目A的家长在与加方政府负责人的见面会上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的成绩到底够不够升入加拿大的正规大学。有的家长反映, 自己的家庭并不很富有, 但为了孩子的教育投多少钱都可以, 不过前提是孩子的升学必须得到保证。另有家长提出, 目前社会上能够帮助中学生出国的留学服务公司很多, 但这些公司介绍的都不是加拿大的好学校。自己之所以选择项目A是看重中方学校的名声, 希望孩子接受高质量的高中教育, 考上世界一流大学。

家长针对加方的课程与教学也提出了一些要求。项目A的一位家长说:“学校里中国课程的大纲与教学计划非常清晰, 考试要求也很具体, 但是加方的课程安排就显得很模糊, 教师在上课时也不突出考点, 搞得我们心里没底。”不少家长赞同她的说法, 要求S老师指导外教编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受到家长的影响, 学生也很关注考试与升学问题。他们在见到加方政府负责人时, 最常提出的问题是:“我想上X X X大学, 您觉得我现在的成绩够吗?”或“我想学金融, 哪个学校在这个领域排名第一?”

面对这样的顾客需求, 加方表示难以理解, 科学教师的说法很有代表性, “他们 (家长) 根本不了解加拿大的教育体系, 所以不信任我们。这些学生和加拿大的同龄孩子相比, 过于敬重家长。但问题是, 家长能告诉你的只是他们自己的经验, 很多都已经过时。如果我们没办法改变学生和家长的想法, 又怎么可能改变学校的态度?”

(2) 文化差异

在项目A、B中, 加方教师的月工资约合两万元人民币, 是中方教师工资的近七倍。但几乎所有的加方教师仍对此表示不满, 认为这里的工资比香港、上海等地的国际学校低很多, 应该涨工资。但S老师和G老师都认为这个要求极不合理, 在他们看来, 中国教师的工作强度要比外教大很多, 目前的工资差距对中方教师来说就已经很不公平了。A项目的中方助教也反映, 由于收入差距过大, 他们感觉受到歧视, 根本不可能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 平时也不愿与加方教师交往。一位助教这样谈到:“我常听到他们 (加方教师) 抱怨这个条件不好, 那个东西不好吃。我真的很气愤, 他们本来就比我们多拿那么多钱, 平时说话就应该注意点, 再这样抱怨就是对我们的不尊重。你不尊重别人, 别人怎么可能尊重你, 怎么可能愿意与你合作?”

当中方教师感到不公平时, 他们心中就会不断涌起抵触的情绪。“不尊重”“歧视”“欺负”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他们对加方教师的描述中。S老师谈到:“当你没和外国人打交道时, 你体会不到什么是爱国心, 什么是民族自尊心。”她感到在这种中外势力失衡的情况下, 自己更有责任保护学生的权益, 让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前途, 让家长的钱花得物有所值。G老师在与加方项目负责人会谈时, 双方在评价某位加方教师的行为 (在教室吹口哨、吃口香糖、坐姿不雅) 时意见不合。加方负责人认为该教师年轻活泼, 并无恶意。但G老师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显示出对中国学生的不尊重。

加方认为中方教师和家长太过敏感,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带有歧视色彩。W先生认为:“如果有什么分歧都往这个方面想, 那么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合作。”

四、总结与讨论

在我国, 开设高中国际班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源自组织“硬件”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成员的价值冲突, 也源自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文化。它们紧密缠绕在一起, 相互影响。就组织内部而言, 理念上的分歧会因硬件上的问题而不断升级, 引发误解, 甚至产生极端情绪;而硬件上的问题又会因为价值冲突和情绪激化而难以找到补充、完善的契机。就社会环境来说, 社会文化与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组织成员的相互期待与相互理解, 而组织内部的机制障碍与意见不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夸大社会文化的差异性, 以致催生刻板化印象。当中外双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无法“平心静气”地交流时, 中外合作何以持续, 何以深化?要走出矛盾交错的“地雷阵”, 必须对高中国际班的治理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 兼顾“内”“外”, 平衡“软”“硬”。当然, 高中国际班的有些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如中外教师的工资差异问题, 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其他方面的条件, 逐渐弱化该矛盾的负面影响。

中外合作各方可考虑以下建议。对于中方学校而言, 第一, 中方教师与加方教师的沟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学校可明确助教的工作职责, 并明确中外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修的方式与频率。同时, 学校也要建立起中方负责人与加方教师直接沟通、平等沟通的机制, 增大加方教师参与项目管理的机会, 进而增强其组织认同感。此外, 学校也应健全家长与加方教师之间的沟通机制, 增进双方教育理念的沟通。第二, 在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 我们要避免将“洋课程”“洋教师”简单移植到我国学校的“老体制”中, 一味强迫其适应环境。学校可根据国外课程及国外教师管理的特殊需要, 在经费使用与人事管理等方面赋予高中国际班一些特权, 适度打破科层体系的僵化, 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第三, 学校在帮助加方教师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如增加岗前培训, 开设专题讲座, 举办中加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等。

对加方政府来说, 一项很重要的改革措施是加强与中方学校和中介组织的沟通, 建立起“及时了解情况, 及时处理问题”的工作机制, 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加方可根据合作项目的实际情况, 适当提高办公经费, 增多来华考察的次数。同时, 加方政府也须建立起了解家长需求、解答家长疑问的机制, 切实保护学生的利益。

中介公司不仅在稳定工作人员、保障及时服务等方面需要改进, 同时也要履行好信息与文化中介的义务。加方教师的出国准备、职前培训以及中加两方的矛盾调解都是中介公司可以积极作为的方面。

在合作各方采取一定改进措施的同时, 面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市场化的趋势,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也应采取一些积极对策。首先, 政府应着力完善市场的竞争秩序, 保障公平竞争, 如在招生政策上对高中国际班一视同仁等。同时, 政府还应完善监管方式, 加大监管力度, 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 为纠正高中国际班过度功利化的办学倾向, 政府要提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意识, 采取相关措施, 并加大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宣传, 引导家长转变“唯考试论”“唯名校论”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赵萱.基础教育国际化:合理性探寻与研究评述[J].教学与管理 (中学版) , 2011 (3) .

[2]扩大开放规范管理积极推进——教育部部长周济就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答记者问[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files/moe/moe-337/200408/3465.html.

[3]阎凤桥.大学组织与治理[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6:7.

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 篇3

一、传统英语作文评改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作文评改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即“学生写作—教师评改—课堂讲评”的模式。大学英语教师一人至少带两个班,要批改的作文本有上百本之多,教师的任务之繁重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么大的工作量却“投入大,收效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评改方式是教师“一言堂”,完全忽视学生的参与。这种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作文评改模式,使得评改作文是教师成为单方面的行为,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评讲时激情洋溢,学生却无动于衷。此外,多数老师发现他们费时、费力评改之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有太大的提高。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些学生屡教不改,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相同的错误。

2.评改内容只注重语言错误的评改而忽视语篇修改。教师在评改作文时,总喜欢寻找学生的语法、用词、拼写等错误,并不厌其烦地帮其一一纠正。事实上,这样做反倒滋长了学生的懒惰心理,使学生养成不认真思考的坏习惯。另外,如果教师过多重视语言错误,而忽视文章语篇修改的话,会导致学生作文偏离主题、缺乏逻辑、连贯性差等问题。

3.评改过程简单而低效。教师的评改结果往往是一个分数或一句象征性的评语。多数学生在拿到作文本后只是匆匆看一眼分数,很少有学生认真研究或思考教师的批改。因此,在这种评改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评改对象,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作文究竟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或欠缺,这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没有任何帮助。

4.评改标准单一,评语不当。在评改作文时,教师往往凭经验用一种理想的、固定的标准模式来评改学生作文,并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意见、看法强加于学生,有时甚至作出不准确、不恰当的评价,这样极易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导致学生写作兴趣淡薄。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型英语作文评改模式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由教师全评的单一传统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让英语作文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型英语作文评改模式,让所有学生广泛地参与作文评改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作文评改模式,增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教学信息反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培养了学生互相支持和尊重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其基本操作模式是:

1.学生自评。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只要教给学生自我评改的标准(如主题是否突出、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衔接是否自然、语言是否正确等),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相信学生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发现错误中不断获得进步,逐步提升自信心、成就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互评。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交换文章,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进行评改。在这一阶段,学生讨论和批改的重点应为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统一、篇章组织安排是否合理、每段的主题句是否明确、段与段之间是否使用了适当的过渡词语、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语法、拼写、标点符号是否规范等。学生互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在评改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3.教师初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作一次评改。教师在初评的过程中不必指出所有的错误,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只需指出文中典型的、学生自己难以自己发现的错误,如篇章的组织、结构安排、典型的语言错误等。而对于另外一些简单的、普通的错误,教师只要作好记号,给出一些简单的意见,让学生自己动手改正即可。

4.学生重写。学生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改后,根据同学的评改意见和教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或重写。首先要对作文进行整体修改,即调整文章的布局,使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更加清晰、突出。然后再对文章进行文面修改,即修改句子的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语言错误。学生在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后,上交老师复评。

5.教师复评。教师最后的复评主要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重新评改,评定等级,写出较为具体的评语。教师在复评时,不要过分强调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否则会使学生在写作时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文章内容,丧失写作本身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注重文章内容、篇章结构等问题。其次要考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文,努力挖掘并肯定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写其所想,并适时地启发诱导。最后还要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语,评语应当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同时要公正、客观,带有鼓励性。

6.教师讲评。教师在复评后,应针对全班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的问题进行一次集体讲评。可以将这些普遍、典型、常见的错误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然后师生共同阅读分析讨论,找出问题,改正错误。采取这种方式,学生往往会参与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最后再让学生参照讨论结果修改自己的作文,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7.佳作点评。学生用心写出一篇作文,无论长与短、好与差,都是他们心中最佳的作品,并急切期待老师的赏识。因此,教师在评改后应选出数篇佳作加以点评表扬。例如,有的文章篇章结构安排合理,主题突出,衔接自然,语言表达准确地道;有的学生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有的关联词用得巧妙,使文章整体统一连贯……佳作点评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赏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而英语作文评改是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型英语作文评改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 篇4

我也有切身体会:与陈家喻、陈凯闻、王喆鑫、陈宇舟、邵子煊合作水果拼盘。

“好啦,大家开始做吧!”我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水果、盘子、小刀、桌布等等,兴致勃勃得做了起来。

我第一个忙活起来,而别的小组队员只是在旁边当我的“助手”。

陈宇舟说:“把火龙果不要的部分摆上去吧!”我说:“不要不要,很难看的。”“没关系,挺好看的。”说着,便把火龙果放了上去。我恼了,顺手把他放上去的火龙果拿了下来。我们争执了很久,放上去,拿下来,放上去,拿下来……

“大家可以把做好的水果拼盘拿上来了”老师的话才把这场争执暂停,我们组急忙向西周张望,只见其他小组都已准备完毕,我慌了,但也无计可施,这时,陈凯闻拿来毛雪柠组的蜂蜜,在水果上撒了一圈,陈宇舟趁机把火龙果放了上去,我刚想阻止,却被陈家喻急匆匆地拿上了讲台。

一会儿,陈家喻就哭丧着脸走了下来,我早就知道,这次水果拼盘,我们组一定不会“拿奖”

我用牙签戳起一片香蕉,抬头望着“获奖”同学绽开的笑容,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都怪你嘛!”陈家喻拿起火龙果向我扔过来,狠狠地扔了过来,我的眼睛马上就模糊了,那时,我既愤怒又委屈,不知说什么好。

愤怒的是陈家喻竟然向我扔火龙果。委屈的是我忙活了半天,想帮助我们组取得好成绩,得来的却是这种“回报”。我很想哭,但又忍住,假装收拾东西……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这天在我的盼望中终于到来了。我穿着妈妈帮我新买的缀满珠片的红色连衣裙和红色的皮靴早早地来到了表演的地方,那儿的观众大约有三百多人,认识我的和不认识我的叔叔、阿姨见了我,直夸我漂亮,当时,我真有点得意。

联欢会开始了,演员们都非常认真,节目丰富多彩,有唱歌,有跳舞,还有小品表演。中间还穿插了小游戏。轮到我们了,我和许悦来到琴边,我轻轻地说了声:“预备,开始。”我和许悦的十指就熟练地在琴键上跳动,一串串优美的音符从我们的指间飘出。正当我轻松地弹到第二支曲子时,一串串杂音传入我的耳中。“咦,怎么这么难听?”原来,许悦弹错了,我不禁手足无措,只是一个劲地朝她皱眉头,和她根本配合不起来。这时,我想起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要是弹错了,千万不能手足无措,要想办法配合起来,继续弹下去。我急中生智,连忙停下,等到下部分时才弹出声来,这才化险为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有一个小失误,但由于我和许悦都是弹琴好手,通过默契地配合,马上就纠正过来,因而还是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以合作为话题小学生作文 篇6

合作,是一件看似非常难其实很简单的事。只要你和你的伙伴一起同心协力、创造默契,就能获得一份永久的友谊。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举办了一个“两人三足”的一场比赛。就是说,两人把一只脚绑在一起,然后一起走向终点。当然,你们还要战胜别人才是最后的冠军。老师宣布:你们找好队友赶紧练习,三天后我们在操场开始比赛。

顿时我们炸开了锅,开始找伙伴。我找了我最好的闺蜜——小倩。“小倩,我们去练习吧!”我兴奋地说。小倩回答:“好的,我们走吧!”到了操场,我们用红领巾把我们的脚绑上了。我们试着走了走,觉得不是很协调,就说:“我们得喊着口号来练吧。”“1、2、1、2……”我们喊着口号练习着。“耶,我们练成了。”我们开心的大喊。

比赛开始了,我和小倩小声地念:“1、2、1、2……”我觉得我们落后了,就加快了速度。小倩跟不上摔跤了,我埋怨的说:“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还说呢,要不是你加快速度我才不会摔倒呢!”小倩不满的回答。突然,后面的对手走过来说:“哈,看这两人在比赛还吵架,真是太没默契了,这场淘汰肯定是你们先下去。”最后,小倩说:“我们得振作起来赢得比赛。”然后我又1、2、1、2的向终点走去。

最后我们成为了冠军,我们还是很好的闺蜜。这场比赛告诉了我们合作是多么开心愉快的事,但总会有点小矛盾,只要你去互相包容就会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合作办报

学习了<<语文百花园七>>,王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分好小组,一起办报。

我和李宾、张玉、詹傲一组。我提议说:“干脆我们选周恩来吧!他为国家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呢!”同学们都表示赞同。詹傲大声叫道:“周恩来万岁!”张玉瞟了一眼他说:“神经病!”李宾劝道:“这报纸到底办不办?你们都怎么了?”我说:“我们来分工吧!”詹傲抢先说:“我来画画!”“李宾,你干什么呢?”我问。李宾眼珠子一转,大声说:“我来勾边!”张玉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漫不经心地说:“我这样的天才应该承担总策划这样的职务。这样吧,我来设计版面吧!”见文字这行没人干,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写字吧!”分工已经确定了,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连忙搜集起资料来。

第二天,李宾带来了一张雪白的四开纸准备办报。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开始办报了。我拿出搜集的资料对李宾说:“李宾,你怎样勾边呢?”李宾得意洋洋地说:“看好喽!”李宾在纸上画了许多个s形。一会儿工夫,边勾好了。张玉拿出铅笔在纸的中间画了两条竖线,说:“题目写在这儿,就写‘伟大的领袖周恩来’吧!”詹傲反问道:“成吗?”张玉生气地说:“你敢污辱我的智慧!”我们都不作声,不情愿地办着报。

过了几天,报纸办好了,看着报纸,大家都很不舒服。颜色单调,版面差,让人看了就想吐。

通过这次办报,我懂得了:只有意见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办好报纸,才能办好一切事情。

团结合作成功

一群大雁由一只大雁领头,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向南飞去。但假若其中有一只大雁受伤,总会有另一只大雁陪伴着它痊愈或死亡。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感悟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人类是不是正在缺少这样一种团队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呢?

在一次奥运会上,中国一共获得了28枚奖牌,但却只有一枚是在团体项目上获得的。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中国人没有合作意识。

而相反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开赛之前并不被看好的巴西队在获得了冠军,其关键就是全队的团结,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巴西队发扬团队精神的具体做法却鲜为人知。

在世界杯赛筹划阶段,主教练斯科拉里为入选队员规定的先决条件是:除球技高超以外,好要有好脾气,能与人为善等品质。

这位主教练在球队的团结方面确实下了很多工夫。在赛前看录像时,画面中从来不出现巴西对任何一队员的形象,避免队员产生高人一等的想法。

在他的努力下,全体队员认识到任何人在巴西队都没有特权,遵守纪律成为了一种时尚。

在巴西足协组织的任何活动中,缺席是不允许的。作息时间必须严格遵守,违者将受到惩罚,连主教练斯科拉里也从没有里外过。

就这样,拧成一股绳的巴西队终于在本届世界杯上脱颖而出,从开赛前不被看好的球队成了冠军队。如果说巴西队员高超的球技是获胜的重要因素的话,那么巴西队的团结合作就是获得冠军的关键,即使一个全部由世界超级球星组成的球队,如果不讲究团结合作,各自行事的话,也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你愿意合作吗?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你,愿意合作吗?

在竞争的同时,人们已经淡忘了合作,尽管,合作正好与竞争相反,但是,它们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合作产生竞争,竞争诱发竞争,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知道“竞争”这两个字,他们生怕竞争的冷酷会将他们拒之门外,可他们淡忘了那个有着“双赢”结果的“合作”。要知道,若是没有合作,杨振宁与密耳斯便不会发现并发掘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若没有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会如此融洽。

大量的数据表明,许多人都因“合作”而成功。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合作的精神。缺少了合作,我们无法与人携手并进,缺少了合作,我们无法同时步入辉煌。

朋友,无论你贫与富,都要知道,我们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就应该齐头并进,共同步入辉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的仅仅是伸出你的、我的、大家的手,成为合作的动力。

篮球场上,那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身影不是在合作中渐渐高大吗?水中芭蕾,那花样的动作不是在合作中美丽“绽放”吗?龙舟赛中,那一艘艘龙舟不是在合作中如离弦的箭般驶向目的地吗?

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更亲密,使人与人之间的态度更亲和,使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更亲切。

现在,你愿意合作吗?

合作竞争

这几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一篇让人心寒的文章:“我”在考试快结束时,做出了一道难题,早已交卷的同桌说:“唉,还是让你做出来了!”我愣住了……

难道这就是竞争?竞争应该是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力争上游,而不应采用不光彩的方法,压住别人,突出自己。这是忌妒心理!

前几天,我翻小学作文时,无意中发现了我的一篇日记,原来我那时已经在忌妒人家了。一直发展到现在,妒意以几何级数地增加着。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相依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合作中竞争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竞争中需要合作。竞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的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所以,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超过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接纳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好感,找到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成功。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或者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要站在对方的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缩小分歧,消除误会,以诚待人,帮助他人,求得共同发展。

“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行成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体利益。个人的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我每次和同学合作学习,就得到一次进步,得到一次知识的提高。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中,老师给我们上了《月光曲》这一课,在我们把课文读熟的情况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我们四人小组讨论:“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呢?”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一开始,冯永磊说:“应该是听的很认真,所以贝多芬为他又弹了一曲。”其他人听了一时间都没有说什么,好象他说的有道理:一向是点子王的

郭辉说:“不对,可能是贝多芬弹的有点投入了,为了尽兴而再弹一首。”小组长刘安宁想了想,

对我们说:“我想是盲姑娘听了贝多芬弹完了一首曲子,盲姑娘听出了贝多芬的曲调,而认出了贝多芬,贝多芬遇到了知音,再为盲姑娘弹一首曲子。”我们听了连连点头,都说刘安宁聪明,正在我们夸刘安宁的时候,马老师微笑的走过来,看了看我们说:“你们说的都不错,但刘安宁说的更加全面,有道理,是呀!一位眼睛盲的姑娘生平从来没有看见过贝多芬,只听了贝多芬弹的曲子就能分辨出他就是贝多芬,真是了不起啊!”大家马上明白了,盲姑娘假如不是天天听贝多芬的曲子是不会达到这种程度的。

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知识,还让我们懂得了合作愉快的好处。

合作治疗

一天,小象玩着玩着,不留意把它的后背和肚子弄伤了。小象就去医院治疗伤口。

兽医先生坐在小象的鼻子上问它的状况,小象把状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兽医,不时还帮帮忙。

之后,兽医拿着医疗包要给小象治疗伤口,这时,兽医问:“我上你的后背不好上,我能顺着你的鼻子爬上去吗?”小象说:“好的,能治好我的病就行。”他就顺着小象的鼻子爬了上去,大象一看,哎呀!他的医疗包怎样没拿呀!就用鼻子把医疗包送上去了。小象努力配合治疗,不一会儿,就治疗好了。

兽医刚要治肚子,才发现自我下不来,哎,这个兽医的记忆力真差呀!他正在着急想怎样下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到了小象的肚子下方,原先,是小象用鼻子把他送到下方的。他躺在小象的鼻子上方,觉得很舒服。过了一会儿,肚子上的伤也治好了。

小象说:“多谢你,兽医生,你以后必须会有好报的。”兽医说:“我也得多谢你,要是没有你,我没准还治不好呢,再见,以后留意点儿,别再弄伤了。”小象也说:“再见。”他们两个告别后,小象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样也是呼吁合作的社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竞争是合作的目的,合作是竞争的基础。

正是我们的合作意识使自我变的如此高大,我们只有依靠群众的力量,登上成功的顶峰。使自我有了竞争的实力,并最终胜利下去。

作为学生的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同学之间一向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如果我们自我都没有信心,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就不敢与其他对手对抗竞争,争取理想的成绩,那么我们就是学习上的手将败将,我们的学习不在于单单只想有理想的成绩,而且为了成功,不想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想告诉自我所掌握的知识,那能够摆明是不想互相合作,也是做人的懦夫,一个不想与他人合作的人,就算此刻取得优秀的成绩,到头来以后就不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了,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合作是社会的立存,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竞争与合作是彼此之间不能分离的,如果没有合作的竞争,只会弄的两方都两败俱伤,合作不竞争,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相随相生的,只有共同发展,我们人类才会有所真的发展与进步。

合作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桥梁。合作,是信心的基点。合作,是力量的源泉。合作,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合作,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一次成功的合作并不难,只要你有自信,对别人有信心。在合作时,彼此合作默契,互相鼓励,互相加油,互相帮忙,互相提醒,就能合作成功。

“办板报啦!办板报啦!”一个同学大声喊道。我们一帮同学围过去问个究竟,这期板报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我们先分工,由米粒写大标题,我和万紫画插图,洛莉抄文章。开始我们不知谁先做什么,乱干一气。结果画也没画好,写也没写好。整个黑板上乱七八糟。我一看这样不行,把他们叫到一边说:“你先写大标题,你在再开始抄文章,我们最后画图,免得打乱仗。”说着米粒爬上桌子,写大标题,写好了,我把资料交给洛莉,让她抄到黑板上,抄完后,我和万紫就开始画图。我画了一个小熊,万紫画了个海豚,我们很快把工作做完了,漂亮的黑板报展此刻大家面前。

以合作为话题高中作文 篇7

【教学案例背景】

本课主要涉及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 学生身处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浪潮之中, 经常从新闻、时事和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中国积极参与融合到这一潮流中的情况。而且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 又刚刚学习了《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一课, 加之经过近一年的新课程学习, 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所提高, 为本课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缺乏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 对有关知识和概念不好理解, 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这就需要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

【案例介绍】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 分别代表三个组织, 每个人都是各组织的新闻发言人。在课堂的模拟记者招待会上, 各组织的新闻发言人代表 (各组选出) 要先全面介绍本组织, 然后再回答“记者们” (老师和同学们) 提出的问题。

为使学生有效预习教材, 搜集资料, 给学生提供了预习学案, 学案内容如下: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亚洲和美洲的三个主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地位和影响。

2. 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3. 体会当今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只有顺应潮流, 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广泛合作, 才能抓住机遇, 充分发展自己。

二、课堂展示的内容

1. 基础内容:

各组织的名称及英文缩写、标志及代表意义、各成员地理位置和总部、成立发展扩大的过程、主要活动和合作特点。

2. 思考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组织?成立后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合作?合作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又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该如何应对?

3. 作为记者, 你还计划提什么问题?

三、小组成员的任务

每人都必须搜集以上资料, 交组长汇总整理, 不会的问题要小组讨论解决, 有条件和特长的同学主动打印或制作课件, 各组推举代表上台展示。

【案例开展】

组长带领各组成员分工合作、预习教材、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制作课件, 或找教师探讨一些问题。

课堂上, 教师简短导入: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中, 除了之前学习过的欧盟外, 影响较大的还有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今天这三个组织隆重召开记者招待会, 请各位记者认真倾听各组织新闻发言人的演讲, 每个组织演讲完后, 各位记者可以就不明白的问题提问。

首先是东盟小组代表上台, 他打开组里同学制作的课件边演示边讲, 第一张幻灯片是东盟地图, 指着地图详细介绍了东盟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各成员概况, 随着一张张幻灯片的演示, 东盟的情况详实而条理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基本上完成了学案的要求。

东盟小组代表演讲完后教师作点评, 然后“记者们”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是:“东盟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的领土矛盾, 如:越南入侵柬埔寨等, 但为什么他们仍然能走到一起?”短暂的小组合作讨论后给出了答案。有位同学可能受启发又提了个问题:“中国与东盟在南海上也有领土矛盾, 你认为这会不会影响双方经济合作?中国该如何应对?”同学们对此问题展开讨论探究, 教师进行引导与总结。“记者”提问结束, 教师把本节知识结构用课件展示给学生, 对东盟建立的背景、成立、发展、扩大、深化及影响进行了回顾总结。

北美自由贸易区小组新闻发言人代表上台演讲。他用幻灯片课件、视频材料、投影等详细介绍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概况, 请组里三位同学分别代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陈述各自建立和参加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意图和参加后的利弊得失。“记者”提问时有不少同学问到贸易壁垒、关税同盟等概念, 有个同学的问题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墨西哥加入这个组织弊端那么多, 那为什么还要加入呢?同学们讨论回答之后, 教师进一步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合作到底有何利弊?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学生进行探究讨论, 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最后亚太经合组织小组新闻发言人展示了他们的课件, 同学们提了一些很好的问题, 如:上海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为什么不穿西装而穿唐装?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APEC与中国主权问题无关吗?APEC为什么暂不接纳新成员?大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探究。

学生展示、演讲、提问完毕后, 师生共同完成对三个组织的比较 (用列表格的形式) 。

【案例效果分析总结】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主动获得知识的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这个案例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表达自己认识的机会,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激励学生在以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更积极、更主动。

1. 从课前预习、课堂气氛和课后反馈中可以看出, 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 课前集体准备、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作用与乐趣。

3. 通过与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探究, 也丰富和加深了教师对本课所涉及问题的认识。

【案例反思】

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分析与总结, 发现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自由展示、自由提问的方式使课堂时间不容易把握。

2.本课的展示与提问中, 学生对知识拓展的广度和探究的深度上都超越了课标。

3.课堂上学生自己展示、提问与讨论营造了轻松民主的氛围, 但课堂秩序有时候比较乱, 教师需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掌控课堂。

4.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进行点评, 应以鼓励为主, 并及时提出问题、纠正错误。

【结束语】

刘慕仁:以科技合作为抓手 篇8

刘慕仁委员今年提出《关于构建中国东盟科技交流合作机制的建议》提案,内容包括:加快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建立促进国家间的科技机构开展长期交流合作的机制;与东盟国家共建科技产业园区;设立中国-东盟科技交流基金。

刘慕仁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即“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中国与东盟应该有一个合作的切入点。

他说,“‘一带一路'建设从什么方面来开始很重要,从长期的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来看,一开始从关系小的(方面)合作是最容易成功的。一定要找到一些抓手来促进合作,否则很多就停留在口号上面去了。”

刘慕仁委员说,近几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科技发展很快。中国很多省市都和东盟国家在科技方面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 比如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这些园区为科技企业的合作和技术转移提供了非常好环境、条件和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合作空间。但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双方之间的科技合作,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

刘慕仁委员说,他的提案中,加快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最为重要。2013年9月成立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由中国科技部、东盟科技委及东盟有关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共建,是中国目前惟一一家国家级的面向东盟的技术转移机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科学技术方面交流合作的平台。他说,这个中心需要建设和完善。

“这个中心是一个国家层面构建的一个东西,要落实到民间去,落实到下面,所以就还有好多好多的工作(需要做),不是说光是各国的科技部长坐在一起就能够推动得了的,还有好多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一些东西,需要建设和完善。”

刘慕仁说,从硬件上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经落户广西南宁,目前该中心大楼一期工程刚动工,但是面积比较小,所以马上要建设二期工程;其次,加强网络建设,为协作单位提供他们所需的技术服务。从软件方面来说,这个平台要让更多的有技术转移交流合作需求的单位都参与进来;还要引进中介机构,因为技术转移相当复杂,包括技术评估、提供服务、如何生产应用,这些都要跟上。只有这样,这个中心才能够实实在在地运作起来。

刘慕仁委员建议,应重点宣传中国与东盟企业之间合作,宣传一些成功的科技企业,树立典型,起到一个示范带动的作用,让其他的企业一起学习、参与、合作,同时也通过合作带动企业的发展。他还建议把一些科技合作企业列入旅游范围,增强推介效果。

上一篇:初中作文500字:阅读是快乐的下一篇:中国产业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