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翻译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投资学翻译

国际投资学翻译 篇1

——Michael Ka-Yiu Fung and Paul R.Flacco 香港,香港的中文大学

简介

因为跨国公司在参与全球经济过程中的贸易与生产活动里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跨国企业相关行为的建模和分析在文献中得到一些关注,(比如例如巴特拉和德兰,1980)这一文献所要寻找了解的是工业和东道国的贸易政策影响怎样可能影响跨国公司的行为的。(比如 Das, 1983;Itagaki,1981),在某些情况下,主东道国的政策不仅会在东道国境内,甚至在跨国公司本国内也会产生影响。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生效的工业和贸易政策通常包括出口份额要求(ESR)和国内的内容保护(DCP)的法律。设置了一家公司一定的的出口比例份额后就要求必须全部输出,DCP相反,是需要一个公司在东道国最少需要采购的比例。一些文献分析了DCP和ESR的政策在非随机的背景下对跨国公司生产和投资的影响。(如 Chao and Yu, 1991, 1993;Davidson etal., 1987;Fung, 1994;Hollander, 1987;Rodrik, 1987).在许多情况下,一个企业在决策考虑时必须要更加现实的承认一些不确定性的来源 模型。两种类型的不确定性可以温和地集成到该公司的标准模型是由市场决定的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如交换利率,输入或输出的价格)和外源性,非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ables(如技术,或变量,确定需求的立场曲线等)。对于跨国公司在成本,需求和汇率的不确定性

达斯(1983年)和板垣(1981)已经进行了分析。这些作品,虽然只侧重于研究的影响力,而不是本身的不确定性(外生政策对企业的行为)的影响,但是任然对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分析各项政策对企业的决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在一个跨国公司进行资本投资的情况下研究水平ESR和DCP政策的影响,在本国和东道国国家时,该公司在其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技术形式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整合多民族公司生产的不确定性所用。例如,巴特拉(1974年),费尔德斯坦(1971年),和宇和ingene(1985,1986)。看起来这种不确定性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基本的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风险的来源,特别是当一个公司在技能,文化背景和劳动力供应都不熟悉的国外建立业务时。要确ESR和DCP政策对技术不确定性的影响,我们认为在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不确定性时间。因此,结果是建立了三个独立的案件:

(1)这两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不确定性,此项作为基准;(2)在本国的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3)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东道国

静态比较的结果表明,由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公司进行地ESR和DCP(应课税品许可证)都会减少资本投资的最佳水平。这适用于所有这三种情况下M,这意味着该商品在这两个国家是完美的替代品生产。这是假定没有关税对本国。总收入均以每国家的本国货币和P1S1 和 P2S2.。该公司的盈利以母国的货币计价,并给予

其中,e是汇率,Pt 是在本国货币为单位的转让价格[2],Pi是国家I的最后良好的价格,ri 是在国家i地资本返回率[3]。我们简化假设,而不改变定性的分析没有在母国或东道国规定的利得税。因此,全球总利润是:

为了保护在东道国地公司和员工,跨国公司需要使用

一定的国内资本的最低比例,指定β为受雇于该公司的资本(生产部件)的总金额的百分比。这里定义地“国内含量要求”,是指物理的定义即需要国内投入使用(格罗斯曼(1981年)提供了一个讨论性质的内容,要求和方式,使他们能够定义。)因此,我们的目的,β是衡量东道国国内内容保护的程度,并指定

此外,出口份额的要求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出口比例。具体来说,ESR要求的输出,γ,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应出口地份额。这一要求所定义的关系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研究通过参数β和γ在该公司希望最优的资本金额定义政策工具的影响,根据上述定义的不确定性在生产,投资在这两个国家。该公司的目标是预期效用的利润最大化,表示为

在给定地(5)和(6)地政策限制下,该公司对风险地态度可以用冯诺依曼Morganstern效用函数:假设表现出积极的利润边际效用,规避风险,非递增的绝对风险厌恶(ARA)(也见达斯,1983年和 板垣,1981年),即

以下一些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对如何相对风险厌恶的变化做出假设;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地说明。

而代以为目标函数(7),并区分和设置为零,给它一阶条件(我们解释了为什么(5)(6)可作为平等对待下文)

二阶条件最高(K*1, K*2 是由以下所得:

其中:

国际投资学翻译 篇2

最初见到班上的全体人员时,我不免小小地失望了下。因为我学的是翻译专业,整个班就一“尼姑庵”,一个男生都没有。我们翻译系整个研究生班总共24个人,一半来自香港,一半来自内地。听完她们的自我介绍之后,我才发现这帮人个个都来头不小,有外交部的翻译,有《文汇报》的记者。最年长的一名同学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我都可以叫她阿姨,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学无止尽”这个道理。

很多人以为,到香港读书就是来享受的,学业如何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享受这里的美景和美食,然后等着毕业。其实不然,香港的大学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课程紧,知识量大,作业多,而教授们的严格要求更是让我们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

调整生物钟,是我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香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即使到了深夜,也依旧灯火通明,想要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下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变身“夜猫子”。

香港的研究生分为Full-time和Part-time两种,也就是全职和兼职。很多读兼职的人,都是有工作的人,香港的学历竞争很大,很多工作了几年的人,都会选择回学校读兼职。为了照顾兼职同学,香港的研究生只在晚上授课,通常是六点半到九点半。教授通常会在晚上上课的时候将本堂课的作业布置出来,要求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前提交,所以通宵开夜车赶作业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这对于已经习惯白天上课的我来说,一开始真的很难适应。我常常做着做着作业,靠着电脑就睡着了,半夜突然惊醒,又继续写,时间一长,我就变成了夜猫子。

以前在内地读本科的时候,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低,已经习惯了老师给糖吃的我,在香港屡屡受挫。有一次,我花了一天一夜把教授布置的唐诗翻译作业做完了,自己特别满意,信心满满地将作业交给教授,可是最后收到的反馈却是:"How does a succinct four-line poem get preserved in a translation that's ten lines long?Is an emotion condensed in four lines the same as one that's expanded to fill ten?"大概意思是说,我翻译得不合格。看到评语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第一次因为学业而失声痛哭。已经记不得那是第几次了,无论我付出多少心血,修改多少遍,翻译作业总是被一针见血地否定,我不明白到底要怎么翻译才能得到教授的肯定?

那一刻,我真的想退缩,我对自己说:“Sunday (我的英文名),何必那么较真呢?得过且过,拿到毕业证就算了。”可是,擦干眼泪,我还是继续投入到翻译之中。我们班被分为6个Work Shop,大部分的作业和报告都是由小组成员一起完成。每次上课,教授都会选出表现最佳的那个小组,这样一来,作业的好坏,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了,还牵扯着整个小组的荣誉。

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容不得你半点的胆怯,巨大的压力下赋予你的是不断挑战自己的勇气。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至少嘴角会上扬。过去,翻译对我来说仅仅只是谋生的手段,可是在一次次的团队合作中,我开始对它真正地热爱起来。

异乡的友谊

人人都说香港是一个金钱筑起的城市,每天人们都在为钱而奋斗。连香港人自己都会感叹,香港的人情味太淡。初到香港,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那种孤独、彷徨和无奈,使我楸紧了心,想赶快逃离。还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总有一些人给予我温暖与怀抱,让我能咬紧牙继续前行。

Viola、Sara和我,大学时是同一个院系的,因为在不同的班级,碰面的机会很少所以不熟悉,以至于大家得知都申请上了香港的研究生的时候,很是诧异了一番。遗憾的是,我们三个被录取在了三所不同的大学,Viola在中文大学,主修英语语言学,Sara在理工大学,专攻对外汉语,而我则被分在了浸会大学的翻译系。

刚开学那会,大家都忙于搬家以及入学的种种繁琐手续,联系很少。一个月之后,因为本科时的一位教授到港访问,大家又聚在了一起。那天的聚会定在我租住的小屋,我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大厨。除了教授之外,我们还约上了其它在港读书的学姐们,我们称之为中南大学香港趴(“趴”在香港的意思就是Party)。

虽然我也是久经“厨”场了,可第一次准备八个人的晚饭,特别是还有教授在场,我的心里很没底。从早上开始,我就在厨房捣腾了,Viola和Sara也赶在下午来帮忙。我们在厨房忙得昏天暗地,硬生生地做了10道菜出来。

7点钟,大家都陆陆续续地来了,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上菜了。虽然卖相不好,但是菜名都很有气势,“比翼双飞”(鸡翅)、“海陆空大轰炸”(猪肉、虾和鸡肉)、“黄金玉米”(咸蛋炒玉米),大家很是开怀,整个晚饭就在大家对我的调侃和我的自嘲中结束了。

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本科时候的趣事、香港的生活,还有学姐们现在的工作情况,总算让我这个异乡人找到了回家的感觉。送走教授和学姐们之后,Viola、Sara和我累得在床上一躺就睡着了,临睡之前,Viola问我:“Sunday,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吗?”我笑笑,没有回答,害怕气氛太煽情,可是心里却是很甜的,在我心里,Viola和Sara已经是我的姐妹了。

文学翻译中美学元素的传递 篇3

文学中美学元素的翻译向来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刘宓庆将美学元素二分为形式美学元素和非形式美学元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形式美学元素和非形式美学元素进一步细化,并通过举例以说明其可行性,以期让美学元素的传递过程更加客观化。

一、引言

文学译作的美,主要取决于原文的艺术价值。原文的美如何在译作总得到最佳体现,一直是译者冥思的难题。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原文中的美学元素并将其尽量完整的传递到译文之中呢。关于这一点,按照刘宓庆先生的分法,美学元素可分形式与非形式两种。形式美学元素(Formal aesthetic constitutes)可从视听上直接感受到,而非美学元素(Non-formal aesthetic constituents)不能直接通过直觉联想,而只能通过直觉想象感悟到。形式美学元素主要指词句篇章的的美,至于非形式美学元素,中国文化素有“神韵”,“风骨”之说,如此以来,文本中美学元素的研究就更加客观了。无疑,伟大的作品都是形式与非形式美学元素的完美结合。下面本文将具体从此两方面下手,探讨译者如何顺利将其转移。

二、形式美学元素的转移

意义是如何在文本中构成的,这向来是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弗斯(Firth)曾把意义分为音位,词汇语义,词素,句法和语境五层,至于每一层意义实现的层次,一旦与常态发生偏离,便可产生相应的美学效应。下面,作者将选择音位,词汇语义两个个层面进行举例分析,探讨形式美学元素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转移。

(一)音位层次

“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这些向来是中国文化中形容文字音韵之美的体现。这种美感,尤其在诗歌和文言文中表现得突出。那么如此听觉上的美感,如何在文字文化间进行传递呢?试看如下一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All the virtuouscome tomeethere,the youth aswellas the elderly.

(孙大雨译)

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文中,四字句对四字句,读来如流动之水,让人赏心悦目,当时那种热闹,让人激动的场面顿时映入脑海。在译文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重读与非重读音节交替使用,七对七的均衡句式,更有通过使用aswell as等结构,增添原文的婉转感,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二)词汇语义

中国人素有“炼字”之说。贾岛“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更是传为千古美谈。写作过程中,作家往往是选取了最佳词汇以传其心,达其意。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就需仔细揣摩原作者心思,以求尽量达到神韵皆似。

娘娘一闻此言,战兢兢,发似神揪。

吴承恩《西游记》七十一回

When the queen heard this she shivered and shook,and her hair stood on end as if a spirit were pulling it.

(詹纳尔译)

“战兢兢”,“发似神揪”此类的词语,本是很难对译的,其一在于很大程度上“兢兢”此类词语是重在塑造一种氛围,而非表达具体概念。但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shivered and shook”两字,不仅把描述对象当时那种惶恐不安、心神不宁的状态准确的在另一种语言中表达了开来,而且通过使用头韵的修辞手法,更是有超出原作的美感。

三、非形式美学元素的传递

显然,文学之美决不囿于形式。王安石有诗,“三十年前此地,父亲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尘迹都迷”,文字简单朴实,如果把单个的词或词组抽出来看,确实无特色之处,但一旦成为以整体,随即浑然一体,感人肺腑。非形式元素的分析,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意象,文风语调,感情等,下文将以感情翻译与语调翻译为例以展示其在译文中的传递。

(一)感情的转移

美学家罗丹有言:“艺术就是情感”。刘勰在其《情采》中更是说“为情而造文”,可见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性。那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如何将情感这一只可意会的元素传递呢?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Her sweetsoulgonew ith thew ind,

They sorrow atm idnight,lost in fragrantdream.

Itwas in the very same hour in which Baoyu and Baochai weremarried thatDaiyu breathed her last.

(杨宪益,戴乃迭译)

文章诗句描述黛玉香消,一丝愁绪伤感从诗中飘过,香魂随风散去,愁绪不堪入眠。跟让人心痛的是,宝玉宝钗二人此刻成婚,一悲一喜是两极端,文章张力顿时可见。在译文中,译者在句式上做了出色调整,将第二句诗切分为两段,以显哀婉凄凉之感,让人顿生怜惜。更可取的是,为了表达文章这种一悲一喜的张力,作者采用了强调这一特殊英文句式,对比之感随即可触。可见,如果处理得当,非形式因素也是可以得以传达的。

(二)语调的转移

内容是难以转移的,浮于内容之外的语调就更难转移了。如果作者不能恰到好处的传达出原作的语调,那么原文的神韵所在就很难传达了,毕竟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在寻求内容的对等。语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尤其运用颇多,因此在翻译中,为了把人物形象准确在译文中再塑造,译者尤其需要注重语调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如下例子。

凤姐笑道:“别扯你娘的臊!哪里死了呢?这么早就哭起来!我不死还叫你哭死了呢。”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回

“Don’tbe such a fool,”jeered Xifeng.“I’m notdying yeta while.W hy startmourning so early?Are you trying to hastenmy death w ith yourwailing?”

(杨宪益,戴乃迭译)

王熙凤在曹雪芹笔下是一个性相当鲜明的角色,尤其体现在其语言的尖酸犀利上。文章中作为封建女性的她居然讲起了脏话,并且是笑着讲的。在译文中,为了更好的传达这种犀利与尖酸,译者连续用了两个反问句,以期实现在语调上均衡与对等。

四、结论

翻译本事难事,翻译文学文本中的美学元素的翻译就更难了。本文在刘宓庆先生的非形式美学元素与形式美学元素的划分之下,对美学元素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对其认识也就更加客观了,而这也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1]曹雪芹,高鹗著,杨宪益,戴乃迭译.红楼梦:英汉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2]胡壮麟.语言学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孙大雨译.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谶纬之学原文及翻译 篇4

卷十六·谶纬之学

图谶星纬之学,岂不或中,然要为误人,圣贤所不道也。眭孟睹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实应之,孟以此诛。孔熙先知宋文帝祸起骨肉,江州当出天子,故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实应之,熙先以此诛。当涂高之谶,汉光武以诘公孙述,袁术、王浚皆自以姓名或父字应之,以取灭亡,而其兆为曹操之魏。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劾牛仙客,李德裕以议牛僧孺,而其兆为朱温。隋炀帝谓李氏当有天下,遂诛李金才之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窃国命,遂滥五娘子之诛,而阿武婆几易姓。武后谓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杀之,而刘幽求佐临淄王平内难,韦、武二族皆殄灭。晋张华、郭璞,魏崔伯深,皆精于天文卜筮,言事如神,而不能免于身诛家族,况其下者乎!

译文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信” 篇5

自从我国近代翻译理论奠基人严复提出关于文学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以来, 翻译界的几代精英们在从事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纷纷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也提出了关于文学翻译的真知灼见。例如, 鲁迅和瞿秋白等人主张“直译”说, 傅雷提出了“神似”说, 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说, 当代的译界名宿许渊冲则提出了“三美”论。然而, 这些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对“达”和“雅”的如何理解和怎样实现上, 因而均未脱出严复的“信、达、雅”理论的窠臼, 只不过是他的理论的延伸和细化罢了。这些观点和理论虽然五花八门, 林林总总, 但都是把“信”奉为自己永恒的金科玉律。在文学翻译中, “信”就是指在译作里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内容和形式。翻译家傅浩把文学翻译比作是打靶, 并说, “过犹不及, 都是脱靶”。然而, 原作和原语文化与译语和译语文化不啻是并立的两座大山, 打靶人 (译者) 与靶心 (原作) 之间的距离实在难以以道里计, 再加上译者的身后还有一大批译语读者正在“翘首以盼”, 于是乎“信”的实现就愈发显得“可望而不可即”了。明知山有虎, 面向虎山行!有人对于“信”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和变通方法。例如, 赵元任先生就创新地指出, “文学翻译中的‘信’是有限度的”。那么, “打不中靶心”的文学翻译还算是“信”吗?译者在文学翻译中怎样把握“信”的度?“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本文中, 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但是, 笔者所发议论实乃以蠡测海, 敬请译界行家赐正。

二、在文学翻译中, “信”是有限的, “神似”是译者本人翻译个性的展示

由于译者要跨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沟沟壑壑”, 架设沟通的桥梁, 所以, 很难做到对原作“亦步亦趋”“形神兼备”地达到“化境”, 在很多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 追求译作对于原作的“神似”;同时, 译者本人的由其母语以及母语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个性化表达风格也会在翻译中与原作的风格互相参差。所以, 文学翻译中的“信”是受限制的, 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 “信”的有限性表现在“内容的再现优先于形式的再现”

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所说, “只要找到水源, 就不要屈就于水缸”。也就是说, 在文学翻译中, 译者只要能够把握住原作的实质内涵, 就不必拘泥于使用译语进行表达的方式。下面, 我们来看一下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1792-1822) 的《西风颂》最后一句的七种译文:

原文: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1.郭沫若译文:严冬如来时, 哦, 西风哦, 阳春宁尚迢遥?

2.丰华瞻译文:哦, 西风啊,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3.查良铮译文: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 西风啊, 春日怎能遥远?

4.卞之琳译文:风啊, 你看, 冬天要来了, 春天难道会太远?

5.王佐良译文:啊, 西风, 如果冬天已到, 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6.周永启译文:啊, 凤!既然严冬已到, 阳春岂不将来临?

7.江枫译文:哦, 风啊, 日过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这七位译者都是我国译界响当当的人物, 但他们对同一句诗的翻译却各不相同。他们都是以“信”为本, 尽可能地把原文的意义表达到位, 同时试图展示出自己的译风。可见, “形神”实难“兼备”, “得意”则会“忘形”。正如翻译家屠岸所说, “任何译家的译诗, 都不可能完全排除译家个人的气质和风格”。

(二) 译者在内容上更忠实于原作, 在形式上更忠实于译语和译语读者

译界前辈钱钟书把译作比作原作在译语中的“投胎转世”, 那么, 在文学翻译这场“分娩”过程中, 译者这个“新生儿的接生婆”必然追求在译作中保留和再现原作的艺术灵魂, 同时也使得译作“这个转世后的胎儿”必然或多或少地打上译语的烙印, 发生偏离原作“母体”的“变异”。例如,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八十回里的一段话:

原文:“……说孙绍祖‘一味好色, 家中所有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略劝过两三次, 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

译文:“……Sun Shaozu cares for nothing but women, gambling and drinking, ”she sobbed, “He’s affairs with practically all our maids and young servants’wives.When I remonstrated mildly two or three times, he cursed me for being jealous, saying I must have been steeped in vinegar…”原文中的“拧”字用得很巧:只有在醋里泡过才能拧出汁来。

在中国文化里, “吃醋”意味着“嫉妒”, 尤其是用于男女关系的场合。而在英语中, vinegar的意思则是“不近人情、刻薄”。孙绍祖适用这样恶毒的字眼儿来咒骂迎春, 暴露出了他的一副“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嘴脸!杨译加了一个词jealous, 为英语读者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但“拧”字的形象并没有译出。这只能说是英语在表达上的局限性限制了“信”。

(三) 译者本人的语言特色会在译作中展现, 使得译作背离原作

我们知道, 在文学翻译中, 译者一方面充当原作的代言人, 力求“形神兼备”地再现原作的“丰姿” (丰华瞻语) , 另一方面, 又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对原作的接受度, 这是个“搭桥铺路”的过程。这时的译者必然会利用译语在表达上的优势, 巧妙地解开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的语法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活结和死结”, 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越过了文学翻译关于“信”的“雷池”。

赵元任先生是世界级的语言大师, 他翻译了英国作家Charles Lutwidge Dodgeson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Alice in Wonderland) ,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I never went to him, ”the Mock Turtle said with a sigh, he taught Laughing and Grief, they used to say.”译文:“那素甲鱼道, ‘唉, 我从不去找他教的, 人家总说他教的是腊丁和稀腊。’”在原文中, 素甲鱼由于文化水平低, 老用错词说错话。这里, 他想说Latin (拉丁语) 和Greek (希腊语) , 却说成了Laughing (大笑) 和Grief (悲伤) 。赵先生巧妙地用三个错别字“腊丁, 稀”再现了原文的谐音。赵先生“天才的译力”使得译作和原作浑然一体, 难分轩轾。可见, 文学翻译中的“信”根本摆脱不了译者的翻译风格的左右, 因而是有限的。

又如张谷若翻译的英国作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段话, 原文:“Had it anything to do with father’s making such a moment of himself in thik carriage this afternoon?Why did’er I felt inclined to sink into the ground with shame!”译文:“今儿过晌儿, 俺看见俺爹坐在大车子里, 出那样的洋相, 他那是怎么啦?是不是叫这档子事折腾的?那阵儿把俺臊的, 恨不得有个地缝儿钻进去!”原文是主人公苔丝对母亲所的话。文学巨匠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 她的话中夹杂着土话, 如“moment, thik, did’er”等等, 使得一个善良的农家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而张谷若则巧妙地发挥了汉语的表达优势, 大胆使用我国山东的方言来对译原文的方言, 如“今儿, 过晌儿, 俺, 这档子事, 臊, ”等等, 既生动形象, 又符合原作主人公的身份、性格、地位以及背景要求, 这是对原作的文化补偿, 译作也很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可见, 译者的风格与原作的风格是并行不悖, 相互映衬的。这也是一种新面貌。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举例和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在文学翻译中, 译者对原作内容的“信”优先于对原作风格的“信”, 使得“信”的实现始终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更多地受到译语 (往往是译者的母语) 和译语文化的诸多制约, 其译作大多是“新瓶装旧酒”或者是“新瓶装新酒”。例如,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论, 认为译作可以与原作竞赛, 甚至可以超过原作。这时, 就会出现“原作内容的再现与形式的再现之间”的剪刀差, 那么, 译作美则美矣, 而“信”则又安在哉!翻译家杨德豫说过, “存己存人” (Live and let live) 。这话与古训“达人则达己”如出一辙。“信”就是容忍乃至允许原作的内容和译者的风格并存于译作中, 应当是对文学翻译中“信”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解, 也是实现“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美.母语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5) .

[2]戎林.翻译问题探微[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8) .

[3]黄杲炘.英诗汉译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2) .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个人风格 篇6

【关键词】原作 译作 原作风格 译者风格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翻译随着语言的转换,原作的表现形式也会随着变换,作品原有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性会被打破。这就对传达原作的风格造成了障碍。因此译者风格在译作中的显现是一种客观必然,但是为了成功地再现原作,译者必须能够正确处理它,在尽量淡化它的同时,努力使它融入原作风格中,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什么是译者个人风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宋朝词作家李清照的那首名作《声声慢》的首句。对于这十四个叠字,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其中有两个译本最为大家所接受。

译文一: I?look?for?what?I?miss. I know?not?what?it?is.

I?feel?so?sad?and?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sek, s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sorrow,pain,pain.

这两个英译本都真实地再现了原词冷清、凄凉的氛围,但在结构和措辞上却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客体相同,都是同一首词,只有主体——译者不同,由此可见,翻译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译作风格的不同,促使了同一作品不同版本译作的产生。同时可知,不仅作者有自己的创作风格,译者也会在其译作中体现出自己的再创作风格,即译者风格。

在文学翻译中,翻译对象的选择倾向体现了译者的个人风格。一个严谨的译者往往不是信手拈来一本书就译,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图、爱好、风格来精心选择原作的,而他对原作的这种选择倾向恰恰能够反映出他的个人风格。如严复为求社会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先后翻译了多部西方社会政治著作,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等;郭沫若作为一名进步的诗人,他总是喜欢选择与时代特征以及自己风格相结合的作品来翻译,如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华伦斯坦》等,他还喜欢选择具有反抗性的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来翻译,如《雪莱诗选》等。

其次,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反映出不同的译者风格。译者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会直接决定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就是说,译者对翻译标准的不同认识会决定他对原作是采用直译、意译,还是二者结合的翻译方法。而翻译方法的不同往往使译文显现出多种多样的文风。傅雷认为翻译应“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琅琅上口,求音节和谐。”因此,他的译文准确流畅,既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为我国读者所喜爱。

再者,译者遣词造句的特点也表现出他的个人风格。成熟的作家在语言运用方面都有自己的风格,表现在词语的调遣特征与使用倾向、句子的组合结构与手段、修辞手法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译者作为基于原作的艺术的再创造者,虽然不能像原作者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但在再现原作时,他也必然要从炼字、遣词、造句几个方面去做,这样他的语言习惯或多或少都会流露于译作当中,对此他们是想躲也躲不过的。

二、如何正确处理译者风格

译者到底应不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关系呢?对此在翻译界主要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刘重德先生为代表,他认为,为传达原作风格,译者必须放弃、抹去自己的风格。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风格应该是隐含的。如张今先生在《文学翻译原理》中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五种风格,认为最理想的译文风格是作者风格+若隐若现的译者风格。第三种观点认为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应该融为一体、协调一致。如许钧先生认为,译者应该在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的限度内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为自己的译文赢得读者。

翻译的目标是忠实地再现原作。所以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更不能使其个人风格凌驾于原作风格之上。但是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不允许译者的个人风格参与其事是不可能的,在译作当中或多或少都会留有译者的痕迹。“正如同一首肖邦的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赋予不同的风格一样,同一部名作,不同的翻译家也会译出不同的风格。”所以,对于譯者风格我们不应回避、排斥,更不能简单地否认或抹煞,应该使之融入原作者的风格中,与作者风格达到和谐的统一。

此外,译者应该重视个人风格的追求。主观性是一切艺术创造的规律,也是文学翻译艺术的规律,译者风格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在翻译界中,钱歌川的名字是人所共知的。他翻译了多部英、美、日作家的小说,出版了近百种关于翻译和英语学习的书。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译著《娱妻记》,到现在几十个春秋,钱教授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翻译风格,成为我国的翻译名家。而他的这些成就都是和他多年的苦功实践分不开的。

可见,个人翻译风格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个人翻译风格的形成与培养是要付出经年累月的艰辛劳动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译者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尊重译者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

三、译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由于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译者与原作者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差异,译者对原作风格的理解与原作风格的客观存在之间的差距,加之原作风格确有一些不可译的因素,原作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损伤。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的损失和破坏,力求最大限度地在总体上再现原作风格,我们就必须要对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译者必须在熟练掌握源语和目的语的前提下,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对风格敏锐的感知力。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兼备学者和作家的素养,不但要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美学理论素养,还要有比较准确的文学感觉和相当的中外文学功底。同时,译者还应熟悉源语和目的语所承载的两种文化,因为翻译活动并不仅仅是对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它是将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转换,这一点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其次,译者必须能够正确处理其个人风格和原作风格之间的关系。译者应该自觉地用原作约束自己,最大限度地抑制和淡化其个人风格,使之融入原作者的风格中,仿佛是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同时,也不应回避和排斥其个人风格。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必然在译文中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译者可以尽量选择翻译与自己创作风格接近的作品,这样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实现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的和谐统一。译者必须勤学多练。译者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和丰富原有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才情素养和翻译功力,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做到得心应手。同时,译者还应经常进行实践练习,以获得宝贵的翻译经验。

译者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他不是透明的,也不可能是透明的,他的个人风格对译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译者风格,我们一方面应该尽量抑制它,淡化它,另一方面也应该服从艺术再创造的规律,承认它,尊重它。虽然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不可能完全对等,但由于翻译是再创作的艺术,译者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艺术创作力和利用译人语优势,从总体上再现原作的艺术境界,以此缩短两者的距离,使自己的风格无限地接近原作风格,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仪,罗平. 翻译与批评[N].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宗炎. 模糊语言学[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孙燕. 文学风格及其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增刊):334-337

《王羲之学书》文言文翻译 篇7

《王羲之学书》一文选自张怀瓘《书短·王羲之》,下面是《王羲之学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翻译】

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父亲枕头中有《笔说》,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龄小,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拜说:“现在就让儿子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王策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

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自称真胜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注释】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

②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

④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4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国际投资学翻译 篇8

再也不用学外语 微软推出实时语音翻译工具

日前,微软宣布实时翻译工具Skype Translator由内测版进入公众预览版阶段,向所有用户开放,在Windows 8.1上可安装运行,支持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普通话在内四种语言的之间进行实时自动翻译以及50多种语言的即时通信文本实时翻译,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通过该工具进行无障碍交流。微软最早在12月推出英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实时语音翻译测试项目,在今年4月增加中文,并提供测试版,预览版的发布标志着正式版的临近,届时所有的用户都能使用这一功能。实时语音翻译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但商用进展缓慢,包括IBM、NSA等公司机构都有对此进行研究,IBM曾在就被爆在进行实时语音翻译软件的研究。在热播电视剧《爱情公寓》有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翻译的桥段,唐悠悠和关谷健次郎之间使用汉语和日语进行视频通话,语音部分被“人工智能字幕组”进行实时翻译。现在这一看似搞笑的技术已经可通过机器进行完成,Skype Translator包括语音和文字之间的识别和转换问题,由于需要两步转换,因此实时语音翻译的精度成文业内难题。Skype Translator将语音识别技术和微软的“深度神经网络及微软已得到证明的静态机器翻译技术”进行结合,推出实时语音翻译的功能。Skype在国内即时通信市场和网络电话市场中的占有率无人可及,虽然由于水土不服,在国内市场一直是QQ领先,现在微信渐有成为移动端霸主的趋势。在QQ和微信上已经有针对语音对讲进行文字翻译的功能,而实时语音翻译还没有出现,毕竟以国内为主市场没有第二种主要语言需要翻译。自从微软以85亿美元的价格将Skype收归旗下之后,Skype成为微软生态的`重要一环,取代MSN与新一代Windows系统化进行深度集成,微软早期Office下企业版的 实时通信工具Lync也被更名为 Skype for Business,彻底归类到Skype品牌之下。微软在Windows8之后,将微软云端账号与系统进行融合,增加消息即时通信聚合,在后续的Windows8.1之中正式整合Skype帐号。如今的微软早已不再依赖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软件的授权收入,转为一家服务性的软件公司,同时也涉足硬件,生产平板、手机等产品。在苹果和谷歌称霸的移动市场,微软正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形势的逆转。更多精彩资讯欢迎下载――前瞻网客户端

国际投资学翻译 篇9

关键词:“学长法”;翻译能力;培养

一、什么是“学长法”

“学长法”是基于人文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等理论,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称为

“学长法“,原因有四:一,使“学习”这项人类基本技能成为学生的“终生之长”;二,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达到“经度纬度之长”;三,鼓励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达到“以长励长”;四,立足于培养学生更强的职业和就业能力,达到“一技之长”。需要指出的是,“学长法”不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而进行试验的单一教学法,它主要是结合了就业市场对学生专业的需求,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策略的引导,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运用“学长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服务业水涨船高,社会对英语人才的翻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从事跟英语行业相关的任何职业都离不开翻译能力,因此,就算不是翻译专业的学生,仍然需要提高翻译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现状令人担忧。笔者对所教的英语专业2010级学生的笔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双语能力较差

学生双语能力差的主要表现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近义词误用、长句结构转换能力差、语篇意识薄弱、 死译的现象普遍。

(2)双语文化背景知识缺失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双语文化缺失而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笔者曾利用一篇250字的有关英国西斯敏斯特教堂的小短文来做测试,要求一个有30人的班级在30分钟内完成这篇英译中的练习,不允许查字典。结果在有关西斯敏斯特教堂的文化背景的翻译,全班同学只有2个人知道这个教堂里面是有墓地的。由于同学们对西斯敏斯特教堂背景知识的缺失,他们的译文令人啼笑皆非。

(3)翻译动机不强,翻译主体性意识缺失

学生在做翻译的时候,经常就想着按时成老师的作业,拿个分数通过这门课程就可以了。他们几乎不主动进行课外的翻译练习,也很少对自己的翻译行为进行监督和总结,这就是翻译动机不强,翻译主体性意识缺失的表现。

(4)不善于使用翻译策略

学生们在做翻译练习的时候,由于词汇有限,双语能力较差,在翻译过程中很少想到要用什么翻译策略,都是直接读了原语就迫不及待地查字典,然后一遍译成,还沾沾自喜。丝毫不关心译文是干什么用的,在哪些地方需要变通。

(5)翻译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差

翻译软件的使用早已经成了西方翻译教学课堂必须教授的内容。然而,许多做翻译的学生嫌麻烦,想省时间,不愿意翻阅纸质字典,直接用在线翻译,然后抄上去,对于翻译工具的使用除了有道、爱词霸之外,不懂得要如何利用其他翻译的资源。

(6)对翻译目标不清楚,翻译职业能力意识缺失

在翻译实践当中,很多学生没有翻译职业的意识,不知道要询问译文的使用目的,不懂得如何和翻译发起人沟通,在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翻译职业能力的缺失。笔者认为,就算学生不是翻译专业的,但是翻译课程本身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要做翻译时所拥有的基本的翻译职业能力。

其实,造成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低下既有学生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点:(1)翻译实践力度不够,翻译作为一技之长,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方可习得、发展和提高,只靠每周2,3节课的翻译课堂是远远不够的;(2)学生翻译的能动性弱:大部分学生翻译动机不强,只想完成作业,拿到课程学分,课后不愿意主动去做翻译实践,不去扩展双语文化知识,不学习和揣摩翻译技巧,不重视翻译职业技能。教师方面也有原因:课堂教学时间较少;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本身缺乏市场需要的翻译职业技能;不注意鼓励学生的翻译主动性;教学任务较重,无法跟踪学生课后的翻译实践。当然,学生翻译能力低下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这里重点针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

三、翻译能力内涵的构成

尽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但是翻译市场上对英语人才或者对翻译人才的翻译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西班牙巴塞罗那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研究小组(PACTE)( 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提出了史上最复杂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实验小组经过实验后,修正了翻译能力的构成模式。新的PACTE新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5种子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能力:

(1) 双语能力,主要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必需的操作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由两种语言的语用、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等构成。(转引自王湘玲,汤 伟,王志敏,2008:105)

(2) 语际能力,主要指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百科知识和相关的主题知识的掌握。

(3) 翻译知识,主要是对翻译的性质、过程和运作的表述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包括翻译单位的种类和选择、翻译程序、技巧和策略、翻译问题的种类等。

(4) 工具使用能力,主要指运用各种资源和媒介的能力,涉及相关书面资料、人力资源、翻译工具、信息与通讯技术和资源的使用。

nlc202309051110

(5) 策略能力,主要是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次能力,它协调各次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弥补其缺失和不足。

(6) 生理、心理能力,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效控制认知机制中的各种要素的能力,具体有生理、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包括记忆力、感知、注意力、情绪、创造力、逻辑能力等。

PACTE新的翻译能力模式十分清晰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译者能力的构成,因此,在翻译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和其构成的内涵来进行教学和指导。

四、“学长法”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现状和内涵的分析,“学长法”研究小组提出了运用“学长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一些建议:

①教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方法,使之成为其“终生之长”。

“学长法”的第一“长”就是使“学习”这项人类基本技能成 学生的“终生之长”。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提高翻译能力,让其自主学习提高翻译水平,就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管理方法。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亲自体会翻译的重要性,并且设计好每一次的翻译教学和翻译练习,然后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解决问题,让学会翻译 成为他们的终生之“长”。比如,要教会学生通过翻译提高双语能力,通过阅读和体验增加双语文化背景知识,教育学生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不同的翻译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意识。

② 扩展“学时”之长,提高学生“双语、双文化”之“长”

根据学长法第二点,就是扩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保持一定的英语阅读量,广泛涉猎百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能力。这两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要扩展学生课后做翻译实践的学时之“长”,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翻译量,这样才有质变的基础。要扩展学时之“长”,翻译教师需要做好翻译练习、课后作业的设计,还可以通过成立翻译工作坊、举行翻译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课后积极参与到翻译学习当中,让学生自主地继续进行翻译学习。

③ “以长励长”,增强学生翻译能动性

“学长法”第三点是鼓励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达到“以长励长”。这个“他人”其实包括名人、老师、同学等。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曾经用当今口译界的名人,比如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张璐、孙宁等的事迹来鼓励学生,同学们在惊羡之余,也暗暗努力提高翻译能力。在翻译作业讲评当中,一定要对翻译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把译文展现给全班同学看,这样会带动同学们对翻译的兴趣。学习老师之“长”也必不可少。因为老师提供的译文总的来说是比较标准和恰当的译文,学习老师的译文和翻译策略,对于翻译能力相对较低的本科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④让翻译成学生的“一技之长”

培养学生更强的职业和就业能力,让翻译成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提高学生双语能力、文化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包括翻译知识、技能、翻译工具、翻译资源的使用以及在翻译过程当中需要的一切心理和生理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最好就是通过真实的翻译任务来引导学生熟悉从接受翻译任务到最后审定译稿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撰写翻译日记的方式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监督和总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和意识。

五、结语

“学长法”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了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和翻译能力内涵构成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如何运用“学长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由于此方法设计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是做一些探析和实践,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hristina Sch?ffner, Beverly 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2000.

[2] 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 [A]. F.Alves (ed.).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 [C].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3:43-66.

[3]何刚强.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 中国翻译, 1997( 2) .

[4]刘和平. 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

[5]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中国翻译,2012,4.

[6]申连云. 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136 -140.

[7]仝亚辉.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9.

[8]王传英. 从“自然译者”到PACTE 模型:西方翻译能力研究管窥[J].中国科 技翻译,2012,11.

[9]王树槐,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 外语研究, 2008 (5).

[10]王湘玲, 汤伟, 王志敏. 西方翻译能力研究:回眸与前瞻[J]. 湖南大学学报,2008,3.

[11]赵婵. 浅析“学长法”对综合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上一篇:党员政治学习剖析材料下一篇:工作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