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全诗共有四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很好”,接着说这样玩的特点,最后列举具体的游戏。每小节列举的各种游戏都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踢毽子、讲故事、听音乐、打羽毛球„„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个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玩都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有了自主、合作识字的意识,能够初步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识字效率。经过上个学期和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直接提取文本信息”的方法,本学期的阅读教学要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指导学生“根据文本信息作出简单推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但是对长句子的朗读还需要加强训练。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读准读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朗读时进行恰当的停顿,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设计理念】

1.多种途径识字。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中之重。本课要认的13个生字中,有8个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大部分藏在动宾短语中。这一课的认读生字新词要运用“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在同类词语中巩固”的学习策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词语学习要求要达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三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教学本单元前两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教学本课时,迁移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词语的积累是本课的另一个学习重点。文中的动宾结构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本课动宾短语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拓展积累这类词语。

3.指导朗读,读中悟情。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对儿童诗的阅读要求要达到“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儿童诗的情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怎、读”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讲、许”等7个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诗歌。在阅读中,多种形式识字、理解字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3.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读出诗歌的情趣。2.写好合体字,注意结构和穿插。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生字“怎、独”等生字。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2.会写生字“玩、许、讲”,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3.正确朗读诗歌,学习第一、二小节。通过朗读,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体会一个人玩和两个人玩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等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学习生字“怎”,读准“怎么”,扩词认读“怎样”。2.师指导读帖,学写“玩”。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勾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带着快乐的情绪走进课堂,产生学习本课的期待。把写字教学的难点分散,老师讲授“王字旁”的写法和笔画穿插,为接下来写好合体字的穿插做铺垫。】

二、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长句子要注意停顿。2.同桌检测识字条的生字,相互正音。

3.利用词卡检测词语读音,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词(1)汉字的故事识记:篮(2)利用图片和多次复现识记:球

(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跳、讲、运、排

4.读好动宾结构的词语。(1)听老师示范读。(2)跟老师读。(3)加上动作读。

5.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出示: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1)生自由练习读长句子。(2)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6.小组合作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故事识字、图片识字等多种方式识记字音、字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利用学过的偏旁进行字形的识记,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借助停顿读好长句子,为朗读诗歌作铺垫。】

三、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学习第一小节,理解“独自”“静悄悄”,感受自己玩的乐趣。

(1)随文识字学习“独”。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的意思,并联系生活运用“独自”说话。(2)多种形式朗读第一小节,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一个人玩的快乐。

2.学习第二小节,体会两个人玩的快乐。

(1)随文学习多音字“得”,读好“得”在不同语境的读音。(2)创设情境,多种形式朗读第二小节,体会诗歌情趣。

【设计意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词语“独自”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用“独自”说话,加深对“独自”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一个人玩和两个人玩的快乐。】

四、书写练习,端正“双姿” 1.(PPT示“许”“讲”)读生字。

2.生观察字形:说一说书写要领。(左窄右宽,横画压线,笔画穿插)3.师边范写边说要点,生书空。4.生练写,师巡视。

5.展示评价,修改。师示范点评第一个,生模仿师点评第二个。

【设计意图:在一年级下学期,教师要继续具体指导偏旁的书写、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帖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讲、许”左窄右宽、笔画穿插、长横压线的特点。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点评巩固生字的书写要点,并按要求进行修改。】

五、游戏读词,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游戏复现生词,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节,知道了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也很好!要是更多的人一起玩会怎么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作业布置:朗读诗歌。板书设计: 7.怎么都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

2.随文学习“连”;会写“行、很”等4个生字,写好双人旁。3.学习第3-4小节。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劲”的意思。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篇2

王平一年级语文

教材解读:

《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开火车组词”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次、找、让”3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则,观察图画,联系生活,读好人物对话。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老师,能做到吗?

2、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就猜出来谜语的答案)

3、(出示文具)师:我们刚才猜到了铅笔、橡皮,以及我们用的尺子、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边写边指导文具两字写法“具”有三横。生读:文具 讲解具:“具”特别的顽皮,他还会变身呢?瞧,它摇身一变,加两笔变成了“真”,“真”又摇身一变,减两笔,变成了“直”。

4、今天,我们的小主人贝贝的文具丢了一地,文具们可伤心啦,快让我们帮贝贝的文具找到自己家吧。

5、伸出小手和老师补全课题:文具的家。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复习学习过的生字,引导学生趣味识字主动识字,学会识字方法。

二、初读课文

1、教师师范读。

要求:书本捧起,书外斜,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字哦。

2、学生读:

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读好用你们的姿势告诉老师。

3、检查读书情况:你们觉得哪个自然段难读呢?我们来读一读。出示学生觉得难读的段落,指生读、齐读。

师:难读的地方我们不怕,多读几遍,难读的字音我们就掌握啦。

{设计意图}在初读这一环节,教师示范读,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模仿作用。同时,学生读后,检查至关重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检查重点自然段的朗读,段段落实。

二、讲解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第一、二自然段。找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老师都想读了。我读的时候还要认真听,想一想,贝贝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找学生回答:你觉得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粗心、不认真。那你是从这两句话的那些字或者那些词看出贝贝是个粗心马虎的孩子的?

2、指导读词。一次、一回、丢到、哪里、找不着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记住字形:次、丢、哪(识字方法指导换偏旁、编口诀、)

2、总结:贝贝真是一个马虎的孩子,你看现在的贝贝好狼狈呀,文具丢的到处都是。“贝贝什么都丢,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着急。谁来读一读?(再读课文)

我们着急就是因为她什么都只用一次就丢了,你把“一次”,“一回”读得很重,很准确。

3、联系生活实际,那小朋友们平时有没有像贝贝这样出现小马虎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贝贝放学后要写作业,可是,铅笔、橡皮又找不到了,所以出示课文: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指生读。

出示生字:“新”偏旁:斤字旁。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加一加)嘟嘟嘟,小火车开来了,你能用新这个字给每节车厢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2)教师:当贝贝问妈妈要新文具的时候,妈妈这时时怎么说的呢?找生读:老师当贝贝妈妈来读一读,“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小朋友们,老师在读妈妈说的话的时候,有个词读的很重,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天天。天天是什么意思呢?(每天)妈妈得知女儿天天丢文具,妈妈这时的表情和语气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图片(睁大了眼睛,张着嘴巴,很吃惊、责怪的样子。)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我听出了你有点吃惊,我听出了你还有点生气。)(3)贝贝是怎么回答妈妈的呢?加上贝贝的表情、动作。(4)分角色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贝贝文具又找不到了,妈妈是怎样耐心的给贝贝讲道理的呢?谁来读一读妈妈的话

出示第四自然段:指生读、齐读

妈妈在教育贝贝的时候,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妈妈表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温柔、和蔼、耐心)

(2)谁来学一学妈妈的样子,给贝贝耐心的讲道理呢?

(3)讲解“平”生字,和(苹)对比。嘟嘟嘟,又来了一列小火车,给每节车厢起个名字吧。

总结:贝贝有自己的家,每天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那贝贝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家在哪儿?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本节课我采用随文识字,随文识字相比集中识字更灵活,学生掌握生字更扎实。在边讲课文的同时边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以识促读,阅读与识字的结合。在识记字形的同时,我还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反复读,采用表演读、做动作读、男生读、女生读,以读促悟。

三、手指操:

四、书写“次、找、让”

(1)找出这三个字的相同之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2)写这三个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3)教师边示范写边说注意的地方。(4)检查反馈

{设计意图}在写字这一环节,我选取了三个结构相同的字,先让学生比较相同之处,再找出不同。归类指导,更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生字教学,反馈必不可少,在学生写完之后,展台展示学生的字,并带着学生修改,直观具体。

五、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贝贝(图片)——贝贝的家(图片)文具(图片)————?

设计意图:板书我采用图片的方式,体现了文章的脉络,清晰明了。

六、作业设计

1、课后思考:文具的家在哪儿?

2、课后生字写两遍。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篇3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 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很好”,接着说这样玩的特点,最后几行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样玩都会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 独自、静悄悄、有劲”等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了解意思。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每小节列举的各种游戏都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踢毽子、讲故事、打排球、听音乐……

教学目标

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课前准备

学生:思考,你喜欢什么游戏?都和谁一起玩?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谈话: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师: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学习新字新词。

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怎、篮、连、运”、后鼻音“绳、讲”,“怎”又是平舌音,发音要清晰;多音字“得”也是读音的难点,要帮助正音,“得”一般用于口语表达中,可以在词句中帮助认读和了解用法,如“你得快一点”“就得这样做”。

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跳、排、篮、讲、球、绳”等为典型的形声字,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记;“篮”可探求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组成固生字。词语举例:

怎:怎样、怎会 独:孤独、独一无二

讲:讲课、讲台 戏:排戏、戏台

排:前排、后排 篮:竹篮、花篮

连:连声、连忙 运:运走、运送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自由读一读。

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朗读课文,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检查朗读,相机指导。

交流:说说每个小节的意思。

师: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4 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

四、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和同学一起玩玩你喜欢的游戏。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指名朗读。

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

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_____

一个人______________,一个人__________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师: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样玩都会快乐,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四、作业布置

朗读并背会课文。

模仿课文写几节小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分节朗读课文。

读读自己写的小诗。

二、指导书写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扩词练习。

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范写,生书空。

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反馈,评价。

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练写,展评。

三、课堂练习

把相对应的词语连起来。

折 绳 踢 跳棋

跳 河 下 积木

拔 书 听 足球

看 纸 搭 音乐

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三个小朋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带着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做一做。

我爱做小事情

爸爸下班汗淋淋,拧上一条热毛巾;

妈妈蹲着在择菜,端上一张小板凳;

爷爷晚上看报纸,帮他拿来老花镜;

奶奶做饭很辛苦,读个新闻给她听。

这些都是小事情,我可干得挺开心。

在()填合适的词。

一()毛巾 一()板凳 一()眼镜 一()报纸

我爱做哪些小事情?用“ ”画出来。

明明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情,太简单了,现在应该多读书,长大报答大家。你觉得明明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读了这个儿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跳绳 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条 张 副 张 拧毛巾 端板凳 拿老花镜 读新闻 不是小事,这些小事情都做不好,长大怎么会报答大家呢? 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主动多关心家人,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7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附录:多音字

得:de(跑得快 长得高)dé(得到 取得)

di(你得快一点 就得这样做)

【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2.一年级下册《识字7》教学设计

3.怎么用不管都造句

4.怎么都快乐的教学设计

5.用不管都怎么造句

6.不管不管都怎么造句

7.中秋快乐作文7篇

8.《识字7》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教学重点: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头饰等。

学生准备:了解故事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教学过程 :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生:好像是在办喜事!

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师:(出示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的图片)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 生1:新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生2:我猜新郎是老鼠,因为老鼠和新娘是同类。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边听故事录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教师讲述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阴湿寒冷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天天长大。夫妻俩许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要让闺女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雄赳赳的太阳。他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鬼魅,都惧怕太阳的光芒。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 “可敬的老人们,我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强壮,黑云可以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哑口无言。于是,来到黑云那里,向黑云求亲。黑云苦笑着回答:“尽管我有遮挡光芒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微风,就可以让我‘云消雾散’。”老鼠夫妇寻思着,找到了克制黑云的风。风笑道:“我可以吹散黑云,但是只要一堵墙就可以把我制服!”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恐惧的神色:“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怕你们老鼠,任凭再坚固的墙也抵挡不住老鼠打洞,最终崩塌。”老鼠夫妇面面相觑,看来还是咱们老鼠最有力量。两个老人商量着,我们老鼠又怕谁呢?对了!自古以来老鼠怕猫!于是,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坚持要将女儿嫁给花猫。花猫哈哈大笑,满口答应了下来。在迎娶的那天,老鼠们用最隆重的仪式送最美丽的女儿出嫁。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花猫从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生: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 生: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作业设计:把《老鼠嫁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老鼠嫁女

部编版一下 《7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 篇5

第7课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3个生字。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

3.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

(板书:开国大典)

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播放歌曲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尽快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生字:盏

词语:灯盏、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汇集

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示自学生字词,相互交流识记方法,互助解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能力。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后小组讨论。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出示:

入场(1-4)——典礼(5-10)——阅兵(11-13)——游行(14、15)

3.指名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介绍经验: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怎样划分着这些场面的。(抓段首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脉络,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学习作者的记叙方法,今后写较长的记叙文时也能写得脉络清晰分明。

四、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1.请同学们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2.全班交流,明确: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3.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1)通过读,了解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2)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他们都来自哪里?(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板书:群众进场)

(3)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5)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呢?谁来读一读?

(6)教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我听出了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

4.过渡:群众队伍中,许多人都是很早就往这儿赶。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学生找出文中表现典礼盛大的方面,感受场面的壮观,了解作者多方面描写的方法,学习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1.下午三点整,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现在,请同学们从屏幕上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2.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设计意图】播放电影片段使学生将课文中的描述与生动的声像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哪些环节?(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中去,去感受大典现场的气氛,去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引出课文描写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这既是理清文脉,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也为本节课感悟每个场面张本蓄势。

二、参加典礼,感受自豪。

(一)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试着把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自由读一读自己画出的部分。

同位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三)分析语言,体会本文内涵

1.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谁先来把你的感受深的部分汇报一下?

2.品读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哪句话感受到的?

预设:

生1:我从“爆发”“排山倒海”这两个词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

请你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出你的感受好吗?(生读)

生2:我从“一齐”一词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

师引导深入体会:“一齐”,就是不约而同,这是三十万人的“一齐”,这三十万人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组成的。这三十万人都想第一时间看见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一刹那,立刻牵动了全场群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个“一齐”就表达了三十万群众对领袖热爱的不约而同。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吧!

同学们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那么,这些词语运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那种急切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板书:举行典礼)

3.品味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6、7自然段)出示: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从“欢呼”“欢跃”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激动、兴奋。谁能说说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3)学生说,教师引导,(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出示:

火烧圆明园、1937年日军侵华在南京大屠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在血雨腥风中,坚强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当家做主的人们怎能不欢呼、欢跃呢?

(4)引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场三十万人的欢呼还不足以表达全中国人民的兴奋吗?——学生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5)小结:如此宏大、壮观的场面作者用这样的句式,就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多么精当的场面描写!让我们把这样的文字铭记在脑海吧!

4.品读第三个场面——升国旗,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1)“站”,指人民当家作主。

(2)“肃立、抬起头、瞻仰”这些词语说明了人们都很郑重,很恭敬,心里都非常不平静,可能是眼前浮现出了战火硝烟中那些付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2)师评价,(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引导:一个“站”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中国人民大家做主的姿态。以前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饱受欺侮和凌辱,不屈的中华儿女,拼死抗争,敢于血洒疆场,不惧马革裹尸,终于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在那一刻,人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引读第8自然段)

PPT图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杨靖宇

刘胡兰

5.品读第四个场面——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预设:“整整齐齐、完全一致”“钢铁巨人”“相等的距离”“相同的速度”,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威武雄壮。

我从“一字形”“人字形”这两个词中,看出了炮兵和空军的英姿。

(2)评价,引导: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此时此刻也在天安门广场上,你也亲眼目睹了我人民军队的雄姿,再结合这些词语想一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你认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阅兵式场面的壮观?

(“不断地”“差不多”“喊哑了”“拍麻了”这些词语都表现出阅兵式的精彩。)

(板书:阅兵式中)

②结合课文描述想象检阅时的令人鼓舞的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6.品读第五个场面——群众游行

(1)出示: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板书:群众游行)

(3)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4)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1.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大典的盛况让亿万人民群众欣喜若狂。我们推感受到了大典那激动喜庆的气氛,感受到了毛主席那伟大的形象,我们为祖国骄傲。我们更加崇敬毛主席。

2.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回顾一下这些场面描写的共同特点——集中写了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的反应(结合图来理解)。毛主席就是这个场面的点,典型的言行突出了伟人形象;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即突出了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这就是“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2)我们在今后可以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文章。

四、推荐影片,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大典的热烈宏大场面和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一定让同学意犹未尽,课下,请同学利用网络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地感受那精彩的场面。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举行典礼   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群众游行

【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我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分两课时进行设计与教学。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清课文顺序并对会场情况这个场面进行了品读,初步感受到了会场的隆重与热烈的气氛以及人们当时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第二课时则继续品读其他三个场面。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

在品读文本解决问题大环节,我提出统领全篇的大思路:“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画出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把感受批注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汇报,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还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比如课文第七自然段,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最后回读全文,总结全文。不但让学生从人文角度去归纳概括,更主要的是要联系文章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这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上一篇: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维度下一篇:龟兔赛跑小学作文600字