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协调工作总结(精选9篇)
编者按:近日,田文静区长在看了岳常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工作汇报材料后,作出批示:“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建设前段的征地拆迁任务完成出色,指挥部的同志和沿线镇村干部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特提出表扬,望大家后段工作再接再厉,圆满完成任务。”现将区岳常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的汇报予以印发,以供全区各级各部门参阅。
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建设协调工作汇报
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建设协调工作,在市高速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在区委书记、政委赵岳平和区长、指挥长田文静的具体指挥下,指挥部精心运筹,严密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服务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0月18日至10月25日止,岳常高速君山段全线102栋房屋拆迁任务已全部完成,部分拆迁户已经在划定的安置点开始建新房,拆迁户安置后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拆迁户安置点上的水、电、路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自10月18日至11月2日止,岳常高速君山段全线51.0805公顷征地任务已全部完成,施工方进场前的各类遗留问题正按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逐个解决。现将指挥部建设协调工作经验和具体做法通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打造推进工程建设的坚实平台
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建设协调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倾心关注、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下发了
《关于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明确了“七个到位”、“五个纳入”、“三权”、“三个负责”等考核要求,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调度工程建设协调工作,听取指挥部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工程建设协调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彭泽松带领指挥部科室负责人及全体工作人员深入一线,配合镇村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求沿线镇村必须做到“六不”,即不出现一次阻工,不上交一件矛盾,不拖延一天时间,不允许一名领导缺位,不允许一个工作人员请假,不允许出现一个杂音。沿线各镇党委政府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相继组织召开辖区内村组干部的征地拆迁动员会,明确了分工,细化了责任;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配合沿线各镇开展工作。目前,全区上下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有力、镇村积极主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广泛宣传,凝聚支持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指挥部始终把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采取召开会议、电视宣传、镇村广播、出动宣传车、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省市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宣传得家喻户晓。一是深入宣传法规政策。自9月下旬起,指挥部走村入户讲政策、讲法规、讲区情,出动宣传车在沿线各镇不间断地播放政策宣讲录音,在君山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组织沿线各镇张贴宣传标语100张,悬挂宣传横幅30条。同时,指挥部组织召开拆迁户法规政策宣讲会、群众座谈会、相关问题承诺会、特困户交心会等大小会议40余次,做到了百问不烦、百答不厌。二是狠抓了公开公示。区岳常高速君山段征地拆迁动员会后,指挥部组织镇村在每
户拆迁户的墙上张贴了征收土地公告、迁坟公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逐户发放补偿的标准和具体明细;沿线镇村对征地拆迁帐目分类别、分项目进行了全面公示,使群众关心的补偿资金问题一律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公开透明操作,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三、克难攻艰,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
(一)充分准备,从容谈判。指挥部在认真研读省市征地拆迁政策、深入分析区情的基础上,对将与业主方谈判的内容逐项查资料、找政策、寻依据,组织参与谈判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谈判内容和技巧进行具体研究和探讨,赴外地学习经验,并多次与市高速协调领导小组联系沟通,切实领会了上级意图,达到了相互借鉴、扬长避短、融会贯通的目的。由于准备充分,指挥部与业主方的谈判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谈判时间和谈判效果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先进行列,在和谐、友好、融洽的氛围中进行的谈判,也赢得了省市领导和业主方的一致好评。
(二)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为按期完成君山段征地拆迁任务,组织部、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及监察、公安、水利、林业、农业、畜牧、信访等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大力支持,为推进岳常高速君山段征地拆迁工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指挥部全体成员长期工作在一线,与镇村干部一道协调了很多矛盾,调处了很多纠纷。为进一步营造支持征地拆迁工作的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区广播电视局对区岳常高速征地拆迁电视讲话、省市相关文件、区政府通告及工作动态进行了滚动播出;为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国土分
局组织工作组对入户调查数据再次查漏补缺、核对查实;为确保群众安置工作尽快落实,建设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深入镇村对安置点的安排进行了协调。
(三)依法补偿,及时兑现。对征地拆迁中的各类补偿,指挥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坚持做到一个标准、一个口径、一视同仁,并及时发放了补偿资金。由于始终坚持阳光操作,公开、公正、公平,指挥部和镇村干部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为抢进度,赶时间,征地拆迁全体参战人员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挖苦讽刺,中午不休息,双休日不请假,工作夜以继日,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君山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良好社会形象。为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和工作顺利进行,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自沿线各镇征地拆迁动员会召开起,就坚持在征地拆迁一线,为群众讲政策、讲道理、作解释。采桑湖镇、许市镇、广兴洲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始终坚守工作一线,务实的工作作风感动了群众,推动了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广兴洲镇认真执行岳常高速沿线补偿同地同价的补偿标准,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细化工作责任,如期如质完成了征地任务;许市镇在工作任务十分压头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征地拆迁任务;特别是采桑湖镇指导思想明确,考虑周全,工作扎实,在他们的努力下,该镇房屋拆迁任务比指挥部预定的完成时间提前了5天,征地任务完成时间提前了4天。许市镇凉亭村村主任方良红,已身患肝癌,但他毅然放弃第四次化疗,日夜奋战在征地拆迁一线。
(五)直面矛盾,稳步推进。在工作中,指挥部站在关注民生 的高度,满腔热忱地、深入细致地做好征地拆迁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明白事理、配合支持的群众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一些一时不了解、不理解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群众以诚相待,将心比心,始终保持友好的心态,不厌其烦的上门做工作,并寻找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协助劝说,最终求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对个别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的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四、强化协调,创造服务工程建设的良好环境
(一)及时化解矛盾。在工作中,指挥部十分注重施工方与当地群众和谐相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村级道路损毁、青苗树木及民房受损、排水及杆管线系统损坏等具体问题,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及时向施工方转达和沟通,力求达到了互谅互让,互相理解。同时,协助指导施工方狠抓队伍建设,严格工作纪律,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引发各种矛盾的行为发生,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狠抓安全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分析和防范各类异常苗头,落实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征地拆迁过程中,指挥部督促镇村安排了由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进行夜间巡逻,对拆迁思想不稳定的群众再次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拆迁户拆房后堆放在外物质进行查看,确保了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五、真心为民,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热情周到服务。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指挥部努力为征地拆迁群众服务,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对群众房屋拆除后不是一拆了之,而是从帮助落实安置点、宅基地等多
方面给予拆迁户积极协助。在许市镇、采桑湖镇拆迁户安置过程中,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结合镇村规划和就近安置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群众安排好了安置点和宅基地,镇党委政府为群众及时解决了水、电、路问题,同时通过消毒、巡逻等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了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对房屋拆迁过程中群众拆迁人手不足的问题,指挥部积极组织人员帮助群众搬迁;对深深眷念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80岁以上的老人,指挥部逐一上门安抚、慰问和看望。通过“心贴心、实打实”的真情帮扶与服务,赢得了沿线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支持,实现了岳常高速公路君山段征地拆迁顺利进行、如期完成。
(二)及时查漏补缺。指挥部站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高度,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工作中力求细了再细,实了再实,对群众合法合理的要求尽量解决。一段时间来,指挥部会同镇、村干部一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有错必纠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征地拆迁中清点登记和勘丈中漏登、错登等问题,再次清点勘丈并重新核算补偿费用,切实维护和保障了被征迁群众的利益。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山地丘陵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0%以上, 因此在建设山区高速公路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生态等自然环境。如何在满足高速公路使用品质的前提下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与山区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是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的关键, 这其中纵断面线形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纵断面设计要点
1.1 最大纵坡与最小纵坡的选用
最大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山岭地区、纵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路线的长度、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在山岭重丘区修建高速公路多受地形高差的控制, 必须升坡 (或降坡) 以克服地形高差, 才能使公路通达目的地。确定最大纵坡需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设计速度、自然因素。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规定的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见表1。
由于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上交通量以载重汽车为主, 因此最大纵坡的选用应酌情降低, 否则必须设置爬坡车道, 将慢速车辆分流出去, 从而保证主车道的正常通行。
一般来讲, 纵坡设计的小一些, 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快速和安全。但在挖方路段、设置边沟的低填路段以及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 最小纵坡不得小于0.3%。否则在雨天, 由于路面积水, 会引起车辆“飘移”, 诱发交通事故。
1.2 坡长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是从汽车行驶平顺性、乘客的舒适性、纵面视距和相邻两竖曲线布置等方面考虑的。坡长过短, 线形呈锯齿状, 路容也不美观。汽车运行中驾驶员会频繁换挡从而增加操作劳动强度。我国综合考虑了设计速度和山区地形条件, 规定了最小坡长见表2。
最大坡长限制主要从汽车动力性能出发, 过长过陡的纵坡对汽车行驶非常不利。如对于设计速度在60Km/h的山区高速公路, 载重汽车在5%的上坡段行驶, 纵坡长度为780m时, 行驶速度只能达到38Km/h, 不符合最低容许速度40Km/h的要求, 只能缩短坡长通过。
1.3 爬坡车道设置
在确定山区高速公路的最大纵坡时, 一般以小客车行驶速度为标准的, 当公路纵坡较大, 载重汽车因爬坡需要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 只有低速通过。为了不影响小客车的正常通行, 必须在上坡方向的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将慢速车辆分流出去, 从而保证主车道的正常通行。 (见图1、图2)
1.4 紧急避险车道设置
山区高速公路往往由于坡陡弯急, 加之载重汽车超限运输, 为了确保安全, 在下坡路段的右侧设置紧急避险车道, 防止失控车辆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
一条完善的紧急避险车道应当包括:引道、避险车道、服务车道及附属设施, 而国内的许多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都没有设置引道, 容易造成驾驶员的恐慌。
2 平纵组合与景观协调设计
2.1 平纵组合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组合设计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平曲线与竖曲线要对应, 并且平曲线应包住竖曲线;二是平竖曲线技术指标要均衡, 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5~20倍较合适;三是要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 自然横坡较陡的傍山路段, 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2.2 景观协调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人工构筑物, 对自然景观会产生一定破坏作用, 在路线设计布线时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景观, 一条好的高速公路除应满足其技术标准外, 要做到为自然景观增色, 使高速公路融入环境。
3 结束语
对于山区高速公路来说, 由于受到复杂地形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限制, 路线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通过对纵断面设计要点的分析总结和景观协调设计方面探讨, 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确保公路运营安全, 推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立初, 李剑宁.山区高速公路越岭路线设计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2.
[2]尹平, 刘丽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J].公路交通科技, 2010, 5.
【关键词】公路交通;交通经济;协调发展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城乡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
一、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
首先明确公路交通对于经济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明确住处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共同促进的关系;也通过木桶理论、协整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等角度建立了研究模型等来研究阻碍公路交通行业发展的原因所在;也通过研究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公路交通的适应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评价,一些省市地区也相继退出了适应各地条件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也升华了适应性内涵,并且为我国的其他机构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由于当前我国对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能力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本文笔者从适应性内涵出发,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二、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适应性”的内涵紧密相关,在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必须准确把握“适应性”内涵。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经济两个系统,其中任一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适应程度的变化。相关报告从公路网的规模、结构、功能特性要与该区域的规划、资源、发展战略、实力相匹配进行了“适应性”内涵分析;也有报告认为“适应性”内涵指公路要以合理的规模、结构、布局和资金投资比例,应满足经济发展所派生的公路交通需求;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则从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关系理论和运输成本阀值理论角度分析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从规律性、阶段性与可持续性三方面深化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从实践来看,管理就是生产力,它主要是通过对交通运输经济过程的控制、生产环节以及工艺规律等进行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组织策略,以保证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高其管理效率。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采用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最少的能源耗损来满足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之需求,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量资料的阅读研究,我们发现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公路交通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认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度、协调度以及发展度三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叫做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该适应性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一定要让公路交通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正确把握住可持续度、协调度以及发展度三者之间的联系,让公路交通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在多方面、不同领域上均实现动态协调,最终达到让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指标体系的设置
(1)指标体系设置的思路。要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要有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本文基于下述三个原则进行指标的选取:一是系统性原则:公路交通体系与区域经济系统都是复杂的巨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应能较好地反映系统发展水平,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依存整体。二是可比性原则:横向上能与其它城市的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区分出不同城市的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纵向上能与历史资料相比较,评估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三是目的及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涉及面广,需要有庞大的不同侧面的统计数据支持,对于实地统计中难以收集到的资料,就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能够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设置。(2)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筛选。区域经济指标的构建在经济系统中,宏观经济现象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总规模,通常能代表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从自我发展能力来衡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也是一个有效又直接的指标,因此,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两个指标作为分析指标。同时,因为三次产业各自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很好地衡量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也将其选为评价的指标。本文还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及《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诸多可测的指标共同组成了区域经济的初步指标。由于当前我国缺乏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的研究,所以一些地区省份已经开始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了研究工作。但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公路交通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已经无法使用过去传统的指标体系来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解释。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可持续性、发展环境、管理水平、信息化、运输服务水平以及基础施工建设的几个方面共13项指标来重新建立一个符合当前情况的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挥体系。(3)定量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制定各地的指标标准前,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调研该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来确定该地区的公路交通到底应该属于哪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最后在使用聚类分析法来制定相关的指标标准。以我国某省为例,现阶段该省的相关经济数据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相同,我们在对他们当时的公路交通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当时他们的公路交通发展所处的经济阶段,再制定相关的适应性评价指标标准并给出一定的使用年限。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标准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公路交通指标构建。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对公路交通体系的描述一般分为两部分,即路网状况和运输能力。通常使用反映交通规模的指标——里程,以及反映发展水平的指标——路网密度来对路网状态进行描述,其中路网密度=公路总里程/研究区域地区面积而公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一般由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来进行描述。其中,周转量即描述了运输量也包含了运距,比运输量的指标更为全面,因此,选用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这两个指标作为描述公路交通的运输能力指标。上述指标即构成了公路交通体系的初步评价指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公路交通也必须相应的进行提高,否则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还会严重的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投入大力气到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的研究工作上来,通过积极地学习、调查以及研究的同时也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争取让我国在这一领域通过较短的时间来赶上差距,使适应性评价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福军.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发展管理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1)
[2]张静,贺清梅.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2(11)
[3]窦小燕.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
[4]郦纲.我国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10)
[5]袁乐平,余绍山.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2(5)
文章就公路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近行了论述,并从从乡村、市郊和市区三方面来阐述公路建设的环保措施以及强调公路绿化的.重要性.
作 者:陈少坚 张云峰 Chen Shaojian Zhang Yunfeng 作者单位:陈少坚,Chen Shaojian(江苏省泗阳县环境保护局,江苏,泗阳,223700)
张云峰,Zhang Yunfeng(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工 作 总 结
2012年第一季度,“业务股室”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进驻部门的配合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季度“中心”共计受理5292件,办结5292件,办结率100%,累计收费683778.3元,现就本季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漯政[2009]46号文件精神,在原有入驻中心大厅的基础上,按照“完善市级、提高县(区)级、规范乡(镇、街道)级、健全村(居委会)级”的工作思路。全区已进驻行政服务大厅19个单位共62项(教科体局、人防办季节性在大厅收费),17个单位在大厅长期开展办理的项目有57项。为全市标准化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四级网络体系建设入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1、行政审批工作落实情况
我股室严格按照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承诺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按规定纳入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实行窗口服务;减化审批程序,做到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和高效便捷;无违法审批、利用审批职能吃拿卡要以及擅自设立审批项目等现象。
2、标准化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四级网络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漯政[2009]46号文件精神,我股室对项目进行了梳理-1-
并纳入行政审批服务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已经到位。
为了实现“便民、规范、高效和廉洁”的工作目标,按照全市关于“提高县区级、规范乡镇级、健全村级”的要求,乡镇建成开通了网上审批、网上监察,区、乡(镇、街道)、村三级互联的标准化网络办公和电子监察系统,业务受理工作已经开始运行。
3、中心新增的一台触摸屏,已完成对外宣传的内容输入。
二、存在的问题
1、进驻单位未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或授权不充分,部分单位项目进驻不彻底没有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审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协调,尽快确定涉及面广,与群众和企业利益联系紧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系真正的运行起来。
二是进一步规范提高,尽快对中心业务规范管理,统一审批模式,严格操作程序,公开办事内容,使中心办理各项业务规范运行。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安装服务质量评价仪,完善电子监察手段
根据《柳州市行政审批办证服务质量评价暂行规定》(柳政办„2005‟106号)和《2010年柳州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要求,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都要供服务对象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做到“一事一评”,从2010年4月1日起已完成对中心63个部门配置服务质量评价仪90余台完成评议率达98.88%,其中满意率达99.99%。有效的为我市绩效考评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完成公共服务机构进驻中心
为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发„2009‟15号)要求,完善我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经市政府同意,柳州市邮政局、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柳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联通柳州分公司、移动柳州分公司等8个单位,于6月1日起统一进驻中心办理业务,为市民提供特快专递、报刊收订,收取水、电、气费,管道燃气报修报装,数字电视缴费,手机话费缴费,业务咨询等共计21项公共服务项目。
三、开展“七个提升年”服务重点项目主题活动
一是根据《柳州市开展“政务服务提升年”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制定服务重点工程工作方案,梳理出七个“提升年”中与行政审批有关的重点项目83项。
二是为加快推进“七个提升年”重点项目建设,让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得到更便利、快捷的政务服务,特别制作了服务“七个提升年”重大项目联系卡,为建设单位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在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根据项目业主需求,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形式,以召开工作协调会、进入并联审批流程、启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多种工作形式,用优质的政务服务为实现“七个提升年”服务。
四是在11月份与市重点办、市发改委联合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月”活动,力争为一批重点项目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有条件开工的项目在年底前尽快开工,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目标。
四、重新梳理并联审批细则
为进一步扩大并联审批范围,降低并联审批门槛,扩大服务企业的范围,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变化以及各部门对审批事项的授权和下放情况,对有关并联审批细则进行了重新梳理。重新梳理后并联审批项目为9项,相比于承诺办理时限,建设项目压缩时限52%,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压缩时限69.20%,占用城市道路项目压缩时限37.50%,挖
掘城市道路项目压缩时限33.3%,旅馆业并联审批项目压缩时限72.20%,餐饮业并联审批项目压缩时限71.40%,。截至1-10月并联审批办件统计:743件,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办件统计302件。
五、加强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对六县四城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关于自治区通用软件介绍、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办件制度等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本领。
(二)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强化信息化应用管理和电子监察,提高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配合自治区对我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已完成培训人员全部取得合格证。
六、两分厅、四城区部署自治区电子监察及审批通用软件
(一)完成了对房产分厅、劳动分厅使用自治区审批通用软件的部署工作,并安装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实现对分厅办件业务的实时监管,解决分厅还是用旧系统或无审批系统的问题。
(二)由市工信委牵头,市政管办参加,对在四城区统一安装使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和行政效能监察通用软件进行
了专题调研,并在4月30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及5月10日的柳州市四城区统一安装使用自治区政务服务和行政效能监察通用软件专题会议中作出明确安排,按时、按质完成与自治区的软件对接工作。现各项工作正按要求及规定时间进行中,按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部署,实现与自治区联网。
七、协调科其它工作
一是在工作中认真为群众协调解决问题总计350余项,相关群众表示满意。二是协调工商局企业年检在线受理、质监局窗口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民政局涉外婚姻进驻中心等工作。三是配合柳州市工商局在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开通部分事项的网上审批工作,从7月6日起柳州市工商局已在网上受理审批事项276件,完成办件276件,办结率100%。四是配合办领导完成自治区现场会在柳顺利召开,现场会期间完成中心设备运行保障工作、排队系统维修及会场布置等工作。五是积极做好政务中心计算机网络维护,保证中心各部门窗口工作顺利进行。
2011年工作计划:
一、排队叫号系统立项
积极与发改委进行沟通,尽快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排队系统立项建设工作,并做好排队系统升级前期准备工作。
二、中心视频监察系统扩展与向分中心延伸
电子监察系统除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全程监察外,还需
要对政务中心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随时了解中心的情况,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我市政务中心现有监控摄像头已无法满足业务需求,计划将在每层楼增加2-3枚摄像头,并建立效能监察监控中心,完善中心电子监察体系。
进一步落实自治区政府办、监察厅及市监察局等要求,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延伸至分中心,目前各分中心均配备有监控系统,但由于建设标准,设备型号不统一,无法与电子监察系统联网,下一步将通过中间服务器或国家认证的网络安全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分厅视频监控系统与自治区电子监察系统的联网。
三、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统一标准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触摸屏查询系统,在现阶段使用自治区通用软件的基础上,完善和充实触摸屏查询系统的功能。将自治区通用软件触摸屏系统平台嵌入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触摸屏查询系统中,实现政务中心办事指南、审批流程查询、各窗口表单及范本查询、审批情况的动态查询及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全面整合。实现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对外服务机构都设立触摸屏查询系统,既是对政府及政务中心工作的宣传又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以现有网站为基础,完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增加各单位信息公开资源的共享和发布;增设中介机构专栏,将中介机构各项收费标准信,机构誉度等信息发
布网上供投资者查询、参考;网站上开辟绿色通道,让重大项目的办理实现在网上提前预约受理等功能。
(三)规划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的网上审批系统架构,将信息化建设想基层延伸。
四、推进县区并联审批业务开展
1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路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相互促进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经济增长了,就会有经济实力去进行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公路运输的不断完善,使运输条件更加便捷,降低了企业发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以我们说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公路运输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为公路运输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之中,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增长。所以我们要对公路运输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的完善公路运输系统,使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2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公路运输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公路运输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租金成本的降低,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企业考虑到市场的因素,会选择把工厂建在市中心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市中心处于繁华地段,它的租金无疑是非常昂贵的,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随着城市内公路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交通的便利使得相关企业能够迁往城市郊区或者周边的村镇等租金较低的地方,降低了租金成本。第二是降低了运输成本,公路运输更适合短距离的运输,这样的运输如果是采用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价格贵,速度慢。公路运输更加经济实惠,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2.2 公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公路运输的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重工业是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进行集聚,这种重工业占地广泛,严重制约着其他产业的聚集。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完善,重工业逐渐迁出城市,这就为其他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是吸引高新科技产业聚集的一个重要的有力条件,便捷的交通对高新科技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联系的便捷和产品运输的便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公路交通运输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增加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了各地方之间的人才流通,会吸引沿线地区的人才向企业聚集,比如郑汴一体化的发展,因为公路交通的便捷,越来越多的开封人会考虑到郑州来发展,这就能增加郑州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第二是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使得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获得有效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生产效率。
(一)促进公路沿线的资源合理配置,增强沿线地区的竞争力。公路运输的发展使得公路沿线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一个地方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缺少有利的利用条件,这样就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将资源运往资源匮乏的地区,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北煤南运。交通便捷程度是投资商在进行资金投入时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地区内公路运输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投资,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二)优化企业的生产布局。在公路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企业在进行生产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之间的距离,在这两个距离中的合适位置投资建厂,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公路运输系统的完善,这个距离的因素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优化了企业的生产布局,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布局。我们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往往会形成一个经济发展带,正是交通的优势使得这些企业在这里聚集。这就可以证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公路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很多偏远的乡镇或者是山村,公路运输还覆盖不到,加剧了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困难,对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不利,公路运输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 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探究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呢?我们来一起共同探究。
3.1 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公路运输战略
我们所说的公路运输战略是指差别战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在详细分析经济发展和公路运输关系的基础之上,制定符合该区域发展的公路运输战略。要充分的发挥公路运输的积极作用,使区域内公路运输设施的建设能够和经济发展速度灵活对接。想要实现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必须制定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战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现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
3.2 推动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的一体化
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要和经济增长的步调保持一致,实现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统一。通俗来讲就是交通运输要适应经济增长。著名的脉冲式理论告诉我们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渐变期和巨变期,在渐变期时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较慢,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支持经济的发展,在巨变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较快,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拉动经济的增长。当交通运输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时候,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交通运输在规划过程中往往是想当然的进行规划活动,不能适应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两者之间的发展极度不协调,发挥不了交通运输的主动性,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降低。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3.3 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分工
想要实现交通运输的合理分工,就应该遵守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各级政府都应该明确自身在整个体系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就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分工来看,我们的交通运输分工还是依靠政府的宏观条件,完全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使分工协作的费用远远高于组织费用。在政府统一的调控下各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分工趋于雷同化的割裂状态,使交通运输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我们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个交通体系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主动性,拉动经济增长。
3.4 将临近地区的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整合
交通运输是一个整体系统,所以在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整合的时候,在利用自身资源的时候,如果自身的资源不够充足,也可以将临近地区的资源考虑进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合理运用资源,不能盲目地争抢,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对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的合理分析,详细地了解了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进而明白发展公路运输的重要性。公路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要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轨迹,积极进行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增强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实现高效运输,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付春丽.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
1.1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1.2水土资源保持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1.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2.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2.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2.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即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为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第一,严格环保目标考核,确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度。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聘用的依据。其次,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审批。审批机关要严格把关,把环保和资源节约作为“前置”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对批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个过程监管,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三,严格环境违法处罚。对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圈占、违法批地以及重大公路建设环保违法行为,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及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检查,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完善县、乡、村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以更好地开展环保执法工作。
协调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部门或单位,经过协商、内通,使各种关系融洽和谐,工作相互协作配合,利益相互补偿的过程和形态。机关工作具有很强的协作性,绝大多数工作是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搞一个活动是这样,组织一次会议是这样,写一个材料也是这样。加强协调工作,才能使各个局部协同起来,步调一致,发挥出总体优势,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一、搞好协调工作的重要意义
协调是机关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课题,也是机关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协调是领导工作职责的延伸。机关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人员的基本素质也不一样,有时很难在全局上达成共识。要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道“工序”衔接紧密、良性运转,就需要靠领导加强协调,把个体目标聚焦到共同目标,把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彼此配合,形成合力。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必躬亲,大量的协调要靠领导授权或委托进行,靠机关自身主动抓,使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让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划指导全局性工作。
第二,协调是发挥机关整体优势的重要保证。机关工作各有职责,各有分工,但又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许多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领导机关整体功效发挥和工作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信息是否流畅、内部是否和谐等因素。协调的目的就是克服各种各样的不协调因素,谋求组织和人员思想、行动的一致,使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与其他机关干部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支持、协作、配合的关系,并使各业务部门、各机关人员在其分工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整体效能,圆满完成任务。只有协调工作做好了,关系疏通了,才能消除隔阂,增进团结,避免“摩擦”和“各自为政”等现象,克服相互依赖、相互观望、你不伸手、我不动手、“扯皮”“空转”、无人主事等问题,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消耗和浪费,提高机关工作效益。第三,协调是提高机关干部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事实表明,会写材料、会抓业务工作是一种能力,搞好协调、办好事情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协调是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是每个机关干部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机关干部通过参与承办大量事务性工作、组织各类会务活动、理顺上下左右关系等协调实践的全过程,可以从语言规范交流、情况简明介绍、委婉回答问题、细致作出决策、严格制作文书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灵活处置问题能力和协调指挥能力,成为领导放心、机关信赖的“协调通”、“办事通”。
二、机关协调的内容与原则 .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平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协调内容,大致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纵向工作协调。如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指示和工作部署中的协调;处理下属单位各类请示中的协调;对下属单位催办、检查中的协调等。其目的是为了上承下达,理顺关系,使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方向迈进。二是横向工作协调。如与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没有隶属和指挥关系上级单位的关系协调;与同级兄弟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等。其目的是处理好左邻右舍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时沟通信息,协同动作,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三是专项工作协调。如目标、计划的协调;政策、规定的协调;工作节奏的协调;重大活动的协调;军民关系的协调等。其目的主要是处理一些专门关系以及矛盾纠纷,使职责明确,关系更加顺畅。四是人事关系协调。这是协调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如对内部人事关系的协调有:本单位领导成员之间、科(股、处)长之间、干事与干事之间的平行关系协调;科(股、处)长与领导之间、干事与领导之间的对上关系协调;领导与干事之间、科(股、处)长与干事之间的对下关系协调等。其目的是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标。协调的具体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无一定之规。比如政治机关需要协调的关系有:一是协调好上下级机关之间关系。依据不同层级政治机关的职责权限,实行按级负责,分级管理,使各级机关自觉按照各自的职责办事。二是协调好政治机关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既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又要打破部门界限,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形成机关的整体合力,防止出现重复劳动、互相“撞车”、推诱扯皮等现象。三是协调好政治机关与同级其他机关之间的关系。政治机关的各项工作与司、后、装机关工作密不可分,存在着交叉渗透关系。政治机关要经常向司后装机关通报自己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以及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还要征求他们对政治机关的意见建议,如在考核干部、配备班子、抓基层等工作上,广泛征求意见和看法,以提高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他们之间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政治机关领导应主动出面,疏通关系。.协调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人认为,机关协调工作主要应遵循两条法则:一条是“黄金法则”,其内涵是:“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一条是“白金法则”,其内涵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帮别人所需”。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① 全局性原则。就是要一切从全局出发,维护整体利益。顾全大局,这是做好协调工作的核心,离开了这一点,协调方法再多再好,也难以协调到点子上。这就要求机关干部不打“小算盘”,不能单纯为本部门利益去协调,更不能为个人得到点什么去协调。特别是在反映情况时,必须客观公正,不能带个人成见,掺杂个人感情成分。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眼前服从长远般工作服从中,心工作。
② 求实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对症下药,不能感情用事,主观臆断,凭老经验办事,拍脑门儿决策。
③平等性原则。就是要平等待人,不以权势压人,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实行“群言堂”。协调各方是平行关系,相互之间没有支配权,协调者决不能发号施令。
④ 及时性原则。就是要讲求时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减少工作中的内耗,防止矛盾激化,避免问题积重难返。
⑤ 关键性原则。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关键性问题。抓表治本,使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防止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⑥ 激励性原则。就是要积极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协调者“以我为主”,参与者“主动配合”,形成最佳“拍档”,发挥各自作用,进行优势互补,同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推进部队建设。
三、协调工作的基本方式与技巧 机关工作包罗万象,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协调工作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协调工作要结合实际,取有效形式种:寻求科学方法,采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常用的协调方式有八种:
l .会议协调。即开“协调会”,对工作进行计划统筹,这是平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协调形式。多用于牵涉因素多、影响面大、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审慎处理的情形,它既可以研究专项问题,又可以研究“一揽子”内容。比如日常工作中,对一些重要任务布置、重大活动安排,涉及到若干部门的参与和办理,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如果一步不到位,一环脱了节,都有可能打乱仗,甚至出现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就要召开协调会,把有关部门和人员召集起来,及时传达党委意图和领导指示,共商贯彻意见。包括阶段划分,实施步骤,职责分工,配合方式,阶段目标,具体标准,任务时限,都要确定得一清二楚,并跟踪检查,促使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口头协调。又分当面沟通和电话沟通两种形式。前者多用于处理关系清晰简单、持续时间短暂的日常琐碎事务,如临时交办事项的协调等。后者是一种简易快捷、较为普遍的形式。特别是对要求高、时限急的事项,如了解文件办理情况,哪些已办好,哪些正在办,办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困难,打算怎么解决;对重要文稿和举例情况的校对,包括有关时间、地点、人员,还有文稿中的法规条文、词句修改、公文格式,以及开会时间变化、场地更换、程序调整等,采取打电话商量,了解情况,有利于直接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一般情况下,电话内容要形成文字,便于以后查考和区分责任。.文电协调。即以文电形式而进行的信息沟通。它体现出严肃、庄重的精神,把协调方案在一定范围内以文电的形式告知有关单位,让其认真履行,并作为执行的凭据。如关于处理具体问题的呈阅件、传阅件、批复件,下级的批复和首长的批示就是有关执行部门具体操作的依据。每月的首长办公会议纪要), 对主要工作作出的部署,机关各部门都必须按照分工组织实施。还有一些重要工作报告的写作和总体规划的制定,要注意反复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实完善中,调动积极性,形成抓落实的共识。比如年初拟制《政治工作指示 》 时,传真下发征求意见稿,让各级政治机关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对内容的修改建议,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自觉执行。
.现场协调。对于变数多、调幅大、时间急的工作,光靠一般性地开会、打电话、发文件还不够,有时还需要把有关人员请至现场“敲当面锣”、“鸣对面鼓”,集思广益,合力攻关。这种方式形象直观,说服力强,便于应急,协调效率高。如当上级指令时限短或部门在落实指示和完成大的工作任务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及时调整计划时,就要由领导主持或综合部门牵头,召开碰头会,就地拍板解决问题。.上门协调。领导经常要出席各种会议、深入基层调研、参加公务活动等,如何既减少领导不必要的应酬,又使参加的必要活动取得较好效果,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一方面,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领导意图,主动.七门与军地有关部门解释协商,如春节、八一期间的军地互访、友邻单位走访的规格、出席人员、活动内容、具体时间、活动场所等事项,提出合适的建议。另一方面,如果领导下部队,尤其是军以上首长视察或应邀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型活动,条件允许时,应与有关部门一起到现场协调,把整个活动安排考虑得周密细致,每一个环节怎么进行,每一个部位由谁负责,相互之间如何配合,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脚印,使活动秩序并然,达到预期目的。.指定协调。即对某项具体工作,出现新的情况或遇到特别敏感和矛盾交叉的事件,领导不便出面处理时,领导指定某部门或某人作为协调主持者,与其他单位、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如对事故善后处理、解决军民纠纷等问题。作为委托协调人,要冷静稳妥地处理问题,在职权范围内协调,超过职权范围的,要按程序请示报告,不能擅自做主,越权行事。要充分理解领导意图,把握好分寸,防止协调变形“走调”,千万不能给领导帮“倒忙”、捅“漏子”,影响互相 团结和社会稳定。.制度协调。就是通过建立各种规章、规范、程序、制度、所进行的协调。运用制度协调,最重要的是制度要切合实际,执行制度要出于公心,一视同仁,不能对制度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使制度成为制造矛盾的借口,更不能使制度成为一种卡人就范的手段。如纪检部门颁发的《关于在“双节”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 》,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准闯“红灯”,并规定了对违纪行为的具体惩罚办法,以督促各类人员自觉遵规守纪。
.职责协调。就是通过调整管理机构所进行的协调。主要是解决“结合部”和 “边缘性”工作问题。比如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由谁主办,由谁协助;“两个经常”由谁主管、由谁配合;公勤队管理由谁唱主角、由谁唱配角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涉及几个部门的文电由谁承办,起草一些综合文字材料应该由谁牵头、有谁参加。这些有重有轻、有主有从、相互交叉的工作,都需要从职责上明确界定,使机关各部门依据分工和惯例,为领导当好参谋,以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不管采用何种协调方式,都必须讲究协调技巧,才能使协调工作富有成效。协调的基本技巧有:
① 了解问题要深人。了解问题是协调的前提,只有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全面清楚,才能防止协调的片面性。只有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得深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如果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就仓促上阵,急于协调,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使问题复杂化。对一时不清楚的问题,不急于求成下结论,可先稳定各方情绪,明确要求,待深人调查研究后,再作彻底处理。
② 判断是非要准确。判断是非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准确判断是非,正确分析问题是关键首先对调查了解的情况要比较、筛选,去伪存真;其次由表及里,层层剥皮,找准症结,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再次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思考问题,防止在协调中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简单化。
③ 解决问题要果断。是非分清后,态度要鲜明决断,拿出处理意见,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碰到“钉子”不手软。否则,议而不决,问题必然越积越多,干部的威信越拖越低,今后的协调工作将会越来越难。④ 相应措施要有力。协调的目的不仅要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更要防止今后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因此,一定要注意建章立制,以巩固协调成果。通过一次协调,使工作更完善一步;通过一次协调,使个人的能力素质更提高一步。
四、做好协调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协调成功的基础,心灵上的沟通是开展协调工作的“润滑剂”,思想上的一致是行动落实的保证。只有平时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投点“资”,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协调创造一个好环境一个好基础,取得迈向协调成功的“通行证” , 功的方便之门。因此,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莫定打开协调成待人处事上就应当做到:一是学会尊重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并期望受到他人或社会的肯定。在协调中,应注意态度谦虚,尊重对方的人格,不能因为他人地位不如自己高,能力不如自己强,或不像自己那样有某些权力,就不尊重别人。二要善于帮助人。对其他部门的求助,只要是在职权范围内,在原则范围内,就应千方百计去协助,不怕困难,不怕碰钉子,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帮助别人也是协调相互关系的一种投资,必会得到回报的。三要真诚待人。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凡事多请教别人,多听别人的意见,多请别人帮助,不轻易多讲话,讲出话来就要负责。只要你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人,那么做协调工作就容易多了。四要能容忍人。虚怀若谷多干事,不务虚名计得失。对非原则问题不纠缠,对无关大局的小事不计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切不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更不能“文人相轻”。
【高速公路协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总结05-26
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建设总结10-02
高速公路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09-29
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工作总结10-12
某高速公路试验室个人总结11-11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总结05-26
高速公路建设公司党建工作汇报材料06-13
高速公路公司政务公开工作自查报告06-29
高速公路06-02
高速公路收费员试用期工作总结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