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现存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1年,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体现在心理、生理、理化和生物等因素;防护措施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24-02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量最为繁重的场所,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工作量、紧张、无规律的工作环境下,极易造成手术室护士出现高压力[1],进而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手术室的职业危害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医院的关注,如何有效的减少手术室危害对于保障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提高手术室手术治疗效果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进行了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并在分析结果上实施了相关防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危险因素分析
1.1 理化因素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且手术器械多为锐器,护理人员在手术器械的传递、拆卸、清洗、整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损伤;再者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常需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血液和排泄物,极大的提高了护理人员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风险;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进行麻醉[2],麻醉机排出的废气、碘仿纱布挥散的碘蒸气等实验室废气均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恶心、心情烦躁等不良情绪;手术室还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手术室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手术仪器工作时候的噪音,长时间处于强噪音条件下会对护理人员的心血管、内分泌和听觉系统产生损害;手术室每天需常规进行消毒,通常使用低浓度挥发性的化学试剂进行消毒,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试剂,会出现过敏、头痛、皮肤瘙痒等一系列的不适反应。
1.2 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优于工作的不规律性,往往需要长时间、高强度、高紧张度的进行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3],长期处于这种工作条件下极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
1.3 生理因素 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姿势多以站立为主,且由于工作的无规律性无法正常饮食,因而极易出现胃炎、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4],同时由于手术过程中受到噪音的危害,会对护理人员的听觉系统产生明显的损伤。
1.4 生物因素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均会寄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极易被这些病原微生物所感染,进而患上传染病。防护措施 针对上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了以下的防护措施:① 职业危害培训 新护士再进入手术室工作前,均需接受职业危害教育的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强化自我保护意识;② 防护制度建立 手术室以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将手术时操作规范化,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规范化操作规程进行术中配合,有效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5];③ 理化因素防护 护理人员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药物的给药浓度,防止因浓度过高,而出现药物挥散,同时将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置于室内通风良好的位置,密封保存,检查化学试剂时避免直接接触,如果沾有化学试剂,应立即冲洗,将损伤减小到最低;④ 噪声防护 合理布置手术室内手术器械的位置,并定期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对于齿轮部分定期上游,陈旧的仪器应及时淘汰,手术过程中避免大声喧哗,减少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次数;⑤ 劳逸结合 手术室护士长应根据手术室的工作量,弹性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同时注意增加护理人员的营养供给,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检查,使护理人员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临床观察指标 以防护措施实施前后一年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情况作为观察指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ridit分析,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结果
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1年,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情况发现,实施后患者的工作压力明显少于实施前。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比较结果见表1。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在极富有工作挑战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职业伤害性。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手术室护士的防护问题,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从预防入手,消除手术室护理人员(尤其是新护理人员)的恐惧感和盲目性,有效的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危险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发现,防护措施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高压率明显低于防护措施实施前(P<0.05),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和制定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总之,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资料
对2003年1月—2008年1月所发生的55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暴露情况及过程
2.1 暴露情况
55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中针刺伤45人, 玻璃伤3人, 器械伤4人, 手部割伤1人, 病人血液感染2人 (见表1) 。在暴露的环节上, 以在注射输液过程较易发生职业暴露, 其次为处理废物及清洗器械时 (见表2) 。
2.2 发生职业暴露的部位及损伤级别
55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中发生皮肤损伤53人, 其中较严重5人, 轻度48人, 污染眼睛1人, 污染脸部皮肤1人。
2.3 暴露后处理
根据我院制定的医护人员职业伤害的防护管理制度, 对55名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均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3 讨论
在各种职业暴露中, 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危害最大, 据文献报道, 血液污染针头刺伤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的感染率为0.30%, 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感染概率为6.00%~30.00%, 丙型肝炎病毒 (HCV) 的感染概率为1.80%, 梅毒、淋病等病原菌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1]。本调查显示, 55人职业暴露中, 锐器伤发生率为96.36% (53/55) , 因此预防锐器伤最为重要。若病人未做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 护理人员一旦发生锐器伤如门诊、急诊的病人情况难以追踪, 但若不确认病人基本情况则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职业风险。
4 防护措施
4.1 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2], 接触病人前后, 包括脱手套后, 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被病人血液、体液、组织污染后,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
4.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被锐器损伤的危险。医疗废物要分类放置, 损伤性废物应放在利器盒内直接焚烧。
4.3 做好防护
预料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手上有伤时进行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处理污染器械、持血标本等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 手套破损立即更换, 必要时戴帽子、护眼镜、鞋套、口罩、面罩, 穿隔离衣等, 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 放置在指定的位置[3,4]。
4.4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理程序
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HBV病毒、HCV病毒、HIV病毒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时,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被乙型肝炎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 必要时抽病人血液进行对比, 同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 并于刺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被HI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 必要时同时抽取病人血液标本进行对比。执行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并通知医务科、感染管理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
4.5 做好职工的预防保健工作
我院规定凡新职工上岗前均进行体格检查,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在职职工每年体格检查1次, 定期注射疫苗。
4.6 建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系统
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的卫生安全防护工作的指导, 并制定了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工作制度, 医护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立即按规程进行局部处理, 到预防保健科进行登记抽血, 做基线检测, 进行随访咨询。
4.7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定期做好在职教育, 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 可防止的针刺伤发生。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全院职工定期进行培训, 日常监督, 每月进行考核,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 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亮, 张敏, 廖建新.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研究进展与控制对策[J].国外医学卫生分册, 2006, 33 (3) :167.
[2]徐秀华.临床医学感染[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701-704.
[3]陈晶华, 赖美燕.基层医院护士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防范[J].护理研究, 2004, 18 (7B) :1292-129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23-01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及诊治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手术室环境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的一部分[1]。为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高效,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危险因素及对策十分必要,为此,我院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40例,其年龄范围为(26~44)岁,平均年龄为(31±2.1)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工作年限为(3±1.1)年。本科学历19名,大专15名,中专6名。
1.2 方法
1.2.1 加强手术室管理
严格遵守物品、器械的消毒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器械务必定时保养,保证器械完好。加强手术室的一般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管理制度等,从而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服务水平。
1.2.2 手术严格遵守清点制度
手术前后,护理人员包括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均应仔细清点纱布、手术器械、缝合针等相关用物并加以记录。
1.2.3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针对性地加大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意识到手术室的各种风险存在,可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安排“安全周”或“安全月”讲座计划,由资深人士或专业安全小组负责人發起,开展培训,尤其是年资低的护士。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每位护理人员均应知晓针刺伤的应急措施以及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各种专业操作能力,深刻无菌观念。除娴熟的操作技术外,还应掌握较好的理论知识,丰富学习经验,以提高应变能力。同时,护理文书规范化也很重要,培养护理人员的记录功底。另外,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慎独精神,为高素养的护理人员目标奋斗。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水平
主要以护理差错、纠纷和锐器损伤的发生率作为代表,根据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登记查阅得知手术室某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纠纷或锐器损伤等例数及其占比。
1.3.2 满意度
根据手术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专科护理能力、服务质量、责任心、沟通能力等内容,总分100分,≥90分评“优”,(80~89)分评“良”,(60~79)分评“中”,<60分评“差”,满意度为评“优”和“良”的患者总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对策前后护理水平情况分析
实施对策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纠纷和锐器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护理水平提高,与实施前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分析比较情况
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3.1 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危险因素分析
3.1.1 手术室环境因素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面对着众多仪器的搬运以及昏迷患者的翻身等大力度护理操作,使得护理人员身体疲乏,肌肉损伤等常常发生。某些特殊手术为确保手术的准确,需要X射线的辅助,这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电离辐射的危害[2]。另外,噪声的危害在手术室较为普遍,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等各种仪器的报警声、电动吸痰器吸引时的声音等,长期的声音干扰可引起手术室护理人员植物神经紊乱和造成心理的不舒适。
3.1.2 锐器损伤危险
手术操作时,护理人员接触各种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缝合针等,在传递器械过程中、术后清点器械以及拆卸刀片时均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的锐器伤害,有相关研究表明,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发生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须受关注[3-4]。
3.1.3 感染性危险
手术台上,护理人员与患者是一种零接触的方式,这是相当危险的,护理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极具传染性的组织,若稍有防护不当即可发生感染。
3.2 个人因素
手术室中护理人员存在部分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救治理念,尤其是年资较低、临床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弱,应变能力不强,与手术医生的配合默契程度差,均属于护理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危险因素,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68-369.
[2] 雷岩凤,周朝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消毒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10):218-219.
[3] 吴慧.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6):85-87.
护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源、暴露物品、暴露原因、暴露操作、暴露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148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分别占40.54%和35.81%;暴露源不明100名,占67.57%,乙肝抗原阳性27名,占18.24%;其中发生针刺伤126名,占85.14%。结论 通过对来院工作人员和本院工作人员的不断强化培训,其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得到提高,各科室也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及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206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1]。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职业、暴露源、暴露物品、暴露原因、处理及随访结果等。建立调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医务人员中,护士、实习护士、实习医生、医师、工人分别占40.54%、35.81%、7.43%、10.81%、5.41%。2012年男、女分别占18.31%、81.69%;2013年男、女分别占11.69%、88.31%。2012年发生职业暴露71名,2013年发生职业暴露77名,对比两年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均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暴露源不明100名,占67.57%,乙肝抗原阳性27名,占18.24%。发生针刺伤120名,占85.14%。讨论
3.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
3.1.1 职业分布与暴露种类 据本院的暴露人员一般情况分布及构成比的情况来看,近两年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均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而暴露种类的调查中,两年发生职业暴露148名,其中锐器伤暴露126名,占85.14%,因此,从本院的职业暴露情况来看,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针刺伤。
3.1.2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
3.2 造成针刺伤的因素 造成针刺伤因素主要有人员因素、流程因素、制度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2]。
3.2.1 人员因素 造成针刺伤最主要、直接的一个因素。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长和强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荷。尤其是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注意力和倒班制的护士来说,疲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正是因为疲劳工作,操作注意力不集中,针刺伤发生的几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3.2.2 流程因素 专业操作性最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使用输液器后处理流程不当,是流程因素下发生针刺伤最多的一个事件,尤其对于头皮针,调查数据表明,暴露物均以头皮针和一般丢弃注射针为主,占其总数的39.68%、19.84%。一些对流程操作不熟悉的医护人员,在拔针头的时候操作不规范,会造成针头的反弹,回弹到自己的皮肤,使自己造成伤害,又或者是输液后将针头随手扔进医疗废物盒里面,力度过大所造成的针头反弹[3]。
3.2.3 制度因素 分为客观制度因素和主观制度因素,客观制度因素是制度本身所规定的,医护人员在正常执行该制度时对其自身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如医疗废物减排制度制约,制度所规定的需要排去剩余水分,而医护人员在排水过程会增加针刺伤环节。
3.2.4 管理因素 由于管理人员或者监督力度方面不足造成的因素,如管理人员的疏忽,没有注意到护士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管理层对于新入职护士和实习护士这一高发针刺伤的群体,并没有为其做好针刺伤培训以及后勤的培训监督。
3.2.5 环境因素 造成针刺伤较为客观的一个因素,处理锐器环境光线不足、空间狭窄、工作繁忙、环境拥挤,护士无法正常操作,容易被家属及患者碰撞导致针刺等客观环境因素都会使医护人员造成针刺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3 针刺伤的预防
3.3.1 人员及管理因素的预防 对于新护士,本院应该重视护理人员针刺伤防范培训,把针刺伤防范措施纳入护生岗前培训和入科前教育内容,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
3.3.2 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 禁止护士用手按压医疗废物,以免被不慎混放的锐器损伤。教会护士胰岛素针的使用方法,安排糖尿病专科的护士示范胰岛素针的正确使用方法。用过的针头要及时放回锐器盒,减少中间环节处理致伤。不能剪用后的针头、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以及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
3.4 针刺伤后的处理 若科室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应当做伤口紧急处理。立即挤出伤口部位血液,流动水冲洗,消毒液消毒伤口。如果是黏膜则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应马上报告科室负责人确定患者是否有血源性传染病,初步评估伤口暴露级别,登记职业暴露表格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院感科,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锐器伤应在4 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的针刺伤职业暴露危害,“安全第一”是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让医务人员不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以提升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近年来,医院越来越重视各科室的质量控制水平,但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院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口腔科工作职责主要围绕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作为口腔科护理人员需频繁接触各种口腔医疗器械,且受检人群多为流动人群,从而导致口腔科护理人员具有较多职业暴露危害因素[1-2]。因此,总结和分析口腔科护理所面临的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并且根据其总结和归纳出针对性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地位。
关键词:口腔科;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安全管理
口腔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不同,接受患者就诊量大,就诊周期长,各项诊疗活动需使用较多器械,受检的人群中存在着较多未知危险因素,并且患者多处于张口状态,也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唾液及血液的感染途径,致使医务人员具有较普通科室更多的职业危险因素。口腔科护理人员除了配合医生利用各种器械完成较多技术操作外,还需要处理大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为促进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在口腔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归纳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3]。笔者在广泛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科室经验,归纳出了口腔科护理中面临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并据此分析,深入探讨应对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3月-月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共82例。这些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全、护理技术操作错误、器械管理不仔细、无菌操作观念差、病理标本管理不当等。
2方法
对近两年来我院所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入手详细地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术统计学分析。
4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中,以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的发生率最高.
5讨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我院护理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加强业务培训
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等都与护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护理操作技能差等有关[3]。针对这一点,护理部采取以下措施:(1)以老带新。首先从每年新来护理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护士进入手术室,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成绩作为带教护士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带教结束考核不合格的新来人员,要调离手术室。(2)加强新技术学习。对于临床上引入的新技术、新方法,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分批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得参加相关手术。(3)定期考核。每1~2周对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护理技能考核,对于2次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或调离手术室工作。
5.2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
通过对以往手术室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的讲解,以及在平常护理中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都要严肃处理等来提高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加强“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宣传来提高其人文素养[4]。
5.3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无菌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等除了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有关外,也与其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有很大的关系。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是杜绝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使其养成遵章行事的好习惯[5]。
5.4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护患沟通不够、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等也与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重、压力大等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适当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数,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好、心情愉快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另外,要不断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伤害。
5.5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
将护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职称晋升等与其平时考核结合在一起,不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维护医院荣誉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自己一种很好的保护。综上所述,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对于患者、医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认真分析,然后针对发生原因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8(12):57-60.
[2]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30):108-109.
[3]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13(10):884-887.
[4]陈茂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91-93.
关键词:血液透析,职业损伤,防护
血液净化技术的蓬勃发展, 使血透室护士职业安全已成为血液净化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对其危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介绍如下。
1 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 传染性和机械性因素。透析室中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有乙型和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工作中发生针刺伤几率很高, 手在刺破的情况下, 一次即可感染乙肝、丙肝和爱滋病[1]。 (2) 物理性损伤因素。大量的搬运透析粉和透析液使护士发生腰肌劳损和脊背损伤[2]。水处理及透析设备频繁使用, 使透析室护士受到噪音的危害和触电危险。 (3) 化学性损伤因素。透析室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甲醛和透析机消毒液, 这些化学消毒剂对呼吸道、皮肤、眼腈、神经系统都有刺激性和毒性等不良影响[2]。
2 防护对策
(1)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血液净化室制定完整规范的控制感染防护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减少职业暴露。 (2) 物品及空气的消毒。护理人员在配制及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时加强自我防护: (1) 戴口罩, 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2) 定时开窗换气,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此外, 若采用甲醛消毒, 除以上防护措施外, 还要用氨水中和。 (3) 肝炎患者的防护。如果患者是乙肝、丙肝或携带者, 行血液透析时,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须采用“四固定”措施: (1) 房间固定; (2) 物品固定; (3) 机器固定; (4) 工作人员固定。透析时所采用的全部物品均系一次性使用。 (4) 透析室医护人员的防护。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工作时要穿隔离衣、裤、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无论上机、下机、穿刺、抽血、冲洗消毒透析器、管路及经透析管道给患者用药, 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都应戴手套操作, 以防止自身传染。 (5) 针刺伤的处理。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一旦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 并在流动的水下冲洗, 用0.5%的磺伏消毒创面。如果患者的血液是肝炎阳性须立即注射高效价免疫球白。
透析室是血液传播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因此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避免自身感染。
参考文献
[1]郝晶.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J].护理管理, 2006, 20 (7) :15.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各地采供血机构创新招募策略,转变献血模式,以方便为主旨的采血车等流动采血点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由此导致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机率随之增大,为确保外采人员的职业安全,加强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认识,最大限度降低职业风险因素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防护对策。
1 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献血者血液是外采人员接触最多的生物因素之一,初次献血者约占献血总人数近五成,在无偿献血人数中确认HIV感染例数每年都有,如不规范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伤害,还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
1.1 采血点工作场所工作前后的清洁、空气、器械及献血者采血前肘部皮肤消毒,都离不开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长期接触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癌症和胎儿畸形。其它如检测血红蛋白用的硫酸铜等虽剂量不大,日常频繁接触产生蓄积作用,对身体也会造成影响。
1.2 利器伤是外采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暴露因素,尤其是采血时或初筛采样时献血者对针刺的恐惧本能地躲闪而误伤。我站医护人员平均每人经历1-3人意外针刺伤害。操作中不慎被针头刺伤,除可能导致伤口感染,还有可能感染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潜在危险。针刺伤感染血液性疾病性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vl,感染血液性疾病的概率为HBV为3-6%,HCV3-10% ,HIV0.2—0.5%。针刺伤后医护人员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感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遭受歧视甚至失业,造成心里紧张,工作压力正增加,加大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心理伤害后会出现的恶性循环。
1.3 流动采血车上空间狭窄,各种仪器如气层流机、热合机、毁形机等运行过程不但产生噪声,其电离辐射有可能造成外采人员集体损伤,如:头晕、头疼、白细胞减少、放射病、怀孕时胎儿畸形等。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
1.4 颈椎腰椎损伤、负重伤及其他伤害。外采人员尤其是采血护士连续采血时,经常要颈椎前屈15-20°,连续坐姿6小时以上,易发生颈椎腰椎病;每日搬用重物等引起脊椎、关节伤的屡见不鲜。超负荷的工作、用餐时间不规律使胃部症状明显增多。这些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
1.5 社会心理及其他因素导致危害。外采这种特殊行业的心理危害主要源自精神压力、工作高度紧张,几乎全年无休,生活缺乏规律,工作的沟通交流中,时而不配合或不礼貌的人,尤其是血液紧张而施行互助献血的家庭献血者,常有情绪起落或危险。
2 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的防护
综上所述,加强血站外采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势在必行。有针对地对外采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损害的重要措施。
2.1 加强防护树立标准的感染管理理念。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所有患者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性,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遵照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应采用标准防护原则,对所有的血液级物品均视为传染性病原物质,受血液污染的棉球、纱布、棉签、血型纸片等均按感染废物收集安全处理。操作中工作人员应自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养成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医疗废物应分类管理,并进行明显的标示。
2.2 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 在采血、清洗消毒医疗器械及处理医疗废弃物操作中,规范操作行为是确保医护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污染針头是防治针刺伤关键之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避免发生针刺伤的高危险动作,例如将针头的锐利面对着自己或他人、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将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和直接传递锐利器物等。针头使用后,不要留在操作台上 ,应将锐利针头、针帽等放入专用利器收集桶,与其它医疗废物分开放置,并进行集中消毒、毁形,按规定统一处理。
2.3 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如遇针头刺伤或献血者血液溅污即刻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不少于5分钟,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大量流动水清洗,再用75%酒精或2%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如疑似HIV感染的血液,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与当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对可能感染的相关病毒种类及暴露级别进行评估,与伤后4H内最迟不超过24H实施药物干预,即使超过也应预防性用药,并在伤后6周、12周、6个月分别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职业危害者疾病诊疗情况进行追踪,同时,加强职业危害后的心理咨询,有效降低外采人员因职业暴露导致的心理伤害。
2.4 建立职业暴露危险损害上报制度。建立暴露危险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损伤登记表。将针刺伤的深度、接触血液量、刺伤锐器物的种类,血液中病毒的存在和浓度等相关因素应如实填写,并请有关专家评估伤情并指导处理。
2.5 定期对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定期对血站外采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外采受损和乙肝起到积极的防护作用。建议HbsAg阴性的医护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者最好于受伤后48h内及时接收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及接种疫苗。关于艾滋病预防感染,对发生针刺伤意外的高危人员服用药物。以降低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是否应用药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丙肝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2.6 加强心理性危害的防护。血站管理者在安排工作和人员配置时,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增加人员配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紧张和心理压力,实行科学的轮班制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医护人员也应注意调整情绪,减少影响不良心理因素,放松心情,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
【摘要】 目的 助产士是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群体,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因此,关注并降低助产士职业风险势在必行。方法 探讨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分别为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做好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产房;安全管理;针刺损伤;感染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导致感染。产房环境封闭,助产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防护意识缺乏和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关注助产士职业危害,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保障助产士身心健康。
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后果而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往往在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毒(HIV)。而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因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1]。
1.2 化学因素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各种消毒液,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戊二醛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肺水肿,同时致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2]。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3 物理因素 针刺伤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会阴缝合术和各种注射操作时,助产士常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有研究表明,只需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2],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危险[3]。助产士在接生时,需保持前屈侧屈的体位,易引起腰背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
1.4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有关,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地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同时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另外,助产士还会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晋升评比、学习进修及家庭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使助产士产生疲惫感、焦虑感,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2.1 制定职业安全培训制度 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宣教,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4]措施,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让助产人员了解其工作对身心安全的直接或潜在威胁程度,提高防护意识,教育他们用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以使危害点降到最低限度。
2.2 改善病区环境 产房应布局合理,在设计上考虑空气的流通性好,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被血液、羊水污染时便于清洗和消毒。对分娩后的产妇及时行终末处理。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监测。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2.3.1 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如备皮包、灌肠袋、婴儿吸痰管、便盆等。遇传染患者必须隔离待产、隔离分娩。在为患者做产检、会阴冲洗等操作时,手被污染的机会最多,所以要严格执行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的制度,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提高助产士洗手的依从性,最好在待产室内设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流动水洗手池,在洗手过程中要规范。可将六步洗手法贴于墙面。
2.3.2 做好个人防护 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黏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口罩,戴乳胶手套。接生时,由于胎膜张力高,羊水呈喷射状飞溅时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接生衣。手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据新加坡的调查研究表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两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同时要穿雨靴,避免血液、羊水从接生床交接处漏下溅到脚上。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颜面部,并用抗生素眼药水做好眼的保护。
2.4 物理因素防护
2.4.1 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助产士应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防水耐刺容器,避免锐器与其他器械混杂,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行会阴侧切术和宫颈、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由于操作部位隐蔽,要特别小心谨慎,尤其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应有他人协助。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
2.4.2 建立刺伤登记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刺伤登记表。72h内作HIV、HBV等检测,当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当怀凝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并进行后期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若确定被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做到早期预防[5]。
2.5 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进行消毒操作时,穿戴不渗透的个人保护装备,最适宜的手套材料是丁基胶[6]。可以有效地避免与消毒液的接触。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消毒后开窗通风;戊二醛应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室内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减少与有害气体接触。
2.6 心理因素的防护 在工作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助产士超负荷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加强助产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以减轻助产士因学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此外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应保持自身精神健康,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关心助产士的心理生理需求,组织各种有益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参考文献】
手术室工作的特点:紧张、繁忙、长期站立、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生活不规律等特殊性,还有一些来自生物、化学、物理及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由于布局设施不够完善,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所以做好基层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1.1 生物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以及由其污染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布类等。意外针刺伤、刀刃刺伤,其他辅助锐器划伤;术后器械清洗过程中污水或残留在器械表面的血液溅入眼睛;急诊手术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等。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危害:手术室中使用大量消毒剂,如固定病理标本的甲醛泄漏,对皮肤、黏膜、眼睛、呼吸道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会致畸、致癌;2%戊二醛用于熏箱熏蒸泄漏,可使人发生过敏、头晕、胸闷、恶心等反应;一次性物品消毒使用的含氯制剂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1.2.2 挥发性麻醉气体危害:我国普遍采用半紧闭式、禁闭式麻醉装置,但各种原因造成的麻醉气体泄漏,药液洒落及患者术后体内排出的吸入性麻醉药,都会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产生影响,孕妇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环境中,会导致流产、畸形或非自愿性不孕率增加。
1.2.3 废气危害: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腹腔镜手术中的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均会使人头痛,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
1.2.4 抗肿瘤药物的危害:肿瘤手术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在配制药物时,吸入还有药物的气溶胶或药液沾染在皮肤上,剂量虽小,但累计可出现骨髓毒性反应等。1.3 物理性危害因素
1.3.1 激光的危害:低剂量的激光照射可引起眼组织严重损伤、重者视网膜灼伤,出现穿孔、出血;激光会使受照部位的皮肤出现热致红斑,水泡等。
1.3.2 X线的危害:骨科手术大多会使用C臂作术中定位,其放射出来的X线长期接触会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外周血改变是接触放射线后最常见的改变;X线对胎儿会引起畸形,智力低下和致癌等危害。
1.4 心理性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够,工作负荷过重,常导致忙乱中发生可避免的锐器伤,造成恐惧心理。由于长期的不良刺激和工作压力,使部分人员产生心理疲劳,又因工作具有高危、高风险、高强度、应急性强,工作节奏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特征,精神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1.5 生理性危害因素:手术时间长,长时间站立,会引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饮食不规律,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协助患者摆放体位,术毕搬运患者,搬动极重的骨科器械是一项经常性体力劳动,易引起腰肌劳损;手术配合过程中,护士全神贯注的关注于手术,上身前倾,颈部偏转,易引起颈椎病的发生。二 防护措施 2.1 生物危害的防护
2.1.1 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术前看病历,看两对半、HIV是否正常,有异常的做好防护;对于所有急诊手术患者,检查报告未知的对其血液、体液和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手术室护士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戴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带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接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戴护目镜,胶套和双层乳胶手套,有研究显示:当外层手套被刺破时,内层手套的隔离保护作用依然存在,双层手套使工作人员沾染患者的血液危险降低87%。对乙肝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检查报告未知的患者严格按照标准预防的措施进行操作。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1.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注射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甲型流感型疫苗,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术前自我检查,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原则上不参加手术的洗手配合工作,尤其特殊感染的手术;必须参加手术者需做好包扎,可用透明留置针敷贴贴好破损处,戴双层手套。
2.1.3 规范操作,实施健康教育,医院定期开展关于针刺伤知识教育讲座及心理培训活动,提高手术室护士对锐器伤的认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改变不良操作习惯,主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主张单手套针操作,不要徒手掰断或摘取针头,术中传递锐利器械给手术医师时,一时可以用弯盘传递;二是与手术医生协议指定放置锐器的中间区域,让手术医生、洗手护士均能方便的从中拿取锐器,从而减少用手直接传递锐器,减少锐器损伤。夹取缝针直接用持针器,禁止徒手别回针盒,手术刀片安卸使用持针器,禁用手中的纱布直接擦拭手术刀刃及缝针的血迹,术中使用的缝合针和持针器时残留在针齿上的血液溅入眼内或面部皮肤。术毕及时将缝针、刀片、注射针头等锐器放入专用的锐器盒内,清洗器械时佩戴好护目镜,防渗漏的防护围裙、袖套和手套,防止污水溅入眼内及预防手洗器械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2.1.4 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如血液体液等溅入眼内应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点滴含抗生素的眼药水;若发生锐器损伤应迅速脱去手套,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然后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用碘伏进行消毒包扎并做进一步检查,向相关部门汇报。若患者HBV阳性,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在24h内注射免疫球蛋白,若患者HIV阳性,或可疑HIV及时上报医院根据结果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最好在4h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h,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并于暴露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2.2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2.2.1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应正确掌握各类化学消毒性能,使用范围,浓度、作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由专人专室现配现用。工作人员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带好口罩,帽子,手套,甚至防护眼罩,准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消毒灭菌容器,应密闭,减少空气中的挥发,皮肤黏膜沾染化学消毒剂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甲醛在固定标本时,应密闭好容器,防渗漏。开启熏箱夹取物品时,应带好乳胶手套,口罩内垫纱布或双层口罩,将当天手术需要物品一起取出,减少多次开关造成的戊二醛泄漏;夹取后应关严熏箱门,防止泄漏;建立专人专管,物品使用登记制度。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2.2 麻醉气体的预防:尽量选择精密的循环密闭式麻醉剂,将麻醉废气用管道接至室外,或用麻醉废气过滤器,防止废气在手术间蓄积;术前、术中检查机器的密闭性;加药时,防止麻醉药液洒落,护士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吸入性麻醉药的机会,加强防护意识。2.2.3 废气的防护:在电刀使用过程中,用吸引器吸走电刀产生的烟雾;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容器先接触,防止二氧化碳泄漏,术毕及时关闭二氧化碳容器;关节置换时及时清理干净骨水泥的残留,并将配置液玻璃瓶放入密闭利器盒内,减少空气中暴露。
2.2.4 使用抗肿瘤药物的防护:配置化疗药物前后应洗手,戴一次性帽子、口罩、乳胶手套,穿隔离衣裤,配置时尽量将治疗车靠近手术间排风口,使污染的空气最快的向外弥散,防止药液分子弥散在空气中;使用后的空针应放于密闭容器内;皮肤接触药液后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不慎溅到眼部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并及时咨询眼科医师以待进一步处理。2.3 物理因素的防护
2.3.1 激光的防护:激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操作时佩戴激光防护眼镜,激光机应上锁存放;操作人员应定期作眼底视网膜检查,由专职人员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保护装备,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2.3.2 X线的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对手术中需要进行C臂透视的,工作人员应穿铅衣,戴铅皮手套,护目镜和铅围脖,固定骨科专用手术间做好铅屏蔽,照射时能回避的工作人员工作,最好不要固定在骨科手术间;对育龄和妊娠妇女应严格加强保护,尽量减少X线造成的危害。
2.4 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护:争取努力改善手术是护士的工作环境,合理配置人员,减少因工作忙碌引起的损伤,提供必要的防护工具,提供先进安全的医疗用具。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统计,使用安全的医疗设备可以减少62%--88%的锐器伤。培养护士最佳心理品质,鼓励护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所有事情都能换位思考,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舒缓压力的方法。
1 危险因素
1.1来自生物因素的危害 生物感染因素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及传染性媒介物。我国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高发区,随着人群的流动性增加及毒品的泛滥,艾滋病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手术室护士由于手术中精神高度紧张,常常会受到针、刀、剪等其它锐器的伤害。上述病人的血液、体液就会通过伤口进入体液或溅到皮肤和眼镜上而受到感染。
1.2 来自物理因素的危害
1.2.1 随着已型壁等放射仪器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手术室护士手术中也会频繁受到X射线的影响,从而影响机体的造血系统、生殖系统,有的甚至可导致急性放射疾病的发生。
1.2.2 各种噪音和电损伤 手术室噪音主要来源有电钻、电锯、心电监护、电动吸引装置、空调。如果这些噪音超过分频时,就可使手术人员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导致头疼、失眠、听力下降、高血压等症状。
1.3 来自化学因素的危害
1.3.1 手术室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气体交换差,甲醛、戊二醛、氢氯消毒剂等易挥发化学制剂,气体浓度较高,长期接触甲醛可致咽喉炎、眼结膜炎,严重可致癌。接触戊二醛可引起咽喉炎、眼结膜炎、头痛、胸闷、虚喘、过敏性皮炎,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1.3.2 应用高端手术仪器如电凝镊、电刀,术中产生的烟雾、焦味也对人体有伤害。关节置换时骨水泥的味道,可使头疼、心烦。
1.3.3 长期吸入静吸复合全麻中的麻醉废气,如七氟醚、安氟醚的残余气体可引起心、肝、肾功能的损害,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孕妇可造成胎儿畸形。
2 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2.1 预防血液污染 术前做好病人的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的检测,对阳性患者手术时要加强防护。术中严格操作规程,传递器械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忙而不乱,避免锐器损伤。必要时戴眼罩,防止血液溅到眼镜和面部皮肤上。若不慎受伤应用0.5%过氧乙酸液冲洗。盐水反复冲洗。术后手术中所用器械也应先用0.5%过氧乙酸液浸泡后再清洗,高压消毒。对急诊或未确诊病人也应按阳性对待。
2.2尽量减少产生噪音仪器的使用 如有条件电动吸引器可改装中心负压装置吗,心电监护报警调低音量,减少电钻、电锯等使用时间和次数。护士也要做到操作轻、说话轻,保持手术室一个安静的环境。
2.3 术前准备好病人,尽量减少摄片次数,摄片时要穿戴防护工具,患者情况允许时可暂时回避,孕期护士避免接触
2.4从甲醛熏中取物品时要迅速、准确,及时关闭熏 盖子,取物品尽量集中,减少开关熏笼的次数。
2.5 取戊二醛浸泡的器械要戴手套,取出物品时及时关闭盖子,用生理盐水冲洗器械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2.6 对电刀、电凝术中使用所产生的烟雾、焦味,采用吸引装置及时吸取、搅拌骨水泥时尽量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
2.7 加强手术室的空气流通,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前可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对空调防护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减少因空调的使用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空气净化器应每天定时开设。
3 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外手术的患者680例, 其中男372例, 女308例, 年龄17岁~7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中规定的手术室感染诊断标准: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症状, 伴有脓性分泌物, 较深的切口易流出脓液, 体温升高, 切口愈合后再次开裂等。
1.2 调查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收集患者手术有关资料,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 对确诊发生感染的患者填写专用登记表。调查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慢性疾病史、营养状况、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分级、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环境、住院时间等。对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采集伤口分泌物, 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对有显著意义的单因素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感染病原菌分析
680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1例, 感染率为3.09%。21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2株, 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 单因素分析
对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重、慢性疾病史、营养状况、手术类型、手术季节、手术时间、手术分级、切口长度、住院环境、住院时间等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对具有显著意义的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其中患者年龄大、体重超标、自身体质不佳、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
普外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既有患者自身因素, 也有手术相关因素。在患者自身方面, 年龄偏大、体重指数超标、营养不良、存在慢性疾病史等均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年龄较大患者随着机体免疫力下降, 自身体质较差, 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 , 伤口对细菌侵袭的耐受性差。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 手术过程需要进行较多的止血, 并且手术完成后需要分层缝合, 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随之增加。而营养不良的患者同样存在免疫力差的问题。
在手术相关因素方面, 各种外科手术均为侵入性操作, 在根治疾病的同时, 也打破了人体免疫屏障。需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一般创伤面较大, 手术前来不及接受相关治疗, 术后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而且手术时间越长, 创面暴露的时间越长, 细菌会大量繁殖。特别是夏季手术, 本身患者容易出汗, 而病房中使用空调又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所以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对医院内耐药菌株感染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多, 切口感染率往往有所上升。
3.2 护理措施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医院应制订全方位的护理对策。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 制订科学的手术方案, 尽量缩短急诊手术时间, 减少切口暴露的机会。手术前应针对患者病情应用抗菌药物, 以确保手术时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如需在夏季实施手术, 切口缝合时要选用适合的敷料, 护理人员要增加换药次数, 保持敷料干燥, 注意病房通风与温湿度调节,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对于老年患者, 医院应尽量为其安排容纳患者人数较少的病房, 对高龄与合并慢性病、糖尿病的患者, 应在术前给予有效的预防性治疗, 如降糖、控制血糖, 急性污染性手术要在术前加强无菌控制[2]。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指导其合理膳食, 如术前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术后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往研究显示, 普外手术后多数切口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之内, 所以, 术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切口的保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 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和紫外线杀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10-12.
1手术室常见的危险职业因素
1.1 锐器损伤
包括手术刀、剪、缝针、注射器针头的损伤, 损伤经常发生在传递、清洗、拆卸、整理及医生用后将器械传递给护士时发生, 以及使用套管针时回收针芯、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帽套回、静脉采血时发生。
1.2 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与排除物
手术室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与排除物, 尤其是血液, 许多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都是经过血液传播的, 一旦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则被感染的机会就很大。
1.3 麻醉气体及二氧化碳的不良影响
全麻时手术间内会存有残余的吸入麻醉药, 以及麻醉机排出的废气, 有文献报道麻醉气体对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不良的生育结局, 如果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麻醉气体会引起流产及胎儿畸形。在做腹腔镜手术或用干冰冷冻时, 会使手术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导致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1.4 化学制剂及消毒液的危害
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戊二醛及氯制剂是手术是经常使用的化学制剂, 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皮炎。戊二醛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等, 严重可引起血液系统疾病。高浓度的过氧乙酸可引起化学烧伤。氯制剂对皮肤也有一定的损害。
1.5 电离辐射及放射线的影响
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在提高手术准确率的同时也可以产生电离辐射, 如果保护措施不当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长期大量接触放射线可导致血液系统改变、胎儿畸形等。
1.6 心理压力
手术室护士每天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 尤其是在遇有突发性急重患者抢救, 连续高强度大工作量的抢救过程和高度紧张的情绪, 给手术室护士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加上频繁的值夜班会给她们的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有个别护士因此患上了失眠和神经衰弱。
1.7 医疗纠纷
目前护士队伍中普遍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特别是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 给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同时也是手术室医疗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防护措施
2.1 防止锐器损伤, 锐器损伤的发生经常出现在年轻护士身上, 因此要对她们做好岗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规范并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操作规程, 操作时要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一旦发生损伤应立即挤压伤口,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冲洗后用碘伏消毒, 以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如为特殊感染手术, 伤后应及时上报, 必要时抽血检测, 注射相应的药物。妥善处理好用后的锐器, 可以避免再次损伤他人。
2.2 处理好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与排除物等污染的各种物品。如为特殊感染手术, 操作时应穿隔离服戴双层手套, 一旦被溅到皮肤或眼睛里, 立即用清水冲洗或用肥皂水清洗,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3 处理好污染气体, 保证手术室各种仪器的安全使用, 防止气体泄漏, 改善手术室通风条件, 尽可能将泄露气体排出室外, 将麻醉排气管通至外, 尽量避免孕期护士做全麻手术。
2.4 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制剂, 必须使用时要做好防护, 戴口罩、手套防止刺激呼吸道黏膜及皮肤。使用洗手液刷手时, 术后及时清洗并涂护手霜。
2.5 术中用放射线透视时, 在上台前穿铅衣, 房间内设置铅屏风, 尽可能减少放射线照射, 合理安排配台护士, 避免短期内大量集中接受放射线。
2.6 为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要采取科学值班, 尽量减少夜班护士的非必要工作, 制定手术室规范化工作程序, 使工作高效、有序, 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适当安排休假、休班。
[关键词]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104-02
笔者通过调查该院2009~2011年护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发现常规操作中低年资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远高于五年工龄以上工作人员,其中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次数最多。经调查分析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针对危险因素我们制定了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调查方法
对全院在职护士及实习护士进行监测,所有人员调查前均在医院经过标准预防、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培训。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培训时间为2 h。
1.1 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培训情况调查
1.1.1 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院前培训情况见表1。
1.1.2 培训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培训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为掌握(能正确操作学习内容)、熟悉(操作中2~3项内容不正确)、了解(操作中4~6项内容不正确)、不了解(操作中6项以上内容不正确)。见表2。
1.1.3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统计 职业暴露人数实习人员高于工龄5年以下人员,工龄5年以下人员高于5年以上人员。见表3。
2 危险因素分析
2.1学校教育缺失,防范意识淡漠
曾有学者报道,对国内26所护理院校调查,结果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1]。我们在对实习护士培训时调查发现,因学校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或仅作为考察课,学生未经过认真系统的学习,导致学生对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缺失,防护意识淡薄。
2.2环境生疏
由学校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工作环境、作息时间、工作方式、周围人群均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由被关注者变为关注别人者及怎样尽快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怎样处理护患关系等问题接憧而来,这些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均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频繁更换科室、接触不同的专业操作、心情紧张、工作繁忙为操作失误埋下隐患。
2.3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实践经验不足
学校教学是分项操作,单独训练,进入临床以后,许多操作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生,因操作不熟练导致失误,发生意外伤害。
2.3.1针刺伤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主要与相关的工作行为有关,如抽血、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另外,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拔出针头后未及时置于利器盒内;玩弄使用后的注射器等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2.3.2安瓿、利器等割伤 掰安瓿时因用力不均匀导致玻璃破碎;徒手掰安瓿均可致玻璃割伤。徒手传递利器、处理使用后的刀片等是发生切割伤的常见原因。
2.3.3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造成皮肤黏膜暴露 因经验不足,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患者体液、分泌物喷溅,而未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皮肤黏膜暴露。
2.4带教老师的原因
带教老师经验不足,工作繁忙,不能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能很好预见危险,指导不到位,不能预防意外发生。
3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3.1加强培训,增强预防意识
有调查显示,有37.13%的人被针刺伤后感到无所谓,职业防护意识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2]。实习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前,我们集中进行4个学时的相关知识培训,列举实例进行指导,模拟现场训练,分析危险环节,强调预防在职业暴露中的重要意义,增强预防意识。
3.2采取普遍性预防措施
假设任何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潜在传染性,接触这些物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3.2.1戴手套,接触以上物资或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手套 由于手套具有弹性,当含有血液的针头刺破手套时,手套会对针头表面上的血液有一定的擦拭作用可以减少进入体内的血量50%[3]。
3.2.2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穿防渗透隔离衣 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该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有可能污染工作衣时穿防渗透隔离衣或防水围裙。如手术过程中、供应室刷洗器械时、护理呕吐患者等。
3.3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处理锐利器具
绝对不用针帽套使用过的针头,确实必要时必须单手复帽。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尽量就近并正确丢弃使用过的锐器,操作后及时处理,不要留给他人处理。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不徒手捡拾碎玻璃。
3.4 认真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4],每次操作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即使手套表面没有破损,也应该马上清洗双手。
3.5预防免疫
建议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抗体消失的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3.6加强带教,减少意外伤害
合理安排实习人员,避免过于集中,配备有资质的老师进行带教。护生进入实习科室后,带教组长利用2~3 h的时间带领大家熟悉科室环境、物品摆放、重要操作及疾病特点等,使大家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
4 体会
护理工作是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险性职业,加强实习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 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2:110-112.
[2] 张镇静,周丽荣,林征,等. 综合性医院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57-59.
[3] 李映兰. 介绍美国护士的职业防护[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49.
[4]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推荐阅读:
手术室护理病案分析11-04
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计划05-27
急诊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06-30
围手术期护理质控分析06-06
手术室护理礼仪09-13
手术室护理工11-12
手术室病人的护理07-14
手术室护理的发展趋势07-01
第六章 手术室护理工作10-15
手术室2017优质护理新方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