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纪律教育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课堂纪律教育(通用8篇)

小学生课堂纪律教育 篇1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必要性

“课堂纪律是一个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逐步过渡到学生内在自制与自律的过程”[2],课堂纪律管理往往更多强调依靠外在的力量使学生对集体纪律的服从。对于自律能力发展并不完善的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课堂纪律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是促成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的关键。在追求课堂“动起来”的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主平台,学生主导的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扰乱秩序、违反纪律的行为,因此,课堂纪律管理依旧有其重要的价值。

1.课堂纪律管理能培养学生对纪律的认同感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增多,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其他场合,任何活动都应遵守其纪律和规则,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在课堂上进行纪律管理,能够让学生强化对纪律、规则的认同感,形成遵守纪律、规则的意识,使学生逐步由依靠外在的“他律”走向“自律”,促进学生行为品质和道德素养的不断发展。

2.课堂纪律管理能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主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作为服务于“学”的一种手段,在课堂上所占的时间要少于学生“学”的时间。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活跃性很高,积极性较强,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进行必要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够为教学营造适宜的环境,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纪律管理是维持课堂环境的支持性、保障性因素。

3.课堂纪律管理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

生本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易在课堂上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随意讲话、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离开座位,甚至是嬉戏打闹等,这些违纪行为会让课堂变得杂乱无序,如果不及时进行管理,会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因此,必要的课堂纪律管理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促使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课堂纪律管理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评价课堂教学好坏和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课堂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志。[3]对于学生主导的课堂而言,未知的情境和干扰因素很多,一旦干扰因素打破了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效果就难以保证,而对课堂纪律进行必要的管理,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使教师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误区

1.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相矛盾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对学习问题及任务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同学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问题和任务的结果。[4]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让课堂“动起来”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但是传统意义上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让课堂“静下来”,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被制约在一定的纪律规范之内,学生不能超出纪律规范,良好的课堂秩序应是安静的。基于此,许多教师认为,生本教育理念与课堂纪律管理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难以统一的。为了迎合生本教育理念,“一部分教师放弃了‘秩序’,使得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热情大于理性,课堂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低下”。[5]他们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活动过多、过于频繁,而教师往往无法兼顾多方的因素,学生在长时间内处于缺乏控制和管理的状态,对于学生课上违反纪律的表现,教师并不及时进行制止和管理,相反认为如果干预就会阻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与课堂纪律无法相容,这使得生本教育的课堂从头至尾处于热闹之中,学生更像是脱缰的野马,无法安静地思考,课堂纪律更无从谈起。

2.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方式等同于放任自由

纪律往往被视为全体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守则,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指向集体生活和活动的一种约束力量;而自由的核心是自主和独立,它是指向个人的,不受他人意志控制。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来看,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纪律需通过自由而获得,同时又是自由的保障,绝对的纪律与自由都是不存在的。在学生主导课堂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即生本教育的课堂就是完全交给学生,任凭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教师不能干预学生的任何行为,他们进行纪律管理的方式就是放任,让学生说之所想,做之所想,教师如果过多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就无法拥有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无法体现课堂“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思想。基于这一观点,许多教师往往会放任学生在课堂中的任何行为,学生可以随意提问、随意发言、随意讨论、随意走动,教师不重视课堂纪律,学生不受任何约束,课堂秩序也就陷入混乱之中。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手段只能是激励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以生命为本,追求教育皈依于生命,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是生本教育的主旋律。[6]所谓的尊重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教学平等的基础上,而平等交往的对象必然然是是相相互互理理解解、相相互互包包容容、相相互互激激励励的的。在在这这一一思思想想的的指指导导下下,许许多多教教师师在在课课堂堂上上会会更更注注重重对对“激激励励”的的使用,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归属感,教师给予学生的激励和表扬明显增多,“很好”“很棒”等表扬性词语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在课堂纪律管理中也是如此,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的关注点总是在那些守纪的、活跃的、优秀的学生身上,他们会更加重视对学生守纪行为的表扬和激励,通过言语或行动表扬进行课堂纪律管理,使学生对良好的行为表现有深刻的理解;而对于违反教学秩序的学生,教师抱着置之不理的态度,纯粹地依赖激励去唤醒学生守纪的心灵。这也是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易陷入的一个误区,以激励为主的课堂固然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一味地激励和表扬易纵容学生的行为,学生不能通过“他律”的方式及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更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4.生本教育理念下不需要教师参与课堂纪律管理

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将课堂纪律管理的大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完全依赖于学生守纪的自觉性,教师不控制和干预学生的任何行为,不参与课堂纪律管理。但是,纪律管理追求的是“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对于易受外界干扰的中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其本身是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的,他们的守纪行为可能会因为他人或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一旦所谓的守纪学生不再严格遵守纪律,那么其纪律管理作用也就形同虚设,教师若再不加管理,学生意识不到其行为的错误,可能会滋长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因此,完全依赖于学生管理学生纪律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否认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追求

1.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课堂的动静结合

生本教育理念重视课堂的“动”,课堂纪律管理希冀课堂的“静”,那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追求的是“静”还是“动”呢?答案并非是唯一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或安静,不能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之间画等号。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课堂,学生作为拥有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独立的个体,有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需要,能在课堂上表达自身的想法,但是,“动起来”的课堂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不是只求“动”不求“静”,“静”作为纪律管理的追求有重要的意义。“静”下来的课堂能让学生耐心地倾听和思考,在倾听中感受不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在思考中寻求对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因此,生本教育课堂纪律管理追求课堂在热闹和安静之间相互结合、自由转换,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行散神聚,在有秩序的教学中追求学生思想、思维的解放。

2.课堂纪律管理倡导师生共同参与

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是以人文本,在倡导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发挥,要唤醒教师的激情和潜能,从而让课堂达到“双赢”的目标。[7]在课堂纪律管理中也应倡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同样,课堂纪律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的。在纪律制定时,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商讨,让学生成为纪律的主人,使纪律更有说服力。在纪律的执行、检查、管理中,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力量,在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地进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和学生要能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培养整体感和认同感,在沟通和交流中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推进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共同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形成纪律管理中“双赢”的局面。

3.课堂纪律管理方式提倡有节制的自由

“从纪律所隐含的社会学意义看,它体现出课堂的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8]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控制课堂纪律成了管理的基本任务,教师成了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绝对服从于教师支配式的管理,这使得课堂以控制为中心而缺乏创造力。生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价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纪律管理的唯一中心,不再掌握课堂纪律管理的大权,学生在课堂上享有更多的自由,不再有统一的严格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交给学生的课堂就不需要关注课堂纪律,学生可以为所欲为。在任何课堂教学中,学生享有的自由都应该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有节制的,教师不能对课堂不管不问,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而应该对纪律进行整体的把控和管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度、合理的约束,在不剥夺学生应享有的自由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不随便、不随意、不违纪”,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课堂纪律管理手段主张奖惩兼备

纪律作为一种规范,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从纪律含义本身来看,其含有惩罚的含义,即纪律得以贯彻的主要手段是惩罚。[9]生本教育理念要求课堂上必须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和权利。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激励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立足于学生的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对守纪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的确会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然而,激励不能被视为纪律管理的唯一手段,在提倡表扬和激励的前提下,彻底否认惩罚会破坏纪律的权威和强制性,对课堂纪律问题的处理要做到奖惩兼并。对于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的表现,教师的惩罚能在维持教学秩序、保障其他同学利益的前提下让学生明辨是非、纠正不足,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因此,适当地奖励和惩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推动力。但是,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要注意惩罚的使用次数和频率,把握好惩罚的“度”,教师不能有“唯惩罚”论,而要做到多鼓励、少惩罚,尽量用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将纪律内化并做到自觉遵守。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

1.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课堂纪律的形成“需要有必要的教师指导与控制以及同伴集体、准则、舆论的约束,而学生自控能力的加强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为其形成的最佳途径。”[8]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学生纪律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课堂学习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课堂活动设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上述任何原因都会产生课堂纪律问题,因此,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是维持课堂纪律的重要途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坚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致力于调整教学的着力点。为此,首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或实践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外,在教学中还要精选教学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促进其自觉、积极地学习。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致力于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手段丰富,内容编排恰当,教学时间得当,教师在注重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推动学生活动的形成,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兴趣,乐于参与并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中,才可能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2.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追求有序高效的课堂纪律观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良好的课堂纪律表现为热闹和安静的相互结合、有序转换,是学生在对课堂纪律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对纪律的超越,追求有序、高效和创造的课堂纪律观成为必需。此外,课堂纪律管理倡导有节制的自由,那么,如何把握节制和自由间的“度”,既不阻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又能维持良好的秩序呢?这就需要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课堂纪律规则作为承载课堂纪律观的载体,是师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维持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有力武器,是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前提,也是辅助纪律管理的要素。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制定课堂纪律规则能让学生明确在教学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如果出现违纪行为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课堂纪律规则需要师生共同制定,同时也要师生共同遵守,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只有在保证课堂纪律规则的威信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当课堂纪律规则发挥效力并逐步内化至学生的自律意识中,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就会得以提升。

3.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课堂的人文管理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纪律管理的实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维护学生的权利,这就需要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实行人文管理,教师应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纪律管理,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由“他律”走向“自律”。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的人文管理,师生之间要善于沟通、交流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和交流中,要让学生了解课堂纪律规范,明确自由活动的范围,树立起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当学生对教师有了信赖感,对纪律形成了认同感,就会对教师的教导和管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定式,他们更愿意按照教师和规则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课堂上更愿意自觉地遵守纪律并服从纪律管理。此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教学中,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主动地完成任务,不做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师生间沟通和交流能让教师走近学生,感受到学生内心的希望与意图,而不是一味地以惩罚的方式来处理任何学生的任何违纪行为,这有助于有效地处理课堂纪律问题,也有助于实现课堂的人文管理。

4.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课堂纪律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要努力做到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并以自控为终,进而实现课堂纪律的优化管理。要想实现优化管理的目的,需要学生正确认识纪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做到自觉地执行并维护课堂纪律,成为课堂上“自治”的主人,自律意识作为引导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基础,重视其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律意识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守纪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对于身心处于发展中、具备较强模仿能力的学生来说,榜样的示范效应是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有效方法。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很强的,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自己遵守纪律的行为成为学生效仿的模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树立身边守纪的榜样,对于模范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予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使学生找到参照和模仿的对象,在班集体中形成严格遵守纪律的风气。

5.区分学生的课堂行为,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纪律问题

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中,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因人而异的,课堂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即与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行为,对于守纪的良好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发挥激励的正面强化作用;相反,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消极行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要采取一定的制止方法,如语言提醒、表情或手势暗示等;对于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应适时适当地采用惩罚的方式,引导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并逐步引导学生由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课堂纪律问题进行处理时要做到一视同仁、适度合理、及时有效,让学生明确问题所在,并通过“小惩”的方式起到“大诫”的目的,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合理使用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在提高纪律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守纪的自觉性的同时,致力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纪律良好、气氛活跃的生本课堂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努力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与生本教育: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7(1):10-12.

[2]王洪玲,姜忠艳.谈课堂纪律问题的复杂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7):24.

[3]孟庆男,齐秀江.论教师对课堂的管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03-104.

[4]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11-22.

[5]廖唐斌,王后雄.新课程课堂秩序的理性回归:新课程课堂对“静”的呼唤[J].教育探索,2009(8):19-20.

[6]高广方.生本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育走向生本》北京研讨会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3(4):22-24.

[7]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3-18.

[8]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9-52.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篇2

一、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1.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阶段是小学生性格形成稳定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是非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严格做好学生课堂纪律管理,严加管教学生在课堂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极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中搞小动作和开小差,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严加管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好的课堂纪律不仅会影响教师上课的心情,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甚至会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一个班级纪律严明,则这个班级学生的上课质量就会很好,所以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对提升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以及原因

1.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会影响课堂纪律和他人的学习,还会对其以后人格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乱涂乱画、烦躁不安等,有的学生也会经常做一些小动作,如玩手指、玩笔等,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甚至出现一些退缩、低沉等问题行为。面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有时候会大声呵斥,强制其安静,学生表面上顺从教师,实际并没有听老师讲课。

有的老师会因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体罚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还是很强的,会因为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是很差的,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吵甚至是大打出手。有的同学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这些事情都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纪律。有的学生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会故意发出一些响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但是这样会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率。

2.小学课堂出现纪律问题的原因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为了寻求注意,会反对教师对课堂的种种规定,也会对喜欢的事物持否定态度,甚至喜欢恶作剧。有的同学会因为自身学习成绩差,而采用其他的方法转移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力,争取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

教师的情绪能够通过讲课的方式和心境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讲课的情绪是乐观开朗的,则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反之,课堂教学则会死气沉沉。有的教师自身魅力无法吸引学生,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害怕,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另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严重影响着课堂纪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单一、枯燥,注意力自然就会分散,从而出现课堂纪律问题。

三、提高课堂纪律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教师科研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权威对减少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是有很大作用的,教师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教师权威的树立。这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

2.制定班规,合理奖惩

教师要积极利用班会制定适合本班级的制度,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也使学生约束有章可循。明确的奖赏也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之一,对于小学生要以鼓励为主,或是给予学生一个肯定或是赞赏的表情,这样不仅会激发被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鼓励其他学生要向这些学生学习。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不应该过多地指责学生,而是要在及时的沟通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课业不多,但是面对种种复杂的课外补习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劳累,注意力分散,最终影响学习效率。在课堂中也受教师讲课方式方法的影响,教师单调枯燥无味的授课会使学生感觉厌烦,甚至学生为了表示不满会进行反抗。所以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寻求适合的课堂纪律的管理办法。

小学课堂纪律 篇3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深信这句话。新学期第一节课我觉得最重要,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一切都是新的,人说小孩是鬼灵精,老师第一节课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今后的课堂,就是心理学里面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就是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不仅仅这些,你要让你的学生明确的知道你的教学态度,你的原则问题。在你的课堂上什么是不允许的,什么是可以的。做到赏罚分明。这也就牵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问题。明确的告诉学生你怎么给他们记录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大家知道在你的课堂上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是一门技术课程在乎的是学习过程个人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一样。一定要注意:说到就要做到,不要第一节课说的严格,以后的执行却是可有可无。这里如果没有执行力,一切的努力都是零。关于这点我一直坚信。

2、注意第一次,持之以恒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 学生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对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必须做到耐心对待,持之以恒,学生不断地违反

学生课堂纪律规范细则 篇4

一、严格按照《 沙湾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和规范学生

二、细化管理,层层落实。

1、课堂纪律要求:

(1)预备铃响前值日生必须擦好黑板、整理干净讲台,做好上课准备。

(2)预备铃响后,迅速入座,端正桌椅位置,准备好本节课用品并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老师是否到位,必须安静看书等待或由课代表领读课本。(学习委员或课代表做好监督及提醒工作,实在做的不好的,课后报告班主任)

(3)上课后由学生起立向老师致敬齐声问候:“老师好”待老师扫视全班同学的仪容仪表(校服、红领巾、校牌等)、站姿合格,桌椅摆放整齐,检查黑板、讲台干净整洁后回礼,学生才能坐下,下课时齐呼:“老师再见”,并请老师先行。

(4)行政楼上课时,必须在预备铃前整队到课室,途中严禁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时严禁拥挤推搡。

(5)学生上课时要求坐姿,读书,写字姿势必须端正,不能弯腰驼背

(6)上课时不能把水瓶、水杯等放在桌面上,没身体不适的上课期间不得喝水,更不能吃东西。

(7)上课必须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发言,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同时,学习小组内同学必须互相督促和提醒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8)不做与本课堂无关的事,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做小动作,不能交头接耳讲话,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睡觉,更不能无故离开座位。如发现违规行为,每位同学都有责任主动提醒身边不听课的同学,小组长和班干部要及时管理(可扣德育分)

(9)学生发言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起立发言;同学发言错误时其他同学不得取笑或指责,更不许故意起哄,扰乱课堂。

(10)迟到的学生应快步前进,从前门喊报告(如果门关着时要先敲门),待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入座。学生因故必须离开课堂时,应征得老师许可。课上不得擅自出入。

2、奖惩措施:

中学生课堂纪律要求 篇5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要遵守如下纪律:

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接受教师的指导。

二、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作笔记。应穿着得体,保持课堂严肃安静。

三、学生在课堂上不得随意讲话,如提问或发言,应先举手示意,课堂讨论时应注意控制声响,不得影响他人学习或讨论。

四、学生不得随意迟到、早退,进出教室时不得影响他人学习和教师讲课。

五、学生在上课时不应带手机、MP3、MP4等进教室,更不能在课堂上接听电话,影响教师讲课和他人听讲。

六、学生在教室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更不能在教室内打闹、喧哗。保持教室的良好环境和卫生。

七、学生要爱护教室内的公物、设备,遵守实验室的纪律。损坏公物、设备要照章赔偿。

学生要自学遵守上述纪律,对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可及时批评指正。对严重违纪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按学校相关规定,予以纪律处分。

中学生课堂常规

一、上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文具放在课桌的右上角。

二、上课预备铃响后,要立即有秩序地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准备上课。

三、老师进入教室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要立正站好,待老师还礼后,班长再喊“坐下”。上体育课时,由体育委员提前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四、上课迟到者,要先喊“报告”,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五、上课时,要坐端正,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和书写姿势的习惯。

六、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好,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回答问题或发言时需先举手,要有正确的举手姿势。

七、上课时不带帽子、围巾、手套、口罩、不吃东西,课堂要保持严肃整齐。

八、上课不得随便说话、打闹、下坐位、乱递纸条,不许借东西。

九、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由班长喊“起立”,待老师离开教室或经老师允许后,按顺序出教室。

美国小学课堂纪律规范及其启示 篇6

一、美国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现状

1.课堂纪律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美国各小学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的规定系统而完善,纪律内容一般包括具体的行为规范,分别对学校生活、学习、交往行为以及课堂应该遵守的规则(着装、行为规范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让学生在遵守规则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美国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偏向于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在具体情境下如何做是被认可的,这样的课堂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例如,米德尔敦市的某一学校对学生的着装和出勤方面都给出了详细规定,要求学生应当穿戴不给自身或他人安全、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衣服。着装打扮要干净,整洁,要有利于学习。类似于在室内穿的睡衣不要穿到学校中,在学校可以穿大衣、风衣或夹克。学生下半身的衣服必须覆盖到大腿中部,不允许穿短裤、骑车裤、运动短裤或迷你裙。应该穿从肩部覆盖到腹部的上衣,衬衫必须是套头款式的,不允许暴露臂部以上区域;同时学校或教师对学生衣服上的图标、词语也提出要求,不允许学生穿有骚扰、威胁、恐吓、贬低、宣传、标志广告、酒精饮料、烟草产品、非法毒品或带有暴力倾向词语的衣服;学生必须穿运动鞋去学校;学生不允许化妆,头发的颜色必须是自然的色调。学生不允许戴首饰,如:镶钻手镯、项圈等[1]。

美国学校在课堂行为规范上规定的也是相当详细,波士顿(Boston)的法利小学(Farley Elementary School)二年级教室的墙上清晰地贴着上课时认真听讲的五条规矩:①眼睛要注视着讲话者;②上课时请闭上你的嘴巴;③有人发言时请用耳朵倾听;④坐端正;⑤上课时手和脚不要乱动[2]。教师罗恩·克拉克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礼仪问题,他要求全班学生必须讲礼貌,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当老师讲话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着老师。学生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不要咂嘴、发啧啧声、转眼珠或做出对人不敬的手势[3];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要起立,守规矩;不可以上课时起身去倒水;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该举手回答;在讨论的时候,他要求学生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观点和想法。同时,美国教师不会失职也不会越权,在学生违规后一切均会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规则来执行,不存在顾虑重重的现象。

2.课堂纪律规范所遵循的理念与原则

(1)平等原则

人人平等是美国各小学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制定或实施课堂纪律规范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纪律管理中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对课堂纪律规范的看法。教师能够按照事先的规定公正、平等地处理问题行为,从而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出现冲突的现象。

(2)民主原则

民主原则是美国教师在制定行为规范时遵循的重要原则。美国教师在制定规则时往往会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最终的规范内容由师生共同制定,学生也会认同“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觉得有履行规则的义务。同时,教师在制定行为规范时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与支持,这种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养成,同时,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清楚的认识,当教师对违规学生进行惩罚时,家长也会理解,从而减少了家长与学校或教师的对立。

(3)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课堂规范必须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美国的很多小学老师在制定规则时会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会注意是否违背了小学生的天性。例如,美国教师一般是不会制定“下课后,学生不能在教室外玩耍”这样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是不符合学生好玩的天性的,教师提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所能达到的能力制定规范内容。违背学生天性的课堂纪律规范很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厌恶的心理,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4)积极指导大于消极指导原则

积极指导是指教师多采用启发、鼓励和暗示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遵循课堂规范,这种课堂规范的形成多采用的是引导在先的方式,让学生先养成适当的行为,而不是等到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再采取消极的惩罚,或者是在开始指导学生时就采取消极的、反面的语言。美国小学教师多数采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很少使用消极反面的语言。例如,课堂行为规范中会规定“请将垃圾放进垃圾箱内”,而不是“请不要乱扔垃圾”;在维持课堂纪律时用“请安静”来代替“不要说话”;描述规则时要用“眼睛要盯着教师”来代替“不要左顾右看”,等等,这种预防性的方式会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

3.制定课堂纪律规范的程序与方法

(1)共同协商制定

美国的教师一般在开学的第一天与学生一起制定简洁、可行的课堂规则,这样学生会在心理上更乐意、自愿地去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这些纪律规范,会自觉地把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试图去监督和纠正违反规则的行为。这样的管理不但有效而且会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减少冲突的发生。制定完纪律规范后,教师将其张贴在教室里,以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2)教师制定,告知学生

美国学校的教师除了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外,还有学校或教师事先制定好课堂规则,然后转告学生。但是,教师都会逐一将课堂规则解释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例如,美国教师克拉克的55条班规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的,开学后他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班规并做出示范。这种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堂规范,以防止学生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教师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冲突。

(3)学生制定,教师审核

例如,学生自己发现课堂上有些同伴爱乱丢纸屑,他们在制定课堂规范时可能会将此条规则列入其中,并制定惩罚的方式,最终再由教师审核。学生自己制定课堂规范,会使他们更容易遵循规范,会更加认可自己制定的规则。

4.课堂纪律规范的执行与实施

通常情况下美国教师有以下几种惩罚措施:

(1)Time—Out

Time—Out表示“淘汰出局”,美国的小学教室里通常会有一个相对安静、呈隔离状态的角落,那里放一把椅子,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警告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坐在这个角落里思过反省。多数的美国小学教师都使用“Time—Out”方法来管理课堂纪律。学校对学生的隔离时间是有要求的,“Time—Out”的分钟数不能超过学生的年龄(课堂纪律管理中的常识),一般是学生年龄减2,例如10 岁的孩子,那么,它的时间不应超过10 分钟。有的教师会有“Time—Out”记录薄:写上时间、原因,作为课堂纪律备案,开家长会时可以让家长参阅,也是学生纪律行为评估的重要依据。另外,如果学生还顶撞教师,教师会警告他要么马上转变态度,要么升级送到校长室去,教师绝不会让一个处于愤怒中不顺从的学生从“Time—Out”回到课堂学习中来。当学生已冷静下来,教师会简短地与学生谈话,让他认识到为什么被“Time—Out”,下次应如何避免。“Time—Out”是美国课堂上教师口头警告或谈话后的第一级处罚,教师可以规定,连续两次或三次后就取消出去玩的机会、没有物质奖励等等。可以看出,美国学生从小生活在赏罚分明的环境中,学生要奖励还是惩罚在于他们自己选择。

(2)正式驱逐

在美国,如果一个学生屡次(两次以上)扰乱课堂,那么,教师有权利将该学生逐出教室,并送往校长室,在这种情况下被逐出教室被视为Formal Removal(正式驱逐)。这时教师需填写一式三份的“纪律处罚表”(Discipline Referral)叫学生带走。校长或校长助理负责处理此类学生,作出相应的处罚后校长或他的助理将一份复印件交给学生并要求带回家由家长签字,一份交由教师存档,一份将在学生档案中留档[5]。

(3)停学

美国学校的停学分为校内停学(in-of-school suspension)和校外停学(out-of-school suspension)两种。校内停学是指教师把学生从课堂中移除,让他们去学校专门的纪律教室[6]。也就是被处罚的学生要在校内的某个教室接受处罚,不能离开学校。这种处罚会减少学生违纪行为,在这个教室里学生会把自己之前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在这个房间里冷静。校外停学比校内停学的惩罚更严厉一些,主要针对学生对其他人或物产生极大危害。在将要停学的情况下,校长或校长助理必须在三天内召开由家长、相关老师和学生参加的会议,会议上学生会收到正式书面通知,解释被停学原因,在等待会议的两三天中该学生不能去该老师教室上课,会议决定学生是接受停学处分。在具体实施中,校长或校长助理很少会召开会议,往往以纸质材料通知学生去惩罚教室。

(4)开除

如果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课堂行为规范,如与同学打闹推搡、骂人、语言含种族歧视、欺辱敲诈同学、对教师不服从、反抗或任何老师认定扰乱课堂的行为,等等,那么,教师或者管理者就要将学生赶出教室,并且这项规定允许将学生放置在DAEP(Disciplinary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中或者开除(Expelled)此类学生。当有以上原因开除学生时,后续的学生被放置在DAEP中或者开除会紧随其后。并且学校规定在正式开除的三天里,教师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将安排开家长会来商量开除学生这一事件[7]。美国学校如果开除学生,必须要举行开除听证会。开除学生是学校对学生最严厉的处罚,因此学生和家长也拥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如校方决定开除一名学生时,校方要在开除听证会5 天前给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书面通知,通知里必须清楚写明校方计划开除该学生和开除学生的具体原因,同时校方也要提供当地有关法律协助的资讯。这样,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确实严重违反了班规班纪,就不会给学校或教师找麻烦,会按照程序办事。

二、对我国的启示

小学课堂纪律应该实施的是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学校或教师要制定一套制度规范,学生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在规范中,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禁止和如何做什么、能自由选择去做什么。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认识规定的内容,并给学生对课堂纪律规范提出质疑和建议或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如有疑异,再对其讨论修改。

为了避免学校或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教师可以在开学第一天将学校的课堂纪律规范发给学生,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看完后家长要签字,以表示有约在先。如果担心家长对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规范条例不满,各个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商议出一个规范条例,详细列出学生应该如何遵守纪律、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将要面临怎样的惩罚。这样则会使课堂纪律管理逐步规范化,尽量减少无原则的处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国睿,等.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年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Student Handbook,Middletown City Schools,20102011[EB/OL].http://www.docin.com/p-928288287.html,2014-10-5/2015-5-31.

[3]王晶华.美国学堂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4]李茂.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唐劲松,王秋英.走进美国课堂:美国中小学教育观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Student Code of Conduct Handbook,Sulphur Springs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2009[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5_4lzB tU q Xi P2e M5TS73Jzp ZuP i1Yl4K_U1YtC EjvssD Rdq W_uX d JV0qi Yq ZKn Ciwcumoe6e D9xB 6F8aF 8q4Gnz4XmL nc ZF8oL Eln0z8l fC,2011-2-6/2015-5-21.

如何维持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纪律 篇7

一、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规则,防患于未然

课堂纪律要靠预防为主,尽量避免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那就要采取补救措施了。为了更好地预防,可以先制定好纪律制度,分清奖励与批评措施。在学期开始时我就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了合理的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上英语课时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让学生有一个行为的约束。

制定了规则,就要始终如一,坚决,果断的执行。学生如果遵守课堂规则,教师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奖励;如果违反规则,教师就要立即指出其不良行为应伴随的自然后果。另外,教师也要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教师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养成良好英语课堂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

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教师要做到:1.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2.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力;3.作业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三、 要学会倾听、思考,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教师是学生向知识高峰攀登的阶梯,是学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说的,都是他们辛勤劳动创造出的成果,所以要学会倾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善于思考。俗话说:镰刀越磨越锋利,人脑越用越聪明。不会用脑学习的人,他的脑瓜有可能退化,他学到的都是死知识,他永远都体会不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一定要用脑去学习,通过思考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到的知识,记得最牢固,也最有价值。

四、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分神或搞小动作的违纪行为,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违纪学生以制止其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轻敲其桌面,或在板书时用手指向说话的方向,加以提醒,使学生感到老师善意的制止,从而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另外,有时对违法乱纪学生采取提问也比直接批评来得有效果,因为,对爱分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对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对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巩固课堂纪律。

五、适当使用英语课堂调控技巧

要求小学生在上课的40分钟之内全神贯注、高度集中注意力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通常上英语课时,无论教师准备得如何充分,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况且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英语歌曲,或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虽然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增加了学习英语的趣味性,但学生会由于这些活动的原因而过于兴奋,致使纪律失控。那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目视法。老师的眼神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讨论投入了,很难静下来,这时老师不要大声喊停,可以用眼睛盯住还在讨论的学生身上,他可能看不见,那么教师可以走到他的身边,他就会有所觉察,从而不说话。大部分同学听到声音小了,就会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从而自觉地不说话。

2.暗示法。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等等方式。

3.提问法。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

其实课堂中维持秩序的方法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几种。但是方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有一颗永不厌烦的心,如果你有一次表现出厌烦的態度,狠狠地批评他们,那么你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一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善于表达,你会发现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维持好课堂纪律是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

浅谈四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 篇8

金八小:覃雪梅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高效的保障。如何处理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重点。四年级的孩子大多出生于00-02年之间。这些学生的个性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课堂的纪律。而且四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转型期,知识结构的迁移、作业的加量、人际关系的变化,无一不影响着课堂的纪律。如何改善课堂纪律?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改善课堂纪律的几点方法。

一、违反课堂表现的原因和表现:

1.教师上课比较枯燥、呆板。四年级的学生耐性不足,上课时教师必要将课程设计得比较生动有趣,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表现得比较有激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当前学生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家长不引导,由其个性无控制发展。这样的个性使学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来说非常不理想。

(1)学生私底下窃窃私语。四年级的学生还不是很懂得课堂礼仪,经常在课堂上因一些小事互相指责,要求教师解决;或者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直接举手报告一些跟课堂无关紧要的蒜皮小事。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必须告知学生、教会学生相关的课堂礼仪,尽量避免因此类情况影响其他科任老师的上课。

(2)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在下面插嘴或者起哄。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学生明白这种现象是不礼貌的,是不尊重同学的表现。

二、改善课堂纪律的方法:

1.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

2.孩子们喜欢听表扬的话,而且对于扣他们的分很敏感。所以课上多说鼓励他们的话会促使他们认真听讲,让他们觉得自己比较有成就感,我在上四年级的课时就做过这样的实验,班上最顽皮的学生,我请他回答问题,并且表扬他,那节课他听的比以往认真多了。因此教师的语言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要让学生听了之后,精神振奋,干劲倍增。

3.多种多样的奖励制度。学生也是普通人,他们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老师奖励他们。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多种奖励手段。如对于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如果是最后一节课,可奖励表现好的学生提前方向。另外,奖罚分明,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必须及时提醒。甚至在他们将要开始搞小动作时及时作出反应,将他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4.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有惩罚没有奖励,也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惩罚。这类惩罚不能随心所欲而规定,必须实现告知学生,订下规矩,如有触发的学生,就给予相应的惩罚。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写情况说明、抄书、唱歌等。

5.树立榜样。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教师发现课堂纪律比较差时,可点名表扬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其他同学一听到老师的表扬,就会纷纷坐好。6.具体要求,直接注入自觉纪律意识。小学四年级年级的学生只有十岁,他们已经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制力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自制力的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学生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的缺点,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所以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多采用正面要求。

上一篇:化水运行试卷下一篇:经济发达镇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